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法典相关课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7:59

民法典相关课件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

在对教科书的识记、领会和质疑过程中,其实并不存在矛盾,因为历史叙述从来都不等于历史本身。历史教科书也只是关于历史的一种叙述和编排,既不一定完全合乎现实教学的需要,也不可避免地有值得商榷的史实或结论,甚至谬误也在所难免。历史教师的讲授当然不等于对教科书的复述,教师理应建立一种泛课程资源观,通过对即将发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情的联想与思考,尽可能旁征博引,适当取舍,设计自己的历史叙事。

以下我就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结合自己教学设想和实践反思,对教科书中的本课内容或作拓展,或作质疑,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教科书标题的偏差

关于本课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如下: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条说希腊,讲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第二条说雅典,讲民主政治本身及其结局和影响。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本课分如下标题:一、希腊文明的摇篮;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古典希腊时期,有200多个城邦,就政体而言,分别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等,即使雅典城邦,也曾表现为从君主制、贵族制到民主制的纵向过渡,其间还有僭主制的反复。再看本课呈现的具体内容,并未述及雅典之外希腊诸城邦的政治制度。

“摇篮”,寓指幼年的生活环境或文化的发源地。希腊或雅典文明在经历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的高峰之后,进入了一个希腊化时代,希腊地域次第被外国或“异族”占据,直到19世纪早期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希腊才与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一道进入近代化时期。从课标和教科书编选逻辑上讲,安排本课显然是将希腊或雅典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看待。因而,本课标题似可改为:

第5课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由此展开的教学,更符合课标的本意和教学逻辑,切合教科书的叙述以及史界普遍的观念导向。

二、现实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断代

现行教材将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纳入必修部分,显然意欲追踪人类民主与法治源头,观照现实,体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由于教材的内容以专题式呈现,中外史互相夹杂,学生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大事年表,归纳历史阶段特征,引导学生以中外史比较等方式,建构他们的宏观历史意识,支持专题结构特征下的新课程历史教学。

例如在本课展开前,可先通过地图交代希腊地理概念和位置,再给出希腊的历史分期:

石器时代;

爱琴文明(BC20世纪—BC12世纪,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BC11世纪—BC9世纪);

城邦时代(古风时期,BC8世纪—BC6世纪);

古典时代(BC5世纪—BC4世纪中期);

马其顿王朝和希腊化时代(BC4世纪晚期—BC34年);

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

1821年独立战争之后的希腊;

1974年以来的希腊第三共和国时期。

对希腊化时代的补充,要延伸至马其顿、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的简要介绍,重复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征服者被征服”的论断。这一大事年表在教学中通常分两段呈现,以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为界。

三、对教科书内容应进行必要的拓展

相对而言,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叙事风格注重宏观大义,历史细节的展现不足,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然有一个对课标、教科书知识体系的重构过程。教科书的简明定论与评价背后,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教师必须就此做一番阐释。针对本课,以下仅举四例。

一、雅典民主政治之下拥有公民权人数的少与多

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推行时期,公民资格受到严格规定和限制。教科书交代:“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资格。”

但教科书又对雅典民主政治改革过程中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完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引用伯利克里的]讲辞,“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让学生作思辨性的评价。如何认识这看似矛盾的表述?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下的拥有公民权人数的少与多呢?

这里首先要说两个概念,公民和居民。雅典的居民包括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当然外邦人和奴隶中也有女性。还应当说明的是,雅典城邦的妇女和外邦人也可以算作自由民,但是没有公民权。关于雅典居民和拥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人数,史学界有多种推算,虽然具体数目存在差异,但不影响本题的宏观判断。以下仅列一种:

1.雅典帝国(阿提卡同盟)统辖大小不等、强弱不一的国家约有200个。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统治下的居民大约有1000万到1500万,其中阿提卡的居民数目大约有41万到42万之间,其中全权公民大约42000人,其余是妇女和未成年人约96000人,此外为外邦人和奴隶。

2.雅典2万以上的公民和官吏依靠盟邦的岁孥和税项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3.在公元前445年,伯利克里恢复一项旧法:“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自42000人剧减为14000人。试想一个占总人口不到千分之一的人群,统治着1000万1500万居民,这是何等薄弱的民主!

而且,“外邦人、妇女和奴隶是没有公民权的”。这说明,相对于雅典居民来说,拥有公民权利的人数是较少的。

进而我们可以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设计,即使是在伯利克里时代,也只是给公民人人参政提供了一种可能,摆脱不了精英政治的历史现实。这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相关,也与古希腊宗教的泛神论和社会文化中的英雄情结相关。即便“在雅典繁荣时期的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和其所处的阿提卡地区的人口总数,可能已达到25万到30万之间。而公民大会的组成人数大约在2.5万到4万不等。”“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下6000人,所以一般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公民与会。”在这样的露天场所,准时集会的效率、发言的效果都值得怀疑,一般的公民即使与会,可能参政的形式也只能仅限于聆听、投票。只有那些有影响力、又具有]讲才能的精英,才能参与大会的实际性的议程,对决策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人大概不会超过20人”。“苏格拉底言及的公民大会与会人员有:漂洗工、制鞋工、木匠、铁匠、农民、商人和店主。据现代学者的研究,一般情况下,与会人员主要是中上等阶层——重装步兵和战争税的纳税人。特别会议时,普通劳动阶层等更多的人员与会。但是,无论与会人员多么复杂,公民大会始终面向所有的公民。”作为首席将军的伯利克里,长达15年的连续主政就是精英政治的一个明证。

再说如何理解雅典拥有公民权利人数的多,以及民利的广泛性。即便只有区区数万人、或者几千人参加公民大会这样的立法机关,但我们不能否认雅典民主政治仍然是“奴隶制时代法律面前最大限度的人人平等”,“柏拉图就曾描述,‘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在一起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通过抽签,任何一个公民一生至少有一次在议事会占有一席……在任何机构投票时,不论身份所有公民均为一票”。英国历史学家摩尔根说,“‘迄今为止,在全人类中,雅典按人口比例而言,乃是最卓越、最聪明、最有成就的一支’;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当时是最进步的”。⑥

同一历史时期,甚至近代代议制产生以前,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曾经出现过这样大比例的群体拥有相对平等的公民权力呢?即便雅典民主政治是历史特例,那也是值得充分肯定和继承的,而这种继承和发展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也确实发生了。

二、梭伦改革中公民权力范围的扩大与分等

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扩大了公民权范围,并将公民分成了四等,分别享有不同程度的公民权利。为什么必须扩大?除了梭伦当政时雅典上层面临的危机和债奴带来的社会问题之外,下层公民对城邦安危关注意识的增强也同样值得关注。雅典民主制的发展和构成城邦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观念,以及积极的公民心理,都同雅典那一时代面临的战争或军事危机密切相关。梭伦改革前夕,斯巴达的密集军制输入雅典。“以往战斗的主力是骑兵,而只有贵族才能提供马匹,充当骑兵。贵族在军事上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强势和垄断。但新的密集军制要求大量士兵投入战场,并且以重装步兵为核心……这种全新的军事制度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力的军事基础,使人数众多的平民成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大大提高了其社会影响力,也成为雅典一系列民主化改期的强大动力”。⑦

梭伦将公民权利分等,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那一时期的“公务员”不仅没有薪水、补贴,甚至还要负担参政的费用,包括捐赠公益。没有一定经济行为能力和财富基础的人,对于执政官这样的高位也只能望洋兴叹。我们知道,雅典民主制度及其凝聚力的形成和强化,与军事威胁和战争是密切关联的,而进行军事行动并没有政府的军费作为支撑,上到军官,下到步兵,都是自备武装和军需。

历史的现实与延续,自有其内在逻辑。无论是公民权利范围的扩大,还是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分等,从历史当时的脉络来观察,也都是历史的进步。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教科书得出的结论——“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三、雅典民主政治中也有法治

除了陪审法庭这一具体史实,教科书对雅典的法律与法治再未提及,那么,雅典有没有法律与法治的实践呢?是否罗马法才是人类法治社会的最初尝试呢?如果这一点不说清楚,学生会形成法治社会的实践始于罗马的认识。

其实,早在公元前621年,雅典执政官德拉古就进行了立法改革,颁布成文法。而梭伦担任执政官被授予的三个称号,其中一个就是“立法者”。梭伦颁布的废除债务奴隶制的解负令即是一项重要的法令。梭伦创立了陪审法庭,年满30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一制度被今天的西方司法界广泛沿袭。梭伦离职的原因之一正是厌烦了公民频繁地要求他解释或变革固定的成文法律,因为他坚持法律的无上权威。去职之前仍然坚持要求人们保留他的法律。

雅典民主政体中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即使我们今天批判这里所说的“人人”仅是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但古罗马律师小普利尼以钦佩的口吻说,“记住这一点:他们(希腊人)把法律给予了我们”。贺卫方认为,西方法制史的源头在古希腊。关于雅典公民权的规定、民主政治的程序甚至陶片放逐法、告密程序,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雅典也有成文的民刑法律制度及其实践。雅典人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民主的精神引入了法律。

民主、法治和,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进的趋势。在历史教科书中,或在教师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给予希腊人、雅典人法治尝试的一些补证性介绍,既是必须的,也容易让学生形成希腊、罗马、西欧、欧美民主与法治的历史性发展一脉相承的认知。

四、应当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人教版教科书给予雅典民主政治两个方面的评价。关于雅典拥有公民权利人数的局限,是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这种批判是基于后人的历史评判而远非历史当时现实的考量。其客观性,本文前面已有叙述。此外,积极评价为:“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批判性的评价主要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20世纪后期剧变,西方史学界有一种观点,把1993年作为民主政治诞生2500周年。依据是公元前507年克里斯提尼通过改革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这无疑引发了民主政治历史的研究热,同时也可能正是课标编写者将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内容纳入课标和教科书的缘由之一。

从西方代议制产生和发展史看,显然不能完全将其与雅典民主政治割裂,而只从英国议会传统中寻根溯源。历史的脉络也不支持英国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古典的希腊罗马政治文明、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没有承袭关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诸多原则,都被西方代议制继承与发展,例如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分权制衡和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民、集体领导、少数服从多数、轮番而治、服务社会的原则,而今业已]化为人类民主社会政治的普遍原则。其以直接民主制为基础,公民大会、执政官和陪审法庭分别享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任职信任投票、陶片放逐法等法律监督制度,对后世西方社会的民主与法律制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对文化、教育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对于希腊化时期“征服者被征服”的历史现象的]绎,此处不再赘述。

从历史局限性的角度看,雅典民主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雅典“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简陋的”,“具有鲜明的法治色彩,但法律制度乏善可陈”,“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也不科学”,“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

那么,如何理解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呢?公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每9天在雅典城两边的广场召开。而据“‘亚里士多德估计,每年6个雅典公民中就有1人可能担任某种官职’,雅典公民的1/3,一生中有机会被选入议事会”。苏格拉底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的人。”

公民大会是由全体公民参加的,而陪审法庭是在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的,因而有学者形象地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业余政治”。伯利克里时代,由于参加政治活动可以获取津贴,有学者据史料记载推断许多的下层公民为了获得这一些报酬而相对频繁地参与政治活动,但他们的参政能力确实不高。

同时,雅典民主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现象。民主政治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从言论自由的角度看,近代西方的理念则是捍卫说话的权利,“我可以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一点,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则没有很好的体现,苏格拉底之死就是一个明证。因而,有人评价雅典民主制度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制度,它只是人类经过不断试错、至今所普遍认同的“最不坏的制度”。

当然,雅典民主政治制与近代以来的代议制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抽签与选举、重视法律与具备完备的法治、强调城邦和集体与重视个体自由、重视积极公民与兼顾消极公民的权利等等。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2)

【教师的准备】

1.依据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设定的本课教学目标为“通过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尤其是他所实施的内外政策,正确评价拿破仑”;教学重点是“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是“正确评价拿破仑”。

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属于基本史实,它是评价拿破仑的载体。“正确评价拿破仑”之所以成为难点,是因为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而且其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极易引起学生对他的反感甚至导致学生对其全盘否定。作为历史科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充分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性;并通过“评价拿破仑”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深入领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进而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甚至包括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包括评价我们自己。

2.创建教学微视频,上传至教学云平台的视频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努力突破教学重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我亲自制作了两个微视频。

视频一:内容为“拿破仑的一生”,约10分钟,视频形式为“PPT+配音+截取纪录片《拿破仑》片段+解说字幕”。重点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包括:初露峥嵘,封王称帝;对内颁布法典巩固政权,对外征西伐东打败反法同盟;最终昙花一现。

视频二:内容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约5分钟,视频形式为“PPT+动画+背景音乐+解说字幕”。主要讲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的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时代背景中分析的原则),并以评价华盛顿为例讲述了评价历史人物类题目的答题规范。

分析:翻转课堂所凭借的微视频是切入教学的关键,而“PPT+影视片段+解说字幕”的视频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视听结合涉及更多感官,容易激起学生的观看兴趣;配音和字幕对事件和人物的叙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学生一时不能理解还可以通过回放或记录简单字幕等方式来降低学习难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整合教材及网络素材的能力,熟练制作课件、写出完整脚本进行录音的能力,还要求教师拥有熟练运用电脑软件录制视频和进行影像处理的能力,所以,教师每次制作一个微视频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还要多方求助他人,时间通常是一至三天不等。在目前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时间和技术能力本就有限,如果可以,应适当利用网上一些比较优秀的微视频资源,稍加修改后再“为我所用”。但就我校历史学科来说,目前有大约95%的视频仍需组内教师亲自录制,只有5%的视频可以引用优秀微视频编辑修改。

3.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视频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单(见表1),并上传至互动教学平台的预习平台。“学习任务单”主要用来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列表等。通过任务单上的指令,学生能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完后应该做什么;通过作业平台的及时反馈功能,学生还可以自评学习效果,在自我感觉成绩不够理想时可以重复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晚自习前半小时进入云教室,利用学校提供的平板电脑,根据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单,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并完成作业平台里的作业。如遇疑问或不能确定的答案,学生可以直接在题上标注,或把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作业完成后,平台会马上显示每一个学生的分数及正确率;学生可以选择重看视频或重做错题,或直接提出质疑。针对本课题的学习,由于视频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很快就能归纳出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并能较为准确地对拿破仑本人及拿破仑战争进行评价,而且可以在教材中找出拿破仑的内外措施。因为视频对拿破仑传奇的一生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介绍,学生对拿破仑这个人很感兴趣,在“留言区”里总共提出了20多个问题。

二、课堂环节

【教师的课前准备】

教师通过作业平台浏览学生作业的情况反馈,为接下来课堂上的“以学定教”找准方向。针对这节课,我重点查看了学生在“留言区”中提出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有些问题是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比如“拿破仑法典的作用是什么?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什么?”等;有些问题需要学生深挖教材、理性分析,如“拿破仑为什么能上台?拿破仑建立帝国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是什么?”等;有些问题则是无效问题,已经偏离了教学主线,如“拿破仑有没有胡子?拿破仑为什么在许多画中经常把右手放在胸前口袋?拿破仑离婚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仑的身高是多少?”等。之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取舍和整合:把学生很感兴趣却又无效的问题如“拿破仑身高是多少?”这一类网上资源很多又有争议的问题抛到“讨论区”给学生继续讨论,留下3个经过整合的有效问题,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三个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涵盖了归纳、理解、分析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也将成为我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实施】

第一环节(约5分钟):反馈平台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评价(具体内容略)。

展示正确率,表扬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表扬正确率高的学生以及善于提问的学生(具体内容略)。

第二环节(约20分钟):解决学生存在问题较多、较集中的三个问题。

问题1: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少学生在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时,把视频中提到的所有事情都罗列了下来,事无巨细,没有抓住“主要活动”这个关键词,故正确率偏低。“归纳”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归纳历史人物主要活动的方法(按时间顺序;“主要活动”指的是对历史人物本人或后世影响较大的事件),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纳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引导学生理顺思路。其实,经过老师的方法提示,学生很快就能自行归纳出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过程略)。

问题2:如何理解《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师:《拿破仑法典》也称《民法典》,大家看看课本中提到的这部法典有什么作用?

生齐答“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师: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老师还提到了其他的作用,有没有同学记录下来?

生1:我记下来了,视频上还提到《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封建统治”。老师,法国大革命结束后不是已经封建君主制度了吗?怎么还说“动摇”?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君主制度被,但是周围的国家都是封建制度,这对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随着拿破仑战争的对外推进,拿破仑曾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拿破仑法典》的精神因此冲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这个被“动摇”的封建统治,确切地讲,应该是“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生2:老师,视频还提到“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我们来看看《拿破仑法典》的部分条文。(课件出示“第11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这个条文说明了什么?

生: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

师:总结得很好!在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没有任何平等自由可言,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被压迫的人们看到了“平等自由”的曙光,而《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拿破仑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急需提高和稳定政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支持。

师生再次研读《拿破仑法典》第544条、第546条维护私有财产所有权的条文(过程略)。

师:(总结)《拿破仑法典》让欧洲人见识了“法典”对战争后方起到的积极作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法律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丹麦、希腊、德国、瑞士等国的民法典在编纂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这就有了“天下法律,源出法典”的说法,所以说,“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这部法典也被拿破仑视为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

生3:(恍然大悟)原来预习作业中的“他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指的就是(他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啊!

师:对,拿破仑曾说过,“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种功绩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生4:你们把这部法典说得那么好,那它有没有不足之处?

师生就该问题,再次通过研习法律条文的方式,辩清了《拿破仑法典》的时代局限性(过程略)。在以上学习过程中,笔者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之前视频已经提出)进行了强化。

问题3: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师: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帝国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面几则史料――

生1:从材料一可以看到,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要求附庸国国民服役打仗,还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引发了被侵略的各国人民的不满。

生2:从材料二中我看到拿破仑树敌太多,相当于一个法国在与整个欧洲作战。

生3:从材料三可以看到,由于连年战争,法国人民家破人亡,国内开始厌战。

生4:从材料四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军事实力强大,所以到处扩张侵略,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

师:归纳得很好!透过材料四的字面意思,我们分析一下法国国内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生5:由于法国只发展军事工业,其他行业的发展肯定慢,因此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国内才对拿破仑不满。

……

学习和研究历史,史料是最重要的依据。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史料的渠道十分广泛也非常容易,但是怎样处理这些史料,怎样从史料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才是最重要的。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史料的意识”,在这个环节,笔者给学生提供上述史料的目的,是借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意识和阅读、归纳、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师:我们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再联系教材和视频,可以看到拿破仑是怎样的性格?

生:自信勇敢、勤奋忍耐、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

师:那么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他的性格有没有关系?

生:有!他狂妄自大,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穷兵黩武,所以遭到国内外人民的反对,最终失败。

师:说得好!我们看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后期的种种举措不得民心,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从这里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关注民心,一个人的发展呢?

生:一个人要想发展得更好,就要有朋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照,才能共同进步!

师:其实,不管是为政还是为人,我们都应该关注民心、人心,与人友好相处,最终才能收获幸福,收获成功。

教师通过课堂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来认识和看待历史中的人和事,以史为鉴,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第三环节(约15分钟):课堂训练及反馈。

课堂训练的题目是根据课前预习中发现的学生的薄弱点和易错点来设计的,侧重易错知识的反复练习以及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设置了“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挑战自我”三个梯度的题目,内容包括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等,旨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并引导大家不断挑战自我,具体要求:“基础训练”正确率达80%的学生可进入“能力提升”环节,“能力提升”正确率达80%的学生可进入“挑战自我”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在平台上抢答,平台即时给出反馈并统计答题结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及时作出点评,并讲解错得较多的题目。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3)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33-04

瑞典是一个要求将民主的精髓和真谛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国家,因此,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是推行社会理想的重要系统。瑞典很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在推进学校德育中,始终将民主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学校不仅要以民主原则来构建教育基础,使每位学生不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方面有何不同,均可以享有公正而平等的教育,而且还必须担负“民主教育”的重任,即向学生传递、灌输,并使其头脑中形成瑞典社会的基本民主价值观念,并据此形成相应的民主行为或民主技能。本文就瑞典中小学民主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等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中小学开展民主教育提供可鉴之处。

一、民主教育的内容及其在中小学的体现

1.民主教育的内容

瑞典中小学民主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从其官方文件的叙述来看,差不多涵盖了其他国家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其重点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晓之以理,形成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主要是指瑞典在针对学校教育制定的法律文件中所明文规定的“基本民主价值观念”。如瑞典官方于1994年颁布的《义务学校的课程指南》和《非义务学校的课程指南》中均指出,“不可侵犯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维护人人价值平等和男女平等,同情保护弱小等都是学校必须表达和传递的价值观念。根据基督教的传统和西方的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伦理学观点,要实现上述的价值观念就应该在每一个人身上养成富有正义、乐于助人、宽容谦让、敢于负责的品质。”

具体说来,向学生传授的民主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和同情别人;支持对人或事的独特立场;包容不同的思想和经验;保障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关心和照顾弱小;尊重学习上的个人选择;维护男女平等和共同的权利和义务;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采用和平而非暴力的手段解决争端或分歧。

(2)导之以行,体现民主技能

民主技能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按照基本民主价值观念对己、待人、处事的能力。对此,《义务学校的课程指南》和《非义务学校的课程指南》也都指出,“瑞典社会的国际化和跨国流动现象的日益突出,更加要求人们具有共同生活的能力和理解文化多样性的能力。一个人对自己文化本源和文化遗产的认识会形成一种牢靠的自我身份感,每个人在发展这种自我身份感的同时,很重要的是还要具有与他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境况产生共鸣的能力”;“应该主动抵制任何欺侮人和迫害人的倾向,必须以真知灼见、公开讨论和有效手段主动应对排外和偏狭的观点和行为”。

民主技能主要表现为特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在瑞典人看来,只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是按照基本民主价值观念行事的方式和方法,都可以称作民主技能,如宽人严己、扶危济困等。民主技能不仅是民主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民主教育中由“知”化“行”的重要手段,正如两份《课程指南》所阐述的那样:“在教育中只传授基本民主价值观念的知识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用民主的工作方法去落实这些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为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学生通过参与计划和评价自己的日常教育,对学校的课程、学科、主题、活动进行选择,从而发展其对教育施加影响和担负责任的能力。”

2.民主教育在中小学的体现

根据瑞典教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中小学教育中应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民主教育的特质。

(1)克服偏狭的地域观念,培养全球认同感

学校鼓励学生理解和同情他人,使其积极主动地抵制任何欺侮他人和迫害他人的倾向,以理性知识、公开讨论及有效措施来制止仇外排外的偏狭观念和不良行径。学校是一个社会和文化交汇的场所,因此既有机会也有义务来增强所有学校成员的这种能力。通过多门学科的教学,学校不断加强学生对瑞典语言、文化和历史的深刻认识,而对自己独特文化遗产的认同意识也会增强理解和同情别人及其他价值体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既同瑞典价值观念有联系,又包容欧洲乃至全球各地价值观念的认同感。

(2)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瑞典《教育法》规定,任何地方的任何学校都必须提供有着同等价值的教育。但同等价值的教育并不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也不是为每所学校提供同样的教育资源,而是考虑到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需要、知识等因素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瑞典中小学特别关注出于各种理由而身处学习困境的学生,对各种有身心障碍的学生负有特别的责任。积极、自觉地促进男女平等权利,鼓励学生养成不带性别歧视或性别偏见的正确意识和行为。

(3)学生的民利和义务相统一

“瑞典的民主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所有人都有权自由地保留观点和表达他们的见解”。因此,学校不但保证每位学生的民利,容纳不同的思想并鼓励学生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强调形成个人立场的重要性,并向学生提供申明自己立场的各种机会。同时也督促每位学生履行应尽的义务,使其恪守在《教育法》和《课程指南》中明确规定的基本民主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使用民主的方法和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志,为他们提供对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承担责任的机会。

二、实施民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真正落实民主教育的任务,瑞典中小学努力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实施民主教育。

1.为民主“对话”创设条件和氛围

民主教育的方式并无一定之规。瑞典教育部门非常强调将“对话”作为民主教育的基本方式。根据官方规定,瑞典学校要完成的民主教育任务需要学校所有教师共同负责,这样,为对话创设条件就成了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瑞典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环境中,为涉及价值和规范的对话创设条件的办法就是将民主价值观念和学科的知识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或者将价值观念与学科知识相联系,并把这种结合、联系的职责委托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按照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来营造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并认可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类似。任何学科的教学,无论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任课教师都把课堂讨论作为一种重要方法,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使其熟悉和掌握讨论或对话这种民主方式或民主技能。

2.将民主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具体化

瑞典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学担负起知识教学和民主教育的双重任务。瑞典中小学对于知识教学,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早就有了一套章法,为了使民主教育也具有清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相应的具体程序和规程,瑞典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按照《课程指南》中确立的框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一些便于实际操作的工作。如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当地教育或学校发展计划中会指出某一时期民主教育的重点;有些学校将基本民主价值观念转化为可以进行测评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等。

3.将传递基本民主价值观念的行为日常化

要想使基本民主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就不能脱离学校的日常工作,民主教育就要渗透到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虽说“民主教育”在瑞典的许多学校不像知识教学那样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但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地方,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不拘场合、不拘形式地传递和体现基本民主价值观念的机会。因此,瑞典中小学的教师和领导总是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将传递基本民主价值观念的行为“日常化”。

4.将学校的民主教育可测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虚”,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对它进行测评,此外在对民主教育进行测评时也会遇到不同与学业测评的难题,如“学生不敢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行为,因为担心这会对自己的评分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瑞典教育学者建议,测评对象不应该是学生个人,而应是学校本身,要测评的是学校的各种活动是否遵行了基本民主价值观念。为了测评学校民主教育的成效,瑞典研制了相应的测评工具,通过这些测评工具考察全校学生掌握了多少关于民主的知识,具备了怎么样的分辨和解释道德问题的能力、什么样的参与民主决策的技能,以及什么样的民主式的沟通或交往能力。

三、对我国中小学开展民主教育的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益受到重视的瑞典中小学民主教育已初见成效,中小学由此得到了公众的赞誉和好评。民主教育也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时代主题,而目前我们对民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全面,中小学还缺乏对民主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对瑞典中小学实施的民主教育的考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的民主教育。

1.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全面的民主观念

由于瑞典长期以来在社会中强调民主原则,中小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如现在中小学生的民主素养主要是在校外活动中发展起来。尽管我国中小学也赞成民主教育,并具有了一定的民主观念,但往往流于形式,失于肤浅,遇到具体的民主问题时,往往缺乏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履行和捍卫民主原则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民主教育时,要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全面的民主观念和正确的民主行为,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自我立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使民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观念在学生心中真正扎下根来。

2.创建适合民主教育的校园大环境

适合民主教育的校园大环境包括精神和物质这两个层面。从精神层面讲,首先要求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具有基本的民主价值观念,并能按民主价值观念进行教学和管理,成为学生的模范或榜样;其次,要求学校各类成员之间形成足以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人际关系,不仅师生之间要有这种关系,教师之间也要有这样的关系,如要经常讨论民主价值观念的含义,采用平等和反思的方式交流对民主问题的个人见解和解释,介绍如何将民主教育落实到日常学校生活之中的经验等。而学校的物质环境也会影响到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从物质层面上讲,学校应该提供齐全的设施,宽敞的活动场所,通风、采光良好的教室,合理有序的校用建筑布局等。

3.充分利用中小学的各种教育资源

民主教育是瑞典所有中小学的教育基础,是所有学校成员的工作指南,是一项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时段的任务。因此我们在开展民主教育时,应该将其放在中小学教育的整体上进行全盘考虑,合理分配和调用各种教育资源。比如教师往往感到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讨论民主问题,那不妨开展课后讨论;教师没有时间,不妨利用学生助手制,以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些对话不便用于正式学习场所,不妨在餐厅、操场等地进行;有些学科的性质不便和民主教育挂钩,但不少学科本身就和民主教育直接有关,不妨施行互补,各尽其责。只要将中小学教育及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就能发现许多民主教育的新机会,也能找出实施民主教育的新方法。

4.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民主教育

瑞典官方要求中小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要为民主教育尽力尽责,学校的任何时空环境都要进行民主教育,从而使现行的学校民主教育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股民主教育的合力。为了避免我国出现民主教育的“真空”状况,使民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在中小学里按照年龄、年级、学科等类别组建各种组织形式,吸收全校所有成员的参与,使他们之间进行更为密切的交往、沟通、合作、对话等。如可以将教师组建成面向某一组学生的各种工作小组,加强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学业和品行负责;也可以将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组编在一起,提高教师的比例,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相处、交流、对话等。这些组织形式既是学校落实民主教育的体现,也是为民主教育创造有利条件的工具。

参考文献

[1]Curriculum for the compulaory school system, the pre-school class and the leisure-time(Lpo94). skoleverket.se, 2001.

[2]Curriculum for the non-compulaory school system(Lpf94). skoleverket.se, 2001.

[3]方彤.瑞典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乔长森等编著.瑞典风情录[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1996.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4)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1 名著经典导入初中生阅读中的策略

1.1 通过语文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兴趣

通过语文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兴趣,要求由课堂教学来带动课外的阅读,并做好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这既是做好课程外阅读重要环节,也是最常用形式。农村教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来为学生扩展教学机会相对城市而言较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要有意识扩展内容,对文章作家代表作进行介绍或对知识点设置悬念,又或者进行精彩阐述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1.2 以点带面,逐步引出名著经典阅读

为提高农村中学教学效果,促农村中学生素质提高。要在课堂上讲授课本内容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适量对学生介绍名著。尽量做到课内和课外的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以及互相促进,进而取得良好效果。例如: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阅读《童年》、《名人传》、《骆驼祥子》、《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著名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和教材都有着一定关联,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内阅读时,就可深入调拨,引出课外阅读。例如:学习《空城计》的时候,在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其机智谋略后,进而给学生介绍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的典故,在激起学生是好奇心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思考和增强了学生探究三国历史的信心,提高了中学生文学素养。

2 阅读名著经典,促农村中学生素质提高的方法

经典名著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文学乃至学术的主要载体,阅读经典名著无疑会提升初中生语言素养。阅读经典名著不仅能够扩宽中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感受读书妙处,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下面就阅读名著经典,促农村中学生素质提高的方法进行分析。

2.1 引导学生了解名著中开篇词与词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诸多经典名著,这些名著中都有流传千古的诗词文,而该些诗词文正成为了名著阅读载体。例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中的相关人物与篇名就需要学生在日常阅读中逐步积累,从而树立文学意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则更要指导学生意识到阅读名著开篇词与相关词语重要性。例如:学习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诸葛亮的《出师表》;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以及陈寿的《隆中对》等。在掌握该类课文内容之后,要做到课堂内外的联系,融会贯通地将课文当作桥梁并和原著结合起来。

2.2 指导学生掌握名著中主要情节

名著作为人类文化精华,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名著的艺术精髓及学术精华,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经典名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纯粹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精神及境界的洗礼,在阅读名著情节时要细读,逐句品味。例如: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情节对保尔的描述突显出保尔是一个新时代的英雄,有无产阶级的觉悟,坚强、勇敢、正直、友爱、聪明,有点火爆,爱学习,热爱祖国 ,自我奉献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信念 顽强坚韧的意志。又如:《红楼梦》中对于刘姥姥的描述虽说她贪图小利,但心地善良,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是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西游记》中通过对大闹天空情节的描述凸显孙悟空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品格,西天取经的过程突出了他惩恶扬善、见恶必除的精神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综合素养。例如:协助中学生阅读课外经典,像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讲的就是英国人早期的南极探险不幸遇难的故事,读来让人顿生悲怆同情之心,但是又对遇难者产生由衷的敬意,而那种强悍的民族性格和至上的民族荣誉感,都是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学里所缺乏的,如此一来就可达到培养学生伟大人格的目的。学生通过对名著情节的深入剖析,可以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了解作者的双向意图,体会文中的深刻含义,进而提高自身阅读水平和语文涵养,达到良好教学目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5)

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最主要的教化功能。追求个性化,即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效益(学习目标达成率高),深具灵气(教学思想深邃)和形式新颖(教学过程别出心裁)等,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最大追求。将发展学生史学素养与追求个性化教学融为一体,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一般而言,史学素养以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意识与融合意识为核心内容,呈现出由主体内容(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历史评价等)、核心要素(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等)和主要方法(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及具体方法)等组成的基本结构。它暗含于提出问题、收集和运用史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历史研究活动中,蕴含在从史实到史料再到史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可见,个性化的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于教学主题、史实学习、史料研读和服务语(导入、过渡和小结语)四个方面。本文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谈谈着力于这四个方面的实践体会,以求为同仁提供些许启示。

1.为何要有课堂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决于学科观,即对学科学术性的把握。在史学素养视域中,研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目的,是探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涵,理解现实中民主政治的本质。课堂教学的层次,更取决于学科课程观,即对学科课程教育价值的把握。对于本课而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是了解雅典民主历程的演变过程?还是探讨导致雅典民主历程演变的相关因素?或是借助雅典民主历程中蕴含的本质领悟政体的本质诉求?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应追求最后一种学习目标,将本课学习延展到政体的本质内容上。

2.什么是课堂教学主题?

学科观和课程观凝结为教学主题,即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主题是教师学科观和课程观在具体学习内容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史学素养、史学眼光、捕捉史学现实意义的敏感性等的有机融合,并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3.怎样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会通史学研究成果,是确定课堂教学主题的基础。如本课,教师应对雅典民主政治历程有通透的理解,明确在何种条件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民主政治成为雅典政体的主要内容;哪些要素构成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政治家和思想家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哪些因素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等。进而可得出如下结论:

雅典民主制,是一些重要政治家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社会氛围中,为战胜敌对势力而采取的应景之作。这种民主制,以解决现实的严峻问题为突破口,在传统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沿着扩大公民权力的方向昂首阔步。这种民主制,以参与公民大会、选举和抽签参加国家管理并受公民大会审核和考察、参与司法以保证司法公正性等为外显行为。这种民主制,其基础是法治,其本质是平等,其形式是精英统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美好生活。当然,这种民主制,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具有个性的经济特征,与广泛而深厚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一起构成推动雅典民主制的“幕后黑手”。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确立本课的教学主题。如从原因入手,确立主题一;从过程维度确立主题二和三。我们可以任择其一作为本课的教学主题。

主题一:感受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历程的主要因素。雅典民主制的产生与发展,自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因素。

主题二:感悟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核心内容。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法律至上,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是政治平等,雅典民主制的外显是精英领导,雅典民主制的宗旨是人民幸福。

主题三:体会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的权力与义务。雅典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在民主制演变中不断扩大,权力和义务的扩大又要求雅典公民提高政治素养。

4.怎样使用课堂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应一以贯之于整个课堂教学。它扎根史实,借力经典史料,揭示于教师的点拨。教学主题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课堂学习路径和学习最终目标、以及教师服务用语;还规定了学习内容(包括史实的归纳方向、史料的选取等)。如根据主题二,本课可设计如下学习路径:

以三个代表人物(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政治举措(史实)为出发点。通过比较和归纳,领会三人在雅典民主制演变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共同追求。进而引导学生研读有关梭伦、伯利克里的政治措施(突出法律至上原则)的史料,感悟雅典民主制得以演变的政治基石,以及雅典民主制的最终追求(保证公民人人幸福)。

课堂教学主题,体现了史学的现实意义,需要领会和感悟。课堂有了主题,也就有了指导思想、灵魂。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不断揭示主题,学生逐渐领会和感悟主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教师治学与为人精神的熏陶过程。

在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视域中,史实教学是出发点,也是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个性化教学在此表现为处理史实的宽度、深度和效度,即要求在多维整合中记忆与理解史实。一般而言,史实教学需根据学情,经历在教材中找出关键史实、泛读史料强化史实、依据教学主题整合史实、利用相关线索联系史实、形成知识结构准确记忆史实等环节。其中史实的强化、整合、联系和记忆是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1.泛读有趣的史料强化核心史实

本课史实的关键节点是三位政治家的政治举措。我们可引用梭伦的诗句,以强化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性;引用《雅典的民主》片段解读陶片图片,以强化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重点和个性;引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片段,解读雅典会场遗址图片,以感受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特色。以上所有的史料,均为教师泛读,目的是强化对关键史实的理解记忆。如在总结梭伦改革的四大内容后,引用下列梭伦的诗句,用教师解读的方式,强调改革的主要特征: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②(教师据此解读)梭伦改革,取消债务奴隶,消除了公民因经济问题而失去政治权力的可能性。赋予公民以参政权,包括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这就是“崇高地位”的含义。但梭伦改革维护了包括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特权,这就是“恰如其分”的含义。这种中庸式的改革,有利于解决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只是这种中庸式改革,注定是两方面不讨好,两方面都反对的改革。同时,梭伦改革,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进行,说明当时尊重法律,遵法守法的意识浓厚,这就为以后民主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教师对文物图片等的解读尤能为课堂增彩。如对陶片图片教师可做以下解读:

图片(略)是20世纪30年代在雅典发掘的陶片图片。有关这一图片,英国学者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有趣的是,20世纪30年代,卫城北坡的一口井里,出土191片陶片。……陶片上全写着太米斯托克利,分属14个人的笔迹。显然这些陶片是预先准备好,打算说服群众反对太米斯托克利之后,发给他们使用。这些陶片集中出土,或许原本有更大一堆陶片,这些是用剩的。制作陶片的人显然是高估了反对太米斯托克利的人数。”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有沦为驱逐政敌工具的危险。

又如,引用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并结合“雅典会场遗址图片”泛读史料,以增强学生对顶峰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印象:

(教师解读)这是雅典召开公民大会的会场遗址。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参加会议的公民数量很大。当时,公民是如何参加公民大会的呢?雅典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了公民大会的这样一个场景:

那些主席官也没有到,但在他们迟迟到来之后,你难以想象他们会怎样,一拥而至,你碰我撞,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至于讲和的事,他们全不放在心上。城邦呀城邦,可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坐在这个地方,然后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烦躁不安,揪揪头发,写写字,算算账,想念田野,向往和平。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后,强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他不但取消了公民参政的财产限制,而且给公民发放津贴,以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但这种做法,使得原本严肃的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变得随意而放荡。从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2.依据教学主题,整合核心史实

理解史实,需走进史实,通过本课史实间的异同比较,归纳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如比较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政治举措,归纳三人政治变革的异同,以此领会雅典民主制沿革的“变”与“不变”。其中“变”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了解决问题对策;“不变”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让其领会雅典民主制演变过程中的政治智慧: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梭伦开始改革的88年后,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公元前506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克里斯提尼开始改革63年后,伯里克利成为执政官。伯利克里执政(前443―429年)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黄金时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雅典结束了256年的曲折民主历程。这个历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我们可以将他们执政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归纳为……(教师边与学生回忆,边依据表格栏目板书)这些措施有哪些共同点呢?(教师边与学生思考回答,边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这一历程呈现出怎样的演变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表格栏目内容(见下页表)。

3.利用相关线索,纵横联系史实

纵横联系的线索,一般分为同时、同地、同性质等类型。如依据同时性,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政体性质的相似性,联系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内容。与复习课不同,此时的纵横联系,仅仅指出其主要不同点和大致的原因即可,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联系过于细碎的史实。

4.构建形象化的知识结构,并用记忆方法记忆史实

知识结构揭示了各具体史实间的联系。本课可围绕三人政治举措的内容和特点,构建知识结构,可利用表格进行讲解。也可围绕民主政治的内涵,从改革的内容入手,构建知识结构。然后,利用数字或关键词记忆法记忆本课核心史实。

史实教学是课堂教学延展的基础,但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因为史实的筛选、强化、整合、联系、记忆等,都密切联系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其学习效果,介绍其学习方式,分享其学习心得至关重要。

1.史料研读的含义

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教学中的史料研读,不是利用史料印证教科书结论,而是利用史料开拓视野,理解史实,感悟主题,提升历史认识。因此,此处的史料,应是经典的一手史料,并扎根于核心史实,紧扣教学主题。此处的研读,应是读透史料,并达到每则史料内部、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料间的融合贯通。研读史料的过程,就是领会和感悟主题,深化和拓展史实的过程。其中,史料的选择和研读最为关键。

2.研读的史料选择

史料的选择须与史实、主题等融会贯通。即精选的史料,既要立足本课学习内容的核心史实,又要利于揭示主题,还要经典、多元、有价值。如本课选择的下列三则史料,均出自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威史料,并紧紧扣住理解雅典民主制的本质诉求这一主题(主题二):

甲:(梭伦改革时,他就把自己制定的)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王室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由此执政官们至今依然要这样起誓。①

乙:我们看到,法律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平等的公正……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②

丙:平民主义政体的前提或准则是自由,自由的一个方面就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他们说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每个人就应该享有平等,于是在平民政体中形成了穷人比富人更有决定权的结果,因为前者人多势众,而多数人的意见起主宰作用。……自由的另一个标志是一个人能够随心如愿地生活,因为人们说这是自由的效用,就如不能随心如愿地生活是奴役的效用。③

3.史料研读的方法

史料研读的融合贯通,要从史料的史实依托、史料的核心语句、史料的主旨内容、史料的主要思想等方面,读透每一则史料。如甲的关键词是“法律”“起誓”等,关键语句为“恪守法律”,主旨为强调法律的尊严,主要思想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当时已深入人心,梭伦通过修改法律进行改革,恪守法律保证了改革的实施。再如丙除了揭示民主政体的两个特征外,我们还从“他们说……”中推测,亚里士多德对平民主义政体的态度,即不赞成这种政体,因为这种政体实质是“穷人”压迫“富人”的统治,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此外,还要从史料间的相互关系,如共同主旨内容或共同思想内容等方面,揭示史料间的内在联系。如甲、乙的通融之处在于,公民恪守法律成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前提,法律保障了社会公正,维护了公民利益,当权者都需依法治理国家。甲、乙、丙的共同之处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诉求是公民随心所愿地生活,即保证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正等。

史料的研读通常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同时,在研读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史料的内涵,这尤其需要仔细咀嚼。教师的价值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史料,形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主题。

课堂服务语,主要指教师的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它是教师调控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史学素养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服务语。要求教师的服务语能够在上下勾连中,融激趣、激奇、激疑、激情、提升于一身。

1.导入需要激趣、激情、激奇和激疑

俗话说“教师一张口,就知有没有”,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史学素养视域中个性化教学的导入,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主题”的引入要尽量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式要多元,埋下“主题”伏笔。二是建立所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既要简明,又要严谨,还需抒情。如在本课中,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

古代大河流域往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如长江、黄河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四大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空中花园”,然而世界上还有一群人创造了不同大河流域的文明,用青蛙拥抱大海的美妙思想,制造了精美绝伦的人类文明――海洋民主政治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的殿堂,感受那一群公民的政治智慧,感悟那种直达人心隧的深沉的智慧。

2.过渡需要上勾下连,点拨升华

“环节间的过渡”要适时、适度、精炼。既要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又要体现内容过渡,牵引“主题”。如在本课史实学习环节结束后,在向史料研读环节过渡时,有教师这样过渡:

同学们在学习雅典三位改革家的改革措施后,知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感受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先进性与发达性,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繁荣,这些先进、这些繁荣离不开一群雅典公民政治智慧的发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悟在那一片蔚蓝的天空下,一群具有高度智慧的公民政治活动魅力。

3.小结需要揭示主题,设置悬念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最后的“闸板”。应包括核心史实的归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评价,未来学习的走向等。其中总结学习成果,提升和揭示教学主题,尤其重要。如有教师对本课的总结如下: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6)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81-2

高等师范院校一般是多学科多系别的综合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进入教育行业。所以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课外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生爱好广泛,多学科的氛围使得学生不会拘泥于本专业的学习。在校学生一般兴趣较为广泛,所以课外的各类学生社团往往非常活跃,如话剧团、舞蹈协会等等、当然少不了吉他社团或协会。

吉他这种乐器,以它独有的魅力赢得广大年轻人的喜欢,基本上每个学生宿舍都会有一两把吉他。练习一门乐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十分有益的,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靠自学来学习。所以正确引导学生在本专业课程之外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学生自发组织的吉他协会,有的学校开设了全校性吉他选修课,无疑为学生的兴趣开辟了一个舞台。

学习吉他的学生的兴趣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独奏形式的古典吉他,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弹唱形式的民谣吉他或新兴的指弹形式的民谣吉他,也有极少数学生喜欢实体电吉他,可谓各有特点。可以说,弹吉它成了大多数学生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手段。而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大部分并未开设吉他选修课,很多学生都是买书自学或参加社会上的培训班来实现。这使得很多学生的技巧很不规范,甚至有很多不正确姿势得不到正确的纠正和指导演变成不可改变的错误姿势。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高师开设吉他演奏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情况下,古典吉他教学与民谣吉他教学一是直以两种形式存在的,有点河水不犯井水的趋势,实体电吉他教学更是独立于二者之外。因为每种吉他的演奏内容和演奏方法也是非常不同的,分类教学也自然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但作为一门校性选修课,教授内容却不能过于专业和单一,这是校性选修课的特点。所以有必要将各类吉他的演奏教学综合在一起,做到既全面涵盖又能有所侧重才好,这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吉他选修课的必要性

吉他这种乐器,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它既能演奏高雅的古典音乐,又能为流行音乐伴奏,可谓雅俗共赏同时又价格便宜(普及型)。所以深受年轻人喜爱。学习的同时又能学习音乐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学习音乐入门的最佳的乐器选择。

(一)有助于调解学生身心健康预防心理疾病

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有些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各种问题,若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疏导对学生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尽管有些大学对学生有心理咨询服务,但毕竟都是来自外部的力量是被动的因素,而学生自身若能进行良性的主动的心理调解,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无疑学习乐器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练习乐器可以让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在练习和学习中得到心理放松。加之音乐本身既能娱己又能娱人,通过学习吉他演奏或弹唱,很多大学生的个性变得开朗和易于沟通。

(二)增加学生艺术修养和自信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非常不规范,城市与农村学生差别更大。而有些地方的音乐课形同虚设,基本不教授乐理内容。这导致很多人上了大学连简谱都不认识,更别说五线谱了,这种情况这在发达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弥补一下自己在音乐知识上的不足,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因为在未来社会,只会某种专业技能“书呆子”式的单一型知识分子将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音乐上使用的打谱与音乐制作软件都是欧美国家制作的,因为这需要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音乐的人才能设计出来。

很多学生由于单一的学习模式和专业的关系,个性很容易变得沉默拘谨。而通过练习吉他以及上舞台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得到锻炼和提升,朋友圈子也会扩大,个人交往能力不断增强,有的人甚至会变成了音乐社团活跃分子。

(三)开发智力

练习乐器是手脑并用的一种过程,而吉他不但需要一只灵活的右手,同样也需要一只灵活的左手。通过练习可以使较少使用的右半脑得到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开发,对自身专业也有潜移默化的帮助。并加强左右半脑的配合与协调能力,对大脑保健有良好的作用。国外有研究表明,练习乐器者可以防止中风带来瘫痪的危险,因为乐器练习会在大脑内部建立更多的神经通路,一旦有部分神经通路中断,仍然会有其他通路可以来实现替代功能。

二、古典吉他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古典吉他是兴盛于西班牙的一种以演奏古典吉他乐曲为特点的独奏乐器,技巧丰富,风格细腻,是吉他的代表性乐器,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一)古典吉他教学模式的优点

单纯的古典吉他教学,主要以五线谱为载体的各类练习曲为主,包括琶音、音阶、分解和弦等练习内容。而演奏姿势也要求颇为严格,对左右手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要求。所以以古典吉他作为入门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养成正确的演奏习惯,体现了其作为专业器乐教学的特点。

然而作为选修课,学生一般出于自发的爱好,有必要作一种变通。因为师范院校的开设选修课目的并非要让学生成为演奏家或专业音乐工作者,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增进身心健康、扩大思维视野。所以无法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专业的特点来教学,必然需要一种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如结合六线谱对照教学,图示记谱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二)古典吉他教学模式的利弊

其一是受练习曲目进度的影响,学生往往学习进度比较慢。如在初级阶段的分解和弦练习,音阶练习等内容,对力量型的训练重视不够。如各类和弦的大横按,小横按,而这些练习其实可以和上述内容同时练习。

古典吉他初学曲目较少和弦换把的练习,或不够突出。而民谣吉他却不同,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就有了和弦换把练习,一首简单的校园民谣,就要不断换和弦,所以民谣练习者对吉他左手换把的掌握速度往往比较快,而古典练习者对音阶练习等掌握的比较快。

其二是学生容易失去信心。由于练习进度受到识谱等问题的困然,枯燥的练习缺乏吸引力,并且对于节奏感的培养也非常不利。所以单纯的古典吉他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选修课中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三、民谣吉他模式的利弊

(一)民谣吉他教学模式的优势

民谣吉他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歌曲弹唱,所以一开始学生就能很快接触到和弦与节奏。并且随着进度的提高,各类琅琅上口的歌曲加入练习之中,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对于节奏感和乐感的培养非常有利。教学的开始基本是开门见山式,老师直接教授音阶、和弦以及节奏,学生一般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弹出一些简单节奏以及和弦。即使在学生不懂五线谱甚至乐理的状况下,就已经能感受到吉他音乐的魅力,是练习吉他入门的一种快捷方法。

(二)民谣吉他教学模式的不足

民谣吉他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一些社会上的吉他培训班也是利用民谣吉他的特点,宣称一个月甚至一星期学就能教会一个人弹吉它,甚至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省略了乐理部分的教学。直接教学生练一些经典的和弦模式,代替本质的乐理教学,因为有些歌曲的伴奏和弦都是一个模式,这样学会一个模式就可以唱很多首歌曲,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一部分吉他学习者。

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学习进度的提高,如果继续停留在和弦与节奏的初级阶段,学生也会很快厌烦的。因为很多学生不懂乐理并不知道自己在演奏什么,对于和弦连接的原理以及和弦的性质根本不了解,只是按照图式谱在照猫画虎。所以根本的乐理知识学习才有重新回到学习中来,演奏姿势的不正规与随意性在后来的提高学习中也暴露出来,导致学习进度难以继续提高。

很多学生在练习吉他很久以后还根本不知道靠弦演奏与不靠弦演奏的区别,所以在改为演奏古典吉他后,弹奏音量极小,并且演奏得乐曲毫无音色层次。因为学习乐器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术,还必须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增强自身艺术修养。

这就要求加在教学中人更多的专业理论学习,如增加乐理教学的内容以及五线谱视奏教学,为学生打开更多学习的窗口,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方法,而不是狭隘的单一窗口学习方式。

四、以古典吉他为主二者相结合的优势

(一)运用古典吉他训练模式练习民谣

作为练习使用的普及型吉他一般即可装尼龙弦,也可装钢丝民谣弦,造型上常常也不严格,所以即可演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民谣伴奏,初学者应以古典吉他的学习方式建立正确的演奏概念,然后便可学习民谣吉他演奏手法,这样可以有一个相对的参考标准,学习者明白自什么是自由的姿势,什么是严格的姿势,以古典吉他的姿势和演奏手法入门,

(二)运用民谣吉他训练模式奠定古典吉他基础

民谣吉他的练习模式是块状的,力量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大横按以及频繁换把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已经进入训练日程。这正是古典吉他练习在初级阶段缺乏的,因为一首古典吉他练习曲所涉及的换把可能很有限,也不是针对性的,古典吉他练习曲强调最初阶段强调右手的训练往往比左手多,右手有很多分解和弦、双音以及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练习,左手只有一些非针对性的换把训练。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7)

才民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应该以风格性与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将“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

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的考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供关心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同行参考。

一、舞蹈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

舞蹈学系在学院众多的院系中属于理论系舞蹈学专业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水准开设的舞蹈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舞蹈技术课课程设置具有广而浅的特点。因而.对招生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基础的要求.生源多为普通高中出来的舞蹈专业特长生个别者为舞蹈中专生。舞蹈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多从事舞蹈史论、舞蹈教育、艺术传媒和艺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改革方案中,将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舞蹈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以及较强的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四级英语水平:系统地掌握中外艺术史论、美学、心理学人体运动科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等等。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了更为广泛、全面的基础和素质。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程为34门选修课20余门其中有5门必修的舞蹈技术课。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具有了较宽的文化艺术视野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也就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口这些毕业生可以从事舞蹈研究、舞蹈教学、艺术管理、策划、编辑秘书等。到目前为止,走上教育岗位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有一部分教育行业的用人单位,由于进人指标有限,希望进来一个人要一专多能既能担负舞蹈理论课教学又能教舞蹈技术课程所以目前舞蹈学专业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艺校或普通大学中不但从事舞蹈史论教学,同时还从事着舞蹈专业技术课教学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等。

二、舞蹈技术课的现状与问题

从最初的舞蹈史论专业到目前的舞蹈学专业在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之外同时开设了众多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这些技术课程的选定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专业的局限,几乎涉及到各个舞蹈技术系的各门专业技术课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外国民间舞(近几届已取消)、现代舞课、编导课、实习剧目课等为学生广泛接触和掌握各种风格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技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该专业舞蹈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却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目的和做法都不够明确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目前呈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来自教材、课时和生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材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初这些舞蹈技术课的开设属于“拿来主义”的“直接引进“型教材均源自于各舞蹈技术系表演专业的技术课经过逐渐调整和不断压缩而形成今天的结果口这期间虽经历任教师的不懈努力已经向舞蹈学专业的需要有所靠拢但一直未能脱胎换骨始终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未能彻底脱离舞蹈技术专业的特征未能真正与舞蹈理论专业的特殊需要相接轨其教学内容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未能实现由培养舞蹈表演人才向培养舞蹈理论人才的方向转换.出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两张皮的局面。

在生源方面,由于该专业本身具有的理论专业的属性,决定了对教学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专业基础的要求。因而,其生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普通高中理想一点的考生会有一点舞蹈特长和基础,而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或者说声称有舞蹈基础而实际上等于没有的考生也为数不少这一原因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在整体上水平不高,也使舞蹈技术课的训练必须从较低的起点开始。另外,有个别考生来自于舞蹈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考试文化课达到了分数线而被录取这一因素又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呈现出高低极不整齐的情况给以班级为建制的教学和训练带来难度。而由于课时的大量减少,又使由于生源问题造成的这两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加剧。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呈现出来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明显所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归纳起来在这些矛盾包括舞蹈技术课课程本身固有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性的矛盾、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包括由于课时不断减少而引发出来的教学形式和性质所需要的训练周期长与实际教学周期短的矛盾、教材容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包括由生源问题而引发的课程难度高与学生基础条件差的矛盾、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基础程度极不整齐的矛盾等等而其中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系列矛盾中根本性矛盾。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进行多方面改革有效地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化不利为有利,使教学更加适应舞蹈学专业的特点与规律显得日益迫切。这就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是下一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对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课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思考围绕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上什么内容、应该怎么上这几门课”的问题.在本节当中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十分必要。根据国家“培养素质全面、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方针根据舞蹈学专业“培养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和“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对“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舞蹈学系历届和未来的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去向舞蹈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导和实习剧目等舞蹈技术课程。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的内容在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质.获得对舞蹈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进而提升其理论认识,为其日后所将要从事的舞蹈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的的明确是核心问题。

首先要从培养目标出发这是舞蹈学专业如何进行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是为了培养舞蹈理论人才而非培养舞蹈表演人才.是为了培养理论工作者而非演员这是与其他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在教学目的上的本质区别。具体而言,各个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对身体能力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口舞蹈学专业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目的首先是通过以风格性和审美性为主的教材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时通过切身的训练体验加深了解各舞种之间的区别认识各舞种的传统渊源、文化底蕴和审美规范。

另外考虑到“要求学生掌握舞蹈训练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毕业生有可能走上教学岗位所以这些课的另一部分目的就是在训练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法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让那些有志于毕业后从事这些舞蹈技术课教学的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教学法的初步掌握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教学任务的选择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应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的的要求二是客观条件的可能性。首走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使学生在对动作教材完成掌握与对教材内涵的认识理解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视它的实践性也要重视这些课的理论性,避免把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上成纯技术课而忽略了教学目的完整性。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使这些课程不可能保证在教学功能上的完整性。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学生身体条件差、专业基础弱、年龄偏大、水平不整齐以及这些限制条件与本课的教学周期短、课时少这一现实之间形成的突出矛盾使得该专业的中国古典舞课不可能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基训(基本功腿功、技巧)加身韵的教学功能以前的基训、身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

鉴于以上分析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必须明确目标抓住重点、 取舍得当。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r把教学方向调整到体现各门舞蹈技术课精华的风格、特点的训练上来,紧紧抓住代表风格特点这一核心内容作为重点,舍弃那些矛盾突出和不切实际的纯功能性的身体条件训练任务。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由于中国古典舞身韵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只要学生把身韵教材掌握好就可以达到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目的。

因此概括起来说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教学任务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根据需要配合以密切相关的能力和技术训练将这些课的“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这既是教学目的要求之必须也是客观条件限制之必须这样才能做到从需要和条件出发、使教学安排目的明确经济有效。

(四)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决定教材内容的选定。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规定教材的选定和组织,舞蹈学专业的技术课教材的选定和组织应该是围绕具有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意义的教材而展开。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从总体上讲,教材的选定应围绕身韵内容展开教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基本能力,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幅度和控制能力包括指、腕、肩、腰、髓、踩、趾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各种舞姿的控制能力。(二)基本技术,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身体各部位的单一运用技术,包括基本的手型脚型、基本的头眼手脚位置、动律元素、单一手臂动作及单一头眼步法的运用。(三)综合运用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各种单一技术的复合运用和综合运用,包括复合手臂动作、复合步法和各类型的综合性组合。

在教材的组织上依据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原则,围绕身韵训练内容形成由分节到完整、由地面到把杆再到中间的各类教材的纵线关系。

依据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形成了以形神劲律贯穿起来的手眼身法步各环节整体照应的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复合再到综合的各类教材的横线关系。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而上述教材的选定和组织方式也就形成了该课从地面到把杆再到中间的课堂结构和教学形式。从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看该课己经不同于以往的基训课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身韵课因为纯身韵课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古典舞基本功基础之上的而本课由于面对的是没有基础的教学对象所以就必须承担一些与身韵训练密切相关的基本功训练内容成为具有舞蹈学特色的中国古典舞课。

(五)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任务的保证。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学目的、任务的贯彻实施过程为保证舞蹈学专业技术课教学目的、任务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训练与讲授相结合,使学生在对动作教材的完成掌握与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视这些课的实践性也要重视它们的理论性,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教材本身,具备相应课程初步的表演能力。同时还要运用讲授和指导阅读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的舞蹈文化和审美规范等有进一步的理解,对这些舞蹈相关的理论、知识有较深层的认识,并对教学法等知识有相应的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授部分也要有明确的计划,并且与动作教材推进的进程相配合。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讲授内容主要应围绕中国古典舞的传统渊源、文化底蕴、审美规范等展开。讲授内容还应包括身韵特性方面的外部技法与艺术内涵的关系、形神劲律的内容及关系、拧倾圆曲仰的静态审美特征、三圆运动规律的动态审美特征等。讲授内容还应包括与身韵教学法有关的教材体系的构成、训练步骤与过程、局部训练与整体训练的关系、音乐情绪与节奏类型的特性等内容。要避免把该课上成纯动作训练课,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在教材建设中不但要考虑训练上的问题也要对所涉及到的讲授内容做出安排。课外阅读也是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应该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运用好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在课程建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选列出每门课程的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以供教师备课和指导学生时使用。当然作为一门专业技术课本文虽然主张讲练结合但仍然应该掌握好讲和练的比重.以练为主精讲多练。

(六)教学手段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授段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口针对舞蹈学专业教学对象的特殊情况,在采取教学手段方面要扬长避短使学生身心得到均衡发展。

舞蹈学专业的生源多数是从普通高中上来的有部分学生具有初级的舞蹈基础和身体条件,而大多数人则从来没有学过舞蹈身体条件不符合舞蹈训练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文化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等优势。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既要调动学生肢体、挖掘身体潜力,又要利用他们的优势注重调动他们的思维,发掘心智上的潜力使身心得到均衡发展。在教学上可采用多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布置思考题进行提问和指定题目让学生写小论文等。思考题或论文题目可以在课程建设的同时进行系统地考虑也可以围绕上文提到的讲授内容而展开。另外还可以采用与教学实习有关的一些手段调动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能力增长教学知识例如让学生讲解动作、互相纠正动作、甚至在一个时间单元里组织课堂教学,还可以让学生编一些小的短句、组合供课上练习采用或作为期末考查的内容之一。总之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钻研,以长补短达到挖掘身心潜力、促进均衡发展和促进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七)对教学结果的考查也要具有舞蹈学专业的特点。教学任务的改变决定了对教学结果的考查方式应有所改变,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在教学结果的考查内容上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学生的动作表演来检验动作教材的掌握情况。第二方面是通过文字、语言等表达方式来检验学生对该课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第三方面鉴于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考虑还要在素材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学法的掌握和编排组合的能力进行适当方式的考查。从总体上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要从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给予综合评价。另外在考查学生的动作表演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条件考虑到这些课程所能给予学生的只是初步的基础训练因而在检验标准上要给予合理的把握主要应在透过学生对动作教材的完成观察其对教材的理解情况。

结束语

随着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水平也应不断提升。因而同样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中必然要形成白己的特色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实习剧目等舞蹈技术课程是舞蹈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围绕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这些舞蹈技术课也要量身定做”,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我们尽快打造出具有舞蹈学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

基于以上目的我主持编写完成了《舞蹈学专业舞蹈基本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部分》的教材算作对以上思考的初步答卷。只愿它成为一个靶子能引发更多的教师对舞蹈学专业,乃至对所有舞蹈非表演专业舞蹈技术课建设问题的思考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2、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

3、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的社会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然而,如何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成为法学本科教育领域亚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校法学院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尝试在传统理论课程之外单独设置一系列案例研究课程,注重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这种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及其他实践教学有何关联?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所讲授的《民法案例研究》课程谈下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民法案例课程的定位 (一)从民法教学所面临的限制谈起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内容丰富,概念抽象,体系严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传统民法教学的基本定位是理论教学,侧重点在使学生系统掌握民法有关概念、原理、制度和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相对不足。近些年来,为解决学院式法学教学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矛盾日益突出,许多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将案例教学方法引人法学基础课程教育中。案例教学法①,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研究现有的案例,使学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民法教学中引人案例教学法,注重将各种现实生活元素融人到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改“一言堂”为“多言堂”,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提倡和改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然而在我们这样的成文法国度里,其作用仍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表现在,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从属于传统理论教学。因此,讲义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案例的引人和分析多数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课本的某一理论和法条。案例的选择上,案例过于简单,人为加工痕迹明显,影响学生深人分析。而且,囿于民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影响,教师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讨论、分析案例,而学生囿于学习的阶段性及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性,其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及特有的法律思维能力不能在民法课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虽然能接触一些民商纠纷的法律实务,但实习场所有限,时间较短,从内容和效果来看,学生也很难全面地参与案件讨论和分析。而模拟法庭教学,往往注重程序性的模拟,几个人在表演,多数人在旁听,所选案例的非争议性,缺乏深人的辩论和真实感。近几年引人的法律诊所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当事人、处理真实的案件,但因运作经费案源及时间的限制,普及面甚窄。如何最大化地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在民法领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民法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样,其他领域如刑法、行政法等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二)改革之路经 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可在以下方面尝试改进。其一,增加民法教学的学分和教学学时,使任课教师有较多的时间引人案例、分析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其二,保持原有的理论教学安排不变,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力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前者,基于民法体系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及新生知识阶段性、知识结构不完善等实际情况,教学中仍不宜引人骄傲为复杂的、有讨论价值的争议案件。另外,即使教师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去组织、讨论案例,但这样的穿插案例不利于学生对整个民法知识的系统掌握。对于后者,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在了解有关法律理论之后,学生普遍希望去接触一些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疑难性的真实案例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改革路径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在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外,我们是否有更好的实践教学安排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体系?鉴于以上实践教学自身的局限性,笔者赞成单独设置相应系列案例课程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为,在民法、民事诉讼基本法律知识学完之后,设置民法案例课程,该课程所涉内容以民商事及民事诉讼法律知识为依托,重在培养学生在私法领域的法律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其定位在于较为系统地培养学生某一特定法律领域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该课程与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能够总体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推理和实践能力。从各高校法学教学的调研来看,在本科教学中设置单独的案例课程的为数不多,华南师范大学所进行的案例课程与观摩审判、实验教学、法律实习、法律进社区服务等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实践体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川也证明了在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中设置案例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民法案例课程的特点 民法案例课程虽为民法案例教学法的延伸,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教学目的在于系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民事纠纷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民法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有关民法概念、制度的理解与掌握,而设置专门的案例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训练,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判断、推理、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对各国专家意见的调查,获得了对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授课、模拟练习。如能有效开展案例教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课程的进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基于特定的真实案例,查找、收集资料,对案件事实进行梳理和认定,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案,而教师仅仅对课堂进行组织和指导。在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达到较为充分的锻炼。#p#分页标题#e# 其三,教学手段多样性。 相对独立的案例课程,获得了自由的发展空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l)讨论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就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所涉问题、所适用的法律等进行讨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自己对案件的讨论和处理,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客观、公正、妥当解决纠纷的能力,这是将来从事法官职业所不可少缺少的素养。 (2)抗辩式。任何民事案件纠纷都会涉及原告和被告,将个小组分成对立的双反,从维护自己利益的出发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其作为职业律师的思辨能力。 (3)观摩式。在课程进行当中,适时让学生对实际的审判过程进行观摩,分析、评论案件庭审过程,了解司法实践工作运行过程。 (4)角色模拟式。这是更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教师把不同案情交给个小组后,由各小组自行进行角色分工(法官、律师、当事人、证人等,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合作),撰写法律文书,利用模拟法庭模拟审判过程。每个小组组织一次,每次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点评。就此种模式的运行而言,可以考虑与原有的模拟法律训练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其四,考评方式的动态性与静态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考评不能采用传统的考试或者论文报告模式。案例课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协作、创新等能力,应当加重动态过程的表现在整个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采取动、静结合,以动态考察为主的评价模式。 三、民法案例课程的组织及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课的教学方法,相对灵活,但不论是讨论式、抗辩式还是观摩式、角色分工式,大致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案例的选择与准备、学生的分析与处理,教师的点评与总结。下面结合最常用的讨论式来作一交流。 1.案例的选择与准备 案例课程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认为,好的案例应具备以下要求。 第一,真实性、典型性。根据心理学的“临近效应”和“权威效应”的解释,人们对心理上越是临近的事物越是容易接受,越是权威越是崇拜和信服。t3]根据这种心理状态,最好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在进行侵权方面的案例分析时,可以引人汽车、热水器等产品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等真实而又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 第二,具有分析价值。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分析价值,依笔者见解,具有复杂性或者具有争议性的疑难案件可以作为选择的考虑范围。复杂性是指案件事实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种法律关系,如在一起电梯伤人的案件中,既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涉及到电梯所有人、使用人及维修公司等多方关系,案情较为复杂,案件的处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民法知识逐一、深人分析所涉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适用,能够较好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而有些案例,案情并不复杂,但在举证、法律适用方面有争议,这种案例通常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增进学生对民法精神、原则、有关制度及法律适用方法的深人理解,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 遵循以上要求来选择、准备案例,不仅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更需要任课教师有换位思考问题的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对案例会如何理解、思考、分析,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根据一般的认知特点适当地设计出一系列“阶梯性”的问题或者焦点问题,以便于课堂的引导和调控。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深人讨论。课堂讨论时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意见的发表,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评论和提出问题,不同意见的小组可以进行辩论。为使讨论的问题集中,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注意纠偏,把讨论逐步引向深人。 3.案例,汽评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善于点评和总结,对学生分析过程中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多予以鼓励和表扬。另外,对讨论中存在的不足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分析,做到以理服人。 案例课程教学,重要的不在于给学生提供每个案例的答案,也不仅是有关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法律推理的的技艺。l4]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整个课程的进行始终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为目的,掌握一定的法律分析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法律推理及法律思维方式就是渔,不论法律知识如何变化,所面临的案件有何不同,而法律职业所需的这种思维能力则是不变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9)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31-02

【Abstract]The lawsuit legal science course content take the statute book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annotation as a method, the basic composition is the basic theory,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lawsuit system and the legal procedure four big tectonic plat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development law suitable course content, because it is in the lawsuit system’s essential constituent.

【Key words】The legal science education Lawsuit legal science Law is suitable

诉讼法学课程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是独立的一门课,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合成一门学科。对于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哪些应当固守、哪些应该拓展,笔者谈一点个人己见。

一、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组成与固守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诉讼法学统编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就会发现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体例和知识点与法典几乎是同质同构;第二,理论内容主要是对法典条文的注释。例如,陈光中先生主编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其第一编“总论”主要对应《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教材第二编“分论”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三编“审判”、第四编“执行”。[1]再如,宋朝武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教材“理论编”包含了《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的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教材“制度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一编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教材“通常审理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审判程序”的第十二章至十四章、第十六章;教材“特殊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的第十五章、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教材“民事执行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三编“执行程序”;教材“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这样安排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是科学合理的,它的好处在于便于学生迅速地掌握国家法律规定,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现行法律法规。

以法典为基础、着力注释法典内涵其实是诉讼法学教学的传统风格,在大陆法系各国以及旧中国都存在着这种现象。例如,民国时期陈瑾昆著述的《刑事诉讼法通义》就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法典有紧密的对应关系。[3]再如日本学者松尾浩也著述的《日本刑事诉讼法》与日本刑事诉讼法典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4]在西方,中世纪后兴起的法学,首先一个流派就是注释法学派。通过对罗马法的注释,传播法学知识、灌输法律理念,对西方法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进行包括诉讼法学在内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应当坚持这个传统,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当然,言讲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与法典同质同构、以注释法典条文为主,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就是简单的法条释义。理论的铺垫、理性的解剖、理智的批评、理想的建议,在诉讼法学教学中是随时都存在的。比较而言,本科教育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则以“为什么”或“应该怎么样”为主。笔者认为,可以把我国现行以法典为基础、结合理论论述的诉讼法学教学内容分解为四大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1.基础理论

该部分主要讲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若干诉讼原理和诉讼理念等。[5]台湾学者的教科书也有这部分内容,尽管有人阐述得多,有人介绍得少。[6]

2.基本原则

这部分基本都是把相应法典中的基本原则加以详细介绍。稍微复杂一点的会增加外国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学理上主张但立法尚未采纳的一些基本原则。从法的要素角度看,法律原则是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并列的组成部分。从法的适用角度分析,法律原则有助于准确理解法律、正确运用法律,以及可以弥补具体规则之漏洞。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其实非常重要,但常被学生所忽视。

3.诉讼制度

诉讼法学对诉讼制度的介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三大诉讼法共同的、内容基本一致的诉讼制度,往往称之为“基本制度”,例如回避、合议、两审终审、公开审判、陪审等;另一类是某诉讼法独有的,或者其制度安排有特色的诉讼制度,例如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等。诉讼制度作为比较集中的规则安排,对于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4.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是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版块。以民事诉讼程序为例,首先,它可以分为国内诉讼程序和涉外诉讼程序;其次,国内诉讼程序可以分为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第三,审判程序可以分为通常审理程序和特殊审理程序;第四,通常程序又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特殊程序又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海事诉讼程序等;第五,一审程序可以分为一审普通程序和一审简易程序。如此众多的诉讼程序构成一个严谨的体系,内容复杂,学习难度也大,但是也最重要。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教学内容都是诉讼法学应该固守的。但是,除此之外,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拓展。

二、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与理由

笔者一直主张且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施行,诉讼法学应当拓展法律适用技能的讲授。

1.在诉讼法学中增加法律适用的教学内容的理由

(1)这是司法裁判的本质要求。陈光中先生指出:“司法”从中外的词义来说,具有以下三项相关的内涵:其一,实施法律;其二,解决狱讼;其三,体现公正。而作为司法中心的审判,则是指法院或者法庭对案件通过审理,认定事实,适用相关法律,加以裁判的活动。[7]这充分表明,诉讼活动是一个法律适用的活动,就是把相关法律规则作为大前提、把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运用三段论推理得出裁判结论的过程。诉讼法学作为研究诉讼活动的法学学科,为什么重视事实认定而轻视、甚至忽视法律适用呢?为什么看到裁判推理的小前提而忘却大前提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事实认定困难、法律适用容易,是法官就自然会法律适用。其实,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

(2)这是诉讼程序救济的审查内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89条、《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行政诉讼法》第61条都规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二审法院维持一审裁判的必要条件之一;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是二审法院更改一审裁判的充分条件。可见,在程序救济的体制安排中,一审中的法律适用是与事实认定、程序规范一样作为审查的内容的。毫无疑问,诉讼程序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事实认定,它要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二是程序操作,它要求规范合法;三是法律适用,它要求正确、准确。既然都是程序的组成部分、都要面临上级法院、社会大众的监督,为什么只是关注程序操作和事实认定,偏偏又忘却了法律适用呢?

(3)这是有效解决疑难案件、遏制司法错案的具体措施之一。什么是疑难案件?无非是事实认定难、法律适用难,或者案件事实与法律法规结合难。[8]什么是错案?也无非是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如何解决这些疑难案件或者错误案件?当然应当采取包括提高法律适用技能在内的各种综合措施。如果仅仅解决了事实认定中可能出错的地方,而忽视法律适用中的错误,同样会发生疑难案件和错误案件。

有人认为,外国和民国时期的诉讼法学教育也没有法律适用的专门内容,不是照样培养了许多合格的法律人才,这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法科学生,他们本身的教育模式就是以法律适用为教学依归,那么诉讼法学教科书中有无这个内容就不重要,因为他们每堂课都在学习着活生生的法律适用。美国的判例教育法就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科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必修的法律适用方面的课程,那么诉讼法学也可以忽视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可以在其他课堂上学习到法律适用的技能。德国注重法律方法论的学习就是如此。假如这两类情形都没有,试问:法科学生何以获得法律适用技能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呢?仅仅在法理学课程中讲一点就足够了吗?笔者认为不够。而我国法科学生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恰恰就是欠缺这方面技能学习的。所以,作为诉讼法学教师,笔者主张应当首先在诉讼法学教学内容中拓展法律适用技能的学习。

2.诉讼法学中增加法律适用部分的内容

如果说在诉讼法学教学内容中增加法律适用的部分是有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当给学生讲授哪些具体内容呢?笔者主张最低限度应当告诉学生如何找法、定法、释法、用法。

(1)所谓找法就是三段论裁判大前提的寻找与确立。找法可以分找到、找不到、找到不太适合的等情形,出现这些情形时法官如何采用体制内许可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一项重要的技能。[9]笔者认为:找到合适的法律规则需要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找不到法律规则就要进行诸如漏洞补充的措施;找到不太合适的法律规则就要进行诸如利益衡量的措施。

(2)所谓定法就是排除已经找寻到的法律规则之间的冲突。如果说找不到适合于本案的法律规则是法律的消极冲突,那么找到两个以上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而彼此又有矛盾,就是法律的积极冲突。由于立法主体的不同、立法背景的不同、立法目的的不同等原因,法律规则之间的积极冲突是一个无法根本杜绝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就要遵循一定的法律适用规则加以确定。这些规则很多,诸如“新法大于旧法”、“特别法大于一般法”等皆是。

(3)所谓释法就是对确定下来的法律规则进行一定的解释,包括文义解释和各种论理解释。[10]正如本文前述,诉讼法学本身的内容结构就是一种对诉讼法典的解释。培养的法律人才也应当会对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必要的解释。

(4)所谓用法就是将法律规则这个大前提与案件事实这个小前提进行结合推理和法律论证。推理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包括形式逻辑的规则和辩证逻辑的规则。这种规则的运用还要体现为心证公开中的裁判理由公开。也就是说法官不仅要会推理论证,还要把这个过程表示出来接受上级法院和当事人以及社会的监督。

三、结束语

诉讼法学应当为培养合格法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某些场合,法学已被人戏称为“垃圾专业”了。当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值得讨论。但是,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的贬抑应当引起我们从事法学教育的人的思考:我们应当如何培养法科学生?合格法律人才的标准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法学教育不能培养“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人,应当培养能够熟稔运用法律的人才。法学是一门应用之学,不能教给学生“屠龙之技”,而应当传之以“杀牛之术”。

参考文献

1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宋朝武.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瑾昆.刑事诉讼法通义(郭烁整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刘玫.刑事诉讼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6 褚剑鸿.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1

7 陈光中.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4~9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0)

我听到过不少有关改造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议论,这些议论上大致分为:(1)解决“基训”与“身韵”两张皮的问题;(2)“基训”的“净化”问题;(3)“基训身韵化,身韵技术化”的问题……尽管说法不一,但实质相同,即中国古典舞“基训”必须改造。我认为“净化论”的提出有一定根据,而且有一定的可行性。

要弄清“基训”能否“净化”,首先,应回顾基训课的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初创时期,是以戏曲训练为模式,并借助了芭蕾的训练框架。此后几十年中,基训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戏曲、芭蕾结合的痕迹仍然可见。有些地方芭蕾痕迹越来越明显。“身韵”出现后,“基训”开始注重了“韵”的训练,大量的“身韵”语汇被教员采纳,“身韵”开始进入了基训。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经常提到的“外加香油一勺”便可为证。目前,基训课堂的状况与几年前相比,确有很大改变;但从根本上看,仍有些盲目。所谓“盲目”是说基训教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套统一的做法。一个教员一个说法,课的好坏完全依赖教员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实质上是基训体系尚未成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在评价一堂基训课时,便会仁智互视。

围绕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说法不一,做法也不同,但不外乎以下两类:

1.在借鉴芭蕾并尽可能对其加以改造的同时,扬我之长,避他人之短。这是我校目前的做法。

2.以芭蕾训练为主干,辅以中国舞技巧,“身韵”课不占重要位置。两类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主张,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以为,完全用“芭蕾”来训练中国舞演员,问题显然很多。无可否认,我校目前的“以传统为基础,以芭蕾和现代舞的方法为辅,为我所用”的做法,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特别是通过两届教育专业本科的探索所取得的“基训”模式,是一个实践的突破。这个“基训模式”,在解决中国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腰的幅度及软度,控制能力以及完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必须的爆发力等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旋转的多样化,舞姿的多样化及规模化,小跳的训练性及民族性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更由于课堂“短句”的出现和发展,为“体系”的建立找到了突破口。

这样说,并不是讲目前我校的基训不存在的问题。例如,“上反杆前的活动”。把这套大幅度、全方位的活动在把杆之前,学生在完全活动开以后,重返把杆。这里就存在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既上把杆之前的活动到底有没有用处?如果说有用(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再回把杆?因为在芭蕾中,“把杆”本身就是活动。如果说没有用(没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要走这个“活动”的过场?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把杆之间的活动的确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的训练中得到身体各部位的“解放”,那么“活动”能否取代“把杆”训练?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为“体系”的建立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不对芭蕾训练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早我们上过“芭蕾教学法”课以后,对芭蕾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们的“基训”就显得很不成熟了。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芭蕾毕竟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学习了“芭蕾教学法”之后,我们又有机会亲身体验了芭蕾训练。觉得完全摒弃芭蕾训练,对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是不利的。由此产生的矛盾——一个探讨多年尚未完全解决的矛盾:培养中国舞演员,需要“我”,但又离不开“她”。特别是在大量翻阅了许多有关“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文章之后,更发现,无论哪种说法、哪种设想,都没有完全离开芭蕾。这或者可以说:对培养中国古典舞表演人才来说,芭蕾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不是这样的呢?那就要看一看,中国古典舞演员,需要不需要芭蕾训练所强调的要素,即开、绷、直。回答显然的肯定的。“开、绷、直”,以及作为一般舞蹈演员所必须具备的形体条件,对一个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同样是需要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把杆部分显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在借鉴与改造同步进行的时候,为了使把杆部分更具民族性,就不得不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在编排动作时,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忘记了训练的主要目的。

将我们已初步成型并行之有效的那一部分训练方法与芭蕾训练混在一起,总不是个长远之计。因为一旦当我们谈及体系时,芭蕾便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是明显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我们关起门来训练时,便大量地借助于芭蕾,而一旦有外宾或同行要来看中国古代舞基训时,课堂顺序立即要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避开芭蕾,给外人更多看到的是“我们的”。即便如此,人们的结论往往还是说我们的训练芭蕾痕迹太重。与其回避,不如正视,“净化论”便是在勇于正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代舞,是以反传统为口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是世界大多数现代舞团并不排斥芭蕾训练;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仍是许多现代舞团每日必修的功课。由于这种借鉴的目的是明确的,与其它现代舞训练课程的比例是恰当的,所以,芭蕾训练没有取代现代舞训练。同样,诸如“国标舞”花样滑冰乃至我们民族舞,也采纳了芭蕾的训练,但它们仍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如此众多的舞种都没有回避芭蕾训练,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一定要回避呢?承认人家的长处,并不是要否认我们自己,更何况芭蕾训练永远无法取代中国古典舞基训,这是无需多说的。当然,如果不谈体系,那么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足以够用,也是行得通的。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力图建立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整体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仔细分析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应与舞台剧目相互联系;而舞台剧目的需要恰恰是对基训的制约,基训的内容应以舞台的需要为准,同时舞台的需要在反馈回课堂,以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自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以后,我校所出现的创作上的繁荣,已开始为基训的改造工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随着“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的诞生,着手进行“新古典主义基训”探索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可以做起来了。需要明确的是:

1.目前,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不会被芭蕾训练代替的。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1)

我听到过不少有关改造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议论,这些议论上大致分为:(1)解决“基训”与“身韵”两张皮的问题;(2)“基训”的“净化”问题;(3)“基训身韵化,身韵技术化”的问题……尽管说法不一,但实质相同,即中国古典舞“基训”必须改造。我认为“净化论”的提出有一定根据,而且有一定的可行性。

要弄清“基训”能否“净化”,首先,应回顾基训课的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初创时期,是以戏曲训练为模式,并借助了芭蕾的训练框架。此后几十年中,基训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戏曲、芭蕾结合的痕迹仍然可见。有些地方芭蕾痕迹越来越明显。“身韵”出现后,“基训”开始注重了“韵”的训练,大量的“身韵”语汇被教员采纳,“身韵”开始进入了基训。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经常提到的“外加香油一勺”便可为证。目前,基训课堂的状况与几年前相比,确有很大改变;但从根本上看,仍有些盲目。所谓“盲目”是说基训教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没有一套统一的做法。一个教员一个说法,课的好坏完全依赖教员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实质上是基训体系尚未成熟的表现。也正因如此,在评价一堂基训课时,便会仁智互视。

围绕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说法不一,做法也不同,但不外乎以下两类:

一、在借鉴芭蕾并尽可能对其加以改造的同时,扬我之长,避他人之短。这是我校目前的做法

二、以芭蕾训练为主干,辅以中国舞技巧,“身韵”课不占重要位置

两类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主张,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以为,完全用“芭蕾”来训练中国舞演员,问题显然很多。无可否认,我校目前的“以传统为基础,以芭蕾和现代舞的方法为辅,为我所用”的做法,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特别是通过两届教育专业本科的探索所取得的“基训”模式,是一个实践的突破。这个“基训模式”,在解决中国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腰的幅度及软度,控制能力以及完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必须的爆发力等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在旋转的多样化,舞姿的多样化及规模化,小跳的训练性及民族性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更由于课堂“短句”的出现和发展,为“体系”的建立找到了突破口。

这样说,并不是讲目前我校的基训不存在的问题。例如,“上反杆前的活动”。把这套大幅度、全方位的活动在把杆之前,学生在完全活动开以后,重返把杆。这里就存在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既上把杆之前的活动到底有没有用处?如果说有用(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再回把杆?因为在芭蕾中,“把杆”本身就是活动。如果说没有用(没有训练价值),那么何必要走这个“活动”的过场?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把杆之间的活动的确有效,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的训练中得到身体各部位的“解放”,那么“活动”能否取代“把杆”训练?这个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为“体系”的建立带来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不对芭蕾训练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早我们上过“芭蕾教学法”课以后,对芭蕾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们的“基训”就显得很不成熟了。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芭蕾毕竟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在学习了“芭蕾教学法”之后,我们又有机会亲身体验了芭蕾训练。觉得完全摒弃芭蕾训练,对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是不利的。由此产生的矛盾——一个探讨多年尚未完全解决的矛盾:培养中国舞演员,需要“我”,但又离不开“她”。特别是在大量翻阅了许多有关“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文章之后,更发现,无论哪种说法、哪种设想,都没有完全离开芭蕾。这或者可以说:对培养中国古典舞表演人才来说,芭蕾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是不是这样的呢?那就要看一看,中国古典舞演员,需要不需要芭蕾训练所强调的要素,即开、绷、直。回答显然的肯定的。“开、绷、直”,以及作为一般舞蹈演员所必须具备的形体条件,对一个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同样是需要的,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把杆部分显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在借鉴与改造同步进行的时候,为了使把杆部分更具民族性,就不得不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在编排动作时,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忘记了训练的主要目的。

将我们已初步成型并行之有效的那一部分训练方法与芭蕾训练混在一起,总不是个长远之计。因为一旦当我们谈及体系时,芭蕾便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是明显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当我们关起门来训练时,便大量地借助于芭蕾,而一旦有外宾或同行要来看中国古代舞基训时,课堂顺序立即要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避开芭蕾,给外人更多看到的是“我们的”。即便如此,人们的结论往往还是说我们的训练芭蕾痕迹太重。与其回避,不如正视,“净化论”便是在勇于正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代舞,是以反传统为口号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但是世界大多数现代舞团并不排斥芭蕾训练;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仍是许多现代舞团每日必修的功课。由于这种借鉴的目的是明确的,与其它现代舞训练课程的比例是恰当的,所以,芭蕾训练没有取代现代舞训练。同样,诸如“国标舞”花样滑冰乃至我们民族舞,也采纳了芭蕾的训练,但它们仍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如此众多的舞种都没有回避芭蕾训练,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一定要回避呢?承认人家的长处,并不是要否认我们自己,更何况芭蕾训练永远无法取代中国古典舞基训,这是无需多说的。当然,如果不谈体系,那么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足以够用,也是行得通的。问题的关键是:当我们力图建立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整体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仔细分析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应与舞台剧目相互联系;而舞台剧目的需要恰恰是对基训的制约,基训的内容应以舞台的需要为准,同时舞台的需要在反馈回课堂,以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自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以后,我校所出现的创作上的繁荣,已开始为基训的改造工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随着“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的诞生,着手进行“新古典主义基训”探索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可以做起来了。需要明确的是:

1.目前,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是不会被芭蕾训练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