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古典文学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2 16:19:58

古典文学的特点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1)

(一)俄国古典主义的形成

古典主义是一个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其形成在 18 世纪初期,在迅速发展的民族意识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开始在欧洲国家普及。国家的中央集权制要求对法律进行理想的解释,才能得以确立和巩固,从而让人们尊重国家的权威,以国家权益为主,让卑微的情感听命于高尚的理智。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应运而生。

18 世纪彼得一世时期严格执行各种改革,倡导科学,简化俄文字母,出版报刊,还提倡翻译西欧著作,在俄国文学的发展中有着卓越的功勋。不过在当时,俄国文学正在古代文学迈向新的内容和形式,处于一个尚未稳定的过渡阶段,因此,产生了俄国古典主义的萌芽,逐渐出现了探讨古典主义的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18 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专制制度日益得到巩固,同时受到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俄国古典主义,一直持续了一个世纪。

(二)俄国古典主义的特点

在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下,所倡导的思想是商业资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古典主义的创作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因此,俄国古典主义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艺术创作风格,排挤斥逐情感、想象及个性特点,其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现象,包含了现实主义因素。欧洲古典主义传入俄国时,俄国文学并没有对其排斥,而是将欧洲古典主义思想与自身持有的民族意识进行融合,因此,俄国古典主义既有欧洲古典主义的特征,又有着属于自身的文学特点。

俄国古典主义继承了大部分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的大部分特点,特别是法国文学。比如严格遵守逻辑、体裁规范,提倡理性,突显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等等。

俄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开始就饱含战斗性,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激情及公民精神。俄国古典主义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安季奥赫 德米特里耶维奇 康捷米尔,其并没有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给予关注,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严酷的现实本身,在他的笔下,充满了肆无忌惮的愚昧势力对安分守己的进步人士的扼压。同时他还申饬俄国文学要勇于揭露社会的弊端。

俄国古典主义文源于现实生活,揭示当时的社会状态。俄国古典主义有着很大的进步精神,其同情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抨击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其将人的尊严和价值放在了阶层之上。此外,俄国古典主义文学与其之前的民间口头创作有着很大的关联,取材也多为本国历史,与法国古典主义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大不相同。

二.俄国古典主义的体裁模式及代表人物

(一)俄国古典主义体裁模式

古典主义兴趣和发展于法国,因此,通常认定法国古典主义是标准模式,俄国古典主义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其严格按照体裁把全部作品进行归类,同时任何一种体裁都具备自身恒定的标准。从古典主义的作品内容上来看,抽象和概括性的思想是最有价值的,而具体的和详尽性的则是没有价值的。古典主义的体裁主要有三个层面,同时也被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国家纪事题材的高级体裁、思想与追求冲突题材的中级体裁以及滑稽式的生活事件的低级体裁。高级体裁是针对特定的哲学问题或者是国家大事来表达高尚情怀的颂诗和史诗 ;中级体裁涉及的范围相对多一些,有悲剧、有情感与义务的斗争和高雅抒情诗等多种形式,比如田园诗、牧歌等等。个人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暴君的横行霸道,义务的表现形式是爱国者的明德惟馨,因此,古典主义的悲剧大部分都涵盖了爱国主义,向往自由甚至是革命倾向 ;低级体裁主要是反映社会公民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寓言等等。

(二)俄国古典主义第一批代表人物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2)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不断地涌入到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潜移默化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少学生因缺乏判断力,容易被消极负面的思想所误导,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鉴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高校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1]

一、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我国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学热,体现出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不断重视,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通过古典文学教育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借鉴性、流动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多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资源为自己所用,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效果。尽管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在教育意义层面是共通的,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是统一的。古典文学背后蕴含的强大情感昭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忽略的地方,深入地挖掘中国古典文学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古典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为了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古典文学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的本质。那么古典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学教育的内容着手,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来说是指从先秦到清末所有的中国文学内容,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诸如作家、作品、文学事件、起源与发展历程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其表现形式也非常多,从诗歌、小说、散文到词、曲、赋等,题材非常丰富。[2]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哲理性、教育性、情感性、道德性和美感性。其哲理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理性之美,特别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本源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探索真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情感性也是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很多古典文学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有的关乎国家命运,有的饱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关怀,这种情感力量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道德性主要体现着古典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弘扬人文精神是古典文学的典型特征,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视对人物历史事件的道德审判,这种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是古典文学的显著特征。

(二)古典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1.古典文学对当前社会的解读与时俱进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而与社会相分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典文学内部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型学派,他们通过古典文学的理论解读当前的很多社会现象。透过古典文学的理论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能够对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对于社会现象的全新认识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这种与时代结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思潮的推动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大学生会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而很多古典文学也恰恰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创作出来的,古典文学对于社会的解读有时候恰好符合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情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古典文学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群追求创新和个性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的引入能够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得到创新,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的改革上,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古典文学的加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古典文学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古典文学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3]其次是教育方法,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毕竟不是同一学科的教育,古典文学的引入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的改变,通过古典文学资源中思想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教育的导入点,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教育方法的改进能够不断地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古典文学研讨、朗诵等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教学方法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范围,纵向扩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内涵。

3.古典文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古典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接受,是当前古典文学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古典文学发挥其人文内涵的特性,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是其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手段。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精神,构建多维度的思想教育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烈女传》中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这种来自教育层面的环境对于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尤其加强对思想道德的重视,利用多平台的优势营造一个多维度的教育环境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一切教育的资源和力量,营造一个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从而全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是通过古典文学中精神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从思想层面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不断地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充实当前大学思想教育的工作内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效果。

4.古典文学能够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即一定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古典文学结合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4]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期,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带给年轻人很多的思想冲击,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也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古典文学与时代相结合就是注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鼓励他们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同时,不忘古典文学知识中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古典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就是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特性,选择性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中国的古典文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古典文学除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而这种哲理性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结语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其积极强烈的感染力反映着中华民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古典文学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能力,充分地挖掘古典文学的人文内涵和特征,研究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而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3)

在当今网络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传统图书馆正发生不容忽视的蜕变,地方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其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古典文献资源因其特点与差异性,在资源建设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1.古典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文献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原指典籍和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蚊子、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古典文献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性,即指“辛亥革命以前抄写出版的图书,有时为了保管和利用的需要,民国时期出版的线装图书(古人所著)也作‘古籍’看待”。可见古典文献相对于文献资源来说,在范围和质量性质上都有严格要求和限制。而中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古典文献更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光是一部《四库全书》的庞大与丰富就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如此浩大的古典文献资源,地方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刚刚建立或者通过专升本升级为本科院校的开始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在古典文献资源建设上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1.1经费的不足。

古典文献资源因为文献价值高、学术性强、收藏价值高等特点,购买价格较一般类的普通读物要高得多。特别是精装本、独本、大部头的类书等古典文献更是价格昂贵,这给一些地方高校在有限的图书购买经费的条件下带来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图书经费相对紧张又急于全面建设文献资源的院校中很突出。此类问题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难幸免。

1.2在馆的古典文献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古典文献资源建设在具体的采集编目过程中,缺乏明确的采访计划,盲目采购,不能很好地将采访文献与本校师生及其特色需求相对接,导致文献资源不能满足自身学校的研究需求,造成文献资源的闲置浪费,也不能形成本校的特色馆藏。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如陕西某二本高校的古典文献的馆藏室里,大量古典文献资源被闲置,无人问津,布满灰尘,不能实现文献本身的利用价值,造成本就有限的古典文献资源的浪费。

1.3古典文献资源建设过程的版本问题突出。

这是由古典文献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古典文献有历史的跨度大和保存传承的久远等特点,所以在具体的研究引用中,特别注重文献的版本问题。以古典文学研究为例,其引文严格要求使用最具说服力、最可靠可信的原始第一手文献资料,这是评价其研究是否专业严谨的重要指标。而在高校图书馆具体的古典文献建设中,特别是那些急于参加升本、评估的地方高等院校,在大量的图书采访过程中,受到个人专业素质、修养和学术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古典文献的采访就不能很好地遵循优本优选的原则,而学校有时候为了降低成本,所采集的文献本子也不尽如人意,无法尽其所用,这就难免会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有损古典文献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严谨性。

2.古典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资源数据化建设。

在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古典文献的全面数字化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并取得飞跃式的发展,如北京书同文公司开发的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及由北大中文系开发的网上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等,这些都为古典文献资源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发展契机。数字化古典文献“实际上是将‘影印本’和‘整理排印本’合一,这是充分张扬数字化产品优势的举措,它不仅给不同需求的人带来了利用上的方便,而且为古籍保存、善本留存开辟了新途径”。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革新与挑战,是衡量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是否前沿与进步的重要参标。在具体的古典文献资源建设中,既要注重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馆藏建设,又要根据本校教学科研的特定需要,将电子资源合理地纳入采购范围,科学分配数字电子资源和纸质文献的比例,形成优化合理的印刷型、光盘型、网络型三种文献信息资源共存的复合型馆藏,从而极大地丰富古典文献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地方院校的科研和学生阅读服务。

2.2进一步提高采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古典文献资源的建设因为其自身特点,在采访编目上要求更严格和严谨,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项建设工作。

2.3积极建设资源优化共享,缓减古典文献图书采购经费的紧缺状况。

在数字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流下,地方高校在古典文献资源建设的步伐中,需要放开思路,开阔眼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不再是占有资源,而是拥有高水平、可靠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地方院校的古典文献购置经费不可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加上古典文献价格昂贵,经费紧缺是普遍存在的情况。所以,加强地方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走资源共建共享的采购之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既解决古文献采购经费的紧缺现状,又实现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

2.4积极宣传,大力提倡民间捐赠古典文献资源,丰富和提高地方高校的古典文献馆藏建设水平。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古典文献,其中不乏古本、独本、珍品,而其特点是不会在市场上流通,无法直接采访购买。所以,地方高校可以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加强古典文献资源建设的宣传,完善捐赠制度,鼓励民间的捐赠者将他们手中的古典文献捐赠出来,发展地方文化,有利于文献资料的进一步保存和传承,挖掘其更深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提高地方高校的古典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370.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4)

古典文学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志士仰天长啸的一首歌,是文人邀月共饮的一杯酒,是侠客仗剑扼腕的一腔血;是一幅画,是一个梦,是一份情。

古典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割不断的历史过程。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诗经》、《楚辞》直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在这个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没有像文学创作那样引人注目。首先这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新文学创作相比,古典文学的研究显得有些沉寂,它面对的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变革的当下和发展的未来。这使得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多遵循前代的老路,仍做着考证、注疏的传统工作,同时仍在沿用传统的诗话、词话或评点等方式对文学典籍进行解释。概括来说,做19世纪中末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多数人属于旧式学者。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有良好的学问功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在封建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人,外来文化还没有对他们的学术产生影响,他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还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尚未显现太多变革的气象,他们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守旧派。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一直是显学,它传统深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取得了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成就。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关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传统,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古典文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性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风气。“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到90年代后期,古典文学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研究格局。此时,“创新”与“特质”成为主要方面,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试图有新突破。“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进入研究者思想,多元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21世纪已有八载,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的格局中推进很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年轻学者锐利四射。可以说,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新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即宏观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打通古今中外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更多注重思辨色彩,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二是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三是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宏观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倡这种研究原因之一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在宏观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其二,宏观研究中理论比重较大,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需要对几十年来研究领域中一些重大理论观念问题作一番清理;其三是希望抓住带有全局性的课题,促进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研究对于打破旧的研究格局有很大帮助。首先,人们尝试用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其次,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宏观研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来研究,更多考虑事物间的关系、事物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等问题。

适合用宏观研究方法的人,首先要有灵气,思想比较活跃;其次,知识面要广,知识积累丰富而且牢固;再次是必须对某一事件有深入而且独到的思维;第四是要有独特的方法。宏观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思想与新的观点会层出不穷。缺点则主要表现在,主观的东西太多,缺乏有力的证据。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5)

古典文学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志士仰天长啸的一首歌,是文人邀月共饮的一杯酒,是侠客仗剑扼腕的一腔血;是一幅画,是一个梦,是一份情。

古典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割不断的历史过程。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诗经》、《楚辞》直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在这个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没有像文学创作那样引人注目。首先这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新文学创作相比,古典文学的研究显得有些沉寂,它面对的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变革的当下和发展的未来。这使得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多遵循前代的老路,仍做着考证、注疏的传统工作,同时仍在沿用传统的诗话、词话或评点等方式对文学典籍进行解释。概括来说,做19世纪中末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多数人属于旧式学者。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有良好的学问功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在封建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人,外来文化还没有对他们的学术产生影响,他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还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尚未显现太多变革的气象,他们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守旧派。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一直是显学,它传统深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取得了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成就。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关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传统,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古典文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性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风气。“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到90年代后期,古典文学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研究格局。此时,“创新”与“特质”成为主要方面,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试图有新突破。“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进入研究者思想,多元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21世纪已有八载,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的格局中推进很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年轻学者锐利四射。可以说,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新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即宏观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打通古今中外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更多注重思辨色彩,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二是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三是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宏观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倡这种研究原因之一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在宏观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其二,宏观研究中理论比重较大,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需要对几十年来研究领域中一些重大理论观念问题作一番清理;其三是希望抓住带有全局性的课题,促进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研究对于打破旧的研究格局有很大帮助。首先,人们尝试用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其次,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宏观研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来研究,更多考虑事物间的关系、事物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等问题。

适合用宏观研究方法的人,首先要有灵气,思想比较活跃;其次,知识面要广,知识积累丰富而且牢固;再次是必须对某一事件有深入而且独到的思维;第四是要有独特的方法。宏观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思想与新的观点会层出不穷。缺点则主要表现在,主观的东西太多,缺乏有力的证据。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6)

一、我国古典舞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古典舞具有鲜明的名族特点,在进行古典舞表演时,对于舞者的腰、腿等身体部位的柔韧性要求较高,而且在表演过程中非常注重表演的弹性以及点线之间的有效结合,舞者的舞蹈动作讲究抑扬顿挫、刚柔并济,另外在舞者的身法气韵上始终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基本的古典舞动作节律,尤其是在舞蹈中的旋转和翻身等动作时,都充分体现出了古典舞的民族特点。另外,在传统音乐及美术的衬托下,古典舞特有的神韵和身韵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形神高度融合的美学艺术。

在我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应该有效地利用相关舞蹈理论以及教材,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从基本的古典舞要素出发,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古典舞的形、神、静、律等基本要点,帮助学生培养利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习惯。比方说在进行探海、斜探海等基本的古典舞动作教学时,老师应该充分从人体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对动作的要求以及动作的基本规律进行讲解,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整个教学内容逐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舞蹈可以看做是生命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因为,观众可以从舞蹈动作中体会到古典舞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和精神,从而使观众更好的体会到古典舞的美感,并使观众与舞者之间形成一种心灵上的相通。在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各种传统文化的穿插,树立起古典舞高雅的审美情趣,利用舞者身体上的“圆曲拧倾”等基本动作,来表现时空中的流动之美。通过这些可以更好的激发起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表演特质。

二、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特质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古典舞文化的渗透

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要求舞者要形神兼备,这就需要舞者在表演舞蹈时充分的理解舞蹈的情感,并利用自己的舞蹈将这些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因此,在高校古典舞教学中,老师应该在平时就要重视古典舞文化的渗透和讲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古典舞的感觉和理解能力。在进行古典舞的欣赏时,老师应该首先对这一舞蹈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比方说这一古典舞产生的年代、国家、民族、风土人隋、审美观念、舞蹈发展过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典舞,并不断提升自己对古典舞的理解能力。此外,在欣赏完舞蹈后,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和开阔,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古典舞理解。

(二)激发学生的表演特质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老师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并从情感以及动作上深入的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舞蹈的意境中去,需要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学生的舞蹈感觉以及想象力上进行有效地教育。

舞蹈感觉是舞蹈表演最重要的内容,只有深入的理解舞蹈感觉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义,并将舞蹈中的形态、步伐、动作等进行充分合理的协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古典舞的艺术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基本动作训练人手,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舞感。比方说“擦地”这一基本的古典舞动作,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绷脚、外开、延伸等腿部练习和感知,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脚底、脚尖与地板之间准确而协调的舞蹈感觉。

想象力是舞者自身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培养自身舞蹈神韵最重要的前提保证。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从舞蹈作品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表现舞蹈的内涵。比方说在进行“弹撩腿”古典舞动作练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小腿动作想象成甩鞭子,要将力量充分的扩展的脚尖。在进行“串翻身”这一古典舞动作练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动作想象成车轮滚滚的景象。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在舞蹈练习和表演过程中积极利用自己想象力的习惯,只有在舞蹈动作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够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更好的表现古典舞的内在情感和神韵,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表演能力。

此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更加广阔的知识,从各种不同的舞蹈中去体会和发掘相应的舞蹈意蕴,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感受人生以及表达自己的感情。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故事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舞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意蕴,比方说在进行古典舞《秋海棠》教学时,老师可以对这一古典舞相关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从而为古典舞表演创造一种恰当的故事背景,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背景,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古典舞中的各个人物形象进行自己理解的表演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舞蹈思维能力。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7)

1.前言

现代文学是时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受传统的民族文化影响而自然形成的。鲁迅先生曾经评价现代文学说:“符合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禁锢中国的民族性。”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诗歌、小说、散文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爱国明理、诚信守礼、勇敢自强的核心是历经时代幻化而永恒不变的,是文学歌颂和赞扬的主题。现代文学的产生对古典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继承和内容与形式上的革新的关系,在保持古典文学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又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容。现代文学从优秀的古典文学中汲取精华发展自身,因此说古典文学为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诗歌产生的影响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成就斐然,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和意义。自之后,白话文得到了大力提倡,涌现出了大批的现代诗人,他们使用白话文作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是现代诗从诗歌的意境、韵律、形式上看,大多却来自传统的古典诗歌。

2.1对现代文学诗歌意境的影响

意境是指诗歌创造中通过语言文字构建的诗歌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在精神层次上引起共鸣。古典诗歌尤为重视对意境构造,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圣杜甫可谓是对意境的描写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王维更是被人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营造了一种山间秋夜宁静而有生机的意境,石上流动的清泉,松间照耀的明月,归来的泛舟渔人,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脱俗的精神追求,读者仿佛是路过的游人,此种意境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受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人对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成就了现代诗歌的意境美。比如冰心的现代诗《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他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通过营造花儿绽放背后的苦楚,表达人们成功的得来不易。徐志摩的诗句“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简单的几句写景,意境和心情便全然而出。这中创作手法以是古典诗歌的意境创作为基础,进行了现代的创新和改变。

2.2对现代文学诗歌韵律的影响

古典诗歌对韵律要求非常严格,有其必须要遵守的规律,对音调的搭配、字词的协调十分讲究,盛唐之后的格律诗在社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对押韵和对偶的运用也较为讲究。比如杜甫的《三绝句》,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飞”和“稀”同属平水韵,在今天读来不押韵,但其实是押韵的。俞平伯和闻一多创作的现代诗歌最具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俞平伯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来自古典诗词的。湖畔诗人也曾经创作过一些具有格律特点的诗歌。与传统的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对韵律的要求更加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实用美。除此之外,在诗歌的创作的形式上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歌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简短形式,以宗白华的诗歌为例,特点尤为显著,简短凝练,琅琅上口,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3.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小说产生的影响

古典小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对现代文学小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当时古典小说的一些主题表达和小说结构被沿袭了下来,甚至古典小说的内容也被现代人津津乐道,甚至在其基础上进行翻版和创新。

3.1对现代文学小说主题的影响

在古典小说中“仁义礼智”、“爱国思想”等是小说永恒的主题,是当时社会人们追求境界的一种反应和体现,通过作家的笔赞扬了社会的传统风气,讽刺了不良的社会现象。比如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手法表达对当社会黑暗的控诉。现代作家鲁迅的《故事新编》受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的影响,以暗喻和讽刺的手法表现时代的主题,给人以深刻得反思。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从诞生一直到今天,依旧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热捧。小说里详细阐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家族从繁荣到衰落的整个过程,浓缩了历史的变迁。对封建贵族的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进步。《红楼梦》的主题在现代小说中经常有所体现。老舍的《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说的主题内涵。

3.2对现代文学小说结构的影响

小说的结构对表达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作用,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尤为明显,比如《红楼梦》采用的章回体的结构,其他小说的特点在现代小说中经常被模仿。比如张爱玲的《沉香屑》、《倾城之恋》在古典小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是人物说话的语气、描写的场景极易使人联想到古典小说中的情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运用的白描和故事性的记叙手法都来自古典小说,《金粉世家》、《吕梁英雄传》的小说结构则继承了章回体的手法,

4.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散文产生的影响

在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至今都被不断的传诵和研究,如先秦时期儒家的《论语》、历史散文《左传》,两汉司马迁的《试剂》,唐宋时期的《古文观止》等。现代作家受到了古典散文的熏陶和影响,对现代散文进行创作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鉴了古典散文的创作风格和内涵。

4.1对现代文学散文风格的影响

散文风格是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特性,与作者的个性和表现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典的散文风格受当时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表达上较为含蓄,语言大多较为清新秀气,情感细腻,书生气质浓厚。现代散文继承了古典文学的清新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冰心的散文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典散文的影响,并将这种风格特点与西方的典范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散文风格。除此之外,著名散文家林语堂在创作散文时经常用到文言词和古典散文的句法,排偶、对仗等方式的运用,也可以看出现代散文深受古典散文风格的影响。

4.2对现代文学散文体制的影响

散文体制是指文章的类型,根据文章所表达中心思想的方式将散文分成几种类别。先秦时期便创立了我国文学的议论与叙事的散文体制,汉朝以哲理性散文著称,唐宋的情景散文尤其引人重视,明清的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古代散文体制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比如古典散文《桃花源记》,属于情景交融式的散文,通过对环境的夸张渲染,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同社会的追求。现代散文依旧保留着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等体制,并集古典散文之众长,融合了百家散文体制的特点,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荷塘月色》,张晓风的议论散文《行道树》等。在古典散文的基础上对现代散文的体制进行了创新,但归根到底,离不开古典散文的影响。

5.结束语:

古典文学成就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也是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用之不尽的文化遗产。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是众多学者长久以来共同研究的话题,探讨古典文学的构成因素和精神内涵对发展现代文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除了本文阐述的在诗歌、小说、散文方面的影响之外,对话剧、戏剧等均有影响作用,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仍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莹. 浅谈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J]. 学理论,2013,02:164-165.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8)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25-01

中专语文教学,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活动。现在的中专学生,文学素养都相对较低。基于对他们认知实际的适应性,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多是以激发兴趣,循序渐进和量力套用来实现的。将现代多媒体教学理念和社会性实用性手段,转变传统课堂的枯燥性、无趣性,架构他们知识,提高他们能力,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1 古典文学特点

古典文学作品,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显示国家智慧和民族博大精深理念的主要坐标。其永恒的魅力,就体现在阅读之中。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培养和陶冶美的情操,在阅读中,倾注人的情感,抒发一种情怀,展现出一幅个人生活的精彩画卷。

在激发人的内心情情感的同时,古典文学作品还以其展现的故事内容,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尽皆表现于文学美的特质之中。古典文学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也是以其价值来打动人,让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尽皆付诸于古典文学的特质之下。

2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和现状

对于中专生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远远没有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来的重要。以“演讲和口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其中寄予着学生内心的情感,也是枯燥的语文课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就成为一项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教学,处于古典古典教学的底端。中专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制能力,决定他们对静默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兴致缺缺。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阅读教学远远达不到他们希求的轻松感觉。

古典文学阅教学读由以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为主。课内阅读以教师从旁协助为主,选定优秀阅读作品,实施精讲精练,指导特们进行完备的阅读分析。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优势,锻炼他们阅读实践的能力。课内阅读,涵盖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义,课外阅读延伸出的内容,是以知识、实践和总结为主流,形成阅读感受,在对其过程指导方略之中,遭遇阅读难点等情形的制约,成为古典阅读诗篇中比较鲜明的一支。

3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思考

在针对中专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与时代和社会形势变革需求相适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因为他们钟爱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可以实现实现针对他们自身发展特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构玩中学、学中进步的教学体系。除了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计划外,还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学习,对相关事项实施整合,利用网络有声阅读,来提升个人境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长期的积聚作用下,文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得阅读教学收到了显著成效。

阅读教学要从教学设计上开始着手,以阅读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理念为基准,让他们跟随教学目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在阅读中,以例证和举一反三的学法,对学生实施启而不发的教学,激励他们克服阅读中的难题,进而通晓古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思想深意。在明确掌握思想主旨之后,善于从阅读的小问题中,发现主旨背后埋藏的深意。

在创设的情景式教学环境中,对古典文学作品中,譬如戏剧成分的阅读上,让他们内心自设场景,获益匪浅。教师在设计古典阅读教学设计中,无论是针对中专生学生学习个体,还是针对全体学生,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中,尤其要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实施及时的师生互动和反馈。在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思考文学作品内中的深意时,还必须从认知场景出发,培养他们合作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中专古典阅读,可以立足于课内阅读,将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即自大量的读书中,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不能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一些只对考试有用的东西,而是要把握真正的古典把阅读使劲,进而提升阅读质量。在古典阅读中,读书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然,读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可囫囵吞枣,也可浅尝辄止,更可以精益求精。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教育,学会和人物、故事交流,学会体味作品背后的深意,学会在不断的阅读积淀中累积知识、语言、情感和经验,最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让学生子啊阅读的地严重,体会愉悦、悲苦、幸福、感动之情绪。这样在中专生之间,就营造出一种美好且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课程,不但心向往之,而且解放了自身思想,提升了自身整体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时,对里面的文章、诗词和阅读,要在反复品味中明晓道理,指导其中的意识,明白期间的美感。从真正意义来说,也能更明确阅读目的,反复品味阅读背后的深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人物就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在万确成熟的环境里,体验到古典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接受新知识、新教育或可达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目的。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必须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创新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在道路实施中,教师要发挥领路人作用,在实施课外阅读延伸时,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设置课程讨论,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综合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能力。

4 结语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9)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10)

2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

中国古典舞原则“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古典文学的特点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园林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一直受到世人的赞叹,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

第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是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自然风貌是统御古典园林的主题,因而造园就尽可能地避免人工斧斫的痕迹,通过精心设计达到自然而然的美感效果,即“妙造自然”。自然山水是美的典型,中国古典园林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古典园林的基调。山是园林的骨架,叠石堆山既有伏地千尺的大手笔,也有精妙绝伦的小品。园林假山,讲究“做假为真,以假乱真”,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在很小的面积内,展现出重峦叠障、峰峦起伏的气势,从而增添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水既可以成景以供观赏,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温度和湿度;既可以种植藕、莲花,又可以划水行舟。平静似带的河流、潺潺有声的溪涧、深邃空灵的渊潭、气势雄壮的瀑布、精巧细腻的泉水把浓浓的生命力融入了古典园林。水绕山行,山静水流,动中有静,静中伏动,山水相得益彰,赋予了古典园林无穷活力。

第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天成之美,也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风景与人文建筑巧妙融合,从总体效果上看,园林建筑依存于自然景观,而不是像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处于支配园林整体景观的地位。为了妙造自然,古典园林就要讲究建筑形态的丰富多样,不同的山水条件,不同的地形地势,就有不同的人文建筑与之相称。比如,楼阁是古典园林中的制高点,涵容全园景色,近可以浏览园内风光,远可眺望园外景色;亭有傲立山巅的山亭,有安居水际的水亭,有轻骑隔水的桥亭,由于选址精心,营造精巧,而与山水浑然一体;榭是水边紧贴水面的凌水亭阁,形式自由灵活;廊仪态万千,有游廊、回廊、直廊、曲廊、花廊、水廊、爬山廊等,环山绕水,灵活别致;桥或如飞虹横跨水面,或曲径贴水而行。总之,园林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修饰、装点自然山水,主要的审美特征在于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含蓄幽深的美。古典园林寓情于景,它的艺术魅力在于立意深邃,造景奇妙,给人留下充分的联想和回味的余地。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古典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这句话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在景点的空间布置上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因此,在园林内布局设景,要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遗的视觉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园名景名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文人骚客把处世入世的人生态度、对景物的理解转化成充满个性和诗情画意的文字,由此引发他人的思索,激发人的情感,从而使景不单纯成为景,而是融合了人文情怀的景观。扬州有座“个园”,相传是郑板桥的私家园林,“个”是竹的象形,竹有高尚的品德。园林主人的用意既在于标榜其自身的“高风亮节”,又可获得“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景,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的自然美和艺术效果。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

第一,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第二,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中国的四大名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第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再造乾坤的审美理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其富丽堂皇的大气,杨柳扶风的娟秀,白墙灰瓦的内敛,无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深邃意境,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欣赏空间和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