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18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1)

房地产业尽管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所占比例不算最重要的,但与人民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经过新世纪后十余年的发展,房地产业也逐渐由“过热”趋向于“稳重”,在全国普遍出现的“去库存”的压力下,房地产行业将走向一轮残酷的“洗牌”,在这种情况下,对开发项目的管理就显的更为重要了。过去,我们很少研究房地产项目的管理问题,而是把它割裂成为几个专业版块去研究,比如,我们研究造价管理,主要以工程施工阶段为对象;我们研究财务管理,则主要以企业财务制度管理为对象,管理对象的不同导致分工的不同,往往造价管理由造价副总主管,财务管理由总会计师主管,两个平行的部门很少有交集,看似“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这种很少有交集的管理体系看似专业化水平很高,实际上正是房地产项目经济管理的薄弱环节。

1当前房地产项目工程造价和财务管理不协同的主要表现

在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容易信任一句话: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但问题是每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如果我们的专业人员因为专业的问题而把事情看的过于孤立,就会导致一些管理上的割裂,我们把这种管理上的“割裂“叫做“不协同”,研究表明,“不协同”在工程造价和财务管理两方面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如下:

(1)项目建设开发管理的不协同。

在项目建设开发管理的不协同主要体现在关注度的不一致。造价人员关注建安工程费如何降低、关注如何工程款支付更利于建设方等;而财务人员则关注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关注如何降低资金占用等等。上述关注度体现了造价与财务的管控矛盾。我们发现,当造价管理手段强时,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或合同谈判等手段降低建安工程造价,由此导致施工方进度结算处于弱势,施工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必须开出合适的对价条件以保护自己的利益,比如采取提高支付节点的付款比例、采购更便宜的施工材料或劳务等手段来保证收益。同理,当财务管理手段强时,施工融资成本会降低,资金支付通常会滞后以保证资金占用更有利于建设方,这时,施工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肯定会提高建安造价以弥补自己在资金滞后方面的损失。上述两种情况都体现了造价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不协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造成建设单位的管理“吃力”。

(2)项目风险管理的不协同。

通常,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和市场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等。工程造价管理普遍关注管理技术风险,而财务管理普遍关注经济和市场风险。实际来看,我们更需要在房地产项目中普遍地关注所有风险,比如,我们在投资一个房地产项目时,对自然地质条件不了解的话会增加地基处理费用;对国家房地产政策判断失误会导致销售回款困难需要;对地区微观经济状况估计不足时又会导致自身的融资困难;对新技术新材料盲目应用又容易导致业主认可度降低或业主运营费用增加,所以,风险管控不是一个片面的问题,比如,一个我们拟开发一个包含地下车库的住宅楼小区,从造价管理方面来看,“先地库后住宅”的开发程序利于材料垂直运输和周转,容易降低造价,而财务人员则认为应该“先住宅后地库”,这样可以实现住宅的提前预售,利于资金的提前回笼,节约利息支出。

(3)项目组织分工管理的不协同。

这是房地产企业的共性问题,调查表明,在房地产企业中,财务管理往往更得到重视,企业普遍设置“财务总监”一职,而造价管理通常只在中层设置造价管理的相关部门,一些的房地产企业不设置造价方面的高管,甚至有个别房地产企业只在项目部下设置预算员,没有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上述企业项目的组织分工表明,客观认识上,造价管理和财务管理在房地产企业还存在地位和管理权限的不对等,也就更难实现协同管理。

2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工程造价与财务的协同管理

由上看来,目前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中工程造价与财务的管理不协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针对问题,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二者的协同管理水平,主要措施如下:

(1)健全管理机构,设置协同管理机制。

从房地产企业的机构设置入手,建立造价与财务管理的沟通机,高管层统一管理,定期交流,实现工程造价与财务的协同管理。例如,在总经理之下设置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负责造价管理工作,总会计师负责财务管理工作,总经理负责召集两总师定期召开协同会议,进行协同管控;也可以制定符合公司项目管理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来促进协同管控,比如:以造价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主联合进行项目的测算或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从源头上加强双方的协同管理;造价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进行融资方案的评审;造价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进行招标方案(尤其是合同支付条款)的评审等等。

(2)实行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财务部门紧密参与实践证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工作,房地产项目的造价管理尤其如此。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涉及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及运营阶段等全过程,只有这些阶段造价都控制的好,才能实现节约投资的目的。在上述全过程的管控过程中,造价部门不是唯一的管控部门,其他相关部门都是管控参与者,其中,财务部门更需要全程紧密参与。例如,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房地产企业可以考虑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其中一些方式直接与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谈判,包括BT、信托、合作经营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需要造价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参与比选,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结论,这样企业根据方案比选结果选取适合的融资方式;再例如,某项目设计有直饮水系统,在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造价人员提出特许经营的招标方案,就是该系统建设单位打包招标,中标单位负责直饮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但系统建成后施工单位将获得该小区的20年直饮水销售特许,这种方式对建设单位适合与否就需要财务部门根据造价预算情况结合20年的特许经营权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客观的结论。

(3)利用成熟的管理软件

系统进行协同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随着BIM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管理软件更加成熟和完善,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逐渐应用于项目管理中,这些软件不但提供专业的造价和资料管理功能,还能够通过接口软件与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相结合,共同进行项目的投融资、支付和税收测算管理,这就大大加强了造价与财务人员的协同管理。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2)

关键词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 管理 应用研究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它是从企业价值出发,利用价值管理的理论引导财务工作的方向、思路,通过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保障企业战略落地。其内涵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在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的基础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针对企业的融资、投资和资源分配、税务筹划、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财务活动,形成一套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该体系是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发挥财务管理对公司战略推进和业务发展的决策支持与服务功能,使财务成为业务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力,成为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从影响企业价值的各驱动因素上看,财务管理体系中各职能领域都对企业价值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财务通过自己的管理活动,从企业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保护不同的层面对企业进行价值的管理,成为企业的业务伙伴,使企业价值得以保值、增值。本文将从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研究

(一)价值管理的概述

所谓价值管理,就是指以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总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折现现金的流量模型为基础、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管理而形成的价值系统体系。价值管理将企业管理中的计量、预期、激励、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其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效激励与衡量企业员工工作绩效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业绩。

(二)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研究

财务管理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衡量企业成败的核心指标是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EVA等,它们驾驭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都应该按照上述指标(或者按上述指标分解到本部门的具体指标)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第二,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角色是价值管理与服务,业务部门则是生产与经营。财务部门通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路径转化为业绩指标与预算体系,充分利用和分配企业现有资源,使各部门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采取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行动;同时,通过最优的投融资决策、信息化手段和资金集中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和财务杠杆作用,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特点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1.追求“创造价值”和“利润”双重目标。企业既追求创造价值,又追求实际利润,使两者兼得。但企业把创造价值看得比单纯地追求利润目标重要得多,并把是否创造了价值作为业绩评价的标准。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价值管理”。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价值,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反之,则可能衰亡。2、价值创造型财务突出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理念变化是从价值记录、价值保护到价值创造转变,财务不仅仅是记账,而是要思考如何使得公司盈利,有战略目标和价值的发展。财务的管理行为模式即思路也要随着改变,财务应由面向结果的事后反映监督到事前参与、事中控制转变,要对对全价值链和流程链进行延伸和覆盖。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四点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规划,即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明确哪些业务在创造或者增加企业的价值,哪些业务在减少企业的价值,并采取措施对企业的业务进行重组并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二是企业的财务治理,即为企业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与协调机制;三是企业的财务控制,即将价值创造作为财务控制的中心,在价值衡量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预算体系;四是企业的财务决策,即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财务决策的根本目标,将价值创造理论纳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当中。

(三)现代企业管理对价值型财务管理的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将企业的价值作为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包括制定公司的业务组合、明确重大的战略举措,确定价值创造的目标,同时要求公司的日常管理流程要和价值创造保持一致,这些流程包括,业务规划、绩效体系管理、薪酬体系和投、融资管理等。这时候,我们的财务管理者,就从一个“管家”向战略家开始转变。

战略的达成是个不断被推进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作为财务,要积极地参与这个过程,并成为领导层的一部分共同制定战略。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其计划、预测、预算、监督、控制、分配的职能,处理和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引领、财务战略为保障,处理好财务战略与发展战略的协同关系,做好风险预警和管理,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财务部门需要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框架下,创新理念,推进财务管理创新,逐步实施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和财务战略管理的转型升级。要拓宽和创新理财思路,既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更要努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预算、预测的前瞻性、战略性、长期性,在推行企业科学决策上创新管理。

二、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应用之一:财务战略应服务于企业战略,并与业务战略高度契合,通过财务价值创造和保护,保障企业战略落地

要做好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选择、评价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二是要正确选择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计划,即要采取措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性分析,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并选择企业战略财务计划,明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哪些是降低企业价值的业务模块,哪些是创造与提升企业价值的业务模块,并采取措施将那些降低企业价值的业务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者剥离出去,以便于集中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生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计划,并保障充足的资源支持。

要从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资源角度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确保战略符合企业要求且有实际能力,并制定相应的资本战略,最终通过资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资源配置、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安排,为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应用之二:采取措施做好财务规划与财务控制工作

要做好企业的财务规划与财务控制工作,需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制度,并将传统的资源配置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以有效地防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具体表现在:通过价值保护,强化财务内控管理、流程化、信息化管理。识别和评估并重点关注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确定风险对策,执行控制措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制订、规范和完善相关的财务流程制度,实现流程规划、流程编制、流程监控、流程调整的全面管理。有效收集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领导并指导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效果。

(三)应用之三:采取措施做好财务决策与财务治理工作

要做好企业的财务决策与财务治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事先参与公司的业务决策,主要通过两大抓手,资金资本及税务的管理进行参与。根据资本战略确定中长期资本优化目标,并以此为指引,从资本结构、资本运营、资金支持等角度对企业资本进行持续优化,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并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根据资金管理要求,以低成本、多渠道、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资金需求,有效支持资本结构的持续优化,并以资金集中管理为基础,防范资金风险、实现资金协同、创造价值。税务方面,要系统、全面梳理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涉税活动总结归纳出各税收筹划点及税务风险点,形成全价值链税务管理框架,并以此实现全价值链的税务筹划、纳税管理、税务关系管理工作,实现价值创造与提升。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即企业要将原先以行政管理职能构建的企业管理结构转变为以市场关系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结构,并将企业散乱的业务程序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以企业客户订单数据信息为核心的市场关系链,快速地将企业客户的需求信息转化为市场上具体的产品,从而实现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效率,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力。

(四)应用之四: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创造价值中的作用,即有助于提升抵抗财务风险与经营管理风险的能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与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助于协助企业的管理者与所有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理论指导;二是要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与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即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找出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助于帮助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全盘考虑,有效避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总之,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需要贯穿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要从财务战略、资金与资本管理、会计与税务管理、预算及绩效管理、内控管理、组织与人员管理、流程与信息化管理等相关的财务管控功能入手,发挥好价值创造型财务在企业的管理职能,从而推动和保障企业绩效落地。

结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时期,将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不仅有助于有效预防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资金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构想并设计科学的价值型企业财务管理方案,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卓.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作用浅议.大众商务.2010(16).

[2]翁世淳.从价值创造到市值管理:价值管理理论变迁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10(04).

[3]岳彦斐.基于价值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3)

一、财务转型的内涵

(一)财务转型的实质

对于企业组织来讲,转型就是通过组织运行逻辑的根本性变化实现组织行为的根本性变革。

财务转型要求各级财务部门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围绕服务战略、面向市场、支撑业务的定位,在支撑中揭示问题引导变革,在服务中强化价值管理职责。各级财务人员也要走出财务,进入业务、进入流程、进入数据和进入系统。财务转型把财务工作通过流程和系统渗透到各专业管理领域,进一步增强财务资源配置、过程管控、服务支撑和规范管理能力,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转型的两个立足点——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

1.跨界管理

跨界即超越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界限。跨界管理是在不同的领域里面整合不同的专业知识,产生新的管理成效,并且大幅度地解决单一专业无法解决的问题。跨界管理意味着需要打破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摆脱各专业线单独作战的模式,寻求紧密的合作伙伴,进而发挥不同部门职能的协同效应。

我们将“财务跨界管理”定义为跨越财务管理的业务边界,跳出财务核算的传统牢笼,深入业务前端,参与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把结果分析转向过程指导,最终实现成本管理最小化及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控目标。

财务跨界管理对于企业最大的益处,是让原本相对独立的财务与业务管理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把财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价值型,由事后控制转向事前、事中控制,通过与其他部门间的渗透合作,实现企业管理工作跨界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局面,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2.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生产、供应满足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及其成本结构。

财务价值创造主要体现为参与或引领价值链的整合,比如管理模式及流程的整合再造,寻找并突破制约瓶颈,并通过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纳税筹划、投融资方案设计、经营模式设计以及参与业务规划等方式实现。

财务创造价值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衡量企业成败的核心指标是财务指标,第二,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财务部门的角色是价值管理与服务。财务部门通过将企业战略目标与战略路径转化为业绩指标与预算体系,从而使各部门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采取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行动;财务部门通过最优的投融资决策、信息化手段和资金集中管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和财务杠杆作用,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

(三)建立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体系是财务转型的着眼点及突破点

财务管理传统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建立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体系,财务的功能从对内服务转向价值创造,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环境复杂化的要求,也是提升企业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更是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加速财务工作转型的着眼点与突破点。

二、财务转型的措施

(一)建立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体系

我们的财务转型立足于“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两个基本点,以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财务转型为例,按照“精细化、主动化、全面化”要求,探究财务转型的创新举措,建立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的财务转型体系,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企业通过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推进全业务、全流程、全系统、全方位的财务管理转型,有效进行成本管控,提高财务对市场前端的支撑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价值效益的最大化。

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体系包括六个方面:财务理念转型、财务职能转型、资源管理模式转型、财务管理手段转型、财务组织转型以及财务人才转型。

(二)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体系的实施措施

1.革新观念,树立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管理理念

牢固树立跨界管理与价值管理理念,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战略观、成本观、风险观和资本观为重点作为建立跨界管理与价值管理财务转型体系的基本管理观念,依托价值管理理念引领财务工作,提供多元化财务服务,形成横纵交织财务支撑网络,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业务合作伙伴。

2.转变定位,认清财务在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中的职能角色

以财务转型为拐点,深入剖析当前的难点,深挖潜在的控制点,找准工作突破口,提升财务行动力、执行力。在跨界管理中,财务工作嵌入前端部门、职能部门、支撑部门;财务部门需发挥数据专长与全程参与价值创造、价值增值各环节的优势,在效益管控方面发挥综合协调、牵头组织、服务支撑和把控全局的能力。

3.管控资源,在跨界管理中搜索价值创造的延伸层与潜在层

延伸层为资源的附加层,主要是指获取资源过程中额外得到的一些附加效益。潜在层即通过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协同效应获取的原本未被发掘的资源效益。财务转型使资源管控模式由分散管理转向集中管理,通过与各专业线的跨界融合,挖掘建立适应企业变革发展的资源管控新模式,为企业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指引,保障企业依照既定战略目标持续健康发展。

4.双管齐下,以跨界管理与价值创造为管理抓手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4)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也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在企业中基建项目的建设投资费用较大,而在不规范的造价财务管理模式下,可能出现估算过高、资金浪费的问题。所以需要针对当前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造价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提高基建资金利用的有效性。

一、强化项目前期的造价财务管理与监督

建设项目前期是从项目提议直至建设开工这一阶段中的各种准备工作,是基建项目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有研究发现,项目前期的工作对最终造价的影响作用能够达到50%。首先要在可行性分析与初步设计的过程中加强造价财务管理与监督。由于前期阶段的工作中,大多是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部分完成,造价财务人员参与的工作较少,容易出现预算超过概算、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建设的实施。所以需要在这一阶段加强造价财务人员的作用,保持对设计单位招标与投标的审核进度,同时保持对项目前期经费的审核。同时在立项与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项目评价系统,通过造价财务管理与监督完成预算费用的控制。

二、建设过程中的造价财务管理

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开始施工直至建设项目完成移交的过程。

首先在建设项目资金筹措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与监督,企业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项目资本金与借入资金。造价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以项目概算与基建计划完成月度以及年度资金的筹措使用计划编制,确保基建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需要以国家规定为依据,确定资本金筹集过程的合法性,同时还需要确定资金是否能够足额按时到位,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在银行贷款或者其他融资方式中,需要在相关部门批准、银行出具贷款承诺意向书等条件下,确保项目中的借入资金能够按照计划、进度到位。在融资模式的选择上,首先要对融资渠道进行选择,提高资金结构的效率,减少融资风险。其次还需要针对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提高债务与资金的比例,利用造价财务杠杆的原理,提升资金利润率。在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中,需要实施专款专用、专用户头,避免挪用或者占用的情况。同时对暂时闲置的资金,需要通过有效的理财方式,提升收益并减少资金占用的成本。

其次要加强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的造价财务管理,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参与竞标的企业造价财务情况的审核评定,包括债务偿还能力、盈利邓丽等,确保竞标企业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造价财务合约履行水平,确保能够依据规定的工期完成项目建设。造价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才遇到标的审核以及招标的过程,重点是招标说明书的编制,确定合约中的资金、工期、材料、付款等,确保能够招标的公开公正、招投标工作竞争的合理性。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5)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成本效益的权衡是总体管理众多环节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涉及的管理环节越多,则越要重视这二者之间的协同与控制,但现实中似乎挑战总是超越现存的理论。理论上看起来是较好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却常常无法正常实施,尤其是在大型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中,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的协同管理即是如此。而且更为棘手的是,一个是工程语言,一个是商业语言,这两种管理本身在当代就处在一个新旧对峙的磨合之中,它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专业的障碍。笔者在此以多次直接参与大型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及财务管理的不同实践经历,致力于协调这两个管理环节的沟通,深感在投资项目管理中,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则整个项目的运行失控不可避免。

一、项目控制中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协同管理的现状

在项目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是信息的不对称。几年前,有人对某些工程造价部门当年招标的全部工程项目进行了抽样调查,想知道许多大大低于计划投资额中标的项目,其节约额是否最终体现在财务的结算中。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大中型工程项目,财务的结算金额又反弹致投资额,大多是以设计变更、现场措施签证、材料替代等理由“蚕食”了节约额。而在此之前,没有人关注这一环节的信息反馈。我们协同管理的思路,很快运用到查处转包这个一直很棘手的问题,因为转包是在专业管理边缘地带产生的一种互动风险。它首先是资金支付中监督不力所致的财务风险,但由此带来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压级压价、偷工减料的质量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冲击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效益。当我们在财务控制上率先创建了自己的控制模型的时候,转包问题便有效遏制。而在行业内相当多的部门,至今仍无法识别转包的征兆。于是我们一个个环节做下去,我们看到凡是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决策、设计、招标、设备材料供应、施工、核算、概预算审查、后评估等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财务的问题。但是,许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系统的链接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控制系统是多么的举足轻重,管理者常常以本专业习惯的管理思维,注重对自身的主要职能进行程序化的管理,而不愿意对管理的接口部位这个责任与权利的传递点进行主动性的控制。我们正是在长期的造价管理实践中,深感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接口部位的管理是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管理之间,本应是有机结合的部位,由于疏于管理形成了管理的“盲区”。管理运行链条的脱节、错位在这里产生。大量的利益在这些松动的接口部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悄然流失。因而接口部位的管理,已经成为不可低估、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什么是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的协同管理

如果我们把整个建筑工程控制看作一个运行的闭环。那么,这个闭环的各个环节就是建设程序。包括决策、筹资、设计、招标、设备材料供应、施工、核算、概预算审查、后评估。因此,成功的造价管理不再是造价部门孤军作战的运作,而是涉及众多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而有效的工程财务也正以一种“合作参与式”的新型工作方式,在全方位工程造价控制中,为实现项目目标提供财务支持。什么是协同?我们给它一个定义:它是指两个以上的不同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的总体目标联手、协调地运作。这种运作产生的效应是一种积极的合力效应。

三、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在核算和信息对称上的协同

工程语言和商业语言是可以沟通的,建安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内容是“人、材、机”,这与财务成本核算中的主要内容“工、料、费”几乎一一对应。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环节,无一没有财务管理渗透的痕迹。事实上,在全方位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财务管理是并驾齐驱地贯穿工程造价控制始终的两条主线。除了分类外,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价值流、信息流也体现着工程造价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关系。无论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工程造价,还是站在工程造价的角度看财务,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工程造价与工程财务在管理上的协同

造价与财务双方管理人员以业务流为逻辑,以资金流和物流为主线,“三流”合一,齐头并进,相互验证;环环穿行于管理保证体系之中,点点跟进制度缺陷及风险。在以下环节的协同中实现了建设项目质量、工期、效益三大目标:

1.在决策环节的协同决策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工程财务在该阶段的工作是与工程造价部门共同参与可行性研究,并以类似工程的后评估信息直接为决策提供支持。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关注,将直接提高控制的层次和效率。一是正确处理决策科学化与监督制度化的关系。对决策的监督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运营质量,共同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正确处理质量效益型发展战略与规模数量扩张的关系。建筑企业要摆脱困境,单纯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三是正确处理引进设备水平与设备国产化的关系。力求节约外汇和降低项目投资。四是正确处理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的关系。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策略应在保证先进、适用、可靠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国内设计和合作的制造范围。

2.在设计环节的协同设计是建设项目的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它对项目成功的影响举足轻重。因而,财务部门一是与工程造价部门赢接参加初步设计评审,将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选择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二是对限额设计的完善提供新的视角,提出限额设计必须对类似工程进行深入剖析,以解决价值过剩的问题;三是通过测试设计管理流程,提高对设计本身的进度;四是我们对设计变更、勘察质量索赔进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设计单位往往将所设计项目的造价水平去贴近批准的总投资,按照这个总投资进行费用分解,而这个投资额受传统定额、计价依据、估算深度、决策者知识面和经验的局限性以及设计单位自身利益影响,离真正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距离和水分,缩短差距的措施:第一应对类似工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二对设计单位实施激励政策和风险机制。第二个误区是设计保守,设计单位必须摆脱对已批投资的迷信,借鉴财务零基预算的思路,树立零基设计的思路,对业主而言则应配备强有力的设计审查班子。精确的限额设计,不但在设计阶段为造价控制设置了一道天然防线,而且大大降低业主在建安工程标底中对未可预见费的不确定性。使业主在确定合同价款时掌握主动权。

3.在招投标环节的协同业主成功的招标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克服腐败,提高项目的效益性。而形形的违规操作又将破坏实现这一效益的秩序,打击公众的信心,动摇招标的权威性。因此,我们一方面,鲜明揭示来自管理层及形式主义方面的威胁是种种违规操作的根源,并坚决查处:另一方面,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提出标段划分、报价澄清、企业生态等大量建设性措施付之实施。在实践中,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标段的划分应按照项目结构的技术说明为依据,宜粗不宜细,以做到资源共享、降低招标成本并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二是应淡化标底。通过竞争及答辩,尤其是在答辩过程中,乙方对其低于甲方实际成本的工程价格的澄清,往往是技术进步、新材料替代、强化管理在降低成本方面的重大突破,这种合理的低价正是甲乙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工程项目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于一项庞大而正式的工程项目而言,财务会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投资人以及承包方的决策提供了科学而完善的系统规划报表。财务会计的数据往往精准可靠,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阶段,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工程造价职能分析

在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有特殊的职能:第一,预测职能,工程项目往往由大型建筑公司开设,投资商在进行建设之前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与测算,投资人在这一步中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可以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也作为建筑企业项目资金筹集的依据。第二,控制职能,工程造价具有控制职能,一方面是对投资人投资决策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是对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控制职能贯穿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多次估计与调整,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第三,评价职能,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人总投资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各个工程建设的合理性,投资效益收益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宏观收益等因素时,都需要工程造价资料。第四,调控职能,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性,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资金的流向有重要的影响。在任何条件下,国家都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宏观的调控。工程造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财务会计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一)投资估测

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期,往往需要对整体项目进行投资估测,投资人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在选择一个工程项目时,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评估判断。财务会计在投资估算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帮助投资人整理项目的账面价值以及利润。在此阶段,应当整体估计施工所需的物资设备、劳动力资源,编制初步的施工计划,利用财务知识对工程量以及地区材料资源价格进行计算,节约施工成本。

(二)设计概算

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设计概算,此时,财务会计能够发挥调控工程,对工程项目的开展进行可行性分析。例如,一项小型发电站的投资购买费用约为1500万元,预计能够连续使用10年,10年后项目的残值约为80万元左右,按目前利率计算约为8%,每年产生的净效益约500万元。应用财务会计经济评价指标得到该项目的净现值为1892万元,由于净现值大于0,因此,该项目可行。

(三)招标投标

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阶段能够确定标底与报价。招标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竞争方式,让公司招到的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在招标过程中,预期之一就是减少标底,联系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算出合适的投标价格。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经过分析后给出的报价,而中标报价则是该项目的成交价格,反映了工程项目相关的市场价格。在该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利用财务会计知识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及利润之间的关系,计算收支平衡点。

三、财务会计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策略分析

(一)引入专业财务造价人员

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除了考虑可能的技术问题,也应当考虑相关的风险,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问题。优秀的财务会计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对合同管理,当地语言,保险财经等多专业知识均有所了解,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能力。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引入财务会计项目管理人才,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规划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当对现有工程项目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提高项目的开展效率,降低项目实施成本。

(二)完善国家工程造价法律制度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7)

其中,颇值得称道的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始终走在实践创新的道路上,通过不断调整组织,在发展中创新理念,探求财务管理职能的战略定位,不断探索适合于核电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优化价值链

中广核工程公司财务部始终秉承着“拥抱改革、在改革中完善与发展自我”的价值理念,随同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做出组织适应性调整。在公司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梳理财务业务流程,不断清晰财务管理职能战略定位,完成了组织结构三次大的适应性调整。

2007年前的工程公司还只是中广核集团的核电建设“工程部”,承担着中广核集团内的单项目核电建设任务。工程公司财务部这时还处于业主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专业化的财务分工。随着中广核工程国内公司承接的核电建设项目大发展,工程公司财务部管理层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公司未来的多项目、多基地的发展形势,业主财务管理模式已不再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需要探索新形式,随即提出打破原有的项目法人财务管理模式,按照公司“以项目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分工的管理要求,于2008年底完成了财务管理的首次组织机构调整,调整为适应多项目、多基地业务发展的工程财务管理业务模式,形成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财务管理的业务链,从而有力地支撑了公司多项目财务各项业务的开展。

2009年,在工程公司项目团队与职能部门推行“矩阵式”的运作模式下,工程公司财务部在2009年底完成了第二次组织适应性调整,这次的组织适应性调整实现了成本管理的分层运作,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财务价值链,财务管理的战略支撑、价值增值、经营监控的职能定位逐步显现。

2010年,随着工程公司“分层运作、分权经营、分灶吃饭”三分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部管理层开展财务管理职能改革,提出了“以价值创造、客户服务为导向,以职能重组、流程优化和系统改进为手段,促进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将财务业务重组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财务共享服务3个部分,形成了管理财务和业务财务的分离,突出价值创造导向;强调服务理念,推出内外部客户概念,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本次改革,工程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业务价值链已经打造了出来。

打造价值创造平台

工程公司财务部积极探索成本管理新手段,开创性地进行税务筹划,在公司“大工程”的战略背景下推行“大工程”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推行“走出去”战略财务研究。

1探索成本管理新手段。正如工程公司总会计师张启波所说:成本管理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要以价值创造引领成本管理。“价值创造”就是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协调好内部与外部、企业和员工、上游和下游等各方关系,以“价值增值”为判断标准来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工程公司财务部以此为指导理念,开展了相关的“价值增值”引领成本管理的活动。2009年5月,为弘扬成本文化,鼓励价值增值行为,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实现成本降低目标,公司财务部组织提出了公司“十大成本事件”。“十大成本事件”涵盖了方案优化、技术创新、管理改进等方面的价值增值,以及成本降低举措,将对未来工程公司成本的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在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建立起成本管理的公司层、项目层、作业层的分层运作组织模式,实现成本管理的组织创新背景下,2009年9月,工程公司财务部内部优化了成本控制职能调整方案,将项目成本控制职能调整为在项目管理层完成,为成本管理关系理顺、打造项目利润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工程公司财务部正在积极配合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施。

2开创性进行税务筹划。税务筹划工作对于规避公司税务风险、降低公司税负成本与项目造价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财务部一直将税务筹划作为一项重点专项工作,针对公司业务进展情况,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税务筹划的子目标。由于核电建设项目涉税复杂,既涉及项目业主、工程总承包商以及下游分包商,又因合同模式、设备购置、建筑安装、项目服务、进口免税等合同内容涉及不同税种,在无国内切实可行的参考范例前提下,如何开展统筹规划,使得公司自身税负最小,又兼顾核电业主利益,如何理顺各税种间的交错关系,是摆在工程公司财务部面前的一道难题。工程公司财务部积极与税务机关开展主动沟通,开展了一系列的税务筹划管理与研究,包括核电项目总承包税务管理、异地项目核电涉税管理、增值税转型对核电建设影响分析、核电项目设备进口环节税收优惠申请等工作。通过在几个核电工程项目良好的税务实践,目前工程公司财务部针对核电建设承包项目,探索出一套比较标准的涉税管理实务,形成了一系列税收筹划成果。

3奉行“共赢”理念,积极打造“大工程”下的财务管理服务平台。核电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牵涉到的各方利益关系复杂。工程公司财务部在中广核集团推行的“大工程”背景下,始终奉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的理念,积极依托总承包合同,推进“大工程”下的财务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成本控制、项目税务筹划和税务管理、项目资产管理及竣工结算办法以及“大金融”资金管理服务平台。“大工程”模式下的成本控制要求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各项目业主公司多方协作,共同探索降低工程造价的空间,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标杆的工程造价体系。“大工程”模式下的税务筹划从更大更新的视野思考项目税务工作,也为包括税务筹划、税务管理等在内的各类税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建立项目资产管理、竣工结算方法和标准体系、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也是财务部推行“大工程”模式下的举措。在新项目的建设上,工程公司财务部充分发挥工程公司作为总承包商的有利条件,推进衔接业主与承包商搭建大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对银行传统金融产品进行优化及组合,创新推出“商业汇票组合方案”。目前,工程公司财务部仍在探索“大工程”模式下的成本控制、税务筹划、资产管理、金融创新举措以及如何实现平台内的资源配给及平台间的价值管理与利益分配,为公司整体价值增值及效率提升作出了贡献。

4走在“走出去”战略的前端。“将工作提前一点,让被动少一点”,提前谋划是工程公司财务人的一个行为理念。中广核工程公司的目标是要打造国际一流的核电AE公司,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是工程公司抓住机遇的战略举措。工程公司财务部一直都走在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前端,在工程公司拟进行的国际化项目中,工程公司财务部一直将投资环境研究、税务政策研究、会计政策研究和外汇金融研究摆在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前沿,为项目的推进完成前瞻性的工作。

精细管理,规范运作

按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发展阶段理论,工程公司目前正处于由确定级向量化级、优化级转变的历程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日益显现。为此,工程公司财务部通过建立多维成本核算体系,完善财务管理指标体系,推行标准化流程与服务管理,并提出了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力求为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

建立多维成本核算体系、完善财务管理指标体系

工程公司财务部领导层一直秉承着这样一个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分析是公司诊断的“温度计”,会计核算不是简单的事后记账,要借助会计核算,通过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监控作用。会计核算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到前端业务部门,不能将结果停留在财务部,要让业务部门及时掌握经营动态,以改进不足。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工程公司财务部在公司三分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了多维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为公司的三分改革落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标准化流程与服务管理建设

“让管理创造价值,注重标准化理念”。推进流程与服务标准化管理是工程公司财务人努力的又一个方向。通过对业务的细化,编制工作指引,并借助于系统将业务流固化下来,将流程与服务标准化。工程公司财务部在流程与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2009年,借助于SAP系统的上线,将预算、核算、支付等众多财务管理流程优化后,在系统中固化,对比流程优化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了效率。在对公司内外部客户服务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标准化服务工作,为打造精简高效的队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推行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为协助公司提升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能力,针对公司目前“产品管理之间出现断层”、“进度与成本未能真正实现价值联动”、“集成管理不足”的现状,工程公司财务部在公司内提出了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以标准化作业管理和标准物资编码作为主线,以标准物资清单和标准物资数量单为基础,以持续改进完善制度和流程,达到改变公司目前各板块分散管理的生产组织体系,构筑以设计为龙头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带动整个EPC优化管理。财务部倡议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高度认可,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认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通过理论电站打造,充分发挥理论电站的实践指导价值,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国际一流AE公司的基本要求。精益生产管理在通过打通公司研发、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业务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公司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长效机制。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工程公司财务部配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子规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依托“计划-预算-执行”将公司战略逐层落实,发挥预算的资源配置功能。工程公司财务领导层一直将全面预算管理放到重要位置,始终坚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努力促成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三大转变”:预算从单纯财务管理工具向战略管理工具转变;从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向以公司战略价值实现为中心转变;从短周期计划向长周期谋划转变。

在工程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时间里,预算管理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公司成立初期,初步实现从业主工程部向独立核算的自主经营实体的转变,首次将预算管理在公司内作为财3管理工具使用。随后,经历了3个预算导向转变阶段:从2007年的预算执行准确率导向,到2008年的成本节约导向,再到2010年后来的价值增值导向。工程公司财务部逐渐建立了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和考核体系,明确了公司级、项目级、责任中心预算管理职责分工及相应责任,逐步建立了预算申报、批准等行为规范与内部定额等控制目标的标准化,建立了初步的应用预算体系框架。此外,工程公司财务部还将围绕应用预算体系的建设,做实预算管理,落实战略规划,提出了预算管理具体目标:2011~2013年,建立核电工程建设作业预算体系;2013年前建立内部模拟市场体系;2015年,全面推动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打造“学习型”财务团队

工程公司财务部一直奉行“以人为本”、“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学习型”财务团队,将人才培养提升到财务战略规划的高度。核电行业的大发展以及公司推行的“走出去”战略,对既懂财务又懂技术、熟悉国际化财务业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快速培养满足公司和行业发展的财务人才,工程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良好实践。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8)

施工管理是指建筑项目修建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建筑造价通常是指进行某项建筑项目的建设所花费的资金,即从项目筹建到竣工验收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建筑造价部门是把每个部门的财务状况汇总起来的企业核心部门,而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的结合是建筑企业通过叠加所有部门的价值而实现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的结合是在建筑企业既定的总体规划下,通过对施工项目所需人力物力的投入,对资金的筹措以及对运营费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二)中国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内容。

科学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是中国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重要内容。在了解建筑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市场供需条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前途至关重要。明确市场的发展方向是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的基本内容。所有的建筑企业目标都要取决于市场,市场是决定企业胜负的平台。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结合要明确目标,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能及时作出财务调整,这样的建筑企业发展才能长远。财务数据资料也是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资料是其发展的重要记录,这些数据和资料通过整理、计算、总结不仅能反映出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的结合程度,也能为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发展提供依据,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这些价值都在财务数据和资料的记录真实、完整、准确的前提下。

(三)中国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的结合模式。

正常情况下,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有三种结合模式。集权型模式是建筑造价部门对资金有非常严格的把控,一般采用统一管理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资金的控制、决策全部取决于建筑造价部门,而施工管理部门只拥有很小的权力。建筑造价部门将施工人才的选拔、资金筹措等重要事宜统一掌握,这使得建筑造价部门权力完全集中。这种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的优势是它能统一决策和控制财务,有利于建筑企业对费用的宏观掌控,减少施工管理部门的资本风险和管理风险。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的缺陷:建筑造价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打击施工管理部门的自主性,使得决策失误的风险变大。还有一种分权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分权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下的企业部门享有足够的权力。企业部门在人才的选拔、资金的筹措、运用等方面都有足够的权力,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分权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的优点是部门决策方便快速,容易抓住机会,减轻建筑企业的管理压力和风险。它的缺点是企业很难统一决策,各部门独自决策,容易忽视企业的宏观利益,企业很难对总体费用进行控制。由于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集权和分权结合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强调建筑企业适宜的集权与分权,这样不仅能发挥建筑企业的总体控制作用,激发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部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结合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的制度不健全。

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的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任务界限不清,缺少专业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人才,或者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责任由一些业余的其他部门兼管或直接由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会造成各部门的责任不能落实。此外,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岗位设置容易产生重复或披露的情况,影响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专业职能的发挥,这些结合制度的不健全尤其会给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负面影响。

(二)费用预算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的建筑造价部门在预算财务时因为没有相应的预算控制,导致严重的资金费用浪费,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了负面影响。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的理解不到位,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结合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限定财务预算,会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基础预算资金时通过其他资金来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发生。

(三)对项目核算不够重视。

施工管理部门往往侧重于强调项目设计方案和项目进度,绝大部分只是重视项目能够准时完成,却不会结合建筑造价更多地注重本来重要性很强的工程核算,如此也就使得工程在核算上会出现了很多的缺陷和问题。

三、解决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的制度。

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严格把关各项施工费用的审批。对于部门内部制度的实行状况必须由专业管理人才定期进行严格检验。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专业人员在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中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而将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推向制度化管理的道路。各部门应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定期检查建筑项目的资产,把每项施工费用都记录得真实完整准确。

(二)具体化施工财务预算。

建筑企业项目报审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关系中财务预算的作用不可估量。在各项目的部门预算之前,组织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的监督人员对纳入部门预算的前一个项目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各部门项目经费的使用状况,为部门的建筑项目预算计划费用提供依据。企业财务制度是各部门内部财务约束制度建立的基础,只有预算机制细化,才能使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人员按照制度严格执行相关预算,提高施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中国企业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预算改革制度并没有真正改善,企业应该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问题,作出适当调节,使之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划。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9)

一、我国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职责分工不明确,组织体系与机构不完善

由于工程财务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泛,关系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事务繁多,这就容易造成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财务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工程财务管理各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与具体规范,从而造成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约束力缺乏。此外,为保障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要相应机构与组织体系,协调工程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这样的机构与组织体系还不完善。

(二)管理内容单一,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管理工程的财务是当前工程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于工程项目的其他环节以及全过程鲜少涉及,从而造成工程的财务部门缺乏对工程造价结构的全面、系统的了解,致使工程财务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同时在管理流程方面,如工程物资招标、物资入库以及工程造价款的支付等管理流程还缺少相应的规范。

(三)合同管理不完善,财务结算与决算工作不到位

合同管理中必要的约束条例严重缺乏,且采用费率招标以及预算招标的合同管理方式,技术滞后,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可能为工程财务管理埋下隐患。此外,在结算与决算工作中,相关资产资料移交与归档不及时,从而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财务决算编制以及资产管理,给工程财务管理中的核算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二、工程财务管理标准化与精益化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完善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

1.建立管理指标体系。在工程的财务管理中,要根据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以及关键点,展开科学的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该指标体系中要包括财务管理的目标值与目标体系。详见表一。

2.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1)加强工程财务管理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工程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强化会计人员对工程概预算以及结算环节管理知识的了解,为工程财务管理标准化奠定人才基础。(2)建立工程竣工决算的管理小组,加强工程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工程财务管理中的竣工决算工作。

(二)规范工程财务管理流程,严格把关工程项目概预算

1.建立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流程。要在工程的财务管理全过程中体现标准化,这是提高工程财务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明晰财务管理流程,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体系,如立项与合同管理流程、物资管理流程、形象进度暂估流程、暂估转资流程、竣工决算审批流程以及档案管理流程等,并做好该标准体系的更新,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2.严格把关工程的概预算。(1)在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最优设计方案与模块,并通过分析经济效益以及技术的对比,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完善。(2)就施工图设计阶段而言,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并科学制定适合工程实际的概预算标准,实现工程概预算的标准化,将在建工程的投资有效控制在制定的概预算范围之内。同时,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要结合国家规定的费用与项目标准,保障有充分的依据,从而在设计阶段有效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

(三)强化工程资金支付管理,规范工程竣工决算工作

1.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1)工程项目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施工部门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共同把关项目工程款的每项支出,明确工程的资金动向。各部门在需要用款的情况下,首先要报送用款计划给财务部门,在审核通过后,将用款资金归入工程资金的流量管理中。(2)按照合同规定,严控工程预付款。工程项目中,需要由建设单位自行采购建材时,要确保预付款≤10%的工程价款总额;若需承包单位采购建材时,要确保预付款≤30%的工程价款总额。(3)采取资金控制、工程进度与工程量结合的方式,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款,保证工程进度与资金控制协调一致,有效避免资金不足或资金沉淀情况出现。同时,在工程结算与审计之前,确保工程进度款≤85%工程价款总额,防止超比例付款现象发生。

2.强化竣工决算工作。(1)确保资产移交及时,工程的相应管理部门要在不跨月的前提下,保证在竣工后的3日之内,将工程投资情况表、投运报表、资产与设备报表等移交至工程财务管理部门,以便工程财务管理的专职部门进行资产的估价入账。(2)工程财务管理部门要及时建立设备台账,并与生产运行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一起亲赴现场,进行设备的清点,确保设备情况与台账相符合。之后财务管理部门要进行资产明细表的编制,资产的型号与厂家等具体信息都要在明细表中注明,然后在交与工程管理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与补充,确认无误后盖章交与财务管理部门。(3)工程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多方的资产明细信息确认之后,进行竣工决算的编制,并对原有的暂估资产自进行调整,确定固定资产信息。

(四)加强项目资金的风险管理,深化评估管理工作

1.项目资金的风险控制。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提高财务决算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审核工程立项、合同以及概予算编制,监督控制工程风险。(2)通过审核工程造价、工程量、资金审批程序、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加强工程的风险控制。(3)严格审核设计变更、资产移交手续、竣工决算依据等,降低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

2.项目的评估管理。在工程项目完工之后,要对项目后期的投入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加强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技术改进等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同时,还要组织工程各部门对项目的预期效益以及持续投入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同时,要及时修正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工程项目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

总而言之,工程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工程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工程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细化,是工程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有效途。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工程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工程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益化。

参考文献:

[1]胡杰霞.浅谈施工企业财务标准化管理[J].经济师,2010,(10):150.

[2]吴天兴.浅析工程财务管理标准化模式[J].科技传播,2010,(22):43,33.

[3]李雪梅.浅议工程财务管理标准化模式[J].财经界(学术),2010,(2):177-178.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10)

投资评审要想全面工程造价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需要从工程造价的准备阶段开始,通过事前控制,对投资项目的实践性进行分析、开展设计概算工作并对设计方案的预算项目进行审核。然而,现阶段工程造价准备阶段的投资审核还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传统的投资评审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以及竣工阶段上,有时会忽视造价的前期管理,如造价的设计、招标准备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经常会出现准备不足的问题。事前控制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前提,对财政方面的投资评审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事前控制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还极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误的情况,降低工程整体效益。

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控制手段在细节方面有所不足

财政项目的投资评审在施工阶段细节方面的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出现该种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首先,外部控制的力度不足,对项目施工的程序缺乏强力约束能力,如财政预算的执行与监管等工作的落实问题等;其次,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精细化不足,如未按照合同协定的已完成工作量进行财政拨付,实际依照项目的形象进度支付资金,出现工程投资超拨或欠拨等问题,影响财政整体的资金管理;工程变更的流程缺乏监管,随意性较强,项目的超规模、超计划与超标准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导致资源浪费,甚至还会出现虚假变更的情况,套取工程建设资金,造成财务管理风险。

3.财政项目的竣工结算评审机制不健全

通常情况下,投资部门在工程造价的竣工评审阶段,需要对工程费、人工费、设备使用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进行审核。但是在竣工后期的评审过程中,由于制度制定、执行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问题,竣工结算与项目决算的评审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审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工作进度、资金周转、项目绩效与财务整体核算等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与财政管理全方位、无死角的精细化评审要求存在差距。与此同时,竣工阶段财政评审问题还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工程造价的信息化财政管理机制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起不同建筑工程的造价指标系统,对财政项目的审核、评价没有足够的数据指标支持。造价信息数据库的网络覆盖还存在空白的区域,无法对项目竣工工作进行全面核查,降低了投资评审的效率性。

二、完善工程造价投资评审流程的具体措施

1.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重视投资项目的预算编制

财政投资的项目评审应该强化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以项目预算为基础,提升工程造价的实践性与科学性。(1)工程合同的评审工作在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之前,评审部门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强化工程合同的管理,保证投资项目的程序合理,权责明确。工程合同不仅关乎着项目建设的质量、效率,还对合同双方的计价模式进行了确定,保证了造价的合理性。评审部门需要对合同条款中的建筑原材料、设备、人力、管理等进行审核,降低采购、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合同条款注明双方的责任范围,尽量避免经济纠纷的产生。(2)预算的编制评审工作在开展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时,评审人员不仅应该收集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市场动态的综合审查,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还需要对实际工程建设环境进行考察,为预算方案的高效执行提供保障。

2.全面把控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评审工作

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篇(11)

金蝶中国助理总裁EAS事业部副总经理尚惠红从今天的商业环境、财务转型与重新定义财务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重新认知周边事物、工作与财务管理。她表示,时代与管理工具发生变化,人们要对周边的变化予以清晰的认识,既要划清它们的界限,同时还要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重新定义财务管理工作。

目前,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广泛渗入了从消费到生产的各类产业,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为共享模式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充分应用共享模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共享模式的去中心化使得每个人都可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成创造者,个体创造力得到极大的释放。

共享经济是适应时代的新经济模式,也是未来最主要的经济模型之一。未来的智能工厂将拥有采集、传输及处理大数据的能力,使制造业形成工业互联之势,其含义都是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实现人机互联,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进而提高生产率、提升能效、降低成本,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尚惠红表示,企业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背景下,整个价值链的环节中带来新的一种商业模式:产业互联网时代接踵而至。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大量的走出海外,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挑战与价值再造的难题。首先,由于全球化竞争,资源收紧,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如何为全球经营战略提供经营决策支持是企业面对的第一个议题。其次是管控风险:由于跨地域、跨行业分子公司众多,不同公司的财务管理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协调。然后,由于业务复杂,供应链跨度长,客户差异化加大,业务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最后则是人才缺失,财务人员难招聘,流动性强,全球性财务专家培养困难。由此可见,面对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新常态,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价值,有效布局企业财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金蝶EAS财务转型解决方案将集团企业财务转型总结为“转型的基础”、“转型的手段”以及“转型的助力”三个关键点。

转型的基础

首先,实现规范、统一、可视、可控的财务管理是财务转型的基础,而财务共享是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之一。她表示,所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将不同地区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和报告。财务共享服务为重塑财务价值结构提供三大基础。首先是数据基础,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共享中心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实时、智能的财务信息;其次是管理基础,包括流程制度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制度规范化以及将制度规则内嵌在流程中予以控制和实现;最后则是组织基础;实现财务职能岗位分离:构建交易处理团队、管理控制团队、决策支持团队。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四大关键因素包括:组织人力、流程、运营管理三大方案和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在组建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业务流程及系统基础,设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规划。

转型的手段

管理会计是实现企业战略落地的有效工具与手段,是企业财务转型的重要体现。她表示,管理会计是实现战略落地的有效工具,管理会计有许多可以使用的工具,包含预算、成本、计算分析、资金管理等;在财务管理领域,如果这些工具还没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用,或者在这一部分管理方面还属于企业较为薄弱的环节,财务转型也谈不上成功。

管理会计是一个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规划与绩效管理系统、提供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专业能力的专业领域, 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财务转型提供了组织基础,财务转型的目标是价值创造,企业价值创造的目标是让财务从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不同的业务范围之内让企业塑造专业的团队,也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家去从事更多高级的战略财务。财务转型带来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管理上的提升,一种是成本上的降低,提升管理效益与经济效益。转型的标准则是让企业的业务更加优化,业财更加融合,决策更加高效。

转型的助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智能化、移动化、云化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企业人人财务时代的到来。尚惠红表示,今天的财务人员定位,不单单是过去的账房先生,而是从传统实物向价值创造转型。未来的“业财融合”,财务要深入到业务前端,帮助企业业务去优化流程与商业模式,从而管理和监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未来财务人员不再是财务核算,要成为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制定者、战略的执行者,以及生产执行的监督者和管理者。未来的CFO要能是企业战略的参谋长,同时是企业各个业务团队的财务管家,并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者。

未来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