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项目的构成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5 17:12:26

工程项目的构成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71-01

一、成本及成本控制的概念

1.成本概念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

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这是从经济学上给出的概念,简而言之:成本就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济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以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二、钢结构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在钢结构企业惯常的建设中,慎重辨识成本状态成为企业拓展依托的侧重点。物资购进这一时段中,创设节支增收特有的新路径,是成本管控中的侧重环节。现今时段中,钢结构特有的某些企业,没能注重细节范畴的成本查验,造成潜藏着的机制弊病,没能提升原有的规制水准。成本耗费偏大,对应着的物资效能,却没能随同提升。钢结构特有的焊接流程、桥体特有的上下结构设定、钢结构的制备、关联的施工步骤,都会耗费采购进来的钢材。如何精准计算这样的耗费成本,采纳可行措施,以便缩减耗材,是钢结构企业采纳成本管控的考量重点。这种情形之下,强调平日以内的成本管控,有着凸显价值。

三、钢结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钢结构特性的多重企业,在拟定好的项目管控之中,成本关涉的管控及运作,占到了明显比值。物资成本特有的平常管控,能够协同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不断予以提升。只有强化成本管控特有的认知,让企业范畴以内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确认而明晰的成本意识,这样才能适宜变更着的市场走向,缩减预设的物资耗费,拓展经济效益。

四、实现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1.做好钢结构工程预算工作

钢结构工程预算对成本管理起着一定的引导和制约作用。钢结构工程预算不能仅仅围绕着实际成本进行展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其实就是产品质量和产品价格的竞争,而产品价格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成本的较量。

目前,钢结构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地大大小小的钢结构企业遍地开花,工程预算报价良莠不齐,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的预算报价应根据市场价格及时作适当的调整, 并以此制约我们公司钢结构成本的管理,引导企业构建一个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额 ),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这就是说,真正的经济就是节约,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要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既要节约劳动消耗,又要减少劳动占用,一切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只有节约,才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发展生产力。因此,节约劳动时间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实质。我们应该从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着手,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把企业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2.强化项目成本观念,加大物资成本管理培训力度

钢结构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管理,并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项目经理是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必须要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和全体员工都具有成本观念,对项目物资成本的盈亏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制度分明,这是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所在。只有培养了部门人员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物资成本管理的每一个人员都意识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利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物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除了对于企业预设的项目经理、其他范畴的人员,强化关涉成本管控这一范畴的教育还应在衔接着的多重环节以内拟定培训。例如:初始时段的物资规划、物资购进及接续的供应、物资耗费及查验,都应侧重把关。培育出最优的成本认知,经由常规化特性的培训,让职员明晰物资成本凸显出来的侧重影响。

3.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互相依存,相互补充。首先要搞好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其次要做好年度计划成本,,确定和落实年度降低成本措施;第三是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第四应准确、及时地核算产品成本,保证成本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最后应认真展开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作。在以上几个环节中还应当依循市场状态,随时添加适宜内涵。拟定职责机制,把企业范畴以内的项目经理部,当成管控的责任主体。

4.加强对成本管理工作和成本技算控制措施

物资成本特有的查验重点,应被设定成物资发放。建构动态特性的管理,随时发觉疑难。花费最少金额,购进适宜物资,以此便利接续的项目建造。钢构件固有的体积偏大,厂内范畴的倒运艰难。规格偏大的这种构件,还要配有某规格的吊装设备。为此,还应着力去优化平日的物流,缩减必备倒运次数,缩减耗费掉的倒运时间。强化成本核验,依循限额发料特有的机制,随时予以核算。严格管控各流程以内的物资成本。

总而言之,要做好钢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需要从前期设计阶段开始,在材料选用,结构体系,设计制度上做到优化方案,降低成本。到施工阶段,现场项目部要强化意识、确立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好责任,配套激励和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2)

.1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成本发生的时间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是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编制计划成本和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计划成本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计算的成本,是考虑成本降低措施后的成本计划数,是反映计划期内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实际成本是工程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总和。把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反映成本的节约与超支情况,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相比较,可以反映工程施工项目的盈亏情况。

按成本的性质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直接耗用于工程施工并能直接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分包费以及其他直接费等组成。间接成本是指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生产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通常是按照直接成本的比例计算。即项目经理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施工间接费支出。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预算编制办法》,间接成本是以现场经费的形式体现。

按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目标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还可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

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他工程费,包括冬季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临时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等。

规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费等。

企业管理费,包括基本费用、主副食运费补贴、职工探亲路费、职工取暖补贴、财务费用等项。

2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招投标对成本的影响

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来讲,合理的标价是企业和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公路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建设资金都相对紧张,不能满足按正常建设概预算编制所需的资金需求,所以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公路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多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工程最终中标价都远低于正常预算价。由于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在招投标过程中,各投标单位为了能够中标,竟相压低报价,使得工程造价也不断降低。这对于建设项目单位(或业主)来讲是比较有利的,可以尽可能地节约建设资金的消耗;但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来讲,若低于成本价中标,则是非常的不利。不仅会给企业和项目带来严重亏损的风险,还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使施工企业的信誉受损。

因此,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市场价格等各因素,以合理的标价中标。只有这样,企业和项目才有管理的立足点,才能从管理中要效益,成本管理也才能发挥其效果。

2.2.施工组织方案对成本的影响

施工组织方案,主要是指企业为完成项目施工目标,如何进行工料、机及资金等资源配置,采取何种施工方法(特别是冬季和雨季施工以及技术复杂的特殊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顺序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决定采用哪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实施哪些技术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工期和安全保证措施等项内容的计划方案。f}l

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单位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和施工安全有保证的施工组织方案。由于施工组织方案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涵盖了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其中任何一项内容不合理,都会对施工项目成本有所影响。同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分析其原因,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实现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目标。

2.3.施工进度对成本的影响

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8]合理制订施工进度目标并确保其实现,往往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进度加快,要比原计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增加直接成本,但间接成本则可能降低;但是若为了减少资源的投入,一些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降低,但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延缓,则有可能会影响项目的交付使用,即总工期延长了,同时可能造成其它成本费用的增加而得不偿失。所以施工进度与项目施工成本必须同时兼顾,在项目实施的各个地区阶段分别制定进度计划并付诸实施,对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同时也要将因此而发生的变动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

2.4.工程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工程质量是基本建设效益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尽管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每年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施工项目停工、返工,甚至出现重大事故的反面事例仍然层出不穷。纠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认识不足,片面追求项目施工成本的最低化而忽视工程质量所造成的。这种质量成本不仅给企业甚至国家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巨大浪费,而且给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生存的能力带来了巨大影响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成本是统一的。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施工项目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要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适当增加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减少或避免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内部返工损失和外部索赔损失。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3)

1、建筑工程项目控制造价应遵循的科学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科学控制依赖于有效的方式手段,我们应积极采用法律、经济相结合方式维持建筑工程项目活动实践中的成本造价于合理、良好的范畴中,进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控制建筑项目工程造价阶段包含两类要点,即合理确定造价并控制其于适应性范围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市场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发展态势,控制工程造价已经不再仅仅是规范管理建筑行业市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影响到工程项目创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时期,我们应科学遵循控制建筑项目造价的标准原则,即将核定基础定价标准视为工程价值,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视为具体定价导向,并以相关国家行业法规作为定价标准准则。

2、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基本构成

2.1购置工具器件与设备相关费用

当前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化发展,加之建筑工程呈现的单件性与地域性特征,较多建筑工程项目常用中型、大型设备投资费用多通过租赁成本形式体现。其中建筑项目应用国产设备的计算费用与原价构成涵盖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损失废品费、工具专用费、税金、利润、配套件外购费、设计非标设备费与包装费等。而建筑工程项目进口设备的计算与原价构成则由于其交货方式有所不同令原价体现一定差别,国际通用交货方式包含目的地交货、内陆交货与装运港交货等。购置器具、工具与生产设备费用主要指扩建或新建项目设计初步规定,确保初期生产正常运行所必须采购的且未符合固定资产要求标准的各类设备、工具、器件、仪器、备品备件产生的费用。各省市地域对该项费用均具有明确细化规定,因此我们可依据相应地方规定进行计算费率与基数的执行。

2.2构成他类工程与建筑安装项目费用

建筑安装项目工程主体费用包含间接、直接工程费用与他类费用等,后者主要指依据投资方需求新增的安装建筑工程费用以及购置工件、器具、设备之外的他类费用。当前该类费用主体包含使用土地费用、相关于建设单位的他类费用等。

2.3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及调节税

预备费包含涨价预备费与基本预备费两类,在概预算与初步设计之中较难预料的相关工程费用便是基础预备费,购置工具、器件、设备费用及他类建设工程费用总和便为相应计取基础,我们应依据相关国家部门规定进行其费率执行。在建筑项目工程建设期之中,预测基于动态变化的工程造价费用则可称为涨价预备费,内容涵盖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的价格波动增长、安装建筑工程费用、建设工程他类费用的波动、汇率、利率调整引起的费用增加等。工程项目建设期利息贷款涵盖非银行金融单位、国内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商业国际银行贷款、外国贷款、发行境内外债券利息等,依据不同种类贷款方式,我们应在遵循其相应计算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利息计算,一般我们均依据复利进行建设期贷款核准计算。为贯彻建筑产业政策,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我们应合理引导投资固定资产导向,进行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强化重点建设,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和谐发展,这期间对个人与境内投资相关单位的费用征收便为投资固定资产调节税。

3、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有效控制

3.1科学编制建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主体指依据建筑工程长期建设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拟建工程的客观条件进行编制的施工文件,其主要体现了施工建设阶段必须严格遵循的建筑工程组织施工客观规律,如若不然便会令施工建设现场秩序混换,产生严重的物资材料浪费,甚至是停工待料,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并令工期持续延长,引发安全事故的大面积发生。为有效杜绝该类不良状况我们应做好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而为控制工程造价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旦施工单位相关工程实现中标后我们应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状况相应制定可行性组织施工设计方案,即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规划,综合考量各类项目工程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设备机械与工期进度安排等,为有效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与执行标准。

3.2强化管理材料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生产施工的健康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物质基础的保障,同时材料费用成本是建筑工程项目总体造价的百分之六十之多,由此可见施工单位唯有强化材料控制管理,方可最大化降低工程造价,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强化材料费用具体管理便是应对材料采购、应用、费用进行严格控制把关,首先我们应把好定额关,依据施工企业与工地现实状况,做好分析工料工作,推行台账管理,全面控制施工材料的不良浪费及损失。再者我们应把好奖罚关,强化材料应用环境的控制管理,令各项控制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通过有效的奖惩激励、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令全体工作人员在全方位、全过程之中自觉完成本职工作,最大化控制降低不良的浪费损失材料现象,或以次充好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现象,进而显著降低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另外我们应科学把好价格关,深入市场对材料价格实施货比三家,即比运输、比价格、比信誉、比服务、比质量,立足长远,考量施工单位企业的综合利益与长远利益,进而有效降低预算材料价格。

3.3强化质量成本与工期成本管理

工期成本主要指为有效实现工期合同目标我们所应采取的科学有效措施而产生的各类费用,而质量成本则指为提升与保障工程质量一切形成的费用与由于没有符合质量标准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该类成本、质量与工期关系不难看出,倘若我们仅单纯追求某项单独利益必定会引发他类层面的损失,因此我们只有采用实用先进、合理科学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与经济措施,统一制定工程三大目标,核准建筑工程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的理想关键点才能避免工程工期不良拖延或延长,令工程造价成本不良增加,使用资金费用上升等不良现象。实践管理中我们应适应性制定使用资金合理计划,促进控制进度与成本的相互协调。同时我们还应强化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有效控制不良返工率,基于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严格把关,尽量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合格、一次成型,进而切实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材、物、人投入令工程项目成本持续增加。

3.4强化项目实施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影响到施工建设单位最终获取利益问题,签订合同并非脱离管理造价之外而存在的独立合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清晰明确各项工程的具体造价状况、成本标准,对合同之外可能影响工程成本的各类因素与影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强化合同管理,并构建完善健全的施工单位合同管理综合体系,严格控制施工进程中的变更事项,并依据工程动态变化进程合理细化调节合同价款,全面做好实施项目过程的跟踪,并运用有效的工程索赔手段控制工程造价。

4、结束语

可见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对建筑单位、施工企业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遵循科学控制原则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畅、高效开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化建筑行业环境。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4)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性成本费用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未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未能与企业战略相联系;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强调财务方面的信息,忽视非财务方面的信息。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己不适应以“供过于求、顾客需求为导向、国际间分工合作、推行新工艺新技术”为特点的新制造环境,既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又不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为此必须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功能进行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成本管理体系。

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降低工程成本,才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我国的施工企业还充分利用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成本管理系统。组织好成本核算,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了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通过对哈一建、哈三建、哈五建等相关建筑施工单位的调查,他们几年来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实行集约化转变,每年的成本费用控制率都在5%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了企业管理水平。

但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成本控制方法一般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定性方法有专家会议法、主观概率法和德尔菲法等,主要是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情报或意见,进行推断预测。定量方法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即以过去的类似工程作为参考,不能对任一时刻的进度与费用的定性和定量的差异进行分析。

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目前建筑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当前,许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才对己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那时己为时过晚,即所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时就无回天之力了。

1.2 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较弱 目前,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有编制,也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靠经验,个人说了算,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更提不出应对的措施。

1.3 控制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进度和质量是分别用不同方法管理的。项目成本应用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把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这一方法应用在项目进程的重点时,无疑是正确的,可以说明最终的费用是节约还是超支。但是,项目控制实际是对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一个项目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其间的内外条件千变万化。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按规定的方向发展,而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的成本预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结果,无法说明费用在该时刻的差异是由于进度的超前或落后而造成、还是由于成本的超支或节约而造成,不能给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以使项目进展得到有效的控制。

2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2.1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强调成本控制,一方面,是因为成本指标的重要性,是诸多经济指标中的必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还在于成本指标的综合性和群众性,既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又要由各部门、各单位共享降低成本的成果。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所有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组织起来,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

项目经理负责制是项目控制的特征之一。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工作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因为成本失控,必然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更无法向上级和职工交代。

成本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要求包括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主要包括:①工作人员薪金:指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②劳动保护费:指现场管理人员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保用品的购置及修理费、防暑降温费等。③职工福利费:指按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④办公费是指项目经理部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水电书报费等。除上述四项外,还包括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和工程排污费等。

2.2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制 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有时工作责任己经完成,甚至还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成本责任却没有完成。例如:项目工程师贯彻工程技术规范认真负责,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强调了质量,忽视了节约,影响了成本。又如:材料员采购及时,供应到位,配合施工得力,值得赞扬,但在材料采购时就远不就近,就次不就好,就高不就低,既增加了采购成本,又不利于工程质量。因此,应该在原有职责分工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使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都有这样的认识: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要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成本开支严格把关。

这里所说的成本控制责任制是指各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业务中对成本控制应尽的责任。要求根据实际整理成文,并作为一种制度加以贯彻。具体说明如下:①合同预算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②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③材料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④机械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⑤行政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⑥财务成本员的成本控制责任。

3 结束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法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效益评价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施工项目控制中在的问题,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从而保证了项目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01).44-45.

[2]吴向东.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战略成本管理[j].2002(01):27-29.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4):231-232.

[4]田世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2-23.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5)

工业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的造价虽然占总造价比例较少,但由于工业工程项目总造价数额量巨大,钢结构施工造价数额也相当之大,积极探究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结算造价的影响,有利于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施工造价的控制,因此探究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结算造价的影响十分重要。

1工业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应用介绍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工程项目主要有石油、发电、冶金、化工等。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化工工业项目压缩机房中轻型钢结构构建的机房屋面;发电厂工业工程项目中用于固体储运单元的煤厂也是采用的网架钢结构,这类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构建工业厂房或仓库等建筑物。第二类是服务于电气管道设备的钢结构,这类钢结构是工业工程项目安装过程中的工业金属结构件,此类钢结构主要应用在工业工程项目的设备框架、桁架结构、管道结构、设备支架、料仓、排气筒等工程结构中[1]。

2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造价分析

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所占的造价占工业工程项目总造价的百分比虽然不高,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类工业工程项目中,但工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十分高昂,一般的工业工程项目造价都在亿元人民币甚至是百亿人民币,因此,钢结构安装造价所消耗的实际资金数目也是十分庞大的。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工程作为其一部分专业项目,钢结构安装的质量对工业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且工业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较长,工程量巨大,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工业工程项目施工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再加之建筑市场各施工单位之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许多施工单位在竞标时往往会通过降低自身利润来提高中标的机率,施工单位即使中标,其能够获得的利润也是十分微薄的,有的甚至是保本标,若建筑施工单位在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再不通过加强施工造价管理来控制施工成本,那么,施工单位很有可能亏损作业。建筑施工单位也意识到了加强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现场签证管理十分重视。现场签证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3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介绍

工程监理工程师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之外的施工项目进行数量确定,并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数量及质量决定工程支付数量的过程即为现场工程签证。工程签证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材料签证、工程经济类签证、工程技术类签证。不同种类工程签证具有不同的工程施工管理意义及作用。工程材料签证主要是对工程合同之外额外增加施工材料价格的确定。工程经济类签证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变化以及工程项目增减的确定,引起工程施工项目变化以及工程量增减的原因可能是施工环境的改变、业主的要求、施工图纸设计问题等。工程技术类签证是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项项目具体施工技术的确定。

4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结算造价的影响

工程签证作为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工程签证管理与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经济效益都有之间的联系。工程施工单位加强现场工程签证的管理,工程造价结算工作与工程成本的控制将会更加高效的进行,建筑施工单位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更大,但若工程施工各单位不重视现场工程签证的管理,工程的造价结算将会受到影响,工程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建筑单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直接减少。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所需要的材料是形状不一、性质各异的钢材。钢材的种类有很多,如槽钢、工字钢、U型刚、角钢等。钢材的厚度根据不同工艺需求也不同,如普通钢板、花纹钢板等。钢材从生产到运输最终到钢结构安装,在钢材运输过程需要工程技术类签证,材料价格可能存在工程材料签证,工程项目变动引起的钢结构安装可能存在工程经济类签证,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工程签证,加强钢结构安装施工的现场签证管理不仅仅能够减少施工纠纷产生的可能性,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钢结构安装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经济效益。在钢材料运输过程中,有时可能需要工程技术签证。钢材运输过程需要工程技术签证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甲供材情况下,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不全面的情况之下,存在因工业项目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范围较大,钢结构材料运输受时间和构件尺寸的限制,需要临时堆放场地或组装拼装场地,产生二次搬运情况,二次搬运的费用一般需要签证,为了保证运输钢材符合工程工艺要求,则需要工程的监理工程师提供工程技术签证。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签证管理还应该尤其注意工程材料签证的管理。在一些包工包料的工程项目中,建筑单位应该特别注意施工图纸中未包括但实际施工额外增加的施工材料的签证管理,若施工单位未对增加材料的签证进行严格的管理,则在最终造价结算时可能会出现纠纷。在实际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是经济类签证。在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常常出现钢结构尺寸变化造成的工程量的增减,材料更换造成的工程量增减等情况,以及存在现场需要对个别构件进行修改和加工的情况,现场加工费比工厂内加工费更高,需要补充签证。而在工程经济类签证中常常出现签证中未标明钢材尺寸数值,材料更换范围及规格要求缺失等问题,钢结构防腐是现场施工必须的主要工程,防腐层的涂层厚度和遍数需要签证,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存在的这些经济类签证问题对施工单位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钢材料的特征,并清楚的标识。现场签证直接影响到工程最终的结算造价,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重视工程现场签证管理。提升工程现场签证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签证意识,制定严格的现场签证管理制度,引进专业的现场签证管理人员,并对工程的现场签证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监督,杜绝签证延迟拖延的现象发生,坚决做到现场签证管理及时并准确[2]。

5结束语

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造价结算的影响探究有利于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积极探究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造价结算的影响对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及其更好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6)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是以可交付成果为目标将复杂项目按照一定的原则分解为一系列可以明确定义的项目工作,通过项目管理过程将这些工作进行综合的计划和控制以完成项目目标。WBS是项目计划和费用控制过程的中心,也是项目管理中的综合工具。在复杂的海上油气建设项目中,更需要完善、清晰WBS使项目各参与方都能从整体上了解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便于进行整体的协调管理。但不同职能的项目参与方管理者对于项目WBS的认知角度、关心层面是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的WBS以适应相应的管理职能。

1.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发展与特点

WBS的理论最早出现在美国国防工业以产品为导向的工作细化/分解管理模式中。美国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962年推广的计划评价与审查技术中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WBS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美国国防部在1968年将WBS作为了军事项目的一个标准要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在不同领域应用范围的应用发展,WBS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WBS所指的工作分解结构,代表的就是将项目的各项内容按其相关关系逐层进行分解至工作内容单一、便于组织管理的单项工作,再把各单项工作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相对关系用树形结构形式或行首缩进的表格直观的表示出来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使项目各参与方从整体上了解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便于进行整体的协调管理或从整体上了解自己承担的工作与全局的关系,WBS可以对整个项目的范围进行组织并定义。

2.工作分解结构WBS在中国海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海油初期的海上油气开发以对外合作开发为主,这个时期也正是WBS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国际上逐步广泛应用的时期。从1981年开始开发建设的渤海埕北油田,1985年开始的渤海渤中28-1油田、北部湾涠10-3油田,1987年开始的惠州21-1油田等都是中外合作开发建设的油田项目。中国海油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过程中的工程项目管理都完全按照国际程序和标准进行,这不仅引入了资金和开发技术,引入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WBS等现代项目管理工具,更奠定了中国海油油(气)田开发建设未来的科学管理的基础。在此过程中,WBS作为项目管理中进行范围管理和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变更管理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与工具,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推广应用。

2.1 WBS是项目计划编制和进度控制的基础

工作分解结构包括中国海油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所定义的所有工作内容以及所有可交付成果,对分解出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工期估计、资源分配、建立逻辑关系、时间优化、权重设置,建立起项目总进度计划和项目进度衡量系统,同时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进度控制活动的基础。

2.2 WBS是建立项目成本分解结构CBS的基础

对项目进行费用管理,建立项目成本分解结构(Cost Breakdown Structure,CBS)的依据是项目的WBS,在海上油气田建设项目的各单项工程,如平台、海管、海缆、浮式储油轮(FPSO)、终端、码头等的成本控制和预测中都是以WBS为基础。

2.3 WBS是项目量化管理和明确职责的基础

在复杂的海上油气建设项目中,WBS是定义项目范围的基础,也是项目量化管理和高效管理的基础,是所有项目干系人能从整体上了解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并明确他们在组织工作中的关系、责任和地位,建立明确的职责划分,便于进行整体的协调管理和对项目度量的结果进行跟踪和控制。

2.4 WBS是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基础

工作分解结构100%原则等同于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全部工作,通过WBS的分解使项目的范围内的工作结构可以清晰、完整的展现各层级之间、各单项工程之间、各个活动之间的内容与关联,从而成为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3.中国海油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架构设计与管理方法

3.1 WBS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工作分解结构(WBS)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全生命过程,作为项目进度管理跟踪与成本管理控制的主要结构,其设计需要考虑从项目立项、概算编制、年度预算执行、成本管理及进度跟踪、项目后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综合需要,同时需要体现工程建设项目的产品成果。在工作分解结构(WBS)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有:立项批文作为标准界定项目的建设范围;符合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执行、进度跟踪的需要;符合项目预算编制、下达、管控的管理结构;符合项目成本核算、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等。

3.2 WBS层级细分主要原则

在复杂的海上油气建设项目中,不同地位、不同职能的项目参与方管理者对于项目WBS的认知角度、关心层面是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的WBS以适应相应的管理职能。通常作为总承包工程(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工程建设项目组,对项目的管理主要是以产品交付作为项目目标节点,但作为投资方,项目进度和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控制管理是工作分解结构(WBS)设计的重要考虑原则。

为了结合进度跟踪与成本管理需要,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划分首先需要细分单体工程,并在单体工程的基础上考虑该单体工程建设各子项工程的每个工作步骤和内容的划分。同时设置上综合考虑项目管理精细度与管理资源(人员等)、项目工期之间的平衡,主体WBS层级不超过五层。以渤中28/34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为例,主要为:

3.2.1遵循中国海油区域油田群管理和公司ERP系统设计原则,工程建设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的首层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并与项目定义层的编码保持一致,即油田群层;

3.2.2第二层工作分解结构依据预算编制与控制、财务核算的要求,设置为油田层。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范围涉及多个油田的情况,油田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

3.2.3第三层工作分解结构依据工程设计维度,设置为单体工程层级。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按具体单体工程进行划分,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

3.2.4第四层工作分解结构是对于第三层的单体工程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3.2.5第五层工作分解结构是标准作业层,01-详细设计、02-采办、03-建造、04-运输&安装、05-连接&调试。

上述分解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投资方的管理需求,先对项目要建设的内容进行两层(单体工程和子项工程)的分解,再对该子项工程建设过程所需要的作业进行分解,重点管理角度放在建设某一子项工程的过程中,加强成本的管控和进度的跟踪。

4.工作分解结构WBS与费用分解结构CBS的关系与实践

成本分解结构(Cost Breakdown Structure),是估(概)算、预算、核算和决算管理的成本管理基础。在概算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成本除了需要按照工作分解结构(WBS)分解到最底层,还需要按照成本分解结构(CBS)项目进行细分至最底层,使成本管理不但能够逐层分解和源头追溯,还能和工作分解结构(WBS)匹配。

例如: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L1-L4层级需要分为项目、油田、单项、子项具体的项目,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和成本分解结构(CBS)的公共层级,是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的进度跟踪和成本管理的统一口径管理结构,L5-L7级作为成本分解结构(CBS)的区分层级,主要用于估(概)算、预算、核算和决算阶段账号的载体,作为各个阶段成本管理的分类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成本要素、服务组和物料组、服务主数据和物料文本作为明细的台账级别的费用载体。

如此就实现了在工作分解结构WBS应用于进度计算时,处于底层的工作内容或活动完成的进度情况,通过计划工作的权重由下自上逐级汇总,形成项目计划进度完成比例;费用分解结构CBS在应用于投资完成情况计算时,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处于底层的工作内容或活动完成的进度百分比乘以该项活动的投资额,由下自上逐级汇总,完成的投资额之和与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进行比较,形成项目投资完成比例。而项目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工程项目计划进度和投资完成比例在一定阶段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但随着工程的竣工投产,以及总投资额的逐步明确,该差异逐渐趋于一致。其主要原因是进度衡量系统中关于权重设定的方式,不能用投资完成比例直接代替工程量权重配置,但可以考虑在工作过程中试行一些办法,如:通过对工作分解结构WBS和费用分解结构CBS在五级以上权重配置上对单项工程使用费用权重统一设置等方法,使差异缩小,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便于在现有的中国海油项目管理及财务制度方面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5. 结论及建议

每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都必须有一套核心特点,在它所应用的领域和行业让WBS能够满足项目的需要。中国海油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关于WBS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WBS的质量,是今后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探讨和关注的,未能考虑这些因素会增加未能识别所有需要的工作的风险,因此很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本文拟提起项目管理者们关注的是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尤其是最基础的内容和最核心的工作环节,建立最适用于本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7)

一、多项目群与多项目群管理概述

大型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复杂过程,由于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包含的分支项目众多,多种项目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大型项目群建设。在当前工程建设阶段,对于大型项目群管理主要是针对多项目管理之间的组合与联系进行,多种项目结合,共同组成一个项目集群的整体,在实施多项目群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项目的分类在同一施工条件下协调完成。

二、大型项目群工程实施方式研究

(一)项目群实施方式分析

项目群的实施方式根据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串行项目群实施方式,另外一种是并行项目群实施方式。所谓的串行项目群的实施方式更多的是一个项目接着另外一个项目,其在时间的节点上不会发生冲突,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在整个工期上不会出现时间节点上的搭接。

另外对比于串行项目群存在的另一个项目群实施方式,则是并行项目实施方式,即在某个时间段上同时存在着多个的项目进行同步实施,此实施方式则是相对于不同的工程或者同一工程的不同施工项目的施工组合,其主要的特点是同一时间节点上的项目不同实施方式。

(二)多个项目群实施方式分析

多项目群的实施方式,根据其所属的项目群的实施方式不同可以进行区分,通常情况下分为同步并行项目群和异步并行多项目群以及串行多项目群,此多项目群实施方式与单个方式具有不同,其形成的类型以及项目群组的并存上存在着区别。在多项目群实施方式中拥有多个项目往往其开始时间是一致的,而且在此实施阶段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在时间上存在着节点搭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多项目群组的实施方式更多的是多种不同项目实施,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做为实施方式同步进行,而在项目上却是不同。

三、实施大型工程多项目群并行工程

(一)并行工程的定义

二战时期美国专家最早提出并行工程的概念:是在施工中并行的、集成地设计产品和与之相关的整个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利用这种方法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在运行周期中从开始到完工的所有因素,其中包括产品的性质、特征、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和用户的需求等。

(二)在项目群中实施并行工程

在项目群中实施并行工程,主要是将业主作为建设的核心,施工过程中参与多方项目群,将各种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整个过程。

其中,设计单位、供应商、承包商和运营商都可以提前介入各个程序,使得所有的阶段中施工要素达到一致,避免在实际的生产中多过多的调整和更改,保证项目群目标的顺利完成。

项目群的全生命周期非为4个部分: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后期维护运营阶段等。传统的项目全群施工时一般为串行关系,按照每个阶段的顺序依次进行,若出现问题最后统一反馈,导致变更和延误的工作较多。

(三)实施多项目群的并行工程

在项目群的并行施工过程中,参与方可以提前介入来开展后续阶段工作的交流,但后续阶段没有成熟,许多信息需要判断,导致准确性降低。

所以在多项目群实施过程中,让先施工的项目为后续的项目提供准确性的信息和数据,达到有效的反馈和监督,缩短了工期,避免了返工,只要将首个项目群建立,后续的第二、第三项目群实施就相对简单了。

四、大型工程项目常见组织结构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每一个项目都有若干职能部门组成,如财务部、采购部、工程管理部等,而这每一个职能部门又可以划分成若干职能组织,各职能组织和职能部门统一归于部门经理领导,其组织结构可以参照下图来分析观察:

就目前而言,大型工程项目职能式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各个项目管理分工明确,管理运作思路清晰,在各项目团队中,都有属于自身项目的技术保障,故职能管理和项目技术保障是支撑大型工程运作的后盾。

项目职能式结构的管理人员设置较多,管理权能分化、管理职能重复等情况普遍存有,项目管理权威不够的现象存在,且各项目之间的成员交流存有阻碍、团队成员的事业感不强,这些因素均是职能式管理组织中的不足之处。

除了职能式管理组织结构是大型工程常见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也是较为常见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通常有两类部门划分,分别按专业任务划分部门、按子项分类划分组织。在按专业任务划分部门中,主要看中专业技能、企业资源和职能管理,考虑这些因素来解决由谁干和怎样干的问题,其具有专业任务的指令权和决策权,从下图工程处、技术处可以看出专业任务分类情况。

从子项分类的组织来看,其主要是对项目目标进行计划规划和管理控制,在项目工作中,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同时协调各个工作环节关系,子项分类组织拥项目的指令权,如下图中浦西项目部、C片区项目部等。

但是,矩阵式管理机构是双重领导,争权问题是此种管理机构所存有的问题,如果问题严重,其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五、项目群管理组织结构设计要求:

1.分析整个项目的范围、大小、项目的组织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保组织的结构能适应于该项目要求。

2.选择组织结构时,需要充分的借鉴项目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发挥这些经验的功能。

3.精简工作人员,将整个组织的机构变得更简单,项目的组织规模更小,更便于管理和支配,让最小的组织机构发挥最大的职能,充分利用机构的职能人员。

4.实施项目组织的动态化,可以根据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调整和更新。使其组织更灵活,能有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的职能,避免永久性的管理导致的管理困难。

5.建立核实的管理层次和管理跨度。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在众多的大型项目群中,由于单位众多,容易导致结构混乱,需要在设计组织时将而机构控制在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中,将组织结构设计尽量简单化,明确内部关系。

结语:

本文针对大型项目群结构特点的管理与设计进行大致探讨,就大型工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与理论创新进行结合分析,但目前工程管理设计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具体探究:1、本文所提到的大型工程项目集群管理的组织形式的科学合理性目前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型项目群管理组织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整理;2、工程施工阶段的各个组织环节还需要具体化分析,其中所涉及分工因素、流程因素与技术管理等方面可以灵活变化,但人工投入与组织特点还需要结合具体施工项目进行多方面筹划;3、新型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大型工程多项目群管理的复杂特点进行使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8)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会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实践表明,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在把握高职教育本质内涵、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符合国情等方面,代表了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研究并推广的课程模式。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实践项目课程模式过程中积累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从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内涵要素和基本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试图为项目课程模式的理论体系积累一点线索。

一、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

项目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科学选择。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学者们常常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或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不是按照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所脱节。学科体系的结构即学科结构是指按照学术研究的需要将学科知识分类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项目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与学科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截然不同。项目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这里所涉及的职业不是以认识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而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以建设、改造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的部分职业。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工作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体系。经过比较可见,工作体系是跨学科的,而学科体系是跨任务的。所谓工作结构是指工作体系的内部、外部结构。其外部结构是静态的,是指工作任务的形式、内容结构;其内部结构是动态的,是指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结构。不同于学科结构的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为构建的。揭示客观存在的工作结构的技术是工作分析。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而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目标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两者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那么以工作知识为内容的项目课程的结构必然取决于工作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事物的功能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仅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还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结构的联系。也就是说,项目课程的结构也是影响项目课程功能的重要变量。显然,项目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学科课程,它适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总之,项目课程模式体系、结构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

二、项目课程的内涵要素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内涵的认识还处在探索、总结阶段。笔者根据有限的资料和实践中积累的理性认识,认为项目课程的理论内涵有五大基本要素: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过程观、策略观。

1.能力观。项目课程的目标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人际沟通、交往、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其二,项目课程落实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合作学习和方法创新的能力。其三,项目课程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做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高度统一。

2.结构观。即项目课程的结构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结构,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学科课程的三段式结构深入人心,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进行一场对“结构”的革命。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就前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建立与职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后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基于工作体系和工作结构整体化设计而不是局部化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结构的外部结构是开发课程结构的依据;工作结构的内部结构是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设计的依据。

3.综合观。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这两个“综合”的载体就是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或模块就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项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项目太大会造成综合程度太高不便于教学安排,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项目太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技能与态度和情感的人为割裂,反而做不到“综合”。项目的有关内容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接轨”,所有内容安排都要围绕项目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整个项目内容呈聚焦式的结构,而不是发散式的结构。这也是高职教育项目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项目课程的主要区别。需要明确的是,“聚焦”是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而言的,并不排除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选择不同方法、策略的“发散”;职业态度、情感的培养不仅仅落实在项目的内容上,还要注意外部教学环境的呼应。

4.过程观。项目课程逻辑体系的基础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学科课程以实际存在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为主,以结构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静态的。而项目课程以自我建构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为主,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动态的。因此,项目课程开发中,项目的设置以及内容的展开,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建立一个系统;项目课程实施中,要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要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要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

5.策略观。项目课程的一般教学策略是“特殊——一般——特殊”;特殊教学策略有三点,包括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学习过程的行动化和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课程内容开发中,先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组建工作项目 (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内容,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典型零件、典型产品和典型服务等。可见,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是通过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具体项目来实现的。项目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学生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项目课程以完成项目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为学习结果,从而实现了学习结果的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三、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可按不同线索加以总结,笔者以学校教育工作环节为线索,从开发主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总结了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开发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因此,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其开发主体必须坚持多元化,即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在课程开发的不同环节中三部分人员的作用各有主次。同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课程结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重构”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二,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3.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应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零件、产品、设备、工艺、案例等,从而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开发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

4.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必须做到工学结合,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教学过程而言,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中心地位。就教学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传统教室、专业教室、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

5.课程评价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其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其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9)

0 引言

软件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极为复杂,尤其是在重新设计并实现一个全新的软件系统时。这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精力颇为相似。大型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错综复杂,如何有效地协调相关资源,成为管理者的一大难点。在软件工程中,我们通过结构化需求分析,将各种模块、数据展示在数据流程图中,使得各类资源一目了然。将此方法运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更科学地实现资源配置和劳动力管理。

1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

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SA)是由美国Yourdon公司提出的适用于分析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定义的分析方法。其通常与L.Constantine提出的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方法组合使用,即SASD方法。Yourdon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最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SASD首先使用SA对整体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利用SD方法进行总体上的设计,最后根据项目分析需求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ming,SP)。

1.1 结构化分析方法定义: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Method,SAM)是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的软件开发方法。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有结构化分析(SA)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等方法。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性、信息隐蔽等。

1.2 SAM的基本思想:SAM要求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使用一定的图标工具,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是把项目系统当成一个大的模块,然后再根据分析、需求和设计等不同要求,进行模块组合或者分解。其主要注意力在于如何将项目复杂的各个要点通过 “分解”和“抽象”的两个基本手段降解为开发人员可以顺利掌握的程度。可以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不同属性的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的目的。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属性,可以考虑略去细节,以后再逐步添加细节,直到涉及到问题的本质,这就是“抽象”。

1.3 SAM研究方法:①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em DFD),数据流程图由数据流、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数据流是有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用箭头表示,是描绘数据流程图中各种成分的接口。数据加工是对数据执行某种操作或变换,是把输入数据变成输出数据的一种变换。数据存储并不等同于一个文件,它可以表示文件、文件的一部分,数据库的元素或记录的一部分等。数据源又称终点代表系统之外的人、物或者组织。②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定义的集合。数据字典是结构方法的核心。③E-R图包含实体、关系和属性等3种成分。这三个成分来理解现实问题,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④判定表、判定树。判断树是判断表的变形,一般比判断表更直观、易于理解。判断树代表的意义是:左边是树根,是决策序列的。

2 建筑工程项目结构化分析

2.1 建筑工程项目基本流程。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流程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①建设单位在办理开工报告之前向负责质量监督的质监机构办开工手续,取得合法的开工手续。②项目正式实施前的方案设计、报审。③建设单位将相关工程文件提交到建委后,质监机构审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同时核查开工条件,通过之后,核发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开始正式施工。④基槽开挖完毕后,建设单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验收事宜,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基槽土质(桩基)情况进行验收、签证后,转入基础工程施工。⑤基础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验收事宜,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签证后,转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⑥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后,通过验收、签证后,进入装饰工程施工。⑦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验后提出报验申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同意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初验合格后,将质量评定文件和该全部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报送质监机构,质监机构对竣工技术资料进行核查,并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经现场核验质量问题整改完毕后,签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书。

2.2 建筑工程的特点:①复杂性。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资金、人力密集型项目,其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极为复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②系统性。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多个不同阶段的子项目组成,具有良好的可拆分性。③顺序性。建筑工程子项目一环一环紧扣,决不允许跳过顺序施工,否则就会形成空中楼阁。④时间性。建筑工程具有极度的时间效应,在不同的时段完成不同的子项目。

2.3 建筑工程项目有多个子项目组成: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楼宇智能系统等。这些子项目还可以拆分成多个下级子系统,具有非常完整的独立性。

3 结构化分析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都是以完整系统或项目为基础,通过结构化分析方法或施工方案达到完成项目目的。

3.1 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的统一性。①产品实体化。软件工程项目产品是软件,建筑工程项目产品是建筑物。二者都是由相关实体组成。②系统复杂化。软件工程产品是多个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建筑物是由多个复杂的子项目组成。③独立性。建筑工程项目和软件项目一样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划分,如建筑工程可以划分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等独立子系统。④模块化。可以将建筑工程各个子项目看作是软件系统中的子系统,然后将子系统又划分为不同模块。⑤使用工具相似性。工程项目使用网络计划制定各种施工节点和进度,制定施工流程。

3.2 应用分析。通过引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流程图的模式画出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图,以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为例,图1。

如图所示,通过画出质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图就可以使管理者能更为清晰地了解其业务流程,可以使建设单位通过一张图表便捷地解决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将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来,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便捷的图表浏览,舍去了更多繁琐的文字。

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可以使建筑工程流程更加顺畅,为建筑工程走向科学化、标准化、便捷性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宁.软件工程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25-56.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0)

Abstract: how to better acces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tracting market and become the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currently needs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a successful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and reasonabl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et is the premise of general con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how to set up the correct reasonabl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contracting busin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how in the overseas market initial establish temporary, adaptability, phased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that on the way to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transitional stage should be used more can adapt to "go to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the strategic goals of th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oj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yp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总承包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及资源不断优化组合的过程。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设计、施工企业都开始承担工程总承包项目,它们不但在国内开展总承包业务,而且在国外也承担了大量的总承包项目,尤其是电力紧缺的东南亚市场。然而,在进军国际市场、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承包商所需承担的风险更为复杂,如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不足,不同国家政策风险、自然条件风险、设计施工技术风险、合同风险等。

如何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成为众多国内电力工程公司急需考虑的问题。本论文将讨论如何在开拓海外市场初期建立临时的、适应性的、阶段性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

1. 影响项目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设置的权变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的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面进行分别介绍:

(1)组织的战略:组织结构应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目标是由组织战略决定的,因此,组织的结构应与战略紧密配合。企业战略的变化将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又能够促进公司战略的实施。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将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放在激烈地变化着的环境中去考察,才可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规模与结构:组织的规模明显地影响着结构。伴随着企业活动的内容会日趋复杂,人数会逐渐增多,活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企业组织结构也须随之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大型组织(通常雇用了2000多名员工的组织)倾向于比小型组织具有更高程度的专门化、部门化和集权化,规则条例也更多。

(3)技术与结构:组织的协调和控制方法应该视技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技术越是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高,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的效率就越高;反之,技术越是非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低,这时,采用柔性有机式组织结构的效率也就越高。

(4)环境不确定性与结构: 一些组织面临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另一些组织面临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因为不确定性威胁着组织的绩效,管理者试图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而组织结构的层级变化就是减少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措施,越不确定越需要有机式设计。

2.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组织结构

现在我们将从以上几个权变因素分析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工程市场应如何灵活地选取组织结构:

(1)战备与结构有效结合的一项重要的分析是要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如果企业的一项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不能够安排在一个组织单位内完成,那么需要加强分管这项业务不同方面的几个组织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需要设立一个战略管理单位,对这几个组织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以促使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就走向国际工程市场而言,目前采用项目型组织结构更适合目前的战略,从各个职能部门选出一些有国际项目工程经验的员工,不再隶属于具体的职能部门,专心研究国际总承包市场,为国际总承包工程累积经验,同时能够更快地更准确地响应目前正在进行的国际总承包工程业主方的要求。

(2)从组织规模角度对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组织规模扩大,使得组织中劳动分工就越多、越细,导致组织结构越复杂,组织结构规范化程度提高,使高层管理者难以直接控制其下属的一切活动,势必需要分权。

对于许多工程公司而言,随着近年来企业的发展,在组织上势必要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科室的设置也越来越体现专业化,正规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步将权力下放到各级中层及中下层领导,适度放权。

这些措施均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但是对于“走向世界的国际型工程公司”而言,国际总承包工程无论是经验、人员配置、资源情况等都会明显不足,如果套用国内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套用在国内电力市场已经成熟的适用的组织结构,不利于国际总承包项目的发展:

① 由于国际总承包业务相对较弱,应成立专门的项目部,将各项目部成员的职能划分弱化(职能划分原本是为了提高单个工种的工作效率而划分的,对于提高单项工作效率是有效的),而对于较弱的事业部而言,复合型人才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② 正规化规范化的章程仍是国际总承包方面所必须遵守的,但是在迈向国际工程公司的过渡时期,可以允许项目部减少正规化的审批步骤等,提高效率,使项目部能更快更准确地响应业主的要求,为品牌的创造打下基础。

③ 对于分权方面,由于目前国际总承包项目部的员工对于国际总承包项目并不是特别熟悉,在对责任放权的同时,应加强指导,项目经理在充当领导角色的同时,应作为导师的作用引导整个项目团队,以弥补团队成员经验之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照项目型组织结构的概念,项目型组织结构对于过渡时期的国际工程公司而言,明显优于矩阵式的项目组织结构,可以将复合型的人才聚集起来,同时能够提供统一指导,减少从职能部门审批某些文件的正规化步骤,大大地提高项目的效率,为国际总承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 从技术角度来讲, 查尔斯•佩罗使用任务的多变性和问题的可分析性这两个变量,构建了一个2X2矩阵,如图示:

佩罗提出,从两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考察:一是任务多变性(分为:少量例外、很多例外),即技术在工作中遇到例外的数量;二是问题可分析性(分为:确定的、不确定的),即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可被分析的难易程度。根据上述两项维度标准,佩罗将技术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常规技术、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和非常规技术。

对于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而言,这里同样将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谈判技术、生产技术等)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国内市场的已经形成标准化步骤、可以通过更多更细的劳动分工来进行量产的工程技术或生产方法,而且由于对国内市场的熟悉,可以将之归为从工程技术在向常规技术转化的阶段;另一类是面向国际总承包市场,该类技术不仅仅存在工程技术,一些软技术尚属于非常规技术、手艺技术及工程技术方面,因而对项目组织结构也提出了分权、低正规化的要求,以保持其灵活性,保证其对业主要求、工程状况、市场需求等的响应速度。

(4)环境不确定性方面,我们仍采用一分为二的角度看待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

由于对国内市场了解,国家对于电力系统建设的政策以及电网公司的支持等,国内市场相对处于稳定和简单的环境,采用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不仅满足了总承包项目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相结合,可发展技术分工以达到技术精细化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类似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效益。

但是对于国际总承包市场而言,面对全新的课题,复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电力行业,各国政策的不同,电力基建项目所需资金大的风险,自然条件风险,施工方法风险、合同风险,甚至政治因素等都处于一个不熟悉及变动的过程,因为面临这种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只有采取组织结构层级的减少才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才能达到设定的绩效目标。从对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和项目型项目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就环境不确定性而言,项目型组织结构更能适应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国际工程总承包的过渡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发展国际总承包的过渡阶段,采用项目型项目组织结构更能适应公司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国际总承包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为国际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提供良好的组织结构前提。

3.项目型组织结构的阶段适应性

前面我们分析了项目型组织结构如何比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更适应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公司进军国际总承包市场,同时列举了一些项目型组织结构相应的优点,那么是否可以认为项目型组织比矩阵式项目组织更优,更先进?

答案是错误的,正如先前分析所说,没有任何一种项目组织结构是普适的,组织结构应根据组织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不确定性进行相应变化,同时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不同业务的组织结构也应有所差别,以便能够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组织结构没有先进不先进之说,当然也没有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对于企业所有发展阶段都适合。

项目型组织结构很明显的缺点就是:一、成本低效,项目从一开始的投标到最后项目结束,并不是所有的阶段都是高效的,很有可能出现一段时间项目组成员闲置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二、项目间缺乏知识信息交流,除非一个项目结束,该项目组成员转入到另外一个项目,该项目的成果很难被其他项目所分享。

因此,组织结构的设计重在思维和实质,而不在结构和形式,重要的是适应的阶段性,而不是存在的普适性,组织结构的设计应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战略、规模、技术及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调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组织结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超.ACRE公司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5-12.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1)

1.1交易费用理论对工程项目的全新阐释

在项目管理理论下,许多学者、专家、协会都对工程项目做了定义,应用比较多的描述为:工程项目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由专门组织开展的、以工程实体为对象的一次性活动或任务,最终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14]。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往往将工程项目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以及项目治理理论的提出,引发了传统研究视角的转变。工程项目中业主方通常采用招标竞争方式选择建设工程的生产者/承包方,而非选择工程产品本身[15]。因此,在新的研究视角下,可以把工程项目看作一种特殊的交易。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工程项目基本的交易特性。首先,工程交易具有较强资产专用性,业主方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是一种资产性投资,工程的选址、设计、招投标、进度安排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是工程交易具有不确定性,地质条件、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以及工程交易各方的能力、资质,都会对工程交易的进行产生影响;最后工程交易的频率较难估算,根据交易主体交易活动次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工程项目特殊的交易特性导致工程交易产生了巨大的交易费用(图1),因而需要治理结构来“注入秩序,转移冲突”[12],即针对不同特征的工程交易,设计与之匹配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费用。

1.2工程项目交易费用的具体内容

科斯虽然最早发现了交易费用,但威廉姆森率先提出并强调了交易费用概念。在早期分析治理结构的同时,威廉姆森更加强调了交易的重要性,并把治理结构称为一种“交易费用工具”[16]。而后,威廉姆森分析了交易费用的组成,战略性地将交易费用概念转向了应用阶段,威廉姆森的思想为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开辟了一条道路[17],工程交易同样适用于其理论。威廉姆森把交易费用划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两个部分。对于工程领域而言,事前交易费用主要在以下环节发生:业主进行投资机会分析、评估而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寻找以及组织招投标确定合适的人(包括设计、施工、咨询、机械设备供应等企业)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与人进行价格谈判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进行融资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等。事后交易费用主要发生在工程交易达成以后:对人进行监督所耗费的费用;对人进行绩效考核所产生的费用;为处理设计、进度变更所花费的费用;为规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风险所耗费的费用;激励、协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费用等。

2交易和治理结构及其维度化

2.1交易及其维度化

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建人威廉姆森提出,交易是一种产品/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种技术边界的转移[16],认为区分交易的标准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这三个标准是使交易互不相同的关键性维度,据此可将交易进行维度化(图2)。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亦可从这三个关键维度来进行分析。资产专用性是三个关键维度中最特别的,威廉姆森将其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当投资一旦形成,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重新配置将会使资产蒙受重大经济价值损失[16]。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机发生的不可预测问题,另一种是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方对于另一方行为决策的无法获知问题[17]。前者具有不可预测性,后者源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投机心理。对于同一种交易,不同的交易主体可能会引起交易频率的重大差别。一般而言,交易频率较大时,设计与维护专门的治理结构是更值得的。

2.2治理结构及其维度化

虽然治理结构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17],但可以明确的是,治理结构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组织交易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效率。所以说,治理结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能以合适/不合适来进行评判。治理结构的区分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即契约方式、调适类型和调适手段交易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方式[12],威廉姆森将契约方式分为三种:古典式契约、新古典式契约和关联式契约。不同的交易需要不同的契约方式,形成不同的治理结构。同时,对于经济组织而言,核心问题就是调适。调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源于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适,二是依靠协调各方关系的协调调适,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混合形式。不同的调适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无论哪一种调适都需要一定的调适工具来完成,调适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激励,另一类是行政手段。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18],行政手段则主要指命令、权力等控制手段的运用。在自发调适中,激励的作用很明显,但行政手段却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在协调调适中,激励和行政手段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根据加载的强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别。

3交易费用理论下工程项目治理结构的基本定位

3.1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关联匹配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即交易依赖一定的治理结构来进行,合适的治理结构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进而提高交易的效率。整体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根据交易与治理结构的维度化,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类。在古典契约条件下,可以把交易看作一种理想合约。相应地,新古典契约下可以看作长期合约,关联式契约下可以看作关联合约。组织交易的方式(治理模式)也可以分为三种,即市场、混合组织和企业[17]。交易和治理结构的关联匹配,可以约束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理想合约不涉及资产专用性,也不需要明确的交易双方,它依赖详尽的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交易。长期合约中引入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原有合同关系有破裂的风险。而关联合约还涉及高交易频率,要求专门并可进行调整的组织来完成交易。具体地,资产专用性强度越高,越应选择特殊的治理结构用于组织交易;交易频率则更多地影响契约模式的选择;不确定性的增强会把交易逐渐推向专用投资[17],故而需要特殊治理,这一点与资产专用性基本吻合。用“+”表示资产专用性强度,不考察不确定性,交易与治理结构的有效匹配关联如表1所示。

3.2工程项目治理结构的基本定位

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专用性资产包括专用地点、专用人力、专用实物以及其它特定用途的专用资产。工程交易中,工程项目的地点是固定的,且如果更改将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工程设计、招投标等形成的工程文件具有人力资产专用性,且一般只能运用于所对应工程;特别地,时间因素也会产生较强的临时性专用资产,例如投资型工程会因市场趋势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收益的变化。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决定了工程交易不适应于古典式契约,不能采用市场治理的模式。总体而言,在我国工程领域,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交易频率较低,关联式契约并不适应。同时,工程交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即不确定性),需要工程交易双方设计特殊的治理结构,以解决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结合图4可以推断,工程交易应该对应混合治理结构,具体为三边治理。从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可以看出,合适的治理结构可以帮助建立工程交易中的秩序,使得工程交易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还可以规避和转移工程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冲突。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是降低工程交易费用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