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50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 R322.4+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172-01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为20%~40%,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积极抢救治疗[1]。本院2004~2009年收治36例SAP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18~75岁,平均52.11岁,均符合SAP诊断[2]。病因:酗酒16例,胆道疾患11例,不明原因9例。

1.2 治疗方法

对SAP均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监测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吸氧;积极补充血容量;胃肠减压、用胰酶抑制剂、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用中药清胰汤、芒硝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应用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增强CT观察胰腺及其周围情况。对突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组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行非手术治疗29例,死亡2例;行手术治疗7例,死亡2例。

3 讨论

SAP急性反应期,由于炎症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炎性渗液和组织液进入第三间隙,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低血压甚至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胃肠道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肠壁水肿,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使黏膜屏障破坏,导致肠道菌群移位,引发感染。因此液体复苏是防治SAP早期及后期并发症的关键措施[3]。液体复苏要注意输液总量、晶体液和胶体液比例。大量晶体液会引起间质性肺水肿,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胶体液可选血浆、清蛋白、羟乙基淀粉,其中羟乙基淀粉能增加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利于重要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提高胶体渗透压,且有毛细血管堵漏,减少漏出,防止组织水肿,阻止病情发展。低分子右旋糖酐输入机体后在血管中存留时间短,影响凝血机制,可能诱发肾功能衰竭,不推荐应用。

在SAP治疗中,生长抑素不仅能抑制胰液分泌、胰腺的外分泌酶、胃液分泌;阻止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产生,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而且可松弛奥狄括约肌的张力,降低胰管内压力,使胰内被激活的各种消化酶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利于胰腺休息和修复。生长抑素半衰期短,需连续静脉滴注,每小时250 μg始能维持其有效浓度。奥曲肽半衰期较长,可静脉滴注,并可每4~6小时肌内或皮下注射。不少报道氟脲嘧啶可抑制胰蛋白酶合成,但其加重消化道症状和肝、肾功能损害,降低患者抵抗力,故不主张用于SAP治疗。

中药清胰汤及芒硝外敷有利于SAP恢复。清胰汤中大黄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肠麻痹,抑制肠道细菌移位,减少SAP感染及脓肿形成[4]。芒硝外敷有促进腹腔渗出液的吸收,减轻腹胀的作用。肠麻痹及腹胀的缓解,降低腹内压,有利于胰腺及肾脏的血流灌注和呼吸功能改善,且可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

SAP患者局部因素及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5]。预防性地应用能通过血胰屏障且对肠道菌群有效的抗生素,首选亚胺培南联合甲硝唑,使用疗程依据病情而定,一般不超过7~10 d,可同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以免发生二重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有明确感染者要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目标性治疗。

对SAP患者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腹内压、腹围、腹痛范围变化;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D-二聚体及增强CT扫描。SAP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发多脏器损害,不是胰腺自身局部病变,对此须有足够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SAP病情变化和预后,调整治疗措施,有手术指征者及时中转手术。

SAP涉及呼吸、循环、肾脏、肝脏、胃肠道、神经和凝血等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且并发感染,治疗上关系到呼吸支持、循环维护、肾脏替代、营养支持、感染控制和手术干预等方面,必须采取多学科合作,才能更有益于SAP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9-475.

[2]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孙备,张太平,董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6):466-468.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42-0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病症,是一种胰腺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具有发病急、进展速度快、并发病较多的特点。对此病必须详细检查,认真诊断、精心治疗、优质有效护理。下面将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一般资料

本组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发病年龄均在30-60岁之间。其中:30岁的有1例、35岁的有2例、38岁的有1例、39岁的有2例、41岁的有1例、43岁的有1例、44岁的有1例、46岁的有2例、48岁的有2例、50岁的有2例、53岁的有1例、55岁的有1例、59岁的有1例、60岁的有1例。19例患者中,其中有15例是胆源性胰腺炎,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胰腺炎有4例。

2各项检查

本组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经化验检查、彩超检查及CT检查。均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3临床表现

本组1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腹痛剧烈、腹胀严重,伴有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升高,部分患者发热、体温上升。

4治疗方法

嘱患者禁食,进行胃肠减压,用生长抑素及奥曲肽,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同时结合中药治疗。中药方剂:元胡10g、桃仁10g、赤芍13g、厚朴10g、柴胡15g、黄苓10g、蒲公英40g、大黄30g(后下)、芒硝30g(冲)。水煎服。每日一付,连用5付(每付煎剩药水250毫升,一日分5次通过胃管输入)。

5随时观察病情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3)

1 以上病例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 伤寒

(B) 急性阑尾炎

(C) 急性食物中毒

(D) 消化不良

(E) 过敏性急性胃肠炎

2 以上病例最可能的致病因素是:

(A) 物理原因

(B) 沙门氏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副溶血性弧菌

(E) 链球菌

3 以上病例的治疗原则是:

(A) 导泻、解毒,对症治疗,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

(B) 抗菌素、解痉止痛,并静脉输液。

(C) 外科会诊,尽早手术。

(D) 止吐,止泻,解痉止痛,并观察病情变化。

(E) 抗过敏、止吐,止泻、解痉止痛,并观察病情变化。

病例答案及注释

1 本文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C,下面我们逐个分析备选答案。

A: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潜伏期1~3周,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及玫瑰疹。可伴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B: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特点,可伴恶心、呕吐及腹泻。

C:急性食物中毒是一类特殊的急性胃肠炎。其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集体暴发,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D: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E:过敏性急性胃肠炎也称为消化系统变态反应或食物过敏,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其症状出现较快,可在进食后几分钟到1~2小时出现消化道症状。

2 本文病例最可能的致病因素是B,分析如下:

A: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和粗糙的食物,可使胃黏膜划破、损伤引发急性单纯性胃肠炎。一般症状较轻,无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中国食物中毒的首位,潜伏期1~3天。沙门氏菌污染的蛋白食物特别是鸡肉是常见致病原。

C: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居美国食物中毒的首位,潜伏期1~6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肉、沙拉及蛋糕是常见致病原。

D:副溶血性弧菌居日本食物中毒的首位,潜伏期1~7天。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鲜特别是生鱼片是常见致病原。

E:链球菌通常不是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3 通过对病例的诊断和分析,我们应给予A治疗原则,分析原因:

A:导泻、解毒,对症,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是急性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如果服用有毒食物时间在1~2小时内,可加用催吐的方法。

B:抗菌素、解痉止痛,并静脉输液是细菌感染性急性胃肠炎伴脱水的治疗原则。

C:外科会诊,尽早手术是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

D:止吐,止泻,解痉止痛,并观察病情变化是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原则。

E:抗过敏、止吐、止泻、解痉止痛,并观察病情变化是过敏性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原则。

本文病例最终得到及时救治,但留给我们全科医生很多需要思考的空间,下面笔者由病例介绍一下急性胃肠炎和急性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急性胃肠炎

定义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伴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休克。

发病因素

1 急性胃肠道感染 细菌感染最常见,也可能是病毒感染;

2 急性食物中毒;

3 急性全身感染;

4 其他 如过敏,生冷食物及药物副作用等。

诊断要点

1 饮食异常史。

2 急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样。

3 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脱水、酸碱中毒,甚至休克等。

4 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治疗

1 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 补液 鼓励口服补液,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脱水明显者,应即时静脉输液治疗。

3 对症治疗 呕吐时可给予灭吐灵等止吐药。腹痛可用颠茄合剂、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药。腹泻(排除感染性或食物中毒)可用止泻药:如思密达。

4 抗菌治疗 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伴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

相关知识――急性食物中毒

定义

急性食物中毒是一类特殊的急性胃肠炎。其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集体暴发,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发病因素

1 细菌性 食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急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2 真菌毒性 真菌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食入后发生急性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

3 动物性 食入有毒动物引起,称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4 植物性 食入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称为植物性食物中毒。

5 化学性 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称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诊断依据

1 与进食的关系 中毒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发病者均是食用者,停止食用该种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 食物中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发病急剧,潜伏期短,病程亦较短,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发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相同的潜伏期,并且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或相同)――急性胃肠炎样症状。

3 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资料 从不同患者和中毒食品中检出相同的病原,但由于报告的延误可造成采样不及时或采不到剩余中毒食品,或者患者已用过药,或其他原因未能得到检验资料的阳性结果,通过流行病学的分析,可判定为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处理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38-01

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伴有严重代谢功能紊乱。随着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各项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年临床探索及实验研究,其治疗观念逐渐形成共识,即采用基于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的综合治疗措施[2-3]。但是患者不可避免的出现全身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因此,准确而细致的护理则是治疗效果与否的关键[3]。本文具体探讨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50例,入选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者;患者同意;入院时所有患者上腹部均有明显的疼痛;无七天严重并发症。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3.53±2.23岁。病因:胆道疾病14例,大量酗酒暴饮暴食引起的25例,高血脂1例,病因不明10例。

1.2治疗方法:两组都采用基于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的综合治疗措施,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抗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1.3护理措施

1.3.1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环境护理: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温湿度适宜、整洁、安静、通风良好。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以降低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体力。

1.3.3饮食护理:疾病初期严格禁食,逐渐过渡到进半流质饮食、正常清淡饮食。饮食应为高热量、高蛋白、低糖、低脂肪,注意少食多餐,食物多样化。

1.3.4并发症护理:早期给予呼吸支持,舒缓血管痉挛,防止肺泡变性的发生。早期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流量控制在4-6L/min,及时清理气道内的分泌物,始终维持呼吸道通畅。

1.3.5出院指导: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出院指导知识,讲解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疾病过程。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从事轻微日常工作。

1.4观察指标:观察与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观察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改善情况。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1例,治疗效果比较好。腹痛、腹胀和排便恢复时间分别为4.21±0.70d、4.34±1.26d和6.44±1.52d。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迅速且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且复杂,损伤患者的脏器,因此病死亡患者比较高。急性胰腺炎发作将导致患者的组织结构大量坏死、渗出,极易产生继发感染,容易导致并发症[4]。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都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吗丁啉、西沙必利、胃复安、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取得一定疗效,但由于不良作用较多,疗效局限[5]。同时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减轻肠道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至关重要[6]。不过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为此需要加强护理配合,护理的有效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具有判断能力和临床信息收集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和其他与病人治疗相关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特别应加强与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协调完成治疗与护理项目[7]。本文患者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1例,治疗效果比较好。腹痛、腹胀和排便恢复时间分别为4.21±0.70d、4.34±1.26d和6.44±1.52d。在具体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心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腹胀、腹痛的情况, 根据病情随时进行血气分析、血糖、血常规、血尿淀粉酶分析,预防并发症发生。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配合意义重大,能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立元,蔡立峰.改善胃肠动力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9,7(5):336-337

[2]孙家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3(4):156-157

[3]庄倩.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6(10):444

[4]Isogai M,Yamaguchi A,Harada T,et al.Cholangitis score:a scoring system to predict severe cholangitis in gallstone pancreatitis[J].J Hepatobiliay Pancreat Surg,2008,9(2):98-104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5)

作者单位:621700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性胃肠炎是门急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绝大部分医生都很重视药物治疗(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或病因治疗),但有相当部分医生在治疗急性胃肠炎中,对合理控制饮食交代或强调不够,甚至予以忽略,导致病程延长,加重了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为此,笔者从自己的工作中选择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交替分成A、B两组,A组交代控制饮食,B组不交代控制饮食,比较48 h内治愈率,评价合理控制饮食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从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门急诊值班期间选择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急性胃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根据就诊顺序交替分成A、B两组。选择病例标准:腹泻次数10 h内>3次,稀便或水样便,伴有呕吐或无,有不洁饮食史,且于发病10 h内就诊者。病例排除标准:①发病超过10 h。②年龄70岁。③慢性腹泻患者。④衰竭病员。⑤有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的重度感染患者。⑥中毒引起的吐泻患者。

1.2 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呕吐患者采取静脉给药,呕吐停止给予口服药,无呕吐患者给予静脉或口服给药,治疗目的皆以纠正脱水、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有确切病原菌感染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向A组患者交代并强调合理控制饮食的方法和重要性,B组患者只给予药物治疗,不交代饮食控制。其中,合理控制饮食的内容:发病后第一顿,禁食但不禁饮, 饮用温开水或米汤至尿量恢复至平常量,第二顿稀饭或粥,禁油腻、辛辣、生冷或饮酒,其后从稀饭、粥等清淡易消化吸收饮食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少食多餐,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患病期间,禁饮奶制品或豆浆或酒。

1.3 疗效统计 所有入选的病例皆记录电话号码,以便了解病员发病至48 h内及48 h后的病情情况。治愈标准:吐泻症状消失,恢复正常进食,身体无特殊不适。

2 结果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1,2]。

急性胃肠炎初期,是胃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 h内,患者可禁食(静脉补液)或进流质食物,如米汤或淡盐水。在肠炎的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不宜喝牛奶或吃大量的糖,因为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有肠道,增加肠蠕动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腹泻加重。肠炎恢复期,此时肠道病理生理向好的方向转变,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宜吃些清淡,软烂,湿熟食物,避免过早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蔬菜。

实际上,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当刺激机体发病的病原物质因呕吐和腹泻反应被完全排除体外后,如若通过药物治疗保证了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如若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避免了刺激性食物对胃肠道的再次刺激,由于机体本身就有很强的修复功能,所以病程会迅速缩短。故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耐心教会并强调病员合理控制饮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3]。

4 结论

在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控制饮食,会明显缩短病员的病程。合理控制饮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不可忽略,不能只重视药物治疗。当急性胃肠炎的病程明显缩短后,其治疗时间也相应缩短,对于那些习惯于使用抗生素治疗普通急性胃肠炎的医生来说,也间接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

参 考 文 献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6)

结果:采取保守治疗的44例患者中,无1例腹腔脓肿、再穿孔和死亡等并发症,均保守成功,无1例中转手术。3个月后溃疡愈合率为93.6%,6个月后溃疡基本痊愈。

结论:保守治疗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疗效可观,采取保守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否则后果严重。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 急性穿孔 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87-01

急性穿孔是上消化道溃疡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为1出,直径在0.5cm左右,多发生在幽门附近的胃或十二指肠前壁穿孔。溃疡急性穿孔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溢腹腔内,由于高度酸性或碱性液体引起化学性腹膜炎,以剧烈腹痛、休克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经6~8h后,由于病原菌的滋长转为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大肠杆菌多见。消化道溃疡穿孔极易导致急性腹膜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救治不及时易有生命危险。笔者总结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4例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14例,男女比例为2.14:1,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42.3岁。病程最长为6.2小时,最短为1.6小时,平均病程为3.8小时。其中空腹穿孔32例。有胃病史患者为20例,其中6例既往曾明确诊断为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入院前因外伤口服非甾体类药物超过1周。2例因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16例有长期酗酒史。入院时经腹部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36例,8例保守治疗6~8小时后复查腹部X线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指的是持续胃肠减压,一般留置胃管6d~7d;抗炎、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联合两种抗生素,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2d~3d后开始静脉营养支持);抑制胃酸分泌(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保守治疗成功后1个月复查胃镜,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一般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多为患者年龄偏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打击的;空腹穿孔,穿孔时间短的,一般不超过6h的;B超提示腹腔积液少或没有;早期保守治疗效果明显的,如果效果差应及时手术。

3 结果

采取保守治疗的44例患者中,无1例腹腔脓肿、再穿孔和死亡等并发症,均保守成功,无1例中转手术。3个月后溃疡愈合率为93.6%,6个月后溃疡基本痊愈。

4 讨论

上消化道穿孔时,消化液漏入腹腔,短时间内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进而因合并细菌感染而继发细菌性腹膜炎[1]。如果在穿孔发生后的短时间内,采用恰当措施阻断消化液的继续外流,则可使腹膜炎症局限,经腹腔液体渗出、稀释及临床抗感染等治疗后,可消除腹腔感染,或仅在局部形成包裹性积液,经后续处理而治愈。因此,在上消化道穿孔的保守治疗中,有效的胃肠减压至关重要。在接诊病人的第一时间即应予行胃肠减压,同时反复调整胃肠减压管深度,有胃液引出可确认胃肠减压管在位。可常规在胃管头端加做数个侧孔,以便保持胃管引流通畅[2]。本组保守治疗痊愈的患者,经胃肠减压在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胃液后,腹痛迅速显著缓解,腹部体征减轻。上消化道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由于纤维内镜技术的日益完善,胃酸分泌机制及幽门螺杆菌作为溃疡病重要致病因子的进一步认识使上消化道溃疡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消化道溃疡合并穿孔患者通常都是急诊就诊,急诊手术往往给予单纯修补术,术后并发症较多、病程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故符合保守治疗条件者应先保守治疗。通过我院44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保守治疗均成功,成功率100%,可见,保守治疗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疗效可观。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易导致严重的腹膜炎,采取保守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否则后果严重。一般认为空腹、无出血、无梗阻、无休克等并发症,腹膜炎局限,可保守治疗,治疗中时刻注意观察,观察6h~12h腹膜炎加重,应立即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一般采取下列措施: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支持疗法,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据文献报道比较满意。Reane报道采用保守治疗,81%治愈,国内报道保守治愈率仅占10%~20%。为了给择期手术彻底治愈溃疡的时间和机会,我们应用保守治疗时应谨慎,严格掌握适应证。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7)

1 临床资料

3年间收治急性胰腺炎156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18~82岁。本组156病例中水肿型1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经密切观察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除10例重症胰腺炎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症状缓解出院。

2 观察及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9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是首发症状,常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钻顶痛或刀割样痛呈持续性可为阵发性加剧。多数位于中上腹和左上腹并向腰背部放射。起病后85%伴有恶心、呕吐及中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出现血压下降以至休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体征有上腹和左上腹压痛,可有肌紧张和反跳痛。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急性腹膜炎体征,伴麻痹型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疼痛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疼痛或转移放射等,并根据疾病发作持续时间来评估疾病的进展。

2.2 注意观察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 h开始升高,48 h开始下降,持续3~5 d,超过10 d可能提示局部并发症,如假性囊肿、胰性腹水或胸水。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清淀粉酶升高晚,发病后12~24 h开始升高,但下降缓慢,持续1~2周,而淀粉酶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抽血查血淀粉酶、尿淀粉酶,为诊治提供依据。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提高对其早期临床表现和体征的认识,从而进行及时治疗。

2.3 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突然起病而急诊入院转换了角色,改变了生活习惯。各种化验检查、治疗容易产生痛苦的体验,对疾病一知半解而不同程度产生焦虑或恐惧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反复讲解胰腺炎的诱因,说明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胰腺炎的重要措施,须如何配合治疗从而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密切配合治疗促进病情恢复。

2.4 对症治疗护理 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水体酶,胃肠减压以减轻恶心呕吐,预防麻痹性肠梗阻,对于较重者采用鼻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插胃管时一般选择14~16号胃管,采用快速旋转法,插的深度要适宜,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尤其重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特征,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静脉给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有效地抑制胰酶分泌与抑制胃肠道分泌的药物,如善得定、思他宁、生长抑素等治疗,效果良好。提高急性胰腺炎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指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终止其发展过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镇痛解痉,选择适当抗菌素,营养支持疗法。注意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糖、血清钙、肾功能,按医嘱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或补钙的措施,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使急性胰腺炎患者转危为安。

3 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至关重要。胰腺炎最忌的是高脂、高蛋白饮食,轻型胰腺炎在发病后大约禁食5~6 d,而重症胰腺炎禁食至少2周,可能持续3~4周,在最初几天内应开始胃肠外营养。一般情况下,急性炎性反应的体征症状消退(即腹部的触痛和疼痛缓解,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饥饿感恢复,自我感觉良好)就可开始进清淡饮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一般1周左右症状消失,出血性胰腺炎可达2~3周。向患者讲解胰腺炎容易复发以及诱发因素,饮酒与胰腺炎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劝其嗜酒的患者戒酒,促进病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8)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均经腹部彩超、腹部CT、MRI及动态血尿淀粉酶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SAP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发病原因:酗酒12例,胆道感染或合并胆道梗阻31例,暴饮暴食10例,诱因不清3例。其中既往有慢性胰腺炎病史14例。

1.2 治疗方法及预后 本组患者行保守治疗36例,手术治疗20例。其中发病1~3 d改行手术治疗1例,3~7 d手术治疗3例,7~14 d手术治疗6例,14~28 d手术治疗10例。本组患者死亡11例,拒绝继续治疗出院1例,其中手术组死亡5例,保守组死亡6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保守治疗36例中并发假性囊肿8例,手术治疗20例中并发假性囊肿3例。

2 讨论

2.1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情凶险、临床症状演变迅速、病死率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胆道疾患、暴饮暴食、酗酒等多种。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差异悬殊,临床上将其分为两种: 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前者预后较好,病死率在5%以下;后者多波及周围组织器官,亦可导致远处器官的损害。近年来病死率在20%~30%左右。长期以来,SAP的手术治疗时机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急性重症胰腺炎不宜手术,理由是手术治疗不仅没有阻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同时手术的创伤又加重了原有病情。有的学者主张早期手术,甚至主张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但随着近年来对SAP病理生理变化的更深入了解,重症监护技术的进步以及胃肠外营养支持的完善,人们发现过去的积极手术并不能带来满意的疗效,因而提出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只有胰腺或胰周继发细菌感染或形成脓肿后才需要手术治疗的原则。早期手术时虽然胰腺的感染坏死程度较延期手术时轻,但由于手术打击加重了全身循环,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并发症及病死率升高。

2.2 保守治疗 本组病例均视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①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以减少胃源性胰液分泌;②应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去除炎性介质;③采用多种治疗措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减轻腹胀,保护受损的胃肠道功能。如早期应用硫酸镁、生大黄、蓖麻油等导泻,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细菌繁殖,保护胃肠道屏障功能及减少细菌移位;④心、脑、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测及支持,及早发现和治疗其功能不全;⑤积极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微循环障碍;⑥防治感染,选用能通过血胰屏障、对肠道常见菌有效的抗生素;⑦腹腔灌洗;⑧动态腹部CT或彩超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⑨处理胆道疾患,对伴有胆道梗阻者,患者病情较重可先行经十二指肠镜下奥迪氏括约肌切开内引流,减轻胆道压力;⑩营养支持:肠外营养(全静脉营养),补充充足的热量,可减少机体消耗,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如条件允许可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随着患者对肠内营养的适应,肠外营养可减量,逐步过渡至完全肠内营养。

2.3 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根据有无手术指征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手术指征如下:①明确有胆道梗阻存在,合并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胆囊炎;②胰腺坏死合并感染,腹膜刺激征明显,甚至出现急性腹腔间隙综合征;③胰腺脓肿形成。手术方式以引流脓液,解除胆道梗阻,清除坏死组织,治疗并发症为原则。可以施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小网膜腔引流加灌洗,有胰外后腹膜腔侵犯者,加做腹膜后的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病因若是胆道梗阻,手术采取去除病因的方式,胆道切开取石、胆道引流;解除胆道的梗阻,降低胰腺管内压力,阻止胰液外溢,利于胰液引流。若是出现内瘘,手术则是对胰瘘、肠瘘的引流。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都进行胰腺周围、腹腔充分的引流。通畅的引流可以减少腹腔感染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有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9)

1 急性胰腺炎患儿的心理特征

1.1 一般心理反应 由于患儿入院后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身着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必然产生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且住院时间较长,较大患儿既担心疾病的治疗效果,又替家人担心经济费用,表现为沉默寡言、食欲欠佳、不苟言笑等。另外,患儿生病时父 母恐惧不安的情绪,也会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因此,激发患儿参与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1.2 急性疼痛引起的心理应激 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由于突发性的疼痛来势凶险,一般药物治疗方法尚难很快显效,因此患者常出现一定程度的情绪波动,甚至抵触治疗,且惧怕病情发展会有生命危险而产生恐惧心理。

1.3 特殊治疗引起的心理应激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而引发的患儿饥饿、干渴、不适及胃肠减压器的放置而引起的恐惧常使患儿极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 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2.1 一般心理护理 首先我们要主动接近、接触患儿,用温柔可亲的言行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生疏感,增加亲近感。通过认真深入地观察来获得病人的心理资料。主要包括病人表情姿态、神态,听病人的言语及口头陈述,调查访问病人既往史,同病人交谈,了解亲友的探视情况,发现并挖掘病人身上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和安慰病人,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针对不同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我们在每项操作前均告知患儿治疗目的及如何配合,并使其表达接受治疗后的感受,因此患儿乐于接受和配合治疗。

2.2 疼痛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制酸、抗胰酶药物。诊断明确者,发病早期可对症给予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灌肠,同时应给予解痉药如山莨菪碱静脉滴注。另外与家长配合,如常给他讲故事、陪他听音乐、根据其爱好与他逗乐,使其心情愉快,有利于减轻病痛。对已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年长患儿,我们采取的措施为告知患儿一些胰腺炎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使其了解到只要其配合正规治疗和护理,可更快地康复,以此来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2.3 禁食的护理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目的是防止病情发展,减轻胃肠道负担,降低消化酶对胰腺的自溶作用,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这对急性胰腺炎的恢复有直接治疗作用。向患者解释禁食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注意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胃液性质和量。对饥饿耐受性差、意志薄弱者、不能合作者,我们采取的措施为增加巡回次数,清理床头柜食物,避免在患儿面前进餐或谈论美食的话题。早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输入一定量的蛋白制剂(如白蛋白、氨基酸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全胃肠外的营养支持,以增加饱腹感,补充机体消耗,增强抗病力。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1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小儿急腹症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小儿机体的本身防御能力较成人弱,阑尾壁发育较薄,其大网膜发育尚未完全以及盲肠位置较高等情况。患儿对自身的疼痛感受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儿阑尾炎的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容易延误病情,所以会发生导致阑尾坏疽或者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阑尾炎的病势往往会比成人的要严重,临床中很容易误诊[1],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笔者现将手术治疗11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手术的小儿阑尾炎的患儿97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在4-14岁,平均年龄为7.29±2.19岁。此组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的有66例,化脓性阑尾炎的患儿15例,坏疽性阑尾炎的患儿11例,阑尾包块或者脓肿的患儿5例。

1.2方法所有患儿经检查证实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均符合阑尾炎手术的要求,进行手术治疗。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此组患儿均为急性发作就诊,由于不了解自身疾病,大多数患儿存在着极度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悲观的心理反应,紧张、急躁、抑郁的心理特点等。当患儿出现腹痛、腹胀时更加重紧张与痛苦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儿及家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除了给予实施减轻和消除腹痛、腹胀的相关护理措施外,还应注意安慰患儿,根据患儿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关心体贴患儿,减轻和消除患儿的心理负担。鼓励患儿正确对待疾病,减少不良刺激因素刺激,使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2.1.2术前准备术前为患儿备皮,遵医嘱予抗炎、补液等处理。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儿安返病房,给予去枕平卧位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由于患儿属于急诊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反应,肠功能未恢复等,术后患儿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因此应为患儿做好护理。[2]给予心电监护,尤其是急性化脓、穿孔的患儿,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认真听患儿主诉,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按医嘱予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炎、补液等,防止发生休克。由于小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各种刺激反应相对不敏感,导致临床表现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3],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和腹胀的情况,注意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2.2.3胃肠减压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儿12例,实施胃肠减压期间,减压装置必须妥善固定,防止胃管受压、扭曲、堵塞以及脱落等现象的发生。若胃液较粘稠,出现堵塞时,可以用10-20ml生理盐水进行缓慢冲洗。严格记录胃液的量、颜色、性质。密切观察患儿肠蠕动的恢复情况,当患儿肠鸣音恢复,有排气排便时,按医嘱予拔除胃管。禁食期间每日行两次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2.2.4引流管的护理此组患儿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儿10例,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防止脱出、受压、打折。尤其是患儿翻身、下床时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切口感染。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2.5切口护理术后保持切开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及渗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2.2.6健康指导术后鼓励患儿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在术后6小时病情稳定后可取半卧位[4]早期鼓励患儿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避免术后肠粘连。下床活动时应有护士或家属搀扶,根据患儿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3体会

急性阑尾炎虽然是小儿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急性时期病情比较严重,临床上容易误诊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并可导致患儿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对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最终患儿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章小蕙.浅谈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报,2012,11:2.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篇(11)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旨在尽早诊断及时有效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11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急性胃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1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全部得以明确临床诊断,保守治疗11例中临床治愈7例,中转手术4例;手术治疗109例,其中99例实施单纯修补术,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2例穿孔修补术后行胃癌Ⅱ期根治术;术后4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因年龄大合并肺心病糖尿病等死亡,其余11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急腹症,做出有效及时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正确及时的治疗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关键词 ] 胃穿孔;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55-02

急性胃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通常分为溃疡性穿孔、癌性穿孔、外伤性穿孔。发病原因多为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多为中老年人[1],此外精神压力、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外伤性损伤等因素也会引起急性胃穿孔。如果急性胃穿孔治疗延迟,特别是延迟时间超过24 h后,合并症发生率会大幅度增加,住院时间也会极大的延长[2] 。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快速的检査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治愈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胃穿孔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今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临床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尽早康复,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急性胃穿孔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男女比1.83:1;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1±5.2)岁;92例患者有溃疡病史,17例无溃疡患者,2例胃癌穿孔,5 例外伤性穿孔。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1 h,最长3 d。

1.2快速诊断

根据以下情况可以明确诊断:①常有胃溃疡病史。②典型临床表现: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进而弥散至全腹。③腹痛常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心慌气短、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④典型的“板状腹”腹膜炎表现,移动性浊音(+),相对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肠鸣音消失或减弱。⑤X线80%患者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其阳性率与穿孔部位、时间及检查时体位有关。⑥腹腔穿刺阳性。⑦B超或CT腹腔显示有积液,其阳性率与穿孔部位大小、时间等有关。在本文中的 116 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中,92例(79.3%)有溃疡病史,85 例(73.2%)为突发性上腹剧烈性疼痛;15例(12.9%)有休克症状;99 例(85.3%)有腹肌紧张症状;95例(81.8%)X线膈下游离气体,13例(11.2%)腹腔穿刺阳性者,73例(62.9%)B超或CT腹腔显示有积液,116例(100%)患者全部得以明确临床诊断。

1.3治疗方法

1.3.1一般治疗措施 无论保守或手术治疗都首先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入院后立即留置胃管胃肠减压),酌情取半卧位,予以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急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等;有休克者应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3.2主要治疗措施

①保守治疗:11例患者病情轻、空腹穿孔、腹腔渗液少且患者及家属要求给予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肠外高营养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其中4例经治疗12 h后,病情无好转反而加重,立即中转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治愈。

②手术治疗:109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对99例采取开腹行单纯穿孔缝合术:均予4号丝线全层缝合穿孔灶3~4针,外用大网膜覆盖结扎加固于穿孔灶周围。其中有6例取病变组织送冰冻病理检查,其余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病理检查;对 8例实行胃大部切除术;2例穿孔修补术后行胃癌Ⅱ期根治术。术毕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溶液彻底清洗腹腔,留置腹腔引流管。

1.3.3手术后治疗

①一般治疗:手术后常规静脉给予一种广谱抗生素+甲硝唑溶液,根据病情尽早取半卧位,在体温正常、无腹腔残余感染或切口感染后,则停静脉用药,而改口服奥美拉唑20mg 1次/d,均行正规内科治疗2个月后胃镜复查。

②饮食:本文中对年青、发病时间短、病情轻者行单纯穿孔缝合术共14例患者采取术后次日即拔除胃管并试饮水流质饮食半流质软饭普食,进食后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泛酸、腹胀、腹痛等情况。其中3例因感腹胀、腹痛再次留置胃管。其余患者常规术后48~72 h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有排气、无腹胀、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进流食。

2治疗结果

本文中的11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全部得以明确临床诊断,其中保守治疗11例(9.5%)中临床治愈7例(6.0%),中转手术4例(3.4%),99例(85.3%)实施单纯修补术,8例(6.9%)实施胃大部切除术,2例(1.7%)穿孔修补术后行胃癌Ⅱ期根治术;术后4例(3.4%)发生切口感染,2例(1.7%)因年龄大、合并肺心病、糖尿病等死亡,其余114例(98.2%)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3.1临床诊断

急性胃穿孔在普外科疾病中非常常见,绝大多数发生在胃溃疡患者中,发病急、进展快,常易与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混淆。而且会有含血液、胃液以及食物的混合物从胃壁穿孔处流入腹腔中,若未经处理,则大量的胃液进入腹腔产生强烈的刺激致化学性腹膜炎,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6 h后可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腹膜炎,肠管充血、水肿。超过12 h就诊者,腹腔内感染严重,易出现中毒性休克、肠粘连等并发症[3]。所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将减少胃肠液外溢、促进肠功能恢复、防止感染,才能达到成功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应当详细地询问患者既往溃疡病史,根据突发性持续性剧烈腹痛症状及体征:“板状腹”、移动性浊音(+)、相对肝浊音界消失或缩小、肠鸣音消失或减弱。再综合X线膈下游离气体、B超或CT腹腔有积液以及腹腔穿刺阳性等尽快明确诊断,以便及时处理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

3.2治疗措施

临床上对胃穿孔治疗的重点是根据患者的年龄、要求、病情轻重,既往有无糖尿病、肺心病等,合理制定出治疗方案。多采用保守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但是对于各种原因引发的胃穿孔,特别是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仍是主要和首选的治疗方式[4]。急诊手术方式主要有单纯穿孔缝合术和胃大部切除术2种[5]。(1)单纯穿孔缝合术: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且不改变胃幽门十二指肠解剖,符合生理。但远期效果差,5年内复发率达70%,且有复发再穿孔而需行二次手术的危险,故术后应继续溃疡病治疗。一般认为对:①年老及伴有其他严重疾病;②穿孔时间长超出8 h,污染严重,全身情况差,不能忍受胃大部分切除者;③年纪轻,既往无溃疡病史或病史短者,可行穿孔修补术。(2)胃大部切除术:优点是既解决了穿孔难题,又解决了溃疡病的治疗问题,远期效果满意者可达95%以上。但操作较复杂,危险性大。对一般情况较好,穿孔时间在24 h以内,反复规则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合并出血、幽门梗阻者,巨大溃疡穿孔等等均应考虑首选胃大部切除术。本文得出,对于空腹穿孔、病情较轻的年轻患者或者患者及其家属强烈要求,可采取保守治疗,同样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但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急诊中转手术的准备,病情加重则立即手术。单纯性穿孔修补术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因而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及接受。对于一般情况较好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穿孔往往有贫血消瘦病史,术中见穿孔部位呈"火山口"状,周围淋巴结肿大明显,四周胃壁增厚僵硬,需要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检,为下一步诊治提供依据。胃癌穿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单纯修补、姑息性胃切除术、根治性胃切除术等不同方式[6]。究竟是选择穿孔单纯缝合术还是胃大部切除术,需视病人的具体情况、医师技术水平而定。

入院后应立即留置胃管胃肠减压可以避免胃液继续进入腹腔,治疗过程中保持胃肠减压畅通,防止吻合口漏或穿孔修补失败。就术后胃管拔除指征传统观点认为是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及胃肠引流液逐渐减少,一般在术后2~3 d[7]。但持续性胃肠减压可能使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术后病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加重,对术后康复产生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胃肠道手术后应用胃肠减压管并不能有效降低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反而增加咽喉部不适甚至呕吐误吸的危险,故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恢复进食安全可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快速康复[8]。本文中对年青、发病时间短、病情轻者行单纯穿孔缝合术共14例患者采取术后次日即拔除胃管并少量饮水、流食,其中3例(21.4%)因感腹胀、腹痛再次留置胃管。笔者认为,就拔除胃管的具体时间还在争议之中,应根据病情轻重、手术方式等综合考虑。

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后,会丢失较多的体液,进一步加重电解质、水以及酸解失衡、低蛋白血症等,需要继续抗感染,静脉高营养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处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在本文中的 116 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经过临床及时的治疗,保守治疗7例临床治愈,99例实施单纯修补术,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2例穿孔修补术后行胃癌Ⅱ期根治术;2例因年龄大、合并肺心病、糖尿病等死亡,其余114例均治愈出院。

综上所述,多种原因会发生急性胃穿孔,但主要原因还是胃溃疡引发所致。治疗重点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便于提高治愈率。总之,急性胃穿孔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急腹症,做出有效及时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正确及时的治疗方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参考文献]

[1] 孙秀亮.急性胃穿孔的诊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164-165.

[2] 宋德成.胃穿孔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6):89-90.

[3] 张应天.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溃疡并发症的观点该改变了[J].腹部外科杂志,2002,15(6):324-325.

[4] 伍卫.急性胃穿孔44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37-38.

[5] 杨连粤,杨冶力.今日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J].腹部外科杂志,2002,15(6):327-328.

[6] 侯海蒙.57 例胃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