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7 16:29:06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1)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旨在为国家培养从事道德教育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的专门人才。具体教育目标可以细化为两个板块的内容: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们道德观的发展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公民教育研究和实践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设置与选择。就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而言,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和模式与我国高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我国,专业性课程体系由多门具体课程组成,从历史、原理、方法论、前沿问题等角度共同建构一个课程体系,每门课程至少有一本教材。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门类很少,但每门课程都包含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历史、原理、方法论和前沿问题等诸多主题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阅读五至十本参考教材以及诸多相关学术论文。因此,与我国高校多门课程构建一个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采用一门课程涵盖一个学科体系的模式。斯坦福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是“道德教育”这门课程,由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中心主任,国际道德教育领军人物威廉•戴蒙(WilliamDamon)教授主讲;哈佛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成人:道德儿童”,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瑞克•韦斯伯德(RickWeissbourd)主讲;二是“公民教育和公民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道德教育学会负责人之一海伦•黑斯特(HelenHaste)教授主讲。而在进行课程选择时,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本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课程之前,往往要先学习教育统计类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为日后的科研活动奠定方法基础。此外,学生还将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选择多种道德教育的研究视角,如哲学的视角、人的心理发展的视角、社会环境的视角、人类历史变迁的视角、人脑的生理发展视角等。因此,学生还将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所提供的课程中选择相关课程,为开展道德教育学习和科研活动奠定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美国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设计时,学校及教师首先需要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以及深入地研讨,围绕本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制定诸多教育主题,并围绕这些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所有被选的教学内容都经过学院领导、主讲教师和专家团队的严格审核及把关,以保证所选材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该课程的基本教育内容,最大程度上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道德观的发展规律;二是哲学、文化、性别、种族等多视角下的道德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的规律,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规律;四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针对每一个学习板块,教师都将选择这一板块中最为典型的若干专著及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继而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讲解,并开展全面研讨。首先,针对人们道德观发展规律这一学习板块,专业性课程根据人类生理成长规律将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具体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时期,即道德观的产生期,学生需要课前阅读的资料主要包括戴蒙(W.Damon)教授的专著《道德儿童:培养儿童自然的道德发展》第一至五章等;第二阶段为青少年时期,即道德观的重要发展时期,阅读资料主要包括科尔伯格(L.Kohlberg)的文章《道德发展阶段及德化》等;第三阶段为成年阶段,主要关注成年人的道德义务。阅读资料主要包括海特(J.Haidt)的文章《拥有理性尾巴的感性的狗: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主义方法》等[3]。

通过学习和了解人类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对人类道德观发展的整体脉络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真实的把握。而人类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尊重人类道德观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道德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有可能帮助教育者制定出更为有的放矢的教育规划,进而切实地促进教育对象道德观的发展和提升。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奠定道德教育专业学习的认知基础,并指导学生日后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针对道德教育的多视角审视,教师主要立足四个基本视角,开展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一是哲学视角,主要探索开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哲学基础。阅读材料主要包括约翰•罗尔斯的专著《正义理论》、涂尔干的专著《道德教育》等;二是文化视角,主要考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开展道德教育的理念和途径的异同以及相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和途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效果的异同。阅读材料主要包括舒德(R.A.Shweder)的专著《为何人们需要烧烤:来自道德心理学的食谱》等;三是性别视角,主要考查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或某些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阅读材料主要是吉利根(C.Gilligan)的文章《青少年发展的再思考》以及萨默斯(C.H.Sommers)的专著《一场针对男孩的战争:误导的女权主义正在伤害年轻男性》等;四是种族视角,主要考查种族因素对于道德教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儿童的道德力量》等[3]。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学生将会在整体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尊重受教育群体的个体特征和差异性,了解道德教育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澄明诸多非智力因素同样对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即同样的道德教育规划在不同的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而这种不同的教育效果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群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所属的种族等非智力因素所决定的,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该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使学生明确在未来开展道德教育的职业生涯中,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背景,尊重每一个教育对象个体的特殊性,是成功地制定道德教育规划、开展道德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道德教育规划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第三,针对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重点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科学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包括:一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检验途径及其优势与不足;二是学校的道德教育规划的文化、种族、阶层或性别差异;三是教师在开展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道德成年:道德儿童》、戴蒙(W.Damon)的文章《在学校讲授价值观》、诺丁斯(N.Noddings)的文章《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道德使命》、努齐(L.Nucci)的文章《教育:为了道德成长》等[4]。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厘清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检验途径和教育规划的评价原则。同时,由于学校道德教育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在某一特定机构开展的道德教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其作用不容忽视。倘若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教师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关怀的人文环境、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其对学生的影响,辐射学生家长,使其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作为道德教育从业人员开展道德教育的能力和效果。第四,针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的学习和探讨,主要包括学习公民教育的含义、目标、方法和当前的障碍,以及聚焦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和科技四大领域,考查他们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进而运用批判性思考,厘清公民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柏拉图的著作《共和国》、杜威的著作《经验与教育》第三、四章、卡雷特罗(M.Carretero)的著作《构建爱国主义》等[5]。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规划出一个公民教育的基本蓝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日后开展具体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广泛的理论基础。此外,聚焦公民教育的文化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国家政策和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清晰地把握个人的学习任务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了解公民教育应尊重社会传统,立足文化平台,帮助教育对象建立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事半功倍地开展公民教育。教学形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往往不拘一格,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讲解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充分结合,通过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邀请来宾讲座、情景假定、案例分析、观看影片、比萨讨论、学生个体陈述或团队陈述、设计和完成团队科研项目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了各种教育手段在学生知识习得和理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综合开展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学习,其宗旨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接受效果。评价方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师普遍采取考查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主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三项指标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是教师考查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最主要指标;学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一般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具体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对我国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道德教育是提升国家和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首要途径,是每个公民人生的必修课程。成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综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准,而道德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为今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德性修养提供了基本保障。科尔伯格等人对于多国样本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相似的基本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所处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其道德发展规律高度一致;人们的道德发展具有普遍性[6]。因此,对于美国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力、教育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认知前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推理水平不是整齐划一、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个体认知发展不断习得而来的,遵循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他律到自律的、不断上升、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其发展水平以人的智力水平为基础,受到个体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人们身处某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时,他们的道德认知不会向低级阶段退化,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高一级阶段的道德问题,不会跨阶段地跳跃式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应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全过程始终贯彻的原则。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处在不同道德认识发展水平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其道德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现有道德认知水平一个阶段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7]。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研究的教育现象。在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道德教育这一领域本身,而忽略了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掌握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而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视域下,只有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才有可能达到其预计的教育效果。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从业者身兼道德哲学家和道德心理学家二职:作为道德哲学家,他应科学选择传授给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内容;作为道德心理学家,他应科学判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据,选择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观提升的方法[8]。

(二)强调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研究能力规范的学科研究要求有明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具体研究方法选择则是确保研究成果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因素。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应建立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因此,方法论自觉是道德教育研究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道德教育只是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非科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会极大地影响道德教育研究的科学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道德教育研究方向的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的专业性课程学习和实践之前,必须学习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类课程。道德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元性,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所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而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普遍建立在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为道德教育实践服务。相比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的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对重视学理研究,而弱化具体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在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样本的选择、问卷和量表的设计、数据的解读等方面,普遍缺乏合理的解释和论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依托的研究,其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相对较差,科学性无以保证。因此,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是保证我国道德教育从业者科研能力的基本要素,也应成为我国高校今后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2)

其次,以人为本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关于“法治”,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有个著名的公式被人们广泛引用,他说,法治应当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而什么样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涉及法律价值取向的问题。“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意义就在于确信法律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地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免受他人专横意志的摆布,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独立性和能动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必然离不开人的自由发展,人的价值开始被重视,维护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法律的必然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是法律价值的承载者和终极目的。我国制定法律的出发点和终极归属都是为了对人的自由幸福生活提供制度基础和法律保证,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取『旬所制定的法律才能形成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自觉认同。以人为本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大学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人本基础。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回顾中国历史,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是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已经看到道德教育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不重视道德教育,一味地依靠刑罚的强制手段,靠强力来制服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人们就不可能产生“羞耻之心”,也不知道违反法律是“可耻的”,不可能在内心中形成一道防御犯罪的堤防,而只是力求逃避法律的惩罚,甚至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犯再犯,从而陷入邪恶的深渊。纵观儒家学派“德治”思想,尽管其强调“德治”往往重于、多于强调“法治”,而且常常用滥用刑罚的亡国亡君的事例来强调“德治”的重要性。但在其“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后面仍能看到其德法并举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唐朝,统治者一方面搞“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严密、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不仅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其道德观念。目的是“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促进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法治与德治,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问题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大学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律和道德有共同点,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都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自我是否意识到,从客观上来说,人在社会里生活就必然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法律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普遍要求,而道德则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最低要求。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守法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达到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完美境界,但是至少可以通过法制教育,给每一个大学生的行为确定最后一道防线。可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点之一在于把利己不损人作为对人的行为的最低基本要求。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有所长,但又相辅相成。道德教育强调的是自律,而法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他律;道德要求人应该为善,法律要求人不得为恶。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功能上的优势弥补对方的劣势,能使二者共同发挥最大作用。

三、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途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德育与法治相结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道德规范主要是靠个人自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要使道德教育具有约束力,还必须以法制和纪律作为保障。西方各国不仅建立了完备的基本教育法,还有一系列的学校工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以及相关法案来配合,实行依法治校。《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全国性教育改革计划,1993年首先作为法案正式生效。又如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再如,日本1947年3月31日颁布实施《教育基本法》,强调:“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培养爱好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国会还以《教育基本法》为准则,之后又颁布《学校教育法《教育委员会法》《教职员T许可法》《社会教育法》。1987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根据教育基本法确定了而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为学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②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而且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规范化,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法规的作用。在世界导师制发祥地——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文科或理科学生,都要求他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质和社交能力。1984年,学校出版了一部管理学生的“法典”——《学监备忘录》,对重要场合的着装、俱乐部或社团的组织、公共集会或游行、公共演出等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规定。美国所有大学都设有校警,大的学校还设有警察局,学生若有违法行为,轻则由校警配合学校进行教育,重则交校外警察局法办。而且,西方学校把许多德育教育内容融于制定的准则之中,如《常用语言、行为的准则》《家庭中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问的准则》等,使德育教育在法制和纪律的保障下,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美国高等教育阶段的道德人格教育与法制教育是互相结合的,其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社会义务、法制观念、心理健康、人格理念等问题。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该校设有学生工作中心,这一机构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校内开办经营性的服务实体,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包括帮助孤寡老人料理家务,帮助贫困家庭修盖房子,帮助移民子女学语言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体验生活,体察社会,增强社会义务感。这所学校还在校纪方面明确规定,不许打架,不许盗窃,不许吸毒与贩毒,就是在校内游行与静坐也必须在规定的路线和区域。否则即按违犯校规令其退学,这对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必要的。③

借鉴和反思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我国正在实践中促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近年来,我国已颁布了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建立了基本教育法。还进一步强调实行依法治校,有一系列的学校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以及相关法案出台。法律所固有的权威性、强制性为学校教育包括德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实践中,还应从以下方面促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项基础性教育,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评估、监督制约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教育管理机制。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学还应结合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配套的法律课程选修课,开展各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其次,要由简单的道德说教转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教育,克服只讲鼓励不讲惩罚或只讲惩罚不讲鼓励的两种片面倾向,把主体的德行作为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次,高校德育应加强法制化管理。法制化管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现代德育方式,它通过执行制度、管理行为去教育学生,完善学生人格。但是,这项重要工作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最主要的问题是制度不完善或者有章不循。这种状态使管理混乱,既费时费力又做不到公平公正,学生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因而,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把德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法规与准则之中。凡可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德育活动和工作,都应制定相应制度。不仅要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而且要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只有把法治与德治、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公丕祥.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78.

②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294.

③刘和忠.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6

[参考文献]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3)

古往今来,灌输教育一直深受中西方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更是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有必须在深入了解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灌输原则的本质,坚守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原则。

一、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历史回顾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西方古代及中世纪的强制性灌输教育方法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勾勒出道德教育的最初形式。其中,斯巴达的公民道德教育以严厉著称。严格的军事训练,残酷的惩罚措施都只是迫使民众养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道德品质的手段。众所周知,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是一个更讲求民主的城邦。“但在道德问题上却令人意外地专制。”简言之,在古希腊时期,“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

中世纪时期的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宗教教育。基督教为了巩固其主导地位,故而重视道德教育并采取体罚、惩戒等严苛的教育手段,迫使人们盲目的接受和服从宗教教义,绝不允许提出任何质疑。儿童本应是最纯洁的天使,但在基督教会的眼中,却被认定为欺骗上帝的滑头。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它(基督教)和儿童接触的唯一方式就是那种命令式的传教。这样,基督教教义通常在幼小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其意义时就被灌输给了他们。于是,宗教和道德教育自然就非要牺牲理解而极力强调记忆不可。”在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几乎从未改变。由此可见,中世纪时期的西方重视道德教育,但这种道德教育乃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育。

(2)西方近代的理性灌输教育方法

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崇尚理性和智慧,并认为理性和智慧可以通过理性灌输的方式获得。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夸美纽斯、洛克等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夸美纽斯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反对强制性的棍棒教育,主张重视榜样、示范、表扬等教育方法的运用,以更为人道的态度对待儿童。他指出:“对于每一件事物都要加以不断的解释,直到学生明白了它为止。”“除去为理智很好地理解了的材料,不应当强迫儿童去背熟任何东西。”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谈》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德育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他要求重视以理性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坚决反对用粗暴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道德教育。“主要的教育手段永远都不会是教训,而是示范和儿童周围的环境。”

综上所述,西方近代的道德教育亦重视灌输教育的应运。与中世纪时期相比,近代的灌输教育更重视人性尊严,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

(3)西方现代的科学性灌输教育方法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对待道德教育的态度虽几经转变,但对传统道德灌输的批判却从未停止。20世纪,在西方各国普遍实现工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欧美各国几乎同时兴起了“新教育”“进步教育”运动。杜威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思想中,已经孕育出了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框架。何谓传统教育?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很明显,杜威所批判的灌输只是带有强制性色彩的灌输,而未对灌输进行全面的否定。道德灌输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反对强制性的道德灌输,采取多种方式去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这是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这种方式行之有效,更为科学合理。

二、西方道德教育灌输方法的主要特征

西方道德教育灌输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注重灌输教育方法的应用

奥勒姆曾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西方近代以前,学校所教授的各种读本无不是在强制性的向学生们灌输对宗教的认同以及对强权的服从。20世纪初期,以彻底否定灌输为主旨的道德教育思潮产生并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不可否认,反对道德灌输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这种单纯的反对道德灌输却使得道德教育走向了另―个极端

放任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学生道德素质急剧恶化。公众的不满,迫使各国重新树立灌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也为今后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在黑暗的中世纪,还是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灌输教育一直是西方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批判强制性的道德教育灌输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4)

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养成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具体而言,中职德育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强化: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考评标准;其次,在考核评估方法中应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同时,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中体现是否重视和落实学生养成教育。

一、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考评指标

对于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们而言,如何去评价他们的教学工作呢?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看他们是否弄清了德育课的基本性质、目标,是否树立了正确、全面的德育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实践层面上,看他们是否把握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原则要求,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认识德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德育教育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和个性发展。在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还必须凸显教学模式的考察,这不仅要求我们认真考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根据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在规律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未来的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机构就是服务机构,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这是我们评判德育课是否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首要标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教态、教仪,这是能够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课上得好,能吸引人;其次,态度和蔼,有人格魅力;另外教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而且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相互交心。具体而言,所谓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就是指: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两项具体的任务:

其一,中职德育课的考核评估要根据本课程教学对象确定学科内容的基本要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很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仅仅满足于既有教材的把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由于中职德育课并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于知识性整体的考察,而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当我们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时必须突出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在教学安排和教学处理中做到了有的放矢才算是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其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本课程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德育课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按照这些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把这些要素组合成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稳定结构。

因此,所谓好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中职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训练,学习方法是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方法是学习方法的示范。因此,当我们试图制定中职德育课的评估细则时就必须从这样原则出发。

二、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

建立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育的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的认真考察,以及多年来从事德育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考虑到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的确定必须从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入手。德育教学是贯穿各级教育的重要课程组成,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都应重视德育教育,中职学校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

具体来说完善中职德育课考评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课程地位观念,理性对待中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其次,准确界定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评价中应适当加入实践有效性的考察指标。

中职德育课作为一门学科,有它特定的教学对象和工作方法,要对德育教育做出历史的全面的描述,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要建立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定义、原则等,并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包括这门课程的完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具有这种要素的完善性和结构的合理性,就不能成为“科学”,尤其不能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现象的描述,还是对规律的揭示,或者是对范畴的界定,都是要运用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并能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例如,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趋势、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是中职德育教育必须完成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中职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就要求所有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编制出切合新一代学生心理诉求的教材体系,彻底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凝固的关系。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实践都必须反映出这种变革。中职德育课的特点之一是,它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德育课程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它与德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这就提醒我们在自己工作中把德育教育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具有实践性的应用理论,再把应用理论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经验,并尽可能地概括为运用模式或操作程序,使德育课的教育教学都能走进所有教师的课程,成为他们手中运用自如的工具和武器。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必须以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性为评价的终极指向。中职德育课在现实生活中愈有效,就愈能被广大教师所运用,其现实针对也就愈强。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三、强化德育工作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不仅要做到上文提及的完善中职德育考评方式、突出中职教学模式,还应从生活实践出发,将德育课延伸到现实生活的更高层面。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道德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式还必须重视养成教育的结合。无论是何种样式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培养和发展受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给予他们在教育教学及整个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基本道德素养。因此,德育课效果是否能落到实处,不仅仅停留在课堂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纳入到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估方法中来。

现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做到“学术型”教师,而且对于教师在工作上能否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运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总体性的目标服务。

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运用专业的教学语言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做到规范、科学、艺术。规范是教学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科学”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最低的标准是准确无误,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鲜明的条理性。同时,作为启迪学生心智和道德意识的德育课还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性。具体而言,在德育课的考核评估中是否做到了强化德育与重视养成教育相结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

其一,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判,并据此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开展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学安排。众所周知,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的各种需要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动机。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动机;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动机也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各种思想的产生,以及他们不同行为的展示也是由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激发的需要产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时能否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原则,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行为动机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5)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14―02

德育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的中外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德育内涵、功能及定位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外德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作出更明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和立场。

一、中西方德育的内涵比较

“道德”一词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德育的内涵一直难以简单界定,而它与政治、法律、宗教、个体心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又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的范围。因此,讨论德育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人手,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起。中西方古代德育主要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近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则从笼统的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但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西方的德育理论研究中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严格区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却又将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贯通。我国虽然在德育史上曾出现“政治泛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实行的是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大德育”。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德育”在传统意义上侧重的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形式到理论的研究都是较少的。西方德育较之我国的德育更注重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但是它们却能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相互补充,使得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西方德育中的社区文化、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德育工作者所肯定,它们实质体现的是西方的“大德育”传统,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其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它们在教育学中的运用。

西方德育在方式上经历了一个从强化灌输到价值中立再到回归传统并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道德认知的过程,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就是:西方传统德育内容也是一些较为固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和单一的价值观。近代的西方德育随着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反对传统的规范、规则的强化灌输,而以似是而非的德育内容激发和发展个体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德育模式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于是现代西方德育又一次向传统德育内容回归,但在实践方法上仍然反对传统的教条灌输方式,提倡对个体认知、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德育内容上一直延续传统德育“德性”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到了近代又有了浓郁的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与我们党在近现代历史上创造的重大贡献和其优良作风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的信任感有关。西方将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观察和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因此,其内容也是集中于最基本的个人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使个体理性地认识并能恰当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些都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也渗透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西方通常并不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整个课程来发现美德的实际意义,通过环境、隐性课程、宗教活动等发现有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这也使得西方德育成为最终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的因素之一,而其一般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代的道德教育,已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为要求。

尽管中西方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大致上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范畴的基本内涵,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是有关联的部分,只是各国依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而有所侧重,导致其实施途径的差异。现阶段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以及宗教式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中西方德育功能及定位的不同

中西方在对于德育功能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众多不同见解,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其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一切德育功能问题所涉及的最基本的维度。对比中外的德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到近代德育侧重于德育的社会,强调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涉及个体性发展的方面,主要也是改造人性、引导人性向善进而到维护社会统治稳定这一政治目的。我国现代德育理论则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功能不仅只在改造、引导、完善人性的这一层面,最终还要促进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德育的个体是促进这种本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国外德育在功能方面从古代至近现代一以贯之的是同时注重德育社会性和个体性两方面功能,在强调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时,也注重其促进人性发展完善方面的功能。但是西方德育的个体强调的是其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功能,所依托的是道德的工具功能,最终是为其社会服务,脱离不了其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根源,脱离不了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德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德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德育才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德育才赋予它原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功能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决定于人们或社会对德育的需求状况。德育功能本质上具有客观性,但它总是会与我们主观期望和价值设定联系在一起,即与德育的目标相联系,中外各国对德育功能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各国德育目标的差异,最根本体现的是体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德育功能的不问理解,会直接导致其对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定位的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和欧洲古代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多将德育作为唯一的教育。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曾一度将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科学技术,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德育问题。近现代时期各国大都认识和肯定了德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发展变化中我们强化德育的社会适应,将其作为德育功能的基点。西方国家通常注重发挥德育的社会适应,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培养个体的自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我国传统德育在社会功能上侧重其规范、规则方面的限制和目标较高的、具有政治性的发展,只强调这两方面会造成个体在多元社会中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困惑和矛盾,不利于其个体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观。德育功能要向个体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8.

[3]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1):109.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6)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要从初级的、简单的、具体的事情做起。他还就培养和形成道德习惯的规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在加强对小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明理激情法。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少年儿童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觉性是形成道德习惯的必须条件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向提高其自觉性。我们对学生每提出一种道德习惯要求,总要做好充分的说理工作。譬如对于升国旗时立正致礼的习惯要求,我们开展了“知国旗、爱国旗”的教育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给学生讲解国旗的来历、国旗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生发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觉地养成习惯。

2、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在训练学生的道德习惯时,我们注重树立道德习惯方面的榜样以导向、激励学生既注意把历史上及当今社会上的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物介绍给小学生,引导他们学习,更注意在本校学生中树立道德习惯榜样。每学期,我们都要结合“家乡好孩子”活动,评选出道德习惯方面的小标兵,如最讲礼貌标兵、最守纪律标兵、最勇敢标兵等等,张榜公布,并组织宣传小标兵事迹的演讲会、故事会,号召学生学标兵、赶标兵。由于标兵就在身边,就是自己的同学,学生觉得亲切、可学。

3、师德垂范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的口号,全体教师严以律己,在道德习惯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反复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自我教育也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制订了《在校一日常规》、《道德习惯二十条》等制度,并把其中的主要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还谱成歌曲,让学生吟唱,使其牢记行为习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平时自我对照,自我约束。我们还制订了道德习惯考评细则,其中有学生自评、互评,并采用量化的方式,让学生定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习惯水平。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7)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反映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同时也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并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道德中, 明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并且在1996 年,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也需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要求。虽然前人不可能站在今天的教育高度,但我国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贤和典范,都可以成为我们确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历史依据。

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为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党和政府也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祖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加之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工作周期长,见效又比较缓慢。教育的对象也都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独立个体,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很难搞好教育工作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当中应当体现出对人民和集体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所以,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

其次,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也是其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治教,并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贯彻执行。只有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素质的公民。所以,依法从教是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是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体罚学生、填鸭式教育、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等野蛮教育的方式仍然不绝于耳。而人道主义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便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出现并倡导。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事业,必然要致力于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由的追求,致力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⑤。因此,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教育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发展需要,主张个人的全貌发展,并从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上最大化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因此,在从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应当包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三方面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在职业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民主的特点。并且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书育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还要时时刻刻体现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教师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伦理导向,其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这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教育民主而言,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且要收到以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调节。不同的上层建筑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需要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民主规定了全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必须信守的道德原则和教育措施而存在的。它能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协作的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8)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9)

从“社会本位”角度分析,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彼此互为补充,法律将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规定为公民的义务,具有强制性,以保证社会主体对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道德通过引导社会自我净化,进而为良法之治营造积极的环境,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看, 法律使人明法,知道可为和不可为之举,道德使人明理,明白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二者共同为个体行为提供了指引。法学教育过程中德育实践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法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已无法与当代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相适应,德育体系有待进一步重构与优化。 

2.以法学人才为培养对象的德育体系 

教育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构建德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应从德育目标与原则、德育模式与方法、德育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起符合当代法学教育目标和社会需要的德育体系。 

(1)德育目标。作为法学教育,它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人才的重任,其德育目标必然离不开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入,以提高法学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建立发展的法律道德体系。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专业目标。通过寓德育于法学教育,提高法学人才的专业信仰,提高整个法律系统的道德水准。第二,职业目标。法律职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技术性,其道德观念与其他职业存在一定区别,在德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各个主体的责任意识。第三,评价标准。法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价值冲突,一个律师或者法官可能面临着对当事人尽职和对社会公开的双重责任,当对私与对公之间存在冲突时,需要公正的价值标准,才能保障人的行为稳定性,因此德育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 

(2)德育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重点采用的德育方法有三种,即说服教育、角色扮演、合作学习。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角色模拟,亲身体会获得道德感知和认同的方法;合作学习则是教育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在道德取舍过程中充分考虑团队价值。这些德育方法与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法官、律师所需要的辩论说理的基本素质相符合,同时在活动教育模式下,法学教育的德育实践更多是通过模拟、辩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团队进行彼此分工协作,模拟不同的角色,通过剖析事实并运用法律进行价值评价,进而说服对方的过程。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10)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科学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紧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理论基础,更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内容和灵魂。事实证明,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成才的历史。从建国初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说明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这些已有的和新探索的理论教育学生,武装学生的头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承载着这样的职责: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高职学生为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真正肩负起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高职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高职学生提高政治[1]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明确了的方向。“以学生为本”,既要做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主体性和实效性,要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从学生本身出发,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地发展。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将“以学生为本”真正贯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去,关键是解决如何调动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积极性的问题。要找出大多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缺乏兴趣的原因,需要了解目前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继而对症下药,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信息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有效地克服以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简单“说教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将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研究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德育最基本的方法篇(11)

自从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在“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理念指导下,高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高校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摇篮,它们首先提出了“德育优先”的理念,把德育教育工作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西方教育模式的不断流入,德育为先的理念和德育实践两者之间产生了隔阂,高校的德育工作逐渐走向了重认知轻实践的道路,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背离的状况。尽管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德育优先”的理念,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导致了重认知轻实践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是辅导员,所有的目标都成了口号。

(二)重口号轻落实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突出的目的性和政治色彩,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思想、坚定的意志,这主要是受我国的国情和国民意识形态制约。学校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还要受民族的传统文化制约。同时,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是全民的,但是学生比较注意个体性,他们会否定某些正确的德育观念,这样就会制约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这样可以高效地完成德育教育的内在转化,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三)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实质

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完成,又被称为实践性德育。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模式要求德育教育要以生活为基础,最终回到生活中来,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地位就发生了变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接受德育教育。然而,生活德育教育过度地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会造成有些学生过度地追求独立,把掌握道德知识忽略了,容易造成知行的分离。因此,高校的德育生活化会过度地重视道德实践,对于道德知识的学习会被忽略。

二、完善“知行合一”德育教育的基本措施

高校德育教育要从大学生的“不知不行”出发,使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内涵构成体系,在确保德育教育活动弹性空间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六点进行阐述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内涵:

(一)法纪教育

遵纪守法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公民爱国的基本表现,因此,法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导,是对国民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国民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注重法纪教育。

(二)理想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理想教育,要想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脚踏实地。我们要把理想进行细化,让理想变得更加现实,通过具体的行动可以实现,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诚信教育

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诚信,它是连接社会关系的纽带,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正在被侵蚀,在大学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诚信危机,例如考试作假、求职作弊、学术造假、骗取助学金和拖欠学费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的学风和校风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增加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不仅是集体主义教育,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回报父母的生养,还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体现了大学生的自立、自强和自尊。因此,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情感的基础,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成分。

(五)文明教育

文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明礼仪的基础,了解一定的人际关系标准,让学生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引导下,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让学生把文明礼仪装在心里,在实际行动中践行文明,使文明礼仪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体现出大学生的文明教育。

(六)励志教育

在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采取高效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制定贴合实际的方案,经过自己的不断拼搏慢慢地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先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个体成长的方案,注意对学生实际困难的解决,使他们认同并提升励志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励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