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57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1)

一、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转变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历史新课程体现出“时代性”,是对历史教学传统模式的冲击。新课程体现的时代性,表现在课程目标设定为养成科学的历史意识,学习内容反映社会进步与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成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语言注入时代气息,课程评价也适应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各学校和历史教师,都应当认真研究这个转变,改变从课本到练习册、满教室“一言堂”的状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角度,多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关注社会发展,如何关注学生生活,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新课程继续强调“基础性”,设定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是课程目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让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人格品质培养和科学历史观形成相结合,特别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各个学校和历史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全面落实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不要偏废,不要落入套路,不要流于形式。

历史新课程遵循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和允许学校开发的选修五模块,以及教科书选用多样化的制度,保证了教学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由于相同年级可能进行不同的模块教学,各地区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无论从实现课程目标的角度还是从综合考试或者高考评价的角度考虑,历史教师都应当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各学校和历史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模块教学带来的变化,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特别是模块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也由于模块教学的对象是选择模块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厚,更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更加努力地、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身的需求和兴趣,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教师要提倡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材料学习法”是指通过对教材和其它文字或者图片等材料进行阅读、记忆、归纳、比较,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通过观察,获取实物、图片、文字等教材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学习活动;“思辨学习法”是指在掌握一定材料和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与现实问题独立思考、判断、发现和质疑;“实践学习法”是指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社会活动中,通过采访、观察和收集材料,学习历史,并通过历史知识思考现实。

最后,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教师一方面应当运用各种方式组织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交流,重视过程,关注方法,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个人价值观,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文化,具备世界意识。

三、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历史教学研究机制

1.健全学校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历史教学研究,倡导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发挥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注意研究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总结、提炼和传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重视研究和解决历史新课程推进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研究,为学校实施历史新课程提供具体有效的专业支持,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并为同级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

2.紧密联系历史新课程的实际,不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2)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学习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繁杂、枯燥,往往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我们现在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通过专题史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我认为这种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也仅限于知道几个历史典故和考试之前突击记下的一点知识,而我们高中的历史课本是定位在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这种教学定位,往往因为起点过高,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学科畏惧,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厌学情绪。这种做法极大地妨碍了历史新课改的开展。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将来大部分学生将学习理科和体艺,要做的是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需要对课本知识结构合理调整

我在进行必修三第一课教学时就这么做过。第一课第一目的内容是讲“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只要讲清问题就行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正常程序是我们讲完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后就让学生记它的意义。但我觉得这样的讲法很空洞,学生还不知道诸子百家有什么思想主张,怎么能理解他的意义。所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做了如下改动:在讲诸子百家流派及代表时,把后两个内容提前,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也讲了,然后讲百家争鸣的意义,这样不仅让人感觉诸子百家思想的丰满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

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进行学习

我在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时,考虑到这段历史久远,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于是我用了如下导言:古希腊神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很多神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宙斯、雅典娜、阿波罗等等。大家知道这些神话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三百年后的公元5世纪有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肯定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请大家思考是什么力量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神的身上转到了人的身上?这样很多学生有了好奇心:为什么神的地位会被人取代?本课教学由此展开。

四、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可加上道德维度

评价历史现象和人物时我们既要承认它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德上的善恶是非。比如:我们在进行义和团这一历史事件讲述时,既要让学生看到义和团想把西方侵略者赶出中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保守的特性。他们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从而让学生明白“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仓促草率地予以“定性”。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至于塑造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

五、教师教学要联系现实

我们知道学生一般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经常感到困惑。如果我们能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效果肯定不错。如在学到英国侵占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成功案例;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时,让学生把同志到西柏坡考察的讲话内容找出来并结合课文讲述以突出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由于材料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许,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且其他学生也萌发出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参与意识即被调动起来了。

在知识不断更新、社会千变万化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摸索。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3)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它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A历史观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

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

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但新课程编写采用的专题形式是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开卷考并且折合成50分。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主观对括历史学科的轻视和嫌弃。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在新课程下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同时要利用多元评价的激励效应促使学生学习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4)

承上启下是指承接旧知识并引起学习新知识兴趣的方法,即“温故而知新”。历史课本章节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先后相承的。在备课时,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反复推敲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简练地导入新课,这样新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讲《秦朝的统治》时,首先要求学生回顾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有:①建立县制,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②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③统一度量衡制,统一赋税制度,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设问:你们知道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除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外,还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为什么秦朝存在的时间会这么短?大家想知道秦朝的兴衰历史,这节课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秦朝的统治》。

二、直观图像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注意力,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对联文化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读着对联,兴趣倍增。然后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副对联出自何处?”再次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这时我才解释:“这副对联是林则徐从小用来时常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由此,不但顺利引

导到鸦片战争的学习中,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伟人的少年壮志。

四、设疑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乘机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设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是否如愿以偿地在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呢?为什么他们的廉价商品没有打开中国的市场呢?这场战争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22-01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主要体现了专题史的特点。课本编排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和四个选修教材。同时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知识和能力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面对新课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成为当务之急。

一、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教学观、教材观、师生观、评价观。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发现”知识和“感悟”历史的新型教学观;树立和谐、平等、合作、师生共同学习和探索的新型师生观;树立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新型评价观。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迅速转变角色,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搬运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

二、历史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即时化。目前,由于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和知识占有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因此不应该像过去“教师爷”那样摆出一副包打天下的样子,而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虚心学习。中国古代的孔子曾“入太庙,每事问”,我们又何尝不可呢?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要经常钻研史学,以便“温故知新”;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另外,教师应弄懂、弄通课程标准、教材,理清线索,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基本内容、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将整体和局部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比较、概括、分析、评价等历史阐释能力也将会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步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增强学科学习动力,重视师生的人际交往,是扩大学科亲情的重要因素。师生情谊深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的一个重要心理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谊有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将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积极影响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产生直接作用,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效果。

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历史新课改之下,因为教材体系作了大量的调整,以专题史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显得异常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优势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层次地利用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示历史。如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教材给学生设问,并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史料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师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形成了最终结论。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思考历史、评价历史、质问历史的习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只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探究教学方法,关注课改,积极参与,认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一定能顺利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王燕.高中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J].考试周刊2007(18).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45-01

要成一名合格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但要对教育事业有充分的激情,还要有一颗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心,中学历史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学生学好或教师教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做铺垫,尤其要能够把握好教材并合理的掌握运动相应的教学方法,我想仅对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的使用说说自己的认识为此,学校还专门组织相关教师接受业务培训,主要是对课程标准的培训,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非具体的知识点的硬性规定,它要求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而并非仅仅是执行者。所以,教师在平时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就要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随之转变。

一、知识点不同

以往的教材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历史的再现,在讲课中教师往往死守教材,生怕错过哪个知识点,考试也会重在知识的考察上,而岳麓版教材则完全打破这种限制,它关注对现实有价值的历史,它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进行有选择的编写,强调读有价值的历史。它鲜活的反映历史感受,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有机的选择教学方法,相对更加的灵活,考试也更加注重对历史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顺序不同

以往的教材是按照时间和国别的顺序编写的,先是古代,然后近代,最后现代;先是中国史,然后是世界史,它更注重前后的延续性。现在的岳麓版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法,把中西方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并在内容上关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整套教材编写的体系有重大的变化。新教材各分册在时间上不再分古代和近现代,空间上不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而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册必修)来设计教材各分册。比如必修I以政治为主题,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开始,止于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局势,包括了中国古代的集权专制、欧洲古代腊罗马的民主之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实践及在中国的运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代国际局势的变化,集古今中外的重要政治事件于一册。这种体系明确的体现出整体史观,向学习者表明人类的政治(还有经济、文化)发展是相互联系和古今传承的。尽管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各地区的人类文明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当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越来越趋向一体化的时候,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越发的明显了。我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就体现了这一整体史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古代某国的文明在近现代或是当代对他国产生了某些影响。这更加体现了现代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趋势。也使得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世界意识,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分选修和必修

以往的教材不分必修和选修,岳麓版教材不但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而且必修教材分成三个大的方面,必修1是政治文明历程,必修2是经济成长历程,必修3是文化发展历程,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和渗透,有民主改革与实践,有战争与和平,有历史人物评说,这些内容都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并使得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社会联系起来,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四、篇幅布局角度不同

从篇幅布局的角度说,传统教材以本为本,课堂容量相对较小,新岳麓版教材在一些课节的后面增加了活动建议和综合探究课,较多的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锻炼学生体验历史,提取直接经验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学习平台的精神。但这些探究学习内容很显然不能指望都在课堂上进行,有赖于学生课前的准备,课堂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教师在此起到指导学习和研究的作用。岳麓版历史教材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教材除了有正文的叙述还有很多的小字体内容的补充,除此之外,还有图片及大量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备课充分,很好的驾驭教材,懂得取舍,而不是照本宣科,对教材把握的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课堂质量,所以,岳麓版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7)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就是以开发学校为历史课程的编制主体,让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开发供学生学习或选修的高中历史课程,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笔者想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地方实际出发,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一般讲,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由学校组织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进行计划、设计、创编、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是学校师生自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它尊重学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但为学校实现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提供了教育资源支持,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是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对历史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研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选择和改造,既可以通过长期计划加以实施,也可以是对单独的具体项目的研制,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基于学校和教师自主的行动,要搞好这一开发工作,首先对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历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历史课程资源确定开发主题。对一个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是地方和社区环境。例如,我校结合当地历史资源丰富的特点,进行历史校本开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好的案例。因此,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材料,并能够经常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供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来。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的国家是个地域广阔的人口大国,对完全统一的国家课程,我们在使用学习时,就不得不忽略其差异性而去寻求共同性。国家课程的存在,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时候和全国集中统一的体制下是适宜的,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今天,国家课程存在的局限性就显露无遗。正是在如此大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展被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得到大了家的认可。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新的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观念,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

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渐次推进。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加完善了,更加能够取得实质性的作用。所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不同于国家本位课程开发、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这些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改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科任教师,而不是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权利,更不是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要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开发全新的学校课程。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重视学校师生的独特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不断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环境的独特性。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广大的历史教师不断参与课程决策,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开发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当地实际的历史教育环境,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突出学校的特色、当地的特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课程开发主体从上到下进行了下移,证明学校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成为课程开发中的一员。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在整个高中学校形成更加成熟的研究性的氛围,可以更有效地拓宽校内外交流的渠道,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在历史课程的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把握,实施积极的开发策略,促进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8)

1.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落实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向、明确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所以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新授内容之前,将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予以掌握。教学目标有两种表述方法:第一,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的目标;第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

2.明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接受新知识,必须建立在和它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基础上。学习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已具有的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能力水平或知识储备。传统教学虽然强调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备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且传统备课中对“学生情况分析”不作要求。但是,一节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习需要、个性特征及差异、认知水平等学情分析,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作反复比较,从而让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能力,也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识更有利。

3.合理地安排学习步骤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思路选择教学方法,确立教学步骤,通常是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谈不上有的放矢,更难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的调整没有计划,只是依照教学内容的深浅和教师的猜测断断续续地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选择适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与学习规律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步骤设计至少需要四个相互联系渗透的环节:第一步,复习导入,从而找到新知识立足点;第二步,出示新课标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步,讲授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知识网络;第四步,巩固课堂,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迁移升华。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师才能准确地掌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科学测量学习结果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性和拓展性应用要求较

高。所以在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要有针对性,要做到量化,要正确认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类别。广义的知识目标学习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检测上述两类知识主要是通过对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如果要检测预定教学目标和预期学习效果,就必须要有科学检测学习结果。

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

1.以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2.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要改掉以教材或教师为本的教学传统,真正地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至上”的意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实际情况,应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降低教学中心,深入了解学生。因而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储备、技能培训,还包括情感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距离,调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3.强化教学目标管理,规范教学

教学规范与否,关键在于课堂设计。规范教学环节包括规范备课、上课、教学效果测评等。要规范教学的上述环节,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这一重要教学活动,规范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共同分析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共同商讨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任务的测量方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集思广益,共同论证学生的起点能力和学习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以目标导教、导学、导测,从而保证最优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教学

过程。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9)

我国学术界一般公认,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当时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位领导人通过讨论交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建立雅尔塔体制来规范战后的世界秩序。冷战爆发以后,美苏两国战时形成的合作同盟关系宣告破裂,从此世界进入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两极体制,所以雅尔塔体制是美苏两极争霸体制一时成为共识。

随着九十年代初苏联的分崩离析,许多国内学者断定雅尔塔体制终结,国际关系格局实现了和平条件下的转型,新的格局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但断言雅尔塔体制终结,学术界的声音是比较一致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以为,从表面上看,美苏两极争夺世界势力范围是雅尔塔体制的主要特征,但实质上,雅尔塔体制应该是美国倡导的、谋求美国在和平条件下实现对世界霸权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正如,19世纪维也纳体系表面上看来是均势体系,但实质上是长达百年的英国霸权统治。事实上,雅尔塔体制自从1945年形成以来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它不可能随着苏联的而终结。准确地说,九十年代初结束的是苏联向美国世界霸权进行挑战的这样一种局面,美国少了一个阻碍它通向世界霸主的一个巨大绊脚石。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对冷战后世界和平前景产生盲目乐观,同时,对美国强化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组织北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的做法,对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妖魔化中国、武力干预巴尔干地区事务的战略,也不会感到惊讶。这些全部是美国谋取世界霸权战略的组成部分,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10)

要想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悟道”,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而不是靠教师灌输知识。教师灌输的知识是“死”的,学生的思考是“活”的,学生只有拥有自己的思考,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是一潭活水,源远流长。

其实,最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高中历史教学与以往相比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当前高考对历史学科的要求也有了较大变化,即重在考查学生“认识历史”而非“识记历史”。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不再直接发问,都是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和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笔者大略统计了一下,当前历史高考重在考查:(1)对相关知识背景的理解;(2)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本身的认识;(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简言之,就是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认识历史的正确方法,即历史地思考,把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时期去认识、评判,还原历史的真实;辨证地思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打破二元化评价。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较大误区,许多教师课堂上还是讲得太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太少。许多教师仍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有些教师甚至晚自习也让学生高声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这种重“知识”而不重“认识”的做法,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拼命掌握“死”的历史,而不知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更无从谈起。

因此,历史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悟道”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引导学生“悟道”?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历史,在阅读中用心体会历史;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质疑、辩难,建立真正的“生本”课堂,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丰富认识,提升认知水平;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视探究课学习和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中,提升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绝非易事。多年来许多教师已习惯了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使得教师越来越“实际”,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分数,而不看重学生的素质。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几节“综合探究课”,许多教师对这些“探究课”通通略过,很少有教师认真教授这些内容,理由是这些内容高考不考。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这几课的内容的确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篇(11)

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历史本体是唯一的、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一经产生,就无可更改 ,是不为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而历史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主观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思考之 中,历史怎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记忆和思考,同样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人对其会有 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与历史的两个方[,!]面相对应,历史理论也分为两大块,即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和关于 历史认识的理论,而目前困扰历史教学的又主要是历史认识的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识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 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传统考据法、考古法,到现在所 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构成了历史理论的主干。

当然,历史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会有不同 的理论,甚至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也会有不同的历史理论,归根到底,它是时代和社会现实的产物。

历史认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把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却又 处处着眼于当前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从而拥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根据历史层次的分析,将历史认识论分为 微观历史认识论、中观历史认识论、宏观历史认识论。

微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个别史实、个别现象,为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的认识活动,是历 史认识中最基本的层次;它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方法相对单一,认识面也相对窄小,但它是整个 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情况,才能作出可信的价值判断,准确地揭示历史运行规律。相对 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微观历史认识论就是具有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的能力,而这是《考纲》能力要求的第一 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要求;也是《教学大纲》“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体现。高考问答题考试设计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考查的微 观历史认识,强调的是“是什么”。

中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运动的局部过程与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介于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之间的历史 认识层次。它反映了历史运行中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果关系与价值判断等联系。如果说微观是解剖麻雀的话, 那么中观就是对麻雀之间,它们与其他鸟类之间关系进行考察,相对于微观而言,它是整体;相对于宏观而言 ,它又是局部。对中学而言,中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求具有掌握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探究历史 发展的复杂过程及过程中的因果联系。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1问“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 历了哪几个步骤?”将建国以来的、农业合作化、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纳出来即可得 分。又如94年高考第42题第3问对中国维新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 考察的实际上就是中观历史认识。

宏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整体联系,把握历史运行的本质联系、规律和模式,为历史科学参与社会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历史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的最高层次,对微观和中观历史起理论指导作用。用“历史不 会重演”来体现微观历史,那么,宏观历史就可以概括为“历史常常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主要强调历 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等。相对于中学而言,宏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将史实在中观归纳、概括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高屋 建瓴,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进程,作出科学的判定。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3问“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 遵循什么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总结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来为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答案就必须具有宏观调控 的功效: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考察的实际 上就是宏观历史认识。

历史方法论是整理并分析史料、考察历史的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环节,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与渡船。随着史学的发展,方法论和认识论一样, 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考据法、考古法、历史模拟、逆问考察、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 人类分析、心理学分析、人口学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打破了原先 只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的单一性,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丰富性。而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 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又被称为历史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 运用,它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而《考纲》也明确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大纲》亦然,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 也

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历史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

历史分析法主要从全面、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去研究历史,即 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感。如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只有将其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才会 发现战争的性质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由开始的正义性——打败欧洲君主的武装干涉到后来的非正义——侵略、 奴役他国,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看待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阶级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分析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形态、上层建筑、 意识领域等种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阶级分析法并不是唯一的,阶级斗争只在一 定的范围内进行,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只有历史地看待它们,才能正确估价它在历史上的运用。如农民阶 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 软弱点,故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如李自成起义的失败,太平天 国的失败均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