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的特殊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7 15:53:35

德育的特殊途径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1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具有其特殊性

高职德育应建立完整的体系已是目前德育界的共识,高职德育体系构建中的要问题无疑是确定德育目标,因而也最为研究者关注,但在德育工作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仅确定了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途径是德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往往会把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确定了德育目标后,往往是先思考德育内容,紧接着就思考德育方法。有了内容和方法就可以去操作了,不必去想途径问题。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中一个相当“物质化”的存在。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必须使用的渠道。它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最实在的。没有途径,内容、方法、过程都无所附着。加强对德育途径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其规律的特殊性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必然要求。

德育途径丰富多彩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WwW.133229.coM客观性指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教育现实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重要德育因素。但是这种客观存在不一定被德育工作者完全认识,德育工作者往往根据自身不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对德育途径的不同认识,因此它也就具有了主观性。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觉地,力求科学地认识德育途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德育工作者对德育途径及体系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势必增强在德育工作中对德育途径进行选择的自觉性。根据不同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的德育途径,这肯定有利于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整合并构建高职德育途径体系有利于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能。高职教育及其任何一个学段,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德育途径,高职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这些途径,可以在德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方法使用不同的德育途径,使其所有作用都发挥出来,没有由于缺乏认识而被闲置的途径。这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是有利的。同时德育工作分别考虑使用各个德育途径的时候,必然会进一步对德育内容、方法及过程深入审视,思考其整体运作的适应性,合谐性,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客观,增强其实效性。

2 高职德育七大途径的特殊性

德育途径一般从总体上按空间特点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基本途径,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但这三大途径的分类过于概括、笼统,缺乏具体的实践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按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对学校德育所经常运用的途径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类,目前成熟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包括课程、实践、组织、环境、管理、咨询和传媒七大类途径。

2.1 课程类途径

就课程类途径来说,高职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这一点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但从高职德育目标的职业性出发,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裁减、增删,突出职业性特点,思政课程分别对应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和心理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重点,如思想教育主要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这一途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法纪和守纪观念、良好的职业心理等。

学科教学课程指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的学科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中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要树立全员德育的思想,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中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明确每次课的教育目的,准确提炼和寻找学科德育的切入点,发挥德育的间接性、渗透性优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取得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2.2 实践类途径

实践类途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接受教育的渠道。高职德育中必须充分发挥好高职优势,紧紧抓住实习这一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不放。

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而实习正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实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着眼于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形成熟练技巧,完成“授业”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过程,具有“传道”功能。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和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可以使学生形成热忱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习惯,一丝不苟履行职业职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环境设施与实习内容中产生美感体验,直接受到美的陶冶和感化,培养起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对美的造型、结构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亲身体验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包括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公益劳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共建活动等,也包括家庭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德育基地开展的活动、社区服务等。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几个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第二是活动内容的广泛选择性,第三是活动主体的参与体验性,第四是活动系统的社会开放性。通过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德育的十分有效的途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2000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无论是教学和教育都不得不十分重视实践的途径,这是一个仍有待开发的极其重要的领域,是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长期关注并探索的领域。

2.3 环境类途径

环境类途径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德育环境。大致可分为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

人际环境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交往的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与班级间的关系,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平等、合作的关系是影响学生潜能发挥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制约因素。例如教师学生关系是师生形成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纽带。众多实践研究表明: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型。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的,富有教育民主和人道主义,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成长负责,民主、平等合作的与学生交往,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他们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方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念和素养的综合反映,是提高德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文化环境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文化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其中,精神存在往往通过物质存在而传递,而物质存在又通过其意义体现精神的价值。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和规划;二是净化,通过劳动使校园干净整洁;三是绿化;四是美化,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外还包括布置的环境。如宣传橱窗、校训校歌、名人肖像、广播室等,都具有无声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树立榜样,弘扬祖国传统美德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五是风气:学校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等等,这些,必然对学生发挥感召力,身在其中的学生受到道德文化的熏陶。

2.4 组织类途径。

所谓组织类途径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所组成的集体。它包括高职院校中的政党及群众组织。

(1)党组织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党的工作具有突出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这就必须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

(2)学生的群众团体组织

①共青团组织:是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

[2]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71-01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道德品质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道德品质教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本人从工作的实践中来谈一谈如何培养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特征分析

1、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呈现普遍性特征

当社会日益前进、发展之时,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其意图已不再是单纯的为特殊学生培养独立生存的本领,更是意在使特殊学生如普通人一般,展现自身特征和能力。因而,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工作需进行改革,将道德品质教育普遍性特征的几点呈现融入日常教学,使其为新的教育意图服务。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道德品质教育的普遍性特征大都通过如下两点呈现:道德品质教育是一项广泛需要的工作;特殊教育逐步呈现出大范围的特征。

2、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呈现独特性特征

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道德品质教育的独特性特征大都通过如下几点呈现:一方面,特殊学生的内心想法较为特殊,相当一部分特殊人群很难正视自身的特殊现状,进而造成内心世界的封闭、孤僻、脆弱、焦虑等。这一部分特殊人群一旦步入社会,上述内心活动会变得愈发严重。因而,要求教师以特殊学生的内心想法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施以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另一方面,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教育应采用科学的途径。若要达到教学途径的科学化,便要求教师掌握相应的心理分析技巧,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促进教学途径的创新。

二、特殊学生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乏味,说教内容偏多

长久以来,在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大都采用乏味的、强硬的道理轰炸方式,以枯燥的语言讲述着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则普遍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在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的过程中,也都呈现出教师从始至终的说教,学生从始至终的听。但是,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因其身体条件的特殊性,更是因其内心活动的特殊性,此种乏味的道德品质教学模式并不受用,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更无从谈及教学质量的优化。

2、社会、家长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严重

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却呈现出显著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家长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特殊学生的独立生存本领上,而未给予思想教育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家长的消极情绪较为严重。通常而言,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因而,一旦得知孩子存在身体障碍时,无法掩饰内心的失落和焦急。除此之外,特殊学生因身体的障碍,使得在理解社会方面存在匮乏,并且,一些正常人常常对于特殊人群持有偏见想法。

三、加强培养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措施

1、强化特殊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尽管特殊学生在身体上存在障碍,然而,其自尊意识较为严重,有时出于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考虑,会将其道德标准无限制降低。因特殊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限制,造成其活动区域的相对受限,因而,其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较普通人滞后。因特殊学生的身体限制所致,其对于物质具有本能性的占有欲望,以及严重的自我心理,因而,强化其考虑他人感受的教育同样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特殊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意识以及关爱情绪,从而强化特殊学生对于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便实现道德教育的推动。

2、提升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

为了提升道德品质教育的质量,单纯的依赖校园教育根本无法实现,应有社会、家长的一同参与来完成。在某些情况下,学生通过校园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然而在回归家庭或者步入社会时,却遭遇消极因素的打击,使得道德品质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禁锢。由此引发诸多学生对校园教育心生不满,进而对特殊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造成了限制。社会、家长在特殊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担当尤为重要的角色,在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一点: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人的成长进程中产生着独特影响。因而,学校需要在必要的时间同社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加大同二者的沟通频率,并且利用多样性途径,将校园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增强道德品质教育的效果。

总之,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教学模式乏味,说教内容偏多,对于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足,社会,家长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严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特殊学生道德品质的几项措施建议:强化特殊学生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提升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改革培养特殊学生道德品质教学模式。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3)

一、美育的内涵

什么是美育?有人说,美育是德育的部分;有人说,美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有人说,美育是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还有人说,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事实上,美育与德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明显区别。首先,美育和德育在性质上和社会功用上有区别,两者不能等同,不能相互代替。尽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以美育为手段,美育在某种程度上也以德育为内容之一,但二者有明显区别,不能划等号。其次,美育不同于艺术教育。后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但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最后,美育不等同于情感教育。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人文素养的陶冶也是美育的内容,情感教育仅是其中之一。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强调了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加强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美育则略显薄弱,这样的状况在特殊教育中也同样存在。主要问题是对美育育人功能,尤其是对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有观点认为,美育在特殊教育学校是“奢侈品”,残疾学生实现自食其力是特殊教育最高目标和基本教育理念。因此,美育课程往往被轻视和忽视,应付、甚至不开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资源配置不达标,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问题比较突出。事实上,美育对身体有缺陷的残疾学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自食其力,拥有健康生活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二、特殊教育的美育教育意义

(一)实施美育是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更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进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因为种种原因,部分残疾儿童心智发育不够健全,性格、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化解这些难题,离不开美育教育。因为,美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能让残疾孩子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与德育以理服人、以准则规范人形成有效互补。2.开发智力,拓宽视野。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美育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象思维是青少年智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中常常被不自觉地忽略。美育则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好途径。它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并在其他智力因素,如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方面,都能发挥其巨大作用。举例来说,对于听障学生而言,由于在听觉或表达上存在障碍,其形象思维能力比常人更加重要;对于视障学生而言,由于视觉的缺陷,感性知识比较贫乏,形象思维比较薄弱,尤其需要加强培养。3.全面发展,提升素养。美,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感官的,也是精神的。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更增添了高尚之美;美育融化在智育之中,更增添了理性之美;美育融化在体育之中,更增添了健壮之美;美育融化在劳动技术教育之中,更增添了灵巧、创造之美。把美育同其他各种教育相结合,能使真善美得到更加完满的体现,能有力地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美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重视德育,影响的是一代人的思想道德面貌;不重视体育,影响的是一代人的体质健康水平;不重视美育,影响的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就是社会未来公民审美情趣的提高。这必然带动整个社会审美情趣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说,将美育融入特殊教育,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润物细无声,把美育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1.大力发掘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有人认为视障学生看不见,听障学生听不见,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不大。事实上恰恰相反,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形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之一是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展现出来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面貌的缩影,是无字的教科书,要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导向、约束、凝聚等功能。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应该做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具有个性鲜明的视觉识别系统,建设无障碍的校园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一花一木皆育人,一砖一瓦总关情。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说话”,置身于优美整洁校园的学生就能时刻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2.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第一体验者和首要行动者,也是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一所普通小学,孩子学习生活6年;一所普通初中,孩子学习生活3年;而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孩子往往会呆上9年或12年。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特殊教育教师的形象、教育教学过程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应有审美性,完善教师角色中的这些方面对于有效实施学校美育至关重要。“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美的体现者之一,特校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人格,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形象,塑造集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人格美于一体的师德美,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造者,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

(二)寓教于乐,把美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1.开齐开好艺术课程。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学校艺术教育,理应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特殊教育学校,更应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更加明确的使命、更加鲜明的态度与更加紧迫的责任,开设好艺术教育课程,实现公平优质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让残缺的生命在艺术的蕴润下开出绚丽之花。音乐课。是特殊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对视障学生来说,音乐能发展其听觉功能,补偿视觉缺陷,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拓展文化视野,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美术课。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体会艺术,感悟人生,用积极乐观的情感憧憬未来,用灵动的双手表现愿望。达到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与完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舞蹈律动课。从培养舞蹈表演技能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从中享受与健全人同样的愉快和幸福。这对他们获得自信心,逐步挖掘从体能到智能的巨大潜力,常常具有惊人的效用。残疾儿童虽然身残,但好胜心强,有对艺术的渴求,经教师引发,会激发出更高的创美热情,还能使他们体验到通过辛勤的艺术劳动获得一种美的,脱离低级趣味,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逐步疏导情感,协调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充分发掘文化课的美育因素。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不仅仅是音乐、美术的任务,任何文化学科课、非文化学科课都包含丰富的美育因素。课堂既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每一位教师都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及课程设置,把美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各科的教学中去,用美的眼光引导残疾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语文老师可引导学生在美读中充分感受美,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在说写训练中学会创造美;数学老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概括抽象美、逻辑美、严谨美等等,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让美育教育水到渠成。

(三)把美育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

生活本身丰富多彩,内容很多,但残疾学生常常体悟不到这些精彩和生动,其根本是缺少情感动力。我们应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欣赏的心理,根据美的对象的特点,创造适当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接近美,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深化美感,培养真情。1.兴趣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兴趣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美育功能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审美能力,拓宽素质教育和美育创建的内涵。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社团活动,引导他们从自己的校园、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培养艺术天赋。这样,不仅使残疾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而且还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美好情操,拓宽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之路。2.校外实践活动。残疾孩子与健全孩子一样,都应充分领略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真情。带他们去江边晒太阳,去公园赏花,用触觉、听觉、嗅觉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带他们去泡温泉,体会到“温泉水滑洗凝脂”的乐趣,感受温泉的神奇;带他们到野外拉练徒步行走,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与变幻万千。总之,无论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美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理应有更大的空间探索和发展美育教育,为每一个残疾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是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充分利用一切能进行美育的条件、活动进行美育,美育一定会在教育中发挥强劲的育人功能和教化作用,让残疾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4)

一、问题提出背景

从现在的社会基本情势不难看出,受社会普遍意识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都十分重视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教育,关注对他们的生活照管与呵护,而忽视了对残疾儿童的人格品德教育,缺乏对残疾儿童人格品德的正确引导,使得智力教育与人格品德教育出现了脱节,甚至出现倒挂现象。残疾孩子,由于生理的先天缺陷,加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再由于生理的缺陷带来的情感方面的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容易做错事,容易蛮干,容易受别人的挑唆和鼓动,容易导致不自主的有悖于社会要求的行为,甚至触犯刑律。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培养和加强残疾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当务之急。特殊教育不但要矫正、补偿残疾学生的身心缺陷、功能障碍、知识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辨别是非、分辨真善美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减少犯罪、做一个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实践研究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主要从残疾孩子感恩意识缺失方面来进行一些尝试性研究,以点带面,来谈谈特殊教育面临的确实现状、导致原因及解决途径。

(一)问卷调研情况

带着了解与困惑,本人在学校的孩子当中搞了一个感恩意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调查了51名学生和28名家长。调查的结果显示:1.只有极少的学生经常做家务,大部分学生对家庭生活琐事关心较少,学生的自理能力很差。2.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父母关爱自己理所应当,没有意识到父母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也不主动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候。大部分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接受,甚至很叛逆。3.绝大部分同学对他人给予的帮助会心存感激。但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不明显。4.同学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但只是一时的,大都缺乏持久的支持。5.没有孩子知道感恩节是哪一天,更无从谈起如何去感恩了。6.大部分孩子对教师和政府的关怀还是感到幸福的,但没有持久的感恩意识。

(二)缺失原因剖析

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残障孩子的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为了抚养儿女成长成才付出了无私的爱,所以他们一味宠爱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如何教导孩子去做人,总认为孩子本身残疾,父母内心的自责与痛爱自然表现为娇生惯养。

二是感恩教育的缺失。由于学校和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很少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师的百般呵护、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这些孩子的感恩意识。

三是社会负面的影响。社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狭隘的人道主义同情,会不知不觉的纵容残疾孩子的自私、自卑和懒惰、依赖意识。

四是自找借口的迷茫。残疾孩子往往以自身残疾为借口,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中攀比享乐,活动中消极懒散,自立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甚至有些孩子产生自甘堕落和敌视他人的意识。

(三)教育途径探讨

如何培养残疾儿童感恩意识,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找回它们,就得要从身边点滴感恩文化开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努力,才能重新建立起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

一是自我方面:促进残疾孩子自我教育,提高感恩意识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进行换位思考,逐渐学会理解他人、体谅别人,学习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

二是学校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开展感恩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工作——让孩子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接受感恩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媒体素材,让学生自发接受感恩教育;布置体验式作业,让学生直接体验父母、老师的辛苦,内化成他们的感恩意识;抓住教育契机,实施关爱与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提升精神素养;注重情感培养,补偿学生缺陷;注重规范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注重教师形象,做好学生榜样;注重学科渗透,教书育人结合;学校环境育人,文化因势引导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学校德育教育途径。

三是家庭方面:转变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做到以身作则。父母要以身作则,要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帮助时,要有感激之心,要铭记于心,知恩图报;要经常教育孩子懂得怜悯,懂得体谅别人,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等,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能接受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

四是社会方面: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社会要加强媒体宣传的力度,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可以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播放一些带有“感恩教育”思想的影片,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多方面的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残疾儿童参加,对表现突出和优秀者,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张榜公布,大肆宣扬,形成社会弘扬感恩的氛围。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和监督惩戒,形成对残疾孩子的呵护与教育同行、引导与督管并举的社会氛围。

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作为特教工作者,扶助这些残缺生命飞翔就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让每一个残缺的生命都得到尊重,就能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修订本)[M].华夏出版社.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5)

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在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中,明确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把握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是提高德育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下面本人谈谈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几点经验,供同行们商讨。

一、完善德育工作,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下功夫。

1、通过学习,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涵广泛,而在诸多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它决定了其他素质的价值取向,并为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动力源泉。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特殊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培养特殊学生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为他们将来能独立生活于社会打下基础。基于这一点,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位,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理论,尤其是特殊教育理论,思想得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得以破除,克服传统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弊端,不断探索单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道德观念,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以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可通过讲故事、谈话、讲解等方法,帮助聋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领会教材说明的道理,接受思想教育,使他们在情感上发生飞跃和升华;通过讨论、表演、实践活动、调查等形式逐步引导聋哑学生把所接受的教育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3、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进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的严格要求和具体措施,也依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求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使各种渠道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合力。

二、创设一个和谐的心理氛围

为了使聋哑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在教学中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每当老师向他们投以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微笑,聋哑孩子都会感到快乐和鼓舞。老师的这种爱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而且也能够促使聋哑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化为自己内在的动力,积极去实现老师提出的希望。反之,如果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带着厌恶感,特别是那些差生在老师的眼中是包袱、负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必定影响学生的成长。 三、在思想品德中分层次的心理素质培养

1、低年级的养成教育

聋哑学生因受其生理条件的限制,获取信息量少,更容易表现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由于学生年龄小,又是在娇纵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缺少同龄的伙伴,往往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不合群”的心态。因此,合群心理的培养,人际交往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意识,愉快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可以使聋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中年级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年级的学生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薄弱。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由于听视觉的缺陷,与之相反,自卑感却困扰着大部分的聋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感到压抑和不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势必对聋哑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证,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克服自卑感,寻求良好的自我发展途径。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6)

一、问题提出

(一)中等职业学校家庭教育现状

1、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被淘汰的群体,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通过中考直接升入中职学校,这些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薄弱;行为有偏差或者心理有偏差,更有甚者是思想品德存在缺陷。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学校担负着教育的重任――要将他们转化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合格建设者。但在转化“后进生”上,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而往往教育效果令人失望,我们也常常反思,如何有效教育这些“特殊”的学生。

2、家庭教育现状

家长普遍缺乏家庭教育指导。在高一新生入学初期,我们分别在学生和家长两个层面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大部分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

3、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困惑

困惑一:学生生源区域广。我校是一所市属职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也有少部分为外省学生,学生生源分布广而杂的特点,给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困惑二 :家长层次差异大。职业学校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家庭环境、家长教养方式及家长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意识观念淡薄。

二、研究策略: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途径与实践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如果方法不当,后果往往很严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因此家校沟通是教育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原则

实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实施的原则主要为: (1)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生发展观,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树立教育信心;(3)帮助家长学习家教知识,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4)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5)建立密切的家校联系制度,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6)“身教重于言教”, 教育家长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作出良好示范;

(三)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与实践

途径一 :学校重视 ――办好“家长学校”,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家长学校”是职业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我校在郑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近几年来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从学校、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开展实施家庭教育指导途径。途径二: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实施“家长委员会”制度,成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载体。和谐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合力协作,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纽带。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网络化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各方面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教育最为有利的举措,注重学生专业发展,更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一直以来学校积极推行家长委员会制度,使之成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载体。途径三:个案帮扶――坚持开展特殊家庭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职业学校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何指导家庭特殊的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成为一直困扰和丞待研究的课题,经验和研究表明,特殊学生的成长与其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在开展帮扶教育前,充分做好个案研究,了解特殊家庭在家庭教育环境、观念、方式、途径等存在的问题,了解家庭教育对问题学生出现心理行为异常起到何种程度的消极作用,分析并形成学校教育帮扶优化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做到以下六个环节――认定明确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及现状;收集整理该问题学生家庭教育详细信息,进行家庭教育追踪指导;进行家庭教育现状诊断分析,理清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帮扶教育跟踪的切入口和问题的焦点;形成帮扶优化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策略和具体操作途径;实施特殊家庭学生个案帮扶跟踪的策略指导;及时总结与反馈评价实施帮扶效果,对特殊学生的成长变化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效果做好客观评价。

三、研究与实践后记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工作,是通过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的工作。孩子、家长和家教指导者是构成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基本要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因为我们面对的孩子和家长的不同, 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指导;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也因为其工作对象与工作性质而成为职业学校中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可见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意义重大,在策略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反思有以下二点:

(一)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我们需要付出爱心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7)

心理咨询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的保密性途径。现行高校德育途径的重集体、轻个体,公开有余、保密不足,已日益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特点。此外,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过于“批量化生产”的状况,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心理咨询途径及其特点

(一)心理咨询途径

心理咨询按途径或方式可分为晤谈式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专栏)宣传咨询以及近年来才出现的网上咨询。其中现场咨询和专栏咨询多是有关心理咨询或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一般不会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这里主要分析晤谈式咨询。

晤谈式咨询、门诊咨询、面谈咨询等是心理咨询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咨询形式。心理咨询的主要特征在这个途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的好处在于针对性强,咨询员能就来访者的具体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1.来访者可进行充分详尽地倾诉。将自己的烦恼、焦虑、不安或困惑直接告诉咨询员。咨询员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可以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的磋商、讨论、分析。和其他咨询相比,更为自然、直接,来访者更易于感受到咨询员的热情、温暖和关怀。

2.可以使咨询员对来访者进行直接的观察,有助于了解来访者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当时的心态。

3.个别进行,易于保密。在这种情境中,来访者易于消除顾虑,容易谈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二)心理咨询途径的特点

除了晤谈式咨询外,心理咨询的其他途径,有时还包括团体咨询,也都非常注重以下几点。

1.个体化。正如有人指出那样,咨询教育的特点――“解决具体的个别性问题、重视个性的千差万别”。①在个体咨询的各种途径中,一般都是在一个咨询员和一个来访者之间进行的。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途径中,咨访之间信息传播的媒介不同而已。信函咨询中的传播媒介是文字,电话咨询中的传播媒介是声音,网上资讯的传播媒介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还可以图文并茂。而常见的晤谈式咨询则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无论是针对来访者障碍性问题的消除,还是发展性问题的辅导,基本上是通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对一的个别化的形式,真正做到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2.保密性。对来访者叙述的资料,在不危及别人和当事人生命与安全,以防产生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如发现来访者已患有精神病,应及时告知其家人或单位严加防范),严格保守保密。这不仅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的特色。所以各国心理咨询专家在总结心理咨询原则时,都无一例外地把“保密性原则”列在诸原则之中,国内如张人骏、张小乔、马建青等。国外把它列为咨询职业道德标准和咨询员必备的素质(或条件)之一。如美国咨询发展协会(AACD)关于咨询者伦理与义务的规定以及美国学校心理学协会(NASP)制定的职业道德守则中,都有关于对来访者保密的规定。其中AACD关于咨询者伦理与义务的规定,第二部分“咨询关系”中“对咨询关系和咨询交往中的情报要保守秘密,而这和协会成员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职责相一致。在团体咨询中,咨询者必须针对所有的团体成员的泄密,制定一个保密标准”;NASP制定的职业道德守则中“专业能力”部分“c……意识到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秘密所应持续的遵守的职责”。②甚至在有些西方国家中,在心理咨询中,为来访者提供保密已有法律保障。

心理咨询的保密性之所以得到如此重视,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咨询工作的需要。更为主要的是它体现了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保护,尤其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而人的主体性又显著高涨,隐私权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保密性所蕴涵的意义就更显得异乎寻常了。

二、高校德育途径及其不足

在通常意义上,途径与方法是相同的或至少接近的,都是指用来完成一定的任务、目的之手段。因此,人们已习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笔者认为,在德育学科中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德育途径是指通过什么渠道、方式来完成德育目标,而德育方法是指在确定了特定的渠道后,用什么办法来完成某一具体德育内容。显然,德育途径大于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决定德育方法。

对于高校德育途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教政[1995]•11号)把它归纳为6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日常性的思想教育,党团和学生会工作,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刘献君③阐述德育途径时,除了列举《高校德育大纲》里提到的以外,还突出强调心理咨询――咨询教育。如果再加上把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混在一起使用,那德育途径更难以枚举了。

尽管人们对高校德育途径的罗列,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这不妨碍笔者在此对高校德育途径共性的“抽象、概括”。认为高校德育途径具有以下特征:

1.以集体、群体化为主,个体、个性化欠缺,未能做到“因材而育”。现行高校德育的共性教育有余,而个性教育不足。这一状况不仅体现在德育目标的整齐划一, 即由《高校德育大纲》或类似的文件统一规定,而且还体现在德育途径上以集体、群体化为主 。往往是以班、年级甚至学科同时进行为主要特征。现实中,无论是“两课”教学,还是社会实践的组织,党团工作的开展。在途径上都是“批量”式进行的,个体、个别化的“师徒式”的途径严重不足。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大学生对与自己个性相符合的德育途径的需求,几乎还没有得到德育工作者应有重视。近年来,虽已开始注重德育目标与内容在纵向上宏观的“个别化”。如国家先后已颁发了《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但对在特定阶段范围内,横向的微观上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与这种差异相一致的,在接受德育途径上的差别远远还没有得到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连因材施教尚在探索中,“因材而育”还未起步。

2.公开性有余,保密性严重不足。与上述特点紧密相连的是高校德育途径公开化有余,而保密性严重不足。在多数情况下,不仅老师传授德育是公开进行的(往往是几十人,几百人同时进行的),而且品德的测评也是公开进行的,甚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奖励和处罚也是公开进行的。奖励以开大会,举行颁奖仪式或发喜报,并到处张贴,希望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处罚也是以全校通报批评或文件,不仅要让学生所在班级的老师、同学知道,还要告知其父母。而作为体现对现代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爱护的保密意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

3.现行高校德育途径难以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需求。现行高校德育途径的着重集体、共性教育,忽视个体、个性化教育。这种途径不仅不利于在新时期德育实现教育的目标。因为“实践证明,越是个别化的教育,对学生的理性和情感的介入,越是深刻。德育的影响力就越大”。④而且,以这种途径培养出来人才的也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因为以这种途径培养出来人才的最根本的弊端是“缺乏个性”,“大众化”“同一化”。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并将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主流需求。而“个性是创新的重要‘承重’桩基”。⑤因此,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造、开拓能力,不仅关涉到他们自身的命运,也与该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息息相关。所以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发展对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这一高度出发,把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得到落实。”⑥

三、心理咨询途径对高校德育途径变化的启迪

与高校德育途径相比,心理咨询途径就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特点。据调查,大学生肯定心理咨询的首要价值,是它途径的保密性,选择率为62.1%、排在第一位。⑦因此,心理咨询对高校德育改进的启迪主要在于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保密意识;在继承集体途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德育途径。

(一) 转变观念,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保密意识,更加重视个体化途径在德育途径中的地位

伴随大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他们对自己隐私权也就更加重视起来。他们不仅要求德育工作者平等地看待自己、给自己以更多理解,而且对德育途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德育工作者提高保密意识。

大学生们不希望自己很多方面让别人知道,尤其当涉及自己隐私或损害自尊心方面的事情如学习上补考、处分等情况时,更希望德育工作者不要将这些事张扬出去,尽可能缩小“知情面”。这样,一方面,可以不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原因是让父母知道可能会遭到他们的责备,还有只能引起无益处的负担;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不让其他同学知道,尤其不让与自己关系不好的同学知道。由于同学之间人际疏远与复杂,多数大学生之间是“貌合神离”,知心朋友较少。所以,多数人不想把自己的不足或隐私暴露别人面前,否则,他们会觉得以后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可以说“每个人内心世界越丰富越好,而要让别人知道得越少越好”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大学生面临困惑时,一方面是想急需找一个人倾诉或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却难以找到一个既能接受其倾诉,又能对倾诉的内容予以保密的对象,以免泄露出去。如上文所说,长期以来,由于德育工作者的保密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在选择倾诉与帮助对象时,几乎把德育工作者排除在外。有调查显示:当问及遇到情感挫折怎么办时,选择“找朋友诉说”和“放在心理,自己解决”的都在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3以上,年级越高,选择后者的就越多,到大四已达50%以上;而选择“寻求教师和校方指导”实在是微乎其微,其中大一的也只有0.2%,⑧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由于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他们只好把这些困惑、苦闷压抑在心头。久而久之形成各种身心不适,甚至疾病。这也是导致在大学生中,具有压抑倾向或压抑性神经症人数的平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原因之一。而心理咨询则因其保密性满足了大学生这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倾诉渠道成为大学生们心灵的保护伞。

由于当代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特殊的上学、就业方式导致他们经受的困惑、不适就远远多于以往大学生,而他们对自身隐私权的重视程度又大大超过以前的大学生。因此,他们对具有保密性途径的教育与帮助之需求也就更加强烈。而高校德育工作者又是直接为他们提供这些教育与帮助的“主力军“。因此,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保密意识,取得大学生的信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快捷的帮助,显得尤为必要。

相应的,在新时期,我们应更加重视个体化途径在德育诸途径中的地位。首先是确立它的独立地位。目前,人们只是认识到个体化途径的重要性。在诸途径中,它只是附属品。如《德育大纲》中把它包含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写到“有针对性做好深入细致个别思想工作”。但还未确立它的独立地位,还没有做到把它与“两课教育”及其他的途径“等量齐观”。其次是提升它在整个德育途径中的序列。

(二) 重视大学生个性差异,增加个体化德育途径

当代大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不仅对德育目标的制定,教材的编排提出挑战,而且对德育途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大学生对与自己个性相一致的德育途径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对和自己个性不符合的途径反对情绪也日趋强烈。有研究表明:“同样面对批评,抑郁质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最反对的是公开的批评,而乐意接受的方式是一对一私下进行的、由浅入深有层次的渐进性批评”。⑨

这也是德育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挥其作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了解个性类型的不同,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的类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可避免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般化”。

因此,我们应在继承集体途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途径。因为“个性化的德育模式不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也是提高德育效率,弥补集体性德育模式弱点的有效途径”。这样可与以往集体途径结合在一起,各有侧重。“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个性类型学生身上,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用作不同的评价,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可按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差别、能力差异等来对大学生进行分类,再结合个体具体情况,选择比较受他们欢迎的德育途径。

注释:

①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53.

②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43.

③高等教育研究[J].1999,(4).

④鲁洁等.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37.

⑤杨宁.发展大学生个性教育,打通高校教育的“瓶颈”[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2).

⑥质量意识要升温 教学改革要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8)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79-0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伴随近些年来企事业单位用人理念更趋向理性与实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点也不局限于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的掌握,学生的道德素质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为此,就必须要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一、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采用教育领域的特殊方法和具体方法,它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也利于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也能使学生的行为有准则,前进有方向。(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能力,使其灵活有度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主体。(3)教育方法要服务于教育内容和目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将会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方式创新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道德教育。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情景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乐于接受,还可以利用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校园宣传平台,特别是校园计算机网络来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如开辟网上宣传、网上讲座、电子信箱、QQ群、微博等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开展深入细致的帮教模式,提升教育效果。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那些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采用帮教模式,先进带后进,帮助引导学生,使他们融入班集体,融入校园生活,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达到春雨润物的教育效果。

3.建立多级联动机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形成了“宿舍长、学生干部、辅导员、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家长、系党支部”层级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关心学生就业,多渠道进行就业指导。

开设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技巧等相关内容,同时加强校企合作,请企业专家到校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讨论;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领导讲授用人标准;请优秀毕业生讲授工作成长经历等,为学生成功就业树立信心,打下坚实基础。

(二)搭建活动平台,充分展示学生风采,拓展和巩固教育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风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证实自我,肯定自我。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多方面拓展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以优秀学生为榜样,放大正面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青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龄人的感染,对现实中发生在身边的先进事物容易产生共鸣,有一种亲切感和效仿倾向,以优秀学生为榜样,会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从而放大正面教育的实效性。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德育途径

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在校表现有了量化考核标准。学生可以通过考核标准进行自检,同时学校也有了考核学生的途径。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德育评价,其结果得到进一步认可,也将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在建立校内考核标准的同时还要建立企业、社会多方位动态评价体系,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评价必须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让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和社会人员共同参与评价,并且保持评价的连贯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以学生为本,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清.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式的实践创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林辉.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把社会要求内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并外化为行为的统一动态的过程。”[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得到顺利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价值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和充分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发其素质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一维。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含义和特殊性

按现阶段基本流行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锻炼和自我修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有其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这一使命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不同于其他各行各业,有着其特殊性,同时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特殊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活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同大脑之间的交锋。诚然,这种交锋可能会产生愉悦的火花,但也可能会产生抵触和矛盾。在现实当中,抵触和矛盾可能会更常见。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主文化和亚文化等等之间的论战和交锋广泛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精神上的互动,是一种思想意识,教育主体会影响教育对象,同时,教育主体也会被教育对象所感染和影响。因而,如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自身科学的态度,没有合理的观念,教育主体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所左右,同时也可能被其教育对象所左右。这时思想政治教育便会变得混乱不堪,毫无实效。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树立起人格榜样。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手段多样化,出版物,教科书等均在其列,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多的仍然是依靠教育主体素质的支撑,其人格魅力的感染。人格魅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是道德上“善”的评价,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相对渊博的知识素养,良好的社会表现等等。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吧教育对象培养成为社会合格公民,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它具有长期渐进性,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长期的熏陶与培育自然需要主体长期的坚持与努力。

综上而看,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要求特殊性,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具有多维度,表现在多方面,要有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刻的理论素养,科学的思想品质,崇高的道德人格,成熟的心理品质,等等。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具备的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累积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能力,素养与品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要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包括德、识、才、学、体等诸要素,其内容是丰富的,具有多样性特征,具体的主要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身心素质六个方面。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必须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政治素质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以及较强的政治实践能力。政治素质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合法性,同时对教育主体的其他素质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

(2)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主体的工作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的引导教育对象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表现为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人民群众服务,尊重热爱教育对象,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等等。使之成为有良知有血肉的教育对象的楷模。

(3)思想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素质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还包括思想过程形成稳定的思想作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在价值,信息,竞争,时效,人才等观念上不能墨守成规,而应高瞻远瞩;应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要有辩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维;与此同时,还应形成求实,民主,平等和谐的思想作风。

(4)知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克思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内行知识,时事与政策知识等多个方面。

(5)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是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艺术。缺乏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便无法胜任工作。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调适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

(6)身心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时空上无限量的特点。”不仅需要付出沉重的体力,更重在与众多教育对象交往中耗费大量的心力。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砥砺出能够与所承受的责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阶层的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追求,价值观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为复杂,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要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关键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建设,使之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切实适应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是一项长期而又急迫的工作,它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从宏观层面,需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建设的环境和制度,从环境和制度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支持和制度保证。从微观层面上,需要扩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养途径,包括运用社会培养途径,自我培养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等素质,包括脱产学习,在职岗位培训等;而自我培养途径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有赖于党和国家的重视,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制度以及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

其次,对于在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加强组织的在职培训。单位组织必须健全必要的培训机构,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规划,教育与培训。

此外,尤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自身修养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政治觉悟,理论知识、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等逐步提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仅要正确定位,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得到提高的最基本的途径。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并将之用于实践当总,实践出真知,良好的素质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因此,勇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反躬自省,扬长补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升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需要各个的配合与支持,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我培养。将学习,思考,实践与总结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必然会卓有成效。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在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素质精良。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主体素质也大多是后天习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有修养的自觉性,时时处处作有心人,那么,就不会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也就会一步步走向成熟,也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工程师了。(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1] 郑敬斌:从实效性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M].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4)56

[2] 罗红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9 51

参考文献:

[1] 郑敬斌:从实效性角度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4)

[2] 罗红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9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10)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使学生智力成熟和成才的教学过程。教书要以知识为中心内容,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育人”则侧重于思想品德方面,是指培养、培育人才。“育人”与“教书”相比,它主要是指培养的人才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书育人”不是“教书”与“育人”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特殊的内涵,是教育教学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二、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

1.教书育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首要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有文化有知识。这就要求每一个公民自觉接受教育,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需要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具有高度觉悟的劳动者,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去获取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觉悟,以适应文明建设的需要。

2.教书育人是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体系的核心体现

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判断一个教师道德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教书育人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一切优秀教师共同的道德面貌就是出色地完成了教书育人的任务,如:魏书生、任小爱……

3.教书育人是社会主义道德中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体现

(1)教书育人是教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首位的集中表现。(2)教书育人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3)教书育人是教师高尚品德的体现。

4.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生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呢?这要看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小,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贡献中。教师的贡献就是通过其特殊的工作――教书育人实现的。

三、教书育人的实施途径

1.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书育人成效的根本保证

2.顺应时代潮流,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1)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德育的特殊途径篇(11)

 

早在24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讲过:“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植根于原则之上,这些原则越是普遍,则它们也就越崇高和越高贵,这些原则不是思辨的规律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它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而且他扩张到远远超出了同情和殷勤的特殊基础之外。我相信,如果我说: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那么我就概括了它的全部,前者乃是普遍友好的基础;后者则是普遍敬意的基础。”康德是把美提高到人类思想史上前所未有高度并作为善的基础的第一位西方哲人。在康德看来,美和善是相互统一的,最高的美必然导致最高的善。一个人只有从感觉上了解了善的伟大原则之后,才能产生出真正的德行。那么,艺术教育究竟能从哪些方面和能通过哪些途径影响道德观念、情感和行为呢?本文拟就以上问题展开一些初步的探讨,诚望海内同行不吝赐教。

一、真、善、美构筑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教育的基础地位

以真、善、美划分人类精神的不同领域和价值追求,是古典哲学和古代思想家的基本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典作家的论述中真、善、美不是平行的概念,其中善是最高的、处于统御地位的目标,求真、求美最终是为了实现道德的升华,人生的充实与完满。

苏格拉底讲:“知识就是德行。”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还不再于认识大千世界、认识自己,而是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使品格纯洁而高尚。苏格拉底本人就既是一位道德哲学的思想家,也是一位道德哲学的实践者,他直到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还在和朋友们讨论着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中国古代思想家向来把伦理道德看成是终级的精神追求。“格物致知”只是手段,诗、书、礼、乐都是为“明明德”服务的;“文以载道”,文是道的载体;“诗言志”,诗的主要功能是讽谏咏怀;乐是礼的一部分,礼是道的体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根本要义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政治哲学是从伦理纲常生发出来的,真,以及美,都是统一在善的原则之下的。

将真、善、美统一起来,以综合的眼光审视人类精神,无疑是一种全面、深刻、科学的世界观。人的心理过程,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区分为意识过程和意向过程。意识过程包括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等诸环节,形成了人们对世界及自我的认识和体验;意向过程以意识过程为基础,包括了心理动力学的趋向,包括在意识过程的支持下设计行为方式和计划,包括将行为结果反馈给意识过程并调整目标,作出进一步反应等环节。意识过程和意向过程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的过程。通过自觉和主动的探究与体验,事物的规律和感性特征呈现给我们。它们是价值的载体,是将一切美好的愿望、理想、行为准则表达出来的媒介。没有真的认识和美的体验,任何善的观念都不能恰当地建立起来,没有生动、真切、感人至深的感性领悟与参照,任何真理也都会失去光彩,成为空洞的说教,任何价值观和伦理学命题也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道德教育都会丧失生命力、流于形式。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由此产生的道德教育的途径

1. 艺术教育的些功能。一般地讲,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也可以归结如下:

1)艺术教育可以给人生存的本领。人类在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基本问题”,如推断与计算、表达与交流、感知与体验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的追问与总结形成了诸如哲学、逻辑、数学、语言、艺术等学问。一个人在其一生当中,可能极少会碰到解决“人类基因组”这样的高度专业和特殊的问题,但他极有可能每天都要进行推断、表达、体验;另一方面,恰恰是对“基本问题”的解决构成了对解决诸如“人类基因组”等特殊问题的基础,因此艺术和语言、数学、哲学、逻辑一样,具有基础的文化教育的性质,具有工具课程的性质。艺术是个体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艺术给与人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实在是生存必须的本领。

2)艺术教育可以给人文明感。艺术是种文化。文化是人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层次水平和方式。拥有文化,就倾向于采用经过千百万年实践选择出来的具有前沿性质的人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没有文化,就倾向于采取原始的、本能的方式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艺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给出一个前进的出发点,一个建设性的平台。

3)艺术教育可以使人有品味。通过训练感官和塑造行为模式,具有艺术能力的人更敏锐、更敏感,有能力和习惯于发现和体验事物的异常微妙之处,迅速形成直觉判断,产生奇异的联想和有价值的思维创新,厌恶平庸。艺术能力是种特殊的智能,有自己独特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办法,并且能通过独特的符号系统表达出来,达到对事物的理解、把握并预见其未来。

2. 艺术教育能够为道德教育提供的途径。从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来说,艺术教育能够为道德教育提供以下三种有效途径:

1)呈现途径:呈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呈现道德观念的感性形态,呈现伦理命题,呈现道德事件,呈现无法言表的内心冲突——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使人领悟事件的道德含义,体验美好的情感,提供模仿的行为范式。

2)表现途径:20世纪以来道德哲学最重要的进步就是,“哲学家们越来越多地摆脱了那种企图给人们道德指导的尝试,对道德判断本身的性质作出一种批判性的评价”,认为“善”、“恶”等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不可能被精确定义的。诚如穆尔所言:“我认为‘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正向‘黄色’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一样;因此正如你无论如何无法向一个不知道‘黄色’的人解释什么是‘黄色’一样,你也无法解释什么是‘善’。“善”是一种特定的、直觉的概念,不可能仅仅根据事实加以研究。因此,道德是直觉的行为的文化。这种文化旨在说明,哪些行为无助于价值观的实现,哪些行为则相反。只有通过艺术的表现,道德实践才能完整、生动、鲜明、准确地被刻画出来。艺术是传达道德的最佳形式。

3)行为途径:道德行为的养成在全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道德教育是否有效要从道德行为以及表现在行为中的道德意志、道德品质去评价;另一方面,机械的决定论认为有什么样的道德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道德行为,被事实证明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行为养成有自己特殊的过程与方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为本身必须有魅力。道理很简单,人们是因为美好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推崇,因为推崇而将其作为行为的典范与评价的标准。一种行为方式,哪怕它体现了最高的善,如果不能首先让人们去热爱它,它也不会成为人人效法的榜样。。

具有艺术特征的行为是充满精神愉悦的美好的行为,道德行为也可以体现出艺术性。具有艺术特征的道德行为,不仅是有创造性的,有活力的行为,而且也是能够完美表现道德意识的行为方式,应当成为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康德.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