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风险定量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9 16:32:45

风险定量分析

风险定量分析篇(1)

1. 概述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团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采用多种方法、技术和工具,对项目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主动采取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地实施,从而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项目分析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尽量科学地进行风险分析,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正确的依据。英美等国许多部门制订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从而保证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写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一书,列专章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包括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风险监控等内容,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权威的项目风险管理论著。

我国对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体制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近年来,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有所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承揽项目。针对国际项目的风险研究也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如钟伟容、龚燕平的《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分析和研究》,针对国际工程承包实践,建立了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模糊递阶辨识模型,定性分析了在施工阶段承包商所面临的施工风险。但综合来看,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国际项目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我国企业在项目风险分析上,很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

本文以中国某公司(文中简称甲公司)在沙特阿拉伯承建某工程项目(文中简称沙特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al Hiearchy Process),对该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够为国际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2. 沙特项目简介

2.1业主背景

本项目业主是沙特阿拉伯某矿业公司。沙特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在沙漠和山区地带储有铝钒土、磷酸盐、黄金、铜、石膏和银等矿产资源,且多在近地表层。虽然沙特是中东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长期以来除了石油,其他矿产品的开发严重滞后,国家经济过分依赖石油,经济较为单一化。为此,近年来沙特大力发展采矿业,以期实现经济多元化,其中包括建设一个大型磷酸盐工厂,由此需要建设一个1250万吨/年的磷矿石选矿厂项目。

2.2承包商背景

本项目的承包商是甲公司。该公司是国内的行业领先企业,以技术研发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大量行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智力输出型的国际化模式。2007年沙特项目招标,甲公司经过与多家国际著名工程公司的激烈竞争后中标,合同总金额4.5亿美元。

3. 项目风险识别及重要度评估

3.1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出项目存在8类风险及16项风险因素(具体过程略):

3.2风险估计

本文采用主观概率法,对识别出来的8类风险进行了分值估计,初步得出风险重要度(具体过程略):

4. 用AHP法进行项目风险量化分析

4.1AHP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 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它把复杂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按支配关系将这些因素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其优点是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把它们彼此区别开来,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层次分析法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1)明确问题和建立层次结构。在对待研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后,要弄清楚问题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按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及重要性级别,进行上下分层排列,形成一个层次结构。AHP法所建立的层次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完全相关性结构,即上一层每一要素与下一层次的所有要素完全相关;完全独立结构,即上一层要素各自独立,且都有不相干的下层要素;混合结构,是上述两种结构的混合。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一般分为三层:目标层,是决策问题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准则层,评价准则或衡量准则;方案层,指决策问题的方案。

(2)应用两两比较法构造判断矩阵。构造矩阵的关键在于设法使任意两个风险关于某一准则(上层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定量描述。一般采用9级标度法,即某准则与另一准则的重要度用1、2、3、4、5、6、7、8、9来表示,并要求准则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出一个判断矩阵。若i元素与j元素的比较结果在判断矩阵中为aij,则标度见表2.1。标度1-9以及它们的倒数,是数值意义上的数字,而不是顺序意义上的数字。这些数字是根据人们进行定性分析的直觉和判断能力而定的。9个不同重要程度的数量标度完全能够标明两个事件之间不同重要性在程度上的差别。将专家对每一个层次中各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用1-9级标度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即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中元素aij表示从判断准则Hs 的角度考虑要素Ai对要素Aj的相对重要性,即:aij=■ aij>0;aij=1/aji;aii=1

(3)确定项目的风险要素的相对重要度。在应用AHP法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时,需要知道Ai关于Hs的相对重要度,即Ai关于Hs的权重。计算分析程序如下:

首先,计算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W,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重要度。

然后,进行一致性判断。在对系统要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时,由于运用的主要是专家的隐性知识,因而不可能完全精密地判断出Wi/Wj的比值,而只能对其进行估计,因此必须进行相容性和误差分析。估计误差必然会导致判断矩阵特征值的偏差,据此定义相容性指标。

若矩阵相容时,应有λmax=n;若不相容时,则λmax> n,因此可用λmax- n的关系来界定偏离相容性的程度。设相容性指标为C.I.,则有:

定义一致性指标CR为:

若一致性指标CR

(4)计算综合重要度

在计算各层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度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项目风险要素进行优先排序。分析过程如下:

设第二层为A层,有m个要素A1,A2,…,Am,它们关于系统总体的重要度分别为a1,a2,…,am.第三层为B层,有n个要素B1,B2,…,Bn,它们关于ai的相对重要度分别为b1i,b2,…,bni,则第B层的要素Bj的综合重要度bj=■aibij,j=1,2,…,n

即下层j要素的综合重要度是以上层要素的综合重要度为权重的相对重要度的加权和。

(5)计算整体风险水平

根据项目风险估计中得出的各风险因素分值Ri,以及风险分析评价中得出的各风险因素权重Wi,得出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为:R总=■WiRi

(6)进行项目风险排序

根据项目各风险因素综合重要度计算结果,进行风险因素排序,找出关键风险。

4.2 沙特项目风险定量分析

根据本文4.1所述AHP法基本原理,以及3.1、3.2所识别出的项目风险因素及重要度评估,对沙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4.2.1 建立本项目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

4.2.2一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分别构造项目的一级风险因子和二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和综合重要度计算。

如图4.1:

①判断矩阵的构造过程

选择项目管理方面的三位专家,采用两两比较尺度的取值方法,分别对A层(一级)和B层(二级)全部风险因子进行两两比较,综合对比三位专家的结果后,得出A层和B层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

②权重的含义

本文中,A层(一级)风险因子的权重,指A层各风险因子相对项目整体风险的风险度,权重越大,说明该风险因子对项目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越大。B层(二级)风险因子的权重,指B层各风险因子相对其所属上层风险因子的风险度,权重越大,说明该风险因子对其所属上层风险因子的影响程度越大。

③综合重要度

本文中,综合重要度指各风险因素(即B层各风险因子)相对项目整体风险的风险水平,即风险度。

④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本文中,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由项目风险估计得出的A层各风险因子的加权平均预测值,以及本章得出的各风险因子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1) 一级风险因子判断矩阵

(2) 一级风险因子权重

(3) 一致性检验

4.2.3 二级风险因子的判断矩阵及权重

与一级风险因子计算方法相同,对二级风险因子进行矩阵构造和相关计算。本文以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管理风险三类风险为例进行分析:

(1) 政治风险

当n=1或n=2时,C.R.=0,不检验一致性。

(2) 社会风险

由于社会风险项下只有一个子项,故权重(B5)为1

(3) 管理风险

同理,分别计算出法律熟悉程度风险B3=0.3333,执法环境风险B4=0.6667;社会文化冲突风险B5=1;通货膨胀风险B6=0.2491,汇率

(下转第232页)

(上接第195页)

变动风险B7=0.7509;自然风险B8=1;承包商技术能力风险B9=0.3333,设计风险B10=0.6667;资金支付风险B15=0.1667,成本费用风险B16=0.8333。

4.2.4 项目全部风险因素的综合重要度

根据:Bwj=■aibj,j=1,2,…n,计算B层全部风险因子的综合重要度(表4.9)

由表4.9可知,本项目最重要的风险是成本费用风险B16和汇率变动风险B7,在风险管理中应重点关注此两项风险。

4.2.5 项目总体风险水平

根据项目风险估计得出的各风险因素分值和项目风险分析得出的各风险因素权重,对项目总体风险水平计算如下(表4.10):

项目总风险分值为70.333,为较高风险,承包商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J·R·Turner等著,李世其等译.项目管理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1.

[2]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编,卢有杰,王勇译.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2.1.

[3] 郭仲伟. 风险分析与决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7.

[4] 陈立文.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1.

风险定量分析篇(2)

关键词 固定收益证券 市场风险 实证分析

一、导论

我国现阶段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的关键时期,有很多独立的特征和不同于其他国家一般情况的特点。而国债市场作为其中的代表,其各种市场风险指标也显现得最明显,所以通常选择国债市场作为代表来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市场行情及风险状况。

Macaulay(1938)最早提出用久期分析利率和固定收益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先河。Hicks(1939)开始利用久期来衡量固定收入现金流的利率风险。庄东辰(1996)和宋淮松(1997)分别运用非线性回归方程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我国的零息国债进行建模。王敏、瞿其春、张帆(2003)研究了债券组合的风险价值,但对于债券套期保值所涉及的风险问题研究则相对滞后。

二、国债市场风险的种类

1.流动性风险

国债一直被各类金融机构作为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国债市场不完善,大部分国债交易仅能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难以充分满足各类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此外,因为国家财政政策的松紧随经济发展的需求时有变化,如果国债净额清偿即净发行额负增长也会增加金融业的流动性风险。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是利率变动引起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利率风险主要体现在:第一是利率频繁波动,使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的调整难以跟上利率的变化,削弱了利息收益;第二是影响银行存贷差;第三是短期利率上升的步伐一般都快于长期利率,使借款期限一般较短而贷款期限一般较长的商业银行蒙受时间差异损失。

3.其它风险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风险外,还有通货膨胀风险,以及因我国特殊的国情与固定收益市场建设情况下的特有风险,一是交易违约风险,二是金融机构债务风险。多年来,我国交易所国债市场国债托管采用二级托管制度,即对投资人持有的国债实行按券商席位托管,而不是按投资人实名账户进行托管,某些金融机构利用托管制度的这一漏洞,通过国债代保管单和买空卖空的假回购交易套取资金,形成数额巨大的债务链,导致大量金融纠纷。这种因制度缺位导致国债投资的高风险,必然使国债国债发行利率上升,极大地加重了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是不可忽略的危险因子。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

在以上论述之后,本文意欲对国债市场的各种风险对国债价值的影响做定量分析模型,用数据量化说明各种市场风险对国债价值的独立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因素。

1.模型因变量与自变量

数据的采集时间为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9月30日。

这里选取国债的每日收益率平均数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差值作为固定收益证券的价值衡量变量,称为因变量。

在自变量的选择上,第一个自变量是反映利率风险的,利率作为对固定收益证券因背负种种市场风险而产生的额外补偿,主要应依据上文所提及的各种市场风险类型分别给出衡量指标。在这个模型中选择久期与固定收益证券存续期间实际变动值的成绩作为自变量。第二个自变量是反映流动性风险的,本模型选择存续期间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例作为自变量,尽可能平衡每个月异常交易量的影响,并结合债券买卖价差做补充的定性分析。第三个自变量是反映通货膨胀风险的指标,即CPI数值。因为一些债券为规避此种风险是采用浮息债形式,所以对于这种债券即须从CPI中减去浮息率。通常这种债券的风险存在于未能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风险中。

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上一部分中构建模型的思想,本文最终构建的模型可以用表示为:

Y= a0+a1X1+ a 2X2+ a3X3+u (1)

其中:Y――超额利率(国债存续期间平均收益率-1年定期存款利率)

X1――该券存续期间交易量/该券该期间全部交易量

X2――该券存续期间久期平均*价格变动

X3――该券存续期间CPI均值-该券浮息率

3.模型估计与检验

通过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收集到所需数据并进行整理后,共得到58组国债数据。

(1)参数估计

用Eviews5.0对(1)式用LS方法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下:

Y= -1.172429+-3.455869X1+ 0.144138X2+ 23.99125X3 (2)

回归结果整理如下表(表1):

(2)参数检验―T检验

步骤如下:

1)提出待检假设H0:βi=0,备择假设H1:βi≠0;

2)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2)式N=58,查t分布表可以得到t0.005(58);

3)对于(2)式,|ti|t0.005(58)则拒绝待检假设H0:βi=0,也就是各参数在α= 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为零,根据表一给出的统计值,|t0|=3.032261,|t1|=3.037075,|t2|=6.677351,|t3|=3.513093;可见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检验。

(3)序列相关的检验与克服

随机扰动项ut如果存在序列相关,在解释变量严格外生的时候对LS估计量的无偏性和一致性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其有效性,标准误差和统计量检验都不可靠。下面用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①残差散点图

看残差散点图(图1与图2),发现在两图中的点几乎可以拟和成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射线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即从图表上直观反映出(2)式的回归模型是有效的。

②Q-统计量检验

该检验法也是以残差序列为基础,得到DW统计量:

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2)式n=58,k=4,查表知dl=1.24,du=1.49,而Eviews5. 0报告的DW=1. 343340(表一),故DW∈(0,dl),存在微弱的序列自相关,需要克服。

(4)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White(1980)提出了对最小二乘回归中残差的异方差性的检验。包括有交叉项和无交叉项两种检验。检验统计量是通过利用解释变量所有可能的交叉乘积对残差进行回归来计算。例如:假设估计如下方程

式中b是估计系数,ûi 是残差。检验统计量基于辅助回归:

Eviews显示两个检验统计量:F统计量和 Obs*R2 统计量。White检验的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性(也就是上式中除a0以外的所有系数都为0成立)。

用Eviews5.0进行WHITE检验得到数据如下表(表二)所示:

(5)随机扰动项正态分布检验

利用Eviews5.0得到残差序列的正态直方图(图三)如下:

从图可见,残差序列几乎呈现标准的正态分布,从图中后边的数据可知:对于图三,偏度Skewness =0.454111≈0,峰度Kurtosis =2.838089≈3,不是非常理想的正态分布,但与本模型的假设性质有关,也不会影响本模型的估计性质。

4.模型参数经济意义解释

交易量在同类证券总交易量中的比例与综合风险也呈正相关关系,因为换手较频繁的固定收益证券更容易暴露在市场的系统风险之下,这与流动性低带来的风险降低有一定的背离,这也与我们现在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存在的固有缺陷有关,流动性较差的固定收益证券存在天然的数据稀少和缺失,这也为模型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再者,久期与价格的乘积对综合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负相关说明价格顺应市场情况作出调整后有利于降低该证券本身所隐藏的风险,这也为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可贵的思路。最后,综合风险随着通货膨胀的增长会暴露得更明显,这也与通常的认知一致,只是在模型中将其影响量化了。

四、政策建议

利息是投资者购买固定收益证券获得收益的最主要形式,利率风险也是固定收益证券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市场利率不断变化,要想降低利率风险就得在利息上做文章,其中利息的支付方式与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以及与发行者现金流出量的大小都直接相关。固定收益证券也就有了很多细分的种类,比如固定利率证券、浮动利率证券、指数化证券、纯粹证券等,这些证券的创新就主要是通过改变证券利息的支付方式而规避市场的利率风险。

固定收益证券的流动性风险也是影响极大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一个市场的成长环境和潜质,而流动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固定收益证券交易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投资者投资该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就会降低。现在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加深,交易品种也不断丰富起来,例如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回购交易和互换交易等,它们都是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重要途径。

国债市场风险规避的途径归根到底是依靠金融创新的,在我国这样比较特殊的环境下,强化微观金融主体并相应弱化政府在金融创新供给中的作用,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并处理和协调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程振源著.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

[2]张建平,杨莎莎.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分析.特区经济.2006.6.

风险定量分析篇(3)

1引言

我国的洪涝灾害从出现频率、影响范围到造成的损失都是世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中国发生的有史料可查的重大洪水灾害就达1600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40多年的治理,全国江河流域的防洪形势有了重大改观。但是,由于洪水的影响因素众多和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从确定性的角度预知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洪水发生的确切时间和真实过程,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洪水灾害目前还难以彻底防范或根本消除。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洪涝损失具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建立洪水风险的概念,使人们经常认识到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洪灾的后果,将有助于机构和个人更好地防范洪水灾害。

洪水风险是指未来可能引起灾害性后果洪水发生的概率或频率,洪水风险图则是对洪水风险及后果定量化和图形化的体现。一般,洪水风险图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组合:

(1)流域洪水发生的频率;

(2)流域类洪水的淹水区域分布及有关说明;

(3)洪水灾害可能造成的各类损失。

洪水风险图可以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到灾难性洪水发生后可能的水文后果和灾害损失概况,及时做好防御洪水的准备,以防患于未然。防洪决策人员可以对于流域重大的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后果做到胸中有数,在灾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迅速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和采取正确抢险救灾措施,将洪灾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2 分析流域洪水淹没状况的方法

2.1 实际洪水法

实际洪水法的基本假定是流域自然地理特征保持基本不变条件下,洪水具有重现性。因此流域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大洪水实际淹没实况,可以作为现在和未来同类洪水重现时的淹没状态。分析历史洪水淹没实况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对于近期发生的洪水,利用流域实测水文资料和灾情资料可以较为可靠地分析洪水特性及相应的淹没范围、淹没深度和淹没时间。

(2)对于缺乏资料或年代较为久远的洪水,可以通过调查考证的途径[1]分析洪水发生时的淹没情况。调查考证的内容包括对沿洪水路径洪痕调查,查阅有关洪涝灾情的历史文献记载,走访洪泛区居民等。

(3)洪水径流是塑造地貌的重要外力,洪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洪水地貌包括废河道、天然冲积堤、冲积扇(洪积平原)、河漫滩(冲积平原)、沼泽地、三角洲等[2]。通过对洪水地貌分析,可以大致上分析出洪水径流的强度、范围和水深,作为分析淹没实况的依据。

(4)对于河流早已改道远古时生的大洪水,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地貌分析并结合水力学方法估计古洪水的水位和流量,近似推算古洪水重现时的淹没情况。

实际洪水分析途径主要适合于天然流域,一般不能估计流域城市化、防洪工程和防洪措施的效应。

2.2 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

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是根据流域现状或规划条件下土地利用特征和工程条件,采用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分析推求流域洪水泛滥后的淹没状况。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和模型众多,采用何种方法和模型应该针对流域水文地理特征、工程调度方式、资料条件以及计算精度来选择应用。

(1)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或设计洪水过程线可以采用水文学方法,如推理方法、径流系数折算法、先损后损法、下渗曲线法、降雨径流相关图法、蓄满产流模型、超渗产流模型[5]等。

(2)由设计洪峰推求河道洪水位,可采用水面曲线法、回水曲线法、经验公式等。位于河道洪水位以下的区域可作为可能的洪水淹没区域作进一步分析。

(3)由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水位过程线,常用的水文学方法包括单位线法、等流时线法、抵偿河长法、马斯京根法、调蓄演算法[3]等。

(4)对于河网汇流或坡面漫流计算采用水力学方法比较合适,如一维非恒定流和二维非恒定流方法[4],以及它们的简化形式等。采用水力学方法可以根据分析要求推求河道或流域水深、流量、蓄水量的时空分布。

水文学和水力学方法计算结果频率概念明确,可以分析和模拟土地利用、工程建设、调度方式、边界条件变化情况下的洪水状态,在洪水风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  3洪灾损失统计评估

3.1流域社会和经济特征统计

对流域的社会和经济数据应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或估算。各种资料来源应尽可能,可以采用当年或上年度本地区社会和经济统计年鉴。在有条件情况下,应该直接去当地收集最新和更详细的资料,以满足洪灾损失估算的要求。需统计的基本资料包括:

(1)城镇和村乡人口、土地利用情况、耕地面积;

(2)各工矿企业固定资产和工业产值;

(3)农、林、牧、副、渔业产值及固定资产;

(4)单位和居民固定资产;

(5)服务和社会性行业产值和固定资产;

(6)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气等各类生命线的分布;

(7)参加洪水保险的企业、居民数和保险金额。

3.2洪灾损失评估

一般,洪灾损失评估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灾害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范围用面积或区域表示;灾害强度定性为若干级,如特大、重大、大、中、小等;

(2)造成的经济损失。按工业损失、农业损失、商业损失、居民损失、其它行业损失等分类统计,也可以分地区统计;

(3)生命线受害统计。所谓生命线系指交通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邮电系统等,一般可按系统中断时间计;

(4)人员伤亡数目;

(5)环境污染及疾病传播情况;

(6)社会影响。

经济损失评估是灾情评估的主要内容,但人员伤亡、水源污染、疾病流行、社会不安定、生命线受损影响等是无法用货币表示的无形损失,在评估过程中须单列考虑。

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主要是由于洪水直接淹没所造成的集体及个人财产损失;间接损失指由于洪水期交通、电力中断,厂房、设备受损等造成的产品成本增加及停产、误工损失,以及合同无法按期完成的违约损失等,还包括防洪抢险、灾民撤离、疾病防治、灾后恢复等费用。由于对间接损失的详细分析和精确估计是很困难的,一般是根据典型实例的调查结果或经验估计得出间接损失占直接损失的百分数来作为间接洪灾损失估算的依据。

对于不同灾区,由于地形地貌、经济状况、季节、淹没程度、抢救措施的差别,洪灾损失是不同的。但对于确定地区,洪灾损失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淹没程度。如果资料充足,能够分区分类建立洪灾损失与淹没水深、淹没历时之间的相关系,则灾情损失评估结果更为方便和可靠。

4 洪水风险图绘制

针对某一风险的洪水,根据分析和计算洪水淹没的范围、深度及相应的经济损失,按一定的规格描绘和标明在流域地形图上,便得出洪水风险图。

洪水风险图采用大比例尺地形素图勾绘而成,比例尺大小可根据流域面积、洪水频率、淹没范围、资料条件以及精度要求而定。在勾绘洪水淹没范围的边界时,要考虑洪水的可能路径,结合地形情况,由比较熟悉当地地形且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绘制,最好在实地查勘后进行。对可能淹没区域,应设置彩色编码区,其颜色及深浅可以表示淹没深度的变化。风险图上应标注重要部门和单位,如政府机关、大型厂矿企业、学校、医院、金融机构、居民区、村镇,以及重要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通讯线路等。另外,图上应明确标明紧急情况下人员转移、疏散的路线及地点。图的下方有专门说明框,简要说明洪水风险图的基本特性,包括暴雨洪水频率、淹没区域、淹没水深、淹没历时、流域社会经济主要特征值、淹没区经济损失评估结果等。另外还需说明风险图上各种标记、代号的含义。

洪水风险图绘制完成后,应出具一份编制说明,内容主要包括:

(1)流域水文、气象和地理特征,排水系统和水利工程概况,历史上典型洪涝灾害特点及后果;

(2)流域社会经济特征统计;

(3)分区域阐述风险图上洪水灾害的特点和性质,灾害后果和经济损失;

(4)洪水风险图的制作依据、方法和存在问题;

(5)洪水风险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6)洪水风险图的应用范畴;

(7)其它说明事项。

5 结语

流域洪水风险图可以定量和直观地描绘遭受洪水淹没风险的区域和洪灾造成的损失,属流域非工程防洪措施之一。通过洪水风险图提高了全民防洪意识,为各级政府指挥抗洪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简要论述和分析了适合于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的一些方法,侧重讨论了推求洪水淹没状态的若干途径以及洪灾损失统计评估的内容。虽然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出发点是希望有助于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将在洪水风险分析领域作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院.洪水调查.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

[2] 孙桂华等编译.洪水风险分析制图实用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风险定量分析篇(4)

1.导论

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单独的某一种市场风险的深度量化,而是对固定收益证券所面临的综合市场风险进行的度量与分析。所建模型虽未必全面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从长期来看,中国主要的融资渠道在银行,债券这种新型融资渠道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近几年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都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国家政策也开始倾向于债券市场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深化固定收益债券的理论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1.2 文章意义

20 世纪 40 年代,人们对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久期、凸性,从 50 年代开始了对金融风险的定量研究。但传统的报表分析缺乏时效性,资产定价模型(CAPM)无法适应金融创新的深化,直到VaR模型(风险估价模型)的出现才使金融风险的研究走向成熟。但之前对理论的应用几乎都只针对一种市场风险,没有考察风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对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变动的协同作用。并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成熟,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显露出中国独有的政策和心理因素影响,使得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的需求较为迫切。本文在遵循VaR方法的基本框架下,以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试图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定量研究固定收益证券的综合风险。

2.固定收益证券概述

2.1固定收益证券的定义

固定收益证券是一种要求借款人按预先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合同,包括国债、公司债券、资产抵押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能提供固定数额的现金流,但从实际现金流量来讲,收益的固定性是很弱的,主要的原因植根于市场,也就是风险的存在使得固定收益证券最终实现的收益率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其有较为固定的票面利率作为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收益相对固定的特征。

2.2 固定收益证券的意义

首先,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可以提高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并且增强利率引导投资的能力。其次,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有助于我国居民住宅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发行住房抵押支撑证券,不仅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而且为金融市场增加了投资品种。另外,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也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对改善上市公司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现阶段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大多数投资者选择规避风险,因而固定收益证券逐渐将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中新的投资热点。

3. 固定收益的风险分析及度量指标的选取

市场风险是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引发金融机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通常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再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3.1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无法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情况下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情形。信用风险常以VAR模型衡量,但VAR值的应用过于复杂,且其本身就是一个模型,如果嵌套在其他模型中,很可能会引起模型间的交叉影响,使得模型的合理性降低。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企业信用等级的指标,通过对企业负债程度以及偿债能力的分析判断其违约风险。

3.2 利率风险

利率变化指市场利率的变动引起的固定收益证券价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影响投资者资本利得的大小。利率风险的评价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久期与凸性,其中久期指的是债券的平均到期期限。文章中,我们将使用VaR模型,并借鉴修正的麦考利期限的原理。

若以P代表债券价格,C代表票面利息,R代表到期收益率,n代表付息次数,F代表债券面值。 则

=-修正的麦考利久期(MD)(3-1)

将上式变换形式可得dp=-MD×P×dR (3-2)

根据利率风险的定义,dp即为利率风险,则式(3-2)可以写为

金融产品每天的市场风险=其对利率敏感度×金融产品价值×其收益不利变动 (3-3)

此刻,我们再引入VaR模型。简单地说,某金融产品的VaR是指这样一种损失额,给定概率ω% ,在t日的持有期内预计超过这一损失额的概率只有1 -ω% 。

用公式表示即为:P(损失的绝对值>VaR)

我们以VaR值作为利率风险的度量指标,则

(3-5)

当然,在利率只发生微小变动时,利用修正的久期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是恰当的,但当利率变动较大时,除了考虑修正的久期外,还应考虑债券的凸性,但在本模型中并不采用凸性来衡量利率风险。

3.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固定收益证券引起流动性不足而在交易证券时可能遭受的损失。简单来说,若证券交易活跃,交易量大,则流动性风险就低,反之亦然。交易量的数据虽容易获得,但却与波动性相关,而波动性则是对有流动性负面影响的指标。为了不影响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选择以存续期间交易量占该类证券总交易量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

3.4 再投资风险

再投资风险指的是将期中现金流再投资时面临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其本质仍是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不太成熟,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将利息投资于本金投资的金融产品,所以本文将采用同一种指标衡量再投资风险与利率风险。

3.5 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即指现金购买力变动的风险。在不考虑物价变动时,固定收益证券的现金收入是确定的,当期收益率也是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只是名义收益率的稳定。经济稳定时,可以不考虑通货膨胀风险;但从2011年开始,价格水平持续攀升,投资者也对通货膨胀率存在较高的心理预期,在此情况下忽略通货膨胀实非明智之举。本文拟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风险,并对浮息债券作相应修改。

4. 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综合度量

4.1 样本数据的准备

企业(公司)债的发行主体不具备政府信用,其信用风险的补偿利率将在超额利率中占有较大比重,预计对二者进行实证研究将会得到显著的结果,所以本文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 19 支 7年期的企业债券与公司债为研究对象,取其2012 年度的相关数据(其中,到期收益率及久期基于 2012 年期初数据计算)。

1.企业债券的收益,即因变量,是以各债券 2012 年的日均实际到期收益率来表示。

2.违约风险则以发行企业2012年度已审计财务报表上数据计算的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3.对于利率风险,本文选取 VaR 值对其进行度量,而VaR 值由债券价值、修正的久期和 12 年债券价格的每日价格变化率三者相乘得到,然后再按日取平均值。

4.流动性风险以债券2012年度月平均交易量/二级市场所有同类债券月平均交易量的指标度量,这里将公司债和企业债分开处理。

5.对于通货膨胀风险,以2012 年 CPI 涨幅4.5%表示。对于样本的浮息债券,其衡量指标则为CPI涨幅减去浮息率。

4.2 模型建立

根据分析,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4-1)

其中: Y指到期收益率;X1、X2、X3、和X4分别作为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的衡量指标。

以所获数据为基础,利用 EViews 中的最小二乘法(LS)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下面的多元回归方程:

Y=-13.328-0.012X1-0.001X2+0.532X3+8.317X4(4-2)

(-4.2) (-1.04) (-2.13) (1.54) (6.66)

4.3 参数检验

4.3.1 单个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 检验

由式(4-2) 可知,α2、α3和α4都通过了检验,但α1却没有通过。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对公司债和企业债的管理相对严格,只有大型国企才有资格发行债券,一旦发行失败或者后期无法偿还也有国家买单,所以资产负债率这一违约风险指标对企业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并无显著影响。

4.3.2 模型整体检验――F检验

令α2=α2=α3=α4=0,根据公式计算得出F = 16.20651>F0.01(4,14) =5.04,即该多元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4.3.3 拟合优度检验

由回归结果知,决定系数R2= 0.822,解释了总离差平方和的 82.22%,非常接近于1,因而该模型拟合得非常好。

4.3.4 多重共线性检验

通过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并不高,所以无须进一步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

5.政策建议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利用可支配的资源,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寻求收益最大化。下面为投资者投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并进行分散投资。这么做虽然不会完全消除风险,但是其效果好于完全投资于某一种债券。

(2)理智投资。投资行为不应受感情左右,个人投资者更不应单纯将票面利率作为衡量收益的标准,应在对债券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后再采取行动。

(3)剩余资金投资。个人投资者应在合理安排消费后,利用剩余资金,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策略,不宜借钱投资。

参考文献:

[1]张伟,张晓迪.中国公司债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9;(02):55-58

[2]刘金全,王勇,张鹤.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相依性――基于VAR 模型的经验的研究.财经研究,2007;(05):12-18

风险定量分析篇(5)

一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地方负债经济绩效的研究

(一)模型准备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索洛借助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表达形式,构建了以劳动和资本说明经济增长的索洛模型(Solow Model),直到现在该模型仍然是经济增长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改模型的表达形式为:[Y=F(K,L,t)]

其中Y表示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入,t代表时间(一般表示年份)。

当考虑哈德罗中性时,用有效劳动投入[L*]表示技术和劳动投入共同作用的量,在这里我们仅分析2003―2012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的情况,可以忽略技术变化,用L直接代替[L*].

于是Solow模型可写成:[Y=F(K,L)]

二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债务信用风险的度量

(一)指标选取

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债务信用风险的度量,笔者选取了三大类数据:经济数据财政数据债务数据。经济数据包括地方GDP占全省GDP的百分比GDP增速;财政数据有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收入风险赤字率;债务数据则是债务负担率。考虑到代入AHP模型,必须使所有变量与最后评价指标――“债务信用乐观指数”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因此对原有指标进行调整:

GDP百分比=[区域GDP全省GDP], GDP增速=[本期GDP-上期GDP上期GDP]。(经济数据)

财政收入增速=[本期财政收入-上期财政收入上期财政收入],调整后的财政收入风险=[1F-1n(Fi-F-)2],([Fi]表示第i年的财政收入,[F-]表示平均财政收入),赤字率=[财政支出-财政收入GDP],对其改进后,调整后的赤字率=[max(赤字率)-当前赤字率一定年份内赤字率的极值]。(财政数据)

债务负担率=[债务余额当期GDP总量],调整后的债务负担率=[1-债务余额当期GDP总量]。(债务数据)

(数据摘自《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十三地级市融资平台数据汇总)

2012年末江苏省各地级市的政府债务存量至今仍未公布,无法获得权威的官方数据,考虑到地方融资平台仍是江苏省地方政府获取债务的主要途径,笔者选取2012年末江苏省十三地级市融资平台的债务存量,代替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虽对债务余额有所低估,但相对权威可靠,差距较小,且比例关系与地方债相近,可作为债务余额带入模型运算。

分别构造3个方案对准则层6个因素的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结论

(一)对地方负债经济绩效研究的结论

利用Solow模型对2003-2012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在近十年,苏南苏中苏北地方负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2%9.4%76.96%。分别对结果进行分析。

苏南五市地方负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62%,居三大区域之末。这是否意味着苏南地区政府运用债务的效率最低?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这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苏南巨额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庞大的财政收入足以支持经营大部分政府公共事务,尽管存在一部分负债,但在更庞大的地区生产总值面前,地方负债所起到的作用迅速被稀释。二是就业数量的增长速度较快。苏南就业增长率十年中九年位居三大区域首位,这必然会使得地方负债的经济绩效进一步下降。总体来说,苏南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身财力,对政府负债依赖程度小,经济发展也较为稳健。

苏中三市地方负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居三大区域第二。笔者认为财政收入持续且较快增长赤字数额占财政收入比例较小,是上述结果的原因。苏中近十年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除2004年出现负增长,其余各年基本上都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且赤字数额与政府财政收入的比值,要远小于苏北地区。因此地方政府负债虽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作用效果有限,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拉动地区发展。

苏北五市地方负债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6.96%。笔者认为高贡献率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苏北地区赤字增加量起始数额较高,且增长迅速。苏北地区10年中所有年份赤字增加量都位于三大区域首位,但地区生产总值却远低于苏南,这说明苏北地区长期依赖政府负债谋求经济增长;第二,历年赤字增加量与财政收入的比值很高。10年内所有年份均超过50%,少数年份达到80%―90%,这说明地方负债在苏北地区经济增长中,具备与地方财政比肩的巨大作用。因此,必须客观评价地方负债对苏北经济的巨大刺激作用,正确看待苏北地方政府负债行为。

(二)对债务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的结论

利用APH模型,综合2012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财政债务数据,最终得到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债务信用乐观指数分别为0.3844,0.2336,0.3820的结论。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发现,苏中在江苏省三大区域中债务信用最不乐观(12年值)。分析2012年数据,笔者认为地区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地方债务存量是其中原因。进入2012年来,苏中三市经济明显低迷,地方GDP增速仅为11.61%,近十年来首次降至江苏省最末;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严重,尽管这一指标12年三大区域都迅速下降,但苏中迅速降至10%以下无疑最为明显;巨额的财政赤字创10年新高,12年苏中三市债务存量超过苏北五市之和。因此,笔者认为,在江苏省地方债务问题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必须首要关注苏中三市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坚决控制苏中地方债务风险,防止因苏中债务恶化,引发三大区域地方债务系统风险的爆发。

其次,苏北苏南债务信用乐观指数相近,都相对较为乐观,苏南略优于苏北。仔细分析后笔者发现,虽然二者结果相似,但其背景却不甚相同。苏南虽然地方债务存量巨大,但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是能够将债务顺利消化;区域财政收入增速趋于中等,但胜在基数较大,财政实力仍较为雄厚。因此苏南主要是凭借庞大的经济总量,维持地方政府债务的乐观程度。反观苏北,虽然近年来地方债务增加迅速,但因基数小,债务存量的绝对数量仍要逊于苏南苏中;同时必须考虑到地方负债对苏北经济的显著拉动作用,12年无论是GDP增速还是财政收入增速都高居三大区域榜首,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自然削弱了高债务存量的负面影响。因此苏北则是依靠地方负债对经济的良好刺激作用维持债务信用的乐观程度。

参考文献:

[1]张仁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8

风险定量分析篇(6)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定量分析篇(7)

尽管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由于至今没有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和分析方法,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风险评级、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监测预警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一)定量分析少,难以准确地反映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目前贷款客户信用分析以信用等级分析为主,这种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地确定每一个因素合理的权重,而且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指标衡量体系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本文属=文秘站 =站原创文章,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 ,更多原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而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还不够广泛,难以反映评级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从整体上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基础数据归集难,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评级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征信制度,或者信息数据元素标准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一致,在充分利用交易数据融合风险控制的度量、数学建模的现代统计方法时,还显得相当困难。

(四)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分析明显滞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相当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基础利率,银行内部的评级体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分析又很缺乏,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分析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操作风险的防范制度散落于各个专业,并未真正形成操作风险分析系统。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

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特点

近20年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量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通常使用指标衡量和数学模型来分析评估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分析方面,目前有影响力的就有信用度量术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和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并具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对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研究方面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对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为基调。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规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选取最适合的定量分析工具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对各种交易、投资等业务组合及其限额进行量化控制,运用经济资本金分配法控制非预期风险。

(三)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密切。如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将违约以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它假设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和降级概率要高于相应的历史平均水平,而在繁荣期的结果正好相反。该模型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期的组合损失分布来生成违约(转移)概率分布。而信用度量术模型则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国家和特殊行业指数以及股票交易数据。

(四)风险预测敏感性较强。如KMV模型将违约与公司特征而不是公司的初始信用等级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债务人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它还通过股票价格来测算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因而市场信息也能被反映在模型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并且,由于该模型使用的变量都是市场驱动的,表现出更大的时变性。

(五)实施定期监测。银行最高层规定市场风险的承受度,并定期检测它与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及市场条件的匹配情况,使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行为。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我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要达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之目的,就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先进经验,借助风险量化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对所面临的风险在量上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度量和判断,当风险指标发生较大变动时,能够自行报警并予以提示。

(一)风险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虽然研究风险的角度不相同,也具有各自衡量、监测、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以笔者之浅见,三类风险均可按以下五个基本步骤进行建模。

1、设定风险分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设立根据不同的风险而确定,总体原则是选择一组或多组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测性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通过观察指标的变动情况判断即时风险程度和未来风险的变动趋势,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别考虑。在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相关数据和基本信息,经不断检验其有效性,筛选出若干个预测能力最强的变量信息来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

2、分配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权重。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后,对指标应在全面细致分析每一个指标性质、类型基础上,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和指标评分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模型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展示模型的适

用对象、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工作步骤的繁简程度,并对某类风险进行风险度分析,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3、划分风险等级。在各项指标设立和划分权重后,对各类型风险分别进行评分,按总分的高低设立不同的等级标准和区间,一般设定7到10个等级。

4、导入计算机系统。为保证风险评价广泛地得到应用,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精确、便捷、客观,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详细的、机械化、程式化来进行评价和描述,并连续跟踪风险变化趋势。对载入“系统”的客户信息做到认真核实、客观使用,把“系统”信息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参考。

5、制订规避风险措施。风险控制既要考察、识别、度量这种个别项目的风险,同时也最好有一体化的整体风险的考察、识别与度量。如当信用风险出现风险征兆或迹象后,应当积极采取包括调整偿还进度、签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加以纠正。

(二)风险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也主要是对引起信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分析应建立适应不同客户特点的评级体系,包括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等类型。如对公司客户可按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来设置评分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可包括:客户经营及财务等基本状况、贷款信用情况、客户关联关系等。

(2)信用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大信贷监测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建立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具体监测与系统分析、事中事后监测与事前控制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全面监测信贷投向、资产质量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贷款大户信贷分析制度,强化对贷款大户的风险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大户风险状况和变化态势,发现风险疑点及时跟踪检查。三是高度关注客户诚实守信情况、遵纪守法等其它信息的搜集。四是实施分层次管理。根据资产风险的分布情况,指定专人对重点分支机构实施重点监控,并实施预警、整改、停牌、责令组织力量集中清收等风险处罚。

2、市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市场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通过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从而得到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风险值。

(2)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二是采取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三是深入研究利率风险。按照造成利率风险来源的不同,进行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四是强化汇率风险监测。充分了解并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所从事业务中包含的汇率风险,以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3、操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操作风险指标体系。目标是将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量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

(2)操作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可以从技术上控制的。一是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将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的地方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三是通过“打分法”评价风险程度后,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制度,并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三)确保风险分析评价监测控制的保障性措施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一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建立相互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确保控制机制涵盖包括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所有的风险。三是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测量、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能得到实时监控。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在风险控制既要独立于市场开拓,又要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应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等;从内部审计上看,应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等;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警告违约风险等。

3、动态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应以年度为周期,调整测评指标,降低和提高不同指标权重。并建立和实施引进新模型、调整现有模型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内部政策和程序。

风险定量分析篇(8)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如图2所示。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风险定量分析篇(9)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风险定量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风险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工程比比皆是,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与决策相关,是客观因素变化的结果,是结果与期望偏离的总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可变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构成了风险的三大要素。

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是所有妨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的集合。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阶段性、全局性和多样性。风险的阶段性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的全局性是指风险对局部产生的影响会随着项目的进展和时间的推移而扩大,进而影响全局;风险的多样性是指风险内部错综复杂,各种政治风险、建设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等风险因素随时存在。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风险,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明确风险、收集资料、估计项目的风险形势;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做出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等。最终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两者密不可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首要步骤,它通过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分析与归类,找出对项目顺利实施有巨大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历史资料、风险种类、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不确定性分析、建立初步风险清单、风险分类和建立项目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列示风险编码、因素、事件、后果,风险发生的估计事件、风险事件预期发生次数、可能的损失等。

(三)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法、核对表法、流程图法和情景分析法等。专家调查法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做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方法;核对表按照风险来源列示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形成该项目的基本风险结构体系;流程图是按照阶段顺序将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以模块的形式组成流程图,在每个模块中标注出潜在的风险因素,给人以清晰的印象;情景分析法适用于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关注于某些因素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识别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影响程度。

(四)工程项目识别的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其中运营风险又包含运营成本风险和运营收入风险,市场风险又包含行业竞争风险和市场消费需求风险。

三、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对不确定性影响项目的认识,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发生。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使用特定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通常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当出现偏差时,及时修正,同时为风险的定量分析指明方向。广泛使用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有过程风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数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SWOT分析等。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之后,企业需要出具风险综合评定报告、定性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风险优先次序清单以及需重点进行控制的风险清单。

(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之后一般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定量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理统计等方法,量化风险,并将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量化,从而识别最需要关注的风险,以数据说明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从而制定成本、进度计划表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和决策树分析法等。敏感性分析法是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矩阵分析法需要建立量化风险矩阵,也就是风险概率――风险影响排序矩阵,对于每个具体的风险都采用一个风险矩阵和风险衡量尺度,定量的对风险进项排序,针对发生的可能性高、后果严重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树分析法是将备选的决策或方案通过“树”的形象描述出来,并显示方案执行的后果及可能发生的概率,形象直观、脉络清晰。

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数学推理,对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估算,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并为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支持依据的过程。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评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后果,为风险控制决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险因素会随着工程项目进度而不断变化,因而要随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量化风险的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首先,确定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标准,可以选择工期、成本、利润等可以量化的目标作为标准,也可以选择企业威信、员工满意度等目标作为标准;其次,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应该向所有的单个风险进行综合,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当然,这也是整个风险评价环节最繁琐的情况,因为单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后果本来就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再将其自由组合后进行评估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将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决定是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工程项目还是重新拟定新的方案,或是放弃工程项目。

(三)风险评价的方法。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有调查打分法、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洛分析法、概率法、风险图法、层次分析法等。

五、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风险制定的措施以应对风险,风险应对的策略有预防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和利用风险等。

(一)预防风险。首先,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风险的方法;其次,在工程项目开始前,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物质性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防止不利风险因素的出现,以减少损失;最后,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避开不必要的风险。

(二)缓解风险。风险缓解是在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目标、进度、质量等的影响,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人为分隔可以分开的风险;另一方面寻找共担风险的风险承担者,缓解独自承担风险的压力。

(三)转移风险。风险转移,不是风险转嫁,而是通过发包和分包、工程的保险与担保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

(四)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项目主体独立承担风险,不予以转移的行为。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自留,因而在采用风险自留之前必须掌握完备的风险信息,可以采取防止或减少损失与自我保险的措施。

(五)利用风险。利用风险主要是针对投机风险而言,因为风险与收益并存,通过衡量风险的成本代价与收益价值,制定相应的措施,化不利为有力,使风险成为盈利的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董芳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3.

风险定量分析篇(11)

0、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文 /zuowen/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zuowen/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毕业论文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html/jianli/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sixianghuibao/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zuowen/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sixianghuibao/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sixianghuibao/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作文 /zu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