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安全应急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52

安全应急教育

安全应急教育篇(1)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幼儿园应急安全工作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刘馨等对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幼儿园安全状况,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刘宣通过分析国内外安全教育实例,对国外幼儿园教育安全进行了述评,旨在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黄倩研究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二、相关研究的不足

以上成果,凝结着学者们的智慧,也提出了安全教育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涉及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工作

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在幼儿园进行,儿童的家长也要重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以前教过的应急安全知识,常被多数孩子遗忘。这时,如果幼儿园的应急安全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局面就会有所改观。因此,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进行工作。

2、很少考虑幼儿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理解和行动能力也不同。在平时的应急安全教育中,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安全知识分别教给大班的孩子一次、中班的孩子两次和小班的孩子三次。结果发现,大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好,小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不好,中班的孩子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需要对幼儿进行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3、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很少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

在所实行的幼儿园应急演练中,究竟可以应对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值得深思。如汶川地震主震发生后,只是地震中心的房子倒坍,大部分的房子只是摇晃,因此在余震到来之前,可以把握短暂的时间进行逃生。但是某身处顶楼的幼儿园老师,对地震级别估计不足,命令孩子趴下,最终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间。其实如果教师能预先对地震级别进行估计,组织孩子跑到空旷的场地上,就会避免惨剧。因此,在进行应急演练时,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

三、应急对策

针对以上不足,我提出了如下有关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的建议,具体包括:

1、建立幼儿园与家长应急协调机制

具体地,首先,应聚集所有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以儿童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并建立家长应急教育小组,负责代表家长和幼儿园关于幼儿掌握应急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沟通。然后,作为幼儿园教师,应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结合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编写教案,进一步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应急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最后,教师以询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应急安全测评,同时通过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状况,以综合了解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效果。

2、差异化制定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教案

首先,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行动能力等。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明显增强,行动能力明显改善,自己会走动,而这些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很容易发生事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接近于成人,但孩子容易兴奋、激动,还特别好动。然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着重应急安全环境的创设和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行为的教育;对于5-6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的重点应为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孩子面对这些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3、按事故发生级别的不同进行应急演练

具体地,首先,教师应搜集有关突发事件事故级别的资料,掌握发生突发事件时事故的基本特征,并能依据事故产生的具体特征大致估计事故发生的级别。然后,按照事故可能发生的级别,分别制定应急演练的方案。为使应急演练的方案可行有效,应考虑询问当地救援部门的意见,对应急演练方案进行完善;最后,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孩子进行应急演练。每一次应急演练的效果,教师应记录下来,并总结该次演练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应急演练时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问题,对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还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应急对策,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增强这些应急对策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安全应急教育篇(2)

小学生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又处在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安全隐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不得不引发思考,针对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必要的应急教育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一、现状分析

我们知道小学生作为一群处在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时期的人,寄希望于有一天他们会像超人一样面对着种种危难可以所向披靡恐怕也是痴人说梦,不切实际。

然而孩子们面对着这些危害,有一种弱势的不知所踪,家长们的种种担忧引发了空前绝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接送孩子。

对于“中国式接孩子”, 一项有意思的数据值得相关部门研究:“目前, 南京幼儿园的接送率是100%, 而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接送率目测至少在九成以上,一个城市有几十万乃至百万的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那么,每天要往返学校四次, 人流量将是数百万计, 这对城市的交通 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之下,孩子本身其实也受到了影响,接送孩子时的过度关心,过度宠爱,使得孩子们的素质与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面对着这些变化,应急教育的目的方法策略无法使得家长完全放心,因而中国式接送孩子现象一直出现,这样的存在时中国的特色也是中国教育反思的所在。

虽然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单单一个教育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人的一己之力就能完善的,但孩子们的应急之举面临着深深的挑战,我们需要一种弥补来完善这一漏洞,需要一种与孩子们身心发展相匹配的应急之措来优化这种局面,需要一种与教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应急之举来将不幸降低到最低。

就目前来说,这种应急教育是指紧急情况发生前关于自救、互救,以提高个体生存能力为主的教育,它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我国的应急教育指向防灾应急和安全自救。

二、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必要性

在屡屡事件爆发之后,在惨剧不断上演之时,任何人都不敢冷漠这样的局势,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当我们看到阳光般的孩子失去了年少的面庞,当我们看到无数的惋惜在堆积时,我们不敢怠慢,也怠慢不起,更不想以此颓废,以此漠然,以此无知,以此消极等待,这时应急教育的开展就成了大势所趋,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成为我们急需完善的环节,这是应急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二)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大关,应急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放在小学这一层面,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小学阶段的特点,应急教育的特点,对此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教育。

这有利于增加小学生自身的应急知识,提高小学生自身的应急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应急教学的开展;有利于缓解家长对孩子安危的焦虑;有利于应急教育的不断完善,提高应急教育的质量,进而丰富教育的内容。

三、存在原因

(一)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不完备

孩子处在小学阶段,各方面的发展并不成熟,单纯的一己之力还是有限的,然而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备,以至于频发事件直接裸的暴露在了孩子的身边,这让家长的担忧迅速提升,使得中国式接孩子的现象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在不断提升。

(二)学校应急教育的缺失

学校作为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样的场所里,孩子们接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还是有一些应试教育的味道,对于应急举措应急方案的设定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学校对应急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总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危机离自己还很远,只是做些表面文章,缺乏一整套应急预案,缺乏长效管理机制。于是孩子们真正面对那些东西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陌生,一如既往的不知所措,虽然他们还小,让他们像铁臂阿童木一样也不现实,但面对着这些事件的一片茫然也更不该,这恰恰也说明了应急教育的不完善,不合理。

四、相应对策

(一)开设专门的应急教育课程

应急教育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要切实的安排专门的课程,设置适合小学生发展规律和应急教育自身规律的课程,让孩子们先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应急知识,在大脑中建构自己的图式。由于应急教育课目前在中小学还没有规定为必修课,这就使得应急教育课往往存在“科普化”和“业余化”问题。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这门课程, 应急知识教育往往放在安全教育课或类似课程上讲,或者在班会、团会上讲,应急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其他课程的渗透作用

在专门的应急课程的系统教育下,还应该将应急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课程中,让孩子们能够随时为自己的生命获得一些掌控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应急的基本内容。

(三)保障措施的实施

1. 建立应急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流于形式,另外要为应急教育的展开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政治支持,要有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不然应急教育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保障机制的建立要有一定的体系,做到系统全面,灵活多样。

2. 学生之间团体行动,根据家庭地点年龄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其进行组合

上下学期间高年级低年级一起行动,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在这种团体行动中,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的能力以及一种担当与责任。

3. 设计相应的报警机制,使小学生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在书包衣服等随身方便的地方安置报警器,在校园随手可触之地设置紧急救援机制,让孩子们能够有强大的外援,为他们保驾护航,这种机制的设置不能只是形式,要落到实处,确实能对小学生的安全起到最大的作用。但孩子们必须知道怎么用,如何用,怎么用的好,如何用的妙,这部分便是应急教育所该担负的。

4. 进行现场模拟培训

要让孩子们能够灵活掌握,设计专门的模拟场地进行现场模拟反应,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条件反射,形成一种习惯,当这种习惯形成之后,应急教育的落实才算更加具有意义。

(四)加强小学应急教育的师资培训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设计,提高小学教师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提高专业素养;制定专门的应急教育的教材,借鉴国内外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

生命是个谁都无权轻视的话题,安全是个谁都不能漠视的境遇,小学生关乎着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个层面,中国式接送孩子所形成的这种中国特色让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背后的教育反思,当然应急教育的落实,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现象,在这背后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夹杂了太多的思考,但生命无小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

参考文献

[1] 蔡剑秀.“中国式接送”何时休[J].中华家教,2012(01):6.

[2] 吴路珂.应急教育:教育研究中不可缺失的领域[J].外国教育研究,2010(05):54.

[3] 许锡良著.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

安全应急教育篇(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按照建设“平安__”的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维护教育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应急处理预案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安全事故,是指发生在我市境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内或由学校组织的师生活动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危房倒塌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溺水事故、通道及楼梯拥挤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伤害事故、治安刑事案件及其它涉及师生生命、学校财产安全的事故。

三、安全事故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1、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总指挥:市教育局局长

副总指挥:市教育局分管局长

成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市直学校及各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校长

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局机关各科室分管安全工作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办理日常安全工作。

2、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职能

(1)迅速及时地向市政府、市安监局、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2)应急求援命令、信号,迅速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迅速开展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市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治安。

(4)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不准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6)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7)做好伤亡事故调查。

(8)适时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进行公布。

四、现场处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现场指挥长:由总指挥指派副总指挥担任。

常务副指挥长:由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

成员:由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及事故发生单位的有关领导担任。

现场指挥部,下设警戒维护组、紧急抢救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预备机动组。

现场指挥部职能:

1、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的态势及救援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执行总指挥的命令,指挥现场处理。

2、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

3、调配现场处置力量,救护装备物资,指挥现场。

4、具体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五、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分工及专项小组职责

1、为了对安全事故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根据不同事故类别,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指挥部的决定指令局机关相关科室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1)交通安全事故、溺水事故、触电事故、伤害事故、治安刑事案件等事故由办公室负责处理,根据事故性质、情节、涉及人员等情况,由督导室、综治办、基教科、职成科、学前办、

人事科等相关科室配合处理。

(2)危房倒塌事故、楼梯拥挤造成的事故、火灾事故、重大财物失窃事故、食物中毒由计财科负责处理,根据事故性质、情节、涉及人员等情况,由勤俭办、基教科、职成科、学前办、人事科等相关科室配合处理。

(3)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由基础教育科、职成科、学前办、团委等科室负责实施。

(4)学校教干、教师违规违纪事件由监察室、人事科负责处理。

(5)网络安全工作由仪器站和教研室负责处理。

(6)科室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组织科室负责处理。

以上所列的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指挥部可随时指令各科室协同参与处理。

2、事故现场应急处理专项小组分工及职责

警戒维护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主动或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市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攻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

紧急抢救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其职能主要是开展现场施救。

信息联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保持与上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事态发展的情况,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信息。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求援。

后勤保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施救人员及其他人员的食宿安排,组织救援物资,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善后处理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做好劝解、安抚、慰问等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稳定因素。

预备机动组:由指挥部临时确定随时听候总指挥的调动、使用。

六、安全事故的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式,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应立即将事故地点、时间、类别等事故有关信息报市教育局办公室,由市教育局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报市政府值班室、市安监局办公室和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办公室电话:________

市教育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成安全事故处理指挥部,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施救,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送上述部门,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及类别。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发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

1、由指挥部指派现场指挥长组织现场指挥机构。

2、根据事故情况,迅速调集力量建立现场抢险救治工作组。

3、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做好情况通报。

5、开展事故调查。

八、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定

1、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的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应急教育篇(4)

为了建立我县教育系统重特大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救援应急体系,提高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和救援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重特大事件及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学校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发生的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的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一)学校(幼儿园)的建筑物倒塌及走廊、通道、楼梯道拥挤造成学生伤亡的事故;

(二)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学校(幼儿园)建筑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

(四)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的集体急性中毒事故;

(五)发生的造成师生伤亡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六)学校(幼儿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学校安全事故;

(八)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力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学校(幼儿园)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等事件;

(十)学校发生的学生重特大溺水死亡事故;

(十一)校外集体活动、集会、演出等发生师生伤亡的事故;

(十二)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活动中发生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二、实施原则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旬阳县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和旬阳县教育局特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重大安全事故抢救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对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实施;各学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启动应急预案。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纪检书记、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办、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股长、行政股长、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负责人分别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教育办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幼儿园长)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责任人,直接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现场保护等前期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县直学校(幼儿园)和乡镇教育办制定各自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定期指导预案的演练;

(三)重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向县委、县政府、市教育局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快速开展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社会治安。

(五)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事故现场。

(六)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抢险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八)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做好伤亡师生家属的善后 、安抚工作。

(十)大型考试活动,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其股办室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现场指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迅速将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分别报告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教育局值班电话:xxxx

( 二)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县教育局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三)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类别,发生时间和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四)县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重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后,除了向局长报告外,须立即向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报告,同时报县委办室和报市教育局、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并根据重特大事故的实际情况,请公安、消防、卫生监督、环保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事故现场保护和证据收集。

六、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对策和措施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县教育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实施应急预案,并随时将抢险情况和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立即请交通、水电、电信等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快速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讯等设施。

(三)请公安、交警加强事故现场保护。请卫生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并做好事故现场的防疫工作。

(四)事故发生后,各学校党政领导、幼儿园园长要亲自挂帅,组织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要求

安全应急教育篇(5)

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法律和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健康的重视,故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病人的第一线,面对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1]

1护理安全的概念及安全教育的意义

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护理主体的安全和护理对象的安全。前者是指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安全,后者是指护理活动过程中病人的安全;而且,两者密切相关,互为影响[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

2急诊科护理安全因素

2.1急诊护士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1.1疾病因素:急诊科是医院的首诊处,病种复杂,可以视所有的病人为传染病人,加强自身防护,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所以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地通过学习拓展知识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对各类疾病的初发症状、临床表现具有敏锐地判断能力。同时还应防止各种意外伤害,酗酒、自杀、斗殴等病人,由于情绪失控,伤害护士,譬如:正在洗胃的患者不配合抢救咬伤护士的手;斗殴的病人在清创过程中存在双方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以增加医护人员遭受外伤的风险;酗酒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而袭击工作人员等等,如需使用约束工具,必须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和根据医嘱进行约束。

2.1.2社会因素:急诊病人大多是突然发病或受伤,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激动而暴躁,加上现阶段紧张的医患、护患关系,容易引发纠纷甚至大打出手。在急诊救治工作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当有暴力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冷静,想办法保护自己,同班医护人员发扬团队精神,主动出面调和矛盾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报告科室领导及保卫科,冲突严重时,寻求社会帮助。

2.1.3职业因素:加强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安全的防护措施,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护士由于工作的环境及对象的特殊性,面临各种职业危害,所以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管患者诊断明确与否,均需对所有患者采用标准预防措施,掌握被血液污染及被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措施等。为防止接触传播及院内感染,正确、有效的洗手很重要,据报道,采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消毒毛巾擦干双手,经6次抽样检测,手的细菌总数均≤10cfu/c,3次抽检菌落0cfu/c,均未检出致病菌[3]。目前采用七步洗手法,即①掌心对掌心搓擦;②手背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③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④两手互握互搓指背⑤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⑥指尖在掌心摩擦⑦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每一步至少10个来回,洗手总时间不少于60秒。

2.1.4自身因素:中午班和夜班时间是发生差错高危时段[4],医院一线年轻护士较多,存在学历、经验、法律意识、敬业精神、职业压力、价值观及自身素质等等原因的影响,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故急诊科护士必须要求从事临床工作五年以上,同时一定要有职业同情心。

2.2急诊病人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2.1疾病本身方面:急诊护士的护理对象是患有各种各样疾病的人,疾病种类复杂、合并症多,健康基础不同,年龄层次跨度大,就诊时机不确定,因此对院内急救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救的病种包括:心跳骤停、各种类型休克、严重创伤、急性昏迷和性呼吸衰竭等等,病情复杂、凶险,需要紧急救治和严密监护。急诊护士除掌握一般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专科急救技能,主要是对突发院前急救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建立人工气道、除颤、洗胃等急救技术。

2.2.2病人及家属期望值方面:急诊科经常面临患者突发死亡的情况,也是医院最容易产生纠纷的场所,作为急诊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专业技术,确保病人的安全,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要及时注意家属的心态变化,做到人性化服务,将纠纷有效控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身安全。

2.2.3社会舆论及导向问题: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在进步,况且社会舆论对医院的影响,“重医轻护”观念的根深蒂固,他们最终把对社会的不满向护士发泄,护士就变成了发泄的对象。

3护理安全教育的内容

3.1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加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急诊管理中,加强护士护理安全教育,定期举行护理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3.2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除要求有强烈的急救意识外,还应加强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具备良好的观察、判断力,以及熟练急救技能,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切忌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注意讲话艺术,抢救时体现一个“快”字,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一切抢救工作应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3.3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的急诊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如:查对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制定急诊应急预案和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制度等,确保护理安全。

3.4急救设备仪器的管理:急诊科的抢救仪器做好“四固定”、100%完好状态,抢救物品做到“三及时”、保证供应、无过期,抢救仪器、物品管理规范、有序,需符合4S管理要求,以保障临床应用。

3.5病人的管理: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并安抚好等待者的情绪。使用预检分诊系统:预检系统是应用预检标准对病人进行快速、有序地分类挑选的框架。该系统的核心是4个“正确”;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给正确的病人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

3.6急救病人院内转运:在征得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方可进行转运。在转运风险较高的情况下,病人及其家属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转运作业:①在转送病人前要和相关科室协调好,如需送入专科住院者,须提前通知科室准备好床位②行CT室或核磁共振室者应提前告知开机准备;③急诊手术者提前通知值班麻醉师和护士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工作。④在转送途中要由专业人员护送,密切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备好相应的抢救仪器和药物。⑤与值班护士做好详细交接,譬如:病情、用药、管道等情况,如遇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须共同参与抢救,待病情稳定方可离开。

3.7合理配备和优化人力资源:合理的人员配置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必备条件,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对急诊护士的排班模式采取弹性排班制和新老搭配、以老带新,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量变化,动态安排护士人数,在排班上尽量做到满足护士要求,调动她们的积极性,禁止单人值班。培养ICU、急诊专科护士,以提高急救能力和整体护理水平。

3.8实习生的管理:实习“一对一”专人带教,对护生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加强带教管理。更换液体及做各项治疗及操作时都要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发现问题或病人有疑问存在争议时,要立即换下液体双方现场封存待进一步处理,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并向带教老师、护士长汇报。

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中进行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对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积极地作用,并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和达到自我防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席淑华,周立,严爱萍,加强急诊护士法律及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46.

安全应急教育篇(6)

(一)为加强我校对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我校突发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灾害,维护学校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是我校处理特大安全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

(三)学校内发生的以下特大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特大急性中毒事故;

2.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3.特大火灾事故;

4.特大教学事故:尤其是电子电器室、电脑室、汽摩运用与维修工场发生的事故;

5.其它特大安全事故。

(四)各部门在学校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1.组长:黄恩明

2.副组长:覃海富、丁家平、苏振通、张双才

3.成员:黄汉军、刘震标、黄超美、朱家华、周玉秋、韦忠厚、樊干灵

4.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置特大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大。

2.学生科负责报警,学校办公室负责联络各有关部门。

3.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

4.授权成立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

特大火灾事故、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特大急性中毒事故和其它事故指挥长由黄恩明校长担任,副指挥长由覃海富担任。

5.检查督促学校办公室、财务室、学生科、校医室等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教学生活秩序的工作。

6.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各有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分析,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犯罪责任;对在事故抢险救灾中,有立功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

7.总结事件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三)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长)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

(1)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汇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及时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领导的指示。

2.现场指挥长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灾部门负责人研究现场抢救方案,制定具体抢救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组织划定事故现场范围,按各自的职责执行预案,实行必要的警戒。

(3)负责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人联络。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迅速将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县教育局(或相关部门)以及城关派出所,并打110或119报警。

安全应急教育篇(7)

为此建议:

一是在中小学建立常态化安全应急教育机制。把安全应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展固定数目的课堂教学和应急演练,推动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好 “开学第一讲”等应急知识教学内容。

安全应急教育篇(8)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和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应急安全课程设置的书籍、网站、期刊和报纸文章等大量资料,为写作过程的开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专家访谈法询问6名相关的专家,一是对发放的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把关、检验;二是对普通高校设置应急安全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实效性进行分析。

2.3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根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调查问卷2套,第一套调查问卷,设置50道选择题,发放6所高校大学生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93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收回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调查大学生对应急安全教育的了解程度和对高校开展应急安全教育教学的认可程度。发放对象为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300人。第二套调查问卷发放6所高校教师24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4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有效收回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调查教师对普通高校开展应急安全教育课程的影响因素。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接受生存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学校教育占45.6%,家庭教育占18.0%,18.8%是来自网络。可见学校是学生获得生存知识的主要场所,从家庭教育和网络媒体途径获得的生存知识也占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生存各方面的知识。虽然某些学生也通过网络、电视、阅读书籍等途径获得应急安全知识,但在学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更具有方向性和真实性。因此,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教育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3.2大多数学生都接受过水电煤气安全使用常识、自我防卫能力和火灾的防范知识教育,部分学生了解一些地震的逃避、简单的医疗救护常识和基本的伤口的处理与包扎。而对于掌握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游泳时对溺水者的施救和心肺复苏术的学生相对比较少。可见,学生接受到多是生存知识、安全常识、灾难逃生的基本知识等理论性的方面,对于实践经验、基本技能的运用比较缺乏,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往往会不知所措。因此,应急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理论性的教育,更多的应该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增加学生求生能力、紧急避险能力的教育。

3.3普通高校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频率比较少,特别是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应急教育还不够很重视,大部分高校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为宣传讲座、校园广播和发放学习材料,很少部分学生接受模拟生存演练。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应急安全相关的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对应急安全教育理论知识讲不到的地方,运用实践教学特别给学生亲身的体验,积累动作经验,从而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临危不乱,顺利求生。

3.4学生对学校进行应急安全教育的态度表示积极的占35%,表示一般的占30.3%,比较消极的占19.4%,感觉无所谓的占15.3%。学生普遍认为意外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不太可能或不可能,认为很有可能的只有少数。导致学生误以为自己生活的很安全,生存威胁不大,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生存知识的消极态度,从思想上放松警惕,因此高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纠正,让多数学生认识到应急安全教育带给他们的益处,通过应急安全的学习使他们掌握躲避危险的技能,面临生存威胁的时候能恰当保护自己与他人。

3.5通过调查问卷,影响大学生对应急安全教育学习的因素分析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业太重,平时上课作业已经很多,晚上还要继续上课或晚自习,他们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进行学习应急安全教育。也有认为学了没有用的学生占11.2%,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感觉到他们对应急安全教育不够理解和重视;有些学校开设应急安全教育的课程,但是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应急安全教育应该是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另外缺乏专业教师是目前高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存在的最主要困难。

4.结论与建议

安全应急教育篇(9)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 应急避险能力 研究

现阶段,社会上不乏恶性伤害事件,涉及到学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也逐渐增多,一系列社会恶性伤害事件引起了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做出了一系列安全制度,社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学校则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切实防范了学校里面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学生应急避免能力格外重要,而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也是较合理的教育途径。

一、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重要性

保护好我国学生在校的安全,保护好学生在社会中不受伤害是学校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缺少任何安全保障的学校显然已经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场所,缺乏安全意识的老师也失去了自身应有的职责。

因此,我国教育法规已经指出在全国各所学校中要展开面向学生、面向老师的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进行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并未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落实行动当中,普遍欠缺教学实践。学校往往只是通过活动对学生展开的应急避险教育,按部就班宣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为了宣传生命安全教育展开实践演练,误认为只要明白生命安全理论就能够做到应急避险,忽略了应急避免的实际训练性和教学实践性,应急避险要求教师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能力进行自救,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二、应急避险能力的主旨内涵

通常情况下,人类对外界环境做出的反应不同,有自然状态,也有应急状态。自然状态通常是说人们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而应急状态是人们面临紧急事件,比如人身安全遭受威胁、违法犯罪、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等情况下出现的状态,在面临紧急事件时人会表现出激动、紧张、慌乱,身心的行动能力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导致人处于非自然的状态。

生命安全教育所说的应急避险能力是说人在紧急状态下能够拥有应对一些紧急事件的能力,通过行动减少紧急事件对自己的影响,使自己尽快脱离险境,包括进行自我情绪的调控、正常的行动能力、对危险源的认知能力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动能力来减少、预防紧急事件带来的伤害,尽量使自己转危为安。此外,还要求学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保持冷静,努力适应外界环境,合理处理与外界的平衡关系等。

三、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由上文可以得出,生命安全教育并不是理论教育 ,而应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拥有应对外界危险的能力,实现加强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教育目标具有一定可行性。

首先,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为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提供了训练平台。体育教学能够传授给学生运动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技能去应对遇到的危险。比如通过跑步速度训练、跳跃弹跳训练、外物闪躲训练、投掷训练、抗击训练、高度攀爬训练等,尽管训练力度不大,并且达不到标准的应急避险能力训练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应对紧急情况做了准备。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学到危险情况下对外伤进行处理、包扎、止血及人工呼吸、溺水救助、心胸复苏等医疗知识,只有了解了救助知识,才会在危险情况下进行自救。体育老师在处理运动外伤时常常采取以上方法,因此,将方法传授给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理疗知识,帮助学生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正确处理伤患。

再次,体育教学还可以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外界对自己的考验。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学生能够在参与运动、比赛的过程中丰富自身情感,同时获得坚韧不拔的毅力、自信心、忍耐力、乐观向上等良好品德,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能够镇定自若的处理困境。

最后,在大学、中学、小学中展开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训练,必须要侧重教育的实践性。而体育课程是各所学校都有的课程,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展开有层次的应急避险能力教育,还能够保证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论

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安全贯穿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有一定推动作用,同时凭借二者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等相似之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勇气方面,也起到了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作用,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郭凌霞.“紧急避险”游戏[J].中国学校体育.2011(7).

安全应急教育篇(10)

一、提高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应“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有评论认为,中国在安全生产领域已形成全国性的应急预案体系,从非典疫情,松花江水污染,“桑美”台风,到山西多起煤矿事故……各类突发事件频繁考验着党的意志,国家各级政府也在这一次次“大考"中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伴随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趋于复杂。各级各类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多样,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率也在加快。积极预防和完善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是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政能力,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能力的现实考验。必须把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抓好。加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势在必行。

二、增强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学校或学校周边地区突然发生的,并对师生生命健康、教育教学秩序或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公共事件。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并非起始于当今,是由来已久的,只是原来没有上升到公共事件的角度来认识,原来把这些事件称为校园突发事件或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虽然党和国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对这类校园突发事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没有把它纳入应急管理之中。直到2003年春,我国突然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人们才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把“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展开深入研究,并制定应对的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危机密不可分。公共危机,是指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一定范围大众的正常生活、工作、生命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状态。从引发公共危机原因的角度,公共危机也就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尽管有了以上的认识,我认为,目前人们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甚至有人对于教育系统是否存在公共危机还抱怀疑态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数事实和全国典型案例足以证踞,教育系统同样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同样需要应急管理,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大家深知一百减一等于零的道理,即一百件事,九十九件完成得出色,仅因为一起突发公共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救助就会全功尽弃了。

为了构建完备科学、系统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效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项基础工作就是对其进行分类。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和形式是十分繁杂的,而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综合考虑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危急处置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违规办学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社会安全事故、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国家教育考试事件。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教育性。二是具有公共性。三是具有突发性。四是具有不确定性。五是具有双重性。

三、强化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

如何对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进行应急管理呢?总的说来,必须依法进行,我们称之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会使学校出现一种非常规状态。在危机状态下,通常的做法就是建立以教育行政为核心的应急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应对突发事件。教育行政应急改变了日常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与教职工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重心向教育行政应急主体倾斜,教育行政应急主体可以采取必要的对教职工和学生法定权利和合法利益进行某些限制和带来一定影响的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但是,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质是法律的管理,需要用法律来规范。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师生伤亡和危害,保护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在限定的可控时间内处理完毕突发事件,迅速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落实“一案三制”。所谓“一案三制”,是指教育系统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与等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应急监督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其后,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及其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的实际,制定了全国和各地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对教育系统应急组织体系,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与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做出了具体安排,并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了培训和演练。一些大、中、小学校也结合本校实际编制了应对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其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教育系统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育系统的突发事件的形成、处置和善后,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等组织的配合才能妥当应对。因此,应在各级人民政府协调下,让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参与应对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教育应急的相应的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应急管理体制。

教育系统要全方位建设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行机制,以担负危机管理职能的机构为核心,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反应快速,按照相应组织结构运作,从而对危机事态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要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预防和预警可以说是应对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制,做到报送突发事件的信息快速、准确,采取措施及时、合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要根据预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若事发学校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要启动相关预案,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学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突发事件暴发后,对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使用与事件级别匹配的资源,采取分级应对的措施。教育系统的这种公共危机,除少数特例外,一般都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遏制或者控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扩散。这是因为,学校历来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对象,是各级人民政府重点保护对象,与当地人民政府保持着良好而有效的信息联系方式;学校内部组织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学校教职工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工作者,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是教职员工的神圣职责。因此,一旦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学校师生的自救,当地人民政府会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地救助。所以,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展开救援到恢复重建的周期比较短。

最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要实行教育行政应急法制。

教育行政应急的实质是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状态下政府及行政部门行使紧急权力,采取行政紧急措施来消除危险。但教育行政应急要坚持行政法治,依法应对突发事件,遵循正常行政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服从教育行政应急管理部门的指挥。同时学校又是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层组织。要切实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组织学校师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各种应急演练。根据教育系统危急管理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应该包括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危机后处理等四个管理环节。.预案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处理教育突发事件的能力;预警决定着能够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早发现、早处理,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带来的损失;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是整个应急管理的核心,要对事件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整理分析,对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应对措施做出相应的决策;危机后处理是在突发事件的影响减弱或结束之后,对原有状态的恢复,对事件的相关部门、人员的奖励和追究责任,对事件及时形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必须要重视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对于教育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龚维宾・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4.

安全应急教育篇(11)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2.4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2.5各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3事件分类分级

3.1事件分类

3.2事件分级

4预警与报告

4.1预警

4.2突发事件险情信息报告

5应急分级响应

5.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

响应

5.2较大(Ⅲ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5.3一般(Ⅳ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5.4紧急处置

5.5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6.2医疗保障

6.3人员保障

6.4技术保障

6.5治安维护

7应急管理

7.1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7.2安全专管员

7.3奖励与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8.2解释部门

8.3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及时、妥善地处理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校园内突发性各类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原则;

(3)“立足基层,有效控制”的原则;

(4)“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成立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机构,负责对全市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教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城建委、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委、市消防支队、市气象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

2.1.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向市政府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校园突发事件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3)组织会商,分析、判断校园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提出对策和措施。

(4)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做好事后评估和信息工作。

(6)调动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做好应急救助工作。

(7)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2.1.3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市委宣传部: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拟定对外宣传口径,组织、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具体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实施。

(2)市安全监管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3)市公安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处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负责保障抢险救援人员、车辆的通行,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依法查处扰乱校园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4)市财政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及管理。

(5)市城建委:负责对受灾学校校舍的鉴定及修复重建报告的审批等工作。

(6)市卫生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获救伤病员和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及紧急医疗援助,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校园内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指导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7)市教育局:承担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协助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联络与报告工作;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

(8)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依法开展对校园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配合;负责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

(9)市交通委: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保障等。

(10)市消防支队: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并提供救援装备和技术支持。

(11)市气象局:负责向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近期及每天的气象预报信息。

(12)市环保局:负责因环境污染造成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调查及环境监测工作;负责污染的处置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13)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负责受灾学校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

(14)市工商局:依法开展对食品流通环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

(15)市质量技监局:依法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参与校园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依法开展校园内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技术鉴定。

(16)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负责校园突发事件救助活动中通信保障工作和提供通信技术支持。

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2.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办公室成员: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学生处处长、计财处处长、人武部部长、组织人事处处长、教育处处长、督导处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事件响应时,抽调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充实办公室力量。

2.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汇总、评估、报告校园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情况;

(3)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

(4)协助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助;

(5)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6)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组织预案演练;

(7)承担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2.3.1专家组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与级别,组织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由公安、卫生、消防、工商、食品药品、质量技监、气象、环保、安全监管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技术咨询和建议;参与相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分析事件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3.2综合协调组

由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和学生处组成,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密切关注事件发展的动向,及时收集、汇总、核对事件发展情况;在接报事件发生两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报送信息,及时传达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指示。

2.3.3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

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市教育局及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做好信息收集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追踪报道。

2.3.4后勤保障组

由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计财处和人武部组成,负责各类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物资供应。

2.4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作出处置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事件的决策、决定及要采取的措施。

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区)

教育局,负责搜集和报告校园突发事件信息;参与县(区)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汇总、评估、报告校园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情况;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协助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组织预案演练;承担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5各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各学校都应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指挥本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主要职责:及时上报本学校的突发事件信息,在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紧急抢险行动,及时如实报告学校突发事件的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对学校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

3事件分类分级

3.1事件分类

本预案将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

3.2事件分级

按照校园发生的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3.2.1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群体性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校舍大面积倒塌等特别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及其他新传染病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例,或食物中毒死亡3例及以上;校园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3例及以上;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性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3人及以上群体性死亡,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打砸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校园内一次性发生3人及以上多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死亡事件;中、高考试卷泄密、造成严重后果;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的安全事件。

3.2.2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肺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腺鼠疫确诊病例;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49例,或食物中毒死亡病例2例;校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5-9例或死亡2例;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2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非法集会、罢教、参与等组织渗透、煽动、闹事;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破坏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人员受伤10-19人;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越级上访、离校出走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一次死亡2人;学校聘用的外籍教师在本市所聘学校内或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组织师生到境外参加学习活动时发生人员生命安全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的安全事件。

3.2.3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1人,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2-4例及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0-29人以下或出现死亡1例;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发生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市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破坏公物,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多名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较大损失,或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

3.2.4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1-2人受伤或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病人1例及以上,或在饮用水、食物中检出霍乱流行菌株;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例以上;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2人受伤或学校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学校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打砸公物,并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或实习期间发生1-2人受伤事件;学校内发生不明原因的个别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损失或出现1-2人受伤事件。

4预警与报告

4.1预警

及时收集可能引起校园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及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做好应急反应方案和应急准备工作。

4.1.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1)预防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全市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平台,构建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预防预报预警网络,及时获取校园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

(2)信息收集与分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为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即时的学校有关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根据预警采取应急准备。

4.1.2预防预警行动

事先针对不同学校突发事件,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预案,并根据学校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向相关部门、相关学校预警信息,防止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学校突发事件对人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学校预报预警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的预报预警信息,经办公室负责人确认,通过相关部门向学校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的信息。

(2)救助力量应急待命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预警后,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及相关指定救助力量负责人进入应急指挥待命,指定救助力量单位的指挥员、救援人员进入待命,各种备车待命,应急通信设备进入守听状态。

4.2突发事件险情信息报告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后,按照信息报告程序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报告,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各级各类学校接到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报告后,应当按应急信息上行快速报告渠道,在第一时间向本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上报信息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主管部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件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件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应急分级响应

依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分级,救援行动实施分级响应。校园安全事件救援应急响应以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学校安全事件的救援,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单位,根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实行统一指挥。

5.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相关成员单位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并立即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汇报,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现场组织指挥,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救援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控制事件的损失和扩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及时全面了解事件情况,与上级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援,并将上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及时传达。

(2)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件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件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县(区)政府、教育局的领导,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市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市学校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2较大(Ⅲ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市学校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市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指导相关县(区)教育局、学校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组织会商,分析学校安全事件形势,落实对事发学校的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听取事发学校的情况汇报。

(2)及时向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的县(区)政府、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市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落实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3一般(Ⅳ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启动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视情启动。

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市教育局指导事发学校开展救援工作。学校事发地的政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事故发生2小时内必须向市学校安全应急指挥部、市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一次报告前24小时的情况;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协调下,开展应急抢险处置工作。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学校校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在第一时间,既2小时内向本级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一次向本级教育局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补充处置方案;请求上级部门尽快安排支援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力量未到之前,及时安排人员抢救伤病人员、引导疏散教职工和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4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件发生的学校及学校所属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和当地县(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应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5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

5.5.1应急响应结束

校园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已完成,事发学校秩序基本恢复,由实施应急响应的指挥机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5.5.2善后处理

根据学校突发事件情况,相关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下,进行具体后期处理。

5.5.3总结

有关部门做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总结评估工作,并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负责承担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社会校园突发安全事件信息,并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的原则,对媒体的信息,必须经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向社会。

6.2医疗保障

学校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卫生部门应开展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

6.3人员保障

事发学校所在地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事件处置。

6.4技术保障

学校安全事件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资质检测机构受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委托,立即开始工作,为事故的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6.5治安维护

学校安全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维护由市公安局负责。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安部门应立即启动治安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有关预案,组织、指导现场治安保障工作。根据应急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调动力量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学校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7应急管理

7.1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校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按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保证课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督查。

(2)各学校每年要认真制订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教育。普及基本的安全预防知识和避险、自救、生存基本技能。要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进行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以及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负责安全管理的主管人员、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学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员,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

(4)学校应当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5)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6)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建立学校应急处置和抢救小分队。

7.2安全专管员

各级各类学校应配备专、兼职安全专管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加强常规信息和突发事件易发地的信息监控。多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好信息的分析、评估与判定工作,并建立有关制度,鼓励学生、教师、职工、家长或者其他人员、单位提供有关突发事件信息。

7.3奖励与责任

对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成绩显著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视情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因而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教育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形势发展,由市教育局牵头及时修订本预案。各县(区)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2解释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