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7 16:19:1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

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维度,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其可以从多个层次了解物质的多变性,且对物质进行划分,可以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了解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变化,以此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彼此结合的观点下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第二,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可以了解物质在实际发展中是变化和运动的,了解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遵守一定的规则,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新物质的构成,且存在能量的转变。了解化学变化存在约束,在实际发展中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在多方面、动态化的去研究化学反应,且可以引用化学反应去解决现实问题。第三,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存在论证观念,可以结合证据对物质的构成、结果和变化提出更多的假设,结合研究判断来证明真伪性。构建观念、结果以及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结合研究、判断等形式了解目标的本质特点,构成要素和彼此推论关系,构建模型,可以引用模型解释化学现状,突显实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四,科学研究和优化观念。了解科学研究是实施验证和发掘科学现象,优化和引用科学现实活动,以此了解和提出更多具备研究意义的问题,并且以问题和假设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研究的形式,以此进行实验探索。同时,在探索中全面落实合作观念,且在面对“异常”现象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拥有严谨细致的科学观念,具备研究未知、推广真理的观念,对社会发展拥有一定的贡献。同时,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观念,可以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分析

(一)深入发掘,整合教材知识,培育学生问题观念

现阶段,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更愿意依据课本规定进行模仿,缺少自主创新和研究的行为和意识。很多教师更愿意选择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结合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实验演示,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操作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方案对学生而言,并不具备推广意义,难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减少乐学生在现实操作中遇到问题时的思考和解决机遇。

(二)强化化学概念和原理,注重概念教学和原理教学

概念和原理在化学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如果缺乏对于必要的概念和原理知识的掌握,就如同缺乏坚实地基的摩天大楼一般总有一天会坍塌。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来讲,在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时也应该注重对于化学基本原理与相关概念的掌握。在相关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同时也应该对类型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进而让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与不同类型的的化学反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化学物质的分类这一框题的学习时,教师列出相关的知识框架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和学习,明确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进而也能够使学生对于物质分类的概念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进而在生活中培养其分类的意识,甚至包括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等,这也在思想上培养了学生对于分类的理解,让学生接受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生对于相关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元素、分散系以及相关化学反应类型等概念的理解。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注重对于学生相关概念及原理的掌握,不仅能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注重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进而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情境教学成为了一种流行与趋势。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化学,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更能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能力。将化学知识与特定的社会情境相结合,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化?W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进行铝单质的性质的教学时,首先应该从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展示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如易拉罐和铝制餐具等,同时请大家各抒己见,试寻求:这些铝制品,包括铝制餐具有哪些行为在生活中较为适宜,哪些行为在生活中不适宜?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应用,让学生明确作为铝单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之后再通过生活场景图片进行判断,如铝餐具进行蒸煮的图片,让学生明确这是错误的,铝制品不易蒸煮,同时也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物质。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索小小的铝制品能有多大魅力的欲望。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2)

引言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历史理解以及简式素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学科教育特色,紧密依托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之后,形成具有历史特点的思维品质以及关键成就,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

一、准确设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明朗

由于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的指向标,所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沿着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轨道,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前进,从而逐步强化学生的目标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当中要使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技巧和历史学习技能以及知识转化能力和情感态度进行教育教学的提升。教师在目标设置的过程当中也要根据学生在具体学习中的知识掌握状况和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设计。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唐朝经济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开展分层教学引导,强化学生在分层学习中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思路,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强的时间性,需要学生在学习和思考当中养成良好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在稳扎稳打当中努力的探索和前进。教师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读懂历史并且理解历史,思考历史当中的深层次价值,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唐朝经济发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在网络上搜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PPT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性的教学,教学生展示唐朝城市的布局,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唐朝的经济发展,使学生通过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做唐朝当时的向导,引导其他同学在聆听当中感悟,当时唐代经济发展的盛况。教师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在历史核心素养学习和养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并且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保持自己的观点,逐步的转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加强核心素养宣传力度,提高教学专业性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3)

在我看来,化学是学科,但也是教育中的一员,所以时刻不得脱离于教育的宗旨:育人,教育一个合格的人才!培养学生完美健全的人格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们从更高的角度和境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素养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就是指从大的方面辨析出事物的原本面貌,在化学学科里,这代表需要从各个方面了解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准确地对物质进行分类。微观与宏观相对应,对物质从元素原子分子进行认识,能够准确地分析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且将宏观与微观两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三 :变化与平衡相辅相成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要认识到化学是运动和变化的。而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产生新的物质,并且能量有转化,反应发生前和发生后,双方物质守恒,原子没有变化,这是一个平衡状态;所以变化与守恒,相辅相成,教会学生运用这个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四:逻辑推理与思维素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观察、分析比较、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综合判断得出结果。化学教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有效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衔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衔接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而W生已有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加精细的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同时,已经学过但是未掌握的化学知识也制约着学生的逻辑思维成长。

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初步学习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对其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假设,并且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以自然或者事实为依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做出判断,并分析;运用一般化学原理,推论出具体事物的各种情况;通过推理论证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构成要素,建立模型,并且合理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

素养五:研究精神与独立思考

化学是一门科学,化学需要钻研!而 自然界中无时无刻发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我们需要从自然界,生产,生活中观察发现并且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借助他人的力量,与他人合作,并设计相关方案进行科学的研究。科学地加工处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现象,和同伴交流,得出合理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在乎研究是否失败,敢想敢做,要敢于坚持,敢于创新,不迷信权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素养六:终身学习与科学精神

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终生学习的意识,并且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要认识到化学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化学这一学科,我们要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4)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这些核心素养既适合高中化学,又涵盖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素养为本”的课程理念,是当前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探究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为例,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

1 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已学过金属和酸的化学性质等相关知识的初三学生,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但是铝和稀盐酸以及稀硫酸反应时的现象却不同,本课题设计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这一认知冲突,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一是深化前面学习时建构的“酸的概念”和酸的化学性质知识;二是学会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三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的期待。教学思路如下:

1.1 课前――观看微课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见表1),观察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学生根据教师在微课中的友情提示,独立地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1.2 课堂――科学探究(续课前)、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2.1 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对各自提出的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不同的猜想进行讨论,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对合理猜想的方案设计进行论证,优化方案。

学生按照优化后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2.2 拓展延伸

运用POE教学策略,让学生预测、观察和解释:密闭容器内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气压会如何改变?

1.2.3 巩固提高

运用中考真题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平台展示)。

本节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各要素及其行为主体结构如图1。

2 主要教学过程

2.1 课前观看微课,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课前在翻转课堂平台上自主观看微课,发现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明显不同,提出猜想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2.2 课堂完成探究,得出结论

2.2.1 展示猜想,找出合理猜想

学生分组对这六种猜想的合理性进行讨,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发现微课中的实验是在室温下做的,取了大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所以猜想④、⑤不合理;学生查阅溶解性表发现硫酸铝可溶于水,所以猜想⑥不合理;剩下的①②③即为较为合理的猜想。

2.2.2 对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针对猜想①、②,教师展示了多个学生的方案,通过翻转课堂云平台下发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分组对各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完善,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优选出可行的方案。

验证猜想①:学生设计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有关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对这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学生A: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控制变量的方法运用得较好,如控制了铝的表面积、反应的温度等。相比这下,方案一不够严谨。

学生B:方案三的特点是设计了两种酸的浓度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相等、大于和小于)的方案,虽然步骤较繁,但是更为严谨(学生设计此方案是受到了浓硫酸特殊性的影响,排除了特殊浓度的酸的特性的影响)。

学生C: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我又提出方案四: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将两种相同浓度的酸配制成从小到大不同的浓度,和铝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对现有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案。教师小结时指出: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方案来验证猜想,并能指出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这正是我们学习化学需要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上述方案二、三、四都是合理的,提h由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②: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质疑和评价。

学生D:方案一有两个变量,没有排除钠离子能否加快铝和酸的反应。

学生E:方案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加入硫酸钠对比实验,排除了钠离子的影响。

学生还围绕方案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变量控制得较好,方案可行;有的认为右边加进去的盐酸是已知能和铝反应的物质,说服力不够。

经过讨论,学生选择用方案二来进行实验验证。

2.2.3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分组分别完成猜想①、②的相关实验,然后分享各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如表2、3所示。

2.3 拓展延伸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铝和稀盐酸反应时的现象比较特殊,一开始并不明显,后来慢慢变快,最后又停止,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这里教师采用POE(即预测、观察、解释)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预测:先请学生大胆预测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片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在平板电脑上画出图像,上传至翻转课堂云平台。然后教师借助于平台快速浏览学生所画图像,并选取典型图像进行对比展示,启迪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预测,现例举两例如下。

观察:进行实验,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此反应的气压变化,学生观察曲线变化的图像(见图5)。

解释:学生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观点:AB段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C段包含着以下反应过程:①氧化铝薄膜消失,铝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导致容器内气压变大;②铝和稀盐酸反应放热,使容器内气压明显增加;③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铝片的表面积也在不断减小,反应会变慢,最终反应停止,气压不再增大。CD段下降是因为反应停止,容器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从而逐渐下降,导致气压减小。

那么温度的变化是不是如学生所预测的一样呢?教师又展示了课前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测出的曲线(见图6)。学生发现温度曲线与自己预测的完全一致。

2.4 巩固提高

最后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节课的探究题材来源于2008年安徽省化学中考题15题,教师将该题通过云平台发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然后将2015年安徽省中考题15题发送给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使得学生的探究结果能够得以运用,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反思

3.1 通过高品质的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是落实“素养为本”的主要方法。从以上课例可看出,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探究从真实的问题源起,以解决问题为结局。一个高品质的科学探究过程一定是源于一个学习、研究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探究最终解决了问题,提升了认识。在本节课上,教师在微课上呈现了铝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这种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冲突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拓展了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盐酸中氯离子特殊性质的认识。

(2)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涉及到重要的化学观念、主干知识、化学模型,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化学观念的提升。如本节课中设计实验需要用到酸的概念模型――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解释与结论时要运用元素观、微粒观,要用宏微结合的化学思维来分析问题等。二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等,让学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如在本节课中除了提出问题的主体是教师外,其他探究要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另外,POE教学策略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模式,如本节课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先让学生对铝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压力变化进行预测,然后教师演示数字化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力变化曲线,再让学生解释三段曲线的变化。三是在探究过程中要启迪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本节课中学生提出的六个猜想主要是借助于已有知识和微课中给出的提示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设计实验时需要用到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思想,对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和独创性是一个实践和提升的过程,如验证假设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二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酸的浓度、体积,铝的质量、颗粒大小等)的影响,控制好自变量、平衡好无关变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严谨性;设计实验方案三时还考虑到两种酸比较时,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对思维的系统性要求较高;验证假设②时的实验方案二既考虑到氯离子的影响,又考虑到钠离子的可能影响,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对实验方案一和方案三存在的不足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 翻转课堂为科学探究搭建了高效平台

笔者在“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究钠燃烧实验中黑色产物的成因为例”[2]一文中曾论述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科学探究基本模式。本案例也是对此模式的一个拓展研究。正是因为有了翻转课堂,使得科学探究的部分过程前移(如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等),学生有了适切的知识准备(微课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课前实施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提出猜想、设计实验,为实现深度思考提供了可能,也为课堂上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夯实了基础。如在本节课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根据微课提供的相关知识,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了6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课堂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生对6种猜想进行了论证,排除了猜想④、⑤和⑥,引导学生围绕猜想①、②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思维碰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会使得课堂的讨论有高度、有深度、有针对性。

本节课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阶段,除了完成了一个规范的科学探究过程外,还包括延伸拓展和巩固提高两个阶段。拓展延伸实际上是本节课的第二个科学探究环节,学生在通过实验获得结论是Cl-的存在促进了铝和酸反应以后,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铝和稀盐酸一开始反应不明显,然后逐渐变快,又变慢最后停止。为了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教师提出了一个拓展问题,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铝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容器内气压随时间会如何改变?学生运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共同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这样的探究深度也得益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后一个巩固提高的环节中,学生将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相关知识运用到中考题中,通过练习及时检验、巩固学习效果。

3.3 数字化实验让科学探究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数字化实验以实验手段数字化、测量呈现实时化和现象规律可视化的特点丰富了科学探究的模式研究,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如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数字化实验实时得到的压力和温度变化曲线,支撑了POE教学策略的成功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对曲线上三个线段的解释,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AB线段较平,学生需要在对酸的化学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变通,从酸与氧化膜反应的角度进行解释;BC线段快速上升,学生分析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两个使反应变快一个使反应变慢,对学生的辩证思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从反应放热角度推导出压强增大,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化学变化到物理变化)要求较高;CD线段逐渐下降,学生从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时教师又呈现了课前测出的反应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曲线,学生在数字化实验的助力下,发现自己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5)

2014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确立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学生核心素养。根据这一要求,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一线化学老师,笔者认为,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化学课堂教学为立足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化学学科特有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包括学习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化学学习兴趣的养成,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点的覆盖

理论知识体系是学科的根本,没有对学科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谈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样,对初中化学学科来说,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初中化学整个理论知识点的构建与掌握。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初中阶段化学所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浅显,这就更需要学生对初中化学中重点的知识点能熟记于心,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基本的化学概念,常见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化学反应方式的记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等,这些知识点不仅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而且还要能举一反三,熟练运用。但从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都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些重要知识点不能牢固掌握。因此,化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层次就是对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点的完全掌握,当然,这当中涉及到教师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率和因材施教等诸多要素环节,这也是新时期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课题之一。

二、以化学实验为向导,注重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学生心理学角度来看,使学生有新鲜感,知识“形象具体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而化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其特有的“魔性”―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就好像魔术师变魔术一般,使用一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物质,再利用一些奇妙的“道具”―实验仪器,通过“魔术师”―化学老师之手,就能变化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化学变化。化学元素、化学反应方程式都是通过符号来表达的,形式上很抽象,但通过化学实验,这些抽象的符号就可以具体化、生动化、有趣化。化学实验是一座桥梁,它能带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独立而积极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对化学学科积极主动的探究,从而带领学生走进化学世界,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让学生体验有趣的化学学习过程。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化学知识的建构,不断提升化学综合能力。

三、以实际运用为补充,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应用

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学科,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很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身边事物日常发生的现象,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在学习完“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用食醋去除水垢的化学实验;在学习完“石墨有除锈的作用”的相关知R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以铅笔芯的粉末打开锈锁的实验;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分析引起“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原因。充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使他们深刻体会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实用性。当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存在的化学现象时,他们往往会引以为豪,感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充分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这种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问题的解决来明确探究目的,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激发。牛顿通过“落地的苹果”引发自己主动思考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通过“开水蒸汽顶出壶盖”引发自己主动思考从而发明蒸汽机车,这些都表明注重日常生活中现象,从而主动思考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67-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被置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其终极目标发展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5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在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中,与学习环境的持续互动与作用。基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必然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知识教学为本”向以“观念建构为本”的转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本质特征是“在原子、分子的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假说、模型、分类等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调查与资料获取,运用归纳、概括、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反思等活动形式开展物质及其变化的研究,并从元素的宏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从粒子的微观层面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能从化学的视角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参与和化学有关的社会决策,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理念,是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培育和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设计的背景

乙烯是学生学习甲烷、烷烃之后的另一类重要的有机物,是烯烃的典型代表物。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继续学习乙炔、苯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相关内容做铺垫。本节课的重点是乙烯的结构特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与加成反应概念;学习的障碍点是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为什么有一根键容易断裂,先前概念取代反应对加成反应概念的形成造成干扰。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分析,对乙烯化学性质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学生基于实验产生的宏观现象,借助模型认知等途径从微观分析和符号表征,能凸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真切地体悟和掌握了研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形成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式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通过模型搭建、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等活动,经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理解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初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3.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w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和乐趣,认识到化学实验不仅是获取实验事实的途径,而且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为什么青苹果和熟香蕉放在一起会大大缩短青苹果变熟的时间?

【拓展延伸】呈现相关资料和图片,展现乙烯利(乙烯磷)在农业上是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条件下,乙烯利可以释放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等功效。

【设计意图】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能真实地感悟到化学学科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模型认知,探究结构特征

【自主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其化学式。

【模型搭建】探究乙烯的结构特征,并写出其电子式和结构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能力;通过模型搭建,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实现化学知识和思维的双重建构。

环节三:创新实验,探究化学性质

1. 乙烯的制取实验

【创新实验】用一支针筒吸入1mL40%的乙烯利溶液,注入另一支下端套有橡皮套,且内装有少量NaOH固体的针筒中(如图1)。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微型化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该实验不仅无需加热,反应速度快,产生的乙烯气体纯度高,而且安全度高,节约时间和成本,体会实验创新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2. 乙烯的燃烧实验

【实验创新】用针筒抽取少量产生的乙烯气体,在针端直接点燃,学生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安全性较好,无需验纯,且实验现象鲜明,比教材中燃烧石蜡油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的分解产物(其产物主要是乙烯和其他烷烃的混合物)更有说服力。

3.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反应的实验

【实验创新】在一小培养皿(直径为6cm)内放置一红色瓶盖(加入少许饱和的NaOH溶液)和两白色瓶盖(分别滴加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向红色瓶盖中加入少许乙烯利溶液,盖上大表面皿(直径为9cm)。当两白色瓶盖中溶液褪色后,在旁边再分别滴加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

【观察思考】根据学习甲烷性质的经验思考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比较说明】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发生取代反应吗?请说明理由?

【证据推理】提供数据(如表1),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判断原因?引入加成反应的概念。

【模型认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产物的模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类比迁移写出乙烯与H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学生在培养皿中进行微型化实验,现象明显且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直观的实验现象,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种实验设计的思想。通过问题导学,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学会从不同视角认识加成反应,经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学习化学,初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提出问题】比较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特点,设计实验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比较实验】依据两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引导学生瞄准生成物HBr,确定实验设计的思路,并进行分组实验:A组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Br-;B组用pH试纸测反应前后溶液的pH。

【认知冲突】①在A组学生观察到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一定是生成物HBr导致的吗?还可能是什么原因?②如果是反应不完全的溴水导致的,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通过淀粉-KI试纸检验发现没有变蓝。③B组学生发现pH试纸变红,酸性明显增强。④综合A、B两组实验现象,你又该如何做出合理解释呢?

【文献查阅】烯烃可以与氯或溴的稀溶液水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得到β-卤代醇。

【O计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受溶剂水的影响?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思路,能聚焦学生的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分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通过一系列问题驱动学生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通过文献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素养,初步认识到有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特点。最后通过实验设计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升华。

环节四:对比归纳,学以致用提升

【对比归纳】对比总结乙烷和乙烯的结构、化学性质,如表2所示。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研究有机物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进一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基本观念。

【学以致用】水果采摘后会有大量的乙烯产生,乙烯量的增加会加快水果的成熟和腐烂,为延长保存期,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简单易行的保鲜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乙烷和乙烯的结构、化学性质的对比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最后通过问题解决从化学回归生活,培养了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周光召先生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的序言中指出: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孩子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慎重选择一些科学观念,用恰当、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微型化的创新实验,反应速度快,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安全可靠;突破了教材实验只适合于教师演示,不便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弊端;凸显了化学实验的功能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获取陈述性知识,而且是为了获取程序性知识、认识化学本质、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有机化学反应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且认识到了“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形成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本节课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较好地融合了知识的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义价值,可以说是基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的一次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8)03-0112-030引言

“三维目标”是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它的权威出处是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深入人心,为教师广泛接受,很多教师都以“三维目标”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践行新的教学理念。现在又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些学者把“核心素养”直接描述为课程目标[1]。它与三维目标是什么关系,很多一线教师对此感到疑惑,引发的困惑甚至削弱了教师进一步投入改革的热情。鉴于此,本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消除一些困扰,对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予以启发。

1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自提出以来,它在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些教师认为三维目标太过笼统。一线教师之所以觉得三维目标太过宏观和难操作,与后两个维度的体验性目标提法的科学性有关,与三维目标本身内涵及外延的关系复杂有关[2]。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更显薄弱,有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倾向[3]。知识与技能最可操作,因而它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核心”,其他维度的目标则充当补充的角色,所以三维目标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却因为对目标的割裂化认识,容易导致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实际上三维目标是对某个教学内容或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的要求,就其含义而言,它应该是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相对于大纲时代的教学目的来说,三维目标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价值不可小觑。但这三个维度的提法较为抽象,是一种形而上的陈述,偏重于抽象与思辨的关系解读。三维目标并没能承担起权威学者们赋予它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样用具体目标项目作支撑,没有规定的具体目标范围,评价要素也就含糊笼统[4]。它缺乏的是对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应该具有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要求的清晰描述和科学界定。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需要具备的素养很多,然而,无限增长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突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与个人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形下,哪些素养对育人来说是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需要把它找出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重点培养。于是,借鉴国际已有研究,由教育部发起,我国教育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相关论证。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学者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及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5]。其中,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其他4种素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体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更偏重落实学科的思维方法;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它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本质观及其对人的素养发展特有的贡献和作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化学学科角度,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科学生活和适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是由化学课程抽提而成的学科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它比三维目标更加具体化、功能化和整合化,把学科本质、特有价值的内涵外显了一些。

李艺在《教育研究》上发文,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以“双基”为核心,即学科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处于最基础、最基本的层次;中间层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也就是以解决学科相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是“以学科思维为核心”,这一层次需要经过系统的、有进阶的学习,通过对每种素养中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其实质就是能够得到以学科视角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依据这一观点,笔者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图,具体如图1所示。

这三个层次既与三维目标相对应,又有所超越,其实质不同在于描述对象的差异。三维目标描述的对象主要还是学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描述和适应的对象是学生。三维目标主要是对学科某教学内容三个维度特性的描述,它关注的更多是对学科内容的要求。但在教学中,这三个维度对学生智能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水平层级是不同的。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它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他收获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提升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级智能;如果总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有进阶地不断经历知识建构的活动过程,那他收获的还有化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力的提升需要以相关知识技能为基础,思维也需要借助相关知识来展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则需要经过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不断体验、认识、内化逐步才能形成。三层架构是人的智能动态发展和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关注的是人,这个过程的实现是要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来完成的。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它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从以学科内容为本的教育向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变而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相比较,具有更加明确的学科内涵,更加反映化学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学科素养的具体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学生每种素养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

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在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适的近似真实的情境,通过适当的学生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以创生知识,经历探究过程与方法,形成思维观念,发展学科素养。所以,核心素养的概念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真正变革。这一变革正好弥补了三维目标后两个维度难以落实落地的困境。下面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例加以解释。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也可以表述为“宏—微—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符号世界三大学习领域,化学学习的宏观世界主要是指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能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将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罗列表达出来即基础知识。微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以及离子等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对微观概念及其原理的理解也属于基础知识;符号世界是指由拉丁文或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中学阶段出现的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结构式、电子式等等,对其掌握即属于基本技能范畴。对这些“双基”的掌握,即使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机械训练,学生也能形成知识,也会解题,但它不是素养,这些知识技能在学生毕业没几年就可能全部忘掉,因為他们没有自主建构知识,没有更为上位的、统摄性的大的学科概念和思维方式作灵魂。

素养形成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的物体情境中,通过自主建构创生知识,形成思维方式。比如,在化学式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宏观含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示有化学式标识的各种宏观实物,让学生看到化学式就想到对应的实物,看到实物就会想如何用化学式表示这种实物。教师不是告知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境的观察体验,自己感悟出其宏观含义。学习化学式的微观含义,可以选用小球、小棍等教具组成各种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对化学式中的符号、数字与微观的分子或原子个数等内容产生联系,通过学生观察感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顿悟,将各种物质的实物、模型和化学式符号反复联系起来思考化学式含义,在不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感知的基础上(这就是过程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感知到化学式是连接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与纽带,“宏—微—符”三重表征的观念会不断被强化,思维方式就会初步形成,素养就会逐步提升。当然这些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并不是通过这一节课反复的“宏—微—符”三结合就能真正形成的,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跟进,比如在化学方程式教学中,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实物和现象,体会方程式中各种符号的宏观化学含义,通过配平过程的分析,理解其微观含义,通过各类知识建构的不断进阶式的训练,“宏—微—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才能逐步形成。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会主动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时,他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就基本形成了。每一知识内容的教与学都应该提升至核心素养层次,有些知识点的教与学会经历其中一种核心素养,而有些可能会经历更多甚至全部的核心素养。

当然,在不同学习阶段宏—微结合的内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内容是有进阶的,如初中宏—微结合的核心是基于元素、分子和原子的;高中必修阶段是基于离子、化学键的;而高中选修阶段则是基于离子、电子、平衡、微粒间相互作用的。

5结束语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8)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111―01

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我讲的课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两点考虑:

1.这一探究课题是对酸碱盐知识学习后的内化和升级,可以把酸碱盐的知识串珠连线,归纳整合,起到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这是一个对无现象实验的探究课题,包括的探究要素多,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探究性学习平台,符合课标对教材知识和学生能力的要求。 依据优课评价标准,下面以这节课为例,就“优课”设计中如何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谈一些体会。

一、挖掘课标内涵,开发课程资源,凸显学科特点

1.研读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优课或磨课时,我们一定要研读课标,把握好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边界。在备课前不妨慎思几个问题:这节课学习几个问题;哪个问题详细讲哪个问题简要说明;哪个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学会,哪个问题只需老师要一带而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来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生成什么样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清楚了,教学的着力点也就清楚了,时间分配就比较合理,老师讲解自然条理清晰,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相反,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在课堂上产生许多干扰因素。

2.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架设能力增长的平台。课本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资源,但是仅仅依赖课本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社会,教师更要留心积累生活素材,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使优课鲜活、新颖。在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创新实验,让学生在纸上设计的实验变为现实,直观形象,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学习浓硫酸性质时,鉴于实验的安全性考虑,我通过一些实验视频将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生动地呈现出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效果很好。

3.所选的课题要突出学科特色,展示课堂亮点。对于化学学科来说,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设计优课的时候,有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或有学生的探究活动,肯定能使你的课堂增添活力。这节课以问题驱动,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反思升华、训练巩固,教学环节清晰明了。问题的设计由浅至深,步步为营,使得学生的求知欲一次次被激发,使得整个课堂紧张又高效。

二、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 在这节课,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验证、评价作为课堂的主旋律,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展示,眼观耳听学生互动的质量,及时调控课堂的节奏,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点上进行讲解,在学生认识的困惑处进行讲解,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讲解,努力使课堂变为学堂。学生和教师在双向互动、双向交流、双向影响中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和自身能力的成长。

2.在这节课,笔者使用了学案,以学案作为学习的导航仪和节目表,伴随着学习目标、内容、问题的呈现,将教师在动机上的诱导、知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引导、探究上的辅导以及学法上的指导等有机融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将教学活动的起点从教师和教材转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学案实现了一个很好的助学功能。

三、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上好优课

这节课我仅仅通过电子白板使用了PPT文本,利用了实物展台将学生设计的纸质实验方案放在聚焦处展示,为学生创设了“纠错、交流、评价、展示的平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优课,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呢?以下,就此谈几点拙见。

1.用软件Camtasia.Studio8.4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导引,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中使用微课,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秒懂”,为优课课堂创造生机。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各学段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根本要求。通过充分论证与研制,2016年9月教育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综合表现为6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1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1.1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在相关学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对学生的综合体现,即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核心素养的指向更明确,更具有终身性、动态性、关键性和情景性。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见表1。

1.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这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

(1) 综合性: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三大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各包括两个核心指标(表2)。每项核心指标都不是单独培养,具有综合性,应整体设计与实施。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知识的综合载体,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也具有综合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习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意识。

(2) 发展性: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动态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它需要在特定情景和需要中生成与发展。例如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与现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生物核心素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既需要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生物学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与提高,以及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升华。这是一个长期培养与渗透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3) 终身性: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终身需要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体现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民未来生产生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这样,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本观点。此外,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还应具有实用性,诸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已经不是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使公民在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受益。

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就已经被世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步成为国际组织和东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本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素养将指导和引领教学改革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尽管国家层面上,核心素养已经被列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但具体内容及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动态发展性,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达到对高中生物改革的导向性。

2.2 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行为的源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评价者,其具有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担,他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和专业水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关键。虽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已经出来,具体内容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生物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该先行。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理念和意义,利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2.3 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应注意:(1) 情景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2) 综合性。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3) 系统化。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

2.4 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2.5 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也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情景和社会实际,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

2.6 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三维课程目标。依据《意见》的改革精神,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由于具有动态性、情景性、内隐性和终身性,因此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有必要对核心素养的转化进行可观察的外显化评价。可以通过态度问卷调查,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工具、制定相关的测量标准,开展可以观察的外显化评价。例如,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学生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如果仅仅通过几道试题,很难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态度,通过学生具体行动和生活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以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u价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外显化评价。

3 结语

《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

参考文献:

[1]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篇(11)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 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 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