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9 17:11:26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也使中国公众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新形势表明,能否在我们建设与巩固物质基础和各项制度等硬件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文化和道德等“软件”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美德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优秀道德思想宝藏,必将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旋律。对我国而言,继承这一宝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我国取得丰硕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在道德方面暴漏了一些问题,这对与我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旧的道德观念被冲垮,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再加上法律、制度等层面的转型,造成道德选择过程中人们的盲目性,导致道德代价。许多学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形成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导向性;计划经济时期对个人意识的压制,使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叛逆;当前转型其中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却小人格主体性与安全感,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严重;片面的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唯有经济建设,忽略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

本文认为,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其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本文中根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响应为例进行说明。而弘扬传统美德的进展在未来又会对政府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

二、政府政策对弘扬传统美德起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力与政策决策力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作为上层建筑,是建设精神文明中尤为重要的力量。在文献[1]中,华中师范大学的贺东航认为,改革开放后,政府的行政作用与政策的执行对公共领域中各类事物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广播宣传、国土、环保等公共部门的政策影响力日益增强,其行政职能迅速扩张。这一切都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自主意识和执政能力,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可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相适应的,帮助树立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增强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3年1月17日,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做出了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中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号召下,许多央企与政府部门的年会进行了“瘦身”甚至干脆取消。全国各个省市区召开会议,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如何制定切实措施,用来狠刹铺张浪费之风。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各地顺利展开,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弘扬有着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政府进行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弘扬传统美德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出台与解决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从政府决策人员的角度看,政府政策的出台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截断。从政府决策结果即政府出台的政策看,它虽然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基点或切入点,但其自始至终都聚焦在未来的某一时空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与政策之问的关系概括为三维时空中动态链接关系。这一关系告诉我们,政府决策者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背景,以及问题出现的程度与范围的判断时,需要充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过去、现在、未来中这些问题发展的轨迹,对症下药。同时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的效果,以及相关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政府政策对应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衍生出多套具有实时针对性的备选方案,对现有的政策进行继续的推进的同时,做出相应的改革。

例如,在2004年,我国公款吃喝总金额达到了3700亿元,但是在2005年,全国公款吃喝金额迅速增长至3951亿元。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政策在全国开展的情况,根据该政策在未来是否可以有效地遏制全国公款吃喝的情况,对该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

四、总结

本文主要对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关系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并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策在全国展开的情况,以及该政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革,说明了政府政策与弘扬传统美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波,胡凯丽,侯嘉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代价问题的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2)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这一重要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为确保该课题的学术含量和理论研究的严肃性,课题组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研究伊始,这些子课题即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企望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这些,都为我们得以确保《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自本期开始,《艺术百家》将采用连载的形式,将《弘扬节日文化研究》的10个子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陆续展示给公众,以期全社会特别是学界能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切实的支持,开展更为深入的讨论、争鸣并引发相关思考,以期实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助性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3)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4)

1945年4月,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为此提出要用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武装全党。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因为提出的时间早,并且对现在及以后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又称党的三大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与其他任何政党的、集中体现党性光辉的、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我国各族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推进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同一切歪风邪气做斗争。

一、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更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三大优良传统,这是因为:

1.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有: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国内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分子活动猖獗,企图分裂祖国;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老党员交替,党员人数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坚持三大优良传统,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坚持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不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一条捷径。

科·达勒维耶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过去,同志和战士一起开荒种地,同志和战士一起挑米上山,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至今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每位党员若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这就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做出表率。塞内加有句名言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人民会在身边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不自觉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

列夫·托尔斯泰告诫我们:“能赢得普遍尊敬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由于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志曾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出了党的作风对于党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狠抓党风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使我们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民心,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和大炮。新时期,我们同样需要继续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仍需要培养一大批像、邓小平、焦裕禄、郑培民、沈浩等党的优良传统的忠实践行者,从而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意思就是说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党与其是同甘共苦,亲如骨肉的,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求发展的。从而使人民群众相信党、支持党、拥护党,愿意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而巩固执政地位。反之,如果党注重作风建设,不弘扬优良传统,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腐蚀党的灵魂,党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二、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和丑恶现象有所抬头,党内消极腐败因素也随之滋生蔓延。群众流传的“新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在党的队伍里已决非是个别现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政治权力的行使过程,大搞权钱交易;一些党员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市场经济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使一些党员干部处心积虑地保护个人私利,甚至不惜为此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2.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某些党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例如: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思想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3.不良社会风气的挑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领域社会风气由清变浊、由浊变污、由污变臭,现实生活中该弘扬赞美的得不到弘扬赞美,该批评谴责的得不到应有的批评谴责。“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自然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党员干部,使其渐渐抛弃党的优良传统,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

4. 某些党员素质低的挑战。

当前,某些党员政治素质低,不能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到底,对党阳奉阴违;思想素质低,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文化素质低,某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理解不深入,掌握不了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有效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如此种种,使得某些党员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受腐朽思想的侵蚀,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成为一句空话。

三、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途径

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1. 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全党充分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某些党员认为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那个时候有必要弘扬。现在国际局势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变了,优良传统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继承和弘扬了。对此,我们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让全党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深刻理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最终使全党清楚全面地认识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2.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践行,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每位党员同志只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自觉摆正自己是人民公仆,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

3. 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教导我们:“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3]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人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才能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明白做人的道理。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呢?契诃夫说,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非常重视学习,深知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才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是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各种机会搜集马列著作,认真学习。长征途中,他丢掉很多东西,但是马列著作总是随身携带。在他病危去世前的7个小时,只要稍一清醒,便会看书,他的一生都与书为伴。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批驳回击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才能战胜国际敌对势力“分化”、“西化”、“和平演变”我们的图谋;才能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领会“一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自觉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使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4.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牢牢地掌握政权,并领导国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就是靠的群众路线。党成立90年来,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联、荣辱与共的关系。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懂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群众反映,现在交通方便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反而疏远了;通讯发达了,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反而减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反而降低了。因此,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学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学会联系群众,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有被群众抛弃的危险。

5. 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大力提倡学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诠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铸就了高尚的情操;今天,战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续写着光辉的新篇章。他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光辉典范。对他们,我们要鼓励、要表彰、要宣传,要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同志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中得到熏陶,得到升华,使自己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6. 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

党风监督的形式有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网络监督等。健全党风建设的监督机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切实抓好党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其二、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对待举报线索,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其三、特别要健全网络监督。网络监督是一种公开、广泛、快速、有效的监督,是一条独特的监督途径,具有独特的监督效果。腐败分子的丑行一旦被网络曝光,就是想遮掩也来不及了。因此,在实践中,各级组织要积极支持网络监督,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引导,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其四、抓好对党员干部任前、任中和任后的作风监督,及时提醒在作风上已经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

7. 高悬反腐利剑、加大反腐力度。

腐败是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主要阻力。新时期,反腐斗争要发挥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所谓内因,指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主要要做到:首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在金钱、物欲面前要心不动、眼不红、嘴不馋、手不沾,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实事。其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最后,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所谓外因,就是要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持“有腐必反”的原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党员干部、无论其背景有多复杂,出现了腐败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建立腐败案件公开制度,对广大党员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新时期,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论联合政府. 人民出版社,1976.7.

[2]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

[3] 孔子家语·六本.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5)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特别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就中国而言,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P1364,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以“普世价值”为标志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迅速传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造成社会思想混乱,成为改革道路上的“绊脚石”。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政以来,“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由此可见,在高层那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提升到顶层设计的层面。因此,中国要想凝聚精神力量、增进改革共识、争取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正如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所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毋庸置疑,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今天的中华文明,其内容丰富、内涵浓厚。文化,即“以文教化”,“以文化成”。《周易・贲卦》中有“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要在社会范围内通过文化产生、传承、传播一种共同规范,并得到认同,以此才能成天下。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无疑代表着文化的精髓。新时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前提下,党的十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在统一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概括和时代体现。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外在来讲,“三个倡导”,24个字,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和相互联系性,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洁化、大众化特点。其次,就内在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大成体现。“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和表述。作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政”“民本”“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韩非子“均贫富”、墨子“兼爱”的思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了传统文化中“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厚德载物”“以信待人”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社会下的反映和发展。一言以蔽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中国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最早是在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提出,指“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对外政策构成其三大要素。由此可见,价值观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超英赶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经济贡献国,硬实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发展则相对滞后。从2012年公布的全球30个国家软实力排名显示,中国从此前的第20名滑落至22名。[3]面对下滑趋势,中国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归根结底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软实力的思想引领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树立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奋斗目标,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全体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就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使中华儿女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其次,凝聚精神力量。诚然,当前社会利益固化、贫富分化等问题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人们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有所高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迎合了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起到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秩序的作用,从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付诸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最后,建设道德风尚。道德往往代表社会的正确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价值导向,以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总之,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社会公民树立共同理想、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建设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对当前增强国家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诚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转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如在社会管理、公民政治参与、民主决策、依法治国、公共服务、政府效率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价值观念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挑战,误导社会共识,制约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着价值导向、驱动、保障作用。第一,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代表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规范公民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第二,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属于文化的范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建设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保障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以存在一种价值共识作为前提,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向心力,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着能否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由此出现了“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弱化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从而巩固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普世文明最先见于奈保尔的“后”时代――即全球化运动和各种思潮盛行的时代,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普世文明“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5]p35-4520世纪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南美推行新自由主义,在地区实行和平演变,在中东策动“阿拉伯之春”。进入21世纪,开始重返亚太地区,其目的就是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推动,从而加强其在文化、价值观、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一方面,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人民财产受到侵吞、公共事业经营权受到蚕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受到了严重挑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如英语、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自由女神等对中国文化市场造成冲击,其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更是渗透到社会中,造成社会思潮多样化。因此,中国要想抵御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党的政策安排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经济建设的一家独大,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经济建设固然重要,但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等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因为“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6]P144。邓小平就曾说过,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新时期以来,高层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良性运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7]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由此可见,我们党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层面,当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党的政策安排的践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已经被党中央提升到顶层设计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为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就必须践行党的政策安排,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这将有利于推进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英调查显示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降跌两位至22名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http://.cn/china/20121119/112213718961.shtml.

[4]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1).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6)

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对于弘扬和谐文明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现就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畅想主旋律,凝聚精气神,谱写新篇章。

二、主要活动安排

以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切入点,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活动主题: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习俗。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活动形式:

1.普及重阳节知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和班队会,大力普及重阳节的知识,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2.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重阳节前夕,组织学生进一步开展学习经典、诵读经典活动,组织师生诵读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经典诗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9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二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重阳节到了,社区重阳节活动呢方案的制定,目的就是让老年朋友们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最新社区重阳节活动方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活动名称:重温激情燃烧岁月,乐享晚年幸福生活

活动主题:夕阳晚情重温甜蜜

活动目的:1.帮助老人回忆过去的往事,从而引导老人重温过去的快乐生活

2.丰富老人的生活,使老人摆脱无聊,孤独,从心灵上得到满足和快乐

3.让老人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自己和年老的消极认识情绪

4.给老人一个展示自己,结交朋友的平台,拓宽老人的社交渠道和朋友圈。

活动对象:1.社区结婚60年老年人

2.社区全体居干

3.街道相关领导

活动人数:参加活动40余人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7)

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高校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1.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这面旗帜,才能牢牢占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阵地,才能把握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生命线,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新时期开展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1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既非复古亦非排外,而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化使国际交流空前频繁并且日益紧密,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趁机涌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因此,高校必须坚守先进文化阵地,发挥高校教育优势,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正确的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牢固构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支柱。

1.2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是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信念,实现崇高理想的首要环节。

大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历史重任,他们必须具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思想素质。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中,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是高校教育应该担负的重要职责。

1.3大学生成才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对个人成长而言,大学时期可谓成才的关键期。因此,在高校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们广泛地学习文化历史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读书的精神动力,磨炼思想意志,树立艰苦创业的信念,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的科学成才。

2.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精神跨越古今,深深凝聚和积淀在中华大地的各种文化蕴储之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应该突出高校的教育功能,立足地方教育资源,结合国家、省市的发展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构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平台。

2.1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突出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承担着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责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结合实际宣传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贡献通过有关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阅读材料,从感性认识到上升理性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2.2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载体,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它的载体,代代相传的美德是它的精华。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道德传统。然而,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非文科类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史哲书籍的时间很少,对传统文化经典掌握不足,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刻不容缓。高等学校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向全体学生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

2.3以“区域文化”为纽带,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区域文化是构建和充实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其基本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的根本内涵。比如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吴越文化的基本精神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等。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具有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等。高校要利用好区域文化这一纽带,培养青年学生广阔的全球化视野和深远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气度和积极开拓的精神。

2.4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

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和有力载体。要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要结合学生成长规律,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校报、板报、休读点等校园文化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把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5开辟网上民族精神教育新阵地,奏响网络爱国主旋律。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仍然是一种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新阵地。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抢占网络思想舆论阵地,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达到掌握网上教育主动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的目的。可以利用校园网建设红色主题网站,开辟各种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专栏,运用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手段,把倡导民族精神与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重要的是以“区域文化”为桥梁,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为手段,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丰厚资源,整合多方面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8)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更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三大优良传统,这是因为:

1.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有: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反华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国内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藏独、疆独、台独分子活动猖獗,企图分裂祖国;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老党员交替,党员人数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坚持三大优良传统,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坚持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不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2.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一条捷径。

科·达勒维耶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过去,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一起开荒种地,朱德同志和战士一起挑米上山,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至今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每位党员若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这就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做出表率。塞内加有句名言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人民会在身边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不自觉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

列夫·托尔斯泰告诫我们:“能赢得普遍尊敬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由于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出了党的作风对于党的生死攸关的意义。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狠抓党风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使我们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民心,最终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和大炮。新时期,我们同样需要继续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仍需要培养一大批像周恩来、邓小平、焦裕禄、郑培民、沈浩等党的优良传统的忠实践行者,从而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意思就是说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党与其是同甘共苦,亲如骨肉的,看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求发展的。从而使人民群众相信党、支持党、拥护党,愿意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而巩固执政地位。反之,如果党注重作风建设,不弘扬优良传统,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腐蚀党的灵魂,党就会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二、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面临的挑战

当前,社会上的各种歪风邪气和丑恶现象有所抬头,党内消极腐败因素也随之滋生蔓延。群众流传的“新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在党的队伍里已决非是个别现象。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政治权力的行使过程,大搞权钱交易;一些党员干部受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市场经济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使一些党员干部处心积虑地保护个人私利,甚至不惜为此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2.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给某些党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例如: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思想造成了他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3.不良社 会风气的挑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领域社会风气由清变浊、由浊变污、由污变臭,现实生活中该弘扬赞美的得不到弘扬赞美,该批评谴责的得不到应有的批评谴责。“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自然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党员干部,使其渐渐抛弃党的优良传统,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

4. 某些党员素质低的挑战。

当前,某些党员政治素质低,不能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到底,对党阳奉阴违;思想素质低,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文化素质低,某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理解不深入,掌握不了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有效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如此种种,使得某些党员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受腐朽思想的侵蚀,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成为一句空话。

三、新时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途径

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1. 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全党充分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某些党员认为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那个时候有必要弘扬。现在国际局势变了,社会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变了,优良传统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继承和弘扬了。对此,我们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让全党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深刻理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最终使全党清楚全面地认识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2.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践行,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每位党员同志只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自觉摆正自己是人民公仆,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

3. 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教导我们:“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3]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人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才能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明白做人的道理。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呢?契诃夫说,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非常重视学习,深知只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才能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毛主席是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各种机会搜集马列著作,认真学习。长征途中,他丢掉很多东西,但是马列著作总是随身携带。在他病危去世前的7个小时,只要稍一清醒,便会看书,他的一生都与书为伴。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批驳回击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才能战胜国际敌对势力“分化”、“西化”、“和平演变”我们的图谋;才能增强党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领会“一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自觉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使之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4.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牢牢地掌握政权,并领导国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就是靠的群众路线。党成立90年来,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联、荣辱与共的关系。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懂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群众反映,现在交通方便了,一些干部和群众反而疏远了;通讯发达了,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反而减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一些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反而降低了。因此,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学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学会联系群众,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有被群众抛弃的危险。

5. 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大力提倡学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自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诠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铸就了高尚的情操;今天,战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续写着光辉的新篇章。他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光辉典范。对他们,我们要鼓励、要表彰、要宣传,要号召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同志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中得到熏陶,得到升华,使自己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6. 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

党风监督的形式有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检察监督、网络监督等。健全党风建设的监督机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切实抓好党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其二、dylw.net 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对待举报线索,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其三、特别要健全网络监督。网络监督是一种公开、广泛、快速、有效的监督,是一条独特的监督途径,具有独特的监督效果。腐败分子的丑行一旦被网络曝光,就是想遮掩也来不及了。因此,在实践中,各级组织要积极支持网络监督,加强对网络监督的引导,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其四、抓好对党员干部任前、任中和任后的作风监督,及时提醒在作风上已经出现问题 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

7. 高悬反腐利剑、加大反腐力度。

腐败是新时期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的主要阻力。新时期,反腐斗争要发挥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所谓内因,指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主要要做到:首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在金钱、物欲面前要心不动、眼不红、嘴不馋、手不沾,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实事。其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最后,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所谓外因,就是要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坚持“有腐必反”的原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党员干部、无论其背景有多复杂,出现了腐败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建立腐败案件公开制度,对广大党员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新时期,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9)

党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3](P.25)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及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藏区的各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从藏传佛教是一种信仰的宗教上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更没有从弘扬的视角去认识藏传佛教文化,而且还没有把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纳入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强藏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根源首先在于没有去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其次是受了那种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仅仅是宣传神的文化的观念的影响。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造成行为上偏差。他们主要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视角来制定关于对待藏传佛教文化的方略,制定寺庙的管理、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各种藏传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政策,以及决定经费的投入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错在缺乏方略制定的宏伟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的偏狭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的历史进程。

(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文化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在藏族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巨大变迁中,广大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状况、信仰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从宗教势力退出藏区政治舞台之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逐渐成为纯粹个人的私事,全民虔诚信仰的状况已有所变化,而且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亦不如从前。魏冬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发现,有的藏族村落中发生纠纷请僧人和寺院出面调解的现象越来越少;给新生儿命名,或选择婚丧嫁娶的良辰吉日,不用宗教人士而自主决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以前在寺院听不到,甚至被禁止的知识和娱乐节目开始进入僧侣的生活。从宗教感情看,随着宗教世俗化程度的加剧,宗教的神圣性日益减退,一些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化。如神物不再神圣:衣服的颜色,以往铁锈红和黄色是佛教人士独享的专利,是佛教神圣性的体现,而今却穿在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身上;以往仅供朝拜的寺庙和圣地,现在都变成了旅游景点;以往被奉为至尊的唐卡佛像,现在已成为艺术品,被展销传卖等等。此外,还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五明文化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心理结构方面,出现了由浓厚的佛教出世心理向世俗的入世心理转变的态势[4]。但是,上述变化并不是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区的丧失,也不是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解体,而是表明以前以佛教文化为主转变为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同时,上述变化也不是广大藏民族的改弦易辙,正如魏冬对地区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藏传佛教文化仍然受到了藏族民众的普遍认同,仍然为广大藏族民众普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新趋势[5]。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主体息息相关,因为藏传佛教只有得到他们的崇敬、理解和信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践履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功能。只有这样,它才被称得上大力弘扬。在此意义上讲,藏传佛教的信仰主体是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认知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藏传佛教弘扬的程度和实效。这说明信仰离不开对信仰对象的认知或理性的参与,尽管感性之情感是信仰的本质。如西方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是由于其认识或体悟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全智全能的神,又是人类的拯救者。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决定的,按人的觉解的高低不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6]这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愈高,其道德境界也就愈高。同理,若广大信仰者对藏传佛教的认知水平高,真正把握了藏传佛教义理的深刻内涵,就能真正提升信仰者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就能认清达赖集团的分裂言论与藏传佛教义理严重悖逆,就能洞察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编造的谎言的实质,从而不仅不会受骗上当,而且还会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否则,就可能盲目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参与者。然而,提高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得以实现,因为他们在弘扬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对藏传佛教文化耳闻目染的熏陶,从而逐渐深化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因此藏传佛教弘扬与信仰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之间是一得俱得,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尽管不同的信仰群体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差异性,但总的说来认知水平较为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水平低所决定的。在笔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在藏区庞大的僧尼队伍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在林芝地区的四百多个僧人中,最高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而且只有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他基本上是半文盲。在宗教界出现了因文化素质低而无人能接班的现象。如云南耿马县佛教协会秘书长想退休,但却无人接班。再如云南佛学院免费招收南传佛教生员,入学条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文凭的小和尚,但是找遍耿马县119所佛寺都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僧员。目前云南总共有南传佛教僧尼8000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施授佛学教育的教职人员只有1500人左右[7]。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或义理,也就只好仅仅满足于打坐念经。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寺庙教育体系的中断,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寺庙教育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对广大僧尼进行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普通信仰群众文化水平也普遍低下,也有不少是半文盲甚至文盲,这使其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能力更是困难,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对宗喀巴、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的重大人物只是知其名,却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言行,而且他们大多数常到寺庙等宗教场所拜佛,但却分不清所拜佛像为何佛。农牧民、城镇居民普遍接受佛教主张不杀生、尊敬师长、友爱他人等日常伦理,并在日常行为中践履之,但更是很少有人对藏传佛教十善和其它伦理道德有真正的理解。这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三)藏传佛教文化弘扬在教育上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地域偏远、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藏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一般来讲,在国民教育中,藏区拥有学校的数量、校舍质量、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经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较少或较低,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与内地差距较大,因而出现了藏区同内地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寺院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不仅多数寺院教育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不少规模小的寺院教育根本就无法开展,而且佛学院偏少,在僧尼队伍较为庞大的没有一所佛学院,因而很少有僧尼进佛学院深造的机会,而提高广大僧尼人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再则,藏传佛教文化很少进入教科书中,即使藏区编著出版的本土教材也很少有此方面的内容。这严重影响着藏区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到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到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寺庙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机制的建立

机制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及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原理,在社会文化中的机制还应包括相应的规制,目的是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和动态平衡,使事物得以良性运行和顺利发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机制的建立,以保持其顺利开展和达到实际的功效。

(一)信仰机制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广大信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实现。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历来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形成斥力或抗力。或者说,宗教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向心力,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正由于此,敌对势力往往处心积虑地利用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问题,坚决抵制和击退敌对势力利用其搞分裂活动的图谋,维护广大藏区的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建立维护广大民众对藏传佛教信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内涵包括维护广大民族自由的权利,充分满足其信仰需求,以及在藏传佛教信仰中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障和监督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弘扬藏传佛教的经费、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宣传教育的工具、办公与活动场地等保障的原理、规定。监督机制是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各种制度的执行、遵纪守法、经费的安排使用、宗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和督查的原理和规制。

(三)动力机制

弘扬普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动力要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改革、教育、宣传、研究四大动力。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一些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合拍,甚至背道而驰的教规教制、教义等要素。如政教合一的陈旧落后的制度、超越现实的出世而不积极入世的神学特质、忍辱无争的消极思想、人生唯苦的悲观情绪、盲目崇拜的深层心理等等就是当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而建立改革机制就是革除或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同时革除在目前制定的不适合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政策措施,以此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推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步伐的新的方略、政策和措施。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的落后,所以对其弘扬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发展教育、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研究来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推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教育、宣传、研究背后的推手是人,人是改革、教育、宣传、研究的实施者或执行者。所谓建立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有利于上述四大要素推行和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在这里,需要对建立教育这一动力机制再进一步做出深入的阐释,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太重要了。赵朴初先生在1992年的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解决佛教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他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人才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得到真正的弘扬,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有效发挥其价值及精神导向作用的大问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升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寺庙僧人的文化水平,才能培养一大批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广大僧人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自觉抵制、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藏区搞分裂破坏活动的骨干分子。以往藏区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教育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对教育制度的安排、经费投入、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对民众的教育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制就不健全或不完善,于是在教育的经费安排、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急需建立教育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制度安排机制、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经费投入机制、藏传佛教文化教学研究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当地和外出培训机制、提高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机制、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机制、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机制等,并且建立这些机制时应该考虑其长效性、相对稳定性。

(四)实践机制

这是指开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各种活动的原理和规定。如宣传教育活动、节庆活动、研究活动、宗教文化聚会、宗教仪式活动、转山、转湖、转经筒等。实践机制的建立旨在规范和要求人们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如需要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如在不能做什么方面就有不能以教干政,不能利用宗教文化搞分裂破坏活动等。这表明此种机制上的规定有着极强的排他性和抗拒力。

(五)创新机制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性是宗教文化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尺,这也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要求。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决不是如同一块钱币拿来就能在当下即用,也不是将已有的佛学义理、教规教制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扬就是一种新的阐释和倡扬,光大本身就是扩充创新。在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看来,诠释者解读文本是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站在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一个效果历史事件,而效果历史体现了诠释者思考的历史性,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既然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那么对原作者本意的追溯就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所说的意义本身,因此理解便体现诠释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正如他所指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8]对藏传佛教教义等的阐释也就同样是一种创新。当然,对藏传佛教义理等的创新意义上的阐释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或者说是要符合当代性的新阐释。但创新性阐释又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之“异”,如若抹杀了其“异”,就是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吞噬”。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以增强藏传佛教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及为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建立有利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学术争鸣,有利于除旧布新的规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精品力作的问世等等的规制。

(六)建设机制

藏传佛教文化建设包括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藏传佛教文化设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宣传媒介、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建设。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建设有利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的开辟、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藏传佛教文化设施的建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活动的拓展、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卡通、唐卡、工艺品)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藏传佛教文化载体、活动形式、宣传形式等的丰富多样性。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结合,若无上层的组织领导的建设就无以见“宏”,若无下层积极性的建设无以见“微”。也就是说,若无各个上级的组织领导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高瞻远瞩及其战略、政策的制定,乃至大量经费的落实,而无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具体而全面的落实。因此,对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齐心和共同给力。

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的建构

所谓模式就是作为一种行为标准的样式或形式,而这种样式或形式是主观的、理性的,因而结构主义把模式视为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主观理性建构起来的模式有着方法论功用。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又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提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样式。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既是观念性的,又是一种先在的筹谋,然后努力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我们认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应该建构具有如下模式:

(一)有层次与结构

这就是说,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分层次、有结构的考量。这根源于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层次结构。藏传佛教文化是由组织机构、寺院、神职人员、普通信教民众、典籍、传播媒介、规章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神学或教义、世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就应体现出一定的、含摄主要内容的层次结构。把藏传佛教中组织机构、寺院、普通信教群众、僧尼、典籍、宣传媒介、活动场地等作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基础层;把活佛转世制度、各教派的传承制度、神职人员的阶位制、寺院的规章制度、修行制度、宗教仪式活动(包括祭祀仪式、转经筒、转佛塔、转神山、转神湖、诵经等)和各种宗教庆典作为中间层。与此同时,在历史上,藏传佛教把世俗文化(如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因明、作为医药科技的医方明、作为语言文学的声明、作为农商和建筑手工等的工巧明)等融摄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俗文化为其自身所用,抑或以此体现和论证藏传佛教教义。如因明学就是阐释、论证藏传佛教教义的,且给予藏传佛教理论以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二是证明藏传佛教是宣传和发展世间知识的。所以这些世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传承的对象。而这一对象也可以纳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中间层。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高层是佛学(内明),它是论述和阐释佛教教义或义理、概念、范畴等的学说。在义理上,包括缘起论、性空论、中道论、宇宙观、心性论、因果论、生死观、人生论、境界论、道德观、修行论、认识论等,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伦理道德中就有为善去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果报应、爱生护生等义理。藏传佛教不仅具有神学的特质,而且是既宗教又哲学的学说,是出世与入世、心灵和智慧的学说有机结合。在整个藏传佛教文化系统中,佛学不仅是处于高层,而且居于核心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灵魂,其他部分都是对它的支撑和体现。建立这一个具有上述层次结构的弘扬藏传第四卷48佛教文化的模式,才能满足当代全面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要求。

(二)批判吸取并举,继承与创新结合

如前面所述,藏传佛教文化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建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需要鲜明地体现出对其精华的吸取,对其糟粕的批判。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根据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更新,实现其价值转换。

(三)有体有用,体用结合

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体有用,所谓“体”就是佛学教义或义理,“用”就是体现佛学教义或义理的宗教活动、传播媒介、宗教仪式、教规教制、典籍、活动场地,等等。被纳入藏传佛教文化里的藏族古代文学、艺术、因明学、医学、建筑技术等等虽然是世俗文化,但它们无不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体现或阐释,所以对藏传佛教教义而言也是用。藏传佛教文化之体是本质、灵魂、核心,用是现象、表现、表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体即无用,无用即不能显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所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既有体又有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之体和用的结合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藉以保证其正确的方向。

(四)多形式与多途径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多形式、多途径的模式的建构。因为只有多形式、多途径才能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得到广泛的倡扬,才能使其被广大干部群众或信众所理解,才能得到全面的继承和体现。多途径包括以宗教活动、节庆活动、旅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资料、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途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多形式是在上述的各种途径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宗教活动中就包括讲经、辩经、转经筒、转山、转湖等,宣传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寺庙、家庭等宣传教育。又如图书资料包括通俗读物、报刊、杂志、传单、研究文献等。

(五)信仰与建设共进

藏传佛教文化既是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又是和四省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文化被广大藏族群众和其它民族的群众所信仰是不能被抹杀的。但如果仅仅是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只能是在情感范围内的重复,抑或只能满足信仰者的信仰需要,而没有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所以,在信仰的同时,要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藏地文化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资料上的挖掘、义理上的阐释和研究,且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继承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新,以推进藏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六)体现当代性、通俗性、大众化、实效性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10)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和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在全国高校开展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通过围绕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升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共鸣,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活动内容

结合实际,围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条主线,突出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结合“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纪念建党95周年主题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通过以下形式广泛开展相关活动:

课堂讲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爱国主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编辑出版通俗读物,形成可推广、有特色的教学科研成果。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宣讲,以座谈会、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握当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要求,增强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社会实践。结合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宣传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宣传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培育和发展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校园文化建设。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深入挖掘校内的故居旧址、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景观景点和校史、院史、学科史、人物史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运用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诵读、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表达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有关要求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整合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实际,制订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选择符合本单位特点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积极推动活动展开,形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在选送活动品牌时,请填写《“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每项成果形成20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成果相关图片3—5张。文字材料要文风朴实、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条理清晰、特色鲜明,照片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以上材料请于7月8日前,将电子版发至党委宣传部肖亮亮便笺,纸质版送至宣传部办公室。

中华文化主题宣传活动策划书【二】

活动意义:

1、举办“中华文化周”主题系列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使中华优秀文化深深植入人心。

2、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继承中华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素质文化水平。

3、在活动中,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同时,能够不断发现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在继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华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文化,共享华夏文明

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中华文化周”活动,是使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播和延续的一个途径,它为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2.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透过活动,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和强大的历程,使院师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在形式各异的活动中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本次活动举办的目的,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4.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又能够拉近各个社团之间的距离,密切社团之间的联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协作,增进社团与社团,社团与个人的感情。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埋下伏笔。

5.活动在进行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充满文化底蕴的活动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所以,综上所述,此次“中华文化周”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充足的可行性,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活动概要:

传统文化周是一个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活动,它们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融贯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它们不仅具有其它艺术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

本次活动是在华夏传统文化研习的提议下,联合我校茶艺协会、书法协会、大学生武术协会、精卫鸟文学社等多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协会组织共同举办。各协会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协会文化内涵,以追求全面展示传统文化为目的。

活动申明:

为了保证文化周活动顺利有效进行,同时为了规范活动的具体开展,参与联办的协会需要积极配合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的整体安排,但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需要切实保证联办协会的利益,尊重各协会文化与其活动的具体开展。各协会在活动期间需要互信互助,尽最大层面体现协会间的合作交流。

参与联办的协会,必须由协会总负责人与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签署联办协议(协议书将单独列出)。

活动内容策划:

本活动内容,除了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的活动计划,参与联办的协会可自行策划,但不能与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的整体安排有实质性的冲突。

周一:

1、由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在我校天桥布置文化展版与汉服服饰静态展示作为传统文化周的开幕。(与此同时,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还专门组织传统文化专场晚会签名活动、传统文化现状调查活动等,具体操作流程见项目策划书。)

2、精卫鸟文学社联合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国学分社在医学院报告厅举行讲座。

3、书法协会:现场书法比赛,围观同学可现场展示书法。(可以考虑组织一场简易的书法比赛)

周二:

1、红楼梦协会知识展。

2、花木协会在天桥东入口两侧举行花艺花木展示。

3、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发出公告,举办“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汉服形象代言人”选举活动。

周三:

1、由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为总负责,联合其他协会在校园运动场举行视频展示。(视频可以是协会活动的纪念视频或与协会文化相关的宣传视频。)

2、中国围棋、中国象棋体验;棋艺挑战。(初赛)

3、文学社:灯谜对联悬赏,魅力中国结诗意剪纸画

周四:

1、茶艺协会举行茶艺表演。

2、武术协会进行武术表演。

3、由华夏传统文化研习举办汉服文化专题讲座。

周五:

1、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汉服展、汉服体验。

2、书法协会书法展。

3、花艺花木协会展示。

4、茶艺协会现场表演。

周六:

由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组织本次活动参与协会,举办汉服逛街活动。

活动时间:

XX年12月2日(星期一)-XX年12月6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

以天桥为活动主体,根据具体的活动需要选取场地。

活动参与对象:

荆楚理工学院全体师生。

活动详细实施方案:

前期(筹备阶段):筹备阶段:

活动前期(筹备):由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联系各大协会,交流本次活动,并签署联办协议。

活动资金筹备:

1、联办协会共同对活动经费进行评估,大概评估出活动所需大体经费,以方便做资金方面的筹备。

2、联办协会积极与学院团委处沟通,尽量争取足够的活动资金。

宣传准备:

1、海报宣传:印做大型海报以及宣传横幅对此次文化周活动进行宣传。海报宣传内容为各联办协会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附有活动进行流程。

2、广播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对此次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周进行相关宣传。

3、网络宣传:通过社联网站、社联微博、学院广播、学院h3c客户端以及星空;校园网等途径对此次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周进行相关宣传。

4、在各宿舍楼下公告板张贴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周信息。

5、摆摊宣传:布置签名墙。

活动物资准备:

各联办协会的策划部、组织部和财务部联合组成本次活动“物质采购委员会”,对活动物资进行统计,并将所筹集的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分配。

人员安排准备:

联办协会的会长共同组成本次活动的“工作统筹委员会”,对于人事的具体安排,我们将做具体分配,以下只做参考。

①摆摊分两部分,从十一月中下旬开始。

②对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初步安排,实行分工制,十一月下旬。确定并上交人员安排表。

具体分工如下(以下部门皆为各协会部门)

外联部:

①负责为嘉宾的邀请工作。(主要针对讲座)

②现场礼仪队的安排和迎接来宾工作。(主要针对讲座)

③赞助及请帖的发放。

组织部:

①现场宣传品的张贴布置和美化工作。

②宣传品的制作。

③场地布置

④文字及其他(音乐制作、dv制作等)

⑤微博转发活动。

策划组织部:

①对此次策划书的修改策划。

②协调安排人员的工作,以及协调各个部门工作,做好应急准备。

③负责场地划分。

④现场秩序维护,协调工作。

⑤后台指导及安排处理临时情况。

秘书部:

①对工作人员的签到记录。

②活动项目筛选。

财务部:

①负责物资看管和分配工作。

②物资的借取和清点偿还工作。

③购买物资。

④整理统计成果展摆摊中奖品的看管清点和购买工作。

宣传部:

①负责撰写宣传稿、新闻稿,并在微博,网站等作出报道。

②负责摄影工作并在会议后对照片进行保存,以及相关文章的撰写,初步整理后交给办公室张贴。

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

根据需要协调辅助各联办协会工作(秘书部负责场地申请、组织部负责宣传品制作、外联部负责宣传品张贴维护、财务负责物资管理分配、宣传部负责新闻稿及照片拍摄、策划组织部负责策划书修改配合协会开展活动)。

中期(实施阶段):

1、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准备活动审批。

2、宣传喷绘的制作,公告张贴,摆摊宣传。

3、联系校园媒体,广播宣传。

4、物质采购

后期(善后阶段):

1、清点物质。

2、活动总结。

3、活动照片、视频资料的整理。

4、后期宣传。

活动当天的具体流程:

1、活动期间,当天对应的工作人员以部门为单位,集体到华夏传统文化研习协会办公室集合,接受当天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证。根据各自工作安排,按部就班,做好自己接到的任务。

2、全体工作人员将活动相关物资(包括;铁桌、胶凳、帐篷等)搬运到三饭门口,对物资进行分配,牵引好用电线路,划分安排好各个社团的位置。

3、各联办协会对各自活动摊位进行装饰布置,物资的摆放不能超出自己的摊位。现场宣传品在自己的布置须不超过摊位前一米,并不可影响到活动现场人行道,阻碍人员流动

4、各联办协会可在各自摊位前做协会展示,但不能超出各个协会摊位前一米以防止对活动现场人员流动的影响。

5、当天活动结束,各个协会可在工作人员安排下有组织退场,结束摆摊活动。

各阶段工作人员须注意处理好活动现场的秩序以及人流量问题,做好人流量疏散的准备,及时疏散密集人群,保持活动现场的秩序通畅。同时,保障行人的安全。

如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切勿独自处理。

活动详细经费预算:

1、 宣传海报(喷绘):500元

2、 服装托运(后勤):200元

3、 特邀协会食宿:300元

4、 活动过程饮水等花费:200元

5、 资料打印:100元

6、 工作证印制:200元

7、 汉服形象代言场地布置,讲座场地装饰:500元

合计:两千元

活动紧急状况的替换方案:

1.活动当天下雨。

处理方式: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会先留意近期天气预报,若活动当天天气晴朗,活动照常举行,若存在下雨隐患,则更加雨势的大小,作出如期举行或者延期举行的决定。若活动当天突然下大雨,则组织人员协助社团包含贵重物资,并有序组织各个社团退场,活动延期举行。

2.人流量过多。

处理方式:针对这样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对现场秩序进行维护。如果参加人数太多,而导致活动现场过于拥挤,应及时加派工作人员,对人流进行疏通和引导,防止人群阻塞,现场混乱,如果活动现场人流量过大,以至于无法疏散,社联工作人员会中断表演的节目,以疏导过拥挤的人群。

3.人流量过少。

处理方式:成立临时气氛小组,组织调节现场气氛。或联合各协会成员,增加人气。

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篇(11)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

《学生爱国演讲稿: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学生爱国演讲稿: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学生爱国演讲稿: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力做企业先锋--爱岗敬业演讲稿

弘扬民族精神的小学生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弘扬民族精神

美德演讲稿: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巾帼风采

爱国爱党演讲稿:响应时代召唤,弘扬民族精神

最新公众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弘扬民族精神,人人有责

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

国旗下的讲话稿: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好少年

国旗下讲话发言稿:弘扬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