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12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1)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个文化大国,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昌盛,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如果细细去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那么我们不仅仅可以开阔视野,同时还能学习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每个人都接触过历史,本文笔者就初中历史科目谈谈怎样提高效率,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

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多而没有顺序性,都要靠学生自己去把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慢慢理顺,这样的学习方法会造成时间的过多浪费,还可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失去耐心。所以,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跨度大、涉及点多的历史知识。现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学好初中历史的一些学习方法。

一、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人人都懂。只要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就可以更好、更轻松地学习历史知识,也会把知识记得更清楚、更完整。但是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方法正确就能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课堂显得沉寂,学生学不进去,教师教起来也没有生气。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点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间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唐朝历史时可以给同学们念一首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教师可以跟学生说说唐朝君王的凄美爱情,也让他们在教师的解说之中可以很好的记住唐朝的兴衰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联想到唐朝大致的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风俗。教师引进历史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最后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

二、 学会比较,加深记忆

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对比记忆和学习,这样学生就不会将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记混淆,张冠李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易弄错的知识点就是几个不平等的条约,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些类似的条约进行对比,比如可以从时间、通商口岸、赔款数、割据地点、造成的影响等等方面进行比较记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记忆知识点,还可以建立起逻辑结构从而了解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教师的指导加上学生的比较分析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学生在考试时可以随时运用知识点回答问题获得高分,也使得学生把知识点记得更牢固更深刻。

三、 联想回忆提升能力

有些人认为学习历史很简单,不过就是背一背、记一记、看一看而已。可是,这样学习历史知识只是暂时性的,记忆会不牢固不深刻,会造成学生厌倦记忆繁多、复杂的知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降低。所以,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可以采用联想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记忆。意思就是,学生在记忆一个知识点时可以联想另一些与此有关联的知识点。比如,记忆某个时间的历史事件时可以联想下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在记忆一个知识点时可以联想与此类似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如斯大林进行社会改革的措施和中国初期社会发展采用的改革措施,这两种措施的关系是后者对前者的借鉴,但是两个国家的措施都不科学,从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本质。学生通过联想后可以记忆更多的知识点,也理解到知识点的深层意义,让学生的理解能力上升一个高度。

四、 归纳总结记忆法

归纳记忆比较适合总复习。学生在学完知识点后要做好笔记的整理、疏通。一段时间后再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出几个知识点的相同之处与区别,并做好笔记以便记忆起来更加清晰。如在学习苏联改革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对几个不同的领导人采用的措施进行分析归纳,斯大林主要强调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最大程度上造成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其他它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苏联解体等等,学生可以围绕着改革的手段,社会当时的状况,个人思想等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在探索阶段采用苏联的改革方式进行的改革。

五、 时间线索记忆法

初中历史事件多,时间也同样多而杂,学生在记忆时会感到很苦恼如果学生学会利用时间线索来记忆事件,弄清时间顺序,建立清晰的时间表来记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学习时间,记忆起来也会更加简单。比如,学生在记忆某一时间时可以向前或向后推移几年记忆另一个年生的事情,或者通过时间记忆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的事件、发展状况、人文风俗、经济发展程度等等。

总之,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很多,我这里只是就自己的经验探讨一些学习方法。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同,最后希望学生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更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不会增加疲劳感,反而会有很好的效果。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2)

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经验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明确目标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

2. 提问讨论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3. 思考归纳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1)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2)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4. 读书记笔记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3)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4)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新闻记者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总是的论据和方法。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

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和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拔、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理解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圈套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记笔记。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5)

历史中考已实行开卷考试,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多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笔记的记法也与传统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准确度,更有利于学生在中考时查阅而提高考试速度和做题的准确度,规范做好课堂笔记就显得致关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初中生做好历史课堂笔记呢?

一、做笔记的必要性

笔记本的有三个作用:一是做预习记录,以明确听课的目的性;二是在课堂上用来记下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解题技巧,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或知识要点;三是用于课后总结,用它来对听课内容进行分条理性的课后整理,为的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今后的复习留下一份完整大资料。

做课堂笔记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技巧。笔记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记是一份永恒的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一堂课下来,即使再聪明仔细的学生,最多也只能记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很快就会淡忘,特别是那些资料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图表、数字、公式等﹚更容易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和理解,记录听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指导初中生做好历史课堂笔记的策略

1、明确做笔记的宗旨

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因此,做笔记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2、把握做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补记。

3、注意做笔记方法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做出简单回答。课堂笔记,最详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简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一言以蔽之:做笔记的方法是:课前预习有重点的记,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4、老师在念笔记时,语速要适中

由于历史老师任课班级多,每班的周课时少,而教学任务又重、工作量大,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在黑板上板书每一个笔记,多数时候是老师口头念,学生自己写,这就要求老师在口述时语速不宜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学生跟不上,势必会造成学生笔记的字迹潦草,甚至无法完整地记好;过慢,无法保证完成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同时老师在口述笔记时,要不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调整语速,把学生写不来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

5、历史笔记中的圈、点、勾、划技巧

圈、点、勾、划更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笔记方法。“圈”就是圈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点”就是将课文中的重点历史图(包括历史人物图、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等)作上符号;“勾”和“划”就是把基础知识用直线或波浪线进行勾画,(学生可按自己的习惯使用符号)在进行勾画时只需要学生划出主干部分,修饰成分可去掉。

6、注意笔记内容

记笔记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笔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老师讲的重点、要点、难点与疑点;二是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三是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四是老师对某些新问题的新见解及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和技巧等。

7、课后要及时补充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下课后,应尽快抽时间去补充。对课堂上所记的混乱部分,最好重新整理、归纳,这也是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6)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42-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课本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太多,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浩瀚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既要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记住一定的历史史实,又要有别于初中“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既要有教材知识,又要有渊博的课外知识;既要会研读教材,熟读材料,更要学会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整合信息进一步解答题目。因此,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历史线索的能力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恰当分类,理清历史发展思路

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了解奴隶社会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依时间为线索。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形成期(夏)――发展期(商)――鼎盛期(西周)――瓦解期(春秋),其余为非基本线索。学习我国的隋唐史,首先,把握宏观阶段特征。政治上,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从对外关系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科技领域看,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然后,全面把握具体内容。(1)政治方面: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隋朝开创并沿用前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府兵制对唐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前期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后期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盛唐从此而衰。(2)经济方面:隋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开始实行租庸调制,经济曾一度繁荣,为唐的经济繁荣打下基础。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后来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受安史之乱影响,两税法也没有能使经济复苏。(3)民族关系方面:隋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更加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对外关系方面:唐朝时,我国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交通相对发达,政策开放,同亚、欧国家的交往频繁,不仅推动了唐朝社会、文化的繁荣,更增加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情感。

二、运用时间轴线,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时间轴线,是指一条用以揭示时间顺序的类似于数学上数轴的轴线。因为时间具有唯一性,它总是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所以时间可以运用数轴来表示。教学上,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轴线,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总线索。例如,我们要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在时间轴线上,抓住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1949年、1978年六个重要年代,并分析这六个重要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就可以知道我国的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半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同样,要理清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线索,可以在时间轴线上抓住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3500年、476年、1640年、1917年、20世纪90年代初,这六个重要年代及重大历史事件,就可以知道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

三、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历史知识

整理历史是把学过的历史知识按一定的历史规律进行筛选、重组或再编码。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进行条理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1)引导学生整理中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三天不生”,整理笔记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突出每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又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然而,要提高课堂笔记的利用率,就有必要对学生课堂上所做的笔记进行指导。由于受时间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学生做笔记主要就是照抄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笔记就很少了。另外,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做,时间上也不允许。此外,学习过的内容,自己有新的认识再去整理,就越能揭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要求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笔记以加强记忆。(2)指导学生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重大历史事件排列起来的实用型记事表。它以年代为“经”,以重大历史大事为“纬”,突出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实质上是对重要历史事件按一定序列重组或再编码的过程。因而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把握历史知识,掌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方法只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之谈,广大一线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使之养成勤于动脑、惯于动手、善于总结、乐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7)

其一,汉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评,导致了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的形成。自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进行批评,提倡健实学风以后,乾嘉汉学,由此推衍,进一步批评宋儒“舍故训而凭胸臆”。他们指出,宋儒释经,连经书中的文字句读、名物典制都没有搞清楚,甚至连经书的真伪都没有考察,就猜度臆说,以言心言性之空言而取代圣经之本意,空发议论而于世无补,学风虚浮而没有根柢,所谓“自晋代尚空谈,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注疏为糟粕,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诠说经典”,[4](p377) “学者空谈名理,不复从事训诂,制度象数,张口茫如”。[4](p411)于是人们纷纷舍义理而沉迷于名物训诂,主张以考文知音之功夫治经,以治经之功夫明道,“训故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5](p505) 要下一番切实的考证功夫,将字、词、句的本意搞清楚,才有可能正确理解经义。汉学这种反对空发义理,重视文字名物之训诂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史学思想上的反对任情褒贬,驰骋议论,主张考证求实。经学上反对空言义理,主张训诂明而义理明,与史学上反对横生议论,主张史实真而是非见,在思维模式上是一样的,遵循的是相同的法则。对此,王鸣盛的一段话颇有说服力:“经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执义理以求之也,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读史者不必以议论求法戒,而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不必以褒贬为与夺,而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亦犹是也。”[6](自序)义理不可凭虚而得,必须经考据实证而得,影响到史学,那就是注重考典制事迹之实,反对未考史实便驰骋议论、任情褒贬。在此之下,清代史家对受理学影响的宋明史学注重发挥义理而不甚关注史实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褒贬议论是“颠倒是非,颇亦荧听”。并反其道而行之,张扬重考证、轻议论的史学观念:“大抵史家所记典制,有得有失,读史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俾数千百年建置沿革,了如指掌。而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择焉可矣。其事迹则有美有恶,读史者亦不必强立文法,擅加与夺,以为褒贬也。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俾年经月纬、部居州次,纪载之异同,见闻之离合,一一条析无疑,而若者可褒,若者可贬,听之天下之公论焉可矣。书生胸臆,每患迂愚,即使考之已详,而议论褒贬,犹恐未当,况其考之未确者哉!盖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作史者之所记录,读史者之所考核,总期于能得其实而已矣,外此又何多求邪!”[6](自序)这样的治史观念在乾嘉时期被学界认可,史家治史不轻发宏论,而醉心于古史之考订辨证,在考史的基础上论史,言必有据,无征不信,学风敦实。

其二,汉学治经的方法被运用到史学上,丰富了治史方法。考据作为一种治史的基本方法,并非始自清代,但很明显地是,清代考史方法的缜密完备和丰富多彩,却非仅仅依靠史学方法自身的积累,它主要渊源于汉学治经的方法。清初,经顾炎武、阎若璩、胡渭等人的提倡和实践,考证方法日趋完备,尤其是顾炎武“博学于文”,阎若璩“一物不知,以为深耻”等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将治经的一套方法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史学便是重要阵地。乾嘉学者,多数兼通经史,以治经方法治史,事属必然。张之洞曾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7](p258)就点出了清代史家取得成绩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在其他领域的扩展。经学家治经着重文字训诂,反对主观武断发明经义,以小学为工具,进行校勘,以究典制名物。从小学入手以治经,是清代汉学的首要法门,这种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的方法运用到史学上,就是究版本、校文字、阐释字句、洞察事迹,考证天文、地理、职官、名物等问题,在专门和精深上做文章,形成了一套可以操作的、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辨伪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的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考证文献,克服了以往史家依靠个人的学识主观先验地凭事理推测、鉴别史料方法的局限,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对于史学的科学化、客观化起了推动作用。

另外,汉学研究中常用的通例归纳法也被运用到史学研究上。清人治经,特别认识到读书必明其例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他们认为“读古人书,必先寻其义例,乃能辨其句读,非可妄议。”[4](p173)戴震对《水经注》通例之归纳,卢文弓召对古书行款版式通例之归纳,段玉裁对汉儒旧注通例之归纳,凌廷堪对《仪礼》通例之归纳,王念孙、王引之对发疑致误之归纳等等。都是当时以通例归纳治经的显例。这种方法波及史学,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均不同程度地在治史过程中运用义例归纳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三,在历史编纂学上,史家反对《春秋》笔法,反对以正统论著史,也是受了汉学的影响。《春秋》笔法是对传统史学影响很深的一种观念。宋学家对《春秋》研究、解说,形成《春秋》学。这种研究又渗透到史学中,在治史中形成了重《春秋》褒贬,重正统论,重《春秋》义例的现象。[3]清代汉学家一反宋儒重心性义理,好阐发议论的作风,变而为重文字训诂,好考证求实,张扬“实事求是”的学术个性。在史学上,则是轻史义,重史实,反对只重褒贬大义,而于史实却不甚理会的作史态度。尤其反对在历史编纂上搞《春秋》笔法,辨正统、闰统。钱大昕通过归纳、剖析《春秋》义例,指出《春秋》从不在文字上搞褒贬,而是“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4](p17)他批评欧阳修编纂《新唐书》、朱熹编纂《紫阳纲目》使用《春秋》笔法的做法,认为二人之书既掩盖了历史的真实,又褒贬不当,给读史者造成极大困难,因此他提出:“史家纪事,唯在不虚美,不掩恶,据事直书,是非自见。若各出新意,掉弄一、两字以为褒贬,是治丝而棼之也。”[8](p350)与钱大昕一样,王鸣盛也反对治史模仿《春秋》笔法,认为“《春秋》书法,去圣久远,难以揣测,学者但当阙疑,不必强解,唯考其事实可耳。……究之是非,千载炳著,原无须书生笔底予夺,若因弄笔,反令事实不明,岂不两失之”。[6](卷71)他同样批评《新唐书》和《通鉴纲目》意主褒贬的著史宗旨,认为记载事实乃史之天职,妄加予夺,实不可取。《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欧阳修以《春秋》笔法著史,于“事实不其经意”,“传闻多谬”。[9](p411)总之,以《春秋》褒贬大义治史的观念受到了批判。宋人由重义理而重《春秋》笔法,清人由重考实而反对《春秋》笔法,反映了宋清间史学由重阐发向重事实的转变。

与《春秋》笔法相联系的是正统观念。宋人著史重正统、闰位之辨,清人这一观念比较淡漠。尽管在清代史学史上,由于宋学的不绝如缕,正统观念也时隐时显,但总的趋向是受到批评。清初,王夫之即对正统论作了反思,认为以正统解说历史,真伪混淆,无法自圆其说,故而他评论历史,“不言正统”。[10](p1106)乾嘉时期,钱大昕更对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虚引中宗年号以记载武氏事迹,以明正统归李唐的写史方法表示不满,指出“史者,纪实之书也。当时称之,吾从而夺之,非实也。当时无之,吾强而名之,亦非实也”。从史以纪实的角度否定正闰之争的不合理。这些,都可以看出汉学求实精神的渗透。

其四,由于受汉学的影响,乾嘉时期的史家在解释历史的发展时,很少使用“天理”、“心性”这些宋儒惯常使用的概念,他们多数已不再执着“天理”这种封建纲常名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事物,议论历史人物的功过,讨论历史的盛衰。而是就历史事物本身发论,冲破先验的“理”来评说历史。如王鸣盛对王?伞⑼跏逦摹坝勒旮镄隆钡钠兰郏?砸矶晕湓蛱斓钠缆鄣龋?寄艹迤瞥晒妫?贸鲂掠钡慕崧邸T谒伎祭?肥⑺ケ涠?保??窝д咴谡芾砩戏⒚鞑欢唷U砸碛谩暗仄?怠苯馐屠?沸耸⑺ネ龅谋涠??衔??涡怂ナ且颉暗仄?弊?疲?庋?慕馐痛?猩衩氐纳?剩??质且恢趾旯鄣睦?吩硕?邸4奘龆陨缁崂?返谋浠?灿凶约旱目捶ǎ?夷芄嵬ü沤袼伎嘉侍猓?浴笆啤苯馐屠?繁涠??2]这些都是乾嘉时期较有价值的思想。但总起来看,由于受汉学名物训诂、重文献考实之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史家在历史哲学上没有大的建树,论史而蔽于理。倒是受公羊今文学影响的一批人,在历史哲学上有一套宏通的系统看法。

总之,汉学对史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看,它培养了中国史学的求实精神和理性精神,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证辨析史料的方法,扭转了长期以来史学著作资料选择的主观性和论点的直觉性。从消极的一面讲,由于汉学过分强调考证辨伪为“实”,分析评论为“虚”,从而严重限制了史家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他们对历史的盛衰运动、历史运动的支配力量等历史哲学问题思考甚少,无法对历史进程、历史运动这一历史客观性的问题做出系统解释,他们缺乏自己的哲学体系。又由于汉学崇古,有愈往前古,愈得其真的儒学求本化思想,影响到史学,“博古”现象严重。我们不能说乾嘉学者都博古而不通今,但“博古”思想影响到他们上下贯穿的通识眼光,也是事实。

由于汉学对史学的影响主要在治史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历史编纂等史学客观性这一层面上,无法对历史进程、历史运动这一历史客观性的问题做出系统解释。因此,当外部社会发生动荡,需要人们预见历史发展趋势时,汉学就无能为力了。而注重哲理思辨的宋学就有可能抬头,站出来论证历史之发展变化。但宋学的过分虚妄也使人生厌,于是有人就试图将汉学的求真务实与宋学的思辨议论结合起来,汇合汉、宋,摒弃汉学的琐细和宋学的虚妄,在史学上做到事实真和义理明,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晚清以后史学逐步摆脱经学束缚而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师培. 刘申叔遗书[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王记录.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m]. 合肥: 黄山书社,2002.

[3]吴怀祺. 宋代史学思想史[m]. 合肥: 黄山书社,1992.

[4]钱大昕. 潜研堂文集[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戴 震. 戴震全书(六)[m]. 合肥: 黄山书社,1995.

[6]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m]. 北京: 中国书店,1987.

[7]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书目答问补正[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8)

其一,汉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评,导致了史学领域重考证、轻议论的治史风格的形成。自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进行批评,提倡健实学风以后,乾嘉汉学,由此推衍,进一步批评宋儒“舍故训而凭胸臆”。他们指出,宋儒释经,连经书中的文字句读、名物典制都没有搞清楚,甚至连经书的真伪都没有考察,就猜度臆说,以言心言性之空言而取代圣经之本意,空发议论而于世无补,学风虚浮而没有根柢,所谓“自晋代尚空谈,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注疏为糟粕,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诠说经典”,[4](P377) “学者空谈名理,不复从事训诂,制度象数,张口茫如”。[4](P411)于是人们纷纷舍义理而沉迷于名物训诂,主张以考文知音之功夫治经,以治经之功夫明道,“训故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5](P505) 要下一番切实的考证功夫,将字、词、句的本意搞清楚,才有可能正确理解经义。汉学这种反对空发义理,重视文字名物之训诂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史学思想上的反对任情褒贬,驰骋议论,主张考证求实。经学上反对空言义理,主张训诂明而义理明,与史学上反对横生议论,主张史实真而是非见,在思维模式上是一样的,遵循的是相同的法则。对此,王鸣盛的一段话颇有说服力:“经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执义理以求之也,但当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读史者不必以议论求法戒,而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不必以褒贬为与夺,而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亦犹是也。”[6](自序)义理不可凭虚而得,必须经考据实证而得,影响到史学,那就是注重考典制事迹之实,反对未考史实便驰骋议论、任情褒贬。在此之下,清代史家对受理学影响的宋明史学注重发挥义理而不甚关注史实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褒贬议论是“颠倒是非,颇亦荧听”。并反其道而行之,张扬重考证、轻议论的史学观念:“大抵史家所记典制,有得有失,读史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典制之实,俾数千百年建置沿革,了如指掌。而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择焉可矣。其事迹则有美有恶,读史者亦不必强立文法,擅加与夺,以为褒贬也。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俾年经月纬、部居州次,纪载之异同,见闻之离合,一一条析无疑,而若者可褒,若者可贬,听之天下之公论焉可矣。书生胸臆,每患迂愚,即使考之已详,而议论褒贬,犹恐未当,况其考之未确者哉!盖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作史者之所记录,读史者之所考核,总期于能得其实而已矣,外此又何多求邪!”[6](自序)这样的治史观念在乾嘉时期被学界认可,史家治史不轻发宏论,而醉心于古史之考订辨证,在考史的基础上论史,言必有据,无征不信,学风敦实。

其二,汉学治经的方法被运用到史学上,丰富了治史方法。考据作为一种治史的基本方法,并非始自清代,但很明显地是,清代考史方法的缜密完备和丰富多彩,却非仅仅依靠史学方法自身的积累,它主要渊源于汉学治经的方法。清初,经顾炎武、阎若璩、胡渭等人的提倡和实践,考证方法日趋完备,尤其是顾炎武“博学于文”,阎若璩“一物不知,以为深耻”等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将治经的一套方法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史学便是重要阵地。乾嘉学者,多数兼通经史,以治经方法治史,事属必然。张之洞曾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7](P258)就点出了清代史家取得成绩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在其他领域的扩展。经学家治经着重文字训诂,反对主观武断发明经义,以小学为工具,进行校勘,以究典制名物。从小学入手以治经,是清代汉学的首要法门,这种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的方法运用到史学上,就是究版本、校文字、阐释字句、洞察事迹,考证天文、地理、职官、名物等问题,在专门和精深上做文章,形成了一套可以操作的、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辨伪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的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他们运用这些方法,考证文献,克服了以往史家依靠个人的学识主观先验地凭事理推测、鉴别史料方法的局限,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对于史学的科学化、客观化起了推动作用。

另外,汉学研究中常用的通例归纳法也被运用到史学研究上。清人治经,特别认识到读书必明其例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他们认为“读古人书,必先寻其义例,乃能辨其句读,非可妄议。”[4](P173)戴震对《水经注》通例之归纳,卢文弓召对古书行款版式通例之归纳,段玉裁对汉儒旧注通例之归纳,凌廷堪对《仪礼》通例之归纳,王念孙、王引之对发疑致误之归纳等等。都是当时以通例归纳治经的显例。这种方法波及史学,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人均不同程度地在治史过程中运用义例归纳法,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三,在历史编纂学上,史家反对《春秋》笔法,反对以正统论著史,也是受了汉学的影响。《春秋》笔法是对传统史学影响很深的一种观念。宋学家对《春秋》研究、解说,形成《春秋》学。这种研究又渗透到史学中,在治史中形成了重《春秋》褒贬,重正统论,重《春秋》义例的现象。[3]清代汉学家一反宋儒重心性义理,好阐发议论的作风,变而为重文字训诂,好考证求实,张扬“实事求是”的学术个性。在史学上,则是轻史义,重史实,反对只重褒贬大义,而于史实却不甚理会的作史态度。尤其反对在历史编纂上搞《春秋》笔法,辨正统、闰统。钱大昕通过归纳、剖析《春秋》义例,指出《春秋》从不在文字上搞褒贬,而是“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4](P17)他批评欧阳修编纂《新唐书》、朱熹编纂《紫阳纲目》使用《春秋》笔法的做法,认为二人之书既掩盖了历史的真实,又褒贬不当,给读史者造成极大困难,因此他提出:“史家纪事,唯在不虚美,不掩恶,据事直书,是非自见。若各出新意,掉弄一、两字以为褒贬,是治丝而棼之也。”[8](P350)与钱大昕一样,王鸣盛也反对治史模仿《春秋》笔法,认为“《春秋》书法,去圣久远,难以揣测,学者但当阙疑,不必强解,唯考其事实可耳。……究之是非,千载炳著,原无须书生笔底予夺,若因弄笔,反令事实不明,岂不两失之”。[6](卷71)他同样批评《新唐书》和《通鉴纲目》意主褒贬的著史宗旨,认为记载事实乃史之天职,妄加予夺,实不可取。《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欧阳修以《春秋》笔法著史,于“事实不其经意”,“传闻多谬”。[9](P411)总之,以《春秋》褒贬大义治史的观念受到了批判。宋人由重义理而重《春秋》笔法,清人由重考实而反对《春秋》笔法,反映了宋清间史学由重阐发向重事实的转变。

与《春秋》笔法相联系的是正统观念。宋人著史重正统、闰位之辨,清人这一观念比较淡漠。尽管在清代史学史上,由于宋学的不绝如缕,正统观念也时隐时显,但总的趋向是受到批评。清初,王夫之即对正统论作了反思,认为以正统解说历史,真伪混淆,无法自圆其说,故而他评论历史,“不言正统”。[10](P1106)乾嘉时期,钱大昕更对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虚引中宗年号以记载武氏事迹,以明正统归李唐的写史方法表示不满,指出“史者,纪实之书也。当时称之,吾从而夺之,非实也。当时无之,吾强而名之,亦非实也”。从史以纪实的角度否定正闰之争的不合理。这些,都可以看出汉学求实精神的渗透。

其四,由于受汉学的影响,乾嘉时期的史家在解释历史的发展时,很少使用“天理”、“心性”这些宋儒惯常使用的概念,他们多数已不再执着“天理”这种封建纲常名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事物,议论历史人物的功过,讨论历史的盛衰。而是就历史事物本身发论,冲破先验的“理”来评说历史。如王鸣盛对王伾、王叔文“永贞革新”的评价,赵翼对武则天的评论等,都能冲破成规,得出新颖的结论。在思考历史盛衰变动时,乾嘉学者在哲理上发明不多。赵翼用“地气说”解释历史兴盛衰亡的变动,认为政治兴衰是因“地气”转移,这样的解释带有神秘的色彩,但又是一种宏观的历史运动观。崔述对社会历史的变化也有自己的看法,且能贯通古今思考问题,以“势”解释历史变动。[2]这些都是乾嘉时期较有价值的思想。但总起来看,由于受汉学名物训诂、重文献考实之风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史家在历史哲学上没有大的建树,论史而蔽于理。倒是受公羊今文学影响的一批人,在历史哲学上有一套宏通的系统看法。

总之,汉学对史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看,它培养了中国史学的求实精神和理性精神,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证辨析史料的方法,扭转了长期以来史学著作资料选择的主观性和论点的直觉性。从消极的一面讲,由于汉学过分强调考证辨伪为“实”,分析评论为“虚”,从而严重限制了史家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他们对历史的盛衰运动、历史运动的支配力量等历史哲学问题思考甚少,无法对历史进程、历史运动这一历史客观性的问题做出系统解释,他们缺乏自己的哲学体系。又由于汉学崇古,有愈往前古,愈得其真的儒学求本化思想,影响到史学,“博古”现象严重。我们不能说乾嘉学者都博古而不通今,但“博古”思想影响到他们上下贯穿的通识眼光,也是事实。

由于汉学对史学的影响主要在治史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历史编纂等史学客观性这一层面上,无法对历史进程、历史运动这一历史客观性的问题做出系统解释。因此,当外部社会发生动荡,需要人们预见历史发展趋势时,汉学就无能为力了。而注重哲理思辨的宋学就有可能抬头,站出来论证历史之发展变化。但宋学的过分虚妄也使人生厌,于是有人就试图将汉学的求真务实与宋学的思辨议论结合起来,汇合汉、宋,摒弃汉学的琐细和宋学的虚妄,在史学上做到事实真和义理明,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晚清以后史学逐步摆脱经学束缚而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师培. 刘申叔遗书[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王记录.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M]. 合肥: 黄山书社,2002.

[3]吴怀祺. 宋代史学思想史[M]. 合肥: 黄山书社,1992.

[4]钱大昕. 潜研堂文集[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戴 震. 戴震全书(六)[M]. 合肥: 黄山书社,1995.

[6]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M]. 北京: 中国书店,1987.

[7]张之洞撰. 范希曾补正. 书目答问补正[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9)

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看(书报),并理解其意思。历史阅读能力就是通过看历史书籍(包括各种材料)并理解其意思的能力。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在能力方面规定:“在把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见,高中生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主要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是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次能力的基础,“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要具备高层次的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因此,必须把培养历史阅读能力作为历史课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2.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需要

从全国高考和各省高中会考看。能力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历史学科的趋向是:以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不拘泥于教材。这种趋向,以近几年采用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和历史材料论证题最典型。用课外历史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课内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新情境进行观察、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做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判断、表述、论证,解决历史进程中规律性和本质性的问题。这种趋向,实现了把阅读能力与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相结合进行考查。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指导阅读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讲授新课时,老师应作阅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的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应当如何从章节目录阅读到子目录,如何弄清章、节、目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如何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句、段落。如何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如何认清哪些是史,哪些是论,史论是怎样结合的等。

2.指导学生带着目标仔细阅读课本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3.适当提问讨论启发学生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4.要求学生思考归纳,深化理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1)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2)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5.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中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1)莱克星顿枪声(开始);(2)大陆会议召开(建军);(3)《独立宣言》发表(建国);(4)萨拉托加战役(转折);(5)约克镇投降(胜利);(6)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10)

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切忌照本宣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如此的灿烂和厚重,既有汉唐盛世的辉煌也有近代百年的屈辱。教师在讲授不同历史阶段或者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正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逐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政史不分家,引导学生用“结合”的方法学习历史。“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要把历史和政治的这一关系给学生讲透,引导他们用政治学的知识分析历史,用历史学的知识检验政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

初中历史笔记重点归纳篇(11)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发展的。教材文本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学科内容复杂,学生要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就必须识记大量的时间、地名、人名、事件和术语等。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趣味记忆法

《心理学》把兴趣称为集中注意力的源泉。那些容易记忆的史实,往往都具有新奇、生动和趣味性强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在不脱离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和加深,恰到好处地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地理解教材。如讲“巨鹿之战”,可补叙“破釜沉舟”的故事;讲“淝水之战”可插入“草木皆兵”等故事。这些故事用时不多,却使事件进程脉络更加分明,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助于记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2.归纳记忆法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就包含有对所有要识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意思。实践证明: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出一条条线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历史,可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这样,学生就能由纲及目,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3.比较记忆法

比较法对培养分析和记忆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比较,就是对历史上的相同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辨别,找出优劣高下等差异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要弄清这些现象的异同,必须借助于比较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大体说来,可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大类。

纵向比较是对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如,讲中日《马关条约》,可与《南京条约》比较其异同。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比较其背景、结果和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

横向比较,通常是同时代或同类性质的人物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如,明末清初中国思想活跃的局面与西方启蒙运动之背景比较。

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从平日检测和考试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在答题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要点不全,其根源可以从我们教学上检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炼教材内容的要点,培养其概括能力。例如:讲鸦片战争的背景,可概括为两个要点:一是西方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扩张性要求,二是中国的国情,地大物博、国力孱弱。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善于挖掘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二,都可以用来阐明“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