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29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1)

一、引言

对文化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文化常识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语文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透彻了解民族精神,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困生人格的培养,促进学困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缺失

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可见,理论教育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使得人格教育缺失。2015年的高考全国卷出现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的题型,而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明文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受考试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师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以期通过理论知识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素质教育的忽视和人格教育的缺失,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习惯重理论教学,“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就会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形成不利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学生――年轻一代真正深入体会,才能自然而然生出民族自豪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的民族以及文化。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学生可能都记不全,更不知节气的由来,更难主动去了解它,认可它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现今,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兴起过洋节,如圣诞节、复活节……但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毫不关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教材利用度不高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坚持应试思想,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对课本教材利用度比较低。高中课时比较紧张,教师为了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压缩课堂教学,省下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快速学习课文内容,对于古代文言文仅以原文翻译、串讲、重点词解释等形式展开,对于现代文教学则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仅仅理解课本教材呈现的内容,而且只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含义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很容易忽略文化常识这个知识点,或是照本宣科一语带过,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着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由于缺乏对课本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程度不深,学生认识不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形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学生无法从文化常识中汲取营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基本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例如丰富的优秀文化典籍,《史记》《汉书》《后汉书》《诗经》等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对文化常识进行渗透,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

深入l掘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蕴藏着非常多的文化常识。例如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等。如果不注重学生的体验、领悟,学生停留于表面的认识,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不利于文化常识的真正渗透与传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常识进行深入剖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文化常识。以“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作品为例,选其作品《赤壁赋》展开讨论。这篇文章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将其人生观娓娓道来,既包含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也包含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出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语文教学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等,通过鉴赏这些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鉴赏审美时,还能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和学困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识,还要求学生对其语言进行了解。例如《赤壁赋》一文先后呈现出了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所以,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既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增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要求教师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常识的基本内涵,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文化环境和氛围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来。首先,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由学生阅读包含人文精神的课外读物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目标。挖掘《兰亭集序》《赤壁赋》中的干支纪年法,地支与十二生肖之间的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日历上也标有干支和生肖,这可加深学生对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的敬佩,加深民族自豪感。《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人定”是古时十二个时辰计时法中天色计时法,对应十二地支计时法。其次,通过学生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家庭学习态度,家长人格教育方式等,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鸿门宴》中项羽高居尊位,在现实生活中宴请宾客,有主客的位置之分,有以老为尊。而在工作会议的安排当中,也有上司和下属位置之分。文化常识,古已有之,延续至今,无处不在。学习和积累文化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做有一个素质有文化的人。

(三)让学生自主尝试挖掘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蕴藏的知识量比较多,而且都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试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科举制之前如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名称”“古代节日习俗”等等,要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学生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如“科举制之前通过察举、征辟和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古代节日习俗中春节要贴春联、燃鞭炮、挂年画、耍龙灯,元宵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天文历法当中的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地支和十二生肖的关系,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等,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又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干支纪年法在现在还在使用。古代对人的称谓有多种情况,其中可称官名,如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也可几项兼称,如先称籍贯,再称姓、名,后称字,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人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这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原地区地理及太阳照射有关,被太阳照射为阳,反之则为阴。《游褒禅山记》中的“华阳洞”即在华山的南面。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形成深刻的了解,学生自发将这些文化常识应用于写作中,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在写作中将苏轼《赤壁赋》中关于人生感悟的描写原句用于作文中,就可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实现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写作任务,仔细检查学生写作情况,总结出学生语文知识常识性错误,同时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常识,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常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常识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化常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付娥,左君.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浅谈对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5(01):24.

[2]刘江.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数学“学困生”的人格矫治[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67.

[3]穆占财.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水平――以威宁县保家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2)

(一)无法明确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造成重视技术忽略人文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于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理念以及性质没有全面的了解,常常以为仅是在全日制本科的教学中需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高职院校仅需要对提高以及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给予重视。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办学理念进行引导,造成无法清晰的认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实际教学、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只是在实训基地、实训室等硬件建设中集中精力,对于营造人文氛围以及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等工作而选择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以及有效培养产生影响。

(二)混淆观念,无法清晰界定人文素质培养的理念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以传授社会科学知识的方式简单的进行人文素质培养,觉得学生对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后,则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学校存在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错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有着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使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能够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能够满足基本、稳定等需求。由于人文素质培养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教师常常觉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后,则可以促进人文素质明显提高,属于错误的想法。

(三)人文素质教育形式牵强,仅是为教育而实施教育

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培养课程过程中,常常将教学目的误认为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以及内容。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课程设置中编入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开展人文科学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到讲座中。但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仅是重视实施的方法以及内容,对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没有重视。倘若仅是以牵强的形式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在讲座、课堂中实施的学习情况没有重视,那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以及课程则是没有意义的,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想境界、人文素质明显提供。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教学价值观,构建全方位发展的办学观念

高职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对学校办学存在的误区有着全面的了解,并及时的给予更正处理,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确保构建的办学观念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时,均是基于艺术、哲学、史学、文学等基础下完成的,如学生没有处于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下进行学生,那么人文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则没有任何意义,没有足够的感染力。因此,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构建正确的办学观念以及教育目的,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于“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基础下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工作,确保学生全方位发展得以实现。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构建人文培养课程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课堂教学占据着主体的位置。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通常是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构建针对性的课程体系,确保能够从根本上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工作。高职院校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工作中,应该确保设置的课程能够满足扩宽知识面、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课等需求。通常情况下,能够通过任意选修课、限制选修课、必修课等形式开展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某方面知识的兴趣,合理的选择课程。通识教育课构成的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国防教育、体育、外语、文学、基本理论等方面,选修课中可以合理的加入人文类、艺术类等方面的课程。采取选修课、必修课构成的方式,在合理课程设置中后,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合理的选择课程,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学校的课程设置。首先,加强课外知识过程中对课内知识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专业课程合理配置,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文化视野得到有效拓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竞赛、论文演讲、课堂讨论等活动。其次,邀请外校的优秀教师到校内开展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使人文课程的实效性、影响力得到明显增加,还能够配合网络课程、图书音像、管弦乐器等艺术类课程全面开展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三)合理制定培养人文素质的计划,全面融合人文、专业教育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应该规定班级在学年、学期开始初期构建培养素质的计划,通过学生会、团总支、系主任等相关人员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发展目标是为了促进德智体美得到全方位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以及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职院校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等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逐渐转变仅是发展某方面职业技能的情况,应该全面综合发展学生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的素质。高职院校的发展均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构建人才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以加快学生发展以及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作为发展的标准,对学生思维方式、人文素养、道德人格等方面的教育给予灌注,确保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学习。

(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3)

(一)文理分科与我国高中教育制度的现状

当前文理分科背景下,大部分学校都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分文理科,有的学校从刚入学起就分科,有的从高一下学期,也有的是从高二上学期,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但都面临着文理分科。分科前,每个学生统修思想政治课,学习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涉及的都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分科后,由于理科生高考不考思想政治一科,只在高中会考中才考,而且在会考中所占的分值也偏低,只要过及格分数线就可以通过会考,要求比较低。理科生在通过会考后几乎完全不学思想政治课了。这些因素造成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逐步下降,思想政治教育在理科生这一知识群体的覆盖中就存在了很大的漏洞,没有更加全面地对所有即将成人的高中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中理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

现阶段由于理科生高考不考思想政治这一科,所以在分科后,理科生只要通过会考就可以不再学习思想政治这一课了,这样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经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思想政治相关常识知识(如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和时事政治)都了解甚少,对国家时政新闻关心甚少,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严重不感兴趣,很多理科生都没有了思想政治课教材,连最基本的政治常识都不知道,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很严重的一个缺失现象

二、现阶段高中理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文理分科下高中理科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经归纳如下:

(一)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偏低

由于理科生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理综(生物、化学、物理),不考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科,所以这一科就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对它的学习就只局限在应付上;另一方面,很多理科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课理论性知识太强,背的内容太多,学起来很枯燥无味,加上有的思想政治老师教学方法不当,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理科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二)对思想政治课存在偏见

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实行文理分科,理科生在高二文理分科后就几乎不再学习思想政治课了,大多数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只是文科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这一科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一门副科,不仅学生自己不重视思想政治这一科,学校甚至社会也不重视对理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对思想政治课存在严重的偏见。

(三)理科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纯粹为了应付会考

有的高中在高一下学期,有的高中在高二上学期开始,由学生自愿选择文科和理科,分科后,文科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理综(生物、化学、物理),这样文科生学习文科生的科目,理科生学习理科生的科目,文理分家造成理科生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分科后会在高二下学期进行一次会考,这次会考要求所有高中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核,只有所有科目考试及格才能准予通过。这样,理科生也需要考思想政治这一科。这一次考试或许就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进行的最后一次思想政治课的考试了。由于会考要求低,只需通过及格线就可以了,所以很多理科生考前突击只是为了应付这一次的会考,只要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水平低

在一些高级中学,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水平比较低,教学方法落后,采取的教学模式比较呆板,专业水平不达标,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教研水平跟不上,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培训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的下降。

三、影响高中理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因素

关于高中文理分科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实行文理分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根据兴趣培养擅长的专长科目;但从长远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实行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所以从长计议,取消文理分科是未来大势所向。教育部发出公告决定在2017年全面实行取消文理分科,近三年是个过渡阶段。

(二)学生因素

在文理分科的背景下,理科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存在很大的偏见,由此导致他们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注重学习基本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文化常识和哲学常识,不了解国家时事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知识正是每一个青年学生所必备的,而理科生在这一领域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偏见,这样不利于他们德育的培养,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取消文理分科,正好可以弥补理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普及,使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在道德上不断完善,从而培养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师因素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不仅在教学上,还在言行举止上都对学生产生很多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教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有的学生因为某个老师讲课好而喜欢这个老师。这些都表明,一个老师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教师道德非常高尚,有的思想政治教师教课讲得非常好,这都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相反,有的思想政治教师教课枯燥、课堂上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单一,这就会极大降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得兴趣。

(四)学校因素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主要领导人是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各科任课老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所提倡的理念通过教师、学校宣传,就会传达到每个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教育。有的学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在校园里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标语、“中国梦”、榜样人物事迹等,在校园广播中播报国际、国内新闻,一切校园活动紧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走,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校园气氛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然而有的学校则不注重创设这样的氛围,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

(五)社会因素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跟党和国家的步调保持一致。我们要积极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等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社会上普遍宣传伟大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正气,树新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不论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机遇。社会氛围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思想道德的教育。

四、改善高中理科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现状的策略

(一)完善高考制度,推进教育改革

“高考”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鲤鱼跃龙门”,只要通过了这一关,以后就是光明大道。但是这一决定莘莘学子命运的“高考”也一直以来备受人们争议。作为一项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考试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只拿这一次考试分数高低衡量一个学生的水平显然是不恰当的,所以完善高考制度,推进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取消文理分科,使高考没有文科和理科之分,设立多项衡量指标。在高中阶段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德、智、体、美、音等方面的综合考评,成绩一直累计到毕业,最后的高考可以考核学生所有的科目,最后,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加高考成绩从高依次往下排,高校可以参考着这个最终成绩,以此作为录取学生的标准。

(二)学生要重视思想政治课,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取消文理分科对理科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理科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从而一改往日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所以在这一过程当中,理科生更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全面学习政治知识、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和哲学知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有很大的提升,平时的言行举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自己的专业水平上要有很大的改进,不仅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知识都要全面涉猎,把自己的专业基础打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给学生讲课时要有更多的题材案例给学生讲解。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施以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与学生良好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融生活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四)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德育条件,平衡理科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学校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文科生和理科生,针对理科生的学生特点,创造适合他们的德育条件。理科生本来对文科性知识不太敏感,所以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德育条件来平衡理科生的思想政治。在观念上,学校领导者以及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队伍上,学校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定期培训;在评估上,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绩效考核,创建多个考核指标,让学校领导、教研组老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对老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张贴弘扬党的思想理论的言论、榜样励志名言等,校园广播每天播报当日国际、国内时政新闻等等。学校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改进,创造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理科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79-03

当前学校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严重危害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基本得到控制,而伤害则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调查,了解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将某市按照学校类型分为普通小学、重点小学、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等6层,每层随机抽取2所学校,每所学校各年级按班级人数整群抽取100名左右学生。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小学仅调查四~六年级学生。全市共调查12所学校4 60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 5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0%。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20岁,其中10~18岁之间的占97.7%。在家庭情况中,父亲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56.9%,母亲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47.6%,家庭年总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为37.3%。

1.2 方法 采用“学生伤害与安全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社会学资料、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和技能、其他4个方面共62道题目,题型均为选择题。所有问卷调查均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保健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匿名自填,当场独立完成,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

剔除无效问卷后,统一使用EpiData 3.0软件,采用双录入方式输入并校对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安全知识

2.1.1 基本情况 安全知识调查包括急救知识、煤气中毒知识等日常生活方面和放射性事故、海啸等灾害方面的知识共16道题。在日常生活安全知识方面,学生对触电防护、煤气中毒、溺水抢救等知识掌握较好,选择“知道”的分别达到24.8%,24.1%和20.9%;而对于脊柱跌伤搬运和心脏病抢救的知识则了解不多,选择“知道”的仅有14.1%和14.2%。在灾害知识方面,地震和洪水的逃生知识掌握较好,选择“知道”的分别达到20.2%和19.5%;而化学物中毒、化学毒物泄露、放射性事故的知晓率则较低,分别为10.8%,11.0%和14.4%。

获得安全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39.9%)、报刊书籍(23.9%)和学校课堂(16.3%),68.3%的父亲和70.6%的母亲会经常主动告诉孩子一些安全知识,有4.6%的学生认为获得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长介绍。

2.1.2 不同学段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知,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于化学毒物泄露、心脏病抢救和脊柱跌伤搬运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生其余各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1.3 安全知识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赋值转换后定量分析,安全知识得分最低16分,最高64分,中位数为40分,均数为(39.84±10.36)分。将学生根据安全知识得分分为A,B组,安全知识得分

由表2可知,普通学校、父母不经常主动告知安全知识都是安全知识得分较高的不利因素,而女生、高年级、父亲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年总收入较高则是安全知识得分较高的有利因素,单项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安全技能 学生对触电防护、楼内失火逃生的技能掌握较好,正确回答率分别达到91.6%和88.0%;而在“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一项,仅有29.2%的学生选择了“会”,该项技能掌握较差。

2.2.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安全技能得分比较 通过对各项安全技能的选项赋值转换,将学生对于安全技能的掌握情况定量化,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安全技能得分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和父母职业不同的学生安全技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学校类型、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安全知识得分不同的学生安全技能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2 安全技能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赋值转换后定量分析,安全技能得分最低9分,最高18分,中位数为14分,均数为(13.99±1.26)分。以学生安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以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年收入、安全知识得分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和剔除自变量,找出对安全行为有影响的变量。α=0.05,β=0.10,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安全技能得分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F值为34.970,α

由表4可知,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安全知识和父母文化程度;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年级对学生安全技能得分的影响最大。

3 讨论

3.1 安全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青少年能否保障自身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安全知识得分在45分以上(相当于百分制的60分)的学生仅占29.7%。调查结果还显示, 在灾害逃生知识方面,学生自我报告对于地震、洪水知识知晓情况相对较好,而化学毒物泄露、放射性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在日常生活安全常识方面,学生对于脊柱跌伤搬运和心脏病抢救的知识掌握较差,而对触电防护、煤气中毒防护等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好。

学生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不同于张瑾等[2]的调查结果(学生主要知识来源为书本),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不同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积累的各种知识在不断增多,知识面不断扩展,学生并不满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因此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来获取安全知识。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安全知识积累有着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还显示, 当煤气中毒等情况出现时,女生往往能较好地处理;而在核武器防护等知识方面,男生知晓率较高。可能与男生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相关书籍或影像资料接触较多有关。

重点学校学生安全知识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可能与学校教育内容有关,但也不排除因为受到学生自身性格和素质差异等混杂因素影响,外向型或混合型性格的学生安全知识得分高于性格内向者。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安全知识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青少年获得的大部分安全知识可能来自于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校和家长对应试课程越来越重视,从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

从影响学生安全知识的因素来看,除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等因素外,父母是否经常主动告诉安全知识、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总收入也被纳入回归模型,说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安全知识的掌握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牛静萍等[3]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以及父母职业为医生、科技人员、教师的青少年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3.2 安全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技能就是在可能有生命威胁的事变中运用各种技能和手段逃离危险,从而减少伤亡的方法[4]。我国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长期生活在较为稳定有序的校园里, 日常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在防火防盗、灾害逃生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9.2%的学生报告会使用灭火器,而完全不会的学生达到31.7%。青少年对触电防护和楼内失火逃生的技能掌握较好,正确回答率高于黄迎乒[4]对河南部分大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但仍有1.4%的学生在楼内失火时选择了跳楼,3.1%的学生在发现有人触电时选择了拉开触电者,如果这些学生真正遇到类似情况, 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可知,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学校类型都对学生的安全技能得分有着较大的影响。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对是非、安危的辨别能力较差,自我约束力薄弱,常有冒险或侥幸心理,对突发事件缺乏预见性和应变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而安全教育不仅应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培养安全意识,更应教给学生发现险情、判断险情及安全逃生的技能。

4 参考文献

[1] 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73-674.

[2] 张瑾,朱士新,谢云龙.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49-950.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5)

文史常识是广泛应用于文史领域的文科基础知识,是历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文化特色。在历史学科中,它广泛见诸文献典籍和各类著作,对这些文史常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是历史学习者阅读文史资料,深人研究历史与社会问题的起点和工具。

2,历史学科要关注的文史常识内容

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作为高中生,不可能对文史知识完全洞悉。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主要应关注一些常见的、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史常识。具体包括庙号、年号、谥号、尊号;历史地理常识;干支纪年法;职官设置与官制演变;避讳与讳称;姓名字号及称谓;文史典籍与重要文化遗产;古代重要的礼仪习俗等等。

二、重视文史常识教学的意义

1,高考备考的需要

近年来,高考对文史常识的考查不断增多,仅2008年就考到了干支纪年(海南卷、宁夏卷),山水阴阳(全国文综卷一、卷二),中国别称(山东基本能力测试),职官制度(海南卷、宁夏卷)等等。由于文史常识自身的特征,这种试题在考查目标上同时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大目标的要求。关注点在于学生文科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精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体现了高考由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的转变。根据高考近几年的命题趋势,可以预见,这类试题在将来的高考中会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加强这类知识的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历史复习应考的针对性。

2,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倡导主动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渔”。在历史课堂中加强文史常识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将来阅读文史著作,研究探讨历史问题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课程标准》语)不断学习文史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进步,而且能逐步增强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以后文科学习的道路上获得更为深邃、开阔的文化体验。

3,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升温,人们对文史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可是,“在国学热的同时,无论是推动着还是批评者,其自身都频频出现常识性的文史错误,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三、文史常识教学的途径

1,教学渗透

许多文史常识在历史教材中尽管没有明确讲述,但教材中隐含有大量的这类信息,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教材已有知识渗透文史常识的教学。比如在讲辛丑条约时,可以就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等名词来讲授干支纪年法的基本知识;遇到一些历史地理名词如中原、关东、江左等时,尽量讲清其具体所指;而在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则对一些重要职官的发展演变做个交代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毕竟不同于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对相关史学工具知识,只要作简单讲授就行了,无需在课堂上铺开。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学习难度。

2,开设讲座

有些文史常识,比如一些重要典籍和文化遗产,内涵非常丰富,仅靠课堂教学中的附带讲述并不能让学生清晰了解,可以开设一些专门性的讲座,比如二十四史概述,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等。通过讲座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感受浩瀚而厚重的文化积淀,感悟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进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6)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不少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现象的高度关注。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考试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家长更是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对子女学习的期望值有着较高的期望,学校教育中也以升学考试作为参考指标,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其他素质的教育。部分学生在家中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学生不具备自我生活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在生活技能、急救措施等知识严重缺乏,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所欠缺。当学生遇到突发灾害或不法分子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进而造成悲剧。如何对小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讲解知识的同时传承优秀文化,在启迪心智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显著功能。语文贴近生活,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技能等具有普遍的系性,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安全教育,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除了对小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

(一)贴近生活提高安全意识

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一门课程,很多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引导小学生对个人安全的思考,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有一个关于安全教育的思考题是:如何防范危险?当你遇到危险时你会怎么做?首先,我向学生提问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我向学生提问,有的学生说,不能接收陌生人的礼物;独自一人时不要去陌生的地方;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靠近池塘等容易溺水的地方等等。我感觉在父母对子女应该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当我向学生提问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则七嘴八舌的说大声呼救,并尽量挣脱坏人向人多的地方跑。我对此也感觉到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强烈,鼓励同学继续保持这种安全意识。

(二)情景结合传授安全知识

在学习课文《桥》时,在学习老村干部挺身而出,组织大家撤离,并用自己的身体搭起一座生命的桥,最后父子双双殉职的感人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对洪水的认识。通过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洪水的危害,讲述我国防汛抗洪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洪水所带来的破坏,告知学生在日常要爱护环境,多植树,防止水土流失等,增强学生的安全知识。随后,话题一转,又提出一些安全问题,如“家里突然着火了怎么办”、“我能不能到河里去玩耍”。询问学生在学校是否见到灭火器,讲述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知识等。

再针对社会上欺骗众多的现象,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骗并被利用。因此,我结合实例教育学生,当遇到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成年人求助时,应高度警惕。要首先判断自己有无帮助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行就婉拒并让其询问警察或其他大人。即使知道如何帮助,也应该具有自我防范意识,告诉对方你要先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对您进行帮助。同时,结合主题,向学生讲述110、119和120等号码的用途,让学生在遇到危机时可以瞬间知道如何求助。

在教学《珍珠鸟》《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虫草的村落》时,教育学生既要爱护和保护动物,又要注意防止动物的伤害和疫情的蔓延。如被宠物猫狗等抓咬,一定要及时注射疫苗,以防后患!

通过对学生安全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生活技能,使学生能够遇事沉着冷静,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亲自演练提升安全技能

小学生年龄小,为了让其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结合必要的动手训练让其置身其中,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安全知识同样也是如此。

例如,在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向学生讲述地震的危害,告诉学生地震发生之前的一些征兆,并通过多媒体影像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并接着向学生讲授在地震中如何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教育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迅速自救撤离,甚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演练。告诉学生回家后应提醒家长,在家中应备有矿泉水、压缩干粮、绷带、止血带、创可贴、瞬冷冰袋、应急保温毯等常见的防护设施,并在家长微信群中建议家长陪同学生购买,作为安全教育的警示。同时,邀请学校医务室工作人员想学生讲解绷带、创可贴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

在讲述《小英雄雨来》时,在赞美雨来的高超泳技时和爱国情怀时,教育学生不要私自下河塘野泳,防止溺亡事件的发生!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暑假时,可以在家长陪同和游泳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邀请消防队员前来我校向学生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

(四)鼓励学生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当遇到危险时,能够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是非常可贵的品质,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通过教育引导,使小学生可以以此为学习目标。例如,讲解《司马光砸缸》时,我向学生提问,其他小朋友非常着急,四处寻找大人,而司马光则沉着冷静砸缸救人?同学们均非常佩服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和机智过人。我则顺势教育学生,要尽量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但危险一旦发生时,一定要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利用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知识,将危害降到最低。

三、小结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体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语文课堂作为教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利用语文课堂中的知识,将安全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对提升小学生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红娟.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J].大观周刊, 2011(49).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7)

一、加强公寓安全建设必要性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推行的学分制计划学习,同学们将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没有固定的同学,而只有固定的宿舍,据统计学生在校时间60%在宿舍度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及各种各样的充电设备进入宿舍,使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安全事故的易发地段,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高校公寓的安全隐患

1.消防安全隐患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学生公寓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电器越来越多,加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个别学生的生活习惯差,造成学生公寓的安全隐患很多,致使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防范火灾是学生公寓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个人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由于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淡薄,高校校园各种内刑事案件呈现增多的趋势,在公寓周边社会黑恶势力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公寓内贵重物品被盗;女生公寓不时发现有陌生男子等等。不仅如此,更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进公寓推销相关产品,骗取同学的钱财,更有甚者,以利益为诱惑,欺骗学生进入不法的传销组织。

3.卫生安全隐患

学生宿舍的卫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独生子女学生增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人群高密集的学生公寓很容易形成流行性传染病。另外,学校周边无证经营的小饭店比比皆是,也是同学们日常消费的去处之一,有些店主利用各种过期和不健康的食品来销售。近年来,高校入校后进行的体检数据显示,乙肝、肺结核患者有增多的趋势给其同学们埋下了卫生安全隐患。

4.政治安全隐患

不法分子的一些政治势力始终把高校学生作为争夺的对象,在宿舍学生经常接到、反人类的电话,在学生公寓区附近经常有不法分子发放反动光盘,传播反动思想。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对大学生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

另外,计算机网络安全,学生心理异常,甲流等重大疫情也是高校学生公寓应该防范的重要隐患。

三、排除安全隐患的几点对策

1.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安全意识

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并经常性地督促和检查,是作好公寓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进行各方面安全知识的宣传,组织防骗、防盗、防火等安全知识讲座,定时进行消防演习,牢固树立学生公寓管理的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学生公寓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将安全管理制度列在首要位置,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和主动了解安全工作,并加以单独学习。第二,公寓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以安全为主,同时又要考虑到如何方便学生,做到制度建设的人性化。第三,安全管理制度中除了强调对违反管理制度学生的处罚外,应对安全意识强,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寝室加以表彰肯定,并推广其经验。

3.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

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高校应该每天安排中层管理人员值班,如有突发事情发生,可以采取紧急预案措施。公寓安全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职责、服务对象,要正确认识学生公寓安全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其安全意识也相对薄弱,安全知识也相对贫乏,经验少警惕性低,自尊心强、虚荣心强,受约束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心理接受不了,就草率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公寓管理人员的责任。这些都对公寓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公寓的安全,同时还得耐心给同学解释,使同学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安全管理基本技能,学习基本安全知识,了解逃生和自救常识,熟练使用现代安全管理设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特点的学习,擅于发现个别同学的异常举动,并通过广泛接触学生了解公寓内的各种情况。发现一些事故苗头及时处理并汇报。

4.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开发等重要功能。要以学生宿舍和公寓为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学生宿舍和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橱窗、板报等载体,将学生宿舍和公寓安全问题列入重要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要求,对违法违纪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同时也要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和治安人员的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规范的管理和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寝室、校园文化活动是拉近与学生感情上的距离、促进公寓高效管理的有效方式。

5.做好辅导员和班主任进宿舍工作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老师。也是同学们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坚持下宿舍深入同学们当中。坚决落实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切实选派足够数量的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思想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48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语文任课教师,我觉得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要着重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出发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在我们的整个学校学习阶段、日常生活中,阅读都是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的。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就要抓住他们的学情特点,制定合理的阅读指导方案,从而全面高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最主要的也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和今后的解题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面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指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发现,我们所教的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在之前的学前教育阶段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那个时候他们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来完成阅读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去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阅读。

在我们的教育调研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在阅读有拼音注释的简单易懂的童话书、故事书、还有少部分的缩略本的名著。这些书籍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都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增加他们对于生字词的识记能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去学习更多的生字词,这也就更加有利于开展我们之后的教学工作了。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也是一个重点。这里我们就可以结合阅读教学一起来进行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希望可以给广大新入职的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进入广阔的语文图书世界。

阅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导致他们在之后步入中学更高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面对很大的难题。在这里我们的小学教师就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解题能力,进而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汉语是我们国家的母语,作为语言文化承载工具的汉语教学就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而且这种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童话故事、漫画书籍、经典古代文化常识是很感兴趣的,而且我们中华文化知识是异常丰富的,作为一名在职的语文教师,我们就要从小学阶段就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利用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古今的名著、名篇,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做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把握阅读的意义和宗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记忆能力是非常好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去记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一方面增加他们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其次,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识字教学、写作教学综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收获和提高。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可以与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地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因为,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识字的数量还较少,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也是在拼音的帮助下完成的。这就启发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识字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给学生指定任何一个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去积累并记忆生字词。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较轻,他们有相当多的时间可以去阅读、去积累,我们的教师在这个阶段就要做好引导性工作。以便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生去获得更多语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遇见很多的生字词,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利用摘抄本首先把生字词抄录下来,然后再利用早读课时间去记忆,从而形成学生个人的知识积累的一部分,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日常的阅读积累,我们的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阅读能力,这对于更加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也与我们当前的教学模式的选择有关。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所有语文任课教师都要去认真斟酌我们的阅读课程的教学,从而全面、高效地促进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9)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48-01

高考英语试题中,完形填空题是一种能全面考查考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常见题型。广东省英语高考试题中完形填空题一般设置15小题,所占分值达30分,是赋值较高的题目。由于其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考生对其心存恐惧。对这种题型,虽然平常学生的训练不少,但要在高考中拿到高分并不容易。因此,为提高学生应对这类题型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考时,对这种题型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1熟谙考纲考点,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根据对以往高考试题的分析,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具体语境出发,结合语篇知识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答案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种题型设计契合高考英语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生:①具有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②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③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④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因此,要帮助学生能准确、高效地做好完形填空题,老师一定要熟谙考纲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通过对广东近年来的高考完形填空题分析,我们发现,试题考查凸显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的考查原则,试题设计主要表现以下特点:①突出语篇理解能力,注重语境语言的运用。一般不考纯语法知识,正确答案都要通过对上下文内容的理解来确定。②侧重考查四类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一般不考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包括引导各类从句的引导词、连接词和关系词)、主谓一致等涉及语法规则的词类。③篇章多为线索清晰、情节完整的记叙文体。④一般不考词语辨析,很少考查词义或用法非常相似的词语。⑤一般不考纯固定搭配,也不考 even,ever,still,however 之类的副词。设空方式也有其特点:①首句不设空,这样有助于考生根据语境了解或推测全文的大意。②同一小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同一类词,要么都是名词,要么都是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且语法形式也相同。③正确选项的分布基本相同。即 A、B、C、D 四个选项各自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2剖析答题存在的问题,加强指导的实效性

无论是高考,还是平时的训练,完形填空题都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题目。考生答题准确率低,失分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完形填空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作为老师,先要掌握学生作答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考生作答这种题型,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2.1语言知识积累不厚实,语言文化背景不清楚。考生语言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和语言思维,是制约答题准确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由于对常考实词的语法形式和语法作用理解不深,积累不多,在答题时,常常模棱两可,拿不定主意,最后就只能猜一个了事,这样肯定容易做错。同时,很多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不清楚,答题时常常犯以中律英的错误,也是导致答题准确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2语篇知识缺乏,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完形填空题的设置,是建立在语篇阅读理解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语篇知识缺乏,对不同文体的文章,不会从语篇切入,整体感知全文大意,并能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判断,即使你掌握了扎实的语法知识、词汇知识、生活常识,也不能准确、高效地完成答题。

2.3题型特点没掌握,答题技巧缺乏。许多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没有对这种题型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答题时,也没有理清思路,掌握技巧。突出表现在:①急于求成,见空就填。 一拿到题,文章未通读,文意还未理解,便匆忙作答,边读边填,两眼游走于空白处和选项之间,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响答题的准确性。②死扣字眼,死扣语法。答题时,不顾文意,抓不住关键,一味地逐字逐句,字斟句酌,结果效率不高,答题失准,白白浪费时间。③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就题论题,不管文句的前后逻辑关系,所填答案互不照应,前后矛盾,顾此失彼。④逻辑思维混乱,盲目性大。对于干扰性较大,容易误导考生的试题不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而是盲目取舍选项,以至失分。

3加强有效指导,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3.1通读全文,感知大意。在做完形填空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感知大意。如果一开始就忙于见空作答,势必会因对全文概要把握不准,而造成顾此失彼,影响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由于完形填空属障碍性阅读,因此,通读全文,概知大意,是关键之举。通读全文的方式可因文而异,对较易理解的文章可采用粗读、速读、跳读的方式;而对较难理解的文章不妨放慢速度,进行细读、慎读,但不管怎样读,注意力都应集中在文章的主线(或中心词)上,以便全面了解文章内容,进而确定推断、选择的基本思路。总之,做题时,不要拘泥于一空一词,要尽快越过空档通读全文,感知短文大意,然后借助文中关键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这样才能做好完形填空题。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10)

文学常识

对于高考语文文学常识而言,《语文课程标准》和各考区考试大纲(说明)是依据,但通常表述简略,不够具体;而同学们所学教材成为文学常识命题和备考的主要载体。新课标语文课程增加了学生文学常识积累的比重,各版本教材引入了更加广泛的作者及其作品。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作家的作品进入课本,既重名家经典,又重新^新作。

1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常识是文学常识考查的主体。命题侧重于考查高中阶段学习过的重点课文的作者国别、时代、作品及其成就等。这是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要求。

例1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 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 《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 《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解析 c项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不是水心。《小狗包弟》课标教材新引入的课文,在大纲教材中是没有的。答案为c。

2 对文学体裁常识的考查依旧是文学常识考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常见的文学体裁,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侧重考查体材概念、分类、历史发展、艺术特点等。

例2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

解析考查内容并非课文表面最基本的作家、时代、作品等,而是课文背后包含的文学体裁常识。答案为:传奇。

3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成为文学常识考查的拓展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扩大了建议同学们文学阅读的范围,提高了阅读量、阅读水平的要求,因而不少考区也拓展了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借文学名著、文化经典命题是近两年出现的创新新题型。

例如,2012福建卷让同学们从5个选项中选出“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试题涉及《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复活》,考查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要求同学们判别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

古诗文默写

高考语文对同学们古诗文默写的考查一般都会在考试大纲(说明)中以附录的形式列出命题范围。具体篇目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凡是考试大纲(说明)列举的背诵篇目或段落,同学们必须一落实。从各考区划定的背诵默写范围和命制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篇目绝大部分来自必修教材。少部分出自选修教材。前者为必修教材中要求背诵篇章中的句子,但不一定是名篇名句;后者虽来自选修教材,但多为名篇名句,难度不会太大。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选文重点。

例3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君子于其言,________。《论语》

(2)爱其子,________,于其身也,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答案:(1)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本文由收集整理

(2)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2 名篇名句、佳句是考查重点。同时检测正确、工整书写汉字的水平。这些名篇名句或解释人生哲理,或反映生活真谛,或描摹事物情貌,语言精美,含义深刻。一些考区在考试大纲(说明)中对古诗文默写限定了“常见的”,则说明重点考查名句,难度不大,但书写时须小心谨慎。

例4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青青子衿,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答案:(1)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悠悠我心

3 考查范围不仅限于名篇名句。全文背诵篇目考查较细。近几年来,考试篇目每年都有适当增加,考题从过去的只考名句逐步改变为深入背诵篇目中的其他语句。抽查全文背诵的水平,难度上有所增加。

例5 莫春者,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答案:春服既成 浴乎沂

4 考查篇目中列举的初中课文也可能出现在试卷中。不少考区都在考试大纲(说明)中增加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背诵篇目,通常为名篇,命题时亦以考查名句为主,难度不大。但考

生需要在精准背诵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辨识形近字和易错字。

例6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陶渊明《挑花源记》)

(2)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1)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13备考策略

1 严格依照考试大纲(说明)的范围,依托所学教材进行复习。功夫下在平时,要将考纲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对照教材,逐个落实。

2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文学常识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除最基本的作家作品外,还有作品所涉及背景材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统文化等。一轮复习中,应该全面顾及,避免出现知识盲区。

3 对于要求全文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一轮复习时决不能投机取巧,只背名句,而要按照要求识记全文。因为我们看到,有些考区古诗文默写题中的句子并非全部都是名篇名句。

高中文学常识大全篇(11)

(一)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

近年来,校园火灾事件频频发生,造成了很消极的社会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因学校未将器材配备完善,对自己使用违章大功率电器设备存在侥幸心理,总是觉得不会发生什么,在离开寝室时又不将其关闭,往往造成火灾;有的学生故意破坏学校消防设备(打破消防栓玻璃门、随意玩用灭火器、偷用应急照明灯的电池),造成在发生火灾时学校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火灾,减少损失;有的学生对消防安全完全持忽视甚至是漠视态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或其他方面,对消防安全知识一问三不知[2];有的学生在遇到火灾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及时报警,又没有掌握简单救火常识,往往小灾酿成了大灾。

(二)造成学生漠视消防安全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学校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技能培养[3]。消防安全教育的欠缺使学生对身边的安全隐患完全不懂得防范,致使学生漠视消防安全,完全不遵守学校消防规章制度,对已经发生的校园火灾不以为然。

2、学校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时,未充分发挥学生在宣传消防安全上的积极作用,未将学生纳入消防教育的主体地位[3]。许多学生还是想通过参与治理来加强自己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但是却找不到途径,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通过学生会参与其中。目前为止,关于消防安全的社团或学生会组织还是非常少的,甚至是没有。

3、学校采取的宣传途径还不够丰富,学校内的消防文化还不浓厚,仅仅只有少数部分学生才会认真阅读学校消防宣传手册、登陆学校关于消防知识讲解的网站、参与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和火灾模拟演习等。

4、学生存在漠视生命的价值观。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青少年存在着漠视生命和生命困惑的问题,表现为近些年来,青少年的暴力事件、自杀与杀他等极端社会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学生不重视自己生命,漠视他人生命,常常在学校里故意纵火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重视学生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做好学校消防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学校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的主要措施,是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是高校深化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生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三、唤起学生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的措施

(一)建立安全协会,开展安全自治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权利意识明显在增强,因此就要求学校领导更新管理理念,引入管理的机制,努力实现校园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相应的学生协会,实现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由学生向学生”的传播和发展[2]。在增强学生公益心和爱心的同时实现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在学校开展多渠道让学生参与消防工作中来,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消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1、开设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用明确的文件形式落实全校新生入学后接受两个课时以上的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本校或邻校的案件,以案释法,使学生在真人、真事中,自己去认识、辨识加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消防安全意识深入学生的脑海[1]。

2、编制一部消防教材,规范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从青少年学生特点出发,依据消防安全基础理论,组织消防部门人员和素质较高的教师,编制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教学手册,并印制成册,发放到广大学生手中,给学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学提供规范性的教材。

3、建立一个消防安全活动室,提高学校消防安全知识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学校和消防部门资源,建立有消防教育制度和档案、有消防知识园地、有基本火灾扑救器材、有消防教育网站、有消防教学多媒体课件、有火灾预防与自救光碟的消防安全活动室。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将消防常识、逃生知识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开展一项活动,营造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队会、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学校消防演练等特色活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消防安全实践活动,将防火宣传的内容编成戏曲和歌谣进行演唱,使广大师生爱听、听懂,牢记在心。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文化氛围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年龄、文化教育、经历、情趣、需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彼此相通,在心理上相互接纳、易于沟通。对于大学校园的主体和主要防护对象,从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形成来说,一方面要将校园消防安全设施等硬件建设与大学生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构建校园消防安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从学校消防安全文化的角度来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软环境。学校消防安全文化是在大学校园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有关消防安全的意识、理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形态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综合体系,以一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形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消防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