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1 16:43:26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72

对历史发展的线索的掌握、历史规律的归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事件的评价就会不够精确。以至于历史现象不能对应相应的历史评价,同类历史现象无法上升到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往往发生了一定偏差,那么在高考历史中极易形成错误认识,这是学生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只有学会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强化知识体系,才能羸在高考。

一、知识整合,强化体系

学习过程充实、漫长,要步步为营,学生在对教材熟练掌握的基础,必须学会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对零碎的知识进行类化、固化,不断的巩固知识体系。

(一)抓住线索、提纲挈领

历史基础知识穿越古今、横跨中外,要对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整合,首先就要找历史发展的线索、抓v史发展的主线,构建起知识的框架。

1.梳理时间发展脉络,明确历史发展时序。历史发展是岁月的累积,在悠久的岁月里学生首先要明确历史事件发展的时序,而不“张飞打岳飞”。学生只有明确历史发展时序,才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按时序发展进行掌握。

2.找出历史发展的线索,提炼历史发展规律,做到提纲挈领。中国近代史曲折反复,学生比较头痛。其实你只要掌握几条线索即可:一是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史;三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史。

3.归纳历史的阶段发展特征。归纳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就等实现了对一个历史时期的宏观掌握。再如中国近代史,主要特征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二)化难为简,轻松掌握

深入阅读教材、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在高度统率教材的基础上,将史实重点化,将难点简单化。找出史实之间的联系,把史实高度整合起来,做到轻松掌握。

1.抓关键词句,精简知识。学生要学会做历史学习的“小裁缝”,对于历史知识进行合理的剪裁,做到由多变少、由粗变精。如斯大林模式,核心就掌握关键词:高度集中,就能了解斯大林模式。

2.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简单概括,便于轻松掌握历史事件。如新航路的开辟,是近代史上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事件。我们就将之总结为 “四个四”:即四个原因,四个条件,四次探险,四点影响。就这样把一个难于把握的问题清晰化、简单化,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做选择题也不容易将原因混淆。

(三)学会归纳,简单掌握

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有基本的要素:时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同类事件的在发展上也有其必然的规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将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去分析历史事件在时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方面的共性,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更有利于掌握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

1.归纳历史事件发展原因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如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其原因可归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严重、思想的转变和主观因素,再将各时期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可以得出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等。

2.归纳同类历史事件纵向整理。如党的一大二大直至十八我们可以做一个归纳;各国的思想巨人;重要的战役;或以第一、较早等作为依托进行归纳。

3.中外同时期的横向对比学习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的历史思考。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比较。

二、温故知新、掌握理论,升级体系

(一)学思结合、学习理论

1.思考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对历史要进行反思,思考历史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思考历史与现实,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新知,服务于当下,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为未来社会发展作准备,这正是历史的教育功能之所在,也是学习历史的意义之所在。因此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从历史发展得到启示。

2.熟悉历史的基本理论,思考历史的基本理论。将历史知识放在理论下思考,从历史知识中求证历史规律,从理论高度去驾驭历史,必然使学习历史进入更高的境界。

(二)强化学科的基本素养

对于历史一词的概念理解,对于史料、史论、史学基本观点等有所认识,对于塑造知识体系是锦上添花。

(三)学习新史观、刷新历史知识

随着新史观的提出,对于历史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原有评价渐趋不合时宜。学习全新七大史观,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对于历史知识进行更新和重组,可以提升我们对于历史知识更好、更全面的掌握。

(四)联系热点、回归社会现实

历史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单纯的回顾过去,这样的历史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学习历史是让我们学会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对社会发展起借鉴作用。既然如此,历史知识必须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你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历史知识也就有了时代意义、时代价值和生命,从而深化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2)

二、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课程知识各模块的整合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情况,在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改革上,有很多突破性的尝试,这些尝试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念上,一直到今天为止,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在进行教学体系的调整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这一点内容外,同时还应该审慎、积极地汲取国外历史教育观念中的积极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体系调整时,应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基础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一,从思想文化、政治以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古今中外历史的叙述,基于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其互相作用的特征,在建立和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时,应整体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注重教材中各模块之间的统筹兼顾与互相参照,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全面、深入且客观地进行历史专题的叙述。第二,加强各模块内部之间的整合。基于《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可将教科书作为其整合的“依托”,基于其自身对历史宏观、微观的理解,在不违反课标的改革精神和不违背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历史教学体系重新进行建构与整合。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必修一,教师可采取以问题作为核心的方式来实施整合,整合单元1、单元3、单元4以及单元8的相关内容,着重探讨我国政治发展的简史。此外,还可采取以对比为目的的方式来其进行局部的整合,比如为了理解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之间的不同点,可把单元1、单元6以及单元7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以此来分析和探讨中西古代制度的不同。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3)

目前,我们所用的属于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对于教材上,也存在弱点,即具有较差的时序性、整体性、以及知识系统零碎。分析学生的情况,其基础较差,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来说,理性小于感性,所以,我们教师应在对教材的整合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的理解、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达到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历史知识在把握上达到时序性、整体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伴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冲击着教师旧的教育理念、知识的结构。对于新历史教材,受“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的影响下,在指导的基础上而编写的,对于教师,在学习整合历史教材的基础上,自身的素质达到提高。

二、教材整合,把握的原则、方向

对于教师,往往对历史教材进行整合,为了指导、帮助学生而建立的,即完整体系的历史知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设计的。在教材整合方面,从以下的原则、方向等方面把握:

(1)对于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而进行。

(2)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材的具体内容而开始。

(3)在学校和国家的推进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积极去配合。

(4)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我们要依据课程的标准、模块去教学,所构思的模块是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框架。

三、教材整合的基本策略

1.整合同一版本的教材内容

(1)从课程的主题出发而整合。

对于历史新教材,其专题的编写模式主要以教学主题而编写的,从必修教材或选修教材开始,或者涉及到小的单元、小的一节的内容,都以特定的、某个教学的主题而编写的。在历史教学中,对于每一节课,中心思想是教学的主题,而主题属于一节课的主导和纽带。我认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确立主题。根据主题而重新规划教材的结构,再进行教学的设计,使知识结构是严密的;逻辑顺序是符合所要求的,对于学生来说,在主题下而去学习,从而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对于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其主题是: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第二,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这一主题为中心而设计。对于教师的备课、教学过程,要抓住“主题”,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来优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在过程中,要抓住“主题”,来达到知识线索的清晰,学习的效率提高。

(2)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教材的整合。

对于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包括:横向的联系和纵向的联系。对于横向联系,以时间为点,即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所存在的联系;对于纵向联系,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考虑,这里把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都考虑在内。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我们所遵循的是:历史知识内在的联系、知识的规律,这样利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掌握。

2.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

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从知识的重合点开始进行,达到整合。根据课程标准,这是教材的依据,而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体现的是课程的标准、要求,属于同一个的知识点。对同一知识点来说,虽然说法上不同,但是,教材内容的重合很多,对于我们教师的备课、教学过程,所关注的是这些重合点,为了优化主干知识,也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整合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1)从实用性开始,整合要注意有度。

对于现在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往往知识是丰富的、内容是复杂的。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习过的历史知识会遇到,这样的历史知识很少,但是,新课程要求掌握这些知识,为了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的备课要全面。在整合教材中,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

(2)从服务教学开始,合作其他学科而整合。

对于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趋向专业化,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以前的知识储备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以及开展与其他学科间的合作整合。

4.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整合

在高中,历史教材学科严密的知识体系打破了,编年史体例改变了,以专题为主的教学,其专业性是较强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出发而整合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有意给予学生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逻辑、关系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在教材的线索达到理清,在历史知识、体系达到建构,这样,学生就会掌握知识。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4)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出现的新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历史知识结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构建知识框架,将各模块、各专题分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网络,对于基础年级学生日常学习、高年级学生备考有很大帮助。

一、顺应新课程改课教材变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传统通史教学体系,不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循环,而是采用“模块+专题”的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庞杂,包罗万象,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演变。结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历史学科的教和学亦离不开基本知识结构的构建。较之于传统通史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介绍同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使用现行的“模块+专题”的教材时,构建知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主题明确,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特点,揭示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注重主题性和系统性,“强调历史学科内知识整合”。这种体系设置强调需要整体、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阔的视野,较强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综合分析及应用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也带动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和学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像传统历史课堂只是关注教授具体历史知识,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等要素划分为干巴巴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记忆。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更要求理解和运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

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知识的网络,将各个模块分散、孤立的历史知识和原理,纳入完整体系之中,反映其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按照通史体例设置,“模块+专题”的教材结构完全避开与之重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教学实践表明,现行考试制度决定了历史是一小学科,加之有些地区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很大一部分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混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历史事件和人物张冠李戴,缺乏基本史学常识的现象。初中知识储备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基础不稳固为高中学习埋下隐患,部分学生遇到有时间跨度题目时常出错。通过构建知识框架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初中知识缺乏之不足,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顺思路,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更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专题内部、专题与专题之间,甚至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多方位的联系。通过架构知识联系网帮助学生整体掌握教材结构,加深学科教学目标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课堂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乏全局观,在课内练习中尚能做对,但是在综合练习非常容易出错,客观题混淆选项,主观题审题不准,不能将学过知识恰当应用。在大型考试中,基础题目能得分,而中等难度的题目失分严重。这就要求加强构建知识知识框架。教师要指引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知识全局出发,把握学科整体知识,从大纲到主线,从主线到知识点,层层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来源和内在联系,理解知识点内涵和引申含义,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点“一网打尽”。

在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中注重构建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挽救具体知识遗忘造成的失误。通过不断训练,即便遗忘了具体历史事件的要素,保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结构会帮助学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时间重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准确解决问题。

三、有利于顺应高考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

伴随着课程改革,高考命题也出现新趋势。据研究,“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单元式主体命题所占比重就下降了,学科式和学习领域式的主体命题逐渐唱主角”;而“学习领域式的主题所占数量是第一位”。高考更加注重专题与专题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结构的联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反映出历史主题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与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成为考试重点。在历史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中,不仅要精讲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学习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加强体系建设。

新课改主张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构建、深度解读知识结构,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在复习备考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构建的方法,然后要求严格学生自己去做。真正达到每一课都归纳,每一专题都有总结,自我构建起每一模块的立体知识体系,实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复习效率。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更大挑战,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不能仅仅识记具体知识点即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住基础知识的同时,自主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把握教材,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率,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郑林.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61页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5)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7-02

新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各门学科知识都作了重大调整,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高中政治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许多交叉、重合的知识,因此,如何科学整合历史学科资源就成为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政史整合,是指在政治学科教学中通过建立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有机联系来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渗透与应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融会贯通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课改后的高中政治教材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的密切联系也印证了这一点。政治与历史同属社会科学,基于不同的学科功能,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在内容的编排和选择有不同的要求:历史偏重客观史实和强调论从史出,政治则是根据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概括为理论。因此,历史中总能看到政治的影子,而政治也始终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为了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某些重要知识会在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交叉呈现和融合。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内容,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如果能整合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将会从广度、深度等方面拓展政治教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教育部在《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在考查学科能力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着重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文科综合的这种考查方向更加要加强对政史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例如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福建卷)39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略)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8分)

尽管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而是以它作为素材,但这道题也启示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超越单一学科维度的知识点讲授,而要强化学科间知识渗透,努力挖掘、整合政史学科知识间的联结点和交叉点。整合的内容如果合理运用,能够引发学生从政治与历史角度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学科间的正向迁移, 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渗透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基本原则

(一)应遵循内容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是指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虽然分属不同学科,但在内容上并非毫不相干。恰恰相反,正如前面所说,高中政治与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存在许多交叉、重合的知识,它们之间在诸多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应根据相关内容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笔者认真研读了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教材,发现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历史学科知识的地方主要有:《经济生活》中关于纸币、对外开放的知识;《政治生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联合国的发展历程、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文化生活》中关于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等知识;《生活与哲学》中关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内容。为了优化高中政治教学,就有必要把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以此拓展、深化政治教材。

(二)应遵循容量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性是指程度适当、合理。整合历史学科资源仅仅考虑内容相关性是不够的。实际上,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还必须考虑课堂的教学容量,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度整合,容量必须是合理的。如果凡是相关的内容都引入政治课堂,那么,政治课就有可能成为历史课。比如:《政治生活》关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知识与高一历史教材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上有诸多重合。高一历史教材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即“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笔者在认真研读历史学科的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先是引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作为理解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的基础,进而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概况和表现”引入政治课堂。通过整合与政治学科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不仅适度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也让学生对政治教材的理论观点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的基本方法

(一)围绕重、难点整合历史学科资源

季苹教授认为:“知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增加活力的。事实的背后是概念或原理,当现象或信息被注入概念或原理的时候就成了有说服力的事实,它可以增加人的理解力,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否则,事实仅仅是信息。”[1]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行文上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注意采用从生动有趣的个别、具体事例和材料入手叙述,能够通过分析综合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但内容表述依然存在抽象化、概念化和成人化的倾向。[2]基于此,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和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就有必要提供或补充相关的事实或信息。例如:笔者在讲授《政治生活》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由于这一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着力点,如何让学生懂、信、服,不能光靠教师口头分析和灌输,必须充分回顾历史,用“史实”说话:太平天国运动在其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张,但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而束之高阁;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也失败了;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胜利的果实却落入“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手中。通过回顾“史实”,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其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革命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对于这一结论,学生应该能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相应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能得到很好的达成。围绕教学重难点整合历史学科知识是政史整合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方法。

(二)根据探究主题整合历史学科资源

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做这种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四个必须模块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的主题不一而足,但都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高中政治教学中整合历史学科资源还可以根据探究主题的形式进行,通过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贵在参与,学生智慧的开掘和能力的发展就是从参与开始的;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学生最终研究成果的质量高低,而在于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得到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一旦参与其中,就会领略到基于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给他带来的乐趣。例如:笔者在《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中,结合“回顾历史的教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搜集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养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研究性学习能拓宽学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查阅资料中掌握方法、丰富知识,并在思考中提高能力。政史知识整合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创造知识的过程。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自觉树立“大文科”观念,特别注重政史学科间的渗透和整合,努力打通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任督二脉”,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掌握知识,在政史学科间游刃有余,从而更加优化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6)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课标,深刻理解课标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的课程理念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从整体上落实这些课程目标。其次,我们要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以及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利于深化学生认识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 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7)

例一:在学习现行高二的世界近现代史时,教师必须要对其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近年来,在史学界大多赞成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评价历史,为此,教师在把握教材时必须要掌握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几个历史时期:㈠14、15世纪——17世纪,资本主义前时期(简单协作);㈡17世纪——19世纪初,手工工场时代;㈢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二、提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别性

在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他原有认知结构中能够吸收、固定新观念的上位观念,并努力使这个观念具有清晰性、稳定性、可辨别性。因为这个起固定作用的上位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别性越强,学生学习新观念就越容易,也越易于保存。教师要想使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记忆能力更久、更清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注意方法,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率是所有教师一直所追求和探讨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适当的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现有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经过不断地对比,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记忆单个的历史事件到有相同特征的历史事件,使学生由死记硬背到有思维的记忆。

例二:在学习辛亥革命时,由于它也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因此可以指导学生与相联系。引导学生回忆时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和百日维新颁布的内容有不同之处,看出他们的实际行动比宣言退步,分析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妥协性、软弱性,它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中同样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派虽然在武昌起义之初取得胜利,但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对比,也正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注定在当时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要及时归纳、总结,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和概括性,并且整体性和概括性越强,就越有利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但实践表明,不少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是零碎的、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因此教师应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规律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其内在统一性和规律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整体性、概括性和结构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不间断地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从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自主地利用已有知识加以提炼,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性。从整体和结构的高度出发去记忆历史知识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为清晰、条理更加清楚,对教材的把握更为到位。

例三:在学习新中国的成立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面临危难时诞生,它为挽救中国而坚持不懈地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此之前中国曾有以下几个阶层为挽救中国而进行抗争: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㈡地主阶级(洋务运动);㈢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惟有无产阶级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四、从结构入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历史结构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性。历史问题的结构决定解决问题的历史思想与历史方法,结构蕴涵着方法,结构提示着方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可用结构分析法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历史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辟新的道路,提供新的武器。知识的结构性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的内容,针对具体内容还需要从结构入手,从结构中以原有的知识导引、分析、解决现有的问题。

例四: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从性质上分析出它也是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争。从战争的性质的相同,找出与其可对比的战争进行比较。如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异同点,由于他们都是属于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那么,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引导学生分析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签定使日本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从中国掠夺了更多财富,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从而也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中也可以使学生分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点——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历史教学结构性原则的运用可以使历史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知识系统,学生每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都应该把它溶入到一个整体之中,让学生自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历史并不是无味的记忆,他们相互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以“点”看“面”,以“面”概“点”。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它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以建构历史认知结构为中心的整体认识观,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方法和观念,进而有效地克服肢解历史知识和方法的现象。

二、它提醒我们,发现式学习和开放性教学应该有一个“度”,不能走极端。无数的教学案例证明: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不着边际的发现学习,“无结构教学”、极端的“开放性教学、开放课堂、自由学习法”并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只注意知识的增长,把单个的知识点作为学习重点的倾向,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

四、把学生的认知眼光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也使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向未知的历史规律迁移,洞察的倾向增大,因此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书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吴立岗《现代教学论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8)

1.整合教材是优化复习内容的需要

通过整合舍弃教材的枝节内容,保留教材的骨干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简约而集中。这样既有利于教,也有利于学,既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又有利于师生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突破。

整合可以使复习内容变得有序、完整而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宏观历史,便于学生加深对具体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深刻理解。

2.整合是提高复习效果的迫切需要

整合教材使复习的角度和内容有别于新授课,可以有效避免雷同与重复,可以产生对学生的“新异刺激”,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整合,把零散的历史知识纳入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记忆保持;整合把对教材内容的平面叙述变成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分析,而从不同的角度组合教材内容,又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整合特别有助于发展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整合教材是提高应试水平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过程,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宏观历史的认识,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结构上把握知识内涵,认识历史知识的价值,即使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低层次要求,也不仅仅是再认、再现孤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是强调了再认、再现的系统性、完整性、透彻性。高层次的“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整合教材的要求。教材本身是平铺直叙的平行系统,而中考命题思路则是专题形式的立体系统,因而复习过程中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就无法适应考试要求。分析近几年的中考问答题,对整合知识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1)要有比较精巧的、有别于原教材的整合角度;

(2)要有鲜明的历史基本主题;

(3)要对整合教材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即概括内涵、揭示特点、说明原因、分析影响、比较异同、得出结论。

整合教材是教师应该钻研的基本功。整合得好,复习内容就精而准;整合得不好,复习内容就散而废。所谓整合得好,是指抓住了基本主题,揭示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反映了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整合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而要整合好教材,教师必须做到深刻理解各章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刻把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就学生而言,必须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接受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

二、整合的原则及方法

1.联系原则

历史知识有着前后相承的因果性、左右交织的关联性;历史知识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整合的依据,发现并揭示联系是整合的任务。因此,不能离开联系搞“拉郎配”。

2.主题原则

能否提炼出覆盖教材的核心内容、体现中考能力要求的鲜明主题,是决定整合质量的关键所在。复习课必须用鲜明的主题来贯串、归纳、组合历史材料。

3.复合原则

对教材的整合是对教材内容的立体分析,处于教材支配地位的核心知识必须放在多维结构体系中反复考察,这样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内涵,认识其价值。如“新经济政策”既可以放在一国范围内看苏俄经济政策是怎样根据本国实际而调整的,也可以放在世界范围内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政策作比较,以揭示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巩固新政权的。总之,对重要的历史材料,教师和学生要学会“左顾右盼”,反复利用,对它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4.层次原则

这是指整合内容可以是多层面的,师生可以根据复习要求分层次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先从史实角度,再从理论角度整合;可以先整合单一历史现象,再整合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总之,整合要遵循由史实到史论,有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5.思维原则

思维原则要求师生带着思维要求去整合。整合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堆砌和罗列。要使整合的内容具有内聚力和生成力,离不开用思维主线贯串材料,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归类、概括。思维原则还要求师生带着观点去整合,以求使整合内容涵盖知识、观点、历史思维方法三方面要求。如整合“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就必须带着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观点,概括历次调整的核心内容,分析调整原因,说明政策调整的历史影响。带着观点和思维要求去整合,可以使整合的内容更深刻,更有力量,更能说明问题。

依据上述原则,整合教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为核心

第一,把涵盖众多章节的重要历史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如“国民大革命”涵盖4节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复习,可以重点考察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大革命的含义、大革命的过程、结果、历史影响以及各阶层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可以分析产生大革命最终结果的原因。

第二,抓住重要历史现象产生背景条件来聚合内容,或者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来发散内容。如复习1931―1937年的历史,可以抓住“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四件大事分别考察共产党、亲英美派、爱国将领、工人农民、学生、英美等各种政治力量对待四大事变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及政治影响。

(2)以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思想为核心

第一,综合历史人物的活动,概括历史人物核心思想,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作出正确评价。

第二,分析、比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说明其历史影响。

(3)以历史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为核心

可以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去整合。如整合“一战后、二战后、20世纪六十年代、九十年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等。

(4)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核心

如19世纪晚期到“一战”前夕是特定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上垄断,政治上逐步民主化,对外扩张增强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抓住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串联若干历史材料。

(5)以历史观点或者历史结论为核心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9)

21世纪呼唤有智慧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养成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拥有不同资质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我们教育界备受关注的核心命题。新课程背景下,整合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和要点。

所谓“整合”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的建构、序化的过程。课程整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学科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无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我们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的整合。目前,我个人认为,搞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和整合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一、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现状,急需我们教师对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浙江省在初中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历史只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初中生要学习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

从初中综合课程标准中,我们已经看不出历史的整体脉络,那么在教材中就很难显示出历史的基本结构和系统,要学生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更是天方夜谭。学生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虽然在某些方面增加了能力,但是三年下来,初中生不可能学到通史知识,一些历史的基本思维,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很难形成,在这种基础上进行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出现了认识的困难。如果说过去我们初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弊端是通史基础上的重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影响教学的话,那么在综合基础上进行专题+模块的综合学习,同样会导致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困难而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使学生从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出现了一道靠自己很难跨过的门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专家、历史学博士赵亚夫在《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中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仍需要在两门通史上下功夫,否则任何形式的历史学习内容,都不能够满足高中的模块结构”。历史的发展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习中只有突出这一特点,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二、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的理论基础

整合教学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这种教学策略的提出也有着教学论、认识论和历史教学论方面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论和认识论研究为高中历史整合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以整合的方式而非分散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加工的,知识越整和越易于学习。知识联系越密切,越易于与大脑相容,大脑不存在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机能,它更象是一个路标,把不同学科领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系统论的原则也告诉我们:社会、自然、大脑都是个大系统,每个系统又是由若干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当一定数量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联系起来之后,就产生了一种1+1>2的效果。就是要解决目前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盲点”,旨在通过学科内知识的整合以及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新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的先验经验、有意义的脉络、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而非建于抽象、片段的零碎知识上[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韦小满等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8页]高中历史新教材整合教学基于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看到学习各领域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关联性,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

格式塔心理学家研究也证明,人的大脑会把客观现实加以组织,变成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心理事件。并进一步指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整体到部分,由整体的陪衬和显示部分的意义。使学生在整体世界的背景下去审视各学科知识内容,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在学校,我们继续使用着支离破碎的教学方法授课,而广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所在。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我们必须关注适于学生整体发展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用整体的教学方法教授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的学习,以便让他们在未来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切实运用这些知识,我们最终必须将所学课程加以整合。课程整合一个亮点在于教师再次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明白,我们的教师一旦熟悉了上课的材料,他们此后就会用自认为最有意义的教学方法,用很自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有就是,学科内部的联结关系虽然不宜察觉,但终究是存在的。一旦被找出,这种后连接关系就变得明显而确定。通过运用连接的模式,我们的教师可以确定单元教学的顺序,因为这些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有时候课程整合关注的是如何整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不是学科内容的单纯叠加。它是通过学科本位的教学将元课程中的各项生活技能串联起来。在学科化知识结构的组织过程中,将各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关键生活技能串结起来,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又显而易见的课程整合模式。我们的教师通常会将思维技能和协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些技能本身,于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实质上成为了思维技能、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多元智能等学习载体

三、初高中历史整合教学策略思考

关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第一线教师都已经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赵亚夫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4月),解爱群的《教材内容整合:高中实施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9期),马凤鸣、赵虹的《中学历史整合式教学实验的构想》(摘自《内蒙古教育》2007年1期)。关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教学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是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如何衔接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具体,特别是适合浙江省省情的教学研究还不是很多,在具体教学策略上还有许多空白点,他们的这些研究成为我写作论文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问题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探索。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整合

鉴于初中开设综合课程实际情况,高中的历史教学首先要立足于这一事实。在让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花些时间给高一新生补充一些学习历史所必需的通史知识。具体说就是在开学后的前两个星期内,先不上新课,用这段时间来跟学生讲解中国史和世界史。先讲中国史,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顺序,让学生明白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先后顺序和重大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和后果。如中国历史从距今170万年前进入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有包括原始群居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公元前2070年我们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末年被商汤所灭,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和鼎盛时期。西周在巩固奴隶制方面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文明: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代替西周的是东周,东周又分成春秋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灿烂辉煌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套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由于实行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代之而起的是刘邦建立的西汉,西汉在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汉承秦制”,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颇有建树,既有向西北农开拓疆土,也有通过丝绸之路而走向世界。西汉灭亡后,刘秀建立东汉,并出现了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东汉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形成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这一时期政治分裂,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民族融合,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不久完成全国统一,中国进入隋唐盛世。隋朝虽短,但在一些制度上很有创新,为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唐朝前期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生产关系,革新政治,轻徭薄赋,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睦邻友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后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衰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和北宋、辽西夏对立和南宋与金的对峙,1271年元朝建立,不久统一全国,中国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元朝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最后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在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1840年终于被外国列强打开国门,中华民族开始了沉沦和抗争。

按照同样的方式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线索和基本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和世界两门通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一些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历史线索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开始新教材的专题结构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困难将大大降低,为搞好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奠定基础。

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整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课堂是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知识迁移理论认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都直接影响着迁移。教学内容有整体性,学生就会知晓个部分知识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关系和意义,在学习中容易从整体迁移到部分,活把整体纳入整体结构;教学内容体现有序性,学生就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进行知识的垂直迁移;教学内容体现概括性,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进行知识的水平迁移。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知识载体,这为我们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去整合教材内容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高中历史新教材是以专题为学习单元,这为我们进行整合教学提供里一个便利条件。在我们备课时就应该按照主题化、集约化、结构化和层次化原则去整合教材。先确定教学的目标根据目标确定一个教学主题,主题应该是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广、能够把其他教学内容串联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系统效应其次,应把具有较高概括性、解释性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放在教学中心,使之成为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的重点,使其释放出最大的教育能量。第三,我们教师需要在课上抓住若干历史的基本问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序列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就不单是孤立的历史现象,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历史的规律[历史教学新视野99页]。第四历史知识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认识历史表象,继而形成历史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体系,最后形成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下面以高中历史选修3《走向世界大战》一课为例来说明一下历史整合教学问题:

在备课时,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中心是走向世界大战,围绕这个中心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局部侵略的态度和做法、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目标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慕尼黑阴谋,难点是绥靖政策。接着先让学生结合教材找出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和态度,中学生对这些历史现象形成一定的历史表象时,引出绥靖政策这一历史概念。让学生在理解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概念,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然后再以绥靖政策为线索把本课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国联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的做法是绥靖政策开始的标志,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时标志着绥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而慕尼黑阴谋则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使苏联和其他国家对西方大国更加不信任,直接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绥靖政策为核心的历史知识体系。接下来围绕两个问题让学生探究,一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二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危害,或者说绥靖政策与二战爆发之间的关系。这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来分析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危害,最后理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牺牲弱小国家民族利益,企图毁灭苏联的真正意图。这样学生可以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实质,得出关于这个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的启示。

3、专题内容之间的整合

新教材不同于旧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题性体系和模块是编排。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过去严格按照教材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已经成为了历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要求我们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本身具有时序性特点,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样也具有时序性,打破这一时序,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将不能客观的展示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甚至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在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就存在着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中有三个问题: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也有三个问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

二、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内容来让学生学习这两个专题,必然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因为抗日战争放在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历史通史知识,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混乱,认为先有抗日战争后有辛亥革命,怎么会形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认识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抗日战争本身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是把它和后面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开来学习,学生就不可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完整认识。此外,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放到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间,不仅人为的打乱了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也使得抗日战争这个问题不伦不类,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把这两个专题整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先来学习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从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外,前几次都已失败而告终。外国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继续沉沦,民族危机一再加深,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侵略中国东北,由于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另一个问题,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的民主革命。把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整合在一起,依据课标对重点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既照顾了历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突出了专题性。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教材也需要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中学的历史教师已经站在了改革的前列,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和热情去思考、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美]罗宾・福格蒂,朱迪・斯托尔.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10)

核心考点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进行考查的最基础的部分,是建构纵横历史考点知识体系的细胞,是高考历史学习“点”的功能体现。如果平时复习对核心考点知识内容没有准确掌握,形成不求甚解的程度,也就决定将来高考成绩一定不理想。因此在平时高考备考复习中,同学们最基本任务是要整合核心考点的基本内容,加强对其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概括,做到整合的考点内容要“透”、“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运用理解的功能,可以形成终身记忆考点内容的效果,这类整合形式通常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例如宗法制的整合:

通过这样的文字整合,逻辑关系清晰,宗法制的内涵、影响等方面内容清楚、准确、全面,基础历史知识得到夯实,是备考思想即“以不变应万变”的一种体现。

二、专题整合

专题内容往往是以时间为主线,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某一文明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纵向发展历程,勾勒出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是历史学习“线”的功能体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共设计了25个这样特征的专题,是高考命题考查同学们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主要载体。因此平时备考复习专题知识不仅要掌握学科主干核心考点内容,还应该学会专题整合的方法,把分散、孤立的核心考点知识纳入到直观、简约的历史科学体系中,突出历史发展阶段性和延续性,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本质,同学们的纵向历史空间、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类整合通常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的途径来到达这样的效果,例如运用思维导图以全球史观来整合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这样整合,可以清楚地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的动力、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等等,历史发展线索直观清晰,同学们可以对其历史进程有系统和全面的把握与理解,真正起到培养历史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模块整合

高中历史新课程共有三个模块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每一模块从宏观角度反映了中外某一文明内容的纵横向发展历程,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某一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反映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是历史学习“面”的功能体现。模块往往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主要对象,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主要依托。因此在平时备考复习中应该通过模块整合,既要体现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同一文明的差异性,解释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模块课程设计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模块三进行整合:

通过这样整合必修三模块知识,可以直观清晰了解中外精神文明发展历程,理解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趋势和规律,使必修三考点知识从宏观上最终形成“点”-“线”-“面”的思维网络格局,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学科思维能力。

四、通史整合

通史通常反映中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横向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重现社会历史全貌,运用某一史学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来正确理解某一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发展概况,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合力,展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观题往往以通史的形式出现,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通史备考复习中可以通过通史整合手段来实现以上目的,提高运用史观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史整合通常是打通必修、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把散见于必修、选修教材各专题中的各个考点按照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横向联系,把必修、选修内容考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史包括古代世界和古代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又应把中外每一通史分成若干历史时期,再以某一史观为指导把每一历史时期的考点整合成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新的网络知识体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古代通史:

通过这样整合过程,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全貌,揭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五、主题整合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篇(11)

学生的认知规律都是由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符合这一规律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材,这样才更容易提高课堂效率。如:可以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三子目录“和平解放”整合到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来讲述,一方面,从时间上来说这样调整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是指1949年10月1日之后,调整后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这样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利于知识的连贯。

二、以学生的思维变化规律整合教材,突出教材重难点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变化的一般规律为:在课堂教学开始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中间的20分钟,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随后,思维的集中程度逐渐下降,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重新整合,以突出重点,及时把握好学生学习最高效的时段,避免出现理解上的断点。

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告别“雅尔塔”》时,可先讲述苏联发展模式――苏联模式的利弊;再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是西方的“和平演变”;随后再讲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巨变两个子目录。这样整合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从而突出了学习重难点,使学生在最佳时间内完成了学习内容,也符合学生的理解顺序。

三、以教材隐现的主题整合,构建知识模块

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材中大都隐现单元的主题内容,但又分散在多节课中,因此要让学生能完整地理解教学内容,就要对教材重新整合,实现主题内容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和内涵。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在学习外交成就时可以把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外交成就――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欧建交、中国与亚非拉等国建交,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外交成就――港澳回归,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外交成就――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题,实现学生对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强调历史再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主题知识模块。

四、以联系乡土历史整合,体现历史现实感

教材一般只是提及基本的历史史实,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教师可以把学生家乡历史发展实际与课本知识整合起来。渗透了乡土历史文化信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乡土历史的研究和探讨,达到对教材中所提到的类似情形的延伸和理解,从而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子目录“对外开放的窗口中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立足家乡连云港看开放,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从连云港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发展变化,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再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从而更好地利用家乡的变化来加深学生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以历史线索整合形成专题,增添历史复习的活力

历史教材编排一般依托一定的历史发展线索,但知识点往往分布在多节课之中,如何把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时可以从“近代社会确立”的形成过程着手,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整合专题。1.近代社会确立的条件:①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②经济上――新航路开辟;③政治上――资产阶级形成。2.近代社会确立的方式:①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②以民族解放形式;③以改革的形式。3.近代社会确立的完成:一般认为在工业革命后基本完成,即19世纪60―70年代。又如:对于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进行中国近代史复习时,可以依托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之一――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来整合复习。西方列强的侵略:可以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知识有机整合;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可以将“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进行归纳整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把握,达成培养知识与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