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计算机范畴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23 15:23:35

计算机范畴论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1)

“计算”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数学概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平常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概念,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起源和发展的。但是,真正能够回答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应该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可计算、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问题。30年代中,由于哥德尔、丘奇、图灵等数学家的工作,人们终于弄清楚了计算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计算的和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根本性问题。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数学分支——递归论或可计算性理论。在此我们就是以这一理论为背景,概括出计算的本质,并阐明其他一些根本性问题。

计算首先指的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其次则为函数的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等等;另外还包括定理的证明推导。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比如说从符号串12+3变换成15,这就是一个加法计算。如果符号串f是xx,而符号串g是2x,从f到g的计算就是微分。定理证明也如此,令f表示一组公理和推导规则,令g是一个定理,那么从f到g的一系列变换就是定理g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翻译也是计算,如f代表一个英文句子(由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组成的符号串),而g为含义相同的中文句子,那么从f到g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些变换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计算?

为了回答究竟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可计算性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是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数理逻辑学家相继提出了四种模型,它们是递归函数、λ演算、图灵机和波斯特系统。这种种模型各不相同,表面上看区别很大,它们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的。但事实上,这几种模型却是等价的,即它们完全具有一样的计算能力。在这一事实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如今著名的丘奇—图灵论点: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或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或都是λ演算可计算的,或都是波斯特系统可计算的)。这就确立了计算与可计算性的数学含义。这一表述过于抽象,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所谓计算,就是从已知符号串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符号串,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现已证明:凡是可以从某些初始符号串开始而在有限步骤内计算的函数与一般递归函数是等价的。这就是说,所有可计算的函数都是通过符号串的变换来实现其计算过程的,即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1)

与计算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是算法。从算法的角度讲,一个问题是不是可计算的,与该问题是不是具有一个相应的算法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算法就是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也就是一系列计算规则或程序,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今却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

我们认为,人类最早把计算作为一种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而不仅是一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有关领域的研究中,是一些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做出的,尤其是在后来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倾向。由于纽威尔、西蒙、福多、明斯基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心灵的表达计算理论,心脑层次假说等相继提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思维就是计算(认知就是计算)。他们明确主张: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亦即计算过程,这种计算就是指某种符号操作或加工,指在能对其提供语义解释的符号代码的形式表达式上所进行的受规则制约的变换,如问题求解这种思维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初始态空间进行操作,直达到目标态空间。有人更进一步主张:心灵有一套程序或一组规则,类似于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思维是一种包括对单词在内的符号的操作。(2)

除了思维、认知可看作是一种计算,一些研究视觉认知理论的学者把视觉也看作是一种计算。这主要是来自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计算理论层次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由三种内部表象表征:描述图像光强度与局部几何结构的要素图;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可见表面的朝向、轮廓线、深度及其他性质的二维半图;识别和理解物体的三维表象。这个理论把视觉过程理解为功能模块(像元空间、图像空间、景物空间)的变换。这意味着视觉计算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表象。3在此基础之上,后来人们又提出了视觉拓扑计算理论等各种视觉计算理论。其共同点是均认为视觉过程就是一种计算过程,但是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还存有较大分歧。

在对认识、思维、视觉等内容进行计算主义研究的同时,人们确立了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信念:大脑的生物结构是其硬件,大脑的运作规律是其软件,大脑的(广义)思维过程就是其计算过程。20多年前的“计算机能否思维”的问题已经演化为当今的“人脑是否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就是计算”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而且已成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科学假设。人们早已从科学意义上探究思维的计算本质,计算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基础观念和研究方法,人们试图从计算的角度揭示出思维、意识以及整个大脑的全部奥秘。

把计算作为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另一个范例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生命科学、遗传算法理论和DNA计算机等新型学科的相继涌现。这些学科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以计算作为自己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主张生命就是一种算法,一个程序,一个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自我构造和自我进化的算法。人工生命的基本信条是:生命的特征并不存在于单个物质之中,而存在于物质的组合之中。生命的规律是一种动力形式的规律,这种规律独立于45亿年前地球上形成的任何特定的碳化物细节之外。即生物体的“生命力”存在于分子的组织(软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分子本身。人工生命就在于用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探索生物学领域中的奥秘。把生命与计算机类比,似乎是19世纪机械论在当今的延续,看起来有背于时展的潮流。但人工生命的奠基者朗顿认为,答案就在于进一步的伟大洞见之中:生命系统这台计算机具有与通常意义上的机器全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生命的系统几乎总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及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工程师自上而下设计的那种机器。朗顿强调说:“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中突现出来的”。4这就是说,生命包含着某种能够超越纯物质的能力,不是因为有生命的系统里被某种物理和化学之外的一种生命本质所驱动,而是因为一群遵循简单的互动规则的简单物体能够产生永远令人吃惊的行为效果。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生化机器,只要启动这台机器,而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即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便具有了“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算法。算法对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以过程或程序描述代替对生物的状态或结构描述,将生命表达为一种算法的逻辑,把对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算法的研究,特别是把对真实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人工生命的研究。 1994年11月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在《科学》上公布的DNA计算机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就是算法,进化就是计算的观念。5DNA是生命的基石,任何生命类型的所有特征都以严格的规则编码在其DNA序列上,不管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信息库或数据库。另外,DNA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程序化、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程序库。无论它是作为信息库还是程序库,DNA都具有基本的计算特征。而生物体中所有现象的基本形式都是DNA的复制、切割、粘贴,这一事实深刻表明,生命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或算法组成的。生命系统就是一台以分子算法为组织法则的多层次生物计算机,DNA计算机就是对生命这种自然计算机的一种表征。从前,分子算法,如自复制自动机、胞格自动机、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全都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DNA计算机概念的出现是分子算法的化学实现的开端。这种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无疑更加有力地直接地表明了生物现象与过程的计算特征。正如有人所言:DNA计算宣称数学处于生命的核心。

运用计算、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认知问题和生命系统,有着深刻而普适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们是人们运用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其他自然现象或自然系统的两个有益的重要范例。如今,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深入到宇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计算、算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普适的观念和方法,人们的科学实践,已经使计算、算法上升到哲学性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我们以为,把计算、算法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正式提出并引入哲学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而且还有着更深层的学理:生命、大脑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代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整个自然界也是按算法构成的,是按算法演化的。现实世界之万事万物只不过是算法的复杂程度的多样性。从虚无到存在、从非生命到生命、从感觉到意识、思维,或许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自然界就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硬件),任何一种自然过程都是自然规律(软件)作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或信息过程(计算过程),其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的计算和算法特征。生命系统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系统,它也就是形形色色的自然计算机中的一种。这或许就是人工生命与DNA计算理论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哲学道理。

把计算、算法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还有着哲学史上的渊源关系。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在25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曾向世人宣称:万物皆数。今天,我们何以不能说:万物皆算法。严格地说,当年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数”这个重要范畴,并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性范畴,而是一个从数的角度寻求世界万物之本原,考察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由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相互融合的过渡性范畴。这种观念在近代和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这说明,哲学范畴在其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总要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发展程度、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规定。这或许可以称为哲学范畴的数学规定,正因为如此,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毕达哥拉斯的“数”向前推一大步。毕达哥拉斯哲学在当代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含。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已经泛化到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计算、算法这个概念,完全具有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哲学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示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的联系的表征。哲学范畴对各门具体科学都具有普适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今,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用算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正表明计算与算法的一种范畴性吗?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要改变当时的哲学范畴,有时甚至是直接把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移植到哲学中。当今计算机科技对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这正是有人所说的哲学范畴的科技命运。因此,及时总结和概括当代科技成果,把最为精华的人类理念上升为一种哲学范畴,不仅是哲学范畴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各门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只有渗透着时代最主要、最有效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之精神,成为时代之主流。

参考文献

(1) 莫绍揆.递归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邱仁宗.当代思维研究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2)

我们认为,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是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由如下:尽管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针对的责任目标属性不同,成本管理针对行为责任(实际控制能力责任)目标,而管理会计针对报告责任(会计责任)目标,两者对象领域涵盖面大小也不尽相同(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管理无法包容的决策方案选优、投资项目评估等课题),但是由于存在两者对象领域的包容以及两种责任目标的互为利用与促进关系,两者在方法上存在交集并互为渗透(管理技术方法上的互为借鉴与融通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使得成本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成本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超越传统管理会计手段的方法,才使得90年代起管理会计开始走出相关性问题的桎梏,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近年成本管理实践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最为典型的是,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的大背景下,“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 )与“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cost design,tc/cd,参见《会计研究(1997. 4)》陈胜群文)两大代表模式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此外诸如适时生产控制(just—in—time production,jit)、质量成本会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方法,则进一步在执行层面上充实了这两大模式。因而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已由“决策支持系统”向以cims为背景的“控制协同系统”发展,同时,在实施意义上,现代成本管理表现为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控制协同系统”在成本领域的执行子系统。因而,现代成本管理研究的管理会计学属性是可以加以认定的。

本文着重于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不尝试对各种模式的运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当今世界成本管理发展的大背景,对各种模式中蕴含的共性要素予以抽象与提练,并力求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本文研究的重心是要素或者说由要素所提练出的范畴,但如果将此重心向我国成本管理未来理想模式作出延伸的思考就更具深意。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最后就强化我国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对八个理论范畴的研究,均以长期的成本管理实践发展为依托,因而可视其为未来理想模式构筑的基本立足点。

二、现代成本管理需要确立的八个基本范畴

下文试图就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归结为八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各种子范畴)加以论述。应该指出,这八个范畴并非各自分割,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前二个范畴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前提性认识,属于基础性理论范畴;后六个范畴则是实施上的要求,属于应用性理论范畴。尽管基础性理论范畴是推进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但应用性理论范畴则更受管理人员的关注。

(一)成本意识(cost attitude)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jit 和成本企画为代表的日本成本管理实践不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我们说这就是成本意识的根本体现,也就是说成本意识具有追求极限的“理想性”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二)成本效益理念(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时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价值工程思想的一种体现,而且在为确立竞争优势而运用“差别化战略”时更为必要。 差别化战略为哈佛学者m. e.porter所首次提出,是一种“人无我独有”战略,即分析市场中顾客的种种需求特性,筛选出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需求,为满足需求而开发出同业所没有的新型产品投放市场。作为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的回报,企业能以高出同业、并足以补偿特殊功用成本的售价去占据市场,并击退部分同业。因为企业投产具有强烈差别化色彩的产品时往往化费甚巨,成本效益理念给予了推出这类差别化决策方案的可能性。

(三)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

成本节省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属于成本维持的初级形式。现代“适时生产系统”则将成本维持提到了新的高度,它以 “零库存”的形式节约了几乎全额的库存成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则不同于成本维持,它有着更为积极的改善态势,当然也只是一种基于传统规模经济学的质朴且粗略的改善方式。现代的“作业成本分析”及其相配合的业绩计量与评价方式则是一种更为精密、更为深入的成本改善技术方法,其成效在欧美实务界是有目共睹的。

(四)成本避免(cost avoidance)

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就形成了成本避免(或称成本免除),这可视为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可认为是成本避免的先驱。零基预算法在对任何一项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或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重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数额大小,借此避免不合理的继续存在。但“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 (design to cost,dtc)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由美国国防部首创的dtc 活动是在军工企业激烈的国际竞争及美国相对有限的国防经费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发生的成本设定目标值进行先期控制,或者说是在限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设计,在军用产品的图纸上注入成本思考以解决国防经费的不足问题。在日本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美国的dtc 则发展成了主宰日本成本管理思潮的主流模式,由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系统、更具成效的成本企画模式。成本企画将成本管理的视野全面转换到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针对目标成本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与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为一体运用,以达成先导式更具实效的成本避免。这种高层次的成本避免必须与工艺、工序在源流阶段的革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因而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

(五)广义成本控制(generalized cost control)

传统的成本控制形式有存货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控制等,这类手段固然服务于降低成本的目标,但充其量只是较早期的成本维持。随着成本管理实践的发展,上述的成本节省与成本避免两种形态的成本降低方式均被纳入更广范围的成本控制范畴。特别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为起点的控制更具现代特色。具体地说,成本控制的对象既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目标成本、物流目标成本和营销目标成本,又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目标成本(以上四项构成生产方目标成本),同时也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使用目标成本、维护保养目标成本和废弃目标成本(此三项构成消费方目标成本)。完整意义的目标成本应是从业务过程上游至下游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许容值。

所谓“广义成本控制”,简单地说,是指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二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笔者称之为“脱结构性”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既籍助一定的模型又结合组织、文化特性并向硬性的与软性的环境渗透的,与传统具有数理构造特征的管理会计方法截然不同的现代方法体系)实施成本控制。也可以从更为具体的基础控制形态来说明“广义成本控制”构造,即由业务对象过程(下游、中游与上游)与控制视野(是现实的、超前的抑或是理想的视野)两种要素交汇而成的多样化的传统或新型的成本控制手段,它们所汇集成的控制构造可依其不同层次的效果目标分别展开为维持控制、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三种方式,这是广义成本控制构造更为具体的形态展现。本文开首提及的以两大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新的分支均是这三种控制形态的具体表现。

(六)成本筑入(building—in of cost)

由于新型的成本避免思想的出现且融入成本广义控制体系中,对业务过程上游的控制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实施上出现了在管理的源流阶段将技术与会计结合在一起共同攻克成本难关的技术方法,即按功能分解目标成本并予以设计制造工艺上的具体化,进而进行会计估算以衡量设计和制造工艺决定的产品,其成本是否在目标成本范围内。这种具体化和估算过程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对成本这种‘特殊部件’的削减与重新装配”,用更为简洁的理论术语表述则是“成本筑入”。我们将成本筑入定义为:以价值工程的“设计ve”改善方案的作成(又称1st look ve,也可称之为“创造流”,指从构想酝酿、构想深化到构想评价与改善方案评价的螺旋式推进过程)求索最优成本结构的行为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1)成本筑入的目标是获取最优成本结构,即求得成本这种“特殊部件”与其实体部件、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等性能值的最优组合,其手段可以容纳技术选择、技术变更和技术创新等,该“行为过程”的主体是产品及工程设计人员、生产现场技术人员,成本管理人员则在价值信息的供给方面予以必要的配合与协助;(2 )成本筑入的特质蕴含在价值工程的实施方式上,特别体现在“设计ve”中,是“设计ve”的核心所在。成本筑入体现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思想是成本避免思想在实务上的深化,其本质是预防性的、前馈式的成本控制。

(七)成本计算(costing)

成本计算既是成本会计的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传统的成本计算包括以汇总、分配、再汇总的形式计算制造产品成本,也包括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然而,在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模式确立之后,成本计算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首先是作为abcm 基础的“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在欧美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abc 在提供更为精密、真实的成本信息方面功不可没;其次,“目标成本计算”已经崛起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中后一个发展更值得关注。所谓“目标成本计算”,并不仅仅局限性于为产品设定成本目标,从其利用目的来看,它在开发准备、确定设计制造方针、投产准备、物流和定价各个领域均可实施;其计算对象已从产品或部件这类实物对象扩展到了抽象的功能对象;其计算基础则从财务会计基础转向管理会计基础,其计算内容也并非都是全部成本或平均成本,而可采用部分成本或增量成本;在计算方式上既可以采用各成本要素别的逐项加计形式,也可以将成本要素加以划分后,逐个以物理特性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或统计学的分析计算,同时根据需要既可以概算也可以估算。这类成本计算方法贯穿了从开发源流到销售服务的各个阶段,是现代成本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是必须重新认识成本计算范畴的理由。

(八)成本元(cost driver)

本文所述的成本元(也称“成本动因”)范畴源自abcm 核心概念cost driver,却又大大不同于在当今文献中使用频度颇高而其涵义又相当含混不清的cost driver.重要的是,成本元范畴并不专属于abcm模式。而应从整个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我们建立“成本元”这一新范畴,旨在从现代成本管理内在的深层构造上解决管理的着力点问题。成本元最为基础的构造是直接围绕着作业概念展开的,是微观执行层次上的范畴,可归结为“经营战术意义上的成本元”。成本元的深层构造则表现为“经营战略意义上的成本元”,具体可展开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 “执行性成本动因”。我们说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应基于工业组织的视点来确定成本定位,其属性是企业在其基础经济结构层面的战略性选择。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之属性应定位为针对业绩目标的对成本定位的战略性强化。结构性动因分析解决配置的优化问题是基础,而执行性动因分析解决绩效的提高问题是其持续,二者互相连贯、互相配合。

“经营战略意义上的成本元”的认识为现代成本管理拓宽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应该注意到,当代产业社会的主要结构性动因表现在技术与多样性上。作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多样性的管理模式固然有其广泛的影响,但侧重于技术的成本企画模式则推动了更具实效的革新控制,它对未来成本管理的持久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断言,如果在技术和多样性这两个结构性成本动因上加大实施力度,进而实质性地推进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这样的成本管理模式将在确立企业竞争优势上更具针对性。

经营战术意义上的成本元服务于成本维持控制和改善控制(成本节省),经营战略意义上的成本元则引导具有源流的、前馈的特质的成本革新控制(成本避免)。因而成本元范畴解决了成本广义控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在六个应用性理论范畴中居于重要的中心地位。

三、关于现代成本管理理想模式的实际运作问题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3)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才能立足于社会。计算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是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不大,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着力解决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效率!

一、合理遴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在进行基础性课程教学时应合理遴选计算机教材,从而让教师能够有效的教学。计算机教师在遴选教学材料时,可以在遴选纸质版本教材的根基上,选择合适的网络学习平台或者电子方面的资料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遴选一部分实践性相当强的教学模块,制作成各种教学课件,构建与之相关的素材库或计算机基础性课程的相关网站,进而能更快地让学生深入掌握各方面的新信息技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遴选合理的计算机教材内容,能够有效克服单一化的纸质版本教材,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能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不断加强实践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师务必加强实践教学,可从以下两层面着手:第一,大面积收集信息,合理安排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计算机教师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的安排应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的硬性化需求,务必摒弃那些毫无意义的教学内容,凸显“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合理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原本就有的实践性环节进行认真细致地梳理,明确这些实践性环节存在的层次性关系。进而据此制定与之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性指导书、CAI系列课件与相关的计算机硬件设施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进一步加强各个实践性环节在逻辑范畴与结构范畴的关联和综合,进一步加强设计范畴、制作范畴、维护范畴等领域的综合性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毕业时有部分项目的综合技能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这不但是计算机课程专业教学构成自身特点的基本要求,也是切实解决实践性问题的必要性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加强中职生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创新的自信心。第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中职计算机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职生正处于思维转型时期,教师务必重视培养中职生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其亲自感受计算机技术操作过程的乐趣。这种乐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动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兴趣。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才能很好地操作计算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兴趣包括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问题的兴趣。

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这势必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在专业设置范畴、课程辅导领域、技能训练范畴、内容设置领域紧紧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就业服务等项目展开,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的学习方案与教学计划,在深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特点的根基上,借助网络了解、实地性的调查、市场领域的调研等方法来关注当前市场变化的动态,以此了解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方向,从而为中职生设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使用合作式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且对每个学习小组都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小组间的商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进程中能够想出很多新办法与新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在教学进程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授课进程中没有直接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听,而是设置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进程中,需要运用到多种思维方式,会产生很多想法,并且还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思考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计算机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全国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对学生开展考试培训时,借助各种试题资源,让学生在解题进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运用多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中职计算机教学日益重要,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没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是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树立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法开展计算机教学,方能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袁四刚(1976-),男(汉族),湖南长沙,长沙县职业中专,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多年。

参考文献:

[1]段彩霞.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

[2]薛堂.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5(09)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4)

我们认为,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是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由如下:尽管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针对的责任目标属性不同,成本管理针对行为责任(实际控制能力责任)目标,而管理会计针对报告责任(会计责任)目标,两者对象领域涵盖面大小也不尽相同(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管理无法包容的决策方案选优、投资项目评估等课题),但是由于存在两者对象领域的包容以及两种责任目标的互为利用与促进关系,两者在方法上存在交集并互为渗透(管理技术方法上的互为借鉴与融通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使得成本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成本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超越传统管理会计手段的方法,才使得90年代起管理会计开始走出相关性问题的桎梏,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近年成本管理实践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最为典型的是,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的大背景下,“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 )与“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Cost Design,TC/CD,参见《会计研究(1997. 4)》陈胜群文)两大代表模式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此外诸如适时生产控制(Just—In—Time Production,JIT)、质量成本会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方法,则进一步在执行层面上充实了这两大模式。因而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已由“决策支持系统”向以CIMS为背景的“控制协同系统”发展,同时,在实施意义上,现代成本管理表现为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控制协同系统”在成本领域的执行子系统。因而,现代成本管理研究的管理会计学属性是可以加以认定的。

本文着重于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不尝试对各种模式的运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当今世界成本管理发展的大背景,对各种模式中蕴含的共性要素予以抽象与提练,并力求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本文研究的重心是要素或者说由要素所提练出的范畴,但如果将此重心向我国成本管理未来理想模式作出延伸的思考就更具深意。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最后就强化我国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对八个理论范畴的研究,均以长期的成本管理实践发展为依托,因而可视其为未来理想模式构筑的基本立足点。

二、现代成本管理需要确立的八个基本范畴

下文试图就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归结为八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各种子范畴)加以论述。应该指出,这八个范畴并非各自分割,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前二个范畴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前提性认识,属于基础性理论范畴;后六个范畴则是实施上的要求,属于应用性理论范畴。尽管基础性理论范畴是推进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但应用性理论范畴则更受管理人员的关注。

(一)成本意识(Cost Attitude)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JIT 和成本企画为代表的日本成本管理实践不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我们说这就是成本意识的根本体现,也就是说成本意识具有追求极限的“理想性”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二)成本效益理念(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时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价值工程思想的一种体现,而且在为确立竞争优势而运用“差别化战略”时更为必要。 差别化战略为哈佛学者M. E.Porter所首次提出,是一种“人无我独有”战略,即分析市场中顾客的种种需求特性,筛选出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需求,为满足需求而开发出同业所没有的新型产品投放市场。作为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的回报,企业能以高出同业、并足以补偿特殊功用成本的售价去占据市场,并击退部分同业。因为企业投产具有强烈差别化色彩的产品时往往化费甚巨,成本效益理念给予了推出这类差别化决策方案的可能性。

(三)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

成本节省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属于成本维持的初级形式。现代“适时生产系统”则将成本维持提到了新的高度,它以 “零库存”的形式节约了几乎全额的库存成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则不同于成本维持,它有着更为积极的改善态势,当然也只是一种基于传统规模经济学的质朴且粗略的改善方式。现代的“作业成本分析”及其相配合的业绩计量与评价方式则是一种更为精密、更为深入的成本改善技术方法,其成效在欧美实务界是有目共睹的。

(四)成本避免(Cost Avoidance)

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就形成了成本避免(或称成本免除),这可视为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可认为是成本避免的先驱。零基预算法在对任何一项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或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重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数额大小,借此避免不合理的继续存在。但“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 (Design To Cost,DTC)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由美国国防部首创的DTC 活动是在军工企业激烈的国际竞争及美国相对有限的国防经费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发生的成本设定目标值进行先期控制,或者说是在限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设计,在军用产品的图纸上注入成本思考以解决国防经费的不足问题。在日本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美国的DTC 则发展成了主宰日本成本管理思潮的主流模式,由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系统、更具成效的成本企画模式。成本企画将成本管理的视野全面转换到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针对目标成本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与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为一体运用,以达成先导式更具实效的成本避免。这种高层次的成本避免必须与工艺、工序在源流阶段的革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因而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

(五)广义成本控制(Generalized Cost Control)

传统的成本控制形式有存货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控制等,这类手段固然服务于降低成本的目标,但充其量只是较早期的成本维持。随着成本管理实践的发展,上述的成本节省与成本避免两种形态的成本降低方式均被纳入更广范围的成本控制范畴。特别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为起点的控制更具现代特色。具体地说,成本控制的对象既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目标成本、物流目标成本和营销目标成本,又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目标成本(以上四项构成生产方目标成本),同时也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使用目标成本、维护保养目标成本和废弃目标成本(此三项构成消费方目标成本)。完整意义的目标成本应是从业务过程上游至下游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许容值。

所谓“广义成本控制”,简单地说,是指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二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笔者称之为“脱结构性”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既籍助一定的模型又结合组织、文化特性并向硬性的与软性的环境渗透的,与传统具有数理构造特征的管理会计方法截然不同的现代方法体系)实施成本控制。也可以从更为具体的基础控制形态来说明“广义成本控制”构造,即由业务对象过程(下游、中游与上游)与控制视野(是现实的、超前的抑或是理想的视野)两种要素交汇而成的多样化的传统或新型的成本控制手段,它们所汇集成的控制构造可依其不同层次的效果目标分别展开为维持控制、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三种方式,这是广义成本控制构造更为具体的形态展现。本文开首提及的以两大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新的分支均是这三种控制形态的具体表现。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5)

服务器是整个电子商务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由此而导致的损失应该是最严重的。公司将无法进行www展示,以往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也都无法进行。如果服务器上的数据也遭到破坏,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1 服务器的安全威胁

1.1 对www服务器的安全威胁

www服务器软件是用来响应http请求进行页面传输的。基于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在对资料进行大量收集、系统分析和反复检验后得到结果是扎根理论最大的特点。不依赖于既定的理论,而是利用原始数据得到结果的过程能够使研究者对原始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并给予研究者足够的自由来控制研究中的部分变量,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可验证性和信度。

1.2 对数据库的安全威胁

电子商务系统用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并可从www服务器所连的数据库中检索产品信息。关联式登录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只是要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相较于开放式登录发展性质和维度,关联式登录则发展范畴。核心式登录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核心式登录的主要任务就是系统分析所有已被发现的概念类属,然后从这些概念类属中选择一个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类属”,接着继续分析那些与核心类属相关的目次类别。

2 服务器安全的防护

2.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技术,是在两个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它能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更改、复制、毁坏重要信息。

2.2 数据加密技术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为了确保数据不会在设备上或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对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安全措施。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鉴别和密钥管理技术等。数据传输加密技术能够准确判别该输人是否来自合法用户,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实现密匙管理,通过对密匙的产生、存储、传递、定期更换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网络通信信息的安全。

2.3 认证和身份鉴别机制

为了使网络具有是否允许用户存取数据的判别能力,避免出现非法传送、复制或篡改数据等不安全现象,网络需要采用认证和身份鉴别机制。编码技术实际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过程,将不同的代码符号与基本信息单位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从信息学的角度,编码就是将信息的一种符号形式变换成另一种符号形式的特殊的信息处理过程。在信息系统中,要处理大量不同的数据,用自然语言来描述是不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所以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率,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就必须要编写一套合理、严格、科学的编码系统。

2.4 数据完整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破坏或丢失。首先,网络会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机制和各种输入数据的“引用完整性约束”设计,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地输入和储存。其次,决策树算法比其他算法能够更快地创建模型, 并且运用决策树算法创建的模型简洁明了,非常容易读懂。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一条路径都可以代表一条规则,所以通过决策树进行智能预测的效率也相当高。采用决策树模型可以发挥其预测性的作用,将一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囊括,生成可以理解的规则。

2.5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技术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应用,它的应用过程如下:发送数据时,将发送的数据采用传统的加密方法(如des算法)得到的密文和用来解码的密钥一起发送,但发送的密钥本身必须用公开密钥密码算法的公开密钥pk加密,到目的地后先令一个密钥sk来解开传统加密方法中的密钥,再用该密钥解开密文。当编码建构为代码,代码演化为

究对象具体化的范畴时,研究就与经验世界相契合;当研究者构建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发生了什么,可以在固有的过程与构建的框架之间建立联系时,就表明研究是相关的

2.6 权利管理与访问控制

权利管理和访问控制是系统必备的安全手段。系统根据合法的认证,赋予某用户适当的操作权限,却不能进行越权的操作。权利管理和访问控制一般采用角色管理办法,针对系统需要定义各种角色,如会计、财务等,然后赋予他们不同的执行权利。

3 结论

从目前现状来说,因特网上的web应用大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从网络、web服务器以及程序安全三方面着手以加强web应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敏华.个人信息安全与防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3:67-68.

[2]崔利军.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18-19.

[3]刘欣.浅谈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0:208.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6)

论文摘要: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 物理安全 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 管理安全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年同期相比,网络安全事件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中政府网页信息被篡改的事件呈现大幅度上涨趋势,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加41%。因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安全范畴 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谈到电子政务安全,人们立即就会联想到病毒、黑客等熟悉的名词,也很容易把它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混为一谈。网络安全通常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它更多地侧重于技术层面上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而电子政务安全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遍布在政府信息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其范畴已经超越网络安全所指的技术层面。可以说,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电子政务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的特点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全国上下可互联互通的统一平台和网络,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的敏感信息和数据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信息社会角度讲,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也存在着本质共性的联系,电子政务安全是实现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电子政务安全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畅通的基础上,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本文将电子政务安全的范畴界定为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部分。 二、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物理安全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电子政务系统采用的计算机硬件虽然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毕竟属于高度精密的仪器,任何开发时的疏忽以及实际运行时的震荡、静电、潮湿、过热等情形都可能使其受到严重的损伤。具体来说,电子政务中的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电源问题、水患与火灾、电磁干扰与泄露以及其他的环境威胁。二是物理访问风险与控制。物理安全威胁不单来自于环境,还来自于人为操作失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三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安全管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亘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对应用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进行的安全管理。 2.系统安全 (1)硬件系统安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大量采用信息系统支持政务活动,而信息系统首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物理设备,比如计算机、磁盘、网络设备等。如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9―0120―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然资源到底有没有价值?在过去,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其一,根据经济理论学者的考证,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一书中,明确指出土地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是不具有价值的。以马克思这一论述类推,没有经过劳动作用的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同样也不具有价值,这似乎成为不言自明的“公理”;其二,传统的国民核算体系在理论上是以进人市场的社会产品为主要核算对象的,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更未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则被排斥于核算体系之外,因此人们也不必花费气力对此加以讨论。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的SNA将资源和环境系统纳入到核算体系内,将其与经济系统相结合,构造出一个能够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状况的SEEA核算框架(The System。f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在这种情况下,讨论自然资源是否存在价值及其价值的理论基础,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且挥之不去的重要课题,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经典论述的重新解读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明确说过:“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还说过“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土地”之类的话。从表面看,马克思对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属性已经,“盖棺定论”,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不过,如果阅读过马克思的原著,不难看出:仅凭这些引语来断定马克思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似乎过于简单。其实,对于任何具体命题而言,只有把握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这一逻辑前提,将其放入整个理论体系的链条中来加以诠释,搞清这些命题出现的“语境”及其确切含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如果只是机械地、教条地理解只言片语,所得出的结论是无法真实反映作者原意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构建起来的,旨在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证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虽然首先指出商品的二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然而,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也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正是基于《资本论》旨在揭示剩余价值形成的秘密的研究使命,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演绎中,马克思将使用价值范畴存而不论,把理论体系论证的逻辑起点放在交换价值范畴基础之上,通过一步步推导,得出劳动是交换价值进而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正如《资本论》研究专家章士嵘先生说的:“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考察是从商品的二重存在出发的,即探寻一种与商品的自然存在相区别的、又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可交换性的尺度的经济上的质。那么分析就必须从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开始”。

因此,围绕着《资要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在抽象掉使用价值范畴的情况下,马克思在其著作的大部分地方是将“价值”与交换价值即劳动价值等同视之的,或者说,马克思在用到“价值”范畴时,通常是指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马克思将土地称之为“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显然这里的“价值”概念只能理解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概念的同义语或缩读。如果不从这一角度来解读,不能不说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因为使用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形式。

如果进一步探讨,我们发现,马克思的上述命题是在批驳庸俗资产阶级关于价值创造的“三位一体”公式时提出来的。马克思只是想说明,地租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不是由土地这一自然物创造出来的;或者说,土地不是地租收入产生的源泉,相反地租是由劳动创造出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从而使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自始至终地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当我们对马克思立论的前提和论证的过程有所了解后,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土地等自然资产不具有“价值”的命题,是以讨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为前提的。土地等自然资产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当然不具有“价值”即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从价值范畴的演化来看,在历史上,作为使用价值的价值产生于自然经济,当进入商品经济时,作为交换价值的价值才随之产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马克思在分析value(价值)一词的含义时说:vdue“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需要说明的是,交换价值概念的产生,只是丰富了价值范畴的内涵,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价值这一普遍的概念。从本质看,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承认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承认自然资源存在着使用价值,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在理论界之所以对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命题抱有疑问,就是因为这些论者不是以一般的价值范畴,而是以马克思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使用的经过狭义化的特殊的价值范畴为标准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在这种理念下所得出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的结论并不是马克思本意的写照。

三、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价值作为一种庞大的范畴体系,既有价值范畴一般,也有价值范畴特殊。价值范畴一般是价值范畴特殊的认识基础,价值范畴特殊则是价值范畴一般在具体研究领域的逻辑展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范畴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范畴,正是马克思借助价值范畴一般的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在经济学领域延伸和发展的结果。由于自然资源未经过劳动作用过,其本身未凝结任何人类劳动的成分,所以我们无法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那里寻求判断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理论基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返回到哲学领域内的价值一般理论中挖掘判断依据。

应该指出,很早以前在哲学领域人们就开始对价值范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理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有别于事实世界范畴的价值世界范畴,为后人建立价值哲学理论开创了先河。嗣后,新康德主义学派的文德尔班等人对价值范畴做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并在这一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价值范畴为中心的价值哲学体系,从而为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美学、社会学、道德学等学科的价值范畴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尽管时至今日价值

范畴的本质和基础的讨论仍旧没有结束, 且形成了众多互相对立的学派和名目繁多的价值学说。

从主流价值理论看问题,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就最广泛的和最一般的含义而言, 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客体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变化发展的功能、作用和意义。如果用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来表达,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效应。由这一定义不难看出,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反映着主体与客体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关系。在这里,主体通常指的是人类,而客体则是指人之外的事物。正如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更具体地说,如果作为客体的外界物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其发展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或有正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或有负价值。

根据价值一般理论,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具有劳动价值,但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有价值。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客体,相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言,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必不可少。土地可以种植粮食,森林可以伐木,矿藏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这些经济价值之外,自然资源还具有各种各样的非经济价值,如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等等。其实,无论是经过人类劳动作用过的商品,还是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的非商品,只要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或者说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其本身也就具有价值。可见交换价值是价值,使用价值也是价值。只不过前者反映物品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反映物品的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著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或者由于受到前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或者由于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误读,我国许多学者往往将价值范畴与使用价值范畴对立起来,只承认交换价值是价值,而不承认使用价值同样也是价值,从而把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劳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命题,错误地转换为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一般意义价值的命题,造成了经济理论的歧义和混乱。

在国民核算理论领域,由于这种误解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国民核算对象错误地局限于交换价值核算范围之内。在这种认识下,不要说土地等自然资源由于没有附加人类劳动,其内在价值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甚至许多自产自用的产品由于没有经过交换环节在理论上也被排斥社会产品之外。然而,由于这些产品在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又不能将其置之不理,忽略不计,所以在国民核算的实践中,又不得不将其作为一种理论的“例外”,使社会产品核算容纳了有悖于核算理论的内容,导致国民核算理论难以规范国民核算实践,国民核算实践无法印证国民核算理论的尴尬局面。

在SEEA核算出现之后,则要使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相互一致,更需要超越传统的国民核算赖以维系的传统的价值理论,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具体地说,就是将国民核算对象建立在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基础之上。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注意到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的矛盾性,主张重新认识国民核算对象。例如,于光远先生和谷书堂先生在产值核算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指出产值“不是价值量的指标,而是以价格的形式来表示的物质财富”;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以不变价表示的总量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反映的是使用价值量即社会财富量的变化,而不是价值量的变化”。在这里,两位学者所提及的“价值量”就是交换价值,而“社会财富”则是使用价值。显然,我们只有跨出这一步,核算理论无法解释核算实践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四、资源耗减价值在SEEA核算中的处理问题

应当指出,虽然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问题,对SEEA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它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核算的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事实上,由于受到现有SNA核算理论的约束,自然资源价值在国民核算中如何处理的问题显得非常复杂,它至今仍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有二:(1)GDP是否包含着自然资源价值?这一问题关系到联合国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是否科学合理;(2)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予以扣除。这一争论背后隐含着在SEEA核算过程中,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应作为追加因素还是扣除因素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些理论问题得不到解决,资源耗减价值核算将受到阻碍。

(一)关于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问题

若干年前,笔者曾撰写《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一文,对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提出质疑。在这一质疑中,笔者以GDP没有包含自然资源价值的命题为论证的逻辑前提,指出SEEA核算体系的设计者并没有将资源耗减价值核算与SNA原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该体系出现严重的逻辑混乱,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在方法上与原有体系所规定的原理和原则产生矛盾。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统计学界的关注,尤其是文中所提到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更使理论同仁倍感兴趣,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参与讨论。

但是,很多学者是在没有真正理解SNA核算原理和原则,也没有真正把握SEEA核算框架的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来讨论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问题的,因而对笔者的论证以及所举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产生误解。其实,“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就是SEEA核算框架逻辑结构的缩影,这从我们对表1的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应该指出的是,在解读这一框架的内容时,笔者是以SEEA核算的设计者们认为的非生产自然资产如土地、矿物资源和森林,由于其使用费用没有明确地计入生产成本,其后果很可能是“产品价格没有反映出这部分费用”为假定前提的。

首先,考察生产资产项下的I指标(第5行,第4列)。这个指标称为净投资产品。从横向看,它与消费产品(C)和净出口产品(X-M)一道,共同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内容;从纵向看,它是总投资产品扣除固定资产消耗的余额。不难推断,这里的I指标与传统的SNA中的净投资产品指标别无二致,即它们只反映劳动价值V+M,而不包含任何资源耗减价值。

其次,考察非生产自然资产栏目。其中的-Usenpec(第6行,第5列)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资源耗减价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指标不仅是EDP核算的扣减因素,而且也是非生产自然资产的扣减因素。然而,在表中无法找到它本应转移到生产资产内的痕迹。

根据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平衡方程来表现SEEA核算的逻辑结构:

生产(人造)资产: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

(1)

非生产性自然资产:期未有量:期初存量―资源

耗减价值

(2)

将式(1)和式(2)加以合并,则有

国民财富: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资源耗减价值

(3)

显然,在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GDP情况下,上述公式设计至少有两个缺陷:其一,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在进行EDP核算时扣除资源耗减价值,是有悖于国民核算的产出与投入一致性的基本规则,其结果只会造成所计算的EDP出现“虚减”现象;其二,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因而投资产品仅表现为劳动价值(V+M)的积累,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财富数量将会人为地减少。这又与人造资产与自然资产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现代财富理论背道而驰。

不难看出,SEEA的核算逻辑存在的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想证明SEEA框架在核算方法上的合理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证明资源耗减价值已经进入了GDP。其实,我国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才能从根本上弥补SEEA核算框架的缺陷。刘树教授和宋旭光教授就是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然而,刘树教授关于资源开发部门是通过垄断而导致的超额利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不仅笔者撰文进行了全面的评论,就连持有资源耗减价值已进入GDP的观点的宋旭光教授,也撰文提出商榷。在这里,笔者不准备赘述,有兴趣者请参阅有关论文。下面想谈谈宋旭光教授的观点。

宋旭光教授在《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补充》一文表达的观点,笔者将它称做“宋式假说”。这一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资源价值通过GDP的高估进入GDP或NDP”。宋旭光教授具体论证过程是: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两类:资源开发部门和资源使用部门。其次由于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导致该部门的总产出规模的低估。而资源开发部门所生产的资源产品,又是资源使用部门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因此当资源使用部门计算增加值时,所扣除的中间产品价值就会偏少,从而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将资源耗减价值囊括其中。宋旭光教授认为这才是资源耗减价值进入GDP的根本原因。

初看,宋旭光教授的观点很有新意,论证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仔细研读,觉得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其一,众所周知,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经济学原理,在生产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利润与其投入的资本应该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否则资本将在行业间进行流动,直至达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为止。然而根据宋教授的观点,可以推论,资源使用部门即使生产技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由于它的上游部门即资源开发部门“漏算”资源耗减价值,也同样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具体地说,该部门的利润不仅包括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部分,而且包括因资源耗减价值的“漏算”而获取的超额利润的部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生产部门都不可能不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仅凭上游部门某项费用的“漏算”而获取超额利润的。

其二,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理,只要生产技术没有发生变化,不管资源耗减价值进入经济系统,还是没有进入经济系统,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数额应该是相同的。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对于同一数量的利润,如何进行定性的棘手问题。如果我们接受宋旭光教授的观点,那么资源使用部门利润性质的界定是摇摆不定的。也就是说,当资源耗减价值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产品使用部门的利润纯粹反映着新创造的价值或者劳动价值;反之,当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则成为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的统一体。显然,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可见,国民核算理论的阐述和论证,必须在经济理论框架内进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所阐述或所论证的国民核算理论从统计核算的角度能够自圆其说,但放在经济理论框架面前仍旧存有理论上的破绽。

(二)关于资源耗减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的问题

假定资源耗减价值全部进入经济系统,更具体地说,全部进入了资源开发部门的总产出,于是,我们又面对着另一个需要讨论的理论问题,即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价值加以扣除的问题。宋旭光教授的论证暗含着肯定的回答。尽管SEEA核算框架是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外部性因素处理,但在国内理论界将资源耗减价值归人中间消耗范畴已成为一种主流思想。然而,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理论界许多学者之所以将资源耗减价值与中间消耗划上等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微观企业,人们往往将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视为中间产品,而购买这些产品的费用则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然而,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并非所有的构成企业生产成本的费用都应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薪金报酬。在微观企业中,它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企业利润时必须加以扣除;相反,在宏观核算时,如果在计算企业增加值过程中将属于微观生产成本的薪金报酬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那就犯有将宏观核算混同于微观核算的错误。

在SEEA核算中,计算资源耗减价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计算EDP提供依据。如果我们认同EDP是一个反映国民福利规模而不是国民生产规模的指标的话(尽管它只是一种狭义的国民福利指标),那么,从福利角度加以考察,成本概念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为,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所有成本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减少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这个原理反方向加以演绎,不难推出“所有收益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论。以这一原理进行考察,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一种外部性因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它进入经济系统后,并没有降低人类的福利效用,相反,却提高了人类的福利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看作生产成本或中间消耗,显然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格格不入。

从价值角度考察,资源耗减价值是与劳动价值不同的价值范畴,它作为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构成资源产品价值的主体。而劳动价值则是附加在资源价值之上的外在价值。笔者感到困惑的是,任何社会产品都是自然资源转移并不断转化外在形态的结果,那为什么社会产品的价值只能体现为资源产品的外在价值,即V+M,而其内在价值却要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呢?显然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最后,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中间消耗加以扣除,还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重大核算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及的如何协调EDP核算与国民财富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即使作为价值形态的自然资源能够进入经济系统,成为企业乃至部门总产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被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从而不能进入GDP或投资产品,其结果使这部分本该进入生产资产或人造资产的组成部分的资源耗减价值,却由于我们的处理不当,导致国民财富的人为减少。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智力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对于经济活动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将其作为会计要素纳入到会计体系中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这些产品和资源并不是传统的固定资产及可评估资产,而是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由此也就对现代化无形资产会计管理产生了冲击,为无形资产会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是当前知识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急需解决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经济及无形资产概述

知识经济主要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及信息生产、使用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高科技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在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正逐步代替工业经济,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而在我国,知识经济也逐步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动力。

无形资产主要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商誉、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对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形资产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世界正趋于知识经济时展,这一经济时代所具有的无形资产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对无形资产会计带来了冲击,如何加强无形资产会计管理,更好的适应知识经济时展史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无形资产的冲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彩,首先是种类越发多样化,除了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誉等传统计量因素外,同时还增加了环境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等计量因素,种类的增加使得无形资产的数量也不断增多,由此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带来了更广阔的核算范畴。随着无形资产范畴的扩充,人力资源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人力资本创新为主的智慧资本成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核算因素。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本身就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难以反应其真实价值,由此使得会计核算缺乏稳健性,甚至有很多无形资产不能确认价值,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会计管理对策

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冲击,无形资产会计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核算管理,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1.有效拓宽无形资产核算范围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商标权、商誉等一些因素,核算范围相对较窄,而且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理论也较少研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无形资产核算范畴越来越广,其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核算过程中仍旧以传统无形资产因素核算和计量为主。对此,应当有效拓宽无形资产核算范畴,将质量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等代表知识经济发展的因素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当中,这样才能够增加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内容,并通过真实核算,准确反映出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和信誉,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培训

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人员是非常重要的,而其本身也是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企业应当向无形资产核算人员宣传无形资产核算范畴的转变趋向,使其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核算的重要性,并就无形资产核算的新范围进行学习和掌握,以满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同时,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能够推陈出新,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对于频出失误,影响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员工,则给予其适当的惩罚,以促使其能够认识到新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此外,企业还应当选择工作优异的员工到大企业或会计机构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3.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畴不断扩充,同时也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挑战,企业要想保证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就必须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满足知识经济时展需求。对此,首先,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无论是外购所得,还是自行开发所得,企业应当将这些因素均纳入到核算范畴,并确认入账,对于所开发的个别收益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所发生的支出费用应当计入到当期费用范畴。如果无形资产来自外购,则按照其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核算时应当尽可能反应其真实价值,对于真实价值超出初始成本的无形资产,则将其纳入到企业的资本公积范畴。通过合理划分范围,能够对外购及自行创造的无形资产进行对比,促使企业资产账面价值接近实际价值,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通过重新确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能够进一步准确核算企业的所有无形资产,并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这对于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4.不断完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

面对知识经济时展的诸多不确定性,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也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此,企业应当时刻关注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会计因素变化,如质量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等,同时包括正在不断改变的人力资本因素等,以及时将新的要素纳入到无形资产核算体系中,提高无形资产核算质量。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企业还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核算方法,力争将核算出的成本价值与实际价值缩小到最低,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求,也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无形资产会计管理,有效拓宽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畴,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因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当中,并建立健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模式,以实现会计核算创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谢新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温畅.试论人力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的必要性[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1).

[3]徐晓晖,李建辉.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价值确定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4]杨长生.浅论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U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82-01

钻石切磨特有的流程中,为了限缩克拉质量原有的损失,并消除掉钻石潜藏的瑕疵,应当对上下腰预设的小面倾角,予以妥善更替。在这之中,限缩小面倾角特有的方式,被看成刷磨;增添原有倾角的办法,被看成剔磨。要明晰刷磨及剔磨惯常的形成步骤,制备特有规格的模拟软件,经由模仿,明晰钻石加工关涉的多样影响。

1 明晰加工参数

剔磨及刷磨惯用的流程,都关涉着上下范畴内的腰小面。为此,在真正去切磨时,要辨识最佳方位的倾角,经由慎重运算,得来这样的倾角。具体而言,上腰小面特有的倾角,是腰小面及区段内的腰棱平面,夹带着的倾角。钻石固有的这种倾角,也被看成机头角。下腰小面特有的倾角,是下腰小面夹带着的倾角,关涉着钻石固有的腰棱平面。上腰小面范畴内的方位角,是腰小面描画出来的法线,在纵横平面预设的投影,与横轴特有的夹角。钻石固有的这种夹角,也被看成法线关涉的横轴夹角。

打磨流程内,腰小面特有的倾角,被看成夹具机头固有的角度。刻面范畴内的方位角,是机头分度盘惯用的角度。刷磨及关联的剔磨,可以更替上下腰预设的小面倾角,并更替预设的方位角。

2 创设坐标系

(1)描画出来的坐标系。

为了便利接续的解析,把圆钻衔接的台面中心,当成设定好的坐标原点。在这样的态势下,把坐标架构内的横轴,看成可用的平行台面。侧面衔接的腰棱交点,与纵轴方位的台面,带有垂直的倾向。横纵轴预设的指向,也带有垂直的倾向。明晰了如上特性以后,就能描画出直角坐标系。

(2)加工必备的腰厚差值。

剔磨及刷磨特有的实质内涵,是更替上下方位的腰小面,更替预设的角度。然而,腰部特有的薄厚不均,会影响设定好的加工标准。刷磨及剔磨惯常的腰厚不均,涵盖了冠部范畴内的薄厚不均、亭部范畴内的薄厚不均。把辨识出来的这些数值,表征成坐标定量。例如:选取出可用的多个点,在z轴之上,把选取出来的这些点,更替成明晰的坐标标记。在这以后,经由慎重运算,得到冠部范畴内的腰厚差值、亭部范畴内的腰厚差。

若冠部方位的腰厚差,会大于零,则把归结得来的这种差值,看成冠部刷磨;若冠部特有的腰厚差,没能大于零,则把运算出来的这一数值,看成冠部剔磨。运算得来的绝对值,表征着冠部特有的刷磨程度、特有的剔磨程度。若亭部方位的腰厚差,会超出零,那么把这样得来的刷磨数值,划归成亭部刷磨;若运算出来的数值,没能超出零,则把接续的加工,划归成亭部剔磨。可用的绝对值,表征着亭部特有的刷磨程度,以及可用的剔磨程度。

对加工得来的圆钻,若腰厚差超出零,则被划归成刷磨;这样的绝对值,表征着刷磨程度;若腰厚差没能超出零,则被划归成剔磨;这一范畴的绝对值,表征着剔磨程度。

3 设定好的运算步骤

要明晰腰小面特有的倾角、腰小面特有的方位角,先要归结出面棱交点这一范畴的坐标数值、潜藏的腰厚差值;在这以后,才能明晰法线关涉的直线方程。通过预设方程,能够明晰倾角及关联的方位角。与此同时,圆钻特有的切工参数,还涵盖了偏多的函数联系;腰厚差值也潜藏着函数联系。

(1)上腰的精准参数。

先要经由运算,确认三个可用的点,明晰它们关涉的位置坐标。在这以后,就能明晰腰小面特有的方位角、特有的倾角。选取出来的A点,关涉着台宽比、钻石固有的冠角;选取出来的C点,关涉着A点原初的坐标、冠部特有的腰厚差。由此归结出来:加工必备的坐标,关联着运算得来的台宽比、运算得来的冠角数值、星小面特有的长度。除此以外,还要明晰腰小面潜藏的法线矢量。

(2)下腰的精准参数。

下腰小面方位的辨识,关涉着选取出来的BD点。若明晰了它们固有的坐标,就能明晰下腰小面特有的方位角、特有的倾斜角。具体而言,B点范畴内的坐标,关涉着A点范畴内的坐标、运算出来的腰厚数值;D点特有的坐标,关涉着B点预设的坐标、亭部范畴的腰厚差。由此归结出:下腰的精准参数,关联着小面原初的长度、潜藏的亭角。除此以外,还要明晰下腰小面衔接的法线矢量。

(3)设定出来的运算流程。

运算得来的加工参数、应被输入的特有参数,关涉着台宽比及冠角、腰厚及亭角特有的数值、星小面范畴内的长度比、下腰小面范畴内的长度比、剔磨及刷磨特有的程度。这样的程度,还可分出冠部方位的打磨程度、亭部方位的打磨程度。运算出来的数值,表征着上下侧特有的倾角,以及方位角。

4 选取出来的加工实例

例如:经由加工的某钻石,在加工时段内,已经打磨了既有的主体刻面。运算得来的参数如下:运算出来的台宽比,被看成55%;运算得来的冠角及关联的腰厚,分别是32b及3%;钻石固有的亭角,被看成41b。为了增添预设的克拉质量,设定出来的星小面,涵盖了45%这样的长度比;下腰小面设定出来的长度比,被看成75%。解析了既有的加工条件,在这以后,得出应当考量的关联参数。由此可见,刷磨程度递增时,上下腰特有的小面倾角,以及这一范畴的方位角,都带有变小的总倾向。

再如:将被加工的某钻石,在腰围范畴内,发觉了偏多瑕疵。选取如上的剔磨办法,以便除掉潜藏的瑕疵。预设了带有差异的剔磨数值,设定出来的星小面,涵盖了44%这样的长度比;下腰小面特有的长度比,能达到77%。在这以后,就能经由计算,得来应被考量的加工参数。在这样的态势下,可以归结出:剔磨程度递增时,上下腰特有的小面倾角、小面方位的方位角,都带有递增的倾向。

依循评判的指引,可以明晰刷磨及剔磨,对加工得来的钻石质量,造成的偏多影响。例如:刷磨的精准程度,若被设定成2%,那么腰厚固有的比值递增时,后续添加的重量,被看成圆钻固有的4%。若标准态势下的切工圆钻,没能超出设定好的克拉台阶,那么经由刷磨,成品钻既有的重量,就能达到预设的克拉台阶。这样一来,就提升了预设的售卖价格。

5 结语

依循钻石刻面固有的几何关联、刷磨及剔磨可用的工艺参数,可以创设这一范畴内的微机程序。创设出来的这种程序,能够经由运算,得来腰小面范畴内的加工参数。运算得来的参数,涵盖了可用的倾角,以及某一方位的方位角。这样做,更替了原有的加工工具,创设了加工评判的新指标。与此同时,也为后续时段的切工评判,供应了理论根基。

参考文献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已被广泛接纳,用于多样领域。计算机供应了行业进展依托的根本支撑,是不可替代的。信息化态势下,应用技术延展了原有的范畴,搭配管理体系。人们日渐依赖这样的新颖技术,提升运用水准。这种趋势之下,唯有摸索更为适宜的技术路径、拟定操作规程,才能吻合日渐递增的运用需求,让新时段内的技术融汇于平常生活,增添服务价值。

1解析进展历程

计算机应用这样的技术整合了多重的现存行业,含有根本机理、技术路径及常规方法,它被划归为独立科目,融汇其他科目,被看成必备的载体。从常规视角看,计算机应用可被分成非数值计算、数值计算双重的领域,它们有着自身特性。概要来看,技术进展依循的历程含有如下:

40年代起始,计算机关联的技术被引入,开始应用进程。在这一时段内,偏重数值运算,用于研发武器、国防这类领域。到上世纪中期,非数值关联的新应用被创设出来,延展了初始的运算领域。管理企业信息、处理工商范畴的关联事务、处理其他信息,都用到计算机[1]。

70年代开始,计算机被涵盖在更多领域,显出了融汇的倾向。应用技术进步,新颖技术被融汇于农业、城乡服务产业、文教类的产业,显示了日渐紧密的融汇状态。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被接纳,融入平日生活。这种态势下,提快了先前的进展速率,构建了信息化。

2现今时段的发展状态

第一,是处理数值时的运用。借助于计算机,快速加工信息、调配相关数值,用于常规情形下的管控及操作。伴随技术进展,企业都增设了必备的信息体系,用于搜集信息、留存必备的信息。借助信息交换,互通并分享各时段的信息,妥善规划并调配企业内的资源。信息交换依托的体系强化了平日的互通,消除企业阻隔。

第二,是运算数值的日常运用。计算机运用中,运算数值被归类为必备的范畴,有着必要价值。计算机可辨识偏复杂的逻辑,快速予以判断。它提快了运算速率,数值更为精准。现今状态下,生物控制学科、物理及关联的力学都不可脱离快速的运算。借助微机运算,添加了常规生产流程内的便利。

第三,是查验某一流程,设定过程控制。针对某一企业,计算机查验了产出流程之中的一切信号,自动予以测定。查验可得的数值被留存至微机,便于后续处理。创设检测系统,也增设了搭配的仪表、成套的仪器等,构建起来的新体系有着更优的智能特性,推进了自动化[2]。

第四,是模拟情形下的人工智能。从现状看,人工智能配有的新体系已被构建起来,含有智能运用。模拟人类思路,可以判别逻辑、设定相关的平日活动。人工智能添加了逻辑路径下的审慎推理,增添了适应性。在这种驱动下,微机被融汇于更广的日常领域。

从总体趋向看,计算机创设了更为便捷的平日互动,供应生活便利,也提升了综合架构内的生产成效。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现有的这类水准仍旧偏低,并不十分发达。例如:信息行业之内,投入进来的金额仍旧不够,研发水准不佳。在重点行业以内,没能提升信息化这样的总水准。转化技术成果,还要拟定搭配的政策,供应明晰的指标。

3未来的走向及趋势

3.1提升总体性能

探析应用技术,解析进展之中的应用类技术,就要凸显总体的更优性能。计算机拥有了更完备的高性能,体型更加微小,才会朝向预设的方向进步。进展趋势之中,尤为注重量子特性的新计算机、纳米性的计算机。这样的双重技术密切关联着超小型、总体的高性能,二者衔接为一体。提快运转速率,现有速率将被提升十亿多倍,拓展固有的逻辑路径,留存更多信息。高性能范畴的新颖技术延展了运用前景,含有智能感知、独立判别的新功能。微机嵌入了细微的新存储器,永久留存信息。

3.2巨型化的进展走向

巨型化紧密关联着智能的新特性,二者不可脱离。当前状态下,智能化供应着平日的多样需求,是常用的技术。在智能基础上,模拟人类逻辑,模拟了多重感官特有的判断路径。预设配套的新属性,强化常规防控、及时检定潜藏的威胁。这样做,延展了辨识必备的逻辑路径,便利日常生活。巨型微机拓展了装置以内的总体容量,提升运算性能,存储特性变得更为强大。每平方厘米内,巨型计算机留存着的数值超越了100TB,每秒即可运算超出数百亿次[3]。结果更为精准,速率也被提快,它契合了日益增加的运算需要。

3.3体型更加微小

拥有巨型空间,但外在体型却被缩减,呈现出微型化。现今发展之中,计算机被布设于家庭之中的日常电器,镶嵌至仪表内,归属小型装置。工控流程内,它也凸显了智能的总体指引,显示更优的微型特性。微电子特有的新颖技术正被接纳,微型的笔记本、掌上办公必备的新电脑也被创设。对比常规装置,它们提升了固有的性价比,正在受到欢迎[4]。

由此可得,未来进展的总体态势为:更加便利生活、提升生产的成效。信息化路径下,普及了平日内的新式运用,延展了更为广阔的这种空间。推进经济进展,从全方位着手来变更技术,搭设了信息互通的顺畅路径。

4结语

计算机便利了常规生产,拓展沟通范畴,也助推了新时段的信息化。未来进展依循的总走向为:创设微型的新计算机、提升智能水准、提快运行路径的速率、拓展存储的总容量[5]。归结实践经验,就要明晰现今状态之下的进展趋势,增添新颖技术特有的服务价值。不断接纳技术,变更旧式的认知,推进更广范畴的信息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为.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4(02):108.

[2]王建辉.简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130+132.

[3]黄奕炜.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31.

计算机范畴论文篇(11)

“费大于税”会集展现了中国税收的“缺位”现状

朱镕基总理在当选之后举行的初次记者招待会上,把新一届当局的施政大纲归纳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造”。此中,列居五项改造内容第五位的是财政税收制度改造的进一步完满。凭据朱镕基总理的说法,现在我国财政税收制度所存在的一个亟待办理的标题是“费大于税”。

“费大于税”是对现在我国当局收入款式的一种形象性形貌。改造开放以来,我们不停在两个标题上存在着疑心。其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一连降落与当局机构的迅速膨胀和当局付出的高速增长同时并存。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1.2%。到1997年,这个比重是11.4%(1995年曾为10.7%)。两相比力,降落了近19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我国确当局机构却在迅速膨胀。随着当局机构的膨胀,职员方式的扩大,当局付出出现了高速增长。这种征象把人们带入了疑心:按常理讲,无论是将GDP视作一个蛋糕,照旧一块馅饼,当局从中拿的份额降落了,所能支配的钱淘汰了,其机谈判付出便不行能膨胀和增长,更不行能以云云高的速率膨胀和增长。这其间的答案是什么?其二,企业包袱重与宏观税负程度低同时并存。近几年,关于企业包袱重的抱怨声不停于耳。分外是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下岗职员的增多,企业包袱重的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注意。包袱重又被引伸为税负重。于是,对国有企业陷于逆境缘故原由的指责被归结到1994年后所实验的新税制上。然而,1996年,我国的各项税收相加统共6901亿元,仅占同年GDP(67700亿元)的10.2%。这样的宏观税负程度,无论作怎样的比力,都不克不及说是高税负。恰恰相反,纵然在生长中国家的范国内,10.2%的税负也是一个相当低的程度。这种征象亦将人们带入了疑心:依常理说,企业包袱和宏观税负应当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干系。在当局从企业取得的税收额度处于较低程度的同时,企业的包袱却到达不胜重负的地步。这此中的缘故原由又是什么?字串7

随着研究视野的放宽,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件事:在现时的中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不便是当局收入。在外洋,当你想相识财政收入有多少时,人们通常会陈诉你,当局收入是多少。由于,当局收入都是要纳入预算的,也便是要拿到国会或议会去讨论审议的。到场预算并交由立法布局审议、议决确当局收入,便是我们所说的财政收入。所以,外洋经济文献中确当局收入和财政收入是一回事。我国现时使用的财政收入看法,则只是外洋所使用确当局收入看法的一个部门。如果以外洋确当局收入看法为统计口径,现在我国确当局收入大概可分作几个种别:第一,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收入便是每年财政部长向全回人民代表大会做预算陈诉时所发表确当局收入,也便是我们所说的财政收入。凭据1997年的统计数字,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4%;第二,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是筹划经济年月相沿下来的一个经济范畴,原来是作为预算内收入的补充性财源来使用的。除了时期预算外收入的范畴较大(1976年,曾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35.5%)之外,别的的年份,一样平常在15一20%左右。但是,70年月末以未,随着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改造历程,预算外收入的范畴出现了急剧扩张。到90年月初,预算外收入已经和预算内收入大概持平。1993年,我们对统计口径作了一下调解,国有企业所掌握的预算外资金不再计入预算外收入的范畴。现在所说的预算外收入,只包罗财政部门和行政奇迹单元所掌管的预算外资金两个部门。纵然就这个口径而论,l997年,预算外收入也要占到GDP的6—7%;第二,制度外收入。如果将预算内收入称作“依法而征”的收入,将预算外收入称作”依规而收”的收入(只管放在预算外,但征收办理以国务院、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发表的行政性文件为依据),制度外收入则是由各部门、各地域“自主规章、自收自支”的收入。这部门收入的渠道较乱,很惆怅到准确的统计认字。凭据1997年的有关数据推算,制度外收入至少要占到GDP的5%。除此之外,约莫占到GDP的4%的财政收入退库,可以当作当局收入的第四类。上述几类收入相加,现在我国当局收入在GDP中的占比,现实已到达25%以上。

字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