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风险评估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1 17:12:35

风险评估研究

风险评估研究篇(1)

二、项目概况与周围的关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新建住院综合楼项目规模:拟建项目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总建筑面积68760平方米,建筑高度83.90米。

项目建设实施利益相关方主要是项目所在地东侧、北侧3个居住小区共12栋居民楼内1010户居民。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占总居民户数的17.3%。 提出的主要问题:楼距太近(大约20米),影响通风、采光。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潜在放射性污染及病人给正常人带来的无形压力等。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编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和重要的关联的前置审批文章。 运用适当的调查方法,重点围绕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调查范围应全面、深入,覆盖所涉及地区所有类型的相关方。调查应充分听取、全面收集群众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包括合理和不合理、现实和潜在的诉求等。针对此次评估论证,街道成立评估论证专项工作小组,由街道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城建科、办、综治办、社建办等科室负责人及该项目所在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作为工作组成员。工作小组共同研究确定评估论证工作方案,按照确定的程序与方式开展评估论证。

四、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一)项目的合法性风险内容:本项目的决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本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针对项目的合法性,肿瘤医院提交了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证》(京央朝国用[2012划]第00294号);(2010规条字0236号);《关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京国土规预[2012]137号);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综合病房楼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报告评议意见的函》、北京市环保局等部门出具的文件,具体为:(京交函[2012]44号);《北京市环保局关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放射治疗科综合住院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京环审[2010]536号)。

(二)项目的合理性

风险内容:该项目建设是否必要,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项目的选址、建设条件、建设规模是否合理。

肿瘤医院是我国肿瘤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大型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承担国家肿瘤医、教、研、防、控多项重要任务。肿瘤医院现有建筑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近年来进行了部分扩建和改造,但与肿瘤医院目前日均2700人次门诊量,每年4.2万人次住院量和1.3万人次手术量相比,医院的硬件设施条件亟待改善。

(三)项目的可行性

风险内容:项目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建设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工作措施是否完善。 针对项目的可行性,肿瘤医院提交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编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住院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论证小组通过对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结合评估论证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收集的意见,认为该项目建设在医院自有用地上建设,不存在征地及拆迁问题,只需拆除项目单位自建的临时建筑即可开展本项目的建设。

五、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一)项目规划建设位置的风险。

该项目建筑规模较大,因距离东侧居民楼较近(最近处20米左右),居民可能会提出影响采光、通风等诉求,如不能及时沟通化解,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二)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噪音、扬尘等可能引发的风险。该项目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在施工过程,周边居民可能因施工扰民而进行利益诉求。如施工噪音、扬尘、建筑垃圾运输、交通出行等,如果处置不当也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三)因施工管理可能引发的风险。

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等方面,如果不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或者施工管理不善,也可能形成社会稳定风险。

六、风险评估结论

该项目建设实施合乎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手续、程序完备;该项目为公益设施,项目建设必要并合理;项目经过了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建设用地、技术条件、建设方案可行; 周边绝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社会稳定风险整体可控,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整体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属于极低风险。

七、风险防范组织机构与应急预案

(一)成立肿瘤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派出所所长;副组长:肿瘤医院主管副院长、街道办事处主管副主任;组员:街道办事处城建科、办、综治办、社建办、街道工委、社区居委会、肿瘤医院基建处、保卫处主管领导;办公地点设在街道办事处城建科。

(二)应急预案肿瘤医院住院综合楼工程维稳应急预案

八、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三级

高风险: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

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低风险: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

风险评估研究篇(2)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71

引言

在近几十年来,关于风险评估的理论得到迅猛发展,并深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针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进行的研究却是为数不多,现存的研究成果也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今后的研究工作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到底哪个方面的研究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已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必须面临的课题。

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关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研究文献有出版于1999年的《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本书的核心是风险分析技术,书中有关于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方法等内容的分析,但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到2003年薛吕颖选取了京津地区及河北地区1949―2001年之间每年的冬小麦产量数据为依据,估算除了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这两个地区的冬小麦年产量增减的风险概率。再到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王素艳开展的关于北方冬小麦的抗旱风险分析及风险区化的研究,其中详细地分析了北方冬小麦的特点和特征,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温度和光照的因素,对冬小麦的生产能力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出了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这也是有史以来,对小麦的干旱风险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区划。从文献的研究记载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者一方面还没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还缺乏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的风险评估模型。

1.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风险评估的研究中,通常按照研究倾向的不同重点将评估模型划分为经济型风险、社会型风险、环境型风险、潜在型风险和综合型风险等五大基本类型,在各个类型中,应用于不同的领域有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险评估模型。美国研究专家William J.Petak和Arthur A.Atkisson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对策》这书中,对美国主要的各项自然灾害作了详细的研究和概述,并分析了主要灾害的损失期望值和风险程度,同时提出了应对灾害的管理措施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方法。但没有涉及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从国外的风险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外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更倾向于经济领域,对农业领域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2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2.1 关于风险评估指标的问题

根据统计的文献显示,我国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一般包含有洪涝方面的风险评估、干旱方面的风险评估和冻害方面的风险评估3个内容,但这些风险评估的实用性却不强,尤其是在干旱方面的风险评估更甚。几乎所有关于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研究记载中,都是采用降水负距平作为评估指标,这种方法的评估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例如降水负距平只适用于长期干旱的地区,而对短期间的干旱风险的评估是不够准确的。总体来说我国现存的风险评估指标的适用性和实用性都不高,缺乏充足的科学技术含量,所以推进和完善有关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研究还需后人加大努力。

2.2 关于风险评估和区划的问题

国内外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方面都是把目光集中于大的方面,例如对全国或某个大地区或某种农作物的风险评估进行研究,而对于具体的小范地区或针对某一气象灾害对某一作物的评估却很少,造成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的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该引以为鉴,开展系统的细致化的气象灾害研究。

2.3 今后的风险评估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的生产提供服务,所以对评估的区划的研究应该更多地考虑在农业生产上的效用性问题,将研究工作不断精细化,不仅要对大范围、大区域进行研究,也要对具体的某一气象灾害、某一农作物进行研究,并对研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使研究能真正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3 结束语

从上文中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在风险评估体系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的点和面也比较窄;外国在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健全和深入。同时国内外都缺乏在农业气象灾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需后人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霍治国,李世奎,王素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92-703.

风险评估研究篇(3)

一、研究的意义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迅速到来。社会信息化给政府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我国正在加快对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放和互联的发展带来信息流动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政务系统上所承载的信息的特殊性,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尤其是公共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与资产,如果受到不法攻击、利用,则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可能危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安全。作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手段,电子政务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比普通信息网要求更高。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确定与衡量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方式。研究确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及模型,不仅有助于维护政府信息安全,也有助于防止现实与潜在的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体系与方法。目前主要有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测评和安全审计等四类。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风险评估标准方面,1993年,美、英、德等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各国国家安全局制定并签署了《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评估准则》。1997年形成了信息安全通用准则2.0版,1999年形成了CC2.1版,并被当作国际标准(150/IEC15408)。CC分为EALI到EAL7共7个评估等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深远。之后,风险评估和管理被国际标准组织高度重视,作为防止安全风险的手段,他们更加关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体现在相继于1996年和2000年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150/IECTR13335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150/IEC177799)中。与此同时,全球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发达的国家也纷纷研发符合本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自1990年以来,制定了十几个相关的风险管理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又制定了《IT系统风险管理指南》,细致入微地提出风险处理的步骤和方法。2002年与2003年,美国防部相继公布了《信息(安全)保障》指示(8500•l)及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实现))指令(5500•2),为国家防务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随着信息安全标准的广泛实施,风险评估服务市场应运而生。继政府、社会研究机构之后,市场敏锐的产业界也投入资金出台适应市场需求风险评估评估体系和标准。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CTAVE方法等。在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运用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决策树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并制定与开发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与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不用范围和层面的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计算复杂,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稍晚,尽管信息化浪潮对各国的挑战程度不同,但都深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在电子政务网上的应用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引发政府、公众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任何国家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依托什么来宏观控制和管理呢?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标准。所以在股价战略层面看,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就会带动那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标准的竞争、争夺、保护,也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战场的重要领域。但要建立国内通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学习、吸收国际标准,并逐步转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标准,为国家安全技术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具体研究应用,首先从最直接的公共安全领域开始的。公安部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制定和颁布了信息安全标准。1999年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一1999);2001年援引CC的GB/T18336一2001,作为我国安全产品测评的标准;在此基础上,2003年完成了《风险评估规范第1部分: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规范第2部分: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指南》。同时,公安部以上述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安全产品功能测评工作,以及安全产品的性能评测、安全性评测。在公安部的带动下,我国政府科研计划和各个行业的科技项目中,都列出一些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带动行业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研究人员加入研究行列,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又为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国家测评认证机构也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开展信息系统的安全评测业务。2002年4月15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尽快启动一批信息安全关键性标准的研究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并先后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等10个工作组。经过我国各部门和行业的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在现实需求下,制定我国自己的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条件初步成熟。2004年,国信办启动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项工作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牵头制定工作计划,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系列分为三个标准,即《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每个标准的内容和规定各不相同,共同组成国家标准系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主要规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其中对本单位管理层的职责予以特别明确,管理层有权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的结果,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规定,风险评估包括的特定技术性内容、评估方法和风险判断准则,适用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进行自我风险评估及机构的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则规定,风险评估本身特定的概念与流程。

三、研究的难点及趋势

电子政务网的用户与管理层不一定具备计算机专业的技能与知识,其操作行为与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安全漏洞,容易构成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电子政务网性需求,需要设计一种由内部提出的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当前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如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体系来解决风险评估中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主观性强等诸多问题,是当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评估工作存在评估误差,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误差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其出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评估中风险要素的确定更加复杂,评估本身就具有了不确定性。从未来研究趋势看,一是要不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有研究者认为,要充分借鉴和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OCTAVE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它可以有效顾及评估中的各项因素,较为简易地获得评估结果,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主观偏差。二是由静态风险评估转向动态风险评估。动态的风险评估能够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可以及时制止风险进一步发生。在动态模型运用中,研究者主要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

作者:郭玮 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涛,冯平,朱多刚.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8:94~98

[2]雷战波,胡安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6

[3]余洋.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4]周伟良,朱方洲,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电子政务,2007,29:67~68

[5]赵磊.电子政务网络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风险评估研究篇(4)

1引言

医疗会计报表承载着医院重要的财务与经营信息,是医院会计核算的总结与归纳,能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与管理层对管理方法的改善提供重要的依据与信息[1]。对医疗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对于医院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在医疗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履行实质性的内部测试与控制程序,即实施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法律诉讼与审计失败问题,对于强化审计报表的有效性,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2]。对于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研究,国外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具体包括被审计的医疗单位管理层的实际道德水平、出具审计报告之后该单位发生财务困难情况的可能性、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信任财务报告的程度、该单位实际存在的经营风险以及显著性水平等方面。还有学者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一种云计算技术下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国内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影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3-4]。由于以上方法存在风险评估准确性较低与风险预警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

2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风险评估方法

2.1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进行选取,选取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可比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全面性[5]。对医疗会计审计风险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以选取医疗会计审计风险因素指标,所选取的一级指标为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检查风险指标。根据选取的一级指标对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进行选取[6-7]。

2.2构建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

根据选取的风险评估指标构建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8]。构建的重大错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1所示。检查风险指标所对应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具体如表2所示。

3风险评估实例研究

3.1医疗企业概况

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对某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实验。该医疗企业的股权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实验医疗企业主要经营以下业务:工业设备及医院设备,液体消毒剂、化学灭菌指示物、清洗消毒液,病房护理器具及设备、超声类设备及仪器、口腔类器具及设备、诊疗室、急救室、手术室器具及设备、X线类设备及仪器、灭菌和消毒器具及设备等,属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企业定位为医疗医药服务、制药装备服务、医疗器械服务这三个板块。实验医疗企业近几年的固定资产额度与占比情况具体如表7所示。在对该医疗企业实施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分析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为增强实验结果的对比性与可信性,将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作为实验中的对比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现有的两种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同样获取两种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与风险预警能力实验数据,比较三种实验方法的性能。

3.2研究结果

3.2.1风险评估准确性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性数据,获取的实验结果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风险评估准确性实验结果可知,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最高可达95.36%,一直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评估准确率,实现了风险评估性能的提升。3.2.2风险预警能力研究结果测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与两种对比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具体如图3所示。图3的风险预警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高于云计算技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会计审计风险评估方法的风险预警能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风险评估研究篇(5)

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工作,是当前国际减灾防灾管理中较为先进的模式,已经成为灾害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是指在一定时限范围内,对风险区遭受到雷击灾害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是对发生雷击灾害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进行雷击风险的评价;二是对评估区域内发生的雷击灾害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对雷击灾害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种防控风险的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就可有效管控雷击灾害带来的损害并且妥善处理损失,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目标。

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就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而言,通常有3种方式:一是加强雷灾天气的预警工作,提醒人们在雷电灾害到来之前做好相关预控措施,例如关闭各种用电设备等;二是防雷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三是强化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能力。我们国家虽然对雷暴的临近预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一些特殊的公共行业来说(电力、医疗等),要求在雷暴来临之际关闭所有的电力设备有些不切实际。而目前的技术对雷电灾害救援工作来说也还不够成熟,所以进行防雷建设的就成为最重要工作,防雷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防雷击能力。雷电风险评估是根据评估目标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评估、计算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达到优化项目选址、合理功能分区布局、确定防雷类别(等级)和最佳防雷措施,并能实时应急处理雷电灾害事故的目的。雷电风险评估是雷电防护目标实现综合雷电防护的首要程序,为科学设计、经济投资、应急处置雷害提供准确的数据,是实现预防为主,科学防雷理念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雷暴灾害的预警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对雷灾风险的研究,确定雷电灾害高发区域的范围,以此来有效地提高防雷资金的可利用效率,合理安排防雷工程的建设,根据雷电灾害风险程度依次确定最佳的防雷计划,对不同目标采用差异化的防护,使防护措施有最高的性价比,防止防雷工程的盲目性建设。

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雷电灾害带来的风险与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本质相同,都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往往受到某个区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的区域内,因雷电造成灾害的风险机制大致相同,孕灾环境也别无二致,因此可以采用相同的风险评估办法,来表示该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的大小以及对比关系。以历史气象灾害统计的相关数据为依托,采用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法等数学方法,对当前的雷灾风险作出预测。当前公认评价较好的自然风险形成机制,主要包含的内容为:在某区域内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H)、暴露(E)、承灾体的易损性(V)、防灾减灾能力(C)4个风险因素相互交织而成,表达式为:R=H•E•V•C。但是这些因素比较抽象笼统,因此需要与雷电灾害的形成机制相互结合,再采用多元分析法或者分层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得出该区域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公式才可以更加准确、详细地对雷电风险进行预测,而且可操作性更强。

4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表达式

由于文中涉及雷电风险评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以及建筑物,因此建筑物遭受雷击风险的通用表达式为:此外,若该建筑物使用类似避雷针等预防雷击的装置,那么建筑物遭到雷电打击的风险大小可以依据该装置的避雷效果呈现降低趋势。

5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把建筑物所受到雷击评估的流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成雷电评估数据库,进而建立雷灾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建筑物受到的雷击风电度做出快速的评估,然后依据评估的结果,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有效防治雷击的措施,进而减小损失。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界面,同时要求设计数据处理窗体,存储输入、修改评估参数。2.建立数据库,主要用于保存雷电闪击次数及损害几率等常量,在该系统运行时,能够有效、快速地对建筑物所受到的雷灾风险值进行估算,进而采取适当的防雷保护措施。3.评估系统由很多功能不同的窗体组合在一起,每一个窗体都表示一定的功能块,所以用户可以在相关窗体下执行相应功能模块的操作。评估系统模块组成图如图1所示。

风险评估研究篇(6)

一、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概念界定

(一)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

1.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国际社会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关注与重视,外来物种入侵成为关注的热点与重点。其实,所谓的外来物种入侵就是兼具外来物种与入侵性两个特点。也就是说,所研究或指向的物种并非一国或一地区本土化的产物,在此基础上该物种通过自然力的作用或人为因素的干预从原有的生态环境进入到另外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的总和。由于该外来物种在全新的生态环境中不断的进行繁殖与扩散,使得原有的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并对当地的生物的多样性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排挤、压制等不良影响的状态。究其实质而言,即物种突破了自己原有的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加入到另一自然分布区域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环境危害:我国地大物博,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对于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危害,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了原始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原始生态环境的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外来物种入侵势必会对这种原本的相对稳定造成很大影响,其本身具备的自然性和完整性也难以维系。其次,外来物种的入侵对于整个的生态系统形成了挑战。外来物种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其不断地对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的占用,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可承受度。再次,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动植物的多样性受到危害,严重影响并阻碍了物种间多样性的遗传。同时,外来物种还具有改变和破坏本地物种生物进化的潜在威胁。

(二)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界定

1.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内涵: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又被称作环境风险评价制度,通过对外来物种传入到造成不确定影响、结果的过程中对不特定事件所进行的识别认证、评估预测、突发处理等,以最低的成本将外来物种入侵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由于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复杂漫长的链式发展过程,从风险评估制度的初衷来讲,在外来物种传入、定居、繁殖、潜伏、异变、扩散等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时间段确立不同的外来物种检疫控制阶段,在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内形成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识别、防范、预警,甚至是直接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简单来说,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是当前解决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风险程序启动、产生危害识别、具体风险评价、应对风险管理等重要环节。

2.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总的来讲,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大家对于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现有专家学者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意识,避免由于不合理的集体行为或个人偏好影响甚至破坏既有的生物生存系统。其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是对外来物种进行检验检疫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依据,是屏蔽或抵御不可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产生的必要制度建设。最后,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是我们保护本土生物、定居、繁殖和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屏障,是当地生态环境可控、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维系的保障。

二、我国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完善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立法

1.立法存在漏洞,现行规定不完整:尽管我国现存有一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也多见于动植物卫生检疫、环境资源保护等相关规范中,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的来讲,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并未形成很好的控制效果,究其实质而言,是由于目前的法律规范体系中尚不存在专门针对和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规范性法律制度。具体来说,在动植物卫生检疫方面的法律规定目前也仅停留在1992年修订的《植物检疫条例》、1995年版《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1996年版年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这些法律规范形成时间相对久远,对新近这些年出现的外来物种入侵鲜有涉及。另外,对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规范中,也只限于1993年版《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7年版《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9年版《海洋环境保护法》、2006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就其规范内容而言也不够完整。

2.立法原则未体现风险预防原则:目前我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规范只是散见于动植物卫生检疫、环境资源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而且尚不存在专门的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规范,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立法依据就更加无从谈起。故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原则尚不明确。就前述动植物卫生检疫、环境资源保护等相关规范的立法原则而言,通常注重在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等层面进行原则设立,不可否认这些原则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原则确实存在影响,但基于我国尚未建立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的机制建设、综合管理机制建设、追踪检测机制建设等配套的其他机制建设。因此,对于主张损害原则为主的立法原则存在不完善的设计,在未来构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项法律规范制度中加以明确风险预防原则,以确保日后具体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制运行得以实现。

3.引种责任不明确,处罚制度未健全:就当前我国现存的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规制多由《植物检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加以保障实施。这些法律中涉及到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相关责任并没有被具体定位化,所以因涉及外来物种入侵所引起的侵害后果主张相关人员或相关单位的责任的时候,引入的责任不明确。同时,正是由于该外来物种入侵责任规定不够明确,因此,由此规则产生的处罚制度同样没有明确的划分,具体的处罚也尚未得到健全的制度,这样就难以保障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原有生态环境破坏而主张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有效救济和保障。

(二)缺乏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

1.风险评估机构不明确:按照环境风险评估制度来讲,对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可预测性的事件对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或损害评估后提出预测、应急和减缓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由国家专门的环境负责机构进行评估。而早在2004年,我国已建立了由农业部牵头,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外来生物防治协作组,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农业部也成立了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但这种“九龙治水”式的多部门共同管辖,各自在管辖领域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存在“缝隙”,覆盖面有重复、有遗漏。但是至今仍未有一个确定的专门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构,此问题亟待解决。

2.风险评估机构组织体系不完善:由于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构尚不明确,对于现有法律规制制度下的风险评估机构组织体系也难以清晰的界定。目前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组织机构相对分散,与之管理最接近的组织体系建设是环境资源保护风险评估制度的组织体系,由于外来物种入侵是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其具有自身风险评估的特点,直接将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制度的组织体系加以适用显然不妥,而当前我国对于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需要加快速度。

三、我国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立法

1.以风险预防原则为立法原则:完善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立法,对完善我国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具有指导意义。相对一般环境风险事件的产生和发展,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更大,需要将以风险预防为主的立法原则加以确定,同时辅助原始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信用原则等相关的基础原则建设。如此,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构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具有立法的指导意义。

2.制定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结合国外其他国家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规范而言,我国很有必要建立国家层面上的专门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这部专门性的立法规范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我们将外来物种风险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实践结合的重要成果,也是未来处理外来物种风险的有效执行依据。

3.明确引入责任,建立奖惩制度:明确引入外来物种风险责任,扩大公众参与的程度,建立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奖惩制度是落实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外来物种入侵固然存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可能,但也存在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果,因此,在制定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的时候分别制定不同标准的奖惩制度。

(二)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制度立法

1.建立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机构:建立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机构是保障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制度立法的重要实现途径,只有具备了相对应的管理机构,才能保证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得以有效践行。具体来讲,可以参照环境风险评估机构的设计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有效管控的自身特点进行,不能盲目复制。

2.明确风险评估机构的系统组成、责任范围:结合我国行政体系和实际国情,明确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机构的系统组成与责任范围,是有效落实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相互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了保障风险评估机构职能的有效实现,对于该机构建设的系统构成要有明确的划分,同时确立对应的责任范围,防止对于外来物种风险事件责任的相互推诿和相互争取现象出现,有效保证机构间对于外来物种风险防范、评估与治理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汪劲.抵御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立法模式的合理选择——基于国际社会与外国法律规制模式的比较分析.现代法学.2007,29(2).

[2]刘文燕、荆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14,1(中).

[3]刘欣庆、李景明、孙玉芳.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012,31(6).

[4]于辉、王旭静.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防护林科技.2014(8).

[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浅议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生物安全学报.2012(21).

[6]王丰年.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影响及对策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

风险评估研究篇(7)

一、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

1.重大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是决策基本类型中的一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为解决国家行政事务或实现公共利益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依法做出决定的过程。对于“重大决策”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996年第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中的“三重一大”制度,具体表述如下: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决策内容在时空上的长远性和全局性。长远性是指决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产生持续性影响;全局性是指决策在地域上应至少覆盖制定决策的行政机关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某个领域或者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其次是决策过程的高投入性。重大行政决策从决策问题的出现到决策成型,再到具体的实施过程,都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讨论和论证,同时需要诸多部门配合。因此高成本也是重大行政决策的一大特点。

最后是决策后果的不可逆性。错误的决策会导致未达到预定目标却消耗大量资源,可以将其表述为目标性实效。这一特点要求决策者在决策前科学论证,依法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的不良影响与失败风险。

重大行政决策在类别上可分为三种: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决策;二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某领域范围的专业决策;三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决策。

第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宏观决策。这类决策是指决策者站在整个行政区域的视角,把握社会、经济、文化等趋势,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对该区域一定时期内发展目标、定位、策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的战略性决策。例如我国的五年规划、土地政策、国企改革等事项。

第二,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某领域范围的专业决策。这类决策是指决策者立足于社会某一具体领域,以专业性、技术性视角,对该领域发展方向、运行规范等方面所做的规范性决策。这类决策并非站在某一宏观视角,而是立足于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所进行的。因此与宏观性决策相比,这类决策更具有技术性,对某一行业或领域更具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作用。例如食品药品领域的行业规范,生态环境保护性政策与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政策等。当然,专业性决策也可以看作是宏观决策的具体衍化与实现。

第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决策。这类决策是指惠民生,给予公民发展机会,解决公民生活问题,保护公民基本权益的,影响或直接决定所在行政区域内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例如社会保障政策,居民住房政策,医疗改革政策等。

2.风险评估

小阿瑟・威廉姆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将“风险”解释为在给定的条件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所谓决策风险,就是指在决策者在决策活动中,由于条件与时间限制以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的结果具有与预期目的不同、并产生消极后果的可能性。

行政决策的风险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首先,行政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决策者的数量相对于决策影响面来说是很小的,越是重大决策,其影响受众就越广泛。决策能否符合多数受众的需求、与该行政区域内的问题保持匹配,都涉及决策的不确定问题。

其次,行政决策负面影响应对的滞后性。应对行政决策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是事后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干预与解决。这种滞后性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后果,这就要求在事前预知风险而加以防范。

最后,行政决策次生风险的易生性。重大行政决策的适用时间越长,其所在环境下的客观与主观条件变化就越复杂,其结果不确定性越大。同时,其间接影响也越复杂和不可预期。例如,三峡大坝工程的直接结果是发电和航运效益的实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问题、地质问题、附近居民的卫生疾病等次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形成决策的次生风险是其风险的重要特性之一。

由此可见,重大行政决策若发生负面结果,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对该地区未来发展产生巨大阻碍。这要求决策之前,决策者要认知风险并将其量化,通过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理性考量。

综上,重大行政决策的风险评估是指在重大行政决策实行之前,由多样化主体针对决策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依法进行科学评价与考量的过程。

二、现有政策及分析

20世纪世界范围内针对经济安全所进行的评估预警思潮,是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这一想法的来源。

我国目前可查到最早涉及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的文件是2002年5月1日施行的《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的规定》。此后,国家、省市及以下各部门都开始关注到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规范问题。

在中央层面,2004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提及“涉及全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这一程序中已经涉及风险评估的内容。2008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将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完善工作向基层政府推进。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并且“未经风险评估的, 一律不得作出决策”。这标志着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作为行政决策程序的重要环节被提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至此,风险评估正式成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中重要步骤之一。

在国家行政决策规范不断健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规范性文件。2002年4月,汕头市出台《汕头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基本程序的规定》。2009年12月,安徽省黄山市《关于印发黄山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其中规定“决策拟制部门应当进行决策风险评估……并提出防范、减缓或化解措施” 。2010年,河南、北京分别《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2011年,江阴市、合肥市分别推出《江阴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办法》《合肥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此后,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等地相关规定纷纷出台。

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现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第一,各地在风险评估机制的程序规范方面尚不够具体。目前多数规范仍是以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主要目的,而风险评估只作为其中一个步骤,并未进行详细规定。这就容易导致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在实行过程中出现形式化现象,造成评估机制的不健全。

第二,风险评估的内容多只重视社会稳定方面的事项,缺少广泛性。重大决策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而社会稳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现有规范及研究,多只涉及社会稳定方面,而忽略了对环境、经济等其他方面的评估。这样的规范不能完整预测决策的影响,无法起到科学决策的助力作用。

三、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发展建议

1.风险评估规范具体化,为其评估程序提供制度保障

(1)制定相应的程序规范。对于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应予细化,制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具体运行程序。各省、市都应有统一标准,并在标准下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工作程序。规范中应明确评估各阶段主体,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评估、谁反馈”, 保证评估过程的客观性;明确评估范围,避免漏掉重大项目,导致决策失误,也要避免不必要的评估,造成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明确评估过程,使评估工作更严密;明确评估结果上报要求,应将评估结果分级以区分其风险度,并在评估结果中提出每项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完善相关立法,加快风险评估机制法制化。目前虽然风险评估已经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之一,但该机制本身尚无法可依。法制是保证风险评估机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应加快相关法制建设,完善该领域的法律缺失,约束评估主体及过程参与人的行为,避免评估的随意性,杜绝相关人员的“球”行为,这也便于责任明晰和事后的责任追究。

(3)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及结果的监督机制。在有些决策评估中,评估主体与决策主体过度重合,导致评估结果倾向化严重。为此建议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加快评估过程公开化进程;设立明确的指标,对评估结果进行考核,如风险类别是否全面,评估主体是否科学等;决策者、评估者、监督者、项目实施者四体保证独立性,避免利益倾向;对评估结果引入同行评议机制。

2.加大民主参与力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

加快实现评估过程及结果公开化、评估主体多元化。在评估过程中,应定期对外评估进程和结果。尽量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坚持通过召开听证会、走访相关群体,利用政府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渠道给予公民更多的参与方式,以此提升公民的信任度。

重大行政决策所涉及利益群体较多,为平衡各群体需求,应纳入多元化评估主体。建议加强与媒体合作,有利于评估过程透明化,了解不同群体诉求。应利用好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功能,使其成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同时,发挥专家团体和非政府测评组织的作用。

3.建立反馈和倒逼机制

(1)跟踪关注评估项目进程。重大行政决策的影响是长远的,同时其风险又带有次生性特点。风险评估并不结束于报告形成,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当跟踪关注受评估项目,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预测的结果,以此来反馈评估结果是否准确;关注评估中对不良结果的应对方案是否有效,以此来反馈评估机制是否起到应尽的作用。在后续跟踪中关注这两方面问题,有助于总结风险评估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后加以反思、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完善该机制。

(2)引入倒逼机制。作为顺向施行的方式,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容易使风险评估的实施者在过程中降低难度,简化步骤。对此可以引入倒逼机制,在评估前对评估实施者进行责任明晰,明确其对结果的责任和一旦出现预测偏差实施者所需承担的后果。事前的权责明晰作为以结果为基点的倒逼,有利于评估实施者在过程中的准确和投入。

4.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指导实践的有效手段。加强对风险评估机制的理论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评估机制本身的研究,在运行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更为科学、完善的评估程序、模型,不断增强风险评估意识。二是对相关立法的研究,有法可依是风险评估机制顺利进行的保障,如何法定评估行为中各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如何将评估过程以法律形式规范化,都是今后立法研究的关键问题。风险评估机制只有拥有法律规范与保障,才能真正顺畅地运行起来。三是可以在基层地区进行试点,也可以同时将风险评估工作较为完善或有特别之处的地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例如四川“遂宁模式”等。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探索出最为稳妥和高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加以推广可以有效加快全国各地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玉卿,乔 钰.浅议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36).

[2]陈占锋.加强和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设[J].行政管理改革,2012(09):70―74.

[3]柳恒超.风险的属性及其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的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风险评估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雷电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首先要对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简要了解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以及当前仍然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必要性

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种原因:

1.1 关系社会经济、人民生命安全

雷电灾害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2 雷电灾害大量发生

通过专业数据显示,每年在全世界平均会发生10000起雷电造成人死亡的事件,除了直接雷击导致的人死亡之外,比较长发生的事故现象就是雷电引起的爆炸和火灾,从这庞大的数据上就可以看到,雷电对人类造成的灾害是非常大的。对于我国而言,仅就2007年重庆开县的一个校园中一场雷电事故就造成了7个学生死亡,39个学生重伤。

1.3 高层建筑加大了雷电灾害造成了损害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紧张状况,高层建筑不但能够通过建筑单位确保质量,而且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城市中建筑物体的高度越高,其所受到雷电灾害的威胁性就越大,同时,随着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自然规律也受到了破坏,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已经超出了我们所掌握的程度。

1.4 降低风险系数

通过对某些地区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能够大致判断出整个区域可能遭受到雷电灾害的风险系数,对于当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说,也能够通过专业的风险预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风险评估方式

不同地区、不同风险类型其所选择的风险评估方式都是不同的,同时,选择何种风险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在雷电风险评估过程中要想实现保证风险评估实际效果,就要根据很多综合因素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式。在社会上出现的风险评估方式有很多,但是比较正规的,比较长使用的风险评估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定量、定性与综合评估等。

2.1 定量风险评估方式

这种评估方式所依据的思想为“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以数值或者货币的金额。”那么,如果对风险评估中所涉及到的任何要素都进行了明确的定量,那么整个雷电风险就是一种可测量、可量化的过程。这种风险评估方式在风险量化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其能够以数据的形式给出建筑物风险值的大小,从而根据风险值与风险方向制定行之有效的防雷措施。

2.2 定性风险评估方式

这种风险评估方式所选用的评估方法比较宽泛,之所以能够进行雷电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就是评估者自身的理论知识、评估经验、历史教训、政策、案例等储备性内容。这种评估方式的资料都是来自于对评估对象范围内生活的大众进行的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需要以科学的系统和方式进行演绎,最终以一种编码的形式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调查结论。这种风险评估方式的优点就是对评估对象进行定性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评估结果的主观性相对较大。

2.3 IEC 62305评估程序

这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实际上是对量化评估程序的延伸发展,主要是“通过分析各种被评估体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子来计算所有风险分量的大小,进而计算出被评估体遭受雷电灾害的风险值大小。”最后,通过对该建筑物的实际风险承受值与可能出现的风险值进行比对,最终通过比对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雷以及采取何种防雷措施。

3 当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尚存的问题

虽然,当前对IEC 62305这种评估程序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评估程序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例如,这种评估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欧美地区的防雷资料以及当地的雷电状况而进行的,这样的风险评估程序应用到我国自然环境中,必然会存在很多不适应现象。尤其是在对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选取风险因子过程中所依据的主要是一些以往的经验,这种数值并没有通过科学系统的验证就被应用,其实际应用效果一定不会收获想要的效果,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积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然状况数据资料库,通过大量的研究,了解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以及地区适应性,以更好的解决当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程序中所存在的问题。

应用范围狭窄,目前IEC 62305这种评估程序仅仅对孤立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有明显的效果,对整个建筑群或者是一个大型的待测区域进行风险评估与测量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在评估过程中会遇到雷击截面重叠,这种重叠主要是由于建筑群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如果能够通过相似性来进行建筑群的风险评估会收获更好的评估效果,避免单个风险评估之后的简单叠加造成的风险数值无限增大。所以通过以上分析,虽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有很多,最新的方式应用也比较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遇到很多阻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长远发展的问题急需解决。

4 结束语

其实,在社会中风险评估已经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自然环境中发展的社会也需要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依据评估数据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防范措施的选择。本文就主要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必要性、风险评估方式、当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尚存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风险评估研究篇(9)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桥梁的长度、承受能力等方面,致使其建设开始像复杂化和大跨度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根据交通的建设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使桥梁的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同时施工难度也随着增大,施工风险和安全施工也逐渐变多。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多种评估工作和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桥梁施工过程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运用和分析。

一、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是风险评估的发源地,出现以后已经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件事情出现危险的概率和造成失败的可能性是风险的含义,然后,另一含义是指事件风险造成的问题和其对周边的影响[1]。现阶段,在桥梁施工领域中,风险的意义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造成事故结果的乘积。而工作人员运用的桥梁施工中的风险是指,在建设桥梁的过程中,桥梁可能会产生的破损程度和造成不良结果的可能性。

二、桥梁施工风险评估

桥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故的概率以及还会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风险评估和评价。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性和定向两个方面评价风险,所以首先要对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找出其评价方向和关注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定量评价,并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基础,险评估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风险评估的事故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事故是其风险主体,风险评估的基础是收集桥梁事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在施工中可以根据连续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特色、文献资料、媒体播报和专家调查研究,并对一系列桥梁施工的事故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事故风险类型[2]。对事故的出现原因和发展方向进行事故致因理论的分析研究中,统计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些做法奠定了风险评估工作和风险事件的分析的基础。

(二)风险评估的模型分析

因为事故的造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所以有关于风险评估的逻辑关系也是很难分析的。风险评估的具体构成有五个方面:基本事件(最简单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关于正常系统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变化的结果);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费用(损失的具体价值)。根据对这个模型的程序进行分析,简单的原始事件可以当作是模型中的基本事件,模型中的初始事件其实是上一次的事故事件,具体模型如下图,在风险评估中,需要对系统可能产生和各组事件和总损失进行考虑。

(三)风险评估的综合分析

在对桥梁施工进行划分是,要运用桥梁施工的风险识别,表上作业法的运用,可以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找出风险评估的研究主体[3]。如今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分析和说明风险评估,该施工阶段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养生和浇筑是其主要工作。

(四)风险评估的结构分析

桥梁的受力状态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根据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来保障。在大型的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想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结构受力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可以对工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支持风险事件的识别工作。例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底板崩裂的风险事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识别,如果工程的过早脱落底板、预应力偏位和混凝土强度不足等事件,都可能使底板崩裂的现象发生。

(五)风险评估的管理分析

要想将风险的影响降低,风险回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用比较其他事件的风险和获利情况,但是这种风险回避的方法,使工程失去了获得大量利益的机会。在风险识别阶段,目标的发现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管理者很难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风险的控制,造成财产和人才的大量损失。所以在运用风险回避这个方法之前,需要对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回避风险这种普通的、有效的方法,拥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不能一直回避风险,而且在回避风险的过程中,很难防止新的风险产生。

三、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定法和层次分析法时当前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的作用和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4]。

(一)德尔菲

专家给出的意见,被称为德尔菲法,通常情况,通过一个专门的专家,一般有4-8个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构成。然后开展专家会议,并在会议中尽可能的对工程施工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各个专家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总结,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进行意见讨论时离散程度过高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通过与专家小组的合作,项目负责人能够在施工中避免很多风险,并且将施工中风险因素的定义类型、风险范围进行总结,作为下一次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5]。在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影响评估时,每个专家都应该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将有问题的风险因素作为讨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说明,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提出对别人的意见,可以运用匿名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公开讨论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最后将小组内所有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和记录,得出对桥梁建设有利的结果。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模糊性的现象的方式就是模糊数学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根本上讲,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差异的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来源[6]。这种模糊性还能运用在数学中,发展模糊数学,其拥有非常严格的理论体系,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利用牧户数学的理论体系对桥梁施工建设的多个方向记性综合评价的方式就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普遍以模糊集为建立基础,还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方面,多个等级体系的要求。

(三)层次分析法

AHP是层次分析法的简称,这是根据国外学者根据决策分析的方法,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分析的手段。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如今层次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政治、技术等方面,并拥有了很好的成效,层次分析法能在对桥梁风险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中,这种方法能够满足风险决策的施工需求。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程序是,找出施工过程中问题涉及的主要影响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按照一定规律组建成模型形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对在桥梁施工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各个条件的相对重要性。

结束语:

本文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的研究,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工作产生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方便在施工中进行各种问题的处理,并在实践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使桥梁施工建设质量能够得到评估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2(6):234-236.

[2]杨独.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和风险评估[J].北京交通大学,2010(6):103-104.

[3]付彦超.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郑州大学,2012(4):145-146.

风险评估研究篇(10)

(一)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界定

信用风险包括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的违约风险和信用质量下降的迁移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也是最难以量化的风险类型之一(王力伟,2013)。小额贷款公司风险主要集中于信用风险、自然风险和资金来源风险(孙颖,2008)。同时在贷款业务的单一性、区域有限性和贷款对象特殊性的影响下,其信用风险最为严重(李修平2009)。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李玉福,付代军,2007)。比如,招商银行信贷产品的标准化导致产品过于清晰,一些中介和担保公司利用这些信息给客户进行包装,客户经理也可能参与作假,增加了道德风险。而随着银行小微信贷的兴起,资质好的客户会选择银行进行小微贷,资质弱的客户只能来小贷公司,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唐华,2013)。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还不具备足够的风险评估技术和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从而降低贷前的逆向选择和贷后的道德风险(辛鑫,王文荣2010)。除了债务人本身的信用问题,宏观经济的变动性也是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之一(李明,2015)。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信用风险也包括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是指未预期的高通货膨胀率所带来的风险(曼昆,2011),当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借款人预期时,实际还款额就会减少,小贷公司就会蒙受损失。

(二)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成因

信用风险防范一直是小贷公司的劣势,尽管在设立时,各试点省明确要求小贷公司建立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但是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确规定。小贷公司的信用风险成因可以划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个体原因和集体原因。学者们从宏观市场、贷款对象、担保公司和中介公司等主体入手探究外部成因。就宏观市场而言,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时候小贷公司蒙受的利率损失就高,信用风险就会增大(曼昆,2011)。就贷款对象而言,小贷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贷款对象的特殊性所造成的。而作为小贷主要对象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本身,自我防范风险能力较差,因而风险就转移到了小贷公司(孙思磊,2006)。因此小额贷款业务的违约率与贷款本金、利率、贷款客户的生产收益率以及违约的信用惩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王廷飞,高新兰,2013)。就担保和中介公司而言,由于存在投机行为和信息不对称,其很可能会通过给贷款人进行信息包装而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内部运营模式、风险控制机制、从业人员素质,贷款业务特征及资金来源的单一性等成为信用风险的主要内部因素。董军(2010)认为内部运营模式导致了小贷公司的信用风险。尽管在设立时,各试点省(区)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一系列信用风险控制措施,比如准备金制度、风险保障基金等,但是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规定(李明,2015)。就从业人员的素质而言,金珍珍(2009)认为,人才的缺失,例如:前端客户经理素质不高,风险预警员疏于职守,加剧了小贷公司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贷款业务的单一性和资金来源的受限性导致了借款人一旦违约,贷款就难以及时回收(张小倩,2008)。此外,除了对单个贷款主体违约成因的研究,人们也已经很早就注意到了违约聚集的现象。即违约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聚集现象,表明借款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违约相关性(王力伟2013)。人们观察到经济上行期违约发生相对较少,经济下行期往往出现违约聚集的现象。例如,宏观经济因素和行业景气度,企业间直接的关系链等都会造成企业违约聚集。

二、小贷信用风险评估指标设计

对于指标的分类,大致有如下2种分类方法:按贷款主体分类为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3类指标,按贷款信息分类为硬信息和软信息2类指标。

(一)贷款主体分类指标

小额贷款的对象是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因此风险评估指标的样本对象必须是这三者。当前对小贷信用风险的研究,国内实证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商业银行农户、小微企业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及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样本展开。关于农户指标的选取:马文勤(2010)选取了2009年陕西省杨凌区三家农村信用社农户的15个指标来判断其是否违约,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耕地面积、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年总支出、信用社入股金额、房屋价值、机械价值、其他资产价值、贷款数额、贷款用途、贷款月利率共15个指标。陈良维(2008)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程度、家庭资产总额、贷款历史、信用账户数目、信用申请情况、司法记录情况和月还款占收入比7个指标。刘畅、方靓、晏江、熊学萍(2009)增加了农户参保情况、村委会评价及是否遭受经济损失3个指标。刘泽双、王光宇、段晓亮(2009)对农户小贷信用风险的指标进行了归类,将其分为表层直接因素、中层直接因素及深层根本因素。孙清、汪祖杰(2006)选取的江苏省北部某农村信用社480个贷款数据中,以财产水平、负债状况、受教育程度、借款用途4个指标作为评估依据。可以看到,对农户指标的选取,家庭成员特征、耕地及其他资产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家庭信用情况、贷款特征这五项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其中,由于农户自身财务数据的缺乏,非财务数据的考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指标选取:对于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的研究,多数学者集中在商业银行小贷部门信用风险的研究及小贷公司信用风险的研究。这里探讨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是指其财务数据不足以支撑其获得商业银行贷款资格的企业,其财务数据通常具备不完备性、不易获取性。因此,非财务因素的评估十分重要。杨德明(2012)在哈尔滨银行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指标中,特别强调了要强化非财务因素的作用,并在申请评分卡的非财务指标中增加了小微企业主这一因素。结合国内各大商业银行操作的实际情况,将企业信用非财务体系归纳为以下五大方面:企业管理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领导者素质、员工素质、组织制度、决策机制、人事管理、财务制度建设)、企业信誉状态。

(二)贷款信息分类指标

贷款信息包括软信息和硬信息。非财务信息也称软信息(softinformation),通常由信贷员提供(李明,2014)。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环境下,小贷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对关系型借贷特别看重(Bel-louma,Bennaceur&Omri,2005)。Peterson(1999),认为关系型借贷所传递出的信息对小型企业而言更有价值。因为关系型借贷不仅涉及企业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还涉及难以量化、传递的软信息(申韬,2011)。王锁柱,李怀祖(2004)认为硬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信息的反映,软信息是含有涉及主体的价值观念和知识结构的主观判断的信息,主观判断涉及主体的价值观念和知识结构,是一种区别于是非判别的个人偏好。由于当前小贷公司信贷员具有一定的贷款决策权,因此,在将软信息内容作为评估指标时,很容易产生评估不够客观公正,甚至是道德风险。王延飞、高新兰(2013)提出,要建立以社会资本和道德风险为核心的信用风险评价机制,特别强调对道德风险和社会资本的评价。他们认为,业主社会声誉、生活习性及家庭因素是衡量其道德风险的重要指标,且这些因素是判别其生产经营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另外,业主的社交网络、信任合作是衡量其社会资本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越丰富,则其外部约束越大,就能够越多地补偿贷款信用风险。这种评估指标的选取更加符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小贷公司在信用评估过程中遇到的两个关键问题:社会资本的评估以补偿风险,道德风险的评估以防范风险。但是,道德风险的评估主观随意性较大,难以量化评估;而社会资本的评估过于抽象,也难以量化。基于此,Molodsov提出了软集合理论,该理论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近似解代替精确解的概念,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数学方法的缺陷。申韬(2011)运用软集合理论对5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估,选取了信用履约评价、偿债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经营及发展能力评价、综合评价5个指标作为参数,但由于5家公司评估指标都难以精确量化,该文通过对各评估指标“强”信息取值为1,“弱”信息取值为0,并请专家进行打分来实现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较为精确地反映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信用风险。可见,运用软集合理论可以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做出一个合理的信用风险评估。

三、小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过去200年间,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经历着行业变革和技术变革,单纯的主观判断和政策决策逐渐被其他的模型所取代。评估模型的选择取决于所需行业结构水平及大样本可获得性。小贷信用风险评估一般采用的是混合模型和数理模型。对于单纯仅使用专家评分法的情况很少。专家评分法主要表现为国际上通常对于非财务分析遵循的5C原则,即借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周颖,毛定祥2006)。

(一)信用评分法

信用评分法就是混合模型的表现。Caouette,Altman,Narayanan(1998)指出当贷款对象信用记录不健全、信息获取较为困难时,信用风险评估通常采用综合企业财务因素和企业主个人因素的传统信用评分法。目前,信用评分法已经成为借贷机构是否发放贷款、贷款额度、贷款定价以及提高赢利性的决策支持工具(申韬,2011)。作为客户准入筛选的第一关,哈尔滨银行独立研发了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模型,对申请贷款的客户进行贷前评级打分。申请评分卡中最重要的四点是:①采用多行业区分,在客户准入上选取融资需求较集中的小企业所在的行业进行研究;②在评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中增加了小微企业主这一因素;③根据第二还款来源对采取抵押担保方式进行贷款的小微企业进行担保评分;④对成长性指标和行业敏感性较高的个性指标等关键性指标调整(杨德明,2012)。这种申请评分法技术是对传统信用评分法的一种突破。它对硬信息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强化了非财务因素的作用,对于小贷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有借鉴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其一,信贷员进行信用评分时难免会出现道德风险。这对小贷公司人员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无形中会增加人工成本。其二,贷款客户贷款时经常不具备担保物,不符合申请评分卡里面提供的担保项设置。因此,需要有更加客观和符合小贷公司情况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二)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是基于对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的模仿而建立起的由大量处理单元相互联结成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非线性关系的操作(丛爽1998:1)。韩立群(2000)提出,神经网络具有高度的非线性,良好的容错性和联想记忆功能和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够大规模并行处理和分布式存储信息。神经网络由于对数据分布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的精确度要求不高,但其分类精度较高,因此成了信用风险评估领域的一个热点(马文勤,2010)。进入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引入神经网络将其用于信用风险评估。其风险评估主要是依靠其分类功能实现,即先找出一组对信用分类有影响的因素作为网络输入,再通过有教师或无教师训练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当输入新样本时该模型即可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判别分类(沈艳2007)。马文勤(2010)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农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与基于Logit方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比较得出,BP神经网络农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更加精确有效。该文选取了农户样本中的15个指标,将农户贷款行为分为违约类和非违约类,实证结果检验研究所建立的BP网络模型对违约类样本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0%,因而可以将其作为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风险识别工具。吴冲,吕静杰,潘启树,刘云焘(2004)认为,信用风险的实质是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但一直以来信用风险评估在小贷公司被看成是对贷款企业进行“违约与否”的风险识别中的“分类”问题。随着信贷决策的日益复杂化,分类评估模式所反映的有限信息已远不能满足信贷风险决策的需要。基于此,这几位学者提出了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小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引入了贷款方式这一分类评估指标,这是对传统模型不区分贷款方式就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的一种改进。小贷公司贷款方式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同一企业在不同贷款方式下其信用风险是不同的,信用风险的评估结果应是某一特定贷款方式的量化值。该模型通过选取同一行业的短期贷款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有效避免了由于不同行业带来的数据不可比问题。模型通过对营运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盈利能力因子和贷款方式因子训练发现,训练结果满意,可见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用于评估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信用风险非常适合。我们可以看到,模糊神经网络法是对专家评估法和信用评分法的一种改进,由于对数据的精确性要求不高,是分析小贷信用风险的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指标数据的选择大部分是财务数据,这对贷款客户财务信息的完备性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如果将样本数据换成是软信息,再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可能更适合于小贷公司信用风险的评估。

(三)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模糊集合理论(fuzzysets)于1965年由L.A.Zadeh教授提出,用以表达和解决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将定性评价指标转化为定量评价指标的一种评估方法。一般评价步骤为,首先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和评价集之间的函数关系,再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以构建评价矩阵,最后将矩阵与因素的权重合成(模糊运算及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吕婷婷(2012)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评价模型。文章选取不良贷款率、贷款风险回报率、拨备充足率、正常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贷款集中度、环保合格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作为信用风险的影响指标,实证结果得出拨备充足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权重最大,环保合格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小。类似的能够解决模糊难以量化的问题的方法还有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模糊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优势结合而成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任意两个因素之间关于某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定性分析的抽象问题,得出的识别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实情况。李明(2014)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风险识别,计算得出客户管理层特征维度、客户经营与决策能力维度、小额贷款公司关系能力维度、客户发展前景维度、客户偿债能力维度、客户贷款特征维度六个层面以及每个层面各个评估指标的模糊权重值,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文从实际出发,根据专家意见,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模糊互补判断矩阵,通过推导计算出矩阵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再通过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表明其权向量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得出风险识别结论,对小贷公司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不同的专家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认识不同,在构建函数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识别结果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得到理想的识别效果,专家根据不同的小贷公司的特点和环境来确定识别指标及权重至关重要。

(四)基于CreditMetrics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CreditMetric模型是于1997年推出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一种信用计量模型,通过计量风险价值来分析信用风险(宋志涛,2008)。CreditMetric模型中唯一的变量就是信用,模型认为违约是指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下降,不管信用等级下降多少,都会给贷款人造成损失。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对信用风险价值的估算,通过风险量化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风险的变化。赵静(2012)选取了云南省农业银行某支行2010年以前的农户个人贷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CreditMetrics信用计量模型的农户贷款风险预估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银行目前VAR值较为合理,处于风险可接受状态。此模型首次提出了“边际风险贡献”的概念,将“债务人信用等级的变化”作为“违约”的一个考量因素,这不仅考虑到了违约风险,还将差额风险纳入其中,比较贴合实际。不过,该模型的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库做支撑,而目前由于我国的信用市场环境以及部分数据难以取得(如信用转移矩阵),CreditMetric模型在我国的运用受限,不过其对资产组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和思想值得借鉴。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国内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本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及数据库建立

当前信用风险指标的选取基本上是先通过专家分析法等主观地选取指标,相当于首先建立一个合理的假说,再通过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对指标分配权重进一步筛选。这种指标选取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如果没有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假说之上的话,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建议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研究基础。目前的指标选取主要是以企业的方便样本为基础的,有些信息甚至是难以量化的,比如王延飞、高新兰(2013)提到的客户的社会资本和道德风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这些软信息多半属于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信息(如图像、文本)。通过不断挖掘数据,运用数据处理工具———统计、决策树、神经元、模糊逻辑、数学规划等,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大数据进行决策。展望未来,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小额贷款全行业内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指标数据库,使每个客户的信用数据都记录其中,依托该数据库来建立各个小贷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小贷公司再将信用评估体系评估得出的信用数据反馈录入到信用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这样的规范不仅有助于小贷公司做出客户放贷的决策,以避免因主观选取指标带来的不同企业评估的差异性,同样也是客户以后在各个金融机构借贷的信用通行证。

(二)研究数据的不充分性及信用知识管理

由于小额信贷对象信用数据难以取得且不够完善,有些基于软信息的指标在定量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研究定量依据不同的情况,而且,目前信用风险软信息指标本身是观察性数据,存在着很多偏倚,例如选择偏倚、混杂变量和缺乏普遍性(Lifeomics,2014)。每个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都有其优劣性,即便证实了一个风险指标和客户信用风险存在强有力的关联,我们仍然需要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它在信用风险相关领域中具有实用性(即评估其客户信息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平衡)。因此如何取得和规范指标内容以及增强指标间的真实关联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建议通过更为深入、广泛的实地调研,多渠道(银行、农信社、证券公司、其他小贷公司、客户所在公司或家庭状况等)直接或间接地搜集客户信用指标,在样本容量充足的前提条件下,结合贷款客户的特点,提炼出更加完善、标准化的客户数据,以期进一步补充、提炼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形成更具科学合理性、简约性、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此外,要证明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就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区分真实关联还是虚假关联;就需要科学地选取计量模型,充分了解各模型的缺陷,防止检验失效。在进行数据搜集和提炼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成本-效益问题。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各项研究是一个重复性较高的过程,需综合考虑成本-效益问题。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learningalgorithm)将有助于知识内容管理(Lifeomics,2014)。建议通过开展知识管理,加强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建立公开透明的贷款客户信用档案制度,以降低信用风险的搜索成本。

风险评估研究篇(11)

引言

地面钻井抽采采空区煤层气(简称GD)是采煤采气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在工程开发前对所选区块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从而决定是否要在该区块开展GD项目,将大大提高GD项目的成功率。但前人研究内容以工程技术及资源评估为主,风险评估也仅在原位煤层气开发领域有所研究,GD风险评估研究缺乏。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得出一种GD风险评估模型。

1风险识别

(1)是否有气判断是否有气即是对煤层气资源的评估。原位煤层气地质资源的赋存受气体来源、保存条件、运移过程的控制,对于GD项目同样适用,其气体来源于残煤及邻近煤层,其运移动力和通道均与煤炭开采有关,保存条件则表现在地质构造、采空区人为封闭对资源空间的封闭效果、地下水流动性对煤层气的携带作用、采空区积水对资源空间的破坏等。(2)能否产气能否产气取决于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技术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因素包括钻、完、固井技术及套管强度等,自然因素表现为松软层与基岩层厚度相对大小、地层岩性组合、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发火可能性、地表施工条件等。(3)是否盈利是否盈利有能否盈利和能盈利多少两层含义。对于GD项目,目前其主要的红利是体现在社会和环保方面,经济效益实际并不明显,但煤层气理论产出与预估投资总成本不可差距过大。综上所述,GD项目是否有气、能否产气、是否盈利的判别可细化为地质资源风险、工程施工技术及自然风险、产出效益风险。其中,技术风险实际上属于可控风险,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无疑可以将技术风险降至最低,本文要做的是找出已经存在的不可控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等级来判断是否要在该区开展GD项目,因此技术风险不作考虑。

2风险评估模型

2.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上文风险识别,构建GD风险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地质构造含义为断层发育情况,地下水流动性可由地下水矿化度反映,采空区封闭技术由封闭材料及煤炭资源情况即采空区残煤及邻近煤层煤炭资源情况,采空区发火可能性由煤层自燃倾向等级指示,岩层厚度含义为松软层厚度与基岩层厚度的相对大小,地表情况指地表是否完好、是否利于施工.

2.2风险评估方法

GD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一递阶层次结构,对于递阶层次结构往往基于多层次分析法,采用构建指标体系各指标两两对比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计算结果并确定隶属度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决策。但本文分析认为,对于不同区块的GD风险评估,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无法统一判断矩阵构建标准,不同区块GD风险评估统一模型也就无法构建。受学分绩点算法-分段绩点法启发,本文提出一种判断矩阵并确定权重的方法,从而统一了判断矩阵的构建标准。该算法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广泛使用,其科学性较高,本文只是要利用该公式来统一不同区块进行GD风险评估时判断矩阵的构建,因此可以套用该算法,将式(1)中k值作为指标之间对比依据。需要区分的是对于风险评估,评估区块某一指标得分越高(打分标准详见2.3),说明其对风险贡献越小,因此在借鉴分段绩点法思想构建判断矩阵时,应采用两数相除的反比值。例如,若地质构造得分为90,地下水流动性得分为80,代入式(1),两者k值分别为3.8125、3.25,则地质构造/地下水流动性取值应为3.25/3.8125。最后,各风险评估得分由各指标乘以权重并求和得出,总风险得分则采用对3种风险求平均值的方式得出。

2.3风险评估标准

优良好坏是我们对于事物的定性评价,将定性评价赋值量化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明朗化,风险评价标准即是对各风险指标不同情况的评价进行打分量化。本文分别列出各指标典型情况及其定性评价,并采用百分制(只取整数)对各典型情况赋予打分区间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在进行风险评价工作时可通过对比实际情况与典型情况,在打分区间内酌情取值。

2.险评估结果与分级

风险等级与指标评价相反,指标评价越高,风险得分越高,则代表风险等级越低。因此结合上文风险评估标准,设定风险等级V={v1,v2,v3},其中,v1代表风险小,得分区间[100,85];v2代表风险一般,得分区间[84,65],v3代表风险大,得分区间[64,0]。

3风险评估实例

以鹤岗矿区新陆矿11煤某采空区区块为例,对其进行GD风险评估。该区11煤单层开采,区块面积98730m2,煤厚20m,采煤方法为滑放,采高2m,顶板管理方法为自然冒落法。该区风险评估体系各指标情况、打分及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煤层气预估资源量采用资源构成法计算得出,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细介绍。根据表1可得,该区块GD项目的地质资源风险得分为72.96,风险一般;工厂自然施工自然风险为75.29,风险一般;产出效益风险得分为90分,风险小;总风险得分为79.42,风险等级为一般。因此,在该区块开展GD项目风险等级为一般,但其产出效益的小风险性可能会成为项目开展的主要原因。

4结语

(1)GD项目风险包括地质资源风险、工程施工技术风险、工程施工自然风险、产出效益风险,但在进行风险评估时由于工程施工技术风险的可控性,仅考虑其余3个风险。(2)借鉴分段绩点法思想能有效解决不同区块GD风险评估判断矩阵构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志胜,桑树勋,周效志煤炭资源枯竭矿井煤层气运移及富集规律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4,21(5):48-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