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校园规划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9 05:54:50

校园规划设计

校园规划设计篇(1)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第1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1.1 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 生态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3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 规划设计的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 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a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b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d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第3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3.1 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总面积约80公顷。东临邰城路,南接陕西省饲料厂,北靠渭汇渠,西面为大片的绿地。整个规划地被城市主干道划分为三部分。

3.2 规划的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力图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解决功能与形式美的矛盾,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生态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宜人的校园生存环境。

3.3 布局手法

规划布局手法是条带加组团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设东北两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14m),引导车流;教学实验区道路采用规则式棋盘式布局(7m);学生生活区道路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运动区道路将各场地整齐分割成各功能小区,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建筑楼群教学实验楼建筑群成条带状布置,为东西走向;宿舍楼为组团式布局。

3.4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可用“一心三带四区”来概括。

一心:为核心生态区。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它由树木园、植物园、苗圃三部分组成。树木园、植物园内树种繁多,内置花架、铺装步道、坐凳;苗圃内设一大型温室。此区不仅满足了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学生课余休息和晨读。

三带:全院三条主干道构成一横一纵一斜三带。一横一纵为东、北主入口各宽60m的景观带,其两侧配置高大乔木,构成林荫道,中间为宽20m的绿地,两景观带交汇处为一圆形广场,其内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一圆形礼堂,产生对景的效果。此种设计使入院者视野开阔,心情不受压抑,并且高大乔木与绿地的规则式条带状布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高品位、高质量。斜向景观带采用节点呼应手法,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别位于其起点、中点和端点处,遥相呼应。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建筑组合成麦克风型,内设影剧院、咖啡厅等活动场所,意寓此为大学生文化传播地,提高了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边,为园林园艺和校园特色(植物标本馆、昆虫博物馆、校史馆等)两大展示大厅,供人参观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观带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校园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

四区: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

教学区由条带状的公共实验区、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楼群和图书信息中心组成。其中以教学楼、办公楼为主体,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图案。植物配置丰富,装饰性较强,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体育活动区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面,连片集中布局,通过其间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区。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运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北角,由于此地濒临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设在此处。

校园规划设计篇(2)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1)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的场所,环境设计应是校园精神的着力体现。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在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闭环境。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作为校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亦值得关注。从资料上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院的校园环境都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因此,设计时在平面布局上就应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2)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设计常追求“神仪在心,意在笔先”和“情因景生,景为情造”。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校园休闲绿地设计的目标。校园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植物配置也常会运用桃和李,意喻“桃李满天下”等,不胜枚举,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师生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3)简洁明快,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应注意体现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性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力求突出有一定的特色性。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时,一是从整个校园以及校园周边大的环境分析,充分重视体现校园文化因素,让远处能看到本绿化地段的人一目了然;二是从小环境分析,充分了解本绿化地段紧临的空间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条件来组织景观,从而形成特有的区域特征。

(5)以绿为主,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师生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应考虑能够体现四季常青的校园精神。

2.规划原则

(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3)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无论本绿化区域,还是整个图书馆周边,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4)渗透文化,追求艺术;水域孕育了环境和文化,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因此我们借用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特色,在设计时追求意境,讲究品位,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

三、规划结构分析

在学院图书馆周边绿化环境改造及布局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周围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一个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的校园绿地系统。校园环境可以为城市环境增色。近几年,许多城市对学校周边的围墙提出“透空化”的要求,即是借重校园环境为城市服务。而一些学校进而提出的“城在绿中,绿在校园”,也充分展现了校园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学院图书馆西侧的墙的“透空化”处理,使的位于银湖北路上的行人与车辆能清晰的看到本绿化区域斜坡上的景观布置,在坡面的的景观处理上,通过环境景观元素的组织,既达到丰富校内景观,又改善周边生态。

(一)、植物配置

本地段在结构上可分为四块,按植物的生长习性,运用生态种植手法,将乔灌木,常绿色叶植物有机的搭配种植,层次分明,以常绿为主,落叶为辅,四季常青。力求达到有花有草有果,鸟语花香的意境:

1.图书馆前广场西侧绿地,由于本绿化地段相对于学校正门前的银湖北路要高,在围墙外,较易看到本绿化地段,而在前广场西的斜坡绿地,面积较广,特别显眼,因此是本绿化地段的视点。设计以金叶女贞,蜀桧,红花继木,三种灌木,组成对称式色块,远处观来,似托起太阳,喻意大学生为天之骄子,高校内的教师是将天之骄子托上天空的人。当人站在图书馆前广场西边缘时,微风带来清凉的水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空气中还夹杂着似隐似现的茶花的香气,这种感觉不胜美妙。因此,在本地块上,安排种植茶花,在造近花架一侧,还种植了主调树红叶李与夹竹桃。

2.图书馆西侧绿地,这一块绿地,既有平坡,又有斜坡,平坡在上,斜坡在下,平坡与图书馆主楼之间有一种水泥过道,斜坡则朝西,面朝水塘与银湖北路。在平坡上,布置种植了几株夹竹桃与紫叶李,桃李结实,鼓励人辛勤的劳动与刻苦的学习,都将会有成功的果实。以红花继木与金叶女贞组成花朵状图案,“好花不常开”,但是,这些模纹,所构成的图案,却会一年四季“开”到头,花开代表希望到来,祝福每位从本校走出去的同学都能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斜坡上以简洁的波纹状图案构成一道“靓丽”风景线,由于紧临水塘,波纹状图案就显的有意义,从远外看到这图案,你会发现,图书馆似建水上,有一种海市蜃楼的错觉,荡漾在眼前。

3.弯曲的河岸,种植的了大量垂丝杨柳,广泛的载植于塘畔,其柔软下垂的枝条,与水景融为一体,很自然的将本绿化地段整体的与水塘相融合了。形成“万柳垂下绿丝绦”、“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样意境。在卵石路的另一侧,座椅边的花坛中,铺植以三色堇,色彩丰富,给人以炫目,视觉上得到充分享受。座椅后的小花坛,则种植龙柏,与多姿多彩的三色堇在色彩上形成鲜对比,又有一种淡妆素裹的味道。

4.驳岸,由于已经做好,但是,没有任何植被,因此,我在其上,种植了一些草皮,以起到固土护坡之功效,防止水土流失,景响到卵石路的景观。

(二)、功能配置与景点做法

在沿塘岸铺设的的卵石道路,具有按摩做用,有一定的健身功效。卵石路南侧设一排座椅,既可让便于广大师生在此读书看报,又可一边欣赏水景,一边呼吸略带湿润的空气,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能释放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换个好心情。在卵石路的北尽头,前广场西侧斜坡的坡角草坪上,铺设一段步石,便于从花架方向进入,本地段,满足人的亲水性。步石道旁,设一块湖石,既能起到导向做用,同时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做为孤赏石,也是可为一观的景点。“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化,树配石而坚”,一块好的湖石,为本地段景观增舔雄壮之势。

(三)、设计手法

学院图书馆西侧空地,主要采用的是西方古典的几何图案式构图方法,即组成模纹的样式多为圆形、方形或二者组合的形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简洁的图案也暗含了做人的哲理。

四、规划布局特征

1.塑造校园文化气氛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图书馆则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性技能的开拓性人才已成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师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图书馆是校园内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其周边景观规划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不仅仅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图书馆周边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高水准、高标准图书馆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2.营造一个景观化校园环境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亦即穆尔所提之校园“场所精神”。正是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

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景观的校园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校园的环境景观除了其物质功用外,还有为教职员工提供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空间的作用,亦即“场所精神”。而学校图书馆所拥有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功能更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可将校园景观上升到校园精神文明高度。图书馆周边绿化改造后的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作用也是犹为重要。

3.营造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

时下,建立一种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目标。校园环境逐步走向社会化并体现出更多的公共性,使我们有必要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大学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学校园作为青年人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作为物质存在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还能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作用。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Jordan)在他的曾经在开学献辞中说到的:“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

五、绿化树种规划

1.树种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树木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协调,景色优美,还要能适应所在地段的封及小气候等自然条件。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相变化,考虑到四季枝叶的变化,最忌枝叶光秃,根据植物的性状,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

(3)比例恰当,树木配置比例恰当,创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而且色彩丰富,较多运用花灌木,既能绿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

(4)垂直绿化,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进一步提高校园绿视率,创造绿色环绕、花团锦簇的宜人环境。

2.树种造景注意事项

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如大多数的植物会在春季开花,发新叶;秋季植物结实,而叶子也会由绿变黄或其它颜色。杨柳会早于其它的植物发芽,预示春天的到来;梧桐早凋,一叶知秋。植物的季相变化成为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和动人的景色,正如人们经常看到的文字描述象梨云、海棠雨、丁香雪、紫藤风、莲叶田田的荷塘、夏日百日红遍的紫薇等。这些景色无不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叫人留恋,难以忘怀。

首先要认识到季相的主体是植物,应对植物有明晰的了解。其次是对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物候习性及生态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最后,按照美学的原理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泽、质地等外部特征,发挥其干茎、叶色、花色等在各时期的最佳观赏效果,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有景可赏,而且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总之,利用植物的季节特征,合理布置,创造变化着的七彩空间,让人们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六、结束语

一个景观设计的完整过程,首先是进行场地分析,对土地上的水、风、生物、植被进行整体分析,其次考虑人如何在这块土地上活动。要分析、评价土地的适宜性,这是规划和设计之前的工作,然后再进行总体研究并提出设计途径,这是一个典型的景观设计的过程。

景观是一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交流的书;是一个故事,讲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与经验;是一首诗,用精美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是一幅画,展示自然与人类社会精彩的瞬间。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读、去品味、去体验,正如读一首诗,品一幅画,体验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更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关爱、去呵护,就象关爱自己和爱人。当然,景观也需要人们去设计、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裘鸿菲,高翅,吴雪飞,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中国园林。

[2] 俞孔坚,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设计,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建筑师及规划师论坛。

[3] 赵纪军,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4] 支文军,刘江,胡蓉,大学校园空间连续体验的塑造

[5] 万敏,吴亭,许晓林,景观化校园,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 陈孝青,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中国园林。

[7] 胡长农,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校园规划设计篇(3)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通常是这样定义的: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核心内容是指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一、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二、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互联网接入

网站主机

办公大楼

教工宿舍

教学楼

学生宿舍

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是数字化校的硬件基础。

图一:数字化校园网络硬件分布示意图

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

网上办公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应用

网上教学系统

网上考试系统

图二:数字化校园软件应用系统示意图

数据主机

(管理数据)

数据交换中间设备

局域网

图三:数字化校园数据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流系统示意图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这样来综合和归纳数字化校园的内容:

用户服务

数据管理

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

网上办公

网上教学

安全管理

宽带网络

数字化校园

图四:数字化校园内容综合示意图

三、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

网络架设

构建平台

充实资源

提供服务

图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步骤

步骤一:网络架设

目前,一般的校园骨干网都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这里面包括:

(1)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2)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

(3)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步骤二:构建平台

1.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

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都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如电子邮件、上网、BBS等服务。通过校园网,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更为透明,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

(1)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2)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4)建立超级计算机系统,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5)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6)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除此之外,还可尝试构建如下的网络平台:

(1)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

(2)建立电子辅导柜。教师通过电子辅导柜向学生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步骤三:充实资源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1.办公自动化工程

(1)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2)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3)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2.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

3.数字档案馆建设

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源点数据,也都需要用到别人的源点数据。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4.数字图书馆建设

结合校园网建设,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2)建立情报资料检索系统,支持校内外、国内外用户查询。

(3)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

(4)建立大量的专题数据库,以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

(5)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6)建立光盘查阅系统。

步骤四:提供服务

1.建立与发展网络社区服务

“校园一卡通”是完成学校网络和社区服务的纽带,既是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突破口,也是银行业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的捷径。校园一卡通的广泛采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网上生活、娱乐系统

(1)VOD点播。(2)网上购物系统。(3)网络服务保障系统。

3.校园网吧

校园网吧为数字化校园注入了无限生机。校园网吧的营建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的思想内涵,切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使网络市场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数字校园的应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体设计时规划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应用实际分步骤、分模块地实施应用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校园规划设计篇(4)

根据建筑空间在校园设计了贯穿图书馆、体育馆、行政楼及教学楼的景观主轴。主要布置有中心广场、树阵校道、景观水池、升旗台等景点。中心广场以硬铺为主,并利用铺装的样式将人流分别指向不同的行政区域。树阵校道上规则式种植木棉。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并以木棉鲜艳似火的大红花,比喻奋发向上的精神。景观水池则充分利用了体育馆的地势高差,涓涓流水,层层叠叠,掷地有声,为宁静的校园平添了一股灵气和活力。升旗台作为主轴的景观结点,以绿意盎然的运动场为背景,红旗飘飘,神采奕奕。整个主轴以行道树方式种植木棉,并在树下配以规则种植的巴西野牡丹、龙船花等,用木棉高大雄伟的树形和地被流畅的图案线条及丰富的色彩来加强其轴线效果和人文艺术感。

1.2景观次轴

校园的景观次轴上规划了交流广场、休闲驿站、特色花架、园林景墙等节点,形成了一条集交通、休闲、游憩、交往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道,并将教学楼、运动场、体育馆及学生宿舍联系起来。其中,交流广场、休闲驿站位于几栋教学楼之间,布置了树阵广场、花架、景墙、坐凳等设施,为师生课间生活提供了交流、休闲的空间,达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选用秋风、橡胶榕等常绿大乔木做行道树,适当的点缀几株木棉增添色彩感,配植有琴叶珊瑚、大叶伞等灌木以及红花继木、翅荚槐、毛杜鹃等地被植物,丰富景观的立体层次和整体色调。

2文脉绿脉的表达

2.1文脉———彰显校园文化

江义中学位于素有“翰墨之乡”美誉的勒流,自身的校园文化就有着独特的历史,其前身是勒流梁季彝纪念中学,学校先后三次迁址,三易其名,砥砺出“和、勤、韧、博、义”的校训,孕育了“自主、创新、和谐、健美”的校风。本次景观规划中运用景墙、宣传栏、花架等园建,通过文字、图案、隐喻等各种手法,充分地提炼并表达出校园自身的文化内涵。

2.2绿脉———和谐校园生活

植物作为景观规划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景观作用。不仅植物本身有着不同的观赏价值,其种植的方式更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更甚者,在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中,有些植物还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1)景观空间的打造。不同的配置方式,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疏朗开敞的草坪,零星点缀以乔、灌木,或与低矮的花丛、地被植物相结合配置,创造出或宽阔祥和、或热闹纷繁的开敞式空间。江义中学的开敞式景观空间主要集中在景观主轴上,选择木棉、尖叶杜英、秋枫等为主要树种,它们或花开艳丽、或树姿壮观,列植于主轴线上,并以绿草葱葱的运动场为大背景,整个空间开阔、明朗。配以罗汉松、琴叶珊瑚等灌木,辅以龙船花、彩叶草等地被植物,形成乔、灌、草的立体式种植。建成后立即成为校园举行各类活动的理想场所。私密式景观空间则是运用高大的树种、攀援的植被、围合的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等创造的。江义中学的私密式空间主要集中在景观次轴的交流广场和休闲驿站两个景观节点。交流广场运用规则种植的细叶榄仁、秋枫,配植鸡蛋花、大叶紫薇、勒杜鹃等灌木,并用花叶良姜、龙船花、金叶假连翘等地被植物围合,形成一个供师生交流、倾谈的私密性空间。休闲驿站则选用细叶榕、黄槐等列植,丛植含笑、山茶等灌木,并利用鸭脚木、巴西野牡丹等地被围闭空间,创造出可游、可赏、可憩的封闭式的私密空间。

2)文化内涵的表达。植物在景观规划中除了绿化美化的作用,还担负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传递中校园所寓意的思想和愿望。校区主轴上种植的木棉树,在广东被寓意为“英雄树”,在校园里种植,表达出希望学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做自己人生的英雄;校园次轴上种植的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激励学子们要不畏学习和生活的困难,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自己人生画卷上的一抹色彩;细叶紫薇,素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种植于校园中道出希望江义中学也能通细叶紫薇一样,花开百日红满堂的美好愿望。松柏类植物,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李白歌颂它:“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以此鞭策学子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而竹,更是“三教”共赏之物,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未曾出世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为最具有气节的君子,以此表达期望莘莘学子们虚心求学并能做个有骨气、有信念、有希望的人。而在李清照心目中高雅的桂花,则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蟾中折桂,象征登第,直接表达了对学子们步步高升、考入理想高效的期许。

校园规划设计篇(5)

1.概况

计算网络的分类:

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不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研究。并使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我们说: 在协议控制下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若干台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用于终端和计算机之间或者若干台计算机之间数据流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等所组成的系统的集合。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按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局域网、区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广域网又分为企业网和全球网。

(1)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计算机通信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具有通信能力的个人计算机组成,一般运用于有限距离内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有限距离通常是指在10公里范围内的大楼或紧邻的大楼之间的计算机传递信息。

(2)区域网

要求比局域网高,这样才能有效的覆盖更大的地域范围,不论网点设在何处,都能保证信息共享。

(3)广域网

广域网MAN(Wide Area Netword)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它可以把众多的区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起来,甚至把全球的区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在广域网的功能和作用的影响下,广域网有派生出企业网和全球网。

2.校园网的特点及实用

2.1 校园网特点

校园网大都属于中小型系统,以园区局域网为主,一个基本的校园网具有以下的特点:

信息结构多样化――校园网应用分为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办公管理和远程通讯(远程教学、互联网接入)三大部分内容:电子教学包含大量多媒体信息,办公管理以数据库为主,远程通讯则多为WWW方式,因此数据成分复杂,不同类型数据对网络传输有不同的质量需求。

安全可靠――校园网中同样有大量关于教学和档案管理的重要数据,不论是被损坏、丢失还是被窃取,都将带来极大的损失; 操作方便,易于管理――校园网面向不同知识层次的教师、学生和办公人员,应用和管理应简便易行,界面友好,不宜太过专业化。

经济实用――学校对网络建设的投入有限,因此要求建成的网络应经济实用,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2.2 校园网需求分析

具备经济实用性、可扩容性和可发展性。

实用性:是校园网设计的第一原则,系统设计既要适应当前业务需求,又要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可靠性:对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主要相关设备在厂家、品牌、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论证、选择,确保硬件设备的基本品质。

开放性:校园网的设计即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要,也要对今后的设备、技术更新和用户新的要求实现开放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延长系统的生存期。

2.3 校园网系统高可靠性

网络要求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足够的冗余,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为了防止局部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要避免网络出项单点失效的情形。在网络的骨干上要提供备份链路和冗余路由。再网络设备上要提供冗余配置,设备在出现故障时以热插拔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修复,把故障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由于故障而造成用户的损失。

3.网络建设方案

3.1 网络总体设计和设备选型

核心层:核心层配置设备承担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核心层设备与汇聚层间信息的交流、分发与管理,因此核心层设备是整个网络的中心枢纽,应具有强大的交换能力,保证不会发生信息拥塞;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不会因单点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的故障恢复能力,保证任何一种单点故障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予以恢复。高性能核心层即宽带IP网络的骨干层,它支持多种业务的QOS/COS、VPN和基于光纤的G 位以太网,其骨干传输速率可支持到OC-192。核心层具有全光化、高性能和多业务支持等特点;网络收集层具备对多种技术、多种业务的接入功能,由业务网关(语音网关、信令网关和传真网关等)和边缘层组成,边缘层支持FR/ATM/IP/TDM。

3.2 现代教育中心

现代教育中心。电子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多媒体、交互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电子教学包含大量多媒体信息。因此,在校园网上传输的信息主要是音频、视频、数据相结合的信号。而音频和视频信号是网络中对带宽要求最严的数据信号,而且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突发性很大,当网络规模比较大,网络用户比较多,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音频、视频信号和其它各种数据信号的传输时,往往会对网络带宽带来压力,使网络带宽不堪负荷,严重时会导致阻塞,使网络通信停顿。

3.3 网络接入层设计

安全保障:

STAR-S2100系列交换机具有高安全特性,有效防御病毒和网络攻击,控制用户非法接入; STAR-S2100系列交换机可提供多种安全机制,如专家级ACL功能(可以对MAC地址+IP地址+VLAN号+传输端口号+协议类型+时间ACL的任意组合)可以防止红色代码病毒、冲击波病毒;端口和MAC、IP绑定可以控制Synflood攻击;支持IGMP源端口检查,有效控制非法组播源,提高多媒体组播业务的正常运行证。种种安全策略的实施保证了数字图书馆全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3.4 网络核心层的设计

主干可以升级至万兆。万兆以太网采用了IEEE802.3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IEEE802.3以太网帧格式,以及IEEE802.3帧的最大和最小尺寸。万兆以太网是以太网在速度和距离方面的进步,采用全双工技术,不需要应用低速的、半双工的CSMA/CD协议。在其他方面,万兆以太网保留了初期以太网模型的精髓,因而可以和现有以太网环境无缝融合,支持客户已有应用。

4.总结

21世纪,使得在现代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学校成为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新型学校。多媒体教学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培训的趋势。随着素质教育工程在的我国各地学校的深入深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与教学提供了这方面的优势。校园网的建设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能够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它将学校的各个电脑、工作站、终端设备连接成为局域网,同时可在网上获取INTERNET上的教育资源。校园网在信息时代的应用将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Andrew 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谭珂,全惠民.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实手册[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胡存生等著.局域网:组网技术与维护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山东省日照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浅析高校校园网的设计与规划[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12:95.

[5]Don Slice,Russ White著.网络核心技术内幕――专业IP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

[6]远望图书部.局域网一点通――从入门到精通(第一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校园规划设计篇(6)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 involves political, economy, engineering, art, pla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 it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ut also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in city. At present in many university campus, you can also see the planting of a new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green zoology, create fresh good atmosphere, university campus for the project design and planning are very important. However, how to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arden green spa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planting, to play out of its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benefits, is the topic that needs atten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of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学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

(一)加强校园绿化建设

大学校园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为了彰显蓬勃的气氛,首先应该抓住以绿色为设计理念,大学校园的园林规划不同于其他环境的规划设计,其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净化校园,烘托气氛,美化环境。使得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清新,自然的气息,从视觉效果上来看,绿色的环境可以保护视力,一眼望去,会给人一种舒适,温暖的感觉。因此,绿色校园,生态建设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校园文化特征

我国各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不同,自然的,其文化底蕴也有所差异,不同的城市,其地理状况及气候特征也大相径庭,因此,校园的园林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来美化校园,既能体现当地的景观特色,也能更具体的美化校园环境。校园本就是一个文化气息的发源地,我们美化校园的目的就是以不同的文化代替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规划设计体现不同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校园人性化服务

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种植的规划建设不仅仅是围绕花草树木来设计,同时,要以绿化,美观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争取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大学校园中,以园林规划的形式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亲和力。现代的校园不再像以前一样,以单一的教学场所为目的,而是以一个小型社会的形式发展的,校园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氛围及学习热情,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因此,建设校园园林规划,也应以人性化为目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环境。

(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讲,新时代、新社会对学生们的要求是睿智进取,使学生们成为思维敏捷,懂得审美的新时代青年,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将其归于从环境着手,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基本,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让学生们在温馨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完成学业。

二、大学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

(一)目前,很多大学校园的园林设计比较简单,浮皮潦草,校园建设的速度比较缓慢,大多数学校主要以经济、培养为目的,很少关注校园的园林种植建设,走在校园中,依稀可见的绿色植物基本上已经成为了附属品,未得到重视。显得校园冷清,没有蓬勃向上的感觉。

(二)大学校园园林设计的概念经常被混淆,园林规划设计应该是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为目的,以充实环境为基础的,然而很多学校每每谈到校园园林设计的时候,会讲更多的经济投入到环境卫生保护方面,校园中的清洁固然重要,但是园林规划才是提高校园环境的根本。

(三)在大学校园中,有很多园林设计与实际脱离,他们在开展园林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文化气息、地理环境的因素,而是考虑到了学校经济的状况,因此,园林规划的艺术性不高,很难将校园独特的文化氛围抽象的表现出来。

三、大学校园园林规划设计的改进

(一)加强校园主干道绿化设计

每一个大学校园校园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主干道设计,主干道一般从学校正门开始向校园深处延伸,它主要是涉及到人、车行的畅通、卫生、防护的效果和校园整体绿化网络及景观形象。因此,校园主干道的绿化设计尤为重要。首先,清理主干道上的泥土及杂物,每隔一段距离安置一个长廊,路灯及垃圾箱,在长廊两侧种植绿色植物,既可以供学生们学习及乘凉,又可以美化校园;其次,在主干道上设置路标、校园地图、学校简介等文化设施。

(二)加强校园园林规划的文化体现

校园园林植物种植规划的目的是充分体现校园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现校园独特的艺术氛围,因此,我们在对校园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抓住地域特色及风土人情的差异性,我们可以以学院为单位,不同的学院以各自独特的学科特点为基础,美化校园的环境。例如,工科类学院可以以绿色植物拼凑的机械建筑模型作为该学院的基本建筑标志;文科类学院可以以孔子雕像作为美化校园的基本标志;师范类学院可以以尊师重教的模型作为该学院的形象标志。总之,我们要加强绿色园林设施贯穿于基础设施之中,将浓郁的文化气息带进校园。

(三)加强校园独特性美化的设计

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种植规划不仅仅要考虑到整体效果,也要细节到每一个独特性的美化上,校园整体的园林规划中运动场将是最具有独特性的一部分,运动场视野辽阔,是学生们都很喜欢的校园风景之一,因此运动场上的美化修建将是极其重要的,现在大多数校园的运动场采用的是塑胶草坪与塑胶跑道,这可以使整个运动场常年看来都是绿色的,既保证清洁也保证美观。运动场的四周也不能忽略,本着以人为本的目的,运动场四周应该围上护栏,护栏以外可以在空地处搭建凉亭,长廊及各种运动设施,给人一种书香门第的感觉,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种植规划设计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校园未来建设的整体性,也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要在校园园林规划的时候既考虑到美观大方,也要考虑到功能性设施的发展,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改进校园的园林规划,加强校园环境的文化设施建设,极力打造出一个安静、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的校园,是提高校园精神文明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对下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袭鸿菲.撷校文化创境特色华中农学绿地规划中林2000(2)

校园规划设计篇(7)

数字校园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依托现实校园平台,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了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数字校园是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数字校园必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的校园生活。本文以泉州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校园数字化。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校园数字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在学校层面上建设一个统一的应用平台,解决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数据类型各异的情况,实现资源的统一和共享。它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工具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拓展广大师生员工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它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和信息标准,从制度上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以建设校园公共数据库平台及校园门户平台、校园应用服务建设为重点,先期以数据平台建设和完善为突破口,把现有的系统和资源进行整合后建立一个具有统一的入口;一次性身份认证,个性化界面;统一的数据平台;开放的体系结构;统一的操作模式,易于使用;所有数据相互关联的校园智能平台。

系统的总体要求:实现多校区互通;充分考虑系统安全,确保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可以容纳(但不限于)10万用户;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具有可扩展性,留有软件、硬件扩展接口,易于添加和扩展新应用,完整的数据和恢复方案;充分考虑原有系统及其信息的可再利用性。建设路线为: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中。

2.1总体体系结构

图1为系统的总体框架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基础;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管理工具,是信息传输平台;

应用系统建设: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建设的核心;

个性化门户:包括部门级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建设的窗口;

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之一;

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应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之一。

2.2总体策略

在我校局域校园网的基础上,已拥有一卡通、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和网络计费系统的情况下,按照学校目前的这种现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制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数据规范、流程、标准化编码)

公共数据库系统的建设

门户建设(包括身份认证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用户身份认证服务)

办公自动化

人事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

应用集成(一卡通、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部分)、电子邮件系统和网络计费系统)。

以下介绍几个主要的模块:

2.2.1统一数据库平台

统一数据库平台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规范统一和灵活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库平台,为其他数字业务平台提供可靠权威的数据来源,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各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保证唯一性和完整性,数据的产生者必须对数据进行维护、各业务系统修改不影响其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统一数据库的数据整合包括旧系统的集成:将新开发的业务系统对应的旧系统中的数据一次性的加载到数据平台中,公共数据、集中数据定期从对应的旧业务系统中抽取出来加载更新,实现与老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同步。

2.2.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将机构、用户统一存储,对应用系统统一授权、规范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从而达到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的效果。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功能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用户资料的集中存储和管理,用户身份集中的验证,访问权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针对现有系统及未来系统的统一用户管理及认证架构及实施方案的分析及规划;构造全校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构造全校统一的用户认证平台。

2.2.3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的定位是提供给学生、教师用户一个统一的入口,通过该入口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供统一的操作入口,避免用户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输入不同的网址,并登录后才可以使用自己有权限操作的模块;

2.提供统一的信息查询入口,通过该平台用户能够比较容易的集中、共享和查找利用所需信息;

3.提供良好的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该平台提供对用户有价值的协作服务和个性化管理。

从功能上来看信息门户平台应该有四个逻辑层次组成:支撑框架、功能插件、内容管理、通用服务,该平台底层用户认证、用户授权实现和统一认证平台的无缝集成,在此平台上,可以进一步基于一期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开发扩展信息服务。

2.2.4应用系统集成

将学校现有的一些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以解决各个子系统各自为政、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应用集成系统的核心是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是数字校园各个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将校园内的各种不同的应用平台,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3.技术路线

数字校园建设的应用软件开发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应充分支持“数字校园”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总体拥有成本并不只是组成系统各部件价格的总和,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价格成本,而是一个现代信息系统辩证的动态成本核算。

系统在总体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可用性、稳定性、成熟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要体现出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用户界面友好性和高性能等特点。

3.1方案设计原则

3.1.1实用性和先进性

必须具有极好的实用性,因为只有实用才能使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直接受益。但在实用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用户操作简单一目了然。

3.1.2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必须具有极好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靠标准化实现,使得这些信息标准和接口标准能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以使系统很容易进行信息间的交流和共享。

3.1.3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3.1.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

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使有限的建设费用可做更多的事情。但经济性是建立在可扩充性的基础上,应用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平滑的可扩充性。这要求在设计时,保证系统结构模块化,软硬件环境可以积木式拼装,如:服务器可通过添加系统板扩充CPU,内存,I/O,硬盘等,软件系统是基于组件的功能模块,并提供开发API等。

3.2应用开发技术

应用开发采用J2EE标准、组件技术及在数据交换上对XML的支持,使系统功能最优化,同时将整体系统内部在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低。

3.2.1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

应用系统软件平台按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规格,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如:EJBs、Servlet、JNDI、JDBC和RMI等)开发。Java作为基于Web的软件业的公共标准,其独立于操作系统,独立于服务器的“跨平台性”,使其“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是最适合运行于互联网上软件的编程语言。

3.2.2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

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是一种完全独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开发环境,着重于开发构成应用程序“业务对象”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利用这些组件,像搭积木一样的建立分布式应用程序。不同供应商按一定协议开发的组件可互相“对话”,远程调用。面向对象的组件技术在异构分布环境下为不同机器上的应用提供了互操作性,并无缝地集成了多种对象系统;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软件开发的速度,降低了软件开发和再开发的成本。应用系统软件平台须采用基于组件的技术开发。组件技术简化了用JAVA语言编写的应用软件平台的开发、配置和执行,提供了系统良好的可伸缩性,使系统轻易地组合与拆分其功能模块。

3.2.3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结构

应用系统平台的开发及运行结构要基于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即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运用这种架构将“业务逻辑”部分从Web服务器中分出,在应用服务器中用独立和完整的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同时使系统支持任何HTML的显示工具。利用应用服务器作为访问数据库请求的“缓冲区”,重新安排、管理“请求”,采用多线程处理访问请求,从而提高系统响应访问数据库请求的效率和速度。将应用软件平台载体的应用服务器作为与其它应用程序集成的切入点,使之可在不影响系统其它部分下与其它应用做有效和无缝集成。应用软件采用主流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并最有效地支持按J2EE规范的Java程序语言开发应用程序。

3.2.4动态网页生成技术

应用系统软件平台的网页生成采用模板技术。模板技术是类似JSP,但比JSP更有效率的基于内容和数据驱动的动态网页生成技术。用户界面的排版和显示部分由预先制作模板承担,并支持任何标准化的HTML工具,嵌入模板的Java程序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提取相应的内容和数据,配合模板合成针对用户的个性化动态网页。

总之,构造以一个基础平台(中心数据库),一个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一个门户网站(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N个应用系统(各职能部处、院系的业务处理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是为了使校园信息化,最后实现的目标是增加信息服务;学校主要业务部门将脱离纸笔手动办公的模式,使用数字校园业务系统进行真正意义上办公自动化;教师将通过网络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教学、科研、学习、日常办公方面的信息;学生将通过网络处理从入学到毕业的大部分事务和一部分学习任务;学校各级管理者将通过数字校园系统快速查找各类数据报表,为各种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真正的校园网内的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网上管理。

校园规划设计篇(8)

校园景观作为教学与空间紧密结合的产物,从形式上既包括自然建筑等静态景观,又包括师生们在校园里的种种动态的生活现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二.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新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学校的规划设计衍变成新的理论和新的思维,现代校园规划更加强调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以服务于师生为最终目的。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人文的魅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和谐。

2. 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即“形式服务于功能”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学校园规划中应当引入 “组团型”校园功能布局模式,将各学院专业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常规室外运动场地和学生食堂成组规划布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态邻里组团”,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臃态。

2.1学习的功能。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起到辅助学习的功能。

2.2锻炼与休闲交往的功能。现代大学培养的是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 然而一个优秀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

2.3 交通功能。现代大学校园在校师生数通常达一万左右,结合校园内的交通人流集中的特点,大部分园路都要承担分散人流的作用。在校园道路交通设计时,校园道路应兼顾师生流量、速度与景观的关系,尽量减少无效路径,设计对角线路径,提高交通效率,使之既满通的需要又有助于整体校园景观的形成。

3. 人文性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景观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一定的影响。国内一些已有百年的历史的高等学府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为莘莘学子所向往。在新校区规划中应注重传承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有其统一的文化格调。这些因素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并体现其个性特征。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文化传统逐渐物化凝结于校园景观环境之中。

4. 生态原则。随着高校新校区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尊重和保护校园的原有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索取适度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创造生态化的校园景观环境。同时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并富有弹性,以适应未来变化,满足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园景观设计内容

1. 绿色景观。绿色景观以草地、树木、绿藤等为主,绿色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当以形成美观、安静、整洁的绿化环境为前提,创造多种适合于学习和生活的绿地广场,并结合组团建设,对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布置进行绿地规划,在进行分区设计时,其周围绿色景观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努力为师生们提供一个适宜优美的绿色空间,其中可通过设置雕塑、喷泉、文化广场等建筑小品反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2. 校门。校门是高校的脸面,在高校的形象展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门是进出校园出入口通道,校门入口区的相关设计要素包括:确定正确可行的设计方案以及适当的设计风格;根据车辆或行人流量,设计不同的出入口布置位置、宽度和类型;出入口处地面的铺设和坡度的处理方法应尽可能体现人性化;大门上标识物的位置、大小及布置方式的选择应指示明确,重点突出。

3.校园道路。校园道路在任何校园规划设计模式中都是关键的一个核心环节,道路服务于校园风景。精确定位、精心设计使道路方向明确,线条美观平滑,校园道路就会成为积极的校园景观要素之一。在校园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遵循四个重要原则:通过设计校园交通指示牌,引导和控制交通流向;不同类型的道路划分了校园使用土地,展现校园整体布局;车辆路线与行人路线分开;仔细设计每一条路线,避免无效路径设计,增加对角线路径以及倒角路径设计,目的是使所有路线连贯畅通、线条清晰,不破坏植被景观。

四、校园景观的分区设计

校园景观按其功能一般分为三个大区,即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区应在校园总体景观规划的总原则下,根据分区的各自特点进行规划,保持整体基调的协调统一,同时也需各有侧重,独具特色,从而增强各分区的归属感。

教学区的设计以欣赏为主,要以烘托区内的建筑环境,给师生创造一个规整有序、舒畅宜人的教学、课间活动空间为目标。

生活区的设计以休闲为主。应当以为师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为目标,充分考虑通风、采光、防护、应急等等因素,采用混合式或者自然式的手法设计出舒适的生活绿地空间。

校园规划设计篇(9)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其建设必须考虑教学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创造一个人性化、综合性、有内涵的大学环境,让莘莘学子能从高校的每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和教育。而这其中,高校的校园景观环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育人环境的标志,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的品味。

1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现状

如今高校所处的位置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喧嚣繁杂、高楼林立已经把高校校园围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校园园林景观的改造来提升大学校园的内涵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周边环境恶化的新形式下,高校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有新的思路。只有拥有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才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激励师生的进取意识,培养严谨的治学风气。大学生的许多思维方法和行为意识,都是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悄然养成[1]。

2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总体构思

因各高校专业性质、学科特点、地理位置等有所不同,因此,高校的校园环境景观建设要结合高校本身特点。应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够直接体现学校当地的地域特点、学校类型、办学特色及文化内涵等,使之成为学校乃至当地一个展示自我的窗口[2]。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先确定一个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来达到提升内涵建设的目的,而内涵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和教学方面,整体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将知识传达给学生的有效途径。针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高职院校的特点,确定校园景观的主题定位——“生态校园、特色校园、文化校园”展示自然、阳光的校园风光。

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3.1校园中心广场规划设计

学校南门入口属于校前区部分,是进入校园后比较独立的空间,也是校内最大的一块绿地,是改善周边因高楼林立而产生压抑感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校园入口与其他校园景观的联系所在。这一部分是整个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该部分设计成校园入口广场即校园中心广场(见图1)。整个校园的景观设计确定自然式园林的风格,校园中心广场的设计首先选择自然式的高地形,抬高该处地形主要是为了能平衡校外高层建筑的高度,降低在校内形成的视觉压抑感。在抬高地形的过程中,还把握住地形与两侧建筑之间的空间平衡,在两侧建筑的前部空间里同时设计与中心广场风格统一协调的微地形,同样赋予自然式园林的风格。当然,在处理两侧的微地形景观时,也把握了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原则。比如,在植物的选择上,主地形主要选用高大的乔灌木,达到以绿色为主的比较庄重的效果;而两侧微地形选择了色彩比较明快、树形低矮的花灌木,形成与主地形互补的轻松活泼的效果。这样不仅丰富了整个校前区部分的植被类型,而且从色彩上也有了变化,使得主地形与微地形相辅相成,形成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独特风格。这3个部分的组合完成了校园南门入口中心广场区域,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协调中有特色,因地制宜,宛若天成。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师生感到与大自然的距离拉近,心情愉悦,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每天清晨久违的鸟鸣声伴随着师生的朗朗书声,确有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育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融入环境,环境辅助教学,得到的教育远远超出知识本身。

3.2校园教学区小游园规划设计

教学区小游园本是一片银杏林,因为过密,银杏树的生长势都很弱,没有形成景观,且银杏林中没有活动场地,造成空间的浪费,学生无法利用。在新的规划设计中,我们采用自然式可进入园林的形式(见图2)。具体的做法是,在原地形的基础上改造微地形,与校园主景区保持风格的一致性。该区域面积较大,同时肩负着师生晨读及休憩的功能,所以在设计时注意“静谧”的要求,植物的选择多以树冠丰满、树形高大、隔音效果强的树种为主。为达到可进入的目的,设计各种类型的汀步,同时兼顾景观美和文化氛围,在路灯、雕塑等园林小品的设计上,增加文化元素和自然野趣。改造完成后的小游园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地方,在优美的园林中享受自然和文化的熏陶,这是新时代的教育者更应肩负的责任。

3.3校园生活区景观规划设计

生活区的景观设计主要围绕餐厅与宿舍区域,主体风格依然是自然式园林,因为餐厅周边人流量较大,在保证正常交通及集散的前提下,尽量增大绿地面积,在原地形基础上增加比较平缓的微地形,植物的选择上保留原有的大树,其他树种以中乔木及灌木地被花卉为主,形成具有野趣的田园风格。师生在就餐及返回休息区的沿途可以欣赏到美景,在诗情画意中放松心情。

4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不仅仅是要有教育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要兼顾利用有限的资源塑造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使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们能沐浴在大教育的环境下,不仅是学业上,更要在综合品质上,在点点滴滴的熏陶中逐步成长和发展,高校的校园是培养学生高素质情操的阵地,一个科学、生态、优美、宜人、有文化的校园环境将给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通过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能给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校园规划设计篇(10)

AbstractAfter analyzing the Anhui Chang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campus landscap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校园生活和学习的质量,高职院校在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同时,对校园景观的营造也愈加重视。结合高职类院校自身的特点、历史背景、设计出独特风格的景观环境,对于提升校园形象和价值,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长江职业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高职类院校景观设计的特色与方法,以期对高校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有现实的借鉴意义[1]。

1 项目概况

安徽长江职业学院校区位于巢湖北岸―居巢区黄麓镇境内,北临黄麓镇2公里,南临规划筹建中的滨湖观光大道,交通便捷,规划一期用地323亩,景观用地182亩,规划二期用地207亩,景观用地138亩。学院初期设置5系12专业,至2012年逐步发展为8系17个专业。“一切为学生着想”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本次景观方案从 “功能、生态、视觉、文化”等方面,以人文感受的四维空间变迁为线索,以校园文化的传承开拓为核心,充分体现“人--校园--环境”的三者和谐。

2 景观设计理念分析

长江学院是一个“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设计时结合校园总体规划,紧扣教学、生活、生态三条主要脉络,点线面展开全方位营造校园氛围。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本次设计理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2.1 体现学校文化特色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营造为根本,对校园进行教学、休闲、生态为导向的功能性再造,打造景观、建筑、文化三位一体的空间视觉艺术环境。

2.2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充分把握其时间性、群体性的行为规律,在礼堂、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绿地中多设捷径,园路也适当宽些。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各种设施设置、材料的选择、景观的创造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2]。

2.3 体现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 在建造各景观小品的同时,注意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3]。

3 景观设计分析

3.1教学景观区教学景观区包括主入口景观,南、北校门入口景观,教学楼中庭景观绿地,主要景观节点有阳光广场、林荫走廊、石梁书韵、雕栏印刻、学术庭院等,为整个校园的核心景观区。

3.1.1 入口景观区

阳光广场是中心景观区的核心景观,位于学校主入口处,设计以规则式构图,其中一部分是台阶式广场,让入口处的空间更加丰富、趣味。设计特点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走廊通透、聚焦、大气。

北入口以对景方式设计景石,阻挡外界与运动区视线,风景石上以书法题字,修身厚德,增加审美情趣。镌刻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景墙与流线地被植物搭配,构筑标志性景观。

南入口以跌水景观形式与水系结合,利用反映校史的雕塑、壁画、纪念亭、纪念林地等设置纪念性环境,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3.1.2 教学楼中庭在教学楼庭院设计中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理工类院校庭院的刻板与沉闷的形式,同时又表现出理工科特有的严谨的理性的思考方式。庭院间有休憩小空间,学术交流平台、小品雕塑、阅报栏等基础设施,在高大繁茂的植物掩映下,理性的光辉增添了感性的浪漫。

3.2 生活景观区生活景观区是学生生活的区域,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休憩活动的室外空间,主要是宿舍楼中庭的景观设计,采用动静相宜的设计手法,兼顾大面积绿色草坪微地形坡地和各种不同尺度、不同性质的空间艺术造型。

3.3生态景观区在植物配置中突出生态性,以草灌乔层层搭配纵横南北的绿化背景林带,入口广场“生态绿核”, 道路形成“绿色廊道”,建筑围合空间形成“绿园”, 墙体、坡地的垂直绿化, 建筑中庭、天台、屋顶花园等形成“绿点”最终形成:“核+廊+带+园+点”的多层次、立体的绿化网络系统。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景观不仅要发挥绿化功能,还要发挥高职院校景观的精神功能。通过景观设计展示校园文化,体现校园自身特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上的熏陶。本案通过景观规划与植物景观营造宜人而多样化的环境景观空间,以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职类学校发展对景观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校园规划设计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121-01

0 引言

IETF(因特网工程委员会)于1994年正式提出了IPv6协议。该协议拥有了全新的协议头格式,巨大的地址空间,全新的地址配置方式,更好的QoS支持,内置的安全性,全新的邻居发现协议,良好的扩展性和内置的移动性等特点,使其较原有的IPv4协议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结合我校IPv6校园网建设工程,提出了一种高校校园网中建设IPv6网络的设计方案,并对规划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过渡策略重点是研究如何将校园网网络协议从IPv4协议平滑过渡到IPv6协议。在过渡策略的设计规划中应该分步并循序渐进的进行,校园网数十年来在IPv4网络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应该尽量使原IPv4网络设备可以继续使用。目前,已经成熟使用的过渡方案主要有如下几种:

1.1 协议翻译

IPv4节点主机与纯IPv6节点主机由于IP层协议的设计结构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进行直接通信,若二者进行通信,则在两种网络边界需要使用网络转换设备,通过修改两种IP协议报文头来转换网络地址。需要指出的是,协议转换方法缺乏端到端的安全性等问题,正逐步被淘汰。

1.2 双协议栈方式

网络中的节点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由于新的IPv6协议栈主要是针对原有的IPv4协议栈的网络层部分作了较大改动,而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则无太大区别,所以双栈节点通常是采用一种双IP层结构来实现的,从而能够同时与两种网络进行通信,故此双协议栈方式是所有过渡协议技术的基础。

1.3 隧道技术

隧道协议是使用IPv4协议做为承载协议,要发送的IPv6数据包经过IPv4数据包的封装后又通过IPv4网络将这些封装了的数据包发送到目标IPv4节点,目标节点接收数据包后拆封数据包并剥离出被封装的IPv6数据包,传输到上层协议,以完成通信。隧道技术是目前业界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过渡策略,它在技术上较为容易实现,在现实应用中更多被应用在纯IPv6网络孤岛之间的通信。

2 IPv4到IPv6过渡原则

内蒙古民族大学根据近年来应用IPv4/IPv6过渡技术的经验,结合我校网络现状和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制定了以下关于IPv6的组网方案:

1)更多地发展使用纯IPv6网络。后期所有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和自习教室,接入纯IPv6网络或纯IPv6无线网。

2)用IPv4协议做为承载协议,在无直连IPv6链路的情况下,IPv6节点之间使用隧道技术进行通信。

3)支持双协议栈的节点和纯IPv6节点或者纯IPv4的节点通信时,自动选择相对应的协议进行通信;

4)纯IPv6节点和纯IPv4节点之间的互通,使用协议转换或者应用层网关技术。此方案只做为核心节点之间的互通,由于技术已经相对落后,在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

3 IPv6校园网的规划

3.1 接入网的设计

在现有IPv4校园网络基础上部署IPv6接入网时,IPv4网络的结构不做任何改变,仍然使用原来的IPv4地址,只要求网络中的IPv4主机操作系统可以升级到支持IPv6协议,就可以访问IPv6网络中的资源。后期建立的纯IPv6网络可随时接入IPv6校园网中,以实现最基本的接入服务。双栈主机需要既接入原IPv4网络,又接入新建设的IPv6网络,需在核心路由器上启用ISATAP隧道接入服务,主机无需更改任何配置,可以访问IPv4网络,又可以通过获得ISATAP分配的IPv6地址访问IPv6网络。接入网设计最终将实现所有使用了IPv6协议的新主机都可以随时加入到网络中来,不依赖于主机的接入位置。

3.2 核心网的结构与功能

校园网核心网功能的实现是此次IPv6校园网规划设计的关键,它对于能否实现IPv6网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使用原IPv4网络设备和实现两种网络之间的平稳过渡等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校IPv6校园网使用两台核心交换机或和一台核心路由器做为骨干网的三台核心设备,部署在三个校区的网络核心层,采用光纤直连的方式形成万兆骨干环网。网络中心所在的北校区使用核心路由器,主要实现校园IPv6网络与CERNET2的隧道连接,其它两个校区的核心设备主要实现纯IPv6用户的接入和做为ISATAP隧道接入服务。三台核心设备组成了IPv6校园网的骨干环网且均支持双协议栈,可以对IPv4协议和IPv6协议均能做到无缝的支持。

3.3 隧道技术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IPv6校园网接入CERNET2将采用“6to4”隧道的方式,在出口核心路由器上实现。其它两台骨干设备在校园网内部做为“ISATAP”隧道用户的接入服务。设备站间自动隧道寻址协议——ISATAP,是一种发送IPv4封装的IPv6数据包的转换技术,也是一种地址分配和点到点的自动隧道机制。它适用于在IPv4网络中IPv6主机之间的通信或IPv4网络中IPv6主机接入到IPv6网络的通信。在IPv6校园网内部之所以选择使用“ISATAP”隧道技术不仅终端节点用户配置和使用简单,无需改变终端主机的IP地址,而且能够实现IPv6地址的自动分配,对用户使用技术的要求较低。

3.4 路由协议的选择

对于校园网联网的路由器而言,选择路由协议时需精心考虑网络结构的设计。考虑到学校校园网未来发展的要求,决定采用“OSPF”协议作为网络的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能

够快速收敛,支持无类路由和可变长子网掩码,可划分区域,适合运行在大中型网络中。校园网“OSPF”路由协议将采用多区域的方式,同时运行OSPF v2和OSPF v3,以分别维护IPv4和IPv6两种网络的路由协议。

4 结语

为全面部署IPv6校园网,可以采用分步骤进行实施,逐渐将用户从现有网络迁移到新的网络中来,最终实现全部使用IPv6网络。由于每个学校网络的规模和组网的结构各有不同,需要综合考虑校园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此外,校园网部署IPv6时还应考虑IPv6网络安全和与下一代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