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干部交流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22

干部交流材料

干部交流材料篇(1)

下面是我们文秘站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干部好作风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

近年来,__x县____镇紧扣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在全镇24个村(居)1900多名党员中开展了一场以“严管党员队伍,强化纪律观念;严管干部作风,强化群众观念;严管基层组织,强化发展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三管三强”活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助推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办实事。

一、严管党员队伍,强化纪律观念。以加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为核心,着力解决党员纪律、信念不强,走群众尾巴的问题。一是严把党员入党关。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以“看动机、看审查、看支部表决”的三“看”原则贯穿入党考察全过程,从源头上优化党员结构,确保始终吸收优秀人才入党。二是严把党员教育关。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为导向,将宗旨教育、廉政教育贯穿党员发展始终,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定期组织党员采用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开展讨论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严格要求各支部保证每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5个小时,开展班子成员为驻点村(居)讲党课活动50人次,强化党员学习效果督查,定期对党员记录本和相关会议记录进行检查。三是严把党员日常管理关。严惩党员违纪行为,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健全党员评议和党员互评机制,共评价出28名后进党员,并相应进行了教育转化,着重构建党员淘汰退出机制,依照相关规定开除了2名不合格党员。

二、严管干部作风,强化群众观念。围绕干部作风管理,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导向,不断推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传统不能丢。结合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不断进行创新,深入开展“五解五促”活动,该镇班子领导带头驻村驻组,深入细致地为群众解矛盾、化积案、推项目、包维稳。着力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高效化和制度化问题,每月为群众办好2件以上好事实事、化解1批案件,截止目前共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994条。二是坚持作风改进强度不能减。整合和加强镇、村两级维稳中心(站)和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作风,加大“三难”问题整治。每半年向村、组群众公开“晒”1次服务群众、为民办事成绩单,让群众监督干部。三是坚持“”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不能弱。定期开展1次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情况查摆,坚持依法依规处理一批服务态度不佳、为官不为、群众投诉较多的党员干部。近两年先后查处违纪党员干部12名。

三、严管基层组织,强化发展观念。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发展能力建设,作为巩固基层党建一项重要内容,以强班子、抓带头、强组织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扎实推进村组干部履职规范化建设。强化了农村“三资”管理,将全镇210多个村小组账目全部收归镇管,规范了“三资”交易平台,完成交易5宗,总金额达70余万每年,大力查处一批违规处置“三资”案件,共移送司法机关10余名党员。制定村、组干部履职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图、权力运行目录,以依法依规办事贯穿村组干部执行权力全过程,推动村组干部管理从严管钱向管人、管行为方向转变,确保村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是全面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大力落实“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推动每年创造1个以上工作特色和亮点,定期查摆支部书记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的情况,对不认真履行责任的支部书记,要进行约谈并追究责任,去年以来共约谈支部书记2名,并要求限期整改。三是稳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每月1次的管党治党工作例会制度,每年开展1次镇机关、村(居)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和“三述”活动,整强了3个软弱涣散支部,先后鼓励和扶持4个有条件的支部进行带头创业致富,将每年为村集体完成2-3件公益事业纳入支部年终考核,____4年全镇各支部累计完成公益事业52件。

干部交流材料篇(2)

近年来,办公室党支部紧紧围绕全局党建工作要点和活动中心党总支的学习安排,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保证了党员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创新学习活动模式。设立了每周学习活动日,并根据工作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在学习方式方法上,采取支部集中学习与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相结合,阅读文件材料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辅导听课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条例》政策理论等,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支部能够按照局机关党委和活动中心党总支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在支部学习活动中,活动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一凡同志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带头畅谈学习体会,和党员交流思想,对党员学习活动进行了深入指导。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认识,深化了对做好新时期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二是构建学习活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职工教育活动。2007年,新扩建的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办公条件,建立了活动中心“网上学习园地”和“网上学习论坛”两个学习窗口,为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两年来,我们学习园地组织开展了三次大型征文活动,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发扬奥运精神、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等专题交流;学习论坛开展了“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老干部工作”和“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在活动中心如何开展好‘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等两次大型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党员干部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网上学习园地和学习论坛,将活动中心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在网上通报,并积极在网上征求意见,保证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力、有序和有效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强化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干部交流材料篇(3)

乡局党政一把手的用人权,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上一级党组织,他有所在单位领导班子人事调整的建议权和推荐权;二是在本乡镇或本部门,他有中层及以下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权和决策主导权、集中权。这些权力是由其在领导班子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有职无权,难以发挥一把手应有的作用。有权无责,权力就会缺乏约束,为此我们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制度。

一是推荐责任制。乡局一把手向上级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要求,写出书面署名推荐材料,并说明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建议使用方向和推荐理由。如被推荐人政治或经济等方面有不良反映,不如实、准确地向组织介绍干部的有关情况等,都要视责任大小、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近年,结合乡镇党委、人大换届,都要求党委、政府、人大主要负责人填写人事推荐责任书,署名全额推荐领导班子成员建议人选。某乡党委书记推荐了1 名组织委员人选。考察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同志在经济问题上议论较多,及时给予提醒并讲清了推荐的政治责任和工作纪律。作为组织推荐的,要履行规定的工作程序,推荐本单位的优秀人才,并由一把手承担主要责任。

二是决策责任制。讨论干部任免,应充分听取考察组的意见,会前进行充分酝酿,并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决定。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在调动前突击提拔干部的,不按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的,明知干部存在问题、迁就照顾提拔任用的,或分歧较大、有争议,未经充分讨论急于决策、造成用人失误的,都要追究一把手的纪律责任。

二、规范掌权,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按规定程序运行

没有程序,就没有秩序。程序是规范选人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运作,才能减少用人的随意性。《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基本环节都作了具体规定,使干部工作有章可循。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意把好“四关”:

一是坚持群众公认,把好推荐关。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自1989年开始,每次换届、干部个别调整必先进行网群众推荐,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坚持群众举荐与定向推荐相结合,会议投票推荐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对推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没有一定民意的不得列为后备干部,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把好考察关。干部任用必须建立在深入考察、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没有经过考察,虽经考察、但考察不认真,或有些问题还未完全弄清的,一律不得提交党委会讨论。建立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要全面深入,既要看工作实绩,也要看品德作风,既要了解其在本单位的表现,也要了解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使考察真正起到把关的作用。

三是坚持集体研究,把好决定关。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试行票决制,努力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不得临时动议,不搞“一言堂”。做到未经组织部门考察不讨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缺席不讨论,没有充分时间听取介绍和研究不讨论,进一步健全党委讨论干部任用的集体决策制度。

四是坚持按章办事,把好材料关。干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原始档案资料,具有执行依据、文件基础、日后查考等作用。对于乡镇和部门呈报干部任免材料不完整、程序不规范的,一律不予受理或要求重新办理。同时对民主推荐、考察材料、任免行文、会议记录等都统一格式要求,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调整、任用干部的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痕迹、有依据。

三、合理制权,加强对乡局中层干部的宏观管理

在加大上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对乡局中层及以下干部宏观管理力度的同时,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程度,使一把手的权力运作与制约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强有力的制衡关系。

1、实行中层干部任职预审制度。在任命前,乡镇和部门党委(党组)要把单位人员编制、职位设置、职数情况和拟任人员考察、推荐、研究等产生过程,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预报,经审核同意后正式任命。未履行预审程序的,经查核属实,一律宣布无效。这便于全面和及时掌握乡镇和部门的干部任用情况。对 二级局单位副职干部由市委组织部集中管理,打破干部部门所有,逐步实现重点岗位中层干部的交流和轮岗。

2、积极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形式,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走向阳光操作。从1997年开始,我市网在乡局党政机关全面推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公开竞争职位、任职条件,公开工作程序、公开测评推荐结果和考试成绩。通过个人自荐、文化考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程序,择优聘用机关中层干部。积极试行村委会成员“公推直选”,让群众广泛参与,由群众直接选择,改变了过去”上面定人头,下面举拳头”的现象。

3、加大乡局党政一把手的交流力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新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对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也有利于他们放开手脚,开展工作。目前,全市乡镇党政一把手有64.1%实现了易地任职。

四、监督用权,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干部交流材料篇(4)

二、把好考核内容分析关。为确保给每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个准确的考核评价,实行实绩考核汇总分析定性。一是对不同类别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区别不同情况,辩证分析领导干部实绩。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分析年度内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方面的成绩,对市直机关单位,重点考核分析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和群众满意程度等。二是全面分析工作成绩,既要掌握了解其政绩,又要了解班子和领导为本地、本单位的长远发展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以防止实绩考核简单化和片面化。三是分析整体工作成绩和个人贡献,分析基础条件与在取得实绩过程中所做的主观努力,避免以偏盖全。同时,把党建经济双目标责任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基础;把全市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完成时间和质量作为实绩的重要标准;把社会公认度和群众满意度作为实绩考核的硬性指标。

干部交流材料篇(5)

 

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现有离退休干部24人,其中党员20人。为了把这些不同年龄、职级待遇较高的老同志组织在一起开展活动,支部采取“三用”之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谱写了一曲“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和谐乐章。

干部交流材料篇(6)

 

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现有离退休干部24人,其中党员20人。为了把这些不同年龄、职级待遇较高的老同志组织在一起开展活动,支部采取“三用”之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谱写了一曲“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和谐乐章。

干部交流材料篇(7)

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突出问题,如物质生活奢侈,文化生活消极,家庭生活重利,精神空虚颓废,迷恋低级趣味,社会交往庸俗,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与民争利,挑肥拣瘦,等等。其中一些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甚至道德败坏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干部道德失范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思想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缺乏,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总阀门”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精神空虚,私欲膨胀,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这是生活作风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历史文化方面,长期以来封建糟粕文化作祟,特别是“官贵民贱”的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官气十足、飞扬跋扈。体制机制方面,党员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往往发生在8小时之外,隐蔽性强,与领导能力、工作业绩相比,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往往被看作是不起眼的小节,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更容易被忽视,助推了不正之风滋生蔓延。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道德规范机制,有以下路径。

建立健全道德规范标准机制。制定科学的、适应时展的、可操作性强的党员干部道德规范。一要界定党员干部应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是党员干部与一般社会成员相一致的。二要界定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相对普通公民而言,这种道德要求属于倡导示范性范畴;而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这种要求是必须遵循的。

建立健全道德规范教育机制。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分清重大原则问题的是非界限,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摈弃居高临下、教科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力宣传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典范,重视潜移默化式说服教育,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通过典型示范、现身说法、警示教育等方式,培养良好生活作风,保持严肃生活态度,使党员干部明辨是非荣辱,提升道德境界。

干部交流材料篇(8)

一、健全“四项制度”,畅通干部能下出口。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积极健全干部考核、监督、辞职、任期四项制度,切实把畅通干部出口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健全考核制,考核末位的“下”。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制、单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建设的考核,完善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下得去”的重要依据。对民意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累计达30%以上的实行降职或免职;对没有完成任期目标的降职使用;对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连续三年排在全县倒数的主要领导降职任用,直至免职。近年来,有3名主要领导不能胜任现职被降职调整,2名分管领导被免职。

二是健全监督制,触犯法纪的“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以及8小时以外的日常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群众举报问题,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进行警示训诫,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降职或免职,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先后有6名领导因违纪违规免除了领导职务。

三是健全辞职制,让领导自愿“下”。领导干部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再继续担任领导职务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使其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对那些有专长和经营管理能力且要求到企业工作或辞职“下海”的领导干部给予大力支持,并为他们在新的领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先后有2名部门领导申请辞职自谋职业,县委批准了辞职请求,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

四是健全任期制,到龄届满的“下”。严格领导干部任期制规定,到达规定年龄必须转任。对正科级领导干部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实行同级转任,享受转任前的职级待遇。对任职时间达10年以上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晋升转任,享受主任科员待遇。要求领导干部最少干满一届,最高不超过两届,对届满考察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实行降职或免职使用。县乡党委换届以来,有49名到龄或届满科级领导实行了转任。

干部能下出口的全面畅通,使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活力得到增强。一是增强了全体领导干部的工作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二是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三是保证了职务上的一定空缺,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和走上领导岗位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通过“四个渠道”,完善干部初始提名。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考核建议、定向推荐、个人自荐、民主沟通四个渠道进行干部初始提名,有效解决了以往由组织部门单一初始提名的现象,提高了干部初始提名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

一是依据考核建议提名。干部考察组在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履历、群众呼声等情况,提出拟考察对象的任职意向。在本次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12名干部的调整县委依据考察的建议提名。

二是领导定向推荐提名。坚持由县委全委会全体成员,人大、政府、政协和公检法的县级领导无记名定向推荐提名。县人大、政府换届后,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政府直属单位、协调议事机构和常设机构负责人实行了定向推荐提名,24个职位,推荐对象涉及42人,县委组织部结合推荐集中意见和考察情况,确定人事方案。在乡镇人大换届中,县委决定将机关优秀的年轻干部放在基层一线锻炼,通过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定向推荐,得票集中的6名优秀干部配备到乡镇担任副职。

三是尊重个人自荐提名。畅通干部自我推荐渠道,在职干部可根据自身情况,向考察组反映自荐意见;日常工作中可向县委和四大家领导反映自荐意见;通过递交申请、干部向组织部门反映自荐意见。由组织部定期收集干部的自荐情况,进行专门备案,作为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特长、自我认知能力、工作志向等方面的重要来源,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之一。先后有5名干部的自荐意见得到采纳。

四是扩大民主沟通提名。在县委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县委班子成员坚持民主沟通,形成初始提名。县委书记注重与各常委交流人事问题,了解掌握常委分管单位的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针对部门情况、干部情况讨论研究初步人事意向。县委组织部在领导班子调整前,向县委常委提供班子运行情况、领导职数空缺情况和后备干部人选情况,增强人事讨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常委会票决的准确性。

组织部门根据以上四方面情况,原原本本、实实在在进行记实汇总,召开部务会,按照《条例》把任职资格条件关,按照班子配备的具体政策规定把班子结构关,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好年轻干部成长关,形成干部调整初步方案,提交常委会研究决定。

三、抓实“四项工作”,提高考察质量水平。

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选好人、用准人的基础。我们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在严格干部考察纪律程序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抓实了组织领导、群众认可、综合评价三项工作,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常委带队,抽调组织、人事、纪检、政法等单位人员组成考察考核组,开展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工作,并由带队常委向县委常委会汇报考察工作综合情况,进一步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考察质量。

二是尊重分管领导意见。民主推荐和座谈推荐结束后,各考核组对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形成初步意见,县委组织部进行审核把关后,由考核组向被考核单位分管领导征求意见,进一步了解掌握推荐人选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由分管领导对分管单位后备干部进行再次推荐,综合民主推荐、座谈推荐和分管领导推荐,形成人事安排初步方案。分管领导的意见和推荐情况作为定向考察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

三是注重群众公认。坚持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一环,充分体现群众“四权”。积极吸收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参与进来,不断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范围;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把群众的评价和鉴别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四是实行综合评价。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听取汇报,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注重从推荐、评议、民调、座谈中捕捉干部本质上、主流上的表现;结合单位整体工作进展情况、干部岗位工作业绩,以及社会评价因素,综合分析干部;坚持对新提干部进行廉政、计生、综治、鉴定,有的还增加工商和税务方面的鉴定,全面了解干部情况,坚持做到不简单以票取人。

四、严格“三个比例”把关,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参会比例、发言比例和票决比例,增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是提高参会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要求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县委到会,无特殊情况,全体成员到会参与干部讨论决定。去年以来,县委五次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县委常委到会率4次达到100%。

二是提高发言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工作,一般以专题形式出现,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组织部门汇报人事调整整体方案,并逐一介绍每个岗位的提名人选情况和提名理由。各常委逐人逐岗位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的,沟通协商达成共识的调整方案,不能达成共识的实行缓议;有反对意见和否决意见的,实行缓议。先后有4名拟提拔干部因常委有不同意见,常委会做出了缓议意见。

三是提高票决比例。县委常委会和全委会无记名票,票数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才能形成最终决定,予以任命。去年以来,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的任免,全部实行了全委会票决。两年来,常委会票决干部304人,全委会票决干部49人,都达到规定的比例,予以推荐和任命。

五、严格“四项程序”,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任职前,坚持新任领导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和试用期程序,在任命环节进一步甄别干部,确保任用得当。

一是严格考察预告。在定向考察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被考察对象、考察目的和方式、考察组成员、反映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予以公告,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县委组织部负责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对反映的问题落实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对实名举报的,严格保密举报人资料,并将调查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干部交流材料篇(9)

一、健全“四项制度”,畅通干部能下出口。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积极健全干部考核、监督、辞职、任期四项制度,切实把畅通干部出口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健全考核制,考核末位的“下”。结合年度目标责任制、单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建设的考核,完善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下得去”的重要依据。对民意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累计达30%以上的实行降职或免职;对没有完成任期目标的降职使用;对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连续三年排在全县倒数的主要领导降职任用,直至免职。近年来,有3名主要领导不能胜任现职被降职调整,2名分管领导被免职。

二是健全监督制,触犯法纪的“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以及8小时以外的日常监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群众举报问题,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进行警示训诫,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降职或免职,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先后有6名领导因违纪违规免除了领导职务。

三是健全辞职制,让领导自愿“下”。领导干部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再继续担任领导职务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使其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对那些有专长和经营管理能力且要求到企业工作或辞职“下海”的领导干部给予大力支持,并为他们在新的领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先后有2名部门领导申请辞职自谋职业,县委批准了辞职请求,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

四是健全任期制,到龄届满的“下”。严格领导干部任期制规定,到达规定年龄必须转任。对正科级领导干部达到最高任职年限的,实行同级转任,享受转任前的职级待遇。对任职时间达10年以上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实行晋升转任,享受主任科员待遇。要求领导干部最少干满一届,最高不超过两届,对届满考察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干部,实行降职或免职使用。县乡党委换届以来,有49名到龄或届满科级领导实行了转任。

干部能下出口的全面畅通,使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改善,活力得到增强。一是增强了全体领导干部的工作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二是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三是保证了职务上的一定空缺,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和走上领导岗位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通过“四个渠道”,完善干部初始提名。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考核建议、定向推荐、个人自荐、民主沟通四个渠道进行干部初始提名,有效解决了以往由组织部门单一初始提名的现象,提高了干部初始提名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

一是依据考核建议提名。干部考察组在全面考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履历、群众呼声等情况,提出拟考察对象的任职意向。在本次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12名干部的调整县委依据考察的建议提名。

二是领导定向推荐提名。坚持由县委全委会全体成员,人大、政府、政协和公检法的县级领导无记名定向推荐提名。县人大、政府换届后,政府组成部门主要领导、政府直属单位、协调议事机构和常设机构负责人实行了定向推荐提名,24个职位,推荐对象涉及42人,县委组织部结合推荐集中意见和考察情况,确定人事方案。在乡镇人大换届中,县委决定将机关优秀的年轻干部放在基层一线锻炼,通过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定向推荐,得票集中的6名优秀干部配备到乡镇担任副职。

三是尊重个人自荐提名。畅通干部自我推荐渠道,在职干部可根据自身情况,向考察组反映自荐意见;日常工作中可向县委和四大家领导反映自荐意见;通过递交申请、干部向组织部门反映自荐意见。由组织部定期收集干部的自荐情况,进行专门备案,作为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特长、自我认知能力、工作志向等方面的重要来源,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之一。先后有5名干部的自荐意见得到采纳。

四是扩大民主沟通提名。在县委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县委班子成员坚持民主沟通,形成初始提名。县委书记注重与各常委交流人事问题,了解掌握常委分管单位的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针对部门情况、干部情况讨论研究初步人事意向。县委组织部在领导班子调整前,向县委常委提供班子运行情况、领导职数空缺情况和后备干部人选情况,增强人事讨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常委会票决的准确性。

组织部门根据以上四方面情况,原原本本、实实在在进行记实汇总,召开部务会,按照《条例》把任职资格条件关,按照班子配备的具体政策规定把班子结构关,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好年轻干部成长关,形成干部调整初步方案,提交常委会研究决定。

三、抓实“四项工作”,提高考察质量水平。

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选好人、用准人的基础。我们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在严格干部考察纪律程序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抓实了组织领导、群众认可、综合评价三项工作,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常委带队,抽调组织、人事、纪检、政法等单位人员组成考察考核组,开展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工作,并由带队常委向县委常委会汇报考察工作综合情况,进一步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考察质量。

二是尊重分管领导意见。民主推荐和座谈推荐结束后,各考核组对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形成初步意见,县委组织部进行审核把关后,由考核组向被考核单位分管领导征求意见,进一步了解掌握推荐人选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由分管领导对分管单位后备干部进行再次推荐,综合民主推荐、座谈推荐和分管领导推荐,形成人事安排初步方案。分管领导的意见和推荐情况作为定向考察的重要依据和主要参考。

三是注重群众公认。坚持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一环,充分体现群众“四权”。积极吸收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参与进来,不断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的范围;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把群众的评价和鉴别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

四是实行综合评价。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听取汇报,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注重从推荐、评议、民调、座谈中捕捉干部本质上、主流上的表现;结合单位整体工作进展情况、干部岗位工作业绩,以及社会评价因素,综合分析干部;坚持对新提干部进行廉政、计生、综治、鉴定,有的还增加工商和税务方面的鉴定,全面了解干部情况,坚持做到不简单以票取人。

四、严格“三个比例”把关,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参会比例、发言比例和票决比例,增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一是提高参会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要求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县委到会,无特殊情况,全体成员到会参与干部讨论决定。去年以来,县委五次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县委常委到会率4次达到100%。

二是提高发言比例。县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工作,一般以专题形式出现,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组织部门汇报人事调整整体方案,并逐一介绍每个岗位的提名人选情况和提名理由。各常委逐人逐岗位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的,沟通协商达成共识的调整方案,不能达成共识的实行缓议;有反对意见和否决意见的,实行缓议。先后有4名拟提拔干部因常委有不同意见,常委会做出了缓议意见。

三是提高票决比例。县委常委会和全委会无记名票,票数超过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才能形成最终决定,予以任命。去年以来,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的任免,全部实行了全委会票决。两年来,常委会票决干部304人,全委会票决干部49人,都达到规定的比例,予以推荐和任命。

五、严格“四项程序”,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干部任职前,坚持新任领导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和试用期程序,在任命环节进一步甄别干部,确保任用得当。

一是严格考察预告。在定向考察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被考察对象、考察目的和方式、考察组成员、反映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予以公告,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县委组织部负责接待来信、来访、来电,对反映的问题落实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对实名举报的,严格保密举报人资料,并将调查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干部交流材料篇(10)

大家好!今天,我参加了xx党委组织的“争当五好干部”专题学习讨论会。通过系统学习,让我对新时期“五好”干部的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呢?现结合xx便民中心工作发言如下:

一、坚定信念,做党章的实践者。首先,我们要自觉把提高党性修养放在首位,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学习党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对照党章找差距,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认真学习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其次,我们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贯彻执行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惠民政策。争做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志趣高雅、素质优良的共产党人。

二、为民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心中无群众,不配当公仆”,xx服务中心工作的职能实际上就是为老百姓服好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窗口工作中:一要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心里永远装着群众,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窗口服务工作;二要掌握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做他们的贴心人。走出窗口和他们交朋友,沉下身子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希望和诉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尽力解决好他们的现实困难和迫切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三要立足本职岗位将便民优质服务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畅通服务渠道、规范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便民服务中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勤政务实,做工作的落实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勤政务实,既是对党和国家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表现,更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窗口工作中: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窗口工作的重要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做到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琐事,把握工作重点,在实践历练中树为民之情、长为民之能、立为民之功;二要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超前思考、主动谋划,创新工作举措,抓住切入点和突破口,拓展服务项目和范围;三要经常性地静下心来对便民中心窗口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找不足,学习借鉴其它乡镇优点,从而更好、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

四要敢于担当,做事业的开拓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敢担责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作新时代的好干部,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窗口工作中:一要敢于担当责任,遇事不推诿,在问题和矛盾面前不低头、不埋怨、不回避、不绕道,认真调查,及时解决;二要主动作为,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五要清正廉洁,做法纪的维护者。能不能守住清贫,其实是在拷问干部的良心和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窗口工作中:一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党员干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党的形象,不能因为个人的贪欲而失掉党的威信,一念之差,可能就是一生之恨;二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杜绝对办事群众吃、拿、卡、要,真正做到守得住清白、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住考验,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干部交流材料篇(11)

算好账,不竭增强党性涵养,筑牢思惟道德防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