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0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1)

地理学科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地理教师应紧跟时展的步伐,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要点,科学整合现代教育装备资源,解决地理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普及,地理实验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地理实验室是集声、光、电、网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它很好地整合了地理学科知识,通过形象、逼真的形式展示地理概念、原理,揭示地理规律,是很好的地理教学资源。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例谈地理实验室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地理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知识较为繁杂,涉及国家、地理疆域的知识很多,使得学生学起来没有一定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地理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学习积极性下降。为了刺激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利用地理实验室展示地理常识,让学生通过在地理实验室的学习,直观了解地理课程资源,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技能。

比如,在学习“认识国家”的过程中,教师在地理实验室里为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具置,从经纬度上明确位置,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圈点这个国家的疆域,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了这个国家是岛国还是沙漠之国,是平原地区还是高原地带。通过音频介绍,学生具体了解了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分布情况、民族种类、经济发展状况、地矿资源等信息。通过丰富的知识介绍,学生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很想走进这些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常识、人文气候、经济文化等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地理实验室揭示地理规律,突出地理学科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方法是成功的金钥匙。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利用规律性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规律性总结,通过教学资源的利用,展示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等能力,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带进地理实验室,先让学生观看墙壁上的中国地势和地形概况,通过实物模型展示、不同颜色的灯光闪烁、音频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总体概况,为后边的地形分类、气候、水资源分布等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在教学我国的河流、高原、盆地的分布时,教师可利用数字星球逐项展示,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比如,展示黄河流域所经过的省份、面积、支流情况、忧患与治理等信息后,学生能深刻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优势,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运用地理实验室进行地理知识的过程展示,轻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很多地理知识是抽象的,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那些过程性的地理知识,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陈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如初中地理有关气候的形成、河流的形成、海洋和陆地的变迁等,这些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年代久远,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使得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利用地理实验室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科学地展示相关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展示,能降低理解难度,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我国的气候”“海洋和陆地”的过程中,学生对我国的气候了解得很少,只知道当地的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如春、夏季东南风较多,冬季西北风较多,但对其他地区的气候特点基本没有了解。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我利用地理实验室进行了教学。我通过数字星球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我国的气候特点,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通过数字星球的运用,学生了解了我国海洋和陆地的关系,深刻理解了我国海洋的分布以及海洋的变迁。这样动态的地理知识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立体地理概念,全方位了解地理常识,从而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地理教学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实现地理教学的现代化。因此,地理教师应科学整合地理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直观、生动、形象、动态的地理信息,使学生积极思维,并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2)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生活中不少人存在着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能很好地使用地图等的情况。这些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表明学校所学和实际生活需要的知识出现了偏离。怎样才能让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呢?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对体验教育有了一些了解。体验教育最早源自外展(OutwardBound)训练学校,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到了现代,体验教育发展为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境,让未成年人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体验教育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开始尝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教育。

二、体验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动手制作教学辅助器具,巩固课内知识

根据《上海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经纬网部分的学习要求达到“理解地图上经度、纬度的标注”和“运用经纬网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等。这些内容根据学习水平的划分标准,已经属于“应用”级别。1.简易地球仪制作材料:乒乓球、铁丝过程:①在乒乓球的中部画一个圆圈,作为赤道。②在乒乓球上再画两个经线圈,这两个经线圈的交点就是“北极”和“南极”。③将经线从“赤道”至“极点”三等分,然后以极点为圆心,分别经过经线上的两个等分点在乒乓球上画两个圆,得到纬度为30°和60°的纬线圈。④将两个“极点”各钻一个孔。把铁丝弯成半圆形状,并把完好的铁丝穿入乒乓球中,简易的带有经纬网的地球仪就做成了。根据需要,学生还可以在这个地球仪上添加其他更多的内容。2.实践活动收获通过绘制经纬网,学生对经纬线的认知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相关课后练习中能更好地自主完成习题。有些学生则增加了诸如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内容,还有学生画了各大洲的轮廓并用彩色填充。

(二)课堂实验动手操作,直观地理解知识内容

1.以“海陆的变迁”中板块实验为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海陆的变迁”一课的相关要求包括“识记全球六大板块”“理解地震与火山的分布”“理解板块运动与山脉的分布”。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理解后面两点是比较难的。于是笔者准备了彩色纸打印地图,并裁剪成板块,让他们根据要求操作演示。(1)课例摘录动手做活动1:利用彩色大陆纸片和练习单,结合课本第28页“世界海陆的变迁”,分辨书中练习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哪个大陆?他们的相对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试一试:能否将这几块大陆大致拼合成为一块大陆?动手做活动2:利用两张大陆纸片模仿两个板块,平整地放在桌面上,将两个板块相对地互相冲撞,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学生实验的时候还发现,纸张拱起来了,或者一张纸被另外一张纸顶起来了,而世界上很多的山脉也就是这样被“挤压”出来的。那么结合地图和板块示意图,你可以找到哪些被板块“挤出来”的山脉?又分别是哪两个板块的挤压?除了挤压,在板块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运动形式呢?教师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增生边界”视频。在不同板块之间,运动形式有所不同,除了刚才看到的互相挤压,还有张裂,从而形成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对岩石圈格局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且板块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容易造成地震。运动中产生的缝隙容易使得地幔层的岩浆溢出,有时甚至会造成火山喷发。教师接下来展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和板块示意图。(2)实践活动收获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通过动手演示板块运动,学生能比较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由此引申到板块运动,在实验之后进行解释,学生能很快吸收内化。实验器具也经历过几次更新。从最初的让学生自行剪裁大陆板块,到后来教师准备好彩色大陆纸块,分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世界空白地图辨识大陆、板块运动等,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合作。2.以“黄土高原地区”中的水土流失实验为例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学习要求是“地表特征、历史文化、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笔者在有的课堂使用了各种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的,知识的获得不够主动。(1)课例摘录实验准备:装有不同类型土块的托盘、支撑木块、烧杯、喷瓶等。实验名称:检验覆盖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步骤:①烧杯放在水池内,支撑木块靠近水池。②放置托盘于木块上,托盘一角对准烧杯。③用喷瓶将500毫升的水,从土块上方浇淋。④观察比较同组的水土流失情况,填写活动单。不同小组实验结果进行反馈,请讨论: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要素有哪些?(2)实践活动收获课堂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比,认识到了植被、土质等自然要素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这样的实践经验比被动吸收更有效。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探寻事物表象背后的原因,促进了其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

(三)多样化的课后活动,丰富地理教学

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将地理信息数据化、直观化的优势。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活动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自选一个城市进行相关数据查询,填入表格后再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并完成说明部分填空内容。横坐标轴上标注时间,纵坐标轴上根据所用数据设定相应的降水量数值。最后进行整体装饰。

2.实践活动感悟

有不少作品反映出学生容易混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问题。他们将气温画成了柱状图,降水则用曲线图表示。气候图表的学习本身就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通过活动展示学生能力的同时,也给了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难点的机会,从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难点。

三、实施体验教育的策略与原则

体验教育在教学中有多种实施方式,本文主要对教学实践中较为有效的三类方式进行梳理。

(一)以辅助课内教学为主,在课堂内进行的体验教育活动

此类在课堂内操作进行的活动,大多以实验类型为主,内容多样。一般适用于新授课,从而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较好地掌握重要的知识点,突破教学难点。因此,需要教师注意:(1)合理安排活动在教学设计中的比重。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将设计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完成。(2)提前做好活动准备。教师应该在学生操作活动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包括活动中的实验材料、器材等。还要教师自己事先将设想的实验进行预演,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论证实验活动的可行性。(3)教师在活动中需要关注进程,及时引导。教师应该在过程中进行关注和一定的指导,因为实验结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同时,在实验中会发生预期以外的课堂生成情况,教师若能合理指导、利用,不仅可以帮助现场的学生更好地发现、认识该现象,还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相应的铺垫。

(二)巩固课内教学知识,在课堂外进行的体验教育活动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37-01

事实表明,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规律和原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愿望,把物理课堂变成学习、求知和实践的乐园。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适合学生的心身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是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4)

一、找准教学难点,寻找设计平台

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找准难点,把难点讲透,对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而寻找合适的教学平台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可以对教学难点问题进行全面解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地球经纬线分布及特征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演示地球经纬线分布及特征,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缺乏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个实验环节,只有在师生之间找到良好的互动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地球仪给学生演示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形状、特点、方向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了经纬线,并且一目了然明确了经纬线的作用,难点的疑云被打开。对于这样一个知识点,需要找到难点的突破口就是辅助教学工具,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讲明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例如初中的学生对于一年四季很熟悉,但对于地球旋转的原理、四季形成的原因等不容易理解,同样的旋转为什么会产生季节的变化?这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动画的优势,把地球自转与公转问题联系起来,用图片给学生展示出春夏秋冬的美,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激活学生思路,规划设计实验

“教会学生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初中地理的实验教学要有具体的实验设计规划,而实验设计规划的出发点就是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激活学生的思路,教会学生学习,以求获得最大的实验效果。

例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七大洲地图的地理实验。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剪刀剪出七大洲的轮廓,贴到吹起来的气球上,写好各洲名称。当设计制作完成后,引导启发学生组与组之间互相展示、评比,指出对方的优点在哪,有哪些缺点,等等,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全过程进行点评。在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激活学生的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把七大洲描绘得形象一些,利用学生对地图的感官认识,吸引学生动手、动脑。这种地理实验教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的设计来进一步加深对七大洲地理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学习过程中没有想到的问题,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识别能力、空间能力,等等。

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验新意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创新地理实验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就近有效的开展,并赋予实验新意,必须让学生深入到实践中,才能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例如,设计到室外进行地理方向辨别的实验,这是一种观察类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太阳照射的情况来辨别时间、方位;或者在晚课时,组织学生到室外通过观看北极星等星宿来辨别地理方位;还可以借助指南针来确定所处场所的方位,等等。根据这些室外的地理实验教学,学生提出质疑、分析判断,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获得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把一些常规的教学经验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去发现,去大胆创新。其实,室外地理实验教学设计本身就属于一种创新的行为和设想,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想办法、想方案,看谁的方法更科学、更有效,教师再作具体的点评,这样实验教学的创新效果就得以体现。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5)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对初中学生地理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法多种多样,而运用实验,其效果将是立竿见影的。例如在新授“地图的基本要素”时,以往只是从字面或图上进行讲解,结果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如云里雾里的,教师感到很辛苦,学生觉得受折磨,致使不少学生到初中毕业时还弄不明白地图的三要素,因为地图知识实在是既抽象又枯燥。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笔者想到了绘图实验,试着运用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解决这个难题。于是,新课伊始,笔者就开门见山直接要求学生画一幅教室平面图,让他们想尽办法表达清楚室内的实际情况。期间,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他们提了一些问题,如教室有多长、多宽,桌椅用什么表示……这说明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着地图的要素。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很有限且不平衡,在他们绘制的平面图上,或者缺少方向,或者缺少比例尺,或者缺少图例,甚至有的三者皆无,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兴趣的养成、探究能力的发展。在绘图实验中,笔者发现他们很有成就感。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自己的“杰作”时,笔者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对比、探讨,看看谁的图表达得最清楚,有没有地方需要再补充。最后,要求各小组推荐一份“最好”的平面图来展示。至此,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文内容,对每个小组的“杰作”进行补充,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进行扩展,以求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

二、运用实验突破教学疑难

“告诉我,我忘记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因为很多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具有宏观性,跨度大,需要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因而成为教学的疑难点。例如经纬线的知识、地球运动的知识、河流流域的知识、季风的成因……对于这些知识,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他们实在难以想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巧用模拟实验,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参与,则可起到化繁为简、突破疑难并达到使学生经久难忘的效果。

如昼半球、夜半球和昼夜更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1个不透明的球体(用来表示地球)、1只手电筒(用来表示太阳)。

实验步骤:

①将手电筒照向不透明的球体,可以看到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

②用铅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教科书上称为“晨昏线”);

③将球体从左往右旋转(表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可以发现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变化、不断更替。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发现,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这一半即为昼半球,而未被太阳照亮的另一半即夜半球,其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叫晨昏线,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又如季风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2根卫生香(可以多几根)、1只1 000 W的电炉(功率可以大一点)、1盆冰块(冰尽量多一些)、1块手表。

实验步骤:

①将门窗紧闭,尽量保持室内气流稳定;

②将两根卫生香点燃,让卫生香的烟垂直向上;

③将一只1 000 W的电炉和一盆冰块等距离分别放在卫生香的左右两侧(把这种摆放比喻成夏季);

④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

⑤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把交换后的摆放比喻成冬季),再请学生仔细观察烟的飘动方向。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发现,由于电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造成空气膨胀上升,气压变低,而冰块上方的空气由于被冷却,造成空气收缩下沉,气压升高。第一次,卫生香的烟飘向电炉上方,说明气流(风)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第二次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后,卫生香的烟还是飘向电炉上方(即与第一次相反的方向),说明“高低气压”的“季节”转换,产生了风向的转换,形成了季风。

三、运用实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时代时刻呼唤着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的素质教育也强烈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把他们原有的呆板的3个“一”(一张纸、一枝笔、一个脑)变为灵活的面向未来的3个“动”(动手、动口、动脑),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实验演示与学生的实验参与,因为实验能有力地、有效地改变学生“被灌输”、“被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及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等,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能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探究得出实验结论。平时,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能得到锻炼和培养;在操作实验的环节中,其观察能力、感知能力会变得越来越精细敏锐;在分析结果、研究原因、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其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四、运用失败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失败。这时,教师不应沮丧,更不要退却,应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灵活地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所在,从而把失败的结果演变成意外的精彩。

如温室效应的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空塑料瓶1个、普通温度计2支、手表1块。

实验步骤:

①将空塑料瓶的瓶盖挖一个小洞;

②将其中一支温度计插入空塑料瓶中(大约一半在瓶内,一半在瓶外);

③和另一支温度计一起放在阳光下。

实验记录见表1:

实验结论:

从表中记录看,瓶内的温度明显比瓶外低。

教师反思:

本次实验完全失败,因为表中记录与“温室效应”的说法实在是大相径庭。但是实验步骤并没有错,因为以前一直都这样做,而且都很成功,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会失败呢?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失败的原因: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塑料瓶的内壁上有很多小水珠。是不是因为实验前空塑料瓶里有一点残留的水?是不是因为残留的水被太阳蒸发时吸收了瓶内的热量?于是决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瓶中的水彻底弄干净,再做一次实验。

再次实验记录见表2:

实验结论: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6)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讲课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方式单一、呆板,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教学模式的出现大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进而提升了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实验教学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呆板,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许多抽象的知识不好理解。实验教学将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地理知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学生道德与素养的形成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地理现象,对地理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3.改善学生传统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的出现利于改变对学生的片面传统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实验教学在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之外,也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二、怎样优化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1.通过制作地图使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通过制作地图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小组合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比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调团队合作,这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与别人沟通,意识

到合作的重要性,加深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巩固与同学之间的

感情。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是建立在物理实验基础之上,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推理而得出的。生动有趣的探究性实验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规划设计能力,更能增强对物理知识的领会运用,有利于学生增长物理知识。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物理思想和数学.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2、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照本宣读,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且会把本来生动的,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能力)的保证。从教师的演示,示范和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这是实验的任务也是教学的任务.由此可见,不做实验的物理教学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不做实验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教师,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

三、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1、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某些现象反复再现以便让人们反复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将复杂的条件进行简化和纯化,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比较精确地发现规律。

2、实验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学生知道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做到这一切,离开了实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是不可能的.要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就应该让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主要靠观察,实验和思考去探索,去学习,把实验当作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适合学生的心身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是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五、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易于激起学生兴趣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8)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是人们根据具体的生活经验总结整理的规律和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现象。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物理,对物理难免存在一些障碍,很多概念和物理现象都很陌生。这就需要物理教师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直观清晰的展现出来,让学生看到具体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助于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所以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物理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很多物理学科中的概念和专业知识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即使能够读懂概念,未必能正确理解其本身的意思,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教材中的概念产生错误理解。还有很多物理现象需要学生用生活实践去解释,但是学生对一写物理知识只是片面的静态的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插图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才能够解释某些现象。因此只有掌握物理课程的特点,从物理实验出发,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让物理情景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体验式物理教学才能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所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二、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1.物理实验科学有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和理论知识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的,通过生活实践和自然规律归纳总结的定论。而物理实验对建立物理基础概念框架和理解物理专业知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的学习方法和物理抽象思维的思考还有所欠缺,还没有形成对物理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框架,所以让学生从物理实验开始,加强学生抽象思维意识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优化,物理教师应该通过物理实验,不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物理教学过程也能有效的展开,让学生了解某一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在物理实验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从而加深某一物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物理学习的目标。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2.物理实验从抽象到具体,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物理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把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清楚的看到了物理实验结果,增加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让物理教学过程不再那么枯燥变得具有趣味性。比如说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和滑轮等实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画电路图和滑轮轨迹,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学习物理知识,然后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步骤操作,得到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还有一些具体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都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物理实验,比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电阻等,教师在讲明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测量电流电压和读表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加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通过识图读表和模型观察等实验方式,帮助学生直接感知物理器材,具体的模型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物理实验从静态到动态,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是一个微观抽象的世界,物理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和自然现象,物理教材是静态的,把物理概念和专业知识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概念都是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的通过各种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概念,同时对于物理中的很多公式,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来的,就只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毫无灵活性可言,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物理学科作为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活动,它的任何一个概念和一个公式都是有据可依的。有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解答,比如摩擦力、光反射和浮力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生活中的现象给学生进行解释,尽可能的先从分析现象开始,再过渡到具体的物理概念,可以通过具体实验让学生理解。还有一些实验,比如说。比如说关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通过具体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进行操作,进行分析,不仅要看到实验结果还要分析出实验的原理和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所以对物理实验进行操作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语

物理实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产生的物理现象,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通过操作实践展示出来。对学生来说,物理实验不仅提升了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得到了实验结果,也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对教师来说,物理实验是一种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物理教学也不会在沉浸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中,极具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物理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路凤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04)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9)

一、前言

物理实验课是通过实验,把观察、实验这种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法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科学仪器、设备来模拟物理现象,验证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物理知识。所以说,物理实验课所担负的教育功能是其他类型物理课所无法替代的,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物理实验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1.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

2.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规律和理论的形成、建立和发展都必定包含物理实验(事实)这一基础因素,它是物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应教、学生应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又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使黑板上讲实验,试卷上做实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而且会把本来生动、丰富的物理知识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使学习物理变得无趣。实验还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是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从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亲自动手中,学生可以学到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可以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3.实验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我国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是针对教学质量而言采取的重要的教学实践改革。这不仅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求学意识是一种考验,更是对全体中学教师教学素质而言的一项重大考验。教学方式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而言的,是当代教师对我国未来建设者们负责的表现。对课堂理论教学来说,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完成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进而使学生对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产生新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全体教师而言,相信每位初中物理教师都能深切体会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不同,与当代青少年所具备的知识面相比,当年我们在相同的求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或许尚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这其中,充分说明教育体制的改革功不可没,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4.实验能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速度”一课为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对教学要求较高的计算公式与单位换算。受小学以及七年级数学速度换算公式的影响,学生对于这一课的主题或许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所掌握,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这还需要从实验论证中去寻找答案。在传统授课模式中,这一课更注重的是理论,进一步说,更注重的是“教”与“学”的整个授课过程,如果以此为基础,仅注重教师讲授方式。让学生从理论中寻找答案,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行的。

因此,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掌握目标。

(2)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过程与方法实践目标。

(3)通过实验教学,培育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目标。

其中,教学难点为教学引导以及让学生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和不同验证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道具为白纸、刻度尺、秒表等。针对课堂教学作者设计了三个教学部分:课题导入、课堂讲解与实验论证。通过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以及对教学计划的逐步实施,作者由此得出了最终结论,即: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与理论讲解是相辅相成的。这不同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实用性要等到学生进入社会或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切实体现出来。在物理教学中,理论讲解与实践论证是并存的,是缺一不可的。否则,一门只有理论讲解而没有实验论证的课程是达不到最终教学目标的。

三、物理实验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枯燥单调的讲解,即使你 “口若悬河”的解释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实验现象的奇特,强烈的声、光、电、热等现象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精神一振,兴趣浓厚。比如在初次接触物理学科,在第一节物理课上,通过实验:“杯水倒立”、“漏瓶不漏水”、“煮不死的鱼”等实验,通过奇特的现象演示,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极力想弄清其中的奥秘,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现代的初中生,阅历少,所拥有的知识还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一般初中学生习惯于想象思维,理解能力相当薄弱,课本中有许多他们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物理实验教学课视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如在“什么是力”一节的教学中,虽然日常生活中常说起这个词,但是力看不见,摸不着,学生还是难以接受的。课本中有“用力拉弹簧”、“用力弯锯条”等图示,演示一下,观察到作用的效果,对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可谓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的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亦不同。这样经常性的在物理实验中去理解知识,并训练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3.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品质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严谨方法,实验中应有科学的态度,每个实验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每一步操作,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操作,并记录数据,凭空想象而得到的记录及结果是不真实的,错误的,必须如实的记录,找出规律而得到结论,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有好处的。例如,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教学中,就要求学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归纳出结论。在实验室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演示,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然后按步骤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及其与深度的关系。把测量数据填人表格,然后再从数据中找出它们的关系和规律。

四、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深层次意义解析

我国当前形势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现代化科技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中普及,学生吸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然而,学习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重中之重,课堂始终是学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面对电脑、电视、手机等现代多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开展实验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加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知识中所蕴含着的魅力,是课堂教学与现代媒体所抗衡,加深教学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手段。对当代青少年来说,一方面,是众多精彩的课外生活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取舍之间必须具备强烈的克制力与自我调控能力。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课堂实验教学的开展才更有意义。具体来说,这已经不是教学手段的试用性改革,而是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具体教学方案。课堂实验的开展,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更是落实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每个初中学生来说,其实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求事物真相的基本愿望,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诱惑相比更具有先天优势,这已经不需要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学生强调教学意义了,而是切实落实科学教学原则,按部就班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奠定基础,为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五、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38-02

当前,很多地理教师都在研究地理教学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上都较为稳定,属于中学地理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情怀,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完善地理教学策略。

一、中学地理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1.教学发展的需要。地理学科不断地发展,地理方面的有关知识对地理科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地理实验是实现地理科学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实验给地理科学的研究会带来不同的成果。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就要在地理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地理实验,让学生更清楚、直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从地理实验中抽象出本质的地理规律。地理实验的发展是地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新一代教学模式发展的结果。

2.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在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做主导,对课本进行机械地讲解,学生对教师所表达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中学地理实验中去,并熟悉和了解实验中所能运用到的一切工具、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1.教学结构分析。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是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总结评价四个方面开始的。首先,教师要设计实验的类型、材料和流程。对流程的把握很重要,很多教师在制作流程方面没有足够的设计,忽视了环节的转换,往往会出现此项实验活动过后不知道下一项活动是什么的情况。在准备上要对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进行充分准备,来引导、演示、模拟验证、集体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所实验的主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地理实验的四个部分表现为学生要设计实验类型、材料和流程,准备自己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资料和学习工具。在实验的过程中,主要工作是观察、制作模拟、演示观测和调查考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可以使用分小组的探讨模式,然后完成对此次实验的报告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教师和学生在地理实验中的任务分配,这些过程是对地理实验教学过程的主要概括。

2.演示类教学模式。中学的地理实验教学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是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它是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分为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两大种。演示类教学实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教师和学生;四个步骤: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演示展现和总结评价。

首先,从教师方面讲,教师要设计实验工具和实验流程,并准备实验的工具、仪器,等等。教师要对实验进行预先演示,准备实验资料并发放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对实验所用到的工具和仪器的名称、实验的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对实验的步骤、难点和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演示,还要通过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此实验。

其次,从学生方面讲,学生要参与到教师对实验的设计当中,以了解实验。对实验所能够使用到的方法,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点、内容和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了解。在实验的演示、展现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并且要做详细的记录,去学习和理解实验的原理,把实验的内容和地理环境中的表现进行对应分析。在实验的评价、总结阶段,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总结,归纳和分析实验中的成功与不足。

中学地理实验的必做项目有演示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演示地球的公转;暖锋和冷锋的天气;大气层的循环运动;褶皱的演示;断层和演示的类别演示;气旋的产生;反气旋的运动;流水的侵蚀作用,等等。对于人文地理,学生也同样要加以重视,例如,家乡的水文情况;生活污染调查;城市地理环境的关系和气象灾害的产生和预防,等等。如图1是中学地理中初中地理部分的比例分析图,图2是高中部分的比例分析图。

从上图能够看出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知识重点分布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地针对学生的状况进行有效实验,并教授学生知识。

三、中学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1.气旋的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实验的设计阶段。

实验项目名称:气旋演示实验。

实验类型:师生共同实验。

实验目的:①对气旋中心和气旋的周围高低气压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了解;②对气旋中气压梯度力的指向进行分析;③对气旋中气流的运动状况进行分析;④对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行了解。

第二步:实验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气旋演示仪,对气旋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和重点知识进行充分备课。

学生:对气旋仪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对此次实验的目的和气旋在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

第三步:演示展现阶段。

教师:对气旋仪的使用和作用进行全面介绍。通过气旋仪指示灯的作用来讲解气旋的运动规律和气旋在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知识观察气旋仪。

学生:通过观察融合自己的预习知识,理解课本的知识点。

第四步:总结阶段。

教师:教师要对此次实验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和成功的地方,进行教学反思。

学生:对此次实验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讨论和总结,可以分小组进行,最后各抒己见,总结小组发言,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

2.气旋实验演示的成果。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完成了气旋演示实验的教学任务,此次气旋实验充分发挥了演示实验的优势,这充分表明了实验教学是新教学模式的使用和创新。

四、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1.地理性。地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教师的地理教学效果,把教学的目标、教学难点和重点都运用到地理实验当中,按照地理的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性。地理实验集合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出了挑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角的教学现象。在地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获得直接经验,从地理实验的设计到地理实验的结果展示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多样性。地理教学实验具有多样性,学生的参与方式也是多样性的,不同的实验使用不同的模式,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互相开放,每一种实验都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流模式。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师教学手段的升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本的预习、复习中都能通过实验来掌握,对于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在实验中展现出来。中学地理实验体现了中学地理教学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被多个省市的学校所运用,是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使教学和学习能够相互促进、成长。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篇(11)

在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实验课不给学生上,用演示实验代替探究性实验,以教师动手演示代替学生操作实验。等等现象让我深深感觉到有必要论证说明实验课对物理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学生不重视物理实验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在教学中我深感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和他的主导地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物理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学不如乐学,只有使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律的去学习。我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课的教学,没有教授任何知识点,全部运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一共做了几个物理实验,都是以小魔术的形式在学生面前表演,多用“见证奇迹的时刻”“我将用魔法打破你的思维”这样的话吸引学生。第一个实验用个平口玻璃杯盛满水,然后用一张纸平铺在水面上,排出多余的气泡,慢慢的将杯倒置,当学生看到好像一张纸就完全把杯拖住,惊奇的“哇――”的一声,都被眼前的“魔术”震惊了。第二个实验用一根铜导线绕成螺旋状,将其放置在一个吸有强磁体的5号电池上,就可以让螺旋状的铜丝想走马灯一样转动起来。学生看到也是一场惊呼。学生完全被眼前的物理实验折服了,没有发现一个学生走神,全部瞪大了双眼思考着,琢磨着。当时我想,这就是物理实验的魅力吧!当我做到后几个实验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比如做“会跳的硬币”,“甩不掉的乒乓球”这几个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来尝试一下做物理实验的喜悦。特别在做“甩不掉的乒乓球”小实验中,选了一个个子最高力气最大了男同学,让他通过漏斗把乒乓球吹出去,可是怎么也吹不出去。有的学生就问我原因。我说:“这就是有趣的物理,魔幻的物理实验,让我们一起开始我们的新学期的奇幻之旅吧!”当时,班级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二、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含义,概念的理解

举三个例子:①在学习压强这个概念时,有的学生分不清压强与压力的区别。我让学生用左右手两个食指夹住一根铅笔(铅笔的一端是削尖,另一端不做处理)。通过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学生一下子就没白了,压强是压力的一个作用效果,当力的大小相同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理解了一个物理概念,如果生搬硬套恐怕学生难以理解压强这个概念。②在学习浮力这个概念时,学生对于抽象的物理名词感到疑惑。即便讲清楚了这个概念,学生还是没有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我用一个演示实验打破了学生的疑惑,我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一个钩码,此时,测力计示数为1.8N,我再将钩码缓慢浸入水中,发现示数变为1.2N,示数变小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浮力如此简单。得出了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一个向上的托力。③在学习电流这个概念时,由于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把电流比作水流。水流虽然摸得见看的到,但是电流就不同了,学生理解起来就困难。这时我用一套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当点亮小灯泡的一瞬间,学生尖叫起来。通过被点亮了的小灯泡,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的存在。看来实验的确在物理含义概念的理解上有辅助作用。

三、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从教以来一直关注学生的智力发育和心理层面上的成长。每每发现有点学生成绩很高但是动手能力很差就会担忧,相信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未必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所以我在物理教W上特别重视让学生到物理实验室做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长此以往,我发现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有提升。原来不爱说话的孩子,主动找我谈心。后进生的成绩也有了稳步的提升。

四、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物理试题的能力,间接提高学习成绩

有很多物理试题,命题难度大,别说学生无从下手,就是教师也要仔细琢磨。比如一些电学题,当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时,往往我就用实验器材给学生一个组装一个电学电路,让学生按照题中的要求,按照所给的电路来解题,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学会了建立物理情境,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物理问题。

不重视物理实验,不把物理实验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很不应该的,不重视学生的学,不会引导学生,最后导致学生成绩差,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合作精神和探索热情。一旦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愿望,逼着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