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8 17:32:13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1)

[中图分类号]DF11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8-0014-03

一、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当代,以谋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为宗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际上。区域一体化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们通常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一组国家(地区),实行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逐步取消各种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各国(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并协调各国(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

按照《珠三角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建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优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布局。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撤除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区内空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欧盟一体化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涉及到区域资源共享、产业合作、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合作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有可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范式。而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虽然欧盟经济一体化是在一个超国家的政治下进行的,而珠三角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政治下开展的,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实施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基金政策、贸易政策等各项政策和具体做法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先,欧盟产业政策是欧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地区间差距和促进地区共同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自欧共体成立起,欧盟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调整已经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如欧盟垂直产业政策、欧盟特殊产业或部门的对应政策。珠三角目前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都亟待调整优化,而这需要一整套区域产业政策来引导。

欧盟垂直产业政策是在国家水平上激励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企业发展,培养人力资本和提供工业转型调整基金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欧盟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面提供了完善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改善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融资方便、促进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对于高新技术,欧盟各成员国都有自己的科学技术政策,因为市场失灵和外部经济,各国政府都对科学技术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另外欧盟作为一个一体化经济体,有共同层次上的科学技术政策,通过成员国间的科技合作,集中有限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欧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技术研发的资助上,通过各种金融(援助基金)、技术(研发项目)以及政策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和培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迅速崛起,珠三角的竞争优势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工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上涨,“两税合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变化,使珠三角的企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冲击”,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环境已今非昔比,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珠三角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区域产业的创新机制,如何借鉴欧盟的垂直产业政策,在城市群层面上激励创新,使包括港澳地区的大珠三角城市群成为粤港澳地区乃至南中国地区的产业创新中心?另外,产业转移是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广东省非珠三角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力量。目前珠三角产业正顺应广东省未来发展“双转移”战略和服务业升级战略,加快产业转移步伐。但在实践中,产业转移并不“流畅”,企业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政府该担当什么角色?“转出地”和“转入地”该如何做好准备?能否通过区域垂直产业政策,改善企业生存环境,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并提高创新能力?如何加强珠三角作为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在珠三角各地市之间、广东省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之间建立合理有效的垂直分工体系,完善区域科技力量的合作与

竞争机制?

欧盟特殊产业和部门政策,包括对特殊部门的干预政策、产业集群政策、贸易政策、特殊方面的区域聚合政策、欧盟国家层面的产业保护政策、技术壁垒以及公共部门采购等。珠三角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过程中,也会有面临一些特殊产业和部门的协调问题,政府该如何进行产业干预?如何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何在交通、环保等基础上升方面进行区域聚合?如何通过产业集聚政策引导珠三角众多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的升级和持续发展?如何通过贸易政策促进珠三角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顺利发展?如何从城市群的层面实施产业保护政策,以提升珠三角产业竞争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2)

一是增速持续回升。主要体现在经济指标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1―9月,全省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二产增长4.4%,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三产增长12.5%,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18.3%,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下降11%,降幅明显收窄。

二是效益逐步向好。主要体现在企业效益、财政收入逐月好转。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累计增长4.5%,增幅呈逐月提高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下降9.4和2.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幅持续回升,1―9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4%,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8.8和4.8个百分点。

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主要体现在经济转型升级迈出新的步伐。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化,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科技投入继续保持增长,研究开发得到加强。1―9月,服务业投资额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0.6%;新产品产值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出9.9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9.4%。同时,节能减排成效明显。1―9月,全省单位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5%。

四是民生不断改善。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和社保工作力度加大,“两房建设”加快推进。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0.1%和8.7%;全省新增就业59.97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1万人;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进一步增加;累计新增廉租住房保障9858户,截止8月末,全省24.3万农户进行了住房改造。

保稳促调成绩来之不易,克难攻坚探索弥足珍贵。总结前三季度经济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并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讲,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一是坚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立足浙江实际相结合,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着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政企联手促进经济企稳回升。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研究出台了11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扶持146家龙头骨干企业、促进21个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排忧解难、促进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同时,鼓励企业自强自立,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坚持保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加强社保、加快“两房”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坚持促发展与抓改革相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深化改革开放,把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为“保增长、促转型”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尤其是“四个不平衡”现象要深入研究

当前,我省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经济运行中的“四个不平衡”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工业经济低位运行与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不平衡。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第三产业增长12.5%,两者之差高达9.7个百分点。如何在继续保持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工业持续回升,是当前我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是出口深度回落与投资、消费较快增长的不平衡。1―9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实际增长19.1%,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5%,均处于近几年来的高位,但出口仍然是两位数的负增长,外需疲软已成为拖累我省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如何在继续保持投资、消费较快增长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出口降幅,力争全年出口降幅控制在15%以内,是我省当前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

三是非国有投资增长缓慢与政府主导型投资高速增长的不平衡。1―9月,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7%,非国有投资只增长9.2%,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只增长5.2%;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18.4%。如何在继续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启动民间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是我省当前经济工作中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是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与财政支出高位增长的不平衡。1―9月,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4%,但支出增长18.7%,两者相差达11.3个百分点,加大了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如何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财政保增长、保民生、促转型的投入,是我省当前经济工作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做好年内经济工作,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继续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认真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各项工作部署,巩固经济回升的向好势头,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深化改革开放不懈怠,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工业是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必须作为首要任务紧抓不放。一要把国家及我省有关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二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政府和企业共同做好参展会、抓订单、建网络三篇文章,不断扩大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三要大力促进块状经济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

2.出口是实现全年目标的薄弱环节,必须努力扭转大幅下降趋势。一要用好用足各项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快调整出口结构,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二要继续加大外贸促销力度,组织好广交会、义博会等展会的参展工作。三要继续改善外贸出口环境,努力在大通关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同时,要高度重视贸易摩擦问题,支持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积极应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服务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必须继续做好提升发展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的意见》。二是抓紧编制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启动编制服务业十大重点行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三是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品牌建设力度,建立促进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继续做好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作。

4.转型升级是发展的根本出路,必须抓住不放、扎实推进。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重点抓好新平台、新产业的规划建设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工作,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努力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二是大力推进产品转型,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企业管理转型,提升管理水平。四是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转型,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5.投资是保稳促调最直接的手段,必须努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特别是农村住房改造,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快推进。二要加大土地、资金等保障力度,争取新开工一批项目。三要抓紧做好一批项目的报批催批等前期工作,同时做好重大投资项目梳理、筛选及储备工作。四要研究制定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努力推动民间投资。

6.改革开放是保稳促调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一是抓紧研究行政审批“四减少”的具体实施方案,争取年底前出台。二是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试点。省直有关单位及各市、县(市、区)要抓紧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方案,争取年内再启动一批。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基层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四是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抓紧研究出台新的县级扩权事项,并积极推进扩权强县向“两头延伸”。五是认真实施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7.改善民生是保稳促调的根本目的,必须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一是抓住部分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就业继续增长。二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重点是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三是认真做好元旦、春节前的慰问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3)

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是由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这几年,浙江面临着“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严峻形势。2010年,浙江GDP总量为27722亿元,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第四位。2010年,我省经济增速为11.8%,在粤苏鲁浙豫五省中排名垫底。我省经济发展如果延续当前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和粤苏鲁三省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甚至有被河南赶超的危险。从人均GDP来看,我省前些年所积累的优势正逐步缩小。2009年,我省人均GDP第一的宝座被江苏夺走,2010年,我省人均GDP与江苏的差距达1418元。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来看,我省高于广东、山东、河南三省,但与江苏的差距从2009年的33元扩大2010年的443元。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只要不违背市场规律刻意追求高速度,速度和质量就一定是统一的。没有质量效益支撑,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相反,没有一定的速度,也很难实现较高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报告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2012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5%,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这个目标应该说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和留有余地的,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目标导向。我们要坚持以进促稳,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此,省政府把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稳定外贸出口作为调整结构、稳定经济的重大举措来抓。

如何全面推进三大国家战略,构筑浙江新的增长极和海陆联动的新格局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在2011年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坐拥三大国家战略的浙江,如何推进三大战略,又如何依托三大战略,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启动浙江新一轮快速增长,构筑浙江海陆联动的新格局,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1年是三大国家战略的启动实施之年,今年将是全面推进之年。因此,报告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一是积极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围绕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加强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创新宁波―舟山港管理体制,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二是立足舟山特色优势,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规划,启动实施舟山群岛新区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加工交易中心,推动舟山港域向综合物流型转变。三是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打造部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加快“义乌港”和航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义乌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探索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跨关区快速通关模式,促进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同时,三大国家战略既要集全省之力,又要使全省受益,把海陆统筹、山海协调的原则贯穿于三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全过程,构筑海陆联动的新格局。

如何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增强浙江发展的后劲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和综合实力的根本性基础,其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国家或地区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障。为此,报告充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明确提出了“兴实体”的发展思路,在具体举措上,一是抓有效投资。着眼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后劲,深入实施“三个千亿”工程,狠抓一批对发展起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和有效投资增长。二是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完善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投资兴业,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破除影响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鼓励企业加大实体经济投入,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夯实立身之本。强化要素和服务保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集聚。落实完善减负惠企政策措施,强化对小微企业服务,营造尊商、亲商、兴商氛围,着力提振企业家信心。三是抓金融保障。作为民间金融最活跃的地区,浙江有巨量的民间资本和繁荣的金融活动,但金融的创新发展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这一基础。为此,报告提出,着眼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紧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创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强化发展的金融支撑。

如何促进浙商回归,实现“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

1000多万省内外浙商是浙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发展的活力源泉。过去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广大浙商,今后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前列还是要靠广大浙商。目前,浙商已经在省外创办各类企业26万多家、专业市场2000多个,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累计创造了6.7万亿元的生产总值,是2010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的2.4倍。浙商不仅在五湖四海干出了一番事业,还在五洲四洋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境外创办企业数量已达4902家,累计投资112亿美元,中方投资99亿美元,足迹遍布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有学者指出,浙江是我国唯一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省份。因此,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更加注重跳出浙江与发展浙江相协调,努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拓展发展空间、吸纳优质要素、提升竞争能力。坚持“闯天下”与“强浙江”有机统一,集聚和激发天下浙商巨大能量,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开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在具体的举措上,关键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把省内浙商提升发展与省外浙商反哺发展结合起来,合心合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如何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就发展阶段而言,浙江正处于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依靠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以及其所承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浙江省创新驱动战略中第一位的战略资源。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复杂和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主攻方向;发展动力的创新是产业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体制和文化创新则是创新的保障条件。这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需要统筹和协同推进。为此报告通篇贯穿了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出,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驱动,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为发展注入不竭的活力源泉。牢固树立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快科技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促进,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经济困难之时,社会稳定的压力越大,我们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把“双稳”,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今年必须紧紧围绕的目标。我们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紧密结合起来,既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又致力发展经济惠民生。要立足当前办好实事,着眼根本构建体系。要更加注重财政的民生投入,办好顺民意、解民忧、保民安的实事好事,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遍增进民众福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因此,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创造财富与公平分配的协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4)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企业依然运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这与现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企业要积极结合新政策,积极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中,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高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旧时代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随着企业性质的不断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的不断改变,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必须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粗放型的经济管理使得企业原料、能源大量浪费、资源利用率极低,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完善企业结构,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资源、能源浪费,致力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2.适应当前科技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信息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十分重要。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要求企业员工要不断学习、创新,不断更新知识网络,转变思想,这会有效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决策

1.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遵循原则

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过程中,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求企业遵循以下原则:

(1)可实施性原则

在企业经济管理决策过程中,要求决策具备可实施性原则,以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要求决策过程从工作实际出发,科学论证、谨慎评估,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可实施性。

(2)信息可靠性原则

企业的决策依靠于企业所掌握的经济活动信息,可靠的经济活动信息是企业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因此要求在进行企业信息搜集过程中,对信息严格处理、慎重选择、科学归纳、合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可靠的经济活动信息,企业才能做出科学的经济管理决策。

(3)相对择优原则

在经济管理决策过程中,对于多个方案,要结合具体实践、统筹各方利益,对方案进行慎重考虑、合理对比,选取出有利于企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

(4)民主决策原则

在进行决策过程中,要求企业决策符合民主性原则,决策要体现民意,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同时要重视决策咨询部门对企业决策的重要作用,进行多方面的民主决策,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决策的参照方法

(1)实验法

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重大决策时,为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实施性,企业一般会对经济管理决策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研究决策的科学性,获取决策经验,为以后的决策作出参考。

(2)经验判断法

在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决策时,对于常见问题,一般可依据往常的决策经验,对新问题进行判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常规经验的应用可以大大缩减决策时间,保证经济管理决策及时、准确,从而提高了企业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3)数据分析法

对于工作量大、数据多大问题,在进行经济管理决策时,通常难以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作出科学的决策,也难以通过实验做出科学决策,这时一般运用数学物理方法、统计数学、分析数学等先进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从而获得科学的决策。

三、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科学决策的措施

1.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完善,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对现有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完善。创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提高企业决策科学性,提高企业产品研发力度。新的经济管理制度还可以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依据,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改善经济管理环境

完善企业运行机制,改善经济管理环境。良好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因此,企业要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环境整改,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以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高效性,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提倡弹簧式经济管理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中,通常采用刚性经济管理,即要求严格服从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企业规定,必须按时按量完成企业所分配的经济指标。而弹簧式经济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经济管理模式来说的,所谓的弹簧式经济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企业人性化发展,根据每个员工特点,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分工,即使员工没能完成工作任务,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人性化谅解,确保实行人性化管理。同时强调在工作过程中,人人平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新制度、新规章的大量颁布,面对新经济制度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冲突,为确保企业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长足久安的高效、稳定发展,要求企业务必要重视企业经济管理,深刻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积极结合实际,对各种利益冲突做出理性的思考,依据新规章、新政策,积极进行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5)

那么,如何在思想上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

先谈一谈在思想上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将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的世界观决定了他要走的人生道路;同理,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过去,我们国家在发展问题上也走过一段弯路,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都有一个实践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因此,要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应该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要想在思想上牢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仅仅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那是远远不够的,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要想树立这样的意识和进一步提高认识还需要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与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等相结合。我认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仔细研究和分析提炼。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以前讲过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做一个四有新人,这些具体的标准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它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细化。那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好处呢?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国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的文明在不断进步。

二、怎样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好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只有国家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充分的思考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事实证明,我们正在探索的这条经济建设道路方向没有错,取得的实效很明显。

三、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是一名普通公务员还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抓住“公仆”的涵义,只有你树立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并且是这么去做的,你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够理解到位,看得见、摸得着。

四、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得很清晰。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在认识中要搞清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做好五个统筹,要想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诚然,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学习一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这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身就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

其次再谈一谈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发展观,是宏观经济管理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实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实属不易,但更难的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政策法规中和工作行动上。下面对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谈几点体会:

一、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但各级政府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对经济发展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遍观各种破坏环境、非法开采资源、重复建设的项目,往往都或明或暗的表现出一些政府行为。以往,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过于强调gdp的增长,对环境和资源保护虽然也很重视,但缺乏考核指标,导致各级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效益,重项目轻环保,重资源开发轻资源保护,教训极为深刻。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要让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经济社会,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是万万不行的。说到底,政府是由各单位、各部门组成的,落实到单位特别是政府职能机构,就是要对工作的成效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最近,从铜仁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的业绩考核办法来看,说明我们的工作已经向前迈出了第一步。

二、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并且敢于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需要全方位的创新,这包括了方方面面,从创新内容看,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从创新主体看,不仅要求企业创新,政府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军队、各社会团体都要创新。从创新形式上看,不仅鼓励原始创新,还鼓励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就是鼓励学习型创新。这一点对于创新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我国许多方面还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下,更应将学习型创新与原创型创新相结合,凡是能拿来的一定要拿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拿不来的和外国没有的要组织自主创新。这样做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少走弯路。

三、从细小处促进和谐,讲究效益的科学性。我们究竟是以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还是单纯的以gdp的增长为目的,这是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比如我们铜仁地区工商局正在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细小处促进和谐。由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改革,使政府和企业由过去长期只重生产不重效益的计划经济思维转向以追求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思维,应当说是一大进步,但如果只追求效益而不考虑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就迷失了发展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经济的增长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呢?就是要通过经济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是讲究效益的科学性,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通过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提高宏观经济综合效益,全面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正确认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关于2010年人均比XX年翻一番的目标设定,比以前的指标更高,也更符合实际,特别是用人均指标来指导各地区的规划更加科学。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各地区之间存在区位差异、自然差异、资源差异、市场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在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必然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是必然的,市场经济就是通过这种发展的差异引导人口的流向,一步步实现城市化的。经济发展慢的地区人口会向发展快的地区流动,从而使自己的人均经济水平与发展快的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当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依靠这种市场引导,必须由政府进行适度的调控,以避免经济在地区空间上的失衡,造成长期的不经济。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对这种加快应有清醒的认识,是要快于这些落后地区原有条件下的发展速度,而不是要使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个别有条件的落后地区可能做得到,但希望多数落后地区做到这一点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6)

一、文献综述

自银行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King、Levine等从产业层面对经济和金融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帕特里克(1996)从“供给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两个方面来辨析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他认为在金融水平较低的阶段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支配作用,金融体系为那些急需资金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最初的资本,帮助企业启动起来,这个阶段处于“供给导向型”形式。而当经济发展逐渐成熟,由各部门对投融资的强烈需要而引起的对金融系统的需求成为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所谓的“需求导向型”模式。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何风隽( 2005)对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来自不同方面的观点和争论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和总结。张旭军(2007)回顾了最近几年来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其中一些有失客观和全面的观点,指出了有待改进之处。

我国关于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的研究总的来说大概有以下三种论断。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促进关系。杨晓华(2005)通过研究证实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如韩廷春(2001)建立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资本市场的更大规模。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单向因果,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我国充分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在世界经济的产业链中占得一席之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今,人口红利已经慢慢减弱,如何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M2/GDP代表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用FD表示,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样本选取1995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证实在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此,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查。本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法,GDP和FD都是不平稳序列,为了消除不稳定性的影响,对GDP和FD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为LNGDP和LNLNFD,再次对变换后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可见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

在得到平稳变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格兰杰检验来验证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该结果显示了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第一个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LNLNFD是LNGDP的原因,而第二个假设成立,LNGDP不是LNLNFD的原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并未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体系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提高很快。金融发展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经济增长并未促进金融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的程度,争取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尽管金融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体现了重要作用,我国金融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产品的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不够丰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充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同步建立,存在真空地带;汇兑换自由化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金融的自由化。

(一)加大市场机制在金融市场的作用

政府应当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尤其是给与利率和汇率机制更加灵活的空间,使得外汇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集聚社会闲散资金,为生产性活动筹资,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普通民众对理财的需求更高,而各企事业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些都会倒逼金融体系的发展。最近比较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广大平民阶层提供了理财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大大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二)重视金融深化中的质量问题

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中比较重视金融体系量的扩张,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关注度不够,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却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金融系统的整体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我国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应注意逐步确立良好的金融系统的架构,监管部门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也不能对风险的防范掉以轻心;逐步改变以往政府兜底的局面,引入竞争,健全推出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系统运行效率,避免出现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状况。

(三)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程度相适应

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分割的,忽略金融监管的金融发展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根基不实,无法抵御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风险,而金融监管过于严格繁琐,则会束缚金融的发展,同样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如何协调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是确保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金融体系的规模和质量;金融通过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断彼此促进,相辅相成,这才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风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争论的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5(08).

[2]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07(01).

[3]李钊,李国平,王舒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基于两部门模型中国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6(04).

[4]杨晓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07).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7)

帕特里克(1996)从“供给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两个方面来辨析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他认为在金融水平较低的阶段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支配作用,金融体系为那些急需资金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最初的资本,帮助企业启动起来,这个阶段处于“供给导向型”形式。而当经济发展逐渐成熟,由各部门对投融资的强烈需要而引起的对金融系统的需求成为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所谓的“需求导向型”模式。

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何风隽( 2005)对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来自不同方面的观点和争论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和总结。张旭军(2007)回顾了最近几年来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其中一些有失客观和全面的观点,指出了有待改进之处。

我国关于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的研究总的来说大概有以下三种论断。

第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

第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促进关系。杨晓华(2005)通过研究证实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如韩廷春(2001)建立了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资本市场的更大规模。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单向因果,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我国充分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在世界经济的产业链中占得一席之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今,人口红利已经慢慢减弱,如何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M2/GDP代表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用FD表示,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样本选取1995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证实在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此,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查。本文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法,GDP和FD都是不平稳序列,为了消除不稳定性的影响,对GDP和FD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为LNGDP和LNLNFD,再次对变换后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可见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

在得到平稳变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通过格兰杰检验来验证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该结果显示了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第一个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LNLNFD是LNGDP的原因,而第二个假设成立,LNGDP不是LNLNFD的原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并未成为驱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体系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提高很快。金融发展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经济增长并未促进金融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的程度,争取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态势。

尽管金融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体现了重要作用,我国金融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产品的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不够丰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充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同步建立,存在真空地带;汇兑换自由化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金融的自由化。

(一)加大市场机制在金融市场的作用

政府应当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尤其是给与利率和汇率机制更加灵活的空间,使得外汇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更加直观地反映出来。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活跃的金融市场能够集聚社会闲散资金,为生产性活动筹资,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普通民众对理财的需求更高,而各企事业单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些都会倒逼金融体系的发展。最近比较火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广大平民阶层提供了理财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大大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二)重视金融深化中的质量问题

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中比较重视金融体系量的扩张,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关注度不够,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却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金融系统的整体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我国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应注意逐步确立良好的金融系统的架构,监管部门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也不能对风险的防范掉以轻心;逐步改变以往政府兜底的局面,引入竞争,健全推出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系统运行效率,避免出现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状况。

(三)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程度相适应

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分割的,忽略金融监管的金融发展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根基不实,无法抵御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风险,而金融监管过于严格繁琐,则会束缚金融的发展,同样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如何协调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是确保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重点。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金融体系的规模和质量;金融通过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断彼此促进,相辅相成,这才是经济健康 稳定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何风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争论的述评.生产力研究,2005(08).

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嘉兴学院学报,2007(01).

李钊,李国平,王舒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基于两部门模型中国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06(04).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8)

二、金融发展理论定义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诞生

西方早期的货币金融的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在货币、利率和信贷等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没用将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进行研究,金融处于经济学的附属地位,故而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战以后,很多地区相继独立建立国家,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时候,资金短缺的问题时常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试图通过刺激储蓄和吸引外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但结果常常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金融系统的落后。由于金融系统的落后,国内的资金运行效率低下,金融系统无法有效的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戈德史密斯、麦金农、格利和肖。这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这进一步引起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视和研究。

帕特里克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良好的金融环境会引导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会变得非常复杂,这也就会引起对金融的需求,从而拉动金融的发展。这个观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帕特里克之谜,它引起了人们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探索。

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提是金融理论的职责,这是由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是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并把金融中介比率、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机构发行需求的收入弹性等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指标。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多是以他的研究作为分析的基础。

金融发展理论开始的标志是格利和肖发表的《金融和储蓄机构与储蓄―投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两篇文章。他们假设金融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证明了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强,而且金融的发展必须伴随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独立进行。

四、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标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他们将研究视角从发达国家完善的经济环境转向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经济环境。

麦金农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现象,政府对汇率和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这就意味着资金的价格是扭曲的,并不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关系。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就会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这就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储蓄倾向,导致银行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资金,市场上资金的供给被抑制;另一方面,实际利率为负意味着贷款人对借款人进行补贴,刺激了资金的需求,而资金的供给相对不足,造成了资金的供不应求。政府在此时通常实行资金配给制度,依据自己的偏好分配资金,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金融抑制导致一国的金融体系失灵,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肖认为,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吸收储蓄并将其转化为投资,使资金流向效率高的地方,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经济运行良好时,人们收入增加,刺激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所以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金融深化代替金融抑制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二十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发现这些国家并不是盲目地进行金融自由化,而是根据国情逐步进行改革。依此,诞生了金融约束理论,即政府不应完全放开对经济的管制,而应保持是适当地干预,这样更能有效地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9)

0.引言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已达到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作用,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巩固宏观经济管理在我国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实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1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又有刺激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宏观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行调整,可以将经济发展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速度之上。防治经济泡沫的出现,同时也可对有效避免经济发展的大幅度波动,即保障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也保障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在推进经济发展实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缺陷还没有清楚,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还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等缺陷。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内,市场调节也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因此,依赖于市场调节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国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加以调整和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3实施宏观经济管理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进行,然而市场经济自身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则需要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宏观经济管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实现的,一种是对公私财产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公私财产所占的比例进行管理。另一种是对私人之间财产进行有效的调配和控制,以抑制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

2.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的必要性

2.1是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规则加以肯定,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规则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全球化基本规则的指导下,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对外开放发展水平的根本目标。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求,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要对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管理理论,用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我国政府还要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保障各项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能有在管理人才的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确保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整体实力。

由上可见,我国应加强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各项手段。首先,应保护我国弱小型企业的发展;其次利用全球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挖掘我国产业的潜在优势;再次,充分利用国际反垄断法,防止某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过度集中而处于支配地位,以对我国经济造成威胁,并对国内的投资者与消费者带来损失,以此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可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2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由法律规定、对宏观经济执行机构负责、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创新及相关工作岗位与人员的创新。职能部门的创新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责权与职能加以强化,以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就是监督市场的平稳运行,确保市场秩序的安全,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应加强政府职能的战略目标创新,提出“服务型”概念,改良公共决策体系、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由全能型政府顺利过渡到服务型政府;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重新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权限,每个部门、每个领导者与管理者都有统领全局的权力,对宏观经济管理全局负责,并通过责任制加强制约力度。另外,还要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各组织结构,做到机构的精简高效,适当设置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选聘时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避免由于管理层多、机构臃肿而造成的信息传递慢,影响管理效率,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3.结语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即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科学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该何去何从。如何充分发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宏观经济管理要想充分的发挥其经济管理与调控价值,就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时的做出调整,与我国经济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白化萍.新时期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信息工作应对策略[J].金卡工程,2010(10).

[2]姚承晔.浅谈工程经济的价值集成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31—05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社会生产过程整合为一个物质资源的闭路循环系统,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其本质是切合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生产模式的根本变革。甘肃省作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依赖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欠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走循环经济之路,既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资源型省份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4年以来,甘肃省作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特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后,甘肃成为全国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省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成为指导甘肃本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主体思路,而且在全国层面也具有了更加重要的“先行先试”意义和作用。因此,经过近7年的发展,甘肃的循环经济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找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二、文献回顾

1990年代末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引进国内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发展原则、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内学者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评级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如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一)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面

王奇、王会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封闭和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总量模型,对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刘明、殷剑、杨光利用DEA方法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邢蓉、刘云从经济发展、资源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四方面建立了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8年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评价。安乐、李宇斌利用AHP分析法从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三方面建立辽宁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对辽宁省14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毛文娟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水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对天津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篇(11)

周小亮:好的。近年来,我国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将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运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对转变发展方式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及对中国改革发展与改善民生之关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对转变发展方式中如何通过生产方式与体制机制的完善以改善民生福利,也进行了一些系统深入研究。

在国外,旧、新福利经济学以功利主义和主观效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制下如何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和市场交易以提高社会福利。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改善民生福利的方式选择、绩效评价及条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照,但他们没有深入分析社会生产方式或发展方式变化对民生福利的影响,也没有研究改善民生福利的体制机制问题。近年来,诺斯等新制度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既强调发展目标要从货币指标向非货币指标、自由及可持续发展转变,还研究了如何“使制度适当”来促进公民福利提升。特别是卢兹和勒克斯等当代人本主义经济学采取历史、社会、制度分析法,探讨了满足人的需要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强调生活质量和幸福能力是经济发展与制度设计的根本价值前提。这些研究虽然缺乏唯物史观基础,但对于发展的价值导向,以及如何从制度完善来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福利的最主要指标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转变发展方式要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要求。而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内含一定价值取向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系统变革,其过程既要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以夯实民生物质基础,又要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为改善民生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为此,在理论上,需要从西方福利经济学等理论的借鉴性移植向自主创新转换,即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共同富裕为重点,在大综合中构建适合中国改革发展特征,并能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广大人民群众民生福利不断提升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记者:在政策设计上如何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和民生价值取向呢·

周小亮:满足整个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设计过程中,既要对中国改革发展模式进行有理性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更需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目的所在,努力探索能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成果的体制机制基础。应着力解决生产力发展标准人本化、经济结构调整民生需求导向化、生产条件与收入分配公平化、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保障福利普惠均等化等四大问题,为此,转变发展目标应实现从单一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体转变。

记者:以民生为导向,必须努力增强能够提升民生福利的生产力物质基础。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生产力的价值标准呢·

周小亮: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突出民生导向和生产力的主体性特征。也就是说,应以人作为生产力的中心和主体,以人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目的,使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只要我们既重视生产力的标准,又重视生产力的价值标准,经济发展就会又快又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能明显改善。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实质就是要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