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评价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4 16:45:12

环境评价的概念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1)

新公共管理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运作高效的政府、责任政府和民主参与的政府。它界定了政府职能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一个区域商务环境的好坏是衡量地方政府能否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商务环境及商务环境评价

商务环境指投资对象在进行商务活动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等各种因素的总称。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法律法规、社会秩序等。

当前,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良好的商务环境日益成为地区吸引力和聚集力的重要因素。采用评价指标方法进行商务环境评价已经成为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商务环境评价是指通过对一个区域的商务环境进行整体综合评价及分项专门评价,确定评价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为企业的生长、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商务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1.商务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科学、公正、全面地反映区域商务环境的状况和衡量区域商务环境质量优劣,在构建评估指标系统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商务环境指标范围广、信息量大,在遴选指标时必须尽量全面、完整地选择各级各类的指标。(2)简洁性:指标的遴选和设置需要考虑典型性和代表性,用尽可能少但信息量尽可能大的指标去反映多方面的问题。(3)科学性:指标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投资环境本身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选择含义准确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本质。(4)系统性:要综合考虑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指标。

2.商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我们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商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将商务环境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框架结构。评价指标可以从自然环境、人居环境、政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揭示。不同指标涉及不同方面,要充分掌握商务环境的准确状态,就必须选取多个指标。由于商务环境范围广泛,涉及行政效能、社会公平、司法保障等多个方面,以上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商务环境评价的概念框架,对于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区域特点,做具体分析。

3.构建商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区域,以及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侧重点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工作。(1)不同区域评价指标的选取侧重不一。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商务环境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区域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时必然有不同的侧重。(2)不同时期评价指标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目标、发展模式均不相同,因而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有不同的侧重。(3)区域商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有相对稳定性。作为客观描述、度量商务环境的评价体系,在特定阶段,其侧重点、结构及具体的指标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可以对商务环境进行可持续的度量和调控。

三、结束语

总之,商务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了政策、服务、公平、效率等因素。建立商务环境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区域发展环境和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和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营造办事效率高、服务水平好、聚合能力强、投资发展安全的一流商务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玉宗:服务型政府:缘起和前景[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2)

一、区域环境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进行评价、判断被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很多指标的任意堆积或者简单叠加,而是从“体系”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这一主题或核心,把描述或者评价环境绩效的可能度量参数集合在一起。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是链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纽带。根据此审计目标,在环境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构建上应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系统性原则;2.简明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地域性原则;5.适用性原则。

二、PSR概念框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的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使用PSR,即“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并结合绿色GDP指标。

以下的图示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图。

在前述的PSR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如下的指标体系:A准则层:是指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应,本研究以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作为准则层,即压力层。B要素层:也可以称之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状态、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单一情况,而把与环境绩效相关的其他方面忽略掉。

三、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除运用上述的PSR概念框架和绿色GDP的理念以外,我们在构建指标时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的效率性、经济性以及区域环境的特殊性,来设置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是核心指标,因为它与效益审计的总目标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将这部分的指标设为重中之重,在其他指标当中占有较多分量。

1.环境绩效技术指标。环境绩效技术指标侧重于环境质量评价和对污染的控制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又包含5个具体的指标,因为兰州市在上述分析中已经暴露出在水资源、空气质量两方面的重大问题,所以将其分为这几部分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依据了区域特殊性。

2.环境绩效经济指标。在环境审计指标体系中,环境绩效经济指标主要是考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利用率三个方面。包括的内容有年度各项指标投入与产出比以及与上年的比较。

3.生态环境状况指标。该指标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中的指标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以此来确定从优到差五个不同级别的生态环境状况。

4.定性指标评价。前述的各项指标都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的,定性指标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有国家性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而目前全国环境审计队伍都面临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聘请环境专家和法律专家参与环境审计;二是对现有的审计人员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同时选派审计人员到环境管理部门锻炼交流来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署或特派办环境绩效审计项目等;三是从人员机制上创新,重新吸纳资源环境人才。

(二)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从审计方式来看,环境审计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强调协调组织同同级审计机关对跨区(跨流域)同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开展合作审计。从审计技术方法上看,灵活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便更好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三)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

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绩效评价的特殊性,遵循系统评价全面考虑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注重效果原则,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四)国家审计与环保部门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撑,因此环境绩效审计必须得到环保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两者的通力协作,是做好这一重要工作的前提条件。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3)

之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森林等自然资源扩大到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代际悬殊、区际平衡性等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在于确保代际间的平衡。 以其报告为契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共识。 该报告之后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各种条约、 宣言、讲话等使之更加具体化。以下表1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变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如表1所示,可持续发展概念在世界各国已获得广泛认同和共识。各种各样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超过100个以上,并出现了可持续研究、可持续消费、可持续资源体系、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等附属概念。可见,可持续发展概念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指导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

1987年设立的世界第一家咨询公司英国的SustainAbility Limited于1997年提出,企业的报表应对企业对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公正、环境的改善所做出的正负面影响给予评价和揭示。所以,近年来企业一般把可持续发展概念分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侧面。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虽然源于环境保护领域,但现今已覆盖到经济和社会侧面,涉及不同经济发展现状的区际平衡,代际平衡,人类活动和自然承受能力的平衡性等重要议题。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企业的经营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个人、 企业、 地方、国家的社会各个层次, 不同阶层的共同努力。 其中, 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在现代产业社会中企业承担着为生产生活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作用的同时, 在实现其职能的过程之中, 对环境、 就业等外部环境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以环境为例,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资源,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有资料显示,环境污染中有百分之八十来自于企业, 所以企业在开发、 设计、 制造、 物流、 销售、 回收等所有阶段对环境的负荷都应给予控制, 应当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全球化案内――商务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 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保护和增加人与自然资源的同时,采用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活动。 这里所叙述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员工、股东及资本提供者、 供应商、社区等所有和企业利益相关联的单位和个人。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对企业积极参与以环境问题为首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极高的期待和压力。为此企业也必须意识到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主体的企业需要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式给予转变。

三、对企业经营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已成为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随着优先考虑购买环境友好型商品和服务的环保消费者的出现,从SRI(社会责任)、环保基金等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视点进行投资的绿色投资家的出现, 以及环境NPO等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这些利益相关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环境问题发挥着正面影响。同时,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使环境商务市场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商机。 所以, 企业对环境问题的对应对企业的成长、利润和经营风险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有必要从环境角度对企业进行相关评价。

2008年乳制品的三氯氰胺事件,2010年富士康公司员工的跳楼事件,山西问题疫苗事件等涉及企业的社会性问题此起彼伏。卫生管理、环境管理、法律约束、男女平等、职工人权保障、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对地区社会的贡献等这些企业的社会性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已成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企业的产品在健康、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与对应也对企业回避经营风险起到极大作用。

显然,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对企业的评价不仅仅是收益率、利润率、现金流量等经济指标,还应加上环境责任、社会信赖度、社会责任等不可或缺的环境及社会指标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四、可持续发展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既往的企业评价体系主要有以股东利益为评价中心的资本价值法, 以及以利益相关者为评价中心的财务经营分析法为主, 这两者都是从经济侧面对企业进行评价。现在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之上加入对企业环境要素的评价指标, 如表 2 综合进行分析与评价。

表2的评价方法在以往只对企业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加上了环境性的评价指标,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向前得到了发展。

此外,为了更加准确的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总部设在荷兰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在2008年提出的G3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 可以说是当今对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最新、最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一。

按照以上两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参考,在企业提出的环境报告书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书中进行记录,企业就可以实现以这两种报告书为媒介,对企业的环境投入与支出、对社会责任的贡献等反应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对内对外进行披露。在具体进行记录时可以按照记录内容填入销售收入、利润、排出量等货币计量或非货币计量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和必须披露的财务报表的形式一样,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也可以实现和本企业其他会计年度的比较,使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具有了可比性。

在此应予以注意的是,对企业进行评价时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 其内容和方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应该注意评价目的与企业评价指标的整合。 企业既不是环境保护团体也不是慈善团体, 即使在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环境性,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为代表的社会性方面获得较高评价,而如果在以收益性、成长性为代表的经济性方面没有获得较高评价的话, 也不能称之为优秀企业。当然,要维持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 实现其经济性自然十分重要,但同时还应注意在经济、 社会、 环境三个领域上保持平衡。 所以,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指要实现测评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在能力, 需要从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测定的指标体系。

总之,以往只对企业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对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和测定,为此,需要导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评价指标来进行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都是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建立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据此披露和揭示其经济、 环境及社会信息, 为社会各方提供有效资料, 以保护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更是发展循环经济, 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笑冬、陈安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之管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第11期。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4)

关键词: 绿色住区;概念;标准

Key words: green residential area;concept;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068-03

0 引言

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越来越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的共识。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在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也在这样的国际势下也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观念不断的被提出和研究。

从《绿色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与建立都代表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重要探索的成果。

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全国能耗的四层以上,而在这个数字中住宅部分又占到了相当的比重,且重要性很高,但是关于绿色住区的“绿色度”评价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从阐明绿色住区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当今常用的绿色住区的评价标准,希望能为关于绿色住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1 绿色居住区的基本概念

1.1 “绿色”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绿色”的概念在很早以前便被人所熟知和发展。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大力发展伴随着的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人类干预和破坏地球自然生态的活动越加强烈。同时,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也导致了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的产生。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普遍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最大的危机之一,并展开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在这个星球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问题等问题的思考,并基于此提出了“绿色”思想的轮廓。

1962年,由美国著名陆地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发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首次披露并展现了如果放任当时人们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若干年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这部著唤醒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意义的重新审视,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环保事业的发展,并对传播“绿色”概念及推动“绿色”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2年,由来自10个国家的约30人所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给当时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并被评为与《寂静的春天》齐名的重要大众环保著作。该报告首次阐述了关于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一味发展经济而无视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事实必将导致地球灾难性的崩溃等概念,将生态环保问题纳入了应由全人类共通解决的问题范围内。

在当时面临世纪之交,人口数量爆炸与人类活动规模的膨胀己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扩展与深入到全球的情况下,《增长的极限》的出现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绿色”意识的觉醒和爆发,国际社会开始对环境保护事业投入大量的关注,同时,“绿色”理论和概念开始作用于指导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一直在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87年,随着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至此成为“绿色”的核心含义。绿色概念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绿色模式的发展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绿色住区的基本概念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了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举措。1996年,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提出了两个主题:“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加确定了绿色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宗旨[1]。

纵观“绿色”思想的形成过程,结合住区理论与“绿色”概念的实际含义,可以得知绿色住区的概念原型应该是由“绿色”概念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基本住区设计理论的结合产生,同时受到“绿色”建筑概念的影响成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由住区内微观具体的建筑绿色模式发展至宏观的整体住区,最终形成绿色住区概念,即可持续发展下的人类聚集地。

具体来说,绿色住区的建设基本原则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良性循环,从高效利用自然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在住区建设之始,以绿色技术为支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完成住区内资源自我循环维持,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住区维护成本的目的,从而为人们提供经济适中、环境优雅和生态平衡效益三效合一的人居环境。

1.3 绿色住区的基本特征 由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得知绿色住区应具有高效、和谐、系统、动态、循环五方面特征。高效,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聚居环境与建筑体系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谐,指资源利用与保护、实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可持续性相结合。系统,指将住区中的各要素与各层级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动态,指顺应时间与空间的动态发展规律。循环,指住区各系统资源的循环共生。

其中,高效与和谐是“绿色”的表象特征,系统、动态与循环特征均渗透其中,成为实现高效、和谐的内在特征。实现绿色住区的核心问题,即将住区各要素形成的生态循环体系、建筑节能体系、基础设施维护体系、景观评价体系、文化宣传体系综合形成新的整体系统,运用动态发展观念,寻求其各自与整体资源的最佳平衡互进、循环共生,从而完成绿色住区的高效与和谐发展。

2 “绿色”住区的评价标准

2.1 “绿色”住区评价的基本概念 绿色住区的实质是要营造一种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仍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住区环境,其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情况。

同时,绿色住区系统在建立成功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远远多于传统意义上的住区系统,这就决定了针对绿色住区的分析评价工作具有综合性、整体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绿色住区系统中对其包含的各学科进行分类评价的工作是对相关设计方案择优评价的基础,这也是“绿色”住区评价的基本概念。

2.2 绿色住区的评价体系与标准 目前“绿色”住区在国际上的评价体系尚处在发展阶段,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成熟,通过对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等评价体系的研究后可以发现,这些评价体系发挥的基本作用十分相似,只是在各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下,其中的评价项目的制定有所区分。

但是总体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围绕环境质量,使用者的健康状况和经济平衡这三个方面,以及设计、规划和管理这三种手段,评价机制包括指标项目、评价标准(一般以现行国家或地区规范以及公认的国际标准作为参照和准则)、执行评价3个方面[2]。

现今我国的绿色住区的标准可以在2009年《广东省绿色住区标准》的基础上,关于绿色居住区的评价标准主要由规划设计,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生活能源,住宅功能,环境建设,物资消耗,物业管理,文化艺术,住宅产业这10项基本指标组成。

2.2.1 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 规划设计标准包括:

第一,在区位和用地方面首先要符合当前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场地内原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要积极保留,住区建成后还应对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第二,住区内建筑物规划需合理布局,需全面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采光、日照、通风等情况,主要居住用建筑的房间朝向尽量满足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容积率、绿化率及建筑密度要符合规划要求,避免超度开发。

第三,住区内交通要与外部交通相连接,住区与最近公共交通接驳站(如公交站、地铁口、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的直线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住区内要形成人车分流,流线有序的交通系统,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住区内主要车行道设置应尽可能远离住宅楼,以减少车辆尾气及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住区内建筑出入口、住区道路接驳处等主要公共场地内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形成室内外无障碍设施的连接与贯通;消防车道设计为隐蔽式,在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车道内可以种植草皮作为公共休闲绿的一部分;住区内停车场车位需充足,满足住户/车位比不小于1:1,室外停车场宜采用透水砖铺设并辅以绿化为车辆遮阴。

2.2.2 绿色住区的建筑工程标准 绿色住区在建筑设计方面因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住区内建筑物在布局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建筑护结构选用轻质材料,形成开敞式大空间建筑空间类型,提高室内热循环效果;

第二,在住区出入口、各主要道路以及公共活动场地的铺装要选取平整,防滑的材质并符合相关无障碍设计要求;

第三,建筑物立面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造型设计简洁美观。建筑结构设计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光能、风能建立相应设备;住房内各功能空间布局需紧凑,给排水、燃气、电气、空调等设备及其管线布置合理,对于部署在室外的管线要安装隐蔽措施,避免出现空间的浪费,以期符合国家相关节能、节水、节才要求规范。

2.2.3 绿色住区的建筑材料标准 住区内建筑外墙和屋面应采用具有蓄热系数高、导热系数低、憎水性强的节能材料,杜绝使用实心粘土砖;室内装饰可选择含有纳米技术、气凝胶技术或生物化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装饰材料。

如利用纳米材料的高吸附性的特征,开发出可抗菌杀菌,除臭净化室内空气且具有高度自洁能力的墙材;利用二氧化硅气凝胶自身低密度、低导热率和折射率的特点,建造环保型高效保温、轻质、隔声的墙材。

在常规室内材料的选择上,需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选择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无害的装饰材料。

2.2.4 绿色住区的生活能源标准 为保证绿色住区内的生活能源利用最大化,在结合各地住区实际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情况下,普及安装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的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住区内照明系统采用利用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的照明设备;建立住区雨水收集循环利用和中水处理系统,完善住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实现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实现与建筑一体化。

2.2.5 绿色住区内综合环境建设标准 住区内噪声控制等级在白天≤50dB,夜间≤40dB,对临街区域受噪声干扰较大的居住楼,需安装膈音性能好的双层玻璃、中空玻璃或隔音围护设施,减少噪声污染对住区内居民的生活影响。住区内不得设立任何空气和噪声污染源、无扬尘污染源、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数量和可吸入颗粒物数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住区内地面尽可能选用透水性良好的铺装材料,保持室外绿地有一定面积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住区内排水系统需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通过两条管道分别将住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引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而将雨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可加强雨水的收集利用工作,建立相应的雨水收集储藏库,作为住区内景观用水或道路清洁用水储备。

住区内绿化质量标准应满足:绿地率≥35%绿地率≥35%,绿地覆盖率≥70%,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1平方米;乔木多选种遮阴效果良好的阔叶树种,尽量保证每百平方米内乔木数量不小于3株;积极开发住区内建筑屋顶、墙面以及阳台的立体绿化,利用墙面植物的蒸腾、光和作用对太阳辐射起到吸收、控制、调节的作用,令建筑外侧围护结构的受热量大幅衰减,从而降低室内空间的温度同时亦可减低建筑物外墙对周边环境的热辐射影响,扩大住区绿化面积提升住区整体绿化量。

通过开发屋顶绿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雨水量收集分流,减轻地下管网的压力。

2.2.6 绿色住区的物资消耗标准 住区内产生的如果皮、树叶等具有易腐蚀性的生活垃圾,可以就地掩埋于小区绿化中,通过自然分解的手段将其转化为肥料,降低住区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少对住区环境的污染并能满足住区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原则;对于住区内产生的无法自然降解的居民垃圾,如废旧家具、废旧电器、过期书报等,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对于住区内产生的废旧电池,要集中收集并定期送往专业部门处理,防止垃圾的无序倾倒造成二次污染。

3 总结

当今社会,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健康、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时,发展绿色住区是人们普遍的要求,这是当今世界环保的普遍趋向。人们对污染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当人们经济条件达到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和追求环境优美的住宅时,必然产生巨大而持久的需求[3],由此可见,绿色住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潜力。

如何在住区建设过程中、营造出即符合当地生态自然情况,又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提供舒适使用空间的场所,是我们在绿色住区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实际问题。

我国绿色住区行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是开发商及设计人员对“生态”、“绿色”住区的概念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环境下许多所谓的“绿色”宣传口号仅仅局限于住区环境绿化量的增加以及园林小品造型的自然化上,将“绿色”住区简单的理解为充满绿量的住区,这些住区的景观看起来很美,但是却很少从居住者的健康需求入手,在这些华丽的景观背后缺少了对实用性以及绿化队小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的考虑,从本质上说,就是并没有理解“绿色”住区的真正内涵。

其次,由于我国“绿色”住区的设计创建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且“绿色”住区的的评价涉及到了多学科的交错,其中蕴含的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工作极为复杂,与发达国家绿色住区的相同因素比较,我国住区生态标准的量化还很不够,主观评价多,可操作性较差;有的指标很多小区还无法做到,如住宅产业化、废弃物处理等,有的指标还需要商榷[4]。

总体来看,绿色住区评价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是一个地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问题,不同地方应根据自身具备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环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绿色”住区评价体系。我们可以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生态社区或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一套以政府调控为手段,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居住者实际居住体验为主体,营造出有机可持续性的住区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晶.我国现代乡村绿色住区规划与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等一系列原因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与此同时,资源环境本身结构、状态的改变又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源环境状态的优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很大的必要性,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承载力概念的研究

承载力概念一词原本是物理力学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物体在不受破坏时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能力,现在已经组建演变为对发展的限制程度进行描述最常用的概念之一。随着承载力研究的深入,承载力早已突破物理学上的概念范畴,成为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研究对象。

国外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较早,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了人口聚集、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在此背景下,英国人口学家Malthus首次发现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其著名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过剩理论”和“两个级数理论”,比利时数学家Verhulst(1838年)进一步将Malthus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观点用Logistic数学公式表现出来,并运用19世纪初英国Essex的人口数据检验了方程结果,使人类意识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限制作用。在随后的20世纪,各国科研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Logistic拟合和实证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科研项目《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随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研究。黄宁生和匡耀求等(2000)认为,环境承载力从广义上讲,指某一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从狭义上讲,即为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对外界其它系统污染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倪天麒和王伟(2000)认为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环境系统资源的价值,而且还突出了环境系统与生物和人文系统间的密切作用关系。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调性和随机性的特征。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研究进行丰富。王书华等(2001)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特点,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区域土地承载力划分为低承载力区、中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3种类型区。张戈平(2003)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归类法从五个方面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待选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8个地级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黑河、绥化和鸡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排序。王莉芳等(2007)通过分析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界定,给出了基于经济学和环境学角度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和计算承载力指数,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代表城市西安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董文和张新等(2011)分析了现有资源环境承载力含义、相关指标以及指标测算方法等相关研究成果,并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和评价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主要从资源环境的自然属性出发,忽略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无法全面表征资源环境实际承载能力的问题,提出以空气、水、土地、能源和生态5类要素作为约束区域发展的主要因子,分别从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两个方面,对每类要素进行单因子发展潜力评价,在现有测算自然总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人类科技的贡献分量作了改进。

三、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表述,可知现有国内外研究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有一定进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具体说来,分为几下几点:

(一)概念、内涵还不够清晰

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学者针对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和内涵, 涉及方面也较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尚未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界定,达成共识。承载力概念、内涵的研究对承载力研究较为重要,涉及承载力研究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目前,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承载力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 较少学者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特别是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非常薄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对城市承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以后在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20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4日

一、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环保投资概念。我国的环保投资概念与外国的环保投资概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国以及日本等一系列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起步较早,其生出一种理论就是“费用说”。具体是指,环境投资就是使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即为了维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社会付出的一些改善和控制的总费用。在我国,也有相似的说法,但是“投资说”是我国概念中的主流。我国学者张坤民为这一说法的代表人物,其认为环境投资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某些经济活动,在此之中社会中的投资主体,用自身的社会积累资金或是其他手段对这项经济活动进行支付,从而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企业环保投资评价体系构建中,要明确的界定出环保投资的概念,确定其到底为消费观还是投资观,这两者影响着评价体系,彼此之间有极大的区别。

(二)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体系主要是指,企业在环保投资过程中所做出的绩效多少好坏的评价,并且该评价所使用的是投资过程中使用的资产和产出的效益之间的比来计算衡量的,这与我国的《企业环境报告书》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有所区别。如果对这一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就无法做出科学的体系框架。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确立适合我国的评价体系概念,才能保证我国企业在环保投资中效率的总结和说明。

二、基于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

(一)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六项基本原则和目标:价值增值原则、战略目标导向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动态修正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内部审计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的原则体系、组织体系、方法体系等内容组成的,其核心就是方法和指标体系。这项体系的构成是为了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活动与企业组织之间的目标相互一致,以此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实现组织的价值目标。价值增值是一个企业审计活动的归结点,内部审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提升企业内部整体水平。为此,在进行内部审计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相应的价值增值原则,保证绩效评价的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体系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所需要的增值目标之间三者统一,从而将价值导向原则突出表现出来;战略目标是企业的活动指南,能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起到引导企业发展方向的作用;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还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无法操作则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内部审计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需要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严格的考察和审核来获得,以此来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从而增强内部审计评价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其价值增值的目的。在选择指标时,既要保证指标有一定的内容,不要过于简单,还要保证指标有代表性,不要过于复杂缺少重点。同时,要注重其实用性,以此来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可操作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概念的基本,当企业所获得的额外利益高于投资成本的时候,企业才会持续进行这项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追寻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也要注意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所使用的成本以及组织实施所使用的成本费用,如果实施后的成本费用远超过审计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那么这种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不适用;动态修正原则就是要求企业的审计体系要随着企业战略目标和活动内容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确保企业的审计体系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不是单一不变的,其需要根据企业组织的需求、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各种因素来进行修改或者扩展。只有对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其才能更好的发挥效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审计结果真实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情况。为此,审计评价体系需要进行指标的定量化。并且定量的分析具有庞大的数据支持,科学可靠,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并不是任何指标都可以进行定量化。此外,定性指标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定量化。通常,定量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量化性、具体直观的特点,但是定性指标包含较大的信息宽度与信息广度,因此要对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反映出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最终达到实现公示目的的作用。

(二)环保投资效率与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由于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对这个问题也愈加关注。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环境污染由各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导致,企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对企业的环保情况做出相应的规定。由此,企业既要保证自身的效益和利润,又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环境治理和环保投资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的生态价值和企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为此,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要做到与环保投资效率的相互协调和平衡,在环保节能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对于环保投资效率的概念,国内外皆有研究,但是相关的文献较少,其中有一些与之相近的概念,例如环境绩效、环保投资效益、生态效率,等等。在国外的研究中,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将能够提供群众信赖的,具有全球共享概念框架且其可持续性报告的框架能够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求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表现进行准确清晰的说明,不管是积极的内容还是消极的内容,都要完整的透露在报告之中。在当前背景之下,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需要保证企业的环保投资效益,企业的环保投资效益也要符合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的需求。在审计评价系统设计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单来说是一种因素分析的方法,在企业审计评价中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对环保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集中的考虑,进而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的审计与评价;全面质量法,要求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以产品的质量为工作核心,加强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在考虑环保效率的前提下,企业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对企业的环保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强对环保工作的要求,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目标管理法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审计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企业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然后要求员工围绕目标展开工作。例如,在环保投资方面,企业可以要求员工在固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投资效率,以此来确保企业的收入和企业生产的质量水平。此外,在企业内部审计评价组织的构建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方面是内部评价主体;另一方面是外部评价主体。内部评价主体是指企业内部对工作人员和各个部门进行考察和考核,通过各项考核来确认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加以监督。外部评价主体,就是根据企业外部的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工作情况。例如,客户、社会公众,等等。通过外界对企业内部的评价,来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企业的审计评价体系要考虑企业环保投资效率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保证环保投资和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并且以环保投资效率的根本目标来对企业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确保企业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结语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情况,我国企业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为此,企业可以进行有效的环保投资,既保证了环境责任的承担,又保证了企业的效益收入。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评价系统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环保投资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永波.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11.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7)

一、大概念的内涵与层次

1.大概念的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明确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提出的“大概念”(bigideas),与平常所说的“概念”不同,这里的大概念指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和模型,它们能够解释较大范围内的一系列相关现象[1]。大概念能反映学科本质,体现学科关键思想,使许多分散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大概念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和进一步创新有重要的意义,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关键知识。2.大概念的层次。大概念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现象进行解释。对较少现象适用的概念,可以纳入到能解释更广泛现象的更大概念中,因此,大概念有大小之分。《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提出了自然科学的十个顶层大概念,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等,其中与地理学科关系密切的顶层大概念:来自太阳的辐射加热了地球的表面,并在大气和海洋中产生对流;在地表之下,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导致岩浆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板块移动,形成火山和地震;由于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地球的固态表面不断地发生变化[1]。在顶层大概念之下,就“地球上的大气”单元,笔者总结了次一级概括程度较低、适用范围较小的大概念如下:不同纬度接收太阳辐射能量多少不同,高低纬度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转偏向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地球表面形成了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影响着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形成不同的气候和天气。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标与教材,以单元或节为单位提炼大概念并根据大概念组织教学,是最常见的方式。如人文地理中关于农业的区位选择,提炼大概念如下:农业各部门(耕、林、牧、渔)对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求不同(如有的耗水量大,有的需要光照多、有的能适应寒冷干旱条件、有的需要保鲜离市场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农业区位选择需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某块土地选择相对较好的利用方式,这种选择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

二、大概念地理教学的优势

高效的教学应该聚焦于大概念。教学设计之前,教师要总览全局,删繁就简,尝试提炼大概念,并围绕大概念设计与实施学习活动、组织测评。基于大概念教学有以下优势。1.聚焦核心知识。基于大概念教学明确优先学习的内容,把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知识和素养,提高学习效率。如农业区位选择部分,围绕大概念,需要重点学习的核心知识和理念如下:不同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差异;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造成环境问题,农业区位选择应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相对优化的方案;随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业区位选择会发生变化。与核心知识相关的其他重要知识和技能如下: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类型、特点与分布;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区域定位知识,等高线地形图、气温降水图等图表的判读……2.突出学生主体。大概念的学习过程和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所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演示、阅读、他人告知获得,大概念却只有通过动手、动脑、深度卷入,通过超越事实的抽象思考才有可能获得[2]。支持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是领会大概念的必要途径。3.渗透核心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与核心素养有何关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部分指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3]。韦志榕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具体知识和技能,是从大到小逐渐具体化的关系。以上述农业区位选择大概念学习为例,合理的农业区位选择,需要在人地协调观下,结合区域特点,综合、动态地考虑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大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就渗透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大概念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和具体知识技能之间的桥梁,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8)

关键词:学习环模式;中学化学教学;化学能与热能;5E学习环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4?0026?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学习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阿特金和卡普拉斯在科学课程改革研究中提出来的一种科学教学模式。它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本质是教学流程的模式化[1]。它被誉为“指引科学教学走出困境的一座灯塔”[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引入学习环模式[3],其中以刘知新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化学教育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化学教学模式百花齐放,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绝大多数模式都拘泥于某一类知识或者某一知识点,很难大范围推广使用。笔者在研究了多种化学教学模式理论之后,发现学习环模式仍然是比较适合化学教学的有效模式,尤其对新教师而言,学习环模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1 学习环模式理论概述

1.1 学习环的分类

根据所学知识性质和对学习结果要求的不同,学习环分为三种类型:描述型学习环、经验-诱导型学习环和假设-演绎型学习环[4]。这三类学习环的侧重点和对学习结果的要求如表1所示[5]:

学习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探索、发明和应用三个环节[6]。以探索为开端,学生从事各种探索活动,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自发地形成新的观点;发明阶段,学生对发现的新观点或想法命名,教师帮助学生澄清错误观念,形成科学概念;概念应用阶段,学生把新概念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去。这三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在该过程中,教师只需提供必要的指导即可。

1.2 学习环的特点

学习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模式,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但又区别于一般的探究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7]。

(1)系统性。它以探索为起点,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习得概念的内涵,继而拓展、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概念的探索、发明和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循环性。探索――发明――应用――再探索……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是对上一次探索的提升。

(3)广泛性。学习环模式是理科教学的经典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课程中。实践已经证明,它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8]。

1.3 学习环的典型模式

学习环模式自从被提出后就得到广泛研究,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5E学习环、元认知学习环和CAT学习环。

(1)5E学习环。包含的步骤是: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致化(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其关系如图1所示)。由于上述5个环节都是以“E"(英文)开头,所以被称为5E学习环[9]。

(2)元认知学习环。将科学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分别是概念评价/状况检查、概念探索/状况检查、概念介绍/状况检查、概念运用/状况检查,其中状况指学习者构建知识的四个条件,即不满意性、可理解性、合理性和丰富性[10]。

(3)CAT学习环。认为概念学习必须经历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抽象概括(Abstract & Generalization)和迁移运用(Transfer Practice)这三个基本环节,取这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英文单词首字母,将这个学习环简称为CAT学习环[11]。

以上几种模式是在学习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几种比较经典的模式,它们一般是综合运用三种类别的学习环。当然,在运用不同类别学习环时,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5E学习环,比较适合探究教学,一般使用经验-诱导型学习环和假设-演绎型学习环频率较高;元认知学习环则较多使用描述型学习环和经验-诱导型学习环;CAT学习环则使用假设―演绎型学习环和描述型学习环较多。

2 学习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环模式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以5E学习环为例,笔者设计了人教版化学2(必修)“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展示了学习环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E1参与、E2探究、E3解释、E4精致化、E5评价,其中探究和解释是设计的核心。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

2.1 参与阶段

参与阶段是教学过程的开始,起着明确学习主题和探究方向的作用,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见表2)。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创设学习情境,从身边最常见的实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探究欲望。在教师适当提示下,学生认识到暖宝宝发热原理,即化学反应可以放热,进而将这一思想推广到生活中其他常见的实例,从而形成一个“探索――发明――应用”的小循环。

2.2 探究阶段

探究阶段是5E模式的主体,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习得知识、掌握技巧。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直接参与实验探究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清楚探究目的和注意事项,充分参与实验探究,让学生的猜想在亲自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得以验证(见表3)。

评析:紧接上一环节的认识――化学反应放热,本环节设计了系列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有些反应是放热的,有些反应是吸热的,从而引发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思考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本阶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事实――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放热和吸热,从而为解释阶段做铺垫。

2.3 解释阶段

解释阶段,学生总结上一环节探究所得经验,试从化学角度解释探究环节中的疑惑,并将之转化成可表达的概括性语言。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帮助其转变错误概念或非科学性认识,建立科学概念(见表4)。

评析: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思考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处本身也是一个“探索――发明――应用”的小循环。

2.4 精致化阶段

精致化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习题的量可由具体课时内容与知识点难度决定(见表5)。

评析: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在精致化阶段,教师应注重教授利用知识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中所展示的仅为一个片段。学生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初步学会应用知识,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还需课后继续巩固。

2.5 评价

评析:评价可以分为两类,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同时,评价的主体也存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和学生。其目的是反馈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3 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学习环模式在化学教学尤其是探究教学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教师开发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范式,其三种变式使其具有广泛适用性。当然,模式只是一种参考,化学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时,要以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学生情况而定,不可僵化照搬模式,应当活学活用。在应用学习环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灵活选用学习环,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环模式揭示的是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一般过程,以此开发的教学过程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所学概念。在运用学习环设计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学科知识体系,针对知识特点设计,如化学教学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理论等知识,在使用学习环时,可以分别使用5E学习环和CAT学习环,甚至某些地方穿插使用不同学习环等,教学中每一个概念或原理的解释也可以设计成一个学习环,一个学习课题则是一个大循环。例如,在教学中,探索――发明――应用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在以上案例中的参与环节,就有对暖宝宝发热原理的探索,然后提出可能合理的解释即暖宝宝发热是由化学反应所致,最后将化学反应放热迁移到生活实例。因此,要准确理解学习环的内涵以及不同类型学习环的特点,做到灵活选用。

3.2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学习环模式倡导教学应是一个探索――发明――应用的过程,具体安排教学时,均有其固定流程,但这并不是机械地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各环节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开发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割裂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还应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学习环倡导教学过程的推进应依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进而通过探究获得概念原理,最终引入概念名称,习得新知。好的问题情境可以自然地推进教学进程。因此,问题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问题难度不能太高又要让学生必须通过探究或思考才能得出合理解释。另外问题必须具有可探究性,即教师要在问题中包含正确的思考方向。如案例中让学生根据产品说明书思考暖宝宝发热原理,明确了探索方向,避免了探索的盲目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原因时,指明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思考。这正是教师发挥学习引导者作用的体现。

3.3 善于运用评价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学习环模式特别注重评价的作用,尤其是5E学习环,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提出。评价贯穿于学习环模式的教学全过程,每一个概念的探索,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有相应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探查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行为,最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在课后更要善于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总结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表现,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查漏补缺,改进教学策略,以期不断优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环模式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在理科教学中的实用性已被大量实践证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倡科学探究,但很多一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不知该如何组织探究教学,或是探究表面化,或是限于个人经验而缺乏理论指导[12],这些都不利于探究教学的大规模开展。学习环正是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较成熟模式,但如何更好地切合自己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地探索。只有不断的探索――发明――应用,才能更好地发展化学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孔耀.谈“5E学习环”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教与学,2012,(3):43~45.

[2] Wise K, Bluhm W J.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the Learning Cycle: 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J].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07,37(3):58.

[3]刘知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化学教育,1982,(5):24~27.

[4]杨东移.学习环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Wulfsberg Gary. A Piaget Learning-cycle Laboratory Approach to Teaching Descriptive Inorganic Chemistry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1983,60(9):725.

[6]何长庚.“探索-研讨-练习”三环教学法初探[J].化学教学,1988,(2):2~6.

[7] Fowler Linda S. An Application of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Chemistry: The Learning Cycle [J].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1980,57(2):135~136.

[8][11]林静. CAT:基于学习科学的科学概念学习环[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31~35.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9)

[DOI]10.13939/ki.zgsc.2015.11.105

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在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一方面要求人类要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人类当前的发展要有限度,以保证后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系统观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众多,基于不同角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有所不同。其中,侧重于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平衡方面;侧重于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侧重于社会学的可持续发展则主要关注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收入不均等问题。

2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的界定

2.1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针对项目实施对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的贡献与影响,从这个概念出发,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实施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帮助,即项目的社会效益;二是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自然影响及社会影响;三是项目与社会的互相影响,包含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交通部对于公路建设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目标持续性评价四个部分。

2.2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针对高速公路竣工后运行一段时间,且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发挥出来之后,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从国家、地方及项目社区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社会影响后的评价指标包括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个部分,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以社会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其数据来源则为高速公路的相关社会因素调查。

2.3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根据上文的论述,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从国家、地方、项目社区三个方面入手。其中,国家层次的评价内容有项目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影响、对国家财政管理的影响、对国家社会形象的影响等;地方层次的评价内容则为项目对土地使用架构的影响、对社会就业情况的影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项目社区层次的评价则包括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对居民社会生活保障的影响等。

2.4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影响区域的界定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不仅要关注评价内容,还应对影响区域进行界定。一是直接影响区,主要是高速公路所直接经过的行政区域;二是间接影响区,主要包括与直接影响区域相连的行政区域;三是高速公路沿线范围,属于直接影响区的范畴,也是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所重点关注的区域。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分析

3.1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应从评价对象、评价层面、评价范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系统理论基础,针对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为评价对象,评价体系则主要基于国家、地区、项目社区三个层面,评价范式为社会学范式的社会应后评价。

3.2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引关注评价目的、评价立场、评价范围等概念,提出评价体系的构建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需要表现出项目的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自然环境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在国家、地区、项目社区层面上的具体影响内容。在完成概念模型的构建之后,即可进行高速公路的社会影响后评价,通过系统分析、资料收集、评级指标确立、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值计算、结论分析的步骤完成整个社会影响后评价。

3.3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方法概述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同等重要,且评价方法众多,如德尔菲法、对比法、成功度法、因子分析法、矩阵分析法等,本文综合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拟选用因子分析法与成功度法作为评价方法。其中,因子分析法是运用将为思想研究复杂变量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而成功度法则是通过分析项目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来评价总体成功度。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1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构建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体系的重要工作,指标选取必须遵循代表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采用频数统计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预选,指标来源包括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交通运输部门所使用的评价指标以及相关学者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应指标。在得到评价指标的频数后,即可得到初步的指标集,最后再通过专家咨询发得出最终的评价指标。

4.2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可计量性、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归纳法将单体的评价指标纳入一个综合指标,再通过演绎法将综合指标进行具体化,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指标、分领域指标、合成指标以及单项指标。社会环境的领域指标主要划分为人口、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结构等,社会经济领域指标则由就业、收入分配、经济生活水平三方面构成,自然环境领域指标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效益、环境治疗三个合成指标。

4.3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的案例为京沪高速公路二期工程,路线全长55.406公里,总投资41.21亿元。根据上文对构建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论述,本次案例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成功度法,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关键指标因子,然后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自然环境影响及其他影响的主因子,最后再通过成功度法对主因子进行评价,最终得出项目成功度综合得分83.26,达到Ⅱ级成功度水平,对社会及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良好。

5 结 论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高速公路社会影响后评价主要针对高速公路竣工运行一段时期内对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产生的贡献与影响,其评价层次主要包括国家层次、地区层次及项目社区层次三个部分。通过社会影响后评价,能够对高速公路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提供详细的评价指标,不断提升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夏立明,孙丽.可持续发展高速公路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及度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12):170-172,191.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10)

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本文以导数概念为例,给出其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题目:导数的概念

二、概述

《高等数学》是我校面向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授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导数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引例、导数的概念、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等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导数的概念是学习微分学的基础,为后续求导公式的推导、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等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更是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和解决生活中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不容忽视。

三、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导数的概念,了解用定义求导数的方法,掌握函数求导公式,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并领会导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领会极限思想和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严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静与动、量变和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学习任务

思考瞬时速度的求法,上网搜集圆形餐桌玻璃的制作方法,总结曲线与其切线的关系,观察割线变切线的过程,合作讨论切线斜率的求法。结合两个实例,抽象归纳导数的定义,体会导数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索性操作。

3.学习重难点

(1)重点: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2)难点: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态度较差。虽然其在高中已接触过导数计算,但对导数的概念并不了解。学习障碍是对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特别对概念蕴含的思想和方法,短时间内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刚学完极限概念,两个实例与学生专业相贴合,新知识教学有较好的基础。

五、学习环境资源与情境创设

1.学习环境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几何画板软件,

2.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网络精品课、多媒体资料库、题库;

3.学习情境:主要采用问题性情境,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创设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探究、思考、提升。

六、教学活动过程

七、学习评价设计

采用课堂提问、小组比拼及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课堂提问时,由学生点评,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在小组讨论完成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各人协作学习时对本组的贡献。在小组比拼中,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其他组给这组打分。课后作业布置网络题库中的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对照本节课知识点,自我评价。

八、设计反思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本,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在协助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借助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突破难点,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不足之处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趣味性等方面仍须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环境评价的概念篇(11)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各项研究纷纷展开,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做好水资源的调控和管理,己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承载力一词出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提出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承载力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1)[1,2]

表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Tab1. The developments of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ions

可以看出,承载力概念的发展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映。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并被重视,生态完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和首要条件。于是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高吉喜定义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生态承载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量化的困难。由此一些学者提出水生态承载力,从水生态系统入手研究并发展完善生态承载力。

目前关于水生态承载力并无统一的概念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水生态承载力和之前的承载力概念相比,它更关注于流域承载状况,以及在保证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下,解决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 水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性。在某一特定时空和状态下,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纳污能力,所能支撑的人口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都是定量的。

⑵水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水生态承载力是围绕一个中心值不断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⑶水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承载媒体是水资源,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水生态承载力是不相同的。

⑷水生态承载力的多水平层次性。对于水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象水资源而言,是多层次的。同样,水生态承载力也表现在不同的水平层次上。

⑸水生态承载力的关联性。由于水体的连续性,水生态系统也是互相联系影响共同存在的。对某一流域而言,其各分区间的水环境功能高度关联[3]。

⑹水生态承载力的不确定和模糊性。水生态承载力涉及水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这一复杂的系统。大系统内部结构因素之间的复杂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同时,基于各种研究方法的不完整性,指标选取的差异,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无量化标准。因此,水生态承载力还具有模糊性。

3 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目前,尚没有特别针对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联系紧密,应用在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方法是可以用来研究水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主要的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和生物圈的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4]。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主要分为三类:气候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我国一般多采用气候模型。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没有考虑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所以它的研究并不全面。

3.2 系统动力学法。

系统动力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在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系统动力学法能较为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出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5]。该方法的不足在于模型容易受建模者对系统行为认识的影响,其中的参变量不好把握,可能导致出现不合理的结论。

3.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高吉喜(2001)提出:生态承载力可以理解为承载媒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持能力。该方法分为三个等级评价。一级评价将生态系统弹性度作为评价准则,二级评价以资源和环境条件作为评价准则,三级评价以承载压力度作为评价准则。此方法曾经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3.4 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就是在历史长度下,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演化情景以及其相应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对比,得到该区域可能的承载能力。背景分析法的另一种形式是趋势分析,包括自相关分析和互相关分析[6]。背景分析法简单易行。但其分析多局限于静态的历史背景,对土地生产能力一类简单承载能力的估计是可以接受的,该方法对某些因子的潜力估计、趋势预测等,也可以借鉴到更为复杂的承载能力研究中。

3.5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水生态承载力分析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采用系统分析思路,将特定地区的水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并采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各子系统模型之间通过多目标核心模型的协调关联变量相连接。其难以全面考虑系统的影响因素,且无论在优化目标的选定还是水―生态―社会经济内涵联系的刻画上都存在一定难度。

4 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因于水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在认识上存在着抽象与具体、承载主体和客体的不统一,加上各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在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仍不足够清楚。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依然是最重要的。认真分析水生承载力系统的结构要素是很有必要的。

⑵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影响水生态承载力的因素很多,指标选取和量化过程的成功决定了指标体系的好坏。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