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9 16:35:30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1)

一、依据物理学科教学目标和师范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师范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储备,其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就知识点而言,要求面广量大层次不深,主要是为将来做好教师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服务。这就要求师范生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认识物质世界,以实验探究为先导研习物理问题,以物理问题为载体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曲线运动》的学习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举例说明曲线运动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2)曲线运动最本质的特点是运动方向时刻变化,从而说明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3)通过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共线(做好教材上的实验很关键)。在完成上面三项工作的基础上,再让大家举常见的例子说明,如链球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等情形,共同讨论,它们的运动路线、受力、条件等。还可以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做形象比喻,讲述人只有受到斜向外力的影响才会有曲线人生,启发学生感悟人生中蕴藏的科学道理。

二、以恰当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突出其中科学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

师范生的物理教学,可以将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教育显性化,以适宜的问题为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并结合科学的发展历史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先辈们为科学付出的艰辛,另一方面可以用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养成优良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问题不盲从、不骄傲,而是充分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离不开介绍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经验主义的否定;离不开伽利略理想化小球斜面运动实验的介绍。讲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离不开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讲好这部分内容就是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要讲清伽利略首创的“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理想化科学实验方法的精髓及其在科学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2)科学巨匠们的伟大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第谷不间断观测行星20年才终得行星运行的资料;开普勒为求证真理10年磨一剑方得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验证应用前后经历100多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开特为了验证卢瑟福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预言的新粒子的存在,他在充满氮的云室里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终于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8条产生了分叉,从而证明了质子的存在。通过以上实例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科学本身就是不断艰辛探索勇于发现的过程,榜样的力量昭示,唯有毅力加奋斗才有终成大器的可能。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追求新知的欲望,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加快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三、要明确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引导师范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现在提倡科学创新意识已经蔚然成风,而科学探究则是实现科学创新最基础的方式,如何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显得重要。这需要一个老师的设计、组织、引导、参与的过程,特别是做好探究性物理实验尤为重要。物理学的建立基于严密的实验观测和验证。“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结论”是物理学习的永恒科学途径。这里既含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又包含理论探究提升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是探究性物理学习的首要目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只是现象,需要从物理学习中找到原理,教学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反馈交流所得,定能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观察兴趣和能力的保持与提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所谓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物理教材中安排的牛顿管实验和验证小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时间关系的小实验,看似不起眼,但效果很颠覆,是平常观察与经验不能达到目的的典型示例,就像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一样,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的积累,经常自己设计一些操作简便的小实验了解物质世界,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认知上的盲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意识。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2)

    2从探究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问题时,为获取证据和解释而开展的种种研究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深层次的认识活动,是我们在发展学生认识能力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新课程提出了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和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综合发展认识能力,提高认识品质。在“空气”一课教学中,如果仅把“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并作相关的讲解,学生的认识仅局限于对本实验的相关现象及结论的印象。这种认识是僵化的,没有迁移性,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影响较为微弱。可以把这一内容设计成如下问题引导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空气对于动植物的重要性空气成分是怎样的?组成是不是单一的?(含有氧气等成分)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可燃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呼吸的氧气来自空气)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实验]胶头滴管为什么能吸取液态物质?(吸液前挤压胶帽,滴管内空气减少,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把液体挤压进滴管中,而且进入滴管的液体的体积等于滴管内空气减少的体积)这一原理对探究的问题有何启发?(把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除去,这时压强变小,可用连接水的连通器测出气体的这种变化)用什么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燃烧)是不是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呀?(介绍课本红磷的燃烧反应,对比蜡烛、木炭燃烧)小结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结合以上探究完成实验。[解释与结论]实验现象(水倒流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结论(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氧气约占空气组成的1/5)[讨论与反思]如果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实验?在以上“空气的成分”内容教学中,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讨论与反思等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对这一内容认识不断深入的同时,学生也经历了“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让学生更本质地认识问题,发展学生认识深度。中学化学有许多类似的内容,可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3从STS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指出: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这一认识目标的转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从本质看,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3者不可分割。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理解科学知识,要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把化学学习置于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中,达到更完整、更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空气一课教学中不仅要深入地认识空气的成分,教学中还应从STS的视角更完整地认识这一内容。本课题的STS视角可以围绕以下2个主题开展:首先,从资源视角认识空气。人呼吸需要空气,它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资源,它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空气如此重要?但是空气是怎么样的物质?人呼吸所需的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少?由此引发人类对空气的不断探索,揭开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真面目。在人类深入研究这些气体的相关性质之后,推动了人类进一步认识空气这一重要资源:空气除了为人类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还可为燃料燃烧提供助燃剂;空气中还含有大量氮气,它是生产化肥所需的原料;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肥料、各种的稀有气体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次,可以围绕环境视角认识空气。空气不仅是人类的生存资源,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一方面在利用空气资源的同时,也向空气中排入了大量的化学物质,也改变了人赖以生存的这一气体环境。特别是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空气污染的本质原因是空气的组成发生了改变。围绕如何保持空气的成分在正常组成范围,开展对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开展“关心空气质量”、“保护空气”的课外活动。通过STS视角,就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认识空气,而是把空气的内容置于更加真实的广阔背景中,能更好地理解空气与其他内容的内在关系以及学习空气的价值。为学生认识找到了支撑点和延伸点,达到了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目的。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3)

在古希腊哲学,泰利斯第一个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命题。这第一个哲学命题就是人开始企图了解自然世界,通过对关于自然的整体把握,来探讨知识,服务于人类的生存。这种知识就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他通过对“水”这个自然对象的作用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水对万物尤其是生命的重要性。没有水,生命是不可能。在水的作用下,才有了万物的产生和宇宙的形成。水对世界的生成和人生存太重要了,于是他形成了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个命题: 水是世界的本原。泰利斯对世界本源的认识无疑带有片面性。但是这是泰利斯发起的对哲学的探索,他开始追问“整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尽管泰利斯没有正确概括世界的本质,有限的水无法代表无限多的物质世界。但是他开启了哲学,开始哲学追问的最根本的问题,即整个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根本哲学问题。泰利斯还通过观察天象确定了东至和夏至,如中国夏、商、殷朝也是观察季节的变化规律,追问天道。作为最初的生存,了解季节的变化的自然知识是生存下来的最基本的知识。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泰利斯用具体的水来概括整个世界,是以偏概全的,水是有限的,不能代表无限的多的世界,因此,他提出来用无限者来概括世界,只有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无限者才能概括世界,可以看到阿那克西曼德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在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巴门尼德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毕达哥拉斯用数对世界作了统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第一次脱离了具体事物、用数来表示世界的本质。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萨戈拉用“逻各斯”和“努斯”来认识世界的本质,在认识水平上和方式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火、逻各斯,世界被逻各斯所规定了,逻各斯是一种被动的理智。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努斯是世界的本质,努斯是心灵,世界的秩序是由“努斯”规定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界是由“努斯”规定的,这个心灵即“努斯”,努斯就是一种主动的理智。巴门尼德用“存在”来统一世界。他们从各自的认识和探索来把握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运动,为认识自然界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希腊自然哲学家尝试把握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或共性和事物的生存,反映了希腊哲学家渴望获得整个自然界的知识的这种强大愿望,人必须从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知识,那么人就必须认识自然界。对自然界的认识越多,生存的把握就越大。色洛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说,希腊自然哲学家努力探索自然界的知识就是想制造出闪电、雨、风来。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这个命题是以迂回的方式讨论人自身的生存,就是对人所处的生存其中的这个自然界的关注和认识。人对获取生存资源的自然界的整个本质知识的探索。通过对影响人生存的条件和物质对象研究和探索得出利于人生存的知识。哲学的第一个命题就和自然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综观西方哲学史,哲学探讨的主题不外乎是对人或是人与自身生存所处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或是对社会的探讨。哲学对人、人与对象、人与社会的探讨,这些探讨互相交织、互相促进形成对利于人的生存或社会生存的知识探讨。哲学对知识的探讨也是隐含着对科学的含蓄的探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对人的探讨就是从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讨论转向对人的讨论。“人是万物的尺度”还意味着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万物。看似虚无的论断却隐含着更精确把握世界的要求。他看到了以往知识的粗糙。他发现了前人的哲学对世界的把握时所存在的问题,关于世界的知识不是永恒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以往哲学忽略了知识使用的时间性,忽略了人与物的在不同的时间的变化引起知识的变化。以往的知识的探索是对事物差异性认识的忽视。前人的知识观是在过去是人对过去的物的把握,是人和物的缺场。以往哲学家所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有问题。这些知识缺乏对人的变化性和事物的变化性的思考和研究。这是对知识的可靠性的追问,对科学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就是发现更多的世界,通过对知识把握,对自然有更多的利用,更多的创新。

高尔吉亚的无物存在命题更深化了这种论调。他的三个有名的命题: 第一,无物存在; 第二,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告诉别人。看似诡辩,被人攻击为靠舌头过活的极端智者却把握了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的无限性。物的存在是人赋予它意义,他继续从普罗泰哥拉强调人在认识中的地位。“无物存在”,人只是获得的是认识,不是物本身,所以是对认识存在的问题进行追问。“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是因为物的显现是多样的、是无穷的,人无法穷尽对物的认识。这是实际上是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的揭示。“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每个人的认识都有区别和局限性,每个人的性格、禀赋、年龄、性别、体质等都是不一样的,所获取的认识具有区别。我所取得的认识,告诉别人,别人可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接受我的观点和认识。智者的相对论实际上是就是对过去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对科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科学已经揭示的知识不具有永恒性,世界是不断变化,人是有限的,所以科学的探索就永无止境。要求人不要满足已有成果中,要不断认识新的没有触及的世界和变化的世界。智者引起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揭示以往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认识的无限性、相对性、差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问题; 另一结果是,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必然性。

柏拉图继续开拓知识学和认识论,他认为智者以极端相对论否定知识的客观性。他建立了概念论,重新树立知识的权威。他认为存在客观知识。强调共性、一般性在知识中的重要性。他所强调把握的是更多的世界或物质的共性。对具体事物的知识的把握反而不如前人。共同、一般更适于指导人类的共同整体。他认为具体的桌子如高的、矮的、小的、大的桌子是对桌子原型的模仿。他把握的知识只是物体的一部分共同的、本质的部分。他说,意见是多的,真理只有一个。他和巴曼尼德以一种新的认识来把握对象。这种认识方法和思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把握事物中的本质的共同特征上。这种方法成了科学认识的必要手段,人们总是需要借助概念进行把握世界和具体物质。他对人的认识能力也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对人的揭示如“洞穴比喻”、“灵魂马车”对人的认识的限度、潜能和人认识的感性进行了探讨。利于人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人的认识对自身的影响,提出了人认识的有限性。

二、古希腊哲学与社会科学

智者学派还开启另一种科学,这种科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关于知识相对论、人的讨论,间接的或直接的与科学相关。实际上,普罗泰戈拉已经发现泰利斯、阿拉克西曼德等人对自然界探讨的局限性。他已经发现人专注于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讨论,并以此改善知识———古希腊早期哲学沉溺于追求人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的知识,以至于人忘记了人自身的存在。如果没有人,何以产生知识? 产生知识又有什么用? 关注人的外部世界,其目的还是为了人。普罗太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对前人哲学的纠正。前期自然哲学主要是把注意力投向了自然,缺乏对人和人类的关注。人在探索外部界世界时不要忘记关怀人自身的存在。不要让自然界奴役了人。看似主观、偏激的命题却隐含着那个时代的哲学转向。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的研究。通过对人的研究又是更好的探索自然界。为探索自然界提供人的知识和有关知识。“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强调人在认识中的地位。没有人,无法把握万物,人无法认识、研究世界,由于人的差异性导致认识的相对性。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04

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强调在教师帮助与同伴互助下,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培育“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要达成此目标,离不开教师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对化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对化学科学育人价值与化学核心素养关系的把握。因此,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增进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建构起对化学知识、化学认识方式等的结构化认识,进而认识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落实。

一、为何强调增进学科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相应课程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些关键能力与品质,包含相应学科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事物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关键能力、培育起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

各门学科因具有独特的认识对象与研究任务,体现着自身独特的学科本质特质(即学科特质),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与核心任务的解决,需要相应的认识方式、思维方法与能力要求。因此,不同学科将承载着发展不同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功能,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价值,从而发展不同的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的核心任务以及学科的实施(学习)方式将制约着学科核心素养[1]。

因此,为了理解与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B,教师必须增进学科理解。所谓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科知识、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理解,其本质是建立起富有学科特点的审视认识对象与现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在学科思维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对学科的本原性、整体性的认识。只有教师认识、理解所教的学科,把握学科本质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认知思路与方式方法,明确学科的功能价值等,才能把握住学科应该发展哪些关键能力、培育哪些品质,以及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科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育,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二、化学教师对化学科学应有的基本理解

化学教师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对学科内容知识、认识论知识和学科核心观念等方面建构起整体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2]。从目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情况看,强化对化学认识论知识的理解显得尤其重要,即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水平层次、解决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理解。

理解化学科学,首先要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要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前提是明确学科本质特征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实际上,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由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3]。因为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将导致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的水平层次等有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决定着学科的本质特征。

1. 化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因此,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并在研究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并最终达成创造物质、服务人类、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应用、创造新物质,离不开对化学变化这一实现物质转化途径的研究。所以,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对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或“是什么”,即探寻物质及其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为何会存在这样的规律。于是,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粒子客观存在前提下,立足于原子、分子水平开展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建构科学理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成为化学科学认识的两大基本问题。[4]

2. 化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思维

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结果。由于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因而对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需要开展科学探究,需要借助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在获取事实和证据基础上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成为化学科学认识基本活动,实验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并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由于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 因此物质及其转化的特点与规律总是与构成它们的微粒的种类以及连接方式有关,即物质及其转化的规律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反映。因此,化学科学在所观察到的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并形成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基础上,为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必须立足于分子、原子的微观水平视角,借助分析推理与合理想象,运用多种模型和化学符号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最终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5]。

因此,研究物质及其转化问题,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理论,需要借助观察与实验等手段,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加以表征。同时,在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模型间建立起联系与转化。所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成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化学模型成为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独特方式。

3. 基于W科理解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会研究化学和科学运用化学三个关键方面[6]。结合前述化学学科基本理解可知:正确认识化学,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物质世界,建立起对物质世界本质的、整体的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学会研究化学,就是要建立起看待物质及其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坚毅的科学品质;科学运用化学,要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与科学伦理观,增进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体现,很好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1)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正确认识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本质性和整体性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育人价值。如,“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模型认知”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使用化学符号与模型描述、解释化学现象,正确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从微观层面建立起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强调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及其变化的条件性,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及动态平衡,建立起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证据推理”“实验探究”强调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到化学研究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事实与证据,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等;“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严谨务实、实事求是,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重大共享等等。

(2)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学会研究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与品质,对如何开展化学学习研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强调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思维,应用分类的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强调从内因和外因、量变和质变等多个方面分析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变化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创新意识,需要缜密地假设、科学地探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模型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等。因此,这些素养从对化学学习研究的认识方式、认知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学习研究化学方面的育人价值。

(3)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科学运用化学的要求

在科学运用化学方面,不仅要运用化学,还强调要科学运用。这意味着,一方面要能够自觉应用化学知识去指导工农业生产、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应用化学技术创造性开展工作、创造新物质,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科学的伦理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化学及其技术应用要能很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时,应密切关注化学过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权衡利弊、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这一解决相关问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对于这些方面,“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分析,化学教师只有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明确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才能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自觉地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一方面,化学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标准、教科书、专业杂志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层面提升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价值、内容与实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化学学科特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是从理论层面增进学科理解的最有价值的文献;而《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也刊载了大量关于化学教师PCK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等方面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与研究,也能增进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另一方面,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活动,对增进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审视,借助WWWH认识论思考模型、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等技术,增进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各类知识间的基本关系,从而能整体性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科学的本质[7]。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科理解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

[2][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3-4

[3] 王凤军.谈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5)

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是我国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普遍观点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物理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同时物理知识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作为物理知识获得的主渠道,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家的发现及思维过程,拥有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理解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有关科学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真实表达式的学习,从中认识到了物理定律的本质

中学物理教材通过验证性的实验,归纳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并给出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而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中,其真实的表达形式是 ,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并由此推出动量守恒定律。当时牛顿清楚地知道物体的质量 是个变量,意识到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存在某种联系,因此他没有将 从微分号中拿出来。牛顿意识到的动质量 和速度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牛顿力学中辩证法的体现,牛顿力学中蕴涵了相对论的因素。

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认为,牛顿第二定律应该理解为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即 ,这个表达形式就是我们现在中学教学中提到的。而马赫当年的目的是为了牛顿力学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为了牛顿力学的通俗化和实用化,马赫把质量 从微分号内提了出来,由变量改为常量,免去了微分运算,使得具有初等数学水平的人也可以掌握和运用该定律,但是此时的牛顿第二定律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就不适用了。马赫对定律的思考方式,使牛顿力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马赫的思想歪曲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

教师在知识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形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又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内在的本质,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背后隐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丰富智慧和科学思想。

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加深了对物理学方法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控制变量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都是重要的物理学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亲身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画出图像、由图像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着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思考小车与木板之间有摩擦力,怎样才能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为什么小车质量要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质量? 处理数据时需要做出 图像,图像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那么就能证明,当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但学生们却发现实际做出的图像有些弯曲,为什么会弯曲?学生们还对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做出图像,还有的学生提出用气垫导轨来代替木板做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误差尽可能小的方法或途径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还指出目前人们还可以用传感器开展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非常接近,让学生们课后查阅资料。此时的教学过程已经不仅仅是验证实验了,而是一种探究与创新相结合的探究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设计实验,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意义的理解,反映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 的表达式。对于其中的 ,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学具有简洁美,研究物理就是发现最简单的规律,因此当 时,就能得出最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对于这种解释学生会产生质疑,认知上有困难。教师另一种讲授方法, ,则 ,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时,所用的力是1N,于是 ,所以 ,学生这时真正地理解了 的物理意义,困惑也就解决了。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方式的困惑,体现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还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学生认为 如果 ,则 ,那么牛顿第二定律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就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了吗,牛顿第一定律还有意义了吗?学生经过思维推理,产生了疑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解释、推理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素养。质疑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素养的养成中非常重要。

四、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了解,体现了物理知识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比较广泛,它与交通运输、与竞技体育、与科技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社会、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如技术与人类未来、科学技术与环境、核能利用与科学道德等。学生就会意识到物理学知识不仅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知识还与许多社会问题有关。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文明幸福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又警惕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乱用和滥用给人类未来可能带来的弊端。此时的物理知识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具有对科学本质和价值观认识的科学素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看上去简单完美,然而学生在学习该定律得出的过程、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定律本身的物理意义,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知识时,就能认识到的科学知识的本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对科学充满兴趣,有探索科学的欲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蕴含了对学生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为此,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需要每一位物理教师的亲身参与,更需要教师们努力地发现蕴含在知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教育。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6)

TANG Yuan LIU Hongmei JIA Jiaojiao ZHANG Jianxiang LI Xiaohui JIA Yi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College of Pharmac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is one of the core curricula of pharmacy students, which study drug transport in vivo by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dynamics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is established by psychologist Jean Piaget, and the natur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adaptation and balance in the theory. The principle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is used to construct course contents of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this paper. The schema is carried out to promote the assimilation and adaptation to lead to reaching a new cognitive equilibriu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moreover, this process is helpful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Genetic epistemology; Teaching contents; Constructure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原为两个独立的边缘学科,由于两者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原卫生部将其教材合二为一,形成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为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和药剂学专业本科均开设此门课程。生物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而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对药物进入体内后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进行定量描述。该课程为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对药物体内过程的质与量进行研究,对于新药设计、新剂型新制剂开发、药物的质量评价、药品管理等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2-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涉及高等数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同学往往反映“难学懂、难记忆、难应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国内多所学校已对该学科进行了多元教学法、多学科交叉法、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BL-LBL结合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4-6]。发生认识论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提出和建立的。其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认为学生是认知行为的主体,新的知识必须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产生联系,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在知识建构活动中发挥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的作用,其传授的知识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目前,尚未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建构。本文拟应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进行建构,为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支撑。

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基本思想

发生认识论最初来源于对儿童数学学习等的研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现实的简单复制,获得的唯一途径是动作,动作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和基础;思维发展根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经主体内化了的动作进一步协调而形成认知结构。皮亚杰据此提出了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四个最核心的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是指动作结构,是个体认识事物的基础;同化是客体对主体的适应,是个体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的?C能;顺应是主体过去已经形成的反应对客体的适应,是个体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体的机能。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人对知识的学习是逐步从简单发展为复杂,不断促进认识的发展,其主要动力就是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向另一种更高级状态过渡的过程。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先以已有图式去同化客体,若获得成功即得到认识结构的暂时平衡;若不成功,则做出顺应,改变现有图式,再去同化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结构的平衡[7-10]。

2 发生认识论适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学习依赖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基础学科,同时又与高等数学密切相关。该学科的本质是用数学方法和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为合理用药和合理制药提供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发生认识论具有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应用的天然基础。

2.1 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主要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通过口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以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一门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药物在体内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药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机械记忆,对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少,造成了药学专业学生思维往往拘泥于具体的对象,注重对其特征、形态、功能的观察和描述,不善于开展抽象思维活动。而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依靠已有的数学现实空间,将当前的知识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通过新旧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新的数学空间。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深化。发生认识论是在研究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与本学科学习的共通性[11]。本学科的学习就需要学生从生物现象和临床特征出发,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活动,经过多次知识融合,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完成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化。

2.2 依赖于已有图式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活动,并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识的图式[12]。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具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具有累积性、交织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性。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现有的图式为基础,充分适应了学生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已学习过高等数学、药剂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现有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上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已有的图式和当前教学活动的联系,使学生将新知识尽可能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直至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经过多次的反复和深化,完成原有图式和本课程知识内容重新建构的顺应过程。

2.3 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人是在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中,逐步从简单结构发展为复杂结构,并发展自己的认识的。人的认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其发展阶段具有连续性,各个阶段按顺序发展,没有某个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发生跳跃和颠倒。认识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不断往复提升的过程[1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既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承前启后上,又体现在“先生物意义后数学模型”“先单室后多室”“先线性后非线性”等学科内在逻辑方面。

2.4 体现认知的个体差异

发生认识论认为,人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对客体的认识。由于不同个体现有图式的不一致,导致其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也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不同主体最终学习的效果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前对高等数学和药学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显著影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对动力学指标生物学意义的数学抽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数学公式在药物动力学实践中的准确应用。只有充分认识和考虑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个体认知活动中同化、顺应和平衡活动的不同,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发生认识论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的建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头脑中的图式可以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一般图式,其代表着主体某一时期的智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他还用同步性实验证实,人如果达到某种智慧水平,就能够完成同样水平的问题[14]。而且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这就是图式的建构过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根据该学科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将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化到现有图式之中,改变原有的高等数学图式以适应药物动力学的理论、公式和应用,使学生的认知发展达到更高的平衡状态。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模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现有图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过程的展开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活动,而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中不断地开展合理的图式准备,以利于新的图式平衡的达成。图式的发展演进情况最终体现在教学效果的好坏上。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其编写要求为知识框架逻辑清楚、内容详实全面、公式及推导准确完整,但直接使用不一定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展开。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

3.1 开展图式准备

首先,?_展基础学科图式准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导入性的复习基础知识,比如:学习药物的跨膜转运和吸收,需要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性质、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皮肤和黏膜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分布,需要了解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代谢,需要了解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代谢反应的生物化学基础;学习药物的排泄,需要了解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其他途径排泄的生理学基础和疾病对其影响的病理学基础;学习药物动力学的各个模型,需要掌握动力学原理和高等数学的处理方法。

其次,完善学科内部图式准备。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勾勒出本学科的基本框架,对后期各章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生物药剂学时,要让学生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剂型、配伍等药物因素,以及年龄、性别、生理、疾病、遗传等生物因素有明确认识;学习药物动力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动力学的研究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而线性方法又包括单室模型和多室模型,同时还需要知道剂量、浓度、表观分布容积、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关键参数。

通过上述图式基础的准备,调整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使之处于准备接受、处理新知识的状态,使本学科的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易于找到可对应内容,以便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的融合。而且教师在图式基础的准备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知识准备是必须的,以便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针对性地补齐自己的短板。如果图式基础的准备到位,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容易事半功倍。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以往,我们中学物理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忽略学生应有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点及规律内容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及规律形成过程的了解;过分简单地复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而忽略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概括和提炼;过分强调了理论的权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及探究精神。中学物理教学不能提供给学生一种可持续发展及终生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这样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课程标准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人才素质的培养。其目的是要求我们在物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理解物理学科的科学内涵,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努力探究,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新课标在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势必需要我们物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的要求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视对于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还原对规律认识的历史,注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人们过于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传授,而忽视对知识形成的精心阐述;更多地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物理科学自身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是对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自然科学的一种哲学考察,它为真理的自然科学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为自然科学家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提供指南。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物理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揭示物理学发生、发展和演化及其相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变革的历史规律,并对物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它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科学的说明,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物理定理、定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以史为鉴”,培养他们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一定意义上,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历史科研过程的了解,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家们从来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潜在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另外,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尽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加强分析和概括等能力的训练,这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学科的一大特征就是它强调试验在于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现象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直接观看或者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相关的知识。但是,从物理教学的实际过程来看,很多物理教师因为条件的限制或者时间的影响,往往忽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多的是教师的陈述、教授或者是教师自己的实验演练,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甚至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去领悟、体会、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结论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从客观实际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整合信息中获得知识,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科学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它被认为是产生知识的“知识”。

实验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其中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方法。在科学实践过程中,除包括观察、实验、分类等一般方法外,还包括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情景中、交流实验研究成果等具体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以科学方法组织教学就是让学生按照科学家认识世界的方法去从事学习,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提问、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8)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9)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10)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的年龄段基本位于12-16之间,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积累,了解世界,树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对孩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生物学更是如此。生物学给孩子系统科学的介绍了人类自身、其他生物以及生存环境等等生物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仅在知识上为后续的高中生物打下基础,更为突出的是这些授课内容涉面非常广,包括物理、化学、医学、美学、艺术、生命科学、地理等等。不仅能帮助同学们科学的认识生命、认识环境、认识自我,而且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与人沟通的能力,引导同学们树立环保、可持续等科学的价值观,带给同学们最纯粹的美学熏陶,提高美学素养。

一、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环境

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环境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价值目标。认识自我,知道自己的出生、成长,了解自我身体构造,器官功能等等。认识生命,意识到人类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生命体,其他动物,绿色植物,细菌真菌等等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特征,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合理的存在。认识环境,城市、农村、森林、荒漠、大气、海洋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紧密的联系,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物是一门科学性非常突出的学科,用科学的观点去看世界是生物的特征,动植物、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他们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生物的研究对象,学习生物,也就是学会科学的看世界。例如性教育,性教育的缺失与不科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性教育在传统的中国理念中一直属于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范畴,在教学中大多教师避而不谈,导致正处青春期发育期的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更易产生各式社会问题。而生物学,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展规律,这些内容与人口、生育、性教育都有很强的联系,[1]通过生物课渗透性教育,是用最科学的解释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在生物教学中,始终围绕这一基本价值目标进行,是每一个教师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学习知识始终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学以致用对同学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读懂自己、读懂身边的生物、读懂环境,明白如此之多奇妙的生活现象,产生更大的动力关注在课堂学习上以及课后的实践中,反过来可以作用于教师的授课,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而且富有趣味,真正做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观察、思考、提问、理解、实践。

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学科中价值观的教育内涵是具体而丰富的。

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生命是自然界最可贵的存在,炎热的赤道、干涸的沙漠、黑暗的深海,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有生命的存在。含羞草、莲花、刺猬、仙人掌等等生物都用自己的方式不断与环境相抗衡,努力生存,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学生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发自内心对生命充满敬意,充满热爱。

培养环保意识,初中生物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涉及环境知识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往往渗透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用显著。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生物课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油然而生对伟大祖国的崇敬与热爱,我们拥有一样的肤色,黑头发,褐色眼睛,我们都是中国人。祖国万里河山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沙漠、草原、森林、平原、高原都有我们的同胞,不同的民族,一样的中华儿女。我们的家园同时也会被破坏、污染、浪费等等,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在生物学习中,能带给学生更多有关祖国有关同胞的具体而深刻体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于同学们来说非常的重要,知识可能会模糊遗忘,但是价值观将深刻的影响的他们以后的身心发展,对于同学的一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传授理性科学知识的生物课,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份责任,教学是一个良心工程,我们很难去期待学生们自己领悟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引导孩子,在讲授生育、人口等知识时告诉他生命的不易与珍贵,在讲授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时告诉他社会是我们的,祖国也是我们的,我们应当用爱用包容用知识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等等。相信,内心阳光积极、富有热情与责任感的孩子,他的一生将会过得快乐幸福而且有意义。

三、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何渗透到生物课的教学中,教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更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渴望、探索,通过生物课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不局限于个体所展现的美,不局限于自身的美,能看到大自然的美,能看到世界的美,能看到生命的美。生物的美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藏的,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是这种美能够形象化出来,给难以抽象体会的学生们更为具体的感知,例如,介绍莲花生理特征过程中,善用“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等称赞,引导学生感叹莲花坚强,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体会莲花那一份淡然清雅之美,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简单的生物知识学习上升为美学欣赏。无论是欣赏美、发现美、还是创造美,都是建立在对美有一个大概的感知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包容理解与欣赏的态度看待其他生物、看待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美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四、与人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材的编排设计非常重视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性板块,这对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生物实验通常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协调合作共同设计、操作、总结等等,高频率的团队合作锻炼,对于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会有明显的积极效果。同时初中生物非常强调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发现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言之,生物科学研究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包括人)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课程为在美育、生命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并且在注重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作为学校只有真正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才能进行合理的的课程设计,做好学科成绩与考试制度的衔接,改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中选优,强化教师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学生们的未来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篇(11)

abstract: as worl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econdary shape", russ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s rise not only correspond to we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but also is soviets philosophy oneself developing, and as a domain of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general philosophy of soviet ideological trend overall since the 20th century 60's.

key words: russia, philosophy of scienc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pistemological turn

一、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认识论转向”

当代俄罗斯科学哲学延续于苏联时期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后者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专门领域,其早期研究旨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释相对论、量子力学、达尔文学说、自然科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丰富“物质”、“因果性”、“必然性”、“偶然性”、“空间”、“时间”等范畴([1],p.310),也就是集中在“本体论”层面。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实现了“认识论转向”,标志就是“科学研究的逻辑”(логика науч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的兴起。

1962年5月,基辅举行了首次科学研究的逻辑会议,п.в.科普宁(п.в.копнин)做了题为《辩证逻辑与科学研究》的报告,他提出:“在科学和科学认识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研究关于客观真理的认识的运动规律具有重大的意义……哲学的任务就是找到自己在科学认识发展中的位置。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研究认识本身、研究科学研究的逻辑。”([2],pp.3,5)

1964年,п.в.科普宁又在《科学研究逻辑及其基本概念》一文中对进一步把科学研究的逻辑理解为“对主体在认识现实中取得新的科学结果的过程的分析”。同时,他还对科学研究的逻辑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作了比较。他指出,虽然科学研究的逻辑的基础是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但它并不是它们的简单应用,而是一个有自己的对象和基本概念的专门理论知识领域。可以说,这是对作为逻辑和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进行理论研究中一个特殊的方向。”([3],pp.42,41)这个特殊的方向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科学认识本身为对象、旨在探索科学发展机制和程序的专门领域,它确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п.в.科普宁这一构思是非常大胆的,它构成了俄罗斯科学哲学的一个雏形。

1965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п.в.科普宁主编的论文集《科学研究的逻辑》,这本论文集囊括了科学基础、科学结构、科学发现、科学解释、科学评价和科学进步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几乎涉及了科学哲学的所有内容,堪称是俄罗斯科学哲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第二座里程碑则是1970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次全苏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会议。这次会议把“哲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史的共同问题”作为首要议题,突出了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地位。在这次会议上,п.в.科普宁做了题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和现代科学》的重点发言,他再次强调:“研究认识论和科学认识逻辑的哲学家不可能绕过发生在本世纪科学中的巨大变化。因此令哲学家感兴趣的不仅是在客观世界中新认识了什么,还有获得知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知识的结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思维本质的范畴、以及既有知识对未来认识的追求。”([4],p.28)这次会议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遂成为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主流。

1981年,苏联哲学界召开了第三次全苏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会议,当时的苏联科学院院长а.п.亚历山大洛夫(а.п.александров)在开幕词中就给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实际上,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是跨越科学探索和思考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且更加关注自然界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中心之一。”([5],p.26)这实际上是从官方立场承认了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认识论转向”的最终完成。

二、“认识论转向”的哲学根源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出现“认识论转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排除苏联学者对西方哲学的借鉴,但是更为根本的还是其自身哲学的发展,正如孙慕天先生所指出的,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也是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一般哲学思潮总体发展趋势的一个侧面,即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哲学界围绕辩证法本性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深刻的争论,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认识论中心主义”的思潮,它的基本论题就是把唯物辩证法理解为认识论,把认识论问题放在哲学的首位,这种思潮为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6],p.12)。而这一场“激烈而深刻的争论”就涉及到俄罗斯科学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

但是在这一关系问题上,某些俄罗斯学者持否定态度。1997年,е.а.马姆丘尔(е.а.мамчур)、н.ф.奥夫钦尼科夫(н.ф.овчинников)、а.п.奥古尔佐夫(а.п.огурцов)联合发表了《祖国的科学哲学:初步总结》一书,其中就涉及到了对苏联时期的科学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关系的说明。

首先,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问题上,作者并不否认苏联时期的科学哲学曾在这一传统下工作,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思想和它所预设的把一切现象(包括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的观点;但是作者又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包含的一系列原理并不为这一学说所独有,而是马克思主义者从以往的哲学(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吸收来的,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苏联的科学哲学并不具有必然的依赖性。应该说,该作者的这一观点是可取的,当年п.в.科普宁也正是持有同样观点,才主张在唯物辩证法内部开辟一个以科学本身为对象的新的研究领域。

其次,在辩证唯物主义传统的方法论意义上,作者否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采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研究科学认识的方法的初始思想和范例。他们解释说,老一代的苏联哲学家曾经提出要认真研究马克思的逻辑与方法的任务,企图弄清和再现《资本论》的作者采用的分析方法;但是科学哲学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哲学家则意识到马克思的方法并不能作为辩证地再现科学思维的完备基础,他们通常采取另外的途径,即分析科学认识本身、分析科学的文本、实际历史和当前的科学实践。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辩证唯物主义既不能作为认识的工具,也不能充当方法论的背景,更不能充当更加宽广和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科学认识的前提。([7],pp.252-255)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须知,探讨《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曾经是斯大林时代以后苏联哲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м.м.罗森塔尔(м.м.розенталь)、э.в.伊里因科夫(э.в.ильенков)、а.а.季诺维也夫(а.а.зиновьев)、п.в.科普宁等都曾在这一领域内工作,也正是通过这项研究,苏联哲学家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地位,从而把认识论特别是科学认识论问题凸显出来。如果否认苏联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的研究价值,就将使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失去理论前提。当代俄罗斯哲学家в.ж.(в.ж.келле)就承认“在苏联,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苏联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解决科学的各种哲学问题的”([8],pp. 1,2)。

因此,在俄罗斯科学哲学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观点是

第一、苏联国家制度的改变并没有割断其哲学史的联系,当代俄罗斯的科学哲学几乎继承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全部创作队伍和研究内容,它不可能忽略、更不可能否定它在辩证唯物主义语境下兴起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对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所起的作用,恰恰不是简单的概念和范畴上的优惠,而是在哲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上为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重大转向。

三、辩证唯物主义内部对话与哲学的认识论本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哲学在研究内容上出现了重大转折 ,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批判,为苏联哲学营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气氛,使苏联哲学工作者结束了为斯大林-日丹诺夫肤浅哲学做诠释的历史,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对象、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同时,苏联新一代的哲学工作者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大多是十月革命以后生人,在二战前后接受过正规的哲学训练,谙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现代西方哲学,具有独立思考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和功能等问题上就与老一代的“正统派”发生了冲突,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即本体论派与认识论派之争。

本体论派的代表是г.в.普拉东诺夫(г.в.платонов)、в.п.罗任(в.п.рожин)、в.п.图加林诺夫(в.п.тугаринов)、м.н.鲁特凯维奇(м.н.руткевич)等,他们根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种表述——“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9],p.484)——把辩证唯物主义定义为“研究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意识的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10],p.519)并根据这个定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总四分”的结构,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功能。

认识论派则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包括э.в.伊里因科夫、а.а.季诺维也夫、п.в.科普宁以及б.м.凯德洛夫等。他们注意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表述:“……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9],p.364)于是他们把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认识论,更确切地说,理解为科学认识论。

认识论派的观点受到了“正统派”的批判。1957年,в.п.图加林诺夫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就指出:“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哲学家,他们自认为识马克思主义者,但却反对整个世界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还有一些哲学界反对存在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还没有根除与此相关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为认识论的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不同形式的贬低。”([11],p.60)他认为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意义就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和世界观。

由此可见,本体论派与认识论派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功能问题,它关涉到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学科地位、进而关涉到自然辩证法的性质问题。由于争论的双方都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可以把这场争论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内部对话”,它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63年,г.в.普拉东诺夫和м.н.鲁特凯维奇共同发表文章《论作为哲学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他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建设出发,认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逻辑相并列的独立的哲学科学,并建议把这一科学称为“自然辩证法”。他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在整体上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而自然辩证法则具体研究这些规律(诸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在自然界的表现特点([12],p.140)。

认识论派则反对把自然辩证法看作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的独立的哲学科学。1964年,б.с.格里亚兹诺夫(б.с.грязнов)等人联合发表文章《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具有统一的对象、方法和理论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哲学的素有方面和基本观点都是不可分割和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家之间明显的专业化不是由哲学分化引起的,而是有具体科学分化和哲学知识体系的丰富引起的。”因此,“没有足够的理由判定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像并列的一个特殊的哲学科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仅仅是对一个确定的哲学研究的门类的评述,它不可能被限制和分类在辩证唯物主义之外。对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思维必须紧随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否则它就既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唯物主义的。”([13],pp.47-48)

б.с.格里亚兹诺夫等人着重划清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与具体科学、自然辩证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界限,他们一方面否定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则确定了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他们说:“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那么就应当(在不排除科学研究的理论)具体科学所提供的认识材料为基础。一般来说,所有的科学哲学问题可以分成两个类型:1)对具体科学的哲学解释(如事实、规律的发现,建立新理论);2)对科学研究过程本身的认识论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研究的是科学哲学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成为这些问题的具体材料是科学的一般结构,研究过程的结构,科学认识方法的性质,科学理论发展的规律,科学分类原则等等。”([13],p.47)这实际上就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科学认识论的思想。

与此同时,и.д.潘茨哈娃(и.д.панцхава)和б.я.帕霍莫夫(б.я.пахомов)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必须承认,在涉及自然界的领域,辩证唯物主义应该以解决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途径不断丰富自己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内容。因此,在科学的现展阶段,哲学不是直接地分析自然规律:它事实上是通过分析自然科学材料来完成的。”([14],p.56)他们不反对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把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有机界的结构和发展的一般图景、有机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体中发射形式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前提等问题都看作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那就混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而在反对复活自然哲学方面,п.в.科普宁最为坚决和彻底。他认为,“在当今条件下,哲学无法把握所有的现象和过程,因为,第一,哲学不拥有各门科学用其研究自己对象的各种现代化的方法;第二,哲学已经不再是哲学,它已经变成各种不同专门科学的体系。来自哲学家方面的种种洞察物质结构奥妙和生命有机体进化的企图,这只能导致复活业已过时的、将科学远远抛在后面的自然哲学观念。……哲学不是直接同事物和过程打交道,而是同关于事物和过程的知识、同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打交道,这就使哲学的本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受到某种深刻的影响。”([15],pp. 332-333,343,348,480)п.в.科普宁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现代哲学的本性问题——令人惊奇的是,他的这些表述竟然同维也纳学派的领袖m.石里克的观点出奇地相似!

通过以上的争论可以看出,如果认识论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唯一的哲学 ,那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看法的改变,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整个哲学的看法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苏联学者开展现代哲学研究、特别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1972年,《哲学问题》杂志发表社论《唯物辩证法的现论问题》,对本体论主义与认识论主义的争论进行了总结。社论既反对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完全归结为认识论,也反对把它完全归结为本体论;但是社论又称:“唯物辩证法是研究科学认识的本性和条件、科学认识对现实的关系、科学认识真实性的条件、科学认识的起源等。唯物辩证法的宗旨就是探求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条件、科学中新知识形成的前提和结构等的总的依据的,它起着科学认识的总的基本方法论的作用。”([16],pp.12-13)这实际上是站到了认识论派的一边。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ю.в.库沙科夫(ю.в.кушаков)发表文章《“自然哲学”怎样才是可能的?》,对本体论派和认识论派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骤然看起来颇为陈旧的‘自然哲学’观念竟如此牢固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之中呢?”

他提出了三个原因:“第一,在实现建构‘自然体系’的自然科学方案时所遇到的某些客观原因;第二,由于企图截然划清和确定综合科学知识的自然哲学纲领和自然科学纲领之间的明显界线而造成的一系列原则性困难;第三,对于以哲学方式和以自然科学方式考察自然这个根本不同的角度来说,都存在有利于自己相当有力的论据,因此这两种考察自然的方式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由此他认为:“自然哲学的问题群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是‘长存不灭的’,不仅如此,而且在今天故意抹煞它正和不加批判地复活过时的思辨自然哲学一样,也是一种‘倒退’。”在这里,ю.в.库沙科夫就指出了本体论者和认识论者在“自然哲学”问题上进行长期争论的实质,即双方都没有对“自然哲学”的现代意义做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评价古典自然哲学结构时,往往都默认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的任务是相同的,而不同只是在二者的实现方式上,后者是以思辨的、抽象的方式实现的。([17],pp.48,50)

ю.в.库沙科夫可谓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实质。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自然哲学(философия природы)已经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自然哲学(натурфилософия),如果说原来的自然哲学是一种以建立总体自然观为主要使命的“本体论化的自然哲学”,那么这种具体讨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律的意义以及方法论依据的自然哲学则可称之为“认识论化的自然哲学”。苏联学者没有顾及这一区分,而采取了彻底抛弃自然哲学的态度。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认识论派坚决反对旧的自然哲学的观点,也不可能有苏联哲学向认识论的急速转向,也不可能有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兴起,就像在西方如果没有逻辑经验主义对形而上学的坚决拒斥,也不会有科学哲学的兴起一样。因此,在科学哲学兴起的途径上,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综上,本文探讨了在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作用问题。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给予俄罗斯科学哲学的不是直接的、具体的范畴和理论,而是深刻的哲学背景,即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辩证唯物主义领域内对科学认识论的肯定。

承认认识论的主导地位在西方哲学实现于17世纪,在俄罗斯则延迟了近300年。这其中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它表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对知识进行反思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为国家哲学,曾极力排斥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成果;但是,现实的科学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却是苏联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科学认识论迟早要登上它的舞台——更何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就十分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而苏联学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开展的科学哲学研究格外关注科学知识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从而在西方科学哲学之外开创了一个大异其趣的研究方向,这一点则值得我们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苏]в.е.叶夫格拉弗夫:《苏联哲学史》[m],贾泽林等译,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 копнин п.в,диалектичекая логика и научн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1962, №10.

[3] [苏] п.в.科普宁:《科学研究逻辑及其基本概念》[j],《哲学译丛》,1964年第8期.

[4] п.в.копнин,марксистско-ленинская теория познан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ая наука.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71,№3.

[5] встуительное слово президента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а.п.александрова.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81,№6.

[6] 孙慕天:《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年第1期.

[7] мамчур е.а.,овчинников н.ф., огурцов а.п. .o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 науки :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 ные итоги . м.: росспэн,1997.

[8] 弗拉基米尔•让诺维奇•凯列:《论当代俄罗斯的科学哲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9]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 [苏]康斯坦丁诺夫:《苏联哲学百科全书》[z],沪: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1] тугаринов в.п.,о структуре и функциях маркситской философии. вестник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1957,№7.

[12] платонов г.в. (москва),руткевич м.н. (свердловск) ,о диалектике природы как философской науке.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1963,№3.

[13] грязнов б.с., ермолов а.я., коршунов а.м., никитин е.п.о месте философских проблем естествознания в структуре марксистской философии.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1964,№5.

[14] панцхава и.д.(москва), пахомов б.я.(бийск) ,предмет философ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еия в области естествознания.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1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