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1 08:57:58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1)

中国现代文学从倡导和诞生之日起,便与西方文学的各种思潮构成了紧密而稳定的参照关系,这是新文化和新文学界面向西方思潮敞开门户的必然结果;惟其是在思潮意义上发现了西方的各种“主义”与新文学之间相互参照的可能,“倾向性”便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对各种主义的评价之中,于是人们既从积极意义上理解西方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之于新文学的正面参照关系,也从消极方面评估西方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之于新文学建设的逆向参照关系。

在逆向参照的对象中,自然主义还一度受到过正面的肯定,陈独秀、沈雁冰在新文学运动之初都曾赞赏甚至倡导过自然主义,而古典主义则在新文学倡导初期备受规避、批判和遗弃,只有到了通常被视为“新文学的反动”的学衡派文人那里,古典主义才得到了某种学理的肯定,后来在梁实秋的批评理论中得到了积极的阐发和利用。然而即便如此,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形迹仍不宜夸大。近些年来,也有研究者将古典主义视为与新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创作方法,然后从中艰难地寻找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艺术合法性与文化生存的价值。

也有学者根据古典主义的某些刻板的条规,试图将古典主义与以样板戏为代表的特定年代的文学原则之间建立过某种联系,例如认为样板戏意味着“古典主义的复活”,样板戏是“革命古典主义的经典”等等。这种种努力都有相当的学术内涵和理论灼见,但似乎难以形成相应的说服力:即便是从古典主义的理论条规确实能够寻找到与样板戏或其他中国文学现象之间的全面对应,也仍然难以避免人们在面对这些文学现象之时对于其与古典主义联系的将信将疑。为什么古典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在理论框架上的哪怕完全的对应现象,最终无法打消人们对其间同一关系的怀疑?

原因盖在于,将古典主义理解为一种工具性的方法论,本身就体现为一种认知上的迷误;当古典主义作为新文学的逆向参照物时,它被无可置疑地理解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或者说一种创作倾向,然而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下并不真正体现一种价值形态,不适合当作价值理性去张扬抑或去批判,因而所有关于古典主义的价值批判都流于偏激,难以中肯剀綮,切中要害;古典主义其实更多地体现着一种理念的内涵,适合运用于文学与文化观念的申述与表达,而且仅仅就是申述与表达而已,形不成倡导的力量。这便是梁实秋对古典主义最为切合实际的理解,也是他的古典主义论既精当中肯同时又未曾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缘由。

工具理性的克服古典主义在新文学建设初期备受质疑与排斥,盖因为其名称既与新文化和新文学所忌恨和反对的旧文学诸多瓜葛,其内涵又被理解为对旧文学的眷恋、认同与倡导。那是一个以新与旧划分价值倾向并判断其对与错的时代,人们普遍习惯于这种两极化的认知,于是古典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文学界的攻击和唾弃的对象。最先对古典主义发起猛烈攻击的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陈独秀,他不仅在战斗檄文式的《文学革命论》中借批判古典的文学否定古典主义,此前,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他已经从文学的进化观出发。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2)

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回归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上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学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传统价值观之间,具有天然的逻辑与历史的联系。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提出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现在的古文经典教育教学,还处在对古人“了解之同情”的阶段,秉承“知人论世”的文论传统,缺少了关注现实、关注当今社会问题的担当和勇气,变成了金字塔内的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国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很充分,多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关系方面,此与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还有些微联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古文经典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最璀璨的瑰宝,本文也就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是对学界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不仅有助推进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又对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古文经典不应该是为古人而停留于古人之上,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链接起来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只要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只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争夺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动力和强大后盾。而且,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扎根现实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因为扎根当今时代社会现实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繁荣;唯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牢牢把握的“社会现实”基础上,古文经典教育教学的改革,方能开展出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以“社会现实”克服“为古而古”,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上确立历史唯物主义方向,并由此展开对经典尤其是古文经典的当代意义的历史分析。再是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确立“沿道垂文”的辩证观,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的关注,更应该有“道”的提升,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中传统价值观,由此展开古今之间交流对话。

 

两者之间能够建立链接关系,主要在于古文经典教育教学中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古代文学经典能够在当今社会继续作为“经典”而存在,必然有其与当今社会价值观一致的地方,在文艺座谈会说,“传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可以通过梳理古代文学经典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处在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阶段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辩证关系,以解决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主导方向的具体问题。

 

例如,古文经典中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主要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以古文经典在过去现在能被认可的根本原因作为立足点,可以知道古文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特别是其所普遍呈现的价值观念、精神灵魂或风骨(即中国精神),由此归纳出传统价值观中一些主要的成分。古今时空差异甚大,我们认为,中华民族有共通的情感价值与理想和精神,这是一脉相承的。古文经典中普遍呈现的“民胞物与”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可以构成脉络相通的中国精神价值体系。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适应时展的趋势,有效地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平台,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扩大古文经典的传播面,还可以通过现实的或者网络虚拟的读书会、宣讲会等,交流心得体会,借势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社会,古文经典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方法、手段方面有很多新颖的做法,但目的性方向不能改变,就是归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上来。我们如此提倡,其现实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第一,社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沟通和链接中,建立中华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逻辑联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或风骨,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中,专门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这就是探讨古文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的典型意义。

 

第二,学理意义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更多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中,要在古今文学经典生成路径以及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辨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如从逻辑上讲,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往往体现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逻辑的统一;而从历史上讲,在古今文学经典作品中体现出的传统价值观又“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展现当今时代精神,实现历史的统一。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3)

一、钢琴艺术语言的形成背景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人类社会需要某种全新的形式来诠释当下的变化与困惑,因此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和观念上所发生的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了音乐创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作曲家以早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作为新的出发点,尝试创造新的音乐风格,并由此揭开了一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运动,而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无疑是20世纪艺术文化史中珍贵的一章。

斯特拉文斯基受他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历经了几个不同的创作阶段,由后浪漫主义和俄罗斯音乐风格逐渐过渡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其后又发展至十二音序列主义风格,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艺术特点。可以说,斯特拉文斯基每一次音乐风格的转变都是对他以往创作的重新审视。

俄罗斯时期是斯特拉文斯基民族意识较为强烈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音乐风格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技法,大量融合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他创作了多种形式的钢琴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将近20首钢琴曲贯穿他创作的一生,有相当部分的作品堪称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当中有钢琴独奏作品、双钢琴作品、协奏曲或与乐器协奏形式的作品等。更有甚者,斯特拉文斯基自称有少量作品是为解释或解决作曲当中的一些问题而创作的。”①可见,在斯特拉文斯基手中,钢琴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媒介,被赋予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以及内敛深沉的艺术价值。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中,《#f小调奏鸣曲》《谐谑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代表性较强。这些作品见证了作曲家所经历的各个创作阶段,也体现出他与“传统”之间仍然保持着的或深或浅的联系――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更新了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建立了个性化的现代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在他所有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

二、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在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观照下,极大程度地扩展出多样性的钢琴创作思维、演奏思维,将全新的创作因素引入到作品当中。在此基础上,他还参考了18世纪的欧洲音乐风格,并总结出这一时期曲式、织体、和声、节拍等方面的多种规则,而在他“游戏”般的新古典主义实践中,他所做的一切突破又正是针对这些“规则”而展开的。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中采用不平衡的节奏力度,形成了非常具有冲击力但有节制的气势,可以说在新古典主义的钢琴音乐语言中,节奏的创新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特征,这也是他对20世纪全新音乐语言的引导和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也常以模仿和解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为创作动机,他的《钢琴奏鸣曲》便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从特定角度来说,《钢琴奏鸣曲》代表了斯特拉文斯基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典型创作特征,它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与对钢琴音乐的探索结合在一起,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曲的创作面貌。总体而言,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反馈了当下时代的音乐理性精神和艺术审美,他独有的创作理念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产生了与19世纪“浪漫主义”相悖的创作特征与美学观念。

三、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常以不断变化的乐思作为音乐发展的主线,在形式、结构、和声、节奏以及音乐素材上采用大量的非传统的织体形态,运用全新创作手法拓展出新的复杂节奏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现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并以其特有的美学观点和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可以说正是在钢琴体裁的创作和诠释过程中,他的音乐美学观点和总体音乐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他的每一部钢琴代表作,不仅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统音乐形式所惯有的认识,而且从音响上彻底改变了欣赏者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钢琴创作中,坚持不断地展示他的较为典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他认为,“音乐除了表现它本身以外,根本无力表达任何东西,如情感、内心观念、心理情绪、自然现象等,表现从来不是音乐固有的特性。”②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主观表现,它只能是客观存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自律论“美在形式”的观点――作曲家出于对音乐形式美的追求,探索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的不规则与统一。斯特拉文斯基是在理性的掌控下,将音响作为主要创作媒介。在他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创作中,这些美学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大多数作品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突破,体现出一种美学观上的艺术哲学。

斯特拉文斯基钢琴音乐的艺术特点与他的总体音乐创作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他的创作又始终与新古典主义有所关联,因此,在探究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时,对新古典主义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新古典主义”是新的“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前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古典主义’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再发展;对于后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尽管表面上和‘古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个全新的现象。”③以前者作为研究基础的学者,用传统的音乐方法探索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并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来看他的创新与变化;以后者作为界定基础的学者,则不再关注他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用全新的音乐分析方法探究他的“新古典”主义。

从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具有“简明、清晰、节制、纯粹”等特点的音乐能够较为准确地诠释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有学者将之总结为“简洁清晰”“有机合成”。④但更重要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作品与传统之间存在某种外在的、形式结构上的联系,借助于这种解释,他的新古典主义则有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因此可以说,最理想的“新古典主义”首先应具有“简明、清晰、纯粹、节制、反浪漫”等美学特征;其次,这种音乐风格应与传统保持着相应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唤起对传统的记忆。

如此一来,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具有多层次内涵的音乐,它既可以被称说成是对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与风格的继承与否定,也可以解释为以独特视角、风格和方法来继承欧洲传统的古典作曲艺术。将这种“矛盾”上升到美学观念层面上看,在这种关系之中,新古典主义对于传统古典主义音乐的技法与风格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既可以是继承、复兴传统,也可能是为了彻底打破传统。

结语

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艺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典型现象,而以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作为研究基础,可以从中体验出新古典主义所特有的艺术品质,并且对他所创造的全新的音乐语言有多方面、更深层的理解。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深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它同时也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世界提高的产物,它崇尚理性,追求严密的逻辑、结构等艺术特征,这也正是那个时代不同社会因素的种种反映。诚然,纵观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特征,形式美的自律论美学成为他的主导美学思想,而“纯器乐”的钢琴曲将他的美学理念与其对新古典主义的探索结合在一起。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创作来看,他既是传统音乐的革新派,又是对传统最“留恋”的继承人。他对于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把握,是他作为一个现代派作曲家的主要标志,他所秉承的创作原则不同于以往的“古典主义”,也许用“继承与创新”能恰当地表达这一创作风格的本质特征,概括而言,在寻求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上,他是一位传统主义的革新者。

注释:

①宰.从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风格多变性看他的钢琴练习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

②朱琴.浅论斯特拉文斯基的美学观及其创作风格[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2)

③④纪露.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内涵[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2).

参考文献

[1]龙德云,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和管乐协奏曲》走进新古典主义结构中的微观世界[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999(3).

[2]郝维亚.百年经典 世纪回眸――斯特拉文斯基与新古典主义[J].人民音乐,1999(8).

[3]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3).

[4]苏珊・菲勒,吕常乐.“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中的不同表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

[5]陈蕾.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新古典主义在斯特拉文斯基《钢琴奏鸣曲》(1924)中的体现[J].音乐生活,2008(7).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4)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离不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积淀,正因为有古典主义文学这一有力支柱,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才实现了继承与超越。古典主义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根植土壤,其在主题思想与体裁、题材及技巧上都继承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精髓部分,因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

一、主题思想和体裁的继承

主体性的体现、主观情感的表达、想象性思维的发挥,这些都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者所重视的三大元素,而这些元素通常都是凝聚成文本主题思想的关键部分,于是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主题思想纷纷达到了一定的理性程度及文学高度,但这些都离不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主题思想上对古典主义的充分继承。无论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还是一首古典主义的诗歌作品,其都是创作者心灵、情感与体验的表达,融入了创作者理性的主题思想,因而读者才能从诗歌作品中感受到其所特有的审美魅力。

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作品《西风颂》中,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在诗歌体裁上继承了古典主义,而且还将古典主义的理性创作思想运用在诗歌创作当中,于是乎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创作中,雪莱虽然继承了古典主义诗歌的十四行诗体裁,但是为了突出其诗歌中的理性主题思想,雪莱对十四行诗体裁进行了重新创造,具体表现在采用三行诗的结构形式,在诗歌创作中运用跨行诗与跨段诗的手法,还巧妙互换十四行诗与三连韵诗的位置。因而,《西风颂》这首浪漫主义的诗歌作品在体裁上就具有了一种恢宏的气势,当然要完成这样的创新,这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具备理性的创作思想密不可分,因为只有诗人雪莱在诗歌创作中充分植入理性思想,这样才能驾驭整首诗歌在体裁上的重新创造,从而确保诗歌作品的浪漫独特性与主题思想内涵的深远性。

二、题材和技巧的继承

由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主题内涵、主题意识的表达需要通过作品题材与内容才能得以被读者感知,因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在对作品的题材与内容选取上十分用心,这一点在古典主义文学创作中同样备受作家们的重视,所以足以表明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题材选取上对古典主义文学的继承性。当然,选取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性的题材与内容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来说十分重要,但作家们借鉴与运用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将讽刺技巧、比喻技巧、幽默技巧等运用到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当中,能够进一步升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意蕴,从而更好地传达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思想及情感。

在选取题材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大多都会选择那些极具表明自身主题思想与主题意识的题材,包括社会中统治者的残暴一面,从而传递出作家们对社会的关注,对民众的文学关怀,对一切残酷、阴暗现实的辛辣批判。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布莱克、拜伦等,这些诗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都具有古典主义的影子,在作品题材与技巧上借鉴及继承了古典主义;雪莱的《麦布女王》、布莱克的《经验之歌》、拜伦的《唐璜》等,这些优美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都传达了诗人们对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者的批判,寄寓了诗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济慈的诗歌《赫坡里昂》中,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则借用古典主义幽默写作技巧在诗歌中传达他对英国民众的文学性关怀。

结语:综上分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知道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是在相互继承与相互超越中实现发展的,对于古典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同样适应。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建立在古典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对古典主义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借鉴与继承,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作家们对古典主义主题思想、体裁选用、题材选取、技巧运用的明显继承性。不可否认,古典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力,正因为有着古典主义文学的积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继承其精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超越,进而推动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不断完善及成熟。

【参考文献】

[1]王莎烈.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古典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84-86.

[2]田春,孙辉.论康德艺术观的古典主义倾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21-24.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5)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虽然沿袭着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但它还孕育了一些自身独有的特色,虽然它的发展规模不及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但是它作为一次文流,更加符合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基本包含两个方面:对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仿效与发展。

一、写作规则的遵守与超越

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写作规则的极度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评论家们都极其保守,他们主要将眼光局限于由贺拉斯和意大利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文学批评原则的解读所形成的规则上。例如: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布瓦罗不仅指出最好模仿哪些古典诗人,而且为各种文体、诗体制定了规则。甚至对诗人该怎样写每一行诗,何时停顿与连续,何时以元音结尾都做出了规定。而且按照规则所有戏剧一定要遵循“三一律”。法国新古典主义这一文学主张也对英国同时期的文论家产生了影响。当新古典主义在英国牢固建立起来的时候,亚历山大,蒲卜发表了他的《新批评》,他一心一意追随法国新古典主义,阅读蒲卜的著作就像置身于布瓦罗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世界里。他说“自然对于一切事物规定了恰当的限度,对高傲的自命不凡的才能明智地加以遏制。这种自然不是浪漫派所设想的自论文联盟然。她是标准,规则,用以约束的羁绊。”

然而,英国文学评论家对规则的态度又不像法国那般教条主义,因为当时大多数英国的重要评论家都是注重实际的诗人与剧作家,他们不倾向于制定绝对的标准而是注重观察在实际写作中的合适的策略。他们虽不期望打破规则,但他们也容许个人才能的发挥以及对规则适当的变革。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三一律”的变革。德莱顿在《悲剧批评的基础》中首先指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三一律”的冲突。在历史剧方面,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超出24小时的,并且它们的行为(情节)也不是单一的。他还进一步指出英国的喜剧的行为也均是双重的,而且这些喜剧“使我们获得了变化多端的乐趣”。约翰生在他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结合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三一律”的时间和地点的整一予以痛击。新古典主义者提出:演戏就要逼真,既然如此,第一幕在一个地方,第二幕就不能换做另一个地方。约翰生痛斥说:“舞台不过是舞台罢了,观众绝没有以为它就是亚历山德里亚,既然如此,把它的第二幕叫做罗马,又有何不可?时间的整一律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基础,万事万物中,时间对于幻想是最唯命是听的,幻想几年度过和几小时度过是同样不费力的事。在回想中我们很容易把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加以压缩。”

三、文学创作中理性和想象的结合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理性的推崇。首先,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和朗基努斯。“因此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家都恪守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文学领域里他们把‘理性’这一概念延伸为‘合情合理’的任何事,一切都要以‘理性’为准绳”。二是把“理性”提高到道德准则的首要地位。三是把理性转化为权威和不变的标准。他们把一切不符合常理的事物都视为荒唐放纵,并且把判断力提到了比想象力、创造力都重要的层面,呼吁应该用判断力限制后两者的发挥。例如布瓦罗曾说:“诗人应该‘避免偏激过分’而力求合乎情理。”总而言之,诗人要运用理性在自然中发现真理。

英国的文艺批评家虽然也重视理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表现了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肯定,因而他们不像法国批评家那般唯理主义。例如德莱顿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强调在艺术创造中想象与理性的结合。此外英国批评家都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德莱顿说过,莎士比亚不需要戴上书籍的眼镜去窥察自然,他向内心一看,就发现自然在那里。约翰逊比德莱顿的赞赏更加明确,他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称作是人生的镜子。他们的论述同法国新古典主义者要求描写“合情合理”的事是相冲突的。这表现了他们对文学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赞同。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人物性格塑造

法国文艺评论家遵从理性,认为满足理性的东西必然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所以美也必然是普遍的、永恒的。而人的合情合理性就在于他的普遍人性,这样新古典主义者对人的要求不是个性化的而是公式化的。

英国文学评论家德莱顿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认为:“一首诗中的所谓性格是指人物身上先天获得的某些倾向,那些形象在戏中推动和带动我们去做好的、坏的、或者不好不坏的行为。”他说:“性格必须很明显”,“与人物适合、相符”也就是说,必须与这个人物的年龄、性别、地位以及性格的其它的一般因素适合。性格还必须与历史和传说留给我们的一些关于人物的知识相似。但是在肯定性格的塑造要做到“合适”外,他还提出了人物的性格塑造要表现个性。他引用了贺拉斯的话:“性格是一个人与别人相区别的东西。”因此人物塑造要表现共性,更要表现个性。这同法国新古典主义一味要求人物性格单向的公式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约翰生在评论莎士比亚时也提出了:“莎士比亚因为忠实普遍的人性,因

转贴于论文联盟

而受到一些见解狭窄的批评家们的责难。邓尼斯和莱莫认为他所写的罗马人不够罗马味。伏尔泰也指责说他的国王不是十足的帝王味(指《哈姆雷特》中那个篡位的丹麦国王克劳底斯被写成杀兄娶其妻的醉汉)。其实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永远把人性放在偶有性之上。只要他能抓住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大可不在乎那些外加的和偶有的区别。他的故事情节需要罗马人和国王,他知道罗马和其他城市一样,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他愿意把他所写的篡位者和凶手不仅写成面目可憎而且写成可鄙可笑。他也可以给国王加上酗酒者论文联盟的特点,因为他知道国王也和普通人一样爱喝酒,一个诗人有权利忽视国家和身份这些不重要的区别,正像一个画家只要把身材画得令自己满意,就不在乎衣服画的如何了。”这体现了约翰生对指责莎士比亚的批评家的反驳,因而赞成人物的描写应该有偶有性而不全是共性。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6)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虽然沿袭着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但它还孕育了一些自身独有的特色,虽然它的发展规模不及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运动,但是它作为一次文学潮流,更加符合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英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特征基本包含两个方面:对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的仿效与发展。

一、写作规则的遵守与超越

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写作规则的极度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评论家们都极其保守,他们主要将眼光局限于由贺拉斯和意大利人对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文学批评原则的解读所形成的规则上。例如: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布瓦罗不仅指出最好模仿哪些古典诗人,而且为各种文体、诗体制定了规则。甚至对诗人该怎样写每一行诗,何时停顿与连续,何时以元音结尾都做出了规定。而且按照规则所有戏剧一定要遵循“三一律”。法国新古典主义这一文学主张也对英国同时期的文论家产生了影响。当新古典主义在英国牢固建立起来的时候,亚历山大,蒲卜发表了他的《新批评》,他一心一意追随法国新古典主义,阅读蒲卜的著作就像置身于布瓦罗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世界里。他说“自然对于一切事物规定了恰当的限度,对高傲的自命不凡的才能明智地加以遏制。这种自然不是浪漫派所设想的自然。她是标准,规则,用以约束的羁绊。”

然而,英国文学评论家对规则的态度又不像法国那般教条主义,因为当时大多数英国的重要评论家都是注重实际的诗人与剧作家,他们不倾向于制定绝对的标准而是注重观察在实际写作中的合适的策略。他们虽不期望打破规则,但他们也容许个人才能的发挥以及对规则适当的变革。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他们对“三一律”的变革。德莱顿在《悲剧批评的基础》中首先指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三一律”的冲突。在历史剧方面,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超出24小时的,并且它们的行为(情节)也不是单一的。他还进一步指出英国的喜剧的行为也均是双重的,而且这些喜剧“使我们获得了变化多端的乐趣”。约翰生在他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结合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三一律”的时间和地点的整一予以痛击。新古典主义者提出:演戏就要逼真,既然如此,第一幕在一个地方,第二幕就不能换做另一个地方。约翰生痛斥说:“舞台不过是舞台罢了,观众绝没有以为它就是亚历山德里亚,既然如此,把它的第二幕叫做罗马,又有何不可?时间的整一律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基础,万事万物中,时间对于幻想是最唯命是听的,幻想几年度过和几小时度过是同样不费力的事。在回想中我们很容易把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加以压缩。”

三、文学创作中理性和想象的结合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理性的推崇。首先,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和朗基努斯。“因此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家都恪守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在文学领域里他们把‘理性’这一概念延伸为‘合情合理’的任何事,一切都要以‘理性’为准绳”。二是把“理性”提高到道德准则的首要地位。三是把理性转化为权威和不变的标准。他们把一切不符合常理的事物都视为荒唐放纵,并且把判断力提到了比想象力、创造力都重要的层面,呼吁应该用判断力限制后两者的发挥。例如布瓦罗曾说:“诗人应该‘避免偏激过分’而力求合乎情理。”总而言之,诗人要运用理性在自然中发现真理。

英国的文艺批评家虽然也重视理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表现了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肯定,因而他们不像法国批评家那般唯理主义。例如德莱顿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强调在艺术创造中想象与理性的结合。此外英国批评家都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德莱顿说过,莎士比亚不需要戴上书籍的眼镜去窥察自然,他向内心一看,就发现自然在那里。约翰逊比德莱顿的赞赏更加明确,他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称作是人生的镜子。他们的论述同法国新古典主义者要求描写“合情合理”的事是相冲突的。这表现了他们对文学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赞同。

四、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人物性格塑造

法国文艺评论家遵从理性,认为满足理性的东西必然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所以美也必然是普遍的、永恒的。而人的合情合理性就在于他的普遍人性,这样新古典主义者对人的要求不是个性化的而是公式化的。

英国文学评论家德莱顿受到了这一观点的影响认为:“一首诗中的所谓性格是指人物身上先天获得的某些倾向,那些形象在戏中推动和带动我们去做好的、坏的、或者不好不坏的行为。”他说:“性格必须很明显”,“与人物适合、相符”也就是说,必须与这个人物的年龄、性别、地位以及性格的其它的一般因素适合。性格还必须与历史和传说留给我们的一些关于人物的知识相似。但是在肯定性格的塑造要做到“合适”外,他还提出了人物的性格塑造要表现个性。他引用了贺拉斯的话:“性格是一个人与别人相区别的东西。”因此人物塑造要表现共性,更要表现个性。这同法国新古典主义一味要求人物性格单向的公式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约翰生在评论莎士比亚时也提出了:“莎士比亚因为忠实普遍的人性,因

转贴于

而受到一些见解狭窄的批评家们的责难。邓尼斯和莱莫认为他所写的罗马人不够罗马味。伏尔泰也指责说他的国王不是十足的帝王味(指《哈姆雷特》中那个篡位的丹麦国王克劳底斯被写成杀兄娶其妻的醉汉)。其实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永远把人性放在偶有性之上。只要他能抓住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大可不在乎那些外加的和偶有的区别。他的故事情节需要罗马人和国王,他知道罗马和其他城市一样,都有各式各样的人。他愿意把他所写的篡位者和凶手不仅写成面目可憎而且写成可鄙可笑。他也可以给国王加上酗酒者的特点,因为他知道国王也和普通人一样爱喝酒,一个诗人有权利忽视国家和身份这些不重要的区别,正像一个画家只要把身材画得令自己满意,就不在乎衣服画的如何了。”这体现了约翰生对指责莎士比亚的批评家的反驳,因而赞成人物的描写应该有偶有性而不全是共性。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7)

新古典主义

英国最初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家是本・琼生(Ben Jonson, 1573-1637),作为新古典主义的先驱,他翻译了贺拉斯的《诗的艺术》,也写过许多文学批评的文章。他的《素材集》中包含了自己对诗歌及戏剧方面的见解。他的理论为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出现了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和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德莱顿翻译了维吉尔的作品,他的批评著作《论戏剧诗》(An Essay of Dramatic Poesy)表达了自己关于戏剧的创作主张;蒲柏翻译了荷马史诗,著有《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他无论写诗还是评论都讲究法规,善于雕琢,《论批评》中充满议论和哲理,警句颇多,技巧圆熟,这两个人的思想和主张使新古典主义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发展到了萨缪尔・琼生(Samuel Johnson, 1709-1784)便逐渐步入尾声,被浪漫主义所取代。

摹 仿

新古典主义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首先是对摹仿的喜爱。本・琼生说过:“诗和画是性质相近的两种艺术,两者都勤于摹仿。”[1]他认为,要能融化另一位使人的资源为己所用,要能从众多作家中选择一位最好的摹仿他,使自己变成他。当然,新古典主义的摹仿绝非机械抄袭。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虽然在摹仿丹麦的编年史及基德的《西班牙悲剧》,但莎士比亚的剧本比起其摹仿的作品要高出许多。因此,新古典主义的摹仿更强调创新的成分。本・琼生提出,摹仿必须吸取其精华,像蜜蜂在群花中采蜜一样,将所采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蜂蜜。这些观点其实揭示了,在文学批评理论中,决不能盲目崇拜,一味复制,而要敢于提出新东西。德莱顿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是主张摹仿的。他认为,戏剧有两种美,一种美是“雕塑之美”,再一种便是“人之美”。而“人之美”是体现在诗之灵魂中的,也就是说,戏剧的灵魂在于摹仿人的情感与习气,具有活人的优美。在戏剧创作的实践上,德莱顿也力求摹仿古典与传统,他的主要悲剧《一切为了爱情》是模仿着莎士比亚的创作风格,严格按照古典主义“三一律”写成的。但在剧情和场景设计上,他还是有自己的套路和创新之处。后来到了蒲柏,他在《论批评》中所阐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首要法则便是追随自然,摹仿古典。他说;“对古代的规则必要恪遵,摹写自然就是摹写古人”,[2]很明显,这个论点与古希腊文艺理论家赫拉克里特关于“艺术摹仿自然”的提法是一致的。但他又说:“在法规无法达到的地方,幸运的使人仍可以尽情创造,意图已定,那创造就是法规,使人获得灵感的途径,就是大胆的偏离寻常的路途。”[2]于是可见创造对于摹仿的重要性。萨缪尔・琼生则更是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者,他认为自然摹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文学应该摹仿真实存在的东西,他还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同时认为普遍性不能脱离个体而存在,文学创作总是从现实中个别事物的的整体来摹仿的。这些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提法都是息息相通的。

自然和理性的规则

新古典主义强调自然和理性的规则。这一点在蒲柏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诠释。因为蒲柏在发表《论批评》的时候,新古典主义已在英国牢固确立,所以他的新古典主义要比德莱顿严谨成熟得多。蒲柏的批评原则受贺拉斯和布瓦洛的影响至深。在《论批评》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批评上的谬误比起创作上的拙劣来,更是贻害无穷;糟糕的批评家比愚蠢的作家,更是损己害人。他认为:“首先要追随自然,依自然而判断,因为自然的合理准则永远不变。”“正确无误的自然!神圣灿烂,明晰的,不变的,普遍的光辉,以生命,力量和美给予一切,既是艺术的源泉和目的,又是检验艺术的标准。”[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新古典主义者的“自然”,并非后来的浪漫派所设想的自然,她是一种自然的方法和条理,是一种标准和规则,是正确的规范,艺术的准绳。在他们看来,规则不是人为地制定出来的,而是自然经过整理后的结果,她是被发现,而不是被捏造的。规则是方法化的自然,而古典的就是自然的。古典主义者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和目的,也是检验评价艺术的标准。由此可见他们对规则的崇尚,对理性的追求,对自然,即古典的向往。

戏剧论:崇古

在对悲剧的看法问题上,新古典主义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说。如:德莱顿在他的《悲剧批评的基础》一文中论述了悲剧的行为和目的,以及悲剧中的人物性格。他认为,悲剧是伟大人物的伟大行为。悲剧通过惩恶扬善,可以使人产生恐惧和怜悯的情感,减少人类的骄傲自大,培养高尚的美德。关于悲剧人物的特点,德莱顿也和亚里士多德看法一致:他既不是十恶不赦,也不是完美无瑕,他有一定的美德,但也有缺点,他的弱点使他受到惩罚,他的美德又能够引起人们对他的同情。新古典主义发展到后期,萨缪尔・琼生对戏剧的论述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他强调摹仿自然与指导生活相结合。他认为莎士比亚是独一无二的诗人,其剧本表现了“普遍人性的真实状态”,是“生活的镜子”。[3]但另一方面,他认为莎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道德目的,故事情节不能完全遵守三一律,有时沦为“技巧的产物”。德莱顿和琼生的这些观点,反映了新古典主义的崇古精神。关于喜剧,他们的看法与亚里士多德也有相通之处。如本・琼生在《素材集》中说,引人发笑绝不是喜剧的目的,引人发笑,只是以愚昧的行为和语言取悦观众,或者是以愚弄观众为笑料。而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认为,喜剧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引人发笑,引人发笑是喜剧的遗憾之处和卑鄙作风。但是到了德莱顿,他对喜剧的论点则与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他认为,喜剧的目的是消遣和取悦观众,其次才是有所教训。而且德莱顿倾向的并不是严肃的喜剧,他喜剧中的人物一般是品质低下的,剧情也较单纯,在他看来,喜剧中的人物无须因为自己的脆弱面受到惩罚。

结 语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义思潮十七到十八世纪的英国,并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当时阶级社会的发展,是为加强王权的政治需要所建立的一种民族文学。 他的基本主张,“摹仿自然”,“崇尚理性”,“严守规范”,“追求古典”等,是对中世纪神学的挑战,也是对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所表现的强烈的热情的一种反驳。注重并强调继承古代的文化,古典的文学,可以促使作家和批评家们去借鉴传统,吸收精华,有利于文学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8)

二、新古典主义文化思想

新古典主义当属西方哲学体系。在西方美学中,新古典主义从不同的方面阐释着美学思想的核心,当然这是与启蒙思想是分不开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谐。黑格尔在《美学》中诠释古典美仅仅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从中世纪开始了以崇高为特性的美,他的“美在自由”说和“有机整体”说成为了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基石。狄德罗他把美解析为“实在美”与“相对美”,前者是实物本质的美,也是事物各个有机体的从属、映射等,这是形式的和谐。“相对美”是指实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了社会内容,人物个体意志,万物的形态,审美的对象,美的接受和传递。在新古典美学和启蒙主义上都在倡导理性,这种理性是抽象的,这也是到时人意识所决定。充分说明,理性为为主体,感性为客体的主客关系。从新古典主义本身的功能来说主张道德教化。从艺术形式上的表达来看,它主张类型说,它反映的社会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时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果。这种和谐是被封建主义所允许,并是在其控制下的“和谐”。作为新古典主义绘画,在其美学上达到主客感性和理性状态之中的和谐。但是在和谐的前提之下,客体与主体,理性与感性有着不同的关联,这就形成了古典美学发展的阶段。具体来讲,新古典美学是客体与主体,感性与理性全部统一与理性阶段。狄德多主要艺术主张有,一是“美在关系说”的产生;二是孕育了新的艺术形式——严肃喜剧;三是带有浪漫主义的原始主义;四是在表演艺术中,表现和体验的矛盾,基于理性的表现。所谓的“理性”符合人性原则的先天规范。新古典主义绘画是表现静的美学对象,突出叙事性、图像性。新古典主义绘画的艺术理论支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国新古典主义影响力巨大,映射到了欧洲,其中有威尔逊、富塞利。他们都在从不同角度探究出了新古典主义规律。

三、表现推崇理性

主张绘画作品要在理性中展开,抵触主观意识上的表现。在大场景的英雄内容上转变为贴近生活表现的现实主义。在作品的效果上借用现代材料,从不同纬度阐释着新的传统内涵。可以这样说,理性的表达着新古典主义所倡导的形神兼备,最终的达到雅致,品味具佳的画面效果,这样的艺术追求足以反映一个高贵中却不失去生活的时代特性。古典主义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

(1)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主要的指向是“形散神聚”,既有装饰的意味,又有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气质,所以说新古典主义绘画具有自身性和相依性。使得让美术接受者在享有文明的同时享有精神上的寄托。

(2)注重装饰效果,用陈设品来渲染历史的脉络。

(3)媒介的大量使用和技法的熟练控制保留了材质,色彩,摒弃了过多的线条,却从未丢失性格,却仍然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文化底蕴。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9)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66-01

一、古典主义建筑的荣光

所谓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十七世纪以来推崇古典建筑思潮,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都采用古典柱式。古典主义建筑具有特定的组成定律,严格遵循法式、属群和均衡,强调美就是和谐,阿尔伯蒂曾说:“我认为美就是各部分的和谐,不论是什么主题,这些部分都应该按这样的比例和关系协调起来,以致既不能再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更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

二、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的新理想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在二十世纪中叶的主流建筑思想下,强调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相对古典主义或折衷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强调无装饰,卢斯甚至提出“装饰是罪恶”。它主张彻底摈弃无用的装饰成分,强调功能至上、经济实用、合乎逻辑、概念清晰,追求简单、明快、光亮、平直的视觉效果。而建筑的外观就像机器一样直接反映其功能,具有了某种工艺美的艺术特点,沙利文在《建筑中的装饰》中指出“形式必须追随功能”。由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审美意识,一时成为了建筑主流。

三、多元化倾向的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出现于西方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但现代主义建筑的工业化导致的冷漠和僵化开始让人厌倦,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中走向了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主要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思与超越。美国建筑师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可以算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宣言,它从根本上都定了传统建筑的形式美原则。

四、古典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

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再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这是西方建筑史上三个迥异的建筑主张下而形成的各具风格特色的建筑类型,但是不难看出,其实这三者所体现的正是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化而促成的发展。

或者说,现代主义建筑正是在古典主义建筑发展到了一种极致时,建筑师对建筑本身开始的一种反思,而后现代主义又是在现代主义发展得炉火纯青时提出的质疑。如果说古典主义建筑是一个极端,那现代主义建筑就是另一个极端,而后现代主义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上通过扬弃而达到的一个中庸状态,这种中庸追求的布置折衷主义,而是追求更加符合人们居住要求和审美心理的平衡,追求建筑与装饰的和谐。这三个类型的建筑正是秉承着“否定”、“扬弃”、“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之路而发展至今。

古典主义建筑更多的是为宗教和皇室贵族服务,建筑的美观性要大于功能性,尽管这所导致的繁琐装饰一直被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所诟病,但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柱式、拱券以及一些著名的神庙样式,至今仍深深影响世界各地的宏伟建筑,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模板,尤其是地标性建筑。很多后现代主义建筑中也能看到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子,无论是“破山花”还是浮雕似的柱式,无不是从古典主义建筑样式中脱胎而来。现代主义建筑表面看上去与古典主义建筑势不两立,反对装饰,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大量采用抽象几何图形作为建筑语言,强调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先锋性特征明确。但是,它和古典主义建筑一样,在对几何形式美的不懈追求上不曾改变过,所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否定”,还有“扬弃”。后现代主义建筑虽然讨厌现代主义建筑的符号化和工业化,抵制其过于刻板的几何外形,但仍不是对现代性的全盘否定,而是重拾古典主义建筑的装饰风格的同时加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既古典又现代,既注重功能又不失人情味,是对启蒙现代性的一种反思与超越。

五、结语

无论是从古典主义建筑到现代主义建筑,还是从现代主义建筑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这都是西方建筑史的一个发展前进过程。从对称性原则到非对称性原则就可视为是现代建筑语言的一个进步,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和理性。而从摒弃一切表面外加装饰到重新使用山花、柱式和线脚等向传统的回归,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除功能以外重视人们其他心理需求的表现。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如走着一条“否定”与“扬弃”并存的发展之路。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10)

我国的家居装饰行业在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风格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房屋装修,追求简约的风格,而且由于家居装饰品的种类比较少,所以,房屋装修的风格相似度比较高,传统家居装饰讲求的是简洁明快、实用大方,但是装饰的特点是形式大于功能。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居装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装修的风格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为了营造出更加舒适、放松的空间环境,设计师对家居装饰的风格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装修风格,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新古典主义的概念

新古典主义的创始时间比较长,但是兴盛时期主要是18世纪中期,其应用在家居装饰设计中,提倡简约大方,反对炫耀奢华,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好评。新古典主义体现了理性规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强调思考的秩序,追求精神的宁静。新古典主义的装修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比例比较匀称,其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广泛。新古典主义的设计理念传到我国后,改变了我国传统装修的风格,设计人员将新古典主义风格加入家居装饰中,摒弃了抽象以及贫乏的艺术形象,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照搬抄袭,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居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提倡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对抽象的艺术进行了改变,将其应用在我国家居装饰设计中,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风俗进行很好的传承,其反对奢华的装修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其脱离了现实的绝对美,而且改变了我国艺术以及传统文化贫乏的局面。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古代美为基础,可以体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还结合现代艺术的美,做到了新旧历史的融合,可以更好的稀缺不同文化的精髓。新古典主义表达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怀旧风格。

2 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的特点

新古典主义风格追求的是精致的美以及古典美,其不但具有较强的历史感,还具有精致的现代感。新古典主义做到了对原创与经典的融合,其在家居装饰中融入了多种古典元素,这类装饰细节雕琢更加精致,提升了装修的风格,而且将古典文化的精华发挥到了极致。新古典主义并不是对古典艺术的照抄照搬,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更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美的追求。将新古典主义风格应用在我国家居装饰中,可以融合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其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具有现代的创新性,而且不拘束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可以将古典构件与现代手法融合在一起。在学习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古典装饰品都适合我国,比如欧洲新古典的壁炉,在中国并不实用,而中国古典的官帽椅,虽然可以当艺术品欣赏,但坐起来并不舒服。

3 新古典主义家居装饰设计思路

户主阅历,决定风格。户主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住宅空间较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般有着极为丰富的阅历,见识相当广泛,更注重文化的自主性,崇尚文化精神品味。他们比较喜欢欧式古典主义和中式的传统设计风格,但真正实现传统古典主义的并不多,很多消费者倾心的是经过改良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摒弃了一些传统风格中的赘饰,更加强调空间的通透性和实用性。在装饰手法上,新古典主义更重视材料本身的厚重质感,多采用硬朗的直线,而传统繁复的雕镂工艺,只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来使用。

中式传统设计风格被去芜存精,只保留了室内设计中注重对称、崇尚庄重和优雅等理念。在装饰手法上,多采用富于中式传统意味的装饰物做点缀,而整体上则以简洁明快的实用主义为主。使用功能渐弱,装饰效果增强。消费者更重视空间整体的装饰效果,而使用功能则往往被放任第二位。为了使其风格与主人的身份相符,最大限度地展现户主个性,住宅的整体装饰效果则需要消费者和设计师多加考虑。

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使居室显出大方稳重的贵族气质,并体现温暖气息。居室装修的色彩,白色、黄色、金色、暗红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而红色、金色、咖啡色往往是中式装修的首选色,而将这些主色调中揉入少量亮色,使颜色看来不那么厚重,使整个空间都略显跳跃。

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讲究沉实、雅致,保持永恒、沉静、典雅的古典风格。无论是沙发、餐桌、装饰柜还是睡床,力求在线条、比例设计上充分展现丰富的艺术气息,弥漫着古典怀旧的气息,既注重品质又不过分张扬。除了家饰和材质的融合外,还可以运用玻璃、灯饰、光源、金配件等元素,对总体气氛加以修饰,使气氛营造得更加华丽和谐。细微处往往透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痕迹,细节上的处理更进一步完美整个家居装饰。一个简单的镶花刻金都是整体设计的点睛之作。任何一种设计都是体现主人对生活的态度,所有的设计风格都是在满足业主对房屋设计的要求,新古典主义装修无论是家居还是配饰都体现出优雅、唯美的韵味,体现出主人独特的品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居装饰,并不是对西方古典装修风格的照抄照搬,其结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实现了装家居装饰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新古典主义将古典元素与现代艺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吸取了东西方古典文化的精华,其运用现代的装修手法,提高了家居装饰设计的质量。新古典主义并不是仿古的风格,其将古典装饰品精致、雕琢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也结合了现代美以及现代文化特点,这种风格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家居装饰风格的追求,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热情以及科技性,新古典主义风格应用在家居装饰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婷.浅谈客厅装饰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古典主义文学的定义篇(11)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26-02

一、“尚古”精神同新古典主义文化背景之比较

(一)“尚古”精神同新古典主义的概念

在中国,“尚古” 的文化精神就是借用古代的题材和故事用以倡导当时的艺术观念以此以古开今,倡导文化进步。在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文化的艺术思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则是在17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①”美术。新古典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它象征着当时的一种进步文化。

(二)东西方两种哲学观的根源

东西方文化之所以不同根源于两种认识世界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哲学观的根本对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西方人的宇宙观往往是人是整个宇宙的中心——人本主义;而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人和宇宙的和谐交融——天人合一。伴随着王朝覆灭权利更迭,无论中西方社会,都有一些社会相对动荡,思想潮流迭起的时期。然而,这些时期正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新思想萌芽阶段。受哲学观的支配,这些新思想是后世形成民族性格最重要的心理源动力,这些时期产生的新思想帮助人们建立起了对后世来说的传统,这些传统它们的形式往往是借古开今的。在中国借古开今的思潮可以追溯到唐代、元代。柳宗元、韩愈的“古文运动”,赵孟頫的倡导的“古意”等;在西方典型的如“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后印象派”等等。在中国美术史上,在借古开今的艺术思潮影响下产生的文人画传统,就是典型的写意艺术,就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本质和核心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观念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是典型的写实艺术,它的哲学基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

(三)两种精神社会根源的对比

在基本社会成因上,两种精神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很相似。

在中国,自来有中原被外族征服,但中原文化同化异族文化的历史。典型如元、清两个朝代。而这两朝正是“尚古”传统出现最典型的时期。元代,由于蒙古族的民族政策中是歧视汉族的,汉族士大夫在社会中自魏晋以来的优越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社会中的优越感,多数知识阶级采取隐逸,避世的态度来生活。为了强化自己以往的社会优越性争取社会地位,便以文化为先导发起了“尚古”的文化运动。17 ,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已经占社会主流,但一些政权形式上仍是封建的,宗教势力并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宗教势力出现回潮如意大利,宗教仍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评定,人们价值观在社会更替中出现混乱,这也导致了这一时期思想流派十分活跃,产生了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人们说18世纪是哲学家的世纪。在这个背景下想产生了借古开今的新古典主义。所以从社会成因上看,这两种精神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相似的,都是借古喻今的。由于尚古的文化运动影响,在书画领域内,赵孟頫提出了“古意” ,崇尚“笔简淡,而意尚古”的观念。元代文人以先朝汉族文化为典范,借以抬高汉族文化分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争取政治地位,这其中是一种反抗精神。同样,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方产生了新古典主义。人们当时还不敢直接否定宗教文化,只是在绘画领域里倡导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借艺术观念和美术作品的宣传增加资产阶级文化的分量,进一步替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地位,和中国的文人画的社会作用是一样的。

二、“尚古”精神同新古典主义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异同

(一)两者创作题材的对比

“尚古”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人画的创作。而文人画创作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多选择在造型上束缚比较小的花卉为题材,基本以梅兰竹菊为代表。以物寓人、以今“尚古”借眼前的题材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和志向,借以隐喻他们自己的品格或者影射现实的政治生活。创作往往都是很随性的,有感而发。这些题材范围虽然相对狭窄,但创作起来比较自由,因为形象简单较少受到造型和色彩的影响,所以可以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创作。这些题材创作的灵活性比较大,任个性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最适合文人士大夫豪放不羁的性情。比如明代徐渭的《河蟹图》、《墨葡萄图》都基本脱离了原始形象,幻化成意象化的精神象征。在题材创作自由度上得到了空前释放发挥的空间。相比较而言,新古典主义只在题材上借古寓今近似于普桑式的隐喻旨在恢复延续文艺复兴传统。新古典主义绘画其特征是选择严肃大型的历史题材,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支持,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表现当时代的精神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二)两者表现手法的对比

在表现的形式上,两者都是对“古”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发掘。尚“古意”的文人画在表现手法上简而又简——笔尚简,省略了很多细节为直接表达思想做准备。是高度程式概括的艺术。郑所南的《墨兰图》中兰花无根,只有几撇叶子,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精神化了的意象。表达了文人高洁的气质。笔锋犀利、风格古雅简淡,似乎一位飘逸出世的仙人在古旧的黄卷子里翩然而立。

新古典主义是折中派生的风格,介于文艺复兴传统和古典主义之间,延续了文艺复兴中的古典传统,如没有新古典,古典主义早就终结了。相比较而言,新古典主义在表现手法上采取了对空间进行简化,摒弃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主义空气透视造成的繁复深远的空间感,而是以古典浮雕式的造型来封住深度,强调画中的面,特殊处理了画面时空效果。这种结果可以在大卫的《菏拉斯兄弟之誓》中看到,也有人说大卫这副作品在“直接导致了20世纪抽象艺术倾向”中起了决定作用。这种“折中”并没有文人画提炼得纯粹达到意境上的“古意”。它的这种“古”只是对古典主义绘画传统不彻底的再发挥,在表现形式上仍旧脱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束缚。既不是古典主义严谨饱满的形象即造型表现出来的古典美;又不是像文人画那样几乎脱离了写实,完全对形象艺术化提炼出来的意象。在表现手法上,两者是彻底和不彻底的区别。

三、小结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无论从文化背景以及现象、题材、表现手法上都是有很大差别和联系的。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上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体系和社会根源,不是个人意志可以决定的。而决定“崇古精神”和“新古典主义”这两种精神的产生,在本质上还是中西文化哲学观上的根本对立。虽然中国崇古精神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在比较中,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却都是表面上的,其精神本质完全不同。说道底西人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中国人是以自然为先天人合一的。

注释:

①古典主义: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古典主义在法国著名画家大卫和安格尔的领导下达到顶峰。大卫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安格尔的代表作有《泉》等。他们的创作体现出古典主义的风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