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7:59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73

1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生是指中学毕业以后,不经过高等教育,直接接受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通常会直接参与职业竞争。我国的中职学生群体庞大,从《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可以看到2007年我国中职毕业的人数为530.9万人,2008年毕业人数为580.7万人,2009年毕业人数为625.2万人,2010年毕业人数为665.3万人,2011年毕业人数为660.3万人,除了2011年人数略为减少以外,其余每年毕业人数都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中职学生是我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思想道德是决定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要让中职学生能为社会提供正面的力量就需要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做好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学,教师要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部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目标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师就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的环节。

2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沟通不良的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有独立的思想,部分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使他们对思想道德也很漠视,部分思想道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发现思想道德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却没有仔细的推敲其中的原因,更没有与学生换位思考,他们立刻否认思想道德不好的学生人格,这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他们从此对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反感。

2.2 教条主义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做思想道德工作时,认为书上讲的方法都是对的,就一味照搬书本上的方法,只想快速达到思想道德教学的目的。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段正值青春敏感期,他们感觉到教师并不是真心的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只是一味想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说教毫无兴趣。

2.3 理想主义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希望学生成为一个思想道德完美无暇,遇到事情能正确选择的学生,如果学生一旦思想道德出现问题,他们立刻上纲上线,把一些微小的问题无限扩大,学生感觉到这样的教师要求太高,他们根本达不到教师所说的道德品质要求,那不过是教师脱离生活的一厢情愿,所以他们对教师所谈到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毫无兴趣。

2.4 手段单调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只会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学生只要记熟思想道德理论的条条框框,认同这些道理学生就能变成思想道德良好的人。但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到那些陈腔滥调天天说,日日讲,自己听得都快腻烦了,由于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所以排斥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

3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3.1 以心沟通的原则

教师在给学生做思想道德工作的时候,需要理解道德的理论虽然可以归纳成一条一条的道理,可是它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如果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说道理,学生只会觉得那些道理都是冰冷的教条而拒绝接受。教师要让学生愿意了解思想道德的道理,就要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和关爱学生,让学生理解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可持续成长,让学生愿意发自内心的接受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3.2 启发引导的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时,需要了解书本上提到的思想道德教育那都是书本上的方法,那种方法可能只适合于那种情况,却不一定适合眼前具体的哪一位学生。要让学生能真正接受思想道德,需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什么是思想道德,应该怎样做才能算有思想道德,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自己找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教师才能真正有教学效率。

3.3 立足实际的原则

教师在给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理解到任何思想道德教育要一步登天实现是不可能的,要让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道德立即像圣人一样完美无暇也是不可能的。教师要理解中职的学生目前还只是一群青少年,他们还是三观正在成长的孩子。教师要立足实际,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通过一边实践一边学习,慢慢就会了解要怎样做才算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3.4 与时俱进的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了解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各种信息,比如他们能了解到更多网络消息、各地的新闻,教师的教育只是他们接受信息的一个渠道。如果他们觉得教师的教育枯燥乏味,没有别的信息有趣,他们就会抛弃教师的教育,追逐一些更生动、更有趣、更具诱惑性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愿意自主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4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4.1 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好,在实际学习时容易受到情绪干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环境是来自于家庭的、社会的,如果学习环境不良,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阻力,如果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好,教师要用心为学生构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前段时间出现三个小孩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奶奶,老奶奶一把抓住一名小孩说是这个孩子把他推倒,这使很多中职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不能再做好事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摔倒在路上没有人理睬,没有人愿意了解他们有什么难受的事情,只顾自己过得好不好,他们会怎样想呢?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了解到最重要就是要有一颗愿意做好人好事的心,如果自己真的很害怕被讹诈,可以选择用扶起老人以外的其它方法,比如帮助打120。

教师引导学生排除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干扰,让学生学会面对家庭纠纷、学校纠纷,学生就会愿意积极的学习,这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的一面“心墙”。

4.2 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理解到要让学生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照本宣科每天练习做几件好事。教师可以用打开视野的办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怎样做好人好事。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走访贫困老人,让学生看到贫困老人的生活现状。学生在没有深入接触到贫困老人的生活以前,会觉得凡是不孝敬老人的子女都是道德品质有问题,但是在实际了解贫困老人的生活后,才会真正发现他们生活艰难的原因有很多。部分贫困老人过去没有和子女好好的交流,孩子内心对老人只有愤恨,他们一旦摆脱了家庭就不愿意再理会老人;有些贫困老人的子女自己也度日非常艰难,他们无力照顾贫困老人;有些贫困老人是由于强行干涉子女家庭`,子女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再不愿意管他们的生活;有些老人则是由于国家的福利待遇不够而变得生活贫困。

学生只有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了解周围的种种事情,进而发现自己的困难只是社会的苍海一栗。学生内心就会对社会产生悲悯和宽恕,愿意自发地提高思想道德。

4.3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多实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心理年龄,他们的三观还在成长中,他们正在从以自我为中心慢慢走向他我,教师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要立足于现实给学生教育。

比如中职的学生有时会困惑,从道德品质上说自己应该提高职业道德,可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守道德的人却更能够不择手地赚钱,那么道德品质是否就是不重要的?教师此时不能一味要求学生不顾自身的生活盲目提高道德品质,而是要从自身的信念、长远的发展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4.4 呼吁提高教学水平,掌握先进技术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能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比如从硬件上,教师要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软件上,教师要能用情境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5 总结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中职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水平。

参考文献: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2)

1.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各种德育方法的概念以及德育内容。

2.理解和掌握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原则和德育途径的主要内容。

3.能运用德育过程规律、德育原则,解释、说明有关德育实践的具体问题。

(一)德育的概述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3)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Www.133229.Com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4)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5)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6)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反映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同时也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并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道德中, 明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并且在1996 年,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也需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要求。虽然前人不可能站在今天的教育高度,但我国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贤和典范,都可以成为我们确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历史依据。

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为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党和政府也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祖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加之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工作周期长,见效又比较缓慢。教育的对象也都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独立个体,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很难搞好教育工作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当中应当体现出对人民和集体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所以,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

其次,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也是其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治教,并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贯彻执行。只有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素质的公民。所以,依法从教是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是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体罚学生、填鸭式教育、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等野蛮教育的方式仍然不绝于耳。而人道主义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便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出现并倡导。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事业,必然要致力于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由的追求,致力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⑤。因此,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教育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发展需要,主张个人的全貌发展,并从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上最大化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因此,在从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应当包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三方面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在职业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民主的特点。并且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书育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还要时时刻刻体现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教师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伦理导向,其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这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教育民主而言,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且要收到以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调节。不同的上层建筑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需要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民主规定了全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必须信守的道德原则和教育措施而存在的。它能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协作的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7)

大学生德育评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状况的评价。开展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开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具有很现实的积极意义。

一、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以往的德育评价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往的德育评价体系受现代德育的冲击,也存在着不少缺陷。

1.从德育评价的内容看:德育评价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对大学生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评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育评价的内容在以下方面必须加强:目前大学生中由于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就业压力、较高的上学费用等原因,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德育内容的现代化,德育评价的内容也应当相应地体现现代社会的内涵,如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本身的德育实践内容,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个有意义的人。大学生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还由于社会大环境中影视媒体、服饰用品、人们的言行举止颇具特点,也导致一些大学生以追求“个性”为时尚,他们的思想、道德、心理或多或少烙有鲜明的“个性”。以往对这些内容的评价要求不够,而恰恰这些内容却是德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重视与加强。

2.从德育评价的方法看:以往对大学生的德育评价应用比较多的评价方法是主体评价法,即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都属于终结性的评价,一般是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结束时做出的评价。德育及德育评价作为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不能仅靠每学期或学年一次的“集中”评价来完成德育实践,应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及时性评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德育实践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表现进行“适时性评价”。只有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德育内容,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不同的德育评价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价收到良好效果。

3.从德育评价的过程看:以往德育评价考虑比较多的是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看重的是评价的结果,即由德育评价小组对评价对象进行测评所得出的一个“评价值”,比较忽略评价过程。评价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实践的必要过程和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德育评价的实践过程,不仅要给出德育测评的“评价值”,更要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

4.从德育评价的效果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位于德智体美的首位,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德育评价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德育的效果与社会的期待仍然相差较远,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德育实践角度来看,在许多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德育说起来重要、写起来非要、做起来难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可以说德育和德育评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形式上、应付检查上,没有很好的落实在教育教学、德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没有很好利用德育评价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培养诚实守信做人最起码的原则,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因此,要发挥好德育评价的效果,做好德育评价工作路还很远很艰巨。

5.从德育评价的机制看:德育评价机制是保证德育评价规范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以往德育评价的机制比较侧重于德育评价的管理机制、目标机制与奖励机制的建立与施行,对于如何确保德育评价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进行的保障机制,如何充分利用德育评价推进德育实践运行机制,如何充分有效、及时、适时地利用评价成果鼓励评价对象的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舆论的作用让全体评价对象都熟悉理解评价内容,让评价对象都遵循评价内容的舆论监督机制等都有欠缺。因此,新的德育评价机制必须重视德育评价过程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舆论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和落实,只有机制完善,才能保证德育评价的顺利、有效进行。

6.从德育评价的模式看:德育评价模式关系到德育评价产生的效果。以往德育评价模式一般为:学生自我评价――同学外部评价――班主任老师评价――得出结论――结束。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种教育方法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积极性的高低。我们座谈时发现同学们对德育评价高度关注、想参与到德育评价的全过程,这为我们做好德育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要想提高德育实效,就必须遵循现代德育评价模式:宣传德育评价内容――德育实践――学生自我评价――全班同学评价――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管理干部评价――得出结论――结果讨论――反馈给评价对象――评价对象+班主任共同分析评价结果――反思工作。现代评价模式的优点是:同学参与面广、参与度高、评价结果有研究、分析、反馈,评价对象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有利他们扬优避劣,有利于学生的德育实践,对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指导意义。

7.从德育评价目标看:德育评价目标就是德育实践要达到的目标。以往的德育评价目标比较单一化、一刀切,不管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与成长规律,也不管市场经济带给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这违背了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造成德育效率低下。大学生的德育评价目标不仅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也要符合德育评价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与德育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因此,德育评价目标必须有层次性。根据大学生的德育实际水平与评价目标,在德育评价目标中既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又有市场经济环境的现实生活目标,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特征。评价目标可分为:最高目标、理想目标和基本目标。德育评价的最高目标是指以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愿为之奋斗终生,愿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为标准;德育评价的理想目标是指以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并成为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标准;德育评价的基本目标是指以培养一个大学生愿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不危害社会为标准。德育评价目标层次化,有利于不同追求层次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精神。

二、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的评价原则:

1.方向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规定的教育内容、德育目标相统一,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政治思想道德总目标相一致。德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是构建整个德育评价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是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精神支柱。

人本性原则就是德育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关注学生主体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要有利于学生德育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倡导人本性是德育实践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所在。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制定评价方案、构建评价体系、开展德育评价活动必须符合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大学生健康成长规律。科学性原则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求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防止片面性,要求评价体系具有层次性,符合大学生德育现实。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德育评价的评价指标可测评、方法可操作,而不是抽象的或是概念化的条条框框。构建的评价体系必须是实用、易操作,评价的指标恰当适宜,具体指标分类要系统而又不交叉覆盖,体现单项独立化、具体化,便于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测评。整个评价体系要逻辑严密,但又好操作、不繁琐,评价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基本属性和特征的整体认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抽象概括,而不做具体量的分析,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在大学生德育评价中定性评价一般是班主任或班干部对评价对象的阶段性鉴定和定性描述。定性评价由于评价者受时空和对评价内容理解的限制,在评价过程中难免存在局限性与片面性,但定性评价的长处是对评价对象的特长、优点、不足等起到画龙点睛的评价作用。

定量评价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科学计算手段对评价对象德育状况进行全面的数值量化评价,所得结果相对来说较为可靠、准确。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年龄阶段,其德育实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对他们进行定量评价并不是万能的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定量评价的长处是对评价对象的全面、整体的综合评价。由此可见,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并突出发挥评价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所以又称为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是:评价――反馈――调节――矫正。要最大限度发挥好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关键是建立反馈性机制,将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结论,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以利其扬长补短,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德育教育教学或德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对评价对象所获结果的定性与定量的终结评价与鉴定、或是一个阶段结束后对评价对象的阶段性德育成效的定性与定量的终结评价与鉴定。一般来说它是一项德育活动或一个阶段德育活动的全面的、整体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评,是终结性德育定论评价。

由于大学生德育实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评价结果更要重视评价过程。要科学评价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必须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该肯定的优点为终结性评价奠定评价基础,而终结性评价又为形成性评价提供德育实践的指导。

5.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指评价对象根据自己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对照德育评价标准进行德育评价与德育鉴定的方式,简称为自评。民主评价就是全体评价者依据其对评价对象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的观察,对照德育评价标准进行德育评价与德育鉴定的方式。自我评价难免有时“放纵”自己,而民主评价有时也难免“苛求”别人,因此,这两种评价方法应该同时使用,共同促进德育实践,提高德育素质,使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实现德育的育人效果达到最大限度。

6.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静态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阶段的德育实际情况、德育发展水平进行的德育评价,对其结果做出静态的描述。动态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评价必须放在一定时空背景和环境背景下了解认识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的德育水平,并研究分析其未来德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其心理与生理的发展水平,在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未定型,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都将受社会环境、教育内容的影响,处于成长的动态的过程中,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他们的德育评价不仅要从相对稳定的横向比较来认识、评价其德育水平,同时还必须从纵向以发展的理念来认识、评价其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德育论[M].武汉?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罗邻球,林章义.对大学生德育进行科学评价[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

[3]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8)

21世纪的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但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对于我国来说,要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就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教育中的德育。因为正如俗语所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个越是拥有渊博知识的人,如果缺乏应有的德性,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教育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目前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探讨把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咨询方法与德育方法相结合是必要的

(一)重视德育与德育实效性差的矛盾,为二者结合提供动力

我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德育,但传统的德育的效果总是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工作本身对学生心理世界的忽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心理咨询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能否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品德。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个体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对此都会产生影响。如果个体在这些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困惑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就会削弱甚至抵消德育的效果。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的德育的实效性。其次,心理咨询有利于德育的科学化。传统的德育方法习惯于“填、卡、压”,难以摆脱德育方法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难以做到因人而异。而心理咨询不仅能丰富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克服德育改造中的某些简单化和成人化倾向,而且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性更强,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大胆借鉴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二)心理咨询已成为人们解决思想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二者结合提供契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一词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无病即健康的认识到生物—医学模式(即认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状态)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提出的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以及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面健康观,把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内容。至此人们在关注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心理状态方面,追求心理健康也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奢侈品,而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时,人们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的心理咨询就成为一些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随着大学校园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为运用心理咨询方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契机。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为二者结合提供可能

(一)心理咨询与德育的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心理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关于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平行论”,“取代论”、“并构论”等。我们应如何来把握二者的关系呢?

(二)心理咨询与德育的不同

从以上二者的概念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

1.从理论基础上看,德育工作是以伦理学、道德心理学、德育理论、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而心理咨询是以心理治疗理论、人格心理学、意志心理学为基础的。

2.从二者的具体任务看,通过德育主要使个体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而心理咨询侧重于个性的和谐发展,使个体摆脱消极情绪,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从价值趋向上看,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并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其价值趋向是明确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咨询者应保持价值中立。

4.从运作机制上看,德育是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用符合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一些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言行,并为个体的言行提供一种模式,符合这一模式就给予肯定、给予奖励,不符合就给以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咨询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工作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模式让学生参照,是让学生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构建其内心世界。

(三)心理咨询与德育的联系

尽管德育与心理咨询确实存在着许多对立之处,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其具体体现在:

1.从教育对象上看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都是有知识、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心理不适,解决心理危机;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就可以消除由于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终极目标上看,具有统一性。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德育的目标更强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人,即通过德育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可以使个性充分发展,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的新目标。心理咨询具有明显的个,但其社会功能隐藏其中。在工作中,心理咨询并非单纯以个人利益为重,因为各种社会标准影响咨询员的价值趋向和行为目标。所以说,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是统一的。

3.从促进个体发展看,具有相通性。无论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遵循知、情、意、行这一过程,它们是相互渗透的。因为知、情、意、行的过程中需要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需要、情感、理想等的参与,德育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动机、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还是良好品德的养成,都是各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4.从工作原则和方法上具有相似性。就工作原则来说,心理咨询所遵循的诸如开发潜能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矫正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对来访者负责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来访者利益。而德育所遵循的原则诸如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继承和创新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等,是着眼于维护集体和社会利益,但在来访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上,具有一致性;就工作方法来看,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催眠法、生物反馈法等,这些方法更强调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工作的重心是“听”,而德育的主要方法有正面灌输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个别教育法、修养指导法、批评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这些方法是以示范和社会学习为基础,注重言教与身教,强调灌输与疏导,工作重心在“讲”。

从表面上看两者在工作原则和方法上似乎很少有共同之处,然而深入分析就可发现差异背后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说服教育、正面引导法;行为疗法中的奖惩法、模仿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法、榜样与示范法;心理咨询中的脱敏法与思想教育中的行为实际法等都颇为相似。

综上所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为我们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通过本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具体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三、在德育实践中借鉴心理咨询方法探索

(一)适当运用倾听技术弥补德育中说服灌输的不足

在德育过程中,经常用到说服灌输法,即教育者借助于语言把自己所代表的某一社会、某一阶级的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常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不仅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难以发挥,而且极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倾听,就能使咨询师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对待当事人,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辅导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本人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了解得十分清楚,也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恰当运用倾听技术,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独特一面以及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要想通过倾听技术达到上述效果,教育者在倾听时要注意:①要专注地倾听。通过自己的表情、眼神等一系列言语行为使教育对象感觉到你在认真听他的讲话,他是值得你倾听的人。②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这样不仅表明你对谈话的专注,能促进会谈继续外,而且能引导教育对象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③对听的内容不要急于做出判断,一定要克服德育工作中凡事都要用对与错的标准来评价的习惯倾向。在倾听时,先不要这样进行判断,以便教育对象把自己的思想问题全面暴露出来。

(二)适当运用强化法提高德育中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的科学性

德育中的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受表扬与奖励者明确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批评和惩罚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然而这种德育方法,如果不能恰当运用,就不能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

心理辅导中的强化方法是系统的运用一些手段去增进学生适应而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做法。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它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之上的,在运用强化法时,为了达到强化的效果,非常注重强化的频率,强化物的选择等。这就给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如下启示:

1.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

2.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正如运用强化时需要选择强化物进行选择一样,对于奖惩的方式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

3.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根据强化原理的及时性,既对教育对象出现的正或负只有及时地进行强化,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三)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模仿法优化德育中榜样示范教育法

模仿法就是患者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来进行模仿,从而形成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特别强调的是:①给患者提供的示范情景应尽可能真实。同时示范事件的顺序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呈循序渐进的过程。②示范者应富有感染力。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就越强,成绩越好。如果示范者高高在上,非通寻常,即使有杰出的示范表现,也只能让模范者自叹不如,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感。③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模仿并不十分困难,尤其是在有经验示范者的影响下,但要将模仿行为吸收、巩固、融合为个体自然行为中的一部分,就需要给予及时的强化。

从以上所述,可以给德育工作中运用榜样示范法以启发。长期以来德育中运用榜样示范法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实质上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榜样示范法的效果,一方面要注意对榜样的选择。使榜样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富有感染力,即所选的榜样要与学生的实际相接近,这样不仅能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模仿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模仿榜样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的言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强化,以使这些行为内化为个体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王东莉.论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强调,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德育教育网络,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环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探讨德育教育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拟对德育教育的系统方法谈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提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谈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单一、分散、封闭的弊端,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分散德育为整体德育,进而由经验向科学,由静态的固步自封到动态地向全世界学习,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整体德育效应。

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系统。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质上是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种种教育内容,以转化其思想、规范其行为的过程。因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主要指党、政、军、工、青、妇等各级政工干部,各类学校的教育、干部、宣传、思想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等;二是教育客体,即更为广泛的教育对象,一切公民、一切集体和个人(包括教育者自身)都应接受党的思想教育;三是教育内容,主要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时事政治教育等等;四是教育手段,包括开展德育教育的各种渠道、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必须的物质条件。只要使德育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会显示出整体性的优势。恩格斯在阐述这个原理时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各方面力量组织部署好,形成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性。

其次,分析德育思想系统。思想系统是指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意识观念,它是德育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思想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世界观方面、思想认识方面、思想方法方面。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应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思想认识,包括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认识,如对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民主、法制以及对科学、宗教的认识等;思想方法,是指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思想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关联性很强,世界观对具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起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影响并体现世界观。各种思想认识融会贯通,各种思想方法同时并用,才能体现思想系统的整体性。

德育教育系统和德育思想系统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各要素关联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众多的要素集合为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统一体。同时也说明对这两大系统的分析研究必须贯彻系统分析的整体原则,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辩证的考察分析,以获得对其全面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为找出合乎德育教育目的和要求的最佳科学方案奠定基础。

二、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要遵循其层次特征,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思想构成要素的层次性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对象思想结构上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教育对象群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受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不同,都可能导致构成人们的思想要素的差异性。若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思想结构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年轻人的恋爱观问题比成年人突出,宗教信徒的宗教思想比一般人突出,有的人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的人在这“三德”方面却严重欠缺。我们在评价人们的思想品德时,常说“高尚、一般、低下、恶劣”,就是对人们思想品德结构层次性的具体描述。

二是教育对象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人们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各种矛盾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转化,促使人们的思想结构不断地变化。无论是什么人,先进的中间的或落后的,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同时存在首是与非、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等多种矛盾。就人们的思想状况而言,各种思想观念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有人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可能是唯心的,在分析此一问题是辩证的,在分析彼一问题却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正是思想上的这些矛盾、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从而形成了人们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

可见,教育对象思想结构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必须模范地、忠实地实践党的这一宗旨,同时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倡到互相帮助、互相服务,要求作为道德原则共同遵守。从今年六月在高校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教育全体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党员义务,实践党的宗旨。教育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其他管理干部、后勤职工要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就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督促后进,逐步形成一个文明、健康、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要求人们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总体的最优目的,从而达到总体最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更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在确定德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察组成德育教育系统若干“子系统”的功能作用,通过有效地调整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德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各具特色的若干子系统构成,如党、政、工、青、妇等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有各自的若干子系统,而且横向还有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的大系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这两段话,都强调要发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实现思想教育的总体优化而努力。实现思想教育的最优化,党的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党的系统的功能作用,是能否实现思想教育最优化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并强调,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街道的党组织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增强思想政治参考文献:

工作的实效”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思想教育工作失误,社会道德风尚就滑坡;什么时候党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思想教育就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就能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优化,还必须用科学的德育教育理论指导德育教育的实践。要积极吸收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综合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增强德育教育系统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大环境的适应性,使德育教育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总之,系统方法是现代各门科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兼备多种功能。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系统方法,除了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最优化原则外,还应注意与系统论其它的原理、方法和原则相结合,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德育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2002.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5.166.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10)

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0年以后有关德育评价方面的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从宏观角度研究德育评价的文章有643篇,研究内容涉及德育评价的问题和困境、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对策和方法等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再以高校德育评价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有35篇,研究内容涉及高校德育评价的内容、过程、原则与方法等诸多方面。

二、高校德育评价的研究成果

1.关于高校德育评价之原因研究

近几年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历史条件下,目前,关于为什么要构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我国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作了分析:其一,经济因素。在谈及这个问题时,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重建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是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引起价值多元化,使传统德育评价体系弊端凸显。例如,郑礼平、朱珂在其研究中就提出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中国加入WTO 后, 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领域的面貌, 在人们的思想领域激起强烈的震撼, 新旧观念形成激烈地碰撞。中国传统的德育观受到强大的冲击,现有德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其二,政治影响。学者主要认为德育评价未摆脱泛政治化的影响。如葛桦认为我国是德政同构,政教一体传统国家,因而政治评价标准在德育评价中一直占有特殊地位,德育评价标准仍未摆脱泛政治化的影响。

2.对高校德育评价之内容的研究。

高校德育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也是研究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李卫英认为广义的德育评价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地位、德育队伍、德育过程、德育效果的评价;二是中观层面的学校对基层学院、部门及德育教师绩效的评价;三是微观层面的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第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育评价的内容。如周辉、马寒认为高校德育评估内容体系以德育大纲为根本,体现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条件等诸方面,更加强调德育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更加体现德育评估内容的系统性特点。

3.对高校德育评价目标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高校德育评价目的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大部分学者都认同高校德育评价目标具有层次性,这样既有远大理想的引导,又具有现实性。王克仁,张剑,陈澜祯在其研究中就将德育评价目标分为三个部分:最高目标是指以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愿为之奋斗终生,愿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为标准;理想目标是指以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并成为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标准;基本目标是指以培养一个大学生愿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不危害社会为标准。德育评价目标层次化,有利于不同追求层次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性化精神。李大健认为德育不仅是一种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塑造学生心灵、雕琢学生情感与性格,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活动。

4.对高校德育评价之原则的研究

对高校德育评价原则研究的学者多且成一家之言。李江等人根据高校德育评价的特征,认为高校德育评价要遵循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动态性、主体性、教育性六大原则。张春梅总结德育评价工作应立足现实客观基础,遵循导向性原则、时代性与历史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以促进德育工作及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叶辉玲,林轩春,陈沙麦,郑金福认为大学生道德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德育评价原则会得出不同的标准。从德育评价内容上总结德育评价原则有全面性、客观性等,德育评价目标要有目的性、方向性等,德育评价方法上要有创新性、科学性等,德育评价过程上总结原则要动静结合、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

5.关于高校德育评价之方法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概括:

其一,宏观层面。高校德育评价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把握高校德育评价方向,对这个层面的探索,大多数学者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一是更新德育评价观念,重视学生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二是更新德育评价内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内容明确;三是创新德育评价方法,评价形势多样化;四是优化德育过程,以便于师生双向互动;五是转换德育机制,以保障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二,中观层面。有部分学者就宏观层面的某个侧面进行了研究,例如吴荣贵就对高校班级德育评价的建立进行了思考。在他看来,建立班级德育评级应包括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块”、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块”及班级德育内容要素“条”三个项目相结合。通过分别开展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块”项目评价和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块”项目评价,然后再对班级德育内容进行分解归并为若干要素开展班级德育内容要素“条”项目评价,根据对学生、教师两个板块和班级德育内容要素“条”的评定情况汇总,得出对班级德育工作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增强德育评价的规范性和实效性,避免主观随意性。

其三,微观层面。2004年5月,宁波大学探索实施了大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体系取得不错的效果。周辉马寒认为通过德育学分制、德育答辩制等德育评判形式,对学生个体德育行为实行强制式管理,积极探索新的德育评估形式。目前,德育学分制、德育答辩制在全国各大高校均有实施,例如郑州轻工业学院率先在全国实行德育学分制,北京理工大学 2004 年前后实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制度。以这两种制度为代表的德育评判模式,实质在于让德育由学校管理转变到学生的自我管理,既做到了对学生德育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关于高校德育评价之模式建构的研究

德育评价模式是对构成德育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的规定。它具体规定了德育评价的目的、基本范围、内容、过程、程序和方法。高校德育评价的模式建构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中心问题。高校德育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四种:评价型如总体印象法、评语鉴定法;管理型如操行评分法;教育型如等第评价法、知识行为测评法;诊断型如调查测评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加权综合法。面对新的德育工作大背景,传统的评价型德育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必须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周奇志认为要重建德育评价模式,必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改变过去闭卷考试的唯一做法,采用开卷来考核知识水平,如在考核中广泛采取了“撰写论文+演讲答辩”的方式,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芦茜、陈炳在其研究中直接将高校德育评价模式的构成设置为:德育评价结果=德育理论学习+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德育评价的理论学习必须包含由政治课、道德课、人文素质课教学承担部门得出的理论课学习学分,学生自主德育实践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身心素质五个方面素质的实践。

7.关于德育评价之形式的研究

评价形式上可采用本人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综合测评等手段,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作为总评的一个重要参考内容。朱珂认为德育评价在形式上要走多元化,既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评价要素,又要延伸到校外学生行为,如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创业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从评价空间上得到拓展,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并在原有纸笔测试的基础上,引进一些质的评价形式。评价的时间段可划分为日评、周评、月评、期中评、期末评、学年评、毕业总评等。坚持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自我评价可通过谈话、成长日记和书面自我鉴定方式,让学生自己公正、公开,客观的评价自己,这个环节会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不断的完善。

三、 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德育的原则与方法篇(11)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破处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破处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