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当代文学思潮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45

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篇(1)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学潮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问题分析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二、分析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措施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思潮篇(2)

1.1媒介文化思潮

首先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社会文化最为直接真实的体现,可以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媒介文化也是亚文化系统,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比如说推行社会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价值意识等。媒介思潮就是在坚持媒介文化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对大众媒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各方面的现象进行评价,主要的理论构成包括社会批判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更好地去揭示大众的生活属性、意识形态等文化结构。

1.2当代文学观念

所谓的当代文化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由于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分为多个阶段和学派,比如说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其次也指发生在特定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能够对这一时期和这一背景下的社会现状更好的揭露,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形式上进行了最为直接的批判。当代文学观念及时对文学历史和现实的直接评价,尤其是新世纪文学现象的阐释,是当代文学观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内容。

2.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的关系

2.1媒介文化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媒介文化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文学的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媒介文化语境,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需要媒介文化的参与,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新时期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深入。现代媒介的深入不仅改变了文学存在的方式和本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学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社会价值的逐渐丰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渗透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2.2文学阐释的媒介文化态度和媒介文化视角

当代文学思潮篇(3)

1.1媒介文化思潮

首先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社会文化最为直接真实的体现,可以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媒介文化也是亚文化系统,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比如说推行社会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价值意识等。媒介思潮就是在坚持媒介文化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对大众媒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各方面的现象进行评价,主要的理论构成包括社会批判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更好地去揭示大众的生活属性、意识形态等文化结构。

1.2当代文学观念

所谓的当代文化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由于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分为多个阶段和学派,比如说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其次也指发生在特定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能够对这一时期和这一背景下的社会现状更好的揭露,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形式上进行了最为直接的批判。当代文学观念及时对文学历史和现实的直接评价,尤其是新世纪文学现象的阐释,是当代文学观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内容。

2.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的关系

2.1媒介文化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媒介文化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文学的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媒介文化语境,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需要媒介文化的参与,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新时期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深入。现代媒介的深入不仅改变了文学存在的方式和本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学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社会价值的逐渐丰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渗透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2.2文学阐释的媒介文化态度和媒介文化视角

从媒介文化的视角去更好的阐述社会现象和本质,重要包括对文学精神的批评,历史转折的阐释以及新格局的奠定。文学精神的批评最主要的就是自我批判精神,在大的文学背景中,文学精神受到市场经济、市场格局等环境的情况会走上狭隘的道路,所以需要用媒介的视角去进行自我批判,更好的揭露这种反面精神;历史的转折主要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文学的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也经历了一定的困难,比如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在文学的发展,以媒介文化的视角去批判和分析,从而达到了转折的目的;新格局的奠定主要是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从媒介的视角分析主要是网络文化的渗透,在现代文化观念中深入了更多的网络文化,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

当代文学思潮篇(4)

 

女性作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崭新的面貌迅速崛起,其作品在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是新时期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中国女性写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对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思潮进行简要评述。

一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张洁发表于1982年第2期《收获》上的《方舟》是有意识探讨女性问题的作品,其目标直指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对待。女主人公们为了捍卫自己的事业,几乎都是反传统角色的化身。然而这个“方舟”也不是真正的避难所,她们躲开了丈夫,却逃避不了整个社会,这就女性作为一个整体的悲哀,正如小说题记中所说的:“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1]]

张辛欣1983年发表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反应的则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纯粹的“性别问题”。它更集中的体现男女两性在需要通过竞争获得自我实现机会之时,实际可能遭遇的两性空间冲突。认为女人对于“天赋平等”、“竞争”机会同样有充分的权力意识中国当代,要求实现自我而不愿意做出牺牲。

二 男权文化传统的解构

在《玫瑰门》里,铁凝试图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阐释女性的历史命运,发现女性的悲剧是超政治的“性别”悲剧:司漪纹年轻时的意外失身使其从此沦入罪恶深渊,接纳了丈夫的一切折磨。文革时她献出房子和财宝,但无人理睬。这一切表明,女性在主流社会和文化中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揭示了男权文化中女性生命的无地位无价值。司绮纹一生都在努力进入传统家族和现代社会秩序,却不断地被排挤拒绝,究其根源是男权社会对底层妇女的压迫。这预示着女性作家们试图摆脱或改变男性历史对女性存在的漠视,开始用逐渐强大起来的笔,自觉的书写自己的历史论文服务。

王安忆的“三恋”率先突破禁区,肆意言说女人真实的“性”体验,大胆书写女人的性爱意识,颠覆了男权社会里两性关系中男人处于操纵、主控地位的性别秩序。小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的笔触描绘女性的私生活,是女性作家文革后以性爱题材为主的小说首创,也是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为唤醒女性意识的充分表现。三 私人欲望写作的狂欢林白是个体性别意识很强的作家,《一个人的战争》中的多米与外部世界的战争,是女人自己的战争,即作者所谓的“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2]]这是一份新颖独特的自白,以极其坚决彻底的女性姿态刺激着文坛。在林白笔下,性意识的反复强化使其作品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的经验,一种呈现出女性英雄叙事特征的书写方式中国当代,这种书写方式执著于女性个体的突围。

“新新人类”作家卫慧、棉棉则“用身体检阅男人,用皮肤思考”,以女性私人化的笔法和“身体写作”的态度,来直露地宣泄女性的欲望,描写女性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卫慧的《上海宝贝》描写了女主人公倪可情感爱情和生理需要的对立和颠覆,体现了纵欲、虚无颓废和无法自持的生存观念。躯体写作的出现是女性中国封建文化反抗性压抑的产物。女权主义作家反叛男性主义文学传统,认为只有女性自己的性话语这把闪着寒光的利刃,才能刺中男性叙事中心的要害。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深远而强烈的。女性在被公众的注视中满足了自己融入公众空间的欲望,反过来这又满足了男性窥视欲,背离了女性拒斥男性及男性文明的最初目的。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坛上横空出世的一道触目而亮丽的风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实现了自五四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之后的又一轮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女权启蒙,借助其强大的思潮推动,女性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以及社会进步是女性主义文学价值追求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荒林: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5,1.

[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当代文学思潮篇(5)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43-02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文化如果不能大众化就没有生命力。”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果无法实现大众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媒介是文学向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1]。媒介文化不仅传播文学产品、文学思想,也反过来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媒介文化思潮,这是文化发展规律。故研究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站在媒介文化思潮的视域下。

一、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

探究媒介文化思潮如何形成,首先要了解媒介文化。它是由媒介、文化及大众媒介生产的文化产品构成的文化形态,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存方式的综合反映。媒介文化涵盖了影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文化,具有推行社会价值规范等社会功能。而媒介文化思潮则是“以媒介文化视域为背景,以大众媒介为途径,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评价,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揭示物质生活属性及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形态”[2]。

作为媒介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当代文学,“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运用四分法将其划分为新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四个阶段” [3]。当代文学观念主要形成于新世纪文学阶段,是对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评价。而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正是媒介文化思潮波动的重要时期。二者的时间重合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媒介文化思潮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影响

文学观念的形成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又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媒介文化思潮的涌现是对当代文学观念的阐释。其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是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品质呈现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极端。在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自然划归于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层次。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从对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来看,大众化文学艺术作品显然更具有传播力。虽然精英化文学艺术作品自有其小众群体,但在传播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大众化作品。这种两极文化虽然并非稳定的常态,也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但很难聚合为一体。这是少数文学艺术作品无法融入媒介文化思潮的原因之一。

文学艺术价值具有展示性与膜拜性。这是由不同艺术价值判断基点决定。复制性文学艺术作品在新世纪文学时期较为常见,也是媒介文化评判的焦点。抛开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谈,其被模仿的现象本身已体现了文学艺术价值的膜拜性与展示性。但机械性地复制,非但达不到原作的传播效果,还有可能降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平浅艺术观照。此类文学艺术作品必然被媒介文化思潮所湮没。

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像化。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字。但随着科技发展,影像技术不仅掀起了科技浪潮,也对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产生了冲击。人类的阅读不再以文字形式为主体,而是步入了文字、影像、声音等形式并存的时代,这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科技革命形成的必然趋势。但从媒介文化思潮来看,对文学作品影像化的评价以批判为主。实质上体现了文字语言与视觉语言在叙事风格与形式上的权力制衡。

三、媒介文化思潮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媒介文化视域下进行的。媒介文化不仅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品质、价值和表现形式,制衡文学观念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创作自和艺术性,对文学艺术的阐释、文学形态和文学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一)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阐释

文学阐释是大众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阐释,既体现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对大众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暗存媒介文化思潮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媒介文化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力制衡。即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媒介文化的传播与生产紧密相联,并且保持同步。其次,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转型阐释,应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变化同步。也就是说,媒介文化思潮的不同历史阶段,催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转型。如近年来媒介文化思潮向网络文学转型,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走红,不断有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是当前媒介文化思潮的主流,体现了大众媒介对网络文学的认可。同时这次历史转型,也标志了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的转型。再次,媒介文化思潮引领文学现实格局的阐释。当代文学观念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我国媒介文化思潮涌现的四个阶段。如当前媒介文化思潮中涌现的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以报刊、广播、影视为传播媒介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影像化格局。可见,文学现实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的阐释,这是由媒介文化思潮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形态

不仅文学阐释观,文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也受到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学创作观受到影视化叙事风格的影响。在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中,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表现是格外受到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其创作母体是文学作品。不仅我国的多部文学名著走上荧屏,国外很多优秀名著也纷纷搬上大屏幕。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媒介文化思潮,推动了文学作品叙事形态的影视化。

另一方面是影视同期小说,此类文学作品在创作中已融入影视化的叙事风格,自觉、主动地以媒介文化思潮为起点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面较为明显的是由剧本改编小说的现象,也有剧本与小说同步创作的情况。从文学作品形态来讲,这些作品的归宿已不再是文学本身,而是影视作品的媒介形式。其创作母体也变为影视作品。这类文学作品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无论从初始创作意图到终极文本,再到后期的影视作品,虽然文学表现形态在变化,但其内核仍然是影像文学。虽然其与媒介文化思潮最为贴近,但作品评价往往不会超过同期影视作品,成为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下特有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现象。

(三)新媒介思潮下的文学理论研究

所谓“新媒介文学”是指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活动。从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理论话语建构、传播形态和文学活动本质等多个角度来看,都与传统文学存在较大区别。作为时代产物,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的常态之一,也是未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从创作方式来看,网络文学以媒介文化思潮为起点,创作题材与体裁灵活多样,更贴近大众审美需求。从传播形式来看,网络文学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满足了当前大众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更贴近大众传播需求。从文学活动来看,网络文学存在“小说接龙”“动态交互诗”等新颖形式,提升了创作过程中的互动性,使参与者感受到强烈的体验感。从作品形式来看,网络文学作品在借鉴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多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为读者提供立体阅读体验。从理论话语权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已具有相对稳固的文学地位。一方面传统文学体制下的话语权在向网络文学偏移,文学评论越来越多地关注网络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文学奖励机制开始接纳网络文学作品,从《蒙面之城》入选“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开始,标志网络文学已融入主流文学作品,也融入了媒介文化中。可见,新媒介文学已成为未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总之,媒介文化思潮是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催化剂,是当代文学观念发展的航标。媒介文化的传播功能是为当代文学走向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渠道,而媒介文化思潮代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当代文学向多元化、大众化转型。可以说,它既是对当代文学观念的阐释,又对当代文学形态和理论研究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过来,文学观念会引导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又通过媒介传播文学思想,从而影响媒介文化传播。故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是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思潮篇(6)

一、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

探究媒介文化思潮如何形成,首先要了解媒介文化。它是由媒介、文化及大众媒介生产的文化产品构成的文化形态,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存方式的综合反映。媒介文化涵盖了影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文化,具有推行社会价值规范等社会功能。而媒介文化思潮则是“以媒介文化视域为背景,以大众媒介为途径,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评价,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揭示物质生活属性及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形态”[2]。

作为媒介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当代文学,“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运用四分法将其划分为新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四个阶段” [3]。当代文学观念主要形成于新世纪文学阶段,是对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评价。而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正是媒介文化思潮波动的重要时期。二者的时间重合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媒介文化思潮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影响

文学观念的形成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又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媒介文化思潮的涌现是对当代文学观念的阐释。其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是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品质呈现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极端。在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自然划归于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层次。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从对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来看,大众化文学艺术作品显然更具有传播力。虽然精英化文学艺术作品自有其小众群体,但在传播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大众化作品。这种两极文化虽然并非稳定的常态,也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但很难聚合为一体。这是少数文学艺术作品无法融入媒介文化思潮的原因之一。

文学艺术价值具有展示性与膜拜性。这是由不同艺术价值判断基点决定。复制性文学艺术作品在新世纪文学时期较为常见,也是媒介文化评判的焦点。抛开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谈,其被模仿的现象本身已体现了文学艺术价值的膜拜性与展示性。但机械性地复制,非但达不到原作的传播效果,还有可能降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平浅艺术观照。此类文学艺术作品必然被媒介文化思潮所湮没。

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像化。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字。但随着科技发展,影像技术不仅掀起了科技浪潮,也对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产生了冲击。人类的阅读不再以文字形式为主体,而是步入了文字、影像、声音等形式并存的时代,这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科技革命形成的必然趋势。但从媒介文化思潮来看,对文学作品影像化的评价以批判为主。实质上体现了文字语言与视觉语言在叙事风格与形式上的权力制衡。

三、媒介文化思潮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媒介文化视域下进行的。媒介文化不仅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品质、价值和表现形式,制衡文学观念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创作自主权和艺术性,对文学艺术的阐释、文学形态和文学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一)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阐释

文学阐释是大众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阐释,既体现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对大众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暗存媒介文化思潮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媒介文化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力制衡。即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媒介文化的传播与生产紧密相联,并且保持同步。其次,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转型阐释,应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变化同步。也就是说,媒介文化思潮的不同历史阶段,催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转型。如近年来媒介文化思潮向网络文学转型,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走红,不断有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是当前媒介文化思潮的主流,体现了大众媒介对网络文学的认可。同时这次历史转型,也标志了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的转型。再次,媒介文化思潮引领文学现实格局的阐释。当代文学观念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我国媒介文化思潮涌现的四个阶段。如当前媒介文化思潮中涌现的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以报刊、广播、影视为传播媒介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影像化格局。可见,文学现实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的阐释,这是由媒介文化思潮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形态

不仅文学阐释观,文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也受到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学创作观受到影视化叙事风格的影响。在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中,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表现是格外受到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其创作母体是文学作品。不仅我国的多部文学名著走上荧屏,国外很多优秀名著也纷纷搬上大屏幕。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媒介文化思潮,推动了文学作品叙事形态的影视化。

另一方面是影视同期小说,此类文学作品在创作中已融入影视化的叙事风格,自觉、主动地以媒介文化思潮为起点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面较为明显的是由剧本改编小说的现象,也有剧本与小说同步创作的情况。从文学作品形态来讲,这些作品的归宿已不再是文学本身,而是影视作品的媒介形式。其创作母体也变为影视作品。这类文学作品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无论从初始创作意图到终极文本,再到后期的影视作品,虽然文学表现形态在变化,但其内核仍然是影像文学。虽然其与媒介文化思潮最为贴近,但作品评价往往不会超过同期影视作品,成为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下特有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现象。

(三)新媒介思潮下的文学理论研究

当代文学思潮篇(7)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通过网络、媒体和人员往来等方式在我国迅速传播并对在校学员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林立,学说纷呈,内容庞杂,对我军青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复杂。如存在主义思潮曾导致部分军校学员一味追求个人自由、反对军队约束,非理性主义思潮更使许多青年人理想丧失、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滋生等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日趋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现状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大量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的理性文化模式提出了抗议,否定传统成了新文化的思潮。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质追求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以自我为中心,纯粹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显示等级差异等等。

二、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的影响

第一、传统的文化认同在部分军校学员中逐渐弱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去认识我们的军队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本色?如何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军队文化特色?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文化传播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产业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手段、技巧与策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外来文化对军校学员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受到学员的好评,美国好莱坞电影深得军校学员的热捧。在我国,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百年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军校学员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军校学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而对西方文化逐步走向认同和依赖。

第二、传统的文化观念在军队学员中受到挑战。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军校学员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一些学员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还有一些学员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有的军校学员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受国家、民族、文化价值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军校学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应该说,多元文化为当代军校学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但部分军校学员往往停留于对活动的享受,而缺少对文化的反思。

三、防止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对军校学员不良影响的对策

第一,坚持姓军为战、筑牢“军魂”的原则。属党姓军为战是军队院校的根本价值属性。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突出“军魂”文化的根本性地位,筑牢军校群体“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保证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不偏移、目标不易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军事斗争准备尽职尽责,作为育人的校园文化,其灵魂必须由党的先进性铸就,形成强烈的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灵魂为灵魂的政治意识。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母体滋养下,才能使所育之人具有先进文化观念,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对我军校学员思想的侵蚀。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主流意识的原则。我们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军校学员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要让学员认识到,虽然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要加强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引导军校学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使军校学员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成为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军校学员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三、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氛围的原则。要想让学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离不开对中华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可以说,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让军校学员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中华民族予以热爱和关注。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自觉进行抵制。新时期的军事院校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各高校主动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成果,包括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开放态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性,使军校学员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增强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文化思潮侵蚀的能力。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思潮篇(8)

人道主义思想源自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并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它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人道主义思想发展于五四时期,走过了一段非常艰辛的路程。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的研究,有利于对我国的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整理归纳,从而体验现其对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一、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人道主义思想,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倡导建立以为文本,以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在我国,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于我国的新文化运动期间,它对于我国文学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鲁迅、陈独秀、梁实秋、周作人等,他们是人道主义的有力支持者与领导者,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宣言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双百”方针的环境下得到了短暂的发展,然后又遭到了批判。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于西方思想的涌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思想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物质消费观念等多方面环境下,人文主义思想潮流又一次面临着讨论。

二、各时期我国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的一段时期,是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时期。即使是在高峰时期,我国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被称作我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唤起了人们意识的觉醒,呐喊出对那个时代最有力的声音。而人道主义思想就在这个时期与文学想结合,产生了一批人道主义思想潮流的先行者。

例如,高举人道主义旗帜的人是周作人,他的人道思想具有个人性和局限性,没有在整个社会背景下理解人道主义。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关爱“女人”“小儿”;二是强调爱的平等和博爱,认为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爱,不是专属一类人,“女人”“小儿”也能享受到爱;三是强调人人自爱,人格独立,反对慈善注意,不接受居高临下的施舍同情。周作人的这种内敛与个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忽视了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具有闭塞性封闭性。而同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以另外的角度阐述人道主义。梁实秋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倡“人人皆有人性”,认为人性是永远的,不受时间的限制,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作品的基础。但是,梁实秋的人性论遭到了鲁迅的有力批判和反驳,鲁迅认为“文学不借人,无以表现‘性’”。

建国后,我国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创造方针,人道主义在我国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巴人发表《论人情》批判作品政治味太浓,缺少人情味,缺少人文情怀。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更是高唱人文主义思想赞歌,强调文学“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中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环境的因素下,这些人道主义都遭到了批判,认为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道主义再一次得到发展,经过“”的磨练,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人道主义是对苦难历史的反省,是打破传统教条主义的有效途径。如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要反思人性,完善人性。

当代文学思潮篇(9)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92-02

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上,就会以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1 后现代文化思潮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起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在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和法国兴起,进入到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欧美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后现代思维方式。中国的学术研究界对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定位,首先是从建筑和文化领域中形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得以扩展后,被融入了哲学、艺术、社会、历史学研究的因素,因此而被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意义深远的效仿热潮,以致于在欧美各国引起了文学震荡。

2 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为了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为丰富,往往会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渲染作品的语境,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1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文学作品更为有声有色,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汉语的比喻修辞手法相同,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比喻,主要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种事物和现象相互对比。比如: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y spirit.译为: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暗喻具有较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欧美的文学作品中,暗喻的手法要经过品位和咀嚼之后,才能够感受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比如: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quishable number,shake your chains from you likedew.在这首诗句中,将觉醒的奴隶比喻为沉睡中苏醒的雄狮。这句话当然不是表面的意义,而是采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涵义。

2.2 幽默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幽默主要追求的是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以阅读上的美感。比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 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在表达上极具对比性。前半句采用了哲学式的庄重语气,后半句则是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这种不协调的语调,将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与空虚表达了出来。从语言的运用上,这种语言表达很显然违背了语言规范,但是正是这种幽默的修辞手法,才会让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更为生动而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2.3 反讽的修辞手法

反讽的修辞手法在海明威的《光荣的战士》中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了诗文本身所富有的情感抒发,以极其强烈的讽刺手法营造出文章情节中的紧张气氛。E.M.哈里代(E.M.Halliday)曾说过:讽刺使海明威的作品在无形中成为了思想情感宣泄的伟大小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意图与行动之间等矛盾的焦点当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讽刺性的差距,而对于讽刺手法来说,其不仅仅是对情感的宣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反讽具有一种艺术价值,在夸张的反讽修辞手法面前,能够将一个人脱离真实的存在体,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形象的构造,能够给读者带来思维上的美的感受,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读者情感的一种释放,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另外,反讽能够使相应的文章中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所使用的反讽手法,对麦康伯和玛格丽特两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并对他们的生活通过反讽的修辞手法,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让人们在阅读当中的细节之处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小说故事背后的真实现实生活,用悲愤的言语来反映作者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地生动而富有真情,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人们的思维,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

2.4 象征修辞手法

在国外一些文学作品中,象征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给读者带来生动的画面感。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丰富的象征修辞手法,其中对雪峰上的豹子进行生动的描写,是文章体现死亡的象征体,以豹子作为死亡的象征,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豹子透视出更多事物的本质,以物象征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对相应的情感进行描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看清事物背后所喻指的相关内容,并且其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2.5 对比修饰手法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到对比修辞手法进行相关的情感抒发,其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多情感的震撼,对于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而言,看似单调的文学作品其实质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细细品味,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相应的阅读审美。

在《一天的等待》中作者对父亲出门狩猎这段情节进行描写,并将其与孩子的相关死亡过程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将两个角色之间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对孩子面临死亡的过程与父亲打猎过程中的愉悦心情进行对比,从而将悲痛无限地进行放大,带给读者内心情感的震撼,透过父亲打猎的愉悦心情对孩子死亡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强烈的悲痛情感,在死亡与美好生活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情感的矛盾体,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透过作者的对比手法,在内心活动中形成强烈的矛盾情感,从而致使读者感同深受,在很大程度上对读者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升华,以至于读者能够清楚作者文笔下具体思想情感的源泉,从而在情感中达成共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的影响

3.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的渗入从修辞手法上得以体现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多元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决定了在文学创作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因此而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写作倾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只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而在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却是同中存异,似乎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以诗学为例。现在主义在诗歌创作上,更倾向于写实描述,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则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诗歌原本就是浪漫 的,但由于修辞手法的体现上的同一性,使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渗透于许多的后现代文化作品中,以观念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美国当代文学创作特点为例。美国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上,以追求自我为主,小说的内容多以写实的手法,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其中不乏真实的史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仅仅是写实当然是不够的,于是,作者就运用了修辞的手法,通常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比 喻,或者是明喻,或者是暗喻,以将文学作品浪漫的气息释放出来。

3.2 幽默的修辞手法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重要体现

对于传统文学观,后现代作家给予了批判,认为传统文学过于原则化,特别是在现实描述的表现原则上以及故事叙述中的内在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都是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而并非文学创作。后现代文化思潮讲究文学体裁边界的模糊化,以荒诞和虚无的写作手法,将文学分类法打破,采用幽默的修辞手法,将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化目的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排列组合的游戏。后现代主义的崇尚虚无之能事通过幽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精神与现代主义大相径庭,但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却存在着共性。在文学创作上,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因为有了各种虚构的神话和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穿插于其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小说叙述风格。后现代文化思潮由于在思想意识上对传统的反叛,因此而对于当代的欧美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当代文学思潮篇(10)

特约主持人: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

主持人简介:欧阳友权,男,中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艺理论、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研究。部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第八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1项),教育部等部级项目5项,湖南省重大、重点和一般社科项目15项。出版《文学创造本体论》、《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比特世界的诗学》等著作20余种,主编理论丛书5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篇。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1次,湖南省社科成果奖5次,被评为湖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新世纪文化湘军代表人物。

主持人话语:当体量巨大、传播广泛的网络创作与风生水起、备受关注的网络文学批评一道走进人们的视野,史学反思就成为网络文学研究观念蓄势与学理生成不可或缺的思辨立场。基于此,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如何写史,就不再是一个虚设命题,而是一个期待理论逻辑延伸的有效言说。本组的几篇文章就是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所做的初步探索。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逻辑》一文认为,网络文学批评能否“入史”要取决于其在这个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功能作用、它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其史学依据合法性的观念体认,以此确认建构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章从观念积淀、本体依据和史学价值上考辨了网络文学批评史建构的持论基础,以求“史观”与“史论”的构建达成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禹建湘《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多维性》提出,网络文学批评是崭新的批评方式,在富有大众化和传媒化的批评语境中,评判网络文学的标准显现于对网络作品的肯定与否定的评判中,争议于创新与传统的批评标准中,还与商业和技术形成合谋,而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应持有审美、技术、商业三个维度,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语境中,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才能在多维的不同层面定位并逐步确立。欧阳婷《网络文学批评的学术梳理》仔细梳理了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的成果积累,认为我国网络批评主体阵营的三股合力共同铸就了批评的开放式格局,批评成果的快速增长和多维传播趋势使网络文学批评日渐成为一门“显学”,而网络评价体系探索和批评标准建设已成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热点,以此构筑出网络文学批评特有的学术生态,文章厘清了的学术资源,为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构提供了基础,也提振了信心。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6)03-0107-16

当代文学思潮篇(11)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当今中国,思潮丛生,而对于思潮的研究也是长短不一、形态万千。当前对思潮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思潮”一词的运用太过于宽泛,社会思潮的研究边界模糊,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研究与世界思潮研究、宗教思潮的研究结合不够紧密。而对于“社会思潮研究方法”,应该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坚持历史辩证法主、客体相结合的研究向度,坚持思潮研究和思想史、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对一种具体思潮的研究要清醒认识五个问题。 关键词:思潮研究;研究边界;研究方法

一、对社会思潮研究状况的思考

何为思潮?梁启超先生曾明确指出,“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其此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化,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1]如梁先生所言,思潮应该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因社会变迁而引发的国人在心理与思想方面的动态展现,众人呼应而成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由此可得,思潮应具备至少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思潮产生有其必然性,换言之,是“时势”造就了“思潮”,而非“思潮”造就了时代。二是思潮不能等同于思想,必须是有“相当之价值”的思想才能称之为思潮。三是思潮交汇于当时代的文化洪流之中,体现为关乎社会整体的前进与发展。

当下中国为何思潮丛生?概言之,正是因为当下中国恰逢社会转型、观念巨变之局面,故而在思想上“潮流涌动”。概观今日之各大思潮,表面上是当下中国各种思想观点之交锋,其实质则是对同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的不同回答。时代的特殊性是当前思潮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然而对于当前的思潮研究却存在几个相对明显的问题。

第一,对于“思潮”一词的运用太过于宽泛。当前对于“思潮”的研究被应用于多个专业领域。较为集中的有各学科思潮,诸如,“美术思潮”、“艺术思潮”、“美学思潮”、“文学思潮”、“经济思潮”、“教育思潮”、“法学思潮”等;各类别思潮,诸如,“科学思潮”、“学术思潮”、“人文思潮”、“文化产业思潮”等;各时期思潮研究,诸如,春秋时期思潮研究,近代思潮研究,当代思潮研究等;社会思潮研究以及具体思潮评论研究,诸如自由主义思潮评论、主义思潮评论等;甚至城乡规划之类的实证学科也有“规划思潮”研究。很多情况下,思潮研究被等同于了某一学科的思想史研究,或者是某一学科的流派研究,这在本质上和我们所说的“时代思潮”、“社会思潮”研究相距甚远。

第二,社会思潮的研究边界模糊。除去各具体学科的思想史、观点流派之争被冠以思潮研究名义的这个突出问题之外,即使是社会思潮研究内部也存在着研究边界模糊的问题。这一点从众多学者对“社会思潮”的定义便可见一斑。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一种流行性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一种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场所、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意识的运动形式。”[2]从这种观点出发,只要是某一时代群体的社会意识,或者说流行的群体意识就可以作为思潮来研究,这种观点明显扩大了社会思潮研究的外延。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社会思潮,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3]这种观点,把社会

喻厚伟:对于社会思潮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

思潮界定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把社会条件仅仅归结为经济条件,把社会思潮仅仅归结为学术文化观点与实践,明显限制了社会思潮研究的外延,同时,其还把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成是学术观点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第一性与社会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思潮是出于中间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席卷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一代人乃至许多代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4]4这种观点指出了思潮的阶级性,但又把思潮认定为席卷某一阶级许多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这在思潮的主体认定上存有争议。类似的观点还有,“社会思潮是某一时期内,在一个阶层或跨阶层的相对多数人中,反映当代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状况,体现他们的利益要求,特别是回应时代课题、解决社会矛盾和重大现实问题的迫切愿望,从而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共鸣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倾向。”[4]5这种观点突出了思潮研究的时代性特征,指出了思潮努力回答社会发展去向之内容实质,但同样把思潮主体界定为某一阶级或跨阶层的多数人,这不符合历史依据。事实上,每一个时代结束之前,都有更为进步的思潮为新时代创生之所需而应运而生,而在初期,这些思潮都不为多数人所持有。试想,如果我们把思潮研究的精力都放在某一阶级、阶层大多数人的思想状态上,这样的思潮研究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其边界也是不合理的。

第三,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研究与世界思潮研究、宗教思潮的研究结合不够紧密。中国近代价值观念的巨变、社会思潮的跌宕,和西方文化及其社会思潮的冲击是分不开的。中国近代思潮形成的过程,也是传统价值观解构的过程;中国当代思潮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也是经济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迅速扩张的过程。此外,中国某些社会思潮其实质就是外来文化移植的展现,而外来文化的冲击当然也应该包括西方宗教文化的冲击。社会思潮其实质是观念形态的动态展现,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外来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以及佛教文明无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思潮的形成有着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当下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和宗教研究的结合并不紧密,存在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第四,社会思潮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社会思潮是相互影响和互相融通的,因此许多思潮的代表人物也不只是信奉某一思潮的观点,但是在当下许多研究思潮的文章和专著中,都是相对静态地在研究思潮代表人物,这一点并不符合思潮这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性,以及主体自觉意识多样性的规律。事实上,有些人身上会同时体现多个思潮的特征,或在不同时期信奉过不同甚至是彼此完全对立的思潮。这种复杂性和动态性应该是社会思潮研究不可忽视的角度。

二、对于“社会思潮研究方法”的认识

研究方法之于一门学科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是无可比拟的。笔者对于“社会思潮研究方法”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充分并且完美地使用了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从各个角度坚持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都在使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遇到了挑战,从而导致不管是卢卡奇之后的文化批判路向,还是斯威齐、巴兰、阿格里塔等人的经济批判路向,最终没能真正触动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深层。这里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社科科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为什么这些理论家,也包括左翼经济学家都要试图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马、恩两位革命导师去世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而要解释这些新情况,从理论上讲,只有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贯彻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才有可能准确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现实。换言之,只有把理论研究的精力集中在对“抽象”是如何通过“中介环节”而在“具体”中得以转型的问题上,才能获得对资本生活过程的科学解释。

那么在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前所述,为何当今社会思潮丛生,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最直接、最外显的表现就是出现许多“新情况”。这些新情况正是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贯彻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才能准确地加以分析。即这些新情况是如何发生、发展,其过程是如何体现“抽象”通过“中介环节”而在“具体”中得以转型的。因此,对思潮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其本质的认识,而非对现象的表述上,否则会或多或少地走向经验主义。而要真正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其对抽象的认识必须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历史性抽象,而非站在经验主义之上的经验归纳。

第二,坚持历史辩证法主、客体相结合的研究向度。许多思潮的研究,偏重于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展开,其逻辑线索主要是集中在对历史主

体的研究,即对社会思潮的主体及社会思潮本身的研究。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或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过程的理解是坚持文化线索和经济线索相结合的路径加以进行的。

要真正认识、理解一个思潮,除了从主体维度为之提供逻辑上的依据外,还必须从经济线索等客体维度对之进行深入的剖析。而若要引领一个思潮、发展一个思潮则要看到各种思潮当中的思想脉络、逻辑线索并非孤立存在,它是与包括历史主体线索、客体发展线索在内的各种线索辩证统一而存在的。

第三,坚持思潮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以及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社会思潮的研究和思想史的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联系是思潮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的着手点通常都是从思想家的文本入手,通过解读文献(或访谈)等来描述其大致脉络和发展轨迹。但思潮研究和思想史研究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几位当时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而思潮的主体除了有其代表人物之外,还有许多思潮的追随者共同成为思潮主体。同时,思潮的研究还是动态的研究,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会有若干相对固定的思想概念,而思潮本身则体现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点到面、从个别到一般的演变过程。因此,思潮的研究要超出单纯的思想研究。但思潮研究不能脱离思想史研究,因为脱离思想史研究则很难挖掘其根源,也很难掌握思潮之全貌,因此要把思潮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

历史是现象序列,而逻辑是本质序列,故而要求我们用逻辑把握历史,做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然而,历史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其现象序列的形态上,还体现在其发展过程与哲学、宗教等发展过程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上。思潮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具有诸多形式,比如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无阶级性的非意识形态,以及凝固化的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等等。思潮的运动、演变和发展,必然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对于思潮的研究必须要和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