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通信工程的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1 17:06:47

通信工程的意义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信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是建设单位聘请监理单位,对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咨询,顾问和监督,将与第三方为实施项目建设工作所签订的各类合同履行过程交其管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实施监理制度,是当前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通信工程建设工作水平的需要。今后通信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和落实监理工作,提高设计水平,保障通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一、设计阶段监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设计阶段监理工作对于保障整个通信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设计阶段监理是提高通信工程建设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工作发展的需要。当前设计阶段监理工作对于整个通信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保障工程质量

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设计工作密不可分,设计工作可以是通信工程项目更具体化,通过各部分的完善可以更好地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设计工作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设计环节进行监理有助于更好的保障通信工程建设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设计问题导致的通信工程建设工作损失逐渐增加,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更好的保障建设质量。监理人员在通信工程设计阶段对设计工作分阶段控制和过程控制工作,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严格审核设计成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保障设计质量,促进通信工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保障通信工程建设进度

通信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直接影响今后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设计工作是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的初始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蓝图进行描绘,但是如果设计工作不合理或者设计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将会重新设计或者是对设计图进行更改,这将会严重影响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设计阶段增加监理工作,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对设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这样可以明显减少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使设计图能够顺利应用于通信工程建设工作中,更好地保障施工工作顺利进行。通信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人员会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控制,定期检查设计工作中完成的任务,针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时纠正,逐渐完善设计文件,在设计阶段逐渐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尽量避免建设过程中设计文件的修改,保障设计文件能够及时提供,能够确保通信工程顺利施工。

(三)节约资金

通信工程的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设计阶段中对于项目的规模,标准,功能以及构造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蓝图,能够基本估算出项目的造价,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造价估算的准确性,保障项目资金的筹集和利用。当前大多数工程项目施工中都存在一定的资金浪费现象,通过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工程量和资金进行分析和估算,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监理可以有效地节约一定的资金,减少工程建设阶段的资金压力。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节约建设资金,在今后的施工阶段也会对预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设计阶段监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设计监理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设计水平,保障通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当前的监理工作并不十分完善,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通信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地缓解。当前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设计监理工作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当前大多数建设单位缺少专业的监理人员,设计阶段的监理人员大都缺少专业的设计知识,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导致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解决,甚至遗留到建设工作中,影响整个建设工作。一些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缺少责任意识,对于问题的解决工作缺少监督,监理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设计过程控制不完善。监理工作在设计工作中仅仅重视设计后的审核工作,缺少对整个设计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导致一些设计问题发现的时候整个的设计已经完成,需要对整个设计做出修改,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又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浪费。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监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完善设计质量控制监理

监理工作在整个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审核设计图纸,在设计初步阶段主要是审核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再就是审核最终的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能够达到相应的工程要求。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设计质量监理工作,提高整个设计水平,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设计监理阶段需要充分重视设计质量审核工作,监理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设计质量和技术问题的考核,通过专家的讨论和审核做出最终的评判,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文件运用到施工中。

(二)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作为设计阶段监理人员主要承担者设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建设单位需要选择素质较高的监理人员进行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通过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监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能够对设计文件进行分析和审核,保障设计文件的质量。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监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监理责任制度,由相关的人员专门负责监理工作,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保障监理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设计人员的状况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对设计工作进行监理,提高监理水平,保障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为建设施工服务。

(三)加强整个设计过程的监理

通信工程建设中的设计监理工作主要是注重设计之后的审核工作,缺少对整个设计过程的监理,因此在今后的监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对设计过程的全方位监理。一方面设计监理需要积极参与设计会审工作。通过会审工作可以了解设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便于今后设计工作的协调。监理人员通过会审可以了解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对整个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今后监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设计工作的监理制定相应的规划,对监理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十分复杂,作为监理单位需要对监理工作进行分工,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阶段的监理,要充分重视设计文件设计过程中的审核工作,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及时审核,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减少由于设计修改造成的损失,保障设计质量。

结语: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设计工作不合理导致的施工问题也日益增加,在今后的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设计监理工作,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工作对于整个设计工作有着监督作用,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控制保障设计质量,进而促进通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通信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充分重视和完善设计监理工作,保障建设过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2)

bjorklund与harnishfeger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1]。hasher与zacks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2]。而gernsbacher所说的“抑制”(suppression)是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了的与当前任务无关信息的激活水平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这两方面[3]。

总之,抑制是指阻止无关信息进入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且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认知加工的一种主动压抑过程。抑制受损将导致无关信息的激活、保持与提取,从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加工。

对于抑制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加工的目的性或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将抑制分为自动抑制(automatic inhibition)与有意识抑制(intentional inhibition)两类。自动抑制也需要注意的参与,但并不是有目的的加工过程,可以阻止(gate)某些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清除工作记忆中的无关信息。

2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有关理论

2.1 建构—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ci model)

kintsch提出的建构—整合模型用来说明人是如何对句子和课文进行理解的。该模型认为,理解过程由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建构阶段(construction phase),是根据输入的语言信息,结合理解者的目的与知识,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构一个原始的、不连贯的命题网络的过程。该过程主要是自动加工的过程,受意识控制较少,相对不受语境制约,所用规则也极为粗糙,所形成的表征结构松散,混杂着许多无关的信息。第二阶段为整合阶段(integration phase),这是一个受意识控制的,满足各种限制的加工过程。它通过扩散激活或抑制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激活与语境一致的信息,并清除先前命题表征中的无关信息,使不符合语境的命题去激活,并整合词汇、句子和课文的信息,逐渐形成一个有序连贯的稳定的心理表征[4]。由此可见,无关信息先激活,而后受到抑制。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首先将抑制的思想引入到语言理解过程,并且认为抑制与激活有着类似的加工方式,即通达扩散的方式激活有关概念并抑制无关的概念,而且抑制的加工过程属于控制加工;但是该理论对抑制的机制缺乏实质性的说明。

2.2 结构建造框架(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简称sbf)

gernsbacher提出的结构建造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理解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或结构,包括奠基(laying a foundation),映射(mapping),转移(shifting)3个过程。首先,利用最初输入的信息建构一个基础结构,即奠基。其次,当新输入信息与原结构较为一致时,就把新信息映射到该结构上,从而使原结构不断发展,这就是映射。当新信息与原结构不一致时,则转而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即为转移。结构表征的建造材料是记忆单元(cells),记忆单元由输入的信息自动激活,信息一旦激活便传递加工信号,增强有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同时抑制其他无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如果记忆单元所表征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发展的心理结构所必须的,则得到增强;反之,受到抑制。记忆单元的激活水平受到增强(enhancement)与抑制(suppression)两种认知加工机制的调节[5]。gernsbache认为抑制加工既有自动加工也有控制加工,并且认为抑制是一种积极压制(suppress)激活的过程。

由此可见,结构建构框架明确提出,语言理解过程即心理表征的建构受增强与抑制两种一般的加工机制的调节,这比建构—整合模型中关于抑制的思想前进了一步。结构建构框架用已建立的心理结构来说明对新信息的增强与抑制的作用,这是对抑制加工机制的一种比较明确的解释。结构建构框架既然可以包括抑制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这就使得该理论更具灵活性和解释力。

但是,结构建造框架也是为了说明句子和课文理解过程而提出来的,其理论重点并不在于说明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而且,结构建造框架也只涉及句子和课文水平理解中的抑制机制,难以说明词汇和亚词汇水平理解过程中的抑制现象。

2.3 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inhibition and contents of working memory)

hasher和zacks将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年老化联系在一起,认为抑制效率的下降导致阅读理解加工效率下降和认知老化。他们认为工作记忆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作记忆操作的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影响着抑制机制;而抑制机制在功能上负责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只有那些沿着理解这条“目标路线”(goal path)的信息才能进入工作记忆。“脱离目标路线”(off-goal-path)的信息对建构精细连贯的课文表征来说是无关或边缘的信息。由于注意的大门并不完美,所以一些脱离目标路线的信息有时会侵入工作记忆之中。例如,个人的某些想法,与语境不一致的信息,白日梦等。如果无关信息进入了工作记忆,那么抑制机制应该负责迅速抑制(dampen)这些无关信息的激活。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在工作记忆中保留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有效加工。hasher和zacks认为抑制机制有两个重要的功能:阻止通达和负责清除的功能。阻止通达是指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确保与当前任务直接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将那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清除功能是指将无关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清除出去,包括清除那些先前有关,但随后由于话题的变换或实验任务的改变而变成无关的信息[2]。

hasher和zacks强调工作记忆操作的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以及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这很有意义。但是工作记忆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与抑制机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现在还不清楚。更为重要的是,hasher和zacks所说的抑制机制与语言理解的加工过程是分离的,这就难以说明语言理解过程中抑制机制的实质。

3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有关研究

为了保证有效阅读理解,读者或听者需要对来自于语言内外无关的或不适当的信息进行有效抑制,以保证激活适当的意义,建立适当的心理表征。语言理解中,抑制过程可以在亚词汇、词汇、句子和课文等多个水平上发生。

3.1 对语言内部无关或不适当信息的抑制

3.1.1 词汇加工中的抑制

词汇信息加工的“多层次交互作用模型”(multileve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简称mia)认为,词汇加工包括由低到高的字素、词体、词素和复合词等多个层次,最后通达词义。视觉呈现一个词时,它将从底层开始激活各层次上的词形单元或“结点”。激活也将传播到与各层次上词形单元相连接的读音单元和概念表征单元。在层次结构中,激活既可以往上扩散,也能向下传播来加强低层次单元的激活水平,即交互激活[6]。词汇的语音加工依赖于读音单元的激活,字素、词体和词素层的语音加工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例如,词的不规则性延迟了命名反应时是因为字素—音素层次的读音输出与词素层次的读音输出之间发生了冲突,所以词素层次的读音需要抑制字素—音素层次上的读音。在词体—尾音水平上发生的一致性效应(consistency effect)说明词体激活一个以上尾音后产生了竞争。

在汉语字(词)的加工中,亚字声旁激活与整字语音激活之间也存在促进和抑制。周晓林等认为在汉字阅读中整字与亚字是平行加工的,在汉字的识别过程中,成字声旁(或形旁)的字形结构从整字的视觉输入中抽取出来,匹配到它们自身的字形,语音和语义表征上,这种匹配与整字的加工平行进行,导致整字和声旁的语音激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如果声旁的语音激活与整字的语音激活一致,它们将相互支持。如果声旁的语音激活与整字的语音激活不一致,它们将相互抑制。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当启动字(如“紫”)与合体目标字(如“猜”)的声旁有语义联系时,对合体目标字的命名时间会延长;即声旁的语音激活对整字的语音激活产生了干扰[7]。汉语合成语中词素意义加工与整词意义加工之间的也存在促进和抑制。如,启动词“华丽”可以促进对目标词“华贵”的加工,但是启动词“华侨”在获得充分的加工时间后,会抑制目标词“华贵”的加工[8]。

以上所述的词汇和亚词汇加工中的抑制一般属于自动抑制的性质。

词汇歧义消解的过程及其抑制机制。在无语境条件下,歧义词多个意义是顺序激活的。歧义词的主要意义首先通达,随后歧义词的次要意义得到激活。如果歧义词得到充分的加工时间,那么注意将集中指向于歧义词主要意义,次要意义受到抑制。所以,与次要意义有关的探测词出现后,需要重新引导注意到达心理词典中次要意义的位置[9]。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语境能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simpson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个歧义词,在歧义词呈现后200ms,呈现探测词,要求被试对探测词进行命名,这是一轮实验(trial);例如,bank-money。同一个歧义词在间隔0,1,4,或12轮实验后,再次呈现给被试,其后的探测词可能偏向先前的探测词的意义(一致),如,bank-save;可能偏向歧义词的另一个意义(不一致),如bank-river。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在一致条件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较短,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较长。这说明,先前对歧义词某个意义进行加工的过程,可以作为一种情节(episodic)语境,对随后歧义词意义的通达产生影响;所以,与先前一致的意义得到促进,与先前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10]。simpson认为本实验中抑制的性质类似于负启动。

3.1.2 句子理解过程中的抑制机制

3.1.2.1 语言歧义消解过程中及其抑制机制

语言理解的目的在于建构一个有序连贯的心理表征,所以需要阻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将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清除出去。歧义词多重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都得到通达,随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而选择通达模型则认为,语境能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同时阻止其不适当意义的通达。两种模型都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这表明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的抑制有两种作用方式,其一是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首先激活,随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被排除到工作记忆之外。其二,与语境不一致的歧义词的意义从开始就受到抑制,被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例如,swinney采用跨通道启动技术,从听觉道呈现含歧义词的句子。在歧义词之后立即呈现探测词或延迟4个音节后呈现探测词。实验结果表明,在即时测试点上,歧义词的两个意义都得到激活。在延迟测试点上,与语境一致的意义保持激活,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即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先激活后被抑制[11]。也有许多研究表明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从开始就被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语境的偏向性强弱以及歧义词类型可能是影响抑制机制起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以上所述词汇歧义消解中的抑制属于自动抑制。语言歧义消解过程中更深入的加工则需要有意识抑制的参与,而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抑制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gernsbacher在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阅读含有歧义词的句子,并判断探测词与句子的意义是否相符合。例如:实验句为he dug with the spade.探测词为ace.实验句子后的探测词与句子的意义不一致,被试要做出正确地判断,需要抑制句尾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即实验任务要求被试有目的、有意识地抑制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结果发现,isi为850ms时高理解能力者抑制了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12]。陈永明,崔耀曾采用句子验证任务,探讨了汉语歧义句的解析过程。结果发现,对歧义句主要意思的抑制比对次要意思的抑制更加困难,前语境在句子歧义解析中的作用优于后语境[13]。

3.1.2.2 代词指代解决与抑制机制

为解决代词指代,保持课文表征的连贯而进行推理时,指代者可以促进所指者的激活,抑制非所指者的激活。

macdonald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代词所指者和非所指者为不同性别时,对代词非所指者的抑制较早出现。当代词的所指者与非所指者为同一性别时,对代词非所指者的抑制需要较长时间[14]。gernsbacher曾研究过代词指代和重名指代中的抑制机制。研究发现,在名词重复指代的情况下,抑制机制立即被触发且抑制的强度很大,即对非所指者的提取受到了强烈的抑制。代词也能触发对代词非所指的抑制,但是这一抑制过程强度较弱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如果代词所指者与非所指者为不同性别时,代词的性别特征能触发较强的抑制[15]。周治金,陈永明等也发现,指代者对所指者的激活有促进作用,对非所指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

结构建构框架能较好地解释上述句子理解过程中有关抑制机制的研究结果。

3.1.3 课文理解过程中推理与抑制机制

hasher和zacks认为,在阅读理解中抑制机制在功能上负责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在工作记忆中保留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有效加工。hamm和hasher所进行的一个关于段落推理的实验支持了这种观点。实验以两个段落组成的课文为材料,前后两个段落分别给出课文的最初解释与最终推论。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课文的中间和结尾处呈现一些探测词。一部分探测词与课文意思一致(“靶子词”),一部分探测词为似是而非的“竞争词”(与课文意思不一致)。让被试依次迅速判断这些探测词与课文当前的解释是否一致。结果发现:对靶子词的判断老年人与年轻人成绩同样好,但对“竞争词”的判断上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成绩差。表现出老年人难以抑制这些“竞争词”[17]。

3.2 对外来刺激的抑制

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读者或听者还需要抑制来自于语言以外的许多因素的干扰,如噪音、其它分心刺激、白日梦等。抑制机制是有效理解的重要保障。对外来干扰刺激的抑制效率与理解能力的高低有关。例如,connelly,hasher和zacks在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阅读短文,短文中插入了干扰材料。干扰材料有3种类型:无意义的x字母串、与所读段落无意义联系的词和短语、与所读段落有意义联系的词和短语。结果发现:在插入干扰材料的情况下,老年人比年轻人的阅读时间要长;分心材料与短文有意义联系时对老年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说明老年人对干扰材料的抑制能力较差[18]。杨丽霞采用移动窗口阅读与选择性再认相结合的范式,在要求加工的目标词汇或目标句子中插入干扰信息。结果发现,抑制机制的效率受到干扰材料性质的影响,有意义的、与目标材料有关的干扰材料更难以被抑制。干扰材料的性质对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的被试有不同的影响,低理解能力者更难以抑制与目标材料有关的干扰材料[19]。

3.3 跨模态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

多模态(multimode)信息是当今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多模态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同模态的信息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其影响作用包括促进与干扰两个方面。与促进效应相比,干扰效应在多模态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更引人注目;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词—图干扰效应。词—图干扰实验是stroop效应实验范式的一种变式,即将词与熟悉物体的图片相结合,考察词与图的关系对图片认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词—图干扰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1)词—图的语义联系性质与程度。如果分心刺激与目标刺激相同,则促进对目标的反应。如果分心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在语义上有差别(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就会干扰对目标的反应。例如,gernsbacher发现分心刺激对目标的判断有干扰作用,不同理解能力的被试对分心刺激的抑制过程不同,高理解能力者在1s后对分心刺激出现抑制[20]。(2)时间间隔(即soa)。研究发现,当词呈现400ms(soa=+400ms)时再呈现图,可以促进对图的命名;在soa为+100ms到-100ms之间时,词对图的命名有干扰效应。另外,正确的基本水平的名字词可以促进对次级水平的图片命名[21]。

4 小结

语言理解可以从简单的亚词汇、词汇水平到复杂的句子和课文水平,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有语言内部的歧义或指代,有来自于语言外部的插入刺激、声音、图形等不同形态刺激的干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抑制机制的作用方式和抑制效率。结构建构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发生在句子和课文理解过程中的许多抑制现象,而图—词干扰,词汇、亚词汇水平上一些抑制现象,从负启动的角度来解释似乎更加合适。目前,对语言理解中抑制的种类,抑制的机制及其与激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存在着许多争议,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bjorklund d f, harnishfeger k k. the evolution of inhibi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role in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in: dempster f n, brainerd c j ed. interference and inhibition in cogn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5.1-24

[2] hasher l, zacks r t. working memory, comprehension, and aging: a review and a new view. in: bower g h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22.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88. 193-225

[3] gernsbacher m a,faust m. skilled suppression. in: dempster f, brainerd c j ed. interference and inhibition in cogn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5.295-327

[4] kintsch w.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95(2):163-182

[5] gernsbacher m a.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s structure build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0

[6] taft m. interactive-activation a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1994,9:271-294

[7] zhou x, marslen-wilson w. the nature of sublexic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9,25:819-837

[8] zhou x, marslen-wilson w, taft m, shu h. morphology, orthography, phonology in reading chinese compound word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1999,14:525-565

[9] simpson g b, burgess c.activation and selection process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ambiguous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85,11:28-39

[10] simpson g b, kang h. inhibitory processing in the recognition of homograph meaning, in: dagenbach d. ed. inhibitory processes in attention, memory, and language. academic press, 1994.359-381

[11] swinney d a. lexical access 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 (re) consideration of context effect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9,18:645-659

[12] gernsbacher m a, varner k r, faust m e. investigation differences in general comprehension skil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0,16(3):430-445

[13] 陈永明,崔耀.汉语歧义句的加工.心理学报,1997,29:1-6

[14] mcdonald m c, macwhiinney b. measuring inhibition and facilitation from pronoun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0,29:469-492

[15] gernsbacher m a. mechanism that improve referential access. cognition,1989,32:99-156

[16] 周治金,陈永明等.指代者对其先行词可提取性的影响.心理学报,2001,33:198-203

[17] hamm v p, hasher l. ag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inferences. psychology and aging, 1992,6:56-64

[18] connelly s, hasher l, zacks r t. age and reading: the impact of distract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1991,6,533-541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3)

Bjorklund与Harnishfeger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Hasher与Zacks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而Gernsbacher所说的“抑制”(suppression)是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了的与当前任务无关信息的激活水平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这两方面。

总之,抑制是指阻止无关信息进入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且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认知加工的一种主动压抑过程。抑制受损将导致无关信息的激活、保持与提取,从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加工。

对于抑制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加工的目的性或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将抑制分为自动抑制(automatic  inhibition)与有意识抑制(intentional  inhibition)两类。自动抑制也需要注意的参与,但并不是有目的的加工过程,可以阻止(gate)某些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清除工作记忆中的无关信息。

2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有关理论

2.1 建构—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CI  Model)

Kintsch提出的建构—整合模型用来说明人是如何对句子和课文进行理解的。该模型认为,理解过程由建构和整合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建构阶段(construction  phase),是根据输入的语言信息,结合理解者的目的与知识,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构一个原始的、不连贯的命题网络的过程。该过程主要是自动加工的过程,受意识控制较少,相对不受语境制约,所用规则也极为粗糙,所形成的表征结构松散,混杂着许多无关的信息。第二阶段为整合阶段(integration  phase),这是一个受意识控制的,满足各种限制的加工过程。它通过扩散激活或抑制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激活与语境一致的信息,并清除先前命题表征中的无关信息,使不符合语境的命题去激活,并整合词汇、句子和课文的信息,逐渐形成一个有序连贯的稳定的心理表征。由此可见,无关信息先激活,而后受到抑制。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首先将抑制的思想引入到语言理解过程,并且认为抑制与激活有着类似的加工方式,即通达扩散的方式激活有关概念并抑制无关的概念,而且抑制的加工过程属于控制加工;但是该理论对抑制的机制缺乏实质性的说明。

2.2 结构建造框架(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简称SBF)

Gernsbacher提出的结构建造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理解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或结构,包括奠基(laying  a  foundation),映射(mapping),转移(shifting)3个过程。首先,利用最初输入的信息建构一个基础结构,即奠基。其次,当新输入信息与原结构较为一致时,就把新信息映射到该结构上,从而使原结构不断发展,这就是映射。当新信息与原结构不一致时,则转而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即为转移。结构表征的建造材料是记忆单元(cells),记忆单元由输入的信息自动激活,信息一旦激活便传递加工信号,增强有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同时抑制其他无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如果记忆单元所表征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发展的心理结构所必须的,则得到增强;反之,受到抑制。记忆单元的激活水平受到增强(enhancement)与抑制(suppression)两种认知加工机制的调节。Gernsbache认为抑制加工既有自动加工也有控制加工,并且认为抑制是一种积极压制(suppress)激活的过程。

由此可见,结构建构框架明确提出,语言理解过程即心理表征的建构受增强与抑制两种一般的加工机制的调节,这比建构—整合模型中关于抑制的思想前进了一步。结构建构框架用已建立的心理结构来说明对新信息的增强与抑制的作用,这是对抑制加工机制的一种比较明确的解释。结构建构框架既然可以包括抑制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这就使得该理论更具灵活性和解释力。

但是,结构建造框架也是为了说明句子和课文理解过程而提出来的,其理论重点并不在于说明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而且,结构建造框架也只涉及句子和课文水平理解中的抑制机制,难以说明词汇和亚词汇水平理解过程中的抑制现象。

2.3 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Inhibition  and  Contents  of  Working  Memory)

Hasher和Zacks将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年老化联系在一起,认为抑制效率的下降导致阅读理解加工效率下降和认知老化。他们认为工作记忆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作记忆操作的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影响着抑制机制;而抑制机制在功能上负责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只有那些沿着理解这条“目标路线”(goal  path)的信息才能进入工作记忆。“脱离目标路线”(off-goal-path)的信息对建构精细连贯的课文表征来说是无关或边缘的信息。由于注意的大门并不完美,所以一些脱离目标路线的信息有时会侵入工作记忆之中。例如,个人的某些想法,与语境不一致的信息,白日梦等。如果无关信息进入了工作记忆,那么抑制机制应该负责迅速抑制(dampen)这些无关信息的激活。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在工作记忆中保留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有效加工。Hasher和Zacks认为抑制机制有两个重要的功能:阻止通达和负责清除的功能。阻止通达是指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确保与当前任务直接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将那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清除功能是指将无关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清除出去,包括清除那些先前有关,但随后由于话题的变换或实验任务的改变而变成无关的信息。

Hasher和Zacks强调工作记忆操作的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以及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这很有意义。但是工作记忆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与抑制机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现在还不清楚。更为重要的是,Hasher和Zacks所说的抑制机制与语言理解的加工过程是分离的,这就难以说明语言理解过程中抑制机制的实质。

 

3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有关研究

为了保证有效阅读理解,读者或听者需要对来自于语言内外无关的或不适当的信息进行有效抑制,以保证激活适当的意义,建立适当的心理表征。语言理解中,抑制过程可以在亚词汇、词汇、句子和课文等多个水平上发生。

3.1 对语言内部无关或不适当信息的抑制

3.1.1 词汇加工中的抑制

词汇信息加工的“多层次交互作用模型”(multileve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简称MIA)认为,词汇加工包括由低到高的字素、词体、词素和复合词等多个层次,最后通达词义。视觉呈现一个词时,它将从底层开始激活各层次上的词形单元或“结点”。激活也将传播到与各层次上词形单元相连接的读音单元和概念表征单元。在层次结构中,激活既可以往上扩散,也能向下传播来加强低层次单元的激活水平,即交互激活。词汇的语音加工依赖于读音单元的激活,字素、词体和词素层的语音加工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例如,词的不规则性延迟了命名反应时是因为字素—音素层次的读音输出与词素层次的读音输出之间发生了冲突,所以词素层次的读音需要抑制字素—音素层次上的读音。在词体—尾音水平上发生的一致性效应(consistency  effect)说明词体激活一个以上尾音后产生了竞争。

在汉语字(词)的加工中,亚字声旁激活与整字语音激活之间也存在促进和抑制。周晓林等认为在汉字阅读中整字与亚字是平行加工的,在汉字的识别过程中,成字声旁(或形旁)的字形结构从整字的视觉输入中抽取出来,匹配到它们自身的字形,语音和语义表征上,这种匹配与整字的加工平行进行,导致整字和声旁的语音激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如果声旁的语音激活与整字的语音激活一致,它们将相互支持。如果声旁的语音激活与整字的语音激活不一致,它们将相互抑制。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当启动字(如“紫”)与合体目标字(如“猜”)的声旁有语义联系时,对合体目标字的命名时间会延长;即声旁的语音激活对整字的语音激活产生了干扰。汉语合成语中词素意义加工与整词意义加工之间的也存在促进和抑制。如,启动词“华丽”可以促进对目标词“华贵”的加工,但是启动词“华侨”在获得充分的加工时间后,会抑制目标词“华贵”的加工。

以上所述的词汇和亚词汇加工中的抑制一般属于自动抑制的性质。

词汇歧义消解的过程及其抑制机制。在无语境条件下,歧义词多个意义是顺序激活的。歧义词的主要意义首先通达,随后歧义词的次要意义得到激活。如果歧义词得到充分的加工时间,那么注意将集中指向于歧义词主要意义,次要意义受到抑制。所以,与次要意义有关的探测词出现后,需要重新引导注意到达心理词典中次要意义的位置。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语境能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Simpson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个歧义词,在歧义词呈现后200ms,呈现探测词,要求被试对探测词进行命名,这是一轮实验(trial);例如,BANK-MONEY。同一个歧义词在间隔0,1,4,或12轮实验后,再次呈现给被试,其后的探测词可能偏向先前的探测词的意义(一致),如,BANK-SAVE;可能偏向歧义词的另一个意义(不一致),如BANK-RIVER。结果表明,与控制条件相比,在一致条件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较短,在不一致条件下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较长。这说明,先前对歧义词某个意义进行加工的过程,可以作为一种情节(episodic)语境,对随后歧义词意义的通达产生影响;所以,与先前一致的意义得到促进,与先前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Simpson认为本实验中抑制的性质类似于负启动。

3.1.2 句子理解过程中的抑制机制

3.1.2.1 语言歧义消解过程中及其抑制机制

语言理解的目的在于建构一个有序连贯的心理表征,所以需要阻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将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清除出去。歧义词多重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都得到通达,随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而选择通达模型则认为,语境能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同时阻止其不适当意义的通达。两种模型都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这表明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的抑制有两种作用方式,其一是歧义词的多个意义首先激活,随后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被排除到工作记忆之外。其二,与语境不一致的歧义词的意义从开始就受到抑制,被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例如,Swinney采用跨通道启动技术,从听觉道呈现含歧义词的句子。在歧义词之后立即呈现探测词或延迟4个音节后呈现探测词。实验结果表明,在即时测试点上,歧义词的两个意义都得到激活。在延迟测试点上,与语境一致的意义保持激活,与语境不一致的意义受到抑制,即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先激活后被抑制[11]。也有许多研究表明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从开始就被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语境的偏向性强弱以及歧义词类型可能是影响抑制机制起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以上所述词汇歧义消解中的抑制属于自动抑制。语言歧义消解过程中更深入的加工则需要有意识抑制的参与,而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抑制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Gernsbacher在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阅读含有歧义词的句子,并判断探测词与句子的意义是否相符合。例如:实验句为He  dug  with  the  spade.探测词为ACE.实验句子后的探测词与句子的意义不一致,被试要做出正确地判断,需要抑制句尾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即实验任务要求被试有目的、有意识地抑制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结果发现,ISI为850ms时高理解能力者抑制了歧义词的不适当意义[12]。陈永明,崔耀曾采用句子验证任务,探讨了汉语歧义句的解析过程。结果发现,对歧义句主要意思的抑制比对次要意思的抑制更加困难,前语境在句子歧义解析中的作用优于后语境[13]。

3.1.2.2 代词指代解决与抑制机制

为解决代词指代,保持课文表征的连贯而进行推理时,指代者可以促进所指者的激活,抑制非所指者的激活。

Macdonald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代词所指者和非所指者为不同性别时,对代词非所指者的抑制较早出现。当代词的所指者与非所指者为同一性别时,对代词非所指者的抑制需要较长时间[14]。Gernsbacher曾研究过代词指代和重名指代中的抑制机制。研究发现,在名词重复指代的情况下,抑制机制立即被触发且抑制的强度很大,即对非所指者的提取受到了强烈的抑制。代词也能触发对代词非所指的抑制,但是这一抑制过程强度较弱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如果代词所指者与非所指者为不同性别时,代词的性别特征能触发较强的抑制[15]。周治金,陈永明等也发现,指代者对所指者的激活有促进作用,对非所指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

结构建构框架能较好地解释上述句子理解过程中有关抑制机制的研究结果。

3.1.3 课文理解过程中推理与抑制机制

Hasher和Zacks认为,在阅读理解中抑制机制在功能上负责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在工作记忆中保留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对有关信息的有效加工。Hamm和Hasher所进行的一个关于段落推理的实验支持了这种观点。实验以两个段落组成的课文为材料,前后两个段落分别给出课文的最初解释与最终推论。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课文的中间和结尾处呈现一些探测词。一部分探测词与课文意思一致(“靶子词”),一部分探测词为似是而非的“竞争词”(与课文意思不一致)。让被试依次迅速判断这些探测词与课文当前的解释是否一致。结果发现:对靶子词的判断老年人与年轻人成绩同样好,但对“竞争词”的判断上老年人比年轻人的成绩差。表现出老年人难以抑制这些“竞争词”[17]。

3.2 对外来刺激的抑制

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读者或听者还需要抑制来自于语言以外的许多因素的干扰,如噪音、其它分心刺激、白日梦等。抑制机制是有效理解的重要保障。对外来干扰刺激的抑制效率与理解能力的高低有关。例如,Connelly,Hasher和Zacks在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阅读短文,短文中插入了干扰材料。干扰材料有3种类型:无意义的X字母串、与所读段落无意义联系的词和短语、与所读段落有意义联系的词和短语。结果发现:在插入干扰材料的情况下,老年人比年轻人的阅读时间要长;分心材料与短文有意义联系时对老年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大,说明老年人对干扰材料的抑制能力较差[18]。杨丽霞采用移动窗口阅读与选择性再认相结合的范式,在要求加工的目标词汇或目标句子中插入干扰信息。结果发现,抑制机制的效率受到干扰材料性质的影响,有意义的、与目标材料有关的干扰材料更难以被抑制。干扰材料的性质对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的被试有不同的影响,低理解能力者更难以抑制与目标材料有关的干扰材料[19]。

3.3 跨模态语言理解中的抑制机制

多模态(Multimode)信息是当今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多模态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同模态的信息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其影响作用包括促进与干扰两个方面。与促进效应相比,干扰效应在多模态信息加工中的作用更引人注目;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词—图干扰效应。词—图干扰实验是Stroop效应实验范式的一种变式,即将词与熟悉物体的图片相结合,考察词与图的关系对图片认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词—图干扰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1)词—图的语义联系性质与程度。如果分心刺激与目标刺激相同,则促进对目标的反应。如果分心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在语义上有差别(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就会干扰对目标的反应。例如,Gernsbacher发现分心刺激对目标的判断有干扰作用,不同理解能力的被试对分心刺激的抑制过程不同,高理解能力者在1s后对分心刺激出现抑制[20]。(2)时间间隔(即SOA)。研究发现,当词呈现400ms(SOA=+400ms)时再呈现图,可以促进对图的命名;在SOA为+100ms到-100ms之间时,词对图的命名有干扰效应。另外,正确的基本水平的名字词可以促进对次级水平的图片命名[21]。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4)

关键词:

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不断更新,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在通信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信工程项目也不例外。

1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概述

1.1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涵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指的是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从项目设计、施工再到后期的投入使用以及维护阶段的过程,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利用通信工程方面的知识来确保工程质量,使其符合经济上、质量上以及性能上的一系列要求。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与通信网络的顺畅使用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关注通信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2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是确保企业可以长远发展的有效保障,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通信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通信以及通信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研究,可以确保通信工程项目质量足以提供便捷、快速的通信服务,提升通信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信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通信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要高度重视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关注通信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已经引起了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对质量管理这一问题推行的较晚,当然,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通信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落后的质量管理观念使得整个通信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很多通信企业没有将项目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来抓,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方式不到位的现象;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没有连续性,对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认识不科学,无法从通信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2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信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促进我国通信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1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因素

影响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是保证通信工程项目的关键。(1)人是施工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对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质量控制主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设计目标和质量管理原则,尽量避免产生失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纪律管理,健全岗位责任制,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禁止无资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对所有的工程项目来说,好的器材是确保质量的关键。项目管理人员要选好设备,根据施工项目的技术和特点选用不同的设备,严把质量关。对通信工程项目来说,尤其是通信线路方面的器材,更是应该关注设备条件,严格验证设备的许可证、合格证,避免应为设备问题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3)工程项目人员要合理选用施工设备,比如各种机械设备和仪表等的基础设施,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和技术水平选用不同的施工设备,做好正确使用,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更好的确保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4)方法控制。项目管理人员要事先制定好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的组织计划安排,在施工过程中灵活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作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从而可以确保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益,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5)环境控制。通信工程项目涉及范围广、施工时间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环境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做好环境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技术环境、工作环境等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环境因素控制,文明施工,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确保原材料的有序排放、为工程项目的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2质量管理要贯穿通信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事情,要贯穿整个通信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事前质量管理、事中质量管理以及事后质量管理。事前质量管理:事前质量管理是做好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熟悉设计图纸,对项目施工地点进行考察,分析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做好施工项目的组织设计工作、预算工作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原材料、设备等的物料准备工作,做好人员的安排,编制好施工措施,为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做好准备。事中质量管理: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在施工过程阶段,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施工项目按照预先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交接质量有检查、技术措施有交底、工程项目有质量验收,质量处理有档案,关注项目施工中的每一处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做好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事后质量管理:事后质量管理是通信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投入使用后进行的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项目经理要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做好初步检验和验收,根据标准的质量评定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评定,从而做好通信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的质量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对通信工程乃至通信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单位在进行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时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政体规划,加强质量管理,力争将通信工程质量做到最好,促进通信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洪军.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5(05)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概念图的诸多理论基础。文章由概念图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双重储存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图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基本要义,讨论了概念图从基础理论中获取的多种滋养或支持。文章认为概念图因其理论基础的可靠和丰厚,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支持教学和学习的优势,并获得长足发展。

概念图是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连线及连接词表示关系的一种图示方法,又称概念构图(conceptm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maps);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作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JosephD.Novak,1984),一般认为概念图包括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层级结构(hierarchicalframeworks)四个基本要素。Novak所定义的概念是指事件或对象所具有的共通规则性;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是针对概念图中不同群集的概念间,找出具有相关联者,用连接线将其连接,并用连接词说明不同群集概念间的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每一个附属概念应比其上层概念更具特殊性、更不一般化,不同群集的概念图可就某一概念实现超链接。故而,概念图被看作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1]。

一、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与概念图

20世纪60年代初期,行为主义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理论,并在次年发表《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一书。奥苏贝尔认为,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非任意性的、非字面上的联系,是实质性的联系,而不是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

奥苏贝尔认为,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和概括性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已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必须关注下列三种变量: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是否可利用;二是这些观念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三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清晰。奥苏贝尔提出了组织学习的逐渐分化原则(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并设计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组织者一般在授课的开始引入,将所要学习的材料归纳为抽象化、一般化和高度概括化的材料,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用图形材料完成。

概念图的设计和使用,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对新学习起固定作用的概念,为有意义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概念图的层级结构属性,以及用适合的关联词来说明不同层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不同分支之间的横向联系,都充分体现了认知结构的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原则;概念图还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括各种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了一种脚手架,这种功用正是先行组织者所要实现的。

二、双重储存理论与概念图

双重储存理论亦称双重编码理论,由佩维奥(A.Paivio)等于197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长时记忆有表象和言语两种编码。该理论的提出基于这样的研究结论:具体性文字中的信息,比用抽象性文字传递的信息,学起来更容易一到二倍。长时记忆中有表象和言语两种编码形式,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这两个系统都是以不同方式高度组织起来的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一个系统的活动能够引起另一个系统的活动。表象系统以表象代码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构成了非言语思维的表征方式;言语系统以言语代码来贮存言语信息,具有听觉-运动性质。表象编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编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言语编码是有序加工,即把言语单位组织到一定顺序的结构之中;表象编码似乎是空间加工,即把原始的表象组织到复杂的结构中。Paivio认为,这两个系统并不是静止的,而是能转换和控制信息,以满足各类任务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双重编码理论得到实验证实,已为大多学者所接受[2]。双重储存理论有着较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提供视觉映像,要求学生在阅读每一句子时,在头脑中想象其情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保持的技能。故而,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最好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段文章之后,想象其情景。

三、认知负荷理论与概念图

信息加工理论通过其他学科使用的方法来勾勒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图,以这种方式研究学习过程的最有成效的成果之一,即是人类加工信息能量有限论。这一论点原是从电话通讯系统模式中产生的,一根电缆在某一时刻只能从事那么多的通讯系统。由此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能量是有限的。Broadbent(1971)认为,一个人在每一时刻只能加工数量有限的信息,如果一组任务的总体要求低于通道能量,那么一个人就能同时完成不止一个任务了。另外,为防止能量有限的通道拥有过多的刺激,惟有成功地通过过滤器的信息,才能被允许进入能量有限的通道。

Waugh和Norman(1965)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储存在槽道里,当槽道被信息全部占据后,新输入的信息就极有可能挤掉最先进入槽道的信息。信息不断输入,这种替换就不断发生,而短时贮存空间始终保持着有限性。Miller认为,每个槽道只能放进一个组块,组块数必须与槽道数吻合,否则,多余的组块进不了短时记忆的有限贮存空间,或者新的组块将替换最先进入槽道的组块。Klatzky(1975)将短时记忆比喻为一个工作台,它包括工作空间和贮存空间,工作台既可以用来贮存各种项目,也可以用来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操作。Miller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所谓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这意味着,如果把一些信息组织成块,就可以大大提高记忆能力。

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非常明确,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以减少机械学习。从认知负荷理论来看,概念图对知识的细化与整理缩减了冗余和重复的信息,大大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荷。同时,概念图将零散的概念组织成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整体,也就形成了新的组块,这个新的组块的大小比原来的每一个小的组块的信息量都要大很多,从而在工作记忆存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作记忆的信息量,为思维过程的加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图式理论与概念图

图式是将大量的信息组织进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结构,把表征一块块信息的命题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有一些较大的信息单元。图式就是指明某个概念、技能或事件应该具有的标准式样或应该采取的步骤。图式理论所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

图式将信息组织起来,使得人脑中的信息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就像图书馆中的分类目录可以帮助很快找到有关书籍一样,图式可以使人们将有秩序的信息回忆起来。图式有助于编码,因为图式给新学的内容添加了细节,使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结构,而且不管编码效果如何,图式都有利于回忆,因为图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提取信息而不是编码。图式还可以突出重要的信息,在学习新材料时,学生一般总试图把信息放进图式的空间里。不太重要的或可以不用的图式元素可以学也可以不学。

从图式理论来看,概念图能够很好地重现学习者的认知图式,能够激发学生更好地、更多地、更快地将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据此,概念图的制作可被理解为建构学习者所观察到的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图形表征,成为一种影响和引导学习者元认知的工具。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概念图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两种途径或方式,使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一种个体对现实世界创造性的理解过程,而理解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建构对象作出解释。据此,概念图的图示结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构建,着重考察学生对哪些概念有误解或理解不完全,或有缺陷,以及学生是如何组织知识和理解知识的[3]。概念图作为一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具,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概念交互[4]。

概念图正因其理论基础的丰厚和可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支持教学和学习的优势[5]:作为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的应用渐趋成熟(Novak,2002)[6];表现出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提高绩效及提升元认知能力等价值。随着概念图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研究者正从多个层面推动其更多价值的实现,其工具价值、技能价值、策略价值等还将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2(10):31-34

[2]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倩苇.概念图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导刊,2002(11):25-29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6)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词汇教学;缺乏重视;教学互动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在《语言教学理论》(1972)一书中曾经这样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信息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因此,词汇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中英语词汇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词汇的掌握和习得与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运用紧密关联,不仅对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对高中学生终身词汇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自身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分析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依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帮助引导学生提升单词记忆效率,进而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作进一步思考。

一、信息加工理论概述

信息加工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该理论主要解释主体如何从外界接收信息并将之加工转变为长期记忆的认知过程。基于该理论的信息加工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阶段―短时记忆阶段―长期记忆阶段。感觉记忆阶段主要是由视、听觉刺激引起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从而将信息短暂储存于记忆,一般一两秒就会消失;短时记忆阶段又称工作记忆阶段,主要是对某些信息因受到特别注意而在记忆中保留时间比感觉记忆稍长,如若立即运用可回忆起来,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一般维持17秒左右;长时记忆阶段的容量比以上两种阶段的记忆容量大得多,信息在信号的激活作用下回到意识状态,供认知系统应用,且信息保留时间较长甚至是一生。

信息加工理论对人类学习与记忆之间的工作机制有着科学的解释,认为当人脑从外界感知信息后,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过滤后进入短时记忆阶段,如若信息有意义或关联度较高,对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则会转变为长期记忆。学者加涅曾说,教学作为一种外部事件,指导并影响着学习主体的认知和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信息设计或控制成为学习主体熟悉或感兴趣的,或使得信息既可以被理解又有关联意义,则可有效实现长期记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词汇教学脱离语境

词汇的含义与作用的呈现离不开特定的文本语境。而事实上,在实际的词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离开语境,一般会采用由“领读”至“自读”、由“释义”到“拼写”、由“翻译”到“范例”这样一种单纯的词汇教学模式,忽略了语篇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使得W生不能在有意义的文本语境中学习词汇并获取语言经验。

2.词汇检验机械简单

在检验学生词汇学习效率时,往往会采用常规的听写或默写的方式,此时仅仅关注的是无语境下的单个词汇语义。这种方式下,只会导致学生往往会为应付测验要求“临阵磨枪”而选择机械重复强记的记忆方式,即使短时能将词汇记住,但却无法掌握该词汇的相关用法,而后会出现遗忘快且效率低的问题。

3.词汇运用缺乏重视

由于教学过程经常受各类考试倒流效应的影响,再加上语言教学产出性活动设计不易等问题,因而对于词汇的学多仅停留于了解词汇语义、辨析词汇近义反义等认知层面上,而如何将词汇进行合理灵活运用则往往得不到重视。学生虽死记硬背输入了大量的词汇小单元,但却无法将其准确输出应用。

4.教学互动“一厢情愿”

一些教师在观念上认为,英语词汇的习得主要依靠学生个体自身来完成;老师只要认真教了,学生就应该学了;学生只要学了,也就该会用了,这些观念使得教学内容无视学习主体学生的实际而变得“一厢情愿”。另外,由于受教学课时、班级规模、个体兴趣、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英语词汇教学普遍还存在缺乏科学的教学进程环节设计,再加上学生课后的学习和记忆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监控,导致词汇掌握效率不高。

三、信息加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思考

Saville认为,在信息加工理论下,语言的习得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习得,是对外界的语言输入材料进行加工、储存与输出的一种系统过程。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了解记忆系统的基本工作机制,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角度分析,记忆就是对信息的加工编码与输入输出控制。英语词汇的记忆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词汇信息的输入、感知、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输出的加工过程,而在此加工过程中,注意、关联、加工、复述、监控等环节的控制方法则对信息加工流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带来诸多启示。

笔者根据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分析,选取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4 Unit 1 Advertisement一课,进行词汇教学设计,思考这一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强化注意,刺激感知输入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起始于注意,注意是语言习得的首要环节。从教学层面来看,只有被注意的信息输入才可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课堂词汇教学环节中,应通过有效设计,通过强化感知刺激,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进一步吸引维持注意。教师在进入一个新的教学主题单元前,如以本单元Advertisement主题为例,可要求课前预习并布置预习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前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现代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不同,以了解本教学主题相关的背景介绍,熟悉生词,advertising,advertisement,advertise,drug,welfare,grocery,trick,promote,best-seller等,让学生引起注意。此任务由学生课后完成,并在本课程主题开始时检查完成情况。由于无固定的标准结果,可采用“brainstorm”(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将与课程主题有关的词汇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呈现,这样一方面降低了个体独立完成的难度和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可强化注意,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课题主题词汇的学习。

2.融入语境,赋予信息意义

词汇只有立足文本语境,才能实现其特定的语义与功能,才能更容易记住并知其用法。教师应该转变原有词汇教学与文本阅读分开的方法,需有意识地将词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就本主题单元每个段落中出现的重点词汇进行提问、造句和翻译练习,如advertisement,persuade,innocent,commercial,fool,aware等设计下列问题:What is an ad?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s and PSAs? Does an ad tell the complete truth?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有意识地将词汇基于语境、依托语篇,通过词块方式来贯穿于教学;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创造合适的词汇情境,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环境等因素,设计与学习主题相关或紧贴现实的语境内容,通过想象口述、问答设计、翻译造句等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词汇间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语境掌握词汇,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和应用能力。

3.精细加工,方便编码提取

相比较而言,一种无意义的信息不能激活长时记忆,如果通过精细加工,将词汇信息与其他词汇知识联系起来,即通过与已掌握的词汇建立某种关联进而扩展新词汇,则可帮助激活长时记忆。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信息精细加工的渠道和方法。对于~汇的精细加工与组织,可放于课文讲授完毕之后,留出专门时间对相关重点词汇的派生词及词性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让学生了解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如innocent-innocence-innocently,persuade-persuasion-persuasive-persuasiveness,advertise-advertised-advertis

ement-advertising,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词汇组块、情景记忆、词汇联想方式来进行,如在词汇联想环节上可采用近、同、反、同型异义、上下关联等形式,设计“一词多义”“一词多搭”的词汇精细加工模式,尽量让所记忆的内容有意义、相关联,从而帮助学生在记忆中构建起“四通发达”的词汇网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编码词汇,还可以通过词汇网络的建构,在提取词汇时学会“举一反三”,进一步提升应用能力。

4.复述复习,定期巩固效果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遗忘的产生来自于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课程内容的补充,旧知识如果不被定期巩固就会被“排挤”,因而,定期通过复述、复习等方式来增强相关词汇的记忆是巩固暂时神经联系、克服遗忘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重点词汇以文字或口头的方式复述本课程的主题内容,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用多说、多写的方式将所需掌握的词汇充分地表达出来。同时,指导和督促学生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定期整理所学词汇,并通过班级测验、表演竞赛等方式来巩固词汇学习效果。

信息加工理论解释了个体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对于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在高中词汇教学过程中,注重词汇呈现的方式,尽可能采用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方式教授,提升学习主体的感知度,让词汇在个体头脑中编码并构建起有效运用的信息词汇网络,同时恰当安排复习次数,提高词汇信息加工的频率,帮助监控学习效果。此外,还要提升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词汇学习和积累习惯,进而不断将信息转变为长时记忆储存,尽可能减少遗忘,以提升学生词汇记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Wilkins,D.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Edward Amold,1972:21.

[2]董革非,范长征.记忆阶段性理论对外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67-270.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40.

[4]Gagne,E.D.Yekovich,C.W&Yekovich,FR.The Cognitive Psych-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7)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衡量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档案管理并没有受到社会以及高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在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无论从社会还是到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育体系的相关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高校档案对于高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因此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速度和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实际发展水平。高校档案管理在实际应用和发展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相对比较滞后、高校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低等诸多问题。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于普通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从国家明确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看出端倪。《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应当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基础管理工作,并应当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管理整体体系之中[1]。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包括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学生个人信息档案资料以及科研档案资料、党政工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是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缩影,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高校存在的最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对于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高校的教学档案主要包括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字材料、图文、影像视频等用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往往是集高校所有教师的知识、文化和教育方法等之大成,是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劳动成果、学习成果的积累,这些资料基本能够反映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当时的思想动态以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等。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对于今后的教学不仅仅是可供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可供其它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同时高校教研部门通过研究高校教学档案,能够适时评估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是高校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的科研档案记录了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方法、科研成果、科研目的、科研经费等关键要素。通过科研档案的记录,能够充分反映高校教研工作的水平,能够全方位检查高校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三)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档案资料,主要记录了高校学生的个人资料、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重要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一般会伴随学生终身。高校学生档案资料对于高校管理学生有重要作用[2]。通常高校学生都多大数千甚至上万人,学生的整体状况,包括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状况都是高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原始材料,通过对学生档案的管理、分类,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可以按需为学生申请特困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给学生分发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对于学生档案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高校档案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意义。

(四)高校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党政工作开展的意义。党政工作也是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党政资料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和各个教育、组织、科研、院系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主要记录高校教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高校党员档案资料,高校政务资料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对于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职工、高校党团组织、党团活动的开展以及高校整体政治生态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是保证高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高校党政档案管理则为高校党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记录了党政工作开展状况。通过党政档案管理,提高了高校行政机构改革,高校院系设置与调整,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高校人事调动管理等提供参考与评定依据,有利于高校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管理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不断进步,然而由于当前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师生力量暴增以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与高校当前发展速度不相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今的高校的高速发展不匹配,高校的教学规模和高校的管理模式日新月异,但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在高校管理者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高校的管理过程中片面重视高校对于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教育、科研以及校园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发达国家著名大学的管理经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学校积累教学方法、分层管理学生、积累科研经验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手段滞后。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我国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多数高校没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来对高校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模式和档案建设、分类、检索等手段落后,导致档案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档案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科研过程控制以及重要资料的保存,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记录等中的作用。同时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滞后,使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形成,一些形成了初步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校园网络共建信息平台中往往不能与共享信息和通讯。此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更新缓慢,利用率不高也是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高校高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先进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面对高校的教职工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高校的科研、教学、学生信息档案等档案信息越来越复杂,海量档案信息利用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构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是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构建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调研档案管理和档案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统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联网协议标准,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在高校校园网、高校数据接口、数据库来源等统一协议,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实现校园网、互联网、教育网等信息在有权限范围内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同管理。其次,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当全面整合高校档案中的教育、科研、党政、教职工人事档案等方面全面信息整合与档案资料数据统一采集,建议统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库,避免重复数据库建设。再次,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性。信息化的最大弱点就是安全性,安全性在网络体系中可能会造成致命的缺陷。高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系统操作应用权限,通过数据加密保护以及信息认证和信息传输加密以及网络签名等方式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地位。档案管理对于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高校基于高校档案管理在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提高高校进行学生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党政工作开展效率上的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是体现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在高校整体管理中的地位,通过整合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资源,合理规划高校档案管理的未来出路,通过不断加大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构建科学现代化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标准,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同时应当加大高校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专业人员,通过档案管理理论和实际管理培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人员素养,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高校日常教研活动和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提供帮助。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档案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帮助。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首要任务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应当与高校各个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做好信息联动,深层次研究和总结高校档案信息中的对科研、教学和人事管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其次应当强化高校档案信息的检索、开发和利用。高校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各个部门、院系、科研小组的实际情况,建立快捷方便的高校档案的检索体系,使使用者能够在权限范围内方便地检索相关资料,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的利用和实际应用, 使档案管理起到为科研、教学和校园管理服务的作用。

(四)创新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培养专业素养强、思想道德素养高的高校档案管理团队。应当根据高校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需要,优化档案管理团队,明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人员素质条件。其次应当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作业标准和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率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激励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标准、规范。再次,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和再学习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持续进步、提高,及时学习最新、最前沿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比武、演练和档案管理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保证档案管理知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学术研究及应用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同时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8)

现就2007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推进政策、重大项目的建设、学科创新和发展,以及权威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国际、国内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对2008年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走向进行展望。

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如果说2006年是我国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么2007年则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年。从这一年开始,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如此宏大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2007年的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春天。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中,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明确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些内容丰富、准确的阐述为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上下在2007年初就全面进入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模式和技术创新的全面发展阶段。

今年9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为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中央同意,决定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同时《意见》还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该《意见》的出台,表明党中央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作用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报告中,统计表明,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整个报告,成为十七大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五化”之路,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

2007年底,国家农业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科学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按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根据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特制定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并于11月21日下发。该框架要求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基本原则,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核心,以优化配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由此可见,2007年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是关键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截止到2006年11月,据各地通信管理局统计汇总,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8.8%。

重点工程带动力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央组织部等十几个部委,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继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2007年,这些部级重点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拉动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开始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1. “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新成绩。

2007年初信息产业部就“村村通电话工程”再次下发通知,擂响“村通”攻坚战鼓,要求电信行业围绕建设新农村战略目标乘势而上,继续苦战一年,使全国村通率年末达到99.5%,在发展农村通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迈上新高度。

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在调研论证基础上,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编制了“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为确保2008年6月提前实现“十一五”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目标,中央财政2006~2007年共安排30亿元,专项用于中央台节目无线覆盖。该工程2007年进入了攻坚阶段,工程进展顺利,为2007年的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实施建设做出了贡献。

3. “金农工程”进入实施阶段。“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粮食局、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配合。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即: 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 提升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支撑能力,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2007年该工程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承担的任务皆已进入实施阶段。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圆满完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2003年以来共同实施的一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到今年十一月底,共投入111亿元,2007年底全面完成。该工程共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0.2万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7.9万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5万套,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受益农村中小学生达1.6亿人,并基本形成了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学需求的资源体系。

5.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全面铺开。

为尽早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城乡,今年9月17日,文化部与各地文化厅(局)签订了2007~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责任书。为保证共享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2007~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补助地方专项资金24.76亿元,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点和数字资源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今年开始试点,2008年将全面铺开,2011年结束,总投资近40亿元。 该工程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6.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

党中央决定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而为在全国建立健全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为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需求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缩短“最后一公里”

2007年随着国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大政方针的陆续出台,我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注定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今后几年宽带将快速地进村入户,无线宽带业务在农村也将得到较快发展,“三网融合”将向前迈进,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将逐步缩短。

其次,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将写入国家法律法规,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工作深入开展,农民能够方便地获得有效的生产和生活信息,农村信息化“第一公里”问题将得到缓解。

再次,信息化普及教育将向纵深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通过信息化普及教育,促进了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了农民科技和文化素质。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监测和预警系统、精确农业和数字农业等技术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几代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了丰富的传播经验,使大众化有了历史厚度。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着不少困境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提出应对举措。现代传播环境的挑战。

其一,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进程使中国处于各种思想意识多样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环境愈加复杂。

一方面,中国大众思想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主张价值多元论,冲击了以“宽厚仁爱”和“重义轻利”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的以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2]

另一方面,中国大众文化借助传媒,掀起了世俗化文化浪潮。我们在欣赏大众文化带来的开放和民主意识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因大众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和盈利性产生的理性思考的缺失,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对生活意义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空虚化,客观上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削弱。

其二,来自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网络媒体的依赖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海量信息和言论在不同的人群中迅速传播,网络阅读已成为新的热点。然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网络空间拓展不够。具体表现为专业网站数量太少,信息质量普遍不高,网页文本形式单一;网站开放程度不高,网站使用语言单一,阅读范围有限;网站之间缺乏链接,传统媒体上网滞后,专业传播马克思主义媒体直接上互联网的还很少,广大公众还不能在互联网上自由阅览。

传统传播的体制机制难以适应。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多从政治、政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形象层面来体现,形成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高位运行”体制。这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通过国家政权、法律条文、制度规约和行政手段贯彻落实,容易变成少数宣传人员和机构的政治任务,忽视社会民众的实际需要。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忽视受众的主体性,导致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认识错位。在高校,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接受之间的矛盾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难题。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再到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非常重视,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表现态度漠然,不信、不学仍是一个普遍现象。

(2)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受众面相对狭窄,特别在农民中的认识任重道远。在当代中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从红头文件到走向民间,才能扩大理论宣传的受众对象。

(3)理论研究中的“经院化”取向。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形成了分门别类的格局,而且,我们有意无意地把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割裂开来,表现为对叙述方法的忽视。肖巍指出:“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相辅相成,没有‘深人’的研究,就没有浅出的叙述;没有‘浅出’的叙述,再深刻的理论也感动不了人,起不了指导作用。”[3]

(4)理论传播中媒介手段的影响减弱。借助于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必要环节。大众传媒作为执政党意志的体现,必须承载维护主导意识形态的任务。然而,一些媒体采编人员在理论宣传上投入的精力少,认为“读者只喜欢看消息,不愿看理论文章和理论报道”,因而,导致理论版面经常被广告挤占,网站理论版块内容更新不及时,理论宣传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作者自写自看,编辑不得不看,读者不学不看”问题。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在诺大读物市场所占比例更小,市场上哲学通俗读物往往是国外导论性质的图画哲学和少量通俗教材。因此,在工作力度和传播效果上有待改进。传播方法创新不足。在理论的传播方法上较为单一,普遍奉行灌输式教授法,把教育目的限定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在高校,屡见不鲜的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消极应付,原本丰富的内容变成了枯燥条文和空洞说教,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普通大众。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人们渴望摆脱权威、摆脱束缚,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信息,按照自己判断接受内容,按照自我意愿自主选择、自我发展。因此,要创新灌输方法,应该从统一形式向多层形式转变。

2传播学理论的引入

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问,重点研究传播、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本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4]在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围绕着传播效果这一主旨,被高度认可也最为成熟的有传播环境理论、传受关系理论、传播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传播环境是指传播者和受传者在长期的传受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一些惯例和气氛。传播学认为,人类的传播活动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环境的约束。一定的社会环境由无数相似个体聚集、汇合而成的,同时,社会环境又以它所固有的行为准则和文化规范培育着每一个体。由于个体有遵从的一面,又有越轨的一面,所以,这种影响往往随着个体所属的团体的规模、巩固程度、职位等级制度以及个体和该团体的关系,而具有特殊的倾向性。肯定和否定的态度分别形成“众口一词”和“众说纷纭”的环境。前者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的认识和意见,后者由于不同意见的困扰,出现左右为难的局面。可见,传播环境和效果的关系密切。传受关系理论认为,作为一个可认识和可确定的实体———传播者(传播主体),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掌握着信息呈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影像,或图片),把持着信息的流量、流向、性质和覆盖面。

传播过程的另一极就是接受者(受众),有无接受者、接受者的态度、特点如何,对传播和传播活动来说至关重要。人们之所以能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分别走进信息沟通的活动中来,就是因为传播者有提供和传送信息的目的,受传者有追逐和获取信息的需要。如果传播主体有提供信息输出的目的,而受众又有接受信息的需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信息的传播能够达成主体与受众认识的一致,传播效果会趋向良好。如果两者认识出现偏差,传播就会受阻,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在互联网时代,传播结构更体现了从单向到互动传播的趋势。

传播媒介理论认为,“传播媒介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物,是一种物质实体。我们可以使用、控制媒介进行传播,而传播媒介也以其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反作用于传播。”[5]新型传播媒介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而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要重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介的作用,关注、研究新媒介对人们的影响作用和作用过程。“把关人”理论涉及传播主体的能动作用。传播者是社会主体与客体之间相连结的纽带,担负着收集、储存、加工、传递信息的职责,其中最主要的起着一种特殊的“过滤”作用。而这种过滤作用称之为“把关人”。什么样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信息是否符合群体规范或价值标准,“把关人”实质上就是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通过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信息等环节影响着新闻实践。议程设置理论,实质就是控制媒体的艺术。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媒介对各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所确定的重要性次序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先后顺序和注意力的分配。一个事件,经过媒体的反复“轰炸”,会让受众心目中变得愈加重要。例如,“9.11”事件的传播达到旷世惊人的效果,表明其他国家的媒体接受了美国媒体对它们的报道议程的设置(它们的报道反过来放大或者倍增了这一传播效果)。“恐怖主义、圣战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本•拉登、搜捕行动”等所谓“9.11”新闻术语,迅速成为流行全世界的话语。在这个意义上,不是“9.11”改变了世界,而是“9.11”的美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改变了世界。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影响力强的人。意见领袖产生“二级传播”现象,即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先被这些意见领袖接受,再通过传播途径转给更多的追随者。通常一些社会地位高、学识水平高的人物,如“学者”、“老师”、“企业家”、“文艺偶像”等作为意见领袖。特别是公共知识分子由于经常接受访谈,分析研判能力强,在舆论领域发挥着思想指导的作用。

3以传播学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5.07.159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迅速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教育变革,它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改革。2012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同时,刘延东副总理在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也确定基于“三通两平台”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政策和指引明确了未来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很好地进行整合,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1 “情境”

学习是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该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2 “协作”

学习是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学习者与社会之间要开展合作、会话与协商交流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形成稳健、完善的知识结构。

2.3 “会话”

学习是一种会话商讨的过程。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意义建构”

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持,但“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表面特征,它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3.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3.2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3.3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指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任务,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建构知识与能力,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任务对学生就是一个兴趣,一种“催化剂”,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现代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4 强调协作学习

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3.5 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强调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来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的。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环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接触新事物和新信息,善于用信息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教学设计展开的教学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知和认识学习对象,让学生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

下面以笔者所任教的《物流业务信息处理》课程中“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为例,谈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4.1 教学准备

4.1.1 分组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为5组,每组6人,设置岗位角色分别为发站调度员,取货员、司机、客服等,并指派一名组长,形成一个职责分明的工作团队。

4.1.2 预习

为保证教学效果,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在网络上搜查运输公司使用的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样式,了解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各项内容,以及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单证的规范格式要求;各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项目要求,一起讨论,组长分工进行拟定制作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搜集、整理公路运输计划单的相关素材,培养学生信息的搜集、处理等能力。

4.1.3 建立素材库

教师课前将师生收集的素材整理汇总,建立素材库,同时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机房、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具学具。

4.2 教学环节

4.2.1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首先,笔者以图片、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以北京金祥物流有限公司运输调度员收到了客服发来的两单货物运输作业指令,需要在现有运力下,根据货物情况、车辆情况、客户的收货时间等情况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提出要求,让学生以调度员的身份完成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工作任务,并总结在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时都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其次,给学生下发任务单和公路运输计划单空白表格。通过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通,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今天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尽快进入工作情境中,站在运输企业调度员的岗位上考虑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4.2.2 分析任务,引入新知

在分析任务过程中,笔者利用图片展示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样式,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①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内容有哪些?②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③公路运输计划单的作用?④如何正确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公路运输计划单,以组为单位,通过老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的相关学习素材、书籍等材料,分析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内容、影响因素以及正确的填制方法,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各种知识建立起内部联系。教师适时利用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演示讲解相关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点,学生总结出在填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时要将货物的体积和运输车辆体积要匹配,货物的重量要和车辆的核定载重量相匹配,以及车辆的行走路线要与客人的收货时间匹配等知识,这一过程解决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有的陈述性知识,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思路和方法,为完成工作任务作好坚实的准备工作。

4.2.3 体验探究,完成任务

这一环节是整课堂的重点部分,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明确运输调度员的岗位职责,综合考虑运输计划单的影响因素,分工协作完成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工作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有疑问时可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相关技巧、分工协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交流沟通、咨询教师等多种形式寻求帮助,并填写工作任务书。教师巡回指导、各组辅导、集体点评等多种指导方式,并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活动中,加深对运输计划单内容的理解,掌握了编制运输计划单的方法,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意识,实现情感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活动的体验中,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获取过程性知识,习得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4.2.4 评价总结,反思提高

各小组将填好的公路运输计划单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交流共享。每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网络电子教室的大屏幕进行展示、讲解本组完成的公路运输计划单及填写的过程,反思本组填制的单证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无知识的疏漏的地方,回顾总结完成本次任务的收获;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欣赏、评价,促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评价,并实时反映结果及评价意见,提升信息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教师组织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学生自评表”,及时反馈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为日后教学的调整建立第一手参考资料。

4.2.5 认识升华,知识拓展

经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方法,为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我特别设计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入中职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单证中的考题、考评标准,让学生进入物流单证比赛系统软件进行小组PK技能大比拼,让学生掌握技能大赛对运输调度员的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最后物流单证比赛系统自动进行打分评价,分高者为优胜者。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迁移、深化。

5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5.1 成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情境,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轻松,发现问题能主动相互讨论,创新思维活跃。学生学习轻松。借助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配合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互动性强的网上讨论功能,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比较容易。学生经过自己多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活动的体验中,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5.2 信息化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教育变革,教育的信息化不但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很好地整合,才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应用的优势,改变过去习惯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为教学服务;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这种意识将带来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开发能力,教师能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软件来处理教学内容,具备各种演示、制作能力,为学生制作各种教学资源,还能够实现与学生的信息化互动。第四,教师还要有很强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能对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利用反馈的结果来修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

5.3 信息化教学设计对学校的师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应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使得教师们在信息化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学校已经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信息化资源平台,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建成了不同专业的实训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走在前列。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11)

1.绪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以下简称MIS)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叉学科。基于MIS综合性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的特点,教学遇到重重困难。表现在学生觉得课程抽象、枯燥、、乏味、空洞,教师觉得知识难聚合,课程难成体系。所以30年来对MIS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从没停止过。

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灵魂"。现代以桑代克为代表人物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布鲁姆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被认为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相折中的以加涅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著名的以皮亚杰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等,各种教学理论丰富多彩。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MIS教学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2.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最先提出来的。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其中主要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MIS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基于上述理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设计如图3-1所示。

图3-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

MIS课程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由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纳、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5大部分组成。

3.1 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纳

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企业环境为学生设置情境,引导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案例。

3.2 信息技术

从宏观介绍信息设计包括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从微观详细讲解从现实世界,经过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协作、会话方式,从现实世界认识、概括、抽象出管理信息系统所管理的对象,在建立关系数据模型过程中,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文化素养。

3.3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从具体到抽象讲解MIS基础知识。先演示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再介绍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等相关知识。

3.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涉及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是MIS课程教学的主体知识。是意义构建过程,运用前期所学课程如VFP程序设计知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解决案例所设计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MIS应用是把自己所开发系统运用于实践中,也了解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4.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MIS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事物的认识是以个体的知识经验、需要、信念等为基础的,它不只是简单吸收来自客体的信息,因此,要重视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而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等着装东西的空容器。

4.1 案例驱动理论教学

一个恰当的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因此,MIS教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前期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文化知识、数据库技术知识。把这些知识和本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要开发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系统开发的知识架构。

4.2回顾知识

每次上课,回顾前一次课的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不是复制知识,而是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地加工与建构。学习者不仅要建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在内容确定性方面进行逻辑的判断,这些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扩展。

古宁汉 (D. J.Cunningham)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大脑里存在着各种知识构图,如学过程序设计大脑里有程序是输入、处理、输出的构图。学过计算机语言有计算机语言是语句、函数、语法、程序的构图。学过信息系统开发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构图。

皮亚杰认为,新旧知识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实现双向建构的,在对新信息进行建构的同时,对原有经验进行更新和改造。"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的认知相互促进,同化是在已有的知识构图中补充知识。学习者"同化"新信息时,当新知识的数量和特征增加时,他破坏了原有的知识构图,原有的知识体系遭到破坏,失去平衡。通过修改和创造等顺应过程,学习者的知识构图达到了新的平衡,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绝对地、准确地概括世界,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境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过程。

4.3互助完成实验教学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所以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安排2个或3个人一组,共同开发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有良好的效果。

5.结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做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学习的目的不仅要了解知识的具体内容,而且要会学以致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正学会了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是主观构建的认识,对学习是同化和顺应的学说,对学习方法是情境、会话、协商、意义构建为四大要素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都有指导意义,值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师在教学中践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