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35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92—04

一、引言

高校内容依托式课程改革是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和创新。内容依托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体现了整体教学的思想,将语言技能的培养综合融入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最终实现学科内容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提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CBI教学模式在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研究的支持下,一直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Snow,Met&Genesee,1989;Grabe,Stoller&Fredricka,1997)。研究者大多聚焦于该教学理念的应用效果以及该教学理念实施过程中“学习者”相关因素的研究,但却忽略了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参与教学的“教师”这一重要因素。在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CBI师资培养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二、研究背景

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CBI)即英语的Content—BasedInstruction,主要是指基于某个学科知识体系开展外语教学的一种理念,它摈弃了人为地将外语教学孤立于学科体系之外的传统教学方式。目前,国内的内容依托教学研究还处于理论介绍和初步探讨试验阶段。周笃宝(2004)、戴庆宁和吕晔(2004)、袁平华和俞理明(2008)、袁平华(2010)、常俊跃和赵永青(2010)等人对内容依托教学理论进行了引介,对在我国实施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和相关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该所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全新的“内容·语言”融合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课程模式,实现了内容依托课程和语言技能课程的融合。CBI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扩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常俊跃、夏洋,2011)。但是,课程变革也是引起和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原因,课程研发者无一例外地面临课程变革中的教师转变问题(刘学惠,2005:211)。对于外语教师来说,CBI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教师寻求自身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因为CBI教学为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拓宽教师视野的学习机会,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空间(Cammarata,2009:568)。外语教师在从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内容为依托的知识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再适应新的课程体系。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了教师业已熟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给外语教师的心理带来了一定变化。

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师心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教师教学能力对教师心理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某外国语大学32名参与CBI课程改革的外语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为了便于讨论,依据CBI教师个人专业背景与所教CBI课程内容是否一致,将被调查教师被分为两类:一类是CBI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教CBI课程一致的教师(A类),比如本科是英语专业,而研究生阶段(硕士、博士)是语言学、国际政治、英美文学、国情研究、法学、新闻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正在从事着与自身研究方向一致的CBI课程教学;另一类是CBI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教CBI课程不一致的教师(B类),比如本科至研究生都是语言学、文学、文化研究专业的教师,而现在却要讲授历史、地理、西方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思想、西方文明史等CBI课程。

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教师个人反馈的信息,获得在CBI课程改革背景下,CBI教师在教学能力和教师心理方面的相关数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在CBI课程改革背景下,CBI教师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心理方面的现状如何;两类教师在以上两方面是否存在差异;CBI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对教师心理造成影响。

3 研究工具与方法

对32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项目以里克特5级量表的方式呈现,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的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总信度(Cronbach α)为0.775,说明该问卷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选取了5名CBI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问题与问卷基本一致,旨在获得CBI教师对问卷题项更加深入的解释,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四、调查结果与讨论

1 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是什么的看法却不尽一致,一直存在着争论(申继亮、王凯荣,2000),不同的专家因关注点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观点。韩刚和李青(1997)将外语学科教学能力的最基本要素描述为:基本外语能力、教学创作能力和课堂实用能力。吴一安(2005)提出了优秀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学科教学能力、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教学观和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朱晓燕(2007)认为英语教学能力应包括制定目标能力、设计内容能力、选择方法能力、调控课堂气氛能力、评价教学能力、指导学生能力。本文在综合考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选择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CBI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1)A、B两类教师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总体评价差异显著,专业方向一致的A类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更高。表1数据显示:A类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各层面上都高于B类教师。针对以上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显著(t=2.530,p=0.017

(2)A、B两类教师除在“教学选择能力”层面的反馈具有显著性差异外(p=0.002

(3)表1数据显示:在教师教学能力的四个层面上,两类教师都对“教学研究能力”的评价均值最低(分别为3.617和3.353),A类教师均值略高于B类教师,但是两类教师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12>0.05)。问卷和教师访谈均说明:专业方向一致的A类教师更擅长依托CBI课程内容进行相关教学研究,主要是因为专业方向与CBI课程内容一致,能够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但对于专业方向不一致的B类教师而言,CBI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专业方向的发展。部分接受访谈的教师认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在CBI课程内容上投入过多精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专业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因而,为了实现自身专业方向和CBI课程内容的均衡,就会在满足CBI课程教学的前提下,不再对相关CBI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而转向自身专业方向的相关研究。因此,建议相关教学管理者应最大限度保证CBI教师的专业方向和所讲授的CBI课程内容一致或相近,这样才更加有助于教师发挥专长,起到教学和研究相互促进的作用。

2 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的心理现状

CBI课程改革背景下,已有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平衡被打破。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学方法的革新,全新理念教材的使用都对外语教师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仅从教师自我效能感、职业角色认同和职业压力等三个方面调查研究内容依托课程改革浅谈对外语教师心理带来的影响。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庞丽娟、洪秀敏,2005)。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否有能力去组织、实施和完成某种行为活动的预期和信念(Bandura,1997)。针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调查数据显示:A、B两类教师都对自我效能感作出了较为肯定的回答(均值分别为3.911和3.667)。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有能力“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CBI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改变绝大多数学习CBI课程有困难的学生”和“通过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CBI课程”。但从数据可以看出,A类教师在各项的得分均值高于B类教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t=0.894,p:0.379>0.05)。

教师角色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与其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实际行为,如有时是学科专家,有时是成绩的评定者;二是教师的角色期望,这又包括社会期望、学生期望和教师自身期望等三个方面(吴增强、沈之菲,2008:78)。针对外语教师角色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角色产生了困惑。面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带来的挑战,部分教师对自身作为“知识传授者”或“学术顾问”职业身份产生了怀疑。针对该部分内容两类教师反馈结果差异较大,A类教师的各项均值都高于B类教师。基于该部分两类各项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显著(t=3.53,p=0.001

本文所探讨的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是指教师由于工作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紧张情绪(黄依林、刘海燕,2006)。通过对A、B两类教师对职业压力的反馈数据整体显示,CBI教师在该部分各题项上的均值主要集中在2.2—3.0,说明教师对于进行CBI课程教学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和过分的焦虑。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t=0.563,p=0.578>0.05)。但是,CBI课程改革实际上对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依托教学对师资的要求远远大于其他教学方法”(袁春艳,2006)。可见,教师要从先前的语言技能教学转向用外语讲授内容知识课程,首先面对的就是教师自身内容知识匮乏所带来的压力,部分教师更是要从头学起一门自己不太熟悉的学科专业知识。另一个压力的来自教师对于CBI课程教学方法的不熟悉。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体会和调整适合CBI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一迷茫的过程也是教师压力的直接来源。

3 CBI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师心理的影响

在内容依托式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调查发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能力与教师心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利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调查研究中关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心理各层面的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详见表2)显示:CBI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师心理总体上呈现低度正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r=0.240,p=0.186>0.05)。以上数据说明,在内容依托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心理。

具体而言,CBI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师自我效能感(r=0.548,p

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和经历改革的教师都应重新审视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因为,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对外语教师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体系和语言技能两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会对外语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09-03

我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进入学院,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课程时普遍感到困难的现象更加突出,为了进一步了解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与学的情况,为了更深地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对象、方法及目的

根据学院特点及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与学调查问卷》,以学院2012级监理、建筑、造价三个专业共165名学生(好中差)进行不记名问卷式调查,调查时已结束第一学年《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的学习,全学年总学时数160(建筑、造价)、120(监理)学时。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习惯、态度、动机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解,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的一般特点,并由此得出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启示。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回收并逐项统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65份问卷,收回1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2%。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到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状况及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待改进的情况。

1.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不排斥、有困难: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并不排斥(仅有4.91%的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示不喜欢),全勤达到77.9%,爱上数学课、觉得数学课有意思的学生占69.33%。并且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数学的动机也比较理性,能够做到认真学习该门课程,部分学生做到了认真听课46.63%,善于记笔记42.33%,认真规范地做作业49.08%,还有少数学生学会用数学软件包4.91%对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基本满意。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外辅导。但同时,问卷调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有79.75%的学生因有其他事要干而不去上数学课,60.12%的学生仅在考试前总结一下所学知识,42.94%的学生很少借过或买过高职数学方面的书籍。一句话,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大多数只有在老师的要求下才学习。这种现象表明:现在的高职学生,一是因基础差而影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惧怕数学;二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学数学的意义和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习惯地依赖老师的引导与演示;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们除了机械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外,大多没有主动积极学数学的习惯。

2.高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了解、有意愿: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高职数学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将生活中的数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路径。虽然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有60.12%的学生不了解通识教育,但是有92.64%的学生希望将数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渗透于高职数学课教学中,65.64%的学生希望把通识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人为本。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广大学生对通识教育概念不太熟悉,但在他们了解了通识教育的主旨之后,对其强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广泛认可。通识教育如能采用切实可行和有效实施的途径,将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支持。

3.高职数学的教学状况――不适应、待改进:进入大学后数学课堂容量增加,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灌输式”、“接受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分析过程,只讲不练,缺乏激情,使许多学生不适应教学方法,导致学习困难,有58.9%的学生需要通过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还有36.2%的学生建议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大多数学生听不懂,造成学生缺乏外在的学习动力,能经常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与专业相关的课题、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讲解数学知识的教师只有接近35%的比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主要归于对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能力培养需求占60%,但仅有40%的教师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只感觉学到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至于为什么学习数学,在思想上很模糊,这是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有33%的学生对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提出以下诚恳的建议:讲练结合,更有激情、不死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贴近生活,强化师资,侧重于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的认识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独立、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介绍一些数学历史和数学家等等。因此为了培养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

三、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调查中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相关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该做何感想和反思呢?

1.面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高职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对高职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正确认识,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密切联系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向学生介绍高职数学知识在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可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高职数学的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其次,充分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性地教学,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学习。

2.面对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数学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还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同时还是数学风格、情感、意志的塑造者。首先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精通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及时掌握数学及专业前沿知识与信息,特别是世界经济和专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教师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就越发显得重要。其次,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技巧(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运用等),同时要开发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将数学应用在专业之中,形成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数学教学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最后,通识教育背景下,“填鸭式”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更为自己在竞争机制中的发展与提高,在实施教学的同时更需要融入对学生的情感,数学课的教学品行、数学情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人格、情感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需要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我们有必要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有36.2%的学生建议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注意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结合我院高职数学教学特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数学知识大多抽象性较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案例进行“情境创设法”教学:引入例子、提出问题情境、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问题研究法”改变了“传授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的现象,教师采用“实际尝试法”,组织学生自己挑选某些内容,让学生自己扮演教师角色进行讲解,教师从中找出注意点和难点,然后就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纠正或补充,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兴趣;“启发设疑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循善诱、设疑、鼓励大胆猜想,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高职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掌握知识。(3)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加强数学文化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学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创新,促进相关课程和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传播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人文价值,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与该知识相关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用,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的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是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和学界专家共同努力才能把该问题逐步解决。本文对高职数学的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只是作了简单的调研与剖析,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为高职数学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做铺垫。本研究问卷调查的范围还不够广,仅限于本学院三个专业160多人,我们将在今后研究中扩大研究范围,延伸研究领域,将在数学与其他专业课学习融合的障碍上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为高职数学的教学及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惠敏,曾德军.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调查与分析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杨秀芹,陶美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3]蒋莱,王颖.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4]冷万芬,皮磊.现代信息化社会与数学教师素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2).

[5]宋立温.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素质的认识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3)

[作者简介]吴填(1983-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项目编号:13YJC840038)和2009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基于残疾人现实需求的职业康复专业服务研究”(项目批准号:院[2009]0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75-02

2012年十报告中提出了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残疾人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国家二十多年来的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从1985年的350所,上升到2008年的1640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从1985年的37989人,上升到2008年的417440人;专任教师1985年的6686人,上升到2008年的36306人。①2006~2009年,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达22497人,其中17459人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另有数以万计的接受了初等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②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自身状况,提升了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残疾人对自身社会需求能力的提高,对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普遍认为,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是促进整个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N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呈现当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人才队伍现实状况,并针对其目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专业化的角度提出合理构建特殊教育师资的对策。

一、调查背景

N市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该省第三,选取该市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东部其他城市,其特殊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利条件较为成熟,城市残疾人及家庭对教育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更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一方面由于研究者身处东部,在调查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具有便利性。本研究选取了该市公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为样本。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同时对部分典型机构辅以现场访谈或电话访问。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达到90.3%,有效率达到89%。

二、特殊教育师资调研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基本信息

1.教师年龄分布。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中青年占大多数,在调查的210人中共有中青年167人,约占79.5%,只有20.5%的特殊教育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

2.教师性别构成。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男教师占总数的29%,女教师占总数的71%。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背景

1.学历构成。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达122人,占总数的58.1%,专科学历42人,占总数的20.4%,中师(专)学历3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8.4%,高中及以下8人,占总数的4.2%。

2.专业背景。据调查,N市的特殊教育教师中,只有12.2% 的教师所学专业为特殊教育,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普通师范毕业或从普通教师转为特殊教育教师,如幼师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还有8.2%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教育无关。

在接受调查的210名教师中,职前教育背景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占16.3%, 职前为普通教育背景的(如学校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师范)有49.5%,此外,学科教育(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的有26.5%,而教育背景为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教师为数很少。

3.职称构成。调查显示,在专任教师中,已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有17人,而尚未定级的教师有23人,约占总数的11.3%,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构成

1.知识构成。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还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课外知识,对210名特殊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76页表所示。

2.培训情况。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可以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职前培养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背景以及岗前培训等情况。职后培训就是指教师的继续教育,它主要指对在岗、在职的教师进行的一种培训。在被调查的210名教师中,有187人,占总数89%的教师参加过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在这些培训当中,属于职前培训的有132人次,占到培训的70.5%;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占11%。

调查显示,因日常教学工作需要而参与进修的最多,占47%;学校推荐参与培训的最少,占12.4%。

3.科研能力。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潜力。在调查的210位教师中,有119位认为特殊教育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占总数的56.7%,而认为不需要做科研,只要进行教学的约占总人数的38.2%;而从事过各类科研活动的教师约有61.2%,其中,参与或主持课题的仅10.4%,发表过论文的人数较多,占总数的78.3%。

在科研活动方面,指被调查教师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包括、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等。调查结果为2008-200年有46人次的论文在各类期刊发表,占总体被调查人数的21.9%,其中16人次在各级部门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奖。

三、特殊教育师资状况分析

(一)基础结构趋于合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殊学校的教育师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在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上趋于合理,基本可以满足特殊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任教师的比例处于优势地位,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责任的分工。二是教师年龄分布趋于合理,形成老中青三级年龄梯度。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特殊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程度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特殊教育教师除了拥有特殊教育工作上所需要教育、心理、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鉴别、评估特殊学生理论、工具和方法,以针对特殊教育过程中不同情况、不同群体的需要。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涉及从事具体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专业构成、学历、职称、教育技能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职称结构分布不均匀。其中高级职称所占比重过少,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较多。二是教师学历有待提升,尤其是本科以上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更为稀少。三是教师专业构成不足。在这些任课教师中,多数教师为非特殊教育科班出身,教师当中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非常缺乏,这种现状制约着特殊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三)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工作亟待开展

特殊教育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各种培训和科研工作,以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效率,最终促进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性工作亟待开展,主要呈现在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科研意识和能力上。

在对样本进行深入访谈之后,我们发现当前的培训主要以理论为主。一方面集中在特殊教育理论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外先进的特殊教育实践方法的培训,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条件,使得整体培训水平滞后,不利于信息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客观上限制了大多数特殊教育老师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第一线的特殊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第一手资料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推进有着基金作用,但是,目前这些身处第一线的特殊教育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呈现出欠缺,发表和获奖的层次偏低,科研成果难以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去。且大多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驱动力主要为职称需要,缺乏长效机制。

(四)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现象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收入水平与普通教师相比存在差距、晋升渠道相对狭窄,以及缺乏相应的培训发展机会,工作较之普通教育又具有特殊性,使得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大,加上社会对于这一行业奉献性的强调,弱化了其本身的工作价值和职业价值,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与普通教育教师的横向对比中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进而缺乏职业尊严和自我认同感。这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特别是在年轻教师当中,通过转行和再深造改变现状的心态普遍存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教师在自身深造之后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的现象。

针对上述特殊教育师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专业化建设的角度寻求解决路径。

四、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构建的对策建议

专业化最初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现代广泛运用的是利伯曼有关专业化的标准定义,主要涉及社会构成、技术构成、专业教育、自我约束以及伦理纲领等方面。本文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是指从事特殊教育、具有教师资格的工作者专业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格认证,主要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和获得特教教师专业资格证;二是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过程中,对自身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三是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一套培养和相关制度。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师资进行专业化构建:

(一)通过建立“前后融合”的师资培训体系,强化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前后融合”指通过特教主管部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共同参与,使特教教师的培训实现从入职教育(岗前培训)再到职后教育(在职培训)的相互融合,建立系统的职前培养机制,并加强职后培训的力度,使在职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延伸,重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实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二)通过改革用人制度,优化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结构

本次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低, 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在专业素养上存在着先天不足。跨专业、跨科目、跨年级、跨残疾类别教学的现象仍存在。因此,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改革用人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师资招聘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改善师资结构。

此外,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的优化,主要可以通过对其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一方面,要增加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教师在教师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心理学专业、医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以完善整个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对于现有非特殊教育背景专业的从业教师,要通过系统培训和再深造的方式,改善其专业背景的结构,更好地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

(三)建立起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特殊教育专业化建设与资格认证和晋升考核结合起来,将国家现有的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完善,制定相应的特教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标准,完善特教教师培训评估体系。二是从制度上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做法是通过对特教教师的待遇的保障、以激励特教教师的从教热情,进而促进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将这种专业变成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专业,以吸引和留住这一领域的优秀人才,并逐步提升这一领域人员的整体素质。

[注释]

①谢永飞.中国特殊教育的布局结构特点及调整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25.

②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1(3):3.

[参考文献]

[1]陈方.近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中小学管理,2005(2).

[2]丁勇,王辉.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冯建新,冯敏.陕西省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

[5]蒋云尔,王辉,范莉莉.构建符合江苏省情的特殊教育师资继续教育体系――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08(9).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4)

1.学历层次较高,性别结构偏差较大学历层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厚和成熟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全部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学历层次较高。另外,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性别结构偏差较大,女性居多,占89%;男性较少,仅占11%。2.专业结构多元化,教育类专业所占比重较低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与家长及儿童的互动进行评估,找寻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家庭协调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家庭走向和谐与幸福的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指导对象不仅包括孩子,还包括家长。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分布较广泛,涵盖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会计学、公司管理、艺术设计、小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多元实务角度来看,学科领域多元化有利于更好地与不同背景的家长互动与沟通,能够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家庭教育指导。但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内涵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旨来看,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背景的不足和缺失可能会降低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性。

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认知与认同情况

职业认知是对职业性质、内容、目标等的认识和理解,职业认同是指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认同会影响从业者的归属感、忠诚度、上进心和成就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和个人价值的心理基础和动力。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主旨是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纠正家长已存在的不良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中有33%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能够完全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67%认为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可见指导师们的职业认知度相对较高。另外,指导师们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认同感较高,83%的人认为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会很好。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5)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19-04

【作者简介】谢革新,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仍在艰难中前行。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农村职教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正是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的,“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职教的主体是中职教育,它地处农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村职教是整个职教的重要基础,农村职教的发展事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是农村职教工作者寻求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下,笔者于2014年8~10月间深入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两市境内的21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应用型人才状况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1家企业的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研发部、车间等企业管理层负责人,调查共涉及50670名企业员工。调查共开展实地调研访谈21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6.9%。问卷调查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应用型人才现状,二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愿景,三是企业对包括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通大学教育(包括本科、大专)和普通中学教育(包括高中、初中)四类不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调查力图通过了解企业对具有四类不同教育培养员工群体的岗位能力和岗位之外为岗位能力提供素质支撑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能力的映像、评价、愿景及比较,摸清当前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

1.岗位能力。对“安心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38.28%、中职33.98%、高(初)中14.45%、高职13.28%;对“胜任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50.79%、中职26.38%、高职15.75%、高(初)中7.09%。从这两项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较好,仅次于大专本科。对“敬业精神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2.84%、大专本科67.89%、中职61.79%、高(初)中45.59%,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略欠,仅好于高中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对“岗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4.12%、中职67.26%、大专本科28.54%、高(初)中27.21%,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次于高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我们发现,虽然目前企业需求排第一位(占企业人才需求的49.61%)的仍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但是企业对招聘员工的学历层次要求排第一位的却是高职、大专(占48.42%),企业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渠道是高校招聘(占39.30%)。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面――动手能力上并未完全达到人才培养要求,或者说并未完全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同时看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机构排第一位的是高校(包括高职、大专、本科)(占68.90%),目前中职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上相对欠缺。

2.智力因素能力。对“岗位继续学习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86.71%、高职69.78%、中职50.30%、高(初)中39.46%。对“思考与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64.88%、高职7.92%、高(初)中5.96%、中职3.83%。从上面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岗位继续学习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上表现最优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员工群体依次是普通本科、大专、高职,同时显示被企业所看重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的认可度是和其受教育的层次、年限成正相关的。说明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企业岗位人才的智力因素能力越来越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越来越被企业所青睐;同时还说明在这一新常态的新背景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和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凸显,中职毕业生缺乏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3.非智力因素能力。在对“完全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评价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的得分仅为46.80%。在对“员工职业素养”评价所设置的5个选项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的得分占比依次是:职业道德47.06%、专业知识17.25%、创新能力16.47%、团队意识15.69%、沟通与协作能力3.53%。从上述两项评价的结果中可见,虽然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的职业道德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整体而言职教背景特别是中职教育背景的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在适应企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说明中职教育毕业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力较差,适应现代职场和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够;同时反映出当前各地方中职校在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方面不平衡、有欠缺,对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4.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引进渠道主要是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占39.30%)和人才市场中介招聘(占30.74%),合作职业学校上门推荐和网络招聘仅各占10%左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构的选择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占39.37%)和本科高校(占29.53%),中专、中职学校仅占15.75%;企业引进应用型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的选择主要是高职、大专、本科及以上(占69.29%),中专、中职仅占28.35%。企业的上述选择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见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培养的人才吸引力较弱,受企业青睐度在降低,出口的空间在被压缩。

综上所述,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人才培养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上出现问题,这就是当前中职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背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和指针。《决定》明确要求,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发展的新背景。按照《决定》的要求,职教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因而必须在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新背景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加快推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决定》的要求,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

基于当前农村职教角度的审视和领会,结合《决定》的精神,笔者主要有两点认识。第一,在国家层面,《决定》中涉及的中职教育强调了两个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两个对接是破解农村职教发展瓶颈的牛鼻子。首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之间互为前提和依据。“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即提高人才培养的吻合度,这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出发点,要在这一出发点上推进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必须符合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要求,必须放在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中来实现。其次,“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这一宗旨,在当前新背景下就必须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着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其次,“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它们都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依据。第二,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中职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在吻合度上出现的偏差,我们认为只有变革才能突破,才能适应新常态这一新背景的要求;我们要从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做文章、寻出路。

为此,我们农村职教人和农村职教办学者应抓住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依据新常态背景下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需要,变革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

四、对策

第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一是在农村职教的专业设置上,参照研究最新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展对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紧跟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节奏,重点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紧贴产业、企业、职业岗位,结合建立、完善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衔接贯通和农村职教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专业,科学、准确地确定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压缩、撤并或撤销供大于求、技术含量低、薪酬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陈旧专业。二是在农村职教的课程设置上,依据农村职教各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一体化合作,研究和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要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之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二为一,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均受益;针对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分层教学思想,每个专业的课程都可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订两个或多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方案。三是在农村职教的宣传上,要在农村地区加大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宣传,要大力宣传新兴产业和企业,大力宣传经过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与改造后的现代企业的新兴岗位和新兴技术;认识到职教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岗位的熟悉度和认同度。

第二,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一是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上,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确保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二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借助企业的力量在专业技能上实行现代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三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评价上,和分层制培养相对应实行分层制评价,即将学生和师傅对应地分为基础技能型、技能操作型、技术应用型、技术创新型等层次和创新创业型等方向,要求分别达到各自层次的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基本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尽可能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多个相关联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完全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岗位群的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等,通过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方向上成才。四是在特长学生的培养上,要打破常规,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其营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将这部分学生纳入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选择行业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利用和区域内有影响的企业合作,同时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高年级特长明显的学生直接带到企业技术研发一线,由师傅团队在研发中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又为地方企业培养适合的、留得住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高职和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在德育工作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要发现和挖掘地方行业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典型人物和人物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消除社会上认为文化基础差就一定不能成才的偏见和思维定式。二是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要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关乎职校学生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将来职场竞争力的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瞄准学生进入高职和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分层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在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上,要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新的内涵,直接关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职场必备的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要把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基本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设置和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同时要融入农村职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利用职教教学与社会、企业岗位实践提供的真实教学场景接触密切的特点,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为核心和表现形式的职业学校非智力因素能力养成教育;师傅和教师既要教授技术技能又要注重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非智力因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6)

一、主要发现

1.关于组织保障机制

在被调查的53所中小学中,有98.1%的学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并且有35.8%的机构由正校长(书记)负责分管。96.2%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并且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发现的问题是,学校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

经费方面,调查显示有24.5%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自上级拨付,75.5%的学校经费自筹解决。在2008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状况中,有10(18.9%)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或没有,12(22.6%)所学校经费勉强够用,31(58.5%)所学校经费比较充足或非常充足。虽然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学校重视,但仍然有学校经费不足或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经费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关注。

2.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及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卷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理事单位心理教师中,专职心理教师共29人,占被调查心理教师总数的54.7%,兼职心理教师24人,占45.3%。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背景方面,有51.72%的专职心理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37.93%有教育学专业背景,其他专业背景10.34%。自2006年以来理事单位有96.23%心理教师接受过培训,60.38%的心理教师接受过5次及以上的培训,其中有62.07%的专职教师和58.33%的兼职教师。可见,大部分心理教师都接受过培训。

发现的问题是,98.1%的学校领导认为需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但实际上,只有73.6%的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专职心理教师的数量还达不到需求量。专兼职心理教师在专业背景和培训次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则更多是非心理学专业,培训次数更少,说明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另外,由于缺乏保障机制,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心理教师存在“工作量大、评职称困难、不被重视、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等诸多困难,心理教师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方面。96.2%的理事单位学校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84.6%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列入课表,43.4%的学校能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全部课时,69.2%的学校学生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的问题是,理事单位开课情况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课比例最高,中部地区最低。此外,有53.57%的专职教师和34.78%的兼职教师课时得不到完全保证。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存在随意性,教师自己随机决定主题的占34.6%

(2)设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方面。被调查的理事单位100%设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最早的年代是1993年,最晚是2009年,有26(51%)所学校于1999年~2003年间设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这一现象与教育部颁发《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部文件的促进有一定关系。100%的被调查学校的心理教师承担学生个别心理咨询(面询)任务。

发现的问题是,心理咨询(辅导)室面积最小的10平方米,最大的580平方米,心理咨询(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最短的1小时,最长的65小时。由于目前尚无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不够规范,使用比较随意,管理不够健全。此外,在被调查的心理教师中,84.9%的心理教师对心理危机的干预程序是“不了解”或“了解一点”。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7)

教师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强度较大的高压力职业,许多研究表明,职业压力正严重侵袭着教师群体,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身心健康关系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职业压力下教师的应对方式很有必要。目前国内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很少关注高校教师,本研究以259名高校教师为对象进行测评,旨在通过了解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压力方式现状,为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唐山市部分高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9份,有效回收率为86.33%。其中男教师87人,女教师172人,年龄分布:30岁以下80人,31―40岁114人,41―50岁51人,51―60岁14人;教龄分布:10年教龄以下167人,11―20年教龄65人,20年以上教龄27人;职称分布:初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85人,副高级职称63人,高级职称16人。

1.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选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4],该量表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由条目13―20组成。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Linker 4等级评分,每一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评分为0、1、2、3。结果为积极应对平均分和消极应对平均分。该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α系数0.78,说明该量表有很高的信度。

1.3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者将量表发给教师,用统一的导言介绍填表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回收后检查、整理所有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

1.4数据处理方法

将收集到的样本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比较高校教师采用应对方式的得分,将积极应对得分高于消极应对得分的视为积极应对者,反之视为消极应对者,经比较得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高校教师为224名,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高校教师为35名,说明高校教师大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2.2影响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现状的因素分析

2.2.1不同学历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1 不同学历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M±SD)

注:**表示p

表1表明,不同学历高校教师在积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2不同工作类别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2 不同工作类别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M±SD)

注:*表示p

表2表明,不同工作类别在积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3是否具有心理学背景的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

表3 是否具有心理学背景的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M±SD)

注:*表示p

表3表明,不同心理学知识背景的高校教师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

3.讨论

3.1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状况

人群测试表明简易应对问卷反映出人群不同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分低;而消极应对评分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评分也高。应对方式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消极应对评分,可见,高校教师心理问题得分低,面临压力时大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与尹平等研究结果一致[5]。

3.2影响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因素

影响高校教师应对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学历、工作类别、心理学知识背景。

具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比具有大专学历的高校教师更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高校教师面临教学、科研双重负担,对于具有大专学历的高校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建议他们尽快提升知识与学历水平,能更好地适应在高校的工作;同时也希望高校优化师资梯队,给予他们相应的扶持政策。

从事行政管理的高校教师比辅导员、授课教师更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原因可能是随着近些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剧增,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管理任务加重,整日忙于事务性工作;授课教师除了备课、授教、搞科研、进职称之外,还要承担课外辅导、解疑等隐性教学工作。因此,他们会处于紧急应激状态。所以建议他们适当减压,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更好地化解压力。并且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占高校教师的大多数,因此需要引起高校的注意,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解压方法。

有心理学背景的高校教师比没有心理学背景的高校教师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维护心理健康,进而提高生活质量[6]。所以建议高校教师能涉猎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增长心理学技能。

4.建议

鼓励高校教师面临压力时采用以下措施: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改变自己的看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借鉴他人处理类似困难情境的办法等。有必要指出,所谓积极、消极是相对的,并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产生消极的后果,如“接受现实”和“自己安慰自己”被归为消极怨慰,但其却有着缓解挫折打击的作用。不同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和情景,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Folkman,S.,Lazarus,R.S.Coping as mediator of emo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54(3):466-475.

[2]Cassidy,L.,Meadows,J.,Catalan,J.,Barton,S.Arereported stress and coping style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recurrence of genital herpes[J].Genitourin Med,1997,73(4):263-266.

[3]Edwards,J.R.,Cooper,C.L.Research in stress,coping and health-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8,166:307-316.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刊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5]尹平,李丽娜,等.高校教师压力状况调查及其应对方式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1):101-104.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8)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重要保障。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适应卫生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研究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类因素,提出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教师的能力发展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教科研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对现代大学与大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1],是促进卫生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学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服务的基石。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卫生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势必要求卫生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卫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教师必需站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卫生技术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科研能力,是卫生类高职教育增强人才培养岗位适应性的重要保证。

(二)教科研能力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随着卫生事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的悄然变化[2],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卫生技术人才岗位的变化,需要卫生职业教育教师深入研究专业设置的岗位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服务[3]。今天的卫生职业教育必然需要以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作为内涵建设重点,教师教科研能力必将成为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4]。因此,如何帮助教师从讲台新手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成功转型[5],是提升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的方法,系统分析影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种因素。来自省内卫生高职类院校260位教师参与了本次调查,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从某校近三年获得的课题立项与情况分析,教师人均数量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高层次的立项课题.

(二)科研团队意识不强,主研方向不明,缺乏优势领域。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27%人不知如何有效申报课题,而自认为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科学研究的占到调查总数28%[6]。在制约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中显示,教师自身缺乏优势研究领域或主研方向不明是影响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时间保证和重立项轻研究过程的积累,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33.16%,23.16%。教师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导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弱化,既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研能力培训薄弱,不利于教师的在职发展。在培训项目分析显示,教师最希望得到的培训是科研能力,其次是教学技能。教师希望学院帮助设计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减少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以增加研究时间,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目前教师接受培训内容分析,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居多,其次是校本培训。调查中还显示有69.4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院企合作项目研究。

四、对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学术背景与个体发展需要,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设计具体目标与任务,分类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锁定研究领域,有效引导教师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积累研究经验和第一手资料,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加强团队协作,发挥组织智能提升能力水平。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互补互助才能达到团队成员的最大工作效率和团队组织智能的发挥。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要岗位针对性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教师唯有加强团队建设,包括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组建有不同层次教师及行业专家参加的研究团队,才能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在于善于为教师搭建能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适宜平台。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整合、教材建设等方面选择主研方向,引导教师乐于把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把教学一线与临床一线相结合,实现教师的校本在职发展,是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四)锁定优势领域,厚积薄发提高研究成果品质。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不但需要外部条件,更需要有激发教师主动投入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学院应遵循科学研究本质规律,不但善于引导教师投身科学研究,更要帮助教师锁定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引导教师根据自身业务专长与研究优势,结合专业,深入临床开展应用性研究,从关注自我发展向关注行业发展、学校发展,关心学生发展转变,厚积薄发出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孙小娅 薛若雯 徐承萍 章文静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衡.美国大学文化发展新趋向———教师发展从关注自身专业到关注学生学习[J].外国教育研究,2008(9):41-45.

[2]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8-23.

[3]许序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9(5):83-85.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9)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方法还不够完整与系统,缺少时代性研究,考虑到上述情况,在信息化背景下,配合在线授课,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混合教学模式与大数据管理等。课堂教学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提供了重要手段,要求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凸显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调查对象选取某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教师。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兴趣引导学习,缺少兴趣,阻碍英语学习。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相比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职商务英语学生具有较弱的英语基础能力;会的英语词汇量不多,语法与句型未扎实积累,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深入研究,抑或放弃自主学习材料,许多学生仅阅读英语教师讲解的教材与习题文章,能够经常讲英语的学生很少,能和别人主动交流英语学习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如,教师讲授商务英语课文时,从头到尾自己教授,学生兴趣提不上来,不愿配合教师教学,教学效率差,学生感到很迷茫。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

1.资源库应用于互动教学。教育朝向信息化发展,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库,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重要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及交互性等各种特征,便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中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通过网络资源库促进了教学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改变了传统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人机、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相互间网状交叉,固定与移动、线上与线下间的同步交流,师生互动空间更为广阔,互动形式更为深入,对教学的反思与反馈是有益的,为生生合作与探究创造了有效的条件,另外,研发“协同备课平台”,集合教师智慧,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升级教研,要求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与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教学产生于混合学习,线下教学与网络学习相混合,实施面对面教学,完善在线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以新的思路引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备受中职教育的重视。审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混合式教学日渐受到认可,是教学发展的又一进步,呈现教学主流倾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在线学习,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凸显学习的个性化。配合课堂面授,发挥教师引导与监督职能,一对一辅导,生成良好的在线学习效果。借助在线学习,配合混合教学,将教学资源、方式与环境混合在一起,相互补充,提升教学有效性。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出教育信息化时代性特征,把握时代动向,为中职英语教学有效性添加了新的内容。

3.利用大数据,管理于分析教学效果。大数据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被应用在多种领域,教育领域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大数据管理应用于教学效果分析中,对于重新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标准十分有益,促使朝向个性化方向更好地发展。收集学生常规学习行为信息,大数据源源不断地呈现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包括,学习行为特点与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等,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完善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把大数据管理手段应用课堂教学中,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指导教师正确因材施教,有助于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估标准,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重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保持中国情结的同时,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适当引入文化内容,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较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后续文化学习与专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处在信息化环境中,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借助多种渠道了解西方文化与传统,教师在开展商务英语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有关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社会习俗,指引学生阅读课外文学名著,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学习网站,让学生观察英语视频及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知识,跨越不同学科知识,具备外语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国际思维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顾秀梅.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轻工科技,2015,09:135-136.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10)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000~5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教师入职背景调查篇(1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 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 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中特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 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 000~10 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 000~5 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 000~5 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