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2 16:58:13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1)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它源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尊重生命,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对信仰的追求,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提高道德要求,能够全面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生命教育的内容

(1)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即对生命的敬畏,这是第一层次的教育,只有生命存在了,才能谈生命的价值。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大自然赋予自己最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定要捍卫生命,是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大学生一定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明确生命的意义,才能使生命创造价值。

(2)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通过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他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知道为什么而活,怎么去活。了解到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知道只有融入社会,生命的价值才会最大化,只有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看待自身的价值,能抵制住物欲、权欲等的诱惑,才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精彩。

(3)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

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是教会学生认识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有联系的,都是相互依存的。大学生应该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怀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从他人身上学到积极的部分,为自身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

3.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生命教育在目前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说明了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展生命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1)生命教育意识不够,缺乏面对生命的理解

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人生观是坚定的理念。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把高等教育看成是“就业前的准备”,只是认为学好本学科的知识,为就业做好准备就可以了。一味的应试教育,一味的考证,一味的学习文化知识,就业率使很多高校追求知识至上,技能至上,而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对学生精神和价值的思考已经消失殆尽。久而久之,学生缺乏了对生命的理解,对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淡漠,这才造成高校自杀他杀事件频发。

(2)生命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专业的教师更是少之甚少。现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依托于德育教育,主要是由辅导员来承担。当然,不是每个辅导员都可以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能够透彻的把握学生的身心状况,更谈不上能够进行预防和干预。

(3)没有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现在高校的生命教育主要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体现,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也没有把生命教育当作重点。生命教育课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提出来。

(4)心理辅导工作不很完善

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但是,实际上,这些机构都形同虚设,很多有学生前去咨询,更谈不上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起到作用。

4.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生命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珍惜生命

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教会学生掌握保护生命的方法,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让学生知道,生命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进步的前提下,学会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对个体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生命的理解。

(2)健全生命教育体制

要发挥高校研究的优势,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的路径,建立健全的工作运行机制。高校各部门应协作起来,为生命教育服务,并且要进行生命教育的评估机制,测评生命教育实施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生命教育机制。

(3)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融合各种教育资源,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知识的普及。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多层次的了解生命。也可以结合实践进行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命的内涵,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4)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要进一步的完善心理咨询工作,能够积极的去帮助大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去开发自身潜能,做到心理和身体都健康。同时,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更加广泛的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学生可以自身化解精神压力,化解不良情绪从而消除恶性事件的发生。

5.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的。当然,生命教育是一项具有挑战的艰苦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才能去提高生活与人生的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振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J].社科纵横,2010(1).

[2]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2)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3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05

[基金项目]济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师范生生命教育观的实践与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125GH273.

[作者简介]潘建飞(1982—),女,山东威海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师范教育。

一、课题提出背景

近年来,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伤害生命的事件频频发 生,屡见报端和媒体。从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到浙江温岭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再到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这类事件的频繁发生暴露了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对人生命的漠视。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健康、科学、理智地对待生命、尊重生命。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在工具理性主义驱动下的现行教育进行反思:缺失生命关照的教育无法使教者和受教者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理念和人生态度,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师范生”兼具双重角色,即当下的受教育者和将来的教育者,其生命教育观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其日后的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在2011年成立了“师范生生命教育观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通过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从师范生生命意识现状、生命教育意识现状以及原因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调研基本情况

调查的范围: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和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涉及文学、历史、教育学、物理、数学、艺体等多个师范类专业。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调查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723份。其中,有效问卷702份,有效回收率为87.7%。有效问卷中男生有135人,占总数的19.2%,女生有567人,占总数的80.8%。调研对象的学历层次涵盖五年制专科生、大专生、本科生,其中文科生占45.3%,理科生占30.7%,艺体生占24%。

此外,还针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了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师范生生命教育观的现状。

三、调查内容分析

(一)师范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主要是指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自觉认识。衡量生命意识的标准主要看其能否尊重生命,能否既善待自己,又关爱他人的生命。

1.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

问卷中,在被问及“您是否觉得生命神秘而且难以预料”时,586名学生都选择了是,占总人数的83.5%。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认为生命是神秘的、难以琢磨的。调查中有85.2%的学生表示已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可见,多数师范生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很想充分把握人生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但在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13.9%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自我实现”,20.3%的学生认为是“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15.6%的学生认为是“有较高地位和一定经济实力”,30.5%的学生认为是“平淡从容地生活”,13.8%的学生认为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还有5.9%的学生认为是“吃喝玩乐,享受人生”。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师范生对生命的认识不够正确、深入,虽然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一定程度的意识,但缺乏对生命真谛的深入思考,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生命价值实现的前提在于生命的存在,一旦生命不存在,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问卷调查中,93.8%的学生表示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4.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仅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否定。当涉及他人生命时,76.8%的学生表示也会珍惜他人的生命,18.9%的学生表示“跟我没关系”,仅4.3%的学生选择了否定。对于马家爵人格受到侮辱后连杀四名同窗的行为,72.1%的学生认为“同情他的遭遇但不能容忍他的行为,不能因为人际关系问题伤害他人生命”,21.2%的学生认为“不能理解他的行为,这不仅是违法,还是灭绝人性”,6.7%的学生认为“理解他的行为,因为他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可以看出,大多数师范生都能够珍惜、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这代表了当下师范生对待生命的主流意识。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少数师范生并未对生命存有足够的敬畏心理,甚至不能做到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对死亡和自杀的看法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是一切生命的最终结局,也是任何人生思考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对自己的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正确的态度。调查中,73.3%的学生认为“死是生命的归宿,顺其自然”,10.2%的学生“忌讳谈死”,5.1%的学生“对死亡充满恐惧”,5.6%的学生则“经常想到死,不觉得可怕”,还有5.8%的学生认为“死是一种解脱”。虽然大多数师范生具备正确的死亡观,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死亡缺乏必要的认知,不能科学地看待和理解死亡,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近些年,学生自杀现象频频发生,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选择自杀,所以调查师范生对于自杀的看法,也是了解其生命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杀,78.1%的学生认为是“不珍惜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12.5%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我决不会这么做”,5.2%的学生认为是“一种解脱,或许也会这么做”,4.2%的学生表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曾经想过要自杀”。可以看出,大多数师范生能够比较正确地看待自杀行为,他们尊重生命,对家庭和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不过也有一些人的想法令人担忧,需要及时教育和引导。

3.自我生命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问卷中,在被问及“是否具有应对突发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的逃生技能或办法”时,85.9%的学生表示“只懂得有限的生存技能”或“不具备相关的生存技能”,只有14.1%的学生表示“具备相关生存技能”。这说明,在应对自然或人为灾害时,大多数师范生缺乏相应的保护生命的技能。当生活中有苦恼或遇到重大挫折而无法解脱时,11.7%的学生表示会“憋在心里,自我舒解”,59.4%的学生表示会“找同学好友倾诉或寻求帮助”,5.4%的学生表示会“向父母倾诉或寻求帮助”,3.6%的学生表示会“找老师交流或寻求帮助”,有18.5%的学生表示会“到网络上寻找排解方法”,1.3%的学生表示会“找宗教人士或算命先生咨询”,0.1%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残或自杀”。可以看出,在面对苦恼或重大挫折时,师范生更多地趋向于自我排解或与同学好友倾诉,主动选择与父母、老师交流的很少,尤其是不愿求助于教师。更有少部分学生不够理性,依赖网络,甚至迷信算命之说。不科学、不恰当的排解方法,不利于学生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困惑会越陷越深,生命的承受力也会随之降低,当抑郁的情绪始终无法纾解时,就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特别是还有个别学生竟然直接选择了“自残或自杀”这种伤害生命的行为。调查显示,师范生自我生命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

(二)师范生的生命教育意识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也是未来生命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会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师范生生命教育意识的调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

问卷中,在被问及对生命教育了解多少,70.4%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过”,12.6%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10.3%的学生“有一点了解”,只有6.7%的学生“比较了解”或“有系统了解”。在问及是否“熟悉或接触过各种形式的生命或死亡教育课程与体验”时,只有1.8%的学生表示对此项课程比较熟悉,3.2%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接触过,其余95%的同学表示对此只是听说过或者根本就没听说过。当然,单就“生命教育”一词来讲属于教育理论的范畴,学校在开展有关的生命教育时并不一定会向学生阐述生命教育的涵义,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师范院校有关“生命教育”的提法及其措施、内容的匮乏,导致大部分师范生对生命教育了解甚少。如果师范生连生命教育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何谈将来去实施生命教育。

2.准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

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对自己这一身份是否悦纳,是否了解这一身份所承担的特殊意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能否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承担好生命教育的任务。调查结果显示:37.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教师这份职业,45.1%的学生表示“还可以”,9.5%的学生表示“不是很喜欢,但别无选择”,8.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在回答“对师范生身份所承担的生命意义了解程度”时,90.2%的学生表示“从没想过”,6.9%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仅有2.9%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或“有系统了解”。从以上数据得知,存在一定比例的师范生不是很喜欢或不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工作热情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其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并且,数据显示即便喜欢,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了解教师所承担的生命意义,能在将来的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有目的地影响、引导自己的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师范生对待现实教育问题的态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当问及“对于老师体罚、辱骂学生的现象,您怎么看”时,高达91.7%的学生表示“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对学生生命安全的威胁”,这说明大部分的师范生还是能意识到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生命。尤其是在向师范生简单介绍生命教育的内涵之后,98.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自己所在的师范院校开展生命教育,100%的学生也表示会在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时关注对自己学生的生命教育,这一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四、结论

正确认识生命、体验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部分师范生对生命的认识不够正确、深入,缺乏科学的指导。另外,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上,部分学生功利性比较强,还有极少数师范生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这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生命是可贵的,应该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大多数师范生都能够珍惜、爱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对生命存有敬畏,也有着比较正确的死亡观,但仍有少数师范生并未对生命存有足够的敬畏心理,对死亡缺乏必要的认知,不能科学地看待和理解死亡,当面临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极端想法。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树立生命教育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观。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师范生对“生命教育”的概念比较陌生,也未能很好地体会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生命意义。因此,学校亟须加强师范生的生命教育。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3)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冲突、困惑、迷茫、焦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学生感到“活得没意思”。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心理断乳期”,无法合理排解种种压力、焦虑、冲突时,又由于对生命的重要性和对死亡理解的淡薄,便极有可能走向不归路。要解决大学生生命发展中面临的这些诸多问题,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人不仅同其它生物一样拥有自然的生命,更具有社会的、超越的价值生命。生命教育是指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最终使人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要认识生命现象,而且要感悟生命境界,对各种生命现象持尊重的态度和人道的关怀;生命教育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特征,并充分接纳自己、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和体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笑对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提升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识生与死的自然过程,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和掌握个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热爱生活;学会感激,学会爱和给予爱,负起生命的责任;开展忧患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知识,积极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有效地挽救生命。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正确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它承认人生现实不可避免的苦难和逆境,但却敢于正视、勇于超越人生的生存困境,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挑战,不断的探索和追求。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我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这被认为是我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前奏。2003年,吴甘霖教授出版了《生命智慧--一活出自己的阳光》,此书被誉为吹响了我国“生命教育的世纪号角”。2003年4月,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这是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体现了对大学生生命的关注。2004年,清华大学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拓展训练活动。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吴甘霖教授作了题为“中华生命教育的前景与策划”的主题发言。2008年4月,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暨《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编写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就如何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内涵、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展开讨论,并一致认为这己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1]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和学校教育体制的客观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物质文明得到高速发展,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享乐之风、个人主义,网络文化虚无主义等,让大学生陷入了价值与意义难定的人生观困惑之中。同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空前增大。,生命教育。特别是属于“80后”的一代人,被认为是非观念淡薄,价值观念不清,生命观模糊,易受压力影响,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2]

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作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生命教育。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理解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捍卫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和对人生的崇高追求,这不仅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尤其在相续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大灾难后,需要大批的志愿者去参与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与心理的服务工作。所以,在大学里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也有助于今后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危机事件中。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抽象剖析对人的本质、人的理想、人生价值和人生准则等方面的剖析来进行的。,生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抽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忽视了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淡漠了生命的激情需要,也就淡漠了对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淡漠了对人生命环境的热爱,淡漠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导致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从而面对挫折和打击缺少耐挫力和宽容度。[3]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提升人、完善人,使个体生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教育要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灵魂,强调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人存在的价值。教育有责任对个体生命的完整性、人文性、过程性加以关注,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的著作《论语》中就体现着强烈的贵生重死的生命意识,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不仅要尊重别人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尽情地释放光彩,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前大学生漠视、践踏生命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率先担当起生命教育的责任,并应该将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突出的内容就是对生命的关注和关爱。[4]让学生有生命觉悟,从而提升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提高生命质量,敬畏生命、关怀生命。

生命利益是学生的根本利益所在,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应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满足了学生了解生命的欲望,使之懂得珍惜生命、延长生命,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这正是德育实效性的终极追求。而且德育以生命教育为切入口,满足了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全面进步。,生命教育。[5]

3、大学生个体的主观需要

生命是由出生、成长、老化、死亡等构成的连续过程。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作为青春期学生个体,各个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正处在一个极富生气却又极不稳定的时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此阶段为自我同一性危机的阶段,如未顺利度过极容易出现自我角色的混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升华,只有重视生命质量,才能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社会栋梁的青年学生个体就更需要接受生命教育。

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高校中的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虽然也涉及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但不够全面和系统,高校应该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把良好生命意识的培养提升到课堂教学的高度,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的主要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因此课堂也应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

同时,高校也要注重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力度。在教育方法上应本着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生活体验,营造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参与的原则,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运用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从情感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逐渐内化为自觉的生命认识。,生命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个人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变,获得生命的成长。[6]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教室里和课堂上,还应该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展大学生的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充满乐趣。社会实践也不仅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巩固知识、增长才干、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大学生体现自身价值,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取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激发其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健康、和谐、统一发展,涉及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历程,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主动发展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不断完善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来说,生命成长过程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更是心理的精神气质的存在。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重要的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纳入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将学校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有机整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示范、催化、矫正与疏导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把握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理解生命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解决生命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压力。[7]

参考文献:

[1]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12-17

[3]张晓媛,王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关怀教育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9(6):7-11

[4]梁晋.生命教育:高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1)

[5]邱伟光.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兼析非典的德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3 (6)

[6]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12-16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4)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39-02

教育的任务是促进人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即要从人的“生命”出发,站在“生命”的视角来体察与理解教育。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授受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一革命性的课堂行为,改变了教师独占讲台“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等待知识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生气勃勃的生命活动所在,成为师生思想升华,创意生成的沃土。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在生命的根基上建立起不可让度的尊严,树立生命神圣的观念。张美云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应从生命的特征和生命存在的领域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关生命教育的内涵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生命价值的提升。

二、对话教学与生命教育

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精神的体现。我国学者刘庆昌认为,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它是交往与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教学的本身亦是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师生双方通过对话在交往和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教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对话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沟通合作的,生成的教学。

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直面人得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是教育的根基,生命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突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在教育过程中以平等宽容的态度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在教育环境上,营造一种开放而积极合作的氛围促进生命的自觉。对话教学,正是秉承生命教育的理念,以平等对话取代“驯化”,以主动激励代替话语权威,让师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下,不断创新,突破自我,共同发展。

三、实践中的对话教学

1、教学目的—师生的自我实现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单向的授受关系,教师占有绝对的权威。然而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教学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文化,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表现;学生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生成的重要推动者;课堂教学应该从“传话”式课堂走向“对话”式课堂,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话促进思维的生成,通过对话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教师也应认识到知识传授并非教学的唯一目的。如何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更好的开展“成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多元化问题已是现代教学的目的所在。现代的教育,强调实现人的价值。在尊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所谓人而应有的品性的塑造。对话教学则是这一变革的有力途径,它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中,知识与结论是对话生成,而非简单接受,目的就是要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积极主动的现代人;让知识变得灵动,让课堂变成乐园。

2、教学过程—平等,沟通,思维重构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平等沟通的教学形态。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和实施对话的立场,自觉地视对话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师生在民主、平等、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提升人生品味和价值。

对话教学的过程是一种视域的融合,思维的建构。要想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心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过程。正如夸美纽斯主张“人类这个理性的动物不要由别人的的心智去领导,要由自己的心智去领导。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要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养成,要探究真实的理解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中也有提问,大多却是机械的对答,这不是真正的对话。这里的对话是从形式走向思维的对话,是学生思维的主动建构,是不同文化,经历的人,通过交流达到一种视域的融合。不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学习者与文本,都会存在各种视域上的差距。这种历史的差距是难以消除的,而理解的出现让不同的视域达到交融,使理解者在思维上超越各自的界限,达到全新的视域。每一次理解也就是一次意义的生成过程。对话教学正是要看到学生的理解力,理解学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新的理解力。

3、对话教学的精神—重视人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面临更加开放与多样的选择。对话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与互动,它是一种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却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因而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尽可能下放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在实践中看到自身的价值,确立自信。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室也不是唯一学习的场所。通过贴近生活的教育,括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生活是教育追求的长远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说,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思维的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对话教学利用共同探究的优势达到共同的发展,实现了人们心灵的对接,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为亲近。其次,注重人的发展,就要乐于接受不同的意见,注重个性的发展。善于宽容这种“非共识”才能达到新的“共识”。每位学生都拥有自身的思考与灵感,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开启学生认知的思路,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情感。对话,让不同的认知相互同化并不断重组,完成意义的生成。对话教学,唤醒着生命,激扬着生命,引导者学生展示生命的力量。使生命在对话中更加透明,让人性的美丽在对话中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 肖川.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中国教师,2006,6.

[2] 张美云. 生命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3] 汪基德. 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4] 刘庆昌. 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5] 克林伯格. 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与主动性.[M].德国科学出版社,1962

[6] 李政涛. 教育科学的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5)

我国幼儿园也进行过关于生命教育的探索,如新华实验幼托分园、杭州市胜利幼儿园、上海闵行区幼儿园等。上海市青浦三原色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园生命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关怀”等活动,增加了幼儿阶段生命启蒙教育这一学习内容,探索在幼儿园开展生命启蒙教育的策略。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对如何开展生命教育进行了调查了解,以期为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提供帮助。

一、调查范围、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范围

幼儿园部分在园幼儿家长,共计237个家庭,其中大班106个家庭,中班85个家庭,小班46个家庭。教师共16人。

(二)调查内容

1.幼儿对生命的态度的现状调查。

2.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的现状调查。

3.幼儿家长对教育理念的认识的现状调查。

(三)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访谈为主。幼儿园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的方法向237名幼儿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37份。对个别家长进行随机访谈,了解幼儿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态度及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生命的态度的现状调查

1.幼儿对自我生命的尊重与珍爱现状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在对自我生命的尊重与珍爱态度方面,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小班幼儿的差别不大。30%左右的幼儿能够肯定自己的价值,做到正确地认识和欣赏自己,但大部分幼儿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和对危险的回避意识方面,大部分幼儿的回答是有时能或不能,而这也是家长希望幼儿得到教师引导的一个方面。

2.幼儿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珍爱的现状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在幼儿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珍爱方面,小班中的大部分幼儿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并通过语言或行动进行表达,在家长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有52.2%的幼儿能够主动表示关心。此外,有63%以上的幼儿能够尊重长辈与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有51.8%的幼儿能够主动向他人问好。可是,在是否能够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方面,有76.5%的幼儿表示有时候能或不能,这说明幼儿对他人的尊重与珍爱具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行动体现。

(二)家长的教育理念的现状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大班106个家庭、中班85个家庭、小班46个家庭。

分析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大部分家长的育儿观念比较新;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绝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给予肯定并表示支持;幼儿家长整体素质比较高,为幼儿园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了基础;无关因子的分析。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课题组假设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与家长从事的工作和学历有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它们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有的家长学历高、工作忙,但是仍然能够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教师进行沟通;有的家长学历不高或者工作比较轻松,而对孩子教育的问题过问甚少。因此,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态度与其从事的工作和学历无关,而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

(三)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与认识

本次问卷调查对大班6名教师、中班6名教师、小班4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分析表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教师对生命教育缺乏了解。

第二,教师对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了解不够全面。

第三,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范畴理解存在偏颇。笔者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后认为,目前国内幼儿生命教育的大致情况是:①有关生与死的教育。②有关自身健康与安全防护的教育。③有利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教育。④帮助幼儿建立优质生命信念的教育。第五,爱护生命与感恩的教育。

在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

在表4中所列举出的项目均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但是有的教师对其中的某些项目并没有进行选择。这说明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还缺乏了解,如对生命教育的意义、内涵、范畴的概念不明确,对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构架。

第四,无关因子的分析。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课题组假设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与教师的学历、年龄、教龄无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它们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有的教师学历高、教龄长,但是对幼儿生命教育知之甚少,甚至一点儿都不了解。有的教师学历较低、教龄较短,但是却对幼儿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与教师的学历、年龄、教龄无关,而与学习培训有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幼儿对生命的态度整体情况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幼儿无法较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有的幼儿在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对危险的回避意识方面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引导;幼儿对他人的尊重与珍爱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行动体现上缺乏技巧。

2.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意义、内涵、方法缺乏了解。第二,幼儿园原有课程体系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比较少。第三,实施生命教育缺乏整体规划与系统构架。第四,社会上有不少关于生命教育的教育资源,但是没有进行整合、开发。第五,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思考与建议

1.提高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视,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才能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达到保护幼儿生命的目的,释放幼儿生命潜能,开启幼儿生命智慧。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理论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把对生命的理解作为开展幼儿生命 教育的基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幼儿建立美好的生命信念。

2.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不是通过幼儿在园的集体教育就能够达到的,教育的实施者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幼儿园在了解家长的愿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培训、开展户外亲子活动等,促进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生命教育教学目标。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对于幼儿来说,要理解“爱生命”有一定难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生命教育目标,能够细化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6)

一、生命教育的三个层面

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已经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研究的课题。教育专家林格认为,生命教育包含三个呈螺旋式上升形态的层面内涵。安全教育是第一个层面,是底线。学校通过设立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重新认识生命的定义、意义、价值。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面,要求施教者顺应和尊重生命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率性修道”来推动整个教育的高效能发展。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面,是从文化的哲学视角来探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确立为以人文、和谐为导向目标的大教育,教育实践和改革顺势而为。把人文、和谐作为最高层面的生命教育,既能抽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能面向、融入世界,二者统一构建出整个教育文化的特色主旋律。

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干专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没能被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因此,中职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次,受我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刻不容缓。

三、生命教育实施设想

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方面,我校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列,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开展了关于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校领导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生命教育培训,让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得以升华。

(一)加强教师培训,做生命教育的有力引擎

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加强生命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培训一批生命教育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他们能对学生的生命状况有比较详细地了解,能对危机状况实施有效的指导和救助。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旨在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树立起“生命第一”的观念,深刻地领悟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诠释尊重、珍爱、欣赏、成全生命的意义。

(二)倾心实践,让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

生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而生命教育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绝对主体,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和情感,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确立生存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获得生命的健康成长。

我们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渗透着生命教育思想元素的主题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让学生们体验生命的热情奔放;就专门的生命教育话题组织开展辩论赛、征文比赛,让青春的笑靥绽放生命的光彩;指导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手抄报,积极宣讲生命教育理念;撰写、交流对生命的体验、感悟,感知、理解生命教育;通过法律法规的讲解、到监狱、劳教所现场参观、聘请公检法等人员讲解案例、参加社会调研等活动。

(三)课程渗透,提升生命教育质量

在实施生命教育时,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预防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专项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中找到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设计教学。

语文课文中,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乐观、勇敢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霍金等等。

在应用计算机讲解IE浏览器的使用时,教师可以通过搜索网上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生命是宝贵的,一个人只有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通过在课堂上的一系列生命教育渗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积极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建立生命教育指导机构,让生命焕发光彩

为了切实开展生命教育,建立生命教育指导机构是一个有效的保障。指导机构除了负责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困惑、自杀等危机状况进行咨询、指导和帮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为学生扫除心理障碍。指导机构的工作方式:可以是面询、电话咨询、网上交流、协调、救助等。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专职教师。

总之,让学生们远离“死亡笔记”,让学生们认知生命的可贵,让学生们热爱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是生命教育意义所在,在我们涉足生命教育这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的视野一定要开阔,不能仅仅把生命教育视为一门课程,而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引领整个课程改革的有力引擎,在实践中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作为教育的一种途径来把握和深入。

参考文献:

[1]肖焕玲,道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中国教育,2008年第4期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7)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①郑晓江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宝贵,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人生的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最终提升生命的整体质量。②

借鉴各种对生命教育的探讨和阐述,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理解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不仅关注自然生命,更关注自身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完善人格的至高教育。

生命教育的开展最初源自20世纪60 年代美国,随后在澳洲、台湾等地不断得到发展。③在我国现阶段生命教育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在校学生自杀及伤人事件不断出现,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开始有了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探讨。但是研究和实践更多聚焦未成年人,在医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2 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首先从对生命的理解来看,人的生命是神圣而宝贵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只有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会珍惜生命。作为今后救死扶伤的医学生,也只有真实地感知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才会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今后更主动地救助生命。

其次从对医学本身的理解来看,医学关系全人类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心系人类健康,承担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如果缺失对人的生命的关爱,那就丧失了医学本身的价值意义。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更应将生命意识纳入医学体系中,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培养其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

再次从医学生教育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技能,更应积累丰厚的人文知识,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有良好的医德和愿意为提高医学事业不断努力的境界。生命教育就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

最后从推进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来看,生命教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在医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可以扭转以往只看病不见人的机械化教学,帮助医学生更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学校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引起师生重视。教学部门编排生命教育课时,配备专门的教师,编写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让生命教育的内容更系统更完整。例如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生命历程、生活急救常识和操作、突发灾难危机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发展历史和社会学、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

(2)打造立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应该是系统而全面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生命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课程传授方面,还应该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例如临床五年制的医学本科生不止在本校学习基础知识中有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在后期临床医院见习实习期间都有生命教育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需要学校和临床医院的全面配合。

(3)开设生命教育第二课堂。医学生生命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打造好生命教育第二课堂,在医学实践中去贯彻生命教育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认识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意义。例如可以开设一系列生命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关注生命。还可以通过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而增强生命的责任感。

(4)加强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是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学校应该把教师培养纳入生命课程体系中,通过系列化的整合和培训,提升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科学健康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教育辅导教学技能,全方位地进行教学渗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典范,在师生双方共同的互动中获得生命质量的提升。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8)

生命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生命教育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也日益广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文生命视角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文生命视角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突显,对人文生命视角的研究、推广和弘扬成为热潮,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不断涌现,良莠不齐的文化冲击着高校学生的生活,人文生命视角作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探讨人文生命视角与高校精神文化相融合的问题,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而且可以通过挖掘人文生命视角的现实价值发扬其先天的育人功能,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

生命教育,英文名为Life education,其核心就是一个“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 。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生命本身及其相关因素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理解。狭义的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对生命自身的关注,主要针对个人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针对生命及其相关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生命本身的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展到对于生命意义、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相关抽象因素的教育,关注个人及社会生命价值的提升,从多个角度强调对生命及生命个体的关注。在生命教育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引导个人了解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就是对学生生命化的教育理论。生命教育基本理论建构的基础在于确立“生命化”的理念,包括对“认知体”如何经由“具体个人”而回归“生命体”的综合研究。可以说在生命教育中,“生命化”理念是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生成的逻辑选择;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引导学生以更加宏观的角度了解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个体生命的活动轨迹,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2.生命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模式进行指导,包括哲学基础、生命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和个人情况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也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生命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个层次,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六类基本教学任务:第一,关于学生的人生教育,主要包括出生教育、养生教育和生死教育;第二,社会道德和人伦教育,涉及到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人际教育;第三,社会性格和人性教育,包括信仰教育、善恶教育、真伪教育、美丑教育、利害教育;第四,学生个人人格教育,主要结合心理教育、个性教育、品格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五,人文历史教育,具体包括历史传统教育、哲学反思教育、社会关怀教育等内容;第六,伦理人道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的教育、爱护环境的教育、敬畏宇宙的教育等。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认识到,生命教育视角是大学教育实践领域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国外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生命理念、生命引导和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文化意识、社会价值等角度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产生机制和思想特点。美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虐待儿童,自杀,他杀,暴力,吸毒等严重的问题,美国针对这些问题开始研究并实施生命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命教育教育的角度以及工作的艺术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受助者的帮扶效果。在当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针对生命教育视角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明确提出在心理引导、精神指引以及人文关怀等过程中,科学的生命教育及其应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介入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τ谏?命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积极传播生命教育理念

在大学生命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视,避免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对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而言,价值观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帮助中学生经历过入门理论理解之后,加强对学生价值观、责任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督促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价值理念,引导孩子体会课外实践的乐趣,了解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形成学习文化、丰富自我的意识,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进行内涵积累,可以采取互动交流、实践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利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通过日常的教育积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道德水平。

2.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理想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健康向上的理念,建立生活与生命的平衡。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追求快乐和幸福是生存的本质和个人的基本目标。在生活和生命的权衡中,很多人会面对个体幸福感和社会责任等要素的取舍。通过生命教育,会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表象的体现,更深深凝结在个人的精神和内在体验上,通过生命教育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追求精神幸福的方法,抛却单纯的物质和肉体享受,领悟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快乐。

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9)

一、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当前状况与教育契机

(一)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它是除科学教育以外更具现实意义的基础教育,也因此随着社会的更迭,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现状可分为三个层面来分析,分别是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生理方面,青少年倾向通过大众传媒、网络和课外书籍以汲取生理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对生理知识的普及是不够的。大部分初中学生们在被询问青春期以及生命知识的时候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且态度也较为神秘和害羞。由此可见,学校的生命教育十分滞后。心理层面,青少年多处于叛逆阶段,自我意识觉醒初期,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格外需要心理上的关注以及沟通。教师除了要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之外,也要适时适地地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扰。社会层面,当下青少年价值取向物质化较明显,教师需要通过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理解多元化、多层次价值取向以及幸福标准,进而增加生命厚度。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极端事件的发酵促使社会对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如校园霸凌现象,欺凌者和受害者均为同校女中学生,前者的猖狂和后者的无助形成的强烈反差给人们带来庞大冲击。有关单位对北京等全国10个省市的调研显示,威胁中小学生生命的第一原因是意外伤害造成的非自然死亡。我国大陆地区每年有接近1.6万名的中小学生因此被夺走年轻的生命。

(二)国内深化发展初中生命教育的契机2020年初,教育部发文:延期开放中小学期间,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①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响应通知,齐心抗击新冠疫情。疫情危机触动人们重新叩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危机”既有“危”也含“机”。教育工作者们在该情形下也更加有义务把握生命教育契机,通过线上教学浸透有关生命的教育。2004年春,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被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收录,这说明教育界逐渐对生命教育产生积极重视;2004年底,辽宁省教育厅发挥排头兵作用,专门发文《方案》②:呼吁学校建立以生命关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健全全省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相关工作机制。2005年中旬,上海市出台《指导纲要》③,在政策保障和理论指导方面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行进行了阐释;《纲要》④于2010年7月由教育部正式并施行,《纲要》明确指出:生命个体需要“学会生存生活”,应对生命安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以上均表明,本研究有着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支撑,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二、国内生命教育相关研究简述

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相关研究多数是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的,我国虽已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生命教育领域,出于国情的不同,推行工作始终举步维艰。国内学者没有停止步伐,一直在进行国外生命教育的本土化以及生命教育的因地创新路径探索,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工作伴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行而逐渐为学术界熟知,在辽宁、上海、江苏、黑龙江等省份率先开展,其研究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2004年11月,由冯建军教授撰写的《生命与教育》一书出版,它从对教育的原点,即生命,进行剖析之后,反思生命之于教育当中的缺失,提出一系列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是生命意义丧失的重要原因,称病理性教育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生命品性、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之特征等进行了精湛的解释。全书系统而又富有逻辑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加深了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认知,为生命教育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与体系支柱。叶澜教授在1997年就已极富远见地在《让课堂…》⑤表示,专门强调要以生命的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叶澜教授还主张,唯有师生生命活力有效发挥出来,课堂中蕴含的无限生命活力才能够被激发,方可谓:课堂上真正的生活。近20年后,叶先生又在其论著《回归突破…》[1]中明确写着:对学生来说,教育是点化他们生命发展的重要实践,因而教育从业者需关注原点,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自觉”。随着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其内涵也出现了各个版本的变化,直至目前仍难形成统一。李萍主张:生命教育理所当然应以人类自身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基础前提,教育的目标即是提升人生命的整体性与和谐性;郑晓江主张:生命教育从内涵上看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但不单单是保护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中蕴含着的人文教育、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等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围绕人文性展开生命教育是必然的。冯建军[2]教授还指出,生命意识的教育是时代所亟需的生命教育类型,依次为三层次:珍惜生命、解决生存之意义以及超越世间万物的极和谐境界。现代物质生活质量的改善并没有同时带来人们心灵上的富实,相反,带来的是对生命述求的冷漠。艰难环境中亦有与生命意志坚强的人,关键在于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生命。教育的伟大使命之一本是苏醒人类的生命意识。众多学者均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研究做出了努力。经总结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生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必须要和社会实现接轨,随即服务于社会,并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升华。大多数的研究者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犹如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家、校、社等多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主张,把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并延伸至所有教育活动中,使师生时刻被具有生命情怀光环的教育所笼罩。有研究发展就会有不足呈现,目前仍然在研究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教育管理视域下国内初中生命教育的实行建议

(一)逐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第一,学校教职工全应参与生命教育的各环节。不仅是一线教师,行政人员等都需要能够引导中小学生习得一定的生理知识、理解生命含义,并建立合宜的生命价值思想。不仅教师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的作用重大,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等都应配合教师投入其中。第二,生命教育应自觉贯穿课堂。课堂是知识教学最直接、最高效便捷的场所,与家庭教育不一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渗透生命常识和生命意识。第三,凭借评价机制的创立规范生命教育的实施。教师可通过收集青少年情况、生命教育开展情况、学生体验感受、教师实施感受等信息,评价人员分析、判断收集到的信息,更好把握当前生命教育现状及其实行过程中大概会出现的问题,提议解决途径,提升生命教育管理的质量以及实际成效。[3]

(二)引入激励机制于教育管理中起先,激励理论并没有被教育教学所应用。随着时代变迁,一线教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运用在教育管理领域当中的激励理论,即教育激励理论。教育激励理论能够一定程度地激活学生“乐学”的心态,使学生自愿接受班级体管理条例的约束。第一,要保持一定频率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信心。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关键期,较小学生而言,他们更期盼得到来自教师或家长的认可。来自班主任的鼓励会增加学生对特定知识之兴趣。他们会更愿意接受生命教育,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也会更从容接受。第二,以灵活化的方式管理学生,激励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生命教育教学和传统教育教学一样,并不是一线教师单方面的付出就可以完成目标,收获成效的工作。给予学生条条框框以外的并以一定灵活方式展开管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能够使生命教育的实施“事半功倍”。

(三)班主任例行性事务中贯穿生命教育人与社会若脱离彼此,就丧失了各自的意义。塑造中小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位班主任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经之路。[4]首先,班主任应带头树立生命意识。人们称赞生命之美好和独一无二,却也免不了哀叹其不可逆性。班主任应给班上学生做好榜样,对生命常怀感恩之心,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怀以崇高的敬畏之情。无独有偶,中小学生还要在班主任教师的协助下加深对生命的解读,了解并珍惜生命。教师更要让学生明白,世界不以自己为尊,对于他人甚至世上的一花一木一动物都应怀有生命敬畏心。[5]其次,班主任应信奉教育理念之“以人为本”。班主任应时刻以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为出发点,对中小学生的身与心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要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主体。此外,班主任在渗透生命教育之时,除了生存知识和生存方法方面的教授,更要让他们意识到,生存绝不仅意味着简单活着,纵然活着,也会有各种烦恼和难题不可阻挡地扑面而来,要学会应对这些潜藏的危机。例如,突发事件自救尝试,吃、住、行各方面的安全知识等。适逢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为了夯实国家的防控成果,班主任可以寻求生命教育契机,展开防疫相关的主题班会或课外活动。[6]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10)

由此可见,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所致。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活动,认真解读个体生命,发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倾听个体生命的律动是教育有所作为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和基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教育就其本意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教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人之特殊就“特”在,人虽来自于物,却能超越于一切物之上,人是生命的存在,却又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就是这样一种仿佛来自两个世界、生活在两个天地,既近似于禽兽而又类于天使,身上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矛盾,既“是其所是”而同时又“是其所不是”的那种存在。因此,人之生命本质需要教育的唤醒,使人在“是”的基础上超越“是”的存在,使生命价值不断跃迁和提升,不断走向解放和自我超越。可见,遵循人的本性及生命的发展,唤醒人的生命意识,超越人的本我是教育的天然使命。

然而,在世俗与功利的驱动下,现代教育却不能遵循教育的本性而适度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了自己,导致自己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迷失了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园,遮蔽了自己塑造人的灵魂的真谛,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具体的表现为:人文教育的失落,缺失了生命的另一半;教育与生活的割裂,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泯灭了生命的灵性和创造;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培育无根的生命;规训、压抑自由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教育在悄无声息中将教育的生命关怀丧失殆尽,将教育的目的演变为社会的要求,将教育的衡量尺度和追求目标从人的生命发展错位于物的追逐中,从崇高的理想坠入平庸的现实中,最终将教育的灵动性廉价出卖。正如理查德·利文斯通(RichardLivingstone)所言:“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教育的异变需要我们审思,教育的偏离需要我们校正,生命是教育的本源,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追求,解决现代教育的危机,需要寻求一条合理而又可行的路径,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命。

二、童谣,教育的生命回归

童谣,《毛传》解释《诗经》中“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时说,“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韩诗章句》中说“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由此可知,古时的童谣指传播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现代的童谣则指儿童喜爱并相互传唱的有音律节奏的歌谣,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无乐自诵的童谣,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儿歌。童谣在其教育意义上具有主体性、交往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童谣与教育的融合是一种自然的融入,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条相对独立而又清晰的路径,有着一种“踏雪无痕”的意境。

1.童谣的主体性,生命的基本品质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由的主体,是自主选择的主体。而自由是主体生命的基本品质,是生命的内在需求。教育关照学生的生命,就是要给学生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的;而且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生来就有的权利。当然,每个人都享有天赋的公平,这是他不受别人约束的权利,正如他不能以同样的权利约束别人”。真正的自由也是解开个体内在的束缚,使生命不断飞跃升华的过程,是生命的否定之否定。这种自由就是鼓励个体不断走进所选择的未知天地去探索;这种自由就是发现自身内在的意义,这种意义来自于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部复杂的感受;这种自由就是个体在生活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自由是人生命存在的根本,是生命自我实现的前提,也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最高境界。生命的自由“不能在必然性领域里寻到,只能存在于超必然性的世界”,它需要教育的唤醒,需要教育主体间灵魂的交流。童谣的主体性,根基在于主体的自主性,即学生有自主决定的自由。学生主体在基于童谣的教育中有自由的空间,能够自由地表达思想,自由地交流。它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是对人性的一种肯定,是探索人类本质的真正自由。基于童谣的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解放,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不受束缚的氛围,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关照,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基于童谣的教育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给学生一种自由的空间,是学生从内心真正获得自由。从根本上说,基于童谣主体性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两种不同领域的自由:一种是行为领域的自由,表现为行动的自由,行为的自由包括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另一种是精神领域的自由,这是一种个性自由。由此,基于童谣主体性的教育,就是解放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其获得自由的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教育,它追求的目的是生命的基本品质———自由。

2.童谣的交往性,生命的真实展现

交往是一种行动者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主体间活动,交往的目的是达到相互理解,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形成共识,才能走出单子式个人误区,使个体行为合作化,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在教育中,交往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或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双边活动。交往是学生生命的展现,在交流和对话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得以发挥和挖掘,个体的生命价值得以展现和升华。

在交往中,主体间地位是平等的,其本质是人与人的相遇,彼此“进入”,而不是将教师放在控制者的位置上。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他”关系不是真正的关系,真正的关系是两者之间发生的,是相互的双向关系,“我—你”才是真正的关系。因此,“我”“你”交往是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知识往复、智慧交融的重要方式,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生命的真实展现。

童谣的交往性是指以童谣为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就童谣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对话的过程。它改变了以往教育过程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控制者的角色,强调了师生关系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同时把这种关系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交往领域(如生—生交往),把教育过程视为多极主体围绕共同客体而进行交往的过程。它强调要把学生的生命当作教育的终极追求,把学生生命的交融与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它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师生共享知识、精神和意义的过程,它强调交往的主体间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双方的生命在对话和交流中接受洗礼和启迪。所以说,童谣的交往性是生命的真实展现。

3.童谣的体验性,生命的存在方式

体验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是主体对客体在主体内心中的地位、意义、价值与自我同一性的把握和确认,体验的结果是形成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情感、感受和领悟。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蕴涵着生命的意义。叔本华提出的生命认识论,认为生命只有在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个体的体验而证明的存在,“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的世界,而是生命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

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视为3种生命过程;伽达默尔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接近人的生命本身。所以,只有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体验具有鲜明的主观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情感性和深刻的感悟性的特点,正因为这些特征,使体验更容易深入到个体的生命深处,成为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童谣的体验性,首先是指童谣可以作为一种资源,童谣中含有丰富的生命元素,师生双方在童谣的诵读与吟唱中可以体会生命的发展与意义;其次,童谣可以作为一种体验的方式,学生通过童谣活动与童谣游戏等体验式的活动去感悟生命的可贵及对生命的积极关怀,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识与态度。童谣的体验性,也就是让学生主体去经历、感受、理解蕴涵在童谣里的生命气息,不是教师的耳提面命,它超越了符号知识对主体的束缚,解放了学生的感官与身心,可以让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童谣的世界,以童谣为载体去体悟生命的发展,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三、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构建

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是面对生命、遵循生命特性、全面提升生命质量和品质的教育。建构生命化的教育必须以生命的本体构成和生命的特点为依据,但“我们的困难在于我们对于生命知道的太少。我们知道人制造的是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或者说,现代人的悲剧在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了‘人是谁’这个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何为生命,生命为何。存在主义哲学把生命视为一种存在“,存在先于本质”,生命即为“在者”,“在”为“在者”的前提,“在”总是“在者”之“在”。而“在”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因此,生命需要理解、体悟,“自然我们解释,生命我们理解”。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则从生命直觉出发认识生命,“生命不是位置,而是变化,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它是流动的、执着的创造,是绵延。”为此,生命需要直觉以及直觉和知性的互补。狄尔泰以一种历史文化哲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他认为体验是生命的基本形式,“在生命的立场上,没有一条通过超出意识里包含的东西以达到某种超验的东西的证明途径。自我和他物或外界,都只不过是些包含于或存在于生活体验之中的东西”所以,体验是认识生命的唯一途径。基于童谣的生命教育构建就是在上述生命哲学的关照下建构出的一种实践操作策略,具体包括以下途径:

1.开设童谣课程,认识真实生命

教育回归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化的教育必须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为前提。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进行专门化教育是认识生命的有效形式。因为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生命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发展,懂得生命的珍贵。但传统形式的课堂组织及教材意义的编订,教师成为一种权威,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被动性不仅表示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判断和理解,好奇心减弱,导致思维混乱,是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事而索然无味,更表明这种教学脱离了学生主体,造成对个体生命的压抑。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生命化的课堂,其目标不光是知识的传授,也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对童谣及其特性的研究发现,开设专门童谣课程,把有关生命的知识融入到童谣中的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积极的思维,而其还可以推动他们认真地体会童谣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蕴,从而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与态度。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命韵味的童谣让学生吟唱,在唱中学。另外,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创编童谣,让学生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童谣中,在创作中体味生命意义。

2.营造童谣氛围,关照灵动生命

教育若要回归本真,达于“反魅”,那么了解一般人对教育得以实现的人类环境产生的心境,以及有关人(无论是受教育的儿童还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在其中产生的直觉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事实证明,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换言之,学校的教育气氛对儿童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极大的自然性和隐蔽性,在情境的交流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基于教育氛围的重要作用,学校应该形成一种生命关照的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并以其为指导,同时以童谣为载体,营造出一种关怀儿童生命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时时处在生命律动的气息之中,浸润在生命的阳光之下。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经常举行一些以生命为主题的童谣创作比赛以及其他的一些童谣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地感悟生命,学会生命保护与自救。学校也可以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张贴一些生命主题的童谣,让他们时时接受生命的教育,如可在操场周围张贴童谣《健身操》“伸伸胳膊动动脚,每天来做健身操。左三拍,右三拍,抬抬头,弯弯腰。增进健康多运动,珍惜生命最重要”。总之,让生命化的童谣彰显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具有教育意义。

3.构建童谣生活,伸展自由生命

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篇(11)

[关键词]

系统思维;大学生;生命教育;反思

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蔚为主流,传统的价值观瓦解,新的核心价值体系未完全建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让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想模糊、信仰缺失、目标虚无、心理浮躁、缺乏进取心等成长困境,更会带来对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质疑。当前生命教育也被一些高校列为通识选修课程。但也要注意到,对生命教育认识的偏差以及思维方式的限制,也会让所谓的“生命教育”徒增一个热闹的“光环”,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实质变化。因此,转化思维方式,反思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切的方法加以引领与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

生命教育源自于上世纪美国学校开展的死亡学与死亡教育。而在我国的不同的省市和地区也已经开展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工作。台湾自1997年开始推动中等学校“生命教育计划”,1998—199年度全面实施生命教育课程。2004年,上海市和辽宁省先后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8年云南省全面推动生命、生存及生活的三生教育,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共鸣。其中一个基本的困境是:生命教育究竟是什么?如果不能对此做出一个清晰的认识,缺乏彼此之间的对话,闭门造车就不可避免。以台湾生命教育发展为例,由于参与生命教育的学科领域、社会团体或宗教团体对生命、生命教育的诠释不同,生命教育又和道德教育、伦理教育、价值教育、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其定义内涵各有侧重。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台湾生命教育在理念与内涵的形成上由最初的散乱逐步过渡到统整。2008年台湾《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将生命教育定义为“探索生命之根本课题并引领学生在生命实践上达到知行合一之教育”[1]。生命之根本课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生三问”:人为何而活?应如何生活?又如何才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人生目的与意义的探索、人生应行道路的分辨以及知行合一的修养[2]。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终极关怀与实践、伦理思考与反省,以及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帮助学生深化其人生观、内化其价值观及统整其知情意行[3]。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将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决策,彰显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诉求引起了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在内涵、目标、方法等的研究上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理解社会,这将是我国未来生命教育的趋势与研究重点。实际上,没有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缺乏对他人生命的理解,所培养的人才只能是一个“畸形儿”。毕竟,“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生命基础上的”[4]。生命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体现在生命教育内容的完整性、目标的多元性、层次的关联性以及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在横向上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纵向上应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连贯系统,其核心价值即是引领学生迈向知行合一的教育。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然而,研究的视角一旦回到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大学生生命教育仍存在信奉“拿来主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解读、割裂个体完整的生命、忽视生命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正视问题并厘清思路,这是我们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一)注重借鉴引用,缺乏特色发展

生命教育的借鉴是必要的,在东西方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的彼此交流、包容、欣赏与共识中取长补短,为国人生命的安全与社会的祥和作出贡献,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范畴的设定,更不能纯粹地“拿来主义”,还需要结合地域文化、学生现状等进行分析、设计。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决定了生源的多样性,即使同一地域、同一学段学生又有先天资质、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因此,生命教育不仅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又要与他们的已有经验、性格等适合,进而设计具有文化适切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差异的学生所遇到的生命问题有的放矢,而不仅仅是方便地撷取他人的“似乎”富有启示的教材,其结果可能导致“水土不服”而无法被学生认同。

(二)注重抽象解读,缺乏真实体验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存在有什么价值?一般而言,对生命的认识主要从自然生命以及超越自然生命而上升至类的层面的、意义的生命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在高校的课堂上,多以概念思维为导向,旨在抽象地、单纯地理解生命的观念与内涵。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每个个体都具有丰富、独特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追求,在当下物质至上、竞争残酷、就业压力大等现实状况的影响下,那种对抽象生命意义的解读显然不能解决大学生理想的苍白、精神的空虚、信仰的虚无、成长的困惑等实然存在的问题。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体验和感悟,在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把握生命的价值,在亲身实践和行动中去理解生命的意义。但我们的生命教育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活动,大多都是预设的,活动的过程往往被简化为道德的授受和服从规范的过程,生命和教育处于游离状态。另一方面,通讯与网络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自身也缺乏交流、合作与共享的意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感悟。

(三)注重割裂训练,缺乏系统认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许多政治教师的视野里,生命教育就是认知的教育、理性的教育,从课程的设计、知识的选择、教学的设计、考核评价都没有脱离这一认识,他们过多地用机械的理论知识把完整的生命个体割裂开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培养。由于缺乏系统的思维,课程设计极易陷入零碎化与片面化的困境。如一些学校比较重视专业伦理的问题,但却忽视了学生基本伦理修养的培养。在欠缺基本道德需求素养的前提下就进入专业伦理的探讨,尽管也有一些成效,但却掌握不到道德判断的系统思维方法。这种对生命教育课程整体思维的欠缺,忽视了一个专业人的根本身份是“人”,而不仅仅是专业。亦即专业人员能否坚守专业伦理与其专业伦理知识的多少关系甚微,更在于作为人是否能肯定生命的意义,并能在人格等方面有统整知行的深刻智慧与修养[5]。思维方式的断裂,很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理性有余而人性不足的“单面人”,也扭曲了人的生命的完整发展。

(四)注重自我价值,缺乏理解社会

生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宗教观、伦理思维和生死观,统整学生的知情意行,提升其生命境界。但这种强调个人价值的观点很可能造成学生会把他人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问题,从而忽视现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对他人、社会层面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就可能会形成认知偏差。一方面,学生会误认为只要我有适宜的反省与觉悟,我就能转化自己的生命。其实,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社会结构的变化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他人、社会现象在一些方面是平行而无交集的,特别对于一些“经验的存封”[6],学生是鲜有生活经验去想象的,也缺乏一定的机会去接触他们,这也是造成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心智已经比较成熟,除了要关怀自身的生命困境之外,更要去体察、探索人类生命的普遍课题,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题。

三、系统思维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探索

系统思维要求将认识对象系统化,考察问题注重整体性,综合运用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同时把握系统的内在规定性及外在规定性,并且始终重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7]。系统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整体上认识对象和解决问题,全面协调、注重关系、动态发展,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系统化、持续性和有效性。

(一)携手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

我国通识教育的理念旨在培养积极参加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基于地域与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合力优势,挖掘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课等不同课程的生命教育意义,努力构建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当下与未来生命体现的知识,便成为生命教育的重点。开发生命教育的通识课程,要避免盲目模仿和照搬西方或其他地区的形式与内容,不能把开设生命教育通识课程仅仅看作是取悦社会的“应景之作”,而是要真正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切入,调查、了解学生亟需的生命教育内容,并将之与既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机整合,提出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建构模式。我国高校的多层次性与多元性特征也决定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可能达成共识。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该做些什么?应包含什么教材?该用什么教学策略、资源与活动?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及工具来评鉴课程的成果?其来源也是多层面的:科学、社会、永恒与神圣、知识及学习者等[8]。这就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携手合作,提供丰富多元的关于生命课题的观点。

(二)走向他人,以生命体验生命

个体的生命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脱离具体的实践体验,所谓的生命教育就成为一种“无根”的教育。“人就其本质而言并非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回归现实,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因此,鼓励学生由自我走向他人,以生命关怀与生命体验为主题,深入到医院、敬老院、社区、幼儿园,真实地与他人互动交流,将学生的真实感受带至课堂上进行分享与报告。正是这种与他人当下面对面的原初经验(primordialexperi-ence)[10],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有关生命、生命关怀的知识、技能,也不再是靠想象来理解有关的情景,学生在接触到疾病、伤残、老年、死亡、痛苦等生命的脆弱时,他们会有一种与自身生命极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会造成他们感官知觉上的冲击,从而更能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撼动,从而对生命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珍惜。

(三)协同教学,引领学生对生命的反省

当代大学生缺乏人生规划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另外,他们生活在较为富裕的环境中坐享其成,自然容易缺乏生命的斗志而没有生活的目标。实际上是他们还没有看到,也没有认真去寻找生命的意义。鉴于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要挖掘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成员的力量,多角度、多层面邀请具有丰富社工、志愿者、义工等经验的老师、学生或社会人员进行研讨,通过分享他们自身的生命故事,以及在生命里遇到的种种困惑与挫折,这种“现身”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命基本内涵的认识,更能引领学生反思:自身生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此外,正是不同人员的参与,也让学生从与自身世界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多元观点的学习,毕竟,“一个感人的故事所能带给人的感动与启发远胜过长篇抽象的论述。”[11]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得到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改进完善生命教育的形式、内容与主题,从而持续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这一良性的循环也是生命教育系统性的应有之义。

(四)外引内培,打造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现阶段,由谁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是一个问题,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培训机制的滞后,都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挑战。“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先是一个思想家,认真严肃地探讨生命问题,并由之建立深刻的生命学问,而后才谈得上‘深入浅出’,以深刻而不肤浅的方式来进行有意义的生命教育。”[12]也可以说,生命教育不能仅靠强烈的热情和价值的灌输就能达到效果,它更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如果教师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教育智慧与人格修养,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就不可能成功。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外部专家引进,充分发挥生命教育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基于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需求,积极为他们创设适切的、安心的工作环境,再结合系统的培训、针对性的学习,尽快让高校的辅导员、通识学科教师成长为“人师”,具有很高的智慧与爱心。如此,才能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来转化学生的生命。总之,生命教育没有终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如何探索自己的生命?如何在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与期待中看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诠释者,为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做出负责任的自由抉择,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台湾“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Z].台湾“教育部”,2008.[2]孙效智.主编的话[J].生命教育研究,2009(6).

[3]孙效智.生命教育与大学生通识人文素养[A].大专校院生命教育学术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2-3.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

[5]孙效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J].通识在线,2008(19):4-5.

[6]A.Giddens.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台北:左岸文化,2005:226.

[7]杜立英.基于象思维及系统思维对肾藏象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D].沈阳:辽宁医药大学,2012.

[8]Ornstein,A.C.,&Hunkins,F.P.课程发展与设计[M].方德隆译.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