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实力的体现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3 16:01:09

经济实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

撤出投向它处。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在想尽各种办法进行招商引资,动用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可是收效甚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的人可能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又是我们必须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构成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完成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那么,

什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呢,我认为应该是该区域内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种因

素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机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这些因素很多很复杂,相

互间的作用机制很难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述,各要素问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相

互支撑又互为条件。

笔者通过研究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既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以

下五个力组成:经济力、文化力、政治力、环境力、自然力。这五个力通过自身

的特殊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五个力之间相生相克,既相

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的任何一种力提高都会使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得到提高,

而其中的任何一种力报低就会阻碍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五个力都得到提高了

那么区域经济就会实现跨越发展,如果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力较低就会制约区域经

济的发展。

1、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经济力因素

经济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各类经济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宏观

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生产要素供应等。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币值稳定程度、通货膨胀情况、外

债情况等。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的投资机会往往多于其他地区,而且经济势态也

呈增长的趋势,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率都相对较高。

微观经济环境因素:它强调的是区域的经济环境,它主要是考虑特定地区的

相关经济环境,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内关联产业的配套水平了。一个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那么相对于别的地区更容易获得投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

的地区综合实力相对也较强,有利于投资收益的实现,另外一个微观因素就是区

域内关联产业的集聚水平,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投资的区位选择也趋于

集群化,往往是若干相关产业的投资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地区。一方面有利于形

成产业的集群效应,便于企业间的生产要素和知识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另一

个方面是关联投资的区域性集中,有利于提高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投资收益水

平。

市场环境因素

生产要素供应: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者的供应情况能够直

接影响到投资水平。

2、区域投资的新因素一一文化力

1980年代以后,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文化力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代市场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所以,文化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若干不容忽视的作用。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力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绝对推动力,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科学、教育、艺术和传媒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各种因素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合力总称,科学是第一文化力。

科学是第一文化力,科学旨在认识未知,是技术的基础。是推动以生产需要

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技术的进步,没有技

术的进步就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科学的根本所在,科

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成果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通过

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科学只有通过技术的实现与技术的转

化才能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在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投资者所考虑的因素已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本

身,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所以一个地区科学

基础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日渐彰显。

一个科学和技术水平都较高的地区,往往能够快速的吸收和消化引进的先进

产业和技术,并且能够迅速的将科学研究的成果通过技术的实现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从而提高投资的回报率,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个地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以及

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熟练工人的技术水平等来表现。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熟

练工人的技术水平。是从普及层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因为科学和技术

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而是整体上的概念,它需要从全局来

进行衡量,也就是所谓的科学和技术的普及程度。

教育因素

其他因素

文化力中包含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前面谈及的科技和教育因素,还涉及风

俗、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及传媒等很多方面,它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影响力都不容忽视。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这些方面的差异,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达成

共识,那么就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文化力作为~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

天,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文化力的提升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一个有效

手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力量。它在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体系

中的作用,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主导地位。

3、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政治力因素

政治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各类政治·法律·政治因素的总称。地区政治稳定是任何投资者始终关注的重要方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敏感是因素。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投资的进入,而动荡的政治环境则会削弱投资积极性,阻碍投资向该区域的介入。

经济政策

投资行为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然受到所在地区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同的

经济政策对于投资的影响各不相同,如果政府采取鼓励投资的政策,则会诱导投

资的增加,如果政府对投资进行了规制,则可能降低投资的比重,很多国家和地

区都比较喜欢采用政策因素来调整投资行为。

法律因素

投资秩序的规范则要靠法律规章来建立,与投瓷相关的法律因素起着调整投

瓷关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

4、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环境力因素

环境力是指对于区域投资具有推动作用的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能源供应等

方面的因素的总称,它是从人类改造后非自然形成的投资环境来说的,包括交通

设施、通讯网络、社会治安、配套社会服务设施以及能源供给等几个主要因素。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2)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05-04 收稿日期:2009-07-02

一、引言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从而改变了仅局限于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研究状况,把研究对象的视野扩展到经济体制及机制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但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创新发展的仍然是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生产关系两重性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早在1963年4月,(1995)就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内涵作了较好地阐述:一是生产关系一般,即“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为了进行生产,依照生产技术即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情况和需要而形成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它适应“生产一般”需要而产生,反映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另一是生产关系特殊,即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品的所有关系”。这方面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制,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配方式。

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对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以及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内涵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包括经济制度(指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资源配置方式都属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内容,以下讲的生产关系两重性一般都是指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反之亦然)。比如卫兴华、林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3)讲:“经济制度可区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次。”周新城(2005)的阐述更具有代表性: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以下的两重性。第一是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本质的经济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种经济关系叫做“社会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它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第二是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反映在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它说明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例如,劳动的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生产的集中与联合,企业的经营形式与管理方法等等,即经济运行的具体机制。我们可以把这种经济关系叫做“组织经济关系”。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还很不够,甚至在某些方面仍没有达到研究的程度,滞后于并影响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深化研究。

二、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对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生产力和经济制度的作用分析和阐述不够,尤其是对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经济制度的作用分析和阐述不够。相反,都比较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比如,周新城(2005)讲:“社会经济关系是根本的、第一位的;组织经济关系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前者决定着后者的社会性质,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顾海良、顾钰明(2003)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也这样阐述: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与此相联系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其发展方向。而按照(1995)的观点,生产关系本身包含着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内在的两重性的矛盾集中表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这个矛盾中,“生产力方面,不是片面起决定作用,而是最后起决定作用。”

其次,好像从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转向另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仅仅是体制的变革,不需要经济制度的变革就可以自然实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对接。换句话说,好像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与任何一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及机制自然对接,同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也可以与任何一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自然对接。比如,顾海良、顾钰明(2003)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样阐述:“经济制度相同的各国,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而(1995)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有关系对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但是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这种所有关系又阻碍这种发展。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再次,虽然也看到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但又总是过多地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关系说成是深层与表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周新城(2005)讲:“经济关系的两重性往往是以本质和现象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人们经济关系的本质,它决定一种社会制度的性质;组织经济关系则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现象形态的东西。”逢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2002)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也这样阐述:“经济制度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关系。”苏伟(1985)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目前较为广泛地被概括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里讲的形式指经济体制及机制,内容指经济制度。这与把生产关系一般看成是生产关系特殊的内容,把生产关系特殊看成是生产关系一般的形式是恰恰相反的。(1995)的阐述很深刻:“只有在生产关系特殊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一般,才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实体。……任何生产关系一般,都必须在所有关系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般是内容,而所有关系是形式。”

三、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上,针对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研究和阐述的不足之处,并联系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认为:

第一,不可否认,经济体制及机制总是在一定经济制度

下运转的,不可能离开经济制度孤立地存在。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从根本方面规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从而也规定着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但是,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体制及机制,既然“是人们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如劳动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生产的集中与联合、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等,”(周新城,2005)那么,它实质上就是人们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生产力的具体组织形式。因此,经济体制及机制比经济制度更接近于现实生产力层次。但是它不属于生产力的范围,因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征服和协调自然的能力,它有两个基本要素和标志,即生产工具和劳动者;而生产关系一般即经济体制及机制是人们改造、征服和协调自然的具体的和社会的组织形式。

第二,既然经济体制及机制比经济制度更接近于现实生产力层次,是“直接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方面,”(,1995)那么,经济制度就只是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而不能直接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包括经济体制及机制的质变,如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也包括经济体制及机制的量变,如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即使从目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公认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各国,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顾海良等,2003)”的观点推论,也可以得出经济制度不能直接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发展变化的结论。当然,也应当肯定,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正像上层建筑对经济制度进而对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一样。

第三,正像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样,由生产力直接决定并体现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也是决定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准生产力基础。之所以称为准生产力基础,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经济体制及机制划归到生产力范畴,但它又是接近于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一般,是具体组织现实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第四,不可否认,从经济体制及机制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中运行、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的角度讲,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关系是深层与表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但是,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同生产力的关系看,经济体制及机制更接近于生产力层次,更具有基础性和深层次性。因此,我非常赞同(1995)把生产关系一般与生产关系特殊的关系准确表述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当然,如上所述,(1995)所讲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一般,形式是生产关系特殊,这与目前大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经济制度看成基础和内容,把经济体制及机制仅仅看成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的观点是恰恰相反的。

综上所述,经济体制及机制是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最终由生产力决定是通过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实现的,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对生产力的重大反作用也是通过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实现的。因此,正像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与经济制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不矛盾一样,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构成经济制度的准生产力基础,并决定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也是不矛盾的。

当然,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运动,现实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不仅生产关系可分为两大层次,生产力也可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属性(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社会属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直到今天理论界还没有把这两者的界限完全界定清楚),因此,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两重性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但是这并不妨碍而且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抽象为简单易懂的这种关系,正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社会运动规律高度抽象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样。

四、探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的意义

深刻认识和探讨经济体制及机制作为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较好地分析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一些不易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利于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规律。

应当肯定,在改革开放初期,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区别开来,并强调在坚持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因为它对于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有重大意义。不然的话,在当时思想认识水平上,很难走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但是,需要不断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可能不触动传统的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前,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似乎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因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得不起始于对计划经济体制修修补补。然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足以消除现实生产关系中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扭曲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很快引入了计划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步动摇了计划经济制度本身,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可见,中国之所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而不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只能触及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发展私有制经济。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私有制所占比重不断扩大。适应改革实践的需要,中共十三大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描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从中共十三大到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这种认识到中共十五大召开。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共十五大报告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认为,按劳分配作为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的惟一分配原则,而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作为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分配原则。所以,在分配领域的改革,最初仅仅是着眼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在分配领域也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隔10

年之后的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这也许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蔡继明,2008)。

因此,那种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仅仅是体制的转换,不必进行经济制度的变革,就可以自然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结合的观点,实践证明是不对的。当然,那种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私有化、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才能与市场经济相融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这两种看是极端相反的观点,其实质都是片面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所有制对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不可否认,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都是在特定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中运行的。但是,市场经济不是由所有制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及其社会分工决定的。并且,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所有制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商品交换,私有制是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商品经济最初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在小商品经济发展及其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马克思(1975a)“‘所讲的:“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不是说两者是一种水融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传统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结合的,公有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其实现形式,才能规定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的一些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在阐述和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时,大都是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在分析公有制内部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时,又强调多种公有制形式及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观点同样是颠倒了市场经济与所有制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即使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看,也正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才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变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两权”分离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当然,就像马克思(1975a;原版,1867)所讲的“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的道理一样,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来,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有人把股份制说成是新公有制。这种观点的可取之处是看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经济制度的重大作用,不妥之处是把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及机制混同了。股份制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产生的企业组织形式,属于经济体制,它既是以特定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存在为前提的,又是决定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正是在这两种意义上,马克思(1975b;原版,1894)认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使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私人占有,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3)

关键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就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实体经济在总量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经历着一次历史性蜕变——转型升级问题,究其原因,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全面凸显:粗放式增长、产能过剩、创新能力欠缺,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双重制约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似乎已经陷入某种难以摆脱的路径依赖中,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十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成为绿色经济的向导,开始融入我国经济大潮。在这一趋势下,如何利用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基——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促进其转型、加快其升级,自然是不容回避且刻不容缓的议题。

二、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Entity Economy)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简单来讲,实体经济是指物质和精神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及文化、教育、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从实体经济的特征看,实体经济兼具物质与精神,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绝大部分;如农业是实体经济的保障,制造业是实体产业的典型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服务业是壮大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2]。同时,作为虚拟经济的相对概念,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良性发展的支持。

2、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代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因为实体经济本身是整个经济的基础,而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国民经济中的实体经济成分就是以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业,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可以代表我国经济的总体情况。

经济转型升级(Economic Transition and Upgrading)是指从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或升级至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经济转型升级可以是经济体制的变更、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可以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柱产业的调整,总之,经济转型升级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包括四个关键要素:转型升级目标、转型升级条件、转型升级方式或过程、转型升级结果。当然,经济转型升级并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更高的经济目标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升级问题。据此,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指的就是实体经济成分的转型升级问题。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质量与开放。首先,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高经济质量,宏观上是国民经济质量,微观上则是企业质量。注重微观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化水平,才能够从全局提升总体经济质量,推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是开放。要用开放的办法解决企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不开放就无法实现国际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在这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模式提供的是增强经济发展质量的途径,解决的是开放、自主、市场发挥主体调节作用条件下经济行为选择问题,恰恰可以作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

三、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路径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现实和未来的必然选择。所谓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体系为目标,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性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自二十世纪末在我国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试点示范,现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话题。这种景象,既反映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显示出发展过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把传统的线形经济增长转变为闭环式经济增长,实现增长的低消耗、高效率、少排放。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实施展开。

系统论原理指出,任何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演进,都必须首先获得足够的动力,经济系统自然也不例外。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切实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

动力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力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是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力量,在这里即是借助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动力,促成实体经济在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从动力作用方式出发,可分为:市场动力、技术动力、制度动力以及竞争动力。

1、市场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都是具体的经济形态,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培育健全的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产业市场体系,建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和价格体系,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标。

2、技术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自然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支撑。公众追求的是生活质量目标,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目标,所有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技术的改进与提升。只有技术水平提高了,工艺才得以改进,流程才能够再造,产业方可以合理布局,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3、制度动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涉及面广,从观念到习惯、行为,从生产到流通、消费,从个人到企业、社会[3],都需要制度支持的促进机制,推动其快速发展。法制保障、政策支持、舆论监督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在推动力,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支持和保障。

4、竞争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3]。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碳化产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谋求一席之地。(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13CJT07)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十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4)

1研究概述

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和壮大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缺少不了金融的支撑,打个比方,金融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更相当于经济服务的中枢神经。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实体经济的产品包含两种产品,第一种产品是物质产品,第二种产品是精神产品,实体经济中的各个流通环节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均有所体现,生产产品成本加上生产技术等问题需要纳入到产品定价中来。而虚拟经济则是依据交换或者分配来进行操作,在交换或者分配的过程中产生了增值,并采用了资本化的方式进行定价。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因此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避免出现处置不合理导致实体经济产业的衰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协调或者不平衡的现象十分严重。从上述分析的情况来说,导致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

2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现状研究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我国虽然经济的增长较快但也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出现放缓的情况。短期内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不会加大,但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业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业需要更紧密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出现不牢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和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创新不足,经济效益较差,很多国有企业的利润多年呈现亏损状态,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发挥的作用不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实体经济深受其影响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企业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居高不下,甚至出现连年增加的现象,企业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其经营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国内大的企业集团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中小企业因为只有资产额度相对较低,抗击风险能力较差,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企业的订单锐减,很多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不堪一击,纷纷出现倒闭的情况。实体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产值不断下降,同时金融业的获利能力远高于实体经济的获利能力,两者相互脱钩,造成实体经济复苏越来越慢。第二方面,国内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资金、人力、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实体经济受到企业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造成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出现流失的现象,实体经济的人才流失和资金链的断裂是此次空心化现象出现的根本问题。出现这种情况表现在如下:一方面,企业的产品价格受到企业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两方面影响,人力成本不断提升,资源成本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很多企业的人力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需求,使得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加大了人员成本的投入,而企业产品的销售订单不断出现断裂,实体经济投资回收率不断降低。另外一方面,很多的企业由于自身的创新能力严重匮乏,当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时,大部分企业会一拥而上来模仿新出的产品。模仿出来的产品只能是外观上相似,产品的品质由于自身的创新和技术条件限制在市场上的销量锐减,这种方式企业无法从根本上站得住脚。第三方面,金融危机造成信贷政策的紧缩,出现的后果是金融企业信贷资金不断减少,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这种情况会导致信贷的资本不断上升,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高额利息的情况下维持着企业的运转。部分企业到期日无法归还企业的贷款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破产的情况不断发生。同时由于很多金融企业不断收紧银根,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相当苛刻,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进行借贷,如果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或破产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第四方面,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高,导致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投入到虚拟经济领域。金融企业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和地产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特点是高风险和高回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最求高收益,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虽然暂时企业会得到高回报,但从长期来看,企业高回报面临着高风险的压力,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出现破产的情况发生。

3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问题

我国的金融领域早已将实体经济纳入其中,但有关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如何尚未有所体现,说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存在很多根本性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实体经济本身的创新能力较差,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够,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还不够规范和健全,或者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上述解读,对于实体经济是否被金融业有效支持人们还是持怀疑的态度。以下从两个方面对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以分析:第一方面,企业的利润空间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不断的降低,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将企业的成本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将成本低廉的区域作为首先首要选择的地区,这样企业迁移出的地区出现了结构失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现。出现这一现象会导致金融业在当地的投资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因自身的创新能力较差,为获取利益企业放弃实体经济的投资转而投向利润率更高的虚拟经济领域。第二方面,实体通过虚拟经济可获取的利润率较高。实体经济十分青睐于虚拟经济的高风险、高回报,因而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不抱太大希望,金融资本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通过自我投资的方式实现增值。导致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逐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4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4.1坚持三个导向原则

第一,全要素生产率导向。应将金融资本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更大的实体企业,加大对创新能力强,创造财富多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向导,紧紧围绕国家政策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第三,以良好的财务基础为向导。在遵循银行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财务基础的实际情况,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实体企业。

4.2协调搭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发挥新金融的创新作用

第一,政策性金融。市场机制缺陷能够凭借政策性金融得到弥补,在逆周期中,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第二,商业性金融。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现状,将支持客户进行细致分类,创新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产品,为支持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充分发挥新金融的创新引导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新金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规范发展,将银行和新金融有效连接,提高服务水平和整改效率。

4.3加强监管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5)

作者简介:杨春红(196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九三学社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7-0012-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否协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因此,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则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协调发展。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领域可以区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则作为直接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社会结构的逻辑定位来看,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属于经济基础的领域;而政治秩序作为政治关系的实现形式,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一个社会如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就要相应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秩序,市场经济的出现必然要以其客观性的力量改变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而不论主体的意志如何。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当然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体现这种生产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内容,而制度或内容方面的差别无疑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产生不同的作用;即使在同一制度或内容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也会因各种历史的和民主的特殊因素而呈现出多样性。但是尽管如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有着自己特殊的既定的运行方式和规则,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概括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和规则,而正是这些特征和规则,必然要在政治领域反映出来,影响和改变人们政治活动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政治秩序的特征。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运作需要借助于政治力量来维护,需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保证,而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也就在这里。

这种连接点的存在,首先,取决于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须知国家仅仅是在“表面上”超越社会,实际上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为社会所控制,社会控制的方式是怎样的,国家、政治权力作用于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方式也就怎样,而这种控制方式若是不能与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相协调一致和保持平衡,政治权力的作用就会与既定的经济秩序的要求发生种种偏离和冲突,乃至破坏和排斥这种秩序。其次,国家、政治权力自身运作的技术方式,包括政治秩序、效率、合理性程度、风险系数等等,也有一个与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否相协调、相一致的问题。所以,每一种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经济秩序,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政治要求,既包括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上的要求,也包括政治权力运作的技术方式上的要求。不实现这些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就不能得到保证。

当然,无论是经济秩序还是政治秩序,背后都是一个利益问题。一定的经济秩序就是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和分割方式,而一定的政治秩序也可以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利益在本质上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说到底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并且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这又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联系的基本观点上:经济生活相对于政治生活来讲终究具有更为根本的地位,政治领域归根到底要从属于经济领域。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发展的理论连接点的本质之所在。

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一般说来,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各种相互联结的市场体系,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运作,这一方面的必要性自凯恩斯以来也已获得广泛承认。在市场中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其中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相互平等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并在遵守共同秩序的要求和尊重他人平等权力的前提下进行自由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是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而起作用。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这一运行规则,那么就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运行内在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基点:第一,在市场上活动的主体具有经济交往方面的平等地位;第二,与这种平等相伴随的是主体活动的自由性质。

马克思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资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种理想化的再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从体制层面上看都内在地包含着平等、自由的逻辑规定,而这两个逻辑规定必然要求在政治领域中也相应地实现出来。但是,如果要在政治领域中实现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即按照这种原则去建构政治秩序,就需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来支持。那么怎样的政治体制才能符合这一要求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说不存在太多的疑问,这就是在现代政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国体层面;二是政体层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基本性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社会各阶级或社会集团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而政体则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权体系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建构。国体决定政体的性质,政体又对国体具有反作用。理解民主政治首先有一个国体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即所谓民主是谁的民主。既然国家是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是超阶级的,所以列宁说“民主也是‘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的统治”。但是无论怎样,民主毕竟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政体形式出现的,如果我们暂且抛开它所服务的国体,仅从政体本身的层面上说,它的最一般的特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人民权力”的政治体制。所以列宁又说:“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而正是这样一种政体形式,能够较好地保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平等、自由原则在政治秩序中的实现,从而能够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合的政治体制。考察一下民主政体的运作机制,不论其具体形态如何,一般说来都包括政治权力的产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回收机制等各个环节,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就体现在这些环节中。产生机制主要解决政治权力如何从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的问题;监督制约机制则保证已经产生的政治权力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运作,而不至于偏离轨道以及失控;回收机制则是政治权力的最后一道保险杠,它的功能是在政治权力一旦发生大的问题时将其重新收回到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手中。而这些机制的前提,也就是整个民主政体的前提,就是承认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公民地位和自由权利。如果不平等,就意味着特权的存在;有特权,就不可能少数服从多数,因而民主也就成为不可能。自由更是如此,如果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自由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那么民主机制的上述各个环节都将失去意义,最后只能意味着专制。所以,民主政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与平等、自由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贯穿和渗透着这两个原则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体制总是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受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总是受制于它所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市场经济首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可能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民主政治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国体层面的,二是政体层面的。虽然,资本主义在政体层面,在民利行使的形式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制度,如代议制、普选制、竞选制、罢免制、弹劾制、任期制等。但是在国体方面,国家权力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仍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国体相对于政体而言,具有更为本位的意义。因此,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为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国家权力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在国体层面上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在政体层面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虽然,我们在国体、政体两个层面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整个国民的市场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强;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公民民利享有和行使的充分性;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民利的不平等;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等。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

四、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近30年的改革,尤其是自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显成效。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已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政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司法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已成为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严重障碍。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以尽快改变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现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们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以下精神与原则:

第一,平等机制。平等意味着法律地位的相等、公平。按照市场原则,必须等价交换。这就意味着社会成员必须有平等地享有社会利益的权利。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多元经济,多元经济构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追求也必然是多元的。因此,只有平等的机制,才能保证多元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单一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是个体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并在整体利益强力控制下的平均化,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平等层面,但它抹杀了人的个性,对每个人来说并没有实现机会平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平等精神,以适应和保障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权利。

第二,有序竞争机制。竞争意味着选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是以各自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多元结构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是有序竞争与无序竞争并存的局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单向的选择,是以计划主体的意志为轴心的。因此,束缚和约束了人们在平等地位上的选择,即基本上不存在竞争问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双向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有序竞争的机制。在制度层面建设上,既要考虑到竞争性,又要考虑到有序性,实现最优化的选择,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平等与自由。

第三,制约机制。制约机制主要体现在对权力的制约上。权力可以说是一定的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对一定客体的指挥制约能力和力量。权力具有利益回报性的特征,如果对权力不予以制约的话,权力则会成为实现更多的利益而采取超越合法合理范围的强制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同样需要制约机制来保障,以实现有序的竞争与发展。因此,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制约机制。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主要应体现在:一是依法制约。即建立健全保障公民依据宪法法律对代表多数人掌握政权的少数人的监督和制约上。二是靠机制制约。即靠制度所形成的有序发展的结构制约,这里既涉及制度、管理,也涉及程序。只有这种规范化的制约机制,才能保障对权力制约的有序性。三是靠舆论制约。舆论制约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表现,它是长期政治生活的传统、心理过程积淀的表现。舆论制约主要表现出一种“内省”的结果,是一种软约束。舆论制约的实质是以德律人,促使掌握权力者能经常在公众的舆论下“内省”,以保证对人民的权力行使的合法与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使政治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总之,只有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内含的原则与价值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高建.市场经济与政治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第6卷.2.

[2] 万俊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哲学研究,200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刘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3,(02).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Yang Chunhong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6)

二、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

(一)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再认识

社会资本最早是马克思在论述私人资本时提出来的。但是系统的阐述社会资本概念的是布迪厄,他提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持有,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他认为社会资本体现的是资源,而资源则与确定群体的关系网络紧密相关。科尔曼偏向结构功能视角。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帕特南认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帕特南,2001)。上述学者的观点,更多地把社会资本看成是获取资源、社会效益的能力,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本文中,笔者把经济中的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中组织和个人实际所拥有的资金、劳动力、管理经验、技术等生产和价值创造的要素。其中主要的是资金,因为它的投向,直接或间接会引起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流动。因此,当前所讲的社会资本也即社会组织和个人拥有的资金量以及它的时间、空间的流动和投向。

2.“脱实向虚”的理论分析

(1)实体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认识,学术界的观点大体上趋于一致,即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尽管不包含要害部门和尖端领域,但它却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实体经济指标的偏差往往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实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往往越重要。

(2)虚拟经济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货币资本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包含了各种有价资产所代表的价值以及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3]简单的理解就是先把钱换成股票、债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换回钱,直接实现以钱生钱。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业、收藏业等。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特征。

(3)“脱实向虚”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4页)。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提出了财富是物质产品,劳动是财富的源泉,都是强调了财富的标志是社会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而且需要人们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物质产品的创造和增加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财富创造是要素的结合,它不仅包含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创新,而且包括资本。因为它是要素结合的粘合剂,资本把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使资本具有了更高的生产力[5]。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是通过资本把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创造物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的过程。欧债危机的出现就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离开了创造财富的实体经济,比如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我国出现的社会资本集中投向证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都是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赚快钱”的表现。

(二)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和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虽没像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欧猪五国”投向虚拟经济的疯狂,但是“脱实向虚”的趋势已经显现,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金融体系对实体产业兴趣锐减、实体经济部门纷纷转向、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心理日渐浓厚,我们必须深思这种经济不良症状的原因。

1.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

(1)实体经济发展要素逐渐消失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多种要素包括: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技术、管理、政府政策等。但是现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要素在逐步消失。第一,资源瓶颈约束,资源产品的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企业的投入成本高涨。第二,用工成本增大,劳动力选择机会日益增多,已经凸显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企业开工不足。第三,社会资本日益脱离实体产业,生产资本流出大于投入,企业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减弱,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出现了融资难,举步维艰。第四,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产业雷同化、模仿化现象严重。第五,对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重视不够,企业管理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最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差和近几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对实体经济发展预期打折扣。

(2)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兴趣锐减欧债危机表现出了欧洲金融机构过度逐利、脱离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更加推动了虚拟经济的扭曲发展,加剧了危机的爆发。我国金融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获取巨大利润的同时,正逐渐地把资金投向以房地产业、贵金属等为代表的虚拟市场。相反对利润回报率不高、预期收益不稳定的实体经济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投资兴趣不浓,使得实体经济获得资本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大,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以房地产业为例,据历史数据来看,在房地产开发的多种资金来源当中,有60%的资金来源于金融业,而且主要以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债权型融资形式存在[6]。

(3)实体经济企业“脱实向虚”近些年,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诱导下,大量的实体经济的企业离开主业务,“移情别恋”纷纷涉足虚拟经济部门,带动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以房地产、期货、贵金属为代表的虚拟市场。在炒作、投机、市场运作后,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以“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为例,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把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7]。

(4)企业家精神衰退、民众浮躁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雷同、产品雷同、恶意竞争、模仿成风等怪相严重侵蚀着企业发展的根基。随着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民众的市场化意识、快速致富的意识也改变着诚实经营,合法守信的传统理念,“一夜暴富”、“赚快钱”、“钱生钱”的浮躁心理在社会中蔓延。

2.中国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成因

中国社会资本投资转向,出现“脱实向虚”的现象,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因素,又有市场因素的诱导,还有实体经济本身的“内伤”。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1)经济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内外对欧债危机的分析,经济结构失调是其重要原因。我国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协调性差,科学技术和生产过程结合不足,经济结构没有建立在经济的坚实的可能性基础上。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不协调,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出现了失衡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产品结构状况,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关键环节出现了不平衡。比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过度地向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等集中,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和行业。实体经济企业则出现了融资难、“用工荒”、生产资料成本节节攀升的困境。海南省三亚市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截止2011年底,三亚市1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有57个,完成投资1420650万元,占完成投资额的45.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一半。

(2)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

虽没虚拟经济的回报率的确实证据,但是从虚拟经济这些年的热度、社会的关注度、社会资本投资兴趣来看,虚拟经济的回报率比实体经济的回报率高得多。以房地产基金为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2010年共有10只基金募集到位18.59亿美元。而2011年仅第一季度,5只房地产基金就募集到位9.59亿美元。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对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青睐,这些市场行为都是在虚拟经济高回报率的诱导下出现的。

(3)实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不仅有外部因素的诱导,更重要的是实体经济内部的原因,即内生动力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发展的速度,对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够重视,特别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众所周知,资本生来就是寻找最佳的利润和回报的,总是追逐投资效益好、利润高的行业和部门的。由于实体经济产业自身不足,使得中国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投资赚不到客观比较收益,就出现了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局面。

(4)利润平均化的壁垒

资本的天性就是寻找有利可图的行业以及部门,实现自身的增值,而获取利润以及超额利润就是它们增值最明显的标志。我国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部门的利润和利润率远低于虚拟经济的利润和利润率。按照马克思一般利润平均化的原理,竞争使利润平均化,但是现实的状况是竞争使得资本高度集中于虚拟经济,不能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实现利润平均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获得了丰厚的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2011年上半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总计3393.65亿元,日均赚18.85亿元。造成利润平均化的壁垒,一是垄断。国有银行凭借垄断地位控制着资金的供给和价格,央企依靠雄厚实力和政府支持获得垄断优势,大举进入房地产业,都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行业高度性集中。每年有大约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经过建筑业转化为生产力。建筑业农民工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近1/3。三是市场的有效需求旺盛,使得社会资本扎堆进入虚拟经济,更加阻碍了利润平均化。中国居民房屋需求刚性大,使得大量资本看到有利可图,以各种形式涌入该行业。

三、实体经济“空心化”

大量社会资本的“脱实向虚”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仔细审视欧债危机国家的经济运行状态,会发现这些实体经济发展疲软,企业、工厂普遍开工不足,特别是制造业外迁,使得他们丧失了国家强盛的根本,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虚拟经济泡沫最终破裂。所以,实体经济“空心化”,即实体经济凝聚社会资源能力丧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低效、投入产出失衡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移出实体经济的现象。(一)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表现

1.社会资本游离实体经济

由于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有限、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让做实体经济的企业越来越不赚钱,赚钱也越来越难,在微薄的利润之下,逼得一些社会资本从实体经济出逃。从2006年开始,随着国内房价的快速上涨,房地产行业毛利率急剧上升,突破30%,近两年来更一直维持在35%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毛利率却持续下降,到2009年仅为18.7%,与房地产的毛利率差距扩大至18个百分点[8]。这就促使了一批实体企业纷纷离开主业,做起了“赚快钱”的行当。

2.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是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重要表现。它指的是一些地区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压力的不断增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逼迫企业向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迁移,从而造成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畸形发展的现象。在同一产业内,指的是企业的产出结构向低加工度产品、低加工度环节倾斜。实体企业在外迁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盈利”的追逐,一部分“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经济;一部分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瞄向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欠发达地区。中国的制造商一直是耐克最大的合作伙伴,但在2010年之后,这一“宝座”被越南鞋厂夺走。在温州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制鞋业曾经有6000家之多,而当前数量跌至了2000家,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如康奈鞋业、东芝鞋业以及奥康鞋业等都已经在江西、四川等地区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9]。不光东部沿海、温州等地,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产业“空心化”。

3.中小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中小企业一直是国家财富创造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近几年来,中小企业面临了发展困境,从经济环境看,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大和融资渠道狭窄。从中小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市场适应能力在逐步减弱。2011年6月份浙江省年销售额曾超过5000万的居上灯饰店,因资金紧张又无法融资而倒闭;温州又一明星企业浙江天石电子(资产过亿)宣布破产,中小企业“倒闭潮”声音频繁出现。

4.实体企业精英流失

企业精英是一批具有懂管理会经营,思维开阔,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统帅力引导企业不断进步的人,它是眼光、胆量、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的聚合。但是当前,我国实体企业精英安心做实业的动力正在逐步丧失,离开自己打拼的实体企业,纷纷涉足股市、楼市、以钱生钱的高利贷行业。2010年,茅台集团、海尔集团、奥克斯、红星美凯龙等企业CEO就宣布已成立地产开发集团或公司,涉足房地产业。

(二)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成因

1.发展瓶颈的制约

近年来,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的停滞不前以及行业之间的恶性循环竞争等诸多瓶颈的制约,使得实体企业转型升级遇到了阻碍。企业税费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居高不下,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我国垄断性市场准入高,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的壁垒障碍较多[11]。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就融资渠道而言,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的占比不足2%,银行融资仍占98%[12]。但因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产业优势丧失

我国实体产业自发展伊始,走的是一条低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的、依靠“人口红利”以及资源、能源低成本的微利路线。但随着世界和中国市场的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日益走高,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创新压力不断增大日益侵蚀了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的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地域优势逐渐丧失。许多中小企业已处在艰难挣扎的困境边缘。2011年广东顺德的家具企业成本至少增加了13%。企业综合成本与2010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长,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整体涨幅普遍在20%以内。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中山,据当地经信部门对市内131家规模以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93%的企业净利润率低于5%,68%的企业反映综合生产成本高于2010年。

3.资本的外流

由于实体企业诸多的发展瓶颈以及产业优势的丧失,社会资本在实体经济部门的获利在不断减少,这就使得资本须寻找下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从而实现自身可观的增值。浙江乐清市2009年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建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用在买楼、开矿等。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已成为资本外流的典型标志[7]。

4.日渐萎靡的效益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我国实体经济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寒流”。实体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逐月下滑,企业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日益艰难,使得企业家信心下降。温州市经贸局检测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月,温州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不到10家[12]。

四、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一)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关联度分析

1.社会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黏合剂

社会资本除了天生增值的本性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通过它把原材料、劳动力、科学技术、土地等资源凝聚在产业的周围。一旦社会资本抽身转向,就会带动大量的这些生产资源随它流动,造成要素缺失,相关产业发展就会出现停滞、资源外移现象。实体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社会资本发挥其黏合剂的作用,把实体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聚合在实体经济领域,进入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发展壮大自己。社会资本的整合和黏合作用就是社会资源的风向标,它的变化牵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走向。欧债危机实质上就是社会资本长期偏离实体经济,造成的社会资源过度聚合于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要素丧失、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泡沫日益膨胀的作用下的总爆发。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关注社会资本的走向,实体企业必须通过自身不断的创新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增强对社会资本的诱导力,从而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使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能力不断提高。

2.实体经济是社会资本增值的基础

社会资本不能自我实现增值,其坚实的基础应该是实体经济。虽然社会资本投入虚拟经济出现了比投入实体经济更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一方面,它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是由实体经济来检验的。虚拟经济不论是初衷和目标都是围绕着实体经济的,也就是其最初出发点是在原有的程度上继续发展实体经济,而且最后的落脚点是为了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且社会资本投资于虚拟经济,只是扩大资本的效应和流动性,社会的总的物质财富并没有增加。所以,社会资本要实现自我增值,实体经济是它坚实的基础。若离开实体经济,就如“空中楼阁”最终会倒塌。

(二)中国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促机制的构建

1.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是各种金融资产、各方市场参与者、各类交易方式和政府金融监管形式的综合体,其本身就是上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协调。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与实体经济的适应与协调。[13]这是因为金融体系是上层建筑,是基于实体经济而存在却又能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而独立发展。因此,它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究竟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我国应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推动这种适应效率不断提高。第一,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设立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低保证金,存入中央银行账户。一旦发生金融机构大部分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出现由融资困难导致的经营困难,则没收保证金,并按照制度的要求追求金融机构及其领导责任。第二,变革央行对各大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改变以前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贷款余额等纯经济指标来考察银行效益的做法,建立促实体经济发展成效、银行资金投向、实体产业效益与银行利润双增长的多指标考核机制。第三,建立金融体系促实体经济发展的评价制度。这个评价制度的主体包括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实体企业、社会群体代表等,金融体系自评服从于多主体评价。最后按照考核、评价的结果按制度要求对金融体系做出相应的惩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

2.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

社会资本投向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它的变化会带动社会生产要素的聚合转移。为了社会资本达到平衡支持社会发展的目的,特别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应建立中国社会资本投向的跟踪警示制度。这个制度应包括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资金流量的定期监测以及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等。对社会资本投向领域的跟踪要全面反映金融体系资本、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资本的流动,特别要把跨产业、跨行业的资本流动重点跟踪。在弄清资本投向的基础上,要对资金的流量进行定期监测,以期准确地把握社会资本量的流动情况,为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证据。在汇集和分析各种实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后,向社会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状态警示通告。温州社会资本转向虚拟经济,投资房地产、私募基金、黄金等行业成了实体企业资本的首要选择,温州市人民银行就发出“产业空心化”、“资金热钱化”的预警[7],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且预警具有随机性,几乎没有对社会资本投向起到警示作用,也没有引起实体企业的高度警觉。

3.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

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一直是实体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促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既有实体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体制等外部因素。构建实体企业融资平台与渠道的监管机制,就是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这个监管机制的首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因为我国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主要是金融机构,约占98%,直接融资仅占2%。监管机制的核心就是确保金融机构按国家产业政策保证实体企业的融资实现和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机制的关键是确保金融体系的执行,监管机制的手段必须是硬性的惩戒和银行效益相结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再度被架空说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再加上利益格局未打破,实体企业发展仍困难重重。

4.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

资金绷紧无疑是实体企业的主要问题,但是部分实体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后,不把资金投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而是源源不断地投到高风险、高投机性的虚拟经济部门。针对这种行为,应建立实体企业资本流动的监测机制。重点监测那些已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实体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确保他们按照融资合同的内容投向生产领域,金融机构要切实负责、全程监测实体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向企业发出适时的警示。对于违反资金使用情况的企业,应按事前合同约定处理,并停止资金的贷放。

5.破除社会资本发展实体经济体制

实体经济体制包括法律、垄断壁垒、投资行业壁垒等。破除这些体制,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对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在法律上破除许多投资领域的限制,保证其能够进入和参与国有企业的相关经营领域。其次破除我国银行业、大型国有企业垄断发展的政策壁垒,使得实体企业融资平台多元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避免再一次被一道道“玻璃门”、“弹簧门”隔开。

6.建立社会资本做实业的支持减负制度

实业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所以要加大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做实业的力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资本放心、大胆做实业的信心。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对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给予有志做新兴产业的实体企业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企业,要减轻税收负担、扩大融资的规模和渠道,对吸引社会资本成效显著的实体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

7.构建实体企业吸引社会资本能力的评价体系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7)

作者简介:顾颖,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409

中国已有的市场经济伦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惯性导致个人经济自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行政垄断与差别待遇常态化导致竞争严重缺位;科学产权伦理的缺失制约民众的创富热情;政府职能错位干扰了经济自由和主体平等。为此,必须采取弘扬个人主义伦理、树立正确的产权伦理观念、减少市场经济中特权主体的存在、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等措施,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市场经济伦理。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伦理认为现实生活着的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环境中的人不仅具有经济活动的意义而且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是具有完整行为标准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首先其凸显的是其自然属性,其次是具有社会生活层面上的属性,现实中的人具有现实性与实践性而不是抽象的。人既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首先相对于人的自我本身同时也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人是无法孤立与社会生产之外而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也不能忽视人这个客观活动的主体。人在社会中当中的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客观证明。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也是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在经济领域进行生产与消费等经济行为也是道德规范的创造者。这种道德规范的创建可能产生于经济行为但更多的是非经济活动时的创造。人在经济活动中也是道德规范的执行者,执行经济行为的同时也在间接执行着道德的内容与规范标准。

(二)马克思经济伦理史具体性和历史性的伦理

马克思经济伦理认为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在社会环境下与其他客观活动主体间的相互行为关系而产生。这种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关系,主要是人的经济关系。人在社会活动中与的生产行为以及与其他主体间的商品交换行为,推动着已有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变与发展也催生着新的伦理道德关系产生,并且是伦理道德产生变化的主要动因。任何伦理道德标准的形成,都是现实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基于以及发生过的社会经济活动,同时道德也是现实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产物,伦理道德的动态形式与经济活动的变化规律之间呈现出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道德是可以依照经济活动关系而具体进行观察的,同时也是可以因经济活动关系而变化的。所以道德是呈现出具体性和历史性。

(三)馬克思经济伦理是集体主义伦理

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根据参与的行为方式与社会集体的组成形式,给人以特定的身份。这种特定的身份是人的社会关系象征,也体现着在此范围内的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一个人,同时人也可以代表自身的个性参加社会活动,而不受社会关系界定的局限。正是人的这种个性化行为方式,使人在社会活动中呈现出主体性和具体性。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无论是发生体还是接受体,都是以主体身份进行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个性化行为,以及主体性的体现,是伦理道德的基本。也是马克思经济伦理始终都在提倡而追求的发展方向,即,解放人的自由。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道德的真正主体。道德进行实践必须以人的个性社会活动为载体,进而形成了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也是现实道德,社会道德向现实道德转转化的过程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结果。

只有把现实中的人当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才能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只有将人的主体性地位进行强调与发挥,才能将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过程是正确伦理道德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伦理道德的体现形式。所以伦理道德的衡量标准即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的主体性与自由性。这是马克思经济伦理观的内涵精髓,也是市场经济进行实践的引导方向。

二、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一)伦理道德与经济的辩证统一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思想家们对经济伦理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进行着论证,体现为两个主要的论点:一种是认为经济活动是伦理道德的外在体现,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而且伦理道德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伦理道德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策略或者手段,经济发展通过伦理道德来进行一定行为指引和界定,伦理道德是经济活动的要求。

这两种观点具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伦理道德与经济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两种观点之所以独立也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别。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观点在论述的规程中,并没有对价值取向进行针锋相对,而是侧重于对于因果关系的强调。这种因果关系都是基于同一现实结果进行比较的,也就是说其中具有一定层面的统一性。两种观点对于结果形成的原因展开价值取向的论述,但是结果却是客观现实的存在。客观现实的统一性,掩盖了理论层面价值观的对立性。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对这种内与外的矛盾进行了充分的解析,市场经济在现实环境中的发生不仅转变着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能推动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两者之间无论是在社会现实层面还是在理论现实层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关系。伦理道德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的实践,以及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的实践,都必须以人为活动主体来进行发展。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的关系,成为了其个体实现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比如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尊重并强调人在现实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协调好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为前提进而形成正确的市场经济伦理观,并以这种价值观念指导其市场经济活动策略,才能实现经济本身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机融合的核心实践途径。

(二)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两种作用方式

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基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如果没有实际发生的行为,两者之间就不会存在实际关系。现实中的人为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社会行为以市场经济活动来实现,就产生了以人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发生的同时,通过人这一活动主体,使伦理道德也在产生动态变化或者进行新的形成。同时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两种作用方式。两种方式是基于伦理与经济的辩证统一本质,而又体现出的两种不同外在形式。首先是自发经验式的作用方式,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实际发生时,相关经济活动主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矛盾,需要相应的规则或规范来进行界定和指导。经济伦理在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发挥着界定和指导的作用,使各经济活动主体间的经济行为关系能够协调,進而实现市场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经济伦理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受社会法律制度的支撑,两者之间协同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实际作用。同时在经济伦理也在非社会法律制度支撑范围发挥着影响力,这也是经济伦理自发经验式作用的主要价值体现。但是在没有社会法律制度支撑的前提下发挥的影响力,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破坏。产生非经济伦理,但是不受社会法律制度约束的市场经济行为发生。这种市场经济行为使某一市场活动主体利益受益而有市场活动主体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另一种是自觉理性式的作用方式,自觉理性式是基于自发经验式出现影响力不足的情况自动产生的。是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活动更深层的影响力,也是对市场经济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经济伦理被否定的前提之下,经济伦理以伦理价值观的立场进行辩护性的行为来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或者更为强烈的采用革命性的行为来对市场经济活动产生作用力。旨在将市场经济活动规范在经济伦理的要求与规范之内,进而实现保证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现实要求。

三、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方法论原则

(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价值判断体系,所以马克思经济伦理也是以批判思维来发挥影响力的。这种批判式的价值判断和解决问题方式,这种科学的精神和辩证的眼光是市场经济实现发展的、理念层面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批判,使市场经济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市场经济能够实现对主观和客观问题的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所以经济伦理对市场经济的批判是市场经济实现自身发展的建构需要,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方法论的核心原则。

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很难做到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批判性与建构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秉承建构性的原则,可以保证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现利益的积累,而经济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积累产生了负作用了,而强调伦理道德价值的维护。这种经济活动问题的本质是利益积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价值矛盾。伦理道德其本质上并不是利益积累的矛盾体,相反的是伦理道德的价值观正是基于以人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伦理道德与利益积累之间的矛盾根源是在利益实现的层面上,构建主义强调的是基于当前目标的利益实现,而经济伦理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要求的更加长远而宽泛。这就产生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需要面临的价值选择问题,是选择侧重构建性的单一目标利益还是着眼长远的批判性利益。这种选择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市场活动主体的综合辨析能力,而不是批判性与建构性矛盾冲突的获胜者。批判性与建构性在本质上都是着眼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积累,两者并无根本矛盾。矛盾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自我选择。

(二)“以人为本”的经济趋势

从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批判性与建构性统一原则中不难看出,就市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利益积累的最大化,而利益积累的最大化正是基于以人为主体的需求。所以服务与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核心原则,也是其内涵核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主旨,也是经济伦理进行实践所需要秉承的原则。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发展和人性化发展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市场经济中将占有核心的经济行为指导地位。

市场经济在社会现实环境中进行经济活动时,重视发挥人在经济活动的主导性,利用人的创造性劳动产生实际利益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最高价值实现方式,同时也是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融合并实践的理想化境界。在“以人为本”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强调的不单单是发挥人的劳动生产能力的利用。应更加强调市场经济活动服务与人的本质,只有将市场经济活动的价值产生在人的利益获得上,市场经济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本身的自我价值以及利益的积累。市场经济利用人的创造力来生产,并服务人的根本需求,是经济伦理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本身实现发展的必然途径,更是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进行融合的实践体现。

四、马克思经济伦理的精髓——劳动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

市场经济活动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人类通过在社会现实环境当中经济活动来创造利益并逐渐的积累利益,以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本身是其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将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人,在劳动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利用以及对工具的使用产生了劳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的标准下转化为实际效益,而实际效益就成为了人的最终收益。但是这种最终收益并不能等向代表生产力的价值,这是由于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决定的。当市场环境价值转换标准下,人的劳动生产价值高于实际转换效益时,人的收益就会受损,生产力就会处于弱势被压迫地位,导致人的发展受到限制。

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出发点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受到的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目标是马克思经济伦理的内涵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经济伦理中的体现。生产力是人实现发展的根本,将生产力有效发挥并获得公正的效益回馈是人实现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在社会现实环境中,社会内部往往充满着矛盾与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这就产生了一些人实现发展而另一些人则受到压迫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为根本核心的马克思经济伦理,以打破这种矛盾性的束缚,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社会现实环境中发挥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作用力。首先,将利益的概念超脱与单纯的物质财富利益,而是着眼于人类长远发展的综合利益,如:人的物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等。这种利益标准是人与社会实现长远发展的价值标准,在正确价值标准进行确定的前提下,还需要对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进行革新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价值获取。市场环境的价值转换标准是影响生产力转换为实际效益的核心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环境的转换标准是社会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将其进行有效的改革,需要国家行为的长期作用,而经济伦理可以从中发挥正确引导的作用。以一定的价值衡量标准来引导改革的方向与实施措施。

五、以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核心建构市场经济伦理

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就是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伦理精神。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作为改革基本点,以引导社会生产力创造性的发展为实效标准,构建以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伦理,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各领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形成了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不仅影响着经济领域的经济活动,对我国社会各领域、各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是我国精神领域的核心支配力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精神力量,指引社会现实环境中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标准,并有力的推动着市场经济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不是一种硬性的规范制度,而是基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利益需求,将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力最大化、最合理化的进行发挥,并实现最为公正而平等的价值转换,进而实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实践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统一的,是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之上,作用于法律制度不能控制的范围,发挥着法律制度不能发挥的积极影响力。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依托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而树立的市场经济伦理,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在当代经济建设中发挥影响力的体现。由于受到经济伦理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活动本身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色彩。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获取与反馈中,积极而显著的影响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最终使社会道德风气与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改变。

所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间接的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是时展对国家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霄. 马克思的伦理学:分析的马克思主義的贡献与黑格尔的遗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2). 

[2]杨立英.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3]张彦. 论当代企业伦理建设中的价值排序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的一种现实解读.伦理学研究.2012(5).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47-0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以中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为代表的全球性救市行动的作用之下,国际社会信心增强,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中国等一些重要经济体开始步入复苏轨道,“后危机时代”悄然而至。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认为 “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实现再平衡。展望未来,世界可能出现“多级增长”,这将有助于世界实现平衡、全面的增长。“全球经济再平衡”作为对此前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重构,将伴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力量对比的消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个世界性议题。对此,中国应该未雨绸缪,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失衡格局重构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全球经济失衡:当前国际分工格外的外在表现

全球经济失衡作为一种现象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必然结果,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不平衡自然演变成包括经济失衡在内的全球发展失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托最先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一词,用于描述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的现象。学界针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提出了诸多理论,包括孪生赤字假说、汇率贬值效应假说、全球储蓄过剩假说、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假说、美国金融优势假说以及资产组合供求均衡假说,等等。总体而言,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失衡和利益失衡,是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全球产业分工深化、金融的大发展、要素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权地位的巩固,使得全球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以金融服务为比较优势的经济结构,能够长期吸引资本流入;另一方面,以中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起国家,则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结构,能够创造远超自身消费能力的财富。从而使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失衡的核心问题所在。

在经济学意义上,失衡代表资源错配和扭曲,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正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纠正,是当前国际分工体系内在矛盾发展的内在结果。诚然,美国政府提出“全球经济再平衡”有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施压,并为自身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寻找理由等意图。但是,中国仍应直面“全球经济再平衡”,因为,一旦美国经济已朝着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方向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对美贸易顺差额最大的国家,中国首当其冲。面对全球经济再平衡,谁拒绝调整,谁将承担未来更大的风险。不过,中国无需按照别国开出的药方进行调整,而应根据自身条件主导国内经济再平衡的调整方向,并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在国际分工体系重塑的过程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全球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面临深刻调整

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9月召开的G20国集团匹兹堡金融峰会上提出“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的建议,力促“启用一个规定了政策和方法的行动框架,以创建一个强有力、可持续和平衡的全球经济模式”。美国这一提议的理论依据是全球经济失衡构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具体表现为中国等出口型经济体对美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这部分顺差再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尽管美国的上述主张刻意回避了自身的金融监管不力、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以及对美元霸权的滥用才是导致危机的更深层原因,不乏脱卸并转嫁责任之意,但推进“全球经济再平衡”却无疑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经济调整的一条主线,危机之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也必然会在“再平衡”原则基础上实现重塑,这将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对此,中国必须直面“全球经济再平衡”这一重大课题,趋利避害,将其转化为中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强大动力,适时推进中国经济战略的优化升级。

对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前景,在“后危机时代”刚显端倪的情况下显然难有定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经过调整会走向再平衡,可能出现若干不同情形,这意味着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定型之前,各国围绕“全球经济再平衡”所展开博弈可能的均衡解是多重的,其中有三种典型情形:一是如果缺乏重大创新的支撑,可能经过短期和有限的调整,原先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得以复归;二是在重大创新的支撑下,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三是虽然发生了重大创新,但全球经济迎来的是新的失衡格局。由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尚无发生具有范式革命意义的技术或制度创新,有学者据此认为,原由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将得以维持。但是,对于当前这场被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能局限于“短时段”视野加以审视。虽然现在对于“后危机时代”中全球经济的走势做出定论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经济体增长动力的转换,即需要赤字国家放缓国内需求的增长,盈余国家增加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性质,就是对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面临深刻调整。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的应对策略

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再平衡”既是未来全球经济调整的战略取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增长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不应被动适应而应主动顺应外部形势的变化,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为协调和更加健康的发展。

首先,要调整需求结构,促进内需与外需均衡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市场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拥有庞大的现实或潜在市场需求规模是大国经济的重要优势。近年来,我国国内消费能力发展迅猛,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以日用品消费为主向以大宗耐用品主转型,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兴消费大国。内需导向是大国经济的基本模式,利用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支撑国内经济增长是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本土市场领域的“大国效应”,使得中国的民族企业可以普遍享有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为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生存空间,使其能够在竞争压力下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各类已有的优势和资源,避免在产业成长阶段因与发达国家的竞争者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而陷入困境。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要简单地替代外需,事实上,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外需,推进贸易开放和自由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提供外部驱动力,还可以打破内生的体制和利益壁垒,成为国内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中国在着力破解抑制内需成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同时,也不应放弃继续拓宽国际市场的努力,从而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的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中国实现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不仅将为中国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将实质性地增强中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由此赢得在未来“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的有力态势。在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仍不可忽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尽管虚拟经济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无论从理论层面看,还是从现实层面看,发展虚拟经济对一国经济来说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虚拟经济的繁荣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取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支撑。当然,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规模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匹配,才能有效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过小的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过大的虚拟经济规模又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因此,要保持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相匹配,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性的战略支撑。

最后,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推动改善促进全球均衡发展的国际机制。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协调具有三重意义:一是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持续平衡发展将为解决中国国内严重的失衡问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鉴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借“全球经济再平衡”向中国转嫁责任与风险的意图,中国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参与到相关的国际协调当中去,通过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来化解压力,赢得战略主动;三是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参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等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流行的“中国责任论”的正面回应,是负责任大国的切实体现。在政策层面,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合理化改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货币区域合作,强化各种经济政策和机制的国际协调,推动改善促进全球均衡发展的国际机制,使“全球经济再平衡”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推动中国自身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在国际分工体系重塑中争取主动权乃至主导权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Robert B.Zoellick. After the Crisis.2009-09-28.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9)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因为本考点涉及的知识联系着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热点问题,因此,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涉及党和国家鼓励公有制经济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保护合法收入等政策的相关知识。

1.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动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会使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是从经济的性质上讲的,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经营方式和资本的组织形式。衡量所有制实现形式优劣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目前我们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但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4.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其他的分配方式则与相应的经济成分相适应。应特别注意的是:为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能够实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2.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理解这一实现形式时,主要应注意三点:第一,前提是坚持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第二,经营方式是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第三,经营方式灵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越来越多。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可以通过股份制形式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4.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资本、技术、信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只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只有承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有利于调动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本考点知识链接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

1.公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非公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3.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分配制度———社会财富的分配。十六大报告有关财富分配的论述主要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5.财产权———现代产权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例1在我国现阶段,不同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B

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多少获得报酬,但在现实中,按劳分配的实现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故此题正确选项为B。此题的干扰项为C,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利益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和题干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任何企业都会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报酬。

例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0)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障碍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传统集体经济制度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统一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在这种政策下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承包、租赁、合资等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农村集体经济中集体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鼓励个体经营和私营经营政策下,相当多的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漠不关心,更多的集体经济组织被拍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缺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最终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越来越少,农村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小。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因而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有事无钱办”的尴尬境地,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二)现实原因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盘活集体土地,兴建加工厂或引进外资兴办企业,发展厂房、商铺、专业批发市场等租赁型物业经济,发展有偿服务业,将现有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或者以现有资产入股,参与民营企业发展,实行集体资产和资本运营的市场化管理;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五)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选准、培养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班人,尤其要选配好“班长”。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子”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要把那些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要让政治素质好、年轻有文化的,懂经营、会管理、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人进入村班子,要把那些既拥护党的领导又有经济头脑的经济能人培养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采取有效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二是增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建立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四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坚决制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

(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1)

村集体经济既是村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保障。发挥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扶持家庭经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为了研究集体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笔者选择云南省南涧县无量山镇的13个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 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也发展越来越重要。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即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党群、干群关系协调难,公益事业建设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无量山镇位于南涧县东南部,地处无量山和哀牢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50km,是大理州通往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的南大门。全镇国土面积251.95km2,辖13个村民委员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8986个农户,总人口3.6万人,居住着汉、彝、苗等11个民族。201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600万元,比上年的21800万元增长了2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同比增长50.2%。

2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认识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一个村,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另一方面想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但总感到无处下手。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很少。长此下去,村干部的积极性将难以调动,进而影响到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六个缺”上:

(1)缺信心。农村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尤其是过去不少村发展集体经济时没有实现有效发展,不仅加重了乡村债务,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挫伤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动摇了人们的发展信心。

(2)缺资金。调查中发现,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3)缺人才。村干部普遍文化水较平低,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够强。

(4)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灵活,程序多,决策慢,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村委会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种状况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则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5)缺氛围。一方面,近年来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把集体企业改了、卖了,但集体资产没有实现保值增值,村民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舆论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想集体的少了,想自己的多了;关心集体的少了,关心自己的多了;干集体的少了,干自己的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6)缺体制。现在的村级班子3年一选,有的村干部反映,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对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一个长远规划。领导班子不稳定,集体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

3 无量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因地制宜,立足村情选择适宜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从无量山农村实际情况看,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

(1)土地经营权流转型。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土地,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种植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使农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到2012年底,全镇共种植中药材约573hm2。

(2)社会化有偿服务型。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种植、养殖协会等中介组织,向公司和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为集体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全镇共发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增加农村经济收入1250万元。

(3)盘活存量资产型。对处于停产状态的村办企业,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

(4)骨干企业带动型。对村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大力发展以华庆公司为主的乡镇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加快推进村办企业的二次创业,实现了靠企业强村。目前为止,全镇共有10个乡镇企业。

可以说,村居条件各不相同,增收招数不尽一致,但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应该多思考、多研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们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努力实现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经济基础。

4.1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离不开好的带头人。因此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干部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4.1.1 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

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来作支撑,因此要选好配强“领头雁”,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一是要“选”,通过公开选拔,把社会上能力强、作风正、有本领的党员选拔上来。二是要“请”,把外出务工经商中有能力、素质好、愿意为家乡群众服务的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请回村担任村干部。三是“派”,对无合适人选的村,可从镇机关或镇属部门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里任职。

4.1.2 加强村干部培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

4.2 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 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几年,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学透用足这些政策,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4.4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使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摸清村情和群众意愿,找准发展路子,制定好村级经济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同时,镇党委、政府要抓好指导,整合资源,落实好帮扶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4.4.1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共同体,建立“公司+农户”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

4.4.2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扩大种、养殖基地规模,重点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一个品牌,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4.4.3 推行农业资源资本化经营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也可以通过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兴建工业园区,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开展物业租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4.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对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土地资源适量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发展饮食、宾馆等旅游辅助产业,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同时要针对目前回归自然休闲观光旅游盛行的情况,挖掘潜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4.5 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关心、爱护、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保障村干部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绩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拉开收入标准差距,并随着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要规范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发挥保障机制的作用。

4.6 加强管理

一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要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三要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制,切实履行村务公开制度。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徐勇等.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韩俊.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思路[J].中国经济时报,2004(2):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6] 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