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的核心素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7 16:19:17

德育的核心素养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1)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巴蜀中学在“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创新德育理念:“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简称“善、雅、志”德育理念。

善为根。指善养于心,孝慈诚让;上善若水,厚德济生。善,乃立人之根本。雅为骨。指雅修于情,高洁慧美;雅润如玉,君子淑女。雅,乃处世之风骨。志为魂。指志立于行,坚韧精进;志比鸿鹄,胸怀天下。志,乃成才之魂魄。

重庆巴蜀中学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设计了育人目标,即以“善、雅、志”为基本维度(包含向善教育、优雅教育和宏志教育),明确了巴蜀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

“善、雅、志”理念如何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善”,聚焦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珍爱生命等素养;“雅”,聚焦学生文化基础的底蕴,培育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素养;“志”,聚焦学生责任担当的情怀,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国家认同、问题解决等素养。重庆巴蜀中学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增强了德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性、针对性,提高了课程的实施效益。

基于“善、雅、志”理念的德育校本课程,植根于中学德育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抓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善、雅、志”特色德育理念的连接点。在此背景下,巴蜀中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局限单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是在学校办学实践基础上,围绕“善、雅、志”理念和办学文化特色,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独具巴蜀特色的育人课程体系。该体系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又回到实践验证,将“善、雅、志”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联系起来,寻找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途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二、“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w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巴蜀中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将“善、雅、志”理念与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整体性建构课程结构

“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是带有学校烙印的原生态德育资源,也是个性独特的特色化资源,具有真实性、切近性和亲和性,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学德育课程百花齐放,但也存在德育校本课程的系统性不够、适宜性不强、特色化不明显等问题,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薄弱。巴蜀中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校本德育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结合“善、雅、志”理念,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整体建构了指向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

学校采取纵线(分起始年级、中间年级、毕业年级)、横线(全校各年级的每个学月)交错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进行了德育校本课程建构。在纵线上,起始年级:向善教育,以善心、善言、善行为重点。中间年级:优雅教育,以雅量、雅趣、雅行为重点。毕业年级:宏志教育,以志向、志趣、志气为重点。在横线上,每学年各年级的每个学月,都赋予其相应的内涵和外延。以 11 月为例,学校将每年的11月定为“理想信念教育月”,各年级以不同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学校师生精神成长。同时,我们还结合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构建了“善、雅、志”德育课程主题序列,即在初中阶段,开发以“完善个人修养”为主的“善、雅、志”个体建构;在高中阶段,开发以“推己及人”为主的“善、雅、志”社会建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整体的、综合的、交融的,因此课程育人应该是立体化的。重庆巴蜀中学以纵线与横线交错、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结合的方式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建构,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打破了传统课程对学生的限制,从整体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更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立体课程系统。

(二)系统化丰富课程内容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办学现状及目标愿景,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来培养人。近年来,巴蜀中学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善、雅、志”德育课程资源,丰富“善、雅、志”德育课程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以环境课程形成全方位育人氛围

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校园中的布局、建筑与风格、人文和自然景观等,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因子。“善、雅、志”理念的表达,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感染着师生,丰富净化着师生的灵魂。

巴蜀中学以“涵养儒雅教师、培养文雅学生、润养高雅学校”为指导思想,建构环境课程,提升隐性德育效果。学校的校园以其“滋兰树惠,精致典雅”的特征,成为了“文化风景,育人殿堂”。主要教学楼取名“至善楼”“明德楼”“正心楼”(语出 《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寝室取名“静远楼”(语出诸葛亮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名字凸显学校师生自强不息的乐学尚学精神,时刻激励身在其中的学子,能勤于反思、勇于探究、承担责任、学有所成。

学校的绿化也发挥着环境育人功能。菩提树,寓意“觉悟真理”;黄桷树枝繁叶茂,彰显蓬勃的生命力;梧桐树,寓意“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学校要求各年级各班级成立之初,以“善、雅、志”为主题,确定班训、班歌、班旗、班徽、班风,让“善、雅、志”主题教育深入人心,形成常态化。在教学楼内创办“善雅书屋”,让学生在优雅的校园读书环境中幸福成长。“善、雅、志”环境课程,涵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激励着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使他们能担当责任、勇于创新。

2.以文化课程打造德育示范性品牌

巴蜀中学在认真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创新开发了近100门选修课程。至今,巴蜀中学已有《俊朗少年养成教育》《餐桌上的科学》等9门课程被评为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巴渝文化探究》是一门具有实践性、探究性、人文性、综合性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此外,学校还注重学科育德,从常规学科课程中挖掘“善、雅、志”教育元素,予以强化,使基于核心素养的“善、雅、志”理念从课内到课外实现全覆盖、全渗透。

3.以活动课程搭建学生发展平台

实践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验成长、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巴蜀中学一直重视开展各种活动,实施活动课程教育。例如,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发展足球社、化学社、音乐社、汉服社、街舞社等社团,丰富了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同时,涵养了“善、雅、志”理念。学校形成“春夏秋冬”四大特色活动:“春季运动会”“夏季生命周”“秋季社团周”“冬季艺术节”,对学生进行“善、雅、志”教育。组织了“亲近自然,快乐农耕”“拓展体验,健康运动”“科技创新,徜徉未来”等各种研学旅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开发“生涯教育”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组织以巴蜀学子为主讲嘉宾的“善雅大讲堂”,分享理性思考、勇于探究、乐学善学的成果,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智慧与才情、胆识与魅力的舞台。

三、“善、雅、志”德育校本n程的实施保障

“善、雅、志”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德育队伍、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保障。

(一)课程资源

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资源开发。巴蜀中学注重开发案例化、趣味化、体验性、个性化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升德育水平与效果。学校组织编写 “巴蜀中学德育315”系列丛书。学校还发动优秀教师,编写包括以善故事为主的《善养于心》、汇集优质教育文章的《学生教育――资料集锦》、由学生心情故事汇编而成的《阳光心情 悦纳自我》、注重情绪疏导的《阳光伴我行――中学生情绪管理指引》以及《青少年成功的十大因素》《青少年应养成的人际习惯》《巴蜀社团》《国旗下的讲话》等德育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专题德育问题。

(二)德育队伍

打造一支富有特色的德育师资队伍,关系到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质量。学校主张“校长以教师为本”,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德育课程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开发中,学校课程团队也存在一些困难,突出表现在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有些专业性问题难以深度讲解。为此,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社会资源,邀请了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心理咨询师等加入到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来。

(三)文化建设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础,德育校本课程才能让“善、雅、志”理念生根。巴蜀中学坚持校本、品位、融贯、浸润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仪式文化、社团文化、校园宣传文化等挖掘自身潜力,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学会终身学习,实现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卓越的管理团队、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的教师队伍、精细的教育教学、优良的教育生态构筑的巴蜀中学文化,使“善、雅、志”德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在每个巴蜀人心中生根。

(四)评价体系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2)

进入新世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学校德育创新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德育改革是指向未来的。它源于对现实的认识和分析,但又必须超越现实。现在正是中国社会基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传统的、过去的与现代的、未来的交互作用,势必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目前,由于受到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正负因素的影响,少年儿童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开始表现出认识上的困惑、情感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多变等特征倾向,表现为不文明、不负责任,具有破坏性的种种行为,如:不尊敬人、不诚实、责任感不强、暴力倾向等等。新的形势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我认为:首先要从提高教师师德素质入手,它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使中华民族在迎接科技挑战和参与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大计。为此,我们应从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立师规几个方面,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

1 铸师魂,是德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教师的工作是神圣伟大的。因为他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师教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学生心灵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教师是给人以巨大影响的有权威的贤人。”(加里宁)“教师的人格对青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力量。”(乌申斯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的魂。教师的价值在于奉献。在开展铸师魂活动中,我们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事迹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鼓舞人。

1.1 科学理论武装人。我们感到:教师的崇高思想道德的培养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为基础的。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好教师思想认识上的难点问题,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定期举办学校民主创新管理研讨会。通过学习、讨论,使教师正确处理职业与事业、奉献与报酬的关系,确立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把教育当做自己终身从事的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在教书育人的社会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1.2 先进事迹教育人。开展学习时代英雄和学习身边榜样的活动。树立典型,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教师这个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在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课题的实验研究。在他们的影响下,爱事业、爱岗位、苦练功、乐进取蔚然成风。

1.3 正确舆论引导人。教师的价值在于奉献,提倡“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先进人物模范报告会,使教师懂得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党支部在党员中开展“做主人,无私奉献在校园;当园丁,辛勤耕耘在课堂”活动。工会在教工中开展“三育人”评选活动,教工团支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演讲、辩论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校广大教师安贫乐教、甘愿奉献,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有位老师从教将近二十年,爱人得了尿毒症,小孩正上高中,她一面要照顾爱人的身体和孩子的学习,一面要给学生上课,三年中没耽误学生一节课。还有一位老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昏倒在课堂上。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具体、鲜明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教育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激励他们为“四化”、为人类的进步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成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2 修师德,德育创新的核心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三高”:高素质、高品质、高奉献。师德最集中的表现在教育爱。这种“爱”博大无私、深沉久远。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为人师表。我校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确立科学观念、人文精神的感悟几个方面狠抓师德修养。

2.1 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潜在的功能。只有将“为人师表”转化为内在需求时,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每日“三省”自己,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进行个性修养,然而这种稳定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形成。却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着重个性发展、轻个性修养的倾向,行为习惯不尽人意。有的年轻教师需要从基本的待人接物、文明礼貌开始补课。面对道德修养的不同层次,需要大量的个别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开展多层次的活动,这不是一两次报告说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我校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在这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2.2 确立科学观念。教育的宗旨是对人与未来充满自信。能适应工作与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保持身心健康,养成升学与就业技能,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能胜任公民职责,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有效成员。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的德育水平和效果,同时确定着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对此,我们要更新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确定“三个面向”的新的人才质量观为重点进行思想教育,帮助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摆脱分数约束,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使“两全”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重视。

2.3 人文精神的感悟。作为教师,修身养性、人格修炼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个性修养决定教师的精神风格,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心理调控。为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要胸怀开阔,克服心理偏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失,对学生没有严重错误,只有深刻教训。《美德之心》的作者德马科所言:“正如仅仅想通过除掉杂草培育玫瑰一样,仅仅试图通过除掉恶习来培养道德也是不现实的。”能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在德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沉着、自制、耐心、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让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欲望与信念、行为与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并使之统一,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二是保持乐观的心境,教师应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表现出极大兴趣和强烈

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让教师的德育情感溶于教学内容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 练师能,让德育创新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给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大志、显大度、求大雅、成大器。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开拓精神,敢于大胆设想和规划,勇于探索和创新。

3.1 充分发挥新课程的作用。知识是德育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各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有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挖掘德育因素的能力,才能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炉。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使小学生入耳、入目、入脑、入心。对此,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①鼓励教师同自己竞争,做到一专多能。不断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强化备学科横向联系、互相渗透、互相配合的意识,使教师知识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我校任课教师取得大专、本科学历的占80%。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评价、有兑现。

②学校将各科教材中德育渗透点编写成提纲,发给每一位教师,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学科渗透点写进教案,并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恰当、有机的渗透。

③开展科研活动,加强对学科渗透德育方法研究指导。通过开展“示范课”、“师带徒”等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类指导,不断提高教师德育科研能力。目前,占80%的任课教师承担省市及全国级的实验课题。我校开展的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儿童技术创新教育等实验研究已初见成效。

3.2 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从教育现状与未来看,学校育人信息源的构成会发生明显变化。新课程计划已经把课程划分为必修、选修、活动三大类。但目前多数教师只具备从事学科课程的教学能力,而对活动课程及隐性课程,如学校德育环境、文化氛围、校风校纪等很少研究,对此,我们通过拓宽德育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竞赛中指导教师。如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德美的完美统一实验研究活动、主题班队会评比活动、古诗风韵经典诵读活动等。同时,指导教师善于调动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一切有益的教育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太教育观和全面效益观,提高多方面交往能力。在我校,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配合能力、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力量的能力,这些都作为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估内容,从而不断强化教师利用德育资源的意识。

3.3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校德育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改革封闭落后、单调枯燥的德育方法。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在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自力更新,艰苦奋斗,自筹资金,建设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启动校园计算机联网系统,创办了学校世纪娃电视台。为发挥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使其达到熟练操作、运用自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标,电化教育开课率达100%。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各项管理之电。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做好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使教师有一种塑造好“未来”的紧追感,脚踏实地干好“今天”的责任感,迎接挑战,苦练基本功的危机感,才能学到真本领,掌握真功夫,创造高质量。

4 立师规,为德育创新保驾护航。规范是一种指向,是行为的准绳,是学校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与教师的以身作则、示范作用密不可分,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过硬的思想作风。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影响、熏陶、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模仿老师。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像猿猴一样的去爱、去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甚至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在学会运用的心理以前,先学会了模仿。所谓榜样,我的意思是活的榜样和书本上取来的榜样在内,事实上活的样本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所产生的印象更强烈。”因此,我们注重“示范”意识和“示范”作用的强化。使教师时时处处都感到自己的身后几十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每一言每一行都有学生在模仿自己。一行板书,一次作业批改,一件事情的评价,无处不影响着学生。要学生养成诚实、不说谎的好品德,教师首先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实事求是、知错就改,不弄虚作假。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3)

团队应该强化“团队归属”意识,培养团队归属感。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多加入些集体性的体育游戏项目,强化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强化团队归属感,提高团队意识。

如果要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就必须克服狭隘的个人主义,反对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结合集体性体育游戏来培养团队的归属感,深刻理解团队意识的内在含义,并把它内化为个人意识的一部分。

团队意识并不排斥个人意识,但个人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保持一致。团队是个人的根本,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符合团队的需要。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结合集体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并肩作战,强化团队观念。学生们就会慢慢地意识到自己属于团队中的一员以增强团队归属感,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因此培养团队意识就是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

二、培训竞争意识

社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竞争,人类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竞争。在学校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成绩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比赛当中,对手激烈地竞争,使团队意识得以集中展现,学生在竞争期间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对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但是,平时在开展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的时候也不应该忽视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团队意识并不是只有在赛场才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培养竞争意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与对手之间形成竞争意识;二是在团队内部也要有争先争强的竞争意识。两个团队为了自身获取最大的荣誉,必然会促使团队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而团队内的争先争强能够促进整个团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平时的集体性体育游戏活动中,强烈的竞争意识表现为整个团队异常活跃的势态。可以说这种激烈的拼搏就是竞争的表现,正是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在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形成的独特表现。团队的管理者鼓励团队之间的竞争,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将这种良性的竞争持续下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竞争意识也是学生体育品德核心素养中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增强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任何性质的团体都越来越强调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同样,责任意识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也是一项必须具备的素质。体育游戏中强调集体性,这个集体具有相同责任意识,具有共同的目标。比如说在团队活动中队员之间存在互相保护的责任: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每个队员都肩负着为全队的荣誉奋力拼搏的责任。

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呈现出互动关系。良好的责任意识能够使团队更加团结,增强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各个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同样团队意识强化了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责任意识。从这个意义来看,责任意识是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不可或缺的主体意识,它会变成使其团队意识提升的内在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他们从一开始就传授着崭新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因此通过开展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复杂且渐进的过程,需要意志的支持和长期的集体性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教师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给学生创造了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参赛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

四、强化纪律意识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努力培养遵守纪律的意识。在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体育游戏规则,以此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集体性体育游戏同其他类型的体育游戏一样,有它的规则和要求以及正误的判定标准和奖惩办法。所以,参加者在体育游戏中既要表现出为成功而全力拼搏的精神,又必须以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和游戏纪律为前提。因此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4)

教师亲和、宽容、信任,给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就会在班级中形成轻松愉悦的畅谈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信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例如:我在每节品德课前的“社会时事论坛”三分钟演讲,是“幸福”氛围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这三分钟内,学生的演讲紧跟时代脉搏、紧扣社会热点,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自圆其说即可。学生的看法和想法往往带来意外的惊喜。教师在每个学生演讲完之后的点评环节,重在对学生亮c的充分挖掘和积极鼓舞,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积极肯定,并给出正面积极的建议。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自我意识日渐浓厚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教师的积极言辞能够点燃他们学习品德学科的热情,课堂上专注的目光流露出自信与兴趣,他们越来越喜欢讨论,也越来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智慧创生,幸福品德课堂的关键

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是不断吸引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潜能的智慧法宝。情境教学法是品德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重难点问题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达成学生们自我投入式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在一环扣一环的思考中多视角解决问题,并在开放式答案中体验成就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包括二十四种优秀品质,其中鼓励人们积极承担责任,在担当责任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核心素养的九大素养之一就是具有“社会责任”。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主题二《 国家的主人》课题3是“共同的责任”。我从学生真实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如补充感人案例: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在放学时为了救学生被轧伤,后被迫高位截肢。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还有“托举哥”周冲、最美司机吴斌等普通人奉献社会的、既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例让学生深深感动。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参加过的社区公益环保活动,搜集发生在他们周围特别是父母、亲人的志愿者行动,通过制作手抄报,搜集家长志愿者的证书纪念品,家庭访谈dv拍摄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家长、亲人的高尚品质。围绕主题开展生动新颖的访谈活动。让学生再次真切感受周围的人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表达发自内心由衷的宣言,这种内心的体验,让孩子获得真实感受和启发,巩固了自我教育成果,将积极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35

我们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英语,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英语教学生如何做人。课改总体目标的界定,昭示了课改不仅是对学科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超越学科体系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其源动力是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企盼。关于课改目标的表述,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德育工作地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德育教育理应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而这也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致。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完全可以成为英语课堂的“催化剂”“黏合剂”和“兴奋剂”。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笔者一直奉行“情感化”“生活化”和“趣味化”三大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做了一些探索。以下几点是笔者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在遣词造句中进行德育渗透

与语文教学不同,词组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重要而又基本的教学工作。因为重要,所以重视;因为基础,所以重复。但是这样的重复性工作往往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倦怠。在词组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的主要做法是精心选择例句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瞬间产生回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爱国主义和人生励志是笔者的两大例句来源,这也往往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以讲述“manage to do ”和“try to do”两大词组的区别为例。“manage to do”表示设法做成了某事,与短语“succeed in doing”相同。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尤其强调这一词组所蕴含的“成功”之意,要求学生好好记住这个词,要多鼓励自己“做成某件事”。于是,在让学生造句前,笔者以鼓励的语气问学生“你曾做成过什么事呀?”同学们随后带着浓厚的兴趣思考他们各自成功的经历。一分钟以后,好几位同学都带着自豪的心情用“manage to do ”成功地造句。

随后,笔者也用自己的一次成功参加省英语优质课比赛的经历造句,进一步引发了同学们造句的兴趣。因为全邯郸只有四位高中英语教师有资格参加省优质课比赛,所以在造完句后,笔者还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简单地把参赛过程的不易描述了一下,以此鼓励他们要无所畏惧、敢于挑战、相信自己、坚定信念。另外,由于“try to do”一词仅表示尽力做但结果不一定成功,所以在让学生明确了两个词组的区别后,笔者进一步告诫学生:“凡事力求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才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道”。

在讲述“hold a firm belief that”一词,笔者则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共十提出要在2020年前建成小康社会,而在半个月后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又提出并解读了“中国梦”。这些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笔者也连续使用了“我坚信中国能在2020年前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坚信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这两个例句,一来强化学生对于该词组的正确使用,二来强化学生对国家对未来的信心,鼓励他们以认真学习成就自我的的态度来迎接国家强盛的到来。

二、在文段内容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在讲解完所有内容后再针对文章主题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方式略显老套而且效果欠佳。应该根据丰富的课文内容适时进行德育教育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这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德育观念的树立,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领悟。

以高一必修三第四单元的课文为例,这一单元主要讲的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文章第三段讲地球上水的形成,第四段讲的是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第五段讲述人类的出现。就文章内容而言,第五段最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在这一段里作者列举了人类的一些破坏性活动,很明确地表明了对地球未来的忧虑。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教育学生要珍惜自然、保护地球。这种方式只是沿袭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而文章第四段同样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必须紧扣文意和段意。在针对第四段教育学生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前,笔者首先让学生将本段内容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同学们列出了这样一条生命轨迹:水的形成以及对有害物质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形成――贝类和各种鱼类等各种小动物的出现――陆生植物的出现――昆虫等小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出现――植物长成森林――爬行动物的出现――恐龙的出现――恐龙的灭绝和哺乳动物的出现。通过这条线索,同学们总结出了三大规律,一是先有植物后有动物;二是先有小动物后有大动物;三是先有海生生物后有陆生生物。

这时,笔者又启发学生:这些规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植物――小动物――大动物这一食物链要求我们保护大自然尤其是植物,另外,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生态。在讲述这两大观点时,笔者还紧密结合最近几年有关环境保护的新闻。为了让学生明确食物链断裂的危害,笔者举了这样一个案例:非洲大草原上一些珍稀动物迁徙数量在减少,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在退化。在保护海洋生态上,笔者列举了日本核辐射的事例。日本政府在3.11大地震后,将核废料直接倾泻到海底,极大地破坏了东海及太平洋的海洋生态,这是对人类极大地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的案例让同学们深感痛心,也对这种深表痛恨,而环保教育和爱国教育也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在习题讲解中进行德育渗透

习题讲解中的德育渗透坚持两大理念:1. 独立自主地完成习题训练而不要讨论,因为考试不允许讨论;2. 做完题后自己做评判而不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因为考完后教师的讲解改变不了考试结果。

第一大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在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和集体学习,但是这样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在处理练习时就应该侧重于独立思考。因此,在学生做题时,笔者一般都要求教室保持绝对安静,不准以讨论的名义交头接耳。

第二大理念主要训练学生的自我评判能力,而这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笔者主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做题方法,在告诉学生方法后,就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所讲方法做题。比如单选题中“done”“to be done”和“being done”的区别。第一次碰到这种题,笔者就让学生明确这三种形式的不同含义,然后根据句意对三个选项进行取舍。以后碰到相同的题,学生就遵循这一方法自行解题,而笔者在讲解时也不明示该选哪一个,只是问学生该句是何意,为何选这个答案。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学生能明白解题方法的重要性,同时遵循方法解题并进行自我评判。这样做一方面在增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授课时用行动影响学生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行为教育。笔者备课非常认真,课件力争无错误。笔者平时热爱读书,学生关注的笔者都关注,如欧洲杯、南海问题,这样在课上笔者常常可以谈古论今,涉猎广泛。笔者有错必纠,自己讲错了,马上就承认、就改正,绝不掩盖。笔者让学生帮自己发作业、擦黑板,总要说Thank you。笔者和学生一起跑操,不在一旁站着观看。笔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服,保持良好形象。笔者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不把社会的阴暗面带给学生。笔者讲到宣扬良好道德品德的文章时,常常表示出自己由衷的赞叹。

总之,德育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6)

中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指的是对青少年思想及品德方面的教育,是目前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对促进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改革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现状来看,青少年对此并不太适应,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不适应目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本文浅析目前中学德育教育现状,进行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

1目前我国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不足

据观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明显不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学德育教育现状也不尽人意,教育方式的落后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学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对其特点、作用及提高其实效性并没有一个深度的研究,只一味侧重单方面;对德育教育研究虽然多,但是对中学德育教育及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不够;对中学德育教育研究方式单一,研究教育现状的比较多,但是对中学生德育发展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趋势研究较少。[1]

2学生核心素养及中学德育教育研究

2.1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对此也表明了观点,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全面对学生的德、智、体、美方面进行有机统一的教育。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其中就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这使学生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所以,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2.2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灵魂

德育教育工作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塑造一个人完美形象的灵魂工程,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也间接地使中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德育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那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可以提高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2]

3提高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3.1跟上社会的进步,创新德育教育观念

要想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就要跟紧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创新及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充分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理念,不要一提到德育教育想到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要将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两者相混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不同的。现阶段我们要了解到德育教育不仅是政治教育,还要使中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德育教育来教学生将来要怎样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高素养、高道德的人。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时效性。

3.2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起到引导作用,还要起到模范作用。所以,教师本身就要有一个教人求真的思想,清楚自身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另外,教师要做好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及素质,为学生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使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可以在中学生身上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3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生活

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大都是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责任感、创新力及实践力。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可以使其回归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创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注重接受知识教育,以此来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价值观,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目标。

3.4创建德育教育网络机制

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以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事业。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时效性,也离不开来自社会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网络,使其可以面向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并且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使社会都可以正确的认知德育教育,让其深入人心,让青少年可以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和发展,使青少年都可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3]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我国应该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满足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任务,相信在今后,我国可以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培养更多的综合型发展人才。

作者:张培炜 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参考文献: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7)

信息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教育的不断进步。原有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教育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更要站在时代的潮头,抓住时代的脉搏。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意见,“核心素养”成为“后课改”时代的靶心。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瞄准这个“后课改”时代的靶心,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思想品德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是前提

核心素养与以前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有质的差别。“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对素养的理解,思想品德教师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初中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他们的优良品德,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经典名言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奠定唯物的理论基础,揭示人的社会特质的根源性,揭示思想道德品质的成因,使我们认识到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们的社会初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深刻意识到思想品德在核心素养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所以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这样才能开展教学工作。

二、思想品德教师综合了解初中生是关键

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人才建设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对初中生的了解不能与其他教师一样,仅仅是从本学科出发。另外,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与众不同。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对国家、国际的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的建设,身心健康的发展,学会学习能力的提高,实践创新的积极参与。初中生是否具备这些核心素养要求的品质,需要各门学科教师的积极了解,更需要思想品德教师的认真评估。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生多为12岁~15岁,身心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趋向成熟的时期,信息接收渠道迅速拓宽,接收能力迅速增强。在这些初中生的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是他们还带有儿童那种天真、单纯、幼稚、有依赖性、缺乏自觉性的特点,同时他们又渴望向成人看齐,力求懂事达理,要求别人尊重,希望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在发展中他们的品德常表现出幼稚与懂事、依赖与独立、自觉与不自觉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二是他们对人际关系、男女交往、社会问题日益感兴趣,渴望知道更多的社会情况,开始关心家庭问题,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关系国家和国际大事,考虑自己的理想、追求、道路与职业。但是他们毕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尚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不强,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三是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血气方刚、好胜要强、敢说敢干,富有热情与正义感,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遇事急躁而不沉着,对人对事往往只看一点,未弄清楚便轻率下结论。这些行为特点,会严重影响他们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了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了解,深入初中生群体进行熟悉,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在这一领域下工夫,教学效率的提升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德育创新;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而道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应被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科目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德育创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是每个科目教师的重要职责。而初中美术课程,以艺术的形式向初中生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既具有美育功能也具备德育价值,这对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核心素养概述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描述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地位。根据此文件的阐述,核心素养是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含德育素质、社会责任等九大素养。德育素质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将德育素质的培养和德育方法的创新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二、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契合性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从鲁迅的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德育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我国青少年应该具有的两大基本素质,将道德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美术作为一门开放性、启发性的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美术作品,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为德育的实施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创新,对于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和提升德育成效均大有裨益。因此,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初中德育创新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1.在作品讲解中渗透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课程中,丰富的美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深化对美术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和挖掘作品背后的精神、思想层面的内涵,对于提升其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欣赏一些艺术家的现代建筑作品时,笔者不但将这些建筑作品的设计意图进行了分析,还对艺术家进行了介绍,对艺术家对未来世界的设想和期待进行了描述。同时,笔者还结合实际,向学生讲述了一些与建筑作品有关的科技故事和人文故事。如此一恚学生的眼界大大拓宽,对未来的建筑、科技、艺术、文化发展充满美好的期待,这对其正确世界观的树立和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在美术欣赏中融入精神熏陶

美术欣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其中不乏蕴含深刻思想和崇高道德的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接受崇高精神的熏陶,不失为德育创新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民间艺术内容时,我们不但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或当代民间艺术家们的杰出绘画、手工艺、雕塑作品,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应艺术家的照片与生平,并搜集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史料、传说等,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艺术作品,深刻地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被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淳朴、善良、坚毅的品质所熏陶。

3.在美术实践中培养优秀品质

德育创新不应仅停留在理论上,也应与美术实践相结合。因此,美术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优秀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例如:在国庆节、劳动节等节日,学校可开展一些主题美术展览活动,通过展出与主题相关的绘画、摄影、雕塑等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内涵,并体会其背后的道德含义。此外,学校还应有计划地组织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征稿和竞赛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个人和班集体,借此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其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价值。初中美术教师应在充分认清美术课堂教学与德育创新的契合性的基础上,将德育与作品讲解、美术欣赏、美术实践等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然而“教无定法,贵在实效”,核心素养背景下,究竟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还需初中美术教师不断摸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9):17-18.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9)

“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归根到底是要探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从根本上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生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终身受益,强调要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这反映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和最上层的“学科思维指向”进行把握[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完成上述转变,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互联网时代,只有掌握了各门学科的学科思维,才能达到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者提出,应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推进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育的转换[4]。林崇德教授则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无论是对学科思维的强调,还是对个性化教育、综合素质的强调,在本质上都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跳出单一学科或单一情境的限制,而要进行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的,教育的关注点从育才变为了育人。毫无疑问,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新突破,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抓手、新生长点。

二、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新亮点

目前,教育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处”,如何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核心素养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重新反思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并使之具体化和提高可操作性,以有利于全体教师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实施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遴选过程中,同样需要将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作为基准。研究者提出,核心素养的遴选应注重一贯性、发展性与时代性,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5]。以林崇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以促进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整体健全发展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侧重于“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认为学生核心素养总框架的建构应包括社会参与(公民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视野)、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和文化修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3个领域12项核心素养指标。这一研究结果具体地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同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清晰地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教育以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与核心素养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6],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只有建构起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研究者认为,应从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来实现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使课堂教学体现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7]。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新希望。

三、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新标杆

传统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发展的有机统一。

在这里,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日本、新加坡就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心。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8],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应有充分体现[9]。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10]。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就是把德育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为人民服务和社会贡献的本领,为个人的终身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应成为新时期学生成才成人的新标准,新世纪学生成长发展的新标杆。

四、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新惊喜

需要指出,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世界各国在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时,不仅表现出适应时代需求的趋势,而且十分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基因。林崇德教授就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对于我们思考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我们需要以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为根本,以社会关怀、家国情怀和人格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11]。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志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的必然要求。一句话,学生核心素养应以爱国、处世、修身作为其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健康即幸福,如果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会使学生失去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兴趣,极易使他们成为心理行为问题的“易爆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程度,另一方面要逐步树立心理健康服务理念[12],保障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健康与幸福的“发展理想”转变为“理想的发展”。

一言以蔽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个体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健康与幸福成长的两翼。这也是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带给学生发展的另一份惊喜,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林崇德教育演讲录――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183.

[2]施久铭. 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J]. 人民教育, 2014(10): 13-15.

[3]李艺, 钟柏昌. 谈“核心素养”[J]. 教育研究, 2015(9): 17-23.

[4]刘鸿儒, 凌秋千. 基于“个性化”教育向度的“核心素养”培育[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8): 95-99.

[5]辛涛, 姜宇, 刘霞.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1): 5-11.

[6]顾明远.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 人民教育, 2015, (13): 17-18.

[7]辛涛, 姜宇, 王烨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1): 5-11.

[8]褚宏启, 张咏梅, 田一.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 中小学管理, 2015(9): 4-7.

[9]《人民教育》编辑部. 核心素养: 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 人民教育, 2015(7): 1-1.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途径,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积极搭建校园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发展,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系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外化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定型时期。面对成才立业的最佳阶段,良好的人文素养将会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多么优秀,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一切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大学生人文素养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根植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枝繁叶茂。大学生的成长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必须坚持在传承本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对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来源,始终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二)人文素养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这种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基础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是相同的。从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形成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牢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文素养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在不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积淀凝聚而成的理论精髓。相同的文化历史土壤滋润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培育与之一脉相承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具有同一性。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来看,人文素养培育以人的情感意志自由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的个性价值和自我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通,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和追求。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聚集点,社会的急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新观念,新想法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的现象,这给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带来许多疑惑和不安。高校日益的开放化和社会化,客观上促成各种思想文化流动成风,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日益侵袭着校园,使高校里多变的思想、多样的观念、多元的价值观激烈交锋。这对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将面临不会选择和无法选择的困难,导致不少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化和功利化倾向,贪图现实的安逸环境而缺乏应有理想信念,害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立足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时代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学生个性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等人文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学有所长,更要放眼世界,心怀国家,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忠于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敢于倡导社会新风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建设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管理和服务中渗透人文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多元的校园文化满足了师生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非主流文化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迷惑,造成学生的难以辨别是非善恶,难于区分荣辱美丑。因此,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主流文化的位置,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优化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不完整,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中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带来持久影响。教育要忠于教育事业,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专业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要自觉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理解,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武装自己,不断吸收世界人文素养教育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内化人文精神素养,并在道德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文道德行为。

(三)搭建全方位的校园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一方面坚持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拓宽人文素养教育渠道。定期开展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文素养培养类讲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网络传播方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开展新媒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2]王现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9)

[3]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6)

德育的核心素养篇(11)

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朴实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塑魂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内含丰富的育人素材和“营养”元素。依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将上述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第1版)这不仅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绝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这种宣传教育多体现为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多使用校园媒体宣传、课堂讲授等显性方式进行,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和融入不够,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不够。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只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进而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紧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多种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认同,真正为大学生所践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充足的投入和保障,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要提档升级,要打造品牌,提升质量,必须在内涵价值上予以丰富,必须有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这种指导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而必须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穿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领,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文化素质教育既有文化品味,也有思想元素;既有丰富内涵,也有主导价值引领,真正成为塑魂育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功能协同,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提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形成教育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在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往往分属不同部门在抓,工作分工上也有侧重,这当然有利于明确目标任务,但是,也往往容易造成力量的分散,难以形成育人合力,难以有效发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提高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协同起来,实现思想价值引领、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感染的一体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

二协同的目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版,第8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而且本身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需要与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高校文化传承发展功能相协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共同发挥塑魂育人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协同起来,达到塑魂育人的应有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成长目标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否合格和可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是否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一个全体人民都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更是大学生需要高度认同和追随的理想,而这种认同和追随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通过包括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等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通过深刻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通过引导大学生将自我理想、社会理想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勇担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坚持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对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应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当代大学生要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事实上,健全人格并非天然形成,而需要有效的教育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知识教育不合格将成为“次品”,而人格教育不合格将成为“废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指导和重要内容,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协同发挥作用,将有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乃至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的指导和重要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承载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其文明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协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