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7 17:19:35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1)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人们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在逐步被瓦解。与此同时,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家庭离婚率逐年攀升、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之当今的升学压力,一部分初中生陷入了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中。强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合格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年龄较小,正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提升适应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以及自我适应等内容,其中社会环境适应是最主要的一项内容。适应社会环境是指学生不仅要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乐观对待身边环境的改变,不急躁。面对环境的改变,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逐步适应环境,逐步成长。

二、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开导,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对于家长而言,要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舒缓学生的压力;当然学生自身也必须具有缓解压力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学生要及时寻找缓解压力的方式,加强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建立起自身的压力缓解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2)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人们的一切活动均是以思想为主导的,当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兴趣欠缺时,就不会主动表现这方面的能力。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塑造体形,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更是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信心、自尊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康体质与气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身运动才能和天赋,获得师长同学认同,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长,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当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王子公主,没吃过苦,所以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常选择逃避,培养和磨练其意志品质十分必要。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精神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心态积极地看待面临的问题或困境,形成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健康精神和完美意志品格,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活动单人无法完成,必须要学会与他人配合来解决问题。如,学生们常常需要针对不同项目与不同同学进行配合或竞争,在竞争、配合过程中自然需要进行感情交流。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相互评价意识,这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健康人格的养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2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探讨。实践表明,应从如下环节着手:

2.1 首先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不断革新体育教学观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体质教育,也关注学生运动技巧、技能的培养,却常常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情绪的变化;没有对学生间差异给予足够重视;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不恰当,教学方式创新不足,给人以呆板的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即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身心两方面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参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情绪,树立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均得到健康。

2.2 在体育教学中努力构建成功体验环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为学生营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是极为有利的。实践表明,若让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经历失败,必然会给其自信心带来严重损害,不仅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会对其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特长情况,让每位学生均能充分地展示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完成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自信心。

2.3 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缓解和调节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学校体育教学活中,教师和学生间的接触直接而真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状态、意志、情绪、思想和能力等均会有所表现,会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对竞争胜负结果的好胜心。这时,教师若只是依据表面情况简单地通过批评来解决问题是不恰当的,即便学生近于压力有所改变,却难以取得实质上的较好效果,甚至给学生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教师应当于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发掘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并运用适当的体育运动方式加以治疗。实践也证明,采用恰当的锻炼、运动方式,使沮丧、焦虑、压抑、忧郁和紧张等相对消极的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使学生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2.4 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各类体育运动的技能形成均应遵循某种规律性。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某项运动技能的过程,由生疏到了解和熟练协调,最终达到能够准确运用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层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兴奋、胆怯、紧张等情绪,甚至可能因缺乏毅力和耐心而产生消极心理。这时,教师就应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予以化解。如,采用激趣法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采用竞赛法开展教学,使学生保持参与教学活动的不懈动力。可以说,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2.5 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类游戏或训练活动,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3)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缺乏必要兴趣,不主动参与,甚至想办法逃避,实践表明,这常常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体育作为培养、发展健康人格重要的途径,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载体。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人们的一切活动均是以思想为主导的,当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兴趣欠缺时,就不会主动表现这方面的能力。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塑造体形,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更是学生自我展示,培养自信心、自尊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健康体质与气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展示自身运动才能和天赋,获得师长同学认同,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长,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当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王子公主,没吃过苦,所以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常选择逃避,培养和磨练其意志品质十分必要。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格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精神魅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心态积极地看待面临的问题或困境,形成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健康精神和完美意志品格,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均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活动单人无法完成,必须要学会与他人配合来解决问题。如,学生们常常需要针对不同项目与不同同学进行配合或竞争,在竞争、配合过程中自然需要进行感情交流。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相互评价意识,这既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健康人格的养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2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探讨。实践表明,应从如下环节着手:

2.1 首先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不断革新体育教学观

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体质教育,也关注学生运动技巧、技能的培养,却常常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情绪的变化;没有对学生间差异给予足够重视;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不恰当,教学方式创新不足,给人以呆板的印象。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即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身心两方面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参与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情绪,树立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养成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均得到健康。

2.2 在体育教学中努力构建成功体验环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为学生营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是极为有利的。实践表明,若让体育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经历失败,必然会给其自信心带来严重损害,不仅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会对其生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特长情况,让每位学生均能充分地展示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完成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自信心。

2.3 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缓解和调节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学校体育教学活中,教师和学生间的接触直接而真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状态、意志、情绪、思想和能力等均会有所表现,会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对竞争胜负结果的好胜心。这时,教师若只是依据表面情况简单地通过批评来解决问题是不恰当的,即便学生近于压力有所改变,却难以取得实质上的较好效果,甚至给学生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教师应当于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发掘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并运用适当的体育运动方式加以治疗。实践也证明,采用恰当的锻炼、运动方式,使沮丧、焦虑、压抑、忧郁和紧张等相对消极的情绪,能够得到合理宣泄,使学生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2.4 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各类体育运动的技能形成均应遵循某种规律性。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某项运动技能的过程,由生疏到了解和熟练协调,最终达到能够准确运用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层面也会产生相应的兴奋、胆怯、紧张等情绪,甚至可能因缺乏毅力和耐心而产生消极心理。这时,教师就应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予以化解。如,采用激趣法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采用竞赛法开展教学,使学生保持参与教学活动的不懈动力。可以说,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化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2.5 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类游戏或训练活动,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体育教学多于开放空间当中进行,如果能让学生相互了解,对学生产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心理的极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消除闭锁的心理。所以,教师应多增设一些互更强的合作类教学活动,使学生们拥有更多的交流空间,并通过互相帮助,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当然,在组织合作类游戏或训练时,教师应依据学生能力科学分组,以使小组间实力均衡,小组内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和应变能力帮助极大,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还能使班级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3 结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不断突破的未来教学主要形式,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30-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和萌芽其实在数千年前就有了,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却较晚,1984年少数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1986年班华教授首次提出“心育”的概念,而直到1993年,我国才有第一个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组织,之后慢慢扩散至中小学。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时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1]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过渡阶段,叛逆心理强烈,情绪管理能力较差,自我概念发展不成熟,是心理敏感易迷失的时期。从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因此对此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观念的灌输,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二、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只有20余年的时间,然而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1994年国家正式提出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随着工作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显示出或正在形成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形式化现象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运动的一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3]。然而仍有一些中小学未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仅将其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梁芹生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不清的现象,导致各校发展状况极不均衡。有些学校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把一些不相干或不称职的教师安排当心理辅导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无所知[4]。这种似有实无的形式化教育只是劳民伤财,起不到该起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也同样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而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前提。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设计,不拘泥于形式,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教育游戏等等。王曦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5]姚本先指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目前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明显的课程化倾向。梁芹生指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对于心理学概念的生搬硬套,强制要求背诵或者增设考试,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非专业化

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是重中之重[6]。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存在着明显的从业资格较低,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在英美等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要求研究生以上,并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而在国内,这项要求是远远达不到的。丁园园在对中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比较时指出,在师资力量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在师资水平上,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7]。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并做到身体力行,化解隔阂,内外和谐,达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和理解[6]。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片面化

由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很多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咨询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对这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开展的,忽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整体,归根结底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够准确。魏成菊指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理解的偏狭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因[8]。赵芸指出,教师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发展中的弱点和缺陷当成工作的重点,以至于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了被动和片面[7]。

三、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经过考试鉴定,对升学考试也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就致使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不了解在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也就使得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梁芹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决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4]。姚本先也认为,要扭转此局面,关键是转变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观念,同时加大评估检查的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3]。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俗化

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灌输相关知识概念是必要的。但在教授这些心理学相关理论时,教师应该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语言,使传授的知识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接受的水平,以免学生因为知识晦涩难懂而放弃。由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较晚,很多技术和理论借鉴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相对完善的欧美等国,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是弥补当前从业人员资格偏低的有效途径。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工作的基本要求。廖全明和刘宗法指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和半路出家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等两种典型师资培养模式,但存在着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脱节、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混为一谈等问题,他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教法体系等措施加以解决[9]。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的全体化

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同时要重视个别差异[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面对各种情境中的生活压力,更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魏成菊指出,“预防问题的发生,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8]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都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学生全体,而不只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总结及发展新思路

1.总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20余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扰[1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实施中的形式化,课程设置的不健全,从业人员的不专业,以及大众对其服务对象的认识偏差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加强课程设置的通俗性,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以及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使大众对其服务对象为全体中小学生有更深刻的领悟。

2.发展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后,逐渐形成一股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11]。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12]。在越来越强调成长和发展性健康教育的今天,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用于当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周春淼.中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1,(3).

[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4]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

[5]王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2).

[6]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2011,(5).

[7]余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8]魏成菊.心理健康教育管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9]廖全明,刘宗发.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11).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68-01

一、背景

2009年,课题组对临泽县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 13.4%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0.3%的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好,46%的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作为家长、教育者就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疏导,以免问题严重化。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双亲心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即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引,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目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1、入学适应问题

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存在着厌学、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适应不良现象,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2、学习方面的问题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加之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现象。

3、厌学与逃学问题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10% ,这些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有苦闷感,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学习比较吃力,或是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或者在下面玩玩具;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就容易产生厌学行为。

4、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当然了,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智力、神经、生理方面的问题,还有情绪、行为、兴趣、学习动机与策略等诸多因素。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1、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

我们开设了团体辅导课,以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例如在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三足的游戏,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小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还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体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个别咨询。为此,我们还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化。

2、“双亲心育”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双亲心育”就是力求让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能够达到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程度,所以,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再次,要让小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 03-005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26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益于他们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为继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磨炼他们的意志、促进他们良好的品格的形成,已组织开展了各种教学与实践活动,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研探与提高,为此,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探讨了以下的对策与措施。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途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心里调节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不仅是我国德育工作之中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进一步开展有效工作的前提。身心保持健康状态,是大学生毕业后融于社会、迅速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时展之重任,他们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品行和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影响自己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直接关乎着未来的民族振兴问题。但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就读期间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参差不齐,时而还会引发违纪违法事件。为此,为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将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意见》中强调:“高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院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又在人文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为此,要贯彻实施好上述文件精神、就要注重以生为本、从细节开始,从大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为全面落实“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筑牢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强强合并、联合办学等创举已初显成效。但是,绝大部分高校在招生规模、学科格局、校区建设等方面已趋向基本稳定的态势,未来要想获取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摈弃“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从“扩建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增开热门专业”的“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模式,开始向“注重制度创新与提高人才质量”的方向集结。人才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高校个部门的协调努力与管理上的到位,同时大学生必须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奋发进取、求实创新的良好心态。因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就事业的良师益友、良好的心态是凝练当前高校“大学精神”的社会心理基础,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所需的重要支撑。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三级防护网”是一个医学概念,最早用在流行性传染疾病预防方面,国外相关研究已证实,三级防护网其优点是可以在经费不足,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效果。三级防护网于六十年代初被移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本文中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就是指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院系、班级分层次进行教育与管理,形成文字材料、建立管理档案等。一是建立班级防护网。由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传授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结合理论所学,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二是建立院系级防护网。院系首先进行师资培训工作,心理健康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工作一起抓,且要齐头并进。其二,院系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排查那些言行异常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及时帮助他们减压除障,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三是院系防护网。首先、校方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建立心理健康实验室、咨询室等正常开展教学与工作的场馆与电子仪器设备等。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等媒介,营造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文化氛围。再次,要以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为主。开展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活动,做到“化解心理淤积、润物无声。”必要时,就及时将“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机构进行矫正与疗救。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的建立,可以形成一种保护网,使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更加畅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多重保障。

(二)创立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仅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齐心协力,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因为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学生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在具有隐蔽性的心理教育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因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有潜伏期、心理健康失衡引起的事件又具有突发性。高校教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而且还肩负科研等任务,不仅时间有限,而且个人精力也难以保证。为此,家庭和社会也应分担责任,协同努力、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家庭方面,父母要开展细致入微的谈心活动,增加与孩子间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解惑释疑,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方面,要占领道德制高点,通过社会舆论力量,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乐观、包容精神,培养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大众社会心态,以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问题。三方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以便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健体益智”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此类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平台,使大学生置身其中,在集体生活中加强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使他们忘却烦恼、尽情释怀,增加情感体验,化解心理压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例如高校在体艺方面,可组织合篮球队、民歌合唱团、书法兴趣小组等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磨炼意志品质,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同时此类活动个大学生门提供了展示特长的空间,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成功动机,而且还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其次,不同院系的班级之间也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以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文明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力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大学生在静美、康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炼意志,从而铸就他们健康乐观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四)构建科学的评估与反馈体系。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心理问题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疏导与矫正,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校园不和谐事件,也逐年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是,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估与反馈体系,不同的学校千差万别,有的随意性极大,甚至流入形式化,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着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其中,评估与反馈体系就成为此项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评估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评估,可以了解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开展现状,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与实施策略;对于高校来说,通过评估可以积累经验和发现不足。积累经验可以促进来年工作再上台阶;发现不足,可以探讨对策,同时还可以通过向上级汇报情况,获得主管部门资金、师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评估与反馈,可以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获得珍贵的学习机会,促使在教学模式、实践原则上不断调整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日后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评估与反馈,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然后通过咨询、疏导、历练,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l]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29-29.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7)

1. 自卑心理。

这是由于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到挫伤后产生的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 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与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采取消极抵抗。

3. 孤独心理。

少部分自以为已成熟的学生,不愿意和老师父母交流,更不愿意和那些不成熟的同学交流,往往自高自大,把自己封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而一个劲地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于是与世隔绝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心理上的孤立,往往形成孤僻的性格,他们很少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只一味崇尚做“超人”和“怪人”。

4. 嫉妒心理。

在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生成绩、或因优越的家庭条件而受到多人宠爱,这时,可能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人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产生,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在行为上可能会对对方加以恶意中伤,在极端情况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生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

5. 惧怕心理。

就学生群体来说,不同层次的群体存在着不同的惧怕内容:优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学生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惧怕不同的对象,有的是惧怕某一学科,如数学或英语等、有的惧怕父母的期望落空、有的惧怕记忆力突然衰退等等。一旦惧怕惯了,往往就会形成性格上过于胆怯和羞涩而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可能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也常常会表现为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二、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班主任要摆正角色,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责任大且费力的工作,面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些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而有些班主任则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忙着训斥和禁止,而是能透过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输导。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心理导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教师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会产生动力,才敢面对压力,才能不厌其烦地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上努力地把他们教好。因此,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应该把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先得自己装满水,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出成效,班主任自身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虽说在大学院校时每个师范生都学过心理课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那些知识已是远远不够了,因此,在工作之余,班主任要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并研究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寻找机会多听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多向专家咨询,多与同事探讨,并在日常工作的实践中,学会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与完善。

(二)教育中应坚持的原则

1. 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理解具有不同寻常意义,作为班主任要理解学生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从爱心出发,老师爱学生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但在爱基础上要管,管要讲原则,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只有师生情感不断加深才能更充分产生教育的成效。

2. 对症下药,具体分析。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细心观察学生的真实思想,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工作。班主任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才能把“心理导师”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3. 点与面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

所谓点,是指针对班内各个体学生而言,抓住不同学生心理个性进行沟通,认真、细致、耐心地倾听他们内心的困惑,或采用书信形式,通过语言、文字,给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以帮助、启发,使他增强安全感,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而面则是面向全体同学利用各种形式的班会进行普遍性地疏通与指导,端正其态度,提高其认识,使班级整体能积极向上,充满正气。良好的班会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在班会的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育可采取的内容与方式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班主任要设法采取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是利用各种机会真诚地称赞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班主任教师要细心观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及时地赞扬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和潜在的优点,让学生自我认同、肯定。我就曾在开学之初,对本班每个学生逐个谈话,谈话中尽力肯定学生的优点,谈话的结果是:全班学生士气大振,信心明显增强。赞扬是火种,可点燃学生心中的憧憬和希望;赞扬也是雨露阳光,能促使学生不断成长、进步。二是采用暗示教育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暗示教育法即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环境等对学生的某种言行进行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信心十足、愉悦兴奋的进取心态之中,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班主任可利用眼神暗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可用拍肩等动作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的信心。

2. 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掌握出现心理障碍时的解脱方法。

二是开设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

三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开心灵窗户说“悄悄话”的活动。因为同龄人通过互相倾诉、互相沟通、共同分忧,极易达到心理疏通的目的。

3.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满往双方的需要,使双方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必定表现出对立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与别人不能心理相容,就会嫉妒别人,怀疑别人,仇视别人等,如果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与别人心理相容,其表现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团结别人,帮助别人等。对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吸引力本该是学生阶段的显著特点。然而,由于现在不少学校的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以考试排榜为特征,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加之现代家庭住房单元化,独生子女增多的特点,从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人际交往,结果造成了同学之间情感淡漠,师生之间缺乏信任。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学会换位思考,学习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方法,要让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如郑板桥所说:“退一着,让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让学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4. 注意科学用脑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近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与活动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才会产生良好的反馈效应,使人体验到快乐和满足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心理的保持和发展。注意积极休息和科学用脑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加快进步,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学生:脑力与体力劳动依次轮替、相互交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是这一道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8)

[作者简介]乔巍(1980- ),男,吉林磐石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学生工作。(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97-02

2008年,第一批“90后”学生走入了高职校园,为高职校园注入了新鲜活力;而如今,高职校园里随处都是“90后”学生的身影,他们也为高职校园带来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具有过硬心理素质的学生,成为每一个高职老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问题,网上就“70后”“80后”和“90后”的区别也有不少描述,如:“‘70后’做得很好,却说自己做得一般;‘80后’做得一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90后’还不会做,却认为自己能做得最好。”“‘70后’有存款;‘80后’有负债;‘90后’有老爸。”“去KTV唱歌,‘70后’唱一首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80后’个个都是麦霸;‘90后’不止会唱,还会跳”等等。这些话虽然夸张,但却具有代表性。“90后”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只有根据“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分析其成因,才能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达到育人育心的目的。

一、“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个性张扬,追求时尚和非主流。“90后”个性张扬,他们敢于张扬个性,乐于表现自己,以此来证明自己。“90后”追求时尚,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已成为部分“90后”大学生的入学必买装备。“90后”喜欢非主流,“火星文”是“90 后”大学生擅长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它一般包括了各种生僻文字、符号,成年人一般很难理解其含义。从“90后”高职学生的穿着打扮也可以看出他们张扬个性、追求时尚和非主流的步伐。

2.自我意识强,但依赖性大。“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理所当然地以自我为中心,很多“90后”的座右铭是“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牺牲”“奉献”这类词语极少在“90后”的口中出现。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家长、教师、同学、朋友过多关注和干涉自己的事情。他们只是自己,只做自己,只被自己左右。

“90后”的依赖主要表现在网络依赖和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网络的普及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的,那时的“90后”还是小孩子,可以说他们是从小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90后”想独立,却又摆脱不了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尤其是经济方面,自力更生是他们的愿望,但是又不愿为愿望付诸行动。

3.交友广泛,但不善于经营友情和亲情。“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十分渴望结交朋友,加上交友途径的多样化,交友已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交流的方式,交友的圈子也随之扩大,“90后”更愿意与网友交流而不是父母。

也正是由于“90 后”张扬的个性和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部分“90后”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忽视他人的感受;过分地彰显个性,必然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二、“90后”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

1.遗传因素。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是由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决定的。在心理学上气质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的不同的气质类型,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决定的。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指出大脑皮层有两种最基本的神经过程,即兴奋和抑制。兴奋与抑制的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它们的不同结合可以构成四种高级神经类型:弱型、强而不平衡型、强而平衡灵活型、强而平衡不灵活型。巴甫洛夫认为:大量的人属于平衡类型,弱型和强而不平衡型是有缺陷的。可见,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神经系统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遗传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是直接的。

当然,巴甫洛夫也认为,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人的心理行为不仅决定于神经系统的先天属性,也决定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育为转移的。所以,神经活动往往表现为先天和后天因素的结合。

2.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1)社会环境。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时代。伴随着“90后”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面对着无限的诱惑。“90后”的世界不能少了网络,QQ、微博、微信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崇尚流行,关注时尚。20世纪90 年代也是知识经济化的时代。伴随着“90后”的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给了“90后”最好的物质条件,这也导致了“90后”追求高物质的生活享受。(2)家庭环境。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呵护,这直接导致了“90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遇到困难都有家长帮助解决,多数“90后”都有依赖性。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部分“90 后”经历了家庭的解体,也有部分家庭内部的关系非常紧张,忽略了和孩子在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这都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产生焦虑心理,容易产生情绪和价格上的障碍。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健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深远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态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第一批“90后”高职学生已经离开了大学校园,走入了社会,今后几年,越来越多的“90后”将承担起社会的重要角色,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笔者提出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初期,学院就对新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试,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试中存在或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开设针对性的课程。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经验丰富、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也可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开设野外素质拓展类活动,着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更容易察觉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加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定期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将心理健康深入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性。

4.成立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内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很多人认为,去心理咨询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其实不然。有时学生只是有些困扰,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咨询师还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要为每一个来咨询的学生做好保密工作。

5.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0后”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直接面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会让他们觉得尴尬、没面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过E-mail、QQ、飞信、微信、网上留言、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采用心理咨询讲座和专题讨论,心理问题专栏和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时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友善宽容、轻松随意的气氛。

“90后”高职学生的确与众不同,社会舆论也更加关注这一代。笔者觉得对于“90后”的优点,我们要表扬,而对于“90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一味地批判,应该考虑到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等小环境的影响,通过我们高职教师的多方面努力,帮助“90 后”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9)

当今,随着时代进步,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数量持续攀升,这就对心理科护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在心理科护理中,针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护理时必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认清自身病情,了解治疗过程,平稳不良情绪,改善心理问题,可以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心理科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患者认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1]。然而,心理科对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都在影响心理科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2]。因此,全方位的提升心理科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念,加大心理科对患者健康教育问题上的推广力度和重视程度,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在心理科护理中的应用质量,提高心理科护理学水平。

1 健康教育内容

将近些年健康教育应用于护理中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健康教育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知识宣传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等有关知识,可以通过集中广播或单独宣传讲解等多种方式让病人了解到所患疾病的危害,从而使他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基本很少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很少能够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大都是知道一些浅显或者片面的知识。健康教育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高血压科普知识的学习,讲解内容主要以疾病的发生原因、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饮食注意细节等。

1.2 用药与饮食指导 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以自己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掌握合理的饮食规律,优化饮食结构,自我找到个性化膳食营养搭配。在药物治疗时,健康教育教导患者自我认知不良反应,对患者讲解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醒患者时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要吩咐患者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并做好自我防范与紧急处理。

1.3 心理指导 患者是敏感群体,当进行相关治疗之前由于过度紧张会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并且,一些患者的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会产生焦虑与抑郁心态。健康教育便是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焦虑和不安。

2.健康教育在心理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大多护理人员存在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意识薄弱,通常认为仅有医疗护理是自己的职责而忽略对患者的心里护理关心[3]。这在主观意识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工作职责的片面认知,单一认知导致无法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的重要应用。在推进跟实施对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的工作上就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效率跟质量[4]。

2.2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匮乏

在意识上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问题上的充分重视程度的同时,更要能够积极培养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素质理念[5]。只有充分具备相关的护理常识才能够更充分帮助的对患者维护好心里健康护理问题。同时,健康教育护理知识涉及的学科范围知识广泛,涉及护理学,心理健康学,教育学,行为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全面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健康教育素质能力,不仅能够整体提高护理人员的人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医疗健康护理的专业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

2.3健康教育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医疗机构发展不均衡,规模程度小的医疗机构对心理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管理实施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普及,单靠临床应用难以实现,必须要医疗机构建立完整的健康服务体系与服务标准。对于部分医疗机构的管理层面,无法充分开展医疗健康护理的相关举措。

2.4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不足

大部分患者,基本很少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很少能够对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大都只知道一些浅显或者片面的知识。所以,在治疗与护理中,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有些患者或家属会对治疗产生敌对情绪。

3.健康教育在心理科护理中的改进意见

3.1加强教育理念宣传,强化护理人员素质

通过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科健康教育护理知识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并且设立相应的选拔机制,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护理的主动性[6]。同时在医疗机构层面上,应积极开展心理科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的相关宣传活动,对患者采取积极宣传等方式,让护理人员及患者都能够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3.2完善健康教育护理体系,加强心理科健康教育普及管理

合理运用管理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全面实施给予科学有效的推广及管理。要加强健康教育在医疗机构中实施的规范化,制定统一的指导标准,推行标准监督管理办法,并将规章制度不断推进到地方社区医院。建立相应制度的规范化考察标准,对培训人员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建立具有科学化,管理化,层次化,高效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管理模式。加大健康教育普及动员力度,总结经验,勇敢尝试新型的管理模式,推进普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体心理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患者营造出和谐的、安全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知识普及环境。

3.3 提高心理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

如果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得到长久的提升,心理科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业务水平和素质是关键因素。对提高人员的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适当地增加护理人员的数目,人数的增加势必会使得工作任务分摊的更少,以便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其次,人数的增加仅仅是一方面,护理人员整体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要优先录用具有相关专业和工作经验的优秀人员,在上岗前对健康教育人员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7]。进行健康教育时,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业务水准和优雅的服务态度。要主动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疾病治疗配合方式,对待患者要和蔼。

3.4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识程度,做好良好沟通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按期普及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常见问题,预防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在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经常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积极询问恢复状况,询问是否有不适的状况。及时观察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是否正常,适当时候,要对患者给予心理安抚。

4、结语

提高心理科护理质量,积极倡导优质的健康教育服务,对于心理科护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众所周知,心理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整个治疗水平的推进,是心理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除了可以增强心理科护理水平外,更有利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增强患者自身预防疾病的信息、积极与疾病斗争的勇气以及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应用于心理科护理中是正确的,符合了现代临床护理提倡的科学、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对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心恒.精神科门诊的健康宣教[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4):114-115.

[2] 石港,周永静.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3):100-126.

[3] 王莉,赵淑宜.床位责任制护理在精神科开放病区优质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3(02):120-121.

[4] 陆惠洁.精神科病房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02):69-71.

[5] 薛爱红.精神科患者陪护家属现状分析及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900-1901.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10)

角色转换教育。为了使一年级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尤其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快融人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生活;组织召开班会,新老生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活动,通过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新生对大学生活、学习的信心。

心理辅导与引导:大一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为了帮助他们摆脱困扰,应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高职院校可组织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同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以帮助新生提升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为他们扫除心理障碍,解决适应困难等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变迁,适应大学人际关系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了解寻求心理帮助的途径,构建和谐心灵。

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在大一全体学生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要根据工作实际自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课堂教学作为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分专题开设,帮助学生缓解来自生活、学习、情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压力,帮助大学生以科学态度对待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防范心理疾患的能力。

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都有了自己的设想和规划。对二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健全完善的人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活动之中,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做准备。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可积极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利用每年全国开展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10”世界精神l生日等有利时机,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争取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有所创新和突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他们的团体协作精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构建健康完善的人格。

推动团体心理训练、心理沙龙活动的开展,优化学生心理品质。高职院校要根据工作实际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并利用这一网络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在班级内开展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推动学生认知与行为良性互动与积极改变,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组织多个心理团体,让学生在团体中成长;每月每个班推出一期心理沙龙,让学生共同探讨成长感悟,从而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促进校园和谐友善。

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篇(1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对大学生来说, 既是新机遇, 也是新挑战。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信心, 消极、抑郁, 甚至自杀, 大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1]。高校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高[2]。青年兴则国家强, 在新时代应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健全人格,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需要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抗挫折、抗压能力不行, 产生自卑、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进而自暴自弃等。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危机干预, 预防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辅导, 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难关, 重塑生活的自信。

2.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积极心理学转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比如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挫折感等。解决大学生健康潜在的疾病确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不应当是全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 积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强健的体魄应对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学习、积极工作、积极加强实践, 积极争取一番作为。

3. 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加强危机干预, 积极预防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一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轻则厌世、自卑自暴自弃, 重则可能轻生,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只有加强预防, 加强危机干预, 才能让大学生悬崖勒马, 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心理学测量表测试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测试结果进行心理健康调节。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性, 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现在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纵观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相当有限, 往往只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只有2课时。有些高校只在少数师范教育类专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只能简要的讲解, 或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讲解。大学生只能零星的接受心理健康学习, 不能够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学生无法通过教材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 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通识, 专业性偏强

虽然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心理教育过于专业化, 不够通识, 学生不易理解, 也没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缺乏通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使用的教材多为心理学专业教材, 对于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难于理解。同时, 大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信心不足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 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以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自我认知, 解决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却不高, 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 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 不能够结合大学生, 尤其是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 实际效果不佳, 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针对性改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 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 缺少互动, 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4.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性不强

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 使得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全新的模式。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和数字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突显出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顺应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网络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又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 帮助潜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解决问题。但是高校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 并没有建立起交互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也没有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 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没有发挥。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改进对策

1.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 发展慕课教学

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高校需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为切实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的问题, 高校可以探索开展慕课教育, 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心理健康慕课教学要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让学生对通识心理健康知识全面认知, 并能依托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和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进行针对性改进。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 避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 避免学习疲劳。如利用微课进行10-20分钟心理小知识讲解等。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采用慕课进行专题教学等。

2. 发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通识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用心理健康知识来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建立科学的认知, 无惧挑战, 无惧挫折, 用积极饱满的心理状态过好每一天。因此, 大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教育内容应当通俗易懂,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当精心编制通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减少高深理论, 通过小故事, 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看得懂, 看得明白, 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自我分析和评估。

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数由思想政治教育兼任, 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不高。考虑到大学生师资队伍构成结构, 高校一方面应当引进具有心理健康资格证的专业人才,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另外一方面, 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优势,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 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创造机会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观摩, 让彼此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批评,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知识灌输教学与生成性教学有机结合。可开展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 增强学生参与, 突出学生主体性, 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的脱节[4]。

4. 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增强教育交互性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平台集中进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可以通过网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上传心理健康慕课教育内容。其次,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进行心理网络心理健康测试, 引导学生通过机器测试合理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并按照机器测试的建议进行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交互性, 授课教师和学生应当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授课, 教师系统性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及时通过进行针对性教学, 改进心理健康测试表, 摈弃不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指标。加强学生健康分析并进行危机干预, 以避免本校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交流, 尤其是心理咨询发现自身的心理状态, 避免心理健康危机。高校授课教师要安排专人在网络平台上接受咨询健康咨询, 并进行一定的辅导。专人服务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 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兰奎.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