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口腔护理基础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9 16:23:38

口腔护理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74-02

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目前,仅有少数高等职业院校提供该方向的教育,大多数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在就职前通常接受的是全科护理教育,后多经过短期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不规范培训,便开始协助口腔医生完成各类临床操作。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口腔专业组不断细化分工,这使得口腔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口腔临床医疗的需要,以致口腔医疗团队不能高效地完成诊疗工作,造成患者等候时间与诊疗时间过长,浪费了口腔医疗资源。因此,对口腔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规范化教育培训,提升口腔专业的护理水平,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口腔专业护理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为今后口腔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一、教育培训的准备

(一)选择教育培训教师

选择热爱教学、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沟通交流能力的医、护人员各一名。护理教师应具备5年以上口腔科护理临床经验,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口腔医师应选择对口腔各专业各类操作经验丰富的医师,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同时,应注重对教师继续教育,不断增强教学意识,拓展知识范围,提高教育培训技能。

(二)制定教育培训目标、计划及考核措施

1.制定教育培训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目标,为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及考核措施提供方向。此目标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口腔科护理技能,为提升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全面技能打下基础,从而为口腔科护理教育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

2.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根据口腔科实际工作情况及教育培训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应该是阶段性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制定,确保护理实习生能循序渐进地接受与掌握口腔科的基本知识,领会口腔基本护理程序与各项护理技能。

3.教育培训的考核。根据教育培训目标及计划内容拟定出科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试卷及题库,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出科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通过考试成绩检验目标及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并对计划进行完善及调整。

二、教育培训的实施

(一)环境与专业范畴的介绍

引导护理实习生熟悉口腔科布局环境,对口腔基础、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内科、口腔正畸及口腔美容等学科分类有大致的了解与认知,为将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就诊引导打基础,此内容可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

(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

因为口腔科的侵入性操作相对较多,所以无菌观念非常重要。要让护理实习生在理论上了解无菌操作的同时,在临床具体操作中与理论相结合。因此,对口腔科护理实习生进行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技术、保护患者及加强自我防护等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要。此内容可采取多媒体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口腔专科技能的教育培训

带领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集中教育培训口腔专科技能,这是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如治疗口腔科常见病各种材料的调拌方法、常用器械的使用及消毒保养方法以及常见病的护理配合、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紧急抢救过程中的协助等。此内容可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此之前,教师需按照口腔疾病各种治疗指南的要求,采集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资料完善教育培训课件,以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让护理实习生掌握各项口腔专科技能及常见病护理配合要点。

(四)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使护理实习生能掌握口腔科健康教育知识,准确及时地为患者提供口腔健康教育服务,如口腔卫生宣教、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疾病的病因及发展认识,患者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与自我护理等。此内容可采取理论教学与情景模仿相结合的方式,让护理实习生通过情景互动模式掌握教育培训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五)沟通能力的教育培训。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护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在口腔科的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就诊预约及诊后回访时,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实习生的沟通能力,讲解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和形式,让患者在沟通中了解自己的问题,这对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在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的大背景下,对口腔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入科规范化教育培训,为提高口腔专业的护理水平奠定了基础。既缩短了患者的等候与治疗时间,又提高了口腔医师的工作效率,使我国有限的口腔医疗资源达到更好的利用、发挥更大作用。这种教育培训方法弥补了我国护理教育中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的缺陷,使口腔护理不再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口腔医学,而是为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为口腔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春丽,杨国勇,李秀娥.我国口腔专业护理教育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2012,(2).

[2]林芳.口腔护理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9).

[3]刘红,张真,李兰.口腔修复的临床带教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3,(5).

[4]卢爱工,李莉莉.我国口腔护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护士进修,2004,(6).

[5]吴桃信.口腔护士培养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篇(2)

在临床研究中,口腔种植手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手术,手术时间非常长,患者易出现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口腔种植技术主要在不损害患者健康牙齿的前提下,具有改良患者外形美观度、微创、功能舒适等特点,广泛运用于口腔的修复手术之中[1]。但口腔种植技术的手术效果与医生操作技术有关,且合理的护理也是关键,因此,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对部分口腔种植患者使用了优质护理流程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患者(2014年5月~2016年5月),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为(43.45±12.43)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为(43.89±12.14)岁。两组口腔种植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口腔种植患者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具体的手术时间、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还应提前告知患者手术费用以及风险,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术前将所需器械设备准备妥当,术中积极配合,以提高口腔种植术的成功率。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流程干预,其中护理内容包括手术流程制定、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评分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口腔种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分情况,并且记录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2评分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分:总分为100分,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核对两组口腔种植患者护理后的数据,用(x±s)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分数据,并用t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用χ2检验。若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存在差异,则用P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口腔种植的护理不仅包括常规护理流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流程[2]。因此,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流程干预,护理效果良好。

3.1手术流程制定 护理人员应主动参与到制定手术流程当中,与医生共同商讨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利信息,并运用于护理流程中,提前准备好手术需要的器械用品。

3.2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在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3]。向患者详细讲解口腔种植的方法、手术流程以及手术效果,并宣扬本院的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3.3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密切关注其体征变化情况,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术中对患者进行语言性鼓励,克服其心理障碍,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提高其术中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3.4术后护理 术后对所使用的器械进行清点、消毒,做好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提醒患者按时到院复查,并指导其正确用药[4]。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教会其应对方式。对其饮食进行干预,并为其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口腔种植患者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流程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分分别为(23.61±2.35)分、(25.36±4.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总而言之,口腔种植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流程干预后,焦虑、抑郁状况发生较少,护理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景华.不同护理流程在口腔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64-65.

[2]阮理翠.舒适护理对口腔种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5):151-153.

篇(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外在形象要求越来越高,口腔尤其受到大众的关注,口腔日常的护理引起强烈重视。我们不仅需要患病时的治疗,更需要专业的护士对我们进行口腔健康宣教,防患于未然。

一、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口腔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外界接触多,口腔担负着咀嚼、消化、味觉、语言、辅助呼吸等重要功能。口腔中经常存有大量的正常和致病菌群。但是口腔范围狭小,人们做不到完全的清洁,因此口腔卫生的防护就有了极大隐患,长此以往,必定会引发口腔方面的疾病。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对我们进行专业的口腔卫生宣教。现就我校在护理专业以“ 平台加方向” 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二、口腔护理方向的设置

1.学情分析。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为3.5+1+0.5,在掌握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要经过一年的临床实践。在学生实习返校后的0.5学年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特色专业课程,口腔护理即为其中一门专业特色课程。

2.教材选择。除了护理专业基本课程外,还选用的口腔护理专业教材包括《口腔临床护理》《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影像学》《口腔材料学及药物学》等。

3.课程设置。根据口腔专科护理的临床需求,增设了口腔临床护理、口腔影像、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和药物4门课程,总课时数为140学时。

4.教学目标。根据口腔护理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制订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口腔疾病的健康指导及预防保健。

三、效果评价

1.教学效果评价。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遵循多样化、多元化原则,综合评价。采取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方式,按照平时+期中+实验+期末=总评成绩方式进行评分,不同科目的比例按照本课程标准进行设置。

2.学生自我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口腔护理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口腔护理工作的兴趣。近六年来,选修口腔护理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选择从事口腔护理工作, 就业单位以口腔专科医院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为主。

3.社会指导评价。走访学生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实践效果。口腔护理方向的学生在口腔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都已初步具备了从事口腔专科护理的能力,这就大大缩短了医院再培训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四、讨论

篇(4)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0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75-02

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口腔保持清洁、湿润,防止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通过观察舌苔粘膜的颜色变化,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治疗的患者,口腔内口腔分泌物和微生物的寄存以及插管的使用,为细菌的繁殖和口腔的感染创造了条件,而且咽部的分泌物存在误吸的危险,甚至会导致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口腔的有效护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应该高度重视对其口腔的护理。本文通过对口腔护理方法的探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介于36岁~58岁,平均年龄42.2岁。所有患者均无口腔疾病,均使用经口气管插管呼吸及治疗,治疗时间2d~18d,同时联合采用2~3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1例患者。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每组患者均由两名护士共同负责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首先,将所需的药物准备好,给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护理步骤,获得患者的认可和密切配合;其次,使用浓度0.1%的洗必泰棉球清洁口腔;然后,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从患者一侧口角注入并且保留5~10分钟后再吸出,如此反复冲洗5~6次后进行另一侧的冲洗;最后,冲洗干净后用棉球擦干舌面,检查是否有破溃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2.2 评价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病的发生率。评价标准如下:①口臭:每日口腔护理之前闻患者口腔内的气味;②口腔溃疡:每日在进行口腔护理的过程中,重点观察口腔粘膜,如果有深至粘膜下层的破溃则为口腔溃疡;③口腔霉菌病:每天在进行口腔护理之前采集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制成标本,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并且注意观察舌苔的颜色变化,同时根据培养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了霉菌感染。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同等的治疗条件下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的概率,比较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发生口腔疾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37例患者未出现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等疾病,所占比例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02%。说明在临床上综合使用常规护理和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口腔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口腔护理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也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的主要方法。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以及新型药物的使用,发生口腔感染的患者数量的明显上升,而是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治疗的患者,口腔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增加了病菌侵入的几率,同时,插管的使用可能会误伤咽部粘膜,降低粘膜防御病菌的能力,因此,病菌侵入、繁殖的几率升高,而且,口腔分泌物不能下咽留存于口腔内,又给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细菌的生长、繁殖容易产生吲哚、硫羟基以及胺类等,容易引起口臭。尽管口腔护理是护理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但是常规的护理仅用0.1%的洗必泰溶液棉球擦拭口腔,没有对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主要是由于气管导管与牙垫的阻挡,无法对口腔内的四角不紊进行清洁,而且洗必泰的特殊气味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尤其对于插管的患者,由于口腔长期开放造成口腔内干燥,口腔内分泌物粘着牢固,清理难度较大。本研究通过对口腔护理方法的探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可使分泌物软化便于清除,同时清洁舌苔,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有效阻止细菌的繁殖,恢复口腔自身的保护能力。因此,在进行口腔冲洗时,患者应采取卧位,最好是头低位,减少冲洗液的重力作用,同时,生理盐水可以冲淡洗必泰的气味,使患者容易接受。生理盐水冲洗法虽然能够有效预防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等疾病,但是在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进行清理之前,要充分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②冲洗时,要保持动作轻柔,注重各个口腔死角的冲洗,全面、细致的进行冲洗;③冲洗完成之后,将口腔内残留的生理盐水吸取干净。然后听诊患者的肺部呼吸音,确认正常。而且在冲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样饱和度等指标,一旦有状况出现,及时停止清洗并采取紧急处理办法,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的41例患者的清洗过程中各项指标均正常,也未出现不适情况。常规的口腔护理法由于要擦拭咽部容易引起患者的恶心等不适症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避免了棉球擦拭咽部,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患者更加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护理法综合生理盐水冲洗法能够有效预防口腔内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几率,既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大量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口腔科的日常临床工作主要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口腔科诊疗工作与口腔仪器设备密不可分,然而,口腔仪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一名口腔大夫对就诊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必不可少的法宝,因而,口腔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常识和日常维护保养常识,对于每一位口腔大夫来说是应该掌握的;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医疗仪器的设备,已经大量地引用了激光、超声波、微电子仪器等等高端医疗信息科技技术[1],使临床口腔大夫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同时,也对临床大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所以,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在目前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是十分必要。

1口腔设备学概述

1.1口腔设备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口腔医学新兴学科,是在总结口腔医学设备的产生、发展、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管理等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口腔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由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如管理学、材料学和口腔医学等。口腔设备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口腔仪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等规律;口腔仪器设备的常用有仪器的基本功能、仪器的结构原理、常用的基本操作、日常的维护保养、一般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还有口腔仪器设备的管理,比如仪器装备的电子管理、应用信息管理、维修保养管理等等[2];此外,口腔医疗仪器安装的布局设计与实施、对整体标准环境的要求、口腔临床治疗要求的与临床操作标准姿势等也是归纳到其研究内容之一。

1.2口腔设备学的发展 口腔设备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口腔医学当中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发展除与口腔医学临床学科的发展相关外,还有其他学科如理工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技工工艺学、社会学、经济学、口腔生物工程学、医院管理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具有理、工、医学相互交叉的鲜明特色。在当今世界,已有相当数量具有口腔医学、理工学和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3]。

2口腔设备学课程的作用

2.1口腔设备学课程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仪器设备,其设备规范性使用方法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和门诊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临床的医疗效果,因而口腔医生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4]。未来的口腔医生都来自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是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口腔本科教育的课程计化中,缺少口腔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因而,口腔专业的本科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乏设备的基本相关知识,亦不了解操作常规,使用设备时容易引起医疗事故或者设备事故。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本科教育当中,只有系统地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口腔设备的使用知识、正确使用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才能顺利开展临床工作,为毕业后成为合格的口腔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掌握口腔设备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科新型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医疗系统部门所购置的设备一般要由口腔医生来做选择,因而,口腔医生需要具有口腔设备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不负众望,挑选到适合本院的使用、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医疗质量[3], 减少患者的负担。医疗设备用于诊治患者,其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3],决定口腔设备性能的因素除了设备的质量以外, 还与日常的保养及规范性操作等有着密切关系。若在治疗过程中,口腔设备出现小故障, 这会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如果在本科教育中,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口腔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以后进入临床的诊疗工作过程中遇到常见的小故障,就能够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排除故障,提高诊疗效果。另外,我们培养的医学口腔本科生当中,有大部分学生是面向基层医院, 那里缺乏专职、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 所以,针对口腔专业的本科教育来讲,口腔设备学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学生再本科阶段,及已基本掌握维修保养的方法,是临床的诊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口腔设备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口腔设备学后,了解口腔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常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的维修, 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顺利开展诊疗工作。我校从2005年就开始对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口腔设备学》课程,自从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以来,普遍得到了学生、教师一致赞同以及相关教学部门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杨俊玉,徐德平.在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25(17):131.

[2]口腔设备学等新兴学科及其文献归类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

篇(6)

[1]李春花.口灵漱口液用于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3,14:32.

[2]江长弟,黄继洪,周辉等.益口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实用临床医学,2006,3:18-20.

[3]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27.

[4]刘虹.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5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8-69

[6]廖燕,廖天治,何瑶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J].上海护理杂志,2004:60-61

[7]将春梅,唐春炫.ICU护士必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03-404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李刚、廖燕,住院患者口腔护理的基本方法[J].上海护理,2005.5(4):70-71

[2]王春英,郑玲.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并发症的干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6):479-480

[3]许笑华,连丽燕,口腔护理药物选择与运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6.4(4):208

[4]王增香,刘巧红,徐燕梅.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3):608-609

[5]李娇娥,易滨,傅春华强氧化离子水含漱治疗口腔溃疡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2-163

口腔护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王左敏,王鸿颖,刘宏伟,等.口腔治疗师培养规划的初步研究.医学教育,2005,4(4):22-25.

[2]王左敏,王鸿颖,张博学,等.中国口腔治疗师岗位任务分析和需求预测.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5):304-305.

[3]赵佛容.口腔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饭社,2004.

篇(7)

口腔颌面外伤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性损伤情况,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行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之产生的事故性损伤情况也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其中较为常见的则是口腔颌面损伤。相对于临床治疗的其他疾病种类来说,此病的治疗工作要从两方面[2]展开:其一,疾病的治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二,对患者外貌的有效恢复。所以,需要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加以干预。下面回顾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口腔颌面损伤病例,总计90例。包含男性6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16-78(43.05±5.15)岁之间;患者受伤至就诊的时间在半小时至3天之间,平均(24±5.55)小时;患者受伤的原因:交通事故伤(51例)、跌倒损伤(24例)、物体击伤(10例)、爆炸伤(5例);其中65例患者为软组织损伤,另外25例患者为骨折损伤。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分别有患者50例和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至就诊时间以及受伤原因、受伤程度等资料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加强护理;常规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性的基础护理。

1.3 综合干预护理方法

1.3.1 基础性护理 对患者的病情做好严密的观察,重点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以及瞳孔大小等做好观察,因颌面外伤容易造成面部组织相关功能的损伤,并可导致颅脑受到损伤,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观察,可有效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口腔、皮肤护理等操作,对于头部可自行活动以及口腔活动相对较好的患者,可以对其采用替硝唑漱口液于进食后漱口,保持5分钟含漱后,将液体吐出;对于无法进行漱口以及口腔活动相对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口腔护理;对于四肢不需要进行制动的患者,在对其口腔颌面损伤处理的基础上行每日活动锻炼,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对于存在四肢损伤的临床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其进行翻身,尽可能避免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压所引发的压疮并发症情况[3]。

1.3.2 呼吸道护理 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窒息问题,所以,针对此情况的患者,必须做好呼吸道管理。对于存在舌后坠的患者,可以应用开口器进行牙齿撬开操作,将舌牵拉至口外位置;对于存在狭窄性窒息患者,要对其进行鼻腔插管处理。

1.3.3 疼痛护理 疼痛是口腔颌面患者发生的必然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导致呼吸频率异常局面,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休息以及临床治疗工作。所以,作为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疼痛控制,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看书等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做到轻柔、准确,避免疼痛感刺激情况[3]。

1.3.4 创面护理 因颌面部的腔窦中容易存在致病菌,如与创面相通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应及时对与创口相通的腔窦进行清理并闭合,以防止出现感染;另外,应对创面加强卫生处理,保证创面的清洁度与干燥度,并定时使用碘伏等进行擦拭,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出现渗血或脓液的创口要及时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用药包扎,同时定时更换药物,防止引发感染[4]。

1.3.5 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住院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悲观性(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状态,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的过程中,要保证绝对的微笑、温和态度,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其具体的住院环境,并告知创伤的相关知识以及成功治愈病例。来尽可能消除患者对于治疗存在的疑问状态。对于存在疤痕疑问患者,可以采用暗示方法,并告知可以采取医疗美容,来提高其治疗的配合意识。同时为临床治疗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亲属、朋友、同事等),建立患者的信心意识。

1.3.6 营养护理 对于创伤患者要对其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建立护患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投身于饮食护理中。对于能够自行进食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要叮嘱其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鸡蛋、瘦肉、奶类、蔬菜以及水果等),但是要控制其进食量,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5]。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同时患者饮食后,要观察其敷料以及结扎丝等是否出现脱落、食物残渣情况,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有效避免细菌侵入。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Ⅰ期和Ⅱ期愈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分别统计并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统计的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 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我院的优质化护理服务,90例患者最终均康复出院。护理组Ⅰ期愈合患者为49例(98.0%)、Ⅱ期愈合2例(4.0%);常规组Ⅰ期愈合患者为35例(87.5%)、Ⅱ期愈合5例(12.5%)。另外,护理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5.0%,出现2例感染患者。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8.0%,常规组患者满意率为87.5%。护理组效果更佳(P

3 讨 论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更为明显。总结我院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提供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不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更加兼顾了患者对于护理的内心需求,最终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配合性认识[5],强化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且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以及感染情况,最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效果。护理中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强化自身工作责任心意识,以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全面性、有效性。

本文研究显示,与常规方式给予一般护理效果相比,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Ⅰ期愈合率明显要高(96.0%,常规方式为87.5%),无明显并发症(常规方式发生率5.0%),且患者满意率更高(达98.0%,常规方式为87.5%)。

总之,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临床整体效果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美娟,许之娜,陈桂青.98例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2):147-148.

[2] 朱巧灵,柴梅香.3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07):322-323.

篇(8)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通常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为探讨口腔护理新的用药,我们筛选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中药进行组方,自制紫芩口腔护理液,与生理盐水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及分组: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我院心病、脑病科住院,需进行口腔护理住院病人160例, 随机分为二组,每组80例。二组的一般资料经v2或t 检验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 0.05) ,见表1。

表1二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紫芩口腔护理液的配制: 紫花地丁30g、黄芩30g用500ml水煎,用我院自动煎药机煎至250ml 装袋备用。

1.2.2 口腔护理方法: 二组分别采用紫芩口腔护理液和生理盐水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 1 ]进行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

1.3 观察项目

1.3.1 细菌培养: 口腔护理前后分别取口腔粘膜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1.3.2 口腔并发症临床体征[2]: 每日观察并记录口干、口苦、口臭等症状;牙龈及口腔粘膜红肿、出血、渗出及糜烂、溃疡等情况。

1.4 疗效评定[3]

①痊愈:2周内口腔并发症完全消失, 口腔局部无不适感。

②显效:2周内口腔糜烂、溃疡愈合, 仍有口干、口苦等不适感。

③有效:2周内口干、口苦、口臭等症状消失, 但糜烂、溃疡未痊愈。

④无效:2周内口腔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v2 检验和f 检验。

2结果

2.1二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结果见表2。

表2 二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结果 例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3 p < 0.05

表3示,紫芩口腔护理液组有效率达95.00% , 与生理盐水组(81.25% ) 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3讨论

本组多为中风、昏迷、高热等病人, 易出现口腔并发症,常给病人带来痛苦。《伤寒论》中记载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内因多以外感六淫燥火,内伤脏腑热盛,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而紫芩口腔护理液中,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功效;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两药合用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本观察结果显示, 紫芩口腔护理液用于口腔护理, 疗效较佳, 而且口感较好, 对局部粘膜刺激小, 无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可以替代目前常用口腔护理其它药物。参考文献

[1]陈维英主编1 基础护理学1 第3 版1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87~ 90

[2]岳松龄主编1 口腔内科学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98~ 202, 357~ 370

篇(9)

口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含有上千种细菌,当遇机体抵抗力低,口腔微生物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很快生长繁殖,一些非致病菌也可成为引起感染的病菌。牙周组织的炎症尤其是牙周炎还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1]。为提高口腔护理效果、减少口腔并发症,现将口腔护理做一综述如下:

1 口腔护理前准备

1.1 口腔护理前一定应与医生的沟通,清楚口腔护理的具体目的及应达到的效果。

1.2 在做口腔护理前应与患者沟通,一定让患者充分了解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很好配合自己的工作。

2 口腔护理的方法

2.1 护理液的含漱 对于能漱口及有吞咽功能的患者,尽量鼓励自己含漱,这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口腔清洁方法。充分的含漱可代替唾液起到物理性的冲刷作用,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含漱的效果取决于含漱的液量、力量和次数,含漱次数:每日至少6h 1次,频繁的含漱不但能有效地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还能保持口腔内湿润,防止黏膜干燥。含漱液量:每次总量不少于100ml,或每次反复含漱不少于3min。含漱力量:嘱患者用舌头上下左右搅动,并鼓动颊部,以便使口腔得到更充分的清洗。

2.2口腔护理含漱液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无口腔黏膜异常、手术后等患者,可首选易被患者接受含漱液。见表1。

国外近年研发的口腔护理液可防止牙石,比单独使用传统牙膏刷牙的效果更佳,该产品带有清凉的薄荷味,而且可以杀灭引起口腔异味和牙菌斑的细菌[3]。

2.3 口腔擦拭 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消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班[4]。因此,口腔擦拭法才是最主要的清洁方式。目前认为,刷牙法比较好,更接近生理的口腔清洁方式[5]。

2.4 口腔洁治及刮治 对于牙结石较多,有牙龈炎、牙周炎的术前患者,一般采用超声洁治法及手工刮治法。在使用超声洁治时开机后要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功率,大小应据牙石厚薄而定,牙石过厚者可先用龈上下洁治器去除牙石,洁治时应从健康侧多根牙做起,以握笔式将工作头的前端部轻轻与牙面平行或小于15°角接触牙石的下方来回移动,对于手术者抛光是必要的,使橡皮杯的薄边缘伸入龈缘下,使牙面光洁无刻痕。对于感染切开者可用手工刮治法,在刮治时一定要放稳支点和正确地握住器械,才能在刮治用力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力的稳定,不至于突然滑脱而损伤牙龈或口腔黏膜,同时在支点放稳后才能自如地应用手腕的力量将牙石刮除,以减少震动,最后用牙膏做抛光膏轻按抛光机,抛光牙面,以防抛光颗粒进入感染间隙[6]。

3 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口腔护理

有口臭、口腔溃疡、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口腔内手术等,可选用药物含漱剂如益口液、口泰、洗必泰、制霉菌素等,有时采用特殊的口腔护理方法,如疼痛可加利多卡因,溃疡用碘伏擦创面,大面积溃烂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等,但应注意合理使用,避免造成口腔微生态平衡失调。西帕依固龈液是以没食子为主药制成的液体,能渗入龈沟、牙用袋等部位,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现采用西帕依因龈液治疗牙周病和牙龈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8]。

随着口腔护理的研究的深入,新型口腔护理牙膏不断出现。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天然替代品Pristine天然牙齿清洁油[3],传统的牙膏都由化学组分和坚硬的研磨剂组成,而Pristine牙齿清洁油完全由冷榨的纯植物精油组成,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其配方成分薄荷油和杏仁油2种植物精油均具有杀菌功能,经常使用可减少牙石的生成。

4 循证思维方法的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口腔护理不仅仅是针对特殊患者及口腔内疾患以治疗为目的的护理,还有的是针对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以清洁为目的的护理。用依据指导护理实践,发挥患者咀嚼功能,如咀嚼口香糖;物理性的冲洗,如尽量鼓励进行含漱,机械性的刺激,如用浸有含漱水的棉棒、棉球,或用纱布缠在手指上(对无牙患者),从牙的外侧至内侧擦拭[9]。

综上所述,随着临床对口腔护理效果的深入研究,许多新型的口腔护理液及特殊的口腔护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效地防治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口腔护理已不单纯是治疗和预防的手段,而且为患者提供了舒适清新的口腔环境,如何正确遵循口腔操作规程,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探索和研究更多、更有效的口腔护理药物和方法,将是我们今后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崔焱. 护理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4.

[2] 白碧荣,孙立匀,李子敬,等.几种消毒剂对口腔术后继发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2:91-92.

[3] 牛金平. 美国口腔护理品的市场动态[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2):837-858

[4] 王荣梅,尚少梅,张海燕. 通过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66-667 .

[5] 史宗道,余京儒,罗勇,等.口腔护理作用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2):837-858.

[6] 籍增平,邵海荣,卫粉兰,等.超声波牙周洁治刮治同步进行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6,(04).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27-01

口腔护理是一种较为基本的临床护理措施,在各种口腔基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方面,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因为颌面外科手术切口与口腔相互连通,因而患者术后存在颌间拴结固定、咬颌关系紊乱、张口受限等问题,进而易造成其发生无法咀嚼、进食受限等不良反应,并降低口腔的机械性自洁功能,同时,受到口腔内组织损伤和分泌物滞留等因素的影响,其口腔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本次临床研究对颌面外科术后对患者施行个体化口腔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6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6.5±11.4)岁。其中,4例舌癌,3例颊癌,4例口底囊性癌,11例上颌骨骨折,21例下颌骨骨折,1 例下颌骨骨折、面部火器伤,2例颌面部软组织撕裂伤、颅底骨折、上颌骨骨折、右侧颧骨骨折,11例颌面部大面积程度不同软组织撕裂伤、挫伤,1例左侧下颌骨异常的纤维增生,11 例右下颌骨造釉细胞瘤,31例多发性上下颌骨骨折。

1.2 方法

患者手术方式包括:20 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 例颌骨牵引,39例颌间固定,9例颌面部清创缝合,3例腓骨游离移植即刻整复术联合单侧下颌骨切除,6例肋骨游离移植即刻整复术联合单侧下颌骨切除,3例皮瓣转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联合颊癌切除,10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舌癌、口底囊性癌切除。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

2结果

所有10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且手术切口均良好愈合,且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质量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3.1 护理措施

3.1.1 个体化口腔护理

第一,对于口腔内易于出血且伤口范围较大的患者,需尽可能避免擦拭,防止发生伤口出血,进而对其愈合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此时可使用喷洒与含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口腔护理[1]。第二,若患者口腔内的牙齿缝中存在较多的食物残渣,则应使用牙科探针将其小心取出,避免发生细菌滋生进而造成口腔伤口感染。第三,对于使用牙弓夹板进行牙齿固定的患者,不能使用棉球擦拭口腔,可利用纱布对口腔的牙颊面进行擦拭,由于使用棉花球进行口腔擦拭会导致钢丝上残留棉花球纤维,进而诱发口腔感染[2]。第四,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不能立即处理手术伤口,而应在其病情恢复稳定后,在心电监护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口腔护理。第五,若患者口腔内存在肿胀症状,受到创伤反应的影响,皮瓣转移后通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水肿现象,若水肿症状较为严重,应在准确判断诱发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组织瓣移植措施,拆除最低处的缝线,留置引流条,从而缓解口腔切口张力[3]。第六,使用温盐水进行口腔冲洗,能够在口腔清洁的基础上,避免发生口腔冷刺激,而对于伤口发生血痂的患者,应通过温盐水和1%双氧水棉球对伤口进行交替擦拭,避免口腔内留下残留物[4]。

3.1.2 口腔并发症护理

第一,不同的伤口愈合时间会对其漱口和清洗的频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伤口结痂时,应降低清洁口腔的频率,防止对伤口愈合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但应适当提高含漱的频率,每天进行5至6次漱口液创面喷洒。肉芽生长阶段要避免清洗伤口,可改为漱口液漱口。第二,为了降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可选择不同的治疗。并发颅骨骨折和颌骨骨折的患者,应选择仰卧位;颌间结扎、切开复位的颧骨、上颌骨骨折患者,应选择仰卧端坐位。若患者对于疼痛较为敏感,应在治疗前应用止痛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其心率和脸色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5]。第三,积极控制和预防感染。术后严格遵守循证护理的基本原则,使用漱口液和清洗液对患者实施口腔清理。首先对患者实施口腔 pH值测定,对于pH 值偏酸性的患者,使用2%碳酸氢钠;对于pH值偏碱性的患者,使用2%硼酸;对于pH 值为中性的患者,使用1: 5000 的呋喃西林,并注意保持颌面部敷料干燥。第四,避免患者发生口腔内留置物脱出或易位,对于该类患者,应在完成手术操作后,仔细检查其口腔留置物,及时发现和处理脱出或易位问题。第五,避免伤口出血或者裂开,对于易发生切口出血或是伤口创面较大的患者,需尽可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并保证动作轻柔,不能使用擦拭法[6]。

3.2 总结

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接受个体化口腔护理,有助于其手术伤口的快速愈合、控制感染以及降低口腔感染发生率,擦拭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口腔清洁方法,但擦拭法存在特定的局限性:第一,对于部分无法直视操作程序,包括擦拭硬腭、擦拭牙齿内面、擦拭颊部等操作时,很容易造成口腔内伤口损伤,进而造成口腔内留置物脱出或是易位,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充分遵循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基本原则。第二,对于颌间固定手术或者颌骨骨折诱发的张口障碍患者,在进行口腔清理时,避免使用开口器或是强制其张口。第三,舌钳、开口器、血管钳等都是常有的进入口腔器械,这类器械具有质硬、体积大等特征,因此,操作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模式,能够充分体现临床护理工作的多样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特征。个体化的口腔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彻底、全面的口腔清洁,从而降低术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患者伤口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高洪强.浅析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74--75

[2]张蜀梅.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带管患者恶心呕吐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6):101--102

[3]陆慧群.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07,20(4):64--65

篇(11)

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 OM)是指以口腔黏膜红斑或溃疡为表现的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炎症和溃疡反应。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极为常见, 据相关报道, 在化疗患者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为70%~90%[1], 常导致患者进食、言语和睡眠困难,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对原发病治疗计划的依从性。本研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护理中,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科住院化疗的患者76例, 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8例, 其中男20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63.40 ±9.02)岁, 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38例, 其中男24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62.70±8.05)岁, 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应用口腔整体护理措施。两组患者收入研究前均无口腔疾病或口腔溃疡,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化疗前做好口腔健康宣教, 予口腔护理液3次/d, 20 ml/次, 含漱3~5 min常规护理, 并合理饮食, 防止口腔损伤;对于已发生口腔黏膜炎, 疼痛明显者, 予口含小冰块缓解疼痛和口干, 或遵医嘱予进食前在生理盐水中加入2%利多卡因漱口。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措施, 化疗前及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 对于已发生OM者, 根据OM发生机制针对不同的OM阶段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 以7 d为1个疗程, 治疗护理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每天按口腔黏膜评估标准(OAG)进行评估, 制定OAG评估量表, 评估条目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化疗方案、口腔pH值、疼痛情况、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化疗反应、口腔溃疡情况等[2]。

1. 3 观察评价指标 按口腔黏膜OAG进行评估, 每天观察记录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治疗护理干预措施、OAG评估分级和OM持续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 见表1。

3 讨论

3. 1 确定危险因素 首先需要护理人员对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 包括与患者相关、与化疗相关的危险因素[2]。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有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和酗酒等。女性、年龄高于50岁的中老年人OM发生率高, 吸烟和酗酒也是OM的危险因素;化疗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接受抗代谢药物如氟尿嘧啶(5-FU)、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通过对危险因素的评估, 调整护理工作, 使护理工作具有目的性、重点性和计划性, 从而为具体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3. 2 预防OM的发生 包括患者在接受化疗前积极处理口腔疾患, 指导患者养成早晚刷牙习惯, 注意选用软毛牙刷, 饭后漱口, 避免食用刺激性强和坚硬的食物, 饮食均衡, 保证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本研究应用整体护理措施效果可观, 观察组OM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3 积极评价护理效果, 调整护理措施 本研究根据口腔黏膜OAG制定OAG评估量表, 了解患者健康宣教的掌握程度、口腔卫生情况、OM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持续时间和痊愈情况等, 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观察组OM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本研究通过危险因素评估、OM预防、口腔黏膜评估以及护理措施反馈性调整的整体护理措施干预, 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可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