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全球生态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9 08:55:45

全球生态现状

全球生态现状篇(1)

1 前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多样化的需要,是教育符合实际、切合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长期为致力于服务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努力,篮球课余训练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以促进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为掌握较为充足、准确的文献资料,研究查阅了书籍、科研文献、网络论文、杂志等文献;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同研究制定了《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调查问卷》,以了解有关资料。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困境

3.1.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重视程度对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非常重要,是篮球课余训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了篮球课余训练的方向和存在状况。然而通过研究发现,86%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无需存在”,9%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可有可无”,只有5%的高职院校领导认为篮球课余训练“需重视并发展”,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领导对篮球课余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能够科学的认识篮球课余训练的价值、意义,不顾及篮球课余训练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师、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设施条件的建设,必须加以改变。

3.1.2学生认知、态度不科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篮球课余训练的认识和态度左右着训练活动的开展,研究发现,63%的学生认为训练不重要,10%的学生认为训练重要,另有27%的学生中立,高职学生对篮球课训练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认识到篮球课余训练在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而在调查学生参加篮球课余训练的态度时候发现,8%的学生非常积极,73%的学生不积极,通过对学生态度的调查也可以看出态度不积极的状况。

3.1.3教师态度不端正

教师是训练活动的主导,对训练活动具有组织、控制、制定、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主观态度对篮球课余训练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可知,61%的教师训练态度不端正,26%的教师训练态度一般,13%的教师训练态度端正,教师训练态度的不端正势必影响训练的时间、训练的效果。访谈中发现,教师训练态度的不端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训练的动力不足,训练活动对教师的个人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没有提高,造成教师缺少积极开展训练的内部动力。二是训练的条件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糟糕的训练条件影响了教师训练的积极性。三是学生状况的影响,学生兴趣、积极性和态度的下降对教师训练的态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满腔热情”被学生的“冷酷无情”浇灭。

3.1.4设施条件不齐全

设施条件是篮球课余训练开展的必要条件,是训练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严重影响着篮球课余训练的开展。篮球课余训练的设施条件包括场地面积的充足、完好、质量状况,篮球数量、质量状况、辅助器材数量、质量状况,以及其他必要的物质条件的装矿。通过调查可以看看出,49%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不齐全,32%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齐全,另有19%的高职院校设施条件一般,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设施条件状况不理想,现有的设施条件不能够满足篮球课余训练活动开展的需要,必须加以建设。

3.1.5组织管理不完善

篮球课余训练作为一个集体项目的活动进行开展,必须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必须对训练活动的进行进行有组织的协调。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约束教师、学生的行为,为训练的开展提供必需的帮助,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保证训练活动的良性进行,并能够为训练活动中的人、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研究发现,88%的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没有组织管理,12%的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有组织管理,通过数据明显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组织管理状况非常差,不能够全面的促进训练活动的提高,影响了篮球课余训练活动的开展。

3.2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对策

3.2.1转变观点,促进自身体验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领导、学生对篮球课余训练的态度较为冷漠,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篮球课余训练巨大作用的发挥,对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如若进步和发展,转变观点是非常重要一环,让领导和学生科学的认识篮球课余训练的价值,端正他们对训练的态度,并通过科学的引导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来,通过实际体验来体会训练的价值,通过宣传和体验结合的方法提高对篮球课余训练的认识和观点。

3.2.2加大投入,促进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状况是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所普遍面临的困境,篮球课余训练欲寻求发展和进步必须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要合理分配投入比例,加大对篮球课余训练投入力度,加大设施条件的建设,通过购买、维修等一系列措施,不断的提高篮球课余训练的基础设施状况,为训练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3.2.3完善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良好的管理状况对篮球课余训练的发展非常重要,在管理制度和形式的约束下,教师、学生能够按照训练要求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对训练的效果极为重要。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要加大组织管理建设,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纪律建设,提高队伍的觉悟,落实责任制,明确义务和权力,为训练的进行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4 结论

高职院校课余篮球训练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面临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认知、态度不科学;教师态度不端正;设施条件不齐全;组织管理不完善的困境,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的状况,研究认为转变观点,促进自身体验;加大投入,促进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是篮球课余训练发展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全球生态现状篇(2)

 

前言

中国足球这一倍受争议的话题足可引起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的思考。诚然,体育的异化作用导致了人们对身体意识的淡漠,体育职业化以来,各种职业比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场所。这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在赛场上的胜利,眼下世界足坛的丑闻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当然也包括我国的足球丑闻。这些体育的异化作用,使体育失去了体育精神,体育伤失其精神的后果是可怕的。我国足球的现状就是很好的证明和直接的表达,目前,从我国足球“生态文化”的现状看出的不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希望,更多是担忧和失望。在这种大环境下,四川省足球的“雄起”文化曾经风靡全国,对川足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后今天的四川足球令我们伤心,可以说四川省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四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1 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在理解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阐释:足球生态文化就是从足球运动的原始身体锻炼文化过渡到现代足球运动的竞技性、职业化、商业化的的文化。现代的足球生态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比赛形式上化分可分为职业足球比赛文化,业余足球比赛文化,其中两者都有平时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只是参与职业足球比赛的运动员的要求更高,目的与业余的有所不同。论文参考网。现在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由职业化、商业化的足球为主流引导。这也是由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按年龄划分:足球运动文化又可分为成人足球文化,和青少年的足球文化。本着从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青少年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这里的中小学生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指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足球运动开展的状态,以及足球文化发展的水平的问题。中小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可以直观的反应出足球后备人才群体的水平,而足球文化可以间接反应出中小学足球运动的人文底蕴,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是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让足球运动得到长足发展。鉴于此,我们对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四川中小学校足球传统运动项目学校的进行了实地调查,为制定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策略奠定现实基础,进而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发展“足球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中小学足球资源的开发,使中小学生足球运动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真正促进四川足球运动的发展,为四川足球早日“雄起”。

2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四川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生态”的发展是指足球运动在四川省中小学校开展的水平,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从事足球运动时间的长短、人数的多少等内容。实际上这也是衡量四川省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对成都、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宜宾、泸州等市的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进行了调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近些年,足球运动开展的水平下降比较明显,从事足球运动训练的中小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减少。这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和提高。另外,我们还抽查了县级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无论是学校的场地条件,还是教练员的水平都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开展。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四川省目前只有两所足球学校,成都市的明宇足球学校和绵阳涪城足球学校,这两所学校由于在场地设施较好,也有自己的教练,近些年为四川培养了一些足球后各人才,但是仅有的这两所足球学校目前也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共84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72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12所。成都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就达50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达44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达6所,占总数的59.5%。四川省足球布点学校共2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8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7所。成都市的足球布点学校就达1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0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5所。[1]从我上面的情况来看,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布极不均匀,大多数位于成都,这对于地市足球运动的开展很不利。

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四川省的足球“运动生态”处于劣势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文化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又一个主要方面。这里的足球“文化生态”指的是足球文化在四川省中小学发展的状况,即足球运动的球迷文化、足球运动本身的文化、如足球裁判法、足球比赛艺术欣赏等。实际上,在当今足球发展的欧洲国家的足球“文化生态”相当发达,如俱乐部与球迷间的交流等,都反应出其优秀“足球文化生态”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倍受当前条件的限制,阻碍了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基本上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很重,而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也可以锻炼身体,足球运动的健价值是不容质疑的。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对构建优秀的校园健身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发展首先是要以普及足球运动的常识、初步培养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情结为基础,来达到逐步发展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目的。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得到发展,会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会使足球运动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只有这样四川省的足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任何运动一旦失去群众基础,这项运动就不可能到达高峰,或者说从高峰跌落。

实际上要想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就会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一,在中小学校推广足球运动,例如可以举行颠球,运球等游戏性的比赛,这可以使足球运动技术得到普及。第二,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足球欣赏教育。足球具有很大的魅力,在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一旦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那么他们就自然的成为了足球迷,这样会拉近学生和足球之间的距离。第三,举行学校的足球比赛。比赛的作用对于运动的推广带动作用是强大的,比赛会吸引参与者更大的注意力,会激发他们更大的热情进行运动训练。这也是由运动比赛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举办足球比赛时还可以凝聚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这对构建中小学生校园健身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球迷文化。从国外足球发展先进的欧美国家来看,足球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的球迷群体,这对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形式良好,在中小学生推广体育锻炼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此为平台,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吸引球迷,这对学生成人以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客观的讲,忧大于喜,这并不是我们威言耸听。论文参考网。青少年球员注册人数萎缩的速度令人心寒,官方数据显示,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高点,为65万人。其后5年,这个数字略有减少,但也有61万人之多。2000年至2005年,61万变成了18万。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一共只有5万多人,而且年龄段越小注册球员人数就越少。现在的国青队(伦敦奥运会适龄球员组成)也只是在400名左右的球员当中选出来的,而北京奥运会国奥队选材基础人数为1400多人。足球基础人才急剧流失,两届奥运会适龄球员就锐减近千人,这才是中国足球真正的危机所在。据中国足协的统计,1992年这个年龄段上,全国注册球员只有182人,人数不够撑起一个中超联赛。在1993年年龄段上,国内球员甚至断档,这意味着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很可能无法组成一支国奥队冲击奥运会。当足球“运动生态”处于这种境地,更谈不上“足球生态文化”了。处于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四川足球也好不到那去,因此,从基层上构建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对于发展四川足球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要以成都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成都市的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还是比较好,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足球布点学校的数目都比较多。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具有可行性。而且四川省足协也致力于发展四川足球的发展,四川省足协对于四川省教练员的培养,裁判员的培养都做了很多工作,这对于四川足球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是与四川的“足球雄起文化”是要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吸收优秀的四川足球文化。在发展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时侯一定要注意发展足球健身文化,足球运动的发展应以健身为第一要求,娱乐为第二要求,这也是大众足球发展的根本。对于大众足球运动参与者的技术要求不能要过高,并且要不断的举行业余足球比赛,去推动大众足球运动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巴西做的相当好,巴西全国性的业余足球比赛的参赛队伍可以达到500多支,这对他们国家的足球运动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成都、南充、遂宁、泸州、宜宾等地市的业余足球比赛都有开展,然后中小学校间的足球比赛则较少,甚至于很长时间段内都没有进行。论文参考网。这不利于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

全球生态现状篇(3)

 

前言

中国足球这一倍受争议的话题足可引起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的思考。诚然,体育的异化作用导致了人们对身体意识的淡漠,体育职业化以来,各种职业比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场所。这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在赛场上的胜利,眼下世界足坛的丑闻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当然也包括我国的足球丑闻。这些体育的异化作用,使体育失去了体育精神,体育伤失其精神的后果是可怕的。我国足球的现状就是很好的证明和直接的表达,目前,从我国足球“生态文化”的现状看出的不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希望,更多是担忧和失望。在这种大环境下,四川省足球的“雄起”文化曾经风靡全国,对川足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后今天的四川足球令我们伤心,可以说四川省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四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1 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在理解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阐释:足球生态文化就是从足球运动的原始身体锻炼文化过渡到现代足球运动的竞技性、职业化、商业化的的文化。现代的足球生态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比赛形式上化分可分为职业足球比赛文化,业余足球比赛文化,其中两者都有平时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只是参与职业足球比赛的运动员的要求更高,目的与业余的有所不同。论文参考网。现在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由职业化、商业化的足球为主流引导。这也是由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按年龄划分:足球运动文化又可分为成人足球文化,和青少年的足球文化。本着从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青少年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这里的中小学生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指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足球运动开展的状态,以及足球文化发展的水平的问题。中小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可以直观的反应出足球后备人才群体的水平,而足球文化可以间接反应出中小学足球运动的人文底蕴,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是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让足球运动得到长足发展。鉴于此,我们对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四川中小学校足球传统运动项目学校的进行了实地调查,为制定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策略奠定现实基础,进而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发展“足球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中小学足球资源的开发,使中小学生足球运动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真正促进四川足球运动的发展,为四川足球早日“雄起”。

2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四川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生态”的发展是指足球运动在四川省中小学校开展的水平,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从事足球运动时间的长短、人数的多少等内容。实际上这也是衡量四川省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对成都、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宜宾、泸州等市的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进行了调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近些年,足球运动开展的水平下降比较明显,从事足球运动训练的中小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减少。这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和提高。另外,我们还抽查了县级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无论是学校的场地条件,还是教练员的水平都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开展。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四川省目前只有两所足球学校,成都市的明宇足球学校和绵阳涪城足球学校,这两所学校由于在场地设施较好,也有自己的教练,近些年为四川培养了一些足球后各人才,但是仅有的这两所足球学校目前也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共84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72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12所。成都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就达50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达44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达6所,占总数的59.5%。四川省足球布点学校共2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8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7所。成都市的足球布点学校就达1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0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5所。[1]从我上面的情况来看,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布极不均匀,大多数位于成都,这对于地市足球运动的开展很不利。

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四川省的足球“运动生态”处于劣势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文化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又一个主要方面。这里的足球“文化生态”指的是足球文化在四川省中小学发展的状况,即足球运动的球迷文化、足球运动本身的文化、如足球裁判法、足球比赛艺术欣赏等。实际上,在当今足球发展的欧洲国家的足球“文化生态”相当发达,如俱乐部与球迷间的交流等,都反应出其优秀“足球文化生态”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倍受当前条件的限制,阻碍了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基本上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很重,而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也可以锻炼身体,足球运动的健价值是不容质疑的。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对构建优秀的校园健身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发展首先是要以普及足球运动的常识、初步培养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情结为基础,来达到逐步发展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目的。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得到发展,会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会使足球运动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只有这样四川省的足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任何运动一旦失去群众基础,这项运动就不可能到达高峰,或者说从高峰跌落。

实际上要想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就会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一,在中小学校推广足球运动,例如可以举行颠球,运球等游戏性的比赛,这可以使足球运动技术得到普及。第二,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足球欣赏教育。足球具有很大的魅力,在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一旦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那么他们就自然的成为了足球迷,这样会拉近学生和足球之间的距离。第三,举行学校的足球比赛。比赛的作用对于运动的推广带动作用是强大的,比赛会吸引参与者更大的注意力,会激发他们更大的热情进行运动训练。这也是由运动比赛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举办足球比赛时还可以凝聚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这对构建中小学生校园健身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球迷文化。从国外足球发展先进的欧美国家来看,足球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的球迷群体,这对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形式良好,在中小学生推广体育锻炼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此为平台,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吸引球迷,这对学生成人以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客观的讲,忧大于喜,这并不是我们威言耸听。论文参考网。青少年球员注册人数萎缩的速度令人心寒,官方数据显示,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高点,为65万人。其后5年,这个数字略有减少,但也有61万人之多。2000年至2005年,61万变成了18万。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一共只有5万多人,而且年龄段越小注册球员人数就越少。现在的国青队(伦敦奥运会适龄球员组成)也只是在400名左右的球员当中选出来的,而北京奥运会国奥队选材基础人数为1400多人。足球基础人才急剧流失,两届奥运会适龄球员就锐减近千人,这才是中国足球真正的危机所在。据中国足协的统计,1992年这个年龄段上,全国注册球员只有182人,人数不够撑起一个中超联赛。在1993年年龄段上,国内球员甚至断档,这意味着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很可能无法组成一支国奥队冲击奥运会。当足球“运动生态”处于这种境地,更谈不上“足球生态文化”了。处于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四川足球也好不到那去,因此,从基层上构建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对于发展四川足球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要以成都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成都市的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还是比较好,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足球布点学校的数目都比较多。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具有可行性。而且四川省足协也致力于发展四川足球的发展,四川省足协对于四川省教练员的培养,裁判员的培养都做了很多工作,这对于四川足球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是与四川的“足球雄起文化”是要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吸收优秀的四川足球文化。在发展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时侯一定要注意发展足球健身文化,足球运动的发展应以健身为第一要求,娱乐为第二要求,这也是大众足球发展的根本。对于大众足球运动参与者的技术要求不能要过高,并且要不断的举行业余足球比赛,去推动大众足球运动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巴西做的相当好,巴西全国性的业余足球比赛的参赛队伍可以达到500多支,这对他们国家的足球运动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成都、南充、遂宁、泸州、宜宾等地市的业余足球比赛都有开展,然后中小学校间的足球比赛则较少,甚至于很长时间段内都没有进行。论文参考网。这不利于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

全球生态现状篇(4)

关键词 心理变化 网球技术 大学生 影响

一、前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网球运动也迎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职业网坛上的群雄逐鹿,还是业余网坛的硝烟战火,都昭示了网球发展的可持续性。经研究表明,任何一项运动都是身体和心理结合在一起的。这在体育运动中表现的更为显著。众所周知,体育比赛就要分出胜负,那么对体育比赛本身来说分出胜负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训练水平高低、技战术水平发挥等等,还要涉及到一系列的心理学层面的因素。例如在关键分上的把握,球迷的支持、教练的肯定、对手心理的揣摩、对重大比赛压力的应对、情绪的控制、自我心理的调整等等,这些综合因素最后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网球是隔网对抗型项目,在单打中,场上的所有决定都要靠自己。通过这些心理变化得到正确的分析后,才能运用一系列的技战术来克敌制胜。研究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对于其发挥最佳水平,发展网球基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州大学业余网球选手100名,其中男性选手80人,女性选手20人,年龄在19-23岁。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业余网球选手场上心理状态的调查以及首发发球失误率对比

数据统计显示,出现积极的心理变化占54.0%,其中23.0%的选手在场上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了信心,17.0%的选手在场上会感到兴奋,14.0%的选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46.0%的选手在处理关键球时出现不良的心理变化,其中15.0%的选手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20.0%的选手出现紧张、慌乱的情绪,11.0%的选手出现焦虑情绪。出现良好心理变化比出现消极心理变化高出了8.0%。在积极心理状态中,出现首发失误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18.5%,而消极心理状态中失误总人数为17人,占消极心理状态人数的37.0%,远远高于积极心理状态的失误率。

(二)36名网球选手比赛中不同心理状态在发球情况

我们对36名选手的首轮首局首发一共144个发球进行统计。144个发球中,网球业余选手在积极的心理状态时成功次数为100,成功率率为69.4%,失误次数为44次,失误率为30.6%;出现不良心理变化时得成功次数为69次,成功率率为48.0%,失误次数为75,次失误率为52.0%。网球选手出现积极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变化时发球成功率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

(三)网球选手处理关键球中产生的心理变化

1.积极的心理变化:(1)保持一种快乐、愉悦的心情,享受比赛带来的乐趣;(2)充满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3)@示出足够的耐心,无法主动得分时,与对手打持久战,迫使对方失误;(4)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抛开杂念,集中精力打好当前的比赛。

2.不良的心理变化:(1)容易急躁或放松,想得比较多,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比赛中;(2)容易放弃或慌乱,产生紧张情绪,动作变形;(3)缺少耐心,容易崩溃;(4)容易手软,缺少拼搏精神。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场上发球时业余网球选手出现积极的心理变化占总数的54.0%,出现不良的心理变化占46.0%,这说明业余网球选手心理变化在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心理状态赛时网球技术的影响

积极心理变化和出现不良心理变化的成功和失误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次36名选手在第1局发球中,在积极的心理状态时成功次数为100,成功率率为69.4%,失误次数为44次,失误率为30.6%;出现不良心理变化时得成功次数为69次,成功率率为48.0%,失误次数为75,次失误率为52.0%。网球选手出现积极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变化时发球成功率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

四、结论

业余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自身水平的发挥,出现积极心理状态使运动成绩显著提高,而出现消极心理状态时动作技术普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所以,心理变化时刻影响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心理状态的曲线和运动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教练在日常训练时应该注重心理水平的训练,使运动员正确面对压力,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综合运动员各种心理因素看待问题,不要单一化,通过加强心理能力的锻炼来提高运动成绩。

全球生态现状篇(5)

1、篮球训练的决定性因素

1.1、重视体能训练

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发展体能平水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1]而篮球运动对运动员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速度快是高强度篮球比赛的特征,这要求运动员有很强的爆发力,比赛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队员都是在激烈争抢状态下,如果速度慢于对方队员一拍,技术再好也无济于事。由于篮球赛场长28米,宽15米,因此篮球速度主要体现快速反应的加速度,我们要加强对快速反应加速度的训练,体能训练是一门非常专业化的学科,在美国高中篮球联赛每个队都有专业体能教练,要想成为体能专业教练要经过很多的培训,才能给运动员提供体能素质训练,这充分说明了美国高中篮球训练对体能的重视程度。而在我国,高中生不仅面临着高考的思想压力,而且体育课外锻炼的机会也不多,这就直接导致高中生体能素质比较差,在实际的篮球训练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体能训练。

1.2、强调竞争性技术

我国传统的篮球的训练只注重讲解示范,强调每位同学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而忽视实战型的训练,学生一节课大部分都在非对抗性情况下练习技术,然而学生做这些技术动作看起来非常漂亮,做的也不错,但在比赛中尤其是激烈的状态下,平常训练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现代篮球训练强调竞争性篮球技术,根据篮球的高水平比赛特征:篮球速度和节奏非常快。在激烈的比赛中,技术动作实在多人拼抢当中,在狭小的空间内,在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完成投篮和传球,这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竞争性篮球技术。在高中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篮球训练的实战型练习,例如:通过专项准备活动热身,然后在高强度的状态下结合球进行球性练习、技术动作等练习,最后教练员可以在训练课上组织一些篮球比赛,为运动员营造一种“实战”式的训练环境,这不仅可以对篮球训练课的效果进行检验,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还可以及时发现运动员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

1.3、篮球智商的培养

篮球智商就是篮球意识,就是强调篮球赛场上在恰当的时间选择合理的技术动作。篮球智商主要包含了:1、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会跟据球队和实际的需要做出改变和决定;2、清楚场上的形势、比分、时间和暂停,球队犯规次数和个人次数,球员之间的对位优势和裁判的尺度;3、知道双方的战术安排;4、了解队友和对手的状态;5、熟悉队友擅长的习惯位置,知道对手的习惯位置,并清楚地知道队友和对手在什么时候会到达什么位置;6、了解对手空切或者突破时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7、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比如,当一名队员持球后,他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选择传球、运球、投篮,突破等,并且传球可以向不同方向传,要做出这一系列动作要经过脑子分析,篮球智商通俗的说就是用脑子来打球。高中生篮球意识的养成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和训练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要熟悉篮球发展脉络、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善于思考,因此,在高中训练训练过程中要重视篮球智商的培养。

1.4、专项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篮球运动员专向心理训练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竞赛的需要,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促使其能在比赛极度紧张的条件下保持与提高自己的情绪状态,具有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以利发挥运动能力的心理过程。[2]心理训练是现代篮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员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重视心理训练,很多运动员在平时练习或练习比赛时打得很好,但在高水平比赛时,由于心理紧张,他们的技术难以发挥。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肌肉是不会主动“思考”的,在运动过程中大脑给肌肉指令然后肌肉做出协调的动作,所以在比赛过程中要保持放松的状态。研究结果显示,奥运冠军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这些运动员在奥运比赛前,他们(或她们)的肌肉全都是放松的状态,但大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运动员在达到这一境界时,他们(或她们)就能发挥出最佳的成绩。为了使篮球运动员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稳定性、自控能力和注意力与分配以及注意转移的能力上,使之适应比赛激烈对抗中各种外来的复杂情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篮球项目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有:放松训练、模拟训练、催眠术和系统脱敏训练等等。

1.5、团队精神及配合

团队精神是指所有成员理想、信念、意志品质的整合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中国有句古话:“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这句话充分说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集体性规律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它充分体现在团队精神和协同的作风,体现在球场上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全队整体目的和任务当中。个人技能与集体协作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个人的技能融会于集体协作当中,集体协作才能为个人作最佳保障,给个人的技术发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所以说个人技能与集体协作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该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阿根廷男篮就是团队精神突出的团体,这支球队没有个人能力特别突出的队员但是靠着整支球队协作精神不断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阿根廷男篮取得了第三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2、结束语

总而言之,篮球成绩的提升不是某个方面单独决定的,它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教师)应从以上五个方面加强训练。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11.

全球生态现状篇(6)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学改革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动心理是教学改革的新型教育,在运动心理教育中,有关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教育、全面心理教育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许多教科书和有关资料只详述了排球技术的重点、难点和传统教法,而对学生心理状态发展这方面资料却很少。本文根据排球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观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对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1、研究方法和对象

1.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分析比较法及问卷调查法

1.2研究对象:广西部分高职高专排球普修课学生

2、结果和分析

2.1高校排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2.1.1心理状态关系到排球教学实施

所谓心理状态就是指人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的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的表现被称为心理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排球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各种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其心理素质提高的水平,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豁达活泼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排球教学工作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大力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时展的需要,它对于提高学生在排球教学中的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思想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排球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2.1.2学生的心理训练对排球教学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是调整良好心态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体育教育薄弱,在上排球课前,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排球,认为排球技术复杂,课时又少,担心学不好。为了解除这种畏难情绪,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要跟他们讲解心理因素与学习技术的关系,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排球技术的心理障碍,用语言诱导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讲优秀运动员的事迹,看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录象,使他们羡慕,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2心理状态诱因分析

2.2.1 人的心理状态是大脑皮质的技能反应,是主客观刺激使大脑皮质原有动力定型受到破坏而

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使内脏器官活动发生变化同时腺体分泌失调所产生的刺激反馈到大脑皮层,与动力定型的破坏过程结合起来,就导致了心理障碍的产生。

教学中学生临场的心理症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2.2主观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

2.2.2.1学习动机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否正确,目的性是否明确,是引起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学生

*石丹青 女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沈桂萍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促膝交谈,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为了学会几种动作来应付考试,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技能来掌握,练习时往往情绪不够高涨。科技论文。

2.2.2.2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对情绪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也是影响情绪变化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以为自己身体条件比较好,素质好,技术水平稍高,把自己估计太高,沾沾自喜,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总认为自己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薄弱,天生就笨,对学习动作缺乏信心,不愿意努力,更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产生自卑心理,更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全球生态现状篇(7)

网球运动是一项以技、战术对抗为主的速度较快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具有力量、速度、落点、旋转和弧线等几大要素,他们的不同组合使得网球这项运动变得灵活多样、变幻莫测。虽然网球运动相对于足球、篮球、武术、拳击等运动而言,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但是打法多变,主要分为上旋球和平击球打法。技术构成分为底线正反手直、网前截击、高压球、发球、削球等。在此基础上,每一名运动员又会根据自己身体素质和领悟技术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打法,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以及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应付不同技术风格的对手。要想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既要技术全面,没有明显短板,又要突出特长,例如:纳达尔正手上旋球平均转速可达到3200转/分钟,以及罗迪克“大炮式”发球技术等都能让他们在比赛中关键分的处理上更胜一筹,从而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二)体能的重要性

从训练学的观点来看,网球属于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技能在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矫莉华等人在她的论述中阐述:全面的体能条件(尤其是全面的身体素质)是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而专项身体素质又是提高专项技战术的必需。也就是说良好的体能能够促进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会约束、限制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三)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网球比赛更是超越单纯的体能与技术本身。它对运动员的时机判断、协调性、决策、速度、注意力和毅力等综合能力有着苛刻的要求。比赛过程中要求高度的专注力,尤其是在赛点、盘点、发球局轮换等时机常常会给运动员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以大学生参加正规的网球比赛为例,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参与比赛多以提高技、战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为主要目的,他们一般都是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网球训练,训练年限较短,基本功不扎实,比赛经验不足,在竞赛中更容易受自身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导致比赛失利。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的重视、训练与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临场自我心理调控方法,从而在比赛中能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发挥出竞技水平。

二、网球训练和比赛时的监控方法

(一)技、战术监控

网球技战术的监控手段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比赛中,帮助运动员更准确的了解自己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的执行情况,也有助于教练员给予运动员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关于网球技战术的监控中外学者近几年做出了很多研究,随着网球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者在研究手段和数据统计方法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虞丽娟)等人创新的提出运用数据挖掘等理论与方法,对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征进行诊断、分析、评估与预测等系统研究。

(二)专项体能监控

目前关于网球运动的专项体能监控有许多研究,主要通过统计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密度以及测量研究、心率、最大摄氧量以及血乳酸指标来评价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和能量代谢特点。

(三)心理监控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并无太大差异,现代网球运动不仅是运动员技战术的比拼,更是心里素质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成为运动员在赛场出色发挥的重要保障。关于网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兴趣和重视。但纵观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室实验法等景点的心理学方法,帮助我们了解网球运动员的一些基本的心理特点(杨伊里、王慧芳等)。但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监测和调控的手法和手段还是比较局限。(张忠秋)等人采用Observer软件分析系统对跳水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表现的比赛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高频行为信息表,为充分掌控运动员的临场竞技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手段;(张松林)等采用FaceReader4.0面部表情分析系统,以及运动项目项群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决赛中的运动员临场比赛时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结合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分析面部表情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来解释高水平运动员在临场发挥时的心理状态。

三、心率监测在网球运动中的应用

网球是一项对心理状态要求较高的项目,在网球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比赛中的技战术发挥。高校的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差异、比赛中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不同和发球、接发球时心理状态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结果。随着测量心率仪器的进步,监测心率不仅可以反映出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体能消情况,更可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通过实时监测心率来对网球运动员的赛中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因此实时监测心率变化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心率的测量方法

(一)心电图

心电图室利用心电扫描仪从体表记录心脏运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是检测心率最为准确的一种方式。但是心电图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连接复杂的电极,一般只适用于需要准确的胜利参数的场合,由于运动项目的活动范围和幅度较大,所以用心电图测量心率的方式在竞技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较少。

(二)心率遥感装置

陈超、邓伟明、孙学川等人通过POLAR表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直接测量来评价运动强度。但是由于剧烈运动,以及运动员运动时出汗、女子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带来的不便,使得传输带的佩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新型心率测量工具

全球生态现状篇(8)

关键词 音乐治疗 调适 高校篮球运动员 赛前焦虑

随着竞技体育的科学化和市场化,通过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和选材手段以取得最佳运动成绩成为各界同仁追逐的目标。在篮球领域中,由于赛前焦虑与比赛成绩存在普遍的相关性,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成为左右比赛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对国内篮球队员尤其是对作为未来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的高校大学生群体焦虑调适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对影响其赛前焦虑及调适机制研究不够具体,不具操作性。高校篮球队员在赛前心理状态不稳定,焦虑情绪这一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含有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情绪体验,以及生理唤醒三种主要情绪。可以这样说,焦虑是在客观环境对个体构成威胁,或个体的主观评价将构成威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状态,不正确的认知评价往往是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1]。运动焦虑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引起的。在心理上体现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在生理上则伴有唤醒水平的增高。竞赛焦虑的研究属于运动焦虑的分支研究,而运动焦虑又是起源于人们对焦虑的研究。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属于运动焦虑中的状态性成分,是赛前心理状态的一种。它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篮球竞赛的不确定性是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产生的根源。

二、赛前焦虑与竞赛的关系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讲,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从进入比赛场地到正式开始比赛之前,对内外部各种刺激的认知而产生的不同心理活动的现实存在方式。广义上讲,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时间范围应追溯到从比赛事件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影响的时刻开始。运动员在竞赛时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表现的成功与否,运动竞赛的级别越高,心理状态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越大。运动心理状态种类繁多,其中以赛前心理状态最重要。奥运赛场上的无数事实表明,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体能性项目还是技能性项目,赛前心理状态都是重要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优异运动表现的关键。它的失态常使运动员多年心血功亏一篑,是高级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官员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2]。

三、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研究现状

运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许多运动学者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竞赛焦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不同项目之间的焦虑存在着差异,不同集体项目和不同非集体项目间存在差异,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间也存在差异,但很多研究者只是对某一项目中的某一方面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对差异的分析也只是单方面的,实际上,竞赛焦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研究,它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综合形成的,全面综合的分析更能对运动员的焦虑产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目前对高校篮球队员焦虑的研究中,从多角度来研究其焦虑的并不多,研究结果不够全面,而音乐治疗进行调适的研究更是空白。随着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研究的跨学科合作已成了一个新的必然的趋势,也为运动心理学开辟新的研究视野。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高对抗性、高协调性、高紧张性、高技巧性的运动项目。篮球竞赛日趋激烈,比赛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比赛的结局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不仅要求运动员全面掌握熟练准确的基本技术、战术、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需要有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3]。在我国,对赛前心理状态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进度缓慢,一直未见有研究的热潮,篮球运动员焦虑现状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在篮球领域中,赛前焦虑与优异运动表现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纵观国内关于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现状的文章,研究数量少,成果不多,而涉及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现状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和特征的探讨上,以分类为状态分析的标准,把特征作为状态调整的依据,研究尚处于以描述为主的现状,缺乏理论深度。高校篮球运动员作为未来篮球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案例研究

根据桂林理工大学多年的男子篮球竞赛的赛前焦虑状况可知:

影响高校篮球队员的焦虑因素包括:竞赛级别、运动水平、训练时间、年龄、比赛动机、比赛激烈程度等。要缓解其心理焦虑情绪,要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来提高球员心理素质。篮球竞赛级别越高,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越大;训练时间长的高校篮球运动员焦虑和认知焦虑程度比训练时间短的高校篮球运动员低,自信心也明显偏高。长时间科学系统的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成长的作用非常明显;年龄的增长也促进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控制能力的提高。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对运动员能否顺利进入比赛有促进作用,它直接影响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分析了自己与对手的实力,认为双方实力相等,比赛场上会进行激烈竞争,强烈的好胜心成为他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又驱使他在比赛中奋斗拼搏。另外由于平时成绩优异,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处于胜利定势状态,为了尝试新的体验,便将目标定得超过自己以往的成绩,这是一种由好奇心理引起的赛前振奋状态。

竞赛的激烈程度是造成赛前心理应激的客观原因,过高或过低的应激都不能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制约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竞赛中的充分发挥。赛前估计比赛激烈程度时已知成绩、预测成绩和由此想象的比赛情况构成了高校篮球运动员心理的应激源,正确的估计会起到良好的动员作用,有助于高校篮球运动员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正确对待比赛中的各种困难,而错误的估计会使运动员倾向于把自己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往坏处想,这种心理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注意力分散、自制力、果断性下降,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

五、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新设想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4]。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证明,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曲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用乐曲的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从而能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5]。实践证明,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生理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在音乐的作用下,运动员的心跳、血压、呼吸、肾上腺皮质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及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等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音乐治疗是高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心理调适方法。将音乐治疗应用于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方面,可以在生理(物理)和心理(情绪)两方面改变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的情绪,减少运动员的紧张焦虑,能切实解决高校篮球队员在赛前心理状态的不稳定、焦虑这一重大难题。

将音乐治疗运用于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有助于调适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有助于培养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团结协作精神,促使运动员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此外,将音乐治疗运用于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还有助于将观察研究的方向转向高校篮球运动员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推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音乐疗法整体的完善发展,为运动心理学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缓解焦虑的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控制队员赛前焦虑的心理训练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进而为未来音乐疗法在大学生运动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科学而有益的理论借鉴。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基于音乐疗法的高校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心理调适研究”(项目编号201106LX246)。

参考文献:

[1] 胡桂英.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8.

[2] 魏高峡.优秀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2,5.

全球生态现状篇(9)

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达到一个程度便在那里根深蒂固,而是具有上下波动性,这波动性就是由比赛心理状态造成的。这种状态在成年运动员中体现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青少年运动员身上却表现的异常活跃。

本文就两大主观因素和四大客观因素对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1.研究方法:

1.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20余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本次研究新的立足点。

1.1.2专家访谈法

走访许昌市各个青少年篮球队,咨询相关资深教练员。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许昌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评价与自我要求对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平时的比赛与生活中不难发现同一刺激能引起不同人不同强度的反应及表现,这是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的体现。而不同的各体有不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要求的标准,这些因素在比赛时转换为两种立场、心态。

2.1.1良性心理状态

通过统计发现许昌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这一影响因素里的良性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四点:1.乐观,2.冷静,3.自我评价与要求定位正确,4.自信。青少年运动员的乐观和自信多产生于参加比赛的激动心情,这一年龄段的运动员以爱玩好动著称,所以在球场上出现冷静及自我评价与要求定位正确心理状态的几率很低。

2.1.2不良心理状态

同样的,许昌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这一影响因素里的不良心理状态也可以分为以下四点:1、悲观。2、焦躁。3、自我评价与要求定位过高或过低。4、盲目自信。青少年运动员由于比赛经验不足,会造成比赛前畏惧心理,从而使绪低落,出现悲观,焦躁的状态。心里没有正确的定位导致过于自信或者是信心全无,可以通过教练员的及时开导来调整这种不良心理状态。

2.2比赛规模及比赛性质对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赛规模的大小与性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为这直接关系着运动员的利益及能够获取的荣耀。

2.2.1良性心理状态

比赛规模与性质的大小能使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产生如下几种良性心理状态:1、大型或国家性质的比赛会使青少年运动员有一种很期待很兴奋的感觉,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这种兴奋持续到赛场上也会出乎意料的打出比平时训练更好的成绩。2、对比赛取胜极有信心的状态,这种状态一般来自于中小型的比赛,因为大规模的比赛对手都是层层出新的。这样比赛才能打出水平来,虽然不能说一定会超常发挥,但是做到正常发挥应当是情理之中。

2.2.2不良心理状态

比赛规模及比赛性质对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引起的不良状态也是也是很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规模较大且赛事比较重要的比赛时,由于比赛经验较少,心智并不十分成熟,参加这种比赛紧张是很正常的。而且因为人们对结果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会引起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过度紧张,从而引发失眠、心烦意乱和坐卧不宁等焦虑状态。这样不但会造成运动员场上发挥失常,严重的还会造成身体的生理机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2.3双方运动员实力对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比赛前,双方运动员都会对对方实力做一个评价,观看对手于其它队伍的比赛或者从传媒上得到一些与之有关的消息,这便于运动员在比赛前对对手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做好相关的技战术准备。而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多数是从教练员的口中得知对手的大致情况。

2.3.1良性心理状态

许昌市的青少年运动员比赛前,其教练员都会告诉本方运动员对方的一些惯用战术,在比赛前对对手有了全面的评估后,在比赛中就会针对对手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技战术准备。当对方的所有打法本方运动员都可以应对自如时,运动员就会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以一种兵来将挡的气势去应敌,这种状态尤其体现在对方实力与己方实力一样或较高时。

2.3.2不良心理状态

由双方实力对许昌市青少年运动员引起的不良心理状态也是源于对方实力的强弱。当对手较强时,本方实力较差的运动员会产生畏惧心理,怕失误,怕丢人。一旦背上这种心理状态,正常的水平就无法得到发挥,必然会导致比赛的失败。而在遇到对手较弱时,最常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就是轻敌,使比赛输在自己的手里。当青少年运动员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时,容易产生怕输的情绪,惧怕自己发挥不好而影响到比赛的胜负。使这些运动员只担心惧怕自己犯错,没有想到如何克服困难致使行动不果断,反应迟钝,失误连连。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青少年运动员本身的不固定因素较多,尤其是90后这一代叛逆心理极强,比赛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良性影响会使比赛顺利进行并达到教练员的期望目标。不良影响虽然会使运动员失误,更甚者失掉比赛,但是也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总之,比赛心理状态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众多教练员及研究者的关注,它不仅影响比赛的结果而且反映着教练员的指挥才干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3.2建议

3.2.1在比赛前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

3.2.2教练员在比赛中时刻注意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作相应的调整

3.2.3平时训练多作模拟比赛练习或经常出席各式各样的比赛

3.2.4尽量为运动员树立模范形象,让他们正确认知是非,减少逆反心理出现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裴益民.篮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分析与训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6(2):84-86

[3]王进选.篮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及调整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09,18(2)

全球生态现状篇(10)

一、“全球化”、认识“全球化”的几种视角及现状

一般所说的“全球化”这个词语是由英文单词globalization翻译而来,其词源可追溯到global(全球的、全世界的)一词。这个词虽然产生比较早,但被普遍使用并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从而引发热烈的理论探讨却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

由于立场角度不同,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颇有差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全球化不过是现代性从西方社会向世界的扩展;从信息通信、全球意识的角度思考,全球化则是信息克服空间障碍在全世界的自由传递。

著名学者斯克莱尔建立了全球体系模式的理论并提出“跨国实践”的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全球体系。全球体系模式理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一体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文化的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化是以文化的个性为前提的。各民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促进相互交往的同时,既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引和融合,又不可避免地产生相互碰撞和冲突。因此,在国际政治社会多极化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也是多元又互补的。

全球化进程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但同时也有相反的声音存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反全球化”的运动。有些学者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是西方制度、发展模式的全球扩张,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显然,是否会被“西方化”,是“全球化”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

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往,进而影响到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总之,从当今实际的全球化实践进程来看,多元化依然是现阶段全球化的主流。

二、文化全球化

学术界一般认为文化的全球化过程始于资本主义产生阶段,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殖民化过程。对于文化全球化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全面排斥和欢迎。前者主张对文化全球化应当全面排斥,从而阻拒资本主义文化的殖民略,而后者则对文化全球化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彻底“改造”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潮流”甚至全盘西化的大好时机。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所偏颇。文化的全球化既是全球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殊的内容。全球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全球化两个阶段。

文化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在文化上的表现。由文化殖民主义到文化帝国主义经历了一个过程。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具有与前一阶段完全不同的特征:文化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突出了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异质性;文化全球化在总体上充满不确定性、不甚明晰,具有后现代文化特征;文化全球化运动所依据的文化观念是文化相对主义。

可见,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结构的转换和重建,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经验和价值依托,并将深刻地作用于人们,形成新的文化心理。但是,文化全球化仍然是一个正在生成而尚未完成的文化形态,它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文化理念,缺乏一套具有建设性的、积极的全球文化互动规范。

因此,我们应当打消对文化全球化的种种疑虑,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过程。我们要与世界不同文化主体一起,积极建立全球文化新体系,推进文化的全球化过程。而建立全球文化新体系的关键就在于确立文化进步主义的新的文化观念。

文化进步主义强调文化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文化发展的创造性,也强调文化发展的全面性、总体性。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关系是当今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文化进化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形态都是由其内部各层面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文化各层面之间保持着一种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匹配关系,共同构成特定文化形态的整体特征。文化进步主义能够通过对文化深层意义的思考和文化现实状况的考察,凸显人类普遍、永恒的价值,从而承担起为文化全球化构造文化发展理念的任务。同时文化进步主义坚持一种社会发展的全面的衡量尺度。

文化全球化运动所应指向的文化理念是世界文化。世界文化形成了一套建设性的、积极的全球文化互动规范,是全球文化的有序状态;同时,它并不抹煞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但是它要求每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保持一种开放态度。

正确的态度应是客观看待这种文化互动的历史过程,顺应全球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潮流,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确立民族文化的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全球化文化交往,吸纳世界进步文明,丰富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面对现阶段全球化仍是多元化为主流的世界现实状况,我们应该在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尊重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自主发展,保持彼此间的合作,争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别的主体的发展提供价值对象,共同参与和促进文化全球化。

参考文献:

[1]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全球生态现状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球比赛 心理调控

一、大学生参赛前常出现的几种心理状态

(一)绝佳参赛状态

运动员此时在比赛前心理处于最佳竞技状态,情绪较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较短。对比赛能进行全面的考虑,充分估计敌我双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饱满的精神、高度的注意力准备参赛。

(二)过度自信

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都是在进入高校后才开始学习网球的,很少经历过大赛的洗礼。在比赛中,常表现出轻视对方,对自己的条件产生满意和过分地自信,对对手和比赛的结果会去盲目地预测。由于临场经验不足,一旦在比赛中判断失误,内心便感到惊慌失措,结果一败涂地。

(三)兴奋性过高

这种状态是由于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往往表现为过度紧张、呼吸频率加快、喉咙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一想到比赛,情绪便紧张起来,胡思乱想,头脑不清醒,赛前不能静下心来研究比赛方案,其结果大多是主动失分过多。

(四)兴奋性过低

这种状态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低,进而引起了超限抑制,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主要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四肢僵硬、动作迟钝、注意力分散、没有自信心,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

二、在比赛中自我心理调控方法

大学生参加网球比赛自我心理调控,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参赛心理施加影响,使大学生掌握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灵活正确运用战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去,达到比赛过程中心理稳定,最终取得较好成绩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

人的呼吸运动受大脑皮层调节,可以随意调整[2]。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在击球时用力呼气,从而在最发力的时候获得足够的氧气,正因为如此,控制良好的呼吸习惯是获得最佳体能的又一灵丹妙药。

(二)控制眼神

对手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目光涣散、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赛中的对手。对于每分的比赛,在击球瞬间始终用手指指向来球,这样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球上;当一分结束后,需要把目光集中在拍t上,认真思考下一分的技、战术,不让对手看出自己内心的喜悦或者沮丧,让对手无法乘虚而入。在赛场上,一个炯炯有神的眼神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三)习惯动作

如果从事网球运动,那么可能从拿起球拍的那一刻起,就会养成一些习惯动作,比如在发球前双脚跳跳,看看对方接发球的位置,低头思考发球所用的旋转、落点以及是否发球上网等;在接发球前摸摸鼻子,整理一下帽子,转动拍子等等。习惯动作会使你找到一些日常训练时的气氛和感觉,你会觉得现在的比赛就如同平时的训练一样,没有压力,习惯动作必须要成为你网球技术动作中的一部分。你会发现在比赛中做你的习惯动作会给你一个好的心情。

(四)不说影响情绪的话

网球比赛由于受对手水平发挥,场地条件,观众情绪,裁判判罚以及自然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情绪的稳定需要对比赛的专注。然而在比赛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尤其是自己的主动失误,心理更不是滋味,因此在场上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如“太臭了”“真笨”等。这样会把越来越多的坏心情积压在心底,只能使你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此时应该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调整情绪,积极的自我想象,鼓励和自我鞭策,始终保持一个快乐的情绪,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情绪的稳定是比赛成功的基本保证。

(五)克服“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心态”是由于过于关注事情的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从而使自己的技能和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的一种心理状况。在网球比赛中,比分领先时的放松或急躁;比分落后时的放弃或慌乱;比分相持时的崩溃;赛点、局点、盘点时的手软;都是“瓦伦达心态”的具体表现形式。要克服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瓦伦达心态”,让运动员充分发挥个人的最高水平,就要培养运动员关注过程的心理状态。因为任何“结果”都是由“过程”产生的,没有“过程”的“结果”是不存在的,认真地走完过程便是成功的到来。因此在比赛中聚精会神地考虑每分的技、战术选择,不犯低级错误,尽可能避免主动失误,这是解决“瓦伦达心态”最有效的途径。

三、结论与建议

心理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必须根据网球运动的特点及比赛规律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不断研究总结,用最适宜的比赛心理调控方法将每一位同学的体能、技术、战术配合、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等全面整合,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