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交流沟通机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21

交流沟通机制

交流沟通机制篇(1)

在我们与核心客户的沟通机制中,公司的审计部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审计部每年都会定期到各地市场进行审计工作,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拜访客户,跟客户进行访谈。审计部门与商客户的访谈主要是了解客户需求,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当地是否有违反公司政策的事情发生,公司给商配备的各种资源有没有到位等等。审计部门访谈的结果会与公司的管理层共享,而且每季度还要做总结研讨会。这些制度化的工作流程使我们与商形成非常密切的沟通,也使企业与商的沟通是多层次的。

而企业要想做到与商客户的无障碍对接,离不开商的密切配合,我们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一个高效的服务平台,实现与商无纸化、电子化的沟通流程,让商与企业的沟通简单化。在我们的管理系统中,商的每一个卖场、每一个专卖店,甚至每一个导购员的销售额,商卖的每一台机器是什么型号的,销售到哪个小区,什么时候安装的等等商与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管理的平台让我们与商之间的对接更加透明化,这种沟通更有效且成本低,沟通的效果好。

企业与商的沟通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沟通机制是最有效的,对企业是最合适的,并没有特定的模式,不同的企业可能需要不同的沟通机制。如果企业重视与商的沟通,那么就会想尽办法,有意识地去开发和调整自己企业与商的沟通流程,将一些无效的沟通流程去掉,将好的沟通流程引进。

交流沟通机制篇(2)

积极聆听

聆听没有成本,也无需付出代价,聆听也是最精明的投资,一个善于聆听者,会得到宝贵的智力财富。

聆听员工不同意见和建议,会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聆听与市场一线接触人的看法,会更加贴近市场状况,认真去聆听,就有可能找到失败的原因和症结,可能豁然开朗,会发现以前一直深藏的问题盲点。

管理者的积极聆听也会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得到认可,使沟通更加平等,会增强员工的主人公精神。

非正式沟通更轻松

正式与非正式沟通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而非正式沟通则增加有效沟通的开放性。

非正式沟通会少了很多约束和压力,人们在交流信息时更容易畅所欲言和相互激发,从而大大提高活跃的沟通氛围,让员工的积极性也得以提高。

让沟通深入而平等

优秀的企业不仅沟通频率较高,而且沟通深入,彻底,不流于形式。

管理者和员工沟通时给予员工平等的地位,让其感觉到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样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排除地位差异,个人偏见和经验主义,例如,向下沟通比较容易,向上沟通比较有障碍,做为上级应该要知道这一点并进行克服,避免自恃经验丰富,居高临下和别人进行沟通,这会使沟通效果适得其反。

优化内部组织机构

机构越复杂,沟通越困难,信息传达越容易扭曲,变形和失真,致使效率降低,因此,如果组织机构臃肿或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多头领导,人浮于事,就会严重影响内部沟通。

一:组织架构设置应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原则

二:各分支机构要讲求协调性

三:要对组织机构进行“体检”

根据实际运营后的绩效表现和运营效率来判断评估其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健全沟通渠道,完善沟通制度

沟通渠道可以分级,分层次,部门内完善定期交流制度,增加交流频率,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进行非定期会议和讨论,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部门之间制定定期和非定期的沟通计划,就特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目的性讨论沟通,还可以通过建立信箱,短信平台,员工论坛,服务网络等新的沟通渠道,结合传统的面谈,电话,信件等,使员工能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最佳的沟通,从而提高沟通效果。

要重视员工的参与性,密切结合员工自身综合条件,抓好员工心理,结合员工培训等工作,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预期。

改善沟通环境,注重信息化建设

开诚布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情报,以便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

如果管理者真正要和员工建立亲密关系并使他们热诚工作,那他们就应该从办公室中走出来,抱着真诚的愿望和他们相互交流,并且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信息化建设能强化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营造富于活力的企业文化。网络办公,能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节约办公成本,使企业内部整体运营效率提高。

这种虚拟性沟通平台的延伸,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化更具备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更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时代价值。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完整的沟通必须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注意观察有效沟通后的反应和行动,并收集可用的反馈信息,为有效沟通做出评判和改进方法。

交流沟通机制篇(3)

二、企业财务管理沟通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沟通主要坚持整体系统、整体协调和整体最优的原则。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是要为企业管理的效率提升做出贡献,同时财务管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职能,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沟通中应保证财务管理不脱离整体,形成协调统一且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首先,企业财务管理沟通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尽管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相对独立,但财务管理离不开公司的系统整体,也难以脱离系统的整体,要在公司的管理全局上进行财务管理的沟通,一切以公司整体的大局为重,保证企业管理的整体系统性。其次,要坚持整体协调的原则。在财务管理中要做好企业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沟通的协调性,同时也要保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效进行沟通和协调,为企业做好财务工作和企业整体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再次,要坚持资源优化配置最优的原则。这就需要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充分沟通,充分快捷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并针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其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系统要素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产生整体性的功能,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资源整体最优的要求。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沟通机制建立的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企业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渠道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企业上级与下级的沟通交流。正式的沟通渠道可以采取月会、周会、座谈会、企业内刊、公告栏等方式促进各部门以及上下级的有效沟通。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平台、QQ群、周末旅游和小型聚会,这样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沟通的方式,有利于为员工的沟通提供和谐轻松的环境,促进沟通效果的提升。同时管理者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要向员工传达准确的信息,且要进行有效倾听,能够使员工在沟通交流中畅所欲言,不要打断其发言或批评其的发言有误,管理者应充分的相信和依靠员工,全力支持员工的工作,有效注重沟通的情感交流,做到真诚和换位思考,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保证员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并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二)完善沟通程序

要促进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建立交流的机制,要完善沟通的程序。首先要从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业务协调会的召开做起。这种业务协调会要求财务部门经常召开,针对财务工作中发生的突出问题和财务制度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以及可能引发的隐患进行相关的讨论。有效促进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其他部门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其次,企业其他部门应邀请财务部门参加其部门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针对各部门在其工作中发生的财务问题与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有效保证信息沟通的畅通性,完善沟通程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再次,要将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定下来,形成企业的沟通重要方式之一,如内季度召开财务制度讨论会议,每周进行员工座谈会,每年进行相关的培训会,开展专题培训等,每半年召开员工交流会等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制定,将沟通的程序进行完善,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沟通机制的建立健全。

交流沟通机制篇(4)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沟通是协调各组织要素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这使得组织内部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更为迅速且一致;沟通是管理者联系下属以实现管理基本职能的有效途径,对上传下达、下情上达,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执行力差、解决问题不力,归根到底,都与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沟通在监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监理方在建设方、承包方中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沟通越到位,工程质量越满意,争执和磨擦就越少。在一个监理机构中,沟通也非常必须,总监与总监代表、业主、施工单位,总监代表与监理员、监理员与监理员之间等都需要通过沟通来掌握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从而使监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互动地把握自己与他人、与总体的动态联系,推动监理组织的发展,更好地进行监理并取得实效。

二、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一般是经过构想、组织信息(提炼或加工)、发出信息、聆听者接收信息、思考、组织反应(反馈)几个过程,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任何一个过程都不能缺少。

如果不经过组织信息过程,聆听者就会无法掌握重点,因而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反馈。这种问题在日常工作当中最为普遍。聆听者在交流过程中,由于大脑运转速度远远快于说话的速度且交流的信息无法引起大脑思考,此时聆听者往往会形成“走神”或“独自闪念”的情况,结果形成“自我沟通”,交流的效果自然很差,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改进。

三、监理在实际工作沟通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1.项目总监与项目部监理员工的沟通

项目总监在布置监理工作任务时要清晰,使接收任务的监理人员都能够明确目的。在必要的情况下项目总监还要为接受任务的监理人员提供必要的手段确保监理工作能够

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监理目标。在此沟通过程中的互动最为重要。要注意的问题是.项目总监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的监理人员非常善于领会意图,也具有很强的监理工作能力。对这样的监理人员.项目总监不需要进行很详细的工作交代,而要拿出多数时间倾听他们的设想,并对他们提出的监理建议、困难等给予答复,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以提高工作效率。

2.监理员工之间的沟通

通常情况下监理员工之间针对监理工作问题进行沟通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沟通事件的本身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因此沟通的结果势必造成沟通双方产生一定的服从或服务关系往往是提出问题的人是处于主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要尽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为可能导致的对方的困难,提出解决意见甚至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问题提出者要主动放下架子以商量的口吻与对方沟通,并尽量多听取对方监理同事的反馈意见了解对方的困难。

3.监理与业主之间的沟通

监理的服务对象是项目业主。监理为业主提供的是智力性的监理服务产品,业主是用户。因此,加强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监理服务质量得不到业主的认可,那将得不到认可。特别是项目总监的工作,要取得业主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必须通过沟通。监理公司项目部监理人员来自不同的阶层,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监理工作的理解差异较大。强调和业主搞好工作关系并不是说要做业主的附庸而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监理工作。在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监理是监理服务产品的制造者,要对是非曲直有正确的判断,形成自己的主导意见。在工作中,与业主产生分歧时要善于和业主进行沟通、协调,要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进行工作。另外还要不失时机地向业主的主要负责人汇报工作,让他知道监理组的工作情况,争取得到他的认可和信任。这一点非常重要。

4.监理与承包人之间的沟通

监理与承包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作为监理,必须明白所有的施工任务都必须依靠承包人来完成。承包人要完成任务需要相关的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和技术管理的配合和协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承包人确定某个方案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质量、工期、费用(成本)之间的关系,也会考虑到制定的方法是不是容易被施工人员接受并顺利实施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监理要控制,就是要让承包人听监理的否则就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是片面的。

四、监理沟通的形式

1.书面形式的沟通

书面形式的沟通包括监理规划、参建各方工作制度、监理月报、监理工程师通知、业主意见调查表等等。不同的书面形式的沟通有着不同的作用。书面形式主要有监理规划、监理月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各参建方工作制度等。

各参建方工作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的相互沟通、交流、讨论最终邢成的各参建方工作制度.是规范各参建方行为的一种制度。建设方对工程建设工作中的主要要求.都可以纳入该制度中。通过这种沟通监理方和建设方可以充分地意见交换.找到最佳结合点.制定出既能满足项目要求和监理管理颊定又能照顾到对方工作特性的业务程序。该制度作为规..各参建方相互往来工作关系的行为准则各方应认真执行。

使各方职责、权限及相互工作关系明确做到相互配合、拒互监督保证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最终确保工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制定各参建方工作制度时,应优先考虑:制定图纸会审和图纸交底制度,建立周例会和专题会议制度,制定专题讨论会议制度,召开技术交底会。

2.日常工作中的交流沟通

日常工作中的沟通主要是通过交谈的方式进行。

这种日常的交谈意义重大。通过交谈可以反映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技术水平、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综合素质。应该支持并鼓励这种沟通形式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同建设方管理人员交流一是充分获取建设方的相关信息,为保持或改进我们的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向建设方充分展现自我让建设方认同项目监理部每一个监理人员及其工作效果.直致认可并满意项目监理部提供的服务质量。

交流沟通机制篇(5)

企业文化以企业哲学(Corporate Philosophy)为核心,并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形成统一的价值链,使企业的使命(Mission)、愿景(Vision)及其理念(Motto)不致于停留于口号(Slogan)上,而是形成足以影响企业人员之价值观(Value),更加要落实为具体的趋同的思维模式及行为规范( Behavior),最后升华为一起奋发的信仰(Religion)。这样的过程是一个从强制灌输到主动接纳的良性循环的过程,并且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流运动。沟通机制的创新就意味着不断地寻求信息流的最佳运动方式,以便形成围绕企业哲学的信息网络,以此影响接收者的行动模式。同时,沟通渠道的拓展使得企业文化软性管理“硬着陆”,可以更为深入地渗透,这是塑造强势企业文化的必须工具。

案例A: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首家增资扩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其注册资本达到25.1亿人民币。这家自称以文化创业、以文化立业、以文化拓业的公司,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及其丰富的沟通渠道。其创办了名为《曼陀林》的司刊、《立正报》的司报,也拥有自己出版的系列书库,还建立了湘财艺廊,甚至其最高领导人还亲自采写了司割的歌词。当然,作为专业证券服务商,其内部局域网及对外网站的建设毫无例外地成为宣扬其文化特点的阵地。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内部沟通渠道上所记载的,是其员工写作的高质量的古典色彩的文章,颇有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风格。这对一个民族知识产业的代表来说,难能可贵。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沟通渠道的多样化、高雅化及统一的格调,甚至我们没有丝毫地怀疑其员工是否造作地撰写作品,因为内部员工高涨的趋同的价值理念洋溢于字里行间。

有的人质疑企业文化的存在意义,认为其讨论是无关宏旨的,这往往体现在那些日夜奔忙于具体经营事务的小型企业主身上;当然,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承认企业文化的概念,不管其从哪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问题,但他们的出发点仍然建基于文化的抽象论或无形论。也即是说,在多数人看来,文化是无形存在的,并非具象的,而且是自发的,不可控的。这样的观点普遍地表明着许多人对文化现象的肤浅理解及被动心理。专业的态度应然认为文化是具象的,式微的,可主动整合操作的,甚至可以通过组织设计,通过制度创新来体现独特的企业文化。沟通机制的构筑、创新,有力地回击着任何质疑企业文化无法落实的观点。 (二)

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文化的传播网络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与繁多的手段。企业人员通过网络的新型沟通渠道营造了公司文化的新天地,并以此诠释着效率、民主、平等、畅通、愉悦等等价值。本文的重点无疑将着重阐述信息技术对于沟通机制创新的推波助澜。

有效沟通方式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增加了很多的可选择空间。公司内部的人员既可以选择在局域网的BBS上信息、讨论专业问题;也可以越级向上司发送电子邮件以征询意见;更可以通过企业OICQ、MSN的聊天途径与同事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只要有足够的自觉性,我们认为这样的交流对于维护同事之间的合作友谊是无与伦比的工具);甚至文件的传送也无需离开座位,音频及视频的多媒体支持也使得不同地点的同僚们可以成功了创设学习型组织的议事模式……

也许正处于体制转型的国有企业或者年龄结构老化的其他类型企业中,这样的沟通方式并不很为高层管理者所接受,他们仍然习惯于通过制造不平等的单向沟通模式来得到权力执掌者的满足感。然而,对于七十年代及其之后的年轻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阅历背景使他们更趋向于资源共享的思考模式。网络文化的平等、民主的特性影响着他们的领导方式;同时也正因为虚拟沟通平台的延伸,使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文化更具备了真实性和有效性,更体现了文化的价值所在。这样的说法,完全可以选举权利的变革来做类比。在人人举手表决的旧时代,显然很多人大代表被广泛地批评,而其本身的权利也无法体现出价值;但当电子表决引入选举制度之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权利因为技术的缘故而突然间变得亲近,可触摸,并且真实。企业文化由于信息技术而更为务实的观点同样基于这样的道理。

案例B:

对于新型创业的公司,以下的沟通渠道应该是企业文化的独特风景线。公司的所有者同时经营着两家公司,并且其中一家只能以兼职的形式进行控制指挥。按照常理,这家数人的公司当然无力去支付构建规范企业网络的资金。所以电脑员的聪明和领导人的开明使他们利用一种免费的名为Tencent的聊天工具进行联络,于是公司所有员工整天都泡在网上,他们的经理则在另外的办公地点中上网,如果运用信息论的观点的话,正是通过这样的聊天工具,使信息网络呈现星状,各个个体之间的沟通双向互动,并围绕经理为信息源的核心。创业的艰辛并没有磨灭员工的斗志,反而因为网络的联系而使公司的凝聚力空间紧密。

上述的案例既生动地说明着网络时代沟通模式的变革对于企业文化系统管理的作用是如此之有震撼力,也为中小型企业塑造其企业文化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成功范例。笔者并不认为很多中小型企业主缺乏信息技术的知识或者没有应用的经验,而是说下意识地系统地将网络技术化为制度性事实运用于文化交流,与可有可无、仅依兴趣行事或任凭员工自发行为着实是两回事。

对很多企业来说,在拼凑网络的当初,也许并未想清楚它在沟通领域的强大的作用。而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网络化生存的一个重要步骤而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了它的巨大魅力,这种魅力在于它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一直是企业所刻意追求的,企业中人也一直在探索企业内部沟通渠道的种种可能,但沟通不畅这一长期困扰经营者的问题,直到企业网络的到来才真正出现转机。

案例C:

在惠普(中国)公司有这样一种现象,企业办公桌的数量永远比员工的数量要低,企业鼓励员工带着便携电脑在办公室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家中办公。而且,由于办公桌总是比员工人数少,所以办公桌总是处于被公用的状态,并非归个人独自专用。所以,实际上员工的办公地点并非固定,员工总是处于流动性的办公状态之中。即便企业的管理者也是遵循这一规则,在公司并没有专用的办公区间。

惠普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基于其强大的内部网络基础,或者说,正是内部网的支撑,惠普才真正实现了其梦寐以求的无纸化办公。

我们发现,这种规则的实行,除了对惠普直接产生高效、节能的功用之外,对惠普的公司文化建设也产生了新的推动。比如,惠普提倡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坦诚相见,提倡“沟通”。那么,由于员工的办公地点并非固定,因此他办公桌的邻居也是不固定的,今天他的邻居是A部门的,明天也许就是B部门的。这种状态使得成员之间的沟通变得十分有意义,换言之,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不再局限于本部门,即便是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也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再如,惠普提倡企业内部成员的平等性,要求成员之间平等相处,杜绝明显的等级概念,同时惠普还要求成员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也能够做到平等相处。总之,惠普希望“平等”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也许惠普曾为此考虑设计很复杂很详尽的制度体系,但是当“办公桌的规则”出现以后,“平等”这一企业文化理念的推广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当企业的一名普通成员坐在办公桌前,想到就在昨天坐在这里办公的还是公司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的时候,他对“平等”的领悟就已经是相当深刻的了。

前面谈到惠普的“沟通文化”,应该说是企业网络化生存所引起的企业沟通体系的一种较高体现。一方面企业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另一方面企业成员之间也因为邻座的随机组合而大大提高了面对面交流的范围。这种沟通体系也许一般企业还难以做到,但是对于遵循网络化生存规则的企业来说,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却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几乎就在一瞬间,很多企业的成员都喜欢上了内部网络。先前通过纸质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开始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大家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任何信息的交流,包括企业的,生活的,甚至是绝对个人的。  (三)

计算机复杂的信息系统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经理人员监督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能力。但这种正式的系统只是对管理控制信息资源的一种增加而不是取代。网络文化固然给现代企业带来沟通渠道的创新,但新型企业文化应然是多元的。在高歌猛进地倡导以信息技术创新沟通机制的同时,笔者仍然肯定其他传统沟通机制的有效性。

会议、短暂的会面、单独谈话、四处巡视、社交活动、电话交谈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仍然是经理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沟通技巧或途径最为有效,才是关键所在。并且职业人士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及拓展,尤为重要。诸如当主管经理正在气头上,如何与之沟通的问题,可能一张纸条的作用更大于任何其它方法。

案例D:

素以创意闻名的公司善于激发职工的创新精神,该公司允许职工发展自己的兴趣并且及时与他们沟通,从而获得职工的创新成果。著名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年年举办的三次"员工献宝"大赛,允许不同级别的职工向总裁推销创意成果。迪斯尼公司也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这也是沟通机制创新的方式。与此相似的还有户外拓展训练及团队建设的培训项目。

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何种处境,搭建务实的、制度化的企业文化平台都需要沟通机制的不断创新,并且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均是人的主体,有效沟通制度的实现需要志同道合的一群精英在趋同的价值理念协调下主动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且得到充分的监控。

交流沟通机制篇(6)

大学生沟通能力,指大学生在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等方面有效地与他人交流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顺利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尽快适应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而且是衡量大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准。切实了解大学生对沟通能力培养的意见,有针对性地构建和实施长效培养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长效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是他们经常感到烦恼的问题。有关研究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大学生总体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沟通目的不明确,沟通心理不成熟,沟通语言水平差等[1]。

2008年,我们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了本校181名各专业年级大学生对沟通能力培养的意见,主要如下:(1)对造成沟通能力不强的因素按相关性从高到低排序,学生认为依次是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因素。(2)80.8%的学生表示交际范围狭窄,没有接受过演讲、礼仪等方面的培训。(3)31%的学生表示会经常有意识地锻炼提高沟通能力。(4)16.4%的学生认为教师重视沟通能力培养。(5)54.8%的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6)80.7%的学生认为沟通课程学习有必要,但前提是教学质量高。(7)对希望的实践平台按倾向性从高到低排序,学生选择依次是实习、社会实践、集体活动、学生组织。我们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学生的意见。调查表明,学生总体上对沟通能力培养有较理性的认识,渴望提高沟通能力,但自我培养的主动性和沟通锻炼不够,沟通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培养。这就需要学校更好地整合社会、教师、家庭、学生的力量,构建和实施长效培养机制,因为机制具有目标的确定性、措施的系统性、运作的持续性,能形成培养的合力,提高培养的成效。

二、长效培养机制的构建

沟通能力长效培养机制是指构成沟通能力培养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影响,推动培养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功能,包括观念、目标、实施、保障等。近几年,学校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结合专业教育,构建和实施长效培养机制,学生沟通心理品质和适应社会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

1.明确培养目标。沟通是现代大学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学校按照现代人才观和质量观,充分认识沟通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把沟通能力培养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又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协调、沟通运用能力等方面加以具体化,体现目标相对的独立性和针对性,强调合格的大学生不仅专业能力过硬,而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有效进行自我、人际沟通。如书面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撰写计划、总结、论文等,准确表达思想,语言流利,措辞确切。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质量标准的实施,使学生和教师都明确培养目标,把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学校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强化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沟通观,深刻认识教育管理从本质上是师生双方通过有效沟通实现的[2],为教师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思想基础。

2.加强沟通教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沟通课是基础必修课。学校在教学计划中把沟通课纳入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人际沟通、实用礼仪等选修课;还针对不同专业的素质要求和职场需求,以必修课或专题训练,进行管理沟通、商务沟通、营销沟通、医患沟通等教育。沟通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教学单靠传授知识和技能,并不能有效实现培养目标。学校重视沟通课程建设,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角色扮演、自我展示、游戏等教学方法,加强沟通过程、情景、技能训练,使这些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还应结合入学教育、实习前教育、就业教育等途径,通过各种成或败的现实案例,加强学生沟通教育。沟通能力是人文素养即一个人理想、智慧、情感的综合体现,学校应通过开展假期读书活动等加强学生课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文素养。

3.强化沟通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不仅在于掌握沟通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靠理解后的锻炼,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引导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采用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思维、情感的沟通,设置讨论、辩论、提问等环节,变“要学生说”为“学生要说”;课外作业由学生课堂上报告,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交流中学会沟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重点关注沟通能力差的学生,引导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化解和协调冲突,鼓励他们加强自我锻炼。另一方面,通过沟通能力测试等途径,促使学生认识沟通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和自身差距,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学校积极发挥学生会、班团、社团等作用,如学生组织定期实行换届,采取竞聘演讲形式,给更多的同学当学生干部的锻炼机会;班级实行团队化管理,划分为若干小团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互相交流、帮助,以团队精神促进共同发展。注重活动的有效参与率,社团、志愿者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组织、宣传、联系等实际工作,以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班团主题讨论活动要求事先准备,每位同学发言,并进行辩论。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学生能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组织文化,知道如何与上级、同事相处。

4.健全沟通机制。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这依赖于畅通的立体化沟通机制。学校将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渗透到育人工作中,加强学生和学校、家庭和学校沟通机制建设,健全学校(学院)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定期座谈制度;组织家长代表来校交流、每学期给家长寄信汇报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校发展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切实解决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学校健全规范化、经常化的师生沟通机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沟通技术,把联系方式向学生公开,便于与学生及时沟通;更重视面对面沟通,设立师生交流坊、建立教师值班制度,切实做到课内与课外沟通相结合。健全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对他们每学期开班会、下学生公寓、与学生谈心等作出规定;还选派辅导员进驻公寓,有条件的学院建立导师制,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

5.营造沟通环境。和谐的沟通环境中可以激活沟通体验,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发展。学校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事务;加强学生和谐班级、宿舍建设,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合作的校园沟通环境。其次,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当前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3],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心理普查与访谈、建立心理档案,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构建班级、学院、学校、校外专业机构的“四级心理工作网络”,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机制,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心理疏导、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认识、情感、人格等障碍。

6.强化考核保障。学校把沟通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育人经验交流和宣传先进教师的事迹,强化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平等、双向沟通意识,提高他们以情沟通、用心交流的能力,建设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能成为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教师队伍,以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在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中,学生的评分占较大比重,确保他们定期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考核,一方面,把学生课堂发言和讨论情况纳入课程成绩,规定占一定的分数,由教师评定。另一方面,把能体现学生沟通能力的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以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沟通锻炼。

参考文献:

[1]李洁.大学生沟通问题研究及人文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J].2010.23,(1):101-104.

交流沟通机制篇(7)

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与现实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对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从沟通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其对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高等教育改革与多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不断的创新,更要准备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1.高校当前学生工作特点

(1)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各高校的不断扩招,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转变,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其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正逐渐转变为服务职能的管理,单一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学校的发展。这些转变需要有更加系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来保证实施。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思想较独立,思想的选择性增强,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注重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建立适应起适应时展的新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与模式。

(2)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学生管理信带来新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迅速普及,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观念方面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能够更快捷地获取信息,网络巨大的信息量,掩盖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信息,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再加上网络上不良信息及反动信息的任意传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环境,大学生上当受骗,受网络毒害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毁了学生的前途,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在这种时代形势下,国内高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交流与竞争中,在诸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由此,高校学生工作也必须要和国际同步,进一步改变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外来思想观念与文化习俗影响很大。综上复杂的环境因素给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与问题,如何促使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校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给学生工作带来新问题。学分制的实施,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工作由学年制的指令性管理转换为学分制的指导性管理。一方面,学生的管理工作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选好所修课程,构建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自主选择性的学习。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高校目前都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开放高校市场,允许社会资金、技术及设备进入校内市场,学生不仅仅只陷于交纳各种学习费用,其已经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自我实现的意识,对学校软硬件条件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独到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者们应适应新形势,改变原有的工作作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2.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对滞后的学生工作理念。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在管理实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运用。也就无法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相对有利的环境条件。还有就是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一些教育工作者习惯运用灌输的方式教育学生,把学生看作教育与管理的直接对象,态度强硬,以训教的方式把自己放在强势地位,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与沟通。

(2)单一僵化的学生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其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多数人认为学生工作无非就是对学生的管理,谈不上服务,也不需要服务。其只看重对学生的行为的规范,教育管理目标是让学生服从与服从。以处罚与规章制度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单一僵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举步维艰。

(3)缺失学生道德教育评价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理念与机制的影响,目前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实践中,缺失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客观评价机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只有应试分数,理论考查与操行考核相脱离,对学生品德评价缺少“认知”与“践行”的有机结合。管理者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客观。

二、如何实现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针对如上所述,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学生工作者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采用沟通管理模式,积极做好学生工作。

1.遵循高校有效沟通的几条原则

(1)诚实性原则。沟通管理工作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诚实性的原则在于管理者沟通信息的真实性。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主要是管理者与学生间的沟通,达到有效沟通的基础应是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需要在沟通中坚持诚实性原则,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大学里的价值观应是建立在真诚的言语及师生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所以,真诚与信任是学生工作有效沟通的基础。

(2)及时性原则。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以便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学生产生怨恨情绪,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管理者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态度及满足度等,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避免时间过长导致隔阂与误解,给下进一步的学生管理与沟通工作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

(3)准确性原则。沟通交流时,所采用的语言形式能被接受者所理解,这才是达到了沟通的准确性原则,表达方式的不当可能会给沟通带来障碍。因此,要达到这一原则,就必须对沟通的接受者有清醒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学生,所以其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语言并准确地表达,还要选择合适的场合,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合适的、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4)策略性原则。所谓的策略性原则,指的是管理者通过非主流渠道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因人因事因场合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应采用的沟通策略。高校是一个思想与言论汇集的场所,学生们思想活跃,其精神需求与心理愿望常常会通过非主流渠道真实直接的反映出来。管理者可通过非主流渠道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采取合适的方式积极主动的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理想的沟通管理效果。

2.如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沟通

决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沟通模式,高校长期沉淀形成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学校与学生交流中比较常用的并被长期运用的工作模式。高校的学生管理沟通模式是大学为取得特定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战略手段。无论如何,沟通交流管理模式的运用,都是学校的学生管理者开展学生工作的最好选择,其将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败及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沟通的培训。学校管理者应更新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管理模式。并采取合适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者的沟通管理意识。要做到这一点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其进行沟通管理培训,让学校管理者通过培训学会与掌握沟通的技术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沟通管理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变换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在对学生的沟通管理中,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对应的沟通形式。面谈、电话沟通及网上交流都是可采取的沟通方式,在和学生沟通时,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逐步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沟通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

(3)减少沟通环节,并适时地进行反馈。沟通管理要求有良好的形式与途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与学生的沟通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所以,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效果最为理想。一些高校为了省时省力,就悬挂意见箱。这种表面民主的交流方式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对学生的沟通管理要尽量避免中间环节,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4)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加强沟通管理。在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推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向着教育目标逐步迈进,怎样做好学生工作,采取何种工作方法,学校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合理的利用沟通的渠道,进一步提高管理沟通的意识,成立专门的沟通机构部门,规范化的管理学生沟通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或部门,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管理沟通的主体缺位现象,使沟通沟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信息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明白肩负的责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其健康持续的发展。学生的管理工作者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地认知社会,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晟,韩西莲,王元红.素质教育是学校的灵魂.人民教育,2008.

交流沟通机制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日渐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患纠纷接连不断,甚至有的上了法庭,或者演变为医闹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1>据中华医学会20__年统计结果显示,7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目前各地医院都比较重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了一定医患沟通制度,但是总体来看,沟通的内容不够全面,沟通的方式缺乏创新,沟通技能水平不高,沟通管理不够细致,造成了沟通效果较差;沟通机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医患沟通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归纳医患沟通中的特点与有点,总结其中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广大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二沟通的涵义及作用

所谓沟通,英文单词为communication ,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通俗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书面文字、画面介绍等诸多方式进行了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换信息,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达成一致的意见或者目的。动物世界通过叫声、动作、气味等进行沟通,人类社会的沟通行为更加复杂,更加普遍。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张仪等为实现个人理想和政治抱负劝服诸侯王实行自己的策略,属于沟通;诸葛亮《隆中对》预测三分天下,说服刘备采纳自己政见,属于沟通;家庭中,母亲与孩子相互拥抱传达爱意,更是一种沟通。可以说,人类社会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沟通的形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沟通技巧也越来越讲究。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面谈、谈判、劝说等口头语言和信函、公告等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一般包括:一表情,比如微笑代表善意;瞪大眼睛表示惊恐或者愤怒;皱眉表示思考或者生气等;二动作,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赋予沟通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利用QQ系统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电话短息联系,网站在线留言与解答等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沟通方式。

<2>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无论是对于团体管理还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沟通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可以减少误解,使沟通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二是能够促进上方的相互合作,把双方的行为和思想凝聚到实现共同目标上来,更容易达到共同的目的,实现互利互惠和双赢的结果;三是良好沟通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解开心里的疑惑,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医患沟通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医患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双向交流,与社会沟通相比,它的范围大大缩小了,一方是医生和医院,另一方的患者和家属。医患沟通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1医患沟通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不断,虽然司法机构和卫生机构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医疗纠纷还是有不断上升到趋势。由于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病人及其家属纠集多人围堵医院门口,干扰医院日常工作;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借机敲诈勒索医院;在诊疗结束后借口治疗不到位拒绝出院也不缴纳住院费用;病人去世后,患者家属陈尸医院办公室,索要高额赔偿等,诸多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轻者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重者发展成为严重的“医闹”,甚至发生医护人员人身伤害事故,给卫生机构的社会形象带来恶劣影响。<3>仅从来自北京市法院的资料显示,北京医疗纠纷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0__年北京市法院受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将997起,20__年受理1020起,20__年受理1540起,再加上第三方调解、医患相互妥协“私了”等未诉讼法院的纠纷数量之大,可想而知。相对于全国众多区域,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人们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医疗纠纷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放眼全国其他地区,每年发生的纠纷数目就相当惊人了。<4>北京 大学医学部对三家综合医院的医疗投诉分析表明:20%d 医疗纠纷与医疗技术有关,10%的纠纷与患者家属的恶意取财有关,70%的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而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医生更容易成为被告。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大意义。

2医患沟通是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方法。

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将患者病情、医疗风险、医疗措施、收费等内容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这说明病人有权知晓本人病情,有权选择医疗方案,了解治疗的基本情况。而要保护好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医患之间的当面沟通和书面沟通是最基本的方法。全面、及时、准确的沟通不仅能够让患者及家属明白进行医疗救护的法律程序,而且能够为患者释疑,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保护患者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患沟通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生、医院与患者、家属是一对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的关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广大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患者的幸福安康也离不开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不懈的努力。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虽然人类在医学领域不断取的新突破,但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爱滋病等众多疾病仍然未被解开。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这个体差异,可以说发生意外在所难免。<5>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至80%。但是众多的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很多人认为进入了医院就是进入了“保险柜”,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过错。因此医患沟通应增进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风险的认知,降低不太实际的期望值,是患者做到知足常乐,增强对医院医生的信任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一)我国目前医患沟通的现状特点

1医患沟通引起了卫生医疗行业的普遍重视。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省区卫生管理部门都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各卫生医疗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建章立制,医患沟通在大大小小的医院和卫生所得到了普遍重视。很多省区卫生厅规定,医院要做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医患沟通服务,对于住院患者,沟通次数不得少于4次;医务人员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微笑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6> 中华医学会20__年抽查结果显示,全国有90%的公办、民办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医患沟通制度,包括很多乡镇卫生所、个体私营医院也建立了相关制度,医患沟通在业内得到普遍重视。

2医疗机构都建立了一套医患沟通沟通制度。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制度都建立起来,规定了沟通的时间、方式、内容和次数要求等,有的医院对沟通的技巧与态度也做出了要求。总体看来,沟通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医患关系正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3医患沟通的形式较为丰富。多数医院建立了科主任、医疗组长、主治大夫、护理人员等分级沟通机制;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流行感冒等汇集患者及其家属集中沟通;对于出院病人采取电话交流、医患联系卡、上门拜访等形式沟通;做到了当面沟通、书面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的综合运用。

4医疗机构都在一定程度强调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很多医疗机构,尤其的大中型医院,都非常重视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的;有的单位派出人员专门接受专业沟通培训;有的医院就沟通技能内部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更多的机构把沟通技巧写入规章制度,比如北京市胸科医院20__年沟通制度规定:要善于倾听对方倾诉,要同情患者的病情,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泄;要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要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捂调、语句等。

5沟通时机较为合理。

一般的医疗机构都把握住了沟通的五个时机:院前沟通,了解既往病史和现病史,征求患者医疗处置意见;入院时沟通,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查结果、诊断说明进行介绍;住院3天内沟通,介绍治疗措施和下一步方案,解答患者疑惑;住院期间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欠费等交流;出院沟通,总结介绍治疗情况,提出注意事项。总体来看时机较为合理。

6医患沟通取得一定成效.医患沟通制度在各地医院的盛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理解与支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诉事件和医疗纠纷,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医患沟通存在问题。

1医患沟通不到位。

由于医护工作者忙于诊断治疗或者科研工作,具体的工作繁杂琐碎,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在某些医护人员身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7>20__年5月中华医学会抽查全国67座重点医院结果显示,有62座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不到位现象,一些医护工作者对医患沟通并不重视,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并警示说:沟通不到位有可能引起新的医患纠纷。

2沟通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医患沟通的方式仅仅限于当面语言沟通、电话沟通,重要沟通事项以书面形式出现并让患者以及家属签字,比如手术前沟通、有创检查以及有风险处置前等。这些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普通的,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懂电脑、会上网的新群体伴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新患者,新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创新沟通方式成为时展的潮流。

3沟通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各家医疗机构虽然制定了沟通制度,但是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细化,并没有把沟通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看待,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重病情沟通轻情感沟通、重医院沟通轻事后沟通的现象。

4沟通技巧有待提高。沟通是一门大学问,不仅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企业管理必须的技能。我国医护工作缺乏专门的沟通的技巧训练,有的人员面临突发事件和意外伤亡不知道如何开口,有的人员不会察言观色,灵活处理出现的问题,还有的人员对患者心理把握不准,不能有的放矢,沟通水平有待于提高。

5沟通考核不到位。医院虽然把医患沟通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一大内容,但是由于多数沟通属于口头语言类,给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医院的考核与沟通并没有紧密挂钩,这也是造成沟通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医患沟通的建议与对策

1构建大沟通机制。目前的沟通局限于医院沟通、电话拜访和走访询问,这种小范围的沟通效果不佳,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大沟通机制成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医疗 机构要充分重视,把医患沟通放到应有的高度,把其纳入构建温馨、和谐医院的日程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服务医疗建设、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培训建设渗透医患沟通的内容,强化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二积极营造大沟通的格局,建立相对稳固的医患关系。沟通不能谁来医院看病和谁沟通,谁住院和谁沟通,应当把沟通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历史患者、现在患者和未来患者。对于过去曾经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应当健全相关的医疗档案,定期沟通,可以召开老患者交流座谈会,开展老患者义务复查活动,既可以了解老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身体状况,提出相关建议,展示医疗机构的爱心,又可以增进交流,建立稳固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关爱社会、关心新老患者的良好形象,为医院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患者,所以医患沟通应当走出医院的围墙,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提前与“潜在患者”“未来患者”沟通,真诚赢得人们群众的信任。可以发送给患者免费义诊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可以面向社区,发放免费义诊卡,无偿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与更多的“潜在患者”沟通创设便利条件。同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性患者人群和社区老年人群,要经常沟通会,时刻关爱他们的健康,随时予以生活饮食指导,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创新沟通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互联网信息传输快,承载内容大,信息沟通形式多样,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8>20__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__年底,中国网民达3.84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未来五年预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互联网的将会和电话、手机一样普及。这为医患电子沟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针对出院病人,可以采用电子邮件、QQ聊天系统进行电子沟通。采用QQ聊天系统沟通不仅可以节省通讯费用,而且大都能留下沟通记录,以备查询、研究之用,实现口头沟通、电子文字沟通、语言沟通的三者合一。此外,为了方便患者更多地了解预防、治疗疾病的信息,医院可以开设“医患沟通博客”,将属于不同科室的患者分门别类,医生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提出问题,患者可以随时在线留言,并且密切关注医护人员相关温馨提示,利用博客实现医患双方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医患电子沟通少之又少,存在相当的发展空间,可以大胆尝试。

三培训沟通技巧。沟通是一门艺术,与患者沟通的难度相对更大,既需要摸清对方的文化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又需要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医学理论变换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做到有效沟通。因此,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非常必要。由于医院是治疗与科研单位,传统的卫生管理非常强调医护工作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强调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培训和科研能力,往往忽略对沟通技巧的培训。<9>北京大学医学部20__年对全国320名年龄超过50岁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学专家调查认为:凡是知名专家,不单单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善于与患者沟通,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能够把握患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到患者及其家属心里,因此患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沟通培训势在必行。医院亦应将沟通技巧培训纳入提升服务水平的培训体系中,聘请公关专家、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专门培训,同时内部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召开沟通经验交流会、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让医生护士相互学习,切实提高沟通水平。

四健全沟通内容与沟通制度。

结合大沟通机制的需要,沟通的内容需要增加,沟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社区群众和“潜在患者”,创建一套查体义诊的沟通内容,比如患者的饮食特点咨询、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症状、患者日常健康状况、经常感冒发烧否等,帮助其分析,让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明晰的了解,为检查义诊做好思想准备。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顽固症的老患者,医院亦应完善相应的沟通制度,善待老患者,加强服务能力,努力争取老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将情感沟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日常管理制度,使情感交流贯穿于诊疗就医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适应电子沟通的新形势,医院也应当将电子沟通作为一种崭新形式以制度方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拓宽沟通的渠道,使医患沟通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五强化沟通考核。

交流沟通机制篇(9)

沟通是人际环境产生活力的源泉,也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根本。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有效的内部沟通将促进员工与组织的信任与合作,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组织绩效。

1.企业管理沟通研究综述

1.1沟通内涵的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沟通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和专著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英百科全书》认为,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决策学派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综上所述,沟通是借助一些工具或者其它方式来在两个以上主体间传递和分享信息的过程。

1.2沟通满意度的研究

沟通满意度是企业员工对于组织沟通环境的认同评价和感觉程度,它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效益。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沟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沟通满意度与组织变量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的。

1.2.1沟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沟通满意度涉及到的影响因子指标较多,大多是从个人层面(职业背景、学历等因素)、群体层面(社会交往对沟通满意度的影响)、组织层面(企业有效沟通的影响)加以研究的。王海侠(2010)等人研究表明,管理者问题、沟通渠道与企业组织结构因素是三个与员工满意度相关性最强的因素,而于学卿(2006)分别提出了沟通者的心理素质和对信息态度的不同对沟通满意度的影响。

1.2.2沟通满意度与企业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

沟通满意度作为员工对企业沟通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员工与管理者互动关系、个体化差异、沟通途径等不同角度加以研究。钱小军,詹晓丽(2005)认为,上级对下级沟通,沟通介质质量和沟通氛围都对沟通满意度最稳定的影响,而沟通氛围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最为稳定。

2.我国企业员工沟通现状

2.1沟通渠道较为单一

2.1.1从沟通形式来看,忽视直接沟通的作用

员工直接性沟通是一对一的互动性沟通,这种沟通所获得的信息及其反馈比其他形式要多且快,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诸多的电子沟通工具在为沟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阻碍了员工之间直接性沟通,降低了员工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和对企业的凝聚力。

2.1.2从沟通内容来看,缺乏非正式沟通的途径

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有助于员工把真实的思想、情绪、动机表露出来,有助于提供企业内部凝聚力和整体效益。而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沟通方式,与企业日常业务的信息沟通得较为全面,而员工之间通过社会关系进行的社会需求则难以得到满足。

2.1.3从沟通范围来看,上行沟通较少

由于企业的运转更多的是管理者制定政策,依赖下层员工层层传达执行的,下行的沟通渠道较多,而员工上行沟通的机会较少。而管理者也不够重视采用提问、倾听、会谈、社团活动等途径为员工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减少了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不利于缓解员工工作压力,营造企业民主管理的文化。

2.2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企业的成败在于沟通管理之中。由于传统文化和认识上的差异,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阻碍内部沟通的因素。管理层受传统等级制、家长制的消极影响,没有正确认识现代沟通管理的重要性,消极对待员工沟通,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环境。

2.3企业组织机构较为繁冗

组织机构因素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企业内部沟通的效果,组织机构庞杂、人浮于事、分头领导,导致信息传递层过多,管理层和员工受主观喜好的影响过滤信息,容易使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信息失误的现象,同时也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反馈的机会。

3.完善企业员工沟通模式的对策

3.1员工:减轻心理障碍,增强沟通意识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沟通是上级与下级、员工之间、不同组织结构之间进行以信息、符号等方式传递和反馈的双向过程。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动机将会影响企业沟通的效果。因此,一方面,积极改善员工的心理素质,降低员工与同事、与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戒备心理,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员工的目标管理,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以企业内部文化活动为契机,提高员工的沟通技巧,增强员工的沟通意识。

3.2管理者:转换管理角色,培养沟通技能

在组织沟通过程中,管理者的认识和行为也对企业沟通的效果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应当转变传统权威形象观念的束缚,尊重理解员工,加强对员工的信任,提高乐于与员工沟通的意愿,建立为企业服务,促进员工成长的服务性理念。同时,管理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沟通技能,充分发挥非言语和非正式沟通的作用,倾听员工的意见和感受,营造相互交流、融洽的企业沟通氛围。

3.3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加强沟通建设

3.3.1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规模过大、管理层次繁琐、员工地位高低分明都会给企业沟通带来障碍。因此,一方面,要减少组织的管理层次,设置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扩大企业的管理幅度,以降低管理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另一方面,应设立服务性的沟通管理机构,克服管理者的个人偏好和员工心理障碍的影响,确保企业沟通按制度化模式正式运行。

3.3.2建立多样的沟通渠道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实际需要,建立多样的沟通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非正式沟通在企业交流中的积极作用,营造活跃的沟通氛围;其次,应积极推进下行沟通,增强管理者对员工的了解,切实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

最后,应积极提倡同一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以确保各部门能够协调合作,推动工作的有效完成。

3.3.3确立双向的交流机制

企业沟通不是单一的传递过程,而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双向过程。完善企业的沟通模式,必须建立双(下转第97页)(上接第8页)向的交流机制。管理者在发出信息后,应当通过主动询问、调查的方式以确认员工是否如实的接收到信息,而员工在接受信息后,应积极理解所收信息,并作出积极的反馈,与管理者共同协商解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企业营造出以人为本、乐于工作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科]

【参考文献】

[1]王海侠.浅析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7).

[2]于学卿.论企业内部有效沟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2).

交流沟通机制篇(1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35-01

企业管理沟通,在现代化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起步比较晚,与西方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企业管理沟通方面更是存在严重不足。因此,针对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简要论述企业管理沟通的概念与作用

管理沟通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以及社会组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规范性、计划性的职务沟通过程。管理沟通具有三层次的含义:第一,管理沟通指的是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具体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管理而进行的职务沟通方式。第二,管理沟通指的是企业组织目标、组织任务以及信息、感情等的相互交流。第三,管理沟通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体制,选择与建设组织结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管理沟通,这是企业日常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完成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也是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外部保障。

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管理层缺乏沟通观念

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的认为“管理者说了算”,忽略与员工沟通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管理者虽然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不愿放下架子与员工沟通。企业管理层缺乏沟通观念,导致员工与领导处在“对立”局面,无法更好的发挥团队作用,导致企业组织效率低下。

2.缺乏沟通制度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制度,导致企业沟通效果大打折扣。这主要表现在三个伞面:第一,缺乏沟通目标,导致日常工作中缺乏沟通重点,第二,缺乏完善的沟通培训体系。第三,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从本质上来说,管理沟通是一种双向机制,沟通之后的反馈意见,对于提升沟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沟通方式陈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沟通系统,导致企业的沟通渠道不通畅。与此同时,沟通方式非常陈旧,依然采用会议、指令的方式进行沟通,这种“单向沟通”的方式,无法真正发挥管理沟通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动企业管理沟通的开展

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领导人员是否具有管理沟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协调运转。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人员的管理沟通意识,将企业领导的利润以及管理沟通相挂钩。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企业领导者多站在员工立场上考虑问题,结合不同的沟通环境,选择不同的沟通策略,更好的朝着目标迈进。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彻底打破“官本位”思想,真正认识到员工意见的重要性,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全面、客观的掌握企业运营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沟通制度

企业应该积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沟通制度,从而为企业之间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制度保障,保障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良好的沟通机制必须是多级的、多角度的。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多方位的管理沟通机制,进一步形成员工之间、管理与员工之间、领导层之间的有效对话机制。使每位员工都有交流、对话的机会,有效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沟通培训体制,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沟通培训。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方式,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沟通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的沟通技巧。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更好的与下属交流沟通,进而赢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全面提升团队士气。另外,必须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管理沟通的有效进行。通过及时的沟通反馈,加强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联系,有效避免员工的猜疑与疑虑,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

三、创新管理沟通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沟通的有效性,企业必须因时、因地、因人针对性的选择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方式。在建立沟通渠道方面,一方面应该积极建立“下行”的沟通方式,一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上行”沟通渠道,使得上下行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高效。在此基础上,鼓励双向交流,鼓励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另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注重“非正式”意义上的沟通,通过郊游、聚餐、联谊会等方式,引导员工进行健康、有效沟通。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方式,更容易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的扭曲以及失真性。管理人员还可以在开放性的办公区域内走动,与员工进行适时“闲谈”,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应该积极创新沟通方式,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管理沟通效率。比如说,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软件,通过ERP、CRM的使用以及电子邮件、MSN等方式,加强领导阶层与员工的沟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企业管理沟通的概念、作用以及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始人手分析,从三个方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沟通制度,创新管理沟通方式,对企业管理沟通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家润.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2(08).

交流沟通机制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62-02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有效调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很好方式,是教育者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利用符号,语言、体态语和媒体等媒介对教育对象进行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融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与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沟通双方进行的双向交流活动,是一个闭合形式循环的链条结构,不是一个直线型的简单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教育者)通过沟通媒介与沟通客体(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受教育者接收信息后,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做反应,并把这些反应反馈给教育者,教育者做出评价,然后再一次将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接着进行第二次沟通。反馈与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即客体对接收信息的反应,评价即客体及其他人对自己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等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为教师。教师通常以正常授课、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主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客体,在沟通活动结束后要将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动态反馈给教师,同时要听取评价者的不同意见与要求,提高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与评价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方法,从反馈的层面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从评价的层面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1.即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进行的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做出及时反馈。这种反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情、态度、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非言语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有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2]例如,点头表示赞同,握紧拳头表示愤怒,微蹙额头表示认真地对待此次沟通或者不理解教师所谈的内容等。

2.延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学生对沟通内容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运用书面陈述、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反馈给教师。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就要在沟通结束后,教师采取主动,采取直接或间接提问的方法,获取反馈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与教师交谈,如实反映个人的情况。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判断与评价。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容,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态度、价值观、能力、偏好、个性以及行为动机、方式等方面做一个自我评价。人的发展形态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只有公正地做出自我评价,大学生才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的全面发展。

4.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教师、同学、父母等其他个体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固定的框架来认识他、评价他,应该采取非定型化的模式来评价。在沟通之后,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变迁因素,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因为大学生的年轻气盛,会使学生有轻狂、孤傲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人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效果的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行为引领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关键。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高校在人才的选择上也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研究课题带动学科建设、丰富教师文化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2.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专门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并不仅仅局限在书面的理论内容,还要涉及到心理、社交、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凸显多元化的特点。课程除了有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普遍增设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添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3.沟通机制的完善化:机制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目前,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起到促进与完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包含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反馈与评价机制和创新机制等内容,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社会实践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只有理论层面的,还要有实践层面的内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受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支配,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而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际效果,还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集中在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检验它的实际效果,也要从学生的行为上着手,高校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可以采取课上模拟实践和课后真实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知行统一的理念。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师生进一步地沟通,了解对方,消除沟通障碍,完善反馈评价体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社会实践有着实践育人的特性,具有课堂授课和书本教育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社会性。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扩宽反馈评价的范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