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4 16:31:29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1)

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灵性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思想的课堂,是动态、多维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的课堂;智慧的语文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课堂,引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的课堂。总之,构筑智慧课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要构筑智慧课堂,就需要语文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文本的价值取向,结合学情,调动自身的教学智慧,发现动态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利用课前预设孕育智慧

课前预设是教学的起点,对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是智慧课堂的铺垫。在课前预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文本,从深度、广度等方面进行研读,挖掘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本的资源作用。

在课前预设中,教师的智慧还体现在研究学情,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进行学情调查能提高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告诉我们什么不需要讲,什么需要重点讲,什么地方需要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率获取知识,这样,课堂有效教学就完成一半了。

在文本解读与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课前预设还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45分钟所要讲授的内容,如设计课堂的导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选择教学策略、突出难点与重点以及设计什么深度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等等。

这样的课前预设把关键点放在学生外在需求与内在欲求的交汇点上,决不等同于简单的备课,其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与智慧。

二、利用问题情境生成智慧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利用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生成课堂智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致力于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说,“语文教师若不熟谙提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难易适中,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不要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而设置一些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对不对”、“是不是”,或是不需概括地、简单地从文本中找出答案。二是要宜精而恰当,提问多了、浅了,形成“满堂问”,就会割裂教材,淹没重点,智慧课堂要杜绝老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而学生却没有思考的时间。三是求多维开放,可以在一些文本情节的“空白”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他们留下自由发挥的余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设计问题的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笔者在教学《祝福》时,就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在教学《滕王阁序》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骈文的特点,笔者请学生按照骈偶的句式找出骈偶的句子,并谈一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被调动起来了,自然会去分析其中的要点,这比直接讲解文体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其间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课堂提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展现更多的课堂智慧。

三、利用对话交流挖掘智慧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多向的交流机会,通过“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来挖掘智慧。

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智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主体没有参与教学或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徒劳的。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要走下权威的讲台,和学生一起求知探索,最大限度地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使教学真正有效实施。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时间,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笔者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就注重了三个层面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搜集材料,细读文本,走进作品;二是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引导、点拨、总结,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理解,解读阅读教学中常常容易忽视的人文性、多元性,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三是学生与经典对话,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经典作品,与经典对话,从而达到拓展课堂的目的。笔者通过这一次次、一层层的对话,逐步构筑了阅读的智慧课堂,也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反思体验提升智慧

语文的智慧课堂也是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除了课堂教学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性、实践性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受、体味、领悟,从而提升智慧。如结合高中必修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智慧;利用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写作智慧;提倡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心灵的高度。

总之,这些反思实践与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整合,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积累、反思、实践的语文智慧课堂中来。

五、结语

智慧课堂的构筑既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起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让我们的课堂与智慧同行,与高效相伴!

参考文献: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2)

智慧课堂是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为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以资借鉴。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完善他们的人格成长,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理想课堂。构建智慧课堂,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层面和教学手段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它的内涵。

(一)教学理念层面的智慧课堂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应当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打造智慧课堂,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引领,不管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打破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关注课堂生成,将教学目的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智慧者”,进而使知识课堂逐渐走向智慧课堂。

(二)教学手段层面的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实施和应用,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体现了学生作为探索者、发现者、实践者的主体地位,而且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获得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有了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智慧课堂的生成。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梳理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在多层面上保障智慧课堂的实施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现智慧课堂。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1. 以学生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一个主体,就是学生。但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中心地位,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陈旧的教学理念的误区。智慧课堂则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得以绝对保障的。教师只有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才能据此展开有效教学。

2. 教学要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长久以来,国内教育者都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因此课程教学不免形成“满堂灌”的局面。其实,教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领域。知识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智慧,成长为有一定学习能力,在今后具备获取知识能力的人。为此,教师应该树立智慧教育的理念,使教学从知识型走向智慧型。

①以学定教。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遵循以学定教原则的课堂,因为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和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进行教学,而是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对圆具有的已有认知进行梳理,然后询问学生对于圆都有什么理解。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教师再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再进行新内容的教学,会更有重点,有方向,课堂也会更充满智慧。

②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合作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更是不能欠缺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应该树立合作的意识,在合适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飞跃。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不同的圆柱和圆锥,有的是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有的是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有的是小组内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也有的是不等底不等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体与圆锥的体积有何关联。由于学生持有不同的圆柱和圆锥,所以他们都投入了合作操作中。在合作中,学生将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中,再将圆柱中的水倒入圆锥中,仔细地观察着,热烈地讨论着,并且详细地记录着。在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大大激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最后,三个小组的学生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没有关联,但是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发现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个结论使得学生十分好奇。教师要求这个小组的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实验汇报。汇报完,学生恍然大悟: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是圆锥的三倍。如此,具有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课堂更具智慧性、艺术性。

(二)多层面保障智慧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1. 利用翻转课堂保障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具有四大优势:用视频再造教育;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因此翻转课堂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智慧课堂的保障。为此,教师应该利用翻转课堂来确保智慧课堂的构建。例如,教学《平移与旋转》的过程中,榱吮U现腔劭翁茫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了解与感知平移和旋转。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对平移和旋转有了初步认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多次观看也大致了解了这节内容。这样一来,就为《平移与旋转》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新知已有掌握,教师所做的,就是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根据学生课外观看微课视频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如此,课程变得更有效率,学生学习更有重点和方向,教师教学也能更有针对性。这是智慧课堂的基本保障。

2. 利用微课保障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应当是高效的、互动的、快乐的、开放的、信息化的。微课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教学的产物,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完成解惑过程。它的出现和运用,使“教与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使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和探究。因此,利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教学手段方面的保障。例如,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微课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语言、物品运用到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如教学完“认识时分秒” 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认识钟面”,视频中首先介绍钟表的历史,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制作钟面?接着边操作边讲解制作过程,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钟面。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拓展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智慧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都应追求的课堂局面。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任敏. 聚焦智慧课堂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 新课程(小学),2013(4).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3)

一、引言

高校化工专业的宗旨是培养能对各种化工及相关过程和化学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并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过程模拟、设计的人才,其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三传一反”,即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动量传递和化工反应过程。学生经常会遇到用计算机学习的情况,所以使用智慧教学的方式既符合化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能用较有新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

二、当前高校化工专业课程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我国教育改革刚开始推进,所以传统教育下高校化工专业课程的开展还有不少的问题。比如,课堂上,教师没有办法顾及众多的学生,因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复杂的化工知识,加上教师缺乏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化工教学困难重重。另外,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而高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导师没有办法像在高中时全天盯着学生,而且高校学生没有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就会有所放松。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教学方式没有新意,学生在课堂中难以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再加上教师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讲知识,以灌输为主;而且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化工专业课的理解能力较差。比如,在学习“物理化学”时对相平衡理解不透彻,就可能影响之后“化工原理”中传热理论的学习。在学习后面的课程时,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基础理论不扎实,想再回来补前面的课程,这无疑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化工专业课堂开展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应运用新型教学理论,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推动智慧教学在高校化工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解决已知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以上笔者所列举的问题都是化工专业教学中较为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化工专业教学效率低下,限制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应得到妥善的解决。高校的管理模式与高中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差异,高校的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而言,高校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更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优秀的教学管理模式。但学生由高考的高压环境进入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甚至部分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适应高校的学习。因此,高校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尽力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校教师能为学生做的是为学生答疑解惑,强化学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提高效率,使课堂尽量饱满。使用智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通过智慧教学系统将问题转达给教师。在整合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后,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课上进行教学,讲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好地理解难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而在这一点上,智慧教学有着远胜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同时,教师上课时也应该不拘于形式,尽量丰富,使课堂富于变化,尽量多彩一点。这样,学生也会随着每次课堂多彩的变化自然而然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经过日积月累,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就会慢慢提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可度也会随之提高,上课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二)利用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学会时间管理

因为高校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所以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束缚也更少,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较充足。有些学生能利用这1022021年12月些时间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而有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反而变得松散、懒惰。环境突然发生巨大改变,学生的落差感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也会因此变得迷茫。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智慧课堂来帮助学生管理时间。现在,一部分学生已有智慧课堂,他们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来了解学习的进度与计划,并且帮助自己进一步融入课堂,根据学习的计划,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一系列学习计划,这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很大。而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所需完成的任务、学习的计划,实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等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来。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一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所以他们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把时间花费在玩耍上,因而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白,高校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传授多元化的知识,帮助学生转变思想,成长为积极向上的人。

(三)运用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十分依赖课上学习的时间,甚至有些学生不进行课前预习,只是在课上听教师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了解学习中的重难点,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这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给学生留下的自主时间较少,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水平有目的地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提高教学效率,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智慧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课上、课下知识传播的枢纽,对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先进行预习,了解重点,解决难点,再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带着问题进课堂,着重听取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讲解,并且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积攒下来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而教师则可以通过智慧课堂了解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着重讲解难点,而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授课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剩下来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习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同时,通过智慧课堂,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更加便捷了。对于不会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线即时询问教师;教师及时完成“一对一”“点对点”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答疑点、攻克难点。

(四)运用智慧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时,只能在课上听教师讲。如果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或表达方式不同,那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不同。而智慧课堂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液体精馏部分为例,其内容很抽象,且有大量用符号表示的公式,仅靠学生个人的学习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而智慧教学软件可以辅助学生理清公式,弄懂传质的机理,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课下,学生可尽最大努力理解知识,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剩下的都是偏难一点的理论知识。这一部分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弄懂确实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知识加以梳理。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地运用智慧课堂为学生进行知识难易程度的分级,将其中较难的部分列出来,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这样,即使学生不能全部弄懂,但学生对难点也会有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当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了知识的重难点后,他们在知识的理解上自然会更上一层楼。有些学生因缺乏向教师请教的勇气而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利用智慧课堂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学生只要在线上把问题发给教师,接下来就可以静静等着教师的回复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课堂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不只对高校,甚至对学习的全学段都有极大的帮助。而对高校而言,智慧课堂软件在未来完全落实之后定然是一大利器。化工专业课程应当积极利用好身边的智慧课堂,使其与学科特点积极融合,真正成为利器。教师应该积极把智慧课堂运用到化工专业的教学上,摸清套路,使其在授课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毛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29):217-218.

[2]吕浩源,何明.“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路径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8):31-35.

[3]姚明敏,杨凯.“智慧课堂”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学刊,2020(9):90-93.

[4]高婷婷,郭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9(1):11-17.

[5]王万森.适应社会需求,办好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7(10):5.

[6]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7]刘树仁.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19-120.

[8]黄梅.教学的智慧与智慧的教学——以化学学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4):5.

[9]李嘉琳.论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10]王玲.让"鲜活的教育"走进化工分析实训[J].新课程·教研版,2010(9):285-286.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09-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2

一.研究背景

时代呼唤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由智慧教师和智慧教室这两个构成要素,并且以智慧教师为主要内容。历史已表明,智慧课堂可以不特定于智慧教室中,但不能没有教师的智慧,因此发展教师的智慧是智慧教育的逻辑需要。然而,智慧教室先行一步如雨后春笋,从工具性,教育容量等方面为智慧教育发展助力,使得智慧课堂标准和要求提高,智慧课堂变得更为复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智慧性要求。具体到一线中小学教师,智慧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性智慧的发展,很多国家将其作为新世纪各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还应是“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在诸多的教师专业发展细节性问题中,实践性智慧是“教师角色所拥有的独特范畴中的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任何方面都应当围绕着它来建构”,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基础点和生长点。专家学者对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进行的研究,多停留在生长、原则、路径等“应然”讨论,具有文献起点的“指导意义”。到头来,中小学教师实践性智慧到底怎么发展,没有一个可供借鉴和操作的有效方法。

嘉信西山小学近十年的研究,始终将理论落到实践,以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为研究思路,在已形成的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模式和区域教研模式下卓有成效地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自始至终将教师的课堂表现力(教学能力)作为研究的重心。同时,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化和研究经验的丰富,反观研究,既然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又何必过多在课前备课和课后总结进行“旁敲侧击”,大可直面课堂教学。延续一贯研究思路,我们利用技术尝试“实践价值”的关于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解决方法。

二.智慧课堂实验室的提出与设计

实践性智慧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其特点是生成性、缄默性和情境化。它渗透内化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发展须以课堂作为基点。然而实际课堂过于个人化、情境性,教师的行为在时空上表现的单向和瞬时,不能有效支撑教师反思和实践性智慧的生成,这也成为制约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研究的重要难点。使用技术手段赋予课堂实践的“重复性”、“再生性”便是化解问题的一个思路。这个技术封装的课堂就是本文要着重阐释的智慧课堂实验室。

1.理论构基

智慧课堂实验室何以能够在促进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中发挥作用,也即其存在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逻辑合法的理由。

(1)智慧说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对智慧进行过阐释,共同的观点是智慧为“人在活动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能力系统往往又表征为知识。怀特海说,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问题时知识的选择和运用。知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具有价值倾向,而智慧指向实践,是主体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伴随有主体性的价值取向。冯契说,人就是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德性和人格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言下之意,人在获得知识并且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智慧的发展。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主体知识的智慧化。

可见,智慧与知识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同属一个范畴,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然智慧可以通过知识实现获得,那么理论上它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被他人获得。反过来说,要实现智慧“迁移”的目的,须将智慧进行知识化。即智慧抽离情境变为知识,知识在个体间迁移,在类似情境下知识附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再以智慧表现出来。往往以一种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机智行为都是智慧的外在表现。可以想见,没有外在行为,智慧只是知识内部的状态,无形无影。实际生活情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人行为的分析来判断其聪明与否。在教师教学情境中,也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实现对人的智慧的间接把握和评价。

“智慧说”在研究中的作用,第一,作为理论基础。智慧与知识关系辩证统一,智慧通过知识化的方式转移,智慧课堂实验室借助知识形态的相应动作在教师智慧生成,迁移和发展上有所作用。第二,具有方法性质的指导作用。智慧以外在行为的方式被表征,指导我们在研究时借助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来把握其实践性智慧,研究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2)概念转变理论

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质是对教学的更高层次的认知及相应概念的转变。多个概念转变理论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对概念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就教育领域而言,具体概念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性替代,另一种进化性发展。无论是变革性替代还是进化性发展,概念转变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认知冲突的产生,对当前所掌握概念的适用性产生质疑,萌生不满,或受到新刺激,直接产生认知的冲突。然后是创建新概念,通过理解和顺应或者在新认知过程中创建。就教师教学层面能力发展来说,通过差异引起教师的认知冲突产生改变的内驱力,差异的来源既可以是教师自身也可以是外界,通过新信息或是概念的补充实现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实践对教学认识进行“丰富”和“修订”。

(3)反思说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反思是一个人重要的内省认识活动。它的思维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和实践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反思,实施,再反思一再实施的行动框架。人有效的反思行为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我反思素质高和反思的刺激信号强。

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反思已成为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参差不齐,个人反思存在力不从心。通过群体的参与,集群体的反思力量,屏蔽一己之力的单薄。反思是零散的、经验性的、不可重复的,借助多媒体影像技术让教师基于证据进行反思,证据反复重复,教师和同伴选择针对性事件进行强刺激的实用性反思。教师通过有效反思,概念认识发生转变,在实际的践行中智慧逐步得以提高。当然,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有问题”的部分,教学中有价值意义的信息同样是反思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同伴来说更有意义,启发作用明显。

2.设计思路

智慧课堂实验室是合理应用现代技术有效干预课堂实践,从课堂情境出发回归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应着重关注课堂情境的有效还原,教师反思的针对性资源和智慧发展的实践方案。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技术化的硬件环境,其次是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1)实验室的环境设计

智慧课堂实验室整体上分为教学区和观察区。为避免教师教学和同伴评价相互干扰,达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评价的自由度,教学区和观察区通过特定技术隔开,两个区域之间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即观察区可以获得教学区的信息,而身处教学区的人并不能察觉到观察区的存在。

教学区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它是一间教师和学生非常熟悉的课室,配备有现代教学设备比如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智能录播设备,以及适配套的软件系统等。观察区与教学区紧连一起,供教师观课,实时评课。观察区配备有功放设备和闭路电视实时播放教学区录播视频,观课教师既可以透过玻璃实际观察教学区教学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视补充教学区实时教学信息。使得教师近距离近观感的接触教学情境,全面掌握教学信息,置身于课堂场域之中。观课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不仅实时,还很真实,更切中问题。课堂实践的真实以及教研反馈的实时为后续研究的提供保障性的支持。

摄像的空间布局,分别设置四路摄像头,记录教学区学生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观察区教研共同体成员的讨论,并且这四个独立视频流构成一组记录节。教学区摄像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调控,自动是特写的电脑桌面,全景的教师及讲台,重点选择的学生,优先级是电脑,学生,教师及讲台。此外,在输出设备的交互界面中全保留这四个视频内容的同时可以实现四个视频画面的任意切换。全面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的课堂状态和反馈行为。通过对课堂各种行为的捕捉,可以间接的获得关于授课教师智慧的信息和评价。通过全程录像,细节捕捉,形成一个可供全面反思的资源性“材料”。弥补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实践时材料不足依据不强的缺点。

(2)实验室的资源设计

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和评价记录资源。在教研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教师教学视频进行切片,可以按照视频逐帧流向的线性切片和依据不同内容的非线性切片,建立切片库。为达到目标视频的快速且准确定位,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切片进行逐一的详细标记,然后依据标记实现快捷检索。同时将教研共同体同伴的评价实时记录,与相应的教学行为视频相匹配。教学视频切片资源实现对课堂的精细化聚焦,教师可通过此细致地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和进行全面的反思,同伴互评的记录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有针对性的反思。此外,教研共同体同伴在分析教师教学进行实时评价时,大脑亦出现类似情境的连续性反思,引起原有认识的冲突产生新的认识,丰富自己关于该类问题的认知,促进自身反思和提高。

优质课例资源。通过智慧课堂实验室中课例研究的不断开展,丰富且富有特色的课例研究不仅直接产生有意义的结论,还会为实践性智慧课题的研究走向纵深提供资源的支持。进行优质课例资源的筛选,建立优质资源库。就个体教师自我发展而言,不断地课例研究,可以形成内部互动机制,在优质课例资源的开发中促进教师提高,在教师提高的过程中促成优质课例资源的产生,双向促进形成研究与教师发展良性互动,而在教师之间智慧发展方面,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智慧通过课例资源实现知识化,客观化,以知识的形式在不同对象教师之间流动。教师借助优质课例资源实现知识的学习,反思自身课堂教学,发展自身教学认识,尝试在实践情境下的知识的智慧化。实现优质实践性智慧的再生成。

(3)实践性智慧发展方案设计

实践性智慧发展必定发生在实践性的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实验室以实际教学为抓手,它是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核心着力点。备课为了教学,反思为了更好的教学。智慧课堂实验室专门针对教学情境而设计,需要将wiki协作备课和课后反思黏合在一起,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及资源的对接和贯穿(如图5所示)。通过串联,各环节的资源达到通式化无缝衔接,而课前课中课后关注的教学问题也达到高度一致,教学问题过程中的保真性,不会随教学情境,教研环境以及研究突况等的变化有所发酵。从而使得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的有效性和研究的针对性。

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教研,有效提升同伴互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促进个体教师反思资源的生成,因为教研情境的高度一致,生成的反思性资源具有高度聚合性,针对性强。有力地影响教师的反思,深度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高。另一方面,教研中各环节优质的教学设计、视频切片、研讨记录等资源生成资源库,是为其他教师反思和借鉴的资源,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

三.实验室应用原则和方法

1.应用原则

凡事有原则,问题解决不够理想有时并不是工具的问题,而是对工具的使用不合理。为了有效使用智慧课堂实验室实现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也要遵循几点应用原则。

真实性课堂是前提。智慧课堂实验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空间上保证课堂及教学的独立性完整性,课堂不受干扰保持原生态。教师实践性智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和生成,课堂的真实性可以从源头确保实践性智慧的真实,从而使教研有意义。不是真实的课堂就不是真实的实践,实践性智慧也就不是真实的教学智慧,这种伪实践性智慧没有价值,对其的研究会干扰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研究更无必要。

研究对象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一方面,教师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研究表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是教师自我快速成长期,而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是困难期,瓶颈期。而有经验教师又是教师团队中最活跃的群体,学校的主力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智慧课堂实验室将其作为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案例选择的合理性,所选主题能反映教师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符合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扩大受益面,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事实上,智慧课堂实验室资源有限理应关注较普遍和广泛的教师群和研究主题。

群体参与是保障。不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或课后的评议,教师是以一个成员角色存在而不是独立个体,在教研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下完成整个教学及其反思,有效改善同伴程式化事务性的听评课,换为理解式的时常换位思考来关注课堂及课堂事件,为组内每个人提高提供形式可能。群策群力不仅能屏蔽单人教学及反思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比如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在场不充分,教学反思乏力等,还能够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下有效提高群体内每个人的教学智慧。它是智慧课堂实验室中教学实施的效果和研究质量的保证。根据具体需要,教研共同体的人员构成课进行适度调整,但无论如何,整个过程都不能将群体的参与进行简化和简单化。

2.应用方法和策略:行动学习

顾泠沅等人在对国际上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结合课例的同事互助指导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较一般性的校本“行动教育”模式。模式的流程分为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可以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向课堂的转移问题。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5)

“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创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教会孩子学习的思维方法而非单纯的知识定理。而“微课程”则是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大班课堂而言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们的课程时间大多数在10分钟左右,并且采取数字化授课模式,利用网上平台进行高效率的专题学习。我校选取了一个初一教学班作为基于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实验班,并最终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

一、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实例

1.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首先智慧课堂里的所有教学框架依然来源于传统课堂中。将课堂的主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新课讲授”“练习与强化”“知识复习”。通过微课程要求将它们分别制作成长度大约为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或者是完成时间在20分钟以内的测验文件。同时在授课方式上,采用有别于讲解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自主探究然后小组讨论得到正确的知识定理。通过随堂的视频学习,将课程测验发到学生的终端机上(PC、平板)。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验的完成。然后发回教师的反馈收件篮中。最后通过简短的“复习视频”对上一讲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快速梳理。课程的反馈和作业的完成交给课下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自行在课下完成。

2.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实例

通过调研,我校由初一数学组牵头,以二班为实验班。选择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作为本次智慧课堂的微课内容。上课地点位于我校的微机室,通过将视频文件发送至学生的电脑桌面。由学生打开文件进行学习。在“课程新授”这一板块的视频中,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实例由浅入深地生动讲述了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相关定理。而在课件二“练习与强化”中,我们通过将知识新授里的知识点制作成填空选择题为辅、开放式问答为主的解答题。例如“如何判断家中的毛巾挂杆是否平行”或是“如何通过手里的基本测绘文具画出两根平行线”等需要自主思考,但是回答方式多样的开放性问题。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将长度大约在5分钟左右的复习视频按要求播放,最后再由随堂教师抽取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一个大体的评价与梳理。

二、微课数学智慧课堂的发展

1.研究结果

我们通过将平行线这一知识点同样在同年级三班由同一代课老师进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讲解式讲解,得到了如下的反馈。采用新模式教学二班中,50人里有47人表示课程很有意思,内容新颖不枯燥。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三班里,同样总数50人中只有17人表示有上述想法,之后通过匿名调查反馈。二班中有48人表示已经了解本次所学内容,但在三班中仅有34人。通过笔者随堂听课,观察发现二班基本全员参与程度高,学习专注度高。而在三班,虽然在课程开始的十分钟内基本听课认真,但在十分钟过后,有部分学生存在开小差、讲话以及犯困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象越发明显。而通过对授课老师的走访,老师表示,二班的学习氛围和劲头明显好于三班,其次是在作业方面,二班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正确率明显高于三班,并且意外的是,二班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回答,思维面比三班学生明显广阔一些。

2.研究分析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和质量,关注个性和智慧的发展。21世纪人类文化正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培养“有智慧的人”已成为时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审视现在的课堂,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智慧发展的整体关怀。课堂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向培育“有智慧的课堂”,实现“转识成智”的转变。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正是借用数字化手段营造智慧课堂的有益探索。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生命感知,给予其人生以智慧的启迪。教师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人,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课堂要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然而,智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什么教育是智慧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具有流变、灵动的特性,人们给它罩上了神秘的外衣,使智慧变得虚无缥缈。因此,很难对智慧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智慧是教育的理想,乃至一种境界。但如此“虚”而难于把握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有无规律可循?怎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呢?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我们认为,智慧课堂是基于生命发展、基于唤醒智慧、基于培养合格公民的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场所。“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注重知识发展的课堂教学形态,由从学生知识的增长到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师生交往,创设自主的课堂、活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和趣味的课堂;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智慧教师富有智慧的教学,培育学生灵性、完善学生个性、开启学生智慧。智慧课堂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智慧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策略、教学设计等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目的,是以教师的教学智慧为根本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中体现“转识成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教学过程。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和理念

智慧课堂中教师是智慧的教师,课堂是智慧的课堂,管理是智慧的管理。宗旨在于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智慧课堂中的每一组材料、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理性思考的结果。理性的设计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促进学生对课程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仅局限于怎样把本课知识讲清楚,而是包含了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课程信息引入课堂,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想、寻求证据、作出证明、举出反例、社会调查、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在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法,从而也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和成功的体验。

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应试课堂”。所谓“知识课堂”、“应试课堂”,主要特质在于其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以对“课本知识”的单向习得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垄断者,课本是毋庸置疑的“权威”,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以知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考试为主。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沟通、合作和交往、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识成智”。

归纳一下,智慧课堂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成长;二是课堂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三是课堂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成为合格公民。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一是教学目的以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指向。二是教学过程以强调师生情智交流为本体。三是教学评价以关注学生智慧发展过程为重点。

三、构建互动教学系统对智慧课堂的作用

(一)课前―发挥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的优势

一堂好课必须“赢在起跑线上”,课前的认真备课非常重要,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堂好课也要讲究技巧和效率,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反复磨课,才经得起推敲和学生检验。如果能发挥学校的引领主导作用,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磨课,将原来课前同行间的局部交流扩大到全校甚至校外,或者进行其它学科及社会资源的渗透,将为教师合作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设计出一堂更好的课。

所以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构建不能光局限于课内,还要包括课前备课的模块,教师可以在这里方便地上传、搜索、共享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可以自动进行格式转换,并且有不同的工具可以使用,例如查字典。

发挥网络的优势与集体的力量,突破传统纸上备课的限制和时空限制,任课教师在平台上备好课并共享,其他教师登录后即可查看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建议,互通有无,最终反复修改形成磨课共识,再交还给任课教师充实自己原有的教学案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都融入集体的智慧结晶,同时每一节课的资源还可以反复使用和不断提高,大大提高每节课的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课内―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讲练结合的模式,课堂效率低,教师很难实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往往是凭经验猜测重点、难点,导致已经掌握的学生也要跟没掌握的人一起反复炒冷饭,没有掌握的学生有问题却得不到点拨。长此以往,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进度受阻,思维走向凝固。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学生的人性品质、信息素养、创新精神日益受到重视,如果能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将极大地打破传统课堂的樊篱,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

例如:为了推进数字化教学,构筑智慧课堂,在2013年举行的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等部门承办的“第二届移动教育高峰论坛暨移动智慧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专家介绍了“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的概念和经验。所谓“未来教室”,就是通过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利用云端服务器建立资源和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教与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效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智能终端和学习内容的整合、师生间工具透明化的互动至关重要。“智慧教室”的贡献,在于让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更有效率,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智慧教室”中的智能终端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或习题等城即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实物展台则可以将作品或文稿等传输到电子白板,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材料呈现、教学情境创设及数据分析整理等工作。

专家讲的“未来教室”及“智慧教室”,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智慧课堂。目前智慧课堂项目已经在杭州不少学校开展,包括杭州再灵科技和施强国际等公司都在杭州各区县学校进行试点,比如上城区有13所学校与再灵科技合作试点两年,试点学科已经覆盖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绘画、阅读理解等全部基础教育学科。下城区也与施强国际旗下的施强网校合作,在春蕾中学等三所学校进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点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装备及模式也得到了更新。

考虑到听众的接受程度,香港和台湾的专家讲得都比较浅显,主要介绍了硬件终端的情况,较少涉及软件平台,其实,要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学校,硬件配置可能差不多,主要的差距是在软件平台建设上。

以下城区的施强网校项目为例:他们的智慧教育平台界面,打通了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等三大终端,可以线上进行数百人的名师课堂教学。平台界面是一块网络黑板,在三大终端中都可以调用,左上角展示摄像头中教师教态,包含录制的声音。左下角是在线学生的状态,对学生可以在线点名及锁定学生机或平板电脑屏幕防止学生开小差,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网上举手。教师上课时网络黑板界面中可以随时调入已经上传到服务器并自动转换格式的课件等资源,也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板书并体现到网络黑板上并进行多页保存,还可以调用画笔等工具或通过搜索得到各类图形、试题库、字典等资源。教师还可以把网络黑板上展示的课堂重点部分操作过程及教师的教态和声音录制成微课,还可以调用黑板上的试题集并自动或手动进行作业批改、统计和点评。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可以将上课时老师的板书、课件展示及标注拍照或截屏存笔记,方便课后复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线与教师交流。

(三)课后―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学生智慧的生成要经历知识经验的准备、积累、酝酿、顿悟的过程,所以课后的复习和交流也很重要。需要构建一个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调用课件、微课视频、拍照和截屏的笔记等进行复习并完成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用下一课老师的教学案或备课笔记来进行课前预习。

同时,学生课后的回家作业,无论是读、写、听、说,老师和家长既能远程“监控”,又能对孩子进行实时辅导。甚至老师明天的授课内容,家长今天就能提前知晓,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四、数字化智慧课堂构建的功能需求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智慧课堂的特征和理念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培育智慧课堂的重点是“转识成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智慧课堂的物理架构设计是在无线网络环境支持下,由多屏交互系统、无线反馈系统、平板电脑、远程教学系统、课堂实录系统等部分构成。数字化智慧课堂在功能需求上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调动课堂各要素的作用,促进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学习与发展,其大致有以下功能需求:一是配有电子白板,能将教师或学生端的平板电脑内容通过投影机投影到电子白板上。配置网络统计和分析软件,能对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具备智能化交互的功能,配备高清交互设备,能实现远程控制、远程音视频交互、远程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点评等功能。三是能够全程智能录播,教师走动或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场景能智能跟踪录像。支持电子白板中演示界面内容的录制,电子白板及平板电脑中书写、演示的内容均能记录下来,可录制多画面授课场景最终自动生成一个视频文件。四是拥有网络或本校提供的泛在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书包、有声课本、错题云等。

以上功能并不要求全部都有,有些学校仅仅只是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通过多屏交互系统,也能很好地实现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只需要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电子白板与平板电脑的智能交互与分析系统,支持随时随地任意组成虚拟学习小组,进行协作学习。二是智能课堂实录系统(具备微课视频录播、复习点评等功能)。

以上数字化智慧课堂的构建中,硬件主要是电脑、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三样,软件主要是支持这三大终端的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建设。相比之下,软件的功能需求要远大于硬件,可以有许多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动画有声课本的设计,既可满足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又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交互性,极大提升教学效果。普通话、英语评测功能,能有效解决学校长期以来难以开展口语教学和测试的难题,能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手写板书实时朗读功能可以使教师写板书时“即写即读”,减轻教师工作量。语音搜索功能可以免除教师使用软件和课件时的繁琐操作,只需一句语音指令,软件便自动为教师调用相应功能和资源,大大提高使用终端的效率,节省课堂宝贵的时间。

五、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构建数字化智慧课堂,需要构建互动教学系统,才能实现“转识成智”。下面就以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为例,介绍一下学校是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是广义的数字化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各类资源)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

(一)总体思路

通过实践研究,参考MOOC(幕课,即互联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成功的经验,建立起一个适合九年一贯学校本土化的“类幕课平台”,为学校的智慧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技术保障,为教师的数字化成长提供极大的空间,并力争让来自五湖四海,有着明显不同的教育背景、知识基础的孩子,跨越数字鸿沟,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预期目标

一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实现课堂教学实时互动反馈。二是实现学生评价体系数字化,形成完整的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袋。三是打造多维立体的家校沟通新模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积累,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向性的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五是逐步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家长、社会的数字化意识。

(三)具体内容

开发建设“一中心、四平台”,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

“一中心”即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可以将现有的教学案分年级、学科、章节、课时进行存储、并方便地在平台中进行编辑、导出、打印和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库,提供包含中小学主要学科的全部课件、试题、微课视频,并实现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方式的管理、检索、上传和存储。开发管理平台软件,建立用户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和信息的智能化处理。“一中心”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基础。

“四平台”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应用、学生应用、家长助力四个平台。

课堂教学平台,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核心,它包含“学情调查、目标问题、交流展示、学能监测、拓展提高、反思评价”六个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前期学生错题云和当前学情调查情况的智能处理并给出教学建议;能够随时调用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中的教学案(包括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资源,帮助教师备课磨课,同时能够检索题库自动或手动组卷,根据作业情况建立错题云,实现对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能够利用开发的专用电子白板软件,实现随意书写、随意作图和微课的自动录制;能够让师生通过平台进行主、客观问题和学生综合素质评语的交互反馈,并通过直观统计图表显现。

教师应用平台主要包括PC端教师备课和平板电脑端教师授课(网页版和安卓版)两大功能。网页版能实现基于学情调查等六个模块的备课,能实现文档的格式转换并打印,能对权限下教学资源按年级、学科、章节、课时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能完成班级管理和学生分组管理;能完成题库的检索、组卷和上传以及对错题云的教师端查看和处理等功能。安卓版能让老师在授课时对试题进行手写批改和交互反馈,并查看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数据分析。

学生应用平台的网页版可以查看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订正;可以查看学生个人错题云;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多次学习。安卓版除以上功能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实现问题的接收、查看、手写答题、提交和即时反馈等功能。

家长助力平台也包括网页版和安卓版两部分。主要用来查看自己孩子每门学科每次作业及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并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管理层、社区实时沟通反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数字化教学不再“遥不可及”,智慧课堂也“不再是梦”。目前,大成实验学校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正在招标建设过程中,其中课件、试题、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案”备课、上课的热情也很高,已有一定的基础。等2014年暑假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师生家长的应用积极性。下城区教育技术中心将根据学校使用的情况,适时将该校的经验向全区、全市推广。

今后,大成实验学校将在完善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功能,比如课前的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课中的错题云数据库、课后的学生电子书包等模块。进一步完善云平台和云资源,运用电子书包开展“智慧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开展个性化教学,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新挑战,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参考文献:

[1]沈俊卿.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智慧课堂[J].教学创新・理科园地,2012(54)

[2]崔婧.智慧教学新模式.智慧城市专题,2013:86.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7)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古希腊语中,“哲学”就是“爱智慧”。有的学者认为,智慧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感性、实践多个层面上发生,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是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是源于生活,活化已知,探究未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注重过程,传递方法,启思释疑的课堂;应该是实验先导,注重积淀,适时以思,灵活机智的课堂;更应该是在体验中得到愉悦,求真中寻得快乐,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课堂。

2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的几个方面

一个课堂有没有智慧,决定于师、生、教学资源等,其中教师是主导性的。所以,一个教师有没有智慧,要在课堂实践中来看,智慧型的化学课堂应该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2.1活化已知、探究未知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是给学生活化的知识,还是死知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形式。我在讲授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时,介绍了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如:氧化剂KMnO4、K2Cr2O7、Fe3+、Cl2,还原剂Fe2+、I-、S2-、H2O2……,并没有停止于表象,而是增加了如下四个实验:

2.3 实践积累,适时反思

在这里,笔者所倡导的教学实践积累来自课堂上的点滴积累和运用,她是丰富化学智慧的源泉。某位老师讲解Na和水反应时,让同学做分组实验,让几位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同学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描述、补充和完善,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现象的要点:红、嘶(师)、浮(傅)、游、熔(泳),教师顺势一句“红师傅游泳――速度(反应)真快的“歇后语”归纳,自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可见,幽默语言、形象的比喻往往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上课,有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你的相对论和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你会怎么办?爱因斯坦答: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从这个小例中,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幽默。

适时的反思也是积淀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包括了教材、教法、学法、试题、整个教学设计等等的反思。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后记、案例、教学日志等都是很好的形式,关键是教师能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滴闪光点,长期坚持,定能达到教学智慧的深化。

2.4 源于生活,实验先导

当今的化学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知识与应用分离的现象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于知识的应用之中;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知识、生活、应用的融合,既增长着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实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才能体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生成,所以,化学教学必须实验先导,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功能。

我们可以预测,将生活、实验探究、思维融于一体的化学课堂,肯定是智慧型的课堂。在讲解Fe3+、Fe2+性质时,有位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提供给大家赏析:

可见,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应用中深化理解知识,在过程中激疑、释疑,整节课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融、思维互动,也充溢着智慧。

3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3.1 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不是正比关系

学科知识的多少与教学智慧并不是正比关系,但是知识越多的人,他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捕捉应更深刻和灵敏。

3.2 化学课堂是形成和展示智慧的主阵地

化学教学智慧并不是自己看书学来的,这只是别人的东西,大的智慧应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产生,也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用。

3.3 教学有“格”但更要出“格”

长期以来,传统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按部就班、程序化,就象车间的生产流程一样,这样的“格”对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和年青教师的成长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进入教学设计的自由王国,才能有利于化学教学智慧的产生。

3.4 教学机智不是教学智慧的全部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21-04

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变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美国许多高校和基础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大数据的应用,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部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的报告,我国也有不少学校和教育软件企业进行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探索。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改进学习行为,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慧课堂的提出及发展

人们对智慧课堂的理解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教育视角提出的,另一类是从信息化视角提出的,本文所使用的概念是后一类。在英语中,关于“智慧”的表达有三种,即Smart、Intelligent或Wisdom。2008年,IBM最早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随后出现了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课堂等概念。IBM使用及广泛推广的“智慧地球”是“Smart Planet”。因此,现在人们所说的“智慧课堂”是智能化课堂(Smart Class),主要是从信息化的视角理解的,即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手段和课堂的智能化,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智慧化。

基于信息化的视角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从早期的辅助手段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传统课堂向信息化、智能化课堂发展,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目前对智慧课堂概念的定义也有多种类型。比如:有的学者定义“智慧课堂”是物联网和教育云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课堂;[1]有的认为“智慧课堂”重点在课堂中的应用,是通过云计算、网络技术、应答系统等技术手段来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展开;[2]有的学者提出建立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系统,具有课前多媒体电子教材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等功能,为实现“颠倒的课堂”和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撑[3]等等。

实际上,智慧课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与融合而逐步发展的。当今社会进入教育大数据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改进学习行为、变革传统课堂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里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概念。

二、智慧课堂的概念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目的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提出与发展既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产物,同时也是课堂教学不断变革的结果。

对上述智慧课堂定义的理解,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智慧课堂的构建依赖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

数据改变教育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数据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最为显著的指标,比如:学生识字的准确率、作业的正确率、多方面发展的表现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举手次数,回答问题的次数、时长与正确率,师生互动的频率与时长等。在课堂教学中生成了海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智慧课堂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分析,一切靠数据说话,依靠直观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实现了基于数据的课堂教学。

2.智慧课堂基于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和智能推送

传统课堂上每位教师常常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及时把握和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智慧课堂基于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和智能推送,有效地改变了这一状况:通过课前富媒体预习材料和作业,进行预习测评和反馈,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通过课中推送随堂测验,进行实时检测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实施针对性辅导,为学习者即时推送合适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智慧课堂采取“云+端”的教与学服务方式

智慧课堂的实施基于云计算技术、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部署和应用智慧课堂的信息化平台――智慧教室,其主体由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云平台等组成。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学习资源管理与服务、教育信息管理、多元化评价等功能,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时空概念,具备动态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使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4.课堂是翻转课堂进入2.0时代的最新成果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基于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传统教学流程颠倒过来,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分析和应用,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从一般性观看视频转变为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及反馈,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从对课堂的控制转向基于数据的动态学习分析、即时反馈及据此实现的教学机智,已经从早期的“流程颠倒”的翻转课堂1.0转变为“结构性变革”的翻转课堂2.0,从而实现了大数据时代的“智慧课堂”。(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的关系见表1)

三、智慧课堂的信息化平台架构

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为此,需要构建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端”应用的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应用功能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功能由从下至上的四个层次构成,主要包括:

(1)资源管理与服务层:主要是进行学习资源的管理和提供服务,包括课程标准、全科电子教材、各类题库系统、教学动态数据和教育管理信息。

(2)多元评价支持层:提供对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服务,包括测试系统、GPA综合评价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动态评价分析系统。

(3)端应用服务层:提供智能终端的学习、管理和应用功能,包括微课制作与应用、学习资源推送、端应用工具、第三方APP应用等。

(4)用户实现层:提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应用程序和方法,最终实现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信息支持。

四、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实现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不断改进的结果。大数据及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们从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对比来分析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1.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的是“5+4流程”结构,即包括教师“教”的5个环节和学生“学”的4个环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课前环节

(1)教师备课:教师依据上一次课学生作业和教学经验进行备课。

(2)学生预习:学生对上一次课堂上布置的预习内容进行预习,但预习结果的反馈要到上课时间。

课中环节

(1)授课实施:教师依据备课方案进行讲授,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听课。其间,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部分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实现了部分互动。

(2)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的作业和预习任务。

课后环节

(1)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第二天或下一次上课时递交给老师。

(2)批改作业:老师在收到作业后完成作业批改,批改的情况往往难以及时反馈到下一节的备课中。

(3)评价反馈:老师将作业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通常需要两三天之后。

2.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

智慧课堂教学采用的是“8+8流程”结构,即包括教师“教”的8个环节和学生“学”的8个环节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课前环节:

(1)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作业成绩分析,精确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教师向学生推送富媒体预习内容(微课、课件、图片、文本等),同时推送预习检测的内容;

(3)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内容,并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记录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4)课前讨论:针对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

(5)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课中环节

(1)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对学生提交的预习检测统计分析)、测评练习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导入新课程,提示或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展现与分享: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并重点听取在预习中理解不透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新任务下达: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并下达任务完成后的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

(4)合作探究: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主要包括分组合作探究、游戏教学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5)实时测评和反馈:学生课上完成课程导入和新任务后,进行诊断服务,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得到实时反馈;

(6)精讲与点评:基于数据分析,教师根据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难点进行精讲,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7)巩固提升: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课后环节

(1)个性化推送: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

(2)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给老师,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

(3)批改作业:教师批改主观题,并录制讲解微课,推送给学生;

(4)总结反思: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或论坛上感想与疑问,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进行反思。

五、智慧课堂的主要应用价值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对传统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构建建构主义理想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理论,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智慧课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非常好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环境所提出的较高要求。智慧课堂按照知识建构螺旋上升的特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利用多种新媒体、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立体化沟通交流,有利于开展协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者知识意义的建构。

2.促进课堂形态的重大变革

智慧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应用,使课堂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新技术、新媒体和智能终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为师生建立了更为开放的教室和课堂活动。例如,云端智慧教室无传统的讲台与黑板,课桌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元的交互协作方式,教师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手中的任意移动终端设备(手机、PAD)实现书写并向教室内大屏幕投射,教师常用的PPT不仅仅可以一帧一帧展示用,而且可以进行任意的手写、标注、推演等,传统的课堂已经变成了数字化的“体验馆”、“实验场”。

3.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颠覆”。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转变,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实现富媒体化、智能化、碎片化,按需推送、实时同步。课堂结构发生了变革,教学进程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习与智能测评在前,教师依据课前测评分析,有的放矢,分层教学,通过微课吧、分组讨论、精讲点评、分层练习等方式组织更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课后教师能够给每个学生个性化的作业,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4.构建全过程学习评价体系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其核心是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提供测评练习,教师能够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做出诊断评价。例如,通过智能评测系统实现数字化作业或预习预设的问题评测,收集、判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自动数据分析与反馈,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及时、准确、立体的信息,据此实现有的放矢的备课,选择适应的教学策略。通过随堂练习及评测系统,进行实时测评、统计,快速分析与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与内容,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展示了教学艺术。基于数据的分析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依据,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和反思评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

5.实现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

智慧课堂取得实际成效的前提是常态化应用,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通过开发应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微课”制作与推送功能、动态学习评价与数据分析功能、灵活方便的智能终端应用功能等,实现常态化教与学的应用。例如,“微课制作与应用平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视频制作和应用工具来说,更加简单、方便、实用,使得智慧课堂的实现,不再只是表演阶段,因为技术足够的简单与方便,教师能快速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随堂录制的微课,因为其足够的“小”、足够的方便,让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实现了常态化。师生“端应用工具”是具有即时通讯功能的教学工具,支持包括苹果、安卓、windows在内的多应用平台,可以实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立体沟通,同时师生间可以实现课前、课后的随时随地问答、讨论与教学交流,保证了基于“端”的教与学应用常态化。

参考文献: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HB093208)的总结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周仕龙,江苏省泰州市教学研究室,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伴随着智慧课堂的现实建构,智慧课堂的评价话题应运而生。事实上,只有当与智慧课堂实践态势相匹配的智慧课堂评价体系得以建立并顺势利用时,才可能成为对更鲜活、完美的生命的成全和奖掖。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智慧课堂正向发展的时代诉求、智慧课堂内蕴的规律要求,必将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转化为对智慧课堂评价的理念、指标及应用过程的追求。

一、在碰撞、延续中催生优化的理念

关于“智慧”,加德纳指出智慧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加德纳提出的智慧定义相对完整和精确。这一定义认为智慧是一种潜能,这些潜能能否被成功引发,要看那个文化所重视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机会,以及一个人在自身、家庭、教师和其他人影响下所做的选择和决定。也就是说潜能是可以有条件地激发和发掘的。这就为智慧课堂的评价提供了学理性的基础和可能。

建立在智慧课堂基础上的智慧课堂评价顺理成章地需要正视潜能及其引发的条件,它应该也必须区分于传统的课堂常规的评价,它需要突出对潜能的发现,也需要注重对文化环境的营造,但更需要能够统领并践行智慧课堂评价的优化的理念,因为理念是灵魂,它是教师一切教学行为的理性支点,智慧课堂改革要赢得前所未有的效应,就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突破和更新。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因循守旧,它需要在和传统的碰撞中除旧布新、在与传统的延续中继往开来,因此,智慧课堂评价是基于追求思想解放和效应生成的唤醒智慧的课堂评价。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另砌炉灶,它是针对知识课堂评价而提出的智慧课堂评价,其特性兼具开启智慧的激发性、探究智慧的剖析性、生成智慧的创造性和拓展智慧的应变性,而其本质是一种追求创造性和智慧性的教学评价。智慧课堂评价的基本理念包括以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指向的教学目的观、以强调师生的情智交流为本体的教学过程观和以关注学生智慧发展质态为重点的教学效益观等三个方面。

智慧课堂评价理念的确立不是故弄玄虚,它力图从生命成长和感受的角度来强调实践性,就是强调智慧的在场和再生,其核心就是要让每一个“具体的人”真正地进入学习和生活的美妙现场,在感知和体验中启智求真和怡情悦性,并能够赢得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在再生中生命得到永恒的尊崇并获得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在甄别、扬弃中建构科学的指标

智慧课堂评价具有自身的特性,追求智慧并彰显智慧。它是历经了甄别和扬弃过程的典型的“这一个”,它的独自成体表现在:

1.建立了自主的价值评价系统:智慧课堂评价标准。

(1)课前:衔接和铺垫;课上:导入(开启智慧之门,发现问题);课上:分析(探究智慧之源,剖析问题);课上:训练(生成智慧之果,解决问题);课上:拓展(点燃智慧之炬,假设问题);课后:巩固和应用。一句话: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意在将课堂营造为优化教学的“最佳心育环境”。

(2)“课上:训练(生成智慧之果,解决问题)”的评价系统如下表:

2.形成了具体的观测评价系统,智慧课堂观测要点。

智慧课堂的一大智慧在于其将创生智慧加以了凸显,从而致力于将教学的功能和境界推向了智能的发展和提升,智慧课堂评价的一大贡献则在于变模糊为清晰、变笼统为具体,将难确定变成了可确定、难测定变成了可测定,从而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有机实践以及智慧课堂评价的有效实施。如,智慧课堂评价指标(A)课上:拓展(点燃智慧之炬,假设问题)。

权重:12分(原则上每个观测点1分,可随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评价标准(B1)契机营造:是否具备意识、创设契机、激发潜能。参考观测点(C)1.有培养学生自我假设问题能力的意识吗?2.给学生创设了提出和面对新问题的情境和契机了吗?3.善于激发学生潜能、激活课堂气氛吗?

评价标准(B2)问题假设:是否创意设问、高端指点、智慧闪光。参考观测点(C)4.学生能从若何的层面提出新问题吗?5.教师能高瞻远瞩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引导吗?6.师生的智慧火花得到了迸发吗?

评价标准(B3)特长展示:是否善于讲解、精于设计、巧于展示。参考观测点(C)7.讲解有特长(幽默/风趣/契合主题/简明易懂)吗?8.板书、媒体、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的呈现、设计有独到之处吗?9.琴棋书画、唱念做打等的适度融入有特色吗?

评价标准(B4)拓展延伸:是否推介读物、联系时代、科学论证。参考观测点(C)10.拓宽知识面,推介了相关书刊文章吗?11.联系社会和生活,进行了纵向或横向比较吗?12.崇尚科学,注意了科学方法论的验证吗?

以上列举虽然只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但由于系统的建构坚持了调研、观察、测评和甄别,因此每个部分的评价布点、问题设定、项目合成、权重把握都突出了智慧课堂的评价主题和评价特质,因而具有主题鲜明性和操作系统性。、

3.提炼了灵活的机动评价系统,智慧课堂把握原则。

智慧课堂评价是有序的,但智慧课堂评价不唯序,智慧课堂评价的系统是具有科学能动性的系统,具有灵活的机动功能。

如:课前:衔接和铺垫,其中的衔接,要审视是否注意新旧联系、重视学情基点,具体包括:①注意了先前已学过的具有连续性的课文或章节了吗?②了解了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已具有的能力、已形成的素养了吗?其中的铺垫,要考量是否明确课型定位、提供学案预习,具体包括:①课型定位明确了吗?②布置预习并给每一位学生一份学案了吗?

课后:巩固和应用,其中的巩固,要把握是否关注错误纠正、落实跟踪训练,具体包括:①总结反馈,系统梳理了易错点和纠错法吗?②跟踪训练,对照目标再射一支箭了吗?其中的应用:要追问是否完成学情诊断、追求习惯养成,具体包括:①学以致用,给每一位学生一份学情诊断和建议书了吗?②习惯养成,能体现学会到会学、乐学、善学的转化了吗?

毫无疑问,整体系统的建构需要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不是说所有的智慧课堂的教学要千课一面、万课一式,课前是否需要“衔接和铺垫”、课后是否需要“巩固和应用”以及这两个环节的具体评价的测评点哪一个要强调,强调到如何的程度,都需要因课而异、依课而设。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智慧课堂评价的智慧在于:坚持“开放建构”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自主优化,环节可以调整;坚持“求同存异”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适当变通,分值可以增减;坚持“创新发展”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及时更新,形式可以变化;坚持“风格多样”的评价原则,提倡教师扬长避短,内容可以取舍。

三、在转型、融合中推进有效的应用

现代教学的一大显著进步就是将素质育人提升到了智性的高度,并建构了智慧课堂实践体系;后现代教学的一大战略诉求就是召唤着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人本化和智性化,并期待着智慧课堂评价的导向和调控。

智慧课堂评价需要在转型和融合中有序应用并赢得效益。

1. 感性应用阶段,指明巧学妙练方向。智慧课堂评价确立了鲜明的指向:巧学妙练、智慧生成。

这评价指向在:课堂上凸显文本精髓和编写匠心是智慧,讲究设计艺术和调控技巧是智慧,重视灵感捕捉和有效生发是智慧,融合优质资源和区域特色是智慧,展示个性风格和创意追求也是智慧。

在“巧学妙练、智慧生成”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感知,例如:

(1)问卷调查题:你记得哪位好老师那富有智慧的教学镜头的?请作纪实性的描述和评价。

生:化学老师的。一节课上,他在讲到磷的着火点很低的时候,不是直接介绍书中的要点,也不是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而是捋起袖子,指着自己手上的一块伤斑笑着告诉我们:“这里面就藏着一段因为不知道磷的燃点低而被磷伤害的辛酸往事……”同学们深感老师的教学深入浅出、幽默风趣。

(2)听课、做笔记有无“高招”?班会开始了,黑板上的标题是“听课、做笔记有无‘高招’”。几位学生从各自的感觉或经验方面谈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会后,多数学生反映“很解渴”、“有道理”、“是高招”。一位学生说:“从小学到初三,我一直特别用功,有时真是‘废寝忘食’,可上高中后,深奥的内容,繁多的科目,让我难以招架。甚至,上课使劲支着两耳朵听,还是事倍功半。而有的同学好像不费力就听懂、记清了,考起试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今天,听几位同学一介绍,真是茅塞顿开呀!”

指点迷津――

会听课、会做笔记,与心理学讲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有直接关系。建议同学们试着按以下口诀实践一下:

眼捷手快:讲课纲目速写清;

线段符号:书本重点巧标明;

方法策略:例题步骤记难处;

梳理巩固:删繁就简得要领。

加强“巧学妙练”的体验及其评价,无疑在促进智慧生成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学习动力。

2. 理性应用阶段,探究智慧评价内涵。智慧课堂评价需要成就“在场”,智慧课堂评价也需要成就“再生”。这是因为:它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它是真实的“金字塔”,需要真心地面对、真诚地投入、真情地探索、真挚地拓展。在这一评价过程中,让师生共同探究。

(1)探究之一:认识“在场效能”。观察和体验是离不开在场的,从这个方面说,课堂需要讲究在场效能,评价也同样需要强调在场效能。那么,什么叫“在场效能”呢?在场,顾名思义,指事情发生、进行的场所。法国当代存在主义思想家马塞尔认为:在这种在场中,主客体的区别消失了,被超越了。按照马赛尔的反省,人类的思考进路不应该停留在以“我有”什么来界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应重视“我是”,透过主观的临在经验与客观的主体因“爱”结连而找到“我是”的价值,扩大“主观我”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而效能,则是指效力、效率和功效实现的合成,它=效率×目标,即:一个人或组织不能片面的追求效率,效率高不代表目的就可以实现,有了目标再乘以效率才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智慧课堂评价需要聚焦在场效能的研究和实践,因为我在场,所以我智慧;所以我有效,因为我在场。

(2)探究之二:理解“再生效应”。应变和创新是离不开再生的。从这个方面说,课堂需要关注再生效应,评价也同样需要关注再生效应。什么叫“再生效应”?再生一词,源于生物学,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再生:①死而复活;重生。②犹再造。③犹来生。④对某些废品加工,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产品。)智慧课堂评价的“再生”,是指:再造和再现,即它不限于学校的某一节课、某一段经历,它需要并且可能在主体有即时需要时再造和再现,可以再次面对和实现。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经济学上的效应,指商品或者行为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应是指消费者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简而言之,智慧课堂评价的“再生效应”,是指:再造和再现的功能和效果,它是能动的和积极的,可作为和可促进的。

3. 智性应用阶段,提升生命发展境界。智慧课堂评价在推动进程中植入了自适的感受反馈程序。学生可以在过程参与和体验中实现感受梳理和评价反馈。

例如:一位学生写的《走过高三,我收获……》有这么两段,从中可以看到智慧课堂实践及评价所带来的变化和成果。

把思想叫醒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想成为成功的人,于是我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叫醒。要想叫醒思想,老师说:“要懂得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父母,爱祖国。” “还要学会思考,要有‘心’。”高三一年我对他们的话体会很深。老师精心准备的每一堂班会都对我教益很大,我心中萌发了更强烈的爱国思想,这些都使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真正能为祖国明天的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年我也开始真正地思考,我学会了整理思路、锤炼语言,总结技巧、开拓视野。高三一年我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给心灵架起一道彩虹

自信是人生的一道彩虹,它让生命总有绚烂可言,总有明媚可赏。高三一年我的自信逐步确立,并最终成就了我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应该说高三上半学期是我的“黑色岁月”,成绩全面下滑,情绪也随之出现了波动,一度由高二期末的年级第一下滑到年级六十二名,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高三下半学期一开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分析了自己失利的原因,于是重新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我把“北大”在自己的方向标上暂且抹去(不是我不向往北大了,而是它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并贴上了一句适合我的:“普通没有期望值”。这句话很神,它马上让我焦躁不安的心绪平静下来,让自信与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做着普通的我并接受着自己的普通,接受着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努力去完善自己,智慧地学习和考试,慢慢地我的心中现出了一道绚烂的彩虹。

由此可见,智慧课堂及其评价的智慧,从某种角度说,它还表现在将自我的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和反馈,从而照亮自己前进的路,让自己前行得更意气风发。

教育的转型升级,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把教育当作智慧活动的同时,要登高望远,有站在时代前列的眼光。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关注教育学生在校的3年,也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30年,还需要关注国家民族未来的300年,还要有把握教育规律的才能。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要革故鼎新,有描绘教育蓝图的理想。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智慧课堂的主旋律是: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智慧快乐地发展,并进而拥有适合自己的优质的教育。

智慧课堂评价的命题设定和学理探究让我们明晰:它符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具备建构主义的条件,它以先行的观念、科学的规划、开放的建构和生态的保障,催生了幸福在智慧的课堂里流淌,智慧在幸福的体验里浸润,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相融共生。

并且不止于此,智慧课堂评价研究和探索还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和领会到:智慧的尊崇,是一种崇高的理念。智慧的开启,是一种敏锐的发现。智慧的经营,是一种真切的投入。智慧的达成,是一种甘苦的体验。智慧的憧憬,是一种积极的定向。智慧的铭记,是一种永久的珍视。

参考文献:

[1] 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32-04

【作者简介】黄海滢,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42)副校长,高级教师,连云港市名教师。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创生智慧,从而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是激情与智慧相生相长的过程。教育研究专家成尚荣先生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智慧课堂是智慧教育的场域,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智慧n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将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心智,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以此充实、滋养课堂,实现转识成智、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半肯”评价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有助于实现对生命成长及智慧发展的整体关怀,推动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

一、以知识为价值取向的数学课堂弊端分析

打造智慧课堂是很多教师追求的目标,但秉持知识取向课堂观的教师也大有人在。这样的课堂观不利于智慧课堂的生成,弊端重重。

1.满足于知识增长,能力发展难以落实。

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还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他们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无法理解、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难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素养。

2.热衷于方法记忆,深度学习难以实现。

在遇到新问题、新现象、新概念时,很多教师不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往往不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认识,而是等待教师给予方法和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能获取浅层知识,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3.崇尚教师权威,主体地位难以凸显。

当下课堂中,仍有部分教师夸大其主导地位,课堂呈现“教师给结论,学生背结论”的被动局面。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与动力,主体地位难以凸显,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学习热情与智慧被压抑。

二、“半肯”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探析

(一)“半肯”的内涵诠释

半肯,源自古代禅宗思想――半肯半不肯。它的意思是对所持的观点不全部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对教师而言,“半肯”要求不固步自封,教学时不必和盘托出,而是鼓励学生质疑,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对学生而言,“半肯”要求不盲从教师,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观点等不照单全收,而是持质疑的态度,善思、善问、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追寻新观念,产生新见解。

(二)“半肯”教育价值探析

1.“半肯”有助于引领学生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成为课堂参与者。

在当下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半肯”能引领学生从课堂的“观众”走向“演员”,使学生敢于创新与质疑,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2.“半肯”有助于引导学生由“尽信”到“质疑”的转变,成为深度思考者。

“尽信师,不如无师。”智慧课堂要培养的是有个性、有创造力、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半肯”鼓励学生对书本或他人的推理、结论进行独立思考,同时为自己的疑问寻找根据,进而进行深度思考。

3.“半肯”有助于引发学生由“他悟”到“自悟”的转变,成为学习自明者。

教师过度讲解往往造成学生非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处于“他悟”的状态。其实,学习是一种体验与积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完成的,这正是“半肯”提倡的“自悟”状态,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深度学习。

三、从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型之道

成尚荣先生说:“给认知留下通道,让心灵留出空间,就像杯子里不应该注满水;而且,对任何知识、认识、结论,以至任何权威都只能是半肯。”教师应秉持“半肯”理念,还学生思考的时空,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实现从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型。

(一)教师的“半肯”理念为知识课堂转向智慧课堂护航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半肯”就是从知识课堂转向智慧课堂的“道”。

1.坚持儿童立场,稚化教师思维,让知识为智慧铺道。

与学生相比,教师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去设计教学,以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为契机,为他们汲取知识、生成智慧创造条件。

[案例1]苏教版六下《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的实际应用》

师:一管牙膏出口处的直径是5毫米,如果每次挤出12毫米,可以使用36次。改进包装后,出口处直径为6毫米,每次仍挤出12毫米,现在可以用多少次?

生感觉数据繁难,提出把刚开始的直径5毫米改成4毫米。

师:如果不改,你能想出解决办法吗?

生1:列方程算。

生2:我是这样想的,直径比是5s6,底面积比就是25s36,可以算出答案是25次。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进行“换位思考”,稚化自己的思维,从而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思维特点,顺利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催生数学学习的真正发生。

2.坚持以学定教,从“基于教”转向“基于学”,让知识为智慧开道。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才是有意义的。“半肯”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放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由指导者转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多元发展的境界。

[案例2]苏教版四下《乘法分配律》

师:每位同学选择3个数,先写成a×(b+c)的形式,再写成a×b+a×c的形式,然后分别计算出结果,看两个式子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将等式写出来。

生思考后写出几组等式并汇报。

师板书并追问: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右边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讲给学生听,学生的学将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仅能获取浅层认知。如果教师通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触发、协调、维持学生的深度思考,则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使知识教学向智慧教育进阶。

3.坚持氛围营造,学生发现学习,让知识与智慧同道。

“半肯”追求的是真正的对话,它基于平等,达于理解。教学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不必完全相信教师和教材中的知识,而是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创造,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师生共同演奏课堂乐章。

[案例3]苏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猜想的?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轮流回答,并就反馈的方法进行交流。

上述案例中,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对于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在比较、论证中寻求方法的最优化。对话成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参与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全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的“半肯”为知识课堂转向智慧课堂引航

疑问是一颗创造的种子,课堂教学中的“半肯”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为知识课堂转向智慧课堂引航。

1.“半肯”为学生提供敢于发表见解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发现,当学习者可以向外界显示和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知识时,学习会更深入,效果会更好。因此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在知识尚未成型时就开始尝试进行表述,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敢想、敢说、敢探索的机会。

[案例4]苏教版五下《圆的周长》

师:你打算怎样测量一个圆的周长?

生分别演示用绳子围、在直尺上滚的方法。

生1:我打算用剪刀剪出圆的周长。先在剪刀的刀刃上贴上刻度,剪圆时,记下每次剪刀剪过的距离,然后相加,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了。

课堂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产生过程,这正是“半肯”要营造的课堂文化。“剪”出周长是在“半肯”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智慧和灵性的充分彰显,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发表独特见解。

2.“半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会超出教材的要求和教师的预设,教师难以做出适当的评价。“半肯”评价则能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还学生个性思维的空间。

[案例5]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判断“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这句话。

有的学生认为不对,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学生们各说其理。

师:你们的想法很独特,课后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探究什么是圆,什么是半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见解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如果教师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异议,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半肯”评价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课后查找资料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3.“半肯”催生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数学学习中,有的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方案不能过早地给予终结性评价,否则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要采用“半肯”评价,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问题,“半肯”评价可以催生学生群体创新思维的火花。

[案例6]苏教版六下《体积的变化》

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其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如果把它们改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思考、列式并说出解题思路。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30+30÷6;30÷6×(6+1)。

当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方法时,教学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在教师不断的追问中继续前行。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更多观点。如此教学,学生的联想将越来越丰富,思路将越来越宽阔,解题方法将越来越新颖、多样,发散思维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是“半肯”评价所追求的思维多样性。

美国知名学者、教育家埃莉诺・达克沃斯指出,对教师的要求是为学生“提供诞生出色观念的机会”。这些机会的提供和保证,可以促使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探索,这正是“半肯”努力倡导和建构的教学文化。教师应秉持“半肯”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完成由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进阶,实现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36-40.

对智慧课堂的理解篇(11)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追求学生的智慧发展. 正如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说:“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自觉以实现智慧发展为价值追求,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探究如何构建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课堂行走在“智慧” 的路上,让课堂成为启悟学生灵思、发挥智慧潜能的领地,促进师生智慧的共生和发展.

智慧课堂的内涵分析

1. 智慧课堂的含义

“智慧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课堂. 智慧课堂不是狭义的智力课堂、智能课堂,而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2. 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

(1)灵动性. 智慧课堂充满“灵性”和“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未知,活化已知,互动生成,智慧不断地被唤醒、激发和升华.

(2)创造性. 智慧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凸显探究,注重在智慧生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效性. 智慧课堂追求教学的真效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切实发展学生智慧.

智慧课堂的价值透视

1.带动课堂教学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智慧课堂以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优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历练能力,发展智慧,提高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

2. 活跃、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获得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基于这样的理念,智慧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展思维、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3. 平衡学生认知、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技能、情感统一发展的过程,因此,智慧课堂不仅重视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发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人格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智慧课堂”需要教师新的教学理论做支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调控能力及反思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慧课堂的构建,不仅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促使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数学“智慧课堂”的生成策略

1. 塑造智慧教师群体,价值引领,追寻智慧

2.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为本,点燃智慧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共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 因此,智慧课堂中必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设计需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敞开心灵、激荡智慧、畅所欲言、智情交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思绪得以飞扬,智慧得以生长.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用两个全等三角形拼平面图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拼成图形的不同形状,并利用已有知识探究其中角、边的关系,从而加深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这样的设计摒弃了枯燥的讲授,让学生在玩与做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在教师的欣赏和鼓励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和谐的学习氛围造就了智慧碰撞的舞台.

3. 转变课堂学习方式,凸显探究,共享智慧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数学的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 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转变课堂学习方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智慧,在交流中共享智慧.

如,在“矩形性质定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数学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时,我们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的?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矩形的定义,猜想矩形有什么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和矩形学具,动手操作,验证你的猜想.”教学的展开,以前后知识之问的联系为载体,恰当地设计了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猜想、探究、验证、交流. 学生不仅获知了矩形的性质定理,而且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碰撞出了生动鲜活、可迁移的智慧!

4. 注重数学思维训练,历练能力,彰显智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智慧课堂的“三维目标”定位要始终围绕智慧的核心――思维,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也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历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彰显数学智慧的魅力.

如,在教学“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方法(如下图),这些均能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结论已经得出,但教学并未到此结束,此时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方法虽不同,但均把探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成“三角形的内角和”. 此时,教师可适时渗透这种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解决的问题,即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如此,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悟到了一定的数学思想. 长此以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5.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发展智慧

要使智慧课堂的教学中流淌的是“鲜活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被反复咀嚼过的知识,教师就必须走向生活,善于寻找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实现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以致用,让智慧得以持续地发展.

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我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都感到棘手. 爬上去量,用长竹竿量……这些方法实施起来太困难. 此时教师将一把1米长的木尺竖在旗杆旁,启发学生: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的思维立刻打开了,于是悟出可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决.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潜能得以激发,实践能力也得以提升.

6. 变革课堂评价手段,多元评价,丰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