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基本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25

经济学基本问题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1)

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经济规律。因为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2、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2)

经济数学是财经类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经济数学在财经类院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成本是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个部分组成的.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经济问题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而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问题等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最优化问题,而其实质就是求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的选择变量的值.作为科学技术之基础的数学,既有卓越的智力价值,又有卓越的应用价值.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数学将更广泛、更普遍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以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

1.1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数学方法在会计中应用的重要性,表现在数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度的准确性,二是烟密度逻辑性.由于数学固有的精确性优点,采用数学方法可以准确地研究和描述会计要素之间及会计要素内部的数量关系,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量的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采用数学的方法,有助于赋予会计学中的经济范畴和概念以准确的定义,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等.运用数学方法严格遵循数理逻辑程序,从一定的前提必能得出确定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一方面便于从现有的理论中演绎出新的理论,收到事倍功半之效,另一方面,

有助于暴露出研究中的错误,以便加以匡正.如经济学中有两个非常常用的经济术语:边际和弹性,它们和经济数学就有着密切的联系.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如果掌握了经济数学,就很容易就明白"边际量"近似于或者说就是经济数学中的"一阶导数"即而不至于无从下手.如果没有经济数学知识,那么只能直观地凭对它的语言陈述理解这一经济术语,必然要求文字阅读理解能力强,但仍不容易准确地把握这一术语,因为它本身涉及的就是数量变化,只有用数学加以定量化才能真正准确地把握它.

1.2 经济数学在财经类专业课程的作用

所谓经济应用数学是指经济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它涉及算术、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运算学、对策论等多门课程.它们相互渗透,又形成众多的数学分支.

经济数学是财经类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课,是会计、经济管理、金融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升学考研及进行财政金融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经济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和运算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培养成为在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统计等领域从事金融分析、经济建模、系统设计工作的经济数学复合型人才,还可以通过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审美能力.

通过经济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缜密的分析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因此,针对经济人才培养注重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应用的显著特点,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好的发挥经济数学教学在民族地区经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 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转型过程中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民族地区进行经济数学教学,除了和其他地区的的共性外,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出现了一些 "不是问题"的问题.

2.1 学生认识知识存在障碍

由于地域、民族习俗、知识结构差异,导致了学生对待同一件事物认识、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地处地区的大中专类院校,90%以上的生源为藏族学生,他们从小习惯于藏语交流与思考,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学五年级,甚至初中才开始系统学习汉语,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无法准确、全面掌握.

2.2 基础知识较薄弱

在讲授经济数学时,常常会用到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百分比等,而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薄弱,无法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任课老师时常不得不给这些学生"加餐".长此以往,学期初计划的课程无法完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3 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上是遵循"概念-性质-计算",忽略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没有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提高.教师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的主动学习者.由于经济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财经类专业文科学生较多,学生的数学基础、逻辑推理能力本来就较薄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对高数的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最后甚至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长此以往,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

2.4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滞后

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中,方式仍然以"课堂以教师为主,教师以书本为主"的传统模式进行,基本没有创新可言,除了灌输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和反复讲授的例题之外,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提高,缺乏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手段.

2.5 生源与师资结构的矛盾突出

目前高校的持续扩招,一方面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财经类专业兼收文、理学生,入校后又混合编班,加之民族生源数学知识欠缺,班级内学生数学成绩相差90余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很大.另一方面,部分在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教师数学素养欠缺,无法将数学高质量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由于部分数学教师因缺乏相关的财政经济专业知识,在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与结合.

3 对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转型过程中经济数学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

目前大部分经济数学教材的内容都存在"重数学理论,轻经济应用"、"重知识灌输,轻方法培养"的问题,没有做到"经济"与"数学"的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学习乏味、主动性低,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某些定义、定理的来龙去脉,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不能从经济的立场抽象数学思维.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转型过程中经济数学基础教学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新的问题,鉴于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环节中加以了尝试.

3.1 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在每年新生入校开始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前,安排4至6学时给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最常用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有基础知识"垫底",在讲授新知识时能很快融会贯通.

3.2 突出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

财经类院校经济数学的教学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应具有专业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财政经济类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保证数学知识的严谨性、逻辑性的前提下,删除或简化繁文缛节.教学的内容应注重理将数学知识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如存贮模型、最优价格模型、蛛网模型等等.通过学习交流,领悟数学与经济的联系,掌握新知识和新概念,真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3 利用能够利用的各种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接触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及时的意见反馈能够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师在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挖掘其探究欲望.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平时讨论、数据收集、处理、数学模型分析等结果记入平时考核,改变过去固定的考试方式,尝试尊重个体差异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新型考核方法.

3.4 融入学科励志小故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果,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了解数学家探索数学奥秘的艰辛历程和闪光智慧.如在微积分的教学中,可适当穿插讲授牛顿、莱布尼兹、柯西的生平和他们在微积分相应理论建立中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学的发展等,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中所蕴含的博大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5 尝试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分层教学正好体现了这一点.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 在授课环节上做出相应调整, 即在教材、进度、课时、考试内容等方面区别对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各具所长,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入校时的数学成绩和学生个人的意愿将学生分为"高、低班"."低班"要求:在保证满足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为基础,使学生掌握经济工作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和基本的数学思维,具有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班"要求:对于数学基础扎实,学习有余力,准备继续深造或者所学的专业对数学有更高要求的学生设定的.给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对目前最新的数学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这种新模式、新视觉、新感受、新体验,消除了一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一些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发生.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3)

“范畴”一词有两种用法:一是指类型、范围;一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后者是个哲学名词,中外哲学家们对此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基本概念。

每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范畴。如哲学中的矛盾、现象和本质、必然和自由,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成本、利润;化学中的分解、化合;等等。可以说,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细胞,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并且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

2、经济法学应当形成自己特有的基本范畴

经济法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它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经济法学。新兴的经济法学实践性强,应用而广,然而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短,理论上显得有些不足,这是不奇怪的。但这种状况不能充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笔者曾经提出,建立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经济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或者说需要设立两个支撑点:其一,经济法要形成自己一整套特定的概念和原理,以显示出它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其二,经济法的特定概念和原理,除了分别表现于数以十计的经济法律、数以百计的经济法规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应有一部基本经济法集中加以体现,使人们认识到经济法的确是一个整体。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应是一系列特定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有机组合,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几十部经济法律、几百个经济法规的总称。实现这项目标,有赖于完备的经济立法和高度的法学理论概括。

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即基本概念),正是创建科学的经济法的基础工作,属于经济法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迄今为止,中外法学上尚未完全突破这一难题。本文所作的工作,也只能算是初步探讨而已。

二、探讨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途径

1、经济法学范畴群的构成

经济法学的范畴,首先应属于一般法学,其次属于部门法学,同时也兼具有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科学技术规范的某些属性。

经济法学的范畴,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可否概括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协调(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发展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揭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375页。)其次是分配权。这里所用的“分配”一词应是广义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在巩固分配关系方面的影响和它们由此对生产发生的作用,要专门加以确定。”(注: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1页。 )西方学者最早提出的经济法概念也是作为分配法的同义语出现的。(注:“分配法或经济法”,见[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再次是安全权。 这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经济安全(既有动态的关系,又有静态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经济法的宗旨和任务。对于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有人强调权力,有人强调利益。我们认为,发展、公平、安全,既反映权力,又反映利益,是权力和利益的统一。围绕着发展、公平、安全,还会产生其他许多范畴,从而形成经济法学的范畴群。

经济法学的范畴,有些是对应的或对称的,如管理与协调、干预与参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准人与市场禁入、垄断与竞争等等;有些是单独使用的,如经营者、消费者、发展规划、定价权、经济监督等等。上述对应的或对称的范畴亦可单独使用,某些单独的也可对应使用。

经济法学的范畴,分别表现于经济法的对象、原则、主体、行为、责任等具体内容之中。

经济法学的范畴,一部分要从经济法的实在形态中提炼出来,另一部分可从其他学科领域借用过来,经济扬弃、磨合,形成一体。作为发展中的经济法学,不排除运用某些公法、私法混合的范畴。

2、构建经济法学范畴群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1)经济学的范畴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经济法学研究经济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经济与法的关系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大量的经济学范畴,如计划、预算、价格、成本、企业、竞争等,必然被运用到经济法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法学的角度去考察,例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研究经济法问题,应当从经济到法律,再从法律到经济,而不是从法律到法律、从法学概念到法学概念。经济法是经济与法律的有机结合,不好说是几分经济、几分法律。近几十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的“法和经济学”(学科,课程,教科书),既是经济学界也是法学介发展较快的一个新领域。西方有识之士正确指出:“经济学科和法律学科分离,是与两者的内容不相协调的。不论是制定经济法,还是实施经济法,都应该有一些法学家小组和经济学家小组密切合作,共同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经济法出力。”(注:见[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1页。)

(2)行政管理学与经济法学的密切关系

行政管理学研究行政机关如何依法管理国家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以及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中,对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就是依法(发展计划法、预算法、税法、金融法、审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对外贸易法等等)管理国民经济,由此产生了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经济法学、行政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共同使用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国家经济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我们不妨简称之为经济管理职权,也有人认为可称之为经济权力、经济职权)。

如果说,经济法学从经济学中借用经济收益、交易成本一类基本范畴的话,那么它人行政管理学中则借用行政权力、公共管理一类基本范畴。

(3)法学一般范畴和民法学、 行政法学等相邻学科的若干范畴在经济法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法学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法学的基本范畴有:权利、义务、责任,等等。法学又分为许多具体学科,如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各门法学分支学科都会形成反映本学科特点的一些基本范畴,同时也可能交叉使用若干共同的范畴。不能认为,各门法学分支学科中的概念绝对不能相通。如果这样,那就无异于否认了法学一般范畴和原理对各门具体法学学科的指导性意义。这实际上涉及到法学资源如何共享的问题。

经济法学可以引用、参考民法、行政法等相邻学科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并对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赋予新的含义或解释,但不应简单照搬或机械套用。如有些场合可用“经营者”一词概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不必将“企业法人”改为“经济法人”。又如可称“纳税人”为“义务主体”,而不必称为“受控主体”或“管理受体”。某些材料将“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具体内容简单套用到“经济法律关系”的阐述中,无法把真正的意思表达清楚。

(4)从经济法律、法规中提炼出反映经济法特点的法律术语

抽象的法律概念往往存在于实在的法律形态之中。既然经济法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取材于丰富的经济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什么能以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概括出一个整体意义上或实践意义上的经济法,关键在于它们在法律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检讨起来,这项理论提炼工作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的法律部门、法学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法、经济法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而我们的研究工作不必局限于现有的经济立法,还须有一定的前瞻性。比如,在世纪之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经济等崭新的、敏感的社会经济问题,必将对经济法、经济法学发生深刻的影响。

三、经济法学若干基本范畴分析

1、关于经济法的对象

民法调整民事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经济法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特定”在哪里?就在于国家因素影响-管理和协调。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国民经济运行关系”或者“经济管理与经济协调关系”可否作为表现经济法对象的范畴?对这一事关经济法的基本格局的理论前提,尚需详加论证。

西方国家用“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来表述经济法的对象是贴切的,国家因素与市场经济、政府与私人资本、公法与私法,的确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关系。在中国经济法律(如《价格法》)中,“干预”一词往往作狭义的理解。1993年11月4 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9月12 日中共十五大的报告再次指出:“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1992年7月23 日国务院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第五章“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中明确规定:“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服务。”因此,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和行为统称为“干预”,似乎不很确切。称“管理和协调”是否会更全面一些?若只说“协调”,似乎又觉得国家作用的分量提得不够。西方的经济法是从右边走过来的,放得太开了,不得不管;中国的经济法是从左边走过来的,管得太多了,不得不放。当代世界,没有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与之相适应,单靠纯粹的私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加上综合的调整方法,造就了崭新的经济法。

2、关于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的目的是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包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平衡,谋求国家经济(包含金融)的安全。经济法就其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国民经济发展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平衡法、国家经济安全法。为实现此种眼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的目标,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兼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因此,“发展权”、“可持续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经济安全”、“宏观调控”、“经济民主”。等等可否作为反映经济法原则的范畴?与传统民法相比,经济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社会本位观、社会公共性。

关于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现实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注:见199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所以,“经济安全”应作为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以往有关经济法的著作中对此重视不够。

社会主义经济法与资本主义经济法相比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西德1967年出台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提供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控制的松散的法律框架”。(注:见张精华:《德国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该法关于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平衡、对付经济危机的措施等等规定,包含了发展、公平、安全三项指导思想,值得借鉴。

3、关于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经济法规制下的国民经济管理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具体可包括:

(1)国民经济管理者。 国家管理经济直接出面的是各级政府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还有负责审批计划,预算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投资者。政府、法人及其他组织, 公民个人均可依法投资于企业、公司,成为股东。《公司法》上称之为“投资主体”。

(3)经营者。主要组织形式为企业、公司、还有个人。企业、 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必须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努力。《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外贸易法》、《价格法》等将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统称之为“经营者”。投资者与经营者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开。

(4)用户、消费者。这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了这两个名称。

(5)劳动者。 这也是与经营者相对称的主体-经济组织内部主体。

(6)其他主体。如: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中介机构,行业性自律组织等。其中,有的可归入经营者之列,有的属于官方或半官方管理机构。

以上主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假如我们不是简单沿用民法学中的公民、法人、合伙和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等主体名称的话,那么,“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社会性团体(非政府经济管理组织)”、“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等可否作为表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畴呢?应该说,这几个概念反映的角色定位在经济实践中还是明确的。

4、关于经济权利义务

在一定经济体制下,上述主体分别参加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义务。由于主体参与不同的关系、居于不同的地位,其权利义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管理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权,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职权、职能、职责、权力、权限等术语,它们都包含着权和责两个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另一类是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在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条文里采用过权利、权益、经营自主权、义务、责任等术语,这类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往往是对应的。如是这样,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可否分别用“经济管理职权”(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市场活动主体)来表示?有人觉得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的概念含糊不清,其实还是清楚的。经济法关于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述方法,既不等同于行政法,又不等同于民法。

曾经听到一种议论:经济法是管政府的,还是管企业的?我们认为,政府和企业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两大基本主体。经济法确立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促进)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有效实施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法确立企业的法律地位,规范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保障(或说维护)企业的经营权,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而使之避免滥用自主权。这里,我们试图把“控权说”和“平衡说”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实际生活正应如此-国家(政府)享有的是公权力,企业享有的是社会自治权力;既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又要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考虑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关键在于正确安排政府、企业以及作为中介的市场之间的关系。《1992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指出:“所谓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概念很广泛,包含政治、社会体制及其整体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成员-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和金融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令人瞩目。”(注:转引自左中海主编:《日本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前言”第5—6页。)这段话颇有启发意义。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关系的最佳定位,明确政府的经济权力是什么和政府应当做什么、企业的经济权利是什么和企业应当做什么,这是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5、关于经济法律行为

经济法律行为是指经济法规制下各类主体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按主体划分,有国家(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在国家(政府)行为中,有参与行为与管理行为;在国家(政府)管理行为中,有宏观调控行为与市场规制行为;在国家(政府)与企业之间,有管理监督行为与接受管理监督行为。以下作些具体分析:

(1)市场竞争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要求投资者、 经营者按照市场导向,以公开的方式、合法的手段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可能出现的问题是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政府要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在这个领域,民法与经济法可以发生交叉,但政府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适度干预经济生活则已超出民法行为。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这又是经济法与传统行政法的一个区别。故而经济法具有社会性与市场性双重要素。

(2)国家参与行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参与国民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国家就更为突出。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导,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财富中占最大比重(尽管可能降低这种比重)。在中国,国有资产的运用分为三块:一是非经营性资产,如行政等公共开支,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二是经营性资产的大部分,用于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资源稀缺的或自然垄断经营产业、企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三是经营性资产的小部分,用于一般商业性的投资、参股。国有资产的形成、运用和管理,国家(政府)作为投资者、服务者参与国民经济活动,体现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特点,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均具有两重性:发挥经济性功能与政策性功能,适用民法与经济法。传统观点仅仅把国家参与看作是特殊的民事行为,那只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3)国家管理行为。又可细分为:第一,宏观调控行为。 国家通过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价格总水平控制等,对民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求得总量平衡,促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经济、金融安全。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如前所述,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强调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的突出特点和重要任务,传统民法、行政法未能涉及这一领域。

第二,市场管理行为,或称市场规制行为。市场准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物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在这些方面政府要发挥很大的作用。市场管理主要是直接干预,但不能超越行政权力直接干预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市场准入(登记,发放许可证、执照、合格证等),像非法金融机构、非法金融活动即应属于市场禁入之列。应当注意,不要把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都看作是宏观调控。

经济法律、法规中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经济监督,如审计监督。它属于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呢,有时两个因素都有,但它往往既不同于宏观调控,又不同于直接管理。可以认为经济监督属于经济管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经济法中常用“监督管理”一词,实际上管理者与监督者有时为同一主体,有时为不同主体。

(4)涉外经济行为。积极发展对外开放, 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趋势,随着国民待遇的逐步实施,国内经济活动与涉外经济活动的规则亦将逐渐走向统一;上述市场竞争、国家参与、国家管理三种基本行为,都会涉及到对外经济问题。然而,涉外经济关系总会带有某些特殊性,如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管理外汇等,不能完全套用国内经济关系的规则。因而,涉外经济活动仍可单列为一种行为。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4)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5)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淡薄

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以“应用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了高职院校在进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仍旧沿袭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这就使得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当中主体性地位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独立的实践教学反而成为了理论教学工作的附属,并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2.学生基础比较差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经济学基础系统的教学,因此,其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差,如果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采取传统的理论性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难以接受,难以达到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不仅体现在经济学基础方面,同样也表现在其它方面。从整体上看高职生的质量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要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并且学生的数学水平表现的普遍比较差。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并且公式图表曲线比较难也比较复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知识比较困难,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学习。此外,经济学基础课程开设主要是在低年级阶段设置的,加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功利性思想比较严重,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受到困难,进而影响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经济学基础研究的内容以及其研究的领域都在不断扩展,是对客观经济现象发展的理论总结。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具体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主动进行探索,积极进行自主建构,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教师通过设置与我国经济建设实际相一致的教学问题,能够将经济学知识教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经济学基础的理论性比较强,并且会涉及到图形以及数学分析,因此也是一门实用性和现实性比较强的学科。经济学理论知识中所阐述的很多知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有体现。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能够加强学生的关注,并可以有效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当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当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积极地意义。

3.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糅合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从经济学基础的本质上来看,其并不是简单的教条和说教,而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显得更加重要。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获取新的知识。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合理的设置探究问题

首先,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设置上必须要保证研究问题来源的多元化。在探究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可以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经济问题的总结,可以是思辨性的理论问题,同样也可以是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其次,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在对探究问题的设计时,在保证了问题来源多样化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设置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提炼,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可以使教学问题能够有比较好的延展性更加适合进行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最后,探究式教学只有学生经济参与进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

2.将探究式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起来

在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经济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经济学基础实际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3.设置合理的考核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需要由科学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根据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设置和实施合理的考核模式。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考核,特别是需要对学生在课下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实现将其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比较低。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文中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并就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6)

1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 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 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7)

一 电大教学的现状分析

电大的传统经济数学经济基础的学习主要为学生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电大也不断改进人才的培育模式,但仍然会有一些局限。具体来说:

1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而不与实际想结合

电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材的学科性太强,主要是一些数学思想及数学的运算问题,没有从根本上与实际经济问题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引,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想结合,只能停留在一个基本数学层面,不能上升到运用到经济问题处理的层次。这样学习不能达到数学和经济二者的相融合,学生只得到一对数学定理和公式。在这个问题上,老师不仅仅只交给学生课本知识,他自己本身也要提升经济素质,引导学生吧数学问题与经济问题想结合。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2 教学过程与实际经济问题接轨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般按照大纲要求,介绍数学定理的相关理论背景,其实数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问题,因为是经济数学基础,所以老师可以根据相关的经济背景知识来介绍相关数学教学中的背景知识,而不是完全按照课本的套路,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基本上课上所讲是学生预习阶段就能做到的,这样上课时学生注意不集中,对学习的兴趣不大。而如果老师上课时,加入一些新鲜的内容,如一些小故事及一些与经济直接相关的案例分析,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关键所在。

3 数学思维的塑造

在上面二点的陈述中,都着重是一个“授”的过程,即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相当是“受众”,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卖给学生,老师采用的销售方法和商品都影响受众是否会买下这个商品,如果前面二个环节都美舍呢么问题,学生在这个环节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学生自然会学得到相关的数学、经济知识。能够做单纯的数学难题,也能够看到经济案例中的数学问题,但当自己遇到经济问题时,可能及不会主观的运用数学思想,这就是最关键的一个瓶颈,这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学习好基础知识,多了解经济实务,并在实际中积累经验,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数学经济思维方式。

二 经济数学基础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去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带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多媒体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应具有与现代远程教育相适应的科研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电大教师在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对远程教育的研究能力。多媒体教育有很多传统教育不具备的优势:直观、清晰,简洁、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图表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优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学习的氛围也轻松。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展示,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多种感官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见其形,生其意,发其思,追其源,探求其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易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理解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体创新意识会得到提高。

再次,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运用网络的作用,在网上做教学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运用网上课程资源,对自己不很理解的问题不求甚解。把教室上课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并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控制好上课的节奏,选择大多数同学能够接受的进度,对少数不能跟上的同学,在课后可给予适当帮助指导。

参考文献:

[1] 潘红卫. 电大生《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4): 49-51.

[2] 胡春华, 钱伟茂, 郑宁国. 深化电大经济数学改革,扎实培养学员应用能力[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8(10): 17.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8)

作为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辅以相应的数学证明推导和统计推断结果,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以此刻画、分析、检验及预测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博士研究生对于不确定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能力。国内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就《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2010)[1][2][3];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2007)[4];中山大学王美今教授等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可信性和切适性问题进行了阐释(2012)[5]。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也多次讨论《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而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思路。

一、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级计量经济学》是跟随北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且要求较高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伴随着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是众多的统计分析思想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证明,因此要求前序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运用数量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博士生并不满足真正意义上《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其学习的基础、专业背景和要求均不一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过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或者本科或硕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或管理类。面对这种情况,《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关于一些计量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处理,如果教师点到即止,不加以深化,对于已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而言,学习没有新鲜感;如果讲解中偏重于方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对于毫无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来说,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这两类博士生,都对高级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毋庸置疑,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而言,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化的教学内容,大幅度的数理方法证明推导;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素质培养,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感到与经济学课程有相当距离,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应当说,《高级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管理类博士学历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与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对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笔者以为,其教学改革,应在授课对象实际背景的基础上,从一级学科的理念切入,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以到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适合于经济类各专业博士生教学实际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依然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均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从教育思想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目标去明确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强调是,计量经济方法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服务的工具,方法手段要服从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这是与数学根本不同之处。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数量规律,当然离不开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计量方法所提出的经济背景、离开了计量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离开了计量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数字和符号。因此,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树立“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教学理念。“重思想”是指重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注重问题提出的经济背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注重计量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读。对于高级计量经济的理论方法,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尽管《高级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证明过程是博士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思路,详尽的数学过程可以通过自学搞清楚,而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反映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精髓,掌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所在,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能否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博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这正是我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重方法”是指重在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法(即“具体怎么去做”),重在各种计量方法怎样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不同数据类型、各类设定、估计、检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方法论内容体系,而且新的方法论正在不断地出现。重方法就是要重各类方法的发展沿革与演变过程,关注其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应性的不断进化过程,并在重思想理念下予以明晰。“重应用”是指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计量经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各类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是重方法的重要要素。现有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Stata、R软件等),也在不断地吸取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前沿的成果,充实其内容。对于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博士生,应在编程方面有所训练,以实现其在方法论方面的探索需求。

(二)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从多方面提高博士生计量经济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是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或范式。“高级”是相对于中级和初级而言的,因此在课堂讲授环节就应突出“高级”特色。“高级”的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笔者以为,无论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教学方式应存在共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不同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型的讲授方式,即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从方法论体系发展沿革出发,讨论研究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和计量经济学特征,从各类计量经济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尽量用鲜活的经济事例说明问题的原由,使抽象的高级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具体化。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即,问题导向,工具驱动。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驾驭各种计量经济软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双重约束下,提供对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教学的有力支持。各类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在有助于对方法论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出新想法新思路。课程论文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程论文并答辩的教学方式。应当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应在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是因为,尽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方面,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看,远远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在定量分析或数量关系分析方面,仍需要与其专业理论知识训练相匹配水平的训练。因此,通过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自己设计研究路线、自己收集数据资料、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撰写课程论文等多个要素层面的训练,应当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前期工作基础等多种目的。

(三)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是精选《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组成。就其内容体系看,在不同的分类标志下,有着不同内容的名称称谓。例如,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与现代计量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现代计量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各类分支。如何选择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笔者认为,在《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一级学科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原则。从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角度看,笔者认同按照不同门类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设计《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就目前而言,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体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属性下的各专业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中,除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外,多数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自己专业中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高级计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学中各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基本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取舍。不同学校应用经济学科有其不同的研究特色,因此,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设计时,应凸显自身应用经济学方面特色。例如,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应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内容方面有所显现。2.确保高级计量经济学的“高级”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特色,主要是指中级和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或是没有涉及,或是涉及了但仍需加深深度的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突出其发展前沿,使之成为名副其实“高级”计量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主要在现代(或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中进行取舍。基本内容应覆盖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以及这些分支间的交叉发展方面等的内容。另外,专门的估计方法,非线性估计、广义矩估计、贝叶斯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估计等方法可作为这些内容的基础,也将涵盖其中。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学历教育层次中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通盘考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前提下,进行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3.“山峰”与“平原”结合的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山峰与平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山峰”,主要是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前沿,“平原”主要是指成熟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正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源,现代计量经济学也是经典计量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续。例如,沃尔德(Wald)、拉格朗日乘数(LM)和似然比(LR)检验,应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支中,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发展,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新型检验统计量和统计方法,成为现代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新内容。因此,“山峰”和“平原”两部分的内容,在不同授课对象中,依据其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合适的教学比例和讲授方式。

三、结语

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一方面是以建立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及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应讨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探究理论与方法的数理逻辑关系及证明推导。《高级计量经济学》不仅要使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核心———实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拥有进行实证分析的思维,培养具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能够对所讲授内容中没有讲到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问题,才是《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最大的成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3]李子奈,齐良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33-146.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99-02

0 引言

高职《经济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及应用数学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更是《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目标和重点。经济数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往往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朝着固定的方向思维,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当学生需要借助某个数学概念去描述专业理论时却不知所措。因此,经济数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理论与实际背景有机结合起来,遵守“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规律,也是数学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需要把经济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经济函数就是联系经济和数学的纽带,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找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接下来,我们首先给出经济学中几种常用的经济函数,然后结合经济案例讨论了最大利润问题、最低成本问题、需求弹性问题和价格弹性问题。

1 经济学中常用的经济函数

1.2 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 需求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量。供给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出售并且有可出售的商品量。①需求函数:若以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需求量,则Q是P的函数Q=f(P),称为需求函数。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低则需求量大,价格高则需求量小。②供给函数:Q表示供给量,Q也是价格P的函数,Q=?渍(p)称为供给函数。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低,生产者不愿生产,供给少,商品价格高,则供给多。

1.3 收益函数与利润函数 生产者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称为总收益,记作R。总收益与产品产量Q和产品的价格P有关,又需求函数P=P(Q),故总收益R也是商品量Q的函数,即R=Q・P(Q)=R(Q)。

总收益对产量Q的变化率R′(Q)称为边际收益函数。

总利润记为L,则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即为总利润,即L=L(Q)=R(Q)-C(Q)

2 经济函数在经济案例中的应用

2.1 最大利润问题 经济学中所关注的问题常常是最大利润问题,即总利润函数L(Q)取最大值的问题。L(Q)取最大值的充分条件是L′(Q)=0且L″(Q)

例题:设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件100元,价格函数P=400-0.5Q,其中Q为销售量。假设供销平衡,问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分析:已知生产某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求利润问题

则当Q=300时,L(Q)最大,即产量为300件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000元。

2.2 最低成本问题 所谓的成本最低化,就是根据成本目标管理的任务,通过分析来降低成本的各种因素,制定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实现管理结果达到最低成本的目标。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如何生产能使成本最低,利润最大这样的问题。

3 结论

经济函数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经济函数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结合数学方法能够使厂商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以最低限度的库存量和费用,使有关业务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竞争收益,还需要我们能够合理的建立模型数学,这是所有问题的首要因素。我们可以在确定市场需求量的时候完善数学模型,因此得出更准确的函数需求,这样不断的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夏勇,汪晓空.经济数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谭永基.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10)

1.教学环节设置上

目前我校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课时48学时,面向商学院全部专业开设,部分专业在大学的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大部分专业在大学的二年级上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其中广告学专业在大二上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未分别开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以初等经济学教学为主,既要覆盖初级经济学的内容又要体现中级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主要问题是课时不够。

2.教学方法上

在大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基本上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较少。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很大,同时,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整个西方经济学原理,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结合起来,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满堂灌导致了学生上课听讲,下课背笔记,考试靠死记。

3.教学考核上

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基于平时的出勤、作业和期末考试,内容上以习题,包括计算、名词解释、论述为主。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只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把精力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书籍,更谈不上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同时,一些有创新能力和思维活跃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

二、提高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注重兴趣的培养和教学启发

经济学不仅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教师讲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其关键就是从学生学习的主体出发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例如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开展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等,使学生“乐而好学”并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

2.大力发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在讲解某一章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可以把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在集体中共同讨论,并拟身在其位,如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3.举办专题讲座或报告

邀请一些学院内外专家、企业家围绕一些基本理论,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报告前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组织和辅导,讲座结束后让学生通过提问与专家直接对话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其他形式,如一些有代表性的新闻摘录、评论、背景资料,或引出问题,或印证所述原理,或讨论评议,加强对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4.考核手段多元化发展

教学目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掌握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并为深入理解其他经济和管理类课程打好基础。

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形式。可用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还应结合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作业:学生通过做习题能巩固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应布置适量作业。另外,可安排一些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完成一些课程论文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这部分主要是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基本问题篇(11)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一部分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材设计原则,试图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与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经济学类课程,学习好计量经济学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作用。湘南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各类企业,其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把计量经济学列为必修课,采用的教材是李子奈教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浓;从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发现很少有学生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这促使笔者思考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否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本文拟对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当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教学状况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先修课程不足,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管理学类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是一门以经济理论为前提,利用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及计算技术,根据实际观测资料来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过程、探讨经济规律、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高低与对西方经济学、数理统计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其中,数学是工具,统计学提供了数据搜集的依据、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经济学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或者研究对象。因此,要学习好计量经济学,必须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学习为先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可以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尤其象湘南学院这样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这些学生中有许多本来就是对数学有一种自认为学习上的天性不足而选择就读文科的,进入高校后虽然学习了相关知识,但其对高等数学、统计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不怎么好,缺乏基本的数学分析知识,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

2、教学内容设置欠合理,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