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0 16:24:20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52

1 引言

煤V机电是煤矿开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应注重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保证所有地下位置的机械机电设备安全才能保证设备的平稳快速的运行运输,安全设备的稳定性,但一些煤炭企业只追求利益最大化,减少对运输设备成本管理支出,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运输设备落后,导致运输管理松懈,造成煤矿严重事故。

2 设备运输事故原因

2.1 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薄弱

特种作业人员业务水平低,运行过程中的煤矿机电设备不严格,与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不相符,投资于煤矿机电运输不足,煤矿机电运输专项工作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专业培训不全面,机电设备运输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不强,安全意识薄弱,造成机械和电气设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这是传统煤矿机电设备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

2.2 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

煤矿生产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关注点更多地停留在煤炭的产量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忽视了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是否拥有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在发生安全故障时,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理,容易导致较大程度的设备损坏,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2.3 管理和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水平

(1)煤炭企业缺乏专业设备运输管理人员,很多设备运输管理人员缺乏操作经验,现场许多违规操作或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安全有效地提供设备到指定位置,管理能力有待提高。(2)煤矿企业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运输的培训时间,无特种作业培训直接上岗,操作人员大多数无证上岗,操作者暂时借调其他部门,运营商现场的事故的处置能力不够,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时有发生。(3)煤矿企业不具有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的操作规定,即使培训也只是走过场,培训员工出勤率低,训练时间少,专业知识不到位。

2.4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煤矿机电设备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如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在积尘的出现、腐蚀性气体的流动情况,对机电设备的质量和寿命产生严重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如不严格的煤矿开采,没有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机电设备,设备管理混乱,科学规划、技术管理的不足,设备陈旧不予以更新,机电设备运输管理疏忽,导致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故障频繁,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

3 煤矿机电设备运输安全管理

3.1 增强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

煤矿生产企业要正确认识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性,强化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各个使用环节的监管控制。首先在安装环节重视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在保证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的基础上,维持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的长期使用运行;其次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和特点,针对性的选用合适的机电设备;第三,对机电设备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机电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和工作效率;第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分析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的数据,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及时记录维修过程;最后,及时维修处理和淘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陈旧老化的机电设备,保持机电设备的整体性能。

3.2 确保机电设备运输安全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

煤矿企业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各种输送设备、大型绞车和运输带专用盾牌、护栏,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配备安全装置和后备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必须可靠,一种特殊的巷道支护倾斜运输防跑车装置必须保证电车线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在角球区和巷道等特殊的地质结构安装架空线路保护装置。运输防爆胶轮车必须配备前后灯光、警笛和转向信号灯。运输设备严禁超负荷运行,操作必须保持在规定时间内,运输设备期满后必须及时更换服务,严禁超期使用。

3.3 不断提高机电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受到煤矿开采和机电设备使用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直接影响,煤矿企业需要对基层员工进行定期的机电设备管理和操作使用培训,提升机电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能水平。也可以通过对机电设备安全事故进行具体演练,提升基层人员在遭遇突发状况时的反应和处理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开展关于机电设备管理的思想教育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参与煤矿开采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思想认识。

3.4 构建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检测系统

煤矿企业在引进机电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设备的质量,严格检查相应方面的文件,以避免质量问题。同时,企业在接受的过程中,如果情况允许,有必要打开包装进行机电设备测试。此外,在生产之前,企业必须采用特殊的检查人员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检验计划,并进行全面的记录,所以可以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作为重要参考。同时,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根据煤矿实际生产,随时进行设备调整,它可以有效地避免煤矿机电设备出现安全故障,也有效提高了煤矿机电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

4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运输的安全管理,吸取煤矿机电设备运输事故的教训,并及时总结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有效遏制煤炭运输事故的发生、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率、减少煤矿的经济损失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2)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45-01

0. 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煤矿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煤矿开采作为一个高危行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机电安全事故,造成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有效防止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要充分掌握了解到以往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相关特征和原因,这样有利于煤矿企业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要注重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方法,运用新技术进行煤矿各种机电系统的管理,有效促进煤矿经济与安全生产的共同发展。

1. 当前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由于存在部分煤矿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对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日常作业不科学规范,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1]。这些机电控制人员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未能够坚决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在日常设备管理控制工作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未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办事,从而导致了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损害到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煤矿企业的大多数煤矿机电控制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偏低,没有充分掌握了解到各项先进的控制技术,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而导致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一步扩大了事故的危险性。煤矿企业自身对于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更换频率过快,导致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获取的实践操作经验相对较少,无法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1.2机电设备较为落后陈旧

伴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大势开采,现代煤矿行业对于机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支出,未能够及时更新各项机电设备,导致企业设备的落后性和陈旧性,无法有效得到长时间的安全运行,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的制造技术、工艺设计以及监测管理方法等综合配套能力偏差,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我国煤矿市场整体机电设备的落后性,并且加大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量,需要面对各种运行故障问题,加派更多的专业检修维护人员。

1.3未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要想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就必须有效建立起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通过引进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去对各项机身设备的日常操作使用、维护和检修进行严格监控,这样才能确保煤矿企业机电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然而,当前煤矿市场仍然存在大量企业未曾建立起健全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内部管理存在着众多弊端和缺陷,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无法科学规划好设备的运维工作,容易留下各种事故隐患。此外,煤矿企业缺乏对机电设备操作的考核管理工作,未能够严格监督与操作人员的规范作业,保障工作人员的准确、全面、系统的进行设备操作和管理,有效降低机电设备的控制风险[2]。

2. 煤矿企业预防机电事故的主要措施

2.1加强机电操作人员专业培训

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适当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资力度,要定期组织全体机电工作人员参与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培训,除了要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这样有利于煤矿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控制操作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企业煤矿得到安全稳定的开采作业。煤矿企业还必须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和道德意识的提高工作,要督促每一位设备操作人员都能够按照科学流程和步骤进行机电操作,防止违规操作的发生。

2.2加大先进机电设备的投入

煤矿企业必须认识到机电设备的陈旧老化性是导致其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煤矿企业要想避免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必须合理加大对机电设备更新的投资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机电设备,提高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的安全指数,有效减少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3]。降低企业各项能源的消耗。企业要与时俱进,努力朝着机电设备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3建立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内部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就必须有效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出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各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一旦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就必须及时调配专业化的检修维护人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机电设备的监督管理体系,有效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必须充分做好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煤矿产业的生产安全性,确保工作人员在煤矿开采作业中的生命安全。煤矿企业不能盲目追求生产效益,忽视了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生产观念,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努力规避设备故障风险,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去,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孥勇宏.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产品中的应用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8): 374-375.

[2]李春雷,王力勇.浅谈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魅力中国,2013(13):45-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3)

尽管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在世界上占居首位,是不折不扣的储量大国,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我国煤矿生产能力不足,大中型煤矿生产能力不足全国煤矿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半,更不用说生产能力偏低的其它中小型煤矿;另一方面,我国煤矿生产存在很多安全生产技术上的不足及安全设备的缺乏,这就造成了很大的生产安全隐患。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随时随地面临着潜在危险的威胁。另外,我国煤矿生产开采方面运用机械数量不多,处于落后水平,哪怕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有煤矿,其整体技术也不容乐观。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生产能力偏低,生产效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深。

1.2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问题

尽管,我国煤矿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大,并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我国煤矿生产仍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灾害事故频繁发生。据资料显示,我国煤矿生产灾难发生总数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我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的不足之处

综采机电设备系统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存在,其系统好坏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以及煤矿产品质量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我国煤矿生产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需改善。

2.1管理人员培训不足

机械无论高级与否,都需要人为控制,煤矿产业中所使用的机械也不例外。因此,多数煤矿企业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尽管煤矿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训工作,而且煤矿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时间间隔较短,但是煤矿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种看似很重视但实际没太大效果的培训失败的原因在于培训方式老套过时,培训内容无新意,且与现实生产不符合,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偏重于培训形式,忽略了培训内容,一味追求理论内容的深度,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度,另外,教育内容乏味,培训人员对培训不重视,被培训人员的错误思想,都是造成培训表面化的原因。

2.2机电设备更新缓慢

某些煤矿企业领导人员对机电设备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机电设备落后,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企业对设备的维修以及更新资金力度不够,造成很多设备安全程度降低。另外,部分煤矿老板过多追求利润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不看重,再加上机电设备老化,安全措施的缺乏,导致煤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事实上,很多煤矿所应用的设备无MA标识,更有甚者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尽管,设备的缓慢更新,安全系统不到位以及供电设备的不完善和开采设备的老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投资成本,但是,生产效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最重要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2.3机电专业人才匮乏

尽管煤矿行业收入高于其他行业,但因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很多机电专业人士拒绝到煤矿行业工作,造成了在煤矿行业中机电人员的匮乏问题。煤矿机电设备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的操作控制,没有专业人员参与,先进的机电设备形同虚设,这就造成了企业不愿更新设备,安全隐患增多,专业人士拒绝煤矿企业工作邀请这一恶性循环。另外,一些煤矿企业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应用后离开煤矿行业,跳槽到其他安全隐患较少的行业。由于专业机电人员的匮乏以及转行,使得整个煤矿行业缺乏合理稳定的人才架构。2.4机电设备使用和管理不足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有序的操作。由于部门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和设备的过度使用,造成了设备故障的频发,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更使得设备的使用时间大大缩短,也为设备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大多数煤矿缺乏合理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有漏洞的设备管理,缺乏的基础管理,以及存在不足的技术管理,都会对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综采机电设备管理创新建议

3.1解决主要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捋清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主要问题并解决,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能被解决。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我们需要逐渐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进行认识和解决,重视主要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生产安全隐患问题。首先,消除生产安全隐患。无论何种行业最为注重的就是生产安全问题,煤矿行业也不例外。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更新更换,对安全系数不高的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对不符合的标准设备拒绝使用;其次,合理规划生产过程。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标准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循使用规范,企业要加强操作人员对机电设备规范操作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检查,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安全隐患,保护人力财力不受损失。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更新换代,坚决杜绝因机电设备老化而造成的生产不安全问题。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煤矿机电设备需要不断进行更新,要采用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的机电设备,在设备类型和运作方面逐步进行改进优化。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消除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高质量的机电设备,好的机电设备能够从根源上杜绝煤矿机电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煤矿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行设备的更新更换,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增加企业利润和人员安全。

3.3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企业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所谓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就是事前计划,事后总结,不断检查改进。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如果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企业很难发展到预期的高度,煤矿企业也不例外。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需要具有真知灼见的领导人员,保证建立的制度公平公正富有生命力。制度的确立少不了监督人员的监督和工作人员的落实,因此,企业要重视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保证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完善。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4)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引进新型的煤矿巷道的掘进支护技术、煤矿开采工序,规范开采人员的操作,规避开采风险,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煤矿开采的生产管理[1]。

1我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

1.1煤矿生产管理意识不足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管理者及生产者都脱不了干系,主要是由于对煤矿高危因素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就管理者而言,没有正视煤矿生产的管理问题,缺乏开采人员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的考量,始终将煤矿开采利润放在第一位,压榨劳动力,忽视了劳动最权益,其实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以及煤矿公司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作为煤矿开采人员,由于自身维权意识不足,不懂得与管理者争斗,维护自身利益,再加上煤矿开采行业长期形成的管理模式与工作方式,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无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存在为了效率而忽视质量的偷工减料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2]。

1.2煤矿开采缺乏合理的工作制度

煤矿开采行业是在不断发展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工序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由于管理者思想传统,不愿意花费财力及时间去更新工作流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因此一直以来我国煤矿开采业的技术水平都较为落后,管理模式也颇为陈旧,影响到开采效率,同时无法有效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煤矿开采工地管理混乱,缺乏既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导致工作中出现较多的漏洞,遇到问题易出现分歧,个人有个人的工作方式及操作方法,是造成生产安全的一大因素。

1.3煤矿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应用到的机械设备在不断更新,然而管理层却忽视了管理模式的收稿日期:2016-10-18作者简介:王丽娜(1980-),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企管科工作。更新,仍旧采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因此很多由于技术及设备更新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此外,管理人员水平较低也是制约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煤矿开采企业忽略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管理者自身都不熟悉新进设备以及工序,自然无法管理其他开采人员。

2创新煤矿生产管理模式

2.1以人为本,加强煤矿生产管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注重生产人员的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从煤矿巷道的掘进支护、到煤矿开采,都将开采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避免过大的劳动强度,造成开采人员因过度劳累过度而生病。除了工作安排的科学制定,还需要通过配置完善的安全生产设备,来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众所周知,煤矿开采粉尘较大,环境阴冷潮湿,防尘设备以及保暖除湿设备能够降低开采人员肺部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开采人员身体健康[3]。

2.2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规范生产意识

要想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将制定好的工作流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贯彻落实下去,就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导,提高开采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因此,必须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自己的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工作,提升煤矿开采质量,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益。在煤矿的生产管理中,必须加强规范生产宣传,通过制度来规范开采人员的行为,确保一切开采工作有序进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强制性,提高开采人员的纪律性。

2.3制定严格的煤矿生产管理流程

煤矿开采行业在不断发展,管理者应不断突破原有的管理理念,引进新型开采技术及生产工序,根据所经营煤矿产地的地质结构,选择合适的生产施工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掘进开采方案,根据开采人员数量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流程。不同的煤矿开采区的生产高危因素不同,因此管理者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例如不同路段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技术,开采过程中的工艺及顺序.将制定好的工作流程告知所有的工作人员,贯彻落实,确保煤矿掘进开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既定的规则能有效指导煤矿开采工作,避免因工作制度的不健全而发生的管理混乱问题。

2.4建立健全煤矿开采监督管理体系

再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保证执行力与落实度,否则只是一纸空谈。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应保证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执行,确保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必要时可以通过惩治违规人员的强制性手段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在煤矿开采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以监督管理,以开采人员人身安全的角度实施人性化管理,解决以往煤矿开采管理中的漏洞与疑难问题,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确保煤矿开采效益。

3结语

要想提高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就必须综合分析影响煤矿开采的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创新管理模式,秉承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提升煤矿开采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煤矿开采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确保煤矿开采效益。

参考文献:

[1]汪立群.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7:145.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5)

煤矿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保证煤矿作业安全,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随着我国现代科技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研发和使用越来越广泛。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煤生产效益提高。[1]

一、管理煤矿机电技术和设备的原因和作用

(一)保证设备的使用规范

煤矿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煤矿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在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的使用。但是机电设备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故障,将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工作。要进一步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需要规范设备的操作。机电设备由于自动化运行效率高,在煤矿生产中应用频繁,工作量大,当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引发煤矿安全事故。因而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予以引导和纠正,严格督促其正确、规范的使用机电设备;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有促进和维护作用。

(二)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和性能

煤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六大系统,包括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和排水系统,在进行不同的工作程序时需要做好现场监控、紧急避险、人员定位和通信联络等,这些工作依靠人工操作难以完成,须借助使用不同的机电设备辅助完成。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使用,由于煤矿内部环境具有安全不稳定性,因而设备容易出现老化、故障等,影响工作效率。加强煤矿机电管理,能够定期检修设备,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维护设备的使用秩序。煤矿生产规模大、生产周期长,且工作量大,多种大型的机电设备在作业中由于老化、磨损等原因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做好设备日常管理,实现专人定期维修、养护,能够更好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保证其工作性能稳定。[2]

(三)增强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煤矿生产中,需要完成地下采煤、原煤运输、炼煤焦化等工作,由于煤矿工作环境艰苦且工作安全性不高,地下,矿井机电技术工人流恿看螅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新招的技术工人以轮换工和农民为主,这些人员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操作经验不足,对煤矿机电设备维护和使用的责任意识不强,影响煤矿生产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加强煤矿机电管理,主要是指对机电设备和技术上的管理,包括对操作技术工的技能的培训和责任品质上的教育。机电设备技术工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手段,强化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工作品质,严格督促自己的设备使用行为,维护个人与集体利益。煤矿机电设备和技术管理对煤矿作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增长其工作责任意识。

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一)技能培训和设备检修

煤矿业发展中,由于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员工流动性大,因而难以保证员工的系统化培训和管理。因而在机电设备使用中,需要对员工增强技能上的培训,尤其是新招的员工,可以在老员工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实践操作学习,当总体操作技能符合生产要求时方可上岗。煤矿企业在生产运行时,人才流动量大,因为需要建立一定的人才管理体系,定期、不定期的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人才储备系统。另外,加强机电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完成设备的定期检修,对老化设备需要及时进行养护或零件更换,对于存在严重性能问题的机电设备,需要立即更换、升级。管理煤矿机电设备中需要人机结合,同时监管机电技术和机电设备,维护正常的煤矿作业活动。[3]

(二)增加资金、科技的投入

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由于操作不当或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问题,但是现代设备检测手段和维修技术过于落后,也难以解决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问题。根据这一现状,才加强煤矿机电管理中,可以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促进机电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与使用。例如针对不同型号、规格的机电设备,需要增加积极研究其性能稳定性,当设备零件或内部配置存在不合理时,需要及时升级、更换,这些均需要资金支持。煤矿生产作业中需要使用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在设备管理中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好设备养护、维修工作。机电内部结构影响设备运行效率,一般要求使用高效电源和精干电网,在煤矿独立电源线路和双回路设计安装中均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完成这些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工作的同时,均需要相关资金支持。

(三)安全制度建立

煤矿生产工作环境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工作人员在实地操作中工作难度大、工作强度大,且面临较大生命安全风险,因而在加强机电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技术人员设备操作行为规范、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能力。煤矿企业在制度建立和管理中,需要明确不同作业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权限,机电设备在申请调用时,需要做好质量检查和使用登记,在设备下井作业前,要对井下环境进行勘查分析,保证其作业环境稳定。另外,机电管理和操作人员要形成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设备磨损严重的班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超负荷使用机电设备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建立煤矿机电管理安全制度,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4]

结语

煤矿生产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机电技术和设备,加强煤矿机电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和制度管理等。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科技技术的进步,煤矿机电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促进煤矿机电管理,具有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陈传波,贺楠.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3):56-57.

[2]甘魁民.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2,(24):33.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6)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便是煤矿业,煤矿业中的安全生产则一直是社会对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注重点,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极大程度上地影响到了煤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严重地威胁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在社会上也会存在负面影响。煤矿企业需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认真的去实行,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企业技术管理也应该加强力度。企业在面临安全生产问题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解决对策,才能达到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要求,也才能保证煤矿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1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若要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的管理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的运用,都需做到全面综合化,煤矿企业在生产流程中需着重运用技术管理。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全面地分析考虑煤矿作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时则需渗透分析结果。煤矿作业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煤矿生产技术运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就在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煤矿作业中需要重视技术管理,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力度,做到科学化管理,才能减少或者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才能使企业自身利益以及煤矿作业人员自身的利益得到足够的保障。

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的合理开拓设计,以及合理的矿井开采设计都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煤矿建设是基于设计合理化上的。在进行煤矿开发作业时,对矿井的施工要进行高度地合理部署,并根据总体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开采设计和开拓设计。事先就需对矿井的巷道部置、生产设备选型和矿井的采区划分进行详细的规划。巷道的部署要尽量简单化,在选择生产设备和生产设施上要做到经济适用,地质的勘察是进行矿井采区划分前的必要步骤。要借鉴先进的煤矿生产流程,了解其发展趋势,并对具备先进技术的煤矿生产设备动态进行关注,以加强安全生产力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还需在煤矿生产中进行集中管理并坚持机械化,并优化煤矿生产的经济技术。矿场的整体运作与矿井的设计紧紧关联,是矿井使用寿命以及矿井生产效益的保障。在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时,则必须进行技术上的全面考虑和分析,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在煤矿作业人员的管理上运用技术管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当今煤矿企业在考虑如何使用煤矿给企业自身来带更大的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管理员工。煤矿业虽然一直使用机械化作业,煤矿开采所用的技术设备也一直是企业在管理上的重点,但是机械离不开作业人员的操作,如不重视对作业人员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则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造成人为引起的矿难事故。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重视以人为本,先进的科学技术离不开人去创造,需加强煤矿作业人员的严谨度、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才能做到有效地利用技术,也才能更好地预防安全隐患,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也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关解决措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2 煤矿企业技术管理的相关策略

首先,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作业时,应对施工现场做到监督和控制。要对工作细则制定相关规定、重视工程的质量并确切的实行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进行煤矿隐患事故的预警和排查时,应有效地运用和利用技术管理,并利用技术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矿难产生的原因也与煤矿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联,不同的煤矿其安全程度也是不同的。在进行技术管理过程中则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做到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运用技术管理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矿井进行现场整改,或者立刻下达整改通知。煤矿企业要重视加强煤矿作业人员工作安全的观念,并培训作业人员操作技术,做到掌握安全要点,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不合格的作业人员给予处罚,以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其次,企业煤矿生产在相关规章制度中是有着明确要求的,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来进行安全操作,以使煤矿生产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在煤矿生产开拓矿井的基本文件中制定出相关作业规程,对煤矿生产操作在技术上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对煤矿作业人员操作起到了规范作用,对煤矿作业人员的不规范化操作起到了遏制效果,作业规程的严格遵守对煤矿工程高效率运作也能起到保证作用,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煤矿企业和煤矿作业人员的自身利益上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对煤矿进行施工前,煤矿作业人员应对相关作业规程进行学习以及签发审核,并制定出规范化的施工措施,认真的遵守作业规程,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

煤矿生产过程中,在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上应进行严格把关。只有高质量的煤矿生产,才能给煤矿企业带来利益,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工程运作的效率,对其质量也要重视高标准要求,因此,作业人员对煤矿要认真地进行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以及突击检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来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在工程质量的检验中,要结合月度验收结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出工程质量信息。对待作业人员则要实行赏罚制度,以遏制煤矿作业人员不规范的操作,提高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深层次的对作业人员进行思想统一和认识提高。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则不计入总的工作量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也不计算在内,进而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

煤矿企业要进行科学化的生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在煤矿作业中也是必要的。目前,有很多原因导致煤矿作业安全生产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地质和开采的局限性、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低以及生产设备的落后,都是造成生产安全隐患的因素。要改善煤矿的安全情况,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必要的,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作业人员的工作氛围也要营造良好。在对待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上,要利用技术管理进行及时的排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煤矿生产也是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在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上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煤矿安全生产要从其根本上进行改变,原先所采用的生产方法要进行改进,在生产中要对科学技术有所运用,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以及创新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的使用,都需要进行大力的推广。

最后对矿井瓦斯需要进行强度上的管理,煤矿事故因为火和煤尘所产生的机率很大,因此在矿井瓦斯的管理上需要更加的科学和技术化,由于瓦斯所带有的特性,矿井的通风保持是进行井下作业安全的保障。矿井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才能在基本上保证安全生产,也才能对事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因此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管理力度。发现通风系统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并对运作不良的通风设施进行改造,以减小矿难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工程的进行中,对瓦斯的动态应做到定时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检查中遇到的临时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瓦斯的鉴定也应做到定期组织,提供可靠的日常煤矿管理依据。而瓦斯管理员则要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并合理的安排瓦检员的工作时间防止瓦斯检查上出现遗漏。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的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在进行着改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善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要大力地推广科学技术管理,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煤矿作业人员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煤矿工程监察加大力度,对所发现的煤矿安全隐患做到及时的排查和通知,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煤矿工程的实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与技术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煤矿作业人员才有足够的工作热情,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为作业人员的效益提供有效的保障,为煤矿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闫海兵.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实现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创业家,2011(10):156.

[2]盛振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0(32):732.

[3]王艳伟.加强技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J].中国科技纵横,2011(7):216.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7)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发证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辖区内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实施监察。

第四条 煤矿企业是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煤矿安全规程》贯彻落实,增强学规程、用规程意识和能力,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煤矿企业新招井下作业人员,应优先录用职业学校煤矿相关专业毕业生。

第二章 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组织与管理

第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负责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机构或配备专门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年度计划,保障安全培训工作所需经费。

第七条 煤矿企业应当支付从业人员培训期间工资和必要费用。

第八条 煤矿企业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第九条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历、职务、职称、工作经历、技能等级晋升情况;

(二)接受安全培训、考核情况;

(三)违规违章行为记录,以及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处理情况;

(四)其它事项。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一人一档应长期保存。

第十条 煤矿企业自主培训的,还应建立专门的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期一档,内容包括:

(一)培训方案;

(二)培训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三)培训内容、课时及教师;

(四)课程讲义;

(五)学员培训考勤、考核情况;

(六)综合考评报告等。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期一档应保存3年以上,特种作业人员一期一档应保存6年以上,其他从业人员一期一档应保存3年以上。

第三章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及考核

第十一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矿务局局长,煤矿矿长等人员。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煤矿企业分管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调度工作的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副局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或者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调度等职能部门(含煤矿井、区、科、队)负责人。

第十二条 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应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及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2年及以上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经历。

第十三条 煤矿企业每年应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新法律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安全培训。

第十四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制定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标准,建立部级考试题库。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建立地方考试题库,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第十五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总部和所属在京一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工作。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以外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考核,并提前公布考核时间。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煤矿生产技术与管理、主要灾害防治、抢险救灾、职业健康等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应急抢险救援等管理能力。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与本岗位履职相关的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理论、重大灾害预防、应急救援方案制定及演练、事故抢险救援、职业健康等安全生产专业知识;贯彻落实安全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检查,制止不安全行为,监督隐患整改,事故应急处置及调查分析等管理能力。

第十七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20日内,由其所服务的煤矿企业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或当地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并提交其任职文件、学历、工作经历等相关材料。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发现申请人不符合本规定第十二条相关规定的,不得对申请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考核,并通知煤矿企业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十八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应在考试点采用计算机方式进行,试题从部级考试题库和地方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其中抽取部级考试题库试题比例占80%及以上,考试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

考试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考核结果。

第十九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公布考核结果10个工作日内向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颁发《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以下简称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组织考核的单位应函告其所在煤矿企业调整其工作岗位,且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考核。

第二十条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3年考核一次。

第四章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及考核

第二十一条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煤矿井下电气作业、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煤矿采煤机操作作业、煤矿掘进机操作作业、煤矿瓦斯抽采作业、煤矿防突作业和煤矿探放水作业的人员。

第二十二条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录用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

第二十三条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从事本岗位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技能,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相关紧急情况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四条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五条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制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建立部级考试题库。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

第二十六条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应当按照规定的培训大纲进行,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90学时。

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可以免予初次培训,直接参加资格考试。

第二十七条 参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填写考试申请表,由本人或其所服务的煤矿企业持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或者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证明向其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60日内组织考试。对不符合考试条件的,应通知本人或其所服务的煤矿企业。

第二十八条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包括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合格后,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考试应当在考试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应当使用部级考试题库,使用计算机考试,实际操作能力考试采用国家统一考试标准进行考试。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考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试合格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证工作。考试不合格的,允许补考1次。经补考仍不合格的,重新参加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第二十九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采用统一规定式样印制,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三十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换证的,应当参加不少于24学时的专门培训,在期满前60日内,持培训证明由本人或其所在企业向当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或原发证部门)提出考试申请,考试合格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予以换发新证。

第三十一条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二条 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或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原发证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原发证部门审查同意后,予以补发。

第五章 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及考核

第三十三条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三十四条 煤矿企业应当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安全素质和安全防范能力,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制定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每年不得少于20学时,新招录的井下作业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第三十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培训大纲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三十七条 煤矿企业新上岗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要在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经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工人师傅一般应当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

第三十八条 煤矿企业井下作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开本岗位1年以上(含1年)重新上岗前,以及煤矿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发放、注销等情况在本机关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下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设置安全培训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门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的情况;

(二)安全培训经费保障情况,支付学员培训期间工资和必要费用情况;

(三)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单位的培训条件;

(四)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档案情况;

(五)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接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情况;

(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七)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离岗、转岗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

(八)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

第四十一条 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企业安全培训随机检查制度,制定抽考办法,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应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纳入年度执法计划,计划执行情况和年度考核发证情况报送上级管理机关。

第四十二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按照年度监察执法计划,严格实施对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情况现场监察以及抽测抽考,对监察中发现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应向本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或下级人民政府提出有关安全培训工作的监察建议函。

第四十三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

(一)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

(三)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

特种作业人员违反上述第三项规定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四十四条 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变动工作单位的,原工作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四十五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考核发证、证书注销等情况,抄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行政处罚决定抄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第四十六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煤矿安全培训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依法受理并调查处理举报,并将查处结果书面反馈给实名举报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煤矿安全考核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煤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二)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三)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的;

(四)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第四十九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的;

(二)未设置安全培训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门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的;

(三)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的;

(四)未支付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期间工资并承担安全培训必要费用的;

(五)未按照统一的培训大纲组织培训的;

(六)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自主培训或委托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机构进行培训的;

(七)未按要求对调整工作岗位、重新上岗以及煤矿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第八章 附则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8)

2常见的煤矿机电问题

2.1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有一定差距煤矿的矿井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关于电动机周围瓦斯浓度的规定“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关于电机机头和机尾的规范标准认为,关于检修和操作“机头、机尾处的支护完整牢固;附近5m以内无杂物、浮煤、浮渣、洒水设施齐全无损;机头、机尾的电气设备处如有淋水,必须妥善遮盖,防止受潮接地;锚固装置牢固可靠。”这些规定规范煤矿机电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是,安全规范和实践操作有一定差距,往往安全规范到位了,但是实践操作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很多企业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以检测和固修机电系统[4]。另一方面,专业机电系统抢修人才比较少,不利于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操作。机电系统的监管技术人员往往存在着安全事故较少发生的心理,等到事故发生后才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安全事故的隐患,并深入矿井,进行实践考察和操作。2.2专业化技术人员缺乏煤矿矿井机电系统的操作要求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验来自于常年第一线工作岗位和在机电系统各个部位的轮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机电系统各个部分的操作,例如信号装置、防爆电器装备、刮板链等等的运行。文化知识指的是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懂得文化知识和考级。这种考级的岗位往往要求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进行每年的考级考试,以达到发展的要求[5]。实际上,中国的煤矿开采仍然是粗放式作业,除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潮以外,还有不断的人员流失和关键操作部门的专业化人员缺乏。普遍性的缺乏知识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机电设备的学习和操作都有一定的熟练磨合期。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保修得不到专业化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2.3缺乏对位监管安全事故频发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要求整个系统的运行相互配合。但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试运行中对牵引链紧松程度,是否跳动、刮底、跑偏、飘链等问题缺乏观察。班长、电钳工共同处理问题时间较少,处理问题时停机信号的发出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超负荷运转、闷车;电气、机械部件温度超限或运转声音不正常;液力偶合器的易溶塞溶化或其油(液)质喷出;大木料、金属支柱、荆笆、假顶网、大块煤矸等异物快到机头;运输巷转载机或下台刮板输送机停止;信号不明或发现有人在刮板输送机上等情况预计不足,缺乏应对方案。机电设备都有其自己运行的规律和生命周期,仅仅只关注关键部位如抽水、挖掘的设施运转,不能满足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在需求[6]。在维修和抢修过程中,因为对上述情况认识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不仅是因为机电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因为机电系统安全隐患没有良好解决,给其它后续采矿、运送造成的人员安全损失也非常巨大,非常不利于整个矿区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9)

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本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经营方针。

本矿生产经营必须遵守《煤炭法》、《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负责人(法人)和经营管理人(矿长)对预防煤矿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二、安全生产管理

本矿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本矿的生产经营管理人(矿长)对本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一)矿长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之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矿长未按照上述规定履行上述职责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矿长限期组织培训,并依法进行处罚。

(二)矿长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根据本矿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立即停产,撤出作业人员,研究整改方案,直至整改合格。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存档。

矿长未按照要求履行上述职责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矿长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矿长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从业人员依照本矿的相关制度予以处理。

主管部门随时进行检查,发现从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可以责令煤矿企业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矿长或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轮流带班下井,并建立下井登记档案。

主管部门发现矿长未按规定带班下井的,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三、安全生产预防制度

本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治理和报告制度。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本矿矿长应当负责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煤矿企业未按照要求履行上述职责的,有国务院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情形之一仍进行生产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予以关闭。

四、安全事故的控制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10)

引言

在煤矿生产链条中,运输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存在于煤矿生产的整个流程中,同时又具有一定特殊性,且涉及诸多作业人员,所以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由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历来将煤矿机电设备运输安全视为重点管理对象,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控有利于规避设备与人员伤害,避免经济损失,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顺利、有序进行。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常见原因

1)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失误。

对于煤矿生产作业而言,如果生产作业人员未严格遵循既定安全管理操作流程,不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或安全意识水平较低,则有可能引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从整体来看,我国煤矿生产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操作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因此在操作或者施工环节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由此造成机电运输事故[1]。现阶段,国内煤炭采掘一线作业的绞车司机以及电机车司机稳定性不高,工作缺乏长期性,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属于农协工或者农换工,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对于业务技术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这成为煤矿开采机电运输事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换、临时性指令性顶替以及岗位调整等因素均容易引起机电运输事故。在临时工作调整状态下,临时调岗人员安全知识掌握不足,有可能忽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煤矿作业中部分工种技术性较高,要求较为严格,倘若录用人员技术不过关,或在岗人员不重视技术业务,则容易出现违规违章的问题;部分作业人员参与培训的效果不佳,对培训知识一知半解,也容易导致操作失误[2]。

2)安全管理制度尚有待于完善。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施工管理的关键和前提,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类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控制措施展开探索和研究。当前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机电运输标准以及安全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特种作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教育较少[3]。同时,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岗位责任制尚有待于健全,一旦出现事故则容易推诿扯皮,且无法产生警示效果,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安全制度落实不严格,安全考核工作形同虚设,或不及时兑现安全奖罚,都会对管理人员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未严格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处理安全事故,或层层保护导致处罚过轻,未能严肃追究责任,导致其他作业人员未受到有效的教育,思想意识层面难以真正重视,防范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由此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3)煤矿设备因素。

当前,不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起因源于煤矿设备陈旧。煤炭采掘中,机电设备通常是成套使用,而大多数煤矿企业难以将大量资金一次性投入设备购置或更新,因此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陈旧老化设备。煤炭设备制造业在科学技术、工业设计、加工制造以及原材料方面提升空间仍然较大,所以设备维护、更新是极为必要的,倘若维护不善、设备更新不及时则容易引起生产事故。现阶段大部分大中型煤矿都引入了先进的采掘设备,例如采煤机、支架、运输机以及掘进机等,生产设备由传统机械化逐步过渡到自动化,同时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煤矿职工素质不高以及设备过于陈旧等因素导致设备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大,年检月检工作无法规范开展下去[4]。此外,国内煤矿生产设备表现出质量差、品种少以及水平低等缺点,尤其是机械基础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尚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煤炭工业生产需求,相当一部分设备都依赖于引进技术才能完成。此外配套化的机电设备对于使用人员、地质环境以及管理水平而言需要一定适应和磨合时期,机电运输事故在磨合期内发生率较高。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有效预防策略

1)煤矿生产企业应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首先应对煤矿生产制度加以完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理念以及岗位责任制,倘若作业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则应按照规章制度予以惩处。定期考核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则应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并多方探索寻求解决方案,然后做出整改,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其次应统一思想认识,秉承“安全第一”的生产发展理念,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首要工作。实施承包机制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依然要常抓不懈,同时应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2)企业应重视生产作业人员管理工作。

从用工角度来看,企业应尽量使用合同工,不宜引入大量临时工;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获取上岗证,无证者严禁上岗操作,一旦上岗则应避免过于频繁调岗。同时还应组织作业人员参与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教,严格考核各岗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作业人员重视个人专业素质的提升,并积极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为生产操作奠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降低操作失误率。此外还应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培训管理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3)企业应重视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首先,煤矿企业应及时更换技术落后或过于陈旧、磨损严重的设备;购入新设备时应对设备质量予以严格检测,在选择设备配件时应充分考虑生产厂家不同所产生的细节差异,并严格检查设备各项指标,防止偷工减料或者生产工艺不过关所造成的设备质量问题。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应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以免在运行过程中酿成安全事故,导致生产中断[5]。应妥善管理各项生产设备,注意设备选型的合理性,确保实现配套化,其中设备选型应结合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地质环境条件,不可盲目购置。应逐步完善设备维修工作,高度重视设备维修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设备检查与维护;检查确认设备合格或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方可投入生产,不可盲目节约成本,刻意减少设备维修与维护频次,严格落实设备养护管理制度。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生产企业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与措施,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员工参与技能培训,重视设备维护与管理,才能真正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认真操作,通过“三结合”的方式强化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强化岗位意识以及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排查常见的机电运输事故因素,做好预防与控制,保障煤矿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军.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2):184.

[2] 马涛.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70.

[3] 张敏.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控制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297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篇(11)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重要意义

1.1确保煤矿正常生产秩序

机电设备是我国煤矿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与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做好其管理工作是先决条件,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煤矿正常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进而致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1.2有助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随着当前煤矿机械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与质量,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效地管理工作基础上之上。另外,目前煤矿生产中诸如供电、排水、通风以及瓦斯抽放等工作大多都是由机电设备来完成。如果企业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不善,那么极易导致设备而难以正常运转而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率与质量,并且更为严重时会引发安全事故产生。由此可见,开展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有助于实现安全生产[1]。

1.3节能降耗

传统的粗放式的采掘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目前,我国已连续出台各类政策来约束煤矿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加大对环境的保护,而且也不断增加对新型环保技术的资金投入。与之前相比,现在煤矿机械设备在煤矿各类生产活动中所占成本比重逐步增大,因此对煤矿机电设备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2-3]。

2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所存在问题

2.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应在遵照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规范所要求制定出一个多级管理机制与责任相结合的完善制度,在确保各种机电设备得到切实有效管理情况下保障其作用充分地发挥。但从笔者对相关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研究发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部分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没有充分结合企业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环境而制定出相对应的管理工作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地增加了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以及生产危险性。

2.2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操作人员无法熟练掌握特种作业技术,并且由于经常频道变动岗位,使得在操作过程中留下了安全隐患。而煤矿机电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涵盖多方面内容,这就要求设备监察人员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已有的执行标准操作说明不够完整与详细,也并未有非常精准的界限,以至于在进行监察过程中出现难以准确把握。

2.3煤矿机电设备现场监管不到位

机电安全监管专业性强,在实际生产中机电设备战线长、范围广,监察人员数量有限,通常采用抽查式只能监察一些表面问题,比如是否具备防爆功能等,不能对动态特性进行有效的监控,由于机电设备机构繁琐复杂,深层次的隐患很难被排除[4]。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3.1制定出完善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制定出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首先煤矿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与行业相关指导规范基础上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大体框架建立起来,根据自身生产中机电设备使用实际情况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完善,这其中应包括机电设备停电检查挂牌、定期检修以及下井检验等规章制度。其次,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中,企业还需要结合设备种类、安全生产要求以及作业环境等实际将管理人员工作责任、现场管理、设备操作与养护等多种机制予以完善,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得到充分完善;第二,针对煤矿机电设备采购验收管理,企业首先应根据自身对设备性能需求制定出一份采购招标文件,随后从综合实力、信誉等众多方面确定出最优供应商采购机电设备,到货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第三,严格规范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检修管理。首先,煤矿企业应根据机电设备种类、使用要求、强度以及作业环境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定期检修机制,随后通过采取奖惩相结合的维修人员工作考核来确保日常检修得以严格落实。

3.2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只有煤矿机电设备人员具有高素质,才能够确保机电设备操作、维修以及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当加大对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其安全素质与业务水平。其次,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确保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项设备的使用性能与操作技巧;促进设备维修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建立起具有优良维修技术的人才队伍;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让其能够正确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熟知机电设备的原理及性能,从而确保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对于新安装的机电设备,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来对其操作规程进行认真学习,在使用前做到“三懂六会”。并且在试运行前做好有关人员的安全与技术培训工作。再者,要加大对强机电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工作,促使其能够有效结合实践工作和专业知识,提高对设备的监察质量,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最后,应当建立起合理的奖惩责任制,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5]。

3.3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现场监管力度

矿井是煤矿机电设备的主要运作场所,因此设备管理人员只有亲自到作业现场来对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才能将设备安全事故隐患逐一排除。首先,建立起专门的机电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组,实行巡回检查、值班制,加大对零散作业区以及边远地点的检查力度。其次,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质量,在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时,相关工作人员不但要能够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排查设备安全隐患,而且还要整理与归类所查出的设备安全隐患,做好相应的通报、汇报工作,且将责任单位召齐进行五定,并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作者:魏军林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煤矿

参考文献

[1]孟祥峰.如何提高煤矿机电管理的实效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5(8):190.

[2]烟芳运.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5(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