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供需原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8 16:37:04

经济学供需原理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1)

中图分类号:F01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05-02

周易运行经济学按照中国传统的《易经》运行规律,得出与西方经济学有别的中国经济学体系。作者同时使用周易运行经济学解释了政府干预和自由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信息运用等经济学问题,并预测了国别经济未来的走势。

一、从“太极两仪”图说到政府干预

太极两仪分立后,太阳表示总需求太阴表示总供给,整个“太极两仪”图指整个经济,既宏观的经济。而在太阳重心之中的那部分阴就是政府在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政府在经济上的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上起着节制总供给从而达到调节总需求作用。这里要注意的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被分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出台,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出台。周易运行经济学的政府行为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既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包括行政政策。

政府的这种政府行为是逆经济运行的。政府的行为按政府的需求和供给可以被划分为政府的需求和供给。政府的需求包括:税收、国债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需求的政策;政府的供给包括: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供给的政策。政府的需求中的税收和国债等的实现都是由市场提供给政府的;政府的供给中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等的实现解决了市场自行无法解决的超额供给和供给不足问题。

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时,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经济政策制定一旦出现失误,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因为有乘数效应,会造成成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发生经济危机。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市场上出现超额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供给(如增大转移支付,扩大政府开支等)刺激总需求增长,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的需求(如增税,发行国债等)来减少市场的总供给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后者的做法很明显不利于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所以是不推崇的做法。

如果市场上出现总供给不足,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减税等)来刺激总供给增长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减少政府的供给(减少转移支付等),从而减少总需求来达到平衡的目的,很显然,后者的做法不利于供需总规模的扩大,所以也是不推崇的。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周易运行经济学的基础,进而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就形成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速度快慢取决于总供需规模扩大的速度,只要总供需保持平衡,快速的增长不会引起通货的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20世纪美国的“新经济”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说,政府的经济干预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只要能保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并且只要能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政府的无限经济干预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信息的无限对称。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取决于对宏观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信息的掌控程度和分析运用程度。如果政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过多的干预了经济,就可能对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经济的危机。

由此看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的争论也就不再是问题。同时,政府对经济信息的有效运用与否是“太极两仪”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2)需求引致;(3)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失衡引起。这几个原因都和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不足有关,其本质就是总供给不足。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的物价总水平是正常合理的水平。由于总供给的不足,造成总需求相对旺盛,从而造成物价上升。而物价上升又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总供给更加不足,物价持续上升,经济就跌入了恶性循环里去。

关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后,政府只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回笼货币抑制总需求,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即可(注意:排除政府为了还债而新发行的货币)。虽然这样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总需求打压,不仅会造成失业人数增加,还会造成经济的衰退。

周易运行经济学不提倡上述紧缩经济政策的做法,建议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这样不但不会发生失业剧增,还可以将通货膨胀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此时刺激总供给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失效了。如果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总供给,但是也增加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使通货膨胀更进一步加剧,风险过大。所以,此时,就该由有利于总供给增长的行政政策出面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适当限定生产原料价格刺激企业生产,促使总供给上升。由于对生产原料限定低价,必然引起原料供给不足,企业的供给仍然无法扩大,所以政府必须采取补偿性的生产原料的限价。对生产原料的限价引起企业的供给上升,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并且其规模扩大,政府的税收必然在原定规模上有所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税收就是作为生产原料限价部分的补偿费用。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生产原料限定价格不宜过低,否则就会引起生产过盛,进而政府的补偿费用也无法支付。

虽然经济可以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持续高速增长不等于持续高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基础的不稳定,资源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污染。所以建议在经济运行中应当“在全面发展中求合理,合理发展中求速度”,要质量和速度兼顾,更应当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三、经济周期

1873年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对经济打击之重,仅次于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都是价格下跌,破产和失业严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损失。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是由于总供给过盛而造成的。187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完善后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完成后,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在总需求还没来得及反映时,总供给发生了过剩。从而造成物价下降,企业利润下降,最后企业倒闭,工人失业。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被提高,再加上生产扩大,技术装备优良的垄断的崛起,总供给在信息的不对称下生产量过大,导致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从而引起了这场经济危机。因此在“阴阳对立”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 因此,所有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农业收入的变化、战争等都是经济波动的原因。

“太极两仪”时期的经济周期的形成主要看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加工和政策出台的正确与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日、意对军备的扩充就是通过政府的供给形成国防需求,从而达到与总供给平衡,可惜它们在走出经济危机后不应该发动战争,结果造成了比经济危机危害更大的世界性战争灾难。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由于对凯恩斯的政府调控理论的实践,为走出经济危机找到方向,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需求增加,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提供了平台,二战帮美国走出经济危机,还帮助美国扩大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使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强国。

四、周易运行经济学对经济的推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类无限的需求刺激下,科学技术还会飞速进步,进而会大大提高生产力,使经济的运行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据太极两仪图的演变规律来看,太阳太阴大到一定程度后,太阳重心中的那部分阴会不断扩大,太阴重心中的那部分阳也会不断扩大,最终由太阳、太阴重心部分的阴、阳取代原来的太阳、太阴,并且在新的太阴太阳的重心部分也会衍生出新的一部分阴和阳。

将这一演变规律印证在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中,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政府的国有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平分经济市场,也就是自由经济和政府干预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国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内部也会出现用于节制国有经济的事物。如果是在国际范围之内,就应该出现一个国际经济组织来协调平衡整个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会慢慢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元素来制约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实施。

太极两仪时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形成的关键因素便是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国家垄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它强劲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创新能力。现在国家调控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的原因是:(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还未达到;(2)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下能合理完成资源的配置,而国家垄断缺乏信息指导,反而无法合理分配;(3)国家垄断在具体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上还不成熟,不适于现在应用。

信息对称是另外一个促进国有经济形成的关键原因。信息对称有几个优点:(1)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3)使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4)使企业、政府在决策时,大大降低了失误的概率。

所以说解决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是实现国别经济运行的关键,要实现它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由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下形成的寡头垄断,最后在时机成熟时,政府再将其收为国有,从而进入国有和市场并行的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7.

[3]余斌.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G]//吴易风,等.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2)

一、引言

 

自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供求均衡价值理论后, 这种理论很快就使当时新兴的奥国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失去了光芒,并且基本上主宰了西方经济学达40年之久。 马歇尔发明的由两个刀片的剪刀演绎而成的供求均衡决定理论被磨练成了一种万用工具, 在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中长期占据着核心地位。 其他经济学家对供求原理也是推崇有加, 至少近两百年就有人明确称其为政治经济学中首要的、 最伟大和最普遍的原理。 [1] 344 目前,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这一核心地位至少在初级教科书中继续保持, 以至于后来有经济学家戏称,一只鹦鹉只要学会了“供给”与“需求”两个词也就成为了经济学家。

 

然而经济学家的这种视角已经发生改变。 在时髦的西方经济学文献中, 供求均衡决定论已经基本上让位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回归并升级为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范式。 这种转变从对经济学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出来。经济学定义从“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到“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之科学”的转变,突出了经济学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视, 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 随着纳什关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篇经典论文的发表, 博弈论这种适合于研究经济主体行为的方法随之被引进经济学, 经济主体相互博弈达到均衡的思想充满了整个经济学界 ,甚至有人号称要用博弈论来改写整个微观经济学。 [2]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微观经济学这种分析视角的转变, 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转变的原因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以引起国内学界对后一种分析方法的重视。

 

二、供求均衡决定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所谓“供求均衡决定论”,包括“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两个部分。莱昂·瓦尔拉斯在1874年4月出版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被公认奠定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石;而马歇尔则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利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商品为研究对象, 巧妙地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论,取代了难以实际应用的一般均衡理论。但是无论是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局部均衡理论, 其核心均是研究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相互作用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 [3]

 

归纳起来, 供求均衡决定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供求法则来概括,即:供给价格与供给量呈正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的走向不言而喻地表现为右斜上扬形状; 而需求量则与其价格负相关,需求曲线则表现为单调递减曲线;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处达到市场均衡。 其数学上的表现形式则为:?坠Xd(P)/?坠P<0;?坠Xs(P)/?坠P>0;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函数,供求均衡时Xd(P)=Xs(P)。

 

虽然马歇尔及萨缪尔森等都给出了这些曲线特征的理由, 但是这种供求法则最初主要还是来源于一种经验性的常识。 萨缪尔森在论及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时就指出“常识和细致的科学观察表明,人们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它的价格”。 [5]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初级教科书在讲述供给与需求原理时, 都是从需求表与供给表出发,进而得出供求曲线。但是无论是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由于其图形二维化的原因,都只能考虑量与价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在讨论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时都讨论了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但在讨论市场均衡时都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综合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而着重考虑了价格对数量的影响。 供求均衡的过程便呈现出蛛网状特征, 因为供求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以价格信号的方式传达给另一方,从而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后者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前者, 而且一般认为这种呈蛛网状的传递是没有阻碍的。久而久之,在市场均衡讨论中即使注意到例如收入、成本等其他数量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价格也是最着重考虑的对象。在这种意义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也称之为价格理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供求曲线图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把供求曲线图作为经典保留下来, 即使是最新的萨缪尔森与曼昆经典教科书中也不例外。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便是按市场分类安排篇章总体顺序,首先介绍产品市场,然后是各类要素市场,其思路便是试图用供求曲线图这条“纲”把所有要素串连一体。

 

供求均衡决定论这种分析视角被经济学采用,在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 没有供求决定均衡的分析思路,就不会有后来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也不会有消费者剩余与厂商剩余概念的产生,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供求均衡决定的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仅由于其被经验广泛地认同,而且还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尤其是其在数学与几何上的简洁、 清楚的完美形式,更令经济学家着迷。

 

三、 供求均衡决定论到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转变

 

但是从很多迹象中都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供求均衡决定的这种视角到20世纪后半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经济学家们逐渐发现价格在对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刺激作用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或者说经济主体对价格刺激的反应没有想像的那么敏锐。 这不仅仅在于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许多行为中并不存在着价格这一变量(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囚徒困境”的分析了),更重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中的三个重要前提假定受到了挑战。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暗含了这样三个基本前提假定:(1)市场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决策的供求双方是完全理性的;(2)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条件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3)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 [4] 第一个假设与到处充满着风险的市场现实相差太远, 决策双方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 寻求次优结果以达到令自己基本满意的状态,而往往不是寻求最优。第二个假设在分析寡头市场时受到了挑战, 因为寡头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寡头市场中不存在像完全竞争市场中那种完全受自身产品价格影响的供给与需求曲线,而只存在受多方决策影响的反应函数,无论是各方寡头产品的价格还是产量, 都是博弈后共同决定的结果。 因此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的新版本在论述寡头市场时, 均无一例外地引进了博弈论,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思路不受到冷落的古诺分析问题的框架也得到了延续。再有,经济主体在受到价格刺激之后为达到其自身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否能够、 愿意和知道如何做出反应, 来调整其行为。例如当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厂商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而无法降低工资;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即使市场价格已经改变,厂商也不一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由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存在, 经济行为主体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其最优的选择可能就是选择不变。因此,当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诸如价格刚性、 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这些影响反应机制而不是影响刺激机制的因素普遍存在时, 他们的兴趣便从供求曲线图转移到了研究经济主体行为上。 事实上, 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思路的深化已从广泛的领域和多层次体现出来, 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西方著名大学经济学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的转变可以看出这种基本范式的转变。以牛津大学为例,1988年其微观经济学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消费者理论与生产理论(包括不确定性);二是市场与均衡;三是福利经济学;四是企业理论。但是到了1990年,则增加了博弈论、信息和合同理论两个必修部分。克瑞普斯在1990年出版的《微观经济理论教程》是1991年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被相当多的欧美名牌大学选为研究生课程教材, 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内容共有219页,而且书中其他许多内容也与博弈论的思想有关, 博弈论已经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 这至少反映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转向个体,放弃了一些没有微观基础的假定,如消费函数及其投资函数,经济学转向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6] (2)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新突破,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经济基础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范式。众所周知,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几乎给微观经济学做了总结, 整个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远不如宏观经济学,但是有两个领域是例外的,一个是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另一个便是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的一系列发展①, 这两个领域的新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版图得以扩张, 但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建立在传统的供求均衡决定论的范式基础之上的, 而是更加着重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行为。(3)宏观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中借鉴的供求均衡决定论在分析宏观问题时也遇到了困难, 从而导致粘性分析和惯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产生。 机械的供求曲线图是无法反映粘性价格和通货膨胀之特征的, 这些只有从理性经济主体行为方面分析才能得到解释。

 

四、 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之比较

 

在将经济主体分为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商的基础上,通过图1可以分析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联系。 图1中方框I代表了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思维, 消费者或厂商在一定的收入I或成本C的约束下,消费或生产商品量以使得自身效用U(X)或利润л(X)达到最大。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F(X)为成本函数。而方框Ⅱ代表了供求均衡决定论的思维。其中Xd(P)和Xs(P)分别为商品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当两者相等时,可以得出市场均衡时的价格P和产量X。

 

I和Ⅱ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商品需求函数来源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则表现为商品的供给函数。 消费者与厂商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表现为供求相互作用而最后达到均衡。 由此可见,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 供求决定均衡只是供求双方博弈得到市场均衡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而且这种分析方法已逐渐被博弈论这种新方法取代。

 

因此在经济学里, 如果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不仅仅只有收入I和成本C,而且还有其他因素,经济主体所要追求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 则可以用简明的优化模型概括经济主体行为模式:MaxR(X),X∈S。

 

其含义是, 经济主体在一定的集合约束条件S下,使自身利益R最大化。X∈S是指X受条件S(包括价格分量P和其他变量例如信息的向量)的约束。当经济主体是供给者时,X代表供给量;当经济主体是需求者时,X代表需求量。对每一个经济主体,上式可以确定一个解集合, 相应地也得到一个价格P的集合{P}。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价格P的集合{P},能够满足上式的优化条件。当然,从理论上讲,{P}也可以是空集,也可以存在惟一元素,还可能是无穷集合。市场上所有经济主体价格分量解集合的交集∩{P}也就是市场价格。而且其中的约束不仅仅包括价格,还包括其他的非数量约束,所有的这些约束S可分为资源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约束。资源约束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学上的预算约束,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和收入;制度约束包括法律、法规、道德等因素;当个人进入市场后, 其他主体行为模式对该个人构成一组市场的约束。 新古典主义传统下的供求决定论将市场约束综合为一个参数:价格。因此,消费者行为归结为在一定收入和价格约束下, 最大化自身效用。而现代一般均衡理论强调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博弈论直接以个人选择行为作为研究主题。在这些情况下,市场约束是多维的,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约束。 [7]

 

通过上述供求均衡决定论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在供求均衡决定论中,价格水平(和产量)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点的机械移动, 一切影响价格的力量都通过且只通过供求发生作用, 这实际上排除了供求框架以外影响价格运动的因素,包括价格粘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以及预期等等,而在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中,这些因素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

 

2. 供求均衡分析也必须归结到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才能得出实在的结果。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 二者的移动及其相互作用都是经济主体决策规则的表现。换言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背后分别“站着”供给者和需求者。如果不“寻根究底”,供求曲线的移动与均衡的形成将归结为一种机械的几何或数字游戏。

 

3. 反过来看, 供求均衡决定论正是源于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 供求均衡决定论将经济过程归结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而追根溯源,供给和需求无非是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 故而供求均衡实际上是从经济主体行为过程演绎出来的。 如果说经济主体行为决定论是分析经济问题的恰当起点的话, 那么供求均衡决定论则是该分析过程的中间环节。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3)

滕泰坦承,他希望更多人从财富源泉的层次看到中国长期增长的潜力,希望政府放弃短周期管理而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中长期问题。他反对完全的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他支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放松垄断、放松管制的进程,推进经济市场化、产权民营化。他认为中国必须尽快压缩并严格限制政府支出,尽快从结构性减税过渡到大规模减税。他相信只要能够尽快重启改革,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国经济完全可以长期可持续高速增长。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供给端定义经济周期。那么,新供给经济周期和传统周期理论究竟有何不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机制是否能够实现?面对产能过剩,新供给主义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凯恩斯的需求刺激手段有何不同?如何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何从供给端推动短期和长期经济改革?如何从供给端建立稳定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公平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请看对话滕泰“下篇”。

告别总需求管理老路

朱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原本不是问题,但从十年后回顾历次干预的结果可以发现,总需求干预之手频繁出击,事实上并没有熨平周期。那是不是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经济的颠簸,而且使经济周期越来越短?

滕泰:不仅如此,每一轮“踩油门”过后,都难免遗留下大批的过剩产能、银行不良资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每一轮“踩刹车”下去,都客观上造成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大批倒闭和股市暴跌。更进一步讲,当经济政策的眼光被过多地吸引到总需求和短周期管理方面,就难免造成对供给面和经济深层次改革措施的忽视。从一些具体经济领域来看,过去十多年对房地产、对物价的需求管理效果也不甚理想。

朱敏:总理在谈到当前经济发展问题时曾指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实现预期目标的空间已经不大。

滕泰:是的,当前扩大内需或扩大外需都很难。中国过去十多年来为扩大内需或外需,能够使用的政策资源正在消耗殆尽:连续多年超额货币发行之后,在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亟待消化的背景下,再扩张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不可行;在多次大大小小的财政刺激之后,在地方政府债务亟待消化的背景下,再通过财政政策扩张投资后遗症越来越多;在多年汇率保护、出口补贴等刺激后,在欧美日经济缓慢增长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外需更不现实。

此外,在当前二元金融体制、高利贷泛滥的背景下,民间投资也很难增长;在社会保障体制没有根本变化、利率较高的背景下,居民消费也难以进一步扩张。因此,当下无论刺激投资还是消费,其实都很难;“扩大内需”很难落到实处。

朱敏:如果说总需求管理对短期而言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对长期来说是否有效?

滕泰:总需求理论本来就是研究经济短周期的理论,凯恩斯作为总需求管理理论的鼻祖,也并不用总需求理论分析长期经济增长。即便总需求管理理论提出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能够产生一定效果,也注定是短期的。因为政府在某一时期通过低利率等货币政策或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吹大的泡泡,会在下一时期瘪下去;反之,某一时期被压抑的总需求,也会在下一时期弹起来。无论总需求管理政策把投资和消费提前还是延后,最终都不改变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

朱敏:沿着总需求路线走到死胡同的时候,如果能够换个角度从供给面分析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放开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就别有一番天地了。

滕泰: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受到高税收、高社会成本、高垄断、高管制等“供给约束”,只要通过减税、降低社会成本、放松垄断、减少管制等措施,放松“供给约束”,就可以提高经济的短期增长率。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在人口与劳动、资本与金融、资源与产权、技术与创新、制度与分工等五个方面都存在“供给抑制”,只要通过放松人口生育控制、放松户籍制度、减少资本与金融管制、优化土地与资源产权结构、推动国有企业等低效率领域的制度改革等措施,解除“供给抑制”,就可以提高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体系

朱敏: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怎么看待古典供给经济学“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以及传统供给学派“从供给端干预经济”的理论?从古典供给经济学、传统供给学派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具体经过了怎样的流变?

滕泰:19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和法国经济学家让·巴普蒂斯特·萨伊等提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思想,认为“当一个产品一经产出之际,即在它自己的全部价值的限度以内为另一个产品提供了市场”。特定产品的局部的供需不均衡可能存在,但全社会整体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不会发生。萨伊曾宣称“除非政府当局愚昧无知或贪得无厌,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充斥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继续存在”。

古典学派的上述观点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更有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几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增长,不断提高的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之间差距开始显现,周期性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生产过剩、失业率高企,传统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已难以解释经济发展的现实。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非现实。现实中有多种因素可以使供给创造需求的过程中断,比如供给老化、供给约束、供给抑制等等。

朱敏: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只不过是理想中的经济运行状态的还有马克思的计划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但是在面对所谓“相对产能过剩”或“总需求不足”问题时,马克思和凯恩斯为了用政府“有形之手”解决问题,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不同方法?这与新供给主义有何不同?

滕泰:马克思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是理想中的经济运行状态,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造成资本家不断扩大再生产和穷人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他主张用政府计划手段来解决问题。

凯恩斯则以其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回报率递减、流动性偏好”三大假说为立足点,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形完全可能出现,凯恩斯则提出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克服阶段性的需求不足。

二战以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了马克思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而欧洲、美国等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市场的办法,也迎来了战后近三十年的繁荣。然而长期执行政府计划或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都使经济逐渐失去了活力,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不但中国的计划经济严重缺乏活力,美国、欧洲经济也陷入了“滞涨”的泥潭。

新供给主义认为造成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供给结构老化,以及短期供给约束和长期供给抑制。

朱敏:看来您提出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完全不同于古典供给经济学,也不同于凯恩斯主义和计划经济学,那么您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和30年前美国的里根政府所采纳的供给学派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呢?

滕泰:美国传统供给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罗伯茨等人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供给处于首要的决定地位,决定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是供给而非需求,产出的增长最终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经济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促进生产、增加供给。

与古典供给学派不同的是,传统供给学派并不认为经济完全不需要干预,而是认为干预的重点在于供给方面,而非需求方面。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强化对生产活动的刺激和支持。当然,由于传统供给学派认为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因素,所以其提出的干预措施同自由主义比较接近,比如反垄断、解除各种管制、主张经济的民营化和自由化,并建议在国内限制甚至取缔工会组织以便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在国际上通过政治力量干预石油价格以便降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等等。

作为传统供给学派核心理论的“拉弗曲线”证明,减税会在短期减少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如果较低的税率刺激了产出,最终一定会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并使政府税收总额在较低税率下回升到减税前的水平。为了推动减税,当然必须压缩那些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的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

我提出的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是从中国80年代以来的改革实践出发,提出了新供给周期理论创新,放松供给约束的理论创新,以及解除供给抑制的理论创新。其中新供给经济周期理论从供给端把经济周期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老化四个阶段,并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因于供给老化,相应的措施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一篮子政策;而解除供给抑制的理论针对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和长期增长潜力,提出了一些列改革措施,在思想上类似于邓小平“解放生产力”的改革主张,这两部分理论都与美国传统供给学派无关。只有放松供给约束的相关理论和美国传统供给理论有部分相似的地方,并比美国传统供给学派更成体系。此外,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还针对国民收入分配以及房价物价等问题而提出了一整套经济管理理论和改革思想。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机制

朱敏: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分配机制缺陷或需求不足,而在于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请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新供给主义经济周期?

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与需求循环往复的交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由此划分为四个阶段:

新供给形成阶段:当新供给随着技术进步孕育产生,社会旧有需求结构仍在延续,经济处在新周期的导入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回升。

供给扩张阶段:当新供给内容被社会普遍接受,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新供给与新需求形成良性促进,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潜在增速不断提高。

供给成熟阶段:该阶段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普及,社会资源纷纷涌向该项供给领域,则供给数量迅猛增加,而需求回落,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机制出现中断,但供给仍然维持惯性增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开始降低,经济潜在增速回落。

供给老化阶段:过剩供给短期难以消化,过剩产业资本沉淀不能退出;老供给不能创造需求,造成总需求持续下降;新的供给力量尚未产生,经济陷入萧条。

一个产业可以分为上述四个阶段,一个经济体也一样。当大部分产业处于新供给形成和供给扩张阶段是,经济增速加快;当大部分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时,经济增速必然回落。

朱敏:也就是说,在经济周期中,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过程并非持续有效循环?

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在新供给形成阶段和供给扩张阶段,新供给不但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而且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最终都会变为要素报酬,而资本、劳动和资源等要素报酬要么转化为消费,要么形成储蓄并转化为投资,可以形成新的需求。

然而,一旦一种产业的生产技术普及到一定程度,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形成产能和产量过剩,不但原投入的生产要素报酬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大量生产要素无法充分就业,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过程就会中断。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下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供给老化的产业太多,应该尽快调整经济结构。

此外,即使在新供给形成阶段或供给扩张阶段,各种直接或间接的供给约束,以及制度层面的供给抑制也会造成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朱敏:这对政府实施应对经济萧条的政策来说,意味着什么?

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任何一项社会主流技术和主流产业,早晚都会进入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因此无论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抑或是通过计划手段增加或抑制老供给,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周期和供给老化问题。

比如,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吸收部分过剩产能,但长期可能反而进一步鼓励了过剩产能扩张,从而加剧供需矛盾,阻碍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且削弱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又比如,类似于iPhone手机这样的新供给从来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恰恰相反,很多政府扶持的产业,例如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后来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还有,新供给主义也不认为政府限制某些产业的政策有助于恢复“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机制,不仅如此,一旦判断失误,政府对很多产业的政策限制也可能造成下一阶段的需求不足。比如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末限制电力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之后多年的电力供应不足。

朱敏:鉴于此,在实践中,真正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滕泰: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社会资源创造新供给,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此才能使经济尽快恢复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为了刺激新供给,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提出的正确做法,“更新供给结构”,并是通过“放松供给约束”的系列政策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打破生产销售僵局,让市场通过成本价格传导机制快速消化过剩产品,在较短时期内恢复均衡,并通过放松供给约束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社会资源向新供给领域集中,恢复增长活力。

此外,从制度层面上解除供给抑制更加重要,包括解除对人口与劳动抑制、金融和资本抑制、技术和创新抑制、资源和土地抑制、以及产权和社会分工方面的制度抑制等等。

朱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在宏观上是恢复经济均衡的必然循环,在微观上是不是也一样?

滕泰:是的。比如iPhone手机,在乔布斯创造出iPhone手机之前,世界对它的需求原本是不存在的,而一旦iPhone手机面世,新的需求就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一旦资本、资源、劳动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的产能过剩将自然消除,整个经济不但恢复均衡,而且将开始新的增长。

总之,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供给与需求动态均衡的打破属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阶段性、局部性问题,其与技术扩散和产业生命周期密不可分。生产的过剩是相对的,阶段性和局部领域的供需矛盾可以随着资源逐步向新产业领域配置而消解。当宏观经济从供给到需求的传导过程遇到阻碍时,既不应当用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手段比如产业政策去彻底破坏市场机制,也不应当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手段人为扩大旧产业和旧经济的总需求,而应当通过“放开新产业供给约束、减少新经济供给抑制”的方式,为市场释放新供给创造条件,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最终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让经济回到“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想运行轨道,恢复“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平衡机制”。

新供给主义的改革思想

朱敏: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能否提出全面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经济思想和改革措施?

滕泰:以“放松供给约束”为核心的短期改革主张认为,比如,税收约束、成本约束、垄断约束、政策管制因素、公共财政和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约束等。1981年里根政府提出著名的“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在供给方面的政策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减免企业税负;削减社会福利等非国防领域的政府开支;放松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事实证明,上述政策从供给的角度入手,刺激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就业,同时以扩大产出的方式化解了通胀压力,成功地使美国经济实现了复苏。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将上述传统供给学派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放松“供给约束”,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并结合中国经济情况提出“解除供给约束”的具体措施。比如: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垄断,促进市场自由竞争;依托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改进资源和基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有效控制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成本,等等。

如果上述改革主张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我们相信中国的长期潜在增长率还可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朱敏: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情况,与美国当时的情形有可比性吗?何以破局?

滕泰:如同罗斯福新政以后几十年中,总需求管理政策遗留给美国经济大量的“供给约束”一样,中国经济从1996年以来类似于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所谓宏观调控,也造成了较严重的“供给约束”,包括高税收约束、高社会成本约束、高垄断约束、高管制约束等。因此,中国只要下决心通过减税、降低社会福利成本、放松垄断、减少管制等措施,放松“供给约束”,就可以提高经济的短期增长率。

有调查说中国企业平均综合税负40%,那如果把综合税负从40%降到30%,能够承受30%~40%综合税负的企业就可以存活下来,经济总产出就会大幅增加。当然,税收受益者、社会福利成本受益者、垄断者、管制政策受益者等都是有利益刚性的。打破这些刚性利益,需要执政者的改革勇气和决心,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天然就是改革的经济学理论。

朱敏:通过“解除供给抑制”来解放生产力,可以理解为邓小平理论的要义,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滕泰:按照“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框架,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取决于五大财富源泉,解除供给抑制,也必须从这五大财富源泉出发。

第一个财富源泉是人口和劳动力。虽然学界对中国人口红利尚存争论,但我们认为,农村还有“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相对人口红利”。目前中国农村人均GDP与城市人均GDP相差五倍,也就是说一个农业人口一旦在城市找到工作,其对经济的贡献就提高四倍。因此,只要解除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抑制,比如短期适当放松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流动,长期适当调整人口政策,中国的相对人口红利就会进一步得到充分释放。

第二个财富源泉是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源。如果中国的土地一直不能自由流转,农业就将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而小农经济产出效率显然很低。如果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并适当集中,农业生产效率就会大幅提高。矿山也是一样,如果煤矿、石油等资源是垄断的,矿产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其开采就会比较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就不会高。应该说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供给抑制还比较严重,未来产权优化和释放资源供给还有很大空间。

第三个财富源泉是资本。中国是全世界资本最多的国家,我们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民、企业加上政府的储蓄有100多万亿人民币。然而,作为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利率水平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国是零利率,日本是零利率,只有中国利率高,中小企业私募债利率高达14%~15%,民间借贷成本更高。为什么在全球资本最多的国家出现了最严重的资本短缺和最贵的资本价格?原因就在于资本抑制和金融抑制。假定把金融抑制放开一下,逐步把中小企业资金成本从14%~15%降低到5%,有多少中小企业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第四个财富源泉就是技术和创新。中国还没有形成创新型的科教体制。高中、大学培养的都是知识型人才,很多国有科研机构白白耗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却缺少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技术。不仅强化市场导向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科研创新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在企业研发、金融支持、政府管理等层面解除技术和创新抑制,中国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第五个财富源泉是制度本身。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宏观的社会分工效率和微观的企业生产效率,而社会分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自然带来财富的增长。

朱敏:正是因为解放了这五大源泉,我们才看到中国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增长动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从农村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人口、土地资源和生产技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迅速提高了粮食产量。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总理指出,每一个制度改进的地方都孕育很大的潜力。

滕泰:是的,综合这五个方面的财富源泉来看,中国的经济制度还存在普遍的“供给抑制”。举例来讲,很多国有企业所占有的资源很多,但单位资源、资本的产出都远远低于自由竞争的民营企业,改革这些低效率的部门自然会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

邓小平说,“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新供给主义认为,解放生产力的核心就是“解除供给抑制”。只要通过改革,解除对人口和劳动的供给抑制、制度和管理的供给抑制、土地和资源的供给抑制、资本和金融抑制、技术和创新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越是供给抑制严重的领域,比如医疗、教育、金融、房地产,供给价格越高,而且供给效率和质量越低,改革的空间也越大。

如何解决具体改革难题

朱敏:任何一种新理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普遍的解释效力,更在于能否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困扰日久的难题。那么,新供给主义如何破解诸多难题?比如房价问题。

滕泰: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金融刚刚起步、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住房供给结构性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房价持续上涨,调控效果多年不达预期,其原因就在于政策着力在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未来只有从供给侧着手,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为核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增加房地产土地供给、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

朱敏: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也是中国经济必须直面的一大困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又如何应对物价问题呢?

滕泰:对物价的调控也一样。中国从1996年以后就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阶段。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价波动的根本原因并不在需求方面,而在供给方面,十多年来的每一轮通胀几乎都由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推动、食品供给冲击等供给方面原因造成,而政府却一次又一次地通过紧缩总需求去进行干预,结果难免误伤经济。

我详细分析过中国物价的驱动结构,过去十年70%以上的CPI波动都来自于食品价格变化,而在居民对食品的需求总量基本不变的现实下,食品价格波动主要来自供给总量波动和供给结构变化;研究还表明假定我国每年平均工资上涨15%,将推动CPI上升1.94个百分点;假定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15%,对CPI的影响只有0.2个百分点;此外较高的流通成本也是造成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因此,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增加有效供给,既能够挖掘增长潜力,也能够平抑物价,不存在所谓“稳增长与控通胀的矛盾”。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供给面去管理物价的措施包括:降低税收成本,控制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速度,稳定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机制,控制流通环节费用,建立稳定的消费品物价形成机制。

朱敏:除了您刚才讲的房价问题和物价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当中难啃的“硬骨头”,更为棘手,也更难以破题。对此,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有何良策?

滕泰:在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方面,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主张从供给出发,按照劳动、资源、技术、管理、资本等五大要素的贡献和边际报酬,让市场完成收入分配。谁创造的财富多,谁获取的报酬就多。新供给主义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包含六个核心主张:

一、遏制公共权力直接或间接参与财富分配。从未创造任何财富的行政权力参与财富的分配不仅是腐败的源泉,也会影响到其他要素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二、减少垄断对财富的瓜分。很多看似利润丰厚的企业,其实是靠垄断获取财富。这也是非常严重的收入不公平问题,所以反垄断、放松管制,促进市场自由化、产权民营化,不仅是“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公平收入分配的必然选择。

三、控制利用公共资源过度获取个体收入的现象。比如对于在经济制度不健全的阶段通过各种方法占有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公共设施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等,应通过以资源税为代表的税收政策予以调节,促进公平和效率。

四、对于创业企业或雇员人数、销售收入较小的小微企业应大范围免税。比如,是否可考虑对符合某些条件,如雇员在20人以下、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创业型企业,在一定的创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免除所得税?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扶持大批小微企业成长、做大以后,政府的税收总额甚至还会增加。

五、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但调节的重点应该是严重偏离要素边际报酬的收入,比如房产持有和遗产继承等等。

六、无论是公共投资还是转移支付,长期来看都是低效率的,因此应该尽量减少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

朱敏:能否解决具体的改革难题和现实问题,的确是对一项经济学主张及其方法论的考验。随着新供给学派在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相信有更多的学者会研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中国未来改革之路,道阻且长。学界需要凝聚更多共识,为改革提供专业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4)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原因

一、引言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好像周期性发生一样,故称之为经济周期。古代经济几乎在一个水平上交替运动,比如Maddison估计1500—1820年间,西欧人均GDP增长率是0.15%,亚洲的人均GDP处于停滞,所以古典经济周期主要强调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收缩。而现代经济高速发展,远远超过古代经济增长速度,比如美国从1960年至20世纪初实际GDP平均每年约3.5%,而东亚“四小虎”每一个从1966—1990年的实际人均收入每年都增长7%以上,而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更是平均超过9%,所以现代经济周期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变动。正如1977 年卢卡斯在《对经济周期的理解》中对经济周期描述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变量对长期平稳增长趋势的偏离”。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密切,下面就经济周期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不少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一起分析以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探讨未来中国可能需要关注的一些因素。

二、原因

1.科学技术冲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由此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缓慢。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一战二战的爆发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后科技革命,大大刺激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战后美国利用二战所积累和德国获得的科学技术,长期增长了一段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放缓。中国建国后同苏联密切合作,大大提升了科学技术,后来趋于平缓。改革开放后利用全世界科学技术,经济高速发展,但随着与世界科学技术的接近,经济也渐渐的开始进入平稳增长。可见科技周期对长期和超长期经济的巨大影响,往往是长期和超长期经济周期的主因。著名经济学家F.E.Kydland、C.I.Plosser 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如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技术冲击,而不是名义因素(如货币量等),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并以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供给冲击。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冲击才影响产出,导致经济的波动。实际上古代产出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总供给往往占主导。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以之为基础,继承了供给冲击巨大作用的观点,认为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重创了以石油为工业基础的西方国家,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与滞胀。中国改革开放错过了这两次石油危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石油和铁矿石等价格的剧烈波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供给不但包括原材料供给,还包括劳动力供给。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印度等国家打开国门,据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计算,全世界突然多出了5 亿多个便宜劳动力,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冲击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用RBC分析中国经济后认为,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

3.需求冲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总需求是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主要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也把需求纳入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不但把供给方面的冲击纳入,还把个人需求偏好变化、政府需求变化等需求方面的冲击也纳入到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全球市场,以前特别是巨大的美国消费市场需求,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因为需求的巨大作用,危机时政府加大政府投入,扩大总需求,减少了衰退,平缓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4万亿投资,有效的拉动了内需,维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中国,投资很大一块是由政府进行的。因此,这方面的投资的波动可以计入总需求。丁从明、陈仲常(2009) 指出了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 的重要因素。付一平、刘金全等( 2005) 发现,中国财政规模与实际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4.制度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这种积极的制度冲击已经明显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能反作用于经济,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制度本身。庞东、杨灿(2006)结论证明: 在中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5.货币冲击。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冲击可以引起名义支出及总需求的变化。 King和Plosser (1984) 认为,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符合于Friedman 和Schwartz、Nelson 和Plosser 等提出的货币非中性是经济周期的关键所在。苗文龙、陈卫东(2010)研究发现: 技术冲击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80%以上的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特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周期冲击效应。

6.情绪,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偏差。经济学往往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往往是非理性的。由于人的非理性,往往人的选择不是经济学上论述的最优选择,比如羊群效应或从众心理。行为科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研究了人的非理性行为。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往往导致选择不是最优,比如投资过度等,也引发或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7.金融冲击。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与经济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金融市场往往是极具波动性。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起经济的波动,如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都引发了经济的下滑,损害了经济增长。

8.政治周期。由于政府往往对经济有影响,因此,当不同经济政策的集团轮流执政时,交替的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比如美国民主党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及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共和党则主张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及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另外,选期对经济也有影响,临近选期时,领导人往往为了讨好公众赢得选票,往往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9.其他原因。目前,还有些其他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三、结论

任何经济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影响,经济的变化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各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比如制度冲击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引发供给出新产品,而供给新产品创造了新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并给其制度冲击正的信号促进制度创新。而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制度变革科技革新,供给新产品。又如由于人们的非理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发人们的羊群效应跟风操作,而这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长期以及超长期的波动由科学技术冲击决定。制度冲击往往影响中长期的波动,而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往往影响短中期的波动,货币冲击、非理性冲动、金融冲击往往影响的是短期波动,但如果不注意,则可能引起大衰退,比如1929年大萧条。所以,中国既要了解。另外,从经济波动原因中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冲击、需求冲击、制度冲击。由于中国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大,供给冲击、货币冲击、信息不对称、金融冲击等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1.

[2]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4).

[3]夏斌.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J].发展研究,2009,(3).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5)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的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而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又依赖于高等教育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优秀的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推动中原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河南高等教育的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进而培养出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的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文拟就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进行阐述。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法、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为各国提供了利用国际高等教育资源提高本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机会。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非常迅速。中外合作办学正在成为高等教育一个新兴的领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2003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这是中国加入WTO后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使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有法可依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该规定特别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与内地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参照条例规定执行。2004年6月,教育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强调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原则,但允许有合理回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对扩大教育开放进行了阐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一阐释把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中外合作办学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合适的人才,而中外合作办学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弥补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中外合作办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能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而且还能利用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能弥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的高等教育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现有的高等教育规模却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在河南省尤为严重。高等教育要得到迅速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多样化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也成了一种新途径。中外合作办学的开展需要合作双方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投入,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收费也能弥补高校运行经费不足的状况,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引进新兴的学科,甚至是区域内没有的学科,不仅能促进高校自身的学科发展,甚至还能带动一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能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仅能丰富国内高校的教学理念,还能取长补短,拓宽教育视野,引领国内高校进行国际化办学,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课程,能促进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计划一般由中方与外方共同制订,或者中方引进外方的课程,每年由外国教师来国内进行专业授课。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是一种为学生适应国际竞争而设计的课程,所以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便捷机会。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大部分国内高校还是停留在从头讲到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而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课程都需要外方教师单独或者外方教师和中方教师共同完成。授课方式不仅使用英语进行授课,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视野国际化。通过合作办学,许多专业强、外语好的青年教师可以脱颖而出。部分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可以通过合作项目去外方学习,或者在国内作为合作教师与外方教师共同进行授课与科研,在较短的时间内外语及专业水平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中外合作办学能加强部分薄弱学科建设,填补一些学科空白。《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指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要密切结合国家、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鼓励在国内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与外国高水平大学以及具有优势学科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通过高校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办学,能够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作用

中原经济区建设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人才和科技创新,这些就需要优先发展教育。据经济学家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达20%。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高等教育入手,通过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外资外智,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管理经验,加速本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而且能促进本地的教育投资、教育消费,进而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能扩大中原地区的教育投资。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投资的领域很多,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教育投资也就不一定能保证满足高校的需求,而中外合作办学能改善这个情况。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合作双方的共同投入,引进外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其次,中外合作办学还有一定的收费。根据《河南省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一览表(2010年)》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收费标准为不超过18000元/生/年。目前省内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一般在13000元~160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同时也加大了中原经济区的教育投资,增大了区域内的现金流动。

中外合作办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个国际合作平台。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但需要我们自己投资,而且也需要引进国外的资源和投资。在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河南省是该论坛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国际论坛推介国家战略的省份,这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国际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搭建了一个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开展国际教育的合作,也能推介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吸引国际目光。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给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所需要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成人才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既懂专业知识、国际规则又精通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复合型、外向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途径,合作办学的成本远低于出国学习,学生不出国就可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配置新兴学科和专业,推动学科建设,带动行业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还有利于加强高校部分薄弱学科,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同时,河南高校可以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引进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的学科和专业,来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通过培植中原经济区建设所需要的学科,能迅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增加、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增多能够促进就业。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吸引优秀的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安排就业,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人才都是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既促进了就业,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智力储备。

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的公平。高等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入学机会公平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公平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享有接受符合其意愿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位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应享有的社会待遇。然而河南省虽然拥有全国最多的考生,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为河南考生提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能使人有更多发展机会上的公平,从而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支撑。

四、结论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推动中原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而且还对高等教育的公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牛群.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J].煤炭高等教育,2010,(9).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6)

(一)产出的决定因素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它们可以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总处于潜在水平,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例如,当价格提高时,名义工资和价格保持同比例增长,实际工资不变,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为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或潜在的产出水平(也称自然产量率)。因此,长期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并不相关,它是由经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数量、制度因素以及可获得的技术水平。经济增长模型用于研究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解释各国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在短期,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工资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供给量。菜单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即“价格粘性”),当物价水平提高时,一些企业保持其价格不变,这种低价格吸引了消费者,从而引起这些企业增加就业和生产。工资和价格在短期的粘性特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企业对新投资项目盈利性的估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等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将达到新的均衡水平。特别地,在极短时期内,价格水平是固定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无论产出的需求如何变化,企业都会提供与之相等的产出,此时的产出仅取决于总需求。由此可见,影响总需求因素的变动会影响短期的产出水平。由于潜在产出反映了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受总需求影响的实际产出将围绕潜在产出水平上下波动。大多数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诸如繁荣与衰退的短期波动,并考察经济从短期转向长期的内在调整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货币量是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决定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长期中的潜在产出水平由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决定,而与货币无关,货币数量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高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以及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揭示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凯恩斯也认为,一旦对应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得以实现,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是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其主要类别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增加都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消费需求的扩大、投资超速增长、政府赤字过大以及净出口增长都会直接拉动总需求,结果在短期引起整体物价水平上升。成本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能源价格上升或者工人和企业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而达成高水平名义工资合同并在合同期保持不变,企业成本将上升,除一些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外,其他企业通常有提高价格的动机和倾向,从供给方面引入通货膨胀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史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分析视角并非绝对矛盾,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人们预期变化等都与货币数量变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需求、供给、制度及预期等不同角度剖析货币数量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和治理通货膨胀是有益的,并且与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货币现象的论断并不相悖。

(三)失业的决定因素

长期经济中趋近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是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也是充分就业状态下潜在产出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应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决定长期失业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组成、部门差异、工会的力量、最低工资制度等。许多公共政策如能有效实施,则可以通过减少摩擦性失业来降低自然失业率,如政府就业机构及时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可以使工作岗位和工人更有效地匹配;公共筹资的再培范小仲: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长期和短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在分析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时,需要考察“这些变量的短期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些变量长期作何变化并由什么决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来考察每个重要变量:当期、短期和长期,并运用不同模型分析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

(四)产出的决定因素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它们可以充分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总处于潜在水平,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例如,当价格提高时,名义工资和价格保持同比例增长,实际工资不变,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为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或潜在的产出水平(也称自然产量率)。因此,长期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并不相关,它是由经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决定的,这种能力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数量、制度因素以及可获得的技术水平。经济增长模型用于研究长期产出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趋势,解释各国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在短期,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工资不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随着实际工资的下降,企业将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供给量。菜单成本等原因的存在使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也是缓慢的(即“价格粘性”),当物价水平提高时,一些企业保持其价格不变,这种低价格吸引了消费者,从而引起这些企业增加就业和生产。工资和价格在短期的粘性特征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企业对新投资项目盈利性的估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等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将达到新的均衡水平。特别地,在极短时期内,价格水平是固定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无论产出的需求如何变化,企业都会提供与之相等的产出,此时的产出仅取决于总需求。由此可见,影响总需求因素的变动会影响短期的产出水平。由于潜在产出反映了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受总需求影响的实际产出将围绕潜在产出水平上下波动。大多数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诸如繁荣与衰退的短期波动,并考察经济从短期转向长期的内在调整过程。

(五)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

货币量是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决定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大体稳定,长期中的潜在产出水平由要素供给和技术水平决定,而与货币无关,货币数量增加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和高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以及货币主义关于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的观点揭示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凯恩斯也认为,一旦对应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得以实现,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动是短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其主要类别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增加都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消费需求的扩大、投资超速增长、政府赤字过大以及净出口增长都会直接拉动总需求,结果在短期引起整体物价水平上升。成本是决定价格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能源价格上升或者工人和企业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而达成高水平名义工资合同并在合同期保持不变,企业成本将上升,除一些企业迫于竞争压力而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外,其他企业通常有提高价格的动机和倾向,从供给方面引入通货膨胀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世界经济史表明,石油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货膨胀的长期和短期分析视角并非绝对矛盾,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人们预期变化等都与货币数量变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需求、供给、制度及预期等不同角度剖析货币数量增加的原因,对于认识和治理通货膨胀是有益的,并且与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货币现象的论断并不相悖。

(六)失业的决定因素

长期经济中趋近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是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也是充分就业状态下潜在产出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应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决定长期失业率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组成、部门差异、工会的力量、最低工资制度等。许多公共政策如能有效实施,则可以通过减少摩擦性失业来降低自然失业率,如政府就业机构及时传播工作空位信息,可以使工作岗位和工人更有效地匹配;公共筹资的再培范小仲: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训计划能使工人更容易从衰落行业转到新兴行业。短期失业问题与经济短期波动密切相关,通常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失业。在宏观经济运行的繁荣与高涨时期,经济中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上升,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也上升,因而失业率较低;相反,在经济运行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下降,失业率比较高。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经济中总存在失业,实际失业率将随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动,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下波动。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主要源于总需求冲击,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以熨平经济波动。然而,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不同流派对总需求管理在短期和长期的政策效果却存在分歧。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来控制总需求,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变动范围,以减少波动;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政策选择提供了菜单,决策者可以失业率上升为代价降低通货膨胀率,也能以通胀率上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现代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消费取决于恒久性收入而不是短暂性收入,所以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中的减税政策或者增税政策可能是无效的。在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企业收入增长率将高于名义工资增长率(即成本增长率),企业增加产量和就业是有利可图的,从而使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但由于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实际通货膨胀率最终将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仅在短期存在,在长期不存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直线,因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最多只能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必然无效,从长期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货币主义还认为,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反而会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该学派认为货币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主张实行“单一规则”或“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为经济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对于凯恩斯主义积极的宏观政策,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会引起经济的混乱,政府所使用的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如果政策事先被人们合理预期到,政策对产量的变动就会无效。人们的理性预期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总是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总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线,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效。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稳定的政策规则比政策本身更重要,政府应按稳定的政策规则行事,而不是采取积极行动主义政策。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原凯恩斯主义的信条,同时吸收其他流派的理论观点,采用新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原凯恩斯主义,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该学派认为,当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即经济周期波动和存在非自愿失业,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由于经济自动恢复均衡是一个较缓慢的痛苦过程,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有积极作用。

三、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的分离与融合

(一)古典经济学侧重经济的长期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试图解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他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产生在资本积累及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资本积累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并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使得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从而提高社会总产出,进一步增加了资本积累。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自身能够迅速实现均衡,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他们接受了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的逻辑: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因此政府不需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可见,古典模型中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的假设使短期保持稳定的问题并不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考虑范围内,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二)凯恩斯侧重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大规模失业和收入的大幅度下降,这次危机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最为严重、最持久和最广泛的。古典理论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根据这种理论,国民收入取决于要素供给和可获得的技术,而在1929~1933年间,这些条件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动。在大萧条爆发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需要一个新模型来解释这种大规模与突发性的经济衰退,并提出可以减轻众人所面临的经济困难的政策。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在长期,我们都死了”,这是针对古典经济学的“从长远看,市场最终会达到均衡”。他认为长期的观点无法指导当务之急,“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实际生活中通常的情况……如果我们企图把古典理论应用于来自经验中的事实的话,它的教诲会把人们引入歧途,而且导致灾难性的后果”。[3]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有效需求不足将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和产能过剩,经济在短期内并不能迅速实现供求的均衡,主张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克服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凯恩斯使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由古典长期增长问题转向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并开启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此后,总需求方面的短期问题成为当时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沿,而古典主义侧重的供给方面的长期问题则处于次要地位。

(三)新古典综合派将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进行综合

二战后,随着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提出批判和质疑。新古典综合派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理论之间的分歧,使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综合了各种经济波动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该学派实际上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综合起来,主张采取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避免经济波动从而达到充分就业,而当经济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就可以适用,并且能够持续维持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四)“东亚奇迹”吸引经济学家将目光逐步转向长期增长问题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处于“滞胀”之中,凯恩斯主义既无法予以解释,也不能提出合理的政策主张。与此同时,东亚却正在创造着经济奇迹。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经济也在此期间增长迅速。东亚的奇迹与非洲国家地区相对落后贫穷的经济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来思考研究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东亚奇迹让人们感受到长期的经济增长比短期的稳定重要得多,虽然短期经济波动会影响人们的福利水平,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它是一国国民经济福利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我们能使政府的政策选择对长期经济增长哪怕只有很小的影响,那么较之于逆周期政策和微调的宏观经济分析的全部历史,我们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贡献也要大得多。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真正至关重要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内生增长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人均产出增长取决于外生给定的技术进步,经济的自发运行使经济最终处于最优增长路径上,经济政策不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因素视为内生变量,在经济系统内部讨论技术进步的来源与演进,以及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把经济体系中的教育和研究开发活动视为技术进步的源泉,认为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生产的溢出效应即外部性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进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或补贴政策鼓励研究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长期与短期问题的融合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意料之外的实际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宏观经济经常会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比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战争、人口变化、技术革新等。该理论认为技术冲击是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造成经济周期的实际因素,并把技术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试图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研究统一在同一个模型之中,并且认为决定经济波动的因素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可以归结为供给特别是技术方面的冲击,因而不存在短期和长期之间的区分。经济周范小仲: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期不是短期经济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即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对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离,经济周期是经济趋势本身的变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7)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8)

实际上,人类经济始终贯穿着一条"自由经济---政府干预"的轴线。经济学也因此而区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比如,众所周知,亚当·斯密主张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而马克思则持另一个极端,主张消灭市场经济而实现共产主义经济方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具有许许多多思想意识,其中凯因斯就是处于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象哈耶克则倾向于亚当·斯密一边,而萨缪尔森则强调以市场为主导的"混合经济",才是经济必须采取的运作方式。

而在这里所揭示的扩大需求的两种方式,也体现了这条经济运行的轴线。其中,政府投资与宏观调控即表示经济运行倾向于政府干预的一方,而有效供给原理则倾向于自由市场一方。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人意识到自由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缺陷,因此必须引入政府干预因素来干预市场。这在理论上产生了凯因斯主义, 在实践上则产生了美国"罗斯福新政"。但实际上这两个人为努力的因素在当时并未见产生多大的效果,最后却是一个非人为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把西方经济从萧条的深渊中拉上来。战争既可以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击垮,使一个时代的超级强国从此衰败下去,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兴盛起来。因为,战争的"不惜一切代价",能够极大地发挥一个国家的经济创造潜力,能够拉动它的经济生产得到迅速增长。另外,为满足战争需要,人们必须绞尽脑汁,创造出种种新技术以支持战争。比如,计算机的原型就是在"二次大战"得到设想与设计,以求更有效地处理战争情报问题。

这种创造力的发挥,实际上已经是"有效供给"的体现。因此,当凯因斯预言,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将回归萧条 时,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经济继续沿着健康增长的道路上发展。 因为什么?正因为在大战中人们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供给了许许多多的先进思想与技术。这些思想与技术能够在新的时代引领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比如在大战中产生的最原始的计算机思想与技术,战后就应用到整个国民经济上面。又如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核技术,它既可供制造核武器,也可供制造核电站,和各种需要核技术的国民经济方面。所以,虽然大战的支出对拉动经济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更根本的作用还是大战中许许多多新创造的技术的作用,这些供给因素对战后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根本的意义。

因此,无论扩大需求如何通过财政与货币来进行刺激,它的有效性,仍然离不开有效供给。财政与货币政策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必须是有效的,能够导致有效供给,否则,这种投资不但未能扩大需求,反而会使生产更加过剩,需求将会更加疲软。关于这一点,在本书前面有关"凯因斯难题"里已有所阐述。经济波动周期告诉我们,经济衰退前期往往就是投资高涨,需求旺盛时期;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则希望投资高涨、需求旺盛状态的到来;因此,我们如何摆脱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这种矛盾呢?当我们希望的经济局面到来时,却离下一次的衰退已经不远了。因此,单纯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不能使我们摆脱这种周期波动,必须要纳入某些"古典"因素,才能使这种波动得到缓解,才使经济具有长远增长的性质。这个古典因素就是"有效供给",它与萨伊"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古典经济学思想似乎相似,但十分显然,"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强调的是供给的"有效性",而不是一般的供给。有"有效"就肯定有"无效",这些无效的因素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实际上,凯因斯主义、政府干预也无法解决这些因素, 只好让其自生自灭。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承认经济活动中的生死存亡,承认破产失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经济现象,并将其看作人类经济新陈代谢的体现。

<二>

前面曾指出了"有效供给"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产品的品质与品种,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另一个是产品的价格,即产品的价值方面。任何一个生产者,如果你的产品品种、品质是优良的,那么你的生产供给就是有效的;同样,如果你的产品成本可以很低,因此可以在很低的价格上赚取利润,那么你的产品的这种低价格也是一种有效供给。其中任何一种,都是有效供给的体现。但现实情况也常常要求这两方面必须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有效供给。这样,所谓"有效供给"的实际意义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耗费供给使用价值上最好的产品;这与本书的价值思想吻合一致,是这个价值思想的具体体现。一种产品如果它的品种品质很好,但它的价格却非常昂贵,那么,前一方面的有效性就会被后一方面的无效性所抵消;同样,如果产品的价格很低但其品种品质也很差,前一方面的有效性也会被后一方面的有效性所抵消。因此,谈到有效供给,这两方面必须协调,不可差距太过。比如前几年美国人曾造出铱星环球通迅系统,它的使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可以让地球任何两个点通过铱星沟通联系,因此在品种品质方面是有效的。但它的使用价格却非常昂贵,没有多少人受用得起。因此这么好的东西却不得不陷于"过剩",最终因其价格昂贵只好抛弃于太空。这应该是一个有效供给两方面分离太大的典型事例。在现实经济中效用与价格方面的协调与差距的事例,枚不胜举。比如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品质比发达国家相应产品低得多,但其价格却很低,因此在国际市场仍十分畅销。

所以,有效供给原理要求所有生产者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必须尽可能做到以最小的耗费而取得最大的效用与效果。这是任何经济活动最基本原则。在此应特别注意这里所设定的局限条件,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没有这个条件,有效供给原理就难成立。垄断会使有效供给失去作用;一个生产者处在垄断状态下,不需要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成本耗费来生产最好的产品,因为他的产品是"皇帝女不愁嫁",不管品种多么陈旧,品质多么低劣,价格有多高,这些产品都不得不被人购买去。因此,有效供给原理是与自由市场竞争密切联系的,自由竞争是有效供给原理得以存在与成立的土壤。而市场经济之所以富有效果,正在于它包含着这个有效供给原理,它迫使处于市场竞争中的所有生产者,必须向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才能生存下去。于是,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个竞相创制财富的竞争局面,最终使人类不断消费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当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也因"弱肉强食"而导致"胜者通吃"的局面,使某些成功的公司企业大到能够支配市场的程度,从而对市场产生"托拉斯"---垄断。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有可能形成垄断,并且有可能使垄断者滥用自己的这种市场特权。这样就需要打破这种垄断,还市场的竞争局面,以恢复有效供给原理的积极作用;打破垄断,这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之一。不过,有效供给本身也有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因为当你开创出某种独特的技术来生产一种独一无二的新产品时,这种有效供给即构成一种垄断,一种技术创新的垄断。这种垄断是有效供给能够获得更大利益的基本原因;人们之所以在经济上有兴趣发明创新,就是要谋求这份技术垄断利益。因此这种垄断不可避免,无可非议。专利制度就是为保护这种垄断利益而设计的,它保护任何人技术创新的经济成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人们耗费资本与时间进行创造性活动。同时,专利制度又规定任何一件专利的有效时间,过了这一时间,技术就为社会大众所共有,对技术的垄断将是非法的。而对于某些关计人类生存重大问题的技术发明,比如某些治疗爱滋病药物,则可根据国际法,适度破除原研制与生产者专利技术上的垄断,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发达国家的每个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比如打印机有EPSON、CANON、HP等品牌,其中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这些独特技术可以供不同要求的用户采用。这样就把市场需求分割定位好,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从而避免雷同过度而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而中国的各个家用电器品牌,其技术指标则雷同居多,因此造成剧烈的市场竞争,各个厂商大打价格战,甚至将彩电称斤出售。可见,有效供给原理对中国厂商来说尤其有"警示"意义,它告诉人们,必须形成自己技术与经营上独特之处,才是市场商海中的致胜之道。但是中国制造业的重大缺陷是缺乏自己的核心制造技术,只有劳动力与其它资源成本低廉上的优势。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技术上的独立性与独特性,所不同的只是产品附件与外壳包装。这从品种品质上就难以做到有效供给。

<三>

有效供给原理的两个方面---品种品质与价格,也具有内在的过渡关系。我们假设一种产品的品种品质已经固定,只有价格灵活变化。当这种产品刚刚创制出来时,价格肯定是最高的。高价格伴随着高利润,高利润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投资生产这种产品。结果这种产品的市场竞争程度渐渐剧化,价格渐渐降低,到价格降到其成本线以下时,迫使许多资本退出这种产品的投资。于是,这些剩余资本将寻找新的出路。出路何在?无非是重复刚才的过程,即投资更新创制出来的另一种新产品,因为新产品总是伴随着高利润。

这样,有效供给原理就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可称为"产品循环":

产品创制---产品价格下降并得到普及---产品价格下降到底---产品被资本抛弃---新产品创制……

这个产品循环的过程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电视机行业,开始时各个厂家生产的是黑白电视机,当黑白电视机产品因市场竞争加剧而没有什么利润后,投资者们将资本转向彩色电视机,在彩色电视机领域,电视机由小到大,功能由粗到细、由弱到强;最后,竞争也使彩电产品没有什么利润了。于是新的产品如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数字电视、液晶电视等等,这些产品会应运而生,同时它们也必然要走黑白电视机"生老病死"的老路。

可见,有效供给原理将任何一个产品,从接生、培养、成人、衰老,到死亡淘汰,再到新产品的同样过程的循环,都已经决定好了。就象任何一个有机体存在着控制其生老病死一样,人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着这种控制力量,使新产品不断产生,旧产品不断被淘汰。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是自由市场在起主导作用,那么肯定存在这个循环过程,这正是自由市场积极意义之处。当然在这循环过程中,同样出现令人欢喜与悲哀的事情。欢喜的是,新产品的创制使人能够领受其新用途,创造新生活;悲哀的是,当任何一种产品被淘汰时,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的资本与就业工人,将会亏损、下岗失业,从而被迫痛苦转型(转制)。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任何产品都必然走"贵族到平民"之路。最典型的是移动通迅工具,从所谓"大哥大"到"手机"的称号,说明这条路的存在。同样,任何产品都首先是富人才用得起的奢侈品,然后就不可避免地变成大众所用的必需品。"奢侈品---必需品"使人类生活水平得到进步;原先价格太高而受用不起的物品,现在因其价格下降(收入提高)而受用得起了。比如,坐飞机在过去是一种奢侈享受,现在则已成为许多人旅行的必要工具。今天,太空飞行绝对是一种奢侈旅行,但过了1000年,可能这种奢侈旅行就会变成每个人旅行时的必要方式。

这,就是有效供给原理的伟大作用。

"有效供给"虽然也不时被经济学家们提到,比如中国的吴敬琏 、魏杰 等经济学家就经常用有效供给观点来应对财政货币扩张观点的经济行为;当财政货币扩张导致太高财政赤字与通胀危机时,人们就会想到有效供给观点。比如当以财政扩张为基本主张的凯因斯主义导致"滞胀"时,以减税为基本主张的供给学派就乘机兴起了。减税之所以具有有效供给功能,是因为它可以在产品价格更低时获得一定利润,如果没有减税,那么一方面市场疲软使价格压低到成本线,另一方面又需要你缴纳固定不变的税量。这样,没有利润甚至亏损的生意将会导致厂商倒闭,工人失业。所以在市场疲软、经济衰退时就需要减税,以扶持各个厂商,使其生产经营活动维持下去。

<四>

有效供给原理并非空想的结果,它同样有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做基础。比如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即供求关系理论,即"在相同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则越大。有效供给原理之所以强调有效供给能够促进需求,一个方面(即价格方面)就是依这个供求关系而确立的。因为价格因素是有效供给的一个基本方面;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即是有效供给的基本体现。如果价格下降不能促进需求,那么这种价格下降就不算是有效供给的结果。"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它必须要导致需求的产生和扩大,否则就不能称为有效供给。人们在学习经济学理论后懂得这个"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的需求定律,但现实经济中却偏偏存在"卖涨不卖跌"的反常现象。价格越下跌,购买者就越持观望态度,相反,价格越上涨,购买者就越抢购。价格波动得越快,人们的这种反常现象就越明显。这从表面上看是违反需求定律的(虽然实质上它并不违反需求定律)。这样,从表面上看,价格下降就不算是有效供给的体现了,因为价格下降反而滞销,怎算是"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呢?因此,所谓"有效供给"必须能够导致需求增大。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9)

关键词:凯恩斯 人口经济思想 评析

凯恩斯的人口经济思想渊源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批判了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人口经济学说,尤其是批判了以庇古为代表的就业理论。庇古的就业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庇古认为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货币工资不能够降低,而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就在于实行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即降低货币工资的政策,以刺激劳动需求。庇古认为充分就业是常态,劳动市场里的出清是正常现象,只要控制好货币工资的伸缩性,长期大量的失业问题是不可能出现的。凯恩斯认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了上述不会产生失业和危机的观点,现实证明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传统的人口经济学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条件和假设的经济自由主义为核心,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就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市场均衡。与其相反,凯恩斯新的人口经济理论核心在于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按其主要继承情况而言,继承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说,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所揭示的人们的高消费可以促进繁荣的学说,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一)马尔萨斯人口经济思想

马尔萨斯承认一般商品生产存在过剩的可能性,认为产生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提出了以收获递减规律为基础的人口原理,他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归结为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把人口增长完全看成纯粹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第二,男女两性之间的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他从两个公理出发,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产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说,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还揭示了人口受经济抑制的消极作用与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着内在联系,从两者的结合上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的动态过程,人口增长受生活资料的限制,人口增长随生活资料的的增加而增长,而由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不同,人口增长不断超过生活资料的水平。

马尔萨斯把人口论用于经济学,系统研究了人口问题,对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的产生具有极大影响。马尔萨斯对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分析,奠定了分析劳动需求、人口与劳动工资等人口与劳动关系的基础。他以商品的供求情况决定价值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维持劳动基金”论,他认为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情况,由于用于维持劳动基金的比例是既定的,因此在劳动市场上,因人口增加导致工人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使工人所得的工资呈下降趋势。他否定了作为古典经济学基础的萨伊法则,批判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关于人口增长直接成为有效需求增长的理论,主张人口增长与工资基金的扩大之间存在的速度差异,并揭示了过多的资本积累会产生全面的过剩供给。而过剩供给可能会因为有效需求的不足而发生,从而主张为消除失业、克服危机,应扩大有效需求。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最终发展成为有效需求原理。

(二)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孟德维尔是英国作家和经济学家,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在其寓言中,一群蜜蜂在高消费和奢侈生活中,社会繁荣富裕;同样一群蜜蜂在实行节约和致力储蓄时,社会走向衰落和贫穷。这种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要比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和一般商品生产过剩要早一个世纪。凯恩斯大量引证了孟德维尔的观点,为他的学说长期遭到抨击而感到不平。

(三)霍布森收入分配与经济萧条

霍布森是英国经济学家,他主要研究了帝国主义和有效需求学说,他在《工业生理学》一书中指出,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他的理论中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当人人都储蓄的时候就会造成储蓄过度,也就是意味着消费不足,这样所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变穷、工资下降、工人失业、工商业衰退,也就是产生经济萧条。霍布森在1894年的《现代资本主义演进》和1896年的《失业者问题》中再次重申了有效需求不足的观点。

霍布森考察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穷人购买力不足和富人储蓄过度等问题, 并进一步考察了产生经济周期的制度根源。霍布森否定了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观点,提出了通过政府来干预经济的思想;霍布森关注劳动者的消费福利问题的思想、为以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而成为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凯恩斯认为《工业生理学》一书中的思想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并赞扬了霍布森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和过度储蓄会导致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的学说。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综述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就业理论,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就业量,有效需求大小决定就业水平高低。凯恩斯围绕这一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人口经济思想的论述。

(一)生产与人口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原理是人口与生产力的表现,但是把人口放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造成不能相互适应的一种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多,使消费总量超出了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影响到生产中的积累,构成对生产力的阻力;另一种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少,难以产生使生产可以持续下去的适度需求,不足以对生产力形成推力。凯恩斯还认为当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时,企业主就会因为生产无利可图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从而使社会就业困难;反之,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主就会因为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充分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只有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时,两者处于均衡状态,企业主才能既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工人,也不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人。这种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并且企业主的预期利润达到最大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有效需求,以及相应的就业量,但这一就业量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量,通常小于充分就业量。这种状况的存在,是由于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条件下有效需求总是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

(二)就业理论

凯恩斯之前,失业被分为两个范畴: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所谓摩擦失业,是指劳动市场的功能缺陷所引起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例如,消费者偏好所引起的失业、季节性失业、对工作机会信息不充分所引起的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由于国家或地区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变化反应不灵敏、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能接受现行工资或较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造成的失业。凯恩斯提出了第三个失业范畴,即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把非自愿失业定义为:“当工资品价格比货币价格有所提高时,如果愿意按现行工资工作的劳动总供给和现行的工资下的劳动总需求都大于现有的就业量,那么就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提出的充分就业主张,不是指完全没有失业,凯恩斯对其有特定的解释,他说:我们把没有“非自愿”失业的状况称为“充分”就业,“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同“充分”就业并不矛盾。按他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只要解决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也就说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的有效需求D是根据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决定的,消费需求C取决于就业劳动量L,投资需求I取决于就业劳动量L和人口、技术和制度等其他一些因素Q,所以总需求函数可写为D=C+I=f(L,Q)。总供给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赖于就业劳动量L,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Z=φ(L),为使经济达到均衡水平,有效需求D必须与总供给Z相等,在Q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从φ(L)=f(L,Q)求得均衡就业水平。然而现实经济经常出现不完全就业,按照凯恩斯的理论,降低利息或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投资需求,可以使有效需求加大,从而吸收闲置劳动力,达到完全就业。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先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保持不变。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就业量的重要因素,是否能够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造成的。针对就业问题,凯恩斯主张在消费和投资不足时,只有通过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来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才能促进生产领域的发展,减少失业,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三)人口增长与适度人口

1937年凯恩斯在其发表的《人口缩减的一些经济后果》一文中,把人口缩减作为导致经济停滞、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从而形成了人口经济学中的“长期停滞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是生活水平、人口数量和资本技术。当时英国资本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呈下降趋势,人们储蓄和消费已成习惯的稳定性,使生活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幅度提高,因此扩大有效需求的主要途径只能依靠人口的较快增长。而且他还认为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有利于增加企业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从而激发更多的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把人口的缩减看成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就开始了因生育率下降而导致的人口转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增长已趋于静止并在规模上呈现缩减。而此时的经济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闲置,这种闲置主要是由于消费上的停滞从而使生产不足引起的,人口增长的停滞引起的人口缩减是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因此,凯恩斯从促进有效需求形成的角度认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要优于人口的缓慢增长是有一定道理的。

凯恩斯认为人口减少要比人口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他根据当时人口增长的缩减趋势指出,人口增长趋于静态或减少,可以免除马尔萨斯“过剩人口的魔鬼”,但人口缩减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后果是慢性失业和经济长期停滞,所以又会引发马尔萨斯“已失业资源的魔鬼”,并且会产生日益严重的影响。凯恩斯着重强调了人口增长的需求效果,旨在扩大投资和消费,进而使经济恢复均衡。他认为人口增长会给企业家带来新的期望,即使投资过剩也会在以后恢复均衡。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评析

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成为当时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他的理论在二战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进入“滞胀”期,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走出历史舞台,逐渐被自由主义的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所取代。

怀纳在1936年《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凯恩斯先生论失业的原因》的评论,他认为凯恩斯使就业量增加、实际工资减少作为基础,这是对收益递减规律分析的不适当运用的结果。凯恩斯的需求理论建立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定律基础之上。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人天生就有爱好储蓄的偏好心理所决定的。可以推论:随着社会产出增加,在消费边际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消费与生产脱节,从而形成生产萎缩和失业现象。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由社会习惯等因素决定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为了弥补消费不足,增加投资就是重要的手段,但凯恩斯认为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也将引起私人投资不足。

弗里德曼在1968年发表演说《货币政策的作用》,阐明了货币学派关于通货膨胀、失业、经济波动和停滞等重大问题的政策主张。他基本观点是:不管现实中表现如何,工资是完全有伸缩性的,相应的也就没有非自愿的失业。弗里德曼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自然失业率”,这种“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的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均衡状态失业率,但是这种失业率是可变的。市场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实际工资率上升,反之实际工资率下降。实际工资率的升降影响着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因此,在假定不存在各种人为的、制度的干预的情况下,因实际工资率升降而引起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将会反过来对实际工资率起着制动作用。他关于工资伸缩性的论证,不仅拒绝了凯恩斯用过度需求来说明通货膨胀和用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问题的论点,而且否认了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主义理论上的错误在于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实践上的错误在于导致滞涨。实际上经济的衰退、停滞、就业不足,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产品过剩造成的,是科技进步的阶段性结果,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基础上的新一轮增长起点。所谓的产品过剩是结构性过剩,而并非全面过剩,这种过剩源于生产性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的滞后。政府管制价格、刺激需求尽管会减小经济波动,但代价是延缓经济增长。正确办法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总之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出现,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路标。以后的经济学家们或宣传、补充或批评、反对,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人口经济理论至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凯恩斯人口经济思想对中国的意义

(一)中国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在凯恩斯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因素中,生活水平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人均收入较低而导致的生活水平较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性原因。虽然有些学者将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下引起的出口下降、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下降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因素,但是它们只能部分地解释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且这些因素本身也是由于人均收入较低而凸显出来的。尽管人均收入并不能说明财富在社会的分布状况,但是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低收入的农村居民构成了我国消费群体的主体,我国的整体生活水平较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人均收入较低、可支配的货币不足,是使人口数量优势不能转化为市场优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性原因。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内需旺盛,出口下降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将不会如此明显;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人们的自我保障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也不会在大范围内出现对未来预期的下降;如果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较高,则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起到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只是相当于实际购买力的不足,而从长期来看我国还是一个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最大的世界市场。从长期角度来看,有效需求的形成更主要的应该是使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靠调整内需的扩大。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为了能够缓解中国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扩大内需,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拉动出口的政策,希望通过扩大国内市场的购买力来扩大国内的总需求。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来扩大出口,以此来拉动生产,扩大国内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政府不断运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希望通过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增加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中央银行不断调低利息,希望老百姓在银行的巨额存款能够进入流通领域,转化为社会巨大的消费能力,让消费的繁荣带动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由于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并没有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巨大需求。银行调低利率也没有使银行存款减少而流向消费市场,带来消费的繁荣,国内市场依然疲软。对外贸易虽然不断扩大,但是也遇到了很大阻力,造成整个国内的生产力大量闲置,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新增就业人口找工作困难。我国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拉动内需:

1.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成熟有效的市场体系。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能够有效减少社会失业率,积极服务于社会,政府的很大部分工作都与就业和保障有关。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市场体制还不成熟和完善。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得到有效转变,与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政府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还没有真正到位。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过于微观化和行政化,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过于苛刻,行政审批过多,不利于个人的自主创业。

2.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经济和就业的有效增长。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除了要求政府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外,政府还应该有效控制居民的生活成本,将一部分带有一定公共性质的服务和产品进行必要的政府补贴。国家要适度控制物价水平,使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这应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同时,居民应该改变一切均从节俭出发考虑问题的思想,必要的消费不但有利于增进个人的福利,还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各种形式的消费大力提倡和鼓励,加强消费产品的宣传和展销,多渠道的提供商品的信息,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加强网上交易的监管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7

2.马克·斯考森著.马文春译.现代经济学的历程[M].长春出版社,2006

3.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胡耀辉.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商品与质量,2010(5)

5.朱富强.收入分配与经济萧条:霍布森的人本思想.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7(4)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10)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11)

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03-03

周易运行经济学按照中国传统的《易经》运行规律,得出与西方经济学有别的中国经济学体系。本篇论文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周易运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用周易运行经济学理论对经济运行历史进程的划分。

一、周易运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HTSS]

周易运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易经》里的太极两仪图。《易经》是中国所有学术思想的渊源,博大精深,本文采用太极两仪图来分析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太极为宇宙的创始,太极为万有的根源,一切变化、成长、生灭、盈虚、盛衰皆由太极的演变而产生。”[1]太极是万有的根源,包括经济的一切变化、成长、生灭、盈虚、盛衰能从太极中找到答案。

1.太极两仪的发展规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2]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无极到太极,就相当于从无到有的发生阶段,万事万物刚开始就是无极的状态,也就是鸿蒙混沌,阴阳不分,(如图一和图二)但随着太极的运动,动而产生了阳,静而产生了阴,一动一静,分阴分阳开始。阴阳这两个相互对立矛盾的事物不断运动发展,终于形成了太阳太阴两极(如图三)。形成两极之后,它动的极致之处并没有一直运动下去,反而是静了下来,形成了阳中有阴,相对,静的一方,在它静的极致之处反而动了起来,形成了阴中有阳,两仪分立。(如图四)这就是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相辅相成,不断衍生的发展过程。

注:图一和图二无极时期,图三阴阳对立时期,图四是太极两仪时期。

2.太极两仪的运行规律

如图四,两仪分立时,太阳的重心之中有一部分阴,太阴的重心之中有一部分阳,“此乃则是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也是‘阴阳之精,互藏其宅’(《运气类》)之道”[3],这表明阴阳各自内部都潜藏着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太极两仪在运行时,阴阳对立双方相互消长进退,达到平衡。阴阳对立,双方互为其根本,即“阴阳之精,互藏其宅”,使阴阳双方相互限制,事物才得到发展。

换言之,就是指由太阳不停地运动引起与太阴静的对峙,而太阳的根本却出现在太阴的中心,而太阴的根本却出现在太阳的中心,这样两仪相互对立并制约着,事物才能得到发展。周易运行经济学就是要用这个分析方法来针对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律做研究,从而揭示经济的本质和经济发展理论。

从无极到太极的形成,本来是浑然天成,协调自然的过程,但是为了方便理解,就将这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三部分:“无极”时期;“阴阳对立”时期;和“太极两仪”时期。

二、周易运行经济学对经济运行历史的划分

1.“无极”时期

“无极”时期就是指鸿蒙混沌的时期。经济运行发展的“无极”时期就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雏形,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内涵是从无到有的,因此,这个时期是各种经济要素孕育而生的时期。

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活动转向种植和畜牧活动,这种划时代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个结果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剩余产品的产生。在此之前,人类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和产权制度的出现,也就为经济的“无极”到“有极”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因此,私有制和产权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无极”时期无序时代的朦胧结束和“无极”时期阴阳模糊对立时代的朦胧出现(图一到图二的转变)。

剩余产品出现后,“无极”内部开始出现了一个交换需求的“动”的因素,从而生成太极中的太阳,同时交换的供给方作为一个“静”的因素开始生成太极中的太阴,但因为当时的交换是物物交换,所以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区分不很明显,对于交换双方来说对方既是需求方又是供给方。因此剩余产品出现后的经济仍处在经济的无极时期的阴阳模糊对立阶段。但在这个时期,“动”的因素需求是导致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经济出现的直接原因。这个思想和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学派,还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谋而合。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需求在私有制和产权制度确立之前就已经有了,准确地说需求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但剩余产品出现前的需求并不能当做经济发展中“无极”时期的“动”的因素,因为此时期虽然有需求,但因那时的生产力不够发达,劳动得来的物资来自自然界而且只用于自用,交换还没有产生。私有制和产权制度确立之后与需求相对的供给才慢慢开始变成人类的劳动产品。这时,形成经济的各种必备条件也就开始不断地产生,就如同太极中太阳和太阴的“动”不断扩大和加速一样。这样,需求和供给才能最终形成太极中的太阳和太阴。

从原始社会开始到封建社会,商品、货币、利息、交换、分工、债务、劳动力、贸易以及工会、行会等经济学元素形成,这些最原始的经济元素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一一登台。同时,这些经济学元素一经产生,便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它们内部酝酿着更高级的经济元素。在这个历史阶段,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纷纷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有些政策和法规为经济运行的形成扩大提供了一个更完善的经济环境。

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产生。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引起了商业扩张,市场扩大,加之商品关系和商业组织的发展,都直接引起市场制度的产生。较为高级的初级经济元素也慢慢开始出现并长足发展,如银行、信用工具、清算制度、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英国的工业革命后,工业产品极大丰富,交换数量剧增,所以英国工业革命是“无极”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无极”时期真正结束不仅是因为技术和经济上的革命,也是因为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大变革。这次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阴阳对立”阶段。“无极”时期的结束在西方经济学史中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即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本书对当时的经济规律做出了总结,并适时地主张实行经济自由主义,为“阴阳对立”时期开始拉开了序幕。

2.“阴阳对立”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市场由需求和供给掌控,“阴阳对立”时期就到来了。此时期的经济学就是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都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无论西方还是东方这时都开始发展工业,工业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歌”,工业化推进了市场制度的完善。

“阴阳对立”时期,在需求的强大动力之下,也要求供给的无限扩大,因此,各种体现供给的经济中级元素在这一时期出现。虽然这只是经济形成的一个过渡时期,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它巩固了市场制度,丰富了经济的内容,延伸了经济的含义,并为太极两仪也就是经济运行真正的确立打下基础。

这一时期出现的中级经济元素主要包括:(1)资源稀缺。随着人类需求的扩大,生产也随之扩大,从而资源就成为稀缺之物。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因为供给的限制,使对其的获取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2)资本积累。在工业革命之前,资本积累就已经开始,即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的积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资本积累并非是以生产为主的积累,因而资本积累被归在中级经济元素里。(3)企业公司的竞争、垄断的出现。人类需求无限扩大,导致生产无限的扩大,造成众多企业的产生,各公司不得不为抢占资源和市场而竞争,有些部门开始形成垄断。(4)市场扩张。不仅指国内市场的扩张,还有国际间市场的相互渗透。体现在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新市场的开发,以及国际间贸易的开放化、自由化。

在这一时期里,因为技术条件的制约,供给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之经济水平,贸易条件和人们财富等等条件的限制,即使有超额需求也不会太大,因此,市场中的“阴阳”双方是相对对立的,即有多少“阳”就会产生多少“阴”,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需求和供给基本趋同。由此可得,在此时期的自由经济条件下,需求和供给主要受经济技术的约束,需求和供给总是能够从价格的调节中达到均衡,即市场能自动出清,这个结果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阴阳对立”时期过渡到“太极两仪”时期是以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到凯恩斯的《通论》 发表为起始和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增加了财富积累,从而增加了需求,也增加了供给。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运行的形成。

在阴阳对立末期,西方经济学理论界发生了第二次理论上的革命――“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而引发了经济学理论革命。“边际革命”促进了需求和供给的增长,为太极两仪经济态势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凯恩斯的《通论》中政府干预政策的出台是太极两仪形成的标志。

3.“太极两仪”时期

“太极两仪”时期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运行时期的出现。在这个时期,两仪分立,太阳的重心之中有一部分阴,这部分阴是太阴的精华。太阴的重心之中有一部分阳,这部分阳是太阳的精华。这个现象应用在经济中就是需求和供给相对立,但在需求中却出现了决定供给的关键因素,在供给中却出现了决定需求的关键因素。这部分阴阳精华对太阳和太阴都有着节制性的作用。

太阳中存在的阴的精华,在全球经济条件下,这个阴的精华就是一个能统领或协调全球经济的权威性世界经济组织。在国别经济条件下,就是政府。这个权威性世界经济组织可以调节全球的经济需求和供给,比如能确保全球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技术等经济供给要素的自由流动,这个世界经济组织的有效介入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运行的形成,其实就是现在人们天天提到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抛开了国别利益的、纯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即地球人类经济的最高境界。 按照周易运行经济学,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自成体系,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如果能使全国各地区达到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技术等经济供给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体系形成了。从“无极”时期到“阴阳对立”时期,一直到有一个权威世界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运行的有效介入之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为真正的经济运行的形成做基础的。

太阴中阳的精华就是自由市场。需求是个很主观性的概念,而这个主观性概念离不开客观世界因素对它的调节和限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太阴中的那部分阳。最近几年,经济学界纷纷争论自由经济好还是政府干预经济好,其实,从周易运行经济学来讲,两个因素缺一不可,都是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正式形成之后,高级的经济元素也就相应产生。(1)政府行为。政府行为包括货币行为、财政行为和行政行为。政府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在经济运行正式形成之后,政府就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调控该国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2)货币信用的出现。由政府政治强制力作用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以其表示符号纸币出现,并且开始以信用形式,逐渐趋于无纸化、电子化、虚拟化。(3)保险、福利。这些都是高层次需求下,供给的表现形式。保险和福利也是由于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了一定水平后,自然出现的。(4)信息。在经济复杂化以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就像对资源的需求一样,不同的是资源的需求面临的问题就是稀缺,而信息的需求面临的问题是不对称。因此,对两者的需求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一个国家的“太极两仪”时期,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形成期,政府是否有效介入已经成为了关键。自由市场经济最终离不开政府干预的主要原因有:(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已经足够庞大,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亚当•斯密所谓“看不见的手”已经无力调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2)各种经济元素错综复杂,经济信息的不畅通和不对称,造成需求和供给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导致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3)企业大量的合并收购造成的巨型垄断公司在需求供给方面的吞吐量上超过了市场自动调节的能力,这也是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宣告自由主义市场体系彻底崩溃,这次危机就是在上述原因综合的影响下产生的。 之后,美国经济运行取而代之的是政府调控的经济,虽然美国已经进入到部级别的“太极两仪”时期了,但因为政府对经济的信息的了解和使用有些不当,因此,美国的经济波动还没有消失。世界经济运行的“太极两仪”时期现在还没有真正形成。尽管已经有WTO、IMF、WB等国际性经济组织为协调世界经济而努力着,但这些组织并没有收录全球的每个国家,没有能够完全调解世界总供给和总需求,也没有能够实现全球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资料等要素的全球性自由流动,更没有能力真正协调世界经济各国别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真正的世界经济运行态势还没有形成。

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是一个很没有规则的发展史,中国经济发展的“无极”时期时间长,成就少,也很模糊,笔者认为,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中国“无极无序”时期发展到“无极的阴阳模糊对立”时期的开始。 1978年改革政策的出台,使中国经济的需求和供给剧增,因此,中国经济“无极”时期的结束以1978年为序幕,以1991年小平同志南巡报告的为标志。目前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没有到达太极两仪时期,应该是“阴阳对立”和“太极两仪”时期的并行。

周易运行经济学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分成三个时期:无极时期;阴阳对立时期;太极两仪时期。周易运行经济学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分成两个阶段:从蒙昧时代开始到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无极无序”时期的结束,也是“无极的阴阳模糊对立”时期的开始。1978年改革政策的出台,使中国经济的需求和供给剧增,因此,“无极”时期的结束以1978年为序幕,以1991年小平同志的南巡报告的为标志。目前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没有真正到达太极两仪时期,应该是“阴阳对立”和“太极两仪”时期的并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