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18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1)

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时代给我们这一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而在育人方面,做好班主任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每个班集体是由几十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组成,正是他们的天真、活泼,使这个集体充满了勃勃生机;正是他们的好学、好问,使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他们更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每天都在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每天都在成长、变化。如何记录下他们成长的足迹,如何让他们的足迹更为坚实,就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我想这是众多班主任老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而我在此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心得、做法——建立学生档案。?

传统的学生档案是由学校统一制定模版,统一在一定时间填写的,它记录的是学生的一些大事,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很难体现出学生成长过程。而班主任的学生档案应该有所区别,应该更细、更详尽。

一、学生档案的建立和内容框架

学生档案的建立方式

在开学初就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硬纸本,并贴上标签,写上学生的姓名和地

址,并按地址进行分类存放在办公室的一个固定地点。

学生档案的内容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我把学生档案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学生家庭情况档案、好人好事和其他表扬档案、错事(坏事)档案、学习成绩档案、家长和老师的互访档案、心理成长档案。

学生档案的填写

学生档案的填写由全班同学和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其中学生家庭情况档

案、家长和老师的互访档案、心理成长档案主要由班主任完成;好人好事和其他表扬档案、错事(坏事)档案主要由班干部填写,但必须由班主任核实方可填写,对于违纪等错事(坏事)的处理必须附上学生本人的说明书、保证书;学习成绩档案的填写由任课教师辅助完成。

4、学生档案的填写原则

学生档案的填写要注意以下原则:(1)事实性原则,不管是哪个学生的情况,

都要如实记录,不能带一点个人偏见。(2)公开和隐蔽性共存原则,对于一些可公布的事情可在适当时候进行公开,但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隐私性的问题,在档案本上进行记录,但在学生方面给与隐瞒。(3)科学性原则,对于档案中的评价要注意不同学段评价要求的合理性,形成逐学段递进的评价要求,按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科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评价指标,明确评价程序,强化评价措施,从而引导学校和教师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学生档案的意义和作用

1、学生家庭情况档案的建立,让老师更清楚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的组成、

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的工作情况,并通过家庭住址进行分类存放,这样方便了接待家长到访和利于老师进行集体家访,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也就有利于和家长的沟通,并通过平时的接待来访和家访了解信息,补充、变化学生的家庭档案,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有的放矢,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个教育网更完善。

2、好人好事和其他表扬档案、错事(坏事)档案是指任何一个老师、学生了解到本班中哪位同学违反纪律或做了好人好事,都要进行记录,对于违纪等错事(坏事)的处理必须附上学生本人的说明书、保证书。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在一定时期的成长变化,班主任可以对一定时间段(如两周)的表现进行有导向性的总结,并在适当时间让学生看自己的档案,使学生通过看自己前段时间的表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或退步。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摒弃传统的评价观念(采取静态的做法去评判学生),而是用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学生出发来看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好人好事和其他表扬档案、错事(坏事)档案。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好人好事和其他表扬档案、错事(坏事)档案教育了一大批学生,使他们成长的足迹更为坚实。一些学生老是犯同样的错误,我便让他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写下说明书和保证书,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他再次犯同样错误时,便翻开档案本,让他看看自己上一次的反省,一般会犯错误的学生都有说话算话的气质,看到自己以前说过的话都会不好意思,这样他们就会控制自己尽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在逐渐变“坏”的学生,找一个适当 的机会让他看到自己前段时间的表现,特别是让他看到自己前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和老师对自己殷切期望,让学生对自己近段时间的表现产生负罪感,然后再进行及时教育引导,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在逐渐变“好”的学生,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让他看到自己前段时间的表现,让他看到自己的错误在逐渐减少,表扬在逐渐增加,并让他看到老师对自己前段时间表现的肯定和对自己今后表现的期望,激发其更强的“学好”愿望。

3、学习成绩档案的建立相当于是建立了学生的动态成绩表,使学生各科的成绩变化一目了然,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更具针对性,让学生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争取最好的学习成绩。

4、家长和老师的互访档案的建立是架起了一架家、校互联的桥梁,让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走的更近,教育更具有合力。

5、心理成长档案是指建立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记录。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纵向看,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了重要保证。从横向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的问题,能促进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去进行教育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2)

1、班主任的任免:班主任由校长根据班主任任职的基本条件任命;不称职的,可撤销或免去其班主任职务。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学校分工政教处负责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管理。

3、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在任职期间,学校规定月发放岗位津贴80-120元。

4、班主任的培训和奖励:

(1)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培训一次。学校还为班主任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2)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一学期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

(3)每学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评选上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成绩突出者推荐上级表彰奖励。

5、建立班主任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二、班主任工作常规

1、开学报名注册时,收齐学生的“家庭报告书”、“假期作业”和“社会实践调查表”等材料,接收学生报名注册。

2、开学后两周内,编定学生座位,选好班干部。

3、开学后两周内,订好本学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班风、学风建设,家访及转化后进生,主题班会,周会课计划等)。

4、常规工作要求:

(1)上好周会课。每周星期一下午的周会课,要认真准备并上好。

(2)开好主题班会。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主题,有创新,有效果,有记录。

(3)家访。要求每生每学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门访、、电话访、家庭报告书等。

(4)转化后进生。要求建立档案,做到教育、家访进步、效果等都有记录。转化率达95%以上。

(5)文体活动。除参加学校、年级组织的比赛外,班内组织文娱、体育、科技等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3次。

(6)社会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七天(包括社会劳动)。

(7)总结工作:①每学期期中考试后,要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并向政教处汇报班内情况。②每学期结束前写好学生评语,填好家庭报告书,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况汇报表,写好专题总结或论文,放假离校前发出家庭报告书,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处验收。学年结束时,除做好每学期结束必做的工作外,还要进行学生学年德育考核,认真填写学生德育档案,并准时上交政教处。

5、完成学校其他临时交办的工作。

三、教师家访电访制度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直接沟通的重要形式,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职工都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家访。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访的意义。家访是“三结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要克服家访只是班主任的事,与已无关的思想。

2、家访的目的。家访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通过互通情报,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3、家访的内容。要克服过去只有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才家访的错误认识。这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告状式家访应当废止。家访中,教师应当向家长如实全面汇报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只讲缺点和错误。通过家访,教师不仅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4、家访的形式。家访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门访问,也可以书信、电话联系以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

5、具体要

(1)家住县城的,班主任尽量直接上门家访,乡镇的可用其它形式进行。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每个学生家访一学期不少于一次,各年级一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2)采用家庭报告书形式的家访,在开学时应收回家庭报告书,并检查有无家长签回意见,如空缺的应及时补做这一工作。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3)

当前,针对很多家长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指导势在必行,首先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出发,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进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

一、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简析

总的来说,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包含以下三方面: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指导家长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3.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只有当家长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向,才能让家庭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不少学生的家长将教育视为教师和班主任的义务,逃避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同子女沟通,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保证外对子女的教育更是不闻不问。

(二)过分注重成绩,忽视子女心理疏导

很多家长只关心子女的成绩高低,一旦子女成绩有所下滑便给子女施加压力,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考高分才证明子女优秀,却疏忽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调查,班级中部分学生因压力过大,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

(三)教育方法刻板,重视惩罚教育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多为简单说教或者打骂式的惩罚教育,只有极少一部分家长能够心平气和的同子女进行沟通,了解子女犯错和成绩下滑的原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单纯的惩罚性教育非但难以达到家长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导致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要善于同多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班主任可以在开家长会时向每一位家长发一份调查问卷,让家长在调查问卷上填写自己的年龄、职业、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家教思想等等。教师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后详细分析每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家庭的特点出发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比如对工作繁忙和子女沟通较少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该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通过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采用多种方式同子女进行沟通,了解子女当前的学习情况等等。

(二)班主任需要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

家长和教师的社会分工不同,导致其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对教师乃至家长自我提高具有一种互补作用。基于此,班主任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一定要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不因家长的职业高低贵贱而另眼相待,只有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互相理解,家长才能更好地接收班主任所传授的教育方法。在媒体和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班主任仍然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能拉近家长和老师及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能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如家长的文化程度、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性格,班主任要在家访中多向家长和孩子肯定孩子在校的优点,传递积极信息,然后再给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三)运用语言艺术,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

成功的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班主任同家长的高效沟通,家校教育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一方面班主任必须要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接纳,另一方面家长要配合班主任的指导。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增强班主任同家长的互相了解。比如,针对一些家长教育方法失衡等情况,教师不能急于改变家长的言行,而是要运用语言的艺术让家长认识到不当教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还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描述或者讲故事的形式让家长认识到惩罚教育对子女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先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然后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总结

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中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实现家校共育的桥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大幅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水平。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为家校共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4)

政教处根据学期形象进度,一学期以来。围绕“有效德育”构建,各处室的通力配合下,带领班主任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德育课题实施等工作,顺利完成本学期任务,现就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

先后参加了区公务员培训班、市教育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档案整理工作和市新道德教育现场会的学习,本学期受学校安排。前后共计一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一学期以来,认真阅读了着名教育家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人民教育》112期和《班主任》等教育书籍杂志。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拓宽了教育管理的视野,学会了理性的思维,对于本学期的工作开展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设计编印“四学会”教育手册和心理报纸。

为学生设计印发了专门的四学会”教育手册,为落实好“四学会”德育课程。该手册分两学期使用。每个月,各年级分别围绕“四学会”层次目标要求按照教育引导—活动体验—反思自省—总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落实。对于手册的使用,通过检查评价来指导班级的落实。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同时。编印了2期《心晴》心理报纸,供广大学生传阅。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

开学初制定了教子有方”优秀家长评选方案,做好家庭教育的激励引导工作。全体班主任利用家长会进行动员发动。学生、家长及班主任三方评议的基础上,于6月初,召开了学校“优秀家长”表彰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家长的参与率均在90%以上,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先后组织100名家长参加了泰山区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组织全校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了赵一博励志演讲会。两项活动。培训效果显着。700多名家长走进课堂,组织家长课堂体验活动。为期一周的家长开放日期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广大家长不仅观察到孩子的校表现,也对学校教育教学有了更客观真实的评价。还在全校家长中进行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征集活动。做好家庭教育课题的申报工作,此外。迎接了局工会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检查调研。绝大多数班级积极参与,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动中。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方法得到明显的提高,有效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认真筹划迎春论坛。

深入实施“师德工程”拟定了学校“弘扬迎春学校精神,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作风建设深化年”和“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活动要求。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师德论坛方案,并分阶段推动实施,于5月份成功举办了第12届迎春主题论坛活动。形成具有迎春特征的价值观念和学校精神,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主动性。

五、其他工作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5)

单亲家庭主要指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及未婚先孕等等。据有人调查统计单亲家庭的学生连续十年来都呈上升趋势,由20%上升到30%,甚至高达40%,因此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注及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运用补偿理论可以适时地调整单亲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补偿是一种适应,是一种与正常过程不全相同的发展过程。在补偿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和心理因素。人的家庭因素是补偿的载体,为补偿过程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因素是补偿过程能够进行的外界条件。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个案的自然状况

小A,女,为某校的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和校级学生会干部,多次获得优秀干部证书。A同学的成绩很不理想,一学期的课程能及格的也不过两科。刚入校的第一学期,偷了同宿舍同学的两百块钱和同学的衣服。难以让人相信的是她的妈妈还帮她来欺骗大家。为此同学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她干脆自己搬出了宿舍,更是很少去班级听课,班主任多次打电话让她来班级听课,她答应后却也不见她到班级,有时候去了坐不了十分钟,有老师还在讲课,她不管不顾就直接推门走开。最后担任的各项职务都被取消了。

二、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1、父母离异,导致了她敏感自卑

在该案例中,A同学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不受爷爷奶奶的喜欢,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不幸,平日里忙碌的大人根本没有时间来管教她来关心她,让她感觉到很孤独,同时很容易染上坏习惯,到了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学生的背景是很复杂的,同学之间也并不了解彼此的情况,尤其是关系一般的同学也不会和别人去说自己的故事,本来就比较敏感的她,和其他同学比起来,就会有很大的自卑感,甚至会有嫉妒的心理,很难做到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

2、无人关爱,形成了她叛逆又极端的性格

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在孩子需要用钱时给孩子钱,除了钱之外,别的却不能满足孩子,孩子犯了错父母觉得有愧疚感不仅不会批评反而还会护着孩子。在她妈妈得知她偷拿别人的东西后,不但不去批评孩子,还帮着孩子想办法如何欺骗同学和老师,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孩子这种坏习惯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的猖狂,日渐一日的就养成了孩子叛逆、极端的性格。

3、长期的无人管教,导致她自由散漫目中无人

无人管教自由散漫,不会去征询他人的意见,完全不顾后果似地,因为他不用为别人考虑,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案例中A的做法,就让很多同学对她疏远了,不但不会同情她,还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么一个人。

4、家庭贫困,同学之间的攀比,让她更加自卑

A同学的不幸让她觉得无法和其他同学相比,更加重的她的自卑感,无人关爱不算加上贫困的生活条件,每次去要生活费都是那么低三下四才能要来,自己也没有能力挣钱生活时,干脆顺手牵羊,直接拿同学的东西来用,她想这样会比较简单得到的也轻松,就是这样的心理让她接连几次都犯了错误。

三、采取的措施

1、 建立学生档案

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建立一份详细的学生档案,适时更新以便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以及生活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学生,方便日后的管理。

2、 安排一位优秀的班主任

配备一名即细心又耐心的班主任,有相当的人格魅力,能够带动大家并以他为榜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经常跟单亲的孩子交流和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他们缺少家庭关爱的同时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爱,老师能够承担起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

3、 发挥班集体的力量

班级建立关爱小组,每组由班干部负责,定期了解组内成员的状况并及时报告给老师。同时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问题学生参加,让他们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在和其他同学搞好关系的同时,他们的不良情绪也得到了改善。多一层关爱,他们会更健康的成长。

4、 和他们的家庭建立联系

学校定期的举办一些活动,如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类似于亲子活动的一些比赛,让孩子和父母都一起参加,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对孩子的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在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改变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办法。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的问题,我想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5、 学校要建立咨询机构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去咨询,得到心灵的发泄机构,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像他们的避风港一样,能有这么一个人听他去诉说,有的时候事情说出来心理也会很舒服。

6、 对学生要进行法制教育

考虑到有的学生岁数较大,直接教育难免会比较尴尬,可以对他们进行社会教育,给他们看一些录像,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举一些犯罪受罚的例子来弥补父母对他们进行的那部分缺失的教育。

四、启示

在本案例中只是提到了这一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同时其他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的各种问题,如早恋、打架,上网成瘾、吸毒等等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日后所关注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大海上行驶的一架孤舟,需要有人来做他们的向标,他们还是祖国的未来,做好这个领航人,对他们多一份爱,多一份指导,他们才能顺利抵达航线,社会就会多一个栋梁。

参考文献:

[1]刘爽,徐静.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和教育对策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4):34-35.

[2]吴锦武.单亲家庭问题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师,2010(5)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坚持“党员干部受教育、广大群众得实惠”原则,把弘扬焦裕禄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精心组织谋划,具化细化措施,切实把边学习讨论、边调研排查、边改进提升的要求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学生家庭,宣讲政策、开展家访,找准影响制约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改进工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师生关系,更系统更深入地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对教育体育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全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活动时间

大家访活动自 4 月 15 日开始,其中:4 月份为宣传发动、启动实施阶段;4 月至 8 月份为集中家访,梳理、解决问题阶段;9 月份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年度家校共育工作报告,根据家访情况提炼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及目标,教职员工撰写教育案例或活动体会。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启动实施(4 月 15 日)。学校召开动员会,制定活动方案并启动实施,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群、QQ 群、家校沟通平台等媒体,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集中宣传大家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向社会公开大家访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积极争取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

2.活动实施阶段(4 月 16 日—8 月 31 日)。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开展大家访活动,要求全员参加、不漏掉一名教职工,家访到全体学生、不漏掉一个学生家庭。具体措施如下:

(1)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5月底前每人至少完成对 5名学生的家访。校长负责特殊家庭学生家访,名单附后。

(2)中层干部和班主任要于6月底前,至少完成对 20名学生的家访,提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全覆盖家访。

(3)学校副校级领导干部每人负责一个级部,协助班主任开展大家访活动。

(4)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以外的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和教职工按照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要求,对口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展大家访(总务后勤人员自愿选择),积极与任教班级班主任联系对接,协助班主任或二人一组结合开展大家访活动,普通教师家访不少于5人、党员教师不少于10人;中层干部不少于20人。

(5)暑假结束前,完成对所有学生的家访工作。

3.总结表彰阶段(9 月 1 日-9 月 30 日)。大家访活动结束后,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年度家校共育工作报告,教职员工要撰写家访案例或活动体会,学校进行优秀家访案例评选,选拔优秀案例上报教体局。

四、活动要求

1.将大家访工作落实到位,宣讲政策,及时梳理问题。 学校要积极开展思想动员,在第一时间迅速制定活动方案并立即开展工作;家访时,要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全区改革发展的目标思路、重大决策和主要举措,宣传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将学校的亮点和特色工作宣传出去,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努力提升对教育体育工作的满意度;对家长反映涉及学校工作和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要立即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尽快予以解决,对家长反映的其他问题,要认真做好问题线索汇总整理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2.将大家访工作执行到位,不走过场,真访真研真改。学校要对大家访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切实加强“访”前培训,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活动实效。提醒教师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保护好学生及学生家庭的隐私,带着感情家访,增进与学生家长的感情交流,耐心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表现、日常学习生活习惯等。热心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以及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表现等情况,指导家长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子女方法。要重点关注六类家庭:一是经济困难家庭,二是“学困生”家庭;三是学生近期思想和学业有重大变化的家庭,四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家庭,五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六是残疾学生家庭。对弱势群体家庭,要重点关注,加大家访力度和频次,必要时进行多轮次回访。

五、保障措施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7)

二、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一)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概况

台湾师范大学的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成立于1953年8月,原名为“家政系”,1966年改名为“家庭教育学系”,以培养初中、高中的家政教师为主要目标。1982年,该系成立硕士班,1996年成立博士班。近年来,台湾地区面临着少子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家庭内部与外部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和需求。于是,该系的课程以“人类发展生命历程”观点为基础进行规划,并于2002年更名为“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后又经历了数次变革。2011学年,该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都分别设置了家庭生活教育组、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三个组。因为幼儿发展与教育组、营养科学与教育组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下文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教育组所开设的课程情况。

(二)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家庭生活教育组学士班课程由校定共同必修科目、系必修科目、家庭组必修科目、系/组选修科目四个模块构成。其中,校定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系必修科目5学分;家庭组必修科目34学分;系/组选修科目最低学分数为36学分,可自由选修的学分数是25学分,毕业最低总学分不得低于128学分。另外,选修教育课程的学生必须再修教育学分26学分,最终获得154学分方能毕业。

1.校定共同课程体系及特点

台湾师范大学的校定共同必修科目与大陆高校的通识课程比较相似。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通识课程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良好道德意识的建立。此外,开设的课程文理兼容,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重,有利于学生发展更加健全的思维能力,开拓其视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大陆的很多高校目前也开设了涉及诸多领域的通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是选修课,而且所占学分非常少,在通识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相反,思想政治和英语在通识必修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即便大陆高校如此重视这两门课程,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应付各种考试,英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反而挤占了学习其他课程的大量时间。台湾高校也十分重视英语教育,科技领域的学术刊物基本都使用英文印刷,研究生阶段的很多教材也是用英文编写的。

2.系/组必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注重学生对多元家庭及家庭生活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系必修课程开设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发展两门课程,使学生有机会对人类发展历程和家庭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从而从更宽广的视角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家庭组开设的必修课程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主题,如家庭理论、家人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亲职教育、家庭健康等。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与研究,而且注重学生实际技能与实践经验的培养。例如,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实习和家庭生活教育专业观摩课程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知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第三,注重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如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消费者行为与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设计、实施、评量与研究的能力,多元家庭及相关领域产业的推广能力,理解与尊重多元家庭的能力,应用资源提供服务的能力。第四,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系/组必修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提高学生对多元家庭教育的研究能力。例如,研究法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系/组选修课程体系及特点

第一,选修课程范围广泛。组专门选修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100多学分的课程,使学生能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发展个性,提高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选修课程针对性强。选修课程分别为培养高中职家政科教师、家庭生活产业企划执行人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使有志成为某一方面专业人员的学生可以选择对口的课程。第三,注重课程的生活性、时代性与实用性。家庭组开设的选修课程不仅包括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还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创意生活设计、服饰流行文化、生命期营养等课程。第四,课程突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料。传统的家庭教育课程更多的是针对父母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这方面知识开展的教与学,而台湾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大大拓展,开设了有关关怀与照料老人的课程,如老人与家庭、老人生活管理等。这体现了台湾师范大学面对台湾地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三)家庭生活教育组硕士班与博士班课程设置情况

1.硕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硕士班课程分为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两种。研究生要至少修满30学分,并完成硕士论文,才能毕业。硕士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两类。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发展领域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1)基础课程体系及特点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与发展多元家庭生活教育方案的能力,以及研究多元家庭科学的能力。基础课程分为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共同必修课程共5学分,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法(3学分)、两个专题讨论(各1学分);选修课程共14学分,包括高级教育统计学(3学分)、电子计算机应用(2学分)、家庭研究设计(3学分)、质性研究(3学分)、多变项分析统计法(硕博,3学分)。(2)发展领域课程体系及特点发展领域课程分为家庭、教育推广与传播两部分。该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领域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而且十分注重学生的教育推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2.博士班课程体系及特点

博士生至少要修满27学分才能毕业。课程同样分为基础课程和发展领域课程。与硕士班的基础课程相同,博士班的基础课程同样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来讲,博士生所学科目比硕士生少,但是内容更加深入。发展领域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的培养。

三、台湾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

(一)根据社会生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发展、亲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渴望获得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因此,台湾师范大学不断调整科系设置,设立了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同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家庭生活教育组),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培养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人才,满足台湾社会对家庭教育方面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台湾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家庭生活教育组开设了照料老人的相关课程,如老人生活管理等,及时为社会输送相关的人才,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内容全面丰富,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台湾师范大学设立的家庭教育课程基本上涉及家庭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家庭资源与管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儿童的健康与发展、老人生活管理等,选修课程种类众多,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另外,台湾师范大学培养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级的人才,尤其注重培养高学术型家庭教育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并开设了一些方法论课程,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

台湾师范大学不仅注重学生对家庭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三、大四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在家庭教育推广、传播、咨询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四)基本形成了家庭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

台湾师范大学围绕家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课程设置呈现科学化、多样化的特征,注重从知识认知、职能导向、个人特质和价值伦理四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各项能力培养落实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中,切实促进学生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相应能力水平的提高。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8)

由于我国中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之间差距日益加大,不少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收入,选择到城市务工,这也造成了很多农民无法近身照顾儿女和关心儿女,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大幅度增长。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也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一、 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纪大多在15周岁以下,这个年纪正处于成长期或者叛逆期,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加之常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导致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大多数存在心理方面问题。在孩子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家庭起到的作用往往远远超过学校带来的影响。而留守儿童本应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关爱被生生切断,大多数留守儿童常年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这很容易造成这些孩子性格偏激、心理素质较差、精神脆弱,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内向、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和交往、狂躁、缺乏安全感、逆反心理过重、自卑等等问题。

其次,留守儿童在校成绩一般比较差。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和管理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导致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课后的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些学生对学习态度散漫、心不在焉、消极被动,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回家后大多沉迷于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交友之中,很少付出时间认真完成作业,根本没有养成应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加之留守儿童在个性上内向或者孤僻的原因,导致留守儿童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新课程的速度较慢。一些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即使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或者具备很高的学历,也能够赚到不少的钱,在物质生活中也很满足,他们上不上学并不重要。

最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存在很大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对子女存在歉疚和补偿的心理,并选择用物质补偿的方式来弥补常年不在子女身边的遗憾。在一年仅有几次的见面中,他们经常花费大部分时间满足子女物质方面的各种需求,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渐渐扭曲和变质,他们往往物质至上、享乐最大,拜金主义思想倾向非常严重,世界观的不成熟又导致他们好逸恶劳、好显摆。而作为替代家长教育的监护人大多数时候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他们觉得孩子只有不犯大错就可以。缺乏父母即使监督和管教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无组织性、无纪律性、对学校规章制度视而不见、旷课、早恋、沉迷网络等种种问题。更有甚至,部分留守儿童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流氓青年相勾结,严重败坏学校风气、损害个人健康发展。

二、 班主任如何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

(一) 针对留守儿童建立独特的档案

班主任要了解到班级里哪些同学是留守儿童,并针对这些同学建立独特的档案以随时随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档案中应该将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和地点、家庭电话和被委托的监护人的情况等等,并随时跟踪留守儿童信息,如果出现变化,及时更改档案。建立好档案之后,班主任要根据档案记载的每一个留守儿童的情况开展个性教育和关爱教育。班主任要认真和彻底的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建立档案是基础工作,班主任应该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 班主任有效落实家访制度

如前文所述,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父母关爱严重匮乏。为了做好补偿教育工作,班主任有必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家访制度,将家访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工具。在家访工作开展之前,班主任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在家访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笔记和记录,在家访之后要善于总结,利用好每一个家访的机会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并和监护人或者看护人进行细致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并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班主任要定期和孩子在外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定期告知他们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要及时通知父母,双方共商对策、共同探讨,做好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 班主任应该重视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可以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的基础上,与心理老师合作,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良好的心理辅导工作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更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爱,每一个人都是感情动物,如果教师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自然能够取得学生的爱戴。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教师可能只是多看学生一眼,多给他们一个鼓励的手势,学生便会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他们会觉得自己在班级中是受到欢迎的,渐渐学校和班级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能够弥补孩子小家温暖的缺失。这样学生才能够安心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对孩子隐私的保密,切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

(四) 班主任可以组织结对帮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班主任要做好资优生和班级干部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和留守儿童结对学习,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扶助。班主任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帮扶活动,让班级同学在学习上帮助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爱护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如果能够感受到同龄同学带来的友情的温暖,那么他们的性格也不会走向内向和孤僻的道路,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起他们好好学习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J].现代教育论, 2010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9)

如果说班主任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那么学生就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载体,如何利用这个载体感化桥梁另一端的学生家长,是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的一项技能。具体如何感化呢?方式比较多,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成功案例:

【案例1】:2003年,我班有一名叫纪云的男生,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和父母亲关系紧张,有一次甚至因家庭琐事,闹出了和他父亲大打出手的尴尬场景。而且厌学情绪严重,导致学业困难。行为态度的恶劣以及学业成绩的不理想引发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满,经常给我打电话发泄对学校教育的不满情绪。但是,一次数学月考纪云破例的考了高分,看到纪云欣喜若狂的摸样,我心中有了主意。这次和他交流特别顺利,我趁机鼓励他只要勤奋,各科都能学习优秀。从此,见到的都是他努力学习的身影。期中考试,他的成绩跻身于年级前列。我又趁机找他谈话,指出不仅要学习优秀,而且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尤其要和父母亲关系融洽。第二天,我接到了他父亲激动地电话,除了一直说谢谢,别无它话。由此可见,班主任只要细心观察,就能从细微处找到改变学生的机会,通过学生就能感化家长。

2.通过琐事感动家长

魏书生曾说:“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事实如此,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不是每天操劳国家大事,也不是每天踌躇于民生之计,而是忠于扮演自己的角色,每天忙碌于班级琐事。就像作家张爱玲曾说的:“每天坚持做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的人。”由此笔者认为,能把每天的班级琐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班主任。能通过琐事感动家长就更需要班主任有一定的艺术性。怎么能通过琐事感动家长呢?

【案例2】:2006届,我班有一名叫陈文政的男生,是高二下学期半途从私立高中转入的。人很聪明,但习惯比较差。家庭比较富裕,看不起班级里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心目中老师的形象也比较低,由于他父母亲长期经商,导致其认为师生之间也是裸的金钱关系。每次家长会,他父母亲要么问是否交钱,要么发泄对当今教育的不满。一天夜里,他突发疾病。我带他去医院,由于他父母亲电话打不通,我只好滞留医院照顾他,忙碌了一整夜。之后他父母亲带些礼物来看望我,他父亲握着我的手愧疚的说了令我难忘一句话:“老师,通过你我看到人与人之间不是只有钱,还有情哪。”所以通过琐事也能感动家长,甚至改变家长的人生观。

3.通过交流感染家长

能与家长和谐地交流,是每一个教师教育好学生,履行好职责的基本素质;是创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一门艺术;是营造和谐社会的根本大事。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与家长交流沟通,是很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很想了解和掌握的技能。但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沟通时缺乏艺术性;沟通的内容往往侧重学生的不足,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那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在与家长沟通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案例3】:2009届,我班有一名叫俞立刚的男生,因是体育特招生,文化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喜欢上网吧,爱好打群架。任课教师谈及他,都极其厌恶,恨不能把他开除掉,他父亲对他也是万分的失望。一次去家访,碰巧他父亲正在打电话,当时他父亲情绪比较激动,声音歇里斯底。原来俞立刚弟弟的班主任正因为学生打架进行电话家访。通话结束,我递给他一杯茶水,面带微笑给他点头示意。大约五分钟后,他平复了心情,问儿子是否又闯了祸。我摇摇头说:“你的儿子近段时间进步较大,情商特高,非常尊敬老师,班级学科教师都寄予厚望。”听后他露出异常吃惊的面容,然后又欣慰的笑了。我趁热打铁:“他的进步与你的家庭教育的结果,班级学科教师都非常佩服你。”然后我们又聊一些其他方面的话题,临走的时候,我委婉的讲出,若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学生定会有一个理想的高考成绩。他抓着我的手一直说:“谢谢”。高考结束,俞立刚不负众望,考上了理想的体育学院。由此案例看出,班主任语言艺术重要性,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微笑、眼神、语言感染家长。

4.通过谎言感悟家长

时代呼唤创新,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一个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的时代已悄然到来。没有艺术性的教育理念、手段和方法,班主任工作就沦为技术性的管理,班主任也滑为“班级保姆”或“班级警察”的角色。善于编织“谎言”来引导理想的家庭教育也是班主任必备的职业艺术。

【案例4】:2009年,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便于统一管理,让住宿校外的学生搬回到学校寝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当时有些家长不理解,甚至带点抵触情绪,因此我如果强烈要求学生一定要搬到学校寝室,必然行不通。于是我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列举了三个并不存在的学生实例。说其中两名学生(朱某,李某)住在学校寝室,高考成绩出色,而和朱某,李某平时成绩平分秋色的张某因住在校外,高考成绩非常不理想。果然,一周后我班住在校外的学生全部搬到了学校寝室。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10)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教师队伍作风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范办学。将2021年定为办学行为规范提升年,将基本办学行为作为立校之本。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办学行为规定,逐条逐项对照标准找差距、改问题、促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听取民意,查实找准突出问题。自始至终着力解决问题,以整改行动开局起步,以问题整改完善提升注入动力,以整改成效交出答卷。

3.坚持精准发力。聚焦工作细节,精准提升,分类包保要精准、逐人施策要精准、家访备课要精准、问题整改要精准、家访成效要精准、学生信息要精准、家校沟通要精准。

4.坚持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活动,亲力亲为,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线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办学规范大落实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1.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函〔2021〕9号),科学划分学校招生片区范围。对于招生片区范围有调整的,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前进行研判分析,综合制定工作方案预案。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区或范围进行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不得跨区域、跨范围招生,不得在开学前后采取考试方式分班。

2.严格落实办学条件标准。通过均衡师资配置,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严格按照规定班额招生,坚决杜绝新入学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

3.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因材施教。强化体育锻炼,保护学生视力健康,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培养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一律不得组织入学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或快慢班,全面推行零择班、阳光分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

5.加强作业布置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年级统筹作业布置。平均不超过90分钟,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

6.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落实“济宁市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7.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初中生应达到9 小时;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8.规范教材教辅和进校园读物管理。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强迫学生和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严禁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9.严格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要保障开全开齐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

10.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机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学校安全责任清单,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落实“每日一提醒”“1530”安全警示教育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推进“法治进校园”,加强预防欺凌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经常向家长宣传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情况。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推动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配备、护学岗建设“4个100%”达标。

11.严格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教师签署的《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在学校、班级醒目位置公示,在学校门口设置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公示牌。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面排查,一经发现,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出现严重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二)、突出问题大整改

1.整改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整改教育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对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劝返;严禁残疾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资助或未资助到位的现象发生。

3.整改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严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乱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指定订购教辅材料,收取赞助费或赞助物品、对转出学生收取管理费等现象发生。根治学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4.整改家校沟通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教师未按规定进行家访,或以电话访、到校访代替登门访,沟通方式少、频次低、态度差、实效性差,家校沟通机制不畅通,家长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教育政策和学校工作未能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家长,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存在误解等现象。

5.整改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存在的安全“一岗双责”责任制不完善,安全制度及安全档案还不标准、不健全、保安配备不足,物防、技防配备不达标,防火、用电、校车隐患整治不彻底。

6.整改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对学生尊爱关爱程度不够、敬业心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课后辅导不及时、作业批改不全面、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7.整改教师纪律约束的问题。学校对教职工纪律约束不严,教师通过课堂或网络等公开发表不当言论。

(三)、教师全员大家访

1.健全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育人导师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落实家访工作方案,开展家访培训。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明确家访工作的周期和次数,实现每名学生每学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2.做好访前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家访目的,精心设计家访内容。要通过任课教师及班级同学,广泛收集学生在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参与活动、学业成绩、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根据家长的工作和居住状况,提前与家长商定家访时间。

3.科学设计内容。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落实普遍家访。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定,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相结合,加强家校沟通。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家校沟通方式,班主任每年入户家访一次。

5.突出重点家访。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定重点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对学校有个性化诉求的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 次。必要时,应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联合家访。

6.客观做好记录。家访记录是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反映教师育人的痕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家访人员要及时整理家访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评估家访效果是否明显、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7.保护家庭隐私。家访是对学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对于学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恋等相关隐私必须严格进行保护,不得在任何场合随意议论学生家庭隐私。在作为家访案例介绍或典型经验交流时要隐去学生家庭隐私信息。

8.守好廉政底线。家访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人员要带着真心、爱心和耐心走进家庭,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家访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他收费服务,不得收受或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9.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各校要认真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以育人导师为主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组,明确家访注意事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家访内容,提高家访质量,覆盖学校所有学生。

四、实施步骤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启动实施阶段(6月16日-7月6日)

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三大活动”方案,召开全校“三大活动”动员会,对“三大活动”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家访培训;开展自查自纠,制定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等。

(二)整改落实阶段(7月7日-8月31日)

“三大活动”推进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合力;加快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学位资源,确保招生入学工作有序进行,不产生新的大班额,做好家访工作。

(三)集中冲刺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以育人导师为主体,以学科老师为补充,分类别进行重点家访,进一步细化措施,家访前充分备课,确保家访对象信息精准。

(四)巩固提升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同时,制定下一年度家访方案,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助推家访工作常态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对本单位“三大活动”的领导责任。

(二)精准制定方案。结合校情、生情,细化落实措施,明确办学规范,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包保、每个问题都能跟踪到底。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篇(11)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始终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与友好相处,并得益于他们的倾力支持与相助,使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大环境中健康成长,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如阳光下怒放的鲜花,我如沐浴在春风里。所以,作为班主任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发掘家庭教育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加强与家长的联络沟通,建立有效的教管机制。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迫切期望,而实践中,往往家长忽视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特殊作用。导致学生的成长教育单纯依靠老师和学校,在教育中形不成合力。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进而利用家长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班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1.1建立定期家长会制度,树立家长的正确教育观

当今社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高速发展的模式,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更为苛刻,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家庭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强加教育”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片面的认为,小学阶段就是让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如能背多少诗词,能识多少汉字,能做多难的奥数题。中学阶段则既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又感觉到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情急之下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对家长产生反叛心理。还有的家长认为中学教育就是学校和教师的本职,一味的依靠和放纵,使得部分孩子的智力因素得到提升,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却受到制约;而有的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都受到损毁。针对这些情况,我建立了家长会制度,在每个学年的开学、学期中和期末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把自己的学年教育、教学计划告知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做阶段性总结和汇报,以及进行期末总结和对假期学习做出安排,从而使家长的家庭教育有计划,作业检查有目标,与老师交流有话题。这样才能使得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全面、更为合理,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1.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家长的责任心

在每次接班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该档案袋的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是学生的个人信息。二是班主任寄语。三是学生校内外获奖情况。四是学生的成长日记。五是家长对学生的阶段性评价。这些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规范和心路历程,家长可以定期拿回孩子们的档案,了解孩子们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并适时对孩子的家庭表现给予评价,这样既可以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更默契了家长与孩子们的关系。比如,我们班的张小明同学,这个孩子刚入班的时候性格内敛,又少又朋友,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同学面前没有自信心,也不愿与老师多接触,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迷恋上了网吧,并开始与“网友”频繁接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种情况我感觉到自弃比抛弃更可怕,于是借助成长档案寄语思翰“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我也有我的光芒”,并有意安排他去做一些好事,将他所做的好事记录在案,这样一来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升温,上课的时候姿势端正了,眼睛明亮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马上与家长联系让他们阅读孩子的成长档案,让他们关注孩子在家的表现,几下孩子的闪光点,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的心又重新回到课堂,自信并开心快乐的生活在我们的集体里,还成为三三班良好半分建设的小小的助推器。正是由于老师与家长的责任心使孩子们有了健康成长的舞台,孩子们的生活也才更精彩!

1.3以先进的通讯设施为载体,及时沟通家庭与学校,建立不间断的联络机制

生活在信息时代,便捷的网络与通讯手段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方便,充分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畅通家长与班主任的联系,保持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是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工作中,我利用网络与家长建立了QQ群,随时在网上公布作业,明确班级新规定,对学生的近期请况进行通报,发表教学博客,推荐好的学习资料等。经常与家长协商教育方法,以提高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支招。短信是一种更及时、高有效的联系方式,通过短信互动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思想变化,适时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做出科学的调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有关研究机构调查得出“孩子对学校的态度通常受到家长的影响。当家长对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感到满意时,他们的孩子就很有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并对学校的鼓励和支持有积极的反应。”由此可知,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比如,家长将道听途说来的老师的一些情况无意中反馈到学生那里,学生因此便会对老师做出不客观的评价,并将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这种情绪表现为,不配合老师上课,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老师和班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佳,自信心丧失,班级凝聚力减弱,整个班级学习滑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够快乐的学习成长。可见合理利用家庭资源,使家长成为班主任老师的亲友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所在。

2.1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一道共同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

每个孩子的个人学习情况都不尽相同,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家长和班主任需要合作完成的一道难题。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将班里的六十二名学生分为六个梯队,每个梯队的同学将他们的学习方法加以汇总,然后讨论,并付诸实施,一段时间若行之有效,就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双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适合这个孩子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要求家长加以监督,使孩子们在学习中实践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有纰漏,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重新做出整改。

2.2主动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让家长成为班级的一份子

在班级建设中,不仅要发挥学生和科任老师的力量,班主任更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班级成员,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李小刚妈妈是一位音乐老师,在上个学年的校歌比赛中,我邀请小刚妈妈参加我们的活动,她不仅担任了我们课外指导老师,更为我们班培养了“小小指挥家”和电子琴手,一个星期紧张的准备,三三班以独特的创意,高昂的激情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家长的参与为我们的班级活动注入了活力。如果说学生是花,教师是园丁,那么家长就是营养液,想想看,这样的花朵怎么能不娇艳?

家庭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作为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家庭的潜能,利用家长的力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能量。孟小军的爸爸是一位装潢师,每当班里有窗户需要修理,我就会请孟师傅来帮助我们。他的每次出现,都增强了孩子们的自豪感同样也增强了家长对三三班的关注度和责任感。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撤人能够为我们的班级体成员,成为我的同盟军。

2.3强化家长道德影响力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中国也有句古话: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家长的示范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我班的温彬毅同学刚进班的时候脏话很多。我深知仅靠学校教育,而不改变家庭语言环境很难将其培养成一个会说话懂礼仪的好少年。于是开始与家长的沟通,几次接触之后了解到孩子的爸爸爱喝酒,并在与工友交往中粗话较多,这样的语言环境也影响到了孩子。但是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温爸爸亦是如此,他对孩子的关心,期望让我感觉到他会配合我的工作,后来的时间里,我们达成共识,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语言环境,好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今天的温小兴不仅听不到他说一句脏话,而且还可以看到他在听到别人说脏话时,加以告诫,成为我们班的文明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