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6 03:03:36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2)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一个普遍取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对英国的赶超、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对欧洲的赶超,说明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政策的偏差,陷入了困境。赶超战略如果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符合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战略就有可能实现。而如果赶超战略主要受出于政治等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则往往是反比较优势的,也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战略容易走向失败。普雷维什、辛格、缪尔达尔等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就是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生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是新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护越严,获取的代价越高,而对成熟技术,则保护轻松,获取的代价也较低。这说明,技术可以模仿,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持续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适宜的技术”。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要求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更多的创新,突出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要使得一国在最高级的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支持产业向高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为此,落后国家必须实现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向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变,缩短追赶的过程。实现这种快速转变的唯一路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邹薇,2003)。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是保障技术引进效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先导。

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韩国等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它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命运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佩雷丝和苏蒂所说的“第二种机会窗口”,而不是比较优势战略所倡导的“第一种机会窗口”。

四、结语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升级,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在确定主导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时,都不能脱离由本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也不能受限于比较优势战略,而应力求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性提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增加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经济的赶超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的赶超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3(1)

3.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

5.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5)

6.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7.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9.马云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7)

10.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3)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一个普遍取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对英国的赶超、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对欧洲的赶超,说明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政策的偏差,陷入了困境。赶超战略如果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符合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战略就有可能实现。而如果赶超战略主要受出于政治等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则往往是反比较优势的,也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战略容易走向失败。普雷维什、辛格、缪尔达尔等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就是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生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是新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护越严,获取的代价越高,而对成熟技术,则保护轻松,获取的代价也较低。这说明,技术可以模仿,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持续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适宜的技术”。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要求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更多的创新,突出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要使得一国在最高级的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支持产业向高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为此,落后国家必须实现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向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变,缩短追赶的过程。实现这种快速转变的唯一路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邹薇,2003)。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是保障技术引进效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先导。

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韩国等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它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命运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佩雷丝和苏蒂所说的“第二种机会窗口”,而不是比较优势战略所倡导的“第一种机会窗口”。

四、结语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升级,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在确定主导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时,都不能脱离由本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也不能受限于比较优势战略,而应力求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性提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增加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经济的赶超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的赶超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3(1)

3.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

5.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5)

6.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7.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9.马云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7)

10.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11.罗良针,张莹.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驱动作用辨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4)

1.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

不同的经济理论视角对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国内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考虑区内资源要素现状,确定优势产业;二是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钻石模型对区域产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结合产业市场竞争力表现,确定区域优势产业。我们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区域优势产业内涵的理论基础。

1.1 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1)区域的界定

在我国,行政区域内通常拥有功能结构完整的经济系统,但经济系统是开放的,行政区界不能阻隔不同经济系统的对接开放,因此按不同层次的划分,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有所区别。本文中的区域主要是指行政区域,而非经济区域。

(2)区域产业系统的发展目标

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不同区域产业系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系统的发展[1]。

(3)区域间关系的假定

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微观、中观、宏观的纵向关系是引导、服从关系,高层次系统拥有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进行的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更具宏观指导性和综合统筹性,因此低层次产业系统的发展应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以符合更高层次系统发展方向和定位为制定本区域系统产业政策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区域经济子系统既有各自的地区利益,也有共同的宏观目标和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因此它们应加强合作,合理进行产业分工以获取经济福利最大化,但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所面对的市场是同一的,互为竞争对手,各自的发展都意味着对资源要素的竞争性占有、利用、对公共产品的排他性利用,因此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尽量发挥互补性,使区域合作大于竞争,从而谋求整体福利最大化。因此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关系应该是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1.2 区域优势产业定义

区域优势产业内含相对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维度下,它是变化的[2]。区域优势产业应考虑一国背景下区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它的发展不只是单纯地有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更应是在促成区际产业互补效应充分体现的前提下而实现的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发展除应体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向外,还应体现国家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功能定位的战略意图。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于优势的发挥,因此需要注重对区域内优势资源要素的利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使它快速发展以推动区域经济和区际间协作的发展,进而使区域内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区域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区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必是持久的,因此只有依托区域内比较优势,通过形成并发挥竞争优势,才能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优势本身具备一定的自组织和自发展机制,保证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是指:以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基本立足点,依托区域内所拥有的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下,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面向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产业价值链条中某环节或多个环节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产业绩效高、产品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或产业群[3]。

1.3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区域优势产业作为经济客体对象,有着它的一般属性,通过分析它的基本属性有助于我们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1)系统性

从系统经济学的观点看,区域优势产业系统有其完整的功能特征,经济元和经济联系特征明显,优势资源、产品、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区域优势产业既是相对的高级系统,拥有众多企业厂商、消费者群体、商会等子系统;它又是相对的低级系统,在它的外部存在众多平行性系统、高层次系统。因此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系统性属性。

(2)相对性

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系统既是认识主体也是认识客体,既包括对外部经济世界的认识,也包括指向自身的认识;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不仅包括同层次之间,也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因此不同区域经济系统的认识主体、资源位、比较的特征时空尺度、自身的知识、信息、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同的,决定区域优势产业的界定有着相对性。

(3)动态性

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是优势资源要素,在短期内它是难以变化的,但长期来看则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区域优势产业需要随着资源要素禀赋条件和产业配置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是动态过程,区域优势产业可能发展为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4)综合性

区域优势产业是综合性优势共同作用的系统,仅具有单一的优势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资源、技术、产品上的优势应是基础性的构成。几种优势并非简单的叠加,应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把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单一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优势进一步放大和扩张,从而整合成产业的优势。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和基本属性分析,我们认为区域优势产业主要具有六个特点。

①弱可模仿性。优势产业既是众多优势资源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对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平台;它具有较强的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可模仿性弱。

②时空性。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时间纬度)有着不同的优势产业,不同的区域层次(或空间维度)也有不同的优势产业选择。

③发展性。优势产业拥有优势资源或较好的经营管理体制,需求市场较稳定;由于收入弹性高等因素作用,发展空间也较大,从而产业的增长率较高。

④创新性。优势产业的优势都将体现于产品,因此它的重要表现特征在于拥有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此外优势产业还体现于形成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等企业创新机制,保障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⑤产业关联性。区域优势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较好,关联产业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循环,优势产业对它的前后向产业及辅助产业具有一定的拉动或推动作用,它有可能发展为区域内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⑥差异性。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优势产业,彼此互补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际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我国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我国产业集聚变化情况

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的产业集聚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B门类采掘业、C门类制造业和D门类电力、热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对产业集聚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统计对象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我们把研究时段定为1999-2003年(缺1998年数据)。我们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地区各产业经济规模大小的衡量值,产业集聚度的衡量采用空间基尼指数和E-G指数1988-2003年各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3年,Gini指数下降的有8个行业,E-G指数下降的有3个行业,这3个行业也在Gini指数下降的8个行业之中。指数下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采掘与加工行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如烟草制品业,但总体来说,下降幅度不大,一些行业的下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集聚程度在持续提升。采掘业及资源密集型加工业一直在我国产业集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其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还不明显,而高科技产业和一些规模经济性较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一直在提高,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2.2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产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在各地区形成专业化优势产业不断强化的态势,如浙江的“原发型”专业化产业区和广东主要依托外资形成的“嵌入型”专业化产业区,都形成了以产业集聚为主导形态的区域经济格局,并出现许多产品销量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的专业化产业区。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现实状况[4]。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5。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不能仅仅看其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只具有“飞地式”经济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计算出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见表2。

2.3 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看,内陆地区的产业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从而使各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中得到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产业集聚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目前仍较为普遍,但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已证明了这一事实。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集聚态势得到增强,相对优势产业在各地基本上出现[5]。但是,内陆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3.简要结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从就地取材开始,根据当地的资源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非常符合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两个属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成熟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以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丽琴.论珲春市优势产业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孔庆峰.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及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32-40.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5)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6)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 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in Chinese Industry

MU Ke

(College of Pharmacy,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 Although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was came out nearly 200 year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plays the role of regular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hile the scale, scope and modalit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huge change. Rega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industrial propert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o us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bined with international industry competition,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lays on of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property; competition

1 比较优势理论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于19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表明任何国家或企业,都可以根据产品生产成本及效率进行分工,每个国家或企业出售最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仅购买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就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取比较利益,①这也就是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是价值规律在国际竞争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客观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有一定的理论前提:(1)两个国家或企业,两种产品或服务;(2)国家或企业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3)各个国家或企业间的自由贸易是市场经济下进行的,完全独立竞争;(4)其产品或服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流通,在不同的国家或企业间则不能流通。这也就说明比较优势理论有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有三个:一是生产资本;二是劳动,三是技术资源。赫克歇尔――俄林原理提出,生产资本和劳动是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②从社会角度看,国家的比较优势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政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主要表现,它来源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又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文化能够对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架构成分――劳动者产生影响,指导其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文化也是比较优势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及其特有的文化传统,长期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精神世界,进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③

2 比较优势理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指导作用。人类社会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之间大范围自由流通并逐渐优化,工业生产分工日益专业化并且更加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关税的降低和各种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全球市场走向一体化。当前工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正在由过去的自然资源开发转向知识技术创新,同时工业产品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通并不断升级,推动了工业领域的细化分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提供的必要条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国家生产和提供某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同时生产要素也可以在各个国家、企业、个体之间相互转移,信息化与资源共享成为必然趋势,独家的比较优势不可能是一个国家长期拥有的。

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竞争是工业领域的长期主角。工业领域产品的竞争主要包括产品的价格、质量和品牌等方面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既要关注工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提高自身产品比较优势,确保其市场地位;又要关注其他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设计能力、市场份额等来实现效率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或企业的产品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在大环境中不具有价格竞争或质量竞争的比较优势,那么比较优势理论的市场竞争规则迟早会无情地让其出局。

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林毅夫提出企业自生能力(viability)这个概念,从而联系起了市场竞争与比较优势这两个概念。④例如,在当前的世界贸易体系中,俄罗斯可以在资源密(下转第56页)(上接第14页)集型工业领域表现出强大竞争力,美国可以在高新技术工业领域表现出强大竞争力,这些都是工业领域比较优势的体系。因此,在工业领域严格遵循比较优势的规律,是国家取得贸易利益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3 中国在现代工业比较优势分析

在经济一体化、工业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在工业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步显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需要随之变化。即使比较优势理论不够完善,但结合中国的工业发展实际情况,现阶段的发展战略仍然应该适当考虑比较优势战略。

3.1 中国现代工业的比较优势

总体上来看中国工业产业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科技资源和技术实力不具备行业竞争力,但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比较优势,⑤比如:(1)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中国具有各行业不同技术水平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数量多成本低,分布集中。(2)物产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气候条件比较优势,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地质条件丰富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物种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3)人才资源比较优势,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科技人员数目较多且分布行业广泛。

3.2 运用比较优势应该注意的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是一种成熟理论,但在运用中也应注意一些问题:(1)防止单方面的过热高投入,以免撞上“经济高墙”;⑥(2)加大对银行、证券、信贷等金融机构的整治,加大监管力度,尽量减少工业产业对贷款的依赖,防止出现过度融资等局面;(3)虽然劳动密集型领域是中国工业现阶段的比较优势,但应避免单一发展固定方向市场,降低优势变劣势的隐患,而应该选择性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工业领域;(4)在高新技术工业领域,应集中力量发展中国已经有一定基础且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通讯技术等方面;(5)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

注释

①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190.

② 孟凡涛.比较优势创新论.山东经济,1999(5):56-57.

③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68.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8)

林下经济模式正是响应了十永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的林下经济活动。林下经济在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的同时,对转变林下经济收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间的多种资源,建立林木、开采、种植、旅游等多种产业形式立体开发,实现农林牧等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林地利用率。林下经济对促进职工就业增收,改进集体林改成果,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等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分析了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阿木尔林业局未来林下经济发展方向的建议。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结合了制度演进理论、发展循环理论以及可持续理论,并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多个角度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这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其他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方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阿木尔林业局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规模也必将增大。随着市场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生态林下经济产品的需求的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阿木尔林业局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改变发展策略,从而赢得发展的先机。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都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现状得出针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未来的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

第 2 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林下经济的定义

林下经济是 1973 年第一次提出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学者对林下经济定义有很多阐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李金海认为林下经济主要结合了三个学科,分别为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位基础,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林下经济不仅仅是林业的发展,还有动植物的发展,菌类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等等。

国家林业局网站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是:“林下经济属于一个复合生态的系统,同时充分结合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微生物等综合系统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目标是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以保护环境与经济效益为目的得一种经营模式”。同时,国家改革发展网站上在上面定义的提出上提出林下经济是要以林业为主,同时各个其他产品共同发展的立体式经济。

江西省政府文件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中又有一定的区别“林下经济是要林下种植养殖的产业链系统,景观利用也是主要的方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要以林下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这些定义强调出林下经济是对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现实,与林木发展有了重要的区分,属于一种复合的经营方式。此外,林下经济生态意义明显,定义中多涉及到循环经济,生态环境这样的定义。本文认为,林下经济应该是一种多领域综合开发的,区别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系统里面的生态资源、生物条件,并注重技术的运用,以及合理的开发的一种新经济林业发展模式。

2.1.2 林下经济的内涵

虽然国内外经常会把林下经济与农林复合生产所混淆,但林下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业互补、生态优势、应用优势。

(一) 产业互补。林下经济不同于传统农业产值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特点。林下经济是对传统的林业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林下经济减轻了林业产业的压力,通过科学化、集约化及规模化的生产,改变单一的林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互补。林下经济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林木为主要林下经济收入的林业发展形式,对政府依赖程度大的特征,在结合产业互补的理论基础下,林下经济的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林下经济利用农业与林业以及养殖业各自的优势,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生态优势。林下经济依据生态学的营养级、生态位理论,合理组织系统结构,发挥生物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为管理下,改善物质的循环以及能力的流动,不仅改善自然环境条件,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率。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提倡的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也大大的加强了森林系统的抗逆性。

(三)应用优势。随着人类在遗传改良、选育、栽植和加工利用等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林下经济可以利用物种搭配遗传的知识,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

2.2 基本理论

2.2.1 制度演进理论

制度演进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制度的先进性,第一是看是否符合当期人的主流习惯和精神态度,二是作为一种调节资源的分配原则,可以减少社会无序斗争,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三是制度是由社会环境与发展阶段决定的,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产权的确立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反过来,市场和技术等因素也会对制度路径的选择产生作用,并不断强化其初始路径的设置。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化的驱动因素,制度需要建立在人主流的思维习惯和精神态度之上来进行设置,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度演进中的产权问题。二是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问题。前者认为产权的确立就是一种最佳制度,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后者路径依赖则主要认为路径依赖的力量来自不完全市场和报酬递增,并依赖于历史的路径选择行为。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符合制度演进的发展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对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运用制度演进理论可以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出更符合科学规律的政策建议。

2 .2.2 循环发展理论

循环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它是根据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来制定的一种再生发展理论,它主要适用生态学应用于广义上农业的发展,它充分利用了农林牧副渔

生物产品时间和空间的生长规律而制定的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理论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延伸生物上下游环节,以尽最少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林下经济模式就是循环发展理论的最典型模式。 循环经济原理要求阿木尔林业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循环发展的理论,促进物质在天空,土地表层,土地内部多个空间的循环流动,了解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土壤情况,选择适合阿木尔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下产品,促进生物链的良性流动,从而保证阿木尔林业局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三无的发展环境,包括无残留,无废物,无污染的模式。

........................

第 3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 12

3.1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 12

3.2 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 ........... 14

3.2.1 基于强化生态建设的考虑 .................... 14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 17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17

4.1.1 区位优势(S1) ...................... 18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 30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30

5.2 未来发展方向 ....................... 32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阿木尔林业局地处祖国北部边疆黑龙江上游,并与多个林业局共同形成集聚经济。阿木尔林业局东面是塔河林业局,南面是呼中林业局与内蒙满归林业局,西面是图强林业局,北面是黑龙江主航道,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境内现有国家二级口岸漠河—连崟口岸。正是基于阿木尔林业局北面的区位优势,阿木尔林业局在出口和国外市场相比其他林业局更有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为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内外林下经济的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适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规模,造就林下经济的知名品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并研究了当前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阿木尔林业局林业发展的情况得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自然禀赋的视角观察阿木尔林业局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结合阿木尔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和生态循环优势。

从制度演进的理论出发,发现了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回顾历史,阿木尔林业同其他林业局一样,虽然经历多次林权改革和长时间的林权制度演进,林权制度变迁是左右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阿木尔林业局获得了良好的要素循环累积,从制度上设计促进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帕累托最优,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才能获得更大的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杨小凯与林毅夫的争论始于2002年。杨小凯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表了《后发劣势――共和与自由》的演讲。随后,林毅夫发文《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回应,与杨小凯探讨中国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问题。两个人的争论由此展开。

一、杨小凯、林毅夫之争

后发优势,指的是后发国家利用与先发国家的差距,积极引进先发国的技术、学习其经验制度,不断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后发劣势,是指落后国家虽可通过模仿发达国家来缩小经济差距,但是仍会陷入只重视技术模仿而忽视制度模仿的陷阱,从而导致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失败。

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杨小凯与林毅夫论争的焦点问题为: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孰先孰后;制度究竟是内生还是外生;国家经济改革是否可以采取激进方式;制度是否为限制国家机会主义、促进长期经济发展的唯一道路。

杨小凯认为制度模仿对后发国的发展处于首要和核心的地位,不应忽视制度模仿而过分强调技术模仿。只有英美的制度才是保证长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长期发展,限制国家机会主义的唯一道路。他还认为,中国的渐进式双轨制经济改革是失败的,导致了国家机会主义的制度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林毅夫则认为,虽然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中国渐进式双轨制经济改革是成功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即为技术模仿对后发国发展十分重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制度模仿虽然重要,但是要审时度势地进行,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制度安排,所以制度并非为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唯一制度安排。

二、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杨、林的论争在当今中国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针对的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中国的经济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回避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中所争论的问题。杨、林虽然观点分歧巨大,但是两位通过经济理论来指导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愿望却是一致的。杨、林两位学者的争论虽然发生在十几年前,但是所争论的问题对当下中国的发展仍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一)无论是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最重要的则是创新

组成后发优势两个最重要部分是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这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事实上,后发劣势不是与后发优势并行的概念,更不是对立的概念。[1]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后发劣势概念并不排斥、也并未彻底否定后发优势概念,而是对后发优势的有益补充,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就像收益和成本的关系一样,乃硬币之两面。[2]

不论技术模仿还是制度模仿都是后发优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后发劣势更是为了防止其只注重技术模仿,而忽视制度模仿才提出的,可以算作是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补充,更加完善了后发优势的内涵。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后发优势已连续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目前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时期,经济增速放缓、腐败现象严重。而以往先发国家的技术、管理、体制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也不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积极地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才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为此就要保证创新在一定的范围和框架内进行,而这个范围和框架应该是由宪法和法律来规定的。这与杨小凯的理念确有几分相似。

(二)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准确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

杨小凯在论争中一直担心的问题便是国家机会主义,他担心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问题。[3]事实上,杨提出制度也正是为了限制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防止政府的角色扭曲,保证市场的自由运行。而林在论争中强调的更多的是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但是要有根据,可以概括为“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4]

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问题贯穿在整个中国改革的进程中。[5]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实行的是由政府完全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则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直到十四大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似乎都在见证市场地位的增强和政府角色的减弱。但政府的作用依旧重要。正如十四大后虽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是在“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仍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看来,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政府只有找准了位置,才能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其仁.纪念杨小凯[J].经济观察报,2004.

[2]谢作诗.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硬币之两面[J].经济体制改革,2003(9).

[3]徐景安.中国政府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评杨小凯、林毅夫、张维迎之争[J].中国经济报告,2014(12).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阐释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指出比较优势理论致力于解释经济现象和揭示经济规律,隶属于经济学;竞争优势理论致力于用经济规律指导经济管理运行,隶属于管理学。两种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论文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关系 正确认识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把握不同理论问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文拟就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澄清某些认识误区,使相关实践活动获得正确的导向。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比较优势的思想发端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中提到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固有的或后天获取的“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s)和交换的合理性。--之后,李嘉图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思想发展为相对比较优势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理论化和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源自各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其中最令人不满的有两点: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仅涉及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二是该理论难以解释多种要素存在情形下的比较优势来源。对李嘉图理论的不满导致了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倍受关注的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份额理论”。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该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角度探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得出了一个国家应出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富有要素的产品,进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结论。并指出,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与出口劳动密集产品的状况,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难题”。该难题的提出,使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为了对现实作出新的解释,一些研究者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揭示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来构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从以下两个方向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方向之一,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原因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发展方向之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的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发达国家而言,即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由于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是存在差异的,且不同国家还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生产技术,因而,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最终产品相同,具有相同技术能力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研究结果是导致著名的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该理论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首先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其后则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标准化的产品。至于为什么新的技术和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研究者则一般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予以解释,认为,只有富裕国家才有可能支付得起昂贵且具有高失败概率的研究和发展费用。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处于创新期的产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为资本 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的产地也从技术创新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由此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走向。研究者们还得出了以下结论: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最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特征,当一国的厂商计划进行跨国经营时,他们最有可能进行开发的市场首先应当是与本国收入水平相当的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的贸易量应当是比较大的。 贸易理论的上述新进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间进行。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却是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地区)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占有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新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系统构筑者是迈克尔·波特。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相继出版了其著名的竞争3部曲:《竞争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和《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0f Nations)。三部著作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界的权威论著。《竞争战略》,运用作用于一个产业的5种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分析产业及其对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中战略(Focus)。《竞争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论述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国家竞争优势》,利用所构建的“钻石体系”模型,探讨了国家、州(省)与其他地理区域如何取得持久竞争力的问题。波特认为自己所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后者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预算赤字、货币政策、市场开放或民营化)或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前者则突出强调主要根植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认为劳工、资本和自然资源并不能决定繁荣,因为取得这些资源并非难事,竞争力来自企业以当地的资源生产出更具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国家和区域的竞争环境。他所构筑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与竞争背景”、“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等4个方面探索了竞争力的来源、变化及其对政府与企业的意义。 三、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辨析 目前,有关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相容,只能择其一。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了不同称谓。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有片面性,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分别隶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二者既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 1、两种理论相对独立 波特明确指出,其研究的领域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学致力于解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管理学致力于提供实现预期经济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是一门改造世界的学科。虽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呈现出交织发展的特点,但仍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 第一,理论基点不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点是交换和贸易,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点是竞争。尽管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先于竞争优势理论,但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严格的前后相继的关系。波特虽然提及比较优势理论在探讨竞争力问题中的应用,但并未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竞争优势理论,而是另辟蹊径,对比较优势理论所未涉及到的植根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二,作用目标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对已经发生的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和判断,为预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国际贸易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致力于为经济行为主体做出合乎价值取向的决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作用目标不同,理论体系框架及其应用范围也必然有所不同。 第三,发展路径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比较优势”到“相对比较优势”、从“外生变量”到 “内生变量”、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历程。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则经历了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产业中观层面乃至国家宏观层面的历程。 2、两种理论相互联系 笔者强调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相互独立,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的相互联系。在笔者看来,比较优势理论中所论及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形成国家、区域、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尽管波特更多地是从管理学角度构建竞争优势理论,却未曾割断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况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并不能涵盖竞争优势理论的全部,还有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从其他视角(比如生产要素禀赋)对竞争优势问题进行研究。相应于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隶属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必定是隶属于管理学的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基础。 既然两种理论体系既相独立又相联系,那么,两种理论就应该结合运用。林毅夫结合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并论证了后发优势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林毅夫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产业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形成后发优势,便应该将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于尽可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要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1)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战略有较多的讨论,在讨论中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一国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路径,但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方面遇到了较多的挑战。笔者试从比较优势角度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快速变迁和经济赶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及其科学性

林毅夫等从对赶超战略的批判入手,借助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一国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较快的提升。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一个普遍取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对英国的赶超、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对欧洲的赶超,说明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政策的偏差,陷入了困境。赶超战略如果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符合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战略就有可能实现。而如果赶超战略主要受出于政治等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则往往是反比较优势的,也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战略容易走向失败。普雷维什、辛格、缪尔达尔等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就是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生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是新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护越严,获取的代价越高,而对成熟技术,则保护轻松,获取的代价也较低。这说明,技术可以模仿,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持续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适宜的技术”。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要求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更多的创新,突出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要使得一国在最高级的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支持产业向高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为此,落后国家必须实现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向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变,缩短追赶的过程。实现这种快速转变的唯一路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邹薇,2003)。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是保障技术引进效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先导。

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韩国等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它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命运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佩雷丝和苏蒂所说的“第二种机会窗口”,而不是比较优势战略所倡导的“第一种机会窗口”。

四、结语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升级,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在确定主导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时,都不能脱离由本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也不能受限于比较优势战略,而应力求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性提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增加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经济的赶超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的赶超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3(1)

3.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

5.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5)

6.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7.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9.马云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