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风险与应急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0 17:02:08

风险与应急管理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1)

企业预警管理,是指能够对企业失败、管理失误现象进行早期警报和早期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所谓企业预警管理理论,是将经营失败和管理失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生发展过程,置入现有管理模型中统一分析,来揭示企业的逆境现象(经营失败、管理失误)的客观活动规律以及逆境同顺境的矛盾转化关系,进而揭示企业经营不失败、摆脱失败的管理机制。因此说,它是企业研究如何识错、防错、纠错、治错的系统管理方法,是一门全面解释企业成功机理和失败机理的系统学说。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佘康教授认为,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危机发生后如何应对和如何摆脱危机的策略问题,至于危机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机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企业预警管理理论是对经营失败机理性分析并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理论。

现有的管理注重研究企业经营成功的机理而忽视企业经营失败的机理的研究,从而难以科学的解释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预警管理理论,就是将经营失误失败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置入现有理论框架中进行新的思考,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企业逆境的客观发展规律,这可称为企业管理的”安全”机理。企业预警管理研究是通过规范性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来提出预警管理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系统学说,以全面阐述企业的成功机理与失败机理。

二、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危机预警机制研究企业预防危机、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手段和策略,设计企业危机预警分析指标,以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保证企业处变不惊,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别在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已今非昔比,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开展危机预警研究与应用就显得更加迫切与重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核心是要企业树立危机意识,而领导者的危机观念尤为重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危机防范制度,保证危机信息传导通道的顺畅,以及研究建立应对危机的措施谋略。越是成功的企业越不可无危机预警机制。

纵观业界,在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多少曾经叱诧风云、豪情万丈的商界巨子如同喧闹的走马灯来去匆匆,多少曾经如日中天、风光无限的企业集团就像夜空中的流星一闪而逝。正如古语所云:“其兴业?R,其亡也忽”。

(一) 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误区只是建立实施“危机预警机制”。管理也是生产力:合理组织生产并产出经济效益。然而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误区在于:忽视企业基础管理而过分强调企业法人权威;忽视管理的多样性而过分强调经济手段的作用;忽视企业内部机制二过分强调扩权管理;忽视企业自身问题而过分强调客观原因。此外,就是是对管理中理性、非理性之争太极端。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的研究主要是反唯理性主义。非理性倾向者关注管理的实务认为,世界上成功的企业背后必有一套强有力的文化,人是最大资源,管理他们的方法是通过文化的微妙暗示。而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分依赖分析的、定量的方法,导致有失偏颇。企业在管理方法的运用中把握不了适当的“度”失去平衡。现实表明,我们不应该处于两个端点上,而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促进演化发展。

(二)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现状产生的原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在危机到来时,企业为什么总是仓皇应战总是缺乏一种机制、一种制度性的防范措施。其原因可以归结如下:1.高速度掩盖低质量

多年来我国的速度型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处于高速度发展阶段,人们只看到表面的繁荣,而看不到企业潜伏的危机。在经济处于调整收缩阶段时,企业危机爆发的频率自然提高。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周期与国家经济周期是一致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时候的高增长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经济运营存在极为明显的周期性。尽管经济学家力图找到烫平波动方法,但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少。

2.思维局限的约束

西方思维重分析而东方重整合,大多数中国企业缺乏危机意识。中国强调中庸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使我们国人缺乏辩证思维。西方管理追求卓越,东方管理追求和谐,此话不无道理。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多从计划经济的短缺年展过来,在有产品就有消费者,有广告就有市场的环境下,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过去的成功往往会误导企业家,在经历了创业时期的大风大浪,铸就辉煌后,总认为自己会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淡化了危机意识。

3.浮躁的社会风气

社会大环境影响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转型期的社会意识、空气中都充满了浮躁的气味。“一不留神,成为百万富翁;一不留神,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诸如此类的神话广为流传。

企业家面临市场种种的巨大诱惑,更多的考虑是如何迅速膨胀扩大,神经总是绷的紧紧的,总想着通过几场应战击败对手,成就大业。

因而,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企业家向前考虑的多,向后考虑的少;攻击型的思维占主导,防范型的观念居次位;有心规划宏图大业,无意审视危机忧患。这也是导致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环节及相关措施

(一)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

1.危机调查和危机预测

调查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情报收集工作 ,然后对已经收集的情报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把所有可能发生得危机按轻重缓急加以排列,并预测出危机对组织造成多大损害,并将结果迅速上报或分送有关决策者,从而为制定反危机措施做好前期准备。

预测危机,这里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找出在组织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危机,因为发生过的事情可能再次发生。第二种是,找出该组织的同行或类似组织发生过什么危机。

2.精心策划危机应急方案

良好的危机防范管理不仅能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而且要为可能发生作好准备,拟好计划,从而自如应付危机。

制定全面的危机反应计划主要包括危机运营的目标、策略对策、工作程序方法、方案运作条件、组织资源配置等,在制定危机反应方案时,可倾听外部专家的意见。当然,危机预案不应太僵化、太具体,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包括各种危机均有的不可预见的方面,留给管理层自己判断。

3.培训专业人员,进行“模拟危机”演戏

为确保处理危机时有一批训练有速的专业人员,平时应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包括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临危的应变预防能力。同时,设定模拟危机情景,定期进行模拟演习,使人们熟悉方案,并检测方案的有效性。

(二)建立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的措施

1.企业必须收集竞争情报,为危机“监控”

在危机酝酿期,往往会在媒体或互联网上出现相关事件的报道。如果企业能在此时就有所觉察,将其解决于危机爆发之前,这不仅是避免危机的最佳方式,也是把企业损失降到最小的途径。信息技术长足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逐步从部门级扩展到了企业级,作为应对,竞争情报产品及相关服务已成为危机预警和监控的有力工具。对于竞争情报准确的搜集、管理以及分析,是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危机预警系统的要素,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要准确判断所有消息的来源,并与刊登和转载消息的媒体及时取得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把“危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对“舆论出口”澄清,是对解决问题行表率的作为;要快速、准确地掌控竞争情报,这也是危机公关的前提;要能够以最直接和最快速的方式,实时掌控市场信息,以达到预警的目的;应对危机公关预警,企业需要“因需而定”拟出各自的竞争情报规划。

2.企业必须要做好危机预警阶段的分析工作

企业在建立自己的危机预警体系时,应该认真反思哪些薄弱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在危机预警阶段的分析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预警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查工作

企业应按照正式的方式来明确最有可能发生的、潜在的、能够造成最为严重危害的危机,其主要调查途径有:

①对公司的高层、中层、基层进行调查

②对经销商进行调查

③对消费者进行调查

④对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

⑤对媒体记者、编辑进行调查

在对以上所形成的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帮助识别企业最脆弱的方面,为危机企业缩小应该进行良好防范和管理的危机范围,从而确保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危机分析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分析危机发生的频率

②分析危机发生的影响

③分析危机管理的难度

④分析危机引起的公众关注度

(3)诊断工作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2)

0 引言

在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所谓的公共安全主要是指参与者的安全,这是核心问题与主要矛盾。大型群众性活动(以下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活动,包括比赛、演唱会、展览展销、游园、招聘会等活动。据公安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3.5万场,参与群众3.2亿人次。根据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报第22号资料表明,从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行前进行的安全检查情况看,有62%的活动存在各种安全问题。2005年11月1日,北京市率先出台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首次要求主办方在活动举办前进行风险评估,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随后,杭州、南宁等地也出台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9月14日,国务院公布《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该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范围,承办者、场所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安全许可的条件、程序、时限,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保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仍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将危险降到最低,通过应急管理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的保障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成功举行。

1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及风险评估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运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各部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防范周密,有章可循,才能大大降低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要从系统的每个层面识别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处置措施。

1.1 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

大型群众性活动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规模大。至于何谓“规模大”,大多都是从参加的人数、所占场所的面积、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作出大致的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本条例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由此看来,“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是判断规模大小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1000人并非实际参加的人数,而是在举办活动之前预测的可能参加的人数。如果根据经验和常识判断,可能会有超过1000人参与,但由于意外原因实际参加人数没有那么多,仍然不失为“大规模”。另外,该人数也不是整个活动的所有人数,而是“每场次”可能参加的人数。

(2)群众性。“群众性”是指参加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不具有特定性,是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虽然某一种活动可能是针对某些社会群体而举办的,比如篮球赛事的观众大都是篮球爱好者,人才招聘会的参加者大都是应聘人员,音乐会的参与者大都是音乐爱好者,但他们来自何方、年龄大小、民族种族、文化水平等都不具有确定性,也不排除其他人员的参加。特别是象焰火晚会这样的活动,没有任何的资格限制,无需任何入场票证,人员更为庞杂,更具有“群众性”的特点。

(3)随机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往往具有随机性特点,在何时举行、何地举行、以何种方式举行都是不确定的,或简单地说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在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那里,这是一种常态,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公共秩序和管理模式,因此,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一所大学里往往有一两万学生在同时上课,但上课的时间、场所、方式、参加人员等都是较为固定的,因而也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

1.2 风险评估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3)

二、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的关系

风险预防和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二者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为了能够达到对风险的控制,应急管理体系就需要提前预防,所以由此发现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认为,我国以预防为主,应急为辅,主辅结合,来实现企业的风险控制。反之,应急管理体系是在众多风险的促使之下逐日完善。所以可以认为风险预防与应急管理既是一对因果体,又是一组制约体。制约中发展与完善,发展完善中不断自我调整。

三、企业加强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措施

(一)风险预警措施企业的风险

实际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投资风险,这种投资风险包括了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再加之投资外在社会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也同样会产生风险。所以首先需要企业的管理层降低由不科学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需要加大对企业财务部门的审计工作,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需要对投资环境做详细了解与调查,这种调查主要分两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就是所要投资国家的大的政治环境,我们都清楚,如果一个国家大的政治环境比较混乱,那么其社会的各个部门以及国家法制工作等与秩序相关的一切就毫无章法,在这种环境下投资风险之大可想而知。第二个层面的调查便是投资地区的文化与风俗,各个地区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风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所传承的文化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作为企业投资者,必须要和当前人们和部门搞好关系,这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投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最后企业还需要对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风险做好防御工作,这种自然灾害也同样会产生无法估量的风险,如果预防不好,对企业的发展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应急管理措施

我们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由之前的传统反应式发展到了如今的以预防为主和应急为辅的模式。并且这种应急已经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多个部门协商合作共同来提高应急效率。明显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应急管理是由上到下的应急结构,这就需要多个部门有这种应急意识。当然随着我们国家政府职能发生了较大转变,所以应急管理中的行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国家如果把应急管理机构转化为常见的事业单位,这样的话将会大大降低应急能力。对企业来说,应急措施和国家应急措施类似,也就是说企业应急管理也应该由企业领导者直接领导,然后各个部门协调作战,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企业的应急管理对企业风险作出及时的反应。当然企业风险还应该有效的利用国家应急管理措施来使得自身的应急能力得到提升。

(三)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的协调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风险的产生不是由某一特定人或者部门造成的,当然我们这种说法是在假设这些部门和人都是正常的“经济人”。所以风险的产生是由多部门造成的,这也就意味着风险的预防也得从各个部门入手,由此看来,应急管理也应该把手伸向企业的各个部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风险预防的意识,使得工作人员与企业部门更为重视风险预防,也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所以企业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有着互相协调的作用,当然这里的应急管理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应急管理,更应该包括国家大的应急管理体系。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4)

本文为甘肃政法学院青年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

在中央政府层面,我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管理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一)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是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通常成立临时性指挥机构,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部门参加,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对口主管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部门分工负责。国务院各应急部门分别负责一种或几种相关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协助配合。有些部门形成了部际协调机制,如抗灾救灾协调机制、核应急协调机制等。

(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在条块关系上,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对于由地方为主处置的突发事件,中央部门给予指导、协调和帮助,实行条块结合管理。

(四)部门应急体系初具规模。负有直接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部门,都建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信息通讯系统、防灾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监测预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救援救助体系,但完备程度参差不齐。

(五)国家应急法律体系趋于完备。我国已相继颁布了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6件,部门规章55件,紧急状态法和部门应急法规正在起草制定中。

(六)国务院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以往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应急预案编制和修改工作,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的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必要性

自从2003年“非典”肆虐以来,我国政府包括企业界逐步认识到社会风险的危害性及其破坏性,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2008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社会风险频发的年份,无论是年初我国东南省份的雪灾,还是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些无不考验着我国政府应对风险的执政能力和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在经历了这些社会风险以后,也让我们认识到,社会风险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政府,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从当前我国社会的总体形势看,整体平稳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风险: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体系运行平稳有序,社会整体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各种问题和矛盾凸现出来,不少问题和矛盾还呈现出继续恶化的态势,社会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社会风险的累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利益失衡,是当前我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当前我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前提。公民减灾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完善。从学校做起,广泛普及减灾与应急反应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减灾与应急管理效果。加强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人才,已是当务之急。重视减灾与应急管理及减灾与应急技术的开发,对提高区域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急需的工作是编写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教材和科普书籍,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选择典型的高风险地区和行业,建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依据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在一些高风险地区建立整合社区、行业和辖区政府一体化的综合减灾基地。通过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现高风险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以此形成典型范式,在同类型区进行推广。选择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及其代表性行业,加强行业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即通过灾害保险途径与企业安全体系的建设,强化同类行业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单位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目标。除此之外,建设全社会的安全文化体系,不仅对高风险地区与行业实现减灾目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国家和各级政府完善与提高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都将起重要作用。

(三)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降低社会风险的基础。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在社会风险来临之际懂得如何来应对风险使个人风险降到最低。例如,一些社会矛盾,如果公众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就可能使这些社会矛盾不会激化甚至演变为更大影响力的社会风险,从而把社会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说,要想有效地降低社会风险,最基本的就是加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减少国家和社会损失的保障。个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保险是发展应急体系的根本保证。当个体真正认识到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险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时,才能增强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并且个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给保险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个体的损失减少了,就是真正减少了国家和社会损失。

三、几点建议

(一)树立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危机防范意识是社会民众对于危机和风险的认知、鉴别和防御的思想观念。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提高民众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将会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降低灾害和危机造成的损失。国外成功的应急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在灾害和风险未发生时,投入大量资源提升民众的预警、预防、预备和预案意识;在灾害来临时,降低社会民众的恐慌、迷信和脆弱心理,是应急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因此,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说,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胡锦涛指出,要将灾害预防等科学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教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风险意识的树立以及应急技能的提升应当从中小学开始抓起。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构筑危机防范体系的首要工程,是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基础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中小学生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薄弱,面对突发性事件心理比较脆弱,应急反应能力亟待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忧患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就要在中小学教育中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使之制度化和法制化。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忧患意识、预警意识和防范意识的不二法门。各级教育机构不仅要负责编制危机教育教材,开设减灾防灾的专门课程,培训专门的从事应急教育的教师队伍,而且要聘请应急管理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将防灾减灾的知识和常识作为中小学必考的项目之一。要将应急演练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邀请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和情景模拟训练,从而增强中小学生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他们对危机和灾难的辨识能力,提高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

改变传统应急管理的舆论导向,构造全民重视危机防范和风险规避的文化氛围,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非常重要。传统的应急管理舆论导向,重视正面报道而忽视灾害报道,重视应急救援而漠视应急准备和善后处理,重视轰轰烈烈抢险救灾而轻视默默无闻减灾防灾,结果导致了公民危机防范意识的普遍缺乏,应急救助技能的普遍羸弱。当前我国进入各类灾害频发的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民众的风险意识是必备的风险文化要素,只有建构一种全新的风险文化,形成全社会重视危机防范的舆论氛围,才可能让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接收熏陶,才能使他们能够在灾难中学习、在风险中反思、在危机中提高。

(二)了解和认识社会风险。首先,要有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意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风险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的始终存在。没有哪一个时代是确定必然地那样发展的,也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种事物的发展道路是预先设定好的,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总是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风险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就像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的,“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所不同的是,现代风险的破坏力、影响力和不可预测性都大大加剧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居安思危,建立健全各种风险应对机制,这样在面对某一具有巨大危害性的风险事件时,才不至于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丧失理智;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风险,充分认识风险具有的两重性。风险不仅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们通常是从消极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风险的,这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也不能由此忽视甚至否认风险的积极意义。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风险的存在扩大了人们的选择余地,给人们提供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可能和机会,人们通过积极的创造去把握这种机会,就有可能把理想化为现实。这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积极地利用风险做出投资决策被看作是市场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方面。明白了风险的两重性,面对风险,我们才不至于产生悲观主义情绪,消极厌世,无所作为;再次,要以健康的心态应对风险。当风险事件爆发,灾害降临的时候,人的心理状况和意志力是抵抗灾害、战胜灾害的有力保证。大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在面对灾害突然发生时都有可能产生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但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担心会削弱人们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人们应对灾害的心智水平。为此,面对风险的爆发,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否认存在负面的情绪,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这些情绪,以积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快恢复被灾害打乱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保持乐观自信的理智态度,树立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念。越是危难之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战胜困难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必胜的信念。总之,健康的心态是应对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风险意识的基本内涵之一。

(三)掌握防范社会风险的要点。对于社会风险的分类,按照不同领域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和生态风险等。考虑到我国社会风险与我国社会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亦即,我国社会风险潜藏于社会问题之中,而每一种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内含一种社会风险,而是内含着多种社会风险,大多数问题都与不同类型的社会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作为公众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风险,必须掌握最基本的风险防范要点。对于不同种类的社会风险,无论是经济风险还是政治风险,作为公众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在国家法律以及立法允许的范围内理智地面对问题,不恐慌、不盲从,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及义务,相信党、相信国家,这才是防范风险最基本的要点。

(四)建立社会风险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社会风险具有多变性、频发性以及复杂性,并且社会风险对整个国家、社会,包括每一个公众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看来,社会风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也应该为社会风险建立风险日。建立社会风险日,首先,可以肯定社会风险的重要地位,它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其次,可以更好地宣传和教育公众,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社会风险,居安思危;再次,社会风险日的建立,可以让公众和国家记住曾经的历史,总结经验,服务于未来;最后,也能督促政府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谦.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半月谈,2005.

[2]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北京:中心出版社,2001.

[4]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6]史培军,刘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对策.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5)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护理工作预见性差,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1]鉴于此,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以来对实施风险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设有病床8张,输液位34个,护理人员16人,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46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职称:主管护理4名,护师6名,护士6名;2名接受过急诊专科护理培训。2009年3月-2010年5抢救的车祸伤、殴打伤急诊病人2501例。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评估

使用风险评估表对有可能发生风险的高危病人进行系统评估,急诊科室常见的风险因素有用错药、抽血、跌倒、误吸、导管脱落等。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跌倒评估表等来评估风险因素。也可利用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寻找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护理薄弱环节和不安全因素,找出避免及控制风险的方法。

1.2.2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我们在平时的风险管理中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系统,重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强化专科理论及操作技术、急救技能,提高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质量控制,对低年资护士做好帮、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可以定期组织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及护士对风险的预见性和防范技能。

1.2.3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制订风险管理预案。通过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制订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采取抽查与每日有重点跟班检查,及时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发现科室不安全隐患,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笔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1.2.4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

抢救室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检查所有抢救仪器和药品,特别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抢救仪器,决不能疏于管理,确保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应急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5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

重视流程的细节管理,确保流程无缝隙,一个完善的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应该是普通急诊室与抢救室分开,[3]按患者的病情需求安排就诊先后顺序和诊疗区域,危重患者先救治后挂号。对于高危时段如节假日、晚上或患者多时要重点加强监管,人员不足时及时进行人员调配;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有心理障碍等高危患者要重点管理,在保证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尊重、关怀患者。

1.3评价指标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放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统计出病人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患者投诉到科室负责人处的为科室投诉,投诉到护理部和医院的为医院投诉,每月统计科室和医院投诉情况。

2 结果

2.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96%,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至0.12%,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2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率为80.97%,实施后为95.40%,实施后后患者满意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项目

n

满意人数

满意度(%)

实施前

2407

1949

80.97

实施后

2501

2386

95.40*

注:*P<0.05

3 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医者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4]目前发达国家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5]在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很欠缺。而急诊护理有更大的风险与责任,急诊科是与危重病人接触机会最多、护理职业风险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意义重大。[6]通过积极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增强风险意识,针对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通过在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实施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等措施,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余摸,郭金凤,武华玲.科室环节管理与护理风险预防[J].护理研究,2005,14:1288.

[2] 沈馨,沈艳君.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57.

[3] 唐月琴.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30.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6)

本文就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本质安全方法

本质安全方法是指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危险,而不是通过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控制危险。通过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材料和工艺条件,将风险减小到忽略不计的安全水平。生产过程对人、财产或环境没有危害威胁,不需要附加安全措施。

企业实施此方法应对出现的差错,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沟通,撰写信息反馈报告,提出有效的意见,运用计算机编制企业的信息库,并且把具体执行情况等一系列信息添加到计算机系统中,作为下次参考的资料。

神华集团公司,作为从事煤、电、油、运等高危行业的能源型企业,拥有13个煤矿公司、54个生产煤矿。在推行本质安全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和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监测及预警、控制与治理、全过程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致力源头防范,不断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原煤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千万吨以上的增长的业绩。

二、 保险有望深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1.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风险管理的方法是整个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而风险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公司怎样避免风险,避免损失,减低损失的程度。风险管理的一般措施可分为:风险转移,风险避免,风险控制以及风险自留等。

2.保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保险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风险转移方式,使用固定的小支出来换取确定的大保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投保企业一旦遭遇灾害事故损失,就能够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及时得到保险赔偿,从而恢复生产经营,减少受灾企业的理论和费用等间接经营损失。

② 有利于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企业通过缴纳保险费,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不仅不会因灾害而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均衡,而且还提高了企业财务的稳定性。

③ 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不仅可以向企业提供各种风险管理经验,而且通过承保时的风险调查与分析、承保期内的风险检查与监督等活动,尽可能地消除了潜在的风险因素, 并且通过保险合同的约束和保险费率杠杆,调动企业防灾、减损的积极性,共同搞好风险管理工作。

如今一些大型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保险来转移企业风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责任风险。公司应对措施之一,就是让无船承运人投保责任险,质押监管方投保监管责任险等保险措施。通过这种方式转化了一些无法预料和无法规避的经营风险,减少了重大或突发风险事件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三、预防控制风险,应急救援可以减少损失。

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应急救援的措施,建立应急预案的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组织机构

有效的应急计划要求在事故应急处理时职责分明。应建立由不同部门人员组成事故应急咨询委员会,任命指挥者和协调人员。估计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发展的情况,及时做出人员疏散等相关决定。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3.应急救援保障系统

应急救援保障系统包括事故应急设施和外部救援系统。企业应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通信联络与报警系统,确保一旦现场发生警报就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迅速显示出来,并且立即通知应急服务机构。外部援助系统包括指挥中心、事故应急处理数据库、消防队等。

4.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7)

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因此,急诊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误操作以及其他不科学行为,将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急诊工作的质量,对医院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鉴于此种情况,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该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积极总结急诊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50例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在18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38.1±1.2)岁;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在1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1.5)岁。2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毒、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主要根据日常排班制度进行,对抢救医生、抢救药品、抢救时间以及抢救设备等进行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2.1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需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①急诊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由于急诊工作具有突发性,急诊管理制度中如没有明确对急诊医生到诊时间以及具体的要求进行规定,导致急救时间被严重耽误,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急诊工作高质量地完成[2]。②抢救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由于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而且抢救时间紧迫,加之抢救医生一些自身的因素导致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影响抢救的效果,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出现医患纠纷,影响到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对患者也造成较大的影响。1.2.2结合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①制定完善的急诊管理制度。在急诊管理制度中,需对急诊医生、急诊护士的到诊时间以及各项工作交接的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对其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以确保急诊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进一步提高急诊服务的质量,尽最大努力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②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专业操作水平。针对医护人员存在误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开展急救现场演习、急救操作比赛、科室急救竞赛等活动,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此外,还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以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在急救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由于风险意识不高以及心理素质较差,而出现误操作的问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及思想素质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4]。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明确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并以定期考核、随时检验、奖惩结合的方式,促使医护人员加强自身学习与规范操作,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急救工作中积极规避法律风险,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2组出诊到场时间、抢救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误操作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出诊到场时间比较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为(9.38±1.19)min,对照组出诊到场时间为(13.59±1.42)min,观察组患者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患者家属对急诊工作的满意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医院急诊科临床服务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由于很多患者处于高危状态,对抢救时间、抢救操作以及抢救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其中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急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急诊抢救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急诊工作中的风险,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所谓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急诊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在急诊中存在着哪些风险,并结合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科学地规避一些风险行为,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质量,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上看,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实施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急诊服务质量更高,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急诊服务的满意率也更高。因此,在日后的急诊管理工作中,可将风险管理有效地应用到急诊管理中,以提高急诊管理的质量,促进急诊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急诊服务,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6]。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急诊工作中优势明显,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风险管理方法在急诊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颜卢丹 单位:什邡市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8):129-130.

[2]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155-156.

[3]贾晓凤,刘恩君,闫晶.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11(2):158-159.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8)

风险是指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的乘积。环境风险是由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对自然或社会)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环境风险评价,狭义上,环境风险评价就是评估项目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环境影响,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风险防范、安全管理、风险减缓以及风险应急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环境风险,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的目的。

二、甲醇及其储运的特点

甲醇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透明、无色、高度挥发的易燃液体。遇热、氧化剂易或者明火容易着火燃烧,并可能导致爆炸。甲醇有毒,对人体危害极大。该物质对环境,特别是水土的地面应予高度注意,污染地面时会渗入地下水中,引起人畜中毒。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评价

针对甲醇储运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

第一,风险识别。即对储运作业全过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源头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危险源、危险因素、潜在环境风险等的调查与分析。环境风险识别:一是要了解甲醇的物理特性,包括闪点、熔点、沸点、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分类和毒性分类等;二是从储运装置工艺过程和设计方案入手,了解甲醇的储运装置组成和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了解各装置(贮罐、管道、闸门及仪表)的工艺参数及潜在危险性,分析各装置关键点和薄弱环节。甲醇储运事故主要易发生在作业、仓储、运输三个环节中。作业:在甲醇的充装作业过程中,易出现操作不当致使甲醇液体外泄及操作人员的皮肤及身体被损害的现象。仓储:在一般情况下,各贮罐是安全的。但因罐体及甲醇外泄时,或受外因诱导(如火源、热源等)会引发各贮罐甲醇发生燃烧及甲醇外泄。甲醇流经的路线为:甲醇厂―管线―贮罐―废液池―生化处理池―地表及地下水体。在外力影响下(如火源、热源),会引发燃烧,致使甲醇向环境空气中散发,危害人体健康。运输:甲醇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脱轨或倾斜覆车,撞击等事故,会使其外泄、燃烧。会进入事故附近水体,还会在大气中散发。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

第二,风险分析和控制。包括对储运过程中风险源的应急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使用方法的培训效果(比如灭火器,消防栓),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分析,对潜在的严重事故危险予以说明。针对事故发生后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和社会环境)最不利的影响。

甲醇储运事故预防及风险分析见下表:

甲醇储运过程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多。为了评估风险的危害程度的大小并发现引起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在储运过程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一定发生概率,其后果又是灾难性的事故,作为评价对象。比如常温下,储运站甲醇管线老化破损,甲醇发生泄漏。泄漏的甲醇,将在地面形成一个液面,液面的甲醇由于热源或风的对流而蒸发,形成一个蒸气团而随风飘动,遇火源则极易燃烧或爆炸,并可能引发大面积火灾。造成设备财产和人员伤亡。

评价储运过程中甲醇的泄漏风险的危害程度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和评估导致发生泄漏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和危害。事因果分析法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图表,它能对各种危险性进行识别与评价。如下图是甲醇火灾事故树分析。

第三,环境风险评价与防范措施。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风险是否能够接受。并提出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储运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其有效手段就是制定应急预案。

储运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救援行动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控制风险事故的恶化和保障储运从业人员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预案用于明确储运各岗位以及相关人员在事前、事发、时后各个环节过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企业自救,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与川西北气矿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制订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严格的防控体系,配备完善的应急措施是进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的必要条件。

四、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的管理

目的:甲醇储运环境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认识清楚储运环境风险的基础之后,在储运效益与其实际或者潜在的风险以及降低风险需要的代价之间谋求平衡。

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定甲醇储运的环境管理条例;加强对储运过程中风险源的管理;风险的应急管理。

方法: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管理需要川西北气矿和市政府以及储运站所在地村社等多方的有效配合。其中气矿储运站具有更重要的属地责任。储运站应该建立和运用环境管理系统,落实国家、总公司和西油分公司环境管理条例。有效杜绝和避免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的方法和环境风险的严重后果需要宣传贯彻并做好记录。经常性的应急预案演练,根据HSE9项管理原则,要求认真层层落实责任。包括领导的保证,储运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协调,储运单位环境风险管理等。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背景

1.1 传统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

使用电源车为客户提供应急发电服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安全管理方面无现成的规范可以依据,《电力安全规程》也未能将应急发电作业列入其中。传统“口头命令”加“安全交底卡”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1.2 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客户无约束,安全责任不明确

安全交底卡”(即“现场工作安全措施交底会记录卡”)是发电工作负责人与发电人员之间的安全约定,内容不涉及客户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急发电作业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需要客户设备运行人员进行相关电气操作、布置安全措施并进行开工许可。为确保发电人员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需要有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明确双方安全责任的书面安全约定。

1.3 应急发电作业无工作票可填用,管理程序不严谨

使用应急电源车进行应急发电作业是一种高风险作业项目,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涉及到带电接线安全、向检修设备反送电、发电容量与用电负载是否匹配等诸多安全问题,理应填用对应的工作票。但因应急发电作业是新生事物,现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未能包含使用应急发电车开展应急发电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1.4 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安全风险管控难

安全交底卡一般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补充的保证安全作业文本,它的正确性、完备性与现场工作负责人的能力、责任心相关。现在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发电任务越来越多,仅靠安全交底卡难以把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2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是:通过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过程,辨识应急发电作业各个环节存在的危险点,以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应用为手段,提升发电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发电人员的作业行为,实现应急发电作业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确保发电人员、检修人员的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3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3.1 构建责任明确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体系

为保证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能够符合当前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机构。

3.2 开展应急发电风险辨识,制定预控措施

为高质量地完成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工作,配电工区指派工区安全员带领发电人员深入有应急发电服务需求的厂矿企业进行实地风险点摸排、编制反事故措施,并力求通过编制工作票的过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思想安全促进工作安全。

3.2.1 制作风险库

风险库制作,就是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将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归纳存档。

⑴ 全员风险辨识

配电工区发动全工区员工对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辨识和统计分析。每位员工根据个人对风险的辨识、对风险和事故之间关系的认识,分别编制事故树。分析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风险辨识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作业风险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风险库。风险库内容包括:管理、思想、个人技能、劳动保护、作业环境、作业对象等多个方面。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风险库资料(事故树)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风险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3.2.2 措施库制作

措施库制作,就是针对各种风险编制有效可行的消除或防范措施。

⑴ 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

根据风险库所列内容,组织全体员工编制针对性措施。本环节的重点是全员参加,每一位员工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反事故措施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反事故措施库。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措施库资料(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措施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⑷ 执行

工区将专家组审定后的风险库和措施库一并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塑料卡片,发到每位发电作业员工手中,用于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和提高应急发电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水平。

3.3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实现有票可用

淮北供电公司首次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编制工作票样票。通过这种方式编制工作票,既保证工作票有较强的适用性,又锻炼了一线员工组织安全措施的能力,更提高了员工填用工作票的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3.3.1 全员编制工作票

配电工区组织带电班全体员工学习风险库和措施库,深刻理解和掌握两库的内容。参照线路工作票和10kV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格式,带电班每位员工独立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一份。

3.3.2初次提炼样票

带电班安全员和技术员在听取班组人员的工作票宣讲后,对大家编制的工作票进行总结、提炼,编制出可供工区安全员审查的样票。

3.3.3工区安全员定制样票

工区安全员接到样票后,对样票进行精心研读和进一步提炼,使样票完全符合编制的意图,既能提供保证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的格式化文本,又能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成为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书面安全约定。

3.3.4安保部审查

安保部组织专业人员对配电工区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回配电工区进行修改、补充,并要求配电工区在后续的应急发电作业中予以试用。

3.4 应用发电作业工作票,使发电作业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定稿后,公司立即开始推动新工作票的应用工作,明确配电工区为新工作票的试用单位,负责新工作票的试用和相关规则的制订工作。

3.4.1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

为规范填用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公司安保部授权配电工区编写了《淮北供电公司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经安保部批准后正式执行。

3.4.2 开展“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培训

配电工区组织承担应急发电任务的员工开展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邀请安保部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工作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填写的工作票复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10)

急诊科收治对象均为危急重症患者,常见疾病类型包括车祸导致的创伤、冠心病突发、药物中毒、烫伤、烧伤等,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随时存在恶化风险,急诊科抢救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十分必要。研究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RM)是指对于科室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早期发现、评估、评价,并制定对应科学管理制度,管理目的以降低风险、减少护患纠纷产生[1],分析2种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6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在18-74岁,平均为(45.9±6.2)岁,疾病类型:车祸创伤20例、药物中毒10例、急性心梗突发18例、溺水10例、高空坠落伤9例。科室于2015.4月-2016.1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随机抽取此阶段6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20-75岁,平均为(46.3±6.0)岁,疾病类型:车祸创伤22例、药物中毒10例、急性心梗突发17例、溺水9例、高空坠落伤9例。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院急诊科于2016.2月-2016.11月间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首先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与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预防意识、评估能力及责任心,共同学习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护理责任心;同时加强专科操作技能培训,对新进员工进行风险、护理、疾病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护士长合理安排急诊科护士排班,保证每个班次人员实力均衡,多由老中青搭配排班。急诊科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对护士操作能力及知识掌握度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护士进行处罚,提高科室整体护理团队水平[2]。科室实施层级管理制度,遵循科室主任-护士长-急救护理组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的管理原则。加强对科室进行物品管理,抢救仪器及药物均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日清点、定期维护,保证使用率。优化科室急救护理流程,制定标准化抢救制度,减少急救各个护理环节用时,护士应缩短分诊评估时间,快速评估后迅速分诊,建立静脉通路,采血、完成各项基础检查,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好急救护理记录,同时与家属保持沟通[3]。科室于2015.4月-2016.1月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遵循传统管理制度,包括合理安排急诊不同岗位护士,分工合作,制定标准急救护理流程等。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估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65例(97.01%),优于对照组59例(88.06%),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例(1.49%),低于对照组5例(7.46%),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安全是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而急诊科因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多,护士为患者提供急救护理期间存在较多不安全风险,且存在护患纠纷发生可能性。研究中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探索急诊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加强管理,主要通过对急诊科人员素质、环境、急救物品、药品管理、急救流程优化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科学风险评估体系与管理政策,合理配置不同班次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知识培训、技能训练,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实力,建立分层管理制度,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因素[4]。综上所述,在急诊科运用风险管理制度,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率。

参考文献

[1]方然程.无缝隙护理导向型急诊科急危重患者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22-24.

[2]陈芝菊.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267-5269.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11)

1 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科技在给小微金融机构中带来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增加了信息科技风险,给小微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带来了挑战。当前,小微金融机构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水平还比较低,如何有效控制与管理信息科技风险,是当前小微金融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 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所面临的风险

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指的小微金融机构在运用信息科技的过程中,因技术漏洞、管理缺陷等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造成的问题或危机。在当前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的情况下,信息科技风险事件涉及的范围广、程度深,给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在小微金融机构中,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

3 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

从现状来看,我国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部分小微金融机构缺乏专业化的信息资产风险管理机构,缺乏系统的信息系统管理政策、技术标准及监督、绩效评估工作,领导者与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小微金融机构对信息科技安风险管理的工作仍停留在定性的层面,缺乏对信息技术风险管理专业的定量分析。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IT风险管理手段仅停留在制度检查层面,缺乏技术支持,对风险管理的预防措施有限,对风险管理的技术控制难度大,其信息系统的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

3.2 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存在隐患

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安全建设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隐患。

一方面,机房管理滞后,在我国小微金融机构的机房中,存在着防水火及供电不达标的问题,且缺乏相应的防雷系统、门禁系统等,机房安全管理严重滞后;另一方面,网络运行安全性不高,由于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及业务都处于数据集中的状态中,这样就给金融机构网络的稳定性及通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小微金融机构中,存在未按监管要求配置主备通讯线路的现象,容易导致营业网点出现业务办理受阻的现象,致使信息科技风险隐患增加。

4 应急处置能力低

信息系统的集中及数据爆炸式的增长使金融机构的应急处置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小微金融机构来说,其应急保障机制更为落后。在我国小微金融机构中,一般都设有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但对于预案却缺乏相应的应急演练,在系统发生紧急事故时,无法对问题实施预案应急措施。其次,部分小微金融机构的系统应急预案覆盖面笼统,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另外,风险管理的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较低,对重大信息科技风险的应急执行缺乏有效性,导致风险损失增加。

5 加强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对策

5.1 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

小微金融机构要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水平,首先应该提高其信息科技风险管控的能力,因此,小微金融机构有必要建立三个机制。

第一,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保障机制。金融机构领导者应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建立健全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构的和岗位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出安全检查、风险监控、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管控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并加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

第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小微金融机构应该在充分分析信息科技风险对金融机构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落实风险评估制度和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制度,将风险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报告机制,使信息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联合起来,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评估与预防能力。

第三、信息科技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小微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信息备份、灾难恢复及业务连续的管理,对应急预案要加以培训和演练,将应急和灾备工作从技术管理层面提升到全行工作层面,以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的团队应急能力。

5.2 加强基础设施安全建设

加强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安全建设,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安全水平,进而有利于降低信息科技风险。小微金融机构应加强基础设施安全建设投入,重点加强机房消防系统、防雷系统、UPS等的技术投入,完善机房基础设施并完善机房管理制度,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系统设备故障的预测与报警。并设立专门的技术设施检查维修小组,负责基础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确保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5.3 强化金融交易监管

随着金融环境与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信息化的金融交易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科技风险,小微金融机构应该采取措施强化金融交易监管。

一方面,要加快网络金融安全立法进程,制定金融安全政策和标准,成立对应的网络金融安全管理部门,指导网络金融的发展,并严厉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另一方面,要建立跨部门的现代化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对金融机构业务信息安全风险的及时、动态、全面、连续的监管。还应该借鉴国外的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建立适合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网络框架,以实时的监管小微金融机构业务,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5.4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和岗位管理

相对于大型及核心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岗位配置明显落后,小微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的投入,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科技人员,并对原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增加对信息系统管理、运行、维护等岗位人员的配置,以完善职责分配,落实岗位制衡。最后,完善相应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整体上提升小微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水平。

6 结束语

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小微金融机构要从安全制度建设及技术手段上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在全面、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中,将信息科技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进而才能保证小微金融机构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雄.发展银行业信息科技 风险管理意识须先行[J].中国金融,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