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0 04:33:4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 (宋)卫 撰,杨少涵 校理.中庸集说[M].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4] 郭竹平译注.论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2)

[4] ,孙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 佘双好,冯茜.理论自信的表现及其培养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20).

[6] 王永灿,吴磊.自媒体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嬗变及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7] 吴潜涛.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教育读本》解读[J].北京教育(德育),2015,(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3)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文明发展的特征。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了解前人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而职业院校是承担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时展所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就无法发展。所以当今时代倡导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融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哲学、教育学,还包含文学和艺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线,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强不息”,强调“中庸”和“天人合一”。这些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并且能够应用到诸多领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研究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但是部分教材内容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相通的,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接受思政教育之后,能够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1],因此,在爱国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时间较长,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包含了诸多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众多民族英雄,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职业院校教师在讲解文化故事、学习文化知识时,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苦难,以及祖国人民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2]。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大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进行融合,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荣辱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政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息息相关。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较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诸多历史故事,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意识薄弱

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程。再加上现阶段网络比较发达,职业院校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较多,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上诸多信息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思想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美德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和阅读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3]。但是碎片化信息不利于帮助学生创建系统的思维。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充盈,如果放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也不利于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其次,部分学生的发展意识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要培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稳定成长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不自信、学习懈怠等问题,所以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奋斗的因素,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也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强不息为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院校的注意力上,而忽略了思政教育。从课程安排上看,思政教育的课时远远少于其他课程的课时,与此同时,从考试层面看,思政教育的考试相对宽松,甚至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所以不涉及挂科或者不及格等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其次,思政教育是与时展紧密相连的,但是部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工具也相对落后,因此不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应用不足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分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教材中的教学技能,片面地追求理论教学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成效也很难提高。其次,部分职业院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剥离,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思政教学比较枯燥,会对思政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紧密结合。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思政教材中包含哪些内容,然后找到思政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点。比如,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刻,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纷纷保护自己的国家,即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也依旧与帝国主义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在现阶段,国际形势相对复杂,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国家的责任,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国家的利益。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因素和爱国故事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4]。最后,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政治理念,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与当今时代下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软实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单纯地依赖教材,还要为学生引入课外读物,比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既蕴含了治国理念的方针政策,也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著作中的思想理念,接受著作中的文化熏陶,从而塑造自身的思想价值,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初次接受职业院校的教育,因此对现有的生活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此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灵活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类交流平台为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课占比较大,思政教育课时的占比较小,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职业院校内部会有相应的网络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将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上传到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在课间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政教育。

(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引导人的行为,因此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思政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初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事件、人物、结果,以及所体现的思想,通过研究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5]。与此同时,案例研究与理论学习相比,更具有探索性,学生基本上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学生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也会被案例主人公的行为感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也会模仿案例主人公的行为,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热点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学校网站等渠道了解时政热点,所以难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热点,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与实际相结合,都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教化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其中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和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日的内涵认识并不丰富,比如提到清明节,学生首先会联想到放假,但是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而且有扫墓、踏青等习俗。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敬重祖先。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思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少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J].职业,2020(33):2.

[2]杨一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88.

[3]陈晴君.刍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69-01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教师要有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把语文教学与做人结合起来,去除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做人,摄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一、诵读经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

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道理,通过诵读不仅可以了解文意,还能达到记忆背诵的效果。小学时期学生可以诵读“三百千”,作为启蒙识字教材,初步了解祖国文字的形态美。中学阶段可以b读“四书五经”、《弟子规》等书,可以起到约束自己行为的作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诸子百家的知识精华。了解孔夫子“仁”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告诫学生努力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同时说到民俗文化,我们都会去鲁迅的文章中去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文化,《社戏》中的看社戏、划船走水路的交通民俗,《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节日民俗。[2]课文中的民俗文化知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方面,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但这些内容只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角,想要多学习、多了解这些知识必须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二、理解文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学习中华优秀美德中的忠义孝悌、礼义廉耻等,可以培养学生德育与品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就是教诲学生如何为人和怎样学习。《论语》中,子曰:“言中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告诫我们说话要真诚,要做到忠实厚道。《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是说父母讲的话要毕恭毕敬地听,教导学生要敬爱父母;“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要求学生们应该谦恭尊敬老师。通过诵读理解经典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身边的人,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只有语文课堂才是让学生们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最有利的媒介。俗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也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是建成和谐社会的基石,培养和谐公民就要从学生抓起,所以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三、了解和学传统技能,继承弘扬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以及书法、曲艺、武术、民俗等。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先贤思想和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练习书法有益于磨炼学生意志,了解一些曲艺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能够流传下来的技艺,自身就带有坚强的意志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安塞腰鼓》,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感受其磅礴的气势,了解它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学习腰鼓的打法,锻炼身体,学习其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丰富学生见闻。针对即将失传的一些文化遗产,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其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让下一代了解这些文化,继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拘泥于课堂

发挥语文主科的优势,让学生们多参观、多参与、多重视。学习鲁迅的《社戏》,教师在教室硬邦邦地讲解,学生经常会听不懂、学不到课文的精髓,教师的教学也变成了走过场。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假期时去看社戏,让学生们去感受社戏的热闹景象。带学生们观赏书法展、国画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元宵节的花灯展,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都应该让学生们尽情参与。这样才能达到传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看着课本去想象。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语文课程最有价值的源头,新课改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做人,这就应该努力去除语文的功利性,变革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多参观、多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从思想、话语、文字等方面还是从民俗、礼仪、文学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学习先贤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学习传统技艺,发挥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作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5)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不断被弱化,而中国梦立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1]

一、中国梦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1.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成仁取义,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存仁义之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张天人合一,要顺应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乱砍滥伐。在人与己的关系问题上,主张省身慎独。人们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我规范自己,经常反省自己[1]。

2.中国梦的概述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不断被弱化,因此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与繁荣昌盛,实现民族的振兴,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2]。实现中华梦就是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梦的过程中,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主要的实践者,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为人民造福,是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二、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关系

1.中国梦是时代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顺应时展的需求,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需要借助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调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2.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3.充分获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内涵

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民族的振兴与富强繁荣,使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富国、重民的思想,荀子就曾经提出全民皆富,国家也就富强了,管子提出君王要重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国家殷实。可见实现国家富强,需要国家领导人发挥其领导作用,调动全民,发展经济,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富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民本思想,在实现中华梦的过程中,充分获得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内涵。

4.中国梦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现中国梦其实就是实现建立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建立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现当代奋斗的目标,因此中国梦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中国梦要充分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丰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规范价值取向,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5.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中国梦要充分吸取其中的营养,中华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优秀文化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伦理美德、道德规范、仁政文化已经被一些人背弃,所以在实现中华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弘扬,借鉴这些优秀文化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2]

6.中国梦这一提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梦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国梦立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将传统的生存之“本”改造成了发展之“本”,将“贵和尚中”改造成了和谐的发展理念。将大同理想发展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进行挖掘与阐发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价值时,要根据时展的需求,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首先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然后根据这个传承体系,有序的、有目的性的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宣传,避免盲目的宣传与弘扬,避免宣传那些不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

3.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实现中国梦,可以通过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例如推动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等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党的十以来,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8)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所有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民族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否则将失去方向,甚至造成混乱。在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电视节目日益西化媚俗的今天,我们的电视宣传怎么坚定不移地高举弘扬民族文化的大旗,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振臂呐喊:“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是对“眼球”经济和西方“娱乐致死”和坚决否定,从中我们又能听懂什么呢?

目前我国文化发展同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时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应发挥不可替代的媒体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且以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这些宝贵遗产正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民众的期望、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电视媒体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各电视台卫星频道要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栏目。而早在2004年,山东广播电视台就率先开办《天下父母》栏目,作为山东卫视品牌栏目,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省级卫视中目前唯一一档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孝道和亲情”为宗旨的电视栏目,其核心理念是“让家庭更和睦、让社会更和谐”。开播8年来,已访问了400多位孝老爱亲、道德高尚、无私奉献、感天动地的人物,制作播出了《久病床前有孝子》《救救竹子》《季羡林的亲情家事》等400多期优秀电视节目,为弘扬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成为山东卫视情义立台的扛鼎之作。该栏目连续多年获得山东省十佳栏目、全国优秀电视栏目、部级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星光奖”、中国电视领域最高学院奖“博雅奖”。

多年来,《天下父母》栏目还举办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百善孝为先,明星做模范”,连续五年举办了“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推选活动”和颁奖盛典,推出了唐国强、姜昆等五十位演艺界孝子,引起社会良好反响。他们成立了“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开展中华孝心示范工程并在全国建立示范村,树孝风、定孝制,让示范村成为我们社会的典范。目前,《天下父母》已在全国十几个数字频道和部分地市级电视台播放,在全国15个省40个城市创建了亲情教育基地176个,亲情教育示范市2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放眼全国,传统文化正成为众多电视媒体的选择,电视媒体正以其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权威性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优良媒介。2012年,河南省巩义市电视台《中华家道》频道开播,此频道以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全天节目,集中向广大观众介绍中华德育文化、孝悌文化、家谱文化、养生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广大观众提供量大味足的精神食粮。以频道为依托,巩义市还逐步承办“道德讲堂”活动,将坚持“道德讲堂”与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成巩义文化宣传的新阵地;与“文明市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和宣传相结合,打造道德建设新高地。这是一个最基层电视媒体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让广大观众共同享受、品味沉淀于我们血液灵魂中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用优秀传统文化来规范行为、提升素质、凝聚力量、汇成社会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9)

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历史选择、现实需要。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并且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着先人的各种价值理念。在从唐以前的以儒法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向唐以后的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演变中,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普遍的价值观。总结起来可以用“仁”、“义”、“中”、“和” 四个字来概括,形成了“仁者爱人”的价值目标,重义轻利、见义勇为的道德原则,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德规范,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这些内容,在儒家思想中,他是把道德实现的途径建立在行为实施者的内在反省和自我约束中,不是源于类似制度和法律似的外在控制,而是源于发于心,又归于心的内在自觉。这种由内而外的思维和道德模式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儒家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德政思想等,法家文化中的”法治“思想,道家文化中的“自由”思想,佛家文化中的”善“思想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深入人心,并以一定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为载体传承下来。他是中国特有的,习惯化的、生活化的思维模式。比如 “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辩证思维模式,管中窥豹、举一反三的整体思维模式,直观体悟的直觉思维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也不易破坏,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必须符合这些固定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得以有效推行。而且,这些思维模式以生活化的行为习惯和美德表现出来。比如休敦和睦、互敬互爱的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的社会美德;忘私为公、爱国忠君的国家美德等。这些习惯和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不断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选择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层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失败经验和成功经验所证明的。

首先,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级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背弃造成的失败经验所证明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破坏史或者变革史。无数仁人志士对包含社会价值观在内的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深刻变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割裂和毁弃。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传统文。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吸收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但由于其软弱的阶级属性,最终失败。,无数青年学生打着科学、民主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开始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砸碎了旧有的精神桎梏,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支离的破碎不堪。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四旧”,不分青红皂白进行了抛弃和鞭打。在这个过程中,历经千年养成的文化基因、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日渐稀疏,思想走向混乱,信仰走向迷失,价值追求成为无源之水,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遵循传统文化,并充分重视对其深刻挖掘、提炼和利用,才能在价值观领域找到正确路径。

其次,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中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革命和建设实践需要相结合,顺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第二次中国化。这两次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比如,在解放前中共创办的《中国文化》杂志、的《新民主主义论》 都对传统文化提出了复兴要求。改革开放后,“十六大”强调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明确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七届六中强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十以来,更是多个场合反复地论述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我们党对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重视。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选择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必然选择。

首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指向是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中国,多元化思想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充斥其中,导致社会很多人信仰缺失,价值观畸形。这些世情、国情、民情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意识领域问题突出,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共产党,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资本化、民主社会主义、等右倾化思想,极大地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接地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来解释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建立在大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基础上的。文化强国的建立,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思想积淀和精深内涵,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文化基因。发现和继承这些文化基因,宣传这些文化内环,形成文化自觉,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面临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文化,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得以解决,必须综合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够第一妥善处理。中国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植于我们的固有文化和历史传统,善于从中发现相比于其他文化的优劣之处,扬长避短,开放包容,增强文化自信,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大力弘扬。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价值,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导悟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深度融合,化为一体。这就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活生生的具体措施,与传统文化支配下的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成为人民生活里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脱离枯燥无味的是书面语言,走向社会生活,发挥其思想润化,行为指引、道德选择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5.

[2]郭日铎.侍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几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炎黄勤劳勇敢的子孙,以振兴中华的理想,沿着新中国的道路蹒跚而行。主席在今年访问山东期间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当前,我们全体中国人必须肩负起使命和责任,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弘扬之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1)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学生血液,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智慧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1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如今,移动学习、微课、MOOC、电子书包和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被广为实践,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学生每天抱着手机不松手,都号称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就需要“投其所好”,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诚信、民本、正义、和合、大同等时代价值的经典故事,用微信、微视频推送带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小故事、小文章、小视频,在网络课堂、翻转课堂里面增加一些例如史记、百家讲坛、名人传、中国史、春秋战国之类的历史纪录片,使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