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水库路基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4 16:05:54

水库路基设计

水库路基设计篇(1)

1.概况

澄海樟林至海丰公平公路海丰段是整条路线的末段,海丰境内路线长16.l公里,其中平东镇辖区内9.763公里。樟公线连接揭阳、汕尾两市,是粤东地区九五期间公路工程主要项目之一。樟公线海丰段原由省内的一家设计部门设计,路线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9米,桥涵荷载汽车20-挂100。原设计方案显示,在跨过公平水库库区段需建造大桥一座,总长379米,桥型设计为15×25m预应力T型梁桥,全路段预算总造价为2140.49万元。

2.路线设计方案比选

于原设计单位远离海丰,对下列问题了解或考虑不足:

a、平东镇是海丰县的边远山区镇,位于海丰东北部,陆丰、陆河、海丰三县交界处。平东镇集老、山、边、穷于一身,全镇总人口2.3万人,人均收入1929元,筹资修路困难较大。

b、公平水库是大型水库,原路线设计通过库区段,最大水深超过15米,对水下的地质、地貌没有勘察测定。

c、原设计对地形的利用不充分,过于追求施工方便,对工程挖方互相调配缺乏全局性的考虑,同时对公路近、远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缺乏全面考虑。

鉴于上述原因,考虑当地政府的经济能力、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平东镇和海丰县两级政府认为原设计方案仍可优化,要求地方公路部门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重新勘察,提出最佳方案。

优化方案必须符合如下几项原则:A、路线的线型设计必须符合平丘区二级公路标准。B、工程的预算总造价必须最大限度节省。C、公路的经济效益必须得到充分的发辉。

(1)调整线型布设。原设计路线通过的平东段村庄稀少,为了发挥公路的最佳效益,我们把路线布设在尽量靠近村庄的地方通过,力求以交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改库区大桥为路、桥并举。本路段跨过公平水库库区总长379米,原设计方案建大桥1座379米,在水库区内的工程总造价893.07万元。为降低投资和保证建桥质量,优化方案把库区大桥的深水段(321m)改为填坝筑路,在库区的浅水段建一座长58m的中桥。更改后的优化方案在库区的路、桥,总造价仅需392.89万元,可节省资金500.18万元。

3.路线设计方案的论证分析

3.1?设计方案论证的步骤

要勘测设计一条合格的路线,影响的因素很多,而做好方案优化,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路线方案可分为整体方案(大方案)与局部方案(小方案)。大方案一定,这条路线的整体走向就决定了。至于路线所经地段的局部走向,则可放到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去解决。

在大方案确定之后,如何处理好局部方案就成为关键的问题。而选好局部方案,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首先应该有该地区的地形图(比例尺应尽可能大些)。先在地形图上根据山脉、河流的走向、居民点分布情况,以及农田、植被、娅口位置等研究路线可能有哪几种走法。因为在地形图上观看比较明确,整体性强。

(2)在以上基础上根据初拟的方案到现场详细踏查核对。还可以通过实地详细察看,发现沿线是否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及时引起注意。如果没有可资利用的地形图时,现场勘查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为了取得相对可靠的数据资料,还必须辅以必要的导线测量。

(3)为了避免疏漏,还需要邀请当地年长的居民进行座谈,了解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地理风貌,洪水灾害,事物变迁等。并可由他们带领到现场察看。因为当地居民长年累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对当地的情况最了解。通过这些来弥补不足和防止偏面。

(4)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公路等级,规划布置各方案。并通过必要的计算比较,列出各路线方案的主要优缺点,从中确定较为合理的推荐方案。

3.2?方案的论证与实施

3.2.1?筑坝方案可行性的调查

公平水库是多功能型的水库,起着防洪、灌溉、发电、供应生活用水等作用,在库区内修筑水坝,对水库的安全、水质污染、生态环境和功能作用是否影响,我们进行了实地详细的调查,公平水库最大库容量1.633亿m3,枯水期库容量为2778万m3。水坝修筑后,根据水库部门的水利技术人员测算,筑坝不会对水库安全造成影响,水坝采用山石掺砂筑坝,水坝两侧库区保持流通,水质不会受到污染,因此在库内修筑水坝公路可行。

3.2.2?线型方案的论证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对路线的布设作了部分调整,从地形的利用、挖填方的调配、料场的选用等诸方面作了充分的考虑,路线方案广泛征求了当地群众、政府、水利等部门的意见,一致认为该方案切实可行,认为是最佳方案。

3.2.3?效果

(1)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公平水库库区大桥改筑水坝并建中桥一座,同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挖填方的合理调配利用,使工程总造价大大下降,为当地政府和群众节省投资500.18万元、降低造价达23.3%;平均每公里造价由原方案的219.25万元降至168.01万元,即每公里节约了51.24万元。

(2)建设周期缩短:库区筑坝材料运距不足1公里,自采自运,施工单位只需足够的机械设备,基本上不受天气影响,浅滩建中桥,地质良好,施工方便。初步设计的施工周期为20个月,路线调整设计后,总工期12个月,比原来缩短8个月,使公路提前投入使用。

(3)社会效益良好:镇、县、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该路段的路线变更设计方案符合当地实际,既节约了投资和缩短了工期,公路路线也靠近沿线村庄,有利于村庄交通和经济发展。

4.结语

公平水库库区填坝筑路,在水深15米以上,水下地貌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带水大填方,大坝筑成几年来,坝基稳定,坝坡冲刷微小,这在我县公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为今后类似地形的公路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若要一条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达到最优效果,只有不断通过多方案比选、优化,最终才能找到合适的路线方案。

参考文献:

水库路基设计篇(2)

Abstract: Through the mountain reservoir bridge and culvert survey practice, summed up the bridge in the reservoir, downstream layout experience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to detail.

Key words: mountain reservoir; bridge construction; dam break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山区水库地区桥涵布设,涉及的问题较多也比较复杂。例如水库的淤积,水库内水流和泥砂特性的改变,桥下净高和路肩标高的设计,桥梁孔径和冲刷计算等。因此,路线沿水库边缘通过或穿过水库时桥涵设计必须考虑水库上述的影响。桥梁修建在水坝下游,需计算水库下泄清水对河床的刷深,同时要调查中、小型水库的抗洪能力,抗洪能力低于桥梁设计标准时,应与水利部门协商提高水坝标准,如有困难需适当考虑溃坝流量对桥梁的影响。

笔者通过某高速公路山岭库区桥涵勘测实践,提出如下粗浅看法。

二、山岭库区的水文特征

山区水库一般是在河谷较狭窄处筑坝横截河谷,在坝上游形成蓄水库叫山区河谷水库。按其形状分为带状水库、湖泊形水库两种。某国道沿线有东周水库、金斗水库、狼马山水库、卞家泉水库等中、小型水库以及较多的塘坝,均属山区湖泊形水库,即坝址上游为开阔河谷或盆地,库区形成胃状。其水文特征表现在:

1、是把汛期的洪水,通过闸阀等设备进行人工控制,尽可能予以拦蓄,以供枯水期兴利应用和消减下泄的洪峰。

2、所采用的洪水标准分为正常运用(设计)和非常运用(校核)两种。设计洪水位是指水库遭遇设计标准洪水时的坝前最高水位;校核洪水位是指水库遭遇校核标准洪水时的坝前最高水位。

三、库区资料的搜集

本项目库区桥涵勘测设计时,除按一般情况进行勘测外,还按照《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水库上游变动回水区或库区内和水库下游的资料收集。对于低标准(指水坝洪水设计标准低于桥梁洪水设计标准而言)的水坝,还现场对水坝进行调查,如对河坝的尺寸、质量、材料和坝身有无洞穴,裂纹、沉陷、渗漏等现象,输水洞、溢洪通与挡河坝的连接状态,迎水坡面大小和铺砌及背水坡大小和坡脚、反滤层设备以及坝体各部分的施工质量。

四、水库蓄水范围内的桥涵布设

水库蓄水范围内的桥涵孔径计算,由于水库河床在不断淤高;又由于蓄水的影响,流速减小,桥址上、下游水位差也较小,因而桥下通过的设计流量有所改变。另外库区风浪高增大,土质库岸还会发生坍岸等特点,均须予以考虑。否则将会造成病害,危及桥涵。大中桥的外业勘测、水文计算、桥孔布置需注意以下几点。

1、算断面的采用:可采用桥梁勘测时的断面,因为这个断面虽然已有所淤高,但今后的发展趋势,还将继续淤高,建库前的河床断面不可能重现。故以勘测时的断面计算孔径和冲刷深度为最不利。在确定梁底和桥头引线路肩标高时,应采用淤积后的横断面和比降。

2、库蓄水位的影响:当洪水来到时遇到水库的高蓄水位,桥下通过的流量和流速,都将相对地减小。而当遇到水库的低蓄水位,桥下通过的流量和流速较高蓄水位时相对地增大。因此,桥下不受水库蓄水影响的情况,遇到设计流量对计算孔径最为不利。

3、刷计算:水库内桥下的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都可按天然河流(无水库蓄水影响)同样的冲刷计算方法计算。

4、底标高和路肩标高的确定,水库范围内的桥梁,其梁底标高和桥头引线路肩标高的确定,与一般大中桥所不同的是需要考虑淤积的影响,设计水位应采用水库淤积后设计洪水时的回水水位。桥梁支座垫石顶面标高,应高出水库淤积后的相应于桥梁设计洪水频率的回水水位加壅水高度及3/4浪高再加相应的安全净空高度。

库区的小桥涵布设,不仅线位地面标高要高于水库设计洪水位和正常蓄水位,而且对水库影响范围内的小河沟均应采用大孔径的涵洞方案。现就水库上游涵洞的布设需注意的事项总结如下:

1、河的沟底标高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时,涵洞将经常泡水,在发生淤积或损坏后,很难进行清理与维修。遇到这种情况宜改用桥梁。在地形、地质条件许可时,也可把涵洞移筑在较高的坡岸上。

2、底标高虽按水库正常蓄水位设置,但有些水库的设计洪水位,比正常蓄水位高出很多,当设计洪水来到时,涵洞仍将在较长时间内被淹,以致影响基础发生沉陷。因此,库区桥涵基底地基土的承载力,应考虑因设计洪水位泡水的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物理性能的变化。

涵洞孔径计算是以无水库蓄水的情况为最不利,孔径计算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五、水坝下游的桥涵布设

当桥址距水坝很近,中间无较大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增加量不大于10%,桥下设计流量可直接采用同洪水频率的水库下泄流量。对于设计洪水标准低于桥梁的洪水标准的小型水库,对路线通过时的安全构成威胁,遇到这种情况,应与水利部分协商,要尽量提高小水库的设计洪水标准,使能与桥涵设计标准一致,而桥涵孔径计算,则不考虑小水库的调蓄作用,仍按建库前天然情况设计,应对溢洪道和下游河沟进行调查,按一般情况布置。

当提高小水库设计标准有困难时,桥涵孔径计算,则应适当考虑破坝的影响。溃坝流量的计算,首先根据溃坝坝址流量过程线,用非恒定流解法向下游推演,可以求得桥址处的流量过程线和水位过程线。由于洪峰的场平作用,溃坝瞬间最大流量沿程逐渐减少,可以近似地假定坝址和下游桥位处的流量过程线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而过程线的历时随坝桥间距增大而增长: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可得:

Qm′=VQm/(V+τQmL)或Qm′=V/(V/Qm+L/VK)

式中:Qm、Qm′:坝址和桥位处的溃坝流量 (米3/秒)

L:坝桥间距离 (米)

τ=1/VK:与坝桥间河床比降和流速有关的系数,V为河道洪水期最大平均流速,一般山区可采用3~5米/秒

K:调整系数,山区河流用1.1~1.5

V:溃坝后下泄的水量体积 (米3),按

V=BHL0/4计算

B:溃坝时沿上游水边线的坝长 (米)

L0=水库蓄水区平均回水长度 (米)

H:溃坝时上、下游水位差 (米)

水库路基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332-01

1 工程除险加固前概况

1.1 水库大坝

王家湾水库位于庆阳市以东马莲河支流赵家川中游,距市区14km,控制流域面积142.13km2,坝体为粘土心墙坝,初建坝高32m,随着库容的淤积,先后加高3次,坝高43m,高程1235.3m,坝顶宽度5m,坝长289m,总库容2092m3,淤积库容992.6万 m3(2003年7月实测),属中型水库。迎水坡坡比为1:3,背水坡坡比由上到下依次为1:2、1:2.75,水库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380m3/s,洪水总量537万m3。

1.2 泄洪洞

泄洪洞修建在坝体右侧,沿山体布设,开敞式泄流。洞径2.4m,长90m,泄量47 m3/s,洞出口陡坡段右侧墙部分冲毁严重,影响泄流。陡坡长222m,为浆砌石混凝土复式结构,总落差25.92m,比降为0.156和0.1。

1.3 输水洞

输水洞建在坝体中部,由竖井、洞身、陡坡三部分组成,竖井深14m,洞径1m;洞身段长90m,洞径1m,陡坡段长50m,泄量7 m3/s,落差16.67m,比降为,1:3,为浆砌石混凝土复式结构。

1.4 交通、通讯、电力等设施运行管理情况

王家湾水库距庆阳市14km,其中水库至塬面5km为山区泥土路面,在加固除险中改造为砂石路面,但经过这几年,路面石子所剩无几,路面基本变成原来的泥土路面,崎岖难行,阴雨天道路泥泞。水库配备的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基本能满足水库运行要求。

2 洪水复核

2.1 设计洪水成果比较

随着水文系列的延长,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的变动,设计洪水成果也有所变化。

2.2 防洪标准

水库原设计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现行GB50201-94《防洪标准》,中型水库应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

2.3 水库调洪演算

2.3.1库容淤积情况

水库原设计库容2092万 m3,对应水位1233.5m,坝顶高程1335.3m,经2003年7月实测,水库现平均淤积高程1224.0m,淤积库容为992.6万m3,目前有效库容仍保持在1099.4万m3。

2.3.2调洪演算

采用试算法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起调水位1224.0m,泄洪洞最大泄量47m3/s,输水洞最大泄量7 m3/s,经调洪演算校核水位为1237.3m,调洪库容需增大1748万m3,超过除险加固前坝高2m,防洪能力仅满足50年一遇洪水标准。2007年11月水利厅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王家湾水库原洪水设计标准偏低,坝体现状顶高程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防洪安全总体评为C级。

3 水库存在的问题

根据水库调洪演算、现场检查和大坝安全鉴定,王家湾水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a、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不足,防洪能力不能满足现行防洪规范要求;

b、泄洪洞陡坡下段右侧墙水毁变形严重,消力池右侧墙坍塌,陡坡混凝土地板气蚀剥落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c、输水洞进口竖井周围混凝土护坦水毁,危机坝体安全;

d、大坝未配备安全及水文监测设施;

e、防汛道路标准低,不能满足抢险要求。

4、除险加固工程方案

根据水库安全鉴定存在的问题,庆阳市水务局委托黄河水利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工程方案是:

4.1大坝加高培厚工程。从大坝上游加高1.6m,坝顶跨度达到7m,,坝顶新建1.1m高混凝土;

4.2新建溢洪道工程,新建溢洪道1座,由进口明渠段、溢流段、陡坡段、陡槽段、消力池和出口段组成,最大泄量600m3/s;

4.3泄洪洞改建工程。将原泄洪洞改建成输水洞,增建引水渠和钢筋混凝土淹没式进水口,对出口段的破损进行加固处理;

4.4封堵原输水洞,维修防汛公路;

4.5增设大坝变形、渗流观测设施。

5、 除险加固后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5.1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情况

王家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9年9月10日开工,2010年10月10日竣工。工程主要完成:

a、大坝加高培厚工程。从大坝上游加高1.6m,坝顶跨度达到7m,,坝顶新建1.1m高混凝土;

b、新建溢洪道工程,新建溢洪道1座,由进口明渠段、溢流段、陡坡段、陡槽段、消力池和出口段组成,最大泄量600m3/s;

c、泄洪洞改建工程。将原泄洪洞改建成输水洞,增建引水渠和钢筋混凝土淹没式进水口,对出口段的破损进行加固处理;

d、封堵原输水洞,维修防汛公路;

e、增设大坝变形、渗流观测设施。

5.2除险加固后水库库容变化情况

水库原设计库容2092万 m3,对应水位1233.5m,坝顶高程1335.3m,经2003年7月实测,水库现平均淤积高程1224.0m,淤积库容为992.6万m3,自2003年至今,水库最高水位仅在泄洪洞引水渠以下,未上至滩面。没有产生新的淤积,大坝加高后库容增至2680万m3,目前防洪库容仍保持在1453万m3。

5.3洪水复核情况

自2003年以来,王家湾水库未发生大的洪水,洪水位均低于溢洪道引水渠顶,洪水未上升到滩面,所以在水库滩面未形成永久性淤积,水库的防洪库容没有任何损失,在完成加固除险后水库新增库容后,因此水库的防洪能力满足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要求。

6 工程效益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后,一方面消除了水库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水库防洪保安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管体制改革的实施,管理责任主体明确、管护人员到位、管理经费基本保障,水库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库综合效益得到了初步发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防洪能力由50年一遇洪水设计提高到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提高了水库防洪能力,解除了大坝险情,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新增供水能力200万m3,为下游2.8万农村群众和宁县县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 存在问题及建议

水库路基设计篇(4)

Abstract:Shi Quan completed reservoir was built in 1978, has been running for more than 30 years,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is a small (a) type reservoir. Due to the aging disrepair reservoir, has to run in spite of 3 big hub project, pose a safety hazard, this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hub project 3 big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After implementation, can eliminate the reservoir safety problems, make the reservoir normal play to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efficiency, to ensure that local peopl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key project; And consolidate; Shi Quan reservoir

中图分类号:TV62+1 文献标识码:A

一、概况

石泉水库位于屯留县丰宜镇石泉村西,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浊漳南源绛河支流石林河上,经/纬度112°48′40″/36°23′45″,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

石泉水库1978年建成竣工。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三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现状坝顶高程998.0m,最大坝高18.0m,坝顶长172m,坝顶宽4.0m,大坝上游坝坡坡比1:3.0,为干砌石护坡,下游坡比1:2.5,为草皮护坡,坝基无防渗工程;水库淤积高度6.5m,淤积面高程为986.5m,淤积库容达18.85万m3。溢洪道位于库区左侧,原设计断面尺寸高4m,宽14m,进口底高程994m,最大泄洪量10.3m3/s,土基未护砌。2009年对溢洪道进行了防汛应急处理,结构为钢筋砼矩形,底宽7.0m,进口高程993.0m。

输水洞位于大坝右侧,形式为涵卧管,进口底高程986.0m,涵洞断面尺寸1.1×1.5m,洞长92.0m,最大泄洪量1.0m3/s。水库大坝在1978年大坝迎水坡输水洞发生两个直径为1.5m的塌坑,同年整修,恢复原状。放水涵洞于2008年维修,结构基本完好。

二、存在问题

2011年1月,进行了石泉水库安全鉴定,复核了大坝防洪标准,计算分析了大坝的渗透性及坝坡稳定,并对水库的其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经专家评审鉴定。大坝为三类坝。

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库现状不满足三百年一遇校核的洪水标准;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损毁严重,坝体填筑不均,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且最陡处仅1:1.7,局部损毁,未设任何排水设施;溢洪道进口未防护,边墙高度不足,出口末端未完建; 卧管损坏严重,盖板丢失,不能正常运行;水库无必要的工程及水文监测设施。

三、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设计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卧管等三部分组成。

(一)、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针对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损坏严重,下游坝坡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对上游进行整修、加固、下游坝坡培厚和配套相应排水设施。

根据调洪计算,在校核洪水情况下,坝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增设防浪墙,加高后防浪墙顶高程为999.00m。

1、坝顶加宽,增设防浪墙及坝坡整修

由现场勘察情况知,现状坝顶宽4.0m,大坝下游坝坡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994.0m高程处存在宽8.0m的平台, 994.0m高程以上坝坡仅1.1.7,对大坝抗滑结构稳定性不利。由于坝顶兼交通道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并结合工程现状,本次将坝顶向下游加宽至8.0m,坝坡整修到1:3,994.0m高程处设2.5m宽的马道。由调洪验算结果知,现状坝高不满足防洪要求,本次设计在坝顶增设防浪墙,墙顶高处坝顶1.0m,顶宽0.5m,采用M7.5水泥砂浆石结构。

2、坝坡加固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防洪要求,大坝上游坝坡护坡损毁严重,本次对其拆除重建,坝坡清坡整平后设厚30cm的干砌石护坡,下设厚20cm砂砾料垫层和15cm粗沙垫层。护坡坡脚伸入淤积层以下1.0m。下游坝坡采用草皮护坡。

3、排水沟

为了防止暴雨冲刷坝肩和下游坝坡,将水流送至坝脚以外,沿下游坝坡马道内侧及排水棱体下游各设纵向排水沟,在下游两侧坝肩各设一横向排水沟,并与纵向排水沟相连。

横向排水沟及马道内侧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3×0.3m,采用现浇C15砼砌筑,侧墙和底板厚度均为0.1 m。棱体下游排水沟断面为梯形,采用M7.5水泥浆砌石砌筑,底宽0.5m,高0.5m,边坡1:1。

4、贴坡排水

坝下游坡脚现无反滤排水体,根据渗透稳定计算,在正常蓄水位降落时,逸出点在下游坝坡996.5 m高程处,为了保护土坝下游边坡不受冲刷,沿下游坡(0+037-0+156)设贴坡排水,贴坡顶面高程998.0 m,从外到内依次是干砌块石、碎石、砂砾料和粗砂,砌筑石块应力力求嵌紧。

5、坝顶道路

原坝顶道路为土路面,宽4.0m。雨天泥泞,影响管理人员巡察。本次改造设计坝顶宽度为8.0m,路面结构采用现浇C20砼路面,厚0.2m,宽7.5m,以1%横坡向下游倾斜。

(二)、溢洪道改造设计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现状全长126.7m,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设施四部分组成。

根据现场检查,溢洪道结构完好,但进口段未护砌,本次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进行护砌。经水力计算,控制段、泄槽缓坡段侧墙高度不满足泄洪要求,本次进行加高处理。控制段侧墙加高2m,缓坡段侧墙加高0.8~2.0m。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挡土墙结构,挡土墙底宽0.4m,边坡1:0.4,墙趾高0.4m,宽0.4m。溢洪道出口位于坝体下游坝坡脚,可能冲刷大坝,对大坝安全不利,本次新建50m输水渠,将溢洪道下泄水流引至主河槽。输水渠结构为矩形,底宽7.0m,高3.0m,侧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底宽0.5m,底宽1.25m,侧墙基础厚0.5m,宽2.0m。底板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厚0.5m。

改造后溢洪道全长226.7m。

(三)、放水卧管修复设计

卧管位于大坝右岸土基上,由于卧管砌体剥蚀老化,放水孔盖板丢失,无法正常运行,本次对其拆除重建。

卧管设计管身为矩形断面,宽0.6m,高0.65m,坡比为1:2.5采用M7.5水泥浆砌石砌筑,管台设孔径Ф250mm的进水口,相邻两孔高差为0.4m,共24个进水孔,卧管底板间隔6.0m设置一道齿墙。设计消力池为矩形断面,为砌石结构。

放水涵洞基本完好,本次不进行修复。

(四)、防汛抢险道路

水库防汛抢险道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遇到下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若不及时修建,将直接影响到大坝的防洪抢险。本次对小路进行拓宽,作为防汛抢险及上坝道路。路面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厚度为0.2m,宽4.0m,两侧削坡坡度为1:0.5,道路全长1.5km。观测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需要,本次设计了大坝表面变形观测。

水库路基设计篇(5)

2建筑物加固设计方案

针对目前孤山子水库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问题,本次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对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设计。

2.1主坝除险加固设计

主坝坝顶长168m,宽4.3m,本次设计将坝顶清基0.1m,清基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该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修筑而成。主坝坝顶道路长度为170m,路宽4.3m,平整路面后铺设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坡度为1.5%,路基材料组成与主坝相同。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筑4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50m,并在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主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碎石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石坡。主坝背水坡干砌石排水体风化也比较严重,先将拆除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

2.2副坝除险加固设计

副坝背水坡局部断面较陡,本次加固需要通过填筑土方恢复背水坡设计坡度1∶2。其中,副坝0+030~0+08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为1∶1.85,副坝0+160~0+20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94,副坝0+200~0+270段背水坡平均坡度调整为1∶1.86,副坝0+270~0+294段背水坡平均坡度为1∶1.70。副坝坝顶清基0.1m后修建0.35m厚的碎石路面,路面由10cm砂砾石垫层、15cm石灰、炉渣、土基层和10cm的碎石组成。背水坡用C20混凝土修建6条混凝土排水沟,间距为60m。背水坡种植草皮护坡。副坝迎水坡护坡石风化比较严重,现将原来的干砌护坡石拆除新建0.1m厚的细沙反滤和0.3m厚的干砌石护坡。副坝背水坡排水体风化严重,全部拆除并重新修筑干砌石排水体。此次设计依据孤子山水库坝基、地质情况及相关地层的防渗漏处理经验,拟通过高压喷射灌浆方式对坝基进行防渗漏处理。高压喷射灌浆施工采用单排摆喷套接技术形式,二管法施工工艺,孔间距1.4m。考虑坝基绕渗的影响,灌浆范围为桩号0+000~0+294,水平灌浆长度为294m。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孔轴线布置在迎水坡堤脚,孔间距为1.4m,单孔灌浆深度为0.3m。

2.3溢洪道加固设计

原溢洪道已开挖形成堰体,为了减少工程量和节约工程投资,本次对溢洪道的加固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溢洪道的全部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在左侧堰体修建挡土墙和对两岸不稳定山体削坡两部分内容。考虑到溢洪道堰体左侧冲刷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到水库下游的居民和农田,本次加固将堰体左侧原浆砌石挡土墙拆除,采用钢筋混凝土修筑高4.7m、长106m的挡土墙。挡土墙基础为宽1.4m、深0.5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此外,溢洪道堰体两侧山体风化严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现将两侧山体进行削坡处理,其中左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3,而右侧削坡处理后坡比为1∶1.08。

水库路基设计篇(6)

    1         工程目的及任务

    永定河滞洪水库位于永定河卢沟桥枢纽以下永定河稻田及马厂河段内,距北京市市区约20km。水库的主要任务是防洪,控制永定河官厅山峡的洪水。

    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下至三家店称官厅山峡,为多发性暴雨区,又系石质山区,坡陡流急,易产生较大洪水。永定河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洪水中,约90%产生于官厅山峡。至今官厅山峡洪水没有得到控制,对北京及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永定河卢沟桥以下河道内修建滞洪水库,滞蓄官厅山峡洪水,可使永定河三家店以下北京市境内河道的防洪标准由五十年一遇提高到一百年一遇,一百年一遇洪水刘庄子口门不分洪,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免长辛店地区及小清河分洪区的淹没损失,解决该地区42万人的防洪避险转移问题,并有利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防洪体系建设。

    2 工程布置及规模

    永定河滞洪水库工程等别定为二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堤防为1级,设计洪水标准为一百年一遇,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工程施工总工期三年。

    别永定河滞洪水库位于卢沟桥以下永定河稻田及马厂河段内,通过开挖其右侧滩地,并沿永定河右治导线修建水库左堤而形成滞洪水库,水库左堤外的永定河主河道保留行洪。该工程包括“两库、四堤、四闸、一河”,其布置详见工程平面示意图。

    “两库”为新建的稻田水库和马厂水库,其中稻田水库最大滞洪库容3008万m3;马厂水库最大滞洪库容1381万m3;连同已建的大宁水库3661万m3,总滞洪库容达8000万m3。

    “四堤”为新建的滞洪水库左堤和横堤、加高培厚永定河右堤和加宽永定河左堤,水库堤防总长为36.9km。

    “四闸”即新建的滞洪水库进水闸、连通闸和退水闸以及扩建小清河分洪闸。进水闸位于大宁水库左侧南端与稻田水库的连接处,共6孔,每孔净宽10m,控泄流量2429m3/s。连通闸位于京良公路永立桥右侧,稻田水库与马厂水库连接处,共5孔,每孔净宽12m,控泄流量1098m3/s。退水闸位于黄良铁路桥以上500m,马厂水库的尾端,共8孔,每孔净宽7m,控泄流量400m3/s。小清河分洪闸泄量由现状2760 m3/s增加到3730 m3/s,为确保泄洪畅通,需在小清河分洪闸右侧按原闸规模扩建4孔,每孔净宽12m。

    “一河”为1.5km长的小清河整治工程,即对小清河分洪闸下至大宁水库入库跌水段河道进行疏挖和部分展宽,打开京广铁路桥右侧被淤堵的2孔,并对京广铁路桥、老京周公路桥和新京周公路桥的基础进行防护。

    3 工程设计中遇到和解决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工程设计由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和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多,现仅就几个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① 华北地区最长的细砂堤防

    滞洪水库左堤长10.2km,其左侧为永定河行洪河道,右侧为滞洪库区,为两水夹一堤,其安全与否,对整个工程以及永定河左堤的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筑堤材料均取自库区土方开挖,而库区土方开挖料完全是细砂和极细砂。据堤防规范,细砂和极细砂不宜用做筑堤土料,而在如此长且又十分重要的堤防采用细砂填筑,在国内也不多见。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查阅了全国有关细砂筑堤资料,特别研究了松花江砂堤在1999年洪水中出现的问题,并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研究细砂筑堤要解决的地基液化、渗透稳定、堤身渗漏、堤坡稳定和堤坡抗冲等诸多技术问题,结合滞洪水库的运用和大量弃土的特点,分别采取了加大断面、放缓堤坡、加强护砌等措施来保证堤防安全,并根据滞洪水库左堤的实际运用情况,经计算和分析研究,最终取消了原设计的堤身防渗墙,从而节省了大量工程投资。

    ② 退水闸地基处理

    根据工程地质评价,滞洪水库退水闸的基础位于细砂层上,局部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并且细砂层地基在饱水情况下,遇Ⅷ度地震将发生液化,这是在滞洪水库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又一重要技术问题。根据闸的工程布置以及细砂层的分布情况,基础下的细砂层太厚,不宜单纯采用换基的方法,经研究比较,采用换基和混凝土防渗墙围封相结合的措施加以解决。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防渗墙拟采用300毫米厚的混凝土薄墙。

    ③ 连通闸地基处理

    a. 闸室基础处理

    滞洪水库连通闸的基础也存在退水闸的问题,闸室基础位于细砂层上,地基在饱水情况下,遇Ⅷ度地震将发生液化,考虑到细砂层较薄,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砂砾料的方法,使整个闸室坐落在中砂层上。

    b. 翼墙基础处理

    上下游翼墙与两岸护坡的为斜坡式连接型式,为减少上下游翼墙的开挖和回填量、提高地基承载力、解决地震液化问题,翼墙基础下布设碎石振冲桩,桩径600mm,间排距2.0m,梅花形布置,桩底高程坐落在地质建议的中砂层上。

    ④ 退水闸不均匀沉降分析及处理措施

    退水闸主体完工,控制楼施工前,铺盖、闸室、消力池、护坦底板发现裂缝,左右边墩发生倾斜,为此,建设单位先后组织了四次专题会议,也邀请了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底板裂缝及闸墩倾斜主要是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引发和影响不均沉降的因素较多,一是与砂土的不均匀性和地基受力的不均匀性有关,二是与砂基地下水位聚降、墙后回填土的施工方法和顺序及碾压速率有关。

    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退水闸的最大沉降量及相邻板块之间的沉降差均在《水闸设计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导致止水的破坏,也不会影响闸门的正常运用,但考虑到闸墩的美观,应进行处理,同时原设计的控制楼紧靠边墩及翼墙,其自重及其上的设备还会在边墩、翼墙上产生附加应力,还会导致边墩外的地基下沉,如沉降过多,势必加大边墩外倾,以致造成不良后果。

    经研究采用控制楼外移方案。结合440m2退水闸小院报批遇到的设计院在京注册难题,取消管理小院,将原来控制楼和小院共1000余m2的面积,设计成二层小楼,布置在闸室右侧距边墩15m之外,以作为控制室和管理房之用;维持闸室左侧楼梯间不变。在二层管理小楼和启闭机房之间,设计为透明的封闭走廊,走廊立面做好装饰设计,以达到美观和把管理房与启闭机房连为一体的效果。此方案有两大好处:其一是避免了退水闸小院规划批准的难题,其二避免了在边墩和翼墙外近距离再增加荷载,导致地基加剧沉降的问题。

    对退水闸不均匀沉降引发的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材料为改性环氧树脂;裂缝表面用TK砂浆封堵抹平。

    ⑤ 连通闸后浇带设计

    连通闸两岸连接京良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净宽15m,由此布置要求闸室顺水流向长度较大,已达29.7m,为防止不均匀沉降、温度等原因引起闸底板及闸墩出现裂缝,在桩号0+10.00处设置宽1.2m的后浇带,后浇带上下游闸底板及闸墩分别施工,预留插筋,待上下游闸底板及闸墩沉降等变形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的回填。工程竣工后经检查未发现裂缝。

    ⑥ 特殊的消能防冲设计

    本工程进水闸、连通闸和退水闸均位于滞洪水库大堤上,进水闸和连通闸下游为库区,退水闸下游为永定河滩地,这三座闸有一个共同的水力学问题就是水流过闸后漫流进入库区或滩地,在地面上形成的水深极浅,其消能计算不同于一般的河道水闸。结合工程优化布置,经过反复计算和分析研究,最终寻求到适合本工程条件的消能计算方法,得出合理的消能工的规模尺寸,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其消能布置是合理的。在水闸防冲设计中,根据闸下细砂抗冲流速低的特点,为防止防冲槽内细砂和抛石流失而导致海漫工程的淘刷破坏,在海漫末端设置了混凝土防冲墙以策安全。

    另外,在滞洪水库设计过程中,重视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注重设计与科学试验的密切结合。堤防设计采用的土料压实干容重、相对密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均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此外,为论证本工程建成后对永定河河势的影响以及永定河洪水对水库左堤的影响,退水闸泄流对永定河左堤、下游铁路桥及河道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均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并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水库路基设计篇(7)

中图分类号:TE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051-02

1 大型油库的特点

油库一般包括储油罐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水处理区、办公管理区、警消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大型油库除具备以上组成外,还具有中小型油库不具备的特点:一是容量大,一般容量大于100×104 m3的油库称为大型油库;二是占地大,100×104 m3的油库占地在28×104 m2以上;三是防洪等级高,大型油库的防洪按100年重现期考虑;四是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大;五是土石方工程量大。

2 大型油库总图设计

2.1 库址选择

石油库的库址必须满足建成后日常的运营、管理等基本要求,即,有接卸大型原油油轮的码头、装卸车栈桥、石油输送管道等可依托条件;有以原油为主的石油化工中心或成品油消费市场。根据石油库以上特点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油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是,根据石油库的性质、油品、油品运输方式、生产特点等综合因素,合理选择石油库所在区域位置;二是,为防止石油库影响周围环境,库址选择应符合油库所在地的城镇规划;三是,应根据石油库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交通、可用土地等条件,经济合理地确定具体的最优建库地址;四是,国家铁路干线、企业铁路支线对石油库的安全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石油库附近的铁路性质合理确定库址,若待建油库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还需考虑支线铁路的长度、安全距离等;五是,石油库的库址应符合油库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即库址应有利于废气扩散、废水排放。库区与居民区、人员集中的学校、企事业单位之间,应保持相关规范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尽量远离其他环境敏感目标。

大型石油库选址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除满足日常的运营要求外,还要满通、环境、地质、水土流失防治等要求。因此库址的选择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方案,综合各因素选择最佳库址。如兰州18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在库址选择阶段共选了5个库址,分别位于兰州市辖区内的西固区库址、沙井驿库址、河口库址、中川库址和永登库址。经过对5个库址的社会依托条件、进出库管道建设长度及走向、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土石方工程、总投资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后确定兰州市西固区库址为最佳库址,该库址与兰州石化公司等相关企业构成石化工业区,符合兰大型油库的总图设计州市总体规划要求,同时因卫生防护距离因素,库址所在区域大量村庄需搬迁,正符合兰州市西固区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

2.2 总平面设计

在进行油库总平面布置之前,首先要明确油库的性质、规模,熟悉工艺流程,明确外部边界条件及其对库区有何特殊要求。油库内的功能区一般包括储油罐区、(油品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水处理区、警消区等。各区内的设施在进行总平面设计过程中,应以储油罐区为核心,以交通运输及消防通道为骨架,结合各功能区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综合布置石油库区总平面。

2.3 罐间距和防火堤的确定

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规定,地上式固定顶油罐罐间距不小于0.6D或0.75D(根据消防方式确定);覆土式固定顶油罐罐间距不小于0.4D;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罐间距不小于0.4D(D为相邻油罐中较大油罐的直径)。其次还要考虑罐前安装、防腐保温层厚度等因素,一般罐间距要略大于计算间距。冀东油库罐型为钢制双盘式外浮顶储罐,罐直径为80 m,罐间距按 0.4D考虑,即32 m,实际距离为33 m。

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与很多因素有关,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及《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的相关规定。一般前期设计阶段按《石油库设计规范》给出的公式计算比较繁琐,参数较多,本文推荐行之有效的简易计算方法。浮顶罐:S=0.55V/h+(n-1)r2π,拱顶罐:S=1.05V/h+nr2π,S为罐组面积;V为罐组有效容积;h为油面高度;n为油罐数量;r为储油罐的半径。

根据计算,得出防火堤高度值,核实防火堤高度值是否符合规范,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根据用地情况,可以微调(防火堤高度和防火堤面积之间是一种定量的比例关系)。关于大型油库防火堤有效容积按罐组最大罐一半计算还是按整个罐计算存在争议,根据目前各设计院的做法,一般库区内外如果有地方设置事故缓冲池,则按事故缓冲池的有效容积和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之和为罐组最大罐容积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消防水所占体积;否则防火堤有效容积就按罐组最大罐容积和少量消防水体积之和计算。例如鄯善10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和兰州18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都有足够大的事故缓冲池,防火堤有效容积均按罐组最大罐容积一半计算;冀东10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没有地方设置事故缓冲池,按罐组最大罐容积和少量消防水体积之和计算。

在满足库区容量的前提下,罐间距和防火堤高度确定后,罐区平面基本布置完成。结合当地主导风向或季候风向、外部交通条件、外部系统衔接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将综合用房、办公用房等辅助生产设施布置在全年最大风频上风向,同时注意库内道路与外部道路的合理衔接,保证交通运输的顺畅。输油泵房、计量间等生产设施结合外部系统衔接条件,布置在适当位置,保证工艺流程合理顺畅。当油库的消防不能依托地方已有消防设施时,需单独设置消防站,大型油库的消防站一般为二级,由于安全距离的要求(200 m),消防站一般布置在库外。

2.4 卫生防护距离

关于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标准,其基本原则是根据所建项目的性质、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确定防护实体与所建项目的距离。石油库属于有污染的设施,其污染主要来自排放的烃类气体、储罐泄露或渗漏、含油污水和含油雨水的排放、加热炉污染物的排放、储罐切水和储罐清洗的废水排放、装卸车、倒灌等操作过程。因此,环评部门有时会提出比规范规定还严格的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的确定由环评单位根据以上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得出。防护距离因石油库的规模、储存的油品、生产作业不同而不同。该距离一般从防火堤算起,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允许有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村庄等。因此,在库址选择时就要考虑卫生防护距离。以兰州18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为例,由于储备库位于城区,区域环境容量已基本饱和,油库所在地有大面积村庄(城中村改造之前),经环评单位(中科院华南环境与科学研究所)计算,自库区防火堤算起,需要有300 m的卫生防护距离,结合兰州市西固区城中村改造工程,该库址能满足环评单位的要求。

2.5 道路及交通出入口

大型油库的道路设计与其他规模的油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在确定各功能区的规模和位置后,根据出入口的位置、消防需求等因素确定油库道路布局。库区内部交通线路的布局必须与外部交通运输条件相适应,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企业建设和生产所必须的,因此在选址阶段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即应靠近主要交通干道,合理确定库区主入口的位置。

大型油库的出入口至少要设3个,并且要求在不同方位上,一般是办公区单独设一个出入口,汽车装车场单独设一个出入口,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辅助生产区设一个出入口,或者将辅助生产区、水处理区等合设一个出入口。分区设置出入口,能保证车流、人流互不干扰,能保证生产安全,便于人员疏散。如冀东10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共设4个出入口,南侧两个,西侧两个;鄯善10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共设3个出入口,东侧一个,西侧两个;兰州180×104 m3原油商业储备库因涉及与原装置区衔接,共设了5个出入口,东侧一个,西北侧4个。

大型油库要求罐区周围设6 m宽环形消防通道,并且保证每具罐距最近的消防道路不大于80 m,满足消防要求。其他功能区的道路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减少宽度,但不得低于4 m。

2.6 竖向设计

大型油库的占地较大,其竖向设计有很强的灵活性,尤其是局部竖向设计。但是竖向布置方式的灵活性有限,这要根据不同竖向布置方式发生的土石方量大小、投资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大型油库的竖向设计要根据油库所在地的地形地势确定,自然坡度不大于1%的场地,宜采用平坡式;自然坡度大于1%小于2%、宽度小于500 m的场地,宜采用平坡式;自然坡度大于2%的场地,宜采用台阶式。例如,新疆鄯善100×104 m3原油储备库所在地自然坡度为2.2%~2.5%,竖向布置方式为台阶式,台阶上下各布置一个罐组,台阶高度为4.5 m。冀东100×104 m3原油储备库所在地地形平坦,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

大型油库的局部竖向设计很重要,尤其是灌区内部,不宜采用单面平坡式,原因是储油罐直径较大,一般大于80 m。罐区地面坡度要控制在不大于0.3%,且要多面坡向,这样才能保证储油罐基础地面以上部分高度相差不多。罐区内部的雨水排放一般是通过沿防火堤周围设置的排水明沟排放,一般在防火堤对角各设置一处雨水集水井,雨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到库区雨水系统。大型石油库占地面积较大,库区内的雨水无法自由散排,必须设置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将库区内的雨水收集处理后,统一排放至雨水收集池或市政雨水系统。

2.7 防洪

根据《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规定,大型油库的防洪等级按100年重现期设计。油库受洪水的威胁有3种方式,不同的威胁方式要采取不同的防洪措施。

方式一是平原地区建库,油库受周围大型河流的威胁。此时的防洪措施是根据油库所在地周围水系的100年重现期的水文资料,科学合理地确定库区场地设计标高,其原则是“当库址选定在靠近江河、湖泊等地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洪水位0.5 m及以上”。此种防洪措施一般是仅针对新建的油库,填方量较大。

方式二是在沿海地带建库,油库受海潮的威胁。此时的防洪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将库区场地标高抬高至计算水位1 m及以上,其原则是“当库址选定在海岛、沿海地段或潮汐作用明显的河口段时,库区场地的最低设计标高,应高于计算水位1m及以上。在无掩护海岸,还应考虑波浪超高;第二种是从区域角度考虑防洪,即沿海修建防浪堤,此时的防浪堤不仅仅是为油库而建,堤顶标高高于计算水位1 m及以上,还要考虑波浪超高,此时库区场地标高只考虑如何与原有场地或已建设施合理衔接。

采取哪一种方式要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油库周围无其他在建或拟建重要设施时,取第一种;当油库周围有其他在建或拟建重要设施或油库因受地形限制成长条状布局时,取第二种。如在建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区100×104 m3 原油储备库毗邻渤海湾,考虑整个工业区的防洪,沿海修建了高约5.5 m的防浪堤;渤南油气田陆上终端毗邻渤海湾建设,呈1km 长条状,建设地点又是取沙坑,其防洪措施宜采取防浪堤形式。

方式三是山区或坡地建库,其威胁主要是山洪水,此时的防洪措施以修建导流堤为主,根据油库所在山区或坡地的山洪水文资料(流速、流量、爆发频率、至库前水位等)确定导流堤修建位置、走向以及高度、宽度等。在确定导流堤修建位置及走向的同时,要确定山洪水向何处导流,并分析导出的山洪水对周边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2.8 防渗

“防渗”是指在工程建设区域为防止有害物质(原油、各种渗滤液等)渗入地下,污染河流和地下水资源或防止水资源渗漏而采取的措施。

石油库的防渗应用主要是指储油罐区、隔油池、事故缓冲池等区域防止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污染河流或地下水资源而采取的措施。由于这些区域一旦发生泄露或渗漏现象,遭受污染的河流或地下水资源将很难恢复原状,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因此要求防渗技术要先进,防渗材料要可靠。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为增强防渗功能的可靠性,目前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 土工膜)为主要防渗层。

2.9 技术经济比较

2.9.1 竖向布置形式的经济比较

当油库所在地的地形地势坡度临界于2%时,竖向布置形式可以是平坡式,也可以是台阶式。平坡式布置时,填挖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填方一侧要砌筑挡土墙,挖方一侧要砌筑护坡;台阶式布置时,填挖土石方量会减少很多,但台阶处及道路拉坡高度超过0.5 m时要砌筑挡土墙。要对这两种形式做经济比较,同时要考虑两种竖向布置形式对应的平面布局哪一个更合理、更适用。综合比较后,选取科学、经济适用的竖向布置形式。

2.9.2 防洪形式的比较

大型油库防洪等级比较高,一、二、三级油库防洪均需按50年重现期设防,规模超过300×104m3的国家储备库防洪需按100 年重现期设防。当油库所在地有若干已建或待建的重要建构筑物或基础设施,但防洪等级较低时,油库的防洪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修建防洪墙或防浪堤,对油库所在区域进行防洪;另一种是仅对油库进行防洪,将油库场地标高设为高于100年重现期的计算洪水位0.5m及以上。由于大型油库占地较大,抬高场地标高将发生很大的填方量,此时应对两种形式的防洪进行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安全、可靠的一种。

2.9.3 设计计算与实际发生的填挖方量相差较多时的比较

在油库工程的三通一平、场地平整阶段,因地形地势复杂,设计计算的填挖方量与实际发生的填挖方量相差较多时,要进行两种经济比较:一种是挖方剩余较多时,要进行外运剩余土方与抬高场地标高消耗剩余土方的经济比较;另一种是填方较多,需再购土时,要进行降低场地标高并外运土方与外购土方的经济比较。

2.10 存在问题

大型油库罐容大多在10×104 m3以上,当发生事故时,为避免原油或成品油溢出防火堤污染环境,一般在库区内或库区外附近位置设置一座事故缓冲池,收集溢出的原油、成品油或油水混合物。关于事故缓冲池的设立,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范例,主要困难在于原油或成品油如何从防火堤进入缓冲池,有的工程是通过库区内的排洪沟,如四川二五五成品油储备库(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成品油泄漏事故);有的工程是通过管道,如鄯-善原油储备库(正在施工);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水库路基设计篇(8)

1. 工程概况

1.1童山湖水库位于上虞市章镇镇,集水面积0.55Km2,主流长0.735Km,平均坡降49。31‰,另有引山渠长2.49Km,其中三条隧洞长710 m,引水渠入库集雨面积6.7 Km2,最大坝高15.00 m,坝顶高程23.09-23.24m,坝长126 m,坝顶宽4.40-6. 70m,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上游坝坡为石渣护坡,高一级马道,坡比1:2,下游坝坡设两级马道,上级1:2石渣护坡,下级1:1.5为干砌石护坡;倒虹吸管一条,直径40cm,长180 m。工程于1957年兴建,1973年初步建成,主大坝高9.6 m;1983年进行加高大坝及东副坝、拓宽溢洪道、增做西副坝,但仍未达到正常设计要求(续建尚未完成)。水库现有总库容114.50万m3,正常库容98.22万m3,灌溉农田15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

1.2童山湖水库经安全技术认定为:

1.2.1抗滑稳定结果表明主坝下游坝坡的抗滑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和坝及副主坝坝坡较陡,上游坝坡无砌石防护,坝顶无路面,坝顶及下游坝坡杂草过膝。

1.2.2主坝下的放空涵管为砌石盖板方涵,存在安全隐患,东副坝下的灌溉涵管不钢丝网水泥管,已老化,外套砌石明洞,曾发生漏水,经处理后漏水基本消除,但仍存在安全隐患。

1.2.3溢洪道底在和侧面无护砌,岩面风化剥落,杂草人生。

1.2.4无管理房;水位测报台老化(斜管式)。

1.2.5无上坝抢险道路;溢洪道缺交通桥(上主坝坝顶道路不通)。

1.2.6引水沿山渠淤积严重,溢水缺及分洪闸老化,局总渠段的挡墙不够稳定。

1.2.7童山湖水库大坝属于“三类坝”,隶属“强塘固防”工程两年任务,必须进行除险加固。

1.2.8工程地质条件。1-1含粘性土砾砂层厚在0.7~1.5 m ;1-2粘性土混砾砂,水平渗透系数7.56E-5cm/S,层厚8.7~12.40 m;2粉质粘土, 水平渗透系数6.20E-6cm/S,层厚0~12.20 m;3-1强风化凝灰岩;3-2中等风化凝灰岩。

2. 童山湖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的内容

2.1主坝下游坝坡放缓,上下游坝坡做护坡,坝顶做硬化路面及安全防护措施。

东副坝上下游坝坡放缓,上游坝坡做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做草皮护坡;西副坝上游坝坡做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做草皮护坡。

2.2东副坝坝下灌溉涵管拆除重建,基础放在岩基上;主坝放空涵管封堵。

2.3新建管理房,重建水位测报台。

2.4拓宽溢洪道,并做混凝土护坡、混凝土护底及陡槽等防护。

2.5增建上坝抢险道路,溢洪道上新建交通桥。

2.6引水沿山渠清淤、整修,溢水缺及分洪闸改造;隧洞有坍塌的洞段进行混凝土衬砌。

2.7除险加固后坝顶高程为23.70 m,溢洪道溢流堰堰顶高程为20.10 m。正常蓄水位20.10 m,设计洪水位20.92 m,校核洪水位21.08 m,总库容112.70万m3,正常库容97.88万m3。

2.8图中设计内坝脚顶高程为14.00 m;放水涵管进口高程为15.70 m;放空洞口高程为14.70 m。工程设计图1~图3:

3. 设计中的欠缺之处

3.1本除险加固设计示能将引山渠列入工程除险加固内容中,因引水渠入库集雨面积6.7 Km2, 长2.49Km,其中三条隧洞长710 m,这部分将是水库水量的主要来源,也是防洪调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库的集雨面积为0.55Km2,引水渠入库集雨面积6.7 Km2可知,引水渠的集雨面积是水库集雨面积的十倍以上,所以引水渠是水库水源的主要来源,应该将引水渠与水库同时进行除险加固。

3.2东副坝坝下灌溉涵管拆除重建,基础放在岩基上;主坝放空涵管封堵。主坝下的放水涵管被封堵,并没有采取其它的工程措施进行替代。

3.2.1放水涵管的底高程高于库低1.7m,这意味着放水涵管不能出水时,库底仍有近2m的死水位,一方面不利于日后的维修,另一方面不利于水库水量的充分利用;可以通过调整放水涵管的底主程解决这个问题。

3.2.2放水涵管的直径难以满足主坝下灌溉的需要和防洪调控的能力,因本水库大坝二端的地质难以满足新打输水隧洞的要求,所以不宜单方封堵主坝下放水涵洞。为保证坝下放水涵管的耐久性,可以在涵管施工中适当采取其它工程措施进能加强放水涵管和质量。

3.3因工程地质条件中1-1含粘性土砾砂层厚在0.7~1.5 m ;1-2粘性土混砾砂,水平渗透系数7.56E-5cm/S,设计内容中虽有大坝套井黄泥截渗措施,但在除险加固设计内容中没有提及。故应该在除险加固内容中加以描述些内容。

4. 结束语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是对工程进行全面技术处理的技术依据,也是工程立项审批确定工程投资的主要依据。在编制和设计时应该完整、全面、细仔,如有漏项将使工程在施工中产生变更,主要或重大漏项还将造成工程项目的重新审批或更多的麻烦,这样会给工程除险加固造成不利。

感谢冯葆蔚老师对本文指导。

水库路基设计篇(9)

1•1车辆段用地特点在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端第一个车站广电大学站附近,月马路以东、前元路以南、广电大学以西的地块范围内,设置大梨园车辆段,用地面积约19hm2.段址范围内局部为坡洪积地貌,中间为剥蚀残丘.地势起伏较大,高程由1926•5m~1948m,车辆段南端为山地、中部为突起的小山包、北端有乡村道路及排水渠道、其他地段均为低洼农用地.段址范围内无居民住房,仅有部分菜地、用于试验的温棚及一个制砖场.大梨园车辆段内设有用于车辆运用检修的联合车库、运用库、周月检库、洗车库、镟轮库.还设有综合维修相关的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机加工中心及临时控制中心等设施.房屋面积共约70000m2.

1•2车辆段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置的思路如下:[2]1)结合车辆段址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确保修车质量和生产安全,满足维修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工程投资.2)总平面的布置以车辆运用维修为主体,统筹考虑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等各设施的工作性质和功能要求,按照有利于车辆运用维修、确保安全、方便管理、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布置,力求工艺顺畅、作业方便.3)功能分区明确、交通顺畅、布局紧凑、用地节省、服务设施完善、环境适宜、整齐美观.4)车辆段的站场股道应满足配属车辆的运用维修数量要求,长度满足整列车自由进出,并按不同工艺要求合理布置轨道间距.5)房屋建筑、设备与设施的布置,应根据作业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充分考虑消防、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要求.6)车辆段内设有汽车运输及消防道路,并有不少于两个与外界道路相连通的出入口.

1•3总平面布置方案车辆段平面由东向西依次布置.工程车库、月检库、列车停放及列检库,联合车库与运用库呈纵列式倒装布置;洗车线、不落轮镟修线设置为往复式,并与入段线平行布置.清洗和镟轮后的列车经过牵出线直接进入库内停放,工程车库设置于月检库东侧,直接与出入段线相接,方便工程车直接上线.试车线设置于车辆段最西侧,有效长1050m.段内设有环形道路,并设置两处通段出入口,均与规划道路相接,满足消防和运输要求.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见图1.

2车辆段竖向设计

2•1竖向设计的概念车辆段竖向设计是对车辆段用地范围的自然地形及车辆运用维修区、办公生活区内各建、构筑物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标高)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安全和景观等方面要求.竖向设计作为车辆段总图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与总平面布置同时考虑,配合进行.

2•2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1)选择车辆段各建筑物的竖向布置形式,进行车辆段场坪的竖向设计.2)确定各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车辆段内关键部位(如站场轨道)的标高,车辆运用与检修场地的标高,车辆段内道路标高和坡度.3)组织安排车辆段站场排水系统,保证场区内排水通畅.4)确定车辆段用地范围的土石方工程,计算土石方填、挖方量,使土石方总量最小.5)计算分析地基处理工程量大小和安全性,确保安全的同时,使地基处理工程量最小.

2•3竖向设计的原则1)满足车辆段的功能布置要求.要按照建、构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结合总平面布置方案,合理安排其位置,使建、构筑物之间联系方便、简捷、通畅,满足消防、景观及生态环境的要求.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和各种工程构筑物的工程量,力求填、挖方接衡,运距最短,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要满足各项技术规程、规范要求,符合工艺流程要求,保证工程建设与运营期间的稳定和安全.3)解决场坪排水问题.车辆段场坪内应有完整、有效的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场坪内雨水能快速排除,且与周边现有或规划的排水设施标高相适应.4)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竖向设计要以安全为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和水文的影响,避免不良地质构造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2•4竖向设计之重点问题分析1)竖向设计与总平面设计.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就是根据车辆运用维修工艺要求,综合利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车辆段内所有运用维修库房、辅助生产库房、办公生活设施、运输道路、综合管线、绿化和景观等设施的平面位置.当车辆段用地范围内地形平坦时,竖向设计比较单一,基本上均采用平坡式布置,总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受竖向设计的制约有限.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场地建车辆段,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地势及地质等自然条件,采取台阶式布置.此时,总平面设计就要考虑竖向设计因素,并根据所建车辆段的规模、运用维修库房组成及工艺要求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研究确定[3].2)竖向设计与土石方工程.竖向设计应当力求减少土石方,降低土石方工程投资.在设计中充分分析车辆段用地地形图及地质条件,并做好土方平衡设计.车辆段场坪最佳设计标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多少及所确定的建、构筑物、轨道、道路竖向布置标高合理与否.在满足用地范围内百年洪水位要求的条件下,必须通过土石方计算确定,并反复调整、优化,以最终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达到节省土方量,方便施工,降低工程投资的效果.3)竖向设计与段内道路.段内道路标高的连接,应有较好的技术条件,车辆段出入口道路路面标高,宜高于段外道路路面标高,连接平顺.当段内场坪标高高差较大时,段内运输通道及消防通道满足道路运输设计规范要求.4)竖向设计与场坪排水及防洪.车辆段竖向设计应充分考虑场坪排水及防洪要求,合理划分车辆段内场坪汇水区域和设置排水系统,使场区内地表水以最快最短路径排出.

3竖向设计因由与优化

3•1车辆段原场坪设计在满足百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标高的前提下,结合周边道路规划,车辆段场坪设计标高定为1935m.根据段址内实际地形条件,在尽可能实现土石方填挖平衡的原则下,将车辆段用地范围按1935m的设计标高进行填挖处理.车辆段内所有建筑物均处在同一地坪标高,出入段线、牵出线及试车线采用路基形式,段内道路平整.但填方高度8m左右的地段约占车辆段用地30%,高填方地段大大增加了土石方量,同时,加大了地基加固难度和费用,地基沉降处理更难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水库路基设计篇(10)

1.存在问题

1.1工程设施方面

山塘水库的主要任务是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其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

1.1.1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过程,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相当一部分挡水坝的坝基清基不彻底,缺少反滤层,坝基渗漏较大。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

1.1.2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

1.1.3放水涵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形成坝体塌方。

1.1.4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1.1.5进库道路。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一些水库原有道路已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边坡塌方,车辆无法通行。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1.2工程管理方面

山塘水库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在观念上没有把水当作商品,而是无偿提供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加之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个别水库无人管护,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2.措施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要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主动争取各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同时,要促使全社会关注水利工作,加快自身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多种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2.1工程措施

2.1.1对病险水库的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对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2.1.2确保溢洪道泄洪。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

2.1.3改造放水涵(管)洞。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应进行封墙后另外开凿放水隧洞。

2.1.4渠道防渗。为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必须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其经费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筹集。例如,2002年胜天二号灌溉渠道受益户自筹资金10万元,对2.2km输水渠道进行砼防渗。

2.1.5完善水库对外的道路。水库对外交通道路和通讯设备,是抢险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能使抢险物资和人员迅速送达水库,避免出现重大的灾害事故。水管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把水库与公路干线连接的道路,列入当地的交通公路网进行修通。

2.2非工程措施

2.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依法治水的能力。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2.2.2落实责任,加强巡查自2004年来我县进一步明确了山塘水库管理责任。小(二)型以上水库由水行政主管单位管理,防汛责任人由所属乡(镇)的乡(镇)长和各水库电站的负责人共同承担。小(三)型水库和山塘由所在行政村管理,防汛责任人由所在行政村的村主任承担。全县山塘水库全部落实水库巡查员,1万立米以上的水库县水利局给予水库巡查员年补助资金600元。

2.2.3实行一水多用

根据山塘水库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产业,水库不能单一依赖农业灌溉用水收费来维持,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一般有条件的可建设乡(镇)供水项目,解决乡(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可利用水库或渠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建设相应规模的小水电站,与当地电网并网供电。

2.2.4发展多种经营

水库路基设计篇(11)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大型水电站的修建,坝址上游水位显著抬高,原有道路大多被完全淹没,新建公路工程线位选择必将跨越更多更宽的深沟。作为库区新建公路工程的关键――桥梁工程大多是在库区狭窄的两岸选址、实施,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库区桥梁的设计构思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金钟大桥新建工程中的具体桥梁的设计对库区桥梁设计构思进行探讨。

1、库区桥梁的特点

1.1桥位自然条件

滩坑水库(千峡湖)于2008年蓄水至标高160m,原溪流两侧道路基本淹没,为了方便库区附近群众出行,急需恢复水库两侧道路设施,并架设跨水库桥梁联系水库两岸道路。

拟建项目所经过的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形地势相对较陡,地面标高一般在161~189m之间,沿线多为林地及旱地。路线跨越滩坑水库,水库水面宽度约230~450米,最大水深约40米,雨季时水流湍急,枯水期沟谷流量较小。路线所经区域主要河流为小溪,小溪属瓯江水系,自西南向东北斜贯景宁全境。滩坑水库建设后,于2008年蓄水至160m高程。千峡湖100年一遇洪水回水位为162.5m作为该桥的设计洪水位。桥下航道通航等级为Ⅳ级,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60.8m,桥梁设计标高满足泄洪和通航要求。水库蓄水后库区内水流平缓,流速较小。拟建项目场地未发现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层均匀性尚好,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

1.2技术标准及主要材料

(1)道路等级:按规范规定的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基宽6.5m,金钟大桥宽9m。考虑到路线起终点路基部分与桥台距离较近,路基宽度渐变无法实施,故两侧路基宽度也按9.0 m进行设计。

(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通航情况:滩坑水库Ⅵ级航道,通航净空22×4.5m,航道轴线与桥梁中心线夹角0°。

(4)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60.8m

(5)设计洪水位频率及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频率1/100,设计洪水位162.5m。

(6)地震烈度:本区属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桥梁仅进行构造措施设防。

(7)设计纵坡:路线纵断面采用0.5%、0.549%的缓坡进行设计。

(8)设计横坡:1.5%的双向坡,由厚度变化的混凝土桥面铺装形成桥梁横坡。

1.3主要材料

(1)砼: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含齿板): C55混凝土

主桥合拢段、施工人孔补强: C55微膨胀混凝土

伸缩缝预留槽: C55钢纤维混凝土

桥面混凝土铺装: C50防水混凝土

主桥主墩墩身:C40混凝土

主桥主墩承台、主桥主墩桩基、桥面防撞护栏、台帽及耳背墙: C30混凝土

桥台台身、侧墙及桥台基础: C20混凝土

(2)钢材:

⑴ 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驰的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

⑵ 普通钢筋: 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HPB300光圆钢筋,直径>10mm者采用HRB400带肋钢筋。

⑶ 预应力锚具:必须采用成品锚具及其配套设备。

⑷ 预应力体系:应符合国际预应力砼协会(FIP)《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验收建议》的要求,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

⑸ 其它钢材: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Q235钢。

2、桥型方案设计与结构分析

2.1设计意图和原则

本桥属低等级农村公路桥梁,桥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控制造价,不求过高、过大,故桥型方案的选择在安全性的前提下,首先应考虑其使用功能。考虑到桥址位置水深较深,且河水冲刷能力较强,下部结构施工难度高,故设计时选择跨径较大的桥型,一方面减少水中墩的数量,可降低水中施工难度,另一方面减少桥梁下部结构对河床断面约束,减小桥梁建设对滩坑库区整体自然景观的影响。

结合目前的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及桥位处建设条件等因素考虑,在方案选择过程中,考虑采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方案和一跨过河的钢管砼桁架拱桥方案,对上述两种桥型分别做了比选,从中选出比较适合的桥型方案。

2.2大桥总体设计

2.2.1方案一:预应力砼连续刚构

图1 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总体布置图

为主跨12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配孔:68+120+68m,桥梁全长262米。桥梁宽9米,采用单箱单室结构。桥台均采用U型台、扩大基础,桥墩采用双肢薄壁墩接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总宽度为9米,桥面横坡为1.5%双向坡,桥面布置双向两个车道。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该方案施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工艺简单且非常成熟,但基础为深水基础,施工难度较大。

2.2.2方案二:钢管砼桁架拱桥

图2 钢管砼桁架拱桥总体布置图

桥梁上部结构形式:有推力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桥梁布跨为8+240+8米,桥面总宽度为9米,桥面横坡为1.5%双向坡,桥面布置双向两个车道。

拱肋:拱肋净跨径240米,矢跨比1/5,拱轴线形式为二次抛物线。主拱肋为等截面双肢桁架式钢管混凝土结构,肋高4.65m,钢管采用Q345c钢板卷制而成,管径115cm,跨中段钢管壁厚度为20mm,拱脚段钢管壁厚度为30mm,拱肋内灌C50微膨胀泵送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结构。主拱肋采用分段预制缆索吊装施工,每条拱肋分9段预制,标准段长度为30m,跨中段长度为23.49m。受水库水深的限制,拱肋只能采用缆索吊分阶段焊接拼装,施工难度较高。

2.3 施工方案

深水桩基础一般有两种施工方案,第一种是从两岸向主墩位置搭设施工栈桥、施工平台,第二种是采用浮式平台进行深水钻孔桩施工。其主墩位置的地面线顶面覆盖层为卵石层,卵石层层厚较薄,桥墩施工时不能将钢护筒很好地打入岩层、不能形成施工平台时,可以考虑采用栽设工艺,用冲击钻进行无护筒的冲坑后将相应的钢护筒埋设入冲坑中并将多个钢护筒连接成施工平台。上部结构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该施工方法工艺简单,技术相当成熟。

钢管砼桁架拱桥下部结构采用明挖施工。桥梁上部结构的钢管拱节段及吊杆横梁、桥道板的安装采用缆索吊装系统无支架吊装。此安装架设方法工艺成熟,且施工期间受力对结构成桥受力无影响,易于保证结构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目前国内采用相同结构体系的桥梁大多采用上述方法施工。

3、桥型方案确定

3.1两种桥型方案比较分析

3.2推荐方案的确定

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均能满足金钟大桥的使用要求和滩坑水库的通航要求,均体现桥梁技术的先进水平,均有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但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建设条件、运输条件以及后期养护费用考虑,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方案要优于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方案,故推荐方案为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

4、结语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除具有前面所分析的许多优点外,还具有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抗扭潜力大、结构受力合理、选型简洁明快的特点。这种抗压刚度较大、抗推刚度较小的双肢薄壁连续刚构桥较为容易适应连续结构的变形,对减少连续结构引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原因而产生的次内力非常有利,我们相信它必将被更多的引入到库区新建、复建公路工程中,为改变库区的交通状况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马保林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