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2 10:31:55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1)

一、 引言

相关性一方面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投资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有利于投资者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盈余作为财务报告反映公司期间经营成果的内容,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也是投资者了解公司业绩最依赖的途径之一。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等一系列问题。现有会计准则体系在给企业提供会计政策选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这一现状要求投资者在接受现有会计报告框架的同时,仍需要努力寻找其他途径为决策进行支持和补充。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作为传统会计盈余的拓展,成为备受关注的指标之一。

经济增加值,从算术角度来说就是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别,即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只有完成价值创造过程,企业才能真正意义上为投资者带来财富。eva值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表述,满足衡量企业业绩的需要,有助于投资者有效决策。为了更好的考察我国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规定自2010年起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绩效考核。试想:如果将经济增加值纳入上市公司层面,经济增加值相比会计盈余是否具有更强的价格发现功能?经济增加值是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在我国众多上市公司中推广经济增加值的可行性有多大?本文通过我国上市公司公开数据,对会计盈余及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文章剩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模型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说明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给出实证检验结果,第五部分得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 模型选择与研究方法

1995年,ohlson正式提出了以会计为基础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表述为:

pit=?琢0+?琢1xit+?琢2bpsit+?着it

其中:pit为第i支股票第t时点的每股股价;xit为第i支股票第t年的每股盈余(收益或经济增加值);bpsit为第i支股票第t年的每股净资产;?着it为残差。

本文以ohlson(1995)价格模型为基础,考虑到控制可能存在的规模效应,将样本公司的每股盈余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分别对每股股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利用价格模型判定系数①确定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并在各年度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每股盈余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对公司股价的增量解释力进行分析比较。

将盈余变量作为主要变量,则价格模型可以表示为:

pit=?琢0+?琢1eps+?琢2bps+?琢3lnmv+?着1(1)

其中:pit为第i只股票第t+1年4月30日的收盘价(若该日没有交易则向前取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eps为t年摊薄每股收益;bps为第t年的每股净资产;lnmv为第t年流通a股市值的自然对数,用来控制可能存在的规模效应;?着1为残差。

将模型(1)中的盈余变量替换为经济增加值变量,可以得到:

pit=?琢0+?琢1evaps+?琢2bps+?琢3lnmv+?着1(2)

其中:evaps = 经济增加值/总股本。

为研究模型(1)、模型(2)中变量各自的增量解释能力,估计下列模型:

pit=?琢0+?琢1eps+?琢2lnmv+?着1(4)

pit=?琢0+?琢1evaps+?琢2lnmv+?着1(5)

pit=?琢0+?琢1eps+?琢2lnmv+?着1(6)

三、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2008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不包括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在主板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行业公司(含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st公司、β为负、数据不全及异常值(明显异常高于一般值)的公司。所需年报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库。

会计盈余信息直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公开数据,取得的可用样本为:2006年894家,2007年993家,2008年1078家,合计数量2965家;经济增加值数值根据思腾思特中国公司对外公开披露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时采用的模型②,利用公开的会计数据计算得出,可用样本数量为:2006年894家,2007年993家,2008年1 078家,样本合计2965家③。

四、 实证检验结果

利用2006年~2008年样本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经济增加值以及提取的其他变量各年度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1)、(2)进行ols多变量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每股收益和每股经济增加值对股票价格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的dw值均约等于2,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各年度样本及混合样本f值较大,模型方程的线性关系在1%的水平下显著,通过显著性检验。

根据回归结果对每股收益(eps)与每股经济增加值(evaps)在价格模型中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2006年~2008年eps与evaps价格模型的年度adj.r2均呈上升趋势,回归方程的解释力逐年增加,比较理想的反映了股价与会计盈余和经济增加值的相关关系,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经济增加值在2007年~2008年均表现出比每股收益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这与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有一定关系,说明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加值价值相关性的提高。eps和evaps价格模型的混合样本adj.r2分别为0.378和0.349,解释力较高,但每股经济增加值没有表现出比每股收益更高的优越性。

分别将模型(4)的每股收益(eps)、模型(5)的每股经济增加值(evaps)以及模型(6)的每股净资产水平(bps)与股票价格进行回归,结果列示如表2。

经济增加值在水平价格模型中表现的价值相关性不具有稳定性,呈现先升后降的状态。2006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略高于bps,但明显低于eps;2007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略高于eps,同时明显高于bps;2008年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同时低于eps和bps。混合样本中,evaps水平价格模型的adj.r2高于bps,但低于eps。总体看来,经济增加值较每股净资产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经济增加值较每股收益并未表现出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增加值表现出了价值相关性,个别年度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还高于会计盈余,但是总体看来,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相关性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于会计盈余的特性。该结论与dodd & chen(1996)、chen & dodd(1997)、biddle,bowen & wallace(1997)、刘力和宋志毅(1999)、王化成、程小可(2004)的研究结论一致。

虽然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增加值能够衡量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在业绩评价方面确有优于其他指标的地方,作用不容忽视。eva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不理想,一方面说明投资者进行决策时对会计盈余的依赖程度高于经济增加值,另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对那些eva值较高但股价较低的上市公司存在价值低估的可能。

国资委在央企推广经济增加值体系的举动虽然属于资产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系统内监管范畴,但是如果在其实施过程中可以证明eva确实可以比其他指标更好的衡量企业业绩,相信该体系会逐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提高eva指标对股价的影响程度及其价值相关性。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对经济增加值指标形成强制性的统一披露规范,使得投资者不必计算就可直接得到并应用该指标发现真正高成长型上市公司,也将对规范投资行为、提高市场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应注意到,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及经理人薪酬激励方面的应用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有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的效果尚不明确,eva在目前并不能像stern stewart(1991)呼吁的那样取代每股收益等传统指标,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推广价值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注释:

①本文选择判定系数adj.r2作为判断价值相关性大小的依据,其原因是adj.r2可以度量盈余项目对股票价格及股价变动的解释力。adj.r2越大,会计盈余对股价或股价变动的影响越大,盈余信息在股票定价和投资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大。

②详见思腾思特中国公司david glassman、华彬、林榕、程海燕(2002)在《谁创造财富,谁毁灭财富——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富创造和毁灭排行榜》中后附的计算eva的模型及调整项目。

③在计算经济增加值过程中需要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因此本部分样本数量与计算会计盈余时的样本数量略有差异,但不影响样本总体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喜刚,从海涛,欧阳令南.什么解释公司价值:eva还是会计指标.经济科学,2003,(2):98-106.

2. 王化成,程小可,佟岩.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现金流量、剩余收益指标的对比.会计研究,2004,(5):75-81.

3. 张腾文,黄友.经营利润率、股东收益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8,(4):78-83.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2)

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接受业绩评价,通过业绩评价全面了解经营情况,从中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的投资者是国家,国企经营必须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凸显社会效益。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确保相关者的利益。经济增加值是评价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出其优势。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减去投入的全部资本(主要为计息债务资本和股东投入的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填补股权资本成本的评价弊端。从2010年开始,国资委对国企全面采用经济增加值进行评价和考核,EVA在国内正式得到认可和推广。国有企业必须认识到采用经济增加值开展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意义,要精准施措,强化价值管理,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一、经济增加值的涵义及评价意义

要探讨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就必须全面了解这种方法的涵义及评价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应用才具有实用价值。

(一)经济增加值涵义经济增加值(EVA)是1982年由美国思腾公司提出,是一种管理评价概念。这种模式是体现公司一定期间,通过一定量资产所创造全部收益与使用该资产的成本相减后的余额。即“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国有企业不能只通过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只有净利润超出全部权益的成本,才表明为国家创造真正的增值价值,即为经济利润。当EVA0,说明国企在经营时为国家创造增值价值,实际上为盈利;如果EVA0,说明国企在经营时无法为国家提供增值价值,实际上为亏损。

(二)经济增加值的评价意义在国企经营业绩评价中,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其评价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弥补传统方法的弊端。在传统评价模式中,主要以会计利润指标为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只是评价已经发生的经营成本,并没有反映未经营的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指标弥补了这种标准缺陷,能够评价全面成本管理,不仅体现出已经发生的成本,还包含会计账簿中没有反映的全部资本成本。2.真实体现资产价值变化。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是以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也属于投资决策的参考和标准。经济增加值能够衡量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国有资产的使用成本属于该资产的最低收益。即国企股权投资收益率与使用成本相近,就说明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如果收益率小于使用成本,则国有资产已经开始贬值。另外,国有企业进行高管薪酬体系设计,也可以依据经济增加值进行确定。3.保障企业稳步发展。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将国企管理层的报酬与EVA指标挂钩,自然就对操纵利润与片面追求利润进行了约束,这种评价能够有效预防国企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经营,要求国企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及产品等各方面开发,要重视各种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价,比如知识资本,必须重视外部环境的分析及评价,通过评价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发现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激烈竞争环境中获取战略优势,以此来确保企业能够稳步发展。

二、对经济增加值的应用探讨

目前,许多国企经营过程中都采用经济增加值评价其业绩,成效显著。EVA评价方法涉及经营全过程,本文以EVA在薪酬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其操作模式,并分析其在考核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增加值的考核应用1.薪酬方案运用EVA指标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应当与相对应的激励制度挂钩,要将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与员工薪酬激励紧密关联,有效防范激励机制中只重视短期目标的行为,才能使得经营者思考如何长期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采用经济增加值制定的薪酬方案,主要是由固定基本工资与效益年薪共同组成,奖励奖金更能体现这种方案的特征。在薪酬方案中,固定基本工资占比45%,效益年薪占比45%,而经济增加值占据10%。固定基本工资必须以当地人才市场平均水平作为基准;而效益年薪应以企业经济效益作为基准,这样才能够激发经营者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经济增加值主要将经济的增加值作为基准,对股东与经营者二者利益进行综合考虑。为确保考核公平性和公正性,须建立完善的评估与考核系统来对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应该把经济增加值作为考核基础指标,并有效防止指标过多产生混乱,而且要合理设置奖励额度。2.经济增加值奖励方案在奖励方案中,其措施为:管理者每年奖励(经济增加值)=基薪*经济增加值增长率*经济增加值分档系数;各部分数值如下:(1)基薪:基本工资是依据市场情况和企业最初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年度基薪额度。为体现合理与公平,企业结合内部实际情况,对各个部门管理者确定一个基数。(2)经济增加值增长率=(上年EVA-本期EVA)/上年EVA;增长率主要体现出企业本年度经济增加值与上年度相比的增长情况,从而表现出内部管理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3)

EVA是由美国的思腾思特公司于1982年推出的绩效评价指标,由于其是在将利润的基础上扣除了全部资本成本,包括所有者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相对于传统的会计净利润指标,经济增加值能够准确地衡量股东财富是否增值。因此,经济增加值可以与价值管理相结合,通过绩效评价,为企业价值管理提供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经济增加值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取代了利润最大化,成为了公认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现代公司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产权特征的。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企业实质上是由委托关系组成的契约集合体。在委托关系下,经营者与所有者存在利益冲突。受传统的经营者报酬契约的激励,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常常会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企业价值管理理论因此兴起。价值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取向的,其目标是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价值创造上利益的一致性。公司治理是协调二者利益的制度安排,但是它需要有一个执行工具。在众多的企业价值管理工具中,经济增加值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之一。如果将经济增加值引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就等于为企业价值管理注入了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二、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

经济增加值既是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同时也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激励企业价值创造的机制。与其他财务分析工具相比,经济增加值理论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来考察企业的经济价值。扣除资本成本是经济增加值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理论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企业获得的利润只有高于全部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据此,经济增加值的指标值为: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包含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增加值用公式表示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若经济增加值为正,说明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增加了企业价值,即为股东创造了财富;若经济增加值为零,说明企业赚取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人预期的收益目标,企业价值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若经济增加值为负,则说明企业经营亏损,既损害了企业价值,也侵蚀了股东财富。

由于经济增加值指标全面考虑了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因而经济增加值实质上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因而它全面地体现了“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因此,相对于会计利润指标,经济增加值更有利于驱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经济增加值对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价值管理模式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而利润只考虑了债权人资本成本,而没有考虑股东投入企业资本的机会成本。在利润的激励下,企业经营者将会不断加大设备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以期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大量举借债务,为生产规模的扩大筹集资金。其结果是利润越来越多,负债比重也越来越大,占用股东财富也越来越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随着风险的扩大,企业承担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则越来越高。如果从价值管理角度考虑,从利润中扣除全部资成本,那么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将会所剩无几,甚至会出现亏损。不但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甚至还可能会减损股东财富。根据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净利润扣除所有资本成本才真正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企业要想增加经济增加值,不但要做好利润最大化的加法,不断增加收入,同时还要做好资本成本最小的减法。可见,经济增加值非常有助于企业克服盲目做大做强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有效使用资本的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

四、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创造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了企业管理乃至整个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传统的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其结果是预算约束软化,与企业价值创造脱节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改进利润指标,重构预算管理体系。如前所述,经济增加值是利润指标的改进版。而且自经济增加值指标产生以来,它不仅可以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而且也可用于资本预算、企业并购以及证券投资评价等。因此,完全可以把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取代利润指标,并以经济增加值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和业绩考核的依据,以增强预算管理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关性。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预算的目标,它能将企业的努力方向具体化、数量化,变成各部门的行动准则。合理的预算目标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工作重点突出,而且为工作绩效的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准。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最恰当的目标。建立在经济增加值基础之上的管理体系密切关注股东财富的创造,并以此指导企业决策。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有较大的灵活性,决策者可以根据企业风险特征,设定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当企业风险加大时,可以提高资本成本率,从而调减经济增加值;当企业风险降低睦,则可以降低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经济增加值。因而经济增加值可以使预算指标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

(二)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以及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国外传统业绩评价体系通过考核一些预先设定的指标完成情况,例如以会计利润为主体的指标评价体系,来考察企业绩效管理业绩。但是,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通常是建立在利润指标基础上的,包括净利润、每股盈余、股东收益率、或者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由于这些会计指标均来自于财务报表,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期性、滞后性等缺陷。而且财务报表信息容易受会计政策操纵的影响,使绩效评价的结果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会计利润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是在对因财务报告的需要而被公认的会计准则曲解的会计利润经过调整后得出的经济利润,而且扣除了所有者资本成本,因此以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绩效管理工具,将经济增加值与管理层的报酬挂钩,可以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股东的资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记分卡的融合

价值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企业价值管理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不到有效的实施。经济增加值的确是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因素,但是经济增加值毕竟只是一个单一的财务指标,而且只是一个结果指标,只适用于评估短期绩效。如果单独以经济增加值为考核指标,不能完全驱动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因此,企业还应当结合其他价值驱动因素素,完善经济增加值绩效管理体系。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大卫·诺顿教授1992年提出的平衡记分卡,为寻找价值创造驱动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架构。平衡记分卡是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多角度评价企业业绩和动态实施企业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如果把经济增加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与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整合起来,即把平衡记分卡中的财务纬度中基于财务报表的利润指标改为扣除了全部资本成本的经济增加值指标,将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整合后的绩效管理指标由经济增加值、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组成,四个维度指标因果关系明确,企业在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提高,才有了内部流程的改进,进而赢得了顾客,取得了满意的财务收益。如此一来,经济增加值也有了驱动因素,企业价值管理的驱动因素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陈琼,谢赤.企业价值管理理论与应用及其最新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7(06).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4)

一、前言

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电力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缺陷,准确反映了电力企业为股东创造财富,是一项应用较广的评价指标。在电力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应该注意,例如经济增加值的市场化环境一定要和电力企业现实经营环境相协调,经济增加值的事后评价和电力企业管理之间会有一些矛盾,经济增加值的激励对象有限性应和全员参与良好衔接,融合指标计算和理念向导,并且还应该和其他指标相互补,从而有效评价电力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经济增加值的理论解析与发展史

经济增加值是一段时期内电力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投资资本机会成本后的增加值,即经济增加值(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总成本。由于传统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一直存在着缺陷,从20 世纪80年代至今,实业界逐步建立了一批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而其中影响最大与应用最广的一项指标就是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简称缩写是EVA,该指标克服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许多缺陷,并且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财富。

三、经济增加值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经济增加值是目前影响最大与应用最广的一项电力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在2008年左右,经济增加值指标在电网企业中执行,并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 年开始,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考核指标,正式被纳入我国国资委对电力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国有全资企业,电力企业一直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既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同时也是一项社会责任。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实行的仍然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我们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其主要涉及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纳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变动。经济增加值则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实质情况网,再结合收付实现制,来产生增加对企业价值的增加作用,而减少投资资本成本对企业价值,并对所得税进行相应调整,如果工作有效开展,带来的所得税费用降低额,将直接等额增加当期经济增加值,从而衡量了企业的经济成果。分析经济增加值,可知净利润以及利息支出的多少。另外,对非经常性收益与资本总成本等项目增减变化影响也能够体现。经济增加值的经济意义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当EVA大于0时,表明企业经营者创造了价值,并且股东获得了比其投入资本所要求的底线报酬高的价值。

(二)当EVA小于0时,表示企业经营者在这一阶段没有创造出资本所要求的最低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利润表上显示出利润正负都可能。无论如何,由于EVA小于0,表明没有创造出真正的利润,而是在减少股东的价值。在此种情况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不一定表明企业业绩不佳。

(三)当EVA=0 时,说明企业经营管理者只创造出了所要求的最低风险报酬。

四、电力企业经济增加值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是一大难题,而计算资本成本是有许多方法。为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与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有效地利用企业资金,资本成本计算必须精确无误。另外,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对资本成本率规定有所不同。而承担国家政策性较重且资产薄弱的电力企业,资本成本率保持不变。影响电网企业经济增加值的重要因素包括利润表因素和资产负债表因素两个方面。

(一)利润表因素

在企业利润表项目中,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因素主要包括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费用以及利息支出。

(二)资产负债表因素

企业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平均资产与平均在建工程。

五、电力企业经济增加值的管理措施

要想企业实现价值持续稳步提升,我们必须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让经济增加值价值管理成为企业基本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并且运用价值管理,作为指导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依靠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以及人力资源经营,来实现提升经济增加值和企业价值的目的。

(一)注重品牌管理与企业形象,以提升品牌价值

电力企业必须注重品牌管理,提升企业形象,以最大化地提升品牌价值。这要求企业加强价格管理以及客户管理,以创造市场价值和顾客价值;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与销售管理的费用,用最小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另外,加快商品的周转速度,可以用提高价格水平,扩大产品的销售利润,以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水平。

(二)实施资产改良或置换,加强资产经营的管理

资产经营是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基础,其具体措施是,加强招投标管理,优化投资决策,减少控制工程投资支出与不必要的资本化资产投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以减少无效资产占用。从而,尽可能地发挥现有资产最大化的使用价值。适时资产评估,并实施资产改良或置换,以实现资产增值。此外,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营运管理,最大化地增加投入。

(三)加强产品的服务经营与市场营销组合管理,以增加产销量

产品的服务经营一直是企业经济增加值管理的主题。企业产品经营策略,要求加强市场营销组合管理,增加产销量。此外,必须强化细化存货的管理,以获得最大化的产品价值。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人力资源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经营是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源动力。所以,要想实现企业经济增加值,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改善薪酬分配制度,依靠多种基础性生产要素是至关重要的。除利用资本投资,还可以利用人力资源劳动投入,可以用劳动投入替代资本投入,增加企业人力资源劳动数量与质量。增加劳动投入,弥补资本的不足,以减少筹资压力。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减少投资资本,提高投资资本的回报率,提高经济增加值。最终,财务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劳动都能实现提高利润的目的。可见,实行人力资源经营,发挥薪酬杠杆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也增加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五)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经营的投入

资本经营是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助推器。因此,企业资本经营可以优化长、短期投资组合,采用股票债券与融资券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筹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从而,实施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成本,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增加息税前利润,最终最大化地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增加值是一种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它可以将经营者利益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相结合,妥善处理冲突,解决虚位问题。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有利于电力企业改善激励机制,建立全新管理模式,调整电力企业的经济制度。作为电力企业,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转变思想,采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日常管理,用心设计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芝侠.经济增加值在电力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06).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5)

在众多的业绩评价指标中,运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就是经济增加值指标,其已经在很多大型企业中获得运用,如可口可乐、微软等,实践证明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企业业绩考核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习惯于将利润指标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以利润指标考核方式的不足也逐渐的体现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考核标准指向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利润与经济收益是否等同,或者说利润是否包含在经济收益中,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正是经济增加值运用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加值的理论基础

经济增加值的界定,可以视为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单纯从数量方面来说,其应该与息前税后的营业收益与债务和股东成本之间的差异是相等的。用公式可描述为:

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一使用的全部资金×资金成本率

或者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利润一股权费用=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这里的资金成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成本,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所指出的机会成本,因为这里的投资效益的产生,是与其他类似的企业或者是行业中进行投资所带来的预期回报。这里的资金成本所体现出来的,与通常情况下人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是相似的,即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投资都应当产生一定限度的回报,而回报的方式却是不确定的,其中也可以包括债权和股权。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业绩考核时,需要一项能够快速而且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绩效、并且为战略的确定与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的指标,从这方面来说,经济增加值与其他的评价指标所存在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对所有带来收益的成本(即资本成本)进行了考虑;相对于这种考核形式,利润作为业绩的考核指标,并没有对企业相关的自有资本成本进行扣除,而只是扣除了债务利息,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利润不能等同于经济收益。

二、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意义

运用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业绩进行考核,既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的说:

(一)积极意义

1.由于经济增加值与股东财富的创造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经济增加值较为充分的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因此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增加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这对于股东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力的。而在企业业绩计量的过程中,运用经济增加值能够实现连续的计量和改进。针对销售收益来说,其产生的变化对股东财富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对股东的成本进行有效的估计和扣除,则会使人产生错觉,认为无论利润多少都能实现股东利益的增加。而经济增加值指标,能够增强会计报表的直观性和客观性。

2.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评价指标,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全面的财务管理体制框架,其能够将企业的资本预算、业绩评价以及激励报酬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按照不用的发放标准执行。比如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方面,都分别制定科学的衡量指标,企业领导在进行决策时,便能够根据不同指标的增加值作为依据,这样便能够快速而且准确的判断出相应项目的奖励标准。这样便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更加简单和直接。将经济增加值作为考核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实现了企业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有效结合,使管理者拥有股东一样的思维和行动。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比较全面的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3.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可以作为企业在对外宣传时的一种有效手段,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来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且以此作为股票分析的有力工具。

(二)局限性

虽然运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具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亦有局限性,首先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其次,经济增加值对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主要用于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评价;最后,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对资本成本做出预测并取得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的难度。

经济增加值也并不是在所有的企业中都适用,有些专业机构将其作为了企业实力的排名指标;其在一些企业中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在企业规模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发展的规模不一,无法实现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的衡量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其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与投资收益率相似,比如在企业的成长期和衰退期所进行的指标评价就无法实现科学的衡量。

三、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业绩的有效方法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考核中的运用,使其自身与股东的利益紧密相连,经济增加值越高,则股东利益越多。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行利润、股东收益的计算时都忽略了企业资本成本的计算,而这种计算结果所体现出来的指标仅仅是企业的利润,这并不代表股东也获得实际的收益,这就容易使人认为股东的财富增加与企业的利润是等同的。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经济增加值便是能够反应股东收益的更为准确的评价指标。只有利用经济增加值对经营利润和资本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才能够获得真实而且准确的数据,这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企业业绩也是更为真实的。

2.为企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原有的业绩评价标准集中与企业利润,把经理的薪水、福利等与企业当年获取的利润挂钩,在计算企业效益时只考虑债券资本等,没有全面考察企业的资本成本。这样就造成经理一味最求利润,不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损害股东的利益。经济增加值之一业绩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为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加值管理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使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成本观念,把经理人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地重视股东利益,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

经济增加值的运用,将企业的经理人自身的奖金收入与企业经济增加值进行紧密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的个人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之间便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使得以往企业管理活动中,经理人忽略股东利益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经济增加值的激励制度下,经理人在经营活动管理中必须要对利润和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也能够避免盲目的扩大企业规模所带来的风险,由于经理人的管理行为与企业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所以所以经理人的利益与股东利益应当保持一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使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产生变革

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评价中一项全新的评价方法,其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加权资本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这种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产生的盲目投资活动,减少对企业股东利益产生的影响。当企业的经营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时,便可以采取投资策略。如果经营项目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时,则应当适时的结束项目的投资活动。也可以说,经济增加值的运用为企业管理者思想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核算方法的改进,更是使全体员工都能充分参与到资本成本价值的管理中,是企业的运行成本实现大幅度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运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现代企业管理活动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对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种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将以往传统的评价方法中的成本缺陷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经济增加值的运用,使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股东的利益出发,与股东的利用保持一致,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衡量指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要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济增加值有效的融入到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世勤,刘友来,刘喆.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与激励制度[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10)

[2]郑江绥.基于经济增加值的重点产业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0(07)

[3]隋静.有效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J].生产力研究,2006(07)

[4]李有华.关于引入社会增加值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2(12)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6-0002-05

一、引言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以建立健康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国务院国资委在其所监管的所有央企中施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以引导企业进一步做强主业,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又印发《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 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经济增加值考核,以资本管理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水平。该意见提出,要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主要业绩计量指标,逐步提高其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同时建立一套经济增加值诊断体系和监控体系,将经济增加值及其改善值作为央企负责人业绩薪酬核定的重要指标,按照薪酬考核办法确定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薪酬。

从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到价值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的角色实现了一个从业绩计量指标到管理哲学理念的飞跃。

二、文献回顾

众所周知,企业目标是通过提高企业价值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所有业务都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对企业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从对这些理论的解读中可以总结出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基于投入产出市场的供需关系而作出相应决策的主体,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组织理论则将企业看成是一个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对企业概念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是通过契约安排来节约买卖双方的资源交易成本(Coase,1993)。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网络理论提出,网络组织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企业层级组织之间的新组织形式,是处理系统创新事宜时所需要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在其成员间建立的各种强弱不等的联系纽带的组织集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取决于通过一系列契约联动的外部资源。企业涉及的契约越多,在所在行业中产生重大影响的能力越强,其战略的优势也越大。

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研究了企业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理论认为,人拥有的信息比委托人多,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有效地监控人是否适当地为委托人服务。该理论还假定委托人和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各自财富的最大化。此类冲突的解决措施是增加监管成本或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Jensen and Meckling,1976)。现代管家理论认为所有者授予管理者(管家)对于其资产的管理权,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干涉很少或者并不干涉,他们只能从企业对外报告中获得企业经营信息。但是股东或是所有者可以经过投票来解雇令他们不满意的管理者。所以管理者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企业组织。只有当管理者自身地位遭到威胁时(例如企业被并购或接管),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才会存在冲突(Davis等,1997)。资源基础理论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的差异取决于企业是否将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Wernerfelt,1984)。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大仓库,知识能给企业创造竞争活力,学习、创造知识是企业维持持续活力的基础。企业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来避免知识交易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Harold Demsetz,1998)。

综上所述,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效率、设计有效的社会网络、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可以有效协调利益相关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本文研究经济增加值指标通过有效计量企业业绩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性。

三、传统的企业业绩计量指标

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正确评估以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而管理者薪酬往往也与企业业绩挂钩,因此选择正确的业绩计量指标对管理者和所有者都至关重要。好的企业业绩计量指标不仅能有效计量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而且还能在指标本身的精确性和计量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换言之,业绩计量指标需综合考虑计量的精确性和复杂性。计量过程越复杂,计量指标的主观判断成分越多,计量成本也会越高。

企业业绩会通过资本市场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又是投资者对企业当期业绩的判断和未来表现的预期。业绩计量指标的使用者包括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原材料和服务的供应商、员工以及企业的产品和劳务的最终用户,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情况。业绩计量指标不仅能计量企业当前业绩,而且还应该包含企业未来增长方面的信息。即使企业当前业绩尚佳,预期增长不足也会逆向影响到企业价值。有效的业绩计量指标必须反映企业当前业绩以及企业未来增长趋势。因此对业绩计量指标的有效性判断还需要对该指标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稳健性检验。然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任何业绩计量指标都不可能与企业市场价值完全正相关,因为企业的基本面并不能完全解释其市场价值,企业投机行为、市场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股价波动。所以业绩计量指标的选用也只是看其是否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指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行有效整合,而不偏袒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能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业绩计量指标方能成为有效的业绩计量指标,但这样的指标很难找到。传统的企业业绩计量指标都是以历史记录为基础,再根据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常用的业绩计量指标是投资回报率,其判断标准是:只有当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于其资本成本时才能创造价值,资本成本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此类投资回报率指标包括权益报酬率(ROE)、总资产报酬率(ROA)、销售净利率(PM)等。其中:权益报酬率从股东权益角度计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计量企业全部投入生产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销售净利率则反映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所得的回报率。但这些基于投资回报率的企业业绩计量指标也存在问题。一方面,这些指标都无法反映企业的全貌,须和其他指标配合使用;另一方面,这些计量指标在计算时也受到会计利润及资产、负债的估值方法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对项目投资进行评估时采用净现值指标,即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扣除投资成本后的净值。全面计量企业业绩也应该坚持这一原则,而将这一估价原则用于企业业绩的总体评价便是经济增加值。

四、经济增加值的深度解析

(一)概念的提出

经济增加值是产生于18世纪70年代的“剩余收益”的新说法。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概念都基于这样一个原则:企业只有创造高于投资资本成本的收益才能为股东创造财富。经济增加值的创新点是引导企业从重视当前会计利润到重视经济剩余值,并由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将其重新命名为“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有效性做了大量的实证检验。经济增加值的支持者建议将此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认为该指标充分考虑了企业整体的现金流和资本成本,并将这两个因素作为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他们认为经济增加值指标可以克服企业的顽疾,增加股东财富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9年12月28日),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对于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4.1%;对于资产负债率超过75%的工业企业和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非工业企业,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

从计算公式上看,经济增加值是将资本成本从净利润中扣除后得出的剩余收益,但这只是对经济增加值的一个片面认识。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考核方案,企业投入资本的总额,并非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而是除了包括资产负债表中需要付息的短期借款、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之外,还充分考虑了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研发支出资本化等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有效考核管理者是否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一方面需要准确度量企业价值增加幅度,另一方面还要能有效激励管理者的价值创造活动,此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本文从业绩计量指标和管理哲学两个视角来分析经济增加值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业绩计量指标方面考察,经济增加值是否为投资者作出更优决策提供信息?从管理哲学考察,经济增加值在管理决策制定过程中是否有效?能否帮助管理者作出增加企业价值和整合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决策?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价值提升是长期的概念,任何旨在提升短期经济增加值的激励措施都不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二)业绩计量指标

传统的企业业绩计量指标如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等都是基于会计数据计算的。然而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基于历史数据的资产账面价值,利润表上则是以当前价值体现收入和费用(除折旧外),权益报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都是用当期利润除以股东权益或企业总资产的账面金额即历史成本,时间上的不配比使这些指标无法反映投资的真实收益率,而且在早期会低估,后期会高估。此外,上述业绩计量指标只考虑债务成本,忽视了权益成本,使得在项目评估时忽视了风险要素,也没有在资产回报中考虑风险因素。其结果是企业投资项目虽然回报可观,但其资本成本高于管理者设定的投资回报底线,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使用会计收益率指标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会将投资回报率降至基准回报率之下,最终毁灭企业价值。同样,如果以传统的投资回报率指标为基础来设计管理者薪酬,也不利于管理者作出价值创造的决策。价值创造和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升企业短期盈利的行为是短期的,而价值提升行为必须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经济增加值是将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后计算的经济资本。调整的目的有:按当前价值度量资本;考虑所有的被会计处理为期间费用的投资金额(例如研发开支);使经济增加值更接近于企业真实的现金流。最早提出经济增加值概念的思腾思特公司对经济增加值提出了近160个调整项目,使得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变得十分复杂。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过多的精力来计算这些调整项,且外部人也无法取得与此相关的详细信息。如果内部人希望取得相关数据,还需要聘请专业咨询师来做复杂的调整和计算,这又给企业带来不小的额外成本。而且,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也不会比未调整的指标提供更多信息。鉴于此,思腾思特公司提出可以根据相关性和额外信息来适当降低调整范围,只有下述几种情况才需要做相应调整:金额较大;管理者对调整项目的结果有影响能力;需要的信息充分;便于非财务人士理解等。160个调整项目中只有15个被认为是需要调整的重要项目,近年来又被精简到5―6个,大大降低了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难度。

作为一个业绩计量指标,经济增加值既能反映净利润、剩余收益等绝对数指标,又能反映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等长期被管理者和股东重视的业绩计量相对数指标。经济增加值指标既可以用于评估管理者业绩、薪酬设计和投资决策等内部方面,又可以用于投资者评价企业业绩和未来增长等外部方面,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指标一起为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当然,前文所述的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也存在于经济增加值。从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可知,计算经济增加值时也使用了会计利润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的区别仅仅是在剩余收益的计算中考虑权益成本,而且这一优点在现实中还不一定能体现出来,因为权益资本成本计算起来很复杂。权益资本成本不等于市场收益率,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量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无风险收益率、贝塔系数和市场溢价等参数都很难计量。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利率调整频繁,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监管条例变更频繁,上述指标的估算尤为复杂。实证研究显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强于发达国家(郭树清,2014);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贝塔系数是不稳定的(袁超,2010);加之中国资本市场只有20多年的短暂历史,且波动较大,市场溢价也很难确定。所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也有问题,因为并没有采用可行的经济模型对资本成本进行估计。目前国务院国资委使用单一的资本成本的做法就忽视了与企业有关的风险差异。采用统一的资本成本率只是权宜之计,选择5.5%的资本成本率是按照长期贷款利率来计算的,也只是对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提出了不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要求而已。

(三)管理哲学理念

适当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能为股东创造财富,并引领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朝着既定的目标和企业战略前进。只有达到最优生产力,企业才可以提升价值。企业管理中有很多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和方法,如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流程再造(BPR)、企业资源计划(ERP)及品牌价值评估等。这些工具和方法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商品或劳务的成本,但不一定能增加股东价值。而且由于没有计量不同经济行为产生的经济剩余,所以在管理中很难识别哪些活动会创造价值,哪些活动可能毁灭企业价值。

在经济增加值理念下,企业管理者会致力于创造经济剩余,而且通过创造高于资本成本的剩余价值来提升企业价值,使得经济增加值的理念优于企业管理的其他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与企业真实的现金流量较为接近;其二,易于计算和理解;其三,与企业市场价值高度相关;其四,将其应用于公司内部治理设计,可有效缓解冲突从而降低管理者的逆向选择行为。其中,后两个优点是前两个优点的具体体现。如果经济增加值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真实现金流,并方便计算和理解,自然就会更接近企业市场价值并缓解投资者和股东的矛盾冲突。可见,正确反映市场价值和缓解冲突是经济增加值胜出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管理哲学理念,经济增加值包含了企业的所有决策背后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管理者努力向全体员工传达的思想。笔者认为,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企业文化概念的符号,甚至可以不必准确计算其数字的大小。也就是说,计算经济增加值时的一些困难不足以成为企业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障碍。和其他工具相比,经济增加值的优点是易于理解、表达清晰,最重要的是考虑了资本成本,有助于提升企业文化。企业可以估计出一个大致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资本预算决策的参考,也可以估计出一个大致的经济增加值数额来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一些全球性大公司(如可口可乐等)都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文化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激励员工进步。在央企实施几年的经验也证明,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考核体系能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改善企业内部治理,并激励管理者投资于那些增加股东财富的项目(池国华,2013)。

一个理想的管理控制系统应该促使管理者自律而不是他律。将业绩考核与经济增加值挂钩,可有效引导员工自我检查,以确保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增加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设计管理制度时,将经济增加值与业绩考核挂钩更要十分小心,因为管理者可能为了提升短期经济增加值而牺牲长期价值创造,拒绝好的投资机会,或降低酌量成本,或选择短期内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资本结构,从而增加企业的长期财务风险。当然在薪酬制度设计时,可以通过推迟激励支付(如股票期权)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证研究还发现,把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业绩考核指标,能有效引导管理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刘凤委等,2013)。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能通过加快资产周转提升经营效率,放弃特定资产和降低新投资水平(如果这些资产无法获得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率),以及更多的股票回购(给股东更多回报)。可见,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进行价值管理,能改进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缓解企业内部冲突,是一种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哲学理念。

五、结束语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产生于这样的经济原则:只有当企业产生高于资本成本的经济剩余时才能增加企业价值。这一概念有坚强的理论基础,强调了为股东创造财富、增加企业价值的企业目标。中国央企中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计量指标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力,为股东创造财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全世界的会计准则都提出充分披露原则。市场会利用这些充分披露的信息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但在市场上经常会用一个单一指标(如投资回报率)作为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信号。只有当经济增加值能提供更好的信息时,该指标方能成为投资回报率的一个替代指标。有研究认为,即使经济增加值与股票市场表现相关,其相关度也不一定会高于会计利润和股票回报率的相关度,从这一点看,经济增加值并没有更明显的信息优势。而且至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的实证研究都无法找出证据证实经济增加值与资本市场的完全正相关。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不及发达国家,所以上述二者相关性的结论在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笔者认为,将经济增加值用于企业业绩评价及管理哲学时,也要谨慎对待。

【参考文献】

[1] Coase R. The Nature of the Fir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 Micheal C.Jensen and William H.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4):305-360.

[3] Davis J. H. and Donaldson I. Toward a Stewardship Theory of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22):20-47.

[4] Wernerfelt.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71-180.

[5] Harold Demsetz and Belen Villalonga.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1(7):209-233.

[6] Stern Stewart Co.Stern Stewart's EVA Clients Outperform[J].The Market and Their Peers,2002(10):7-9.

[7] 郭树清.2014年政府工作核心要求“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EB/OL]. http:// / shandong/

yuanchuang/2014/0117/1832402.shtml.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7)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和所有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都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同样存在着企业之间竞争的风险。企业为了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各行各业应当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研究如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财务治理模式,在调整财务管理战略的基础上优化财务管理方式。

1对经济增加值(EVA)内涵的理解

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衡量企业资本成本与收益(即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投入总成本之差)的参数。评价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关键标准是税后净经营利润是否超过投入成本,而不是企业投资的收益率。注重长期经营绩效的提高,既要维护股东的长远利益,又要兼顾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利益共赢的目标。

2在企业财务治理中实施经济增加值评估的意义

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财务治理过程中受到相关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相关制度不完善必然会导致财务治理问题,严重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创新财务治理模式,加强财务治理模式研究,提高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效益。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引入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规划时,坚持以长期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利于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能够基于成本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加注重谨慎投资,注重风险防范,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能够科学优化有限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企业从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决策,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在我国企业评估中,EVA的引导作用逐步推广,主要经历了理念形成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应用三个阶段。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中运用经济增加值理念,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重视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因此,根据当前经济环境、结合企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层经营绩效考核中,企业运用经济增加值激发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管理企业科学发展的水平。

4基于经济增加值理念的企业价值因素

4.1经济价值的因素

(1)企业的获利能力。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依据是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因此,企业要提高经济价值创造能力。(2)企业获利的长久性。管理者应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充分发挥企业保持长期收益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3)企业充足的现金流。经营过程中,如果资金短缺,必然会造成现金流量不足,严重影响企业价值的创造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具有紧密联系。(4)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资本的来源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对应的关系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成本是决定企业投资回报率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获得成本越低,企业资本价值相应就越高,因此,应调整优化资本结构,控制企业负债率,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实现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目标。

4.2非经济价值的因素

(1)竞争的核心能力。行业环境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竞争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分析行业竞争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①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②满足需求的协调能力。③对市场的控制能力。④产品的创新能力。⑤行业内的核心竞争能力。(2)有效的管理程序。有效的企业管理程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程序,以保证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创造社会价值。企业必须建立配套的管理流程,准确分析市场需求,通过技术研发部门的配合,研发新产品,完善用户服务,企业需要对价值链中的各项业务进行梳理,优化业务环节,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3)优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不断发生变化的流动资源,其智力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非物质因素。企业员工拥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新环境的使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人力资源的优势在于保证企业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稳定核心竞争力。

5企业现有财务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5.1财务预警体系不规范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制定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是实现财务有效治理企业的前提。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般依据财务报表内容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向各部门下发的财务指标缺乏对企业经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往往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制定。另外,在评价和分析财务信息的过程中,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指标必然不利于企业监督财务运行,最终导致财务预警体系缺乏可操作性。

5.2传统管理模式缺乏活力

企业当前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仍然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下级部门主要根据上级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管理。然而,每个部门管理的财务状况必定存在差异,如果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将无法了解整个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同时,在处理财务工作问题的过程中会造成运营管理效率低下。此外,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过度监管导致企业缺乏活力,必然降低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5.3应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只是注重经营管理,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经营管理层片面地认为财务部门是财务负责财务管理,导致其他部门人员不能及时主动参与财务管理。在财务治理方面,财务治理体系是保证企业执行战略规划的基础。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财务治理体系缺乏完整性,现有的财务治理体系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对存在的各种财务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规范应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才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6引入“经济增加值”理念创新财务治理模式的措施

6.1科学设置财务预警参数,规范财务预警体系

为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准确预测企业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提高财务治理模式的可行性。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实际,制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科学设置财务风险预警参数,结合预先设定的财务指标,定期识别、分析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构建专业合理的财务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财务风险。当财务风险出现预警信息时,应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利影响。

6.2全面优化企业财务的治理模式

为了保证企业顺利实现预定的经济指标,企业需要从管理制度上创新传统的财务治理模式,从以财务报表为参数的财务体系向以经济价值增长为核心的财务体系转变。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指标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开展投融资以及企业经营日常管理活动提供专业的财务数据,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推进企业财务治理体系建设,彻底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提高企业财务治理能力;虽然企业经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企业需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科学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树立企业经营意识,促进企业经济价值的升值。还可以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EVA成本法等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战略的角度确定企业资产处理方式管理各类收支,根据企业现金流以及短期内的经营效益,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努力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协调。重视税收筹划管理,统一管理税收筹划,密切关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企业税收支出。

6.3引入经济增加值要素形成规范的价值管理体系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应为了企业效益的快速增长,过于注重经营效益,忽视企业的发展质量。企业应重视如下三个方面,了解当前企业经济发展的质量:首先,检查企业固定资产增值的增长率是否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其次,分析企业的劳动效率的增长率是否大于利润的增长率;最后,看企业的综合效益增长速度是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以增加价值为基础,加强财务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应科学构建经济增加值的财务治理体系。增加值是企业收入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将各种要素投入到经营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新的价值。经济增加值从企业实际的角度独立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经济增加值评价分析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当前的财务工作情况,防止错误的数据影响企业的决策,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在逐步推进会计改革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建立以创造经济价值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决策者要加强对会计内容特别是企业的利润方面,客观体现企业经营成果,从而体现企业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体系计算企业利润,展示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将企业的研发投资视为可持续发展投资,这样可以确保运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不会对企业创造的价值在评价结果上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价值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7结语

企业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亟须解决。为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有必要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充分运用经济增加值提高企业财务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8)

企业财务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下财务活动应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衡量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标准,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财务目标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这主要由于其是企业财务决策的依据,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准绳,明确企业财务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影响,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于财务目标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等。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认为企业通过改善自身财务状况,采取恰当的政策,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因素,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虑到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现金流折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自由现金流可以分为股东自由现金流和债权人自由现金流,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若共同折现的话,会具有较大争议;第二,价值最大化理论的目标主要包含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及较低的风险,企业获得的收益越多,承受的风险越小,收益获得的时间越短,那么企业的价值就会越大。

(二)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指企业收入中扣除成本和税金以后的部分,代表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最大化目标应用十分广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运用量本利分析作出决策时,其基础便是利润最大化,并且企业资本存量的充足以及增量的优化配置也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存在较多的弊端:第一,该财务目标并没有将时间价值因素考虑在内,忽视了时间价值对企业利润的巨大影响;第二,利润最大化目标忽视了企业现金流量方面,高利润并不代表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出现;第三,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以长期发展为基础,促进财务决策的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发展。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认为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在对财务上进行合理筹划的基础上,促使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有一定的共通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但是该目标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其一,通常提高股东财富的做法是抬高股票市值,因此这对上市公司比较适用,但是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有两千多家,并且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该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值得考究;其二,如果企业只是以股东财富为中心,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话,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不推崇。因为现代企业集合了多种契约关系,而不只是股东,该目标有可能造成企业失去很多发展机会,或者丧失竞争性。

二、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佳选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选择最佳的财务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愈加重要。通过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财务目标的利弊分析,本文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目标应该是在考虑时间价值、风险、现金流量情况以及长期盈利能力下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即以经济最大化目标为主要目标,再辅以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现值目标。

(一)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在税后利润中减去包含股权和债务的所有成本后的所得,它是对经济利润的评价。一般,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是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而资本成本等于资本与资本成本率的乘积。但是国内外甚至于我国各个地区由于经济状况、当地制度等的不同,经济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都有所区别。

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是通过正确的财务决策和最优财务运作方案,使经济增加值呈稳定增长状态,以致达到经济增加值最大化,并且实现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的共同增长。因为经济增加值增长会带动股东财富的增加,并且可以保障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的优势是考虑到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缓解了利润高估现象。如果在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再辅以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现值等目标,会使企业的财务目标更加完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保证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考虑到时间价值、风险和现金充足情况,应该保证长期现金流现值。

(二)现代企业财务目标分析

1、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具有其合理性

其一,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拓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角。经济增加值在计算中引入了资本成本,从而相较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三个目标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上的违规现象,有效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其二,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对企业而言适用范围较广,并且更加容易理解。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也十分普及。经济增加值会促使企业的目标与目的相一致,使企业的财务目标更加明确,更容易被财务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所理解;其三,对企业业绩可以做出准确的评价,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可以对企业各个时段的业绩进行衡量,并给与合理的分析;其四,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该目标可以促使管理注焦于全局和长远发展,而不只是考虑短期利益,并且可以激励高管人员更加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其四,鼓励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由于经济增加值最大化强调长期发展,所以对于企业技术上的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拥有创新技术的企业在竞争中比较有优势,成为行业中佼佼者,技术落后的企业其经营状况一般都比较容易受阻,而经济增加值能够更直观的反映这一情况,因此,迫使高管人员提高企业资本运用能力,保证经济利润的稳定增长。

2、对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思考

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虽然有其独有的合理性,相较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三种观点更加完善,但是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也有其缺陷,需要其他财务目标予以辅助,促进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经济增加值虽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只关注短期利益问题,但是经济增加值指标却属于短期财务指标,并且高管人员一般只会关心其在任期之内的经济增加值,股东财富最大化要依赖于未来经济增加值。所以应该在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长期财务指标,例如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现值目标,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的优势是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利润,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的业绩。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并不适合作为企业的外部评价指标而更加适用于企业内部业绩评定,并且是利用过去的数据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状况,即经济增加值在业绩评价方面具有片面性。因此,只是利用经济增加值来反映企业的业绩还是不够完善,应该加入之前我们所提及的长期指标作为辅助目标,共同作为现代企业的财务目标。

经济增加值更加偏重于业绩评价,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反映却不是很突显,例如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盈利能力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情况等等,如果仅以经济增加值作为目标的话,难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对于企业的市值来说,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包括企业的业绩,还包括了国内外经济状况、行业发展情况、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给以及企业资金情况等,所以此时企业需要在经济增加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基础上加入我们之前所提及的两个辅助目标以及考核股价的指标,这样就能使企业更加全面的发展。

以经济增加值作为主要财务目标的企业,需要调整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经营策略,使其为经济增加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目标服务,保证经济增加值的增长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目标,在这一主要财务目标下,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所有员工都应该参与其中,为这一目标而努力。而围绕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企业还需要其他的辅助目标促使企业蒸蒸日上,这些辅助目标可以是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现值以及股票价格等目标。

三、结束语

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可以兼顾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利润最大化目标,并且经济增加值更容易被管理者所理解,选择经济增加值作为财务目标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改善经营状况,促使企业将资源融入到财富创造中。考虑到经济增加值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引入其他财务目标加以完善,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9)

EVA体系是1982年美国斯腾斯特公司创立的一套进行业绩评估和管理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股东带来价值。我国通过研究国际上二十多年里应用经济增加值管理公司实例和经验,发现其在指导企业战略评估、财务预算及核算、薪酬设计、兼并收购、价值提升等方面具有其他管理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于2007-2009年进行EVA试点工作,在引导企业科学决策、控制投资风险、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经济增加值考核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施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并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权重最高的指标,和利润指标一并作为基本指标来考核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而经济增加值(EVA)不仅仅是针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它代表着价值,或者说代表着企业股东所追求的﹑超过其原始投入的经营剩余或股东价值。将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导向作用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切实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是现阶段中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经济增加值(EVA)的含义及公式

经济增加值(EVA),又称经济附加值、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或者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更通俗一些,就是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在实务中,需要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进行一些调整,消除财务报表对真实结果的扭曲。国务院国资委目前对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采取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 经济增加值与利润指标对比分析

案例:某公司2010年实现税后利润700万元,2010年末的所有者权益平均额为6000万元,其资金成本率为15%,其中普通股1000万股,面值为1元,长期有息负债平均额为4000万元,其年利率为10%。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该公司的经济增加值。

计算与分析:

长期有息负债的资本成本率=10%×(1-25%)=7.5%

所有者权益的资本成本率=15%

投资资本总额平均数=6000+4000=100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7.5%×4000/10000+15%×6000/10000=12%

息前税后利润=700+4000×10%×(1-25%)=1000万元

投资资本收益率=1000/10000=10%

经济增加值=(10%-12%)×10000=-200万元

从上例可以看出“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不一定有利润”中的前半句,税后利润为700万元,考虑到没有免费的资本,在考虑到资本成本后,投资资本收益率为10%,没有达到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2%,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经济增加值计算结果为负值,传统的利润指标和经济增加值计算财务结果大相径庭。传统业绩衡量指标在计算时没有扣除资本成本,造成公司在追求业绩指标最大化的同时,可能会偏离“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目标。总之,由于没有考虑股本资本的成本,传统业绩衡量指标最大化并不意味着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这是传统利润指标的最大缺陷。而当经济增加值大于零时,说明企业经营增加了价值;当经济增加值等于零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情况仅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目标,价值得不到实现;当经济增加值小于零时,说明企业经营损害了价值。这就使我国引入EVA经济增加值和其他考核指标一起来作为战略投资检验工具成为必然。

3 经济增加值(EVA)的优缺点

3.1 经济增加值(EVA)的优点

①更为全面地考虑了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②考虑了资本成本(包括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和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扭转了经营者权益资本免费的意识。避免了会计利润存在的局限性,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使得企业经营业绩反映更加真实,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③有助于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衡量指标。EVA仅作为一种新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而不与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相联系的话,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要将业绩评价指标考核与经营者的薪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得EVA成为经营者和股东利益趋同一致的纽带。加上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薪酬制度,这样就会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驱使经营者持续创造价值,EVA价值管理结果终将成为全员盛宴。

3.2 经济增加值(EVA)的缺点

①经济增加值计算建立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上,对于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但还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获得,需要进行会计调整,斯图斯特公司的经验是调整160多项,但大多数公司实际的会计调整是5-10项,事实上EVA还是无法对无形资产等进行有效地计量。因此调整无法保证把被扭曲的会计信息纠正过来,也无法保证调整后的结果不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造成另一种扭曲,EVA还要基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②有关资本成本的预测和参数的取得有一定的难度。多数企业资本成本率要求在10%以上,中央企业为7-10%,国资委本着至少要得到回报的原则,将央企资本成本率设定为5.5%这一稳健数,三年保持不变,这一点上充分体现了引入EVA指标同时又适合我国企业情况的灵活性,但同时体现了没有按照市场基础来确定资金成本率,而是依据行政规定的不合理现象;③经济增加值方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做出合理有效的改进;④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之间EVA无法简单比较。EVA只能说明经济效益的大小,无法说明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比如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即使经济增加值相等,也不能说明这些企业创造的价值相等。

4 如何实施EVA经济增加值价值管理

4.1 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财务战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正逐步向价值创造和以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方向转化,因此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子系统应当以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财务和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体系及具体的发展目标,作为管理层实现其发展战略目标而应当完成的指标。关键性的财务业绩指标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再辅以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现值等目标,如总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净现值等。

4.2 加强EVA的培训和教育。从总公司、集团公司、三级子公司到企业每一位员工自上而下对EVA的培训教育认知是价值管理过程的一个巨大挑战。组织专门小组制作培训材料,包括通过案例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和EVA如何应用于管理者经常要面对的投资决策,统一开展培训和教育,形成对EVA经营理念的认同,树立创造价值的观念,使全体员工意识到,只有当EVA为正值时即资本回报率超过资本成本率时,才是真正创造了财富,应该从以前的追求会计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EVA价值管理的平稳过渡,推动管理水平提高。

4.3 管控影响EVA的关键性变量。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产运营质量,这些都是使EVA增加的直接途径。具体办法是成立EVA价值中心,落实价值创造责任与价值管理机制,关注关键的价值驱动要素,比如处理不创造或较少创造价值的资产,采取行业退出、缩减生产线及减少存货和应收账款水平的手段,处置不符合企业战略规划及长远来看回报远小于资本成本的业务;对现有的投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的业务,应采取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寻找价格更合理的原料供应商等手段,提高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进一步提升资本收益率;对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的项目,应加大投资规模,提高总体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这样就将价值最大化战略转化为长期、短期的目标和任务,最终实现企业管理者的期待目标。

4.4 建立以EVA为中心的考核激励体系。EVA考核激励体系的核心是EVA一定要与薪酬挂钩,激励体系以企业长期和持续价值创造作为业绩考核导向,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平衡积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等指标和方法结合起来,并与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薪酬紧密挂钩。EVA奖励办法上不封顶,极大限度地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发现并成功实施使股东财富增值的行为,会使股东更加富有,管理者也得到高额回报,这样的运营机制使管理层、企业股东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关系得到协调,使利益相关者思维、行动和目标得到统一,共同营造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企业文化。

4.5 完善EVA内部评价机制。EVA内部评价应评价与组织的治理、经营、信息系统有关的主体、客体、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激励体制等方面的成果和风险因素,如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资产的安全防护、法规及合同的遵守情况等。通过内部评价的反馈,不断加强或修正EVA价值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增加企业价值和财富。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起EVA价值管理框架,促进战略和目标的转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全面推进价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家会计学院.《高级会计实务》2012年.大连出版社.

[2]郝洪,杨令飞.国资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解读.国际石油经济,2010.04.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10)

一、价值管理的理念

(一)价值管理的概念

价值管理是一个不断进行投资和做出包含价值创造在内的,通过企业的目标、战略、业绩评价、管理过程以及决策构成的连续过程。企业的价值,客观存在于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中,主要包括股东价值、员工价值和客户价值。价值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认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是价值管理中最基本的特征。

(二)价值管理的方法

价值管理是从不同的识别视角、评估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新型评价体系。

目前,在企业运用中的有四种:

1.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2.平衡计分卡;

3.经济增加值;

4.价值评估方法。

文章主要围绕着经济增加值价值管理方法开展论述。

二、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管理中的应用

(一)经济增加值的定义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由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EVA是一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体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经营业绩考核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二)经济增加值提升了业务过程增值的理念

管理层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加的目标,必须围绕采购、生产、销售等全过程,充分调动各个业务单元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资本运营能力。不断通过查找业务过程的价值增值点和增值模式,促进价值创造、制定价值增加的企业内在发展目标。

(三)经济增加值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传入中国的一套新型的价值管理体系,国务院国资委于2009年12月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明确将经济增加值作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对于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了相关的项目,更适合用于评核我国企业的经营业绩。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X50%)×(1-25%)

通过以上指标计算公式的内容,与传统的业绩评价相比较更能充分的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增加值在价值管理中实现股东最大化

在经济增加值的评价系统中,考虑了资本成本。企业在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中,任何资本的取得都是需要成本的。在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过程中就考虑了资本成本,当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大于资本成本时,企业创造价值财富,实现股东最大化理想。反之,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方法可以避免传统的会计利润计算存在的局限性,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创新

企业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是以利润表中的会计利润进行分析计算的。在我国的会计核算模式下,企业对研发投入的费用处理分为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同时还要考虑是否符合资本化的要求。如果是属于研究阶段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所产生的研发支出是全部作为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当期利润。在此核算的基础下,企业研发的投入将会影响管理层的当期业绩。管理层由此原因将会减少研究开发,直接造成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但是,国资委在经济增加值的调整项目中,对研究开发费用作为调整项目,对企业所产生的研发费用调整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视同利润计算考核得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管理层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研发活动,使企业更具有价值。

3.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管理层为了实现利润的增长,通过变卖优质的主业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只能列作为“非经常性收益”的50%从净利润中扣减。通过国资委这项调整项目,避免了管理层为了利润的增长,做出短期行为,损害了企业长远的发展。体现了国资委鼓励企业将主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让企业取得长远发展,实现企业增值,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经济增加值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管理体系

在经济增加值为枢纽的企业管理系统中,以价值最大化为根本,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经济增加值促使企业建立一套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在经济增加值体系下,将业绩评价指标与全面财务管理相结合,有利于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经济增加值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提供了发展思路、方法和措施,促使企业树立以长期发展为本的经营战略,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价值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

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篇(11)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26-02

经济增加值法不像以前的财务指标那样简单分析企业一个时期的财务状况,它是一个较全面地整合了企业的当期最真实的获利指数,以及对未来获利指数的一个预期的绩效考评指标方法,可以说对投资者是一种较有利的评估获利指数的一种方法,那么它究竟为什么这么受企业欢迎呢?下面将对其进行重点讨论。

1 经济增加值法概述

1.1 什么是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是由美国学者 Stewart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 Stern Stewart & Co 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经济增加值法是近几年来最引人注目和广泛使用的企业绩效考核指标,它是一种把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法离我们越来越近,经济增加值 EV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如果计算出的 EVA为正值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和财富;相反,如果 EVA 为负值则说明企业催毁了应有的价值;如果 EVA 为零则说明企业仅仅获得金融市场的一般预期刚好补偿全部资本成本。把EVA作为企业评价指标可以促使管理人员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行事。

1.2 经济增加值法的特点

第一,EVA 是股东衡量利润的尺度。资本费用是EVA 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用传统的会计利润标准评价,大多数公司都在赢利;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EVA 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换句话说,EVA是股东定义的利润。假设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所分享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赚钱”。在此之前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只是为达到企业风险投资可接受的最低报酬数额而努力。第二,EVA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以致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EVA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条基本财务原则:①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②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从定义上来说,EVA的可持续性增长将会带来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值。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几乎对所有组织都有效,无论刚起步的公司还是大型企业都是如此。EVA的当前绝对水平并不真正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EVA的增长,正是EVA的连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连续增长。

1.3 经济增加值法的计算方法

经济增加值是以货币形式衡量的公司经营回报与资本成本的差值,简言之就是“经济利润”是净经营利润与投资者以同样资本投资于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经济增加值法中的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经济利润=投资额×投资回报率-资本成本率

经济利润就是经济增加值,投资回报率=税后营业利润/经营性投资,也就是说经济利润=税后营业利润-投资额×资本加权平均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责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责-平均在建工程

经济增加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的超额回报。同净资产收益率一样,经济增加值率也是一个正向指标,该指标高则说明公司经营效率高,只有保持一定水平的比率才能真正保证高效率的增长。但经济增加值率也并非越大越好,只要公司的经济增加值是在不断增长的,经济增加值率稍下降是合理的而且适当的,因为只要经济增加值在变大,公司的价值就能最大化,而其与经济增加值率的最大化并不同步,因此在经济增加值增长前提下经济增加值率的小幅下降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2 将经济增加值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优势

2.1 有利于消除稳健会计的影响

例如在计算会计利润时,研发 、培训等费用是直接计入当年费用的,因为从传统会计角度看,研发等活动是完全侵蚀利润的,而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研发等是作为资本性支出来处理的,成本在投资期限内摊销,所占用的资金计算为资本成本。

2.2 防止人为调节利润的发生

对会计利润的调整,有利于消除管理者调整会计利润的机会。有证据表明,当业绩与经营者的薪酬相关时,或者会计准则规定业绩必须对外披露时,企业经营者常常会人为调整利润,比如坏账准备、担保、存货减损等。会计界已经有人提出与这些项目相关的费用应该以收付实现制来确认。

2.3 使企业业绩计量避免受过去会计计量误差的影响

经济增加值定量模型提出了一个防止由于过去会计计量的误差而使股东作出错误撤资的程序。如果企业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等于其经济价值,历史成本会计下该现象是非常普通的,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若不予调整,可能影响管理者作出错误的投资、持续经营或撤资决策。

2.4 以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引入经营价值法可以使那些不关注资本成本,盲目上规模求扩张等发展弊端得以改善,使考核从重表面经济指标到重增加内在价值,从重短期效益到重创造长期价值的转变,进一步引导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使企业进一步关注长远利益常规考核,由于经营者的任期及指标构成的因素很容易造成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也就是有些资本完全可以用到创造更长远利益的方面,现在却因为考核期的关系被“贱用了”。引入EVA 后,可以使经营者的管理重点转移到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上来。

2.5 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绩效考评

利润也是一个绝对值指标,但是利润没有和资本 、资本回报联系起来,有很多局限。利润大并不一定好,因为每一个期间的利润都有很多影响因素。只有经济增加值这个指标是越大越好,它的大小就代表着好坏,这是利润指标所不具备的。经济增加值给股东带来了财富,如果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决定管理者和员工的激励,那么每创造一部分经济增加值,股东、管理者、员工都会得到一些,促使企业管理者和股东一样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同时,经济增加值能通过会计报表数据直接计算出来,不仅适用于上市公司,也同样适用于非上市公司,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对非上市公司而言,经济增加值能模拟股价效应对企业经营者提供所有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而言,可以把针对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股权期权方案和针对其他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经济增加值薪酬方案综合在一起使用,为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与奖励激励制度,真正地创造企业员工的所有者文化。

3 EVA在绩效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指标体系的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存在矛盾

EVA指标体系一旦建立,必须保持其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但是一旦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果不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就会失去其本来的作用。

3.2 难以准确计量相关指标的大小

由于公司理财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精确的估算资金的成本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具有很多不同业务单位的分权化企业集团,因为确定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风险也相当困难。另外,在利用EVA估价模型计算时,预期EVA的不确定性也是存在的。

3.3 不同行业的EVA指标之间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由于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EVA对某一行业的特殊性,从而也决定了各行业对EVA调整的不同标准。EVA决不能照搬硬抄,必须在研究、分析、修正的基础上运用。

4 经济增加值法绩效考核指标

(1)经济增加值法作为一个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还是一种事后的控制,它是绩效评价期结束后形成的指标,反映了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无法体现运营无效的根源,还应当结合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客户、员工、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进行综合评价。

(2)经济增加值法既然是一个经营效果的判断指标就必须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经济增加值法的优势,这样才能引起企业经营者的关注和重视,真正建立起与资本所有者一致的经营理念。

(3)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先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培训,使经济增加值法渗透到每个部门,以此为契机,通过经济增加值法的引入建立以增加经济增加值法为评价指标的新的管理体系,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从企业各个环节去适应以经济增加值法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4)经济增加值法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它也是一种对企业财产的无形管理,因此要结合企业的管理体系合理利用经济增加值法,做好内部管理绩效考核。

5 结 论