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力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2 22:31:22

电力技术

电力技术篇(1)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07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34

1 电力技术中电力节能技术的应用

1.1 节能型供配电系统的使用

据相关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电网损耗已占到供电总容量的7%~8%,优化利用电力节能技术至关重要。在使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中,相关人员要全方位分析该地区用电容量、供电距离、电网运行情况等,选择“科学、合理”的供电电压。具体来说,如果配电电压为6~10kV,10kV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供电系统与有色金属损耗量较小,在选择高压配电电压的时候,相关人员要优先选择10kV。如果用6kV设备比较多,容量又不小,技术经济指标较好,相关人员要优先选择6kV。如果用户偶尔会用到3kV的电动机,相关人员则要采用专用变压器进行供电,满足用户在用电方面的客观需求。此外,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大部分电力负荷都属于感性负荷,比如变压器、电动机,这样在安装无功补偿设备之后,比如并联电容器,可以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的无功功率,其在电网中的流动也会有所减少,降低了电网运行中的电能损耗,属于无功补偿,发挥着重要作用。所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可以优化调整大系统中的电网电压,促使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可以合理调整小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提高电网的运营效益。就变压器来说,在电力运行输送系统过程中,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由于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各不相同,电力输送电压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如果利用变压器调节电压,将会增加电能损耗,必须客观分析变压器特点、性质,加以优化利用,降低其电能损耗。相关人员要优化利用电力节能技术,优化完善变压器设备性能,优优化设置变压器参数,借助变压器,合理调节电压,降低电能损耗,优化调整电力负载,合理调整其运行形式,加强变压器的管理,降低其功率损耗,在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顺利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1.2 节能设备的使用

在应用电力节能技术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意识到应用节能设备的重要性,广泛利用变频器。近年来,高压变频调速技术飞速发展,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行业中。就工矿企业来说,大动力设备应用较多,比如水泵、风机,常处于工频状态,需要巧妙利用闸阀动态控制风量与流量,而这会损耗大量的电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变频器,调节变频,完善电机转速的基础上,优化调节对应的风量与流量,电能损耗也较低。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要采用Y型高效电动机,其损耗降低率高达30%,效率提高率达到7%,有1~2年的投资回收期,甚至几个月,要注重节能型照明电器的使用,灯具、电光源、控光器件等照明电器产品要具有较高的效率、安全性等,使用寿命要长,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经济、安全”的工作、生活等环境,提高电能利

用率。

1.3 注重用电管理

1.3.1 采用阶梯电价法。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技术革新的关键所在。电力企业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分析社会大众在用电方面的客观需求,采用阶梯电价法,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促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更加关注节能产品,降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电能损耗,促使企业能源产品价值更加透明化,降低高耗电用户能耗,注重节能减排,提高用电效率。

1.3.2 注重峰谷电力资源的科学利用,加强工厂电力计量管理。通常情况下,8∶00~22∶00用电被称之为高峰用电,22∶00~次日8∶00属于低谷用电。根据这一规律,电力企业要借助低谷电价优惠条件,鼓励居民多使用低谷电力,比如电热水器、空调。电力部门也需要合理转移高峰用电,提高低谷阶段的用电率,避免高峰电力供需紧张,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此外,电力企业要注重工厂电力计量管理,尤其是关键性电能计量装置,对其进行必要的状态监测、质量跟踪等,全面、客观分析在用计量装置测试信息数据,有效解决其存在的故障问题,使之处于稳定运行中,构建合理化的管理制度,避免电能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其利用率。

1.4 借助电能节能技术,减少线路电力损耗

就发电站来说,在输电线路作用下,高效运输电能,但大多时候发电站、电力用户二者的距离并不短,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增加线路电能损耗。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如果输电线路特别长,电力负载便会不断增加,电能损耗也会持续增加,相关人员必须优化利用电力节能技术,尽可能降低线路的电阻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功率因数。就供电营业区域来说,电力企业要根据该地区经济等方面发展情况,全方位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站在长远的角度,运用发展的眼光,优化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认真做好规划以及布点工作,如果该地区负荷高度集中,所采用的变电站电压等级至少为110kV,如果负荷较小,变电站电压等级不宜超过35kV。在线路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坚持“最短距离”原则,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缩短线路的长度,降低其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在架设输电线路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客观分析该区域各方面情况,采用最短路径方法,降低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电能损耗。电力企业要多使用低阻型电缆,科学选择导线截面。就输电线路来说,损耗、电阻二者间有着某种关系,随着线路阻值不断增加,所消耗的能量也会有所增加,发散的热量也越多,使用低阻值电缆是非常重要的,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的同时,电缆散热量也会逐渐减小,降低了“高负荷、高温”季节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率,在分析负荷容量与扩建可行性等基础上,尽可能利用导线截面不大的电缆,可以降低电网运营成本。

1.5 借助电力节能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环保和节能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内部,空调系统特别常见,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改变、调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在住房温度方面的客观需求。但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其能源消耗特别大,如何实现其“节能、环保”已成为新时期电力节能技术研究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全方位分析空调系统性能、特点等,对其进行优化配置,科学设定一系列相关参数,多鼓励用户采用节能型的空调,确保“环保、节能”目标顺利实现。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优化利用冰蓄冷技术,即要优化利用夜间电网低谷阶段的风能,借助低价电来制冰与蓄冰,有效储存其冷量,在白天用电高峰期的时候,将其溶为水,和冷冻机组共同进行供冷,降低空调负荷。站在能源分配角度来说,冰蓄冷技术有着多样化的优势,可以降低能源消耗率,降低用户使用空调设备的费用,而制冷主机的装机容量以及功率也有所p少,总电力负荷明显降低,用户在电力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减少。此外,在该技术作用下,空调系统的改造、运行维护等费用也有所减少,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作用。

2 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在优化利用电力节能技术过程中,相关领域研究者还要注重电力新能源的开发,顺利实现电能的“节能、环保”作用。首先,风能转化电能。就风能来说,属于可再生资源,是一种新型电力能源,其节能效果特别明显,有利于缓解新时期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之后,电力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其次,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就我国而言,在电力事业发展道路上,太阳能发电是最常见的电力新能源,采用分布式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有效满足地区用户、行业等在电力方面的客观需求,还将多余的电能传输到对应的电力系统中,具有鲜明的优势价值,可以就地附近使用。在光伏太阳能发电中,能够为当地用户提供所需电能,具有鲜明的“节能、环保”作用。从长远来说,电力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还需要全面、深入开发与研究电力新能源,避免过度使用某类资源,节约资源、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电力事业持续发展,在电力工作开展中,节能减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之一,要注重节能供配电系统、节能设备等的优化利用,要注重用电管理,将电力新技能技术工作落到实处,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电力技能技术,比如分布式供电技术、电力蓄能技术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建峰.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发展现状探究

[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5).

[2] 李纬华,刘元元.电力节能技术在电力技术中的应用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

[3] 赵争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发展热点综述[J].变

频器世界,2010,(1).

[4] 辛树明,宋文才.电力计量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分析

[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

[5] 徐玮|,刘东,楼伯良.电力节能减排现状分析及对

电网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启示[J].供用电,2014,

(4).

[6] 解祖品.电力拖动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经济效益评价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

[7] 刘生田.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探析[J].企业

技术开发,2016,(21).

[8] 袁力,李彦国.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与

工程应用[J].电子世界,2014,(5).

[9] 竺军.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

高新技术企业,2015,(34).

电力技术篇(2)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当前在电力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存在有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不断转变和优化当前的生产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电力节能技术有效的应用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1电力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1.1应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

当前我国电网损耗在总供电能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将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对供电区域供电距离、用电负荷、电网运行等方面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分析,提高供电电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比如说在6kV-10kV供电电压中,如果10kV供电电压技术经济指标更加优异,在供电系统中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那么在进行配电电压的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10kV供电电压,如果用户在6kV供电电压设备方面的用量较多,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较为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那么在进行配电电压的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6kV供电电压。另外,如果用户偶尔会使用到其他等级的电压,可以为用户设置专用变压器,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电动机等大多数电力设备都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比如说并联电容器,为其提供无功功率,降低电网中无功功率的损耗量,提高电网节能水平。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实现对电网电压的优化,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协调三相不平衡现象,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

1.2改进配电线路水平

在进行电网的建设时,为了减少建设费用,往往选择理论截面大小的输电导线。但实际上,选择比理论截面大一两个等级的导线,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电网运行的损耗,购买大截面导线所花费的资金可以在短时间内在从电网运行过程中得到补偿。一般的导线使用寿命超过10年,电网运行10年,因为增大截面而节省的费用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金额。另外,在进行电网的建设时,可以应用架空绝缘导线,这种导线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为外力以及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的短路现象,减少停电次数,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架空绝缘导线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沿线杆塔的简化,可以选择沿墙敷设方式,节约线路材料,提高线路建设的美观性。架空绝缘导线可以显著缩短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其线路电抗不足一般导线的一半,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腐蚀等现象所造成的线路损坏现象,增强线路实际使用寿命。

1.3变负荷电动机调速运行

电动机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从电动机方面出发提高电网节能效果,一方面可以改良电动机自身的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变动负荷电动机转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电力资源的有效节约。在改良电动机性能的同时提高变动负荷电动机转速,不仅可以提高电动机节能效果,同时还可以在电力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将电力技术应用在电力节能中,可以从电动机性能以及转速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考虑,在实际的应用中,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取得最为理想的节能效果。尤其在风机以及泵类存在有变动负荷的电动机中,选择科技含量高的节流阀以及挡风设备,通过调速控制的方式实现对水流量以及风流量的有效控制,在能源节约方面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1.4健全电力计量系统

将远程计量系统应用在电力企业中,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节能效果远程计量系统有分布式系统以及分层式系统两种系统结构,这两种系统结构均存在有主站、通信网络、配电站、变电站等结构,将远程计量系统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显著提高用户电量信息采集准确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借助通信、网络等方式提高电力计量装置在信息收集处理方面的有效性。

2电力技术在电力节能技术方面的发展

想要更好地实现电力能源的有效节约,还需要重视新能源的开发。首先,在风能向电能转化方面,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将其应用在发电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可以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其次,在太阳能向电能转化方面,太阳能发电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说光伏发电,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力还可以反馈至电力系统,方便附近用户的使用。另外,还存在有水利发电等形式,从长远角度而言,新能源发电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结束语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猛,现如今节能减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逐渐才成为电力行业的一项关键技术。电力节能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从应用节能型供配电系统、改进配电线路水平、变负荷电动机调速运行、健全电力计量系统等方面出发,加大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力度,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耀华.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应用[J].低碳世界,2016(07).

电力技术篇(3)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仅要发展的迅速,同时要保证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所有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么就得不偿失。在对电力工程进行配电设计中同样如此,做好每个环节中的节能,使用先进的技术,就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就可以在世界市场上有立锥之地,下面就做进一步分析。

1电力企业使用节能的设备

1.1分析动力设备、节能灯具的使用

当前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很迅速,通过实践技术不断成熟,当前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应用。对于工矿企业而言,实践工作中应用了很多大动力设备,主要包括风机、水泵,一般都处于工频状态,除此之外,在使用中还要有效利用闸阀动态控制风量与流量,但是将会损耗大量的电能。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进行了改变,使用新型的变频器,调节变频频率,对电机转速进行调节和完善,同时对对应的风量、流量等进行优化调节,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降低电能损耗。不仅如此,有关技术人员还使用了Y型高效电动机,该设备优势非常明显,有效降低对电能的损耗,损耗降低率会达到30%,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7%,据调查得知,引进设备的投资在1~2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得到回馈;有必要使用节能型灯具,降低电能损耗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延长各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1.2分析电力企业对节能变压器的使用

在输配电线路当中,变压器运行中的电能损耗量非常大,通常会选用小型变压器,这种型号的变压器不仅使用量很大,而且运行时间很长,由于这两方面的特点,其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在之前的电力系统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是S9型号的变压器,但是发展到目前S9型号的变压器已经被S11型号变压器替代了,其是节能型变压器,具体优点可以归结为下列方面:在传输电能的时候,电能损耗很低,要比传统的变压器减少30%左右,除此之外,其空载电流会减少70%左右,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很低,和传统电压器产生的噪音进行对比,噪音量减小3到5db,运行中部容易出现短路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非常低,有很强的运行可靠性。除此之外,还要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组别,配电线路需要使用三相变压器,其连接组比较复杂,主要涉及到Y、yn0、D,还有yn11,容量一般都在1000kVA,或者是以下的都使用Y,yn0这一连接组别,对于D,yn11这一组别,其有很好的节能优势,例如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都会比同一容量的Y,yn0变压器小很多。使用该组别的变压器,能很好的减少高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在连接零序的时候,产生的阻抗就更小,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短路故障。

2分析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

2.1优化配电线路降低电能损耗

对于各个电厂的发电站而言,输电线路对电能安全的输送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电力用户距离发电站比较远,因此二者之间所架设的输电线路较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线路长,其整体电阻较大,因此在电能传送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消耗,不利于电力事业长远的发展。输送电能时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输电线路特别长的问题,那么实际的电力负载便会不断增加,因此最终的电能损耗也会持续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有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引入节能技术,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的电阻值。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点,从长期发展角度出发,对线路认真规划,遵循缩短距离线路的原则,降低铺设线路的长度,如果这一地区用电负荷比较集中,使用的变电站电压等级至少是110kV,当其整体负荷较小时,变电站电压等级要控制在35kV以内。进行线路规划时技术人员一定要客观分析这一区域的基本情况,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尽最大可能缩短架设线路的距离,有效降低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能损耗。在以后的发展中,电力企业优先引入低阻型电缆,对于导线截面进行计算,择优选择。针对输电线路而言,电阻、损耗之间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例如当增加线路阻值后,运行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增加,损耗的电能大部分都转化为了无用的热能。因此必须全面使用低阻值电缆,有效降低输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降低电缆散发的热量,避免出现高负荷、高温的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

2.2合理选择配电电压和设备

电力企业要针对现有问题,合理对设备进行更换,同时阶段性的淘汰旧设备和旧技术,引入新技术,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例如当配电电压时6~10kV时,10kV在电力企业发展中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好,运行中产生的有色金属损耗量较小,因此必须优先选择10kV配电电压。当当地用户都使用6kV设备时,技术人员可以选择6kV配电电压,确保其具有很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当地用户如果偶尔会使用3kV电动机,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专用变压器予以供电,通过满足用户的客观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自身的考验,提高其技术设备和技术指标,为以后长远的发展做好准备。通过调查得知,一般都是感性电力负荷,但是对于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对于需要并联的电容器而言,其能够提供一定量的无功功率,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大幅度减少,有效降低电网中的电能损耗。在电路系统中应用无功补偿,其可以很好的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同时很好的降低输配线路、供电变压器的损耗等,极大的提高了实际的供电效率,改善电网运行的环境。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系统中使用,可以很好的减少谐波污染。因此这种无功补偿技术要大力推广,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通过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可以对大系统的电网电压进行调整,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稳定,除此之外,对小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有效调整,保证电网运行的效益。

2.3强化对用电的精确管理

一般用电高峰期为8:00~22:00,用电低谷期为22:00~次日8:00,进行电力管理中要结合这一规律调整,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一定要利用低谷电价优惠条件,积极宣传。鼓励居民多使用低谷电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在低谷用电时期居民可以使用电热水器、空调等设备。除此之外,对于电力部门而言,有必要对高峰用电进行转移,有效提高低谷时间段的用电率,避免在高峰时期出现用电紧张问题。

3结语

通过以上对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分析,发现降低电能损耗非常重要,可以使用节约型设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强化对用电的调配和管理,不仅降低电能损耗,由于转化的负荷、热能减少,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发生事故。

参考文献:

[1]张珂伟.我国电力节能服务体系研究[J].电子测试,2016(21).

[2]储呈阳.电力节能从农村到城市[J].中外企业家,2012(11).

[3]吕德松.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3(08).

电力技术篇(4)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我国的民用电力设备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让我国人民的用电质量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如今是一个科技化的时代,所以针对一些用电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来说,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会有助于其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工艺,让企业能够将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稳步的迈向机电一体化的队伍当中。

1.2智能化发展

我国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国家的相关科研单位也开始着手在其中加入更为高端的科技手段。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向前发展,同时还会增加电力电子技术的使用范围,让其更加的智能化与人性化。

1.3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频化

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了让其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电力系统服务,已经开始逐渐的对传统技术手段进行了突破,将运行系统不断的高频化。这样不但节约了企业的设备占地面积,同时还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

2.1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发电系统是整个国家电网中的重中之重,那么电力电子技术在这个系统中的应用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功能为改善发电设备的运用效率以及调节运行系统中的功能效率等,其中包括发电机励磁的控制、恒频、以及水泵的调速等等。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的是晶闸管在励磁中的价格、性能、结构等优势,从而保证其能够更完美的应用与电力系统当中。除此之外,在风力以及水力发电机的操控当中,电力电子技术主要依靠的是变频电源来掌控转子励磁电流的转换频率,以保证电力能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有效使用功效。在我国的各大企业中,能够制造高压力变频器的实属凤毛麟角,所以电力电子技术将有效的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白。

2.2在输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电网的输电系统中主要应用的是柔流输电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功率、相位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在电力能源进行输送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消耗,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将从很大程度上将其输电能力的稳定性进行改善。针对我国电网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采取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的话将会相比交流输电降低很大一部分的损耗,因为直流输电将避免电抗压降的问题,并且还会降低电缆网线等设备的投入资金,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还会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

2.3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配电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电力能源的质量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而这两项是否能够过关将取决与电压、不对称度以及频率等相关因素的质量能不能达到标准。而电力电子技术在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当中也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成绩,并且也为企业带去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电力电子技术可简称为DFACTS技术,在配电系统的应用中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控制单利能源质量的新型技术。与此同时,由于DFACTS设备同FACTS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所以DFACTS的设备也可以被理解为是FACTS的浓缩版本。

2.4在节能环节中的应用

节约电能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电动机的节电潜力和电动机的调速节电技术,这两中节能方法有效的相结合才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节能体系。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交流调速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矿山以及炼金等重金属行业中,而在国外较发达的国家中,在水泵以及风机等设备的运行中也都相继的应用了交流调速技术。

电力技术篇(5)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同志曾在十七大中明确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中央把节能的工作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生存的高度,可见节能在我国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力是我国的能源基础产业,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工业发展的血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电力资源消耗比重最大。因此,如何使电能消耗最低化,供电系统的节能最优化,是我国顺利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所在。电力新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已成为当今节能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当前我国电力新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目前电力行业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节能减排。但在推行电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缺乏配套的长效机制

国家非常重视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专门颁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制订了不同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但是,目前该工作的实施更多的是依靠节能减排的行政性措施,国家指示性政策过多,缺乏配套的长效机制,同时对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研究相对较少,没能更好地发挥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

1.2 发电企业机组运行管理不完善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电力供需平衡,但是原来同一电网内同类型机组安排基本相同的利用小时数的调度方式,已经不利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有序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改进,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近期实施可调整化的调度方式,同时进一步加强发电企业机组运行管理,积极与电网合理配合,提高整个系统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

1.3 煤炭影响新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

由于受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以及水资源费用的增加,电力新节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近两年来煤炭价格高涨给火力发电企业电力新节能技术带来的严重压力,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4 改进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目前而言,对电力新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直接空冷机组、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一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了发电企业能耗和减少了污染排放。但是,整个发电企业还存在从三大主机的选型、厂用电率及线损的降低、各辅助系统的优化以及参数调整和运行方式的优化,到每台设备的降耗,需要不断进行全方位地进行性能完善和改进,其中涉及到许多的技术问题,这是对电力新节能技术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最直接的挑战。

二、电力企业新节能减排的治理措施

党中央非常重视电力的新节能技术的开发与运用,针对新节能技术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和落实各项节能任务,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提高节能的技术水平。

2.1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电力新节能技术运用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非常重视节能降耗、新节能技术的运用,我们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新节能技术运用的重要性,要从全局出发,充分理解新节能技术运用的意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电力新节能政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做到坚持电力新节能决心不动摇。把电力新节能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实,全面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同时也要积极寻找不同的方式,加大对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

2.2加强指标体系管理,深化电力节能改革

电力行业要认真研究和落实《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标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调整电力企业指标考核体系,开展全系统、多层次、全方位同专业对标管理,努力使节能技术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深化改革是电力新节能技术减排的长久之计。只有加强电力市场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调整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电力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执行,是电力新节能技术工作的长久发展之计。

2.3做好改进电力新节能技术工作

加强经济有效的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电力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能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我们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找到设备系统改造新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论证,同时要进行节能挖潜和节能技术改造。在节能减排方面,通过对二期烟气脱硫工程,脱硫废水处理工程,城市中水利用工程以及全厂污水零排放等项目的研究,真正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2.4树立科学检修观念,确保检修效益

电力行业和企业科学要策划全年的检修工作,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把节能减排工作始终贯穿全年检修工作之中,并充分利用大小修机会解决突出问题,抓住影响机组安全的主辅机问题,强化对新节能技术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超前研究和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新节能技术高效率运行,为电力企业全年节能减排提供有力保障。

2.5及时修订设计标准,优化设计,打好节约的基础

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应从总体经济性把握,根据地区特性制订不同标准要求,比如富煤地区可适当降低对机组能耗要求、相同参数的机组中可根据其他资源条件,考虑辅机设备配置、环保和节水等工艺选择,以分别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

三、新型节能技术的运用

3.1分布式供电技术的运用

分布式供电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它是相对于集中式供电而言的,可独立地输出电、热或(和)冷能的系统。相比较传统的集中供电,分布式供电没有或者仅有很低的输电损耗,同时分布式供电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新型节能技术。

3.2电力蓄能节能技术的运用

电力蓄能节能技术是另外一种新型的电力节能技术的运用,它通过对以中央空调蓄冷技术、空气源热水热泵蓄热技术、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蓄热技术以及电炉锅蓄热技术等等蓄能节能技术的应用,把电转换为其他能量储存起来,以供需要时使用。这种把用电低谷时的电能通过技术转换成其他能量并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释放使用,可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从侧面支持新节能技术的运用。

3.3 改变机组结构是电力企业新节能运用的重要途径

改变火电发电机组结构是电力企业新节能技术运用的重要途径,“上大压小”是实现电力企业节新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采用高效能机组来替代低效能机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水平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四、小结

电力是我国的能源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各行业领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使供电系统的节能最优化,是我国顺利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着缺乏配套的长效机制、发电企业机组运行管理不完善、煤炭影响新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以及改进过程中的技术等问题,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电力新节能技术运用的重要意义,做好改进电力新节能技术工作。通过分布式供电技术的运用、电力蓄能节能技术的运用以及改变机组结构三种电力新节能的运用,达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参考文献

电力技术篇(6)

【分类号】:TM354.9

1 引言

随着国际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全球能源消耗速度迅速增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的窘境,迫使人们积极寻找新的能源。目前世界可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六大形式。目前在众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成熟、最具潜力、竞争力和大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就是风力发电。

文中阐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风力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是依靠风以一定的速度和攻角流过桨叶,使风轮获得旋转力矩而转动,风轮通过主轴联接齿轮箱,经齿轮箱增速后带动发电机而发电。典型的风力发电机组[1]主要由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对风装置(偏航系统)、塔架等构成。

按风轮主轴的方向,风力机分为水平轴、垂直轴两大类。对水平轴风力机,需要风轮保持迎风状态,根据风轮是在塔架前还是在塔架后迎风旋转分为上风向和下风向两类。现代风力发电机组大多数采用三叶片、上风向、水平轴式,在大型机组中采用变桨距风轮,通过可转动的推力轴承或回转支撑联接,以使叶片攻角可随风速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对风轮进行调速(限速)[2] 。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一般为异步发电机(包括笼型、绕线型)或同步发电机(包括永磁、电励磁),采用何种形式的发电机主要取决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形式。

3 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风力发电系统从形式上有离网型、并网型。离网型的单机容量约为0.1~5kW,一般不超过10kW,主要采用直流发电系统并配合蓄电池储能装置独立运行;并网型的单机容量大(可达MW级),且由多台风电机组构成风力发电机群(风电场)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

3.1 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

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目前主要用于无电地区生活用发电。离网型风电机组主要由桨叶、轮毂、发电机、桨叶同步电动变矩机构、转向偏航驱动机构、风向、风速传感器、塔架、电动保护机构、控制系统、蓄电池组、逆变电源等部分组成。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属小型发电机组,其发电容量从几百瓦至上千瓦不等。按照发电类型的不同,离网型风电机组可分为直流发电机型、交流发电机型两大类。直流发电机型在早期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主要包括永磁及电励磁两种类型。随着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发电机类型逐渐由直流发电机转变为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型主要包括永磁、硅整流自励及电容自励三种类型,其效率高于同容量的励磁式发电机,由于发电机转子没有滑环,转时更安全可靠,电机重量轻,体积小,工艺简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离网型风电机组中。

3.2 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

相对于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型风电机组是较为大型的风力发电系统,且与公共电网并联运行。并网型风电机组一般由桨叶、轮毂、增速传动机构、偏航机构、风力发电机、塔架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在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分为恒速恒频发电系统和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其中,单机容量为750kW 以下的风电机组多采用恒速恒频运行方式:容量范围1MW 以上的风电机组一般采用变速恒频运行方式。

4 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我国1955年左右开始研制风力发电装置,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立了全国性的风能专业委员会,90年代中期开始扩大风力发电的建设规模,最大单机容量为1500kW。1993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71万千瓦, 2009年总装机容量已达到25.104GW,成为全球风电市场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伴随装机容量的巨大增长,风力发电机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采用变速恒频、变桨距技术取代恒速、定桨距技术,由双馈异步发电发展为永磁同步发电技术,同时各种海上风电技术也逐渐成熟,产品已走向市场。风电制造企业扩充产能,逐渐进行批量化生产,不断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推动整个风力发电市场。

5 我国大规模发展风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1 核心技术

目前国内风电机组的技术来其主要技术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1、引进国外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或者是与国外设计技术公司联合设计,在国内进行制造和生产;2、购买国外成熟的风电技术,在国内进行许可生产;3、与国外公司合资,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在国内进行生产;4、国外的风电机组制造公司在国内建立独资企业,将其成熟的设计制造技术,在国内进行生产;5、采用国内大学和科技公司自行开发的设计制造技术,在国内进行生产的风电机组。虽然近年来,我国风电装备的技术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风机整机的研发和设计上,我们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目前,我国风电机组尚未形成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人员队伍,载技术上还是受制于人,很多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 造成我国风电机组的价格偏高,这成为新能源无法市场化、产业化的瓶颈。

5.2 设备质量

国产风电机组设备质量有待提高,由于部分国产风电机组设备质量欠佳,造成风电场可利用率不高。采用国产机组的风电场,其机组可利用率明显低于采用国际先进品牌的机组,粗略估算整体上要低7%左右。

5.3 电网建设

电网瓶颈是风电发展的最大挑战。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超过1200万kW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kW风电机组已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由于电网建设滞后以及风电并网中的一些技术、经济和管理障碍, 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00万kW,由电网因素导致的装机容量浪费约200万kW。风力资源时强时弱,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小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能质量、电压的问题,大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网稳定性等问题。因此,如果不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区域性电网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后果不堪设想。另,经济效益差、运行管理复杂也是影响风电上网的重要原因。

6结语

风力发电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 风能利用必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能源结构的调整作出巨大贡献。风力发电行业的崛起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风力发电设备研制和电网建设将制约行业的发展,要想使风电发电行业保持高速、稳定、长期的发展,必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政策资金以及投资方信心的增强,风电在开发、运行、管理方面都将取得进步和提高。风力发电必将有美好的前景。

电力技术篇(7)

主管单位:云南电网公司

主办单位: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电机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7345

国内刊号:53-1117/TM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电力技术篇(8)

在线监测介损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

优化调度操作模式研讨

主动管理模式下配电网概率潮流

RBF—AIA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与改进

水利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方法与效果

火电厂脱硫循环浆液泵轴封技改探讨

RBF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应用

贵阳电网电磁环网运行方式研讨

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优化分析

变电站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算法研讨

清溪水电站溢洪道优化设计

发电机大修后漏氢非停故障探索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贵阳地区的实用性

大型风电场无功补偿问题的探讨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

自动化量测信息考核技术算法简析

风电场升压站设计探讨

氧化皮脱落造成主汽门卡涩原因

节能减排之火电厂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

免疫遗传算法的超短期发电计划优化

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分析研讨

直流融冰装置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兼容性研讨

GIS局部放电测试技术对比

鸭溪电厂2号机DEH控制系统改造

智能配电网发展探索

开关柜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运用

220kV引两双回雷击跳闸原因

含风电场的系统电压稳定性研讨

直流融冰技术在架空地线上的应用

超临界机组试运期间水汽品质控制探讨

1lO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研讨

数字化变电站10kV母线保护方案研讨

电网复杂故障录波图基本点分析

I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控制对策

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异常实例分析

分散控制系统网络性能测试方法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实用性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策略

PCM多业务接入平台的网络优化

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造价控制

重冰区转角塔转角度数取值探索

智能投切装置的经济性简析

万用表校验系统的应用

电力技术篇(9)

500kV输电线路舞动机理分析及措施

长距离巡线无人机通信及集控中心设计

500kV输电线路ZVJ型杆塔进入等电位方式研究

三峡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防融冰闪络装置研究

基于MACH2系统的事件流故障排查方法

输变电设备集约化检修研究

“干”字型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分析及防范措施

大档距导线风偏抑制的研究与尝试

交流特高压直线杆塔导线风偏问题的探讨

500kV葛双Ⅱ回线路磁钢棒运行分析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外破在线取能灯光指示装置研制应用

三峡近区500kV电网防雷综合治理研究

变电站常见直流接地故障案例分析及处理

交流过流整定试验电源的控制技术及参数设计

低压配电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在配网中的应用

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及措施

龙泉换流站站用电系统备自投逻辑分析与改进

携带型智能接地线及其管理系统的研究

《湖北电力》投稿须知

智能电网及国内近期发展概述

建设适应大运行体系的湖北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智能电网一点通

湖北省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与建设的建议

智能电网的自愈功能分析与展望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及其在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湖北电网实时平衡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比较

湖北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中心构建与应用

带电检测技术在湖北智能电网状态检修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振动和噪声的变压器状态分析诊断技术

绝缘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性能的综合比较

湖北智能电网输电环节规划初探

GIS超声波/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研究

输电线路中钢管塔在结构力学性能上的优越性

湖北大畈核电站对湖北电网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给湖北电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智能电网的湖北电网规划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初探

1000kV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大截面软母线装配长度计算软件的开发研究

交流特高压变压器油全密封处理系统研究

荆门变电站1000kV变压器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线路施工用载重平台设计及应用

氧化锌避雷器均压环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变电站装配式围墙设计与施工的研究

输电线路索道式带电跨越架研制及应用

山区送电线路双回路钢管塔的施工

浅谈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

抱杆的受力计算研究

孤立档装配式架线线长测量计算

基于次档距线长积分法的间隔棒安装定位

利用作物秸秆扎设草方格沙障保护输电线路基础

XLPE高压电缆在线监测方法综述与设计

电力技术篇(10)

主管单位:四川电力公司

主办单位: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6954

国内刊号:51-1315/TM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力技术篇(11)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供电的质量与可靠性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具有良好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可减少用电户的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如此,用户电力技术(简写为CusPow)及柔流输电技术(FACTS)这两种新技术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成为世界各国电力界的宠儿。

2 用户电力技术(简写为CusPow)

2.1 用户电力技术(CusPow)可以对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快速补偿,是用电力电子技术,将配电系统改造成无电压波动、无不对称以及无谐波的柔性化配网,以满足电力负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日益提高的需求。综合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集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和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功能为一体,不但可以抑制电压跌落、升高、闪变对敏感负荷的影响,也可以消除负荷产生的非线性电流污染电网,是“用户电力技术”中功能最强的装置。

2.2 用户电力技术(CusPow)意义

用户电力技术(CusPow)既是向用户供电的新型配电系统,又含有一切为用户服务、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供电技术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供电安全、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攀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与人身安全、生产施工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经济甚至精神的损失。因此,针对配电网中发生的异常、事故,影响到供电的正常进行的,就必须及时在配电网中采取新技术给予解决,以防造成更大的损失。在配电网中采用用户电力技术这一高新技术便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需求。

3 柔流输电技术(FACTS)

3.1 柔流输电技术( FACTS) 被称为“未来输电系统新时代的三项支撑技术”和“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三项具有变革性影响的前沿性课题”,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综合控制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输电线路电压、阻抗和相角的灵活控制,从而完成系统潮流的合理分配,降低功率损耗和发电成本,大幅度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静止无功补偿设备(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 属于“柔流输电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它集静止调相器(Static Compensator-STATCOM)和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于一体。

3.2 柔流输电技术的分类

柔流输电技术按照接入系统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串联型、并联型以及综合型。串联型柔流输电技术包括可控串补(TCSC)和基于GTO的串联补偿器(SSSC)。较为典型的并联型柔流输电技术装置包括SVC和STATCOM。综合型柔流输电技术设备主要包括潮流控制器(UPFC)和可控移相器(TCPR)。

3.3 柔流输电技术的作用

(1)柔流输电技术对配电网的电压和电流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应用的在电流的控制、有功、无功电压、蓄能等方面。

(2)扩大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

采用柔流输电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迅速提高,甚至会接近导线的热稳极限,进而把新建输电线路的需求速度放慢,输电线路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3)输电网络的运行条件得以优化

通过对柔流输电技术设备的快速、平滑的调整,可以方便、迅速地改变系统潮流分布,减少和消除环流或振荡;有助于在电网中建立输送通道,为电力市场创造电力定向输送的条件,有助于提高现有输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防止因某些线路过负荷而引起的连锁跳闸;可以保证更合理的最小网损并可以减小系统热备用容量。在电网中采用柔流输电技术有助于建立全网统一的实时控制中心,实现全系统的优化控制。

(4)保证配电网和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安全性

柔流输电技术便于电网中的潮流大小和方向把握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保证具有合理流动的潮流以及经济运行的电网;可以抑制功率振荡,以此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除此之外,在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对电网和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起到控制作用,从而缩短事故恢复的时间,使电网在最短时间内投入运行,减少因停电造成的不便与损失。

4 柔流输电技术(FACTS) 和用户电力技术(CusPow)的关系及发展

每种新技术都具有自己规范性的含义或定义,以概括说明其技术内涵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功能作用以及与其相近技术的差别界限等。对柔流输电技术和用户电力技术的含义和界限在电力界一直有所争论。IEEE PES的柔流输电技术术语和定义专题组经过3年中4次专题组会议讨论,而且经过专题组全体成员与CIGRE 的FACTS工作组联席会议的共同讨论后,才提出了一个有权威性的柔流输电技术定义。这个定义比较“宽松”,甚至有些含糊,但却为柔流输电技术(FACTS) 和用户电力技术(CusPow)的新发展保留了充分的余地。1997年柔流输电技术工作组对柔流输电技术的定义为: “所谓柔流输电(FACTS),即是装有电力电子型或其他静止型控制器以加强可控性和增大电力传输能力的交流输电系统。”

柔流输电技术(FACTS) 和用户电力技术(CusPow)均是新式电力技术,它们都采用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用户电力技术(CusPow)用于配电系统中,柔流输电技术(FACTS)用于输电系统中。它们运用相同的高新技术,针对不同的需求,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系统中。换言之,用户电力技术就是配电系统中的FACTS技术。

5 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高技术开发区和新技术工业区可以明显地看到,柔流输电技术(FACTS) 和用户电力技术(CusPow)犹如雨后春笋般已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起来。这两种新技术可以为国家电力的发展增添动力,良好地改变供电质量,保持供电的稳定性,提高供电效益,减少供电事故中的损失,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关于柔流输电技术(FACTS) 和用户电力技术(CusPow),还需要充分的调研与分析实践,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为电力企业和用户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