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7:37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1)

一、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现状

(1)区域科技创新子系统发展状态。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子系统的发展现状主要包含了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还有区域产业化发展这几个比较主要的阶段。重点考察的是区域内部高校以及科研院校的数量,还有区域内创新型企业所占的数量,还有高新技术企业所占的数量等等。其中,检测区域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指标就是检测其产出,主要的内容包含了论文数量以及发明专利方面的申请数量以及授权数量,还有新产品方面的总体销售收入,以及新产品能够产生的利润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对外出口贸易额等等,并且还应该分析各个区域科技创新实现的成果其转化效果以及实际的应用情况。

(2)区域科技金融子系统发展现状。作为市场经济以及科技发展最根本的基础就是实现区域金融发展,所以需要分析各个区域的实际金融发展情况,主要包含了区域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市场,还有股票市场以及股票市值,以及债券市值等等发展的情况。并且,还应该做到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区域的科技金融子系统具体的发展现状,主要包含了区域财政投入金额,还有区域商业银行贷款,上市公司的数量以及风投成功率,还有企业的资本规模以及企业担保投放具体额度等等现状。根据以上分析得到区域科技金融的实际发展情况。

二、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选择

(1)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比较。主要的三种协同发展模式有政府主导型以及过渡型,还有市场主导型。这三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充分接的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这三种模式各有的特点,通过实现科技创新子系统以及科技金融子系统之间的强有效的反馈作用,充分实现各个项目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协同效应实现最大化。这几种协同发展模式之间是存在联系,同时也是存在区别的。并且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能够得到不同的效果。

(2)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二者之间的协同发挥发展应该对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子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到充分的分析,并且深入调查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的就是对各个区域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有关的真实的发展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还应该深入分析各个区域科技创新子系统以及科技金融子系统的真实发展现状,还应该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二者协同发展的磨合度,通过测试二者的实际协同度,不断确定这二者之间达到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3)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动态转换。伴随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二者的协同度也是越来越高的,而且伴随着不同的协同发展模式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而不断变化,区域科技创新现状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都是不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金融二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关联性,同时二者也是相互制约的。当科技创新以及发展都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将会对科技金融方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相反,当科技金融方面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科技创新方面也将无法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小结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作为支撑区域知识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二者协同发展是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的关键,为此研究和探索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素,创新驱动战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Philip NC于1992年在《区域创新系统: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治理作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理论。之后众多学者如Autio E、David D、Asheim B T和Iasaksen A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人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体系。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又译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参与创新生产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这其中,区域创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最优配置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重点,各要素互动的效率和程度又与区域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山东省作为创新型省份、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其区域创新发展情况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首要基础。目前针对山东省创新现状研究主要有:李平通过FTP指数和自主创新水平指数的测算,指出山东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投入,其他方面对山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不大或出现部分的阻碍作用。李海波等在创新主体角度下,从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与中介服务3大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李海波等在影响因素视角的山东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中,指出山东省创新现状呈现出:专利总量滞后经济发展,科技投入结构中财政支撑力度需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外资促进作用减弱等新特点。本研究正是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从创新基础与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4个维度,对当前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挖掘制约山东省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资料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山尔科技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与《山东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系列分析》等。

1 基于创新基础与创新环境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创新基础和环境是一个区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在对区域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创新基础

(1)从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上看,2011年山东省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高。全省生产总值(GDP)达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47260元,增长9.9%。山东省GDP增速在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山东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攻坚阶段,科技创新的需求力度更加强烈,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驱动作用,企业为主体,尽快释放创新资源能量。

(2)从人力资源规模看,2011年山东省拥有驻鲁两院院士37人,新增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人,人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外专”、“长江学者计划”共75人,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83人。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作为教育大省,2011年山东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39所,高校人才力量相比江苏和浙江虽略有不足,但山东省拥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11年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数分别为164.6万人和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1%和0.9%。这些毕业生正是创新驱动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大量的企业创新应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去探索完成。

(3)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科研设施、设备以及场地实验室等,是一个区域进行创新活动的最基础条件,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必备硬条件。近几年山东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0-2009年间固定资产购建费年均增长率为22.3%。建设了众多科技创新平台,到2011年共建立研发机构643家,其中部级研发机构115个、省级研发机构491个、海外研发机构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部级科技合作基地12个。随着自主创新的深入,山东创新基础设施增长幅度逐渐变强并将持续一段时期,会极大发挥对山东自主创新的影响。

(4)文献信息机构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必要支撑基础设施。到2010年,我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4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635.8万册。新建成的省图书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已向大众开放。

1.2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创新环境的支撑,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从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省创新环境进行考察分析。

(1)制度环境是区域创新的软环境,是区域技术创新的有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出台了50余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山东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山东省政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省知识产权局每年定期《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先后出台《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知识产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启动了多项专利保护措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有14个市成立了执法支队,部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0个,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搭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平台。2011年全年,共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3.7万余起,查处假冒专利249件。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到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都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中心总数达到109个,各中心陆续建立了400多个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其中,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市场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科学普及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同时引进和建立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等配套服务的中介组织。这些创新平台和科技中介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山东省的政府与中介服务政策体系较为完善。

2 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创新产出则是反映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

2.1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资本和人才2个方面,表现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企业R&D经费、R&D人员等几个方面。

(1)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是指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所占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而山东省科技投入力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2%,比全国平均水平4.58%低2.56个百分点,2003年我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为2.3%,如图2所示。

(2)企业R&D经费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是决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的R&D经费投入自2006年开始呈现稳步增加的发展态势,在全省GDP中占有较高比重。2009年山江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R&D经费内部支出456.7亿元,增长21.5%,占全国12.1%,总量居全国第3位,说明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非常重视创新的投入,但在山东省依靠自主创新、转方式和调结构的过程中,仍要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如图3所示。

(3)科技人力资源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山东省R&D人员32.7万人,其中全时人员21.8万人,占R&D人员总数的66.8%;山东省R&D人员总数占全国的7.56%,居全国第4位;其中R&D研究人员19.7万人,占60.2%;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4.67万人,占到总R&D活动人员的14.3%。从不同行业间情况看,制造业中的R&D活动人员占据了主导位置,占总人数的69.75%;其次是教育行业占8.93%,可见较大规模的科技人员投入对推动教育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R&D活动人员仅占到O.49%;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金融业仅占到0.007%和0.01%,如表1所示。

2.2 创新产出

对山东省创新产出的衡量主要包括: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业情况等指标。

(1)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稳定增加。2011年山东省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9项。其中,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科学进步奖33项。省科学技术奖励49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79项,主要其中在农业、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专利申请量2001年11168件,到2010年的80856件,增长了7.24倍,年均增长率为25.2%。专利申请受理数从2001--2009年,增长了7.66倍,年均增长率为26.38%,这与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同步性。2010年山东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这相对于山东省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山东省的专利申请增长幅度与经济大省的身份不是很符合,故专利还有较大的增长发展空间,如图4所示。

(2)2009年山东省各类科研机构共发表科技论文7.26万篇,出版科技著作2528种。其中科研机构5929篇,占全年发表科技论文总数的8.16%;高等院校占66.93%;企业占13.34%。科研机构出版著作206种,占全年出版科技著作总数的8.15%;高等院校占到65.90%;企业仅占到0.16%。新制定省地方标准239项,其中节能标准18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260项。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52-02

缙云县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整机生产企业30多家,配套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20000多人,2008年实现行业工业产值10多亿元,产销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左右。2009年列入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21个示范区试点。但是,缙云块状经济与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比较,存在着“三大瓶颈”和“五大差距”。因此,要积极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1 缙云带锯床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

(1)三大瓶颈

① 缙云带锯床的美誉度在下降。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多,综合素质相差悬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品牌少,品牌带动力不强;在小企业以低价抢占市场的冲击下,质量水平较高的企业也不得不降价。为了保持取得一定的利润,往往通过降低机床重量和采购便宜的配套件,其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缙云带锯床的美誉度降低到了危机临界点,低价无序竞争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多败俱伤,给具有发展空间和后劲的缙云带锯床产业蒙上了阴影。

② 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企业普遍沿袭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企业外部产业链极不完善。一些大型关键零件不得不到外地去协作加工,拖长了生产周期,同时增加了运输费用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③ 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由于缙云现代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得不到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效支持,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自主创新,只好靠仿制发展新产品、靠低价竞争获取生存空间。

(2)五大差距

① 技术研发能力薄弱。我国带锯床与其他门类机床相比,发展历史较短,技术研发能力普遍较弱,虽然缙云的技术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但是与德国、日本、英国相比,技术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带锯床精度、速度、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寿命。

② 加工制造装备落后。国外普遍使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零件,采用先进的设备仪器进行机床试验与检测。我国带锯床生产规模大,但加工水平低,缙云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加工装备落后,耗能高的落后设备还在继续使用。

③ 缺少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虽然营销点遍布全国各地,供销人员高达5000人,但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信息化和网络化营销体系,缺少现代化的营销手段。

④ 缙云品牌蒙上了阴影。虽然锯力煌和晨龙的品牌在国内同行业仍然处于第一方阵,但总体上,曾经在国内领先的缙云品牌,近年来由于集群内部的低价竞争,个别企业的粗制滥造,为缙云整体品牌罩上了阴影,影响了缙云品牌的声誉。

⑤ 社会化服务体系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缺失,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内部非核心生产部分尚未剥离进入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社会化的生产体系滞后,影响了产业集群和工业经济的发展。

2 对策及措施

围绕缙云带锯床与特色机械装备块状经济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针对目前缙云带锯床块状经济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角度,必须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凝练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设计一批攻关项目、解决一批技术难题、推广一批科技成果,促进平台条件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和建设力度,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工作。针对缙云带锯床与特色机械装备产业集群管理和技术人才数量少、层次低,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局面,依托高等学校,利用专场招聘会、“请进来,走出去”、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向缙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既服务企业,也促进就业,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同时,依托“块状经济”产业模式,建立特色机械装备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一系列改革,提高地方经济服务能力。

(2)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是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具体抓手,是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以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为特色的缙云产业集群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和发展瓶颈,其中之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的缺乏。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发展驱动力,共建创新载体和服务体系,为企业提品与新技术开发服务、科技信息和中介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项目。同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建立企业的研发(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相结合,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增强服务产业集群能力。

(3)凝练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我国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与其他门类机床相比,发展历史较短,技术研发能力普遍较弱,虽然缙云的技术处于国内的先进水平,但是与德国、日本、英国相比,技术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加工精度、速度、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寿命等指标方面。关键共性技术的凝练和研究,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基础上,发掘和凝练制约缙云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主动协调行业主管和科技主管部门等各方力量,组织跨行业跨学科的产学研联合攻关,主动设计与缙云块状经济紧密结合的重大科技专项,帮助企业开展各类科技及工业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4)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提高缙云产业集群的地位

我国要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要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的知识品牌。这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缙云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多、综合素质相差悬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自主创新能力弱、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少。针对缙云产业的实际状况,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鼓励和帮助企业申报各类专利和注册商标,响应政府实施的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协助企业和行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实现技术标准与科研创新的互动,逐步形成先导型的标准化体系。

(5)采用多种形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服务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结合是缙云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缙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缙云经济发展模式战略性转型的重大举措。缙云传统产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技术创新机构和队伍,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而要成功实现战略性转型,缙云企业就不得不面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一瓶颈问题。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在人才、科技、成果、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缙云产业的特点和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划,通过共同承担各类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建立各类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多种方式,服务转型升级、服务集群企业,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 科技创新的贡献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4)

1我国林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影响林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随着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各个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林业从传统的以生产木材为主到新时期以生态林业为主的创建工作。随着产业模式的转化、科学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使林业建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林业发展与技术的支撑密不可分,近年来,林业技术的提高与应用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林木资源的病虫害得到了很好的防治,林业发展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目前行业发展还没有完全与经济发展同步,在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制约林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1.1没有树立足够的技术意识

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环境和林业资源的需求日渐突出,但是,传统的林业技术意识却常常阻碍林业建设的顺利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科技创新与革新成为世界各国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打破我国传统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现代林业技术并培养足够的技术人才,给林业发展带来更多利益,加大林业技术资金投入,使林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用经济发展带动林业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林业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由于发展林业所需的经费不足,致使人才推广工作难以落实,阻碍了林业技术的发展,制约了林业建设创新工作的开展。

1.3技术推广工作不完善

由于林业技术没有充分的应用于林业建设中,导致很多工艺技术很难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无法开展创新工作,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1.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林业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创新意识和积极性,通过借鉴和模仿一些国外的技术来实现国内的需要。这种引进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借鉴国外的技术后,没有对其充分的发展应用,只是单纯的接受与引进技术,却没有满足林业发展的需求,无法在国际上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林业建设发展的核心与难点。我国应该打破传统的林业生产观念,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政府与相关的林业机构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扶持,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改变林业建设发展的不足现状。另外,加大林业技术储备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并提高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林业建设的稳定发展。

1.5林业科技体制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一直以科研机构和林业院校为主,在经费投入上较少,难以实现林业技术的创新,甚至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要将林业企业作为主体,将创新与企业生产有机的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林业企业技术发展,从而带动林业技术的产业化,实现真正意义的科技创新。

1.6科研成果较少,成果转化率低

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0%,低于欧美国家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林业成果的转化率不如农业成果的转化率。此外,我国林业技术水平不高,优秀的林业技术人才不足,缺少高新技术研究方面以及高层次经营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这些现状大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2针对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技术意识,具体体现为:政府或相关的林业机构要积极开展林业技术宣传活动,如在基层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讲座和培训课程,及时传授林业相关知识,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林业技术知识,普及林业科普知识。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推广林业技术和林业知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林业技术的重要性,提供足够的林业专业技术书籍或报刊,确保广大群众及时获取新的信息知识,提升林业相关人员的“科技兴林”意识。

2.1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首先要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提升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能力。

2.2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我国林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增加林业技术的投入力度,通过科技研发与教育投入可以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大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可以提高林业技术的成果转化。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补偿机制,可以大大提高林业技术的应用能力,调动林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3提升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加大林业技术成果转化,要具备完善的网络平台体系,以网络体系的形式建立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技术推广的同时,以林业社会化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将林农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培养,同时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并完善技术推广的监督管理工作。

2.4提高林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9-01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动力不足,而且很多高校流于形式并且有“重理轻文”的偏见。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横向涉及面已经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一些问题使其在纵向深度的发展上遭受到了瓶颈。

一.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科技创新

想要进行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应当是有需求、现实的、能真正成为产品的创意,理论(方法)创新应当是有理论依据、合理、可重现、有实际意义的、能被学界认可的新理论新方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明确自己的项目是哪种类型的创新,从而根据类型的要求一步步计划之后的项目进程。因此,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针对文科性质的学科,理论创新是必不可少、不可小觑的。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科技创新则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天马行空,而是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是知识与实践的合力,是一个团队与一个团队的碰撞。因此,科技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学术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以及问题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的成功举办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从中获益。他们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科技创新项目,有的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了青年创客。然而,在“挑战杯”如此成功的条件下,很多大学只把这项活动当做鼓励学生参与的口号,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科技创新在校园里的宣传程度很大,但是学生参与度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具体来说,造成科技创新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学生创新动力不足

根据一项校园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都听说或了解过科技创新活动,但是仅有10%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不知所措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破题。选题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报名参加竞赛之后才想创新。

第一次竞赛,尤其是开放型竞赛,选题困难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要学会注意生活中的没有被发现的创意,注意行业的动态,行业的发展趋势一般会成为竞赛的来源,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也很可能成为参赛题目。另外,如果能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帮助,无论是提供行业真实状况,还是提供创意思路,还是提供技术支持,都是非常难得的,无论对竞赛对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2.2 创新项目申请流于形式

这一问题在文科类项目中尤为明显,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文科专业相较于理科专业而言应用创新相对较弱,因此很多文科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申请时会着重注意理论创新。这本来是一个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好时机,但是很多学生注重短期利益,研究浮于表面,把创新当做了文献综述,以应付竞赛为中心,单纯的追求形式,无法深入开展。比如一些学生申请了创新项目研究, 竞赛一结束便不再接触相关工作。这对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2.3 项目申请后执行乏力

科技创新活动一个深受诟病的严重问题就是其后期跟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物质的缺乏和监管的无效。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物质支持,也没有严格的后期监管机制,很多创新项目最后不了了之。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训诫,但是很多申请者只完成了第一步,提交了一份策划案便以为完成了全部。学生的这种毅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是自身态度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不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很多大学在审核完学生的项目后便没了下文,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就算学生再想进行活动但是缺少了物质条件也是无法进行。还有一种情况是,申请通过,经费批准,但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很多开始很好的项目最后成了“烂尾楼”不得已而草草结束。

三.结语及对策

科技创新不同于大学必修课,或许很多学生都停留在仰望的状态。此时学校就应该联合辅导员和各任课老师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大学生多和别人交流,注意生活细节。这里的别人,可以是有经验的同学,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行业从业者,任何你可以交流思想的人都可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其次,学校应积极帮助有意参加创新项目的同学找准定位,不仅要看到项目的短期收益更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让参加项目的同学了解专业要求更要让参加创新的学生明白,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应用于实际;不是罗列文献,而是升华思想。

第三,一个完整项目不仅包括前期的调研准备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执行与评估。学校应该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来监督每一个申请成功的科技项目的进展状况。并且可以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在项目中间出现问题时即使做出指导纠正偏差,从而使项目完整的运转。

最后还需要申请学生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很多时候不但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团队建设和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基本上很难把一个系统化的作品完成,每个人的分工应该较为清晰,分工上有关联性的成员应多进行沟通。负责整合系统的人除了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也要常去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完成进度和程序大概的运行机理。学校应该向学生强调,如果确定要做的话就坚持下去,做到一半觉得难又搁置在一边,这样很难成事,有问题就该想办法去解决,轻言放弃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素养。

随着创新型国家总目标的设立,教育部门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创新项目迎来了春天,大学生应该牢牢的把握历史机遇将创新转化为动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敏坚.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J].职教论坛,2006,(10).

[2] 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2005,15(5).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倍受关注的一支经济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科研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和高收益的特征。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创新进化能力较弱,其创新与发展往往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很多国家纷纷构建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体系,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良性发展。

一、相关研究简要回顾

目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1)创新支持体系内容主要集中在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尤其集中在政府提供的各类要素方面。(2)创新支持体系功能定位主要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的流向,是一类非营利性质行为或活动。由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非营利性的支持体系,该支持体系扶持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但是,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支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往往效率不高,致使创新资源得不到更有效的利用,目前这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我国创新资源极其有限,如何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资源扶持更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创造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构成问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包括财税、融资、法律法规、政府行为、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企业孵化器、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要素。这些要素来自于不同供给主体和运营主体,有的由政府提供,有的由企业提供。由于供给主体组织性质不同,要素供给目的会表现出很大差异。例如,财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是各级政府组织,其目的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风险投资、社会中介服务等要素的提供者是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通过注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要素或服务最终获得利润,具有较强的营利性。组织理论表明,组织的性质与存在的目的不同,其运作机制与运作效率也迥然有异。因此,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各构成要素的供给主体性质不同,其供给目的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了每类要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根据要素供给者不同目的,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类:公益性要素和营利性因素。

(一)公益性要素

公益性要素的提供者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是为了形成一个更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或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这些要素的存在状态及变化状况直接影响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是否有利。

具体包括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政府行为等政府性要素和由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要素两大类。

1 政府性要素政府只是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且,它只能是也必须是针对全部企业或全行业企业,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企业或某一类特殊企业。因此,其典型特点是公平、公正,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2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构成了该地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环境。该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包括诸多要素,如多年积淀下来的社会文化、社会发展进程、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企业社会网络及商业协会发育状况、该地区的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这些要素的状况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些要素在短时期内不易改变。

(二)营利性要素

营利性要素的提供者将提供这些要素作为自己的获利手段,其提供者可以是企业、私人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或个人等。具体包括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社会服务机构。

1 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又称为“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是针对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和资本经营服务,当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资本,实现增值后继续投入下一风险投资项目的金融资本。

2 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一般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类。非赢利性企业孵化器一般由政府和非赢利性组织创办,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而赢利性企业孵化器一般由风险投资家、大企业和私人兴办,目的是通过向创业企业提供成长条件和环境而获取利润。笔者将这一要素置于营利性因素之列。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但由于其规模小,资金技术实力有限,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商业化运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4 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转让、技术论证等中介服务,社会服务机构的提供的各社会服务一般都是有偿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框架

基于上述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两种性质的技术创新支持要素,兼顾到企业内部创新体系诸要素,构建出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框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三个层面:

(一)企业内部创新体系

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位于体系框架的中心。企业内部企业家与各级员工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战略、创新机制、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多年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等要素决定着企业创新需求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若一个企业中这些要素状态非常有利,如创新意识强、创新战略目标明确、创新机制完善、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丰富、企业文化有利,或这些要素中的多数有利,则企业的创新动力强,创新活动频繁而创新成果多,否则创新动力会很弱,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也较低。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各类与创新活动有关的要素有可能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因素。 转贴于

(二)企业外部营利性创新支持体系

营利性创新因素的提供者为了获取利润而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机构是通过孵化成熟的企业然后将其高价售出而赚取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要素的提供者(机构)努力创造各种条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使其迅速成长。于是,营利性创新要素的提供者赚取利润的目的就会演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的外在推动力量。营利性因素中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机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要素只要是产业化运营的,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外在推动力就存在,只是推动力的强弱与这些要素产业化运营的状况有关。

(三)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创新支持体系

非营利性创新因素构成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这些要素若表现得好,就会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拥有一个规范、秩序的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流向该领域或行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引导力量。这些要素若表现得不好,则意味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非常不利,会增加创新的难度,成为束缚其创新活动的绳索。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力学模型及分析

若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所在系统比喻为一个在斜坡上滚动的球,它在斜坡上上下滚动时受到多方力的作用。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构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

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中的若干要素,如企业中领导者的创新意识较强、创新机制完善且有激励力、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战略明确、创新氛围浓厚等,意味着企业动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企业自身强大的创新动力会拉动企业走上不断创新的道路,因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力。相反,当企业内固有的氛围排斥创新、领导层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资源不足、企业创新机制不合理等,则会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至少会使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停步不前,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阻力或惰性力,用A表示。对于处在斜坡上的企业而言,A表现为一个向下的重力。由于企业自身的生存需求,企业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必要手段,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撑力,用B表示。 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代表了创新活动的外在推动力。各营利性因素作为一个产业发育得越成熟,其运作越规范,要素提供者营利需要越强,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压力越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推,动力越强。该推动力用Y表示。

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因素构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在图2中表现为夹角a。夹角a越小,斜坡会变得扁平,企业向前滚动就会容易些,表明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越有利,企业也会更愿意进行各类创新活动;夹角a越大,斜坡会变得陡峭,企业向前滚动的阻力加大,表明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非常不利,企业会减少或不进行创新活动。由于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因素供给主体要考虑全民利益,因而与企业的利益不能总是同步,夹角a不可能为零。

据此,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当满足x+Y=A·sina时,企业创新活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企业保持原来状态,没有任何变化发生,也就是企业处于创新活动的抑制状态。

当a趋近零时,即环境极端有利时,表明环境对企业的约束力量几乎不存在了,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速度取决与x+Y,企业处于创新状态;当a趋近90°时,即环境极端不利状态,企业生存困难,无力创新。

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所产生的推力Y在两方面受制于宏观外部环境,一是营利性因素的供给主体本身的发展受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创新主体有权决定是否接受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所产生的推力Y,只有x>A·sina时,创新主体处于创新状态时,Y才会被创新主体接受。

五、结论与建议

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由多方面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有营利性的,也有公益性的。要素存在的目的不同,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在创新体系力的模型中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力,这些力的综合作用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企业内部创新体系的优化,尤其是应在加强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减小企业自身惰性力方面做好工作

主要应着力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企业创新型文化的建设方面。这其中关键在于企业家自身创新精神与素质能力。尽管,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不是创新支持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却是创新支持体系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介质要素,没有企业内部创新动力与能力的配合,外部环境再好也只能推动企业被动创新,会削弱创新支持体系功能与作用。

(二)在营造和建设创新支持体系时,应该区分不同性质的因素,分别对待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7)

文化产业的概念建立在2000年左右,其在国内早期的使用主要是以娱乐产业为主,即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娱乐性质活动,常常与文化事业发生概念性的混淆。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中明确地对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地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的相关改革中,极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娱乐范围,使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产业进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虽然于2004年被纳入了国家产业的统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其试行过程中,国家颁布的统计标准里并没有牵涉到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生产程度较低且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小。故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在社会市场中的经济实力,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文化产业经营者急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

根据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文化政策中包含科技创新的相关词汇数量较多,与科技创新方面有关的政策达到40项以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为创造型的加工与破坏”,其中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点,简单来说,科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相互融合,才产生了科技创新能力,也是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展现的科技观。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一些多元化创新因素后产生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新生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微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包含了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经济投入力度、对于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研况与科技创新产品的生产情况,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产业任一行业中把科技创新的要素与文化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行、文化生产及产品销售等产生融合、渗透,这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外部因素。宏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政策资源及文化产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些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影响因素。将这三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便建构起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由外部到内部及由上下到左右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

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市场中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但因各地文化差异、经济基础与地理资源上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了大量的问题。

1.良好趋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8)

1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9)

1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 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 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 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 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 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 (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 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 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 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10)

一、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电企业在设备不断更新的同时需要采用新技术,面对新设备、新工艺的逐步更新,传统的供电设备检修模式显得有点滞后,明显满足不了现代经济发展对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实际需求。传统的老方法只是强调“到期必修,按班就部”,不够灵活,需要检修的设――备不能及时修理,导致无法按照实际状况进行检修,结果就造成检修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另一方面有时也可能造成因检修时间没到而突发的故障问题,由于形成了定期检修制度,那么既然未到检修周期,就不能随意进行检修,长期以往,容易促成供电设备运行的状况不佳,造成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双重损失。为提高供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安全运行,因此,对电力企业供电设备在完成计划检修的检验基础上完全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时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电力系统供电设备有很大差别,所以当前我国对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方案,以及规程与相关标准,状态检修是通过实际的情况,按照各地区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特点以及运行状况所实施。供电设备自安装之日起的安全运行时间没有特别精细的划分,所有在线检测设备的决定都是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而确定。有的地方供电设备状态检测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先验阶段,其检修程序繁琐,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有效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具体检修人员的工作力度也不是很大。

二、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措施

电力企业实施供电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在现代化新型检测技术以及高科技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经济、适用的设备状态检修模式。首先要科学把握检修时机,明确检修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状态检修,不能从概念和计划出发,始终要以供电企业的安全运行和社会及经济效益为主,要有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认真吸取经验并且善于时时总结,实时开展状态检修,做到从源头抓起,必须把对供电设备的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都纳入未来状态检修的安全运行中,保障主设备监造和运输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必须确保设备的最佳初始状态。其次要重点做好供电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只有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开展有效检修,否则不是浪费便是防患与然,此两种极端的回避是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在智能化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突破,当前普遍运用的红外线测温就是为及时发现供电设备中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及时提供准确信息,为下一步设备的状态诊断提供准确扎实的数据。因此,必须做到综合分析,决定对设备进行哪一方面的状态监测,以此来保证我们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电力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离不开电网设备的可靠性,供电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电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局域性电网容量不断增加,而随着高科技与尖端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的品质与性能日益多样化,导致广大生产企业和生活用电的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技术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成熟和进步的,这期间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必然客观存在,并且日益暴出传统技术水平的局限。为确保维修费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运行风险,必须制定科学的维修措施,改变传统检修模式,创新设备管理与检修水平,以保证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性的节省检修以及维护费用,已经成为电力部门所需要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三、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4-0001-10

一、引 言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和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技术创新活动受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从其创新构思到研究开发以至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若干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出错的可能性。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高科技企业只有60%左右的研究开发计划在技术上获得成功,而在技术上获得成功的研发计划中只有30%能够推向市场,而推向市场的高科技产品中仅有12%是最终成功的[1];郑策等[2]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技术创新失败的阶段从高到低依次为:开发、试制、生产、销售、工程设计、技术转让。追溯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佘廉[3]将其归因为合理性失误和非合理性失误,二者共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成因体系;车斌[4]通过AHP分析,得出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影响因素依次为:①技术人才力量不足;②先进适用的工艺设备不配套;③组织内部不协调;④资金短缺;⑤市场预测失误;⑥营销管理不当。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归根到底都是靠人来决策和执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中的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行为不仅受心理、生理和能力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且受情境状态和组织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本文研究的技术创新错误主要是人因失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人的感知、决策、执行等行为因受到自身因素、情境状态和组织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产生失误,从而导致其未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技术和市场机会的选择开始,经技术开发、样品制造、批量生产、市场开拓与销售,到获得显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连续发展过程。科技成果对技术创新的推力作用和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拉力作用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构思来源的客观条件;创新构思只有通过具有动力和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才能变为行动。具有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创新企业,必须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技术创新战略和类型做出决策;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市场因子、技术因子、生态环境因子以及制度政策因子的综合影响后选择创新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确定后,就进入了实施和商业化阶段:技术开发与样品试制、批量生产和营销新产品。具体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从上述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可知,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在不确定环境下,由众多部门和人员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进行决策和执行的系统过程,是一个“人―信息―机器―环境”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创新过程复杂,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创新项目的失败。

三、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的滋生土壤

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实施是一个不断调整和修正的动态过程,错误的发生不可避免,诸多因素为其提供了滋生土壤。

1. 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

人是技术创新活动能否顺利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5]曾说:“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因此,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人是会犯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冯玲,汪阳[6]指出,在技术创新决策的各个环节,决策者往往会受到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如情境依赖、信息瀑布、过度自信、确认性偏差、羊群效应等行为金融现象,从而形成错误的决策行为。由于人的行为活动总是受人的主观能动性支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伴有一定的自我主观价值判断。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执行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因主观臆断而犯错误。

2.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探索性

企业技术创新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性活动,受技术、市场、生态环境、制度政策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技术创新的探索性本质意味着创新者不能完全预测技术创新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技术创新项目经过精心计划,仍然会有在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预想不到的事情引起项目脱离正常轨道的时候,也就是说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缺陷或错误,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

3. 技术创新项目具有复杂性

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表现为信息的复杂性和知识的复杂性。信息的复杂性在于信息量大、变化速度快、显示方式多样,存在“信息雪盲”现象;知识的复杂性在于知识总是以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和表现事物现象的无规律性的统一体出现的。解脱“信息雪盲”的困扰,从现象挖掘本质并没有直接的通道,得借助于人的思维进行推理、判断、假设, 甚至是想象、直觉、顿悟等。这为创新者在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错误创设了可能性空间。

4. 技术创新实施依赖于团队的协作性

团队的协作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团队成员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信息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以及信息源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知识程度不同,理解的不同,情感支配等的不同,加之传递渠道本身缺陷等使得信息传递经常不能有效运行,导致信息传递失真,沟通失效。

四、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的产生机理

1. 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行为的产生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除了受众多外部因素(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之外,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出现、新材料应用等,技术创新团队或个人作为创新决策和执行的主体,对于创新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行为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模式可表示为:S-O-R(刺激-机体-反应),即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 通常都经历“感知―识别判断―行动操作”三个阶段。技术创新个体如果在三个阶段可以全面地感知外界的信息,作出准确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正确合理的行动,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创新个体接受信息不清、判断决策失误或行动受阻就会产生错误事件,导致不能完成预期的目的。由此可知,技术创新错误行为主要表现在:创新个体感知信息方面的失误;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失误;执行行为时的失误三个方面[7]。创新个体在每一个行为阶段都可能受人自身因素、情境状态因素,以及组织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失误,若干失误经过耦合,突破防御屏障,最终导致错误事件的发生,即错误的外部表现形式。企业技术创新错误产生机理如图2所示。

2. 企业技术创新的错误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错误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干预而产生的。因此,技术创新错误模式是描述人误的表现形式。人误的产生是一个由内而外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包含潜在型与显现型[8] 两种形式。潜在型人误是引发显现型人误的内在原因,显现型人误是潜在型人误表现出来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1)潜在型人误模式。潜在型人误与人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人的认知行为过程如下:首先,人对外部的刺激产生感知;然后,创新个体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采用比较、推理、归纳、重构、纠正等认知技能对感知到信息进行处理/决策;最后,创新个体采取行动,执行行为一般作用于机器或人。同时,在人的整个行为过程中,注意和记忆作为人的内在属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潜在型人误主要描述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感知信息、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具体可以分为感知错误、注意分配不当、记忆错误、决策错误和行动错误。如:在项目选择和决策阶段,决策者由于过度自信而认为新产品具有良好前景时,往往会忽视销售部门提供的关于市场需求容量有限的数据,以及研发部门提出的未来新替代品的出现会带来的威胁等;在实体开发阶段,实验人员对以往信息回忆错误,造成实验的失败等。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

(2)显现型人误模式。显现型人误模式是行为失误或潜在型人误模式表现出来的可直接观察和度量的现象。项目管理往往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在时间、费用和性能上的不同要求,即项目的每项任务和项目整体都将受到完成期限、有限预算和功能要求的三重约束,如图3所示。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监控到的显现型人误模式可以分为三类:时间错误类、成本错误类、质量错误类。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五、企业技术创新致错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人因可靠性分析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人误不是问题的起源,Reason认为[9]:“人误是结果,不是原因,人误的产生是由其上游的因素――工作环境和组织因素引起的。”程等[10]建立了组织定向的人因失误因果模型,认为存在“组织因素情境状态因素直接出发人因失误的个体因素人的认知行为失误”的因果关系,而且各因素可能存在跳跃式影响,如组织因素影响个体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是通过人来决策和执行的,而创新个体不是独立的个体,其处于特定的组织和情境环境之中。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行为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因果关系,即在组织错误和情境状态错误的影响下,最终通过个体因素触发而产生。企业技术创新错误致错因素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如图4所示。

在上述概念框架中,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人因失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为直接也最为显性的就是创新个体本身的特征,即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创新个体的特征状态和行为往往受情境状态因素和组织因素的影响。情境状态因素一般指创新个体所处工作场景,以及直接作用对象的状态和特征,主要包括任务、工具设备以及工作环境等。组织因素对个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组织规范、组织沟通、组织功能、组织培训、组织文化氛围等方面。本文根据一些企业灾难案例分析[11]、技术创新失败案例分析[12][13][14]专家意见,以及组织错误的一些研究成果[8][10][15],得出企业技术创新人因失误的致错因子表现形式如表3所示。

六、 结论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且充分风险的过程,任何理由的轻率和盲动都是对创新的亵渎。但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受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面向未来的探索过程,错误行为的产生在所难免。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分析了技术创新错误产生的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滋生人因失误的土壤,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和消除错误的过程;(2)企业技术创新既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组织行为。技术创新错误的产生,是在情境状态错误和组织错误的影响下,通过创新个体自身因素的触发而体现在人的认知行为过程中,并最终外显为对技术创新项目三大要素(时间、质量和成本)要求的背离;(3)从个体层面、情境状态层面和组织层面构建了技术创新致错因素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并指出了各致错因素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技术创新不同层面的因素如何影响人因失误,以及不同水平的致错因素对人因失误影响的重要程度需进一步定量实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因失误的深层机理及其各层次致错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些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arl L Pritchard. Risk Management[M]. Arlington Virginia,USA:ESI International,1999:215 -217.

[2] 郑策,王月.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阶段分析及对策[J].技术经济,1999(12):36-38.

[3] 佘廉.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成因分析[J]. 经济科学,1996(6):42-45.

[4] 车斌. 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AHP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143.

[5] 纪树立. 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 冯玲,汪阳. 行为金融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行为的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0-44.

[7] 廉士乾,张力等. 人因失误机理研究及预防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46-49.

[8] 程,王以群,等. 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94-99.

[9] Reason, J. Managing the risks of organizational accidents [M]. Aldershot: Ashgate Pub Ltd, 1997.

[10] 程,戴立操等.组织定向的人因失误因果模型及影响关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4):75-82.

[11] Robert E. Mittelstaedt, Jr.著,俞利军,阎彬译.关键决策――阻止错误链摧毁你的组织[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 陈友芳. 亨利・福特的T型车与亨利・福特的悲剧――对20世纪技术创新史上一个重大案例的在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