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生物学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6 16:18:45

对生物学的理解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1)

一、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基因、分子、细胞等微观知识和稳态与环境等宏观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概念多、层次多、结构复杂,各种物质转运机制、代谢方式均有不同的特点并密切联系,整个高中生物呈现出复杂性特征。特别是长期以来高中生物教学采用学科为基础,考试为导向,教师为核心,传统讲授,单线沟通的“被动”教学模式。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课程时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物的意义,没有建立起生物学的系统概念、模式概念,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造就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正好与系统的复杂性完全切合。正如普利高津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上都遇到复杂性,必须“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这一传统信念,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建立复杂性科学。”

二、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性

高中生物贯穿微观、宏观,经历细胞与生态系统等各种知识,各种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多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科。也就是学高中生物的教学离不开整体性。而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指导高中生物的教学的这种整体性。把系统理论引入高中生物教学,首先它强调生物知识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摸清知识的基本发展脉络,从整体设置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建构生物学习的一种系统。学生通过建立这种系统,掌握该学科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及其整体结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这种建模方式,引导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整体性学习,从而深刻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这才真正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当教师把系统的这一思想引入生物教学时,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到这一属性,正如著名学者贝塔朗菲所言“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

三、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

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复杂性与整体性,其本身应当是一个系统。而作为一门学科,高中生物无法确定所有生物未知领域的知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物的各种知识均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所具有的知识应当逐步更新,呈现出开放性、动态性。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实用性极强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系统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指导可概括如下:生物学系统由于其内外部联系复杂的相互作用,总是处于无序与有序、平衡与非平衡的相互转化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都要经历一个系统的发生、系统的维生、系统的消亡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也就是说,生物学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动态过程。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2)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1.知识量大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其知识量较初中大。其总体学习的知识与初中相似,集中在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但是知识点增加了许多,单就力学的知识点就增加了30个。

2理论性强

不少学生在接触高中物理时感觉无所适从,这是由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理论性出现脱节所导致的。初中物理的教材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而高中物理则是要求学生明确知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抽象性大大增强。

3.系统性强

高中物理教材通常都是以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作为大纲,然后根据一定的逻辑,来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解题方法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知识关联的前提下其结构关联性也大大加强。

4.综合性强

进入到高中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明显感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所加强。各个学科互相渗透,这就大大加深了学习的深度。在解决物理题目时,往往需要数学的一些知识,如函数法等。

二、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1.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的解题思维主要是在了解定理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来培养相关的思维方式。如力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发散思维。举例来说,当木块在斜坡上滑动时,其需要将木块所受的力分解为对木板的压力和自身重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哪一个思维方面较为薄弱,然后加强引导。学生在进行问题的思考时,要注意思维的有用性和全面性。上述的木块滑动如果用整体思维将会很难解决问题。

2.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习也不例外。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大脑造成的兴奋也有助于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不断掌握新的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速度与加速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车祸现场所提供的数据,让学生明确加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3.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力学这一章节,设计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等,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运动,其还包括碰撞运动和先变加速到后来的匀速运动,如汽车启动问题。热学中的变化主要涉及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等。电学中涉及的主要是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电磁感应现象等。这些变化过程的理解离不开画图,画出这些物体运动的图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画图也是审题的重要过程,它可以将题中所给的数据具体呈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明确各个物理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将问题具体化。画出的图示有运动中物体的图形,还有物体受力的图形、物体状态变化的图形。教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教会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画图至关重要。

4.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经验教训时要注意以物理概念和规律为核心,不断扩展自身知识。高中物理习题往往具有习题量大、灵活性大的特点,因此掌握个中规律与定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学生的解题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

在进行习题知识分类时,主要是关注基本概念和规律。举例来说,之所以将牛顿定律看做是力学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知道力之后来求运动和已知的运动力是很简单有用的。这个知识点还可以继续进行划分,在恒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和在万有引力下运动的物体等。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常见的,关键就是我们可以通过错误来牢记以后再解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发现错误时,我们要进一步牢记相关规律、概念,找到错误的根源,避免以后再犯。当一个问题时长出现时,自己又觉得难以解决时,可以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但是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需要靠自己,要真正掌握知识。在解题时注意全面思考。此外,在解题中自身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以记录在案,时常记得翻看,这样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的难度是存在的,学生应该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解决解题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解题时,要注意自主学习,并不断加强总结。

参考文献: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3)

其次,从客观原因看,主要是教材的编写存在疏漏。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将严重影响物理学习,而我国现行教材学科间知识渗透严重不足,数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偏离了中学生的学习实际,知识网络支离破碎,最显著的例子是数学知识严重滞后于物理的学习,给物理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如“平面向量”一章,设计的框架都是纯数学知识,没有渗透物理中的力、位移、动量等问题的向量运算。作为工具课、重点课的数学、语文,耗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发挥不了工具课的基础作用。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面对高中生物理学习的现状并切实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呢?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4)

概念是抽象思维的起点,是判断推理的基础,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科学中的原理、规律等都是以概念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教学中的概念亦是如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使学生正确、准确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基础,但是,要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总感觉很难,毕竟生物学概念不像日常生活用语,使用频率低,而且多抽象,要让学生上完一节课后就能理解和使用这些概念,确实不易。一到考试,学生最怕的是简答题,从批改学生的试卷和作业中简答题高错误率不难发现这一问题,多是概念的乱用现象,因此,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认真指导阅读教材中的概念

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语言都具有简练、明确、严谨的特点,而且表意十分准确、完整,确定概念的范畴严格。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首要方法是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分析概念的语句,对概念中的每个字眼和词都要注意分析,并提醒学生用笔作上记号(比如打圈圈)或注解,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错误。

例如:必修②《遗传与进化》教材中对“单倍体”的概念的描述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概念中的关键字眼是“体细胞”、“配子”、“个体”。其中,“体细胞”强化判断几倍体是以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判断依据,不能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判断依据;“配子”强调该变异体是不是单倍体的参比对象是正常个体的配子;“个体”强调单倍体是指个体而不是某个细胞。从概念中反应出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小麦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以下列一道题为例,如果学生不理解单倍体概念,出错的可能性就极高。“下列不属于单倍体的是(?摇?摇)。A.蜜蜂的雄蜂 B.人的细胞 C.由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D.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马铃薯植株”,很多学生错选D,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理解单倍体的概念。

二、通过具体事物或图片等理解概念

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有时单靠文字上的解释还不够,还必须配上一定的图解、实物或动画的课件等,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才更容易理解。美国的教学界有这样几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能理解”, 一个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的详细解释,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直观的图片、实物等所形成的概念远比纯文字的解释要有效得多。

例如:必修②《遗传与进化》教材对“染色体组”的概念描述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课本中还有 “多倍体”的概念:“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除外还有“二倍体”、“单倍体”、“三倍体”或“四倍体”等概念。就这几个概念,学生一直无法搞清,因为概念太抽象,而且容易混淆。为了便于他们理解,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个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形(如图),让他们辨析,请学生思考回答,该图有几个染色体组?并请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组成?如果某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是如图所示,那么该个体是单倍体、三倍体还是四倍体?通过对学生回答的纠正和肯定,学生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教学中如果常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也会掌握得更牢。

三、通过导学提纲指导学生理解概念

作为教学第一环节的“预习”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能提前自觉预习下节课中的内容,不仅可以对要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和心中有数,直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培养自学能力,增强求知欲望。在预习过程中,新的生物学概念往往是预习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教师的设计的预习导学提纲就显得很重要,教师在为学生的设计的导学提纲中,要突出概念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抓住概念的含义和本质。

例如:在选修③《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并没有专门的描述,可是理解这样的一个概念对该节课的教学确有重要的意义,我针对“单克隆抗体”概念,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题:“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一的B淋巴细胞,经过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大量增殖而产生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体。”这样学生对“单克隆抗体”概念中的“单”、“克隆”,以及“该种抗体的特性”等就自然理解了。如果学生在自学中能理解这个概念,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也就会变得更轻松。

四、通过比较易混概念准确理解概念

在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单从概念的名称上就足以让学生混淆不清,如: “生长素”和 “生长激素”、“核苷酸”和“核酸”、 “细胞液”和“细胞内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还有一些概念是由于比较抽象,原理复杂,不易理解,使用少,容易忘,如“转录”和“翻译”、“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这些是学生在解题中使用错误频率较高的不易分清的概念,要使学生牢固理解和记住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比较,找出概念之间的本质属性,区别概念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区别。比较概念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列表的形式。比如:“转录”和“翻译”就可以列出这样的表:

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概念区别就会更加清楚,减少用错概念的机会。

五、通过概念图的方式掌握概念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5)

在我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总是听到这样一句话“高中物理难学”,在初中时他们感觉物理并不难学,成绩也很理想,但一到高中成绩却一落千张,学生对此甚是苦恼,甚至有的学生动了放弃物理的念头。为此我开始深深思考,现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分析如下。

一、形成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高台阶”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光靠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的,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运算技巧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渡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每节课的内容多且篇幅长,所研究的问题较为复杂,语言叙述要求严谨、简练,表达方式较为概括、抽象、理论性强。

2.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

高中学生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少了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教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思维定式的约束,只会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而高中物理学习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

3.数学知识要求提升,计算能力不够

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过渡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等效代替思想、多元方程、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使学生较难适应,成为学习物理的困难原因之一。

4.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也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一堂课基本上是教师讲到底,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动脑练习的机会,结果是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课后自己却不会做。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消除物理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

1.先慢后快,逐步过渡

在高一物理的教学过渡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先慢后快、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使学生尽可能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教师讲课时要特别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尽可能应用旧知识引入以减小台阶。另外,作业和测试题一开始也不宜太难,以免学生丧失信心。

2.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对高中物理的重视度

在高一新生刚入学的第一节课,应上一节题为“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和怎样学好高中物理”的课,注重强调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改变学习方法,从高一一开始就要高度重视物理的学习,同时列举一些实例渗透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并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简单的联系和比较。

3.加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笔者认为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印象,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以往那样没有长期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

4.关注物理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教师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采用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也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6)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37-2

物理量,就是人们用以作为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1]。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层次,直接影响着其对物理规律的建构和认识。所以,深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量来源于生活量。在生活中,我们描述生活现象时用到各式各样的生活量,而其中有科学价值和物理意义的量,被科学家抽象出来,定义为物理量,方便于之后的科学研究。如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会学习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的教学难度不大。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一直在接触和应用这些量,且物理量抽象程度不高,生活量和物理量内涵趋近于同一,并无太大区别,学生易于接受。这也是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把长度的教学放在了学生刚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时期的原因。所以,生活中越是经常提及的量(如:长度、时间、速度、温度等),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障碍越小,此时,生活经验对教学起到正迁移作用。对于生活中不经常甚至从未提及的量(如:压强、电压、功、能、比热容、电场、磁感应强度等),在教学中物理量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就困难。此时,生活经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就减弱了很多。另外,生活量描述的随意性,更给物理量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起到了负迁移作用。例如:学生把重力等同于质量,认为压力大小都等于重力大小,摩擦力属于阻力等错误认识。

在抽象程度高的物理量的教学中,教师有时利用类比法,将学生不容易认识理解的抽象概念逻辑类比为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形象的概念逻辑,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规律。例如:在电流和电压的教学时会类比水流水压等。比热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物理量之一。教师对学生概念的建构和相应知识的应用都颇费功夫。很多学生在学完知识后,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认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多少就可以比较吸热能力。把“能力”混淆为“多少”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生活中根本不提及比热容这个量。而生活中的逻辑却经常用“多少”来描述“能力”。例如:吃饭的能力被描述为吃的多少,“饭量”这个生活量就是这么来的。由于生活中这种“思维的惯性”,负迁移作用增强,教学中就遇到了困难,很多学生学完比热容的概念,却又回到了生活逻辑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教学也必须遵从生活的规律,找到生活中合适的逻辑关系与科学中的逻辑关系进行类比,便可破解学生“思维的惯性”,使生活经验对物理学习产生正迁移的作用。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实际上就采用了生活逻辑类比科学逻辑,找到合适的生活中的事例促进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正迁移效果。如把吸热能力类比为生活中的消费水平[2],或者比为挖掘的工作效率[3]等。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将生活中人喝酒的生活逻辑类比物质吸热的科学逻辑,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加深了对比热容这个物理量的理解。小组实验原理图和数据如图1和表1。

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科学逻辑的思维过程,纠正学生片面地、不控制前提条件地认为“吸热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的错误认识。此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是,通过和多数学生的课下交流,他们虽然理解但内心总感觉有些“别扭”。而这里所谓的“别扭”,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知是教师通过建立科学实验的情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不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科学实验的理解中,自然觉得“别扭”。于是,笔者在完成比热容的教学之后,又做如下的三部分思维引导:

1.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比较人喝酒的能力,人喝了酒体温升高脸会红,若把刚才小组实验的过程认为是“水”和“煤油”两个等质量的人喝酒的话,时间物理量就相当于喝的“碗数”,温度物理量就相当于“脸红程度”,如何分析哪个人喝酒能力强呢?学生对“水”和“煤油”二人喝酒过程讨论的生活逻辑如表3展现。此时,将生活中人喝酒的生活逻辑类比物质吸热的科学逻辑,学生自然就不会感到“别扭”了。

2.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我们知道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即“比比谁容的热多”,那生活中我们经常认为“喝酒多”的人“喝酒能力强”就不“科学”了,“比比谁容的酒多”应该有个“科学”的物理量才行。此时,学生会对这种牵强地硬把科学和生活拉近的解释报以理解的微笑,“比酒容”这个“科学”化的生活量也跃然脑中。这样就通过幽默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比热容物理概念的理解。

3. 在吸热的科学实验中,我们不方便直接测量吸收热量的多少,保证两个加热器规格完全相同,就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多少了。在喝酒的生活实例中,我们不方便直接测量两个人喝酒的多少,保证两个人喝酒的碗倒满相同的酒,就可以通过比较碗数多少来比较喝酒多少了。如此这般逻辑类比,深化了学生对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理解。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量来源于生活量,科学逻辑来源于生活逻辑。实际上,科学的创新和进展也往往受到生活的启发,科学上的已知和未知的真理也早已隐含于生活真理之中,利用生活逻辑类比科学逻辑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对学生在今后的探究中建构科学知识和创新科学理论的能力素养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7)

E感、左手定则.

高中物理中,我们在判断感生电场方向时,首先根据原磁场方向和强弱变化的情况,利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磁场的方向,然后利用右手定则确定感生电场的方向.可是我们由麦克斯韦理论知道:“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稳定的电场不会再产生感应磁场.”所以高中某些问题中要求我们判断均匀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感生电场方向时,我们再利用楞次定律来判断,笔者认为有些不妥.那么对于无论怎样变化的磁场我们可不可以避开判断感应磁场方向来直接判断其所产生感生电场方向呢?其实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用左手螺旋定则确定感生电场的方向,恰当的运用大学物理来进一步理解感生电场,这样有助于高中生对于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认识感生电场.

一、感生电场大小的计算

图1

如图1所示:设有一闭合导体回路,取一与呈右手螺旋关系的绕行方向L(为简化问题,应选取与B的方向相同).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大量试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通过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与穿过这一回路磁通量的时间变化率成正比.这个规律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了确保求出的感生电动势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的方向一致,表达式应写为:

E=-ΔΦΔt

=-ΔBΔtS

(1)

由(1)式得:当ΔB

>0,表示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绕行方向L相同;当 (即B增加),E

据高中物理教材分析,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感生电场力,即感生电场E感就是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性场强,应有:

E=E感L (2)

结合(1)(2)可得求感生电场大小的方法:

E感L=ΔBΔtS (3)

二、感生电场方向的判断

因为电动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到的非静电力的方向相同,而正电荷受力方向与感生电场方向一致,所以感生电场的方向与感生电动势方向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根据磁场的变化方向(即ΔB的方向)直接确定E感的方向呢?

①如图2所示:当B增加时,ΔB与B同向,由(1)式知E

E感的方向)与回路L的绕行方向相反.

图2 图3

②如图3所示:当减小时时, 与B反向,由(1)式知E>0,即E的方向( 的方向)与回路L的绕行方向相同.

所以,ΔB与

E感的方向之间符合左手螺旋定则,所以E感是左旋场.

左手定则:伸出左手,让大拇指指向ΔB方向,那么此时四指所弯曲的方向即为感生电场的方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在知道磁场方向和强弱变化情况时,可先判断ΔB的方向,然后利用左手螺旋定则直接判断感生电场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同学问:我们学过的静电场、电流的磁场和感生电场有什么区分呢?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静电场是由静止的电荷激发所产生且电场线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不闭合)的一种场,所以静电场是有源无旋场;电流的磁场是由电流所产生且磁感线是闭合的一种场,所以它是有源有旋场而且是右旋场(右手定则判断);本文分析的感生电场是一种由变化的磁场所产生且电场线是闭合的一种场,所以它是一种无源有旋场而且是左旋场.笔者认为,通过本文的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中生对感生电场的进一步理解和系统性掌握,也有利于他们更加清楚的认识静电场、电流的磁场和感生电场的区别,有助于他们对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

三、简单应用

例3 如图3所示,螺线管半径为R,内部磁场B方向垂直于直面向里且在管内空间均匀分布.如果B以恒定的速率ΔB/Δt=k增加,求管内、外的感生电场.

图3

解: 感生电场线的形状是在螺线管轴截面上的一个个同心圆周,与螺旋管中心轴线同轴的圆柱面上各点的

E感大小相等,取半径为r的同心圆为闭合回路如图3,

(1)当r≤R时:

E感L=-ΔBΔts, 即

2πRE感=-kπr2,所以E感=-kr2.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8)

一、构建物理图景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的信息环境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成学生的自身知识。这就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的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构建。所以,以构建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形成理解,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的物理图景,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1.物理图景的建构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清晰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来看物理图景的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图景在学习中总在不断的发展、构建,所以为了有新的物理图景的建构,如果已有的物理图景不能解释新的问题,必定要对已有的物理图景加以修改或重建,以形成新的物理图景。在这种不断交替的过程中,认知就得到不断的完善,认知更为清晰。

2.物理图景的建构有助于知识形象、直观的理解

物理图景如同一幅画,所以它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构建物理图景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知识形象、直观的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往往是很抽象的,学习起来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问题,常常把问题形象、直观化,这是物理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而物理图景是运用物理语言描述、解释物理问题形成形象、直观的心理印象,物理图景的构建,物理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像一幅画,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展示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

二、物理情境对构建物理图景的作用

柏拉图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目睹的一切,即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情境,其不等于知识,知识是造成情境的实在。也就是说,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学生作为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积累社会认知,这些认知成为了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的基础。对于很多物理问题,物理情境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平台、解决问题的材料,学习的对象、学习信息,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物理图景的构建而言,物理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了对物理表象认知,激起了学生对物理表象思考,促进物理图景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构建。

三、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

由物理情境到物理图景的构建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从物理情境中抽取解决问题必要的信息——将问题理想化为简单的物理问题——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或定性规律——运用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物理图景。那么如何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案例中谈谈如何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

案例一:生活情境与物理图景

在进行物理学习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前认知,这些前认知将是新认知的基础,比如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生活情境。所以,这些生活情境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图景构建过程中的基础。

例如:学生最先接触的物理理论知识就是关于物体运动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物体运动的基本理论前,学生对于什么是平

均速度这一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的,更不知道这一表达式 的

物理意义,然而,这并不是说学生头脑中没有“平均速度”即均

匀的运动快慢这一前概念,只是“平均速度”及符号化公式

已经理论化了,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符号化公式

的物理意义,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演示匀速运动的车或让学生亲自体味匀速走动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 “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将生活与理论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很容易主动的构建起平均速度的形象、直观的物理图景。

案例二:物理实验与物理图景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形象的认知物理问题。

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时,由于学生是无法真正的看到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一般只能凭借想象的方式加以理解,比如用导体插入线圈的实验,如图1所示,这一实验是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然而,却难以让学生真正的能体味到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为了让学生感知导体切割磁感线过程,用多煤体做动画或挂图的方式,把磁铁周围的磁场用磁感线模拟出来,演示磁铁从图2到图3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感知线圈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通过这种方式,就很容易建立形象、直观的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物理图景了。

案例三:信息情境与物理图景

信息情境即为学生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促进学习的进行,这种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支持作用的情境。由此看出,一般的物理习题其实都是提供了一定的物理情境,即信息情境,这些信息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素材,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探究问题、构建对认知问题提供了平台。

例如:1976年10月,剑桥大学研究生贝尔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射电源,它每隔1.337s发出一个脉冲讯号。贝尔和他的导师曾认为他们可能和外星文明接上头,后来大家认识到,事情没有那么浪漫,这种讯号是由一种星体发射出的,这类星体被定名为“脉冲星”,“脉冲星”的特点是脉冲周期短,且周期高度稳定,这意味着脉冲星一定进行着准确的周期运动,自转就是一种很准确的周期运动。①已知蟹状星云的中心星PS0531是一颗脉冲星,其周期是0.0331s。PS0531的脉冲现象来自自转,且设阻止该星离心瓦解的力是万有引力,请估计PS0531的最小密度。②如果PS0531的质量等于太阳质量,该星的可能半径最大是多少?太阳质量是M0=l030kg。

解析:从这一题目所提到的信息来看,它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但大多不是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但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设问中的“脉冲现象来自自转,且阻止该星离心瓦解的力是万有引力”这一信息,由此可以构建的物理图景:在高速自转星体,要使其不瓦解的临界条件是星体表面的某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星体的

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星体质量 ,

则 。代入相关数据,得到星体PS0531的最小密度ρ=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9)

一、构建物理图景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的信息环境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成学生的自身知识。这就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的在学习中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构建。所以,以构建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形成理解,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的物理图景,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1.物理图景的建构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清晰认知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来看物理图景的构建,学生头脑中的图景在学习中总在不断的发展、构建,所以为了有新的物理图景的建构,如果已有的物理图景不能解释新的问题,必定要对已有的物理图景加以修改或重建,以形成新的物理图景。在这种不断交替的过程中,认知就得到不断的完善,认知更为清晰。

2.物理图景的建构有助于知识形象、直观的理解

物理图景如同一幅画,所以它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构建物理图景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知识形象、直观的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往往是很抽象的,学习起来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问题,常常把问题形象、直观化,这是物理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而物理图景是运用物理语言描述、解释物理问题形成形象、直观的心理印象,物理图景的构建,物理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像一幅画,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展示了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

二、物理情境对构建物理图景的作用

柏拉图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目睹的一切,即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情境,其不等于知识,知识是造成情境的实在。也就是说,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学生作为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积累社会认知,这些认知成为了学生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的基础。对于很多物理问题,物理情境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平台、解决问题的材料,学习的对象、学习信息,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物理图景的构建而言,物理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了对物理表象认知,激起了学生对物理表象思考,促进物理图景在学生头脑中得到构建。

三、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

由物理情境到物理图景的构建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从物理情境中抽取解决问题必要的信息——将问题理想化为简单的物理问题——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或定性规律——运用物理语言描述物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物理图景。那么如何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案例中谈谈如何结合物理情境构建物理图景。

案例一:生活情境与物理图景

在进行物理学习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前认知,这些前认知将是新认知的基础,比如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生活情境。所以,这些生活情境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物理图景构建过程中的基础。

例如:学生最先接触的物理理论知识就是关于物体运动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物体运动的基本理论前,学生对于什么是平

均速度这一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的,更不知道这一表达式 的

物理意义,然而,这并不是说学生头脑中没有“平均速度”即均

匀的运动快慢这一前概念,只是“平均速度”及符号化公式 

已经理论化了,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符号化公式 

的物理意义,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演示匀速运动的车或让学生亲自体味匀速走动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 “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将生活与理论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很容易主动的构建起平均速度的形象、直观的物理图景。

案例二:物理实验与物理图景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形象的认知物理问题。

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时,由于学生是无法真正的看到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一般只能凭借想象的方式加以理解,比如用导体插入线圈的实验,如图1所示,这一实验是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然而,却难以让学生真正的能体味到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为了让学生感知导体切割磁感线过程,用多煤体做动画或挂图的方式,把磁铁周围的磁场用磁感线模拟出来,演示磁铁从图2到图3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感知线圈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通过这种方式,就很容易建立形象、直观的导体是如何切割磁感线的物理图景了。

案例三:信息情境与物理图景

信息情境即为学生提供一些新的信息,促进学习的进行,这种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支持作用的情境。由此看出,一般的物理习题其实都是提供了一定的物理情境,即信息情境,这些信息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素材,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探究问题、构建对认知问题提供了平台。

例如:1976年10月,剑桥大学研究生贝尔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射电源,它每隔1.337s发出一个脉冲讯号。贝尔和他的导师曾认为他们可能和外星文明接上头,后来大家认识到,事情没有那么浪漫,这种讯号是由一种星体发射出的,这类星体被定名为“脉冲星”,“脉冲星”的特点是脉冲周期短,且周期高度稳定,这意味着脉冲星一定进行着准确的周期运动,自转就是一种很准确的周期运动。①已知蟹状星云的中心星PS0531是一颗脉冲星,其周期是0.0331s。PS0531的脉冲现象来自自转,且设阻止该星离心瓦解的力是万有引力,请估计PS0531的最小密度。②如果PS0531的质量等于太阳质量,该星的可能半径最大是多少?太阳质量是M0=l030kg。

解析:从这一题目所提到的信息来看,它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但大多不是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但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设问中的“脉冲现象来自自转,且阻止该星离心瓦解的力是万有引力”这一信息,由此可以构建的物理图景:在高速自转星体,要使其不瓦解的临界条件是星体表面的某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星体的

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星体质量 ,

则 。代入相关数据,得到星体PS0531的最小密度ρ=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10)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门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1 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必修本),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①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②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③从标量到矢量:算术运算( 加减法)——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④从浅显至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还没有高中这么明显。

2 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惰性心理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

从笔者多年的调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只限于课堂听讲,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

3 畏难,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门槛”的跨越更显艰难。

针对以上学生当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第一,认清教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根据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更注重整个物理过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笔者认为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第三,加强解法指导,提高学生解题技巧。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高一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门槛,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搞好街接工作、实现顺利过渡是一个需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要从高中教学想办法,也要从初中教学想办法;要从教材、学生方面考虑,又要从教法、教师方面考虑。

对生物学的理解篇(11)

一、问题背景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与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并列的植物三大生理作用之一,在教学中也通常是放在一起进行讲解。而学生由于常常会将植物的呼吸作用与自身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自身的进食获取能量行为进行类比,所以一般不会对这两种作用的意义产生疑问,但同时因为无法从自身或是熟悉的事物上找到可以与蒸腾作用进行类比的行为,从而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其意义产生疑问。

二、针对原理的思考设计

(一)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可以从环境、运输、降温三个方面进行解释。(1)环境意义:植物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参加地球生态系统的水循环,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2)运输意义: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由于矿质盐类(无机盐)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所以,蒸腾作用对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是有帮助的。(3)降温意义: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如果叶子没有降温的本领,叶片温度过高,叶片会被灼伤。而在蒸腾过程中,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能,因此,蒸腾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之后就需要对以上的原理进行分析设计选用怎样的方法对学生们的疑问进行解答。

(二)思考设计

(1)对于环境意义,结合地理中对于地球水循环系统的知识,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常常由于没有定量的数据实例以及这一意义与生物学科关联性较小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此应该尽量多地举出包含数据的实例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并同时使其明白这一意义的重要性。(2)对于运输意义,由于解释中的“动力”和“运输”都是较为抽象的词语,因此建议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直观看到所谓的“吸力”以及如果失去吸力将会造成的后果,使学生们可以对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3)对于降温意义,可以结合水的比热容和酶的活性等知识让学生们形成知识网络,这种方法将有利于生物学习的整体性。

三、实例与实验设计

(一)针对环境意义的数据化实例

(1)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通过蒸腾作用需消耗400~500L水;(2)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9%都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掉;(3)大多数植物白天的蒸腾速率是15~250g/m2/h,夜晚是1~20g/m2/h;(4)经过气孔的蒸腾速率要比同面积的自由水面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上实例当然不是全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可以进行扩展,并且可以将此种方法应用于与这个例子类似的容易理解但易被忽略的知识点的讲解中去。

(二)针对运输意义的实验设计

受教学环境的限制,一般的教学工作中都很难利用很高档的仪器向学生们进行展示,而取于生活的实验器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又一般更加直观和印象深刻,因此教师若能通过观察生活,结合所讲知识自行设计一些小实验,一定能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在此,本文针对植物蒸腾作用的运输意义设计了相应的展示实验。首先,向学生们说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使其清楚水分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是无法向高处运输的,同时可以使用“水泵、水塔”的例子使得学生们对于“动力”这一抽象名词具有一个具象化的印象。1.实验过程简述实验器材:玻璃皿,镊子,酒精灯,纱布。实验材料:清水,食用盐。实验步骤:①向玻璃皿中加入少量清水,用镊子夹取少量干燥的纱布将纱布底端浸入水中。②待纱布吸足水向学生展示玻璃皿中水面变化情况。③在保持玻璃皿中留有水的情况下,点燃酒精灯对纱布顶端持续进行加热,向学生展示纱布上的潮湿情况以及玻璃皿中的水量变化情况。④重新取一组实验器材,向清水中加入食用盐,重复上述实验。⑤烘干第二次实验中所使用纱布,将干燥后的纱布展示给学生。2.实验各步骤目的整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用纱布类比植物,用玻璃皿及其中的水或溶液类比土壤水环境,用酒精灯的加热类比蒸腾作用,使学生们对于蒸腾作用的意义理解直观而深刻。步骤①②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清楚,纱布吸水使得“水往高处走”的原因是有了纱布干燥缺水这一“动力”,当纱布吸足水时便失去了这一“动力”,因此玻璃皿中的水面便不再变化,即说明纱布(植物)此时不再吸水。步骤③的目的是向学生们直观展示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加热(蒸腾作用)使纱布(植物)重新获得了吸水的“动力”,而此时纱布持续湿润,玻璃皿中的水量逐渐下降。步骤④⑤的目的是在之前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们展示蒸腾作用对于植物对于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与运输的意义,蒸干纱布使现象更为直观。以上即为这一实验的过程简述及目的意义,教师结合实验对知识进行讲解将会使得学生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产生明晰的认识。

(三)针对降温意义的知识穿插讲解

应用其他章节或学科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于蒸腾作用降温意义的理解记忆。例如:C4植物的光合最适温度一般在40℃左右,C3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左右,这一点可以说明降温的重要性。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这一点可以说明蒸腾作用对于降温的贡献大小。类似于这种形式的章节或学科交叉,将有利于对于知识的系统网络性记忆与理解。

四、总结

综上,本文介绍了在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存在合理性产生疑问时的解答方法,同时引入了解决类似问题时的普遍适用方法,即①尽量使用数据化的实例加强记忆;②设计紧贴生活的实验直观展示与解释;③发挥不同章节或学科直接的相关性。且一般这三种方法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