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学技术与创新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04

科学技术与创新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1)

一、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科学技术管理具有时代性

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极大地促进和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和认识;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工艺方法与技能;管理包括国家管理、地域管理、单位、行业、业务管理等,履行管辖、控制、监督、处置的重要职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神经中枢”,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深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

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管理就迅速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管理对社会各个层面空前的影响程度,俨然在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社会中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城市的发展,改变着国家的战略。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不仅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是由政治实力、文化实力、软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件实力构成的。在现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下,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第一硬实力。因此,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正不断向高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国际上看,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先导和战略保障,要坚持把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科技管理创新新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胜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高端,率先发展。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十以来中国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又始终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这成为制约我国在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就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出的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强大的发展优势,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突破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改造、优化和升级,以科技管理创新的巨大能量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要点

(一)坚持自主创新

推进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过去,我们主要用发展的高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必须依靠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科学技术管理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推动企业成为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主体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释放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最为敏感。由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让科技要素、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性是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特征。从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过程来看:即从创新设想的提出、确认、开发,成果的有效应用于市场,都是创造性的活动;知识产权贯穿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始终。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样容易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给他们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才能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和发展上来,有利于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人类历经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不到300年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革命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说,未来高科技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上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发展上的推动力的影响之大,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

(一)进一步明确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正如指出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二)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挑战;提供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管理支撑;我们必须面对相对紧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应瞄准重点战略目标部署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组织队伍,尊重科学规律,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创新自由。应按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高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快发展天空和海洋技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战略性的贡献。

(三)落实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转入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构造新的有序结构的阶段,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式,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国防科技体制和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特别是要抓紧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务政策。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产业化,设计拓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2)

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否贯穿于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否在搞建设、谋发展的全过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坚强支撑,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途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具体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相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必须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进入21世纪,全球资源、能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必须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发展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短期效益与长久效益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生机活力和不竭源泉的高度统一。实现这些“高度统一”,除了依靠科学进步和自主创新以外,没有其他捷径可循。

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说到底,就是立足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之上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应当看到,我国目前的科技事业发展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以此来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3)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86

水稻在我国的农业产生中占有重大比重,是主要的农业产品之一,水稻的培育通常分为7个步骤,每一步均有其存在的意义,所以需要在水稻培育过程中,掌握好水稻培育的重点,以此为水稻的培育创造有利空间。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做好实时监控工作,从而进一步保障水稻能够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继而提高水稻的基本产量及基本质量。

1 普通水稻栽培技术

整地是普通水稻种植的最基础环节,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土层的氧气呼吸能力,从而确保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汲取养分。普通水稻整地主要分粗耕、细耕及盖耕3个阶段,在此阶段的整地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土地氧气吸收能力,继而进一步提高土地储氧量。目前的整地工作已不再采用人工耕作,主要采用机械耕作的方式,机械耕作不仅在质量上对人工耕地有所超越,在耕地均匀与整齐度方面也具有相对较为明显的优势。

育苗是普通栽培的核心环节,如在育苗过程中发生技术及其它方面的问题,则极有可能导致种苗死亡,极大降低了水稻的成活率。环境温度是影响育苗播种期的重要要素,要考虑到播种量的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普通稻田用种量相对较为平衡,通常在1.4~2.2kg/667m2,可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适量选择。秧田用种量则相对较多达到7~13kg/667m2。受生长特性的影响,杂交稻本田的用种量相对较低,仅有1.1~1.3kg/667m2。

为提高插秧过程中秧苗的营养吸收能力,在水稻插秧中要时刻把控好出穗温度,将温度控制在23~31℃,以便于秧苗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水稻株行距离问题不容忽视,是确保其稳定生长的重要保障,水稻株行距离并非是由单一的因素而决定,主要根据秧苗的种类、生长期间等因素进行调整。

除草与病虫防治。在完成插秧后,要实时掌握水稻的生长动态,一旦发现存在杂草及虫害问题,需要及时制定相关计划并进行处理,要根据水稻品种选择适宜的虫害防治药物,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杂草的拔除工作,在拔除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对水稻的影响,从而达到最佳的除草与病虫防治的效果。

施肥与灌排水。在施肥方面,要检测土壤的吸收及养分供给能力,如能够符合秧苗的生长需要,则不需要进行施肥,如土壤养分供给情况较差,则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适量使用化肥。

2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种植地点选择。有机水稻区别于普通水稻,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区域,要确保土壤的肥沃。有机水稻区需要距离城市及工业区域30km以上,以确保土的质量。在地点选择的过程中,要确保水源的绝对充足,并能够迅速建立灌排水系统,从而达到有机水稻栽培的标准。

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要从种子的外部情况进行观察,种子要具备籽粒饱满、粒型整齐等特点。在种子的详细信息中,需要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及产量高的基本特性。可根据以上要求,选择无病害的种子进行种植。

育苗。有机水稻的育苗对苗床要求较高,需要在育苗前,选择适宜生长的苗床,并做好消毒工作。在苗床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后期施肥的问题。在育苗前,做好苗床的检查工作极为重要,需对每一个细节均做好相关的处理工作,一旦发现有病苗的出现,则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继而保证秧苗整体的优质程度。

插秧。有机水稻插秧需要选择浅栽及浅插的方式,以提高有机水稻的营养吸收及成活率,在整田过程中,需要选择1犁3耙的整田方式,以此确保秧苗的顺利生长。株行距离仍是水稻插秧的关键要素,做好株行距离的控制极为必要,是提高水稻光合作用能力及增加生长空间的有效方式。

科学施肥。有机水稻备受消费者倾心,关键就在于其无公害这一优势上,所以施肥时应以绿色环保观念为原则,始终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污染的化学肥料为辅的施肥方法,使用农药时应坚持低污染,严禁使用高污染的违规农药,尤其是一些高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应严禁使用。

病虫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叶鞘腐败病、胡麻斑病等,这些病害主要是以农业防治为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施肥、适时晒田控制徒长苗等水稻栽培措施,来增强植株抗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害发生次数。

3 结语

水稻栽培技术是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普通水稻栽培技术及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以上2种技术在我国多个地区均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从最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的粮食温饱问题,对我国各行业的稳定发展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确保我国公众的食品食用安全及农业水稻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4)

1.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型课堂的优势

1.1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数据库越来越完善,人类所需要资料电子文档越来越数字化,网络资源变成了丰富的广阔的宝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合或加入新的知识以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相结合,将会带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全新天地,彻底改变索然无味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全新课堂。

与传统的教案备课相比,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突破了备课内容只来自课本知识的局限性,为新型课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检索简便、资源丰富的数据。例如在高中化学的酚类教学中,教科书只有关于酚类基本结构及其性质的介绍,对于酚类基在生活中充当着怎样的结构及具体生产过程都没有很详细的介绍,并且这些知识通过传统的课堂传授是无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具体的印象。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酚类的运用过程可用多媒体制作成演示文稿或者影像直接面向学生,让学生最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主观能动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架构者,起着帮助和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习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就很难学到知识。

而通过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案例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最生动、最直观地给学生带来知识的享受,同时可以设计趣味活动,例如高中英语教学,可以举办听歌填词活动,网络英语周刊中也不时会有这样的听力题目,往往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我爱记英文歌词”的对歌训练,一个人唱一段,下一个人接下一段,这个环节一般在学习一段新内容就办一次。

1.3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实施最有效的对教育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内容的这一项优势,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多方位地对学生学习、老师授课产生刺激,能最大限度地为工作、学习带来新的体验。而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有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若仅仅靠老师讲课,只能在某种限度上满足听觉所带来的认知,而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感官刺激,满足这一条件需要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信息技术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把每个单元所包含的课文补充、练习题、测试题、演示和实验,进行有机整理,可以设立不同的难度等级,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设定不同难度的学习材料,充分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

2.高中信息技术设计与各科课堂融合的要点与改进方法

2.1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

局限于学校经费问题,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已经设立多媒体教室,在基于多媒体课堂的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切实设计教学内容。

在初期进行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时,很多老师容易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黑板板书搬上了多媒体的荧幕,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这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依托于网络资源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内容,把一些教学重点深刻化、清晰化,并且提供大量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丰富完整地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从本质上就没有脱离原来的教学背景。例如多媒体的功能包括影视听三项主要内容,在化学实验课题的教学中,可以录制化学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按照标准的规范思路来进行实验课的操作,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的成功率。

2.2建立学校内部的网络资源数据库

基于C/S结构(基于Client/Server)或是基于B/S结构(基于Brower/Server)可以建立起学校自己内部的数据库处理,要求每个授课老师都建立自己的独特用户,将校园网中的课件库、试题库、资料库等作为每位老师的贡献资源指标,老师通过贡献自己的教学资源所获得的贡献值来获得分享他人教学成果的资格,这样既丰富了数据库资源的内容,又加强了校园内部老师之间的工作交流,还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同时,还可以定期举行优秀内部资源评选活动,将对数据库做出巨大贡献者或者是分享新型并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心得或方法者,即给予表彰奖励,以激发老师对工作的创作热情,增强友好交流的工作氛围。

3.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各学科的融合和创新必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老师不讲学生就学不到新的知识,而在信息技术的新型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一个知识架构的设定者和参与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还必须学会自己主动构建知识储备体系,从这个方面来说,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27-01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分析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对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氛围淡薄

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而是过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形成了“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了不利影响。

1.2师资队伍较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更新非常快,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因为年龄或者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对自己知识含量进行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1.3教学模式陈旧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照本宣科,既无法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要求,又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成了阻碍。

1.4教学结构不足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因为教学经费有限,没有合理安排好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的机会,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2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高校各个职能部门需要达成共识,坚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与自,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积极地思索和论证,养成勤于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不成熟创新想法,高校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需要建设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创新的创新欲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高校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师生观,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平等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和观念,教师需要坚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与肯定。最后,高校教师需要注重提高素养,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在教学中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3注重教学模式改革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开展计算机知识的竞赛活动,或者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知识学以致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2.4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堂教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节,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体会创新观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意义;建立科技小组,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动漫设计等各种竞赛活动,利用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对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和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6)

课程管理信息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中后期,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破式发展,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带动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缩短了世界人们的距离,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高校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加快了教学科研进步的步伐。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校园内部的光纤网基本已实现到最基层(学生宿舍)。学校的门户网站初具规模且都已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日臻完善。电子公告,电子查阅等宣传方式已经广泛得到推广使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高校体育课程管理的信息化也必然被提到日程上来,这不仅是数字化校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育网站、体育教育论坛在学校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体育教育的网站以及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论坛。在体育教育的网站上实现信息公开化,包括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大纲、教师任课信息、学校体育活动计划与信息等,还有体育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个人体育成绩、运动处方查询系统,远程体育教学系统等。为了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便于体育教育的开展与提高,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自己的体育论坛。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教学实践,应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制作精彩清晰实用的课件,能够帮助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增强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健身理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魅力。体育教学辅助软件工具现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已经有很多的专业教学辅助软件出版。根据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实际特点,购买一些实用的教学软件或者根据自行用Excel等常用工具编制辅助登记和分析统计工具,加强对学生体育数据的挖掘处理,形成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的工作思路;根据实际总结归纳的教学报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等。

现代科学技术与高校体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与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体现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重要标志。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与创新均需要很多现代教学辅助设施的配合与支持,如多媒体教学系统、音响系统、教学视频控制系统等。而在体育教学领域中更是如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更多的是示范法、讲解法、指导法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在实践课堂上需要更多直观、形象、声貌并重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出现。在体育理论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体育实践课堂的视频教学系统均能够帮助体育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使大学生加深对体育技术和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现代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技术成为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氛围,实现对学生实施“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个性化体育教育的目标。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7)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的,也很难能够符合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发展需求。“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应用型本科学院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转贴于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既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要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胡成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1,(01).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的,也很难能够符合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发展需求。“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应用型本科学院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教育创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缺乏有效性,更缺少对规律的了解和运用的方式方法,甚至于只会从教师和书本那里照搬,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创新模式来培养学生,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传统的教学功能得以创新,从而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会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叫做“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的建立,才会为营造新的教育环境创造空间。具体来讲,在高校的教学环境中,要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由一些相关的教育领导拟定创新的学习目标,积极进行倡导,拿出具体的措施,合理有效进行组织,这样就会在高校中形成有效的氛围,赢得广大师生的正确的评价,从而加强创新环境的塑造。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要形成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去,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思维是非常有益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既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要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全新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学习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难以应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的,也很难能够符合国家、社会以及岗位的发展需求。“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标志和方向,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和重点,已成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更是应用型本科学院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现状

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确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只会死记硬背,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要注重细节的做法,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又要注意与能力点的结合,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很有帮助。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的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有机会展露出来。还要积级组织各项活动,把创新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让研究创新的风气在高校内形成,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考核方面,也要提出成熟的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互动,如建立启发式、设问式、案例分析式、课堂讨论式的各种讨论方法,便于训练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而且在课后留作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让创新贯彻到每一项日常活动中来。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俱乐部的创新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演讲、讨论,在考核的时候,要加强科学的引导,建立多环节,多要素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综合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富于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重点引导,让其长久保持下去。在教学风格和技巧上,也要善于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得以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参与性。

(二)为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要为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人才是社会竞争的核心,关注细节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校园环境,提供高效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控索,激发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建设国内一流计算机教学环境,培养适合社会竞争发展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创建完美的教育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合理的平台,才能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培养教育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规划和既定的程序,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教学。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进行讨论,从而维护一种让创造力更加突出表现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努力做到公平信任,有着足够的自由和宽容,也要有浓郁的集体气氛,对于教学过程中能力结构与能力点的结合与训练,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关键是这个好学生如何进行引导,让其符合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作为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去芜存精,让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学艺术发挥得更加完美。与此同时,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增加师生感情的方法也是有必要的。

(四)为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的校园环境

科学技术与创新篇(11)

2009年,《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的文章《大力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该文章从分析工程科技活动的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出发,明确界定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概念[2]。

 

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分析

 

传统的"工程"是指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生产制造的中间环节[3],以顾客(包括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内)提出需求、营销人员解释需求为前提,通过工程科技人员的设计产品活动形成制造(生产产品)活动的基础。当今,“工程"概念已经得到广泛扩展,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综合利用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等)和技术手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建构一定的人工世界的活动及其实践成果[4]。

 

显然,在当代工程科技活动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是人才。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参与并引领当代工程科技活动的主体,就必须分析人才的特征。为此,众多国家与学者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总结。

 

美国工程院提出,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终身学习能力。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对工程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制定了一系列评估标准:有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有所了解;有效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与当今时代问题有关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程师的"双层素质模型"将工程师的素质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学科的知识、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源知识、最新技术和技巧、工程工具;基本技能包括职业规划技巧、交流技巧、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信息的选择与决定、发展人际关系的技巧、风险和危险分析、综合的能力、从多个侧面理解失误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2007年举办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中指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好奇心和对探究的热情、责任心、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有效的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认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研究开发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攻关能力、综合集成能力。

 

中国工程院谢克昌院士[5]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角度出发,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归纳为:献身精神、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创新人格、战略视野、市场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集成能力;科学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经验和人文社会知识。

 

2地方工科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地方高校既是为地方输送人才、智力、技术的主要源泉,也是实现地方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重要保障。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工科院校,既区别于985、211和部属高校,又区别于具有信息行业背景的工科高校,始终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服务面向对象[6],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5年,于2006年开始招生。

 

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工程",突出"创新”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为培养目标。1方面,985、211和部属高校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部分地方普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我校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显然不适于"研究型"或"应用型",而应突出"工程"传统特色;另一方面,要培养适应当前"工程"科技活动需要的人才,就必须突出"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在创业或就业市场中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竞争力[7]。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可以分为领军型人才(科学发现、科学理论创新)、研发型人才(科学方法创新、技术原理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技术集成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通过此前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共同特征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在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智能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使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基本素质方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刻苦学习、善于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社会人文素质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

 

3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指导思想。我校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在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人文素养;在二、三年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能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具备解决本专业

 

领域内简单问题的能力;在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基础学习后,有能力自主学习交叉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进而具有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揽小规模工程项目的开发以及参加大、中型项目开发。

 

3.1课程教学体系

 

按照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我校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构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类、人文类和体育类课程。数理类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打下理论基础;人文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扩大知识视野,培养人文素养,丰富内在品质,提升情感智慧;体育类课程能够让学生练就强健的体魄。

 

2)学科基础课程。由于与智能相关的应用融合了数学、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内容丰富,应用面广,因此,在制定学科基础课程时,设置了与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相关的课程,如电工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这部分课程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专业主干课程。智能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强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智能为主线,设置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与相互融合,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智能科学的重要专业课程,也是学生今后利用智能专业技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重要基石。

 

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承载着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具有显著的能力属性。考虑到本校实际情况,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选择了智能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两个方向作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开设的课程有多智能体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信息系统等。专业方向课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现状,使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进行工程开发设计,都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确保了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而工程实际问题与当前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在培养方向的设定上,我们选择了人工智能诸多领域中工程性较强的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方向,更加适合于学校整体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其分为课程实验、综合设计、科研训练、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形成_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面向课内基本理论的理解及实际验证,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因此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方向上,设置了对应的专业核心基础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如"可视化编程技术"是专门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VC++和Matlab编程,全部课程都在实验室授课,这两种语言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的主要编程工具,在实验教学计划安排中给予了大量课时。

 

2)实习教学。在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参照专业规范,并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按照"梯度实习"模式组织学生进入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在四年本科教学中安排了认识实习及不同阶段的专业实习。

 

认识实习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内容的了解;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到相关企业学习基本技能,积累与专业相关企业的管理、开发、生产等方面的感性知识;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阶段就开始进入工作时的角色,承担_定的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增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8]。从实施效果看,学生能够深入到用人单位参与实际问题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及开发能力。

 

3)综合设计。将部分课程设计与具体课程分离,强调学生的选题自主性和实践环节连贯性,鼓励学生将实践环节与创新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在综合设计实践环节的设置中,不仅设置了软件、硬件等方面的基本综合设计,而且在智能系统方面依次设置了应用型和综合型的设计,侧重开发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4)科研训练。以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实施对象的科研训练,是以"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科研互动"为理念,以部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湖北省重点学科、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发挥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取向,围绕本科生创新型工程能力培养的教育宗旨,构建了适合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平台的、因材施教的、"阶段一学科一能力"多元能力培养体系。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高年级所有本科生按组实行导师制,学生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训练项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项目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撰写科研报告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毕业实习及设计。大四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在此阶段,要求学生以"准工程师"身份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实习,参加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工程师指导下,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积累专业经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造技术成果,同时寻找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获得就业的信息和机会。学生毕业论文应从选题开始,严把质量关。选题要符合专业方向,要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接轨,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在单位实习,通过参与用人单位的项目设计,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_定的创新能力。

 

3.3课外指导体系

 

课外指导是对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以学生自拟题目或者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为主要形式。

 

1)自主项目。中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将来就业方向和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或研究探索性质的课题,教师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分组分类指导。这种方式是学生兴趣驱动和就业导向的结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有科学新发现,也可能会对原有方法进行改良创新。

 

2)比赛项目。"机器人足球"是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索、实践开发和团结协作的典型平台,它包括了全面、综合的专业知识,需要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员稳定、基础扎实、梯队结构合理的"机器人足球"队伍,每年都吸引智能专业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和竞争性学习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我校的"机器人足球"比赛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3)基金项目。自2005年起,我校设立了校长基金项目,旨在推动大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经过七年的发展,智能专业学生有四十余人成功申请了校长基金项目,以"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三维平面重构的方法研究"为代表的校级重点项目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科研项目。学生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建立了导师与学生全程负责制,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智力支持关系。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下课后学生在科研室将课堂知识与自学相结合,在导师指导下为完成特定项目,进行探索性学习和项目开发工作,学生还可利用暑假继续开展工作。这种方式将学校培养体系与学生自主发展结合,使学生学习跨越时间、空间,跨越教室与寝室,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拓展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与深度。

 

4人才培养成果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校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样本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走过了由探索到完善直至逐步成熟的历程,在面向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明显提高了智能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2012年智能专业学生考研率达到25.5%,就业一次签约率达到99%,签约世界500强企业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2)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发展,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湖北省一等奖2项。

 

3)促进了机器人足球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在省内高校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2002年以来,尤其是2006年以后,我校以智能专业本科生为主力队员的机器人足球队,在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FIRA)世界杯比赛中获得9项冠军、8项亚军、9项季军;2010年至今,在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获3项冠军、2项季军;在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获7项冠军、11项亚军、11项季军。我校机器人足球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同时也带动了湖北省内机器人足球项目的发展。"以机器人足球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