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0 16:28:11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1)

银行理财业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正是国民经济高速稳步增长的发展时期,个人收入也同步增长。随着个人财富不断积累,因受国内消费价格的上涨,银行存款利率偏低等原因影响,居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旺盛,银行及时面向社会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理财业务平台,极大地满足社会个人投资者对投资理财的需求。现如今,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投资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者不断增多,理财投资额度巨幅增长,银行理财产品给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收益,也带来了投资风险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维护银行和投资者双方利益的同时,应及时向投资理财者提示风险和要求,做好风险防范控制工作,促进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化发展。

一、投资理财业务的风险点

1.经济风险。银行提供投资者的理财产品与经济发展形势是紧密相连,当国民经济保持高速稳步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经济增长而提升,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也伴随经济增长而实现投资收益增值。当国民经济受国内和国外经济影响时,从国家来说,必然对经济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必然导致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的发生变化,同时也引发理财产品风险。近年来,国内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胀压力影响,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采取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导致许多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冲击,出现理财产品不能保值的风险。因此,国家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问题。

2.人为风险。随着银行理财业务投资不断的升温,银行理财产品获取收益比银行其他中间收益高,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理财经营收入,不断向社会投资者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同时,对内部理财营销人员实行升职、收入、业绩、奖励挂钩,营销人员为了完成内部下达的理财营销任务,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因此,银行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对投资者宣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财产品收益,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能达到多少,而对理财产品中暗藏的风险却一言带过”,人为地弱化了理财产品风险。在就是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不了解许多新推出理财产品,完全靠自己平时理财经验,进行理解分析理财产品说明书,主观判断理财产品收益率和风险,有误导投资者。从理财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有六成理财产品都是亏损的,这也说明理财产品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不能片面地相信银行理财人员主观判断理财产品收益率和风险。

3.盲目风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增长带来了个人经济收入增长,现有的银行保本收息的传统理财方式已经不满足个人投资理财需求,银行为适应社会个人的投资欲望,引进了国外理财业务。由于银行理财业务能实现个人收益增长,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投资者将银行保本收息的存款投资到银行理财产品中,许多人见到其他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获得增值收益,也盲目跟随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由于人们缺乏应有金融理财知识,对购买银行理财风险估计不足,许多投资者看不懂银行理财产品合同,有的投资者甚至于不看合同,单方面听取银行专业理财人员口头宣传,投资者问起购买理财产品的有没有风险问题时,银行理财人员拍着胸脯对投资者说没有风险,由于经济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理财产品收入达不到预期收益,有的还出现亏损,银行理财人员就把责任推向投资者。由于投资者盲目跟随其他人投资理财产品,导致许多投资者资金损失和法律纠纷。

二、投资理财业务风险控制

1.要明确自身理财需求。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业务时,要结合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和承受风险能力,不能盲目追求理财产品高预期收益,虽说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银行专业理财人员对投资者家庭经济状况和承受风险能力作了详细了解,并针对投资者情况推荐理财产品,但是,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过程中,还要有清醒认识,拿多少钱投资理财产品,是否有承受能力,不能影响家庭生活,投资理财产品是保本类型,还是高收益类型,高收益附带高风险,保本类理财产品也有风险。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需要达到什么投资目的,这都是投资者自身必须要明确的,投资者明确方向才能有效控制投资理财风险。

2.要了解投资产品特点。投资者在参入投资银行理财业务时,首先要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是保本收益类,还是非保本收益类,在选择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前,必须要看清理财产品合同条款,注意保本收益类产品于银行普通存款是有区别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要高于普通存款,但其收益要高于普通存款,所以保本收益类产品的保本收益一般合同都有附加条件,附加条件可能是银行具有提前终止权, 并含有风险内容,是投资者要承担理财风险,购买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前,必须要详细咨询银行专业理财人员,附加条件中含义和带来的风险。投资者投资非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要知道最高收益和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无论是最高还是预期收益率,银行没有保本理财产品保本支付义务,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最高收益和预期收益是有偏差,投资者如果购买的非保本收益类理财产品,应要求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预期收益率估计依据,同时还应要银行专业理财人员揭示理财产品的全部风险,介绍理财产品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投资结果,以及规避风险的各种可能方式,投资者就要判断银行专业理财人员在理财投资中站在什么角度推荐理财产品,只有了解理投资财产品全部风险,才能避免投资风险。

3.要加强投资风险评估。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看上去是银行的责任,实际上跟投资者紧密相连,当投资者有意愿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理财专业人员会指导投资者填写投资理财风险评估报告,并充分了解投资者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在结合了解情况向投资者推荐相适应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负责人还要再次确认,看专业理财人员是否有误导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作为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风险估计,不能听之任之,要拿出自己最后判断,是购买还是不购买,决定购买理财产品同时,还要了解银行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采取什么方式化解理财产品风险,将理财产品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要认清自身理财目标。投资者到银行是购买理财产品,银行有义务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向投资者推荐银行开办的理财产品,介绍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情况,对投资者作投资风险评估。虽然,银行对投资者作了详细了解,而投资者对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也要作详细了解,银行推选理财产品适不适应自身理财目标要求,是否于自身承担风险相适应理财产品,如果不适应自身理财产品,就要求银行理财人员重新选择适应自身理财产品,如果适应自身理财产品,就要实施有计划投资理财目标,合理配置家庭资源,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策略性调整,才能有效控制投资理财风险。

三、对投资者理财几点建议

1.要注意加强学习。随着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投资者投资品种越来越多,作为投资者要注重投资方面学习,特别要加强金融理财理论知识学习,平时要多关注国内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变动,掌握金融市场信息和各个行业发展信息,才能适应投资理财要求,为防范和控制投资理财风险打下良好基础。

2.要注意盲目跟随。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至今,投资的理财产品品种热来热多,销售量越来越大,如果投资者看到其他人购买理财产品获得了理财收益,就跟随购买同样理财产品,不考虑自己承受能力,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会产生理财风险,所以,投资者在参与理财过程中,不能盲目参与投资理财,注意投资理财中各种风险,加强控制和防范。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2)

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政治局势看,各国表现差异较大,部分国家完成选举和政府更迭,政治格局稳定,部分国家则继续饱受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仍处在新一轮国家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重塑期。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总部总经理陈代娣告诉《经济》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经济方面表现不一,但增速普遍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不振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部分沿线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优势缺失显露无疑。”可以说,政治经济局势变动推动了“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社会形势的变化和营商环境风险的增加。

目前看,东南亚地区的大规模选举已经结束,但政府面临着解决社会不平等、提高治理能力等挑战。我国投资者势必要摆正位置,积极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真正造福于当地社会,同时处理好与执政党、反对党的关系。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在修建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的合作项目上一波三折,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国内企业对印尼佐科政府面临的国内挑战认识不够深入。

东南亚国家的法制建设和行政现代化程度比较有限,各个地区存在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中国投资者更需要注意规章制度之外的隐性成本。此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老挝全国仅有一条长3.5公里的客运铁路,而柬埔寨全国只有两条年久失修的铁路。

中东地区局势更为复杂。长期的政局混乱使个别国家出现权力真空,而叙利亚、利比亚等地区武装派别的内战还在继续,处于战争区域或附近的外国项目,非常容易受到波及。投资者还需要注意,外部需求萎缩和油价下跌使得大部分中东国家的经常账户恶化,外汇收入减少,汇兑限制风险较高。

中亚地区虽然比较平稳,但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程度加深,中国投资者也面临越来越多竞争。中亚地区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地缘政治角逐的对象,一方面,俄罗斯作为传统地区大国,将继续通过经济能源合作维持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不仅通过国际石油公司、跨国油气管道进行油气资源的争夺,还通过多种方式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另外,部分中亚国家对能源行业设置了准入壁垒或政策限制,中企业在投资时也需要考虑其中影响。

本土化是规避风险关键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他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颇高。据估算,“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不包括埃及的西奈半岛),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投资需求)至少达10.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之外的投资需求约为1.4万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丽平告诉《经济》记者,“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风险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本身特点带来的风险,包括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其二,“一带一路”特定条件带来的风险,如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文化、宗教、地缘政治等。

发展中国家最大问题是汇率不稳定,这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无法估算投资成本和回收期限。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也没有政局险或汇率险,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将成为“十三五”期间一项既艰巨又迫切的任务。

很多国家的贸易规则、法律体系不同,企业若不了解对象国的法律环境,按照国内的思维“走出去”通常会“碰钉子”。不同国家的标准差异较大,如环保标准,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非常严格,污染的企业不让开工。企业“走出去”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法律、行业规则,要本土化,否则很难生存。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风险防范也需要国家来保驾护航,比如提供必要的法律风险保障及信息服务。企业掌握信息越多、越全、越准,对国家、行业、项目的分析和把握度则越高,越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3)

从资本项目开放的角度看,尽管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已经平稳启动,但开放境内投资者境外证券直接投资,对境内金融市场及香港金融市场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影响。从管理角度看,更需重视政策放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预测和控制。

影响国内宏观经济风险。一是可能对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冲击。2013年以来,国际证券市场的收益状况要优于国内证券市场,美国市场不断创出新高,日本市场上涨超过20%,欧洲市场虽然经历了塞浦路斯危机,但回报率依然接近6%。而我国证券市场表现平淡,且长期以来我国对境内个人证券投资基本限制,一旦渠道畅通,可能形成部分个人长期积聚需求的集中释放,资本的大量外流,可能会引致外汇收支出现逆差,势必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二是增加我国调控人民币汇率难度。由于境内个人对外投资,一定规模的境内个人资本积累于国外,但当国内汇率存在较为明显波动趋势时,由于资本的趋利性,这些资本就会顺势而动,增加我国调控人民币汇率的难度。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中,相当部分源于个人出资,实体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个人资本的持续支持。但当境外直接投资政策开放后,将引起境内个人资本分流,从而减弱对国内实体经济的投资支持力度,从而削弱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四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境内个人为获取投资收益,将一定资金用于炒股,购买国库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保险等投资项目,当个人境外证券投资放开后,面对境外更好的投资机会,一部分个人资金会从境内转向境外,从而降低了国内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加大违规资金流动风险。一是加大境外投机资金流入的动力。个人境外投资股票市场的放宽在畅通境内合规资金外流渠道的同时,也提供了投机资金的回流途径,可能成为更大规模资金流入的动力。二是提供非法资金“洗白”的机会。境外证券市场风险和交易规则与内地有很大不同,加上人民币升值状况,谨慎型的投资者未必会积极参与,倒是出于非法目的的资金,比如洗钱资金,会不顾及成本积极参与,非法“洗钱”资金获得了十分宽松的“洗白”机会。三是部分境内企业可能利用企业和个人外汇政策范围的差异,利用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其超范围投资的目的。如境内个人可对外期货期权投资,而对于企业一般境内金融企业或大型的企业没有这种投资资格,这种情况下,为规避政策限制,境内企业就会借道境内个人投资境外期货期权市场获利。

加大投资者投资风险与汇率风险。一是境内个人投资者到境外进行证券投资,由于其信息、能力、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必然面临一定的风险。二是投资本金和外币投资收益的汇率风险,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远期、掉期、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锁定远期汇率,而国内个人投资者参与外汇市场受限,汇率风险则完全由个人投资者承担。

政策应落实与跟进

目前我们正处在个人境外证券投资的第一步骤时期,即将推出的QDII2将进入第二步骤。QDII2是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条件下,有控制地允许境内个人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面对高度市场化的境外证券市场,在政策开放的过程中,若没有相对完善和健全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相应的风险很难得到有效地控制。个人境外证券投资的开放在技术和系统上其实比较简单,重点是有关政策的落地和跟进,同时也需要相关配套制度安排。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4)

一般来说,企业投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和经营方面的风险,主要有利率及汇率方面的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证券价值的风险;经营管理及其他风险等;二是上层建筑或政治变动的风险,主要有政府变更或改组的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战争因素的风险;法律事务的风险等。

二、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和经营方面的风险由于受到市场机制调整,一般按照经济规律的变化发生,所以评估和规避风险可以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预测和判断,应当重视后者风险,而上层建筑或政治变动的风险由于在政局动荡国家或地区,其发生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有时会使投资者遭到惨重的经济损失。只有分析投资风险,才有可能分散和减轻投资风险。因此,应当重视后者风险的分析:

(一)国家政治变动风险

投资者在防范风险时,考虑最多的是投资东道国的政局是否稳定。通常情况下,判断投资国政局状况应当主要考虑几个方面:即政府班子更迭是否频繁、班子之间是否有派别集团之争;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需求是否存在利益需求悬殊和矛盾;国内各种宗教派别势力是否趋于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是否和睦,国内各阶层利益代表是否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等等。

(二)国家经济政策变动的风险

投资东道国的政策变动情况,直接关系投资者利益,所以,无论是在投资前和在投资后,投资东道国的经济政策调整都会牵动投资者的神经,他们会密切关注投资所在国的各项经济政治变化、意图及其走向和趋势,从而必然影响外来资本的进入,甚至驱使原有资本外撤。对于投资东道国经济政策连续、稳定,政策多年一贯奉行的国家,其投资风险就小,反之就存在政策上的投资风险。必须要遵循投资所在国的各项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投资者往往最关心东道国的土地、税收、市场及有关货币的政策。

(三)战争和内乱风险

由于战争、或政权期间,都会引起投资所在国的人心不稳,国内秩序混乱,甚至危及投资人、管理人的人身安全、建设项目安全等,所以存在战争或内乱迹象的国家都是具有投资风险的国家。

(四)法律事务方面的风险

投资所在国的法律秩序,尤其是经济金融秩序,关系到投资人的权益保障,因此,投资所在国法律制度健全的国家,其投资风险小,反之则存在投资上的法律制度风险。

三、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

风险事件是偶然的,但其中包含着事件发生的必然,因此,投资风险既具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因此,对于投资风险来说,其具有发生、发展和可规避的规律。应当从认识和掌握其规律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尤其是对外投资中,应全面分析投资地的政治、经济、政策、地理环境、技术标准等等复杂因素。一般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的贸易国家,要注重充分利用世贸规则进行权益保障,防范风险,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投资风险防范策略的运用。

(一)采取投资组合的方法防范风险

即要采取不同投资组合的方法来分散投资的风险,一般来说分散组合投资原则有:资金投入分散于多个单位;投资分散于不同行业、类型的单位;投资分散于不同的地区;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投资。这种投资组合是基于几率和互补的原则进行,即风险和收益对于任何类型、任何地区、任何时间段的企业来说,不是绝对都是相对的,将投资分散开来,有利于风险与收益的均担,如果掌握运用好经济规律,则收益可能大于风险,这种办法能收到投资比较安全的实效。在投资风险的组合防范中应当注意一点,即一个企业如果其主要精力是放于其主营业务之上时,组合投资就不应分散太多精力,要投资的话,也可投资于企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

(二)利用投资所在国的政策法律保障防范风险

这种保障主要运用投资东道国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投资者的投资予以保护保障,通过立法和健全法律的形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如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共颁布了八种有关保障投资的法令,以限制和禁止证券发行者的欺骗行为发生。我国在加强法制化建设进程中,十分注重对国内外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尤其在吸引、保护外资利益方面,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这将有利于对外商来华投资给予法律上的保障。

(三)利用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防范投资风险

国外投资企业在发展中应当积极加入本行业协会或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并与之建立精密的信息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进行风险防范的预警,以及在风险发生时利用协会力量进行维权保护。比如发行新股或募集公司债倘有欺骗行为,同业公会可开除其会籍。凡是工商较发达的国家,多奖励同业公会或类似性质的职工工会组织,以相互约束,而减少投资领域的欺诈。

(四)进行投资前的信息咨询与投资评估

投资咨询评估机构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标准化投资风险测评体系,他们在投资风险预测与评估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作为投资方应通过向有关咨询机构,对投资东道国的风险进行投资前的咨询评估,获得风险系数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具有投资的可行性,这种咨询对防范风险是否有效。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5)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汇率、利率、股市价格等的变化导致的投资收益或本金没有预料到的潜在的损失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商品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在金融投资的市场中,市场风险习惯上也被称为价格风险,主要原因是金融投资者利用金融投资工具(权证、期货、外汇、黄金等)展开投资的行为,但是金融投资工具的节奏、市场价格等是变化的,投资行为会随着变化而引起损失风险。同时,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周期比较频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按照形成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风险与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市场外部因素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包括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指的是由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引起,与市场不存在全面、系统的联系,如新产品的开发失败,公司销售业绩不好等。市场外部因素风险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而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是可以消除的,可以进行投资整合等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被成为违约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方没有能够按照约定合同中的义务履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即受信方没有能够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方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是金融投资风险的一个主要类型。信用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周期性、可控性、传染性、客观性。周期性是指信用收缩与扩张交替出现;可控性是指风险可以同一系列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传染性是指一个或者少数的信用主体由于破产或者经营困难就会导致整个信用秩序的混乱和中断信用链条;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的金融工具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个投资品种,伴随着融资债券发行主体的不断扩大,风险也同时在不断地累积。由于信用风险控制的艰巨性、破坏性、长期性、潜在性等特点,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是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破产风险。破产风险是债券和股票投资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风险。当公司由于操作与转不良、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所导致的负债累累难以维持时,公司有可能会申请破产。按照国际惯例,破产公司偿还债务的先后顺序为,30天到期的管理费用、租赁费用、拖欠贷款;90天到期的银行的短期贷款、拖欠的工资、税款、债券、优先股、普通股。所以,当一家公司宣布破产时,债券和股票价格会急剧下跌,尤其是处在偿还最后面的股东们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4.利率风险。利率是我国政府控制货币供应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官定性质,所以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国际市场当中的利率变化幅度比较频繁而且幅度较大,难以捉摸,所以利率风险也是债券投资者所要考虑的一个风险。债券的价格由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决定,当债券收益一定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与市场的利率是成反比关系的,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就会向反方向移动。与破产风险相比,利率风险时效性更长,影响力更大,辐射度更强,涉及面更广。

二、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投资的主体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检察、控制、组织、计划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化的得到削弱,投资主体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由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投资的风险越大,得到的收益就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小,而得到的收益就越少。所以,投资主体基本上都偏向于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因此,金融投资风险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

1.投资主体要选择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由于在投资过程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它们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投资主体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要根据投资的风险选择合理的、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一般来说,投资主体可以选择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消除、损失控制四种方式。风险保留是风险防范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如果发生风险,投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支付;风险转移指的是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险和合同,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将让渡人风险转给受让人承担风险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有时候可以大大地降低投资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消除指的是通过预测和分析等,预期投资后果不理时,将风险化解,主要有风险终止、风险排除、风险化解、风险避免。其中,风险避免是比较消极的一种风险防范措施,因为在放弃风险行为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潜在的目标利益;损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计划减少实际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控制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控制是为了降低风险损失的几率,事中与事后是为了减少实际的风险损失。

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在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时,从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投资决策,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融入到投资主体的投资全过程当中,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渗入到企业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风险防范管理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等投资决策做出来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者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话,第一手的资料比较匮乏,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可能无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6)

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知性,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指数。每年有很多企业因为投资方向性的错误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积极有效的防控企业的投资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与大型企业相对应而言的,在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方面我国的企业主管部门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中小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界定。首先是企业所雇佣的人数,一般来说,雇佣人数在20人以下的企业都可以纳入中小企业的范畴。其次是企业的产能或者产值,这一点根据行业的不同,其具体的衡量与测算数值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旅游服务类企业为例,年运营收入在200万以下的属于中小企业。最后是企业的规模,这种规模主要是指企业在空间层面的规模大小。从整体上来看,中小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管理灵活以及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较差等特点。

二、投资风险的内涵

投资风险是企业运营与管理风险的一种,从字面上来看,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可能的损失。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这种风险所带来的市场破坏力低。相反的,在一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风险可能会演化为一种危机。投资风险主要是从投资主体的收益来入手,由于主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投资收益呈现出了下降,其中包括本金遭受巨大损失的现象都可以视为投资风险。从本质上来看,投资风险属于一种管理类型的风险。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也就是原有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出现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表现为高过原有的预期,也可以表现为低于原有的预期。在投资风险研究中主要将后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总之,作为投资过程中一种不确定的存在,投资风险是当下很多企业,尤其是市场活跃度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在当下市场运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运营特点出发,来积极创设应对其当下及将来所面临的投资风险问题已经做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中小企业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参与过程中,其积极性与活跃度都是比较高的。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人才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家族背景的中小企业而言,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是导致其出现较大的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辽宁省有一家中小企业看好了某一款添加剂背后的巨大市场,于是经过多方筹资,上马了这一项目。但是,由于技术层面的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一直不达标,最后项目停产,企业也宣布倒闭。在市场竞争越来越聚焦技术与科学的今天,技术层面的短板与软肋会成为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当中,相关专业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关键岗位的人才数量以及人才质量等诸多方面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例如,在投资过程中的项目监督方面,相关的财务管理方面以及员工的职业操守水平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来进行实施。这些都是中小企业今后需要不断发展与提高的主要方向。

2.市场方面的原因

如果说,中小企业在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其投资风险的主观因素,那么市场中存在的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则是导致其投资风险的客观因素。市场本身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就践行着一定的价值规律,通过这种市场的自动调节来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但是,这种市场的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滞后性,这一特点就会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指数。

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当某一行业的产品出现了比较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的时候,中小企业进行该类产品的投资收益将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在加之,一些市场参与着通过倾销、垄断经营以及低价竞争等手段来破坏正常的市场运营秩序,都会在客观上增加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的系数。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到中小企业预期投资收益的实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市场运营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防控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过程当中,如何从客观层面进行市场的规范与秩序化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政策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计划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与投资的方向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换句话来说,只有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企业的投资收益才会得到一定的保证。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一些重要的经济行业及领域,政策方面的影响力依然是产生投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当下,我国正在大力进行供给侧调整,包括煤炭,钢铁等在内的传统工业都在面临着去产能的发展要求。如果,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将投资的方向依旧放在这些传统的产业上面,那么其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则是很大的。所以,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产生原因是极为多元的。无论是企业自身在人才储备及管理层面的问题,还是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政策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中小企业在防控投资风险的过程当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主要方向。只有从风险产生的源头入手,来探究其风险的应对方法与策略才是科学与有效的。

四、中小企业投资风险防范对策与措施

作为市场运营的主体,中小企业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更好的引导中小企业建立投资风险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不仅关系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小企业今后应对投资风险的策略与措施。

1.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多元的,从整体上来看,无外乎主观及客观等两个方面。所以,中小企业在制定投资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当中,应该从防范意识,员工素养以及风险防控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入手: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在进行投资风险的防控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应该是第一位的。从一些中小企业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缺乏必要的投资风险防控意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与实施的过程当中,应该牢牢的把握风险防范这根弦,从最初的投资意向的选择与确定,到中期的投资管理以及后期的跟进及维护等整个的投资流程,都要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在提升投资风险防范意识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将风险教育与培训纳入企业整体的培养方案中。通过相关投资风险理论的学习来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投资环节,结合具体的风险管理理论来实现相关风险的降低与规避,从而将这种风险意识上升为一种生产力,从而给中小企业今后的投资运营提供更大范围的支持。

(2)充分识别和估计风险

市场的不可确定性,让企业的投资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市场中,一般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风险越大,利润也越大。因此,在中小企业制定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的过程当中,要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计算,将可能发生的投资风险进行一个很好的预判。一方面,在科学的数学分析系统的助力下,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系数与机遇系数进行一个很好的匹配,在两者的博弈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机制,在减少因为风险而带来的损失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把握市场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企业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发展。

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风险的识别与估计,要避免盲目乐观或者是盲目悲观的思想。要充分依托现有的统计技术与平台,从整个市场运营的大环境出发,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一旦经过风险评估发现其所造成的收益损失已经超过了企业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阈值,要千方百计进行企业资产的抽离与保护,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方法来减少这种风险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3)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在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风险的防范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短板是企业相关人才在数量与质量层面的不足。这种人力资源层面的短板不仅影响着中小企业应对投资风险体系的健全,也影响着中小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把好关,在重视所聘用的员工基础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对其职业道德水平的考察,因为,在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中,由于员工的自身问题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占有很大层面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大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随着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及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员工需要在专业技能及理论等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提升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所以,企业可以通过选送优秀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其整体的工作水平。

在投资风险防范策略的制定中,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小企业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动态的投资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可以更好的在第一时间进行投资风险的识别,进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将风险所带来的收益损失降到一个最低的阈值。

2.投资风险具体防范措施

上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当然,由于投资风险的成因及来源不同,在应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过程当中,还应该从具体的风险类型入手来进行对症下药。

(1)社会风险与政策法律类风险防范措施

在应对此类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投资风险的过程当中,中小企业要本着不碰红线的原则。只要是与国家的法律及法规相违背的投资,无论其收益是多大,利润是多高,中小企业都不可以进行投资。一旦中小企业在投资方向上出现了这样的错误,那么其所要面临的市场风险及法律代价是非常大的。例如,当前为了更好的保护大气及环境质量,国家对于重污染企业提出了较高的排放标准,可以说,重污染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不好的。如果中小企业缺乏这种风险及法律、法规意识,盲目的进行投资,其最后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中,要从政策及相关法规入手进行审核,只有过了政策法规这一关,相关的投资程序才可以开展。

(2)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经济层面的风险除了市场层面的不可控因素而导致的风险之外,企业自身在融资层面的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一旦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出现断裂,将会影响着整体的预期收益的达成。因此,中小企业要在投资资金的来源方面进行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借助传统的银行贷款之外,也可以借助当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金融来解决其在资金层面的问题。另外,在整个投资的过程中,要实时的根据投资对象的运营状况来进行投资战略的调整。特别是要关注整体的环境运行趋势,当市场波动反常,呈现出危机的前兆的时候,要做好投资的保护与止损工作。

(3)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结构和人员来进行投资风险的评估与研判,在投资项目的审核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程序与流程来进行科学实施。另外,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设立审计、监督等部门来避免企业管理层面的风险的发生。例如,在中小企业的运营模式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管理方面的混乱,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投资风险系数的增加。因此,中小企业在投资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要把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融入到整个管理过程。做到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只有通过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企业在应对投资风险的过程当中,才会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总之,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防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应该从宏观上为其搭建一个良好的风险预警平台与风险防控环境。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防控才会有章可循,不断的趋于正规。

五、结语

投资是中小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在中小企业投资的过程当中,风险会不同程度的存在,影响着其预期的收益。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人才及技术层面的不足,市场及政策层面的波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今后应对投资风险的策略与措施。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在论述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恳请相关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鲁宁.简论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企业导报,2011(16).

[2]张婷.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微观风险研究――以“温州哈杉”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

[3]杨惟舒,刘倩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贸,2011(12).

[4]刘文韬.中小企业防范、控制投资风险的十大策略[J].中国商贸,2014(25).

[5]陈春亚,蔡彭真.关于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及规避探究[J].中国商贸,2015(20).

[6]郑明望.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J].消费导刊,2014(24).

[7]周一萍.基于金融危机影响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思考[J].电子商务,2015(12).

[8]张青.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4(06).

[9]刘旭.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06).

[10]陈霞.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4(09).

[11]孔玉红.探析中国中小企业投资问题[J].现代商业,2014(04).

[12]冯杰.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新经济,2014(26).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7)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开始出现以来,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投融资平台,并且随着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投融资平台建设,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尽管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部分地区的融资平台当期债务本息已远超当地财政收入,潜在的金融风险一触即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特别是要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着眼于破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一系列金融风险,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1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已经被国家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列为行业最高的三类风险之一。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来看,比较突出的是债务率过高,普遍存在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利用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举债,而且已经超过全年财政收入水平,这使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再比如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注重自身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开展投融资的过程中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在投资领域过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收效不高,进而可能引发一定的偿债危机。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开展投融资活动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投资收益风险,比如某地通过对12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调查,投资收益风险主要来自项目建设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占比分别42.5%、31.7%、25.8%,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比较突出,因而面临一系列投资决策风险。此外,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面临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风险,特别是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工作,同时也要求在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方面狠下工夫,这就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如何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由于具有一定的“行政化”特点,因而在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缺乏高度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不该出现的风险。

2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来看,尽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地方政府还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金融风险,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防范金融风险的重大价值,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将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上升到战略层面,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相对比较突出。深入分析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却没有对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量力而行”的意识。2.2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落后。目前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比如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国家对于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在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深入地研究和积极地探索,特别是没有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特殊性入手将投融资工作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甚至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和有效性。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开展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同时也没有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及目标责任体系当中。2.3金融风险化解机制薄弱。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来看,普遍面临一定的“债务风险”,但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化解机制,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因而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重视公司治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设立的初衷是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平台融资后所投入的项目大多是半经营性或非经营性的,因而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特别是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回笼情况、贷款余额、融资规模等普遍不对外公布,这也直接导致无法形成科学地监督机制,特别是外部监督不够到位,对于出现的风险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因而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愈演愈烈。2.4金融风险监测工作滞后。要想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工作,但目前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对金融风险监测工作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当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无法更有效地化解。比如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监测工作,对投资、融资等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缺乏数据收集与分析,金融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战略性以及针对性不强;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重视金融风险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建设,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同时也重视投资收益,导致出现了一定的投资收益风险。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运行不得不面对一定的风险,通常企业面对的风险包括资金运行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收益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好防范准备,随时留意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不过企业风险一般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资金结构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周转困难的问题,是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而从企业负债机构的角度看,也存在过度依赖银行,导致容易出现财务危机的问题,不仅造成信用问题,也会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升高。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国企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时根本没有根据资金的来源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同资金的合理使用时间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资金的使用没有规划性这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又一大因素。

2.企业的长久发展合理的投资也是十分关键的,不科学的资金投入只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在我国国企一直都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就导致国企在竞争方面一直缺少危机意识,使得很多国家企业投资决策者在风险投资方面一直缺乏前瞻性的目光,盲目投资,损失严重。最主要的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很多国企根本就没有分析投资是否合理就盲目的进行投资,他们所得到的信息也不周全,信息的准确度不高,使得投资面临巨大的风险。

3.]有及时的进行资金的回收。企业资金的回收是事关企业盈利状况的重点,所以只有采用合适的回收策略,及时的将企业的资金及时回收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一般企业为了加快资金的回收会采取一定的促销手段。考虑到国企资金市场中超储积压存货现象普遍,资金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导致资金流动性差,也使得企业面资金安全的风险。

二、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方面。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随之而不断的变化,企业想要适应外部市场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财务调整,同时企业还有进行高效的理财活动,以免市场波动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影,理财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一旦如果缺乏风险意识,那么,就会使财务方面处于松懈的管理状态,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我国国企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责任制不明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企财务运营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解决财务风险的问题关键在于防范,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企业风险的防范。

1.防范企业风险第一步需要识别风险,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企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这需要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系统,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一般国有企业会采用以下几种风险防范系统。

(1)一般企业内部都存在一个财务风险指标,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根据指标的恶化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风险。财务指标一般都是比例指标,他们一般代表了企业资金能力的强弱,也能预示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2)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能否生存不止取决于是否盈利,更取决于流动资金是否充沛,因此,要想实现对国企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就必须做好资本的预算规划,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2.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随着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国企中的不断推行,虽稍有成效,但建立一系列风险处理机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才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方面实行:首先,为了避免意外企业可以参加社会保险,这样在风险发生时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一风险,这种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方法是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除了参加保险外企业之间的联合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大有效措施,这样的互帮互助是企业生存的法则。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充分实现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建立有效地管理机制,并与利益关系相关联,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缺乏整体性,财务责任制不清不明的问题较为普遍,问责制度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实施,笔者建议,企业需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或部门管理人员,以期各管理人员明确被赋予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其次,在利益方面,企业应将责任与利益相关联,以完全激发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保证企业朝着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的国企也面临着改革的危机,因此,在国企中建立现代化企业的财务制度势在必行

国企想要进行改革首先需要了解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再根据这些问题采取合理额的解决方法,一般进行改革之前国有企业需要事先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状况,然后再对财务进行调整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国有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除了进行改革外还要做好资金的规划和利用,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9)

建筑工程合同风险属于建筑工程风险,建筑工程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风险较大。虽然参与工程的各方均有风险,但承担风险的大小却有所不同。具体来讲,在一个工程中,在建设工程决策阶段,业主承担主要风险,投资决策失误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失败。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建筑企业承担的风险远大于业主。正是这个原因,建筑行业中增大了建筑企业的索赔权限。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风险;二是非建筑企业原因造成的社会风险和客观风险,如地震等自然灾害,这种风险一般难于预料和防范;三是主观类风险,这里特指不讲诚信的欺诈类风险。

风险的识别

应该看到,任何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不可能不承担风险,但如何承担风险,承担多大风险,以及如何化解风险是一个建筑企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化解风险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识别,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识别、确定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过程。

建筑工程风险识别有以下特点:

第一,个别性。由于建筑工程的地点不同,投资方不同,地区间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工程的风险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在合同风险中,建筑企业应对投资方拟建工程的意图和投资方诚信度作出专门考察,认真研究其项目风险的个别性。第二,风险的识别是由人来完成的,无论是专家团还是领导层都面临本身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在风险识别时,要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第三,鉴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要尽量对风险评级,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初始风险清单。第四,对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要作出适当的预测,且不要过于乐观,因为它是随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变化的。

总之,只有在充分认识拟建项目风险的特点后才能正确评价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判断。风险评价尤为重要,在准备合同文件和谈判之前,风险评价是必须的,其结果将会直接影响风险对策。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上,风险评价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目的,要对不诚信类风险高度重视和充分评价,因为许多投资方诱使建筑企业垫资承揽工程项目,待工程竣工后,这类投资方或长期拖欠工程款或将工程出卖转让抵押等,并不打算给付工程款。这类事件在国内发生不少,给建筑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底线原则

预测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所以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就是制订相应的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并在合同中用条款形式加以明确。建筑企业在投标报价时,要定出最低的赢利目标,当跌破最低的赢利目标线后达到成本线时,就可能引起经济风险。所以说,最低的赢利目标是一个底线,如投资方不能满足时,可考虑拒绝对方。在确保经济利益的原则下,要对投资方的诚信和社会信誉度进行评价和提出风险对策,对其提出的条件要加以审查和研究,以防和约陷阱。如有的投资方希望建筑企业垫资施工,建筑企业如同意,很有必要在合同中加入防范条款,比如说加入索要履约保证金或银行履约保函或有效的担保条款等。

二、提前约定原则

有的投资方的拟建工程所需手续不全,如土地使用许可证等。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在合同中要特别指明由此造成的后果应由投资方负责,在施工过程中由此引起的损失也要由投资方负责。有的投资方希望建筑企业在工程竣工后,分若干年交付工程款,建筑企业则应在合同中加入要投资方寻找合适的担保人的条款。在合同中加入变更和索赔的条款也有利于防范和转移风险,如对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的工程量的确定,以及对由此引发的工程价款的确定,这些有利于建筑企避免损失。加入必要的索赔条款有利于化解投资方和其他第三方给建筑企业造成的损失,对客观风险如不可抗力等巨大灾难带来的损失要特别注意,要在合同中尽可能加入工程保险条款。实践证明,虽然风险化解的方式很多,如风险回避、风险自留、损失控制、风险转移等,但能使自己损失最小的方式还是风险转移,工程保险就是风险转移的最好手段和途径。

三、专家指导原则

为了防范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组建以工程经济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法律顾问为主的合同管理机构也非常重要。现今,投资方在拟定投资方案工程合同时一般都充分咨询造价师事务所或专业工程咨询机构,他们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他们的合同谈判实施方案中一般含有对承包方反索赔条款,故建筑企业在合同谈判中必须拥有与之相匹敌的专业力量。机构人员必须掌握我国现有的有关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掌握国家经济政策和推荐的标准工程类合同文本,如果是承揽国际工程或投资方要求使用FIDIC合同系列文本,则也应掌握。在合同谈判阶段,机构人员要从法律法规上、工程质量上、造价上以及预防不可抗力上认真研究该工程的特殊性。如该工程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经过当地规划部门的审批,工程的设计文件是否完整等。结合具体的赢利目标,对投资方的不合理要求,本着追求最大利益的原则,作到态度友好且据理力争。在签署合同时,条款要严密完整,文字要精确恰当,不留漏洞。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10)

0 前言

风险概念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伯利克利提出的,他认为风险不是要预言未来,而是要为未来做好准备。以后人们在对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风险不仅可以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于是,出现了一个更正式的定义:“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活力就来自于其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风险既可能为经营者带来莫大的机会也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风险是市场的灵魂,无数风险的集合就构成了市场。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与其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赢利能力。因此,如何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机制

1.1 控制负债比例,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目前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具体表现在负债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由此产生财务风险。负债比例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 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方式, 合理选择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商业信用等方式, 以“ 融资组合”的方式筹集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 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 对不同来源和不同期限的资金进行合理搭配, 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1.2 加强投资项目的论证,提高投资收益

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的多元化投资,投资前缺乏风险评估,投资责任不落实,一心一意想着扩大企业规模,重经营而轻管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日本的八佰伴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因为决策不当,盲目扩张,就垮台了。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八佰伴破产的致命原因之一就是其低估了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在急速成长过程中,其逐渐背离了百货和超市的主业,而投资发展地产、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等辅业。

要减少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投资损失,首先,公司高层和前线员工必须熟悉企业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只有这样,才可能减低因为无知或被欺骗而产生的损失。

其次,企业必须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使企业承受无谓的风险。

另外,企业在做出重大投资前,需要对各类风险做全盘考虑,包括考虑投资后的市场会否出现逆转、产品会否被新的技术淘汰、市场是否会出现新的竞争而影响产品的价格等等。比如对新上马的项目, 一是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对投资的区域、行业、时间, 以及以什么方式投资, 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以避免投资风险。同时, 还要结合投资成本、静态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该项目的发展前景等方面综合考虑。二是投资规模要适度, 资金投向要合理配置。不能贪大求全, 否则不利于风险的分担。三是要树立抵御风险的信心。

1.3 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常言道:“会计数字只是参考意见,现金才真正令你感到踏实。”我们都知道,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有犯案、挪用公款和偷窃行为均与现金有关。因此,企业对现金和现金流量需要格外留神,这其中包括基本内控措施,例如授权签署现金的收发、批核和转账,也应建立适当的内部程序,对现金进行核对、监察和编制调节对账表。

2 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 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 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 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 减少了利润, 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 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 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能为力。为防范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 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调整财务管理政策, 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3 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1)在财务活动过程中,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面对风险是分不开的, 任何因害怕面对风险而试图回避风险的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所以, 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核心决策层,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极为重要, 这决定着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前程。要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企业必须由上而下,身体力行,建立严谨的“党风”,使员工能上行下效,企业要订立管理原则和行为规范,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鼓励员工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2)以诚信为本,培养良好的商业信誉。企业在对外进行业务交往中, 难免要与银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应商和广大客户打交道, 因此, 树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追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在业务工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誉, 这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

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就必然要面对风险。所以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及其控制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

参考文献

[1]康维娟.风险管理:如何防范企业“地震”[N].中华工商时报,2008-7-24.

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篇(11)

1.财务结构不断恶化。突出表现在医院营运资金供应困难;资产负债比例过高,偿债能力持续减弱;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低于业务支出的增长速度。

2.财务经营信誉持续降低。财务信誉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理财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财务信誉,对医院的筹资、信用结算、药品卫生材料的采购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信用很低的医院,举债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当债务到期而又缺乏现金时,它就不太可能举新债还旧债。

3.盲目投资,对投资项目缺乏客观、科学的认证,对市场的预测又过于乐观,把过去的业务增长当成未来的市场成长率,却忽略了该种医疗技术或医疗设备已到生命周期的饱和期或衰退期,没有考虑到高投入造成的高负债、高风险、低产出的不良反应;管理不善、人浮于事、缺乏具体的管理体系、管理者盲从经营,使医院缺失发展后劲,影响医院的长远利益。

4.财务制度不完善,收支管理混乱,财务工作只停留在管钱记账的账务,财务规划、控制、监督等管理职能不健全;短期资金分配不当,以短期资金挪作长期用途;财务管理理念滞后,没有资金成本的概念,没有筹资方式、筹资决策组合方案,决策失误导致的财务风险对医院的损害是可想而知的。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做好财务计划和预算编制工作,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最基本要求

财务计划是医院预先拟定的有关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是医院编制预算的基础,它把医院继续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可能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它为调控医院的日常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医院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通过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和机制。预算的编制要细化到部门和项目,使预算执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并有具体时间表,以便监督。另外还要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及时、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做到适时监督和及时控制医院的全面预算则是财务计划工作的最终成果,它能为医院内部管理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是医院控制资金、成本和利润的重要参考工具,也是避免财务风险的最基本要求。

(二)科学地投资理财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保证

1.资本性投资风险防范。资本性投资回收时间长,其投资风险主要在于投资的盲目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性差和设备的利用率不足等。因医院的经营活动受国家的宏观调控、资金筹措和医疗设备的市场供求状况、未来竞争者的潜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医院投资后的业务收入和业务成本不能正确预测。所以在资本性设备购置之前,应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主要评价设备投资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合理性,重大设备的投资还要考虑患者负担、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投入运行的设备,要从效率、效益、质量等多个层面进行追踪分析评价,建立分析评价指标,实行动态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防范资本性投资带来的风险。

2.稳健投资、谨慎理财。投资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多层次的经济活动,每时每刻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结果使得医院既可能从中获利,也可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在探索、认识投资风险发生、发展和消亡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以防范或减少投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现有财经法规、财务制度框架下,结合医院资金流量及其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财会人员的专业优势,依托其他行业的优良业绩与优质服务,对暂时闲置的资金、应收账款等进行科学的理财筹划,实现医院资本和现金的保值、增值。首先要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投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科学周密地进行可行性分析,使投资决策科学化,根据资金实力,选择投资机会及投资对象;最后,制定最佳投资组合,使投资风险分散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资金,防范因投资失误带来的种种风险。

(三)有效筹资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1.筹集资金的要求。首先,要合理确定医院发展资金需要量。其次,正确选择筹资渠道与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无论选用任何一种渠道或方式进行筹资,都要付出相应的筹资用资等成本代价,因此要综合分析考虑各种渠道和方式的优劣,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选出最佳的渠道和方式,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最后,资金的筹资与投放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筹资是为了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首先要确定有利的投资方向,安排明确的资金用途。在资金筹措中要防止那种把资金筹集同资金投放割裂开来的做法。

2.要对医院资金结构、负债状况和财务杠杆效应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优化资本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负债经营的前提:一是要保证投资利润率高于借债的资本成本,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二是负债的多少与资本金的多少保持恰当的比例。准确地把握负债的量与度,达到最佳负债规模。选择最佳资本结构,管理者不仅要考虑筹资的资金成本,在选择时应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时期,充分考虑业务收入及其增长、财务杠杆、医疗市场、金融市场情况,选择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在动态的筹资过程中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

3.实行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分析报告制。财务风险预警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医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风险预警即对经营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判定监测到的经济运行过程特征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景气状态。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经营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监测预警的重点是对业务经营中的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监督预警,使其保持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之内,一旦超越警戒线,则给予经营管理者预报。其目的在于优化医院财务经营结构。

(四)完善财务监控体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组织保障

1.对会计业务质量及财务监督实行标准化管理。会计业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对会计工作流程及每个财会岗位制定量化的质量考核标准,定期对会计业务质量进行标准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年度考核成绩和职称聘任挂钩,把经济性会计业务质量考核作为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尤其要加强对财务活动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稽核。事中控制需要通过具体的复核的岗位来实现,重点是对预算、定额、合同的执行、资金的收付程序和审批权限进行把关、审核。稽核检查则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监督,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稽核检查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控制工作规范》进行。通过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检查,在医院财务活动的关键环节或岗位建立安全防范屏障,杜绝和有效防范岗位舞弊和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2.内部审计制度化。内部审计是医院最高层面的制度性监督。内部审计的重点是对财务收支状况、科室经济分配、基建维修工程决算和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等开展经常性的审计检查,通过经常性的审计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会计控制系统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经济管理的措施和对策,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增强医院的抗风险能力。

(五)加强风险有关部门的领导与管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风险有关部门是医院对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部门,负责分析医院风险的来源、产生原因,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实施风险防范的方案。因此,必须加强对风险有关部门的领导与管理:(1)要建立日常报告制度,有关部门必须对平时发生的事故予以记录,分析原因,制定防止漏洞的措施。(2)例外管理。重大的风险事件予以特别解决,一般采用集体讨论或者专家咨询。对特定项目的风险评价应由风险有关主要部门主持,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同时还应适当地咨询相关专家,才能做出风险方案供管理层决策。(3)其它部门的配合。医院的其它部门必须配合风险有关主要部门的工作,在制定相关管理决策时考虑风险对医院财务目标的影响。(4)提高技术性操作的水平。为了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有关部门必须熟知各种风险控制技术,通过比较各种技术的成本和效益,采取最佳对策来实现医院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六)优化医院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处理会计信息及进行会计核算的当事者,他们对于财务风险既能及时发现,又能起到为领导提供建议的参谋作用。为此,首先要通过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其次,要经常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制度,研究新问题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要对会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使其严格按制度办事,及时、真实、全面地提供财务信息。

总之,财务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它损坏性强,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其总体情况是由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水平构成的。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敏感应对医院财务风险,及时作出诊断,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确保医院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